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沪教版化学九上第4章《燃料及其燃烧》单元测试2

2015秋沪教版化学九上第4章《燃料及其燃烧》单元测试2
2015秋沪教版化学九上第4章《燃料及其燃烧》单元测试2

九年级化学第4章燃烧燃料测试卷(A)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a:40 Pd:10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就是( )

A、冰雪融化

B、鞭炮爆炸

C、食物变馊

D、铁生锈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能生成白色固体的就是( )

A、氢气

B、酒精

C、铁丝

D、红磷

3、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就是( )

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4、有道就是:水火无情、一旦您被困在火灾区时,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

求生措施,下列自救方法错误的就是( )

A、拨打火警电话并到窗口呼救

B、用湿毛巾或口罩等捂住口鼻

C、直立身子朝有火光的方向观瞧

D、蹲下或匍匐前进逃生

5、下列各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就是( )

A、食盐逐渐溶解在水中

B、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C、空气液化后再蒸发得到气态的氮气与液态氧气

D、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6、配平化学方程式FeS2+O2→+Fe2O3+SO2后,化学计量数之与为( )

A、27

B、25

C、14

D、18

7、同时进行以下实验,蜡烛火焰最先熄灭的就是( )

8、下列各项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质量④物质总质量⑤分子的种类⑥原

子的种类⑦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就是( )

A、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④⑤⑥⑦

9、我国计划发射“嫦娥工号”卫星,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IO4)分解

提供、高氯酸铵分解有可能排人大气的物质就是( )

A、H2O

B、SO2

C、CO2

D、CO

10、下图中四位同学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她们描述的化学方程式就是

( )

A、C+O2点燃CO2

B、2CO+O2点燃2CO2

C、2H2+O2点燃2H2O

D、CH4+2O2点燃CO2+2H2O

11、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则参加反应的碳与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

A、1:1

B、1:2

C、3:8

D、3:11

12、大庆开采出来的石油(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分馏塔中给石油加热,不同温度

时分别有液体汽化出来,再冷凝分离,这种操作称为分馏、石油分馏可得溶剂油、汽油、

煤油、柴油等,由此可判断,石油就是( )

A、化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混合物

13、“西气东输”就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重点工程,输送的就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

的一种气体化石燃料,该气体的主要成分就是(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

D、一氧化碳

14、2004年11月,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空难震惊世界,它警示人们要时刻注意安全、下

列几种消防安全标志中属于易燃物的就是( )

15、右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

目的变化,、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物质的分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4:1:4

B、1:3:2

C、3:1:2

D、2:1:2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

X Y Z Q

反应前的质量/g 8 10 1 21

反应后的质量/g 0 21 待测9

A、反应后物质Z的质量为9 g

B、反应中物质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1

C、反应生成Y的质量为11 g 、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17、学习化学的目的就是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说法中您认为错误的就是( )

A、敞口放置的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就是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C、森林发生火灾时,砍倒树木就是为了隔离可燃物

D、野炊时,在锅底下多塞些木头、树枝,可以使燃烧更旺

18、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则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就是( )

19、H2、O2与N2组成的混合气体20 g,经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18 g水,则剩余的气体可能就是( )

A、N2与H2

B、H2与O2

C、N2、H2与O2

D、只有2gN2

20、保护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就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与责任、为了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下列几项措施您认为切实可行的就是( )

①推广使用标有CNG(压缩天然气)的公交客车

②将废旧电池深埋地下

③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④垃圾分类回收

⑤控制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

A、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①③④⑤

C、只有①③⑤

D、只有②③④⑤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0分)

21、(8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条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气与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盐酸与石灰石制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分)新型材料的研制与应用推动了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氮化硅(Si3N4)就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制得氮化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a Si+6N21300℃Si3N4;则a、b的数值分别为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3、(3分)煤与石油都属于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人们常把煤称为“工业的粮食”,把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由于煤与石油中含有硫元素,在燃烧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污染大气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若大量排放到空气中,引起

