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2014年1月)试卷代码1183

中央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2014年1月)试卷代码1183
中央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2014年1月)试卷代码1183

2020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

二、多选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ABCD)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2.政策的导向是(AB)的导向。 A.行为B.观念C.条件D.文 3.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BCD ) A规制功能 B.导向功能C.调控功能 D.分配功能 4公共政策核心主体包括(ABCD)。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5.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ABC )。 A.核心主体 B.准公共政策主体 C.社会公众 D.政党 6.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主要包括(ABCDE)1 A.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 B.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

能力C.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D.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E.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7. 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ABCD )等子系统。 A. 信息 B. 智囊 C. 决断 D. 监控 8. 外部监控体系是由(ACD)等组成。 A.人民群众 B.政党 C.新闻舆论 D. 社会团体 9、决断系统在公共政策及其运行中的作用(ABCD)。 A.选择政策方案 B.确定政策目标 C.设计政策方案 D.界定政策问题 10.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ABCD)。 A.目标具体明确 B.目标有效协调 C.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D.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11.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ABCD)。 A.多方案原则 B.排斥性原则 C.多要素原则 D.可操作性原则 12.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形成共识的途径通常有(ABC)。 A.交换 B.说服 C.强制 D.妥协 13.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ABCD) A.回溯分析 B.非零起点 C.双重优化 D.心理效应

2014年7月初级会计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代号:2728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初级会计试题(开卷) 2014年7月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写在答题纸上指定位置。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流动资产的是( )。 A.预付账款 B.预收账款 C.无形资产 D.资本公积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 A.可比性 B.相关性 C.可靠性 D.永续盘存制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账内容的是( )。 A.账账核对 B.账表核对 C.账实核对 D.账证核对 4.下列经济业务发生时,仅引起资产要素内部发生变动的经济业务是( )。 A.赊销商品 B.向银行借款存人银行备用 C.以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 D.用银行存款购买存货 5.下列有关财务报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 B.利润表是动态报表 C.现金流量表是静态报表 D.年报包括所有财务报表 6.小型农业企业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A公司股票并随时准备出售以赚取价差,会计上对该项投资的核算账户是( )。 A.“对外投资” B.“短期投资” C.“长期股权投资” D.“长期债券投资” 7.农业企业发生的下列费用中,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销售费用 D.财务费用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农业企业收入要素内容的是( )。 A.销售农产品的收入 B.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 C.接受捐赠收入 D.提供运输服务的收入 9.五一农场2013年度的销售收入净额为9786万元,销售成本为6673万元,净利润为1583万元。据此计算的销售(净)利润率应为( )。 A.16.18% B.23.72% C.31.81% D.68.19%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简答题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简答 题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简答题: D: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中的作用39 对目标群体边界的确定和研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42 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49 对公共政策分析者而言,重视并掌握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的原因53 邓恩列举的备选方案的来源包括哪些57 G:公共政策:基本特征27、主要功能28、在美国诞生的现实条件29、 问题构建的步骤53、 终止的影响因素、可能遇到的障碍、策略 73 国际政策环境的主要趋势和特点45 公共利益区别与共同利益的基本特征74 公益机构监督困难的主要原因50 L:利益的特点74 N: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29 R:如何理解公共政策主客体的互动43 如何理解全球化46 S: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障碍54 W:为什么说“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27 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官方决策主体的构成39 威廉·N·邓恩的政策方案评价标准 X: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的特征39 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有哪些41 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主要特征45 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区别53 西蒙提出的解决决策过程中的冲突方式59 行政权力强控制的种类74 Y: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去向的因素有哪些43 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50 Z:专家政治指导派产生的条件40 政策主体能力提升的困境40 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影响和作用42 政治法律环境的内容45 政策工具的作用、特征49 政策方案可行性评估中影响政策目标实现的因素58 政策方案优选中共识形成的途径59 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基本特点64 自下而上研究途径的基本观点64 政策执行系统模型中影响政策制定与政策效果之间关系的因素65 政策对象接受政策的原因65 政策宣传的重要作用65 政策效果与政策产出、政策影响的区别72

