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三季度院感培训试卷

年第三季度院感培训试卷
年第三季度院感培训试卷

2017年第三季度院感培训试卷复习题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控制管理指南)

1、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

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3、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同区域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应符合

WS/T512-2016附录B的规定。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与人员卫生处理,手卫生应执行WS/T313的要求。

4、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

盖物(如塑料薄膜、铝箱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5、清洁工具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不应将

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6、清洁工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与消毒,干燥保存,其复用处理方式包括手工清洗和机械清

洗。

7、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

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8、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被患者体液、

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环境表面,应先采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根据污染的病原体特点选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9、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使用中的新生儿床和暖箱内表面,日常

清洁应以清水为主,不应使用任何消毒剂。

10、下列情况应强化清洁与消毒:发生感染暴发时,如不动杆菌属、艰难梭

菌、诺如病毒等感染暴发;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3-内酰胺酶 (ESBLs)细菌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等耐药菌。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落实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隔离措施,具体参照WS/T311 执行。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并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消毒剂,消毒剂的选择和消毒方法见WS/T512-2016附录C。

11、中度风险区域环境清洁卫生质量审核标准:细菌菌落总数 <10 CFU/cm 2

12、医疗机构或其科室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13、医疗机构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遵循“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的基

本原则,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积极实施医疗救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及时开展或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测等工作。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的要求,按时限上报。报告包括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订正报告应在暴发终止后一周内完成。如果医院感染暴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处理。

14、1周内不继续发生新发同类感染病例,或发病率恢复到医院感染暴发前的平均水平,说明已采取的控制措施有效。

15、新生儿感染主要通过医务人员污染的手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16、手术部位感染主要经接触传播、呼吸道感染主要经空气和飞沫传播丙肝(HCV)、乙肝(HBV)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2017年第三季度院感培训试卷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控制管理指南)

科室:姓名:得分:

填空100分(40个空,每空2.5分)

1.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应遵循先___再消毒的原则,采取___卫生的清洁方式。

2.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__而__,由__到___,由___污染到___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______操作。

3.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__防护,不同区域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应符合WS/T512-2016附录B的规定。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与____处理,手卫生应执行WS/T313的要求。

4.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取______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铝箱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5.清洁工具宜使用___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应分区使用,实行____标记。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6.清洁工具使用后应及时____与____,干燥保存,其复用处理方式包括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

7.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____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8.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____与消毒。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环境表面,应先采用可___的材料将其清除,再根据污染的病原体特点选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9.环境表面不宜采用__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使用中的新生儿床和暖箱内表面,日常清洁应以____为主,不应使用任何消毒剂。

10.下列情况应强化____与____:发生感染暴发时,如不动杆菌属、艰难梭菌、诺如病毒等感染暴发;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3-内酰胺酶 (ESBLs)细菌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等耐药菌。

11.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落实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隔离措施,具体参照WS/T311 执行。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增加清洁与消毒____,并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消毒剂,消毒剂的选择和消毒方法见WS/T512-2016附录C。

12、中度风险区域环境清洁卫生质量审核标准:细菌菌落总数 <__ CFU/cm 2

13、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__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14、医疗机构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遵循“边___、边___、边___、妥善处置”的基本原则,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积极实施医疗救治,控制___,切断______,并及时开展或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测等工作。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的要求,按时限上报。报告包括___报告和___报告,___报告应在暴发终止后一周内完成。如果医院感染暴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处理。

15、___周内不继续发生新发同类感染病例,或发病率恢复到医院感染暴发前的平均水平,说明已采取的控制措施有效。

16、新生儿感染主要通过医务人员污染的___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17、手术部位感染主要经___传播、呼吸道感染主要经___和___传播、丙肝(HCV)、乙肝(HBV)主要经___传播的疾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