的主要环境问题就是____________、

24、(3分)

物质化学式性质用途

(1) CO2用于灭火

(2) CO

25、(4分)(1)

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请您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在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为了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设法把煤与水

蒸气在较高温度下转化成较洁净的水煤气(主要成分就是一氧化碳与氢气),请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煤气厂常在家用水煤气中特意掺入少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26、(5分)在一个铁制的坩埚里放人松节油,加热坩埚,松节油燃烧起来,然后把坩埚浸入水槽的水里,不久坩埚里的火焰慢慢熄灭、解释发生的现象?

五、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7、(12分)小婧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

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提出问题] 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物质MgO MgCI2Mg3N2Mg(NO3)2MgCO3Mg(OH)2

颜色白色白色淡黄色白色白色白色其她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婧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就是由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婧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她的方案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根据小婧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通过上述实验,您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8分)已知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探究小组的同学在相同条件下,向A、B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充满了无色的硫化氢气体与二氧化硫气体、如右图所示,抽开毛玻璃片,瓶口对紧,过一段时间,观察到A、B两个集气瓶内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O”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硫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图示: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图示还能得出有关原子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您推测,反应完毕后,瓶中剩余的气体就是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若改用塑料瓶

做此实验,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9、(12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就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就是______________;

(3)“化学实验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实验室的安全性与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师生的绿色化学与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图甲与图乙所示的实验相比,__________(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30、(8分)小明与小吴进行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如图、

(1)小明同学用A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她在锥形瓶底部放了一些澄清石灰水,目的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忘了放(注:装置气密性好),则会造成____________;

(2)小吴同学与小明的实验设计有一些不同,如B图,她将锥形瓶倾斜,使大理石与稀

盐酸充分反应,则反应后称量时天平指针指在__________(填“中间”、“偏右”或“偏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31、(5分)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6 g,把8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实验次数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20 11

2 20 6

3 20 2、8

(1)表中n的数值为____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就是____________、

32、(5分)人们发现,用氯化钯(PdCl2)可检验CO对大气的污染情况,一氧化碳与氯化

钯溶液反应(水参加反应)生成黑色金属钯粉末、二氧化碳与氯化氢、现将50 L空气(密度

为1、29 g/L),通过足量的氯化钯溶液,将过滤得到的固体干燥,称得质量为0、106 g、求所测空气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A

4、C

5、D

6、B

7、B

8、B

9、A 10、B 11、

C 12、

D 13、C 14、C 15、D

二、不定项选择题

16、CD 17、D 18、B 19、AD 20、B

三、填空题

21、(1)2Mg+O2点燃2MgO (2)2H2O通电2H2↑+O2↑(3)2KMnO4?K2MnO4+MnO2+O2↑(4)CaCO3+2HCl===CaCl2+H2O+CO2↑22、3:2 23、混合物SO2 酸雨

25、(1)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使之能充分燃烧(2)CO+O2点燃CO2、2H2+O2点燃2H2O;

尽早发现漏气状况,尽早采取恰当措施

四、简答题

26、加热,达到了松节油的着火点,开始燃烧;铁坩埚浸入水里,温度渐渐降低到松节油的着火点以下,熄灭、

五、探究题

27、[查阅资料] 空气的成分中不含氯元素[提出猜想]氮气(或N2) [实验探究]将点燃的镁条伸人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就是否生成淡黄色的固体[实验结论]

2Mg+O2点燃2MgO;3Mg+N2点燃Mg3N2[反思与评价]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其她合

理答案均可) 28、(1)2H2S+SO2===3S+2H 2O;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

(2)SO2;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减小,塑料瓶变瘪

六、实验题

29、(1)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水中自磷不能燃烧; (2)③、④;②、④(3)乙

30、(1)吸水CO2塞子可能会弹飞(2)右(或中间) 气体浮力(质量守恒)

