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第15课北伐战争

教材解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提示或建议:展示图片:孙中山的头像,然后请各小组根据课前复习总结抢答:孙中山在“五四运动”前领导的重大斗争。

教师总结: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导入新课(展示标题或板标题)。

2.教授新课。

国共合作之后,在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官学校。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提示或建议:展示幻灯片(或自制投影仪图片):黄埔军校;军校校门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和课本知识及以往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孙中山为什么要建立黄埔军校?这副对联体现的办学宗旨(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后,让每组找一个代表以记者的身份报道军校建立的情况。

孙中山认识到在过去自己进行不懈革命的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和各派军阀等,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立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对联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在当时,黄埔军校的建立是我国的一件重大事情,下面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根据课本知识和这副对联及刚才的讨论,以一名记者的身份报道它建立的情况。(课前预习准备)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位于广州黄埔岛上,是由原广东陆军学校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校

舍组成。1924年5月5日,第一期学生开始入学,6月6日正式开学。军校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2月改称为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在黄埔,故称为“黄埔军校”。这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它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孙中山以军校的学生为根本成立了国民革命军,军校的学生大多成为国民革命军的各级领导干部,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1926年,他们在广东革命政府的领导下,高唱着《国民革命军军歌》开始了北伐战争。

二、北伐胜利进军

提示或建议:播放:《国民革命军军歌》(也可以在展示幻灯片或投影仪图片后由学生或教师领唱),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展示:幻灯片(或投影仪图片)孙、吴、张三派军阀实力表(参考人教版教参第98页);《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北伐军胜利进军”这部分内容,并结合所给的资料和自己掌握的地理、历史知识,回答问题。让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到台前自己做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北伐军胜利进军的过程。对表现好的、积极参与的同学要给予表扬。

当年国民革命军就是唱着这首歌开赴北伐前线的,那么,你知道歌词中的军阀主要指哪些人吗?国民革命军为什么要打倒他们呢?北伐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其主要战场在哪里?哪一位同学有勇气来前面利用这幅图给大家讲一讲北伐军胜利进军的过程?

通过这个实例表和我们掌握的地理、历史知识,可以知道吴、孙、张三派军阀拥兵自重,控制着中国大部分富庶的地区;同时他们又是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中国封建统治的代表,他们对内镇压、混战,对外卖国投降,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成为国民革命军讨伐的主要对象。

刚才这几位同学的表现非常出色,根据他们的讲述,我们知道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声势震动了全国。那么,北伐军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呢?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资料和本课知识,分组讨论,看哪一组分析得最全面。

提示或建议:展示:幻灯片(或投影仪图片):北伐战争期间工、农运动发展的有关资料。对同学们的分析给予点评,好的给予肯定,其他的要给予鼓励。(教师总结)。

一般分析战争胜利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战争的正义性;(2)军

队的作战方针是否正确;(3)各方面配合是否得力,官兵作战情况;(4)是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援、外援等。下面哪一位同学能根据各组分析的情况和这些方法来总结一下?(教师要给予表扬)

提示或建议:展示幻灯片(或投影仪图片):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教师总结。

这位同学总结得很不错,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够胜利进军是因为:(1)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正义战争;(2)作战方针正确;(3)国共两党齐心协力;(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5)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北伐战争期间,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重要原因之一,哪一位同学能列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你们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否仍在发扬?请你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提示或建议:对于学生可能提出的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和事例,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分析,要教给学生看问题要看主流,不要以点概面,以免学生被个别党员的违纪、违法行为蒙蔽,形成错误的思想和看法。

看来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感触很多,由于时间关系,余兴未尽的同学,我们可以在课下继续共同探讨。

提示或建议:展示幻灯片(或投影仪图片):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推向了高潮,那么,国民革命的最终结果如何呢?针对这一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判断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小女孩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北伐战争虽然取得了巨大胜利,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但是随着国民党右派蒋介石、王精卫等叛变革命,中国又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南京国民政府。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新军阀对内镇压,对外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因此,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

那么,国民革命为什么会导致失败呢?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四则材料分组讨论,分析其原因。看哪一组表现最棒。

