古典主义文化

古典主义文化
古典主义文化

古典主义文化

巴罗克文化的再发现对认识17 世纪的法国文化有重要意义。意义不但在于再发现带来认识的扩展,而且在于从巴罗克和古典主义的对照中,人们对古典主义也获得了更丰富的认识。

从黎世留时代开始的中央集权,笛卡尔唯理论开始的思想一元化,宫廷和沙龙生活对社会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的影响,其文化效应都是同向的,即建设统一的、规范的、适合宫廷和沙龙审美趣味的、为王权服务的文学艺术,也就是古典主义的文学艺术。17世纪30 年代到80 年代大约半个世纪中,古典主义是法国文化的主流。

古典主义是在法国现代历史开始后不久产生的,是伴随着现代法兰西语言的形成而产生的,是在法国空前强大的历史时期产生的,是法国社会文明真正建立的重要阶段上产生的,因此,它在法兰西民族的文化本体、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审美趣味乃至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古典主义的影响极其深远。直到当代,法国人的生活行为方式和精神行为方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然受到古典主义文化传统的作用。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懂得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化,就不能真正懂得法国的文化,也就不能真正懂得法兰西民族。古典主义是全欧的文化现象,并非法国所独有,但是,真正的、典型的、对民族性格和心理产生深远影响的却

只有法国的古典主义。

在整个古典主义文化中,古典主义文学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这是因为文学形态和语言形态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而17 世纪前期正是法兰西确立其现代语言的时代;也因为文学和笛卡尔唯理论的联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还因为文学是沙龙的宠儿,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古典主义文学是沙龙的精神产品。所以,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古典主义文学的形成过程。

古典主义文学从17 世纪40 年代走向鼎盛。在此之前,经过了三四十年的准备。准备工作主要从语言和戏剧规则两方面进行。上文说过,法兰西语言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但是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仍然比较混乱,未能形成固定成熟的形态。文学语言当然不可能例外。而且由于七星诗社提倡广泛引进词汇,诗歌语言的混乱局面似乎有增无减。当文学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企图实现一元化时,便首先面临实现语言一元化的任务。第一个担当起这个任务的是马莱伯( Franois de Malherbe,1555—1628 ) ,他因此被视为古典主义文学的先驱。

马莱伯是16 世纪和17 世纪之交法国诗坛的宿将。不过,在后人眼里,他的诗算不得上品,他在文学史上之所以占有地位,主要是因为他的诗歌主张从语言上(也从诗的韵律等方面)为古典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马莱伯的诗歌理论要言之有三点。第一,诗没有什么神秘,诗人也没有什么神秘, “一个优秀诗人对国家的价值并不大于一个玩九柱戏的人”;第二,诗出自技巧,而非灵感,所以必须有法可循,有章可依。第三,诗歌语言应该是规范的,明晰的,当务之急是净化语言,一切古僻的、外来的、生造的词均在扫荡之列。

不难看出,马莱伯倡导的诗歌理论,其目标和笛卡尔的哲学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企图改变文化领域所谓的无政府状态,建立纪律,改变混乱状态,建立秩序。所以,马莱伯在下面两点上猛烈攻击龙萨。第一,马莱伯坚决反对龙萨和杜贝莱关于“迷狂”的理论,因为这种理论引导人们忽视诗歌写作的原则和法规。第二,他坚决反对龙萨和杜贝莱广泛吸收词汇以丰富法兰西诗歌语言的主张,强调诗歌应该使用人人通晓、简明而不粗俗的语言,这样他就为未来的法国诗歌确定了语言标准。马莱伯为诗歌的语言和技法制定了许多具体的主张,凡有越雷池一步者,都要遭到他的讥评。今人用“文学禁欲论”概括他刻苛的理论,很贴切,也很形象。

马莱伯大刀阔斧地对法国诗歌语言进行了一番价值鉴定之后,步其后尘,致力于语言规范化的人便纷至沓来。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夏普兰、沃日拉和巴尔扎克。夏普兰作为法兰西学士院的常务负责人,对古典主义文学建设的贡献主要在组织方面。他和马莱伯一样,是自视甚高的诗人,其实作品

大多味如嚼蜡。他轻视灵感和想象,将诗与文等量齐观。在语言上他也主张筛选净化,被称为“纯粹派”。巴尔扎克有时被称为修辞学家。其实他没有修辞学的著作,称他修辞学家是因为他对那个时代语言(主要是沙龙的语言)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影响是靠一种形式独特的作品———书信来完成的。巴尔扎克的书信经常在沙龙里朗读或传阅,这些书信措词文雅,条理清晰,深得沙龙人士尤其是贵妇人的喜爱。他的文体和文风成了写作的标准。沃日拉是真正意义上的修辞学家、语法学家。他花费几十年工夫写的《法语刍议》, 1647 年发表,影响很大。这部著作以三四十年宫廷生活和沙龙生活的阅历为依据,对语言的规范化问题提出具体意见。基本思想是把语言习惯分为“好”与“坏”两大类。“好”的语言习惯指“少数精英”的语言习惯,即有修养的贵族的语言习惯,也就是宫廷和沙龙使用的语言。“坏”的语言习惯指“大多数人”使用的语言,不但包括人民大众的语言,而且包括缺乏修养的贵族的语言。沃日拉声称他无意提出“规则”,然而他把宫廷和沙龙的语言习惯作为“好”的语

言习惯,这实际上正是提出了规则。沃日拉写这本书,原意在帮助贵族纯正语言,以便适应宫廷和沙龙的社交活动,但同时它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文学语言的法典。

古典主义对戏剧提出了许多规则,其中最重要的是著名的“三一律”。所谓三一律,就是同一个情节,发生在同一

个地点,延续时间不能超过一天(24 小时)。为了给三一律蒙上吓人的虎皮,古典主义理论家们称三一律出自亚里士多德。此说有点勉强,但也不完全是捕风捉影,亚里士多德的《诗艺》确实有类似的主张。《诗艺》大约在1560 年被介绍到法国。1561 年,原籍意大利的医生斯卡里热( Jules-Csa r Scaliger , 1484—1558 )发表了一本关于戏剧的著作《诗学》,他在书里提出了两个一律:时间一律和地点一律(他同时还提出了逼真原则)。1572 年,拉塔耶( Jean de La Taille,1540—1607 )在《论悲剧艺术》一书中重申了两个一律,并且规定悲剧应该一概分为五幕。斯卡里热和拉塔耶的理论开了古典主义戏剧的先声,但是在16 世纪末和17 世纪头二三十年内,在“自由派”思想泛滥的大气候下,他们的理论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据统计,1594 到1610 年间,巴黎上演了大约50 出悲剧,遵守“一律”要求的寥寥无几。但是,随着王权对文化控制的强化,事情慢慢起了变化,转折点就是关于高乃依《勒·熙德》的争论。争论不但迫使高乃依就范,而且实际上把三一律提到了文学法规的高度,其他一些规定诸如悲喜剧严格有别等也都随之成了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从此,曾经十分繁荣的巴罗克戏剧以及其他一些形式自由的戏剧消失了,整个戏剧创作被纳入了古典主义的规范。经过数十年的准备,语言标准确立了,戏剧法则制定了,诗歌技法完善了,于是古典主义开始了它的最活跃、最富于创作成果的黄金阶段。

