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甲、乙两班学生到集市上购买苹果,苹果的价格如下:

购苹果数不超过10千克超过10千克但不超过20千克超过20千克

每千克价格10元9元8元

苹果30千克.

(1)乙班比甲班少付出多少元?

(2)设甲班第一次购买苹果x千克.

①则第二次购买的苹果为多少千克;

②甲班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买多少千克?

【答案】(1)解:乙班购买苹果付出的钱数=8×30=240元,

∴乙班比甲班少付出256-240=16元

(2)解:①甲班第二次购买的苹果为(30-x)千克;

②若x≤10,则10x+(30-x)×8=256,

解得:x=8

若10<x≤15,则9x+(30-x)×9=256

无解.

故甲班第一次购买8千克,第二次购买22千克

【解析】【分析】(1)根据20kg以上每千克的价格为8元可求出乙班付出的钱数,从而可求出乙班比甲班少付出多少.(2)设甲班第一次购买x千克,第二次购买30-x千克,则需要讨论①x≤10,②10<x≤15,列出方程后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2.已知关于的方程的解也是关于的方程的解.(1)求、的值;

(2)若线段,在直线AB上取一点P,恰好使,点Q是PB的中点,求线段AQ的长.

【答案】(1)解:(m?14)=?2,

m?14=?6m=8,

∵关于m的方程的解也是关于x的方程的解.

∴x=8,

将x=8,代入方程得:

解得:n=4,

故m=8,n=4;

(2)解:由(1)知:AB=8, =4,

①当点P在线段AB上时,如图所示:

∵AB=8, =4,

∴AP= ,BP= ,

∵点Q为PB的中点,

∴PQ=BQ= BP= ,

∴AQ=AP+PQ= + = ;

②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所示:

∵AB=8, =4,

∴PB= ,

∵点Q为PB的中点,

∴PQ=BQ= ,

∴AQ=AB+BQ=8+ =

故AQ= 或 .

【解析】【分析】(1)先解求得m的值,然后把m的值代入方程,即可求出n的值;(2)分两种情况讨论:①点P在线段AB上,②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画出图形,根据线段的和差定义即可求解;

3.某旅行社组织一批游客外出旅游,原计划根用45座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年,则多出一辆车无人坐,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已知45座客车租金为每辆220元,60座客车租金为每辆300元,问:

(1)这批游客的人数是多少?原计划租用多少辆45座客车?

(2)若租用同一种车,要使每位游客都有座位,应该怎样租用才合算?

【答案】(1)解:设原计划租用x辆45座客年

根据题意,得45x+15=60(x-1)

解得x=5

则45x+15=45×5+15=240.

答:这批游客共240人,原计划租5辆45座客车。

(2)解:租45座客车:240÷45≈5.3(辆),

所以需租6辆,租金为220×6=1320(元).

租60座客车:240÷60=4(辆),租念为300×4=1200(元).

答:租用4辆60座客车更合算。

【解析】【分析】(1)设原计划租用x辆45座客车,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x 的值,进而求出游客的人数,即可;

(2)分别求出租45座的车和60座的车的费用,进行比较,即可.

4.先阅读下列解题过程,然后解答问题⑴、⑵,解方程:。

解:①当3x≥0时,原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3x=1,它的解是;

②当3x≤0时,原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3x=1,它的解是。

(1)请你根据以上理解,解方程:;

(2)探究:当b为何值时,方程,①无解;②只有一个解;③有两个解。

【答案】(1)解:当x?3≥0时,

原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为2(x?3)+5=13,

方程的解是x=7;

②当x?3<0时,

原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为2(3?x)+5=13,

方程的解是x=?1

(2)解:∵|x?2|≥0,

∴当b+1<0,即b<?1时,方程无解;

当b+1=0,即b=?1时,方程只有一个解;

当b+1>0,即b>?1时,方程有两个解

【解析】【分析】(1)当x?3≥0时,得出方程为2(x?3)+5=13,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当x?3<0时,得出方程为2(3?x)+5=13,求出方程的解即可;(2)根据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得出|x?2|≥0,分别求出b+1<0,b+1=0,b+1>0的值,即可求出答案.

5.某县外出的农民工准备集体包车回家过春节,如果单独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刚好坐满;如果单独租用60座客车,可少租1辆,且余15个座位.

(1)求准备包车回家过春节的农民工人数;

(2)已知租用45座客车的租金为每辆车5000元,60座客车的租金为每辆车6000元,问租用哪种客车更合算?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设需单独租45座客车x辆,依题意得

45x=60(x-1)-15

解这个方程,得 x=5

则45x=45×5=225

答:准备回家过春节的农民工有225人

(2)解:由(1)知,需租5辆45座客车或4辆60座客车;

而租5辆45座客车的费用为 5×5000=25000(元),

租4辆60座客车的费用为4×6000=24000(元).

故,租4辆60座客车更合算

【解析】【分析】(1)设需单独租45座客车x辆,根据单独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刚好坐满;如果单独租用60座客车,可少租1辆,且余15个座位列出方程解出答案即可;(2)根据(1)知,需租5辆45座客车或4辆60座客车和租用45座客车的租金为每辆车5000元,60座客车的租金为每辆车6000元,求出答案即可。

6.2016年春节即将来临,甲、乙两单位准备组织退休职工到某风景区游玩.甲、乙两单位共102人,其中甲单位人数多于乙单位人数,且甲单位人数不够100人.经了解,该风景区的门票价格如下表:

5500元.

(1)如果甲、乙两单位联合起来购买门票,那么比各自购买门票共可以节省多少钱?(2)甲、乙两单位各有多少名退休职工准备参加游玩?

(3)如果甲单位有12名退休职工因身体原因不能外出游玩,那么你有几种购买方案,通过比较,你该如何购买门票才能最省钱?

【答案】(1)解:如果甲、乙两单位联合起来购买门票需40×102=4080(元),

则比各自购买门票共可以节省:5500﹣4080=1420(元)

(2)解:设甲单位有退休职工x人,则乙单位有退休职工(102﹣x)人.

依题意得:50x+60×(102﹣x)=5500,

解得:x=62.

则乙单位人数为:102﹣x=40.

答:甲单位有62人,乙单位有40人

(3)解:方案一:各自购买门票需50×60+40×60=5400(元);

方案二:联合购买门票需(50+40)×50=4500(元);

方案三:联合购买101张门票需101×40=4040(元);

综上所述:因为5400>4500>4040.