2018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A.政府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B.惩罚性 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D.倾斜性 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C.拉斯韦尔 5、()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C.政府主体 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D.伙伴 7、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 权力 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两种具体形式。 B. 个人负责制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D. 外脑 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C. 行政 11.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 D. 排斥 12.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 C. 共识 1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的失效。C.正常状态 14、()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B.史密斯 15、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C.浴盆模型16、史密斯认为, 政策执行中有()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A.四 17、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D.内化 18、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 )判断。 C. 价值 19、在任何决策过程中,( )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B. 理性 20、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所做的判断。 A. 效果 21、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 22、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A、公事公办23、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 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C.灵感思维 24、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 是: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 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 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25、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 象,一般公认以()提出“一般系统论” 的概念为标志。A.贝塔朗菲 26、“系统分析”最早是由()提出并使用 的。B.兰德公司 27、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A.社会组织层级 化 28、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 树立()政策理念。C.发展型 29、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 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 30、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D.公 共问题 31、()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A.公共 利益 32、公共利益是公众()的资源和条件。 B.共享 33、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A.及时有 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34.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 追求( )类型的决策。C、完美主义 35.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的方 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 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 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 研究方法。 A、定性或定量 3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D、系统性 37.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 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 决定作用的()。 C.组织或个人 38.各公共政策主体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各 异。他们之间()D.既非平起平坐的关 系,也非从属关系。 39. 中国国务院制定政策的许多活动实际 上是体现在()的身上。 B. 国务 院各部门 40.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 同层次:( )、认同与内化。 A.服从 41. 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 对政策()的认同。生活于法制社会中 的每一个成员,对政府经过合法程序制定 的政策,理所应当要遵守。 D.合法性 42. 多个环境因素对政策的影响,不仅表 现在共同作用上,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 ()作用上。这种作用常常会引起预料 不及的连锁反应,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C.交叉 43. 政策执行者根据政策内容和局部利益 对政策进行取舍,有利就执行,无利的不 执行,这属于执行政策的()型 D. 折扣 44.公共政策评价有利于政策的科学化和 ()水平。 A.民主化 45. 公共政策评价能够在公共部门内部形 成浓厚的( )意识,有助于提高公共部门 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D.竞争 46.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 追求( )的决策。 A.完美主义类型 47. 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 )的一种改进 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 用的思维方式。D.完全理性思维 48. 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主张走 一步看一步。渐进思维是对()的又一种 修正。A.完全理性思维 49.()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 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 B.顺序 决策思维 50. ( )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 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 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 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 维方式进行决策。 C.剧烈变革思维 51()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 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 和策略。A.头脑风暴法 52.()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这种技术 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 后来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 C.德尔菲法 53. 公共政策思维方法的特殊性就在于它 具有“决策”和“( )”的双重特征。A. 公共性 54. ( )实际上是一种将完全不适用的选择 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D.简单矩阵法 55. ( )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 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 其变的做法。C.无为思维 56. ( ),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 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 其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成功了,那么 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 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B.巴拉姆驴子思 维法 57. 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 种()系统。A.计算机 58. 为了实现公共决策的(),在进行决 策之前,必须要有充分的系统分析活动。 A.科学化 59.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 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 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 ()。 D.活动程序 60.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 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公共 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基本特点, ( )是公 共政策案例的另一重要特征。 B.管理性 61.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有利于促进公共政 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A.法制 化 62..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 - 1 -

2014年春2010级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巴中师范学校2014年春2010级期末考试 英语试题 一.阅读,选择正确答案,判断正误 A you don’t meed millions to be happy.In fact,at The Happiness Institute in Australia,a couple of hundred dollars may be enough. The institute opened its door last year,and since then men and women of all ages have been paying$200an hour for lessons on how to feel great“You can increase your happiness levels.That’s what we teach!”said Tony sharp,founder of the institute. Experts say that only15percent of happiness comes from income,assets and other financial fautors.as much as85percent comes from things such as attitude,life control and relationships.,Most of us are much better off financially than our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but hapiness levels haven’t improved. Studies show that one the basic meeds of shelter and food are met,additional wealth adds very;little to happiness. Behavioral economists now say part of the reason we compare ourselves to people better off materially. “If you want to be happier there is a very simple thing you can do-just compare Yourself to those with a smaller house or a bad second-hand car”.said sharp. The institute aims to show You how to overcome the unhappiness by focusing on you bank account.said,“It I compare myself to Bill Cates,I’m always going to be down.” In fact you’d better compare compare yourself with kerry Packer,transplant and heart surgery in recent years.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_______ A You can increase your happiness levels by attending the classes at The Happiness Institute. B Most of us are happier than our parents or grandparents since we earn more. C Both Bill Cates and Kerry Packer are examples of those who are rich but obviously unhappy. 2、The phrase“better off”means____ A happier B wealthier C healthier 3、According to the passage,Kerry Packer has been in____health in recent years. A good B poor C excellent 4、The author wrote the passage to tell us_____.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任务3)

