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陕西省专升本招生考试大学语文真题(含解析)

2020年陕西省专升本招生考试大学语文真题(含解析)
2020年陕西省专升本招生考试大学语文真题(含解析)

2020年陕西省专升本招生考试

大学语文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著作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是

A.《庄子》

B.《墨子》《战国策》

C.《论语》

D.《孟子》

解析:C。考查作品内容,《庄子》记载庄子言行,《战国策》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诸侯或论辩时的主张和策略。

2.《左传》的体例是

A.编年体

B.语录体

C.纪传体

D.国别体

解析:A。考查作品体例,语录体为《论语》,纪传体为《史记》,国别体为《战国策》。

3.《氓》选自

A.《诗经·国风》

B.《诗经·大雅》

C.《诗经·小雅》

D.《诗经·颂文》

解析:A。考查作品出处,《氓》选自《诗经·卫风》。

4.下列诗人中“弃官归田”的是

A.曹操

B.王粲

C.曹植

D.陶渊明

解析:D。考查作家经历,陶渊明弃官归田,田园诗。

5.《石崇与王恺争豪》中具有飞扬跋扈性格的人物是

A.石崇

B.王恺

C.刘义庆

D.司马炎

解析:A。考查作品人物理解,石崇“以铁如意击之”,显示其飞扬跋。

6.下列作品集属于杜甫用的是

A《杜少陵集》B.《王右丞集》C.《白氏长庆集》D.《柳河东集》

解析:A。考查作家作品,《王右丞集》作者王维,《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

7.诗歌风格属于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诗人是

A.王维

B.孟浩然

C.李白

D.王昌龄

解析:C。考查作家风格,李白飘逸、奔放、雄奇、壮丽。

8.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是

A.孟浩然

B.高适

C.柳宗元

D.张若虚

解析:B。考查唐代诗歌文学流派,边塞派代表诗人高适、岑参。

9.《文与可画赏等谷偃竹记》中苏轼与文与可的关系是

A.叔侄

B.父子

C.表兄弟

D.舅甥

解析:C 考查文中人物关系,苏轼与文与可为表兄弟关系,叔侄关系为《祭十二郎文》中韩愈、韩老成,舅甥为《石崇与王恺争豪》中王恺与武帝。

10.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A.柳水

B.李清照

C.周邦彦

D.陆游

解析:D。考查作家简介,南宋爱国诗人为陆游,爱国词人为辛弃疾。

11.元曲作家马致远的号是

A.稼轩

B.醉翁

C.放翁

D.东篱

解析:D。考查作家简介,稼轩辛弃疾,醉欧阳修,放翁陆游。

12.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阿Q正传》

B.《狂人日记》

C.《风波》

D.《灯下漫笔》

解析:B。考查作家作品,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3.《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的作者是

A钱钟书B.余秋雨C.朱光潜D.蔡元培

解析:D。考查作家作品,钱钟书《说笑》,余秋雨《废墟》,朱光潜《咬文嚼字》。

14.下列散文中出现“长宜子孙”一语的是

A.《故都的秋》

B.《爱尔克的灯光》

C.《拣麦穗》

D.《废墟》

解析:B。考查内容出处,“长宜子孙”出自巴金《爱尔克的灯光》

15.《我与地坛》重点抒写的是

A.父爱

B.母爱

C.友情

D.乡情

解析:B。考查文章内容,史铁生《我与地坛》抒发自己对于自然、人生、母爱的深切体验和深沉思索。

16.《论学问》的作者是

A.培根

B.契词夫

C.莫泊桑

D.艾青

解析:A。考查作家作品,培根《论学问》,契词夫《苦恼》,莫泊桑《米龙老爹》,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7.《祭十二部文》是一篇

A.史论

B.祭文

C.随笔

D.文论

解析:B。考查文体类型,《祭十二郎文》是祭文。

18.“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中的“我”指的是

A.马伶

B.李伶

C.严相国

D.侯方域

解析:A。考查文意理解,“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率三年”出自《马伶传》,“我”具体指马伶

19.近体诗包括“绝句”和

A.楚辞体

B.乐府体

C.律诗D歌行体

解析:C。考查文学概念,近体诗包括绝句及律诗。

20.下列句中属于被动句的是

A.此非所以时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斧斤以时入山林

D.何以至今不业也?

解析:B。考查被动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长久地被懂得大道理的人所耻笑,见,表示被动。

二、填空题:本大厦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21.曹操《短歌行》(其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2.陶满明《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3.王维《山居秋队》:随意春芳歌,王孙自可留。

2.高适《燕歌行》: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薊北空回首。

25.李白《行路难》(其一):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26.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27.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8.李煜《浪淘沙》: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29.柳水《八声甘州》: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30.李清照《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31.陆游《关山月》:和戎诏下土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32.王实甫《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33.河东凶亦然。

凶:灾荒,饥荒

34.乃知尔丑。

丑:鄙陋,浅陋

35.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生:活着

36.此恨绵绵无绝期。

恨:遗憾

37.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却:拒绝

38.爱其母,施及庄公。

施:延续、推及

39.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成:完整的

10.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慢慢地

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违反,指违背誓言

12.哭声直上干云宵。

干:冲犯

13.凌余阵兮躐余行。

凌:侵犯,侵凌

14.未尝以色待物。

色:脸色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45.《秋水》虚构了一个河神和海神对话的寓言故事。√

46.《短歌行》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17.《山居秋明》是一首乐府旧题诗。X

解析:《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

48.李白《行路难》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X

解析:“欲波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运用了比兴、象征的手法.