首先为古典主义戏剧赢得声誉的是高乃依。高乃依原是卢昂的律师。后来走上戏剧创作的道路。高乃依写过喜剧,但他主要是悲剧作家,有“悲剧之父”之称。他的著名作品除多次提到的《勒·熙德》外,还有《贺拉斯》、《西纳》、《波里厄克特》、《洛道古纳》等。高乃依的许多作品可以称为“英雄悲剧”,主题都是贵族的“责任”、“荣誉”战胜个人的情感。这样的主题往往要求严肃、重大的题材,所以高乃依宣称自己喜爱“异乎寻常”的事件,这些异乎寻常的事件多取自罗马的历史,而且多是政治性的,在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冲突中,人物所担负的“责任”与个人的感情发生矛盾,从而决定了人物的悲剧命运。

高乃依在《论戏剧的功能和成分》、《论悲剧》、《论三一律》和十几篇称为《思考》的总结文章中为自己经常表现理智战胜感情这样一个主题辩护。他提出在亚里士多德的“怜悯与恐惧”这两个悲剧动机之外还有第三个动机:崇敬。在《关于〈尼科迈德〉的思考》中,他说: “理应成为悲剧灵魂的温情和情欲在这出戏里毫无地位,只有高尚的勇气在起作用。”他又说: “这些人物在观众中心里激起的感情只有崇敬,它和我们的艺术要求用表现人物的不幸在观众心中激起的怜悯之情有时是同样令人愉悦的。”用表现悲剧人物的责任感、荣誉感、意志和勇气来激起观众对人物的崇敬,这种悲剧观显然反映了建立专制王权过程的历史需要、

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因为不论是王权方面还是反对王权的大贵族方面,都需要歌颂勇敢、坚定、富于牺牲精神的英雄。

不过,高乃依的悲剧也并非是青一色的英雄主题。他的一些作品,特别是晚年的作品,例如《洛道古纳》、《佩尔塔利特》,在责任与感情冲突的模式之外另辟蹊径,表现更加复杂的感情矛盾。高乃依不大善于细致的感情描写,他的语言又雄辩有余而细腻不足,在表现英雄主题时显得游刃有余,在描写精细的情感时则不免捉襟见肘。1670 年他听说拉辛准备写一出以古罗马皇帝提图斯与耶路撒冷的女王贝蕾妮丝的爱情为题的悲剧,便写了同样主题的悲剧《提图斯和贝蕾妮斯》,与拉辛一决高低。但是观众更喜欢拉辛的《贝蕾妮斯》,因为拉辛的剧更缠绵委婉。高乃依从此搁笔,退出剧坛。

继高乃依之后登上法国剧坛,并且将法国古典主义悲剧推向顶峰的是拉辛。拉辛的第一出悲剧《忒巴伊德》上演于1664 年,由莫里哀的剧团演出。那时高乃依和莫里哀都已经蜚声剧坛。作为第二代古典主义悲剧作家,拉辛将古典主义悲剧的表现力全部发掘出来,使古典主义悲剧的艺术美得到了最圆满的体现。

古典主义悲剧(扩大说,古典主义艺术)以简洁凝练为重要审美原则。故事情节必须高度浓缩,矛盾冲突必须高度集中,戏剧运动必须高度紧张,人物性格必须高度清晰。为了从形式上保证这个审美原则的实现, 除了三一律, 古典主义还强调

“逼真”和“贴切”。所谓“逼真”,是观众认为戏中的故事是可能发生的,符合社会公认的鉴别标准。所谓“贴切”,是符合贵族阶级,更准确地说是符合“正派人”感情的、心理的和语言的习惯。三一律也罢,逼真、贴切也罢,归根结蒂都是要符合理性或者说良知的要求。所有这些规则,拉辛无一不严格遵守。这些规则对于其他人是束缚手脚的绳索,对拉辛来说,却好像是他灵感的源泉。他就是在这种种限制之中创造了法国17 世纪最美的文学作品, 它们是《安德洛玛克》、《布里塔尼居斯》、《淮德拉》、《贝蕾妮丝》等。

逼真是拉辛予以高度重视的艺术原则,他说: “悲剧中唯有逼真打动人。”在选材上,高乃依经常采用的那种“异乎寻常”的故事为他所不取。逼真并不意味排斥神话,恰恰相反,古代神话是拉辛悲剧的重要题材来源。但是,人物的感情、心理和行为必须真实可信。拉辛所处的时代,高乃依创作盛期的三四十年代的英雄主义已经成为历史,日益耽于享乐的贵族需要感情更细腻的戏剧作品,因此,对拉辛来说,逼真就是放弃英雄主义,放弃理智对感情的约束,对人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对人性的弱点,对激情的破坏力进行深入的探索。他笔下的人物,《安德洛玛克》中的庇吕斯,《淮德拉》中的淮德拉,《布吕塔尼居斯》中的尼禄都在强烈欲望的驱使下身不由己地成为悲剧的制造者,同时也成为悲剧的牺牲品。由于

拉辛的悲剧把人本身的悲剧性作为焦点,所以无需用复杂的情节来辗转地组织悲剧故事。与高乃依的悲剧相比,拉辛的悲剧更单纯,更清澈,乍看似乎有点“冷清”,但却更深沉,更值得品味。

拉辛深得路易十四的赏识,他的《淮德拉》演出失败,遭到不少人的攻击,他决心从此搁笔,路易十四为了表示支持拉辛,任命他为王室的史官。

与拉辛差不多同时代的莫里哀( Molire , 原名Jean-Bapt istePoqulin, 1622—1673)是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他和拉辛一样与王权有密切的关系。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得到路易十四的支持,同时也为路易十四创作了不少供宫廷娱乐的喜剧。