案例: 孙志刚,男,1976年生,湖北黄冈人,2001年武汉科技学院(原武汉纺织工学院)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 2003年春节后来到广州,案前任职于广州市达奇服装公司" 3月17日:孙志刚因无暂住证在广州街头被带至广州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20 日:孙志刚在救治站遭遇无情轮番毒打"3月20日:救治站宣布孙志刚不治死亡"4月18日:尸检结果表明, 孙志刚死前72小时曾遭毒打"后来广州市公安局 [2003]穗公刑法字4号刑事科学技术法医学鉴定书,证实被害人孙志刚系因背部遭受钝性暴力反复打击,造成背部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 一、孙志刚事件的政策过程研究价值 孙志刚事件具有明显的政策过程研究价值,这可以从四个方面论述: 首先,它是一个政策过程研究的理想案例,原因在于;前面回放的孙志刚事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了至少几个月的时间跨度!在不同的时间内有不同的主体登场!不同的主体承担了不同的活动" 其次,这一过程在结构上具有明晰性,既有开头:孙志刚之死,又有发展:社会反应,还有结局:政府变更政策" 第三、孙志刚事件的性质具有比较大的开放性"这一事件的

主人是一个弱势群体分子,又是一个地方事件,直接的责任人没有高官,无关国家机密,等等,这些性质保证了它的信息的扩散性" 第四,这一事件具有内容的合理性,也就是上面说的政策过程关联性"由于这四个原因决定了它作为一个典型的政策过程案例的第五个特征:资料的全面性"关联性使它成为一个政策过程案例,动态性与结构性使这一案例增加了典型性,开放性使这一典型的案例能够作为资料被完整地收集"由此形成了一个包括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决策等在内的政策全过程的理想材料" 二、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 政策过程的范式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指的是/包含要求达到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之间的矛盾(P4)"就孙志刚事件引发的政策变更来看,表面上它也是从问题出发的"首先是孙志刚的非正常死亡暴露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存个从需要出发的系统过程"按照系统理论,系统的存在总是以执行一定的功能为基础的"所以这里接着考察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的功能"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这儿讲的系统的逻辑,另一方面是因为主流的政策理论认可的政策系统的自我维持功能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成了众矢之的的东西" 三、孙志刚事件0后面的政策过程的意义

2014-2015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三亚实验中学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信息技术学科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 注意事项:选择题答案按照题目编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A、电视中播放的奥运会比赛的金牌数C、各班各科成绩 B、报上登载的火箭发射成功的消息D、计算机教科书 2、2012年奥运会中国获得38枚金牌这个信息,张华说他是通过网络知道的,李丽说她是通过电视看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样的信息,能够依附于不同的载体而存在。 B、语言是具有局限性的传统信息载体,应该被新型的信息载体所取代。 C、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方式更加单一。 D、信息是可以传递的,却是不能共享的。 3、名著《三国演义》在图书馆被不同的人借了又借,网上登载的文章《我们如何应对入世》被数以千计的人们不断地翻阅。这都说明信息具有()的特点。 A、传递性 B、变换性 C、共享性 D、时效性 4、为了完成一份研究性学习报告,李明希望得到关于海南省现有电动车数量的权威准确信息。他应该选择的信息获取方法是()。 A、通过海南省交通厅与交巡警等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查询 B、向同学咨询 C、在街头进行随机问卷调查 D、在天涯社区里发帖询问 5、下列不属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是()。 A、虚拟现实技术 B、语音技术 C、智能代理技术 D、数据恢复技术 6、小张打开手机中安装的“快拍二维码”软件,扫描识别某商品的条形码,获取了它的价格、生产厂家等信息。这主要应用的技术是()。 A、模式识别 B、机器翻译 C、智能代理 D、计算机博弈 7、关于语音技术,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 A、语音识别就是使计算机能识别人说的话 B、语音合成是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 C、语音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 D、语音技术中的关键是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 8、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有利措施是()。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企业 B. 政府 C. 社会组织 D. 个人 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A. 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 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 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 权力 B. 权威 C. 公共 D. 利益 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的分配。 A. 限制性 B. 强制性 C. 利益性 D. 权威性 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的集中反映。 A. 社会需求 B. 公共权力 C. 集体利益