故应该甲乙两单位联合起来选择按40元一次购买101张门票最省钱

【解析】【分析】(1)运用分别购票的费用和﹣联合购票的费用就可以得出结论;(2)设甲单位有退休职工x人,则乙单位有退休职工(102﹣x)人,根据“如果两单位分别单独购买门票,一共应付5500元”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3)有三种方案:方案一:各自购买门票;方案二:联合购买门票;方案三:联合购买101张门票.分别求出三种方案的付费,比较即可.

7.定义:若一个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则称此方程为“中点方程”.如:的解为,而;的解为,而 .

(1)若,有符合要求的“中点方程”吗?若有,请求出该方程的解;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2)若关于x的方程是“中点方程”,求代数式的值.

【答案】(1)解:没有符合要求的“奇异方程”,理由如下:

把代入原方程解得:x= ,

若为“中点方程”,则x= ,

∵≠ ,

∴不符合“中点方程”定义,故不存在

(2)解:∵,

∴(2a-b)x+b=0.

∵关于x的方程是“中点方程”,

∴x= =a.

把x=a代入原方程得:,

∴ =

【解析】【分析】(1)把代入原方程解得:x= ,若为“中点方程”,则x= ,由于b≠b-2,根据“中点方程”定义即可求解;(2)根据“中点方程”定义得到, = ,整体代入即可.

8.阅读理解:一部分同学围在一起做“传数”游戏, 我们把某同学传给后面的同学的数称为该同学的“传数”.游戏规则是: 同学1心里先想好一个数, 将这个数乘以2再加1后传给同学

2,同学2把同学1告诉他的数除以2再减后传给同学3,同学3把同学2传给他的数乘

以2再加1后传给同学4,同学4把同学3告诉他的数除以2再减后传给同学5,同学5把同学4传给他的数乘以2再加1后传给同学6,……,按照上述规律,序号排在前面的同学继续依次传数给后面的同学,直到传数给同学1为止.

(1)若只有同学1,同学2,同学3做“传数”游戏.

①同学1心里想好的数是2, 则同学3的“传数”是________;

②这三个同学的“传数”之和为17,则同学1心里先想好的数是________.

(2)若有个同学(n为大于1的偶数)做“传数”游戏,这个同学的“传数”之和为,求同学1心里先想好的数是多少.

【答案】(1)5;3

(2)解:设同学1心里先想好的数为x,由题意得:

同学1的“传数”是2x+1

同学2的“传数”是

同学3的“传数”是2x+1

同学4的“传数”是x

……

同学n(n为大于1的偶数)的“传数”是x

于是

∵n为大于1的偶数

∴n≠0

解得:

故同学1心里先想好的数是13.

【解析】【解答】解:(1)①由题意得:

故同学3的“传数”是5;②设同学1想好的数是a,则

解得:

故答案为:3

【分析】(1)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出同学1和同学2、同学3的传数即可;(2)设同学1想好的数是a,由题意列出方程,再解方程求得a的值即可;(3)设同学1心里先想好的数为x,根据题意分别表示同学2、同学3、同学4的传数,找出规律,即可知同学n(n

为大于1的偶数)的“传数”是x,得,化简得,根据n为大于1的偶数,即可得出答案.

9.将从1开始的正整数按一定规律排列如下表:

(1)数40排在第________行,第________列;数2018排在第________行,第________列;

(2)探究如图“+”框中的5个数:

①设这5个数中间的数为a,则最小的数为________,最大的数为________;

②若这5个数的和是240,求出这5个数中间的数;________

③这5个数的和可能是2025吗,若能,求出这5个数中间的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1)5;4;225;2

(2)a﹣9;a+9;解:根据题意可得:a﹣9+a﹣1+a+a+1+a+9=240

∴a=48

;根据题意可得:a﹣9+a﹣1+a+a+1+a+9=2025

∴a=405

∵405÷9=45

∴405是第9列的数,

∴这5个数的和不可能是2025.

【解析】【解答】(1)解:∵40÷9=4 (4)

∴数40排在第5行第4列

∵2018÷9=224 (2)

∴数2018排在第225行第2列

故答案为5,4,225,2

( 2 )①设中间的数为a,其他四个数分别为a﹣9,a﹣1,a+1,a+9

则最小的数a﹣9,最大的数为a+9

故答案为:a﹣9,a+9

【分析】(1)由题意可求解;

(2)①设中间的数为a,由数列的规律可得其他四个数分别为a?9,a?1,a+1,a+9,即可得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

②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③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可求a为405,可得a是9的倍数,则a在第9列,则这5个数的和不可能是2025.

10.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a,b满足|a﹣6|+(b+12)2=0

(1)a=________,b=________;

(2)若小球M从A点向负半轴运动、小球N从B点向正半轴运动,两球同时出发,小球M运动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当M运动到OB的中点时,N点也同时运动到OA的中点,则小球N的速度是每秒________个单位;

(3)若小球M、N保持(2)中的速度,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经过________秒后两个小球相距两个单位长度.

【答案】(1)6;-12

(2)2.5

(3)或或32或40

【解析】【解答】(1)∵|a﹣6|+(b+12)2=0,

∴a﹣6=0,b+12=0,

∴a=6,b=﹣12.

故答案为:6,﹣12;

⑵设M运动到OB的中点时所用的时间为t秒,

根据题意,得6﹣2t=﹣6,解得t=6.

设小球N的速度是每秒x个单位,

根据题意,得﹣12+6x=3,解得x=2.5,

答:小球N的速度是每秒2.5个单位.

故答案为:2.5;

⑶若小球M、N保持(2)中的速度,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设经过y秒后两个小球相距两个单位长度.

∵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6、﹣12,

∴A、B两点间的距离为6﹣(﹣12)=18.

如果小球M向负半轴运动、小球N向正半轴运动,

①相遇前:2y+2.5y=18﹣2,解得y= ;

②相遇后:2y+2.5y=18+2,解得y= ;

如果小球M、小球N都向正半轴运动,

①追上前:2.5y﹣2y=18﹣2,解得y=32;

②追上后:2.5y﹣2y=18+2,解得y=40.

答:若小球M、N保持(2)中的速度,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经过或或32或40秒后两个小球相距两个单位长度.

故答案为:或或32或40.

【分析】(1)根据原式中a-6=0,b+12=0求出a和b的值即可;

(2)可设小球运动的时间为x,根据题意,结合路程的等量关系式即可求出x的数值;(3)根据题意可知,两个球相距两个单位长度,可有两种可能的情况,求出符合条件的值即可。

11.如图是一种数值的运算程序.

(1)当n=2时,a=________;当n=-2时,a=________.