莫里哀的作品形式十分多样。他写了《达尔杜夫》、《愤世者》、《博学的女人》这类正统的五幕诗体喜剧,严格遵循三一律,也写了《唐·璜》、《唐·加尔西》这样粗犷的西班牙风格的喜剧,还写了糅杂了意大利即兴喜剧手法的《吝啬鬼》、《斯卡班的诡计》,《醉心贵族的小市民》等则大胆地将芭蕾舞和歌剧引入了喜剧。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对喜剧没有严格的形式规定,这无疑给莫里哀创造了许多方便,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赢得观众的笑声,而且首先是赢得国王的笑声。有了这一条,在形式上就可以有充分的创造自由。他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向法国中世纪的闹剧、意大利的即兴喜剧、西班牙

喜剧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表演形式学习,把平庸粗俗的法国喜剧一下子提高到与现代文明生活相称的水平上,令世上所有的剧作家为之倾倒。

按照古典主义理论,悲剧应该写大人物和英雄,喜剧则更适宜写小人物和丑角。莫里哀有丰富的社会阅历,特别熟悉市民阶级的生活,所以他自然会选择喜剧作为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他的独到之处不是他刻画了17 世纪中期市民阶级的形象,而是这种刻画所达到的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是作者在为市民阶级画像时对金钱、婚姻、继承权、阶级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所作的富有启示性的思考。尽管喜剧这种体裁为他的取材方向提供了合法的理由,但是他的作品仍然招致许多非议,连经常支持他的布瓦洛也对他有留,批评他“太爱平民”,不够“高尚”。

莫里哀创作的多样性使得我们难以简单地用古典主义的理论规则来观察他。他与现实生活的那种密切关系,他要把万千世态描写出来的强烈愿望,他对偶然性事件的兴趣,他创造形式而不是被形式创造的原则等等,使他与高乃依和拉辛之间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他的作品在很多地方有巴罗克的影子。但是, 在根本的一点上,莫里哀是属于古典主义的,那就是他的作品遵循了古典主义简约明晰这条基本审美标准。他的《达尔杜夫》、《吝啬鬼》、《太太学堂》等名剧情节完整,颇有出人意外的发展,然而靠着精妙的构思,显得精练集中,虽

然偶然性有时太多了些(在今天的观众看来更是如此) ,但是总地说仍能入情入理。即使像《没病找病》、《屈打成医》这些带有闹剧色彩的作品,莫里哀也牢牢地把握住分寸,让

情节在尽可能压缩的戏剧行动中完成。

古典主义在小说方面的代表作家是拉法耶特夫人( Marie-Madeleine La Fayet te , 1634—1693 ) , 她的《克莱芙王妃》笔法简洁,人物心理刻画精细准确,堪与拉辛最优秀的悲剧相媲美。

古典主义悲剧和喜剧,经过剧作家的实践,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创作方法,同时,笛卡尔的理性哲学开始广为流传,对古典主义戏剧以至更广泛地对古典主义文学进行理论总结的条件已经成熟。1674 年,布瓦洛发表《诗的艺术》,全面阐述了古典主义悲剧、喜剧、史诗以及其他诗歌体裁(如牧歌、哀歌、十四行诗等)的艺术原则。这部用诗句写成的著作并没有多少新意,不过布瓦洛参照拉辛、莫里哀等人的创作将16 世纪末以来零散的古典主义诗学理论集中起来,去粗取精,加以系统化,最终完成了古典主义文学的理论建设。他认为诗必须以理性为指导,必须模仿自然,必须教育和娱乐并重。理性和自然是这部著作的两个核心概念。布瓦洛的理性概念来自笛卡尔,但是内涵不完全相同。布瓦洛的理性(实际上也是几乎所有古典主义作家心目中的理性) ,往笛卡尔的哲学概念

里输入了鲜明的道德方式、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的内容。

即是说,布瓦洛的理性实际上乃是贵族阶级尤其是上层贵族(正派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模式。他所谓的自然,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概念,是指人的本性,而人,他说得很明确,是“宫廷和城市”的人,即贵族和市民阶级。因此,理性和自然在布瓦洛的理论中是一而二、二而一,相辅相成的。

布瓦洛的理论归结到一点就是艺术美的鉴别标准是趣味,更确切地说是上层贵族的趣味,是上层贵族在宫廷生活和沙龙生活中培养起来的趣味。总观17 世纪40 年代到80 年代的法国文化,可以清晰地看到上层贵族的审美趣味对文化的全面改造,反过来,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又使这种审美趣味进一步完善和系统化。

就在莫里哀、拉辛和布瓦洛将古典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时候,以普桑和勒布伦(Charles Le Brun , 1619—1690)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绘画,以勒诺特尔( Andr Le N^ ot r e, 1613—1700 )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园林艺术, 以勒沃和两位芒萨尔( Franois Mansar t , 1598—1666 和Jules Ha rduoin Mansa rt , 1646—1708)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建筑艺术, 以勒格罗( Pier r e Legros , 1629—1714 )、普热( Pier rePuget ,1620—1694)和柯瓦兹沃( Antoine Coysevox, 1640—1720)为代表的古典主义雕塑也都臻于完善,与古典主义文学一起汇合

成辉煌的古典主义文化潮流。

古典主义文化,尽管不同形式、不同体裁、不同艺术家、

不同作品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但是从整体上说,社会蕴藉和审美蕴藉的共同点十分突出。首先,古典主义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围绕在宫廷和王公贵族四周,反映出极为鲜明的附属性。这是一种政权中心文化。这一点我们在第一节里已经作了论述。

其次,规整和明晰是古典主义文化的普遍审美原则。我们已经介绍了文学的情况。造型艺术的情况基本相同。30 年代后,古典主义在绘画和雕塑方面逐渐成为主导的艺术风格。普桑首先创作了一批古典主义绘画的杰作。他前后两次创作的《圣事》,画面简约沉静,人物刻画严谨精确。另一位古典主义画家勒布伦的作品也以构图沉稳,运笔准确,着色温郁称著。他的《圣家族》刻画了约瑟夫准备带领耶稣和玛利亚离开埃及前的情景。画面简朴,但是经过精心构思,因而容纳了丰富的意蕴。耶稣坐在餐桌前,正在作祈祷,明亮的光线照射在他身上,眼睛望着约瑟夫,在光线的辉映下显得神秘而充满感情。玛利亚坐在耶稣身后,爱抚地看着耶稣。前景地上的木工工具说明了约瑟夫的身份。他手里的拐杖暗示一家人即将出远门,慈祥而又专著的神情说明了他对耶稣的爱和崇敬。这幅画典型地说明了古典主义绘画在画面裁构上的美学理想。

