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性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全国性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全国性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全国性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随着加入WTO后的五年过渡期正式结束,中国银行业已经与外资银行展开激烈的竞争。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和挑战,中国银行业应该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金融服务创新、加强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从而加强竞争能力。因此,考核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加强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我国主要全国性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搜取最新数据,建立我国商业银行竞争能力研究框架

标签:商业银行资本竞争力

0 引言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后的五年过渡期正式结束。随着《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中国银行业将从这一天起,在地域、业务种类、客户对象等各个方面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与外资银行展开全方位的、更加激烈的竞争,新的市场竞争格局将逐步形成。因此,研究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具有现实的紧迫性,考核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估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也自然成为许多专家和金融工作者的研究重点之一。

1 我国金融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银行业开放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银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这些机遇和挑战源于中国银行业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1.1 监管环境的变化。2004年国家监管部门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把资本充足率确立为中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核心指标,并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要求到2006年底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达不到要求将停止商业银行机构和业务的市场准入。但是中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经营模式却与这一要求背道而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银行信贷等以资金为核心的金融服务的支持,银行信贷资产和其他风险资产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推进器;而单纯地以存贷款业务为主进行过度扩张占用了较大的资本,导致银行资本充足率急剧下降。在新的监管环境下,中国商业银行要实现业务的持续发展,必须探讨盈利模式的转变,提高资产盈利能力,实现业务持续发展,打造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银行的资本回报水平和投资价值。

1.2 市场的竞争环境的变化。今年来,中国银行业规模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数量众多的银行依靠同质业务模式发展,相对单一存贷利差式的收入结构使银行越来越同质化,难以维持生计。2006年中国金融业全面的开放使银行业的竞争更趋激烈,外资银行的挑战,使中资银行面临的不仅是发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生死存亡的问题。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银行业存贷款利差的缩小已成必然之势,因此中间业务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方向的增值业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