七、计算题

31、(1)2、8 (2)82、5%32、设原空气样品中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

PdCl2+H2O+CO===P d↓+CO2+2HCl

28

1060.106

x

g

=x=0、028 g

28 106 答:所测空气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0、043%、

x 0、106 g 空气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0.02850 1.29/g L g L ×100%=0、043%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复习 习题

第四章作业 1.下列化学式和名称都正确的是( ) A. 氧化镁——MgO2 B. 氢氧化钠——NaOH C. 氯化氨——NH4Cl D. 氧化铁——FeO 2.下列灭火方法中,与“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相同的是() A.用高压水枪灭火 B.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C.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森林着火时砍掉旁边的树木形成隔离带 3.脑黄金在医药、食品等行业中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脑黄金的化学式为C25H51COOH。下列对脑黄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中含有80个原子 B. 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的 C.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6 D. 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3:26: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油站严禁烟火 B.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C.燃气泄漏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 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5.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禁用农药,保护水源B.焚烧垃圾,净化环境 C.植树造林,防沙降尘D.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6.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之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 A.提高锅炉的耐热性 B.粉碎煤块 C.减少空气通入量 D.增加煤的用量 7.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 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 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8.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现象,下列有关燃烧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是因为两者中氧气的含量不同 B.将燃着的木柴架空,燃烧会更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蜡烛一吹就灭,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带走了热量,使温度降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复习检测卷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检测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相应的原理(用符号表达式表示)书写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是() A.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P+O P2O5 化合反应 B.探究水的组成:H2O O2+H2 分解反应 C.工业制氧气:H2O2O2+H2O 分解反应 D.硫在空气中燃烧:S+O2SO2 氧化反应 2 . 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 3 . 依题意书写化学方程式,其中错误的是: A.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时,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2Hg+O22HgO B.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2Al(OH)3+3H2SO4=Al2(SO4)3+6H2O C.做电解水实验时,发生的化学反应:2H2O2H2↑ +O2↑

D.天然气炉具火焰呈黄色,且锅底出现黑色:CH4+O2C↓+2H2O 4 . 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质量变小;②质量不变;③性质不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加快化学反应速率;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③④⑥ 5 . 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CH4充分燃烧生成H2O和CO2,则充分燃烧只生成H2O和CO2的物质只含C、H两种元素 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则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D.单质均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6 . 已知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反应统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如图为反应类型的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O2+H2O="==" H2CO3属于a处的反应 B.2H2O2H2↑+O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c处反应后物质的质量一定减小,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任何两种化合物之间发生反应都属于d 7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氢气都用到的一种物质是() A.稀硫酸B.稀盐酸C.石灰石D.锌粒 8 . 某合金6 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 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 A.Zn 和Fe B.Cu和C C.Zn和Cu D.Mg 和Al 9 . 成语“釜底抽薪”所包含的化学灭火原理是()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基础练习题

1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2下列关于S+O2S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3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4水在通电条件下会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售“自热米饭”的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氨基钠(NaNH2)是生产维生素A的原料。工业上将金属钠于97~100℃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水液氨(NH3),再加热至一定温度生成氨基钠和氢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NH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NaNH2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9% C.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4NH34NaNH2+H2↑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 (2)镁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下列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丙属于单质,A为黑色固体,C属于盐。 ①甲+乙B②甲+丙A ③A+D C+B④C+E Cu(OH)2↓+NaCl 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式表示:乙________,B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石灰石和铁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生产轻质碳酸钙的主要过程:①煅烧石灰石制得氧化钙;②氧化钙加水制成石灰乳[主要成分是Ca(OH)2];③石灰乳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钙。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62.5g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杂质不含钙元素且不参加反应)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g。 (4)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催化剂是铁触媒,其主要成分是FeO和Fe2O3。当FeO和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比为1∶2时,该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效果最好,此时FeO和Fe2O3的质量比为________(写最简比)。 9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化学九年级沪教版第四章单元练习卷