提示或建议:展示:幻灯片(或投影仪图片):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北伐战争期间,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和帝国主义破坏革命的四则材料。学生回答后再由教师总结。展示幻灯片(或投影仪图片):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通过分析以上四则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国民革命之所以会导致失败是因为: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极力破坏中国革命,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国民党右派不断制造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严重削弱了革命力量;再加上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导致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组织有效的反抗。

在国民革命失败的同时,蒋介石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这一政府的具体情况如何呢?它的性质是什么呢?这一政府建立后,中国出现了哪三个对抗的政权?请同学们阅读这一部分内容后抢答,看谁反应最快。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提示或建议:展示:幻灯片(或看课本第53页图片):《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民党在屠杀革命志士》两幅图片。学生回答后再由教师总结。

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府,它成立后,使旧中国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即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张作霖的北洋军阀政府。后来武汉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合并后的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少帅张学良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归顺了南京国民政府,使三个政权对立的局面结束。南京国民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投降,直到1949年才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推翻,结束了它在中国大陆22年的反动统治。

板书设计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这张毕业证上显示,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主任:廖仲恺。可以判定这

张毕业证是哪一学校颁发的( C )

A.福州船政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黄埔军校 D.北京大学

2.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哪些是他的丰功伟绩( D )

①建立民国②制定三民主义革命纲领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④创建黄埔军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当时担任校长的是(A )

A.蒋介石

B.孙中山

C.周恩来

D.叶挺

4.广东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目的是(A )

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D.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5.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B )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北伐战争的战略步骤是(C )

A.消灭吴佩孚→消灭张作霖→消灭孙传芳

B.消灭孙传芳→消灭吴佩孚→消灭张作霖

C.消灭吴佩孚→消灭孙传芳→消灭张作霖

D.消灭张作霖→消灭孙传芳→消灭吴佩孚

7.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小芳为了了解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在某网站上输入“1927年4月12日的中国”,你认为她可能搜索到的是(A )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B.黄埔军校建立

C.北伐战争开始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8.“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B )

①南昌起义②黄埔军校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四位同学分析下表中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骤变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D )

A.小军:五四运动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被捕

B.小敏:北伐战争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牺牲

C.小明:国共合作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国民党

D.小华:蒋介石等叛变革命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10.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举行成立典礼。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什么人的利益( D )

A.帝国主义 B.封建势力 C.资产阶级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11.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它的第一号命令就是清党通缉令,通缉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共产党员。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D )

A.没有打倒军阀张作霖B.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反动派大肆屠杀

C.国民党实行“清共”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除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方面外,还作出了如下的努力和尝试。①准确把握了教学的三维目标;②选择了丰富而多样的教学素材,有地图、实物图等,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感。③注重进行探究性的小组讨论,在分组讨论北洋军胜利进军的原因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探究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完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以及对史料的充分解读,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 知识点1 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1923年6月。 (2)主要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背景: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时间:1924年1月。 (3)地点:广州。 (4)参加大会的共产党员: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5)主要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6)意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相关链接】 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3.黄埔军校的建立 (1)背景: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合作;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2)创建: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3)军校领导人的任职情况: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4)贡献: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招收学生一万多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相关链接】

这是国民革命时期创办的一所著名的军校。在此军校门上,有一副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 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知识点2 北伐胜利进军 1.北伐的目的: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 3.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4.北伐的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军阀。 【相关链接】 北伐的对象是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三派军阀,目的是反帝反封建,因此北伐战争属于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 5.过程: (1)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2)军阀实力:吴佩孚在这里部署了十万部队。 (3)北伐军的作战概况:北伐军顺利攻下长沙后,在湖北境内粤汉铁路上的汀泗桥和贺胜桥接连遭遇吴佩孚的重兵抵抗。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并一鼓作气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城头。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相关链接】 叶挺独立团 独立团的前身是周恩来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中抽调的部分共产党员及从各地调来的工人、农民建立的铁甲车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两广地区军事部决定扩大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革命军队,建立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独立团,以共产党员叶挺为团长,铁甲车队全部作为独立团骨干。周恩来还从黄埔军校调来不少共产党员到独立团担任各级领导工作,强调要把独立团培养成为一支可靠的有战斗力的革命军队。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最新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5课北伐战争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简述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收集、讲述北伐战争的小故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展示自我的意识;识读《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培养学生掌握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伐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国共合作的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埔军校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者来。请学生们谈谈看完对联后的感受,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大家谈得很好。黄埔军校正是秉持“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段轰轰烈烈的革命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图片展示:展示广州市越秀区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2.教师提问:中共三大召开为国共合作做了哪些准备? 提示: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国民党一大召开的相关信息。 提示: 时空1924年,广州 孙中山主持,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参会人员 领导和组织工作