D. 社会利益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系统性 B. 层次性 C. 超前性 D. 整体性 7.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 倾斜性 B. 合法性 C. 系统性 D. 权威性 8.“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A. 史密斯 B. 伊斯顿 C. 西蒙 D. 拉斯韦尔 9.指出“公共政策”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的是学者()。 A. 伍德罗·威尔逊 B. 米歇尔·哈蒙 C. 罗伯特·达尔 D. 药师寺泰藏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选择 B. 综合 C. 分配 D. 落实 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 A. 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答案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答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四章之后 题目:请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于集体讨论相结合。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的例子。 2.个人的讨论提纲。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要求能够完整准确地指出决策方案应包括的内容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 案例 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案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们对保障城市生活无着 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给予极大关注认为这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方面。《关于进一步 完善〈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提案指出我国2003年8月1日起实施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保障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大量流浪乞讨人员不断涌入城市救助对象难以界定给城市治安、交通、市容环境卫生带来较大

压力。提案建议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限制有组织的乞讨或强乞恶讨行为切实负起责任积极做好返乡救助对象的安置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人员的盲目流动加快立法步伐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明确公安、城管、民政等部门的相关职能相互配合依法办 事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有效管理在保护流浪乞讨人员权益的同时也体现法规对广大群众权益的尊重。 一、个人讨论提纲结合上述例子我认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 (1案例目的是什么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 (2实施的机关是什么民政部门负责、相关部门相互配合 (3体现的原则是什么自愿、救济、帮助的原则彰显出政府为民负责的态度 (4基本的措施是什么成立救助站、积极做好返乡救助对象的安置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人员的盲目流动。加快立法步伐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5条件要求是什么以民政为主其他部门协助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对流浪人员也有条件界定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12日的旧条理同时废止。 二、小组讨论提纲 1、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完善社会救助。 2、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依法办事综合治理。 3、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对流浪人员也要有条件界定。