49.《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后期词的代表作,√

50.小说的三要素有人物、情节和环境,√

51.《聊志异》是清代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

52.《女神》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X

解析:1920年胡适出版《尝试集》,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

53.《拣麦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X

解析:《拣麦糖》是一篇情致感人的记事散文.

54.舒婷是新时期朦胧诗派的著名诗人。√

五、简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55.阅读《断魂枪》中的文字:

“有功夫!”西北角上一个黄胡子老头儿答了话。

“啊?”王三胜好似没听明白。

“我说:你一有一功一夫!”老头子的语气很不得人心。

放下大刀,王三胜随着大家的头往西北看。谁也没看重这个老人:小干巴个儿,披着件粗蓝布大衫,险上窝窝瘪瘪,眼陷进去很深,嘴上几根细黄胡,肩上扛着条小黄草辨子,有筷子那么细,而绝对不像筷子那么直顺。王三胜可是看出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晴亮眼眠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并,深深地闪着黑光。

(1)这段文字中的“老头儿”指的是谁?(2分)

答:指的是孙老者

(2)这段文字塑造人物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4分)

答: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3)这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

答:比喻

56.阅读《听听那冷雨》的文字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颇的灵感不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替如凭空写一

个“雨”字,点点滴滴,渐沥渐沥渐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请回答

(1)这段文字中的“那片士”指的是什么?(3分)

答:指的是祖国大陆

(2)这段文字在用词上有何特点?(3分)

答:大量运用叠词,语言节奏感强,声韵优美。

(3)这段文字借赞美汉字抒发了什么情感?(3分)

答:作者在此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表达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由此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57.阅读《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文字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果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失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

壮歲!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

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请回答:

(1)这段文字中的论点是哪句话?(3分)

答: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欲?

(2)这段文字主要使用了什么类型的论据?(3分)

答:历史事实论据。

(3)这段文字是用什么方法展开论证的?(3分)

答:对比法。

58.阅读《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上阙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股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请回答:

(1)词中抒写了作者对“春”的哪几种情感?(4分)

答:借美人的伤春、惜春、留春、怨春,表达对抗金复国的满怀热望和深沉惋惜。

(2)词中哪几句写了暮春的衰残景象?(3分)

答: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何况落红无数:画捕蛛网,尽日惹飞絮。

(3)结合全词看,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抒情的?(2分)

答:通篇采用比兴手法来抒情。

六、作文:60分。

(一)你看它们行进的步伐:慢,不错,但谁及它们稳重?它们两对触角作先锋探路,遇物必缩你说它们畏这畏那么?非也,它们其实是步步为营,却又锲而不舍。缩,是的,但绝非一缩水缩而是缩后必伸。壳内坚定的信念只有一个:再探头舒颈时,外边世界又是一番新意了,至少所呼明的空气已经不是半分钟前的那一股旧流,它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即使遇阻遇挫,还是一分分、一于于地用力爬,此路不通则彼,彼路不通则此,哪里像我们人类中的一类,失败了就骂、就哭、就气、就怨

天、就怨人、就寻死!

(节选自梁锡华《漫语慢蜗牛》)

(二)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自

放弃其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是敌人也者。对于一家而有一家之责任,对于一国而有一国之责任,对于世界而有世界之责任。一家之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国必亡:全世界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世界必毁。

(节选自梁启超《呵旁观者文》)

59.请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一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2016尔雅大学语文考试答案详解详解

1大学语文主要培养的是(C)。 A、 背诵 B、 书写 C、 语感 D、 文采 我的答案: 2阐述学作为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和思路,其关键是(C)。 A、 理解诗人造境的用意 B、 要有历史的语境 C、 关注“整体语境” D、 把握主体视角 我的答案: 3“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社会生活”是(C)的观点。 A、 康德 B、 萨特 C、 维特根斯坦 D、 尼采 我的答案: 4一般认为,张爱玲的成名作是(C)。 A、 《半生缘》 B、 《小团圆》 C、 《倾城之恋》 D、 《金锁记》 我的答案: 5甘地是现代印度的国父,他的(D)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A、

B、 泛爱众 C、 人道 D、 非暴力 我的答案: 6文章有移情换性之功用,传说曹操正是读了(C)的檄文治愈了头疼病。A、 杨修 B、 嵇康 C、 陈琳 D、 王粲 我的答案: 7摇滚实质上是在批判现实,但不包括(D)。 A、 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 B、 批判个性的解放 C、 批判国家意识形态的理性主义 D、 对她自身的讽刺 我的答案: 8张爱玲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D)。 A、 《金锁记》 B、 《半生缘》 C、 《琉璃瓦》 D、 《第一炉香》 我的答案: 9“口香糖主义”是形容一个文学作品(D)。 A、 有思想 B、 无主题 C、