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思路

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思路 作者:庞轶君江南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指导老师:邵锦平江苏省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 一、课前系统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一)研读分析教材 1.分析课程标准: 本课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中要求: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2.分析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从单元教学的角度看,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合作到国共对峙中的第一课。第一次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最终破裂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开端到发展再到兴盛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本课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经过无数次的挫折之后,才独立自主地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在单元教学中,上承中共的诞生——中共“二大”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4年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北伐;下启中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北伐后期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于是共产党开始武装起义并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所以在中国革命史的学习中本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分析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授的课程内容为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的胜利进军及最终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进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引导学生收集北伐战争相关知识,使其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掌握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总结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热情。通过了解北伐战争失败的史实,使学生们了解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培养学生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强意志。

最新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秀教案.; 第15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

人教版(2017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后,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国共两党通力合作,在反帝反封建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为了保证本课教学的连贯性,并且便于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可对本课内容进行整合,即以国共合作为线索展开教学。 二、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相关史实,学生对黄埔军校以及北伐战争会比较感兴趣,但是其内容带有一定的政治性,比较难理解。而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他们已经能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并且有了一定的主观判断能力。但是他们对历史学习仍然带有一定的惰性,并且对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等概念比较模糊。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还要通过补充史料,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三、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课文和史料,再现历史。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体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在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的精神。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测试题(含答案)

第15课北伐战争测试 一、选择题(4分×10题=40分) 1.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八大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没有涉及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有两次合作,分别是在北伐战争期间和抗日战争期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C.马克思列宁主义 D.中国共产党的党纲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新三民主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国民党一大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其中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中共三大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4.“叶挺独立团奉命担任攻击汀泗桥的任务,他们在当地农民的引导下,沿山间小路绕到敌人侧后方,出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北伐战争》 本课是新人教部编第五单元第15课的内容。课标这样要求:“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它主要介绍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从单元教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一课:上承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下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民主主义革命中占有一定地位。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2、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3、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孙中山为了挽救革命,同共产党合作,继续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后来终于形成国民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 二、进入新课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实现 展示材料 材料一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孙文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导学案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北伐战争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黄埔军校建立的基本情况。 2.掌握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3.知道国民党叛变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二、自主预习 1. ,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 ,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 3.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4.1928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1924年,孙中山发表宣言:“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翻军阀,尤在推翻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第一至第三期学习西方过程相联系的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救国思想有怎样发展?它指导的革命运动叫什么? (3)谈谈你学习近代先辈们探索救国新航路后的历史感受。