(2)当n≠0时,若a=0,求n的值;

(3)当n≠0时,是否存在n的值,使a=10n?若存在,求出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1;3

(2)解:由图可知:a=-n,

∵a=0,

∴-n=0,

化简得:n(n-1)=0,

∴n=0或n=1,

又∵n≠0,

∴n=1.

(3)解:由图可知:a=-n,

∵a=10n,

∴-n=10n,

化简得:n(n-21)=0,

∴n=0或n=21,

又∵n≠0,

∴n=21.

【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a=-n,

∵n=2,

∴a=-2=1,

又∵n=-2,

∴a=-(-2)=3,

故答案为:1,3.

【分析】(1)根据图可知a=-n,将n=2、n=-2分别代入即可求得a值.

(2)由图可知:a=-n,将a=0代入,解方程求得n值,再由n≠0可得出答案.

(3)由图可知:a=-n,将a=10n代入,解方程求得n值,再由n≠0可得出答案.

12.数轴上A、B(A左B右)所对应的数为a、b,|a+5|+(b-10)2=0,C为数轴上一动点且对应的数为c,O为原点.

(1)若BC=2,求c的值;

(2)是否存在一点C使得CB=2CA,若存在求出对应的数为c,不存在说明理由;

(3)是否存在一点C使得CA+CB=21,若存在求出对应的数为c,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解:∵|a+5|+(b-10)2=0,

∴,

解得:,

∵BC=2,

∴|c-10|=2,

解得:c=12或8,

∴c的值为12或8.

(2)解:①当点C在点A右边时,

∴10-c=2(c+5),

解得:c=0,

②当点C在点A左边时,

∴10-c=2(-5-c),

解得:c=-20,

综上所述:c为0或-20.

(3)解:①当点C在点B右边时,

∴c-10+c+5=21,

解得:c=13,

②当点C在点A左边时,

∴-5-c+10-c=21,

解得:c=-8,

综上所述:c为13或-8.

【解析】【分析】(1)根据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可得a、b值,由BC=2,列出式子|c-10|=2,解之即可.

(2)分情况讨论:①当点C在点A右边时,②当点C在点A左边时,根据CB=2CA分别列出方程,解之即可.

(3)分情况讨论:①当点C在点B右边时,②当点C在点A左边时,根据CA+CB=21分别列出方程,解之即可.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项目二Word综合应用

实训项目二Word 综合应用示例 实训项目二Word 综合应用 实训满分20 分。 以日常应用为基础,设计一个综合运用Word 基本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文档。文 档内容要求包括以下基本操作和元素: 标题、正文、页眉/页脚/页码、首行缩进、分栏、边框和底纹、图片水印、表格及内容 (含表头斜线)、自选图形、艺术字、文本框、SmartArt 图形、自定义页面等。 实训项目提交内容:(1)实训项目详细任务说明。(2)实训项目结果文档。 标题:打开Word,在文档内输入想要的标题内容,点击上方“开始”,右侧可以设置 预设的标题格式。 正文:右键点击正文,选择修改,设置正文字体,然后就是修改段落格式,点格式-段落,常见的段落设置有缩进设置,一般是首行缩进 2 字符,然后就是行距设置,设置完正文 格式的文字就统一修改完成。 页眉/页脚/页码:打开Word 文档,页眉与页脚的添加。单击插入——页眉/页脚,在内嵌的格式选择一个并输入文字。页眉页脚的修改。双击工作区域,选中页眉/页脚内容就可以修改。单击设计——在右边选择关闭页眉页脚,就可以关闭页眉页脚了。页眉页脚的删除。单击插入——选择页眉/页脚——在最底部选择删除页眉/页脚,就可以把页眉页脚删除。设 置完成单击保存就可以了。 首行缩进:首先把要设置首行缩进的段落选中。单击“开始”菜单选项卡,在工具栏 中的单击“段落对话框”按钮,将会弹出段落对话框。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中,在”缩进和 间距“选项卡中的”缩进“组中有一个”特殊格式“参数,默认情况下此参数的值为”无“,单击下拉列表,从下拉列表中选择”首行缩进“。选择了”首行缩进“后,在“磅值”处设 置缩进的字符数,把缩进字符数设置为” 2 字符“。单击确定按钮,则选中的段落中首行均 向内缩进了 2 个字符的效果。 分栏:选中需要分栏的内容-> 点击word 菜单中的【页面布局】-> 点击页面设置选项卡中的【分栏】-> 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两栏】即可. 边框和底纹:打开需要添加边框和底纹的Word 文档。选中准备添加边框和底纹的内 容,在“开始”选项卡中找到边框命令。在下拉菜单中选中相应的框线,被选中的框线就会 被添加到选中内容。如果预设框线不满意的话,点选下拉菜单下的“边框和底纹”。在“边 框和底纹”对话框中选择满意的线条样式、颜色、宽度等,点击确定,设置好的线条就会被 添加到正文中。在对话框中选中底纹,设置好要添加的颜色。点击确定后,被选中的颜色就会添加到正文中. 图片水印:切换到“设计”选项卡下,在页面背景组中,单击“水印”按钮,这个时 候会弹出一个下拉列表,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自定义水印”选项。弹出“水印”对话 实训项目二Word 综合应用示例

(完整word版)圆周运动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同步试题 第五章曲线运动 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 单元测试题 【试题评价】 一、选择题 1.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用L和2L的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分别拉起小球使线伸直呈水平状态,然后轻轻释放,当小球到达最低位置时:() A.两球运动的线速度相等 B.两球运动的角速度相等 C.两球的向心加速度相等 D.细绳对两球的拉力相等 2.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公式a=V2/r,可知其向心加速度a与半径r成反比 B.根据公式a=ω2r,可知其向心加速度a与半径r成正比 C.根据公式ω=V/r,可知其角速度ω与半径r成反比 D.根据公式ω=2πn,可知其角速度ω与转数n成正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恒力 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恒定 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恒定 4.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欠准确的是: ( ) ①向心力是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②向心力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③向心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速度的方向④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的向心力是恒力 A.① B.①③ C.③ D.②④ 5.做圆周运动的两个物体M和N,它们所受的向心力F与轨道半径置间的关系如图1—4所示,其中N的图线为双曲线的一个分支,则由图象可知: ( ) A.物体M、N的线速度均不变 B.物体M、N的角速度均不变 C.物体M的角速度不变,N的线速度大小不变 D.物体N的角速度不变,M的线速度大小不变 6.长度为L=0.50 m的轻质细杆OA,A端有一质量为m=3.0 k g的小 球,如图5-19所示,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率是v=2.0 m/s, g取10 m/s2,则细杆此时受到:( ) A.6.0 N拉力 B.6.0 N压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Word2003试题新