2012-2013学年坎市中学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第四章单元练习 卷 (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Mn-55 Zn-65 Ca-20 Cl-35.5 第I卷选择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计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正确的。) 1.1.(2012年浙江台州,1题,4分)以下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科学的是()A.常吃油炸、烧烤、腌制的食品 B. 手机充电完毕后,及时拔去插座上的充电器C.将电吹风机带进潮湿的浴室使用 D. 油锅着火,往锅里泼冷水 2.下列有关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石油燃烧时冒黑烟是因为不完全燃烧 B.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 C.相同质量的碳发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一样多 D.让日常生活中燃料能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3.下列有关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或与氧气接触 B.所有的燃烧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C.只要是不能燃烧和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都可以灭火 D.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 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 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发光、放热的变化都可以叫燃烧 B.氧化反应都伴随着燃烧现象 C.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D.呼吸作用是燃烧现象 6.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其根本原因是 ( ) A.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相对原子质量也没有改变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数目以及原子的质量都没有改变 7.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的是()A.CaCO3CaO+CO2↑ B.NH4HCO3 NH3↑+CO2↑+H2O C.Mg+O2 MgO2 D.4P+5O2 2P2O5 8.下列事实:①汽油挥发,质量减少;②红磷燃烧,生成物的质量增加;③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铜的总质量;④粗盐提纯后,质量变小。其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练习与实践 1.88g。 2.如①1952年冬天,伦敦的烟雾事件。②1955年日本的四日市的空气污染事件。③1952年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的污染事件。④我国近年来福建、浙江沿海的赤潮事件。 3. 如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出现,向人们提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消除大气污染物等课题。用化学的方法对大气进行检测和污染防治,回收处理生产的大量垃圾,变废为宝等都是化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第二节练习与实践 1.C 2.D 3.D 第三节练习与实践 l.(1)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沿略倾斜的试管缓缓倒人,瓶口紧靠试管口。 (2)根据试管的大小折叠纸槽,将药品放在纸槽上,水平送入试管中,竖起试管,抽出纸槽。也可以用药匙代替纸槽。 (3)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l/3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先均匀预热,后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4)废液倒在废液缸中,废渣倒在指定的容器中,不能随意丢弃。 2. 见P73表 3.猜想: (1)铝能导电; (2)铝能与氧气反应; (3)铝能与食醋反应。 实验设计: (1)将打磨好的铝片连接一节干电池和电珠; (2)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片; (3)将一小片铝片放人食醋中。 实验现象: (1)电珠亮了;

(2)铝片表面光泽度下降,变白; (3)现象不明显,若加热,则有少量的气泡产生。 结论: (1)铝能导电: (2)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铝,但没有像镁带与氧气反应那样剧烈; (3)铝几乎不能与冷的食醋反应,加热则有少量气泡产生,不如镁带与食醋反应现象明显。 本章作业 1.C 2.A 3.A 4.不一定。(1)固态二氧化碳受热升华变成气态二氧化碳,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 (2)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成氨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 5.物理性质有:无色透明、具有特殊的气味,易挥发,易溶解碘等物质。化学性质是: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6.⑴变黑⑵上下浮动,像跳舞一样。 7.(略)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一节练习与实践 1.A 2.C 3.(略) 4.(1)红磷的用量不同,所观察到的现象不同。红磷不足:进入瓶中液体的体积不到1/5;原因是红磷没有将瓶中的氧气耗尽。 红磷过量:瓶中进入液体的体积大约为1/5;红磷将瓶中的氧气耗尽了。 (2)(略) 5.氮气,78%;氧气,2l%。3.36。 6.水蒸气;红磷燃烧消耗了瓶中的氧气,导致瓶中气压减小;高山上氧气含量较低,携带氧气瓶可补充供呼吸的氧气。