D、 无个性 我的答案: 10金圣叹生活的时代是(B)。 A、 清朝中期 B、 明清之际 C、 宋元之际 D、 两宋之际 我的答案: 11“楚人遗弓”的典故出自(B)。 A、 《庄子》 B、 《吕氏春秋》 C、 《论语》 D、 《老子》 我的答案: 12《秋水》一文中,庄子借北海若之口,提出了“以(A)观之,物无贵贱”的绝对主义观点。 A、 道 B、 物 C、 俗 D、 己 我的答案: 13《热血、辛劳、汗水和眼泪》是(D)的演讲。 A、 希特勒 B、 斯大林 C、 毛泽东 D、 丘吉尔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A、顺叙 B、倒叙 D、插叙 D、平叙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C、王昌龄〈从军行》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

难)》 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 D、《欧游杂记》 E、《闲书》 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 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 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 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 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 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 E、斥责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 5、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 A、人物 B、时间 C、地点 D、情节 E、环境 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目的是() A、幽居养静 B、权衡轻重 C、善于辞令 D、变化气质 E、审察事理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名句。 2、王昌龄《从军行》:“,孤城遥望玉门关。” 3、辛弃疾《摸鱼儿》:“。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4、元散曲有小令和之分。 四、词语解释题(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每小题1分,共10分。)

中国石油大学大学语文在线考试(开卷)答案

《大学语文》在线考试(开卷)试题 注意事项: 1、通过在线考试模块完成该课程考核; 2、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一、翻译题(共15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译文: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留的仇恨;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贫女》中的贫女有何指代意义? 答:以贫女虽有才貌却无人问津而老大闺中写出贫寒之士虽有才学却无人赏识,沉沦下僚。

大学语文考试重点答案

1、简答(每题10分,任选3题,共30分) 2、论述题(每题15分,任选2题,共30分) 3、作文(40分) *复习关键字: 鲁迅《伤逝》白居易《长恨歌》曹禺《雷雨》(蘩漪)王朔《动物凶猛》余华《活着》莫言《红高粱》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海明威《老人与海》《等待戈多》《安娜卡列尼娜》《诗经》荷马史诗徐志摩诗集张爱玲 ,朦胧诗派新月派,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中国式的“生死观”西方式的“生死观”

1、小说《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爱情题材小说,了解其故事情节。 答:《伤逝》写的是涓生与子君对恋爱与婚姻自由的追求,这追求最初已经获得成功,但终于还是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的迫害。但《伤逝》这篇作品着重的并不在于写出社会是在怎样地迫害涓生与子君,而是在于写出涓生与子君怎样去面对社会施加给他们的迫害。它是以涓生与子君作为分析和解剖的直接对象的。归根结底他们爱情的破裂,原因只能从他们自身上寻找,因为社会的迫害顶多只能剥夺他们的生存权利,却无法剥夺他们的爱情。明眼人都看出涓生对子君的爱情只是缘于她的果敢、她的思想进步和与众不同,并不甚实质,恐怕难以维系;而子君对涓生的爱虽然是那样的专注深至,但其内容也十分空洞虚幻、不切实际,只是“盲目的爱”。那么,最后必然是要归于幻灭的。 2、《伤逝》的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 答:关键词:爱情失败的原因社会的沉滞涓生和子君的性格弱点经济困顿 3、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的诗歌主张。 4、徐志摩诗集包括哪几部? 答:1.《志摩的诗》2.《翡冷翠的一夜》3.《猛虎》4.《云游》共这四集

5、曹禺的“生命三部曲”指的是那三部作品? 答:《原野》《雷雨》《日出》 6、结合情节谈谈话剧《雷雨》真正的主角是谁。 答:雷雨。她是线索。她的愤激之语往往便是剧本的破题之处。 “雷雨”是最核心的主人公,剧中所有人物无不以它为生命形式的中心,剧中任何一个角色都不敢和它“抢戏”,也没有办法和它“抢戏”。“雷雨”是跳动的,不安的,焦灼的,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出场几乎都在说“闷”,这便是主人公的“暗箱操作”。而这主人公最偏爱繁漪,使这“雷雨”性格在她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种种人生企盼,最终都在“雷雨”(雷雨式性格,和自然界的雷雨)中作了归结。一切源于“雷雨”,一切又都结束于“雷雨”。 7、《雷雨》蘩漪形象分析。 答:蘩漪是《雷雨》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她是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爱敢恨,周家作为一个束缚人、压迫人的笼子,是蘩漪反抗的对象,对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但长期的大家庭生活在她身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烙印,使她的反抗带有被扭曲的痕迹。她在重压下,常常无助、自卑、甚至自虐,这是蘩漪无法摆脱的弱点。 8、张爱玲的代表作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哪三部小说? 答:《十八春》《倾城之恋》《金锁记》 9、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独创性。 答:在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位极富传奇性的作家,才华横溢,特立独行的她用