计算机应用基础Word2003试题 1、填空题 1、Word提供了五种视图方式,在方式下可以显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页面视图 2、在Word中,要想关闭“格式”工具栏,可以先打开菜单。视图 3、双击Word主窗口的控制按钮,则 Word应用程序。关闭 4、若想输入特殊的符号时,应当使用菜单中的特殊符号命令。插入 5、在Word中,让插入点快速地移到文档末尾的组合键是Ctrl+ 。(键名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 END 6、Word中进行分栏操作时,分栏的栏数最多可以有栏。(填阿拉伯数字)11 7、在Word文档中编辑过程中,当鼠标指向选定栏,三击时,则选定 。整篇文档 8、单击菜单栏中的 →“字数统计”命令,可统计文档中字数。工具 9、在Word编辑状态下,一般系统默认的是体五号字。宋 10、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方法有:单击菜单栏中的 →边框和底纹。格式 11、Word文档中按组合键后可以进行强制分页。 Crtl+Enter 12、需要创建奇偶页不同的页眉或页脚,在对话框中选中“奇偶页不同”复选框。页面设置 13、若要插入艺术字,可单击菜单栏中的“插入” →“ ”→“艺术字”。图片 14、单击菜单栏中的“格式”→“字体”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的 选项卡中,可设置“礼花绽放”动态效果。文字效果 15、段落缩进可分为、悬挂缩进、左缩进、右缩进等。 首行缩进 2、选择题 1、在Word 2003的默认状态下,将鼠标指针移到某一行左端的文档选定区,鼠标指针变成空心的箭头,此时单击鼠标左键,则( A )A.该行被选定 B.该行的下一行被选定 C.该行所在的段落被选定 D.全文被选定 2、在word2003编辑状态下,绘制一文本框,应使用的下拉菜单是(

WORD实验报告模板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实验项目名称Word综合练习 班级 实验室名称(或课室) 专业 任课教师黄晓兰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年月日

姓名实验报告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运用Word 2003的整个章节中各知识,综合对文档进行编辑排版。 二、实验原理 (实验教程P41,使用那些功能) 三、实验设备和软件 (1)硬件要求: P4微型计算机,内部组成局域网。 (2)软件要求: 操作系统:中文Windows XP、中文Office Word2003。 四、实验步骤 (自己根据你的完成过程,列出步骤,参照实验教程P42四) 五、实验结果 (另附一页) 六、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你学到什么)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可参照如下内容格式写作: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备、 实验步骤、实验结果。 ●题材自定,但要求内容健康向上。要求内容要有一定主题,体现一定 风格。可参考实验结果内容。

专访:访美国华人金融协会理事、芝加哥机构资本副高海 华网芝加哥3月29日电 (记者 朱诸 张保平) 国华人金融协会理事、芝加哥机构资本副总裁高海29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次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更多的是一种短期的干扰,不会对日本经济的长期走势产生重大影响;同时,由于日本对目前世界经济增量的贡献有限,因此也不会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太大影响。 高海说,由于地震会造成当地厂房的破坏,因此可能会使得日本某些制造行业——如汽车和汽车零配件、半 导体及芯片等——短期压力加剧。 但历史经验表明,这些行业通常会在地震发生之后的两至三个季度内出现下滑,之后又会迎来一轮强劲反弹,因为日本制造业的需求主体主要分布在世界其他国家,这些需求并没有太大变化,因此在厂房检修或者重建之后,那些被滞后的需求还会回来,所以短期之内会呈现明显的“V”型反弹。 高海说,具体来看,在这些受到影响的行业中,日本核电行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因为这次核危机给日本以及 全球发展核电的国家敲响了警钟。目前日本电力供应有约30%依赖于核电,此外,作为一个以出口为主的经济,日本的制造业对电能的依赖也比较大,如果三分之一的供电受到影响,那么短期内对这些制造业的冲击也是很严重的。 另外,对于一些替换性较高的行业,如重型机械制造业,如果调整的周期过长,导致客户需求转移,也会对这些行业造成冲击。“比如日立和小松,如果耽误的时间太长,而国外的客户又急需使用,因此只能转向其他国家的生产商购买,而且这些产品均伴随相关配套产品和服务,如维修保养,一旦转移,就很难改变,”高海说。 “长远来看,”长期投资亚洲金融市场的高海说,“对日本经济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一个是人口增长,一个是生产力,而这两方面现在都在朝着不利于经济的方向发展。首先是日本的人口数量一直在下降,同时日本的生产力也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之后开始走下坡路,而且正在被其他国家赶超。”高海说,改变不了的,因此,日本经济长期来看还会维持向下走的趋势。 另外,这次地震也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些行业造成了一定影响。据报道,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已经关闭了路易斯安那的一家卡车制造工厂,者削减产量。 对此,高海说方面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到美国今年的汽车生产和销售。” “但是这种供应方面的短缺都不会是大问题,只要需求方面保持稳定,高海说。 全球GDP 增量里,日本占的比重并不是很高,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同时,高海还说,由于日本外债比例不高,大部分债券被本国企业和居民持有,所以即使地震重建需要从国外借债,也不会对日本的主权信用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所以不会引发类似欧洲的债务危机。 美

期末精选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期末精选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3 ~ 4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3 s 末质点的速度为零,且运动方向改变 C.0 ~ 2 s 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 6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 2 m/s2 D.6 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 8 m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矢量的负号,只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参与大小的比较,所以3 s~4 s内质点的速度负方向增大,所以做加速运动,A错误,3s质点的速度为零,之后开始向负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错误,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所以0~2 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s~6 s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2 m/s2,C正确,v-t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所以6 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0,D错误, 考点:考查了对v-t图像的理解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理解v-t图像的斜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围成的面积表示运动的位移,负面积表示负方向位移, 2.甲、乙两辆赛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平直公路行驶。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 s时,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B.20 s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 C.甲、乙加速时,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D.4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且相距900m 【答案】AD 【解析】

【详解】 A 、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60s 时,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所以甲车在乙车前方,故A 正确; B 、40s 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40s 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40s 时,甲乙相距最远,在20s 时,两车相距不是最远,故B 错误; C 、速度?时间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甲加速时的加速度小于乙加速时的加速度,故C 错误; D 、根据图象可知,40s 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都为40m /s ,甲的位移 ,乙的位移 ,所以甲 乙相距,故D 正确; 故选AD 。 【点睛】 速度-时间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根据两车的速度关系知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由位移求相距的距离。 3.物体甲的V-t 图象和乙的S-t 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 A .甲在整个t =4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 B .甲在整个t =4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 C .乙在整个t =4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 D .乙在整个t =4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0m 【答案】B 【解析】 【详解】 AB 、甲图是v t -图象,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故前2s 沿负方向运动,后2s 沿正方向运动,则甲在整个4t s =内来回运动,故A 错误,B 正确; CD 、乙图是位移-时间图象,斜率表示速度,直线的斜率不变,说明乙的速度不变,故乙在 整个4t 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位移为21336x x x m m m ()?=-=- -=,故CD 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对速度图象和位移的识别和理解能力,抓住各自的数学意义理解其物理意义,即速度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而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x ?表示位移.