四、随堂演练 1.下列与孙中山革命活动不相关的是() A.提出三民主义 B.创办黄埔军校 C.领导南昌起义 D.成立中国同盟会 2.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A.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D.打倒列强,除军阀 3.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C.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4.1924年,国民党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了黄埔军校。兼任黄埔军校总理的是() A.孙中山 B.蒋介石 C.周恩来 D.廖仲恺 5.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渡江战役 C.北伐战争 D.百团大战 6.下列对北伐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B.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 C.叶挺独立团战功卓著 D.彻底消灭了北洋军阀 7.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 B.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C.人民群众支持配合 D.北洋军阀不堪一击 五、课后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15课北伐战争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共“三大”的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识读地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读图、识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爱国、爱党的情感。 【重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自主学习】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2.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目标是什么?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3.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标志和原因是什么? 【新课导入】 (材料式导入)升官发财行住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这是黄埔军校门口的对联。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为己任的新民一代军人。你知道黄埔军校是怎样建立的吗?你知道哪些革命前辈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吗? (情境式导入)播放北伐军歌《打倒列强》。教师讲述:同学们觉得这首歌的曲调熟习吗?它和哪首我们耳熟能详的儿歌曲调一样?(《两只老虎》)这首歌曲其实最早是一首欧洲儿歌,后来传入中国。1924~1927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以打倒帝国主义列强和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运动,革命者高唱着这首军歌,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北伐战争》。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当孙中山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意识到自己的孤单;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自己的弱小。那国共两党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答案提示:国共两党都需要合作。 2.阅读教材P70,回答: (1)中共“三大”确定的国共合作的方针是什么? 答案提示: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提示: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3)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提示:大会通过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教师点拨:新三民主义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进行了明确,因此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3.国民革命的车轮在国共的领导下开始运转。国共合作之后,直接的成果是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官学校。阅读教材P71相关内容,回答: (1)黄埔军校成立的时间、地点、名称、领导人及作用。 答案提示:根据教材回答。 (2)孙中山创办了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这一领导组织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说明黄埔军校的性质是国共合作之下的军官学校。 教师点拨:黄埔军校最大的价值在于培养了中国革命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二北伐胜利进军 1.P72阅读教材P71,思考: (1)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哪些人?国民革命军为什么要打倒他们呢?北伐的目的又是什么? 答案提示:北伐从1926年开始,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目的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检测题(有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检测题(有答案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 1.下列对孙中山提出的三大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联苏、联共、扶助农工 B.联俄、联共、扶助工农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联苏、联共、团结工农 2.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有过两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 A.中国共产党二大 B.中国共产党三大 C.中国国民党一大 D.黄埔军校的创办 3.(2018辽师大附中)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最主要体现在( ) A.同意改组国民 党 B.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C.召开国民党一大 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4.如图是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时的留影,当时他担 任军校的( ) A.总理 B.校长 C.党代表 D.政治部主任 5.(2018 泉州实验中学调研)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将领和军事人才。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4人出自黄埔军校,他们分别是林彪、徐向前、聂荣臻和叶剑英。下列有关黄埔军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埔军校是中国国民党独自建立的 B.周恩来兼任 军校总理 C.黄埔军校建在南京 D.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奠定了基础 6.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 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 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刘伯承7.“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军歌最早开始传唱于( ) A.1924年 B.1926年C.1927年 D.1928年 8.战士们高喊“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奋勇杀敌,不到半年,革命的火焰就从珠江流域蔓延到长江流域。材料中“革命”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9.黄埔军校的校门上有“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 入斯门”的对联,在发生了一个事件之后,有人将对联中的“请”和“勿”进行了调换,你认为这一事件应是( ) A.誓师北伐 B.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C.北伐军攻克武昌 D.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0.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南北统一的历史 事件是( ) A.北伐战争B.“宁汉合流”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

【新1】《第15课 北伐战争》(学案)

第15课北伐战争学案 【学习目标】 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 【重点难点】 重点:北伐胜利进军。 难点: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 【自主探究】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1923年,中国共产党召开,正式决定同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的革命同盟。 2.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召开。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确定了、、三大政策。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的正式建立。 3.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军校总理是,校长是,政治部主任是。 二、北伐胜利进军 1.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任北伐军总司令。 2. 、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率领的北伐先锋第四军独立团,连克和,攻占,基本消灭了的主力。 3.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起义并取得胜利,书写了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工农运动触动了、的根本利益。1927年4月,在上海发动“”,

并在南京建立“”。7月,在武汉召开“”。 2.1928年,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71页第二段至73页第一段,结合《北伐战争形式示意图》,分析归纳北伐胜利进军的相关信息。 2.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拓展延伸】 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呢? 【学后反思】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5课 北伐战争 同步练习题 有答案