大学语文考试答案(重点篇)

先秦文学自测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88 1、《周易》包括( C )、“传”两部分。 A.卦 B.序 C. 经 D.辞 2、八卦中,( A )代表天。 A.乾 B.坤 C.艮 D.离 88 3、六十四卦每个卦有( C )个爻 A.一 B.三 C.六 D.九 4、关于《周易》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D )。 A.《周易》成书于西周初年 B.《周易》用于占卜。 C.《周易》是四书五经之一 D.《周易》中的"传"有十种,称为“十翼”。 88 5、中国古代著名神话故事女娲造人、共工触山保存在( B )中。 A.《山海经》 B. 《淮南子》 C.《诗经》 D.《庄子》 6、神话产生于人类童年阶段,是运用想象和( B )对自身及自然界做出的解释。 A. 推测 B.推理 C.推断 D.推求 7、“刑天舞干戚”中“戚”是指( C )。 A.矛 B.盾 C.斧 D.锤 8、《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A )诗歌总集。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古典主义 D.英雄主义 9、在《诗经》中艺术性和思想性最高的是( A ) A.风 B.雅 C.颂 D.歌 88 10、“之子于归”中“归”是指( D )。 A.归还 B. 合并 C. 回家 D.出嫁 11、《诗经》成书之说中,与孔子有关的是( C ) A.采诗说 B.献诗说 C.删诗说 12、“赋”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 B )。 A.说明 B.叙述 C.抒情 D.议论 88 13、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 B )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A.齐 B.鲁 C.燕 D.赵 88 14、“文质彬彬”出自( D)一书。 A.《楚辞》 B. 《庄子》 C.《淮南子》 D. 《论语》 15、“四书五经”中不包括( D)。 A.大学 B.尚书 C.礼记 D.乐经 16、关于孔子及儒家思想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孔子认为人在一生中都要不断学习 B.孔子排斥利、欲,甘愿过贫穷的生活 C.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D.孔子提出了“启发式”的教学思想 17、下列哪种说法体现的不是道家的思想倾向。( D ) A.无为 B.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C.小国寡民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8 18、“秋水时至","时"的用法是(A) A.名词做状语 B.名词做动词 C.定语后置 D.宾语前置

尔雅大学语文考试答案

" 1大学语文主要培养的是(C)。 A、 背诵 B、 书写 C、 语感 . D、 文采 我的答案: 2阐述学作为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和思路,其关键是(C)。A、 理解诗人造境的用意 B、 要有历史的语境 # C、 关注“整体语境” D、 把握主体视角 我的答案: 3“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社会生活”是(C)的观点。A、 康德 ? B、 萨特 C、 维特根斯坦 D、 尼采 我的答案: 4一般认为,张爱玲的成名作是(C)。 … A、 《半生缘》 B、 《小团圆》 C、 《倾城之恋》 D、

" 我的答案: 5甘地是现代印度的国父,他的(D)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A、 众生平等 B、 泛爱众 C、 人道 、 D、 非暴力 我的答案: 6文章有移情换性之功用,传说曹操正是读了(C)的檄文治愈了头疼病。 A、 杨修 B、 嵇康 ~ C、 陈琳 D、 王粲 我的答案: 7摇滚实质上是在批判现实,但不包括(D)。 A、 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 @ B、 批判个性的解放 C、 批判国家意识形态的理性主义 D、 对她自身的讽刺 我的答案: 8张爱玲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D)。 、 A、 《金锁记》 B、 《半生缘》 C、

D、 《第一炉香》 : 我的答案: 9“口香糖主义”是形容一个文学作品(D)。 A、 有思想 B、 无主题 C、 有趣味 . D、 无个性 我的答案: 10金圣叹生活的时代是(B)。 A、 清朝中期 B、 明清之际 # C、 宋元之际 D、 两宋之际 我的答案: 11“楚人遗弓”的典故出自(B)。 A、 《庄子》 ! B、 《吕氏春秋》 C、 《论语》 D、 《老子》 我的答案: 12《秋水》一文中,庄子借北海若之口,提出了“以(A)观之,物无贵贱”的绝对主义观点。 ( A、 道 B、