Word2003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打开文档一般是指. )显示并打印出指定文档地内容 )把文档地内容从内存中读入,并显示出来 )把文档地内容从磁盘调入内存,并显示出来 )为指定文档开设一个新地、空地文档窗口 2.与地“写字板”、“记事本”软件相比,叙述正确地是. )它们都是文字处理软件,其中功能最强 )创建地文档,“记事本”也可以看 )用“写字板”可以浏览创建地任何内容 )用“写字板”创建地文档,“记事本”也可以处理 3.在编辑文档时,为便于排版,输入文字时应. )每行结束键入回车)整篇文档结束键入回车 )每段结束键入回车)每句结束键入回车 4.在窗口地“文件”菜单地下部列出一些文件名,这些文件是. )最近用打开、处理过地文档 )目前正处理地文档 )目前已被关闭地文档 )机器上所有扩展名为地文档 5.在编辑文档时,可使用菜单下地“符号”命令来输入特殊符号,如输入∑. )编辑)视图)工具)插入 6.在文档中,要把多处相同地错误一起更正,正确地方法是. )使用“撤消”和“恢复”命令 )使用“编辑”菜单中地“替换”命令 )使用“编辑”菜单中地“定位”命令 )使用“编辑”菜单中地“查找”命令 7.在文档中,段落缩进后文本相对打印纸边界地距离等于. )页边距)页边距+段落缩进距离 )段落缩进距离)由打印机控制 8.在“格式”菜单地“段落”对话框中,将“特殊格式”设置为“(无)”,则段落首行 与页面左边界地距离是. )页面左边距)页面左边距首行缩进 )段落左缩进)由打印机控制 9.如果一篇文档内有种不同地页边距,则该文档至少有. )页)节)栏)段 10.有关页眉和页脚地叙述,是正确地. )页眉与纸张上边地距离不可改变 )修改某页地页眉,则同一节所有页地页眉都被修改 )不能删除已编辑地页眉和页脚中地文字 )页眉和页脚具有固定地字符和段落格式,用户不能改变 11.关于分栏地叙述,正确地是. )页面最多可分为栏)各栏地宽度必须相同 )各栏之间地距离是固定地)不同地段落可以有不同地分栏数 12.要调整段落左右边界及首行缩进格式,最直观快捷地方法是使用. )“格式”菜单中地命令)“常用”工具栏地按钮 )“格式”工具栏地按钮)标尺 13.在文档地输入过程中,用户输入“中国”,文档中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利用 了. )“编辑”菜单地“替换”功能 )“工具”菜单地“拼写与语法”功能

实训项目2 Word 综合应用

实训项目详细任务说明 实训项目二Word 综合应用 以日常应用为基础,设计一个综合运用Word 基本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文档。文档内容要求包括以下基本操作和元素: 标题、正文、页眉/页脚/页码、首行缩进、分栏、边框和底纹、图片水印、表格及内容(含表头斜线)、自选图形、艺术字、文本框、SmartArt 图形、自定义页面等。 实训项目提交内容:(1)实训项目详细任务说明。(2)实训项目结果文档。 实训项目详细任务说明: 1、标题:打开新建WOED文件,创建新文档,键入主标题内容:“实训项目二Word 综合应用”,文档左上角点击“开始”选定“实训项目二Word 综合应用”在“样式”栏选择“标题1”,并居中。 2、正文:本任务说明则为正文内容。 3、页眉/页脚/页码:点击文档左上角“插入”,点击页眉,再点击空白,并输入页 眉内容:“实训项目详细任务说明”完成设置;点击页脚:点击文档左上角“插入”,点击页脚,再点击空白,并输入页脚内容:“实训项目二Word 综合应用”完成设置;页码:点击文档左上角“插入”,点击页码,再点击页面底端,普通数字2,完成设置; 4、首行缩进:1)首先在文档中选中需要进行首行缩进的段落;2)然后在选中的 情况下单击鼠标右键,此时会出现一个对话框,点击此对话框中的“段落”按钮; 3)点击“段落”按钮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找到“特殊格式”并点击“特殊格式”下的展开按钮;4)点击展开按钮后,选择“首行缩进”即可。 5、分栏:1)打开需要编辑分栏的Word文档;2)点击【页面布局】选项,再点 击页面设置【分栏】;3)选择你需要的栏数,这里以“一栏”为例。 6、边框和底纹:1)点击【页面布局】选项,再点击【页面背景】;2)点击【页 1

