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综合管网施工方案

室外综合管网施工方案
室外综合管网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第三章施工准备 (4)

第四章施工总体部署 (5)

第五章施工工艺 (6)

一、室外雨、污排水工程 (6)

二、室外给水工程 (10)

三、室外电气工程 (14)

四、热力工程 (17)

第六章施工相关规定和要求 (19)

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 (20)

第八章工期保证措施 (21)

第九章安全文明施工及保证措施 (22)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施工图

建设单位提供、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施工图纸。

二、主要图集、标准和规范:

1、图集:室外工程标准图集

2、标准、规范:

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2)《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3)《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验收规范》 GB50141-2008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2006

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6)《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28-2004

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97

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

9)《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三、施工现场条件

本工程场地相对平整,场地设计标高在4.00m-5.00m。基层土壤沉降大且地下水位较高,需充分注意土壤沉降对管道造成的影响及施工过程中的排水措施。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室外管网是集给水管网、雨污水管网、热力管网、燃气管及电气管网为一体的住宅小区室外综合管网

二、各分部分项工程简况:

1.给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及消防给水系统两部分。

1)生活给水系统

本工程供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由北侧观海东路引入管径为DN200给水管道。市政供水压力0.45MPa;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1095.4m3/d,最大时用水量为124.6m3/h;根据建筑高度,生活给水系统分为4个区,市政直供区由室外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低、中、高区由变频供水设备供水。本工程采用集中的二次加压给水系统,在室外地下设备机房的生活给水泵房内设置2座V=108m3的组合式不锈钢板生活水箱及3套变频供水设备(低、中、高区各一套)。

市政直供区及低压生活给水管采用PE给水管,热熔链接,PN=1.6MPa;中区及高区生活给水管采用钢丝网骨架PE给水管,公称压力分别为 1.6MPa及2.0MPa。

2)室外消防系统

本工程消防水泵房内设有专供室外消火栓系统用水的室外消火栓泵。火灾时,由消防中心、消防水泵房设手动应急启泵按钮启动消火栓并报警,火灾结束后手动停泵。在地块内布置DN200的室内消火栓环状管网,在该管网上沿消防车走道及建筑物均匀布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各消火栓间距不超过120m,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小区内设有DN100室内消火栓水泵接合器4套;DN150自喷水泵接合器2套;设备房地下一层设有468m3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房,满足本项目消防用水要求。

室外布置的室内消火栓及喷淋管网采用钢丝网骨架PE给水管,电熔连接,PN=2.0MPa;室外消火栓管采用PE给水管,热熔连接,PN=1.6MPa。

2.排水系统包括雨水系统及生活排水系统,

1)雨水系统

本工程室外雨水设计重现期2年,综合径流系数0.6,地面集水时间10min。

小区内道路及广场设雨水口,收集雨水,排入小区雨水管道,再从小区南侧、北侧共4个雨水排出口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2)生活排水系统

本工程采用生活排水与雨水系统分流制管道系统。小区共设6座75m3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对生活粪便污水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室外生活污水管道共

设有二个排出口,分别排入小区北侧及南侧市政污水检查井。

室外雨水、污水管采用埋地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承插连接,橡胶圈密封接口。

3.电气系统包括室外强电与弱电系统

1)强电系统

本工程电源由小区北侧市政变电站引入10KV高压电缆至小区内的开闭站、变配电室。开闭站、变配电室引出380V低压电缆至各个建筑单体。

本工程采用管加井(排管)和电缆沟相结合的敷设方式。10KV高压和380V 低压电缆线路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穿海泡石纤维水泥管电缆排管。管顶土壤厚度不小于0.8m排管穿过道路及有重型机械通过的场所时采用混凝土包封敷设。排管向工作井侧应有不小于0.3%的排水坡度。电缆工作温度为90度。

2)弱电系统

本工程的弱电系统的电缆由小区北侧市政弱电接口引入至小区弱电机房。弱电机房至各个建筑单体也采用管加井(排管)和电缆沟相结合的敷设方式。弱电电缆采用通信用直埋式多孔管。