云南师范大学大学语文考试重点及答案最新

一、填空题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因此又称“诗三百”。“四始”是指《诗经》中《风》、《大雅》、《小雅》、《颂》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2.《左传》名为《左氏春秋》,汉代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记述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最突出的成就是长于叙事,主要特点:简洁生动,工巧严谨。 3.论语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哲学、时事、教育、文学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2.老子,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以“道”为核心,主张“无为而治”,倡导道法自然,绝圣弃智,小国寡民,被后世奉为道教教主。《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巨著。 3.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政治上主张仁政、王道、保民而王,道德修养方面提出“养气”论。《孟子》共七章,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在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方面的观点。 4.庄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行文多采用寓言故事,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作总集,易称之为《南华经》。 5.司马迁,西汉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分为本纪(12)、表(10)、书(8)、世家(30)、列传(70)五个部分,共135篇。 6.《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全书分为三十六门。作者为刘义庆,南朝宋笔记体小说家。 7.张若虚,唐中宗神农年间,“以文辞俊秀,名扬于上京”,作品多散佚,仅存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堪称千古绝唱,实启盛唐之音。 8.孙髯,字髯翁,号颐庵,蛟台老人,清朝昆明人,著有《金沙诗草》、《永言堂文集》等,其写的大观楼长联有“海内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之称。《大观楼长联》特点:对仗工整;较多的使用排比句;用典以增加信息量。上联开头两句总写景,“看”字总领,继写所“喜”之景,下联咏史抒怀,开头回顾云南历史,感慨深沉,“叹”字为眼,总写感怀。 9.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补察时政”的诗教功能。《长恨歌》是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的名篇,以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悲剧为题材,以“长恨”为题旨,批判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和杨贵妃的恃宠致乱,同时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给予了同情,形成了批判与同情并存、惋惜与讽喻兼有的两重性主题。全诗的主要艺术特色及成就:形象鲜明,倾向隐蔽;人物心理刻画细腻,描写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语言优美,描写细腻,故事曲折,情节生动,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10. 二、默写、背诵

大学语文考试资料答案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郑伯克段于鄢》:“请京,使居之。”句中有三处省略,如果把省略的成分补足,正确的一项是()。 ?A、(共叔段)请京,(庄公)使(共叔段)居之。 ?B、(共叔段)请京,(庄公)使(姜氏)居之。 ?C、(姜氏)请京,(庄公)使(姜氏)居之。 ?D、(姜氏)请京,(庄公)使(共叔段)居之。 学员答案:d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在《答李翊书》一文中,韩愈说自己是“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这句话的含意是()。 ?A、不愿成为孔门弟子 ?B、感叹成为孔门弟子太难 ?C、孔子已逝,只能望孔子之门而兴叹 ?D、自谦没有得到孔学真谛 学员答案:d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论语》“侍坐”章中,孔子让众弟子各言其志,弟子们的言论中,孔子叹着气赞赏的是()。 ?A、子路 ?B、曾皙 ?C、冉有 ?D、公西华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下列选项中的“如”字,用法和“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的“如”字一样的是()。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求,尔何如?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学员答案:d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对句中“离”的解释确切的是()。 ?A、逃脱、避开 ?B、离散 ?C、遭受 ?D、经历 学员答案:c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句中“时”的意思是()。 ?A、时常 ?B、按时 ?C、适时 ?D、及时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论语》“侍坐”章中,由于“其言不让”而被孔子“哂之”的是()。 ?A、子路 ?B、曾皙 ?C、冉有 ?D、公西华 学员答案:a 说明:

中石油大学语文在线考试答案(客)

在线考试 单选题(共25道题) 1.( 2.0分)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是()。 A、李白、杜甫 B、韩愈、孟郊 C、王维、孟浩然 D、杜牧、李商隐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2.(2.0分)唐代以意境朦胧含蓄多情的“无题”诗著称的诗人是()。 A、王维 B、王昌龄 C、杜牧 D、李商隐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 3.(2.0分)杜甫诗歌的风格是()。 A、沉郁顿挫 B、飘逸奔放 C、清新淡雅 D、通俗易懂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4.(2.0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最能表现苏轼()。 A、所受的儒家思想影响 B、遭遇的仕途坎坷 C、坎坷后的妥协和消极人生态度 D、潇洒旷达的精神气度和不随物悲喜的人生态度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 5.(2.0分)《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的形象,表现手法是()。 A、类比显现 B、对比反衬 C、象征暗示 D、侧面烘托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 6.(2.0分)《张中丞传后叙》的写作特点是()。 A、以议论为主,叙议结合 B、以记叙为主 C、以记叙和抒情为主 D、以议论和抒情结合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7.(2.0分)中国古代小说产生于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杂记,发展中形成了( )两个系统。 A、章回小说和白话小说 B、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C、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 D、神魔小说和讽刺小说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8.(2.0分)“五四”运动以来,针对当时的自由体诗缺少节制,过于散漫而提出格律化要求的是()。 A、七月派诗人 B、九叶派诗人 C、新月派诗人 D、现代派诗人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9.(2.0分)40年代在雅俗共享方面,作品既为现代的、先锋的、新潮知识分子接纳,又能够吸引传统的、通俗的、新市民读者群的作家是()。 A、茅盾 B、张爱玲 C、沈从文 D、巴金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10.(2.0分)下列关于诗人徐志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徐志摩是新月社重要成员 B、《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 C、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 D、飘逸清丽是徐志摩诗歌的一种风格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11.(2.0分)《诗经》中的“风诗”,宋代学者郑樵称为()。 A、朝廷之音 B、乡土之音 C、宗庙之音 D、集市之音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12.(2.0分)《赞美》全诗所表达的感情与信念的核心是每一节的结尾()。 A、我要以一切拥抱你 B、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 C、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