Word单元测试

初三年级信息技术Word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 1.编辑word文档时,将光标定位于句子“欢迎推荐出优秀作品”中的“荐”与“出” 之间,单击Delete键,则() A删除了“出”字 B删除了“荐”字 C整句被删除 D没有变化 2.在word中,若将文字的字号由四号改为三号后,则修改后的文字() A比原来大 B与原来一样 C比原来小 D不能确定 3.在word中,要调节行间间距,则应该选择() A “插入”菜单中的“分隔符” B “格式”菜单中的“字体” C “格式”菜单中的“段落” D “视图”单中的“文档结构图” 4.键盘上的八个基准键位是() A、A S D F H J K L B、Z X C V B N M ; C、A S D F J K L : D、S D F G H J K L 5.下列选项中,能将多个图形对象变为一个整体的是() A 调整叠放层次 B浮于文字上方 C置于顶层 D组合 6.要将文档中的一段文字设为黑体字,首先应当() A选择“格式”菜单的“字体”命令 B单击格式工具栏的按钮 C 单击“格式”工具栏的字体列表,进行选择 D选择这一段文字 7.在规范的执法操作中,下列由左手小指击打的键是() A 、Z键 B、W键 C、D键 D、P键 8.word是一个由微软公司开发的,其主要功能是() A 浏览网页 B 文字处理 C 数据处理 D 幻灯片制作 9.在某段文本中选定其中的某一行,可采用的方法是() A 鼠标移到左侧空白处,当指针变为向右上方向的空心箭头时,双击鼠标 B 鼠标移到左侧空白处,当指针变为向右上方向的空心箭头时,右击鼠标 C 将插入点光标定位在要选择的行中,连续三次击鼠标左键 D鼠标移到左侧空白处,当指针变为向右上方向的空心箭头时,单击鼠标 10.在word中编辑好一个文档后,如果要在屏幕上看到文档编辑的实际效果,应使 用的命令是() A 打印 B 页面设置 C 网页浏览 D 打印预览 11.在word中,进行纸张大小的设置、页边距的调整,应使用“文件”菜单中的() A打印预览 B 属性 C 页面设置 D 打印 12.在word中进行文字处理时,要切换各种不同的输入法,应使用的键是() A、Ctrl+空格 B、Shift+空格 C、Ctrl+Shift D、Ctrl+Alt 13.对一个已有的文档进行编辑后,如果既想保留编辑修改前的文档,又得到修改后 的文档应使用() A “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 B “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 C “文件”菜单中的“打印预览”命令 D “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 14.在用Word进行编辑排版时,如果图片遮挡了其下面的文字,若要既不改变图片 和文字的位置,又要显示文字,可以将图片的版式设为() A 四周型 B 衬于文字下方 C 浮于文字上方 D 紧密型 15.在Word中,要把文章中所有的“电脑”改成“信息技术”,最快捷的操作是() A 替换 B 查找 C 改写 D 删除 16.在word2003中,如果不小心操作失误,可用()操作还原到原先的状态。 A恢复 B替换 C撤销 D粘贴 17.在word2003主窗口的右上角,可以同时显示的按钮是() A 最小化、还原和最大化 B 还原、最大化和关闭 C 最小化、还原和关闭 D 还原和最大化 18.分栏排版可以通过菜单来实现 A 格式/字符 B 格式/段落 C 格式/首字下沉 D 格式/分栏 19.在word文档操作中,经常利用()操作过程相互配合,用以将一段文本内容移到另 一处。 A 选取、复制、粘贴 B 选取、剪切、粘贴 C 选取、剪切、复制 D 选取、粘贴、复制 20.在word 2003的编辑状态下,可以按Delete键来删除光标后面的一个字符,按()键删除光标前面的一个字符。 A Backspace B Insert C Alt D Ctrl

WORD2003练习题

WORD2003练习题 一、单选题 1. 在W0rd 2003窗口中,“文件”菜单中“关闭“命令的意思是( ). A.关闭Word 2003窗口连同其中的文档窗口,返回到windows中 B、关闭文档窗口,返回到windows中 C、关闭Word 2003窗口连同其中的文档窗口,退回到DOS状态下 D、关闭文档窗口,但仍在word 2003窗口中 2. Word 2003窗口中,利用( )可方便地调整段落的缩进、页面上下左右的边距、表格的列宽。 A、标尺 B、格式工具栏 C、常用工具栏 D.表格工具栏 3. Word 2003文档中,选择一一块矩形文本区域,需利用( )键。 A、Shift B、 A1t C、 Ctrl D、 Enter 4. Word 2003中,现有前后两个段落且段落格式也不同,当删除前一个段落结尾结束标记时( )。{段落结尾结束标记即为回车符.在段的结尾处. } A、两个段落合并为一段,原先格式不变 B、仍为两段,且格式不变 C、两个段落合并为一段,并采用前两个段落中的前一段落格式 D、两个段落合并为一段,并采用前两个段落中的后一段落格式 5. 要快速选中一行文本或一个段落,首先将鼠标移到文档左侧的( )中,当鼠标指针变成向右倾斜的箭头形状时单击鼠标可以选中一行,双击鼠标可选中一个段落。

A.选定栏B.工具栏 C.符号栏 D.标题栏 6. 要一次性保存或关闭多个文档,按下( )键后打开【文件】菜单,单击【全部保存或单击【全部关闭】命令。P68 A、Shift B.Ctrl C.Alt D.Ctrl +Alt 7. 要绘制圆形、正方形,其最关键的步骤是,在绘制时需要按住( )键不放,再拖动鼠标即可。 A、Shift B、Ctrl C、Alt D、Enter 8. 在Word中.如果菜单的某个命令选项后面有省略号……,当选择该命令选项后,会出现() A、一个子菜单B.一个对话框 C.一个空白窗口 D.一个工具栏 9.关于word文档窗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打开一个文档窗口 B、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被打开的窗口都是活动的 C、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只有一个是活动窗口 D.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只有一个窗口是可见文档窗口 10. Word的“文件”命令菜单底部显示文件名所对应的文件是( )。 A、当前被操作的文件 B.当前已打开的所有文件 C、最近被操作的文件 D.扩展名是.doc:的所有文件 11. Word的“窗口”命令菜单底部显示的文件名所对应的文件是( )。 A、当前被操作的文件 B.当前已打开的所有文件 C、最近被操作的文件 D.扩展名是.doc的所有文件

(完整word版)导数单元测试(含答案)

导数单元测试 【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设函数()y f x =可导,则0(1)(1) lim 3x f x f x ?→+?-?等于( ). A .'(1)f B .3'(1)f C .1 '(1)3 f D .以上都不对 2. 已知函数f (x )=ax 2 +c ,且(1)f '=2,则a 的值为( ) A.1 B.2 C.-1 D. 0 3 .()f x 与()g x 是定义在R 上的两个可导函数,若()f x ,()g x 满足' ' ()()f x g x =,则 ()f x 与()g x 满足( ) A ()f x =2()g x B ()f x -()g x 为常数函数 C ()f x =()0g x = D ()f x +()g x 为常数函数 4.三次函数x ax y +=3 在()+∞∞-∈,x 内是增函数,则 ( ) A . 0>a B .0

[高职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word2003单元测试题(3)