这种整体构思的简约含蓄和平淡致远,在17 世纪中期的许多建筑和园林艺术里都能够看到。这个时期新建、扩建、翻修的建筑大多庄重典雅,布局开朗,线条明晰,装饰精练

并多以古罗马风格为基调。巴黎的朗贝尔官邸、罗赞官邸、墨棱的沃子爵堡(富凯的宅邸)、墨东的城堡至今以它们古典的肃穆美博得人们的赞叹。当然,古典主义建筑在30 年代前已经出现, 1612 年竣工的巴黎王家广场(后改名沃日广场)就具有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方正的广场,完全对称的建筑,白石基座,红砖墙面,黑色石板镶铺的房顶,加上广场中央的路易十三青铜雕像,置身其间,心里不由感到一种肃然的宁静。

这种风格到17 世纪中期被勒布伦、勒沃、芒萨尔、贝洛等人推向极至。最伟大、最典型的古典主义工程无疑是卢浮宫和凡尔赛宫的扩建。一大批古典主义艺术家参加了这两项工程。由于路易十四更重视凡尔赛宫,所以投入凡尔赛的人力物力更加可观。勒布伦是总设计师,勒诺特尔负责园林,芒萨尔( L-H .Mansa r t )负责重要建筑设计,普热、勒格罗、柯瓦兹沃等人担任雕塑师。凡尔赛宫是路易十四时代文化的集中体现。整个建筑舒展开阔,中轴两侧均衡对称,庄重之中透露着高雅。正殿朝向花园一面主要是芒萨尔的作品,它直观而生动地说明了古典主义艺术对整体美、均衡美、典雅美的追求。殿面外形方正,垂直和水平线条构成平稳的节奏,石头基础和对称的构图更增加了稳重感,楼顶和墙面上以历史和神话为题材的雕塑使建筑显得古朴而雅致,而底层和二层的拱形门楣和窗楣以及二层装饰性的柱体又使整个建筑在凝重中显出变化。它与贝洛设计的卢浮宫的柱墙有异曲同工

之妙。勒诺特尔设计的园林在风格上和建筑体浑然融合。花坛、水池、喷泉、树丛、无一不安排得井然有序,加工得精细入微,鲜花组成美丽的图案,树木修剪成光滑的圆锥形或球形。一切都按照既定的规矩进入自己的角色,显示了人的理性的控制力。

最后说一说音乐。在欧洲音乐史上, 一般把16 世纪末到18世纪初这个时期看作巴罗克阶段。但是,以吕利为代表的17 世纪法国音乐实际上倒是和古典主义文化潮流的关系更密切。16 世纪以后,法国音乐在很长时间里仍然保持中世纪的传统。17 世纪前半期,最流行的是适合宫廷和沙龙口胃的歌曲。当时著名的作曲家有盖德隆( Pier re Gudron, 1570 ? —1620 )、波艾塞( AntoineBo ¨es set , 1586 ? —1643 )等。意大利歌剧传入法国后,法国人多半抱以怀疑和轻蔑的态度,起码认为这种形式与法国语言格格不入。但是,意大利歌剧凭借着它的娱乐性终于在法国站稳脚跟,而且打入了宫廷。最早尝试把意大利歌剧改造成法国人喜闻乐见形式的是康贝尔(Camber t )和佩兰( Per rin)。他们合作在1659 年创作了一出配有音乐的牧歌剧,获得成功。吕利进入宫廷后,起初对意大利歌剧并不感兴趣,他主要写芭蕾舞音乐,他与莫里哀合作创作的芭蕾喜剧深得宫廷的喜爱。以后他发现佩兰的尝试很有前途,于是借佩兰因债务官司入狱的机会夺得了音乐剧的表演权。他与莫里哀反目成仇之后,把吉诺( Phil

ippe Quinaul t , 1635—1688 )作为主要合作人,写了许多音乐剧。这些作品不少是古典主义风格的悲剧,如《阿尔塞斯特》、《忒修斯》等,也有牧歌剧和芭蕾舞。吕利对意大利歌剧进行了较大的改造,在音乐素材上吸收法兰西传统的音乐,在音乐程式上,改意大利歌剧序曲的“快、慢、快”节奏程式为“慢、快、慢”。吕利的作品和莫里哀的作品一样,多为宫廷娱乐消遣所用,所以在形式上也和莫里哀的作品一样不拘一格,追求多样化。从这一点说,与严格的古典主义有差距。但是,它们力求简洁明快,力求合乎宫廷的趣味规范,这就使它们毕竟还是成为古典主义文化大潮中的浪花。

古典主义文化取得的辉煌成果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理性的信仰热情。进入80 年代后,法国文化界和思想界理性主义思潮以空前强劲的势头崛起,其主要表征是一种无妨称之为理性乐观主义的情绪。持理性乐观主义的人认为,理性既然已经创造了如此丰富的文化和精神产品,那末它势将进一步创造更丰富、更灿烂的文化,人类将高擎理性的火炬不断进步。16 世纪初勃然而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否定了中世纪文化,奉古代文化为楷模, 17 世纪初开始发端的古典主义继承文艺复兴的精神,继续在古代文化中寻找灵感,寻找思想和想象的材料。但是同时应该看到,从马莱伯开始,法国的古典主义已经对简单的模仿产生怀疑。到17 世纪80 年代终于爆发了第一次“古今之争”,今派公开提出了今人足以与古人

相颃颉,不必效法古人的主张。

古典主义是富有创造性的,它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创造性地同法兰西的民族性结合起来,推出了既有拉丁文化传统特点,又有法国民族文化特点的新文化。古典主义是面朝现实的文化,它积极参与生活,以乐观的精神创造生活。古典主义的现实性,它的理性原则,它的创造性引导它对自身抱着乐观主义,对理性抱着乐观主义,产生自身永恒和理性永恒的幻想。“古今之争”就是这种乐观主义发展的逻辑结果。

1687 年 1 月27 日,在欢迎新院士的仪式上,作家贝洛宣读了他的长诗《路易大帝的时代》,赞扬了本世纪法国的一大批诗人和剧作家。长诗的中心思想是路易十四时代的文学艺术堪称文化史的高峰,丝毫不比拥有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这些伟大诗人的古罗马奥古斯都时代逊色。贝洛的发言当即引起布瓦洛、拉辛等人的不满。事后,布瓦洛首先向贝洛提出责难,贝洛立即回击。双方各有支持者。站在布瓦洛一方的有拉辛、拉封丹等, 被称为“古派”, 站在贝洛一方的有封特内尔( Bernard Le Bovier de Fon-tenel le , 1657—1757 )等,被称为“今派”。“古派”坚持认为古希腊