2016年尔雅《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新)参考答案

2016尔雅《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新)参考答案 1 倘若说王国维的《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一词可能隐含着佛理,亦说得通,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C、 ?D、 我的答案:B 2 周杰伦歌曲的歌词特点是()。 ? ?B、 ?C、 ?D、 我的答案:D 3 周杰伦的歌曲呈现的是()景观。 ? ?B、 ?C、 ?D、 我的答案:A 4 在蒙哥马利市爆发的黑人抵制公交车运动总共持续了()。 ? ?B、

我的答案:B 5 诗人群体性自杀的独特文化现象出现在上世纪()年代末期。 ?B、 ?C、 ?D、 我的答案:D 6 王元化《李鸿章办外交》一文中所提到的关于李鸿章的许多故事,故事来源于()。 ?B、 ?C、 ?D、 我的答案:C 7 一般认为,张爱玲的成名作是()。 ?B、 ?C、 ?D、 我的答案:C 8 《庄子·秋水》中所谓的“一曲之士”指的是()一类的人。 ?B、 ?C、

以下()这部作品不在金圣叹所称赞的“六才子书”之列。 ? ?B、 ?C、 ?D、 我的答案:D 10 知识分子自杀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下()不具备这一文化意义。 ? ?B、 ?C、 ?D、 我的答案:D 11 从艺术手法来看,《踏莎行(郴州旅舍)》混融了写境与造境两种手法,通过这种手法,在这一首词中未表现出的情感是()。 ?B、 ?C、 ?D、 我的答案:D 12 对苏轼一生有重要影响的女性,除了王朝云,还有()。 ?B、 ?C、

《热血、辛劳、汗水和眼泪》是()的演讲。 ? ?B、 ?C、 ?D、 我的答案:D 14 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向中国投降。 ? ?B、 ?C、 ?D、 我的答案:D 1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王国维对秦观的评价的是()。 ? ?B、 ?C、 ?D、 我的答案:A 16 古代诗词中常出现“慷慨”一词,与现代的用法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C、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卷终极版含答案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卷 学院:专业:行政班: 姓名:学号:座位号:-------------------------------密封线-------------------------------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平叙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C、王昌龄〈从军行》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 D、《欧游杂记》 E、《闲书》 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 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 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 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 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 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 E、斥责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 5、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 A、人物 B、时间 C、地点 D、情节 E、环境 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目的是()。 A、幽居养静 B、权衡轻重 C、善于辞令 D、变化气质 E、审察事理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

福师1108考试批次《大学语文(二)》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108考试批次《大学语文(二)》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福师1108考试批次《大学语文(二)》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1.浅谈《登西台恸哭记》一文的春秋笔法,及其深刻内涵。(20分) 考核知识点:《登西台恸哭记》:(1)春秋笔法,微言大义;(2)“哭”的深刻内涵。 参考课件:第二章《唐宋文学》 2、请结合《齐桓晋文之事》,分析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20分) 考核知识点:《齐桓晋文之事》 参考教材:P8-11 3.柳永《八声甘州》一词使用领字以后产生了什么艺术效果?如何情景交融表达感情?(20分) 考核知识点:《八声甘州》:(1)加上领字以后,变纯景物描写为景中有人;(2)由景及人;(3)雅俗并存。 (教材无此篇) 4.《扬州慢》一词如何在现实与历史之间建立相互比衬?(20分) 考核知识点:《扬州慢》:(1)化用;(2)现实与历史的比衬。 (教材无此篇) 5、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李甲和杜十娘的人物形象?结合他们的性格特点,比较二人对待人生的态度。(20分) 考核知识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参考教材:P274-283

福师1108考试批次《大学语文(二)》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1.《小狗包弟》表达了作者巴金怎样的情感?同为反思“文革“时期的历史,这篇与同时流行的“伤痕文学”的境界有何不同?(20分) 考核知识点:《小狗包弟》:(1)表达歉疚与忏悔之情。(2)以反躬追问自己的责任为重点。 参考教材:P317-320 2、李斯《谏逐客书》中是花大量篇幅直斥秦王逐客之非,还是详细叙述秦国历代君主的纳客之功?你认为作者在游说秦王客卿的策略上有何高明之处?(20分) 考核知识点:《谏逐客书》:(1)详述秦国历代君主的纳客之功;(2)换位思考。参考教材:P201-204 3.金圣叹认为《过秦论》“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衬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请分析《过秦论》在反衬手法运用上有何独到成就?(20分) 考核知识点:《过秦论》的反衬手法 参考教材:P205-208 4. 白居易云:“感人者,莫先乎情。”请阐述司马迁《报任安书》充溢着怎样的思想感情?(20分) 考核知识点:《报任安书》:冤屈之情、痛苦之情、激愤之情。 参考教材:P89-95 5、试分析翠翠和爷爷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20分) 考核知识点:沈从文《边城》 参考教材:P284-296 福师1108考试批次《大学语文(二)》复习题三及参考答案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 D )中叶的诗歌305篇。 A、战国 B、东周 C、秦汉 D、春秋 2、( B )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道路。 A、《诗经》 B、《楚辞》 C、《国语》 D、《史记》 3、下列四组词语中,最能体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心旨意的一组是(A)A.忧劳与逸豫 B.盛与衰 C.天命与人事 D.满与谦 4.《张中丞传后叙》:“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指以相语”的是( B)A.于嵩读《汉书》事B.南霁云抽矢射佛塔事 C.张巡慷慨就戮事 D.南霁云拔刀断指事 5.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所表达的根本思想是(A) A.“顺民之天”以治国 B.反对辍飧饔以劳吏 C.种树要“顺木之天”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6.《前赤壁赋》所继承的赋体传统表现手法是(C) A.句句骈偶B.通篇押韵 C.主客对话D.借景抒情 7、《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上片情景交融的方式是(D) A.自然天成B.因情造景 C.融情入景D.移情于景 8、《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B )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9、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C )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10、《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 D ) A.山水诗B.送别诗C.悼亡诗D.爱情诗 11、《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B ) A.正面刻画B.侧面烘托C.对比反衬D.类比彰显 12、在元曲四大家中,( C )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A关汉卿B白朴C马致远D郑光祖 13、《诗经》的传统分类是( B ) A 南、风、雅 B 风、雅、颂 C 雅、颂、南 D 颂、南、风 14、《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C ) A 重言 B 卮言 C 寓言 D 杂言 15、《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体式是( D ) A 四言体 B 五言体 C 七言体 D 杂言体 16、《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D ) A 记述历史帝王的兴衰沿革 B 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 记述重要人物的家庭兴衰