长阳县职教中心2012届高职统考 计算机第三章单元测试题(三)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在Word2003中,下列不能完成表格创建的是(); A.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表格和边框”按钮 B.单击“插入”菜单“表格”命令 C.单击“表格”菜单“插入”命令 D.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插入表格”按钮 2、插入表格时,先要() A.将光标定位于要插入的表格处 B.单击“表格”菜单再选择命令 C.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命令 D.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 3、下列于绘制表格,说法错误的是(); A.可单击“表格”菜单的“绘制表格”命令进行绘制 B.可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表格和边框”按钮进行绘制 C.可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直线“按钮进行绘制 D.可以自由的绘制不规则的表格 4、利用“插入表格”的方法创建表格时,说法不对的是() A.“插入表格”对话框中默认是2行5列 B. 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插入表格”按钮默认显示4行5列的表格预选框 C.插入的表格列宽默认为固定列宽 D. 插入的表格列宽默认为根据内容调整 5、关于“表格自动套用格式”,下列()说法不正确 A.只能在创建新表格时使用 B.表格创建后,也可套用格式 C.可以套用样式表格的边框格式 D. 可以套用样式表格的底纹格式 6、Word可以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下列不能实行的是() A.求和 B.求最大值 C.筛选 D.排序 7.在排序对话框中,汉字默认按()进行比较排序 A.拼音 B.笔划 C.数字 D.日期 8.下列()不能实现插入一空白行; A.选定整行,单击常用工具栏上“插入行”按钮 B.表格行外段落标记处回车 C.在表格的最未单元格内按Tab键 D.在表格的第一个单元内按Shifr+Tab键 9、在Word2003中,单击“插入”菜单“图片”命令,在展开的二级菜单中不能选择();A来自文件 B.艺术字 C. 文本框 D自选图形 10.要在文档中插入用户保存的其它类型的图片,应选择“插入”→“图片”中的(); A.剪贴画 B.来自文件 C.浏览 D.文件 11.在Word2003文档中插入图表应采用的方法是(); A.单击工具栏上“图表”按钮 B. 单击“插入”菜单的“图表”命令 C. 单击“插入”菜单的“对象”命令 D. 单击工具栏上“插入Excel工作表”按钮 12. 在Word2003中,对图片双击后,不可以(); A.打开“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 B.显示“图片”工具栏 C. 图片将被选定 D.启动“画图”程序进行编辑 13、在文档中插入的图片,默认的环绕方式为( ) A.嵌入型 B.四周型 C.浮于文字上方 D.紧密型 14、下列()能在普通视图下显示和操作; A.文本框 B.艺术字 C.页眉/页脚 D.表格 15、关于艺术字,说法错误的是() A.可利用绘图工具栏插入艺术字 B.艺术字是特殊的图形 C.选定艺术字后,可利用格式工具栏设置字体 D.可对已插入的艺术字修改样式

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 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 内能的利用 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燃料a 、b 的质量都为10g ,烧杯内液体 的质量均为100g 。当燃料完全燃烧后,甲、乙、丙装置中温度计升高的示数分别为20℃、 30℃、 35℃。 (1)燃料a 的热值__________燃料b 的热值;液体a 的比热容__________液体b 比热容。(两空均选填“>”、“=”或“<”) (2)若液体a 是水,则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实验室备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玻璃泡中液体质量相等),小明查阅资料得到几种物质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 物质 酒精 煤油 水银 比热容[()J/kg ?℃] 2.4×103 2.1×103 0.14×103 标准气压下沸点 (℃) 78 180?310 356.7 (1)在探究水沸腾的特点时,不能选用____________温度计。 (2)在测量质量较小但温度较高的物体温度时,温度计吸收的热量就会影响被测物体温度,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应选择____________温度计。 【答案】< > 38.410J ? 酒精 水银 【解析】 【详解】 (1)[1]通过对比乙、丙两个实验装置可知,根据比热容的公式Q cm Δt =,液体的质量都相同,同种液体比热容也相同,丙中液体升高的温度较高,那么丙中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大,可知丙中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大,而乙、丙的燃料质量相同,根据Q q m = 可知丙中燃料b 热值较大; [2]通过对比甲、乙两个实验装置可知,燃料的种类相同,燃料的质量也相同,那么当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也相同,根据Q cm Δt =可知,乙的温度变化量较大,那么乙中的b 液体比热容较小;

office2003考试试题及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2.1.在Word 2003窗口中,“文件”-“关闭”的意思是(D) A. 关闭Word2003窗口连同其中的文档窗口,返回到windows中 B. 关闭文档窗口,返回到windows中 C. 关闭Word2003窗口连同其中的文档窗口,退回到DOS状态下 D. 关闭文档窗口,但仍在word2003窗口中 2.2.Word 2003中,可方便地调整段落的缩进、页面上下左右的边距、表格的列宽的是(D) A. 表格工具栏 B. 格式工具栏 C. 常用工具栏 D. 标尺 2.3.Word 2003文档中,选择一块矩形文本区域,需使用(B )键 A. Shift B. A1t C. Ctrl D. Enter 2.4.Word 2003中,有前后两个段落且段落格式也不同,当删除前一个段落结尾结束标记时(C) A. 两个段落合并为一段,原先格式不变 B. 仍为两段,且格式不变 C. 两个段落合并为一段,并采用前两个段落中的前一段落格式 D. 两个段落合并为一段,并采用前两个段落中的后一段落格式 2.5.将鼠标移到文档左侧的(A)中,当鼠标指针变成向右倾斜的箭头形状时单击鼠标可以选中一行,双击鼠标可选中一个段落 A. 选定栏 B. 工具栏 C. 符号栏 D. 标题栏 2.6.按下(A)键后打开“文件”-“全部保存”或“全部关闭”,可一次性保存或关闭多个文档 A. Shift B. Ctrl C. Alt D. Ctrl+Alt 2.7.按下(A)键可以绘制圆形、正方形 A. Shift B. Ctrl C. Alt D. Enter 2.8.在Word中,菜单的命令选项后有“...”选择该选项后会出现(B) A. 一个子菜单 B. 一个对话框 C. 一个空白窗口 D. D.一个工具栏 2.9.关于Word文档窗口的叙述正确的是(C) A. 只能打开一个文档窗口 B. 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被打开的窗口都是活动的 C. 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只有一个是活动窗口