4.热力系统

本工程热源来自小区北侧市政热力接口,换热站设在小区设备机房内,换热站提供地板采暖独立热水,热水温度为60/50℃。室外热力管线系统分为高、低两个区。热力管道采用直埋敷设,直埋管道为无缝焊接钢管。

5.燃气系统

本工程燃气来自于小区北侧市政燃气接口,燃气输送至小区内的燃气调压箱,通过调压箱输送至各楼栋。

第三章施工准备

一、施工准备及作业条件

1.技术人员必须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资料,参加图纸会审。对市政和图纸中提供的标高进行复核,

2.技术人员已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熟悉管道安装施工工艺的操作方法,并做好相应的交底记录。

3.有经批准的施工方案。

4.有碍排水管网施工的障碍物已全部清除。

5.管材、配件及辅助材料均已进场。

6.管材及机具均以备齐,经检验合格并运进现场。

二、人员及机具准备

主要机具:

第四章施工总体部署

一、室外管网工期安排

二、施工总流程

室外管网总体施工流程:先做雨、污水管;再做生活给水与消防管,后做热力管;再做煤气管;最后做电气排管。

第五章施工工艺

一、室外雨、污排水工程

1.工艺流程

1)排水工程工艺流程

平整场地→化粪池→雨、污水主干管→雨污水支管

2)排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施工测量→沟槽开挖→管道基础施工→管道敷设与连接→检查井施工→闭水试验→沟槽回填。

2.排水管道施工

2.1施工测量

1)管线测设

根据设计图测设管道中心线和检查井中心位置,设立中心桩。管道中心线和检查井中心位置经复核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根据施工管道直径大小,按规定的沟槽宽定出边线,开挖前用白粉划线来控

制。

在沟槽外检查井位置的两侧设置控制桩,并记录两桩至检查井中心的距离,以备校核。

2)标高测设

将经纬仪架设在先前放样好的固定桩位上,将整条线贯通,然后在每个点上用红油漆标注,再进行复测。开挖时每10m测量一次标高保证沟槽开挖无误。

根据需要沿施工范围加密测放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应设置在相对稳定的位置,沿线每隔200m设置一个。

临时水准点设置后,要统一编号,在图纸上标明,经复核无误方可使用。

2.2沟槽开挖

1)在沟槽开挖前,一定要弄清有无地下管线(如电缆、管道等)后方可开挖,沟槽开挖采用机械挖土,人工配合清坡、清底,土方运至堆场,

2)严格按沟槽上口线开挖,考虑到现场的土质,沟槽开挖采用1:1放坡;土方挖至距槽底20cm 处,由人工跟铲清槽,以防超挖或扰动基底。

3)挖掘机挖土时设专人指挥,维持现场施工安全,设置防护带。并控制沟槽开挖质量。

2.3 管道基础施工

本工程雨、污水管道采用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承插连接。管道采用土弧基础(砂石基础)。

1)对于一般土质,基底可敷设一层厚度为100mm的中粗砂基础层。

2)当地基土质较差或槽低处在地下水位之下时,宜敷设厚度不小于200mm 的砂砾基础层,也可分两层敷设,下层用粒径为5~40mm的碎石,上层铺设厚度厚度不小于50mm的中粗砂。

3)管道土弧基础的腋角部位,必须采用中粗砂回填密实。

4)管道基础中在承插连接部位的凹槽,宜在铺设管道时随铺随挖。接口完成后,应立即用中粗砂回填密实。

5)沟槽槽底宽度:D≤450mm时,管道每边净距不小于300mm;D≥450mm时,管道每边净宽不小于500mm。

2.4管道安装及连接

1)下管前对管材进行检查外观是否完好,禁止使用不合格管材。

2)下管方式应根据管径大小、沟槽形式和施工机具装备情况,确定用人工或机械将管材放入沟槽。下管时须采用可靠的吊具,平稳下沟,不得与沟壁、槽底激烈碰撞,吊装时应有吊点,严禁穿心吊装。