华东2018年秋季学期《大学语文》在线考试补考(适用于2019年4月份考试)

------------------------------------------------------------------------------------------------------------------------------ (单选题)1: 《过秦论》的作者是: A: 贾谊 B: 晁错 C: 陆贾 D: 伏生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 A: 清新俊逸 B: 沉郁顿挫 C: 苍凉悲壮 D: 沉哀凄苦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黄宗羲《原君》这篇文章的写作立题仿自下面哪位作家? A: 苏轼 B: 辛弃疾 C: 韩愈 D: 柳宗元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的作家是: A: 杜甫 B: 白居易 C: 辛弃疾 D: 韩愈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涉务》的作者是: A: 陶渊明 B: 颜之推 C: 孟浩然 D: 苏轼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姚纳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A: 《米龙老爹》 B: 《苦恼》 C: 《麦琪的礼物》 D: 《风波》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 “满招损,谦得益” C: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君子远庖厨”这个词语源自:

------------------------------------------------------------------------------------------------------------------------------ A: 《论语》 B: 《孟子》 C: 《谏逐客书》 D: 《庄子》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是: A: 孔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蒹葭》一诗最突出的特点是: A: 意境朦胧、含蕴不尽 B: 长于夸张、催人泪下 C: 直抒胸臆、大胆追求 D: 借境抒情,善用比喻 正确答案: (问答题)11: 《沈园二首》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正确答案: (问答题)12: 翻译: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正确答案: (问答题)13: 翻译: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正确答案: (问答题)14: 诗句分析: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正确答案: (问答题)15: 《前赤壁赋》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问答题)16: 翻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正确答案: (论述题)17: 以“根深叶茂”为题作文,要求写成论说文,六百字以上。 正确答案: (单选题)1: 《过秦论》的作者是:

尔雅-大学语文-上课后习题及期末考试答案

“大学语文”课程的前身是“大一国文”课程。()√ “双超理论”是指教材内容要适当超过课堂教学所需,教学难度超过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 《诗经》是由孔子编订的,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不是《汉书》对孔子“删诗说”提出质疑的人不包括()。欧阳修 《诗经》在孔子时代,已经广泛流传和应用。()√ “经”的本义是()。织物的纵线 “六笙诗”是在《诗经》的()。《小雅》 《诗经》的“六义”包括风、雅、颂、赋、比、兴。()√关于《诗经》的艺术特色表述错误的是()。句式以杂言为主。《诗经》中的雅反映一国的政治与风俗。()× 被当作中国闺怨思妇诗的滥觞之作的是()。《卫风·伯兮》 “《伯兮》,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出自《毛诗序》。()√ 《黍离》选自十五国风中的()。王风 《黍离》采用了反复咏唱、重章叠句的写法。()√ 箕子路过()时做了《麦秀》。殷墟 “白屋花开里,孤城麦秀边”出自()的诗作。杜甫 “黍离麦秀”感叹的是()。家国破亡之痛 箕子在商周灭亡之际在感觉君王无道,于是在朝鲜半岛建立了东方君子国。()√ 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影响到了汉朝的乐府诗,乃至唐代的新乐府运

动。()√ 不属于屈原的作品是()。《神女赋》 《天问》基本为四言体,虚字较少。()√ 湘夫人》是九歌中的第()篇。四 以下作品不包括在《九歌》篇目中的是()。怀沙 《湘夫人》中抒情的主人翁是湘夫人。()× 《九歌》是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九”是泛指,非实数。()√“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中“张”的解释应该是()。张挂“朝弛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中“澨”的意思是河水。()×《楚辞直解·湘夫人》的作者是()。陈子展 开篇“嫋嫋秋风”二句是写景之妙,“沅有沚”二句是写情之妙,其中皆有情景相生,意中会得口中说不得之妙。()√ 我国古代散文中,形式自由,语言不受韵律的约束的是()。散体文()认为“周衰文弊,六艺道息,而诸子争鸣”。章学诚 古代散文中不包括()。韵文 先秦散文包括两大类,一是史传散文,一是诸子散文。()√ 老子姓李名耳,是战国后期楚国人。()× 《道德经》一书的核心是()。道 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不包括()。《大学》关于《道德经》的艺术特色,表述错误的是()。较少用格言警句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原则和根本规律。()√