沪教版初三化学第四章单元测试卷

第4章单元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Mg-24 Ca-40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6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空气液化C.煤的干馏D.石油的分馏 2.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一种化合物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C.石油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丰富的D.石油可直接作飞机的燃料 3.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品损坏,最适宜 的灭火器具是( ) 4.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发生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B.掏空沼气池前进行灯火实验 C.点燃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D.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 5.下列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①②③④⑤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6. A.8g CO完全燃烧生成8g CH24,O和生成SO,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一定条件下, B SO322 C.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氧、氧元素H.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 D CO和22 NaClO7.日本福岛3.12地震后,用二氧化氯(ClO)来作消毒剂。用氯酸钠()和盐酸反23X +↑+↑Cl+2X 2 NaCl ,推断出2 ClO4HCl +应可制得二氧化氯,2 NaClO =232)( D.O B. HClO 的化学式为 A.H C. NaOH HClO32 8.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分布带。目前发现的可燃冰储量大约是化石燃料总·(---“可燃冰”2和的倍,的主要成分是水合甲烷晶体C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8H (24可燃冰由四种元素组成A. 可燃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 C. 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D. 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9.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反应前反应后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B. C. 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和 )(10.鉴别H、CO、CH三种气体的最好方法是42 D .点

沪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单元测试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单元测试 )A.N2O B.NO2 C.N2O5 D.NO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O2MgO2 B.H2OH2+O2C.CO+Fe2O32Fe+2CO2↑ D.CaCO3+2HCl===CaCl2+CO2↑+H2O4.在化学反应A+B===C+D中,已知80 g A与24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2 g C,则生成D 的质量为( )A.56 g B.62 g C.52 g D.60 g5.[xx宿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6.[xx兰州改编]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O 2、CO 2、H2O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XO2CO2H2O反应前的质量/g193462反应后的质量/g11待测2820 A、表中的待测值为32 B、 X中一定含有

C、H、O元素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中CO2和H2O的质量比为11∶9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M+yN===mP+nQ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x与y的和一定等于m与n的和B.该反应一定不是化合反应,也一定不是分解反应C.反应物M和N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P和Q的质量比D.若M为a g、N为a g,反应后生成的P和Q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2a g8.如图4-Z-1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图4-Z-1A.①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4 B.②对应的物质是化合物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D.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9.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4-Z-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Z-2A.丙可能是单质 B.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二、填空题(共39分)10.(9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填空

2015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是生成的变化。 (2)化学变化是有生成的变化。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判断依据)。 (4)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时,伴随有化学变化。 2、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导电性、导热性、光泽、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等。 (2)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最明亮)、(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先碳化;结论: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2、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的量减少,和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4、检验气体: (1)鉴别氧气的方法是:用的木条伸到瓶,木条,证明是(氧气越多,木条燃烧越剧烈) (2)鉴别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证明是(石灰水中越浑浊,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高

三.化学基础实验 1、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2)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左盘物品的质量=右盘物品读数+游码读数 (4)加热器皿--酒精灯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用酒精灯的加热物体。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 固体以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 ②“三不”:、、 。 C、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 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夹取 D、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放回原处。: (2)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用手紧贴,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五、六章基础知识点练习归纳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五、六章基础知识点练习归纳姓名班级得分 1.通过你所知道的燃烧的事例,和对物质燃烧现象的观察,归纳燃烧的共同特征燃烧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综合分析,归纳燃烧的条件有、 、。 3.古语到:“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4.常用的灭火方法有、、。 5.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6.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 ③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①分子的数目②元素的化合价. 7.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则此物质里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若将此物质隔绝空气加强热,结果生成了水和炭,则原物质里一定含有元素。 8.热水瓶内胆玻璃后面的金属是_____,电灯泡中的金属是_____,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___ ,用于包装糖果、香烟的银白色金属材料是_____;血压计中的金属是_____,导电性仅次于银,常用于做导线的是_____。 9.你知道吗?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人体缺少此元素可能导致;②儿童缺________会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得侏儒症; ③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④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______; ⑤导电、导热性最好的是________,灯泡中广泛使用金属是________; ⑥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⑦使用最早的金属是________。 10.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1)很多金属能跟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如在常温下,铝和氧气能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反应的方程式为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4章教学案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