2018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央电大公共政策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C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政府主体 D.社会公众 2、( B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 B.史密斯 C.西蒙 D.拉斯韦尔 3、( A )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A.公共利益 B.政策方法论 C.政策过程 D.公共问题 4.( B )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 A.渐进思维 B.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 5. ( C )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A.完全理性思维 B.顺序决策思维 C.剧烈变革思维 D.经济合理性思维 6( A )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A.头脑风暴法 B.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 7.( C )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 A.头脑风暴法 B.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 8. ( D )实际上是一种将完全不适用的选择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 A.头脑风暴法 B.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简单矩阵法 9. ( C )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 A.完全理性思维 B.顺序决策思维 C.无为思维 D.经济合理性思维 10. ( B ),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其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A.头脑风暴法 B.巴拉姆驴子思维法 C.德尔菲法 D.简单矩阵法 D、 1、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 A )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A、公事公办 B.积极介入 C.退避三舍 D.不闻不问 2、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 B )。 A.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 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 C.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 D.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3. 多个环境因素对政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共同作用上,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C )作用上。这种作用常常会引起预料不及的连锁反应,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A.个别 B.联系 C.交叉 D.个体 G. 1、公共政策是( A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社会组织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B )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 C.温和性 D.权威性 3、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B )两种具体形式。 A. 个人不负责制 B. 个人负责制 C. 个人与 集体共同负责制 D. 集 权者 4、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 ( D )。 A.社会问题 B.公 共利益 C.公共事务 D.公共问题 5、公共利益是公众 ( B )的资源和条件。 A.共同拥有 B.共享C.独享 D.共同创造 6、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 ( A )。 A.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 问题 B.对社会进行管理 C.为人们提供行为准则 D.塑造公共价值观 7.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 ( A )的方法,对公共政策 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 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 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 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 究方法。 A、定性或定量 B、定性 C、定量 D、系统分析 8.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 括( D )。 A、整体性 B、超前性 C、 层次性 D、系统性 9.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 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 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 定作用的( C )。 A.组织 B.个人 C.组织或个人 D.组织或 机构 10.各公共政策主体对政策 结果的影响各异。他们之间 (D ) A.是平起平坐的关系 B.是从属关系 C.是隶属 关系 D.既非平起平坐的关 系,也非从属关系。 11.公共政策评价有利于政 策的科学化和(A )水平。 A.民主化 B.现代化 C. 民族化 D.合理性 12. 公共政策评价能够在公 共部门内部形成浓厚的 ( D )意识,有助于提高公共 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 率。 A.科学 B.民主 C.现 代 D.竞争 13. 公共政策思维方法的特 殊性就在于它具有“决策” 和“( A )”的双重特征。 A.公共性 B.现实性 C.科学性 D.超前性 14.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 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 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公共 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基本特 点, ( B )是公共政策案例 的另一重要特征。 A.典型性 B.管理性 C.纪实性 D.真实性 15.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有利 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 化、民主化和( A )。 A.法制化 B.制度化 C.长期化 D.现代化 16.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 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 广泛影响,具有( C ),与 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 社会问题。 A.普遍性 B.共同性 C.不可分性 D.典型性 17. 公共利益是个人与( D ) 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A.集体 B.社会 C.国 家 D.其他社会成员 J、 1、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 是( A ),因为政治权力是 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 权力 B. 利益 C. 关系 D. 制度 2、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 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D )。 A. 秘书 B. 助手 C.领导者 D. 外脑 3、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 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 ( C )权力的分化,以及行 政部门的分化。 A. 利益群体 B. 压 力集团 C. 行政 D. 社会团体 4. 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 D ) 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 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 的思维方式。 A.渐进思维 B.顺序 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 5. 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 决策者主张走一步看一步。 渐进思维是对( A )的又一 种修正 A.完全理性思维 B. 顺序决策思维 C.剧烈变 革思维 D.经济合理性思 维 6. 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 决策工作的一种( A )系统。 A.计算机 B.科学 C.分 析 D.政治 K、 1、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 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 ( A )提出“一般系统 论”的概念为标志。 A.贝塔朗菲 B.西 蒙 C.克朗 D.戴维?伊斯顿 R、 1、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 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 称为(C )。 A.对策模型 B.互 动模型C.浴盆模型 D.系统模型 2、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 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服从、认同与( D )。 A.响应 B.深入 C.反映 D.内化 3.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层次: ( A )、认同与内化。 A.服从 B.拥护 C.赞同 D.质疑 4. 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 ( D )的认同。生活于法制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 对政府经过合法程序制定的政策,理所应当要遵 守。 A.权威性 B.合理性 C.正当性 D.合法性 S、 1、史密斯认为, 政策执行中有(A )个基本要素 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A.四 B.五 C.二 D.三 2、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性关系所作的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 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B ) A.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 B.自觉性、 概括性与间接性 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 D.概括性、 间接性与主观性 3.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 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 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 D )。 A.地位 B.权重 C.影响 D.活动程序 4. 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 之间的差距。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 A ) 问题。 A.公共 B.集体 C.跨区域 D.群体 W、 1、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D ) 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 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 合乎理性的。 B.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 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 性的。 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 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 合乎理性的。 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 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 乎理性的。 2. 为了实现公共决策的( A ),在进行决策之前, 必须要有充分的系统分析活动。 A.科学化 B.民主化 C.现代化 D.整体化 X、 1、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 D )。 A.被管理者 B.对立者 C.被统治者 D.伙伴 2、“系统分析”最早是由( B )提出并使用 的。 A.美国国防部 B.兰德公司 C.麦克 纳马拉 D.贝塔朗菲 3、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A )。 A.社会组织层级化B.社会主体知识化 C.政策信息公开化 D.民主参与大众化 Y. 1、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 (C )类型的决策。 A、理性思维 B、理想主义 C、完美主义 D 、 实用主义 2.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 A ) 的决策。 A.完美主义类型 B.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 和替换现有系统的 C.理想主义类型 D.哲学思辨类型 Z、 1、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D ),即 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合法性 C.系统性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2014年职高一年级期末考试题(这次考试用)

2014年对口升学高考语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强.词夺理性格倔强.强.弩之末 B、字里行间.亲密无间.山间.小道 C、分.崩离析分.外妖娆分.化瓦解 D、毫无禁.忌令行禁.止严禁.烟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邂逅奚落别出新裁苦思冥想 B、惦记简练错综复杂发号施令 C、花蕊酝酿眼急手快偃旗息鼓 D、打烊契约出神入化老态龙肿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产品的销售额一落千丈,形势的迫使他迅速停止生产。 ②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的心境。 ③他成一个打柴的,混进了敌人的驻地。 A、巨变淡泊化妆 B、剧变淡泊化装 C、巨变淡薄化装 D、剧变淡薄化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地方那么大,况且 ..你又不知道地址,怎么能找到他呢? B、他的这种性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 ..家庭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C、建立和谐社会,不只是政府部门的事,而是 ..整个社会的事。 D、他已经失败了三次,因而 ..并不气馁。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穿上时装的表妹,容光焕发,趾高气扬 ....,愈发让人喜爱。 B、在这次行动中,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出动 ....,一举端掉了十几个赌博窝点。 C、他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但用法律衡量,还是罪不容诛 ....的,我们还得给他改过的机会。 1