和古罗马的文化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峰,今人只能匍匐于其高峰下。而“今派”却对17 世纪法国的文学艺术大唱赞歌。然而,布瓦洛和贝洛的争论的实质并不在于厚古薄今还是厚今薄古。实际上布瓦洛、拉辛等并非食古不化的学究,被

“今派”称颂不已的文学成就部分就出自他们之手,他们在创作中也没有唯古人的马首是瞻,只不过他们缺乏大胆否定古人的自觉意识罢了。布瓦洛和贝洛分歧的实质在于,布瓦洛代表的是已经走上衰落之路的古典主义文学艺术,代表一个正在结束的时代,而贝洛代表的是正在兴盛的理性主义,代表一个将要开始的时代。理性主义作为古典主义文化的哲学基础,由于笛卡尔思想的广泛传播而刚刚揭开新的一页,较之过去更为光辉的一页。贝洛———不管他自己是否明确地意识到———所歌颂的其实不是过去的成就,而是将要到来的新世纪。

1694 年,在阿尔诺的斡旋下, “古派”和“今派”握手言和,似乎是打了个平手。事实上这场争论的意义远远超出于文学艺术之外。贝洛和封特内尔的思想启发了新一代人。这一代人不仅用理性原则观察文化现象,而且用来观察社会历史现象,这样他们就把法国历史带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启蒙思想时代由此开始。

中国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学提纲

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爱国主义思想。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爱国主义是中华文明呈现强大生命力的思想基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支柱。 一、民族自豪感与忧国报国意识的统一 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凝聚而成的。壮丽锦锈的大好河山, 孕育了华夏文明多民族国家, 幅员辽阔, 地大物博万里长城举世瞩目, 四大发明有口皆啤, 这都使中华 民族子孙后代为之自豪。历史证明, 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是历史锻造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也经常经受入侵的危难和种 种动乱的磨难。无论在太平盛世, 还是危。亡关头, 中华民族形成了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从《周易·系辞下》的“作《易》者, 其忧患乎” , 提出“忧患”一词, 屈原“哀生民之多艰” , 曹操的“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 曹植的“捐躯赴国难, 视死归” , “闲居非吾志, 甘心赴国忧” , 杜甫的“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 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都代表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厉史责任感, 成为爱国主义的 基本精神, 成为保卫、振兴祖国的强大力量。特别到了近代, 我国由于封建制度腐朽, 经济技术落后, 世界列强入侵, 割地赔

款, 丧权辱国, 国家、民族处于危亡关头, 爱国志士心忧如焚。与忧患意识相一致, 中华民族也十分重视和强调报国意识。并把它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和人格是否高尚的重要试金石。“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内容, 也是对个人道德品质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这种“报国意识”已经凝聚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 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生长点。在中国历史上, 这种报国意识, 不仅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而且成为保卫民族独立、捍卫民族尊严、促进国家富强的巨大精神力量, 它鼓舞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前赴后继。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中, 民族自豪感和忧国报国意识有机统一, 成为推动民族奋进、祖国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爱国与爱民的统一 “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组成部分。早在春秋时期, 孟子就提出“民为贵, 君为轻, 社税次之”。他说“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尚书·五子之歌》。讲“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封建社会的开明统治者把社樱与民众比作舟与水的关系, 认为水可载舟, 亦可覆舟。得民心者, 得天下失民心者, 失天下。得民者昌, 失民者亡。 1·三、修身做人与治国安邦的统一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 中华民族

马克思主义 祖国观 民族观 宗教观 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 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 教育概论考点 绪论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简称马克思主义“四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任务和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任务 第一,教育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祖国观念,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坚定正确的思想信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教育学生认清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掌握反分裂斗争的思想武器,戳穿达赖集团的支持他们的国际敌对势力所散布的种种谬论,自觉抵制达赖集团的政治渗透和影响,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第三,教育和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养,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投身于西藏全面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p(1~2) (二)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基本内容 第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正确的祖国观是大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分裂势力的政治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正确的民族观是大学生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理论基础。 第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的宗教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宗教问题、树立科学世界观的认识基础。 第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正确的文化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第五,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西藏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P(2~3)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重要意义 (一)是提高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是西藏大学生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三)是西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P(3~4)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祖国观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关于祖国问题的基本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特别是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虽然从文化形态上看,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它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又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又确实存在众多的相似、相通之处。一、传统均平思想与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契合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详尽的描绘,但还是确定了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生产资料全民公有,“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消灭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脑力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消灭阶级和国家消亡,等等。可见,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大同世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里,有一种平均(又叫均平)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中的基本范畴。古代的平均思想,主要表现在主张经济平均、政治平均和社会平均三个方面。社会平均的核心是社会公平。均平作为一种文化,它的思想价值在于

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均衡。这种文化,还被赋予了天地自然之德的自然属性,是人对自然德性的效法,因此有天经地义的正当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而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不谋而合。 二、传统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就在于它是一个人的全面解放、自由发展的社会。马克思说:“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未来社会的原则就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要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实行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原则。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一国无产阶级革命服从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要求人们正确处理私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 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特点之一,就是重民、爱民,以民为本。其以民为本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追求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的发展有相通之处。 三、经世重教、敢于斗争的传统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现实精神,崇尚实际而贬黜玄想,以重政务为特征的经世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又赋予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历史上,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20多个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我们的民族精神。现阶段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祖国,是多么神圣而亲切的字眼,热爱祖国,又是多么崇高而又圣洁的感情。在孩提时期,正当幼儿对言语、对形象、对世界的认识特别敏感的时期,老师把祖国的尊严,民族的气节,祖辈的光荣历史,随着教学沁入幼儿稚嫩的心田里,必然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并发生深远的影响,犹如把种子播到田地,会萌发,发根一般。一旦他们长大后,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就会成为青少年的精神支柱,他们的道德情感、个性品质,都会随之得到健康的发展,他们才有可能从一个爱国者、成为共产主义者。 幼儿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陈鹤琴先生认为教育首先要教人做人。他说:"小时候有爱人的行为,到了成年也就会爱人民、爱祖国。”对幼儿实施爱国主义启蒙教育,是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的责任。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幼儿认知,情感的发展规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适合其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每位教师都应该有主人翁精神,应该把塑造人,培养人,教育人作为自己的目标,这样才能体现出真正的师魂…… 德国有位教育家,在《有关教师的教学规则》中谈到“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发人呢?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呢?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只有生机才能产生生机。”事实上也是如此,教师的情感对幼儿起着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在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应以教师对祖国强烈爱的火种去点燃孩子心灵中热爱祖国的火花。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较少使用“文化”概念。查阅2009 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仅有十八处。对“文化”一词在全集中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后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马克思把文化当成一个一般的、不证自明的概念使用; 第二,在马克思的文本中,文明使用的频率大大超过文化,而且,在相当的程度上,他所说的文化也就是指文明。。首先,文化概念等同于文明概念,文化泛指人类文明。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恰恰证明对私有财产的这种扬弃决不是真正的占有。”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其次,将文化概念限定在文艺领域,用“文学”、“文艺”、“艺术”等词直接表达现在的文化概念。例如,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说:“……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第三,在比艺术领域和知识教育水平更为宽泛、抽象和处于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意义上使用,此时的文化是和意识形态相似的一个概念。例如,马克思恩格斯都不止一次地使用过“文化斗争”这一概念。从文本考察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多种意义上使用“文化”一词,他们对文化的基本观点是通过“文明”、“文学”、“艺术”、“观念”、“思想”、“精神生产”、“精神生活”、“意识形态”等概念来阐发的。 马克思文化观的一大贡献就在于实现了研究精神文化问题方法论的 重要变革,使研究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这主要体现在把文化与经济、

