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优质课获奖教案_0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第3课。

在抗日名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的抗战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互相配合的。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实行积极地抗战政策,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将士表现了空前的名族义愤和抗战热情,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由于敌强我弱,以及国民党的消极、片面抗战,抗日战争后期正面战场连续失败,大片领土沦陷。

课标要求:

1、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2、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指导学生在了解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培养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能全面、客观的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渲染气氛,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掌握正面抗战的基本史实,培养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相关视频、历史图片、材料、让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和表达历史观点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正面战场,中国军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处理方法:课前每位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按要求准备一个抗战故事。课堂上利用故事会的形式,学生上台用第一人称讲述讲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展示与战争相关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补充与战争有关的故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掌握正面抗战的基本史实,体会中国军人不怕牺牲,誓死抗争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处理方法:通过观看正面抗战的视频,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让学生模拟国民党的官兵,讲述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成绩。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豫湘桂战役”及溃败的原因,得出在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作用,从而让学生初

步掌握评价历史事实的方法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学情分析:

对于本课的内容,八年级学生有一些了解,但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在教学中召开故事会,选取图片资料、音像资料、文字资料、视频等,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既有利于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又通过阅读和材料分析,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融入到历史环境中,体现本课的特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史料教学法:针对教学内容适时地选取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材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合作探究法:教学中根据需要,适时的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

1、搜集与抗战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和相关的文字材料等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内容,查找资料,按要求准备故事。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生起立齐唱国歌。

老师语:正如歌中所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东北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在这民族危亡之时,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此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展开了游击战,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重大战役,那么正面战场的形势如何?中国军人又是怎样用血肉之躯筑起抗日的长城?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悲壮的岁月,一起走进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学习新课

整体安排:本节课,我们主要通过走进历史,评价历史,感悟历史三个主题来探究学习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走进历史-----重温悲壮的抗战

提问:预习任务是什么?

学生回答

(预习课文,分小组准备正面战场的抗战故事,第一组:台儿庄战役,第二组:武汉会战,第三组:第三次长沙会战,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

学生二人小组交流,在课堂稍作准备,老师板书

(一)台儿庄战役

1、第一小组的学生上台讲故事(老师展示图片)

2、“血染运河”(展示台儿庄战役中激烈战斗的图片)

老师讲故事:随着形势的发展,台儿庄之战愈演愈烈,敌我双方在台儿庄内外反复争夺,展开激烈的巷战。几乎每座房屋都要几经争

夺,白天为日军占领,守军在夜间夺回,白天日军再占领,守军夜间再夺回,激烈的拉锯战,使台儿庄一片火光,满目尸横,连运河水也被染红了。

3、学生学习“相关史事”

要求:男同学试读上级下达给池峰城的命令

4、老师简单介绍台儿庄战役中,双方的兵力情况,指出正是我广大官兵的英勇作战,战役才最终胜利。

提问:在此次战役中,广大官兵为什么作战如此英勇?

(学生思考交流,老师小结)

4、检测:展示材料(台儿庄战役胜利后,李宗仁的一段话)

问:根据材料,结合课文内容,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学生交流,老师评价)

(二)保卫大武汉

过渡: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武汉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成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38年,日本御前会议召开,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那么武汉会战的形势如何呢?

1、第二小组的学生讲故事(老师展示图片)

老师小结:抗日名将薛岳巧设口袋阵,指挥我们的战士上演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万家岭战役,在当地留下了“山不再高,歼敌则名”的佳

话。

2、检测:武汉会战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学生交流)

3、武汉保卫战后期全国的形势

(学生阅读课文,指名交流)

教师小结:武汉会战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有其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它使日本不得不改变侵华政治和军事战略,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相持阶段。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过渡: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于是日本于1941年12月对长沙发动了第三次进攻。那这一次,中国军队又是如何抗争呢?

1、第三小组的学生讲故事(展示图片)

2、师提问:从他讲述的守卫团与日军肉搏的这个感人故事中,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都体现了哪些精神?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老师适时点评)

老师小结:团结协作精神,不怕牺牲精神,英勇抗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老师讲解:在国外战场,我们远征军浴血奋战,屡挫敌锋,沉重的打击了日军,有力的支援了同盟国军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评价历史--------诉说不屈的抗争

学生观看视频

1、召开新闻发布会:假如你是国民党广大官兵中的一员,请你结合视频、课文内容,说说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成绩。

(四人小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全班交流,老师适时点评

2、豫湘桂战役(展示图片)

学生介绍豫湘桂战役的情况,了解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史实。

3、思考:你如何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全班交流,老师点评,总结)

4 、老师小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事实的方法。

三、感悟历史---------话说新时代的梦想

1、展示材料:

A 西德总理华沙之跪

学生看图片,老师读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下跪意味着什么?

(学生交流)

B 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学生观看图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意味着什么?

(学生交流,师点评)

你还知道日本否认历史的事实有哪些?

(学生交流)

老师小结:同样是举起过屠刀,也同样放下了凶器,德国人正视历史,尊重历史,用真诚换取理解;日本人却无视历史,歪曲历史,用丑恶掩盖罪恶;有的人虽然跪下了,但是他显得更崇高,有的人虽然还站着,但是他看着更卑微;惨死在日本屠刀下的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听到侵略者的忏悔呢?

2、感悟历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感悟?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呢?

(全班交流,老师点评)

3、展示小结内容,学生齐读

A 习近平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B 刻苦学习,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4、全体同学朗诵《少年中国说》中的精彩片段,以此来缅怀先烈,振兴中华!

总结全文:一寸山河一寸血,让我们珍爱和平,勿忘国耻,让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拼搏,坚持不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勇前行!

作业:预习《敌后战场的抗战》

板书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

保卫大武汉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渲染气氛,通过“讲抗战故事”,模拟“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呈现教材内容,别具一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开放活跃,学习气氛浓!

2、各种形式的资料如文字、故事、图片、视频等相互配合,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课堂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各种材料,以此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初步掌握论从史出、评价历史事实的学习方法。

4、巧设拓展阅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以此树立实现“中国梦”的雄心壮志!

5、在教学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许多细节处理的不够妥当,语言也不够简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