D、老张这个人绵里藏针 ....,别看他笑呵呵的,对人其实非常刻薄。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银行对申请贷款购车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是否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B、我们坚信:任何恶雨邪风都吹不垮正义的力量。 C、厂家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便于服务为原则,改革了处方和工艺。 D、观摩了这次庭审后,对我们这些政府官员的法律水平又有了提高。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2008年4月,湖北武汉市成功举办了《中部地区博览会》。 B、无论多么大的苦难,只要除以13亿,苦难就会变得微不足道;无论多么小的救援,只要乘以13亿,救援就会变成巨大的力量。 C、离这里二、三十里地有一个牧场,每年夏天牧民们都要在那儿欢度自己的节日。 D、我不知道他今年寒假能不能回家过年? 8、下列各句中,没有采用拟人手法的一句是() A、和煦的风,抚慰着含笑的脸。 B、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C、她像冬眠的蛹,沉睡在自己的天地里。 D、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9、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秦代军队分中央常备军和地方军两种。,地方军由都尉掌管。估计当时全国军队的人数至少在百万人以上。 A、皇帝委派的大将直接统帅中央常备军 B、由皇帝直接委派大将统帅中央常备军 C、中央常备军的统帅是皇帝直接委派的大将 D、中央常备军是由皇帝直接委派的大将统帅 10、下面的作品冠以“第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考题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 A )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社会组织 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C)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 A.利益 B.权力 C.公共 D.权威 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B)的分配。 A.强制性 B.权威性 C.限制性 D.利益性 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D)的集中反映。 A.公共权力 B.社会需求 C.集体利益 D.社会利益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B )。 A、整体性 B、系统性 C、层次性 D、超前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ABCD )中所制定的行 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ABC )

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 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D.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益 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ABCD) A.利益选择 B.利益整合 C.利益分配 D.利益落实 4、政策的导向是(BD )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 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BC) A.客观引导 B.直接引导 C.间接引导 D.主观引导 三、判断题 1、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公共政策”的意思与其字面意思相同,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 答案:× 2、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 答案:√ 3、“政策”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公共”二字上。() 答案:√ 4、社会公共事务应该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经济性公共事务和法律性公共事务等。() 答案:× 5、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答案:√ 6、美国学者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 答案:√ 7、公共政策科学在西方经历了创建、形成、自我批判反思和拓展新的研究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简答题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简答 题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简答题:D: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中的作用39 对目标群体边界的确定和研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42 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49 对公共政策分析者而言,重视并掌握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的原因53邓恩列举的备选方案的来源包括哪些57 G:公共政策:基本特征27、主要功能28、在美国诞生的现实条件29、 问题构建的步骤53、 终止的影响因素、可能遇到的障碍、策略 73国际政策环境的主要趋势和特点45 公共利益区别与共同利益的基本特征74 公益机构监督困难的主要原因50 L:利益的特点74 N: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29 R:如何理解公共政策主客体的互动43 如何理解全球化46 S: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障碍54 W:为什么说“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27 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官方决策主体的构成39 威廉·N·邓恩的政策方案评价标准 X: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的特征39

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有哪些41 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主要特征45 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区别53 西蒙提出的解决决策过程中的冲突方式59 行政权力强控制的种类74 Y: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去向的因素有哪些43 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50 Z:专家政治指导派产生的条件40 政策主体能力提升的困境40 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影响和作用42 政治法律环境的内容45 政策工具的作用、特征49 政策方案可行性评估中影响政策目标实现的因素58 政策方案优选中共识形成的途径59 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基本特点64 自下而上研究途径的基本观点64 政策执行系统模型中影响政策制定与政策效果之间关系的因素65政策对象接受政策的原因65 政策宣传的重要作用65 政策效果与政策产出、政策影响的区别72 政策评估研究演进的划分阶段72 论述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