政治看做有机的整体,把精神文化问题的研究与经济、政治的分析相联系,注意文化的整体性的把握。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里,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系统从结构上划分为相互关联的三个组成部分———社会的经济结构,作为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的政治结构,作为社会意识形式或意识形态的文化结构,从而确立了揭示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内部机制。这就为人们从社会生活整体结构中来认识精神文化现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马克思始终把精神文化问题的研究与经济的分析相联系,立足于经济基础分析和说明精神化现象及其相关问题。在《〈政治经济学〉序言》中,马克思指出: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②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及其方式规定着精神文化思想的客观内容和历史形态。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 “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 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历史轨迹和历史命运。在参与并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 马克思主义不仅融入了中国的本土文化 , 而且形成了中国文化的新传统。其成功的原因 , 固然是社会发 展的历史逻辑使然 , 但文化选择也是一个不可忽略不计的重要因素。广义地说 , 理论的实际应用本身就是解释 , 它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所做的解释 , 而任何一种解释都是意义的生成和重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 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互诠互释的契合过程。 ( 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无疑是一种深邃而重大的文化现象。在一定意义上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 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学如何兼容的 问题。考察这个问题 , 就需要以东西方文化的近代碰撞为历史背景 , 以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和纠葛为文化坐标 , 从解释学角度全面深入地探讨本土文化提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期待视野、历史机缘、接受模式 , 多维度地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进程中儒学这一不可剔除的重要变量所发挥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 , 进而彰显儒学作为中国传统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和两 者会通的可能性。它需要我们从文化原型的层面上比较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异同 , 并将其诉诸文化的时代性 - 民族性坐标 , 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 , 揭示二者之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融合的可能性 , 以超越以往研究中的“体用论”窠臼的限囿。 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建设性对话关系 , 凸显这种对话所形成的相互建构的积极意义 , 有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构建提供学理启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已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我们所面临的不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是否可能”的问题 , 而是“如何可能”的问题。 从历史的长时段看 ,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发挥巨大的实践力量 , 决不是偶然的 , 而是历史和文化选择的结果。因为一种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 , 取决 于它能够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中国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 必然带有中国的期待视野 , 因此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 也就是经过中国本土文化过滤和重构的过程 , 其中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一个不可剔除的解释学背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 , 体现在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维度。首先是互补关系 , 即两者在社会功能、学科视野、研究方法等多方面的相互补充。其次是会 通关系 , 即两者之间的相互发明、相互诠释。再次是整合关系 , 即在互补和会通的基础上, 把两者融合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 以实现综合创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在学理层面上存在着彼此的可通约性。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原型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预设之间的同构关系 ,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的现代转换提供了形上学依据。中国文化同欧洲大陆文化的亲和性 , 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融合的可能性。 ( 二)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关系 , 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不同侧面加以概括。择其要者 , 我们大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体认 : 1.拯救意识。 马克思有其自觉的担当意识和拯救情结 , 他说过 :“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 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 , 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用以分析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思想方法和理论工具。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即建立在其基础之上,并由此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从而与历史上出现的其他文化理论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无论谈论社会、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其他,马克思主义都有一个基本的着眼点——人。人是文化发生的原因、发展的动力和目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本来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不同于自然,“人是自由的自觉的”类存在物[1]。人的这种类特性导致人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人改造自然,使自然打上人的烙印,促使“自然的人化”;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增长了认识自然的知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也被从原始的自然状态“人化”了。“人化的自然”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本质的定义,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即人化”。因此我们说,文化是人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标识。促进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人。在这里,马克思主义使用的概念是“人民”,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人民是作为类概念的人的主体。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精神需求推动着他们去从事极为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正是在大量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得以发展和进步。人创造了文化,反过来也要求文化服务于自己。所以,毛泽东要求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的在于培养“四有”新人;江泽民指出“我们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充

分体现人民的利益与愿望,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求”[2]。以人为本的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在抽象的意义上谈论人,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而在人的诸多社会关系中,首要的正是经济关系。应当理解,经济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经济是人的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际上就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决定人的意识。 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革命的进步的文化。近现代史上,一些文化学派曾采取相对主义的立场,对文化的进步性提出质疑。不能说他们的观点完全没有道理,但如果承认历史是发展、进步的,就很难对文化的进步性全盘否定,文化是历史的一部分。文化的进步,即文化不断从低级形态走向高级形态,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进步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要求,是人性完善的体现,先进文化是进步文化中最富时代感的部分。作为有着高远理想追求的无产阶级政党,我们党必然要站在时代的潮头,致力于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引领进步文化的前进方向。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党相继提出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目标,突出表现了党对文化历史发展进程的深刻理解。所谓“革命”,从政治意义上讲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行动,在哲学意义上,又可以理解为对某种事物性质或状态的根本改变。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应当适应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要求,引导人民推翻资本主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2011-08-22 09:02宣讲家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字号: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提要:报告从阐释文化的定义展开,并对世俗形态和理论形态的文化进行了分别论述。报告指 出,文化观念上的绝对主义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文化的先进性主要表现 为制度的进步性。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先进性的因素,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要把这些先进性因素 变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具有导向 性的新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但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同时代的,具有不同 社会功能的文化,两者的结合一定会有矛盾。 一、小文化与大文化 文化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大问题,在日常生活和理论方 面也是一个重大问题。在日常生活里,报纸也好,舆论也好,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就是文化。喝酒有酒 文化,喝茶有茶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穿衣服有服饰文化,搞旅游有旅游文化,我最近还发现了高 尔夫文化,前些年丰都城还出了鬼文化。生活里面到处是文化,文化变成一个高品牌的标语了,哪里 有文化哪里的品位就高。现在有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几乎每一个学科都讲所谓文化,道德讲人的文化,搞政治讲政治文化,打仗有军事文化,宗教有宗教文化。日常生活里这样,理论领域也是这样的。至 于民族,那就更不用说了。有什么样的民族,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比如满民族有满文化,蒙古族有蒙 文化,汉族有汉文化,这是按民族划分。按地区,自古都是这样的,河南有中原文化,江苏有吴文化,湖南有湘文化或者是楚文化,江西有赣文化。基本上,文化无所不在。西方人说,文化是空气,无所 不在,可抓呢又抓不住,谁也说不清楚什么叫文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有两个学者出了一本关 于讨论文化概念的书,说文化概念有160多种。现在,估计文化概念不止200种。