3)管道应直线敷设,不得出现无坡、倒坡现象。

4)两检查井之间的管段的坡度应一致,如有困难时,后段坡度不应小于前段管道坡度。

5)排水管道转弯和交汇处检查井内流槽,应保证水流转角等于和大于90度,但当管径小于300mm时,且跌水高度大于0.30m时,可不受此限。

6)排水管在检查井内均采用管顶平接方式,排水管的承口应为水的逆流方向敷设。

7)排水管在井内的跌水管高度大于1.0m,如管径DN≤200m,采用竖管式跌水井;DN>200mm,采用竖槽式跌水井。

8)雨水口深900mm,连接管管径为200mm,坡度0.01坡向检查井。

2.5检查井施工

1)污水管道上的检查井采用砖砌圆形检查井。管径≤400mm时,采用φ1000砖砌检查井;管径≤600mm时,采用φ1250mm砖砌检查井。

2)在车道上的所有检查井、井座均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井盖和井座;人行道和绿化带的井盖、井座采用轻型球墨铸铁井座、井盖。

3)雨水口设于有道牙的路面时采用偏沟式雨水口,设于无道牙的路面时采用平箅式雨水口。

4)在路面上的井盖,上表面应同路面相平,无路面井盖应高出室外设计标高50mm,并应在井口周围以0.02的坡度向外做护坡。

5)砖砌检查井前应先打扫冲洗基础表面,清除杂物,并保持基础表面无积水。检查沟管稳定、方向和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根据设计的检查井位置和规定的尺寸做好放样和复核工作。砖材必须湿润。砖砌体M5水泥砂浆,随拌随用,而且要在砂浆初凝前用完。

检查井砌筑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①在基础面上铺筑砂浆后方可砌砖墙,要做到墙面垂直,边角整齐,宽度一致。

②砂浆厚度为10mm灰缝应饱满、平整,砌砖时夹角应对齐,上下错缝,内

外搭接。

③每砌一层砖,用草帚适量洒水并用泥刀将砂浆刮入砖缝,不得直接浇水,以防跑浆。

④砌筑时应经常用角尺和托线板检查四周墙体是否成直角,墙面是否平整和垂直,砂浆厚是否均匀,若不符合要求,应随时纠正。

⑤若井整体为半砖或一砖,应保持内壁平整,若墙体为一砖半及以上,内外壁均应保持平整。

⑥砌砖时应随时将挤出的砂浆刮平,并将砖墙表面残余砂浆及时清除干净。

⑦砖墙砌体砌至一定高度时,要采用1:2水泥砂将进行内外抹面,抹灰厚度为2cm。粉刷工作分二道工序进行,先刮糙打底抹光,粉刷宜先外壁后内壁,刮糙厚度一般在10mm以下用直尺刮平,木抹搓平,表面应粗糙或划出纹路,刮糙的水泥砂浆凝结后及时抹光,并注意湿治养护,不得不起壳,裂缝现象。

2.6 闭水试验

1)闭水试验时水头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

②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③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2)试验中,试验管段注满水后的浸泡时间不应小于24h

3)当试验水头达到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直到观测结束时应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小于30min。

4)在试验过程中应作好记录,形成工程资料。

2.7沟槽回填

沟槽回填在管道隐蔽验收合格后进行,按照图纸要求回填。

1)覆土时保证沟槽内积水排除干净,严禁带水作业,并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及有机物质,大于10cm的石料等硬块也应剔除,大的泥块要敲碎。

2)沟槽回填,按规范要求排水管沟槽两侧应分层对称回填,并且要两侧同

步夯实,防止不对称回填造成管道侧向位移;回填时不得将土直接砸在接口上。

3)管顶以上覆土时,应分层平整和夯实,每层厚度为20-25cm。管顶以上

0.5m范围内用人工回填。回填土厚度及密实度见下图。

雨水、污水管道

管沟宽度由管径大小确定

2.8安装要求

雨、污水管道安装允许偏差表:

2.9化粪池施工:

化粪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型号:G12-75SQF,施工按国标图集03S702进行施工。

二、室外给水工程

1.工艺流程

1)给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施工测量→沟槽开挖→管道基础施工→管道敷设与连接→

阀门井、水表井安装→管道试压及冲洗消毒→沟槽回填

2、给水管道施工

2.1 施工测量

方法同排水管道测量施工

2.2 沟槽开挖

做法同排水管道沟槽开挖

2.3 管道基础施工

1)基础下如为未经扰动的原状土层,则天然地基进行夯实。

2)如为回填土土层,则在回填土地段做300mm厚灰土垫层。

3)如为岩石或多石层,则在岩石或多石地段做150mm厚砂石垫层。

4)如为软土则应更换土壤或每2.5m~3.0m做混凝土枕基。

5)在管道水平或垂直转弯处、改变管径处、三通或四通处、阀门或其他管道金属附件设置处、干管接出支管处均应设置支墩,可参照国标图集10S505《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的规定施工。

2.4 管道敷设与连接

本工程给水管采用PE给水管和钢丝网骨架PE给水管。

1)PE管敷设

①生活给水管、二次加压消防给水管管顶覆土深度不小于0.7m。

②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交叉时,给水管道应敷设在上面,且不应有接口重叠,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当给水管敷设在污水管的下面时,应采用钢管或钢套管,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长度每边不得小于 3.0m,套管两端采用防水材料封闭。

③由于PE管较轻,可采用人工下管,用麻绳系信管身多处,下管时不得与槽壁碰撞,不得在砂垫层上拖动PE管。

2) PE管的连接

本工程PE给水管为热熔连接,钢丝网骨架PE给水管为电熔连接。

①热熔连接施工要点

A、热熔连接工具的温度控制应精确,加热面温度分布应均匀,加热面结构应符合焊接工艺要求。热熔连接前、后应使用洁净棉布擦净加热面上的污物。

B、热熔连接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和施加的压力以及保压、冷却时间,应符

合热熔连接工具生产企业和聚乙烯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生产企业的规定。在保压、冷却期间不得移动连接或在连接件上施加任何外力。

②电熔连接施工要点

A、管材的连接端要求切割垂直,以保证有足够的热熔区。常用的切割工具有旋切刀、锯弓、塑料管剪刀等;切割时不允许产生高温,以免引起高温变形。

B、清洁接头部位并标出插入深度线:用细砂纸、刮刀等刮除管材表面的氧化层,用干净棉布擦除管材和管件连接面上的污物,标出插入深度线。

C、调整管材和管件的位置,使管材和管件在同一轴线上,防止偏心造成接头焊接不牢固,气密性不好。

D、通电加热的时间、电压应符合电熔焊机和电熔管件生产厂的规定,以保证在最佳供给电压、最佳加热时间下、获得最佳的熔接接头。

E、由于PE管接头只有在全部冷却到常温后才能达到其最大耐压强度,冷却期间其他外力会使管材、管件不能保持同一轴线,从而影响熔接质量,因此,冷却期间不得移动被连接件或在连接处施加外力。

2.6 给水阀门井和水表井安装

给水阀门井采用砖砌阀门井。给水管线最低点应设置放空阀,并置于相应的阀门井内。阀门井按有地下水型进行施工。

在车道上的阀门井、井座均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井盖和井座;人行道和绿化带的井盖、井座采用轻型球墨铸铁井座、井盖。

阀门井、水表井分别按照国标图集05S502进行施工。

2.7 管道试压

1)一般规定

①给水管道系统应进行水压试验

②管道试压前应进行充水浸泡,时间不应少于12h。管道充水后应对未回填的外露连接点(包括管道与管道附近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发现渗漏应进行排除。

③水压试验静水压力不应小于管道工作压力的1.5倍,且试验压力不应低于0.80MPa,不得将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④管道水压试验长度不宜大于1000m。对中间设有附件的管段,水压试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