【学习目标】 1、巩固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的认识; 2、理解并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识梳理】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看质量守恒定律,可将化学反应过程归纳为“六个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即:“六个一定不变”:宏观上:反应物和生成物不变;元素的不变;元素的不变。微观上:原子的不变;原子的没有增减;原子的不变。“两个一定改变”:改变,改变。“两个可能改变”:数目可能改变;元素的可能改变。 典型例题: 1、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 .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D .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 2、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缓慢氧化放出热量,供给人体所需能量,这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教师“个备” 或学生笔记栏

量的重要来源之一。若R代表葡萄糖,所发生的氧化反应为R+6O2=6CO2+6H2O,则葡萄糖的化学式为( ) A.C6H12B.C6H1206C.C6H10O5D.C5H6O2 3、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克柠檬醛,将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20克,水72克,则柠檬醛的组成中: ( ) A.只含碳、氢元素 B. 一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氢元素 C.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课后提升】 一、选择题: 1、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D.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2、如你被困在火灾现场时,下列措施①打火警电话119求救;②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③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④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可采取的是( ) A.①④ B.②④C.①②③ D.①②④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增加了 C.100 g酒精和100 g水混合在一起后,质量等200 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H2和O2形成混合物的质量等于其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 4、下列有关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石油燃烧时冒黑烟是因为不完全燃烧 B.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 C.相同质量的碳发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一样多 D.让日常生活中燃料能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5、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里充满了汽油味,这时应该采用的应急措施是 ( ) 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汽 B.打开所有的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知识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知识沪教版 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1.燃烧是一种、的的。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 足三个条件:(1);(2);(3)。 2.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有:(1); (2);(3)。 3.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燃烧得,放出的热量,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和;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燃烧得,放出的热量,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生成、等有毒气体和小的等物质。在氧气充足时,碳燃烧产生;在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产生。 4.一氧化碳是一种色、味、溶于水的气体。一氧化碳有,是因为吸入人体内的一氧化碳跟结合,使之丧失功能。 5.如果的燃烧发生在的空间内,短时间聚积,使气体的,就会引起爆炸。6.容易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称为该气体的。在使用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 7.灭火通常有三种方法:(1);(2);(3)。 8.写出下列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 9.被困火灾区,要采取措施自救,如用,防止、 身子或跑出火灾区、到窗口呼救等。 10.常用的灭火器材有灭火器、灭火器、灭火器等,其中只能用于一般火灾的是灭火器,可用于油气类火灾的是 灭火器,而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图书档案起火只能用 灭火器灭火。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1.无数实验证明,。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 、都。 2.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化学变化和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一定不改变的是各物质的、元素的、原子的、、 ;一定改变的是物质的、分子的,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 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1.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可表示:(1); (2); (3)。 3.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该遵循两个原则:(1); (2)。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加热碳酸氢铵,反应; (2)加热铜绿[Cu2(OH)2CO3],反应;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反应; (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 (5)木炭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 (6)硫在空气中燃烧,反应; (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 (8)加热高锰酸钾,反应; (9)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反应; (10)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课堂练习暨教案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课堂练习暨教案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1课时) 一、自主先学 1.阅读93页1、2段,思考以下问题: ⑴你知道哪些燃烧的事例?与同学们交流、讨论填表4—1 ⑵燃烧反应的特征有哪些?凡是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燃烧吗? 归纳:燃烧是一种____ 、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_。 2.阅读93页“交流与讨论”,思考其中的问题: ⑴⑵⑶ 二、合作助学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结论:物质的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同一物质的着火点能否改变? 1.阅读93页“观察与思考”及“联想与启示”,解答其中的问题。 ⑴手帕为什么烧不坏? ⑵可燃物的点燃方式为什么不同? 2.阅读94页,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⑴完全燃烧时,燃烧得__,放热量___,可燃物中的碳、氢等元素能被完全氧化成______和___,节约 能源,保护环境; 不完全燃烧,燃烧得___,放热量___,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生成______,______等有毒气体和____________等物质,应该防止不完全燃烧的发生。 ⑵一氧化碳为什么会使人中毒? 三、拓展导学 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一定不能燃烧 C.燃烧是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