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传统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 摘要: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 一种最深厚的情感。”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巩固起来的一种团结凝聚国家和民族,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调节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基本的政治、道德和人生价值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引入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汲取传统的爱国主义传统资源,通过在校园文化中加强爱国主义实践教育,不断拓展校园文化的内容,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些途径,能够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形成牢固的爱国情感。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及其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 1.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意义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不断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塑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进入新时期,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世界交往的扩大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经受着更大的考验。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因应时代变化而主动而为的现实需要。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高校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当代大学生由于所处的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环境,再加上他们自身独有的心理特点,因此,加强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一条就明确指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一论断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大学生为祖国的发展壮大和民族的振兴而共同奋斗。 2.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

马克思主义五观

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马克思的国家观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这是V.I.列宁对K.马克思、F.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它包括3层含义: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②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统治。③国家是机器。它形象地指出国家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

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国家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有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意志的能力,有行使这种权力的官吏(干部),有实现这种权力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强制机关,还有供养官吏与强制机关的捐税和国债。这3项构成一种组织力量和物质力量,即特殊的社会权力。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 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内部包含着不同的阶级,存在有阶级斗争,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往往同阶级问题联系在一起,剥削阶级总是将这样那样的民族问题打上阶级的烙印。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民族问

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 粉冶工程实验班 9901010193 韩岭 【内容摘要】 传统文化不等于儒家文化。古代传统文化除了儒家文化之外,还包括道家、释家和诸子百家。传统文化不等于本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它已经融合了其他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传统文化不等于古代文化,从广义上讲它还包括现代革命文化。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主导只能是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是唯一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态度。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所作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化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吸收世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跨世纪的历史转折时期,如何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思想文化战线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对传统文化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传统文化热”。总的说,重视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好事而不是坏事。现在的问题在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有些方面还很不一致,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正是这种理解的不一致和认识上的误区,为我们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设置了障碍,对此不可不分辨清楚。 比如,有的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儒家文化,这显然是过于简单化了。这些人没有看到,就是作为古代传统文化,除了儒家文化之外,也还包括道家、释家、诸子百家等多种文化要素。这就是说,传统文化不是一个单一的思想体系,而是一个多样化的思想体系。而且,就是作为古代传统文化主流的儒道释三家,在各个历史时期也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停滞的、僵死的。儒家文化从春秋战国的孔子、孟子、荀子,到汉唐时期的董仲舒和韩愈,到宋明理学的程、朱、陆、王,到明末清初经学回潮时期的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章学诚,再到清初乾嘉学派的戴震、段玉裁和晚清公羊学派的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一直是变化发展的。道家文化,从先秦的老子、庄子,到西汉盛行的黄老之学,到魏晋玄学时期的王弼、何晏、稽康、阮籍,到南北朝的神仙道教,再到宋元明清的三教合一,也是变化发展的。佛家文化,从东汉传入中国,经三国魏晋南北朝五百年的翻译传播,再到隋唐鼎盛时期形成多家具有中国特色的流派,同样是变化发展的。在渊远流长的古代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儒道释和诸子百家或分或合,或起或伏,或兴或衰,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色彩斑斓的文化景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争论,表面上为马克思主义是否适合中国,而更深层次上则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文化,是否应该被接受、如何接受、如何来指导身负反帝反封建的中国人完成历史革命。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依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部分。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相斥互补并存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与一个国家的历史相适应,同样不同的文化造就了国家的不同性格。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洗礼,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国与众不同的国家性格:包容、传统、谨慎…… 她的包容使之乐于接受各种文化思潮,但她的传统又使之谨慎对待一切接近她的事物。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它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正确的道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人类进入了全面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而在中国,从五四时期开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成为了中国历史进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围绕着中国人是否应该向西方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否能够拿来救中国,应该怎样使用马克思主义来救中国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之争。 中国接受一切被证实了先进的文化。于是一些试图救国存亡的拥有先进思想的爱国志士率先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例如林则徐睁眼向洋看世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取法现代”、“尚友古人”的民主革命思想等,他们都在探讨救国的道路上表明了自己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李大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著作,开始向中国人民传播马克思主义。 然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者也有他们自己的主张,在中西文化之争中,中国共产党人阐释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1940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著作,全面详细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毛泽东说: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毛泽东首先提出关于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方针。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但是,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的吸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初就已经被广泛关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研究

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爱国主义思 想。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爱国主义是中华文明呈现强大生命力的思想基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支柱。 一、民族自豪感与忧国报国意识的统一 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凝聚而成的。壮丽锦锈的大好河山, 孕育了华夏文明多民族国家, 幅员辽阔, 地大物博万里长城举世瞩目, 四大发明有口皆啤, 这都使中华民族子孙后代为之自豪。历史证明, 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是历史锻造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也经常经受入侵的危难和种 种动乱的磨难。无论在太平盛世, 还是危。亡关头, 中华民族形成了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从《周易· 系辞下》的“ 作《易》者, 其忧患乎” , 提出“ 忧患”一词, 屈原“ 哀生民之多艰” , 曹操的“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 曹植的“ 捐躯赴国难, 视死归” , “ 闲居非吾志, 甘心赴国忧” , 杜甫的“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 到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都代表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忧患意识。这