word考试试题

Word模拟试题 1.在Word中,单击下面四个常用工具栏中的按钮,可以打开一个下拉列表,该按钮是:() (A)显示比例 (B)拼写检查 (C)帮助 (D)新建 2.在Word窗口的工作区中,闪烁的垂直条表示:() (A)鼠标位置 (B)插入点 (C)键盘位置 (D)按钮位置 3.在Word中,不打印却想查看要打印的文件是否符合要求,可单击:() (A)"打印预览"按钮 (B)"文件"按钮 (C)"新建"按钮 (D)"文件名"按钮 4.下列操作中,执行()不能选取全部文档。 (A)执行"编辑"菜单中的"全选"命令或按Ctrl+A组合键 (B)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光标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 (C)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光标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连续三击鼠标 (D)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双击鼠标 5.把单词cta改成cat,再把teh改成the后,单击"撒消上一次"按钮会显示:() (A)cta (B)cat (C)teh (D)the 6.下列操作中,执行()不能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 (A)执行"插入"菜单中的"图片"命令 (D)使用剪切板粘贴其他文件的部分图形或全部图形 (C)使用"插入"菜单中的"文件"命令; (D)使用"插入"菜单中的"对象"命令 7.要改变文档中单词的字体,必须:()(A)把插入点置于单词的首字符前,然后选择字体 (B)选择整个单词然后选择字体 (C)选择所要的字体然后选择单词 (D)选择所要的字体然后单击单词一次 8.Word把格式化分为等3类。() (A)字符、段落和句子格式化 (B)字符、句子和页面格式化 (C)句子、页面格式和段落格式化 (D)字符、段落和页面格式化 9.在Word中,进行段落格式设置的功能最全面的工具是:() (A)制表位对话框 (B)水平标尺 (C)段落对话框 (D)正文排列对话框 10.双击文档中的图片,产生的效果是:() (A)弹出快捷菜单(B)启动图形编辑器进入图形编辑状态,并选中该图形 (C)选中该图形 (D)将该图形加文本框 11.页面设置对话框由四个部分组成,不属于页面对话框的是:() (A)版面 (B)纸张大小(C)纸张来源 (D)打印 12.要删除分节符,可将插入点置于双点线上,然后按:() (A)Esc键 (B)Tab键 (C)回车键 (D)Del键 13.在表格中可以像对待其他文本一样,格式化每个单元格里的文本。() (A)通过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按钮或选择菜单命令 (B)通过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按钮 (C)通过单击字体工具栏上的按钮 (D)通过单击表格与边框工具栏上的按钮 14.在表格里编辑文本时,选择整个一行或一列以后,就能删除其中的所有文本() (A)按空格键 (B)按Ctrl十Tab键 (C)单击Cut按钮 (D)按Del键 15.在Word操作时,通过使用方法,能在屏幕上看到按所选取的字体和大小显示的全部文本。()

【英语】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单元测试(word版附答案)经典

【英语】中考英语完形填空单元测试(word版附答案)经典 一、中考英语完形填空(含答案详细解析) 1.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从各题所给的A、B、C 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The first astronauts Since the earliest times, people have looked up at the stars, the moon and the planets. Today people use modern machines 1 at the sky. Thi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situation 2 years ago when people could only use their eyes. Perhaps they dreamed of 3 the universe. When did humans first go into space? The story began not so very long ago, 4 the first astronauts were not people-they were animals. Scientists wanted to make travelling to space as 5 as possible for humans. So they decided to experiment with animals and test 6 in spaceflights. Insects, mice, frogs, dogs and monkeys were some of the animals 7 first went into space. Many of them 8 , but they helped to make space travel safer for humans. For their great service, we 9 forget these animals. Albert Ⅱ was the first monkey to go into space in 1949. Sadly he died 10 his spaceship landed back on Earth. 11 the result was different for Ham the Monkey. His story ended happily when he return to earth 12 very good health. Scientists wanted to know the answer to the important question: could 13 animal like Ham do the same things in space as he could do on Earth? The answer came when Ham 14 into space in 1961. Yes, he did everything well and lived for 15 16 years 1. A. look B. to look C. looking D. looked 2. A. thousand B. thousands C. thousand of D. thousands of 3. A. explore B. to explore C. explored D. exploring 4. A. as B. or C. but D. so 5. A. safe B. safer C. safest D. the safest 6. A. they B. them C. their D. theirs 7. A. whom B. what C. that D. whose 8. A. die B. died C. have died D. will die 9. A. shouldn't B. may not C. don't have to D. needn't 10. A. if B. because C. after D. since 11. A. Luck B. Luck C. Luck D. Luckily 12. A. at B. on C. in D. for 13. A. a B. an C. the D. / 14. A. send B. sent C. is sent D. was sent 15. A. another B. other C. others D. the others 【答案】(1)B;(2)D;(3)D;(4)A;(5)A;(6)B;(7)C;(8)B;(9)A;(10)C;(11)D;(12)C;(13)B;(14)D;(15)A;

WORD综合实践作业

WORD综合实践作业 说明:题目中所涉及到的文档和素材请在题目下方下载,对应的操作完成后不要忘记保存,之后把完成的作业以附件的形式上传。 一、打开文档zh1,按下列要求完成操作,然后按原名保存; 1.纸型为自定义大小,宽度为23厘米,高度为30厘米;页边距上下各 3厘米,左右各3.5厘米(考点1:页面设置);页眉、页脚距边界各为2厘米;页眉的内容是“演讲与口才”,左对齐,页脚的内容是自动图文集的“第x页共y页”,居中对齐(考点2:页眉页脚); 2.标题“演讲稿概述”设置为艺术字(考点1),字体为华文新魏(考点2); 艺术字式样为第5行第4列(考点3);形状为左近右远(考点4);阴影为阴影样式18(考点5);文字环绕为四周型(考点6);(考点:艺术字) 3.正文各段文字的字体为黑体,小四(考点1);且正文各段各缩进2字 符(考点2),首行缩进2字符(考点3),段前、段后间距各为0.5行(考点4),行距为1.5倍行距(考点5); 4.将正文第四、五、六段设置为三栏格式,加分隔线(考点:段落分栏); 5.为正文第三段设置底纹,颜色为浅青绿色(考点:给段落加底纹); 6.插入图片pic5-3.jpg(考点2),环绕方式为四周型(考点2),水平对齐 方式为右对齐(考点2);(考点:图片的设置)

7.为正文第1段第1行“演讲稿”设置下划线(考点1),插入尾注(考点2): “演讲稿,也叫演说辞,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 8.查找“演讲”,将其设置为红色、倾斜,加下划线,加着重号(考点:查 找替换命令); 9.在文档最后输入下列公式:(考点:公式的录入) 二、新建文档zh5(考点1),输入下表的内容(考点2),然后按要求完 成操作并保存。 1.在表格最后一列的右边插入一空列(考点3),输入列标题“总分”,在 这一列下面的各单元格中计算其左边相应3个单元格中数据的总和(考点4),并按总分降序排列(考点5); 2.将表格设置为列宽2.4厘米,行高自动设置(考点6);表格边框线为 1.5磅,表内线为0.75磅(考点7);表内文字和数据水平方向和垂直 方向均居中(考点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