2.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3.伽利略说:“生命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3Fe+O2=Fe3O4B.3Fe+2O2高温Fe3O4 C.3Fe+2O2=FeO4D.Fe3+2O2高温=Fe3O4 4.下列标志与消防中防火、防爆无关的是() 5.如右图所示,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90℃的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着火点约为40℃)。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块干燥的红磷(着火点大于200℃),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 ⑴请你预测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⑵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 ⑶若铜片上的白磷较多或红磷与白磷相隔距离小,白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红磷也会燃烧起来,为什么? ⑷若将烧杯上的铜片移走,并用一根长玻璃管对着水中吹入氧气,你又能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⑸实验完毕,小明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水快倒完时,小明发现白磷刚露出水面就剧烈燃烧起来, 请解释该现象:。 ⑹实验时热水中的白磷有何变化?你认为通常保存少量的白磷的方法是什么? 6.用铜丝编成一个铜网,将铜网放在蜡烛火焰的上半部分位置,烛焰将被切断,上方下方,原因是。 四、检测促学 1.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沪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整理

1-5章化学方程式整理小结 一.化合反应 1.镁带燃烧: 2Mg + O 2 ==== 2MgO (耀眼白光,照明弹) 2.铁燃烧及生锈:3Fe + 2O 2 ==== Fe 3O 4(火星四射,得黑色固体);*4Fe + 3O 2 ===== 2Fe 2O 3(缓慢氧化) 3.铜丝加热: 2Cu + O 2 === 2CuO ; 4.铝丝常温形成致密氧化膜:4Al + 3O 2 === 2Al 2O 3 5.氢气燃烧或爆炸: 2H 2 + O 2 === 2H 2O 6.碳的燃烧:2C + O 2 ==== 2CO (不完全燃烧);C + O 2 === CO 2(完全燃烧) 7.硫的燃烧:S + O 2 === SO 2 (空气中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气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8.磷的燃烧:4P + 5O 2 === 2P 2O 5 (浓厚白烟,烟幕弹) 9.二氧化碳被碳还原:C + CO 2 === 2CO (吸热反应,高炉炼铁中制还原剂CO ) 10.二氧化碳溶于水:CO 2 + H 2O == H 2CO 3 (制碳酸饮料) 11.CO 燃烧:2CO+O 2=== 2CO 2 (CO 是煤气的主要成分,有毒) 二.分解反应 1.碳酸氢铵(碳铵)受热分解:NH 4HCO 3 NH 3↑+ CO 2↑+ H 2O (特点:固体受热后消失) 2.碱式碳酸铜(铜绿受热分解):Cu 2(OH)2CO 3 2CuO + H 2O + CO 2↑(特点:分解得3种氧化物)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4.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制氧气:2H 2O 2 2H 2O + O 2↑ (实验室制氧气) 5.氯酸钾制氧气:2KClO 3 2KCl+3O 2↑ 6.电解水:2H 2O 2H 2↑+ O 2↑ 7.碳酸分解:H 2CO 3 CO 2↑+ H 2O 三.置换反应 *1.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 CuO + H 2 Cu + H 2O *2.碳粉还原金属氧化物: 2CuO + C 2Cu + CO 2↑ 3.铝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2Al + 6HCl == 2AlCl 3 + 3H 2↑;2Al + 3H 2SO 4 == Al 2(SO 4)3 + 3H 2↑ 4.镁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Mg + 2HCl == MgCl 2 + H 2↑;Mg + H 2SO 4 == MgSO 4 + H 2↑ 5.铁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Fe + 2HCl == FeCl 2 + H 2↑;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6.锌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Zn + 2HCl == ZnCl 2 + H 2↑;Zn + H 2SO 4 == ZnSO 4 + H 2↑(实验室制氢气) 7.湿法炼铜法,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 4 == FeSO 4 + Cu *8.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AgNO 3 == Cu(NO 3)2 + 2Ag 四.复分解反应: *1.金属氧化物与酸溶液反应: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除锈);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除锈)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2.实验室制CO 2:CaCO 3 + 2HCl == CaCl 2 + CO 2↑+ H 2O (原理:碳酸盐与酸都能反应生成CO 2) 3.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生成蓝色沉淀:CuSO 4 + 2NaOH== Cu(OH)2↓+Na 2SO 4 五.其他反应类型: 1.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Fe 2O 3 + 3CO 2Fe + 3CO 2(赤铁矿炼铁) Fe 3O 4 + 4CO 3Fe + 4CO 2;(磁铁矿炼铁) * CuO + CO Cu + CO 2 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CO 2 + Ca(OH)2 == CaCO 3↓+ H 2O (验CO 2); *3.天然气燃烧:CH 4 + 2O 2 CO 2 + 2H 2O 4..铜绿和盐酸反应:Cu 2(OH)2CO 3 + 4 HCl = 2CuCl 2 + 3H 2O + CO 2↑ 打*的为拓展内容 潮湿空气 △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高温 △ === △ === △ === MnO 2 === 通电 === 高温 === 高温 === 高温 === 高温 === 高温 === 点燃 === MnO 2 === △ △ === 点燃