种忧患意识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厉史责任感, 成为爱国主义的基本精神, 成为保卫、振兴祖国的强大力量。特别到了近代, 我国由于封建制度腐朽, 经济技术落后, 世界列强入侵, 割地赔款, 丧权辱国, 国家、民族处于危亡关头, 爱国志士心忧如焚。与忧患意识相一致, 中华民族也十分重视和强调报国意识。并把它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和人格是否高尚的重要试金石。“ 位卑未敢忘忧国”“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内容, 也是对个人道德品质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这种“ 报国意识”已经凝聚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 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生长点。在中国历史上, 这种报国意识, 不仅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而且成为保卫民族独立、捍卫民族尊严、促进国家富强的巨大精神力量, 它鼓舞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前赴后继。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中, 民族自豪感和忧国报国意识有机统一, 成为推动民族奋进、祖国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爱国与爱民的统一 “ 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组成部分。早在春秋时期, 孟子就提出“ 民为贵, 君为轻, 社税次之” 。他说“ 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尚书· 五子之歌》。讲“ 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 。封建社会的开明统治者把社樱与民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艺术学院环艺14-1班贾鲁宁 3141062326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选择的是马克思主义 一个统治阶级的完善理论思想,我认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功能:第一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做理论支撑;第二与本民族存在文化契合点。 关于第一点,毋庸置疑的马克思主义做到了,几乎所有原理的第一点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理论依据。第二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哲学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在辩证法和唯物论方面的相通性。其次是以人为本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视人为万物的中心,人的存在具有他物不可比拟和取代的地位和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与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突出人的主体价值和主体作用的精神是一致的。然后是注重实践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特别重视实践,把实践看成是理论的来源和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观念在中国古代表现在对知行观及其关系的认识理解上。最后是社会理想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建立一个大同世界。这种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虽不是等同意义的社会,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和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根基。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内在精神上存在着这些相通性,从而削弱了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认知障碍,奠定了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为两种文化的结合提供了文化土壤和内在依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伟大融合。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教育目的: 通过教育,提高官兵对爱国主义传统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官兵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育重点: 把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转化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教育内容: 【名词解释】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民族、自己的语言文字以及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的热爱,它集中体现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为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奋斗的精神。我军是一支具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的人民军队,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激励全军官兵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我们要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就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一、热爱祖国是革命军人基本的政治觉悟 祖国,是一个多么亲切的字眼,也是一个多么庄严而神圣的概念。任何一支进步的军队,一个真正的军人,总是把热爱祖国当作自己最高尚的品格,把保卫祖国当作最

神圣的职责。 之所以如此,是由军队本身的特殊职能所决定。恩格斯指出:“军队是国家为了进攻或防御而维持的有组织的武装集团。”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忠于祖国、保卫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抵御外敌侵略、保障人民安全看成是军队的天职,并且以此作为重要尺度来评价军人行为的道德水平,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虽把当兵卫国作为自己的特权,但在面临大规模入侵时,他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号召国人共同御敌。我国《诗经》中有一首《秦风·无衣》:“岂曰无无衣?与子同袍。王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反映了当时中原的军队与人民在同西戎作战时,同仇敌忾的大无畏精神和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把忠君报国作为军队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爱国、卫国成为军人必须恪守的道德原则。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爱国、卫国也是军队的基本准则之一,资产阶级军事家拿破仑就特别要求军队要有爱国情绪与民族光荣感,严禁将防区献与敌人的倒戈叛国行为,违反者必处极刑。可见,尽管爱国主义是个历史范畴,在阶级社会里有着强烈的阶级性,但要求军队和军人必须爱国,卫国则是一致的,对

从人类文化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

从人类文化的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人类文化的内在逻辑,论述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并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连个路径分析了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人类文化马克思主义 在我国的权威辞书《辞海》(1999 年版)中,文化被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它解释道,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人类文化(狭义)的发展尽管有其独特性,但它与人类的物质生产、政治活动等密切相关,并构成一个整体。因此,本章在论述人类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时,将文化理解为广义的文化,便于该论题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中考察,更具科学性和完善性,文化的论证思路可以归纳为文化发展的横向结构(图1)和文化的纵向结构(图2)。 图1 文化的纵向结构

图2 文化的纵向结构 1.1物质文化的“正-反-合”发展过程 300万年前自有人类以后,人类社会呈现加速度的前进态势。在这个过程中,从社会经济形态的角度划分,人类经理了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从技术社会形态的角度划分,人类社会也经历了五个时代:石器时代---渔猎社会,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农业社会,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工业社会,电子时代—信息时代和生物时代---正在到来的生物社会。我们还可以从认为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自觉程度将人类物质文化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自在阶段、自为阶段和自觉阶段等三个阶段 1.1.1古代社会—自在 按照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自觉程度来划分,古代社会是以生态自然为基础的自在阶段。“自在”即人类相对而言没有主动性、自觉性。这一阶段是指按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所说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按照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所指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在这个阶段,人人类发展过程中从不自觉开始,在生存竞争中只能依赖自然、既不自由,不得不符合自然生物规律的“无奈”阶段、该石器生产力水平和人的思维水平都很低下,人类长期处于为维持生存而依赖环境靠天吃饭的自发状态。 1.1.2 近代社会—自为 按照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自觉程度来划分,近代社会是科学技术发挥革命性作用的自为阶段。“自为”即有一定的自觉性,指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得了很多自由。这一阶段是从

在新的历史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教案

在新的历史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 义传统教案 课文题解课文是一篇严肃的政论文,它节选自江**同志1990年5月4日在首都青年纪 念五四报告会上的讲话《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是这个讲话中的第 一部分。课文的篇名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课文阐明了三个问题:什么是爱 国主义传统;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怎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这三个问题,最重要的自然是第三个问题,因为第一、第二 个问题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新时期爱国主义有哪些特征这些问题,许多人特别是青年学生们并非都清清楚楚, 作者理所当然地把重点放在论述第三个问题,这是很有针对性的。课文简析课文的标题显示了作者的观点,提出了本文所要论述的问题。正文可分为三 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分析爱国主义的重大作用,说明为什么要继承和发 扬爱国主义传统。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分

析爱国主义和现阶段爱国主义的特征,说明 要继承和发扬什么样的爱国主义传统。第三部分(第6-8自然段):从三个方面阐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继承和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第一、二部分是分析问题,第三部分是解决问题,体现了作 者周密的论述思路。特点提示课文大量采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文章先引用高度概括的事实材料,再作中肯的恰如其分的分析,有力地证明了观点。这样论证,则和文章本 身的历史高度和现实高度分不开,与它指导全局的严肃计划性一分不开。《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是一篇严肃的政论,所谈的又是“爱国 主义”的重大论题,因此在语言表达上多用严密、准确的长句,这就使整篇文章 更显得气势雄伟,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这篇议论文是江**同志在一次报告会 上的讲话,因而议论时能处处顾及特定的听众对象,有的放矢,针对人们普遍关 心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作翔实的分析,明确导向,这更是该篇课文的鲜明特点。问题思考文章为什么花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