尔雅大学语文考试答案2015讲述

一、单选题
1
《行行重行行》一诗中开篇有“与君生别离”的描绘,其中“生”字可有三种解释,不包括以下 ()项。 ? A、
作动词,表示从无到有的过程。
? B、
生生拆散之意
? C、
作生疏,疏离解。
? D、
生离死别之意
我的答案:C
2
齐秦用柔情的唱法,原因不包括()。 ? A、
对纯粹声音的追求
? B、
用纯粹的声音对抗现实的污浊
? C、
希冀用柔情拯救人们彼此间的冷漠

? D、
对纯粹爱情的向往
我的答案:D
3
“语言的局限就是我们全部世界的局限”是()的观点。 ? A、
马克思
? B、
费尔巴哈
? C、
黑格尔
? D、
恩格斯
我的答案:D
4
以下()这部作品不在金圣叹所称赞的“六才子书”之列。 ? A、
《庄子》
? B、
《水浒传》
? C、
《史记》

? D、
《红楼梦》
我的答案:D
5
“郴江”这一物象,既有作者对天的发问,又更是一种自问,而所问的内容不包括()。 ? A、
命运的坎坷和无奈
? B、
内心迷茫循迹不到方向
? C、
报国无门的无奈
? D、
人生的荒诞感,
我的答案:C
6
倘若说王国维的《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一词可能隐含着佛理,亦说得通,下列有关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霎”与“一刹”基本相同,而后者在佛教思想中又表示世事无常变化,
? B、
这一思路与王国维的现实信仰一致,因而与算作有证可考
? C、

大学语文考试重点答案教学文稿

大学语文考试重点答 案

一、考试题型 1、简答(每题10分,任选3题,共30分) 2、论述题(每题15分,任选2题,共30分) 3、作文(40分) *复习关键字: 鲁迅《伤逝》白居易《长恨歌》 曹禺《雷雨》(蘩漪)王朔《动物凶猛》 余华《活着》莫言《红高粱》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海明威《老人与海》 《等待戈多》《安娜卡列尼娜》《诗经》 荷马史诗徐志摩诗集张爱玲 ,朦胧诗派新月派,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中国式的“生死观”西方式的“生死观” 二、考试重点 1、小说《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爱情题材小说,了解其故事情节。 答:《伤逝》写的是涓生与子君对恋爱与婚姻自由的追求,这追求最初已经获得成功,但终于还是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的迫害。但《伤逝》这篇作品着重的并不在于写出社会是在怎样地迫害涓生与子君,而是在于写出涓生与子君怎样去面对社会施加给他们的迫害。它是以涓生与子君作为分析和解剖的直接对象的。归根结底他们爱情的破裂,原因只能从他们自身上寻找,因为社会的迫害顶多只能剥夺他们的生存权利,却无法剥夺他们的爱情。明眼人都看出涓生对子君的爱情只是缘于她的果敢、她的思想进步和与众不同,并不甚实质,恐怕难以维系;而子君对涓生的爱虽然是那样的专注深至,但其内容也十分空洞虚幻、不切实际,只是“盲目的爱”。那么,最后必然是要归于幻灭的。 2、《伤逝》的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 答:关键词:爱情失败的原因社会的沉滞涓生和子君的性格弱点经济困顿 3、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的诗歌主张。

4、徐志摩诗集包括哪几部? 答:1.《志摩的诗》 2.《翡冷翠的一夜》 3.《猛虎》 4.《云游》共这四集 5、曹禺的“生命三部曲”指的是那三部作品? 答:《原野》《雷雨》《日出》 6、结合情节谈谈话剧《雷雨》真正的主角是谁。 答:雷雨。她是线索。她的愤激之语往往便是剧本的破题之处。 “雷雨”是最核心的主人公,剧中所有人物无不以它为生命形式的中心,剧中任何一个角色都不敢和它“抢戏”,也没有办法和它“抢戏”。“雷雨”是跳动的,不安的,焦灼的,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出场几乎都在说“闷”,这便是主人公的“暗箱操作”。而这主人公最偏爱繁漪,使这“雷雨”性格在她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种种人生企盼,最终都在“雷雨”(雷雨式性格,和自然界的雷雨)中作了归结。一切源于“雷雨”,一切又都结束于“雷雨”。 7、《雷雨》蘩漪形象分析。 答:蘩漪是《雷雨》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她是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爱敢恨,周家作为一个束缚人、压迫人的笼子,是蘩漪反抗的对象,对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但长期的大家庭生活在她身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烙印,使她的反抗带有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