沪教版化学教案第四章 燃烧 燃料

第四章燃烧燃料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了解燃烧及燃烧的三个条件 2.知道自燃和爆炸现象 3.了解灭火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能力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及合作精神 2.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破除迷信思想 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灾情所需要的机智和勇敢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 施教策略:通过猜想、实验探索、观察思考、讨论归纳来加深学生的认识 教学难点:灭火的方法 施教策略:结合生活实例,教师启发点拨和师生共同讨论来分散难点。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演示实验、学生边学边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概括总结 教学用具:酒精灯,坩锅,铁支架,酒精,棉花球,石块,纸片,小纸盒,烧杯,热水,白磷,红磷,铜片,简易灭火器。 教学程序:复习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概念。(巩固知识、温故知新) 课题引入:显示燃烧的定义 引导猜想:要发生燃烧这种现象需要有哪些条件呢?(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教师引导:得出初步的结论:1. 可燃物 2. 温度 3.空气(助燃物) 实验验证:第一个条件是要有可燃物,如果不是可燃物,即便有足够的温度和空气,也不会燃烧。 引导: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还会上升吗?答:“不会” 提问:第三个条件是空气。先讨论一下熄灭酒精灯火焰的最佳方法?用嘴吹,这种方法具有危险性,应该用盖上酒精灯帽的方法。 问题:白磷燃烧实验。1. 水中的白磷为什么没有燃烧?是没有足够高的温度吗?让学生说出热水的温度已达60摄氏度,超过白磷的着火点,是水把空气与白磷隔离了。 2.红磷为什么没有燃烧?让学生说出温度没达红磷的着火点,让学生加深对燃烧的三个条件的理解。 说明:白磷放在空气中就能燃烧,我们称这种现象叫自燃。在自然界中经常发生这类现象,如:过去人们常说的鬼火、天火,(说明一下各自的形成)其实是一种迷信说法,我们发现:科学才是战胜迷信的最好武器。如果可燃物在有限空间里急速燃烧,又会怎样? 过渡:我们知道了燃烧的条件,那么,灭火的方法会是什么呢?1.降低温度,2.隔绝空气(助燃物) 灭火的方法:1.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2.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反馈:请你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说出以下灭火方法的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