第15课北伐战争 一选择题 1、北伐战争的战略步骤是( ) A.消灭吴佩孚→消灭张作霖→消灭孙传芳 B.消灭孙传芳→消灭吴佩孚→消灭张作霖 C.消灭吴佩孚→消灭孙传芳→消灭张作霖 D.消灭张作霖→消灭孙传芳→消灭吴佩孚 2、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其政权的性质是( ) A.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B.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C.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3、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国民政府发动了() 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4、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 5、下列对北伐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B、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C、叶挺独立团战功卓著 D、彻底消灭了北洋军阀 6、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7、下列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国共两党因为奋斗目标不同而结束了合作 B.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 C.国民政府脱离群众,使北伐战争无法坚持下去 D.北伐军将士不能正确对待取得的胜利,接连遭到失败

8、影视剧中经常引用总理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他们所说的总理指() A、陈独秀 B.毛泽东 C.孙中山 D.周恩来 9、有一名黄铺军校的第一期学员在晚年多次提及建校之初的四位领导人,其中回忆有误的是() A.孙中山 B.蒋介石 C.周恩来 D.李大钊 10、“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如入斯门”。对这副对联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黄埔军校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办学宗旨B.说明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C.说明黄埔军校培养的全部是忠于中国革命的精英人物 D.体现了孙中山通过黄埔军校创办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的革命理想 11、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共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内部条件造成的。”其“内部条件”是指( )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了列强的压制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C.中国共产党总结了经验教训,正积极寻找同盟者 D.国民党是当时中国各党派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12、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成立于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②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③彻底地背叛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④又是一个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纲领、党章和改组的具体办法;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大会”指哪一次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2)新三民主义纲领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 (3)该大会的召开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赛课教学设计_0

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15课 北伐战争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己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本课涉及的内容为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而进行的国民革命运动。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政府的成立。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识读《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培养学生掌握,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历史事实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认识到: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通过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认识到: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和则民族兴,国共分则战乱生。 教学重点 北伐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2.中共一大上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4.中国二大制定的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二、导入 1.播放《国民革命歌》请同学们注意听,回答: 歌词中的两个口号是什么? 歌词中涉及的革命名称是什么?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第15课 北伐战争) 三、新课 (一)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二)出示学习提纲,明确学习内容。 (三)阅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参照学习提纲快速阅读课文,圈画有关知识,并做好标注,教师巡视,并指导。

(四)学习新课 学生依照学习提纲汇报学习成果,教师订正、补充。 知识点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教师简介国共合作的背景: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因此,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共三大)【板书:中共三大】 (1)时间:1923年6月 (2)主要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国民党一大)【国民党一大】 (1)背景:①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②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 新鲜血液。 (2)时间:1924年1月。 (3)地点:广州。 (4)参加大会的共产党员: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5)主要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教师讲述: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板书:政治基础】 (6)意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板书:国共合作】 3.黄埔军校的建立。【板书:建立黄埔军校】 (1)背景:国共两党实现了合作。 (2)创建: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 (3)军校领导人的任职情况: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简介蒋介石、周恩来】 (4)贡献: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招收学生1万多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板书:军事准备】 知识点二:北伐胜利进军。 1.北伐的目的: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 全国。 2.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 3.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4.北伐的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北方的对象是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三派军阀,目的是反帝反封建。因此,北伐战争属于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 5.过程。 (1)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2)军阀的实力:吴佩孚在这里部署了10万部队。 (3)北伐军的作战概况:出示《北伐战争形势图》,观看图片,对照课文,理清北伐战争作战概况。 北伐军攻下长沙后,在湖北境内粤汉铁路上的汀泗桥和贺胜桥,接连遭遇 吴佩孚的重兵抵抗。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 终于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并一鼓作气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 上武昌城头。吴佩孚的主力被基本消灭。

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15课北伐战争 1.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八大 2.广州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1924年1月,国共两党在这里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点燃了大革命的熊熊烈火。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 )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孙中山与中共研究改组国民党 D.中共三大的召开 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民主革命纲领 D.民主科学 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 A.武汉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5.鲁迅先生深刻地指出:“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 A.辛亥革命 B.黄花岗起义 C.北伐战争 D.五四运动 6.“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是国民革命军北伐初期的口号,它表明北伐战争的作战策略是( ) A.消灭吴佩孚就完成北伐任务 B.北伐军的主要敌人是吴佩孚 C.集中兵力,各个歼灭 D.北伐军力量弱小,只能讨伐吴佩孚一派军阀7.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导致这场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力量过于强大 B.国共两党从未进行过合作 C.八国联军进行武装干涉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8.1927年,宁汉合流后,新建立的国民政府定都在() A.北京 B.武汉 C.南京 D.广州 9.从1926年7月广州誓师出征开始到1927年初,短短半年时间,北伐军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昌、南京和上海。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部队战斗力弱 B.蒋介石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C.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作战 D.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10.上完《北伐战争》一课,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北伐战争取得辉煌战果,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大体形成四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 )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11.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 ) A.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 B.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 D.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2017-2018学年(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北伐战争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1.知道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重要战役;概述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3.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使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到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斗争中,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说明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与支持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5.中国革命的进程是在曲折中发展的,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共产党对革命的领导权。 重点 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右图是黄埔军校的校门上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这副对联使人耳目一新,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但后来却有人将其改为“升官发财莫往他处;贪生怕死请入斯门!”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一段轰轰烈烈的革命时期。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实现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孙文 材料二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

个比较革命的党。 ——中共三大宣言 教师:(总结)当孙中山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意识到自己的孤单;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自己的弱小。那国共两党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国共两党都需要合作。 教师: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了。 教师: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教师:在此基础上,国共携手,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2.黄埔军校的建立 教师:(展示幻灯片) 教师:孙中山创办了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那你知道政治部主任是谁吗? 学生:周恩来。 教师:领导人的组成说明什么? 学生:国共合作 教师:(总结)国共合作最直接的成果就是成立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成立为国民革命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学生:培养出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教师:(总结)黄埔军校最大的价值在于培养了中国革命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这些年轻的革命者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希望。这六期的学生之中,有不少人日后也成了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四人出自黄埔军校。徐向前、林彪、聂荣臻、叶剑英。国共携手在反帝反封建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为北伐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黄埔群英创建的国民革命军为北伐战争奠定了军事基础。 二、北伐胜利进军 教师:(播放《国民革命军军歌》) 教师:(总结)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是北伐战争,当年国民革命军就是唱着这首歌开赴北伐前线的。那么,你知道歌词中的军阀主要指哪些人吗?国民革命军为什么要打倒他们呢?北伐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其主要战场在哪里?代表性战役有哪些? 学生:(结合《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阅读教材“北伐胜利进军”一目) 学生:(合作探究,回答) 北伐从1926年开始。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北伐军总司令为蒋介石。 北伐的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湖北战场的代表性战役是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之战。 教师:(补充)在汀泗桥、贺胜桥战役中,发挥先锋作用的是被誉为“铁军”的第四军叶

第11课《北伐战争》教案设计一20

第11课《北伐战争》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基本技能。 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抢答和小组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解决办法: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利用歌曲、对联、小组活动、自学、小组竞赛、小组讨论、动手动脑、多媒体、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资源】 ①多媒体设备(或投影仪)。②图片:孙中山的头像;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民党屠杀革命志士;黄埔陆军军官学校。③自制幻灯片(或投影仪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15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合作,建立。共产党员以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和的革命同盟。 2.1924年1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在实际上确定了、、三大政策。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 3.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简称。兼任军校总理,任校长,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二、北伐胜利进军 1.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2.、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经过浴血奋战,连克和,并一鼓作气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城头。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3.北伐军击溃吴佩孚的主力后,又在江西歼灭的主力。接着,一路沿长江东下,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北伐军从打到,震动全国。 4.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了疾风骤雨般的,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 动,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的根本利益。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1927年4月,蒋介石在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2.南京政府建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1928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 布“,”。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了全国。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有人说,北伐军胜利进军,基本打跨了北洋军阀,所以国民革命胜利了。有人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因为它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