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道德经教案

国学经典道德经教案

理解老子三宝理论的具体内容,体会三宝理论的含义与历史价值,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国学经典道德经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学经典道德经教案篇一

教学要求:

1、理解老子三宝理论的具体内容

2、体会三宝理论的含义与历史价值

教学思路:

一、导入课题

老子曾宣称:“我有三宝,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第67章)

《老子》一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而老子独将“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置于三宝的高度,这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二、分析三宝的含义(结合相关的章节)

1、“慈”作为三宝之首,首先体现着老子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和爱护。他极力反对统治者残酷地镇压人民,警告统治者:“夫代司杀者杀,是谓大斯。”意为杀人者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

“慈”的第二特征是“助”即“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64章)这是说“道”和“德”可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会妄加干预。这是说对待万物,要遵奉它们蓬勃生长。

2、“俭”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19章)少想点自己,多想点别人。“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第7章)大自然之所以永恒,是因为它不贪生、不自私。如果一个身处高位的人,不贪功,不贪利,不贪名,而将自己贡献给大众和社会,那自然会赢得公众的爱戴,这样他的生命价值就得以永存。

“俭”的另一层含义就是“知足”和“知止”。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46章)还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44章)可见,知足和知止决定着人们的荣辱、祸福、生死,只有知道满足,善于满足,才不会遭致

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永远不会有过错,从而可以常保此身,果不知足、不知止,会导致相反的效果。

3、“不敢为天下先”首先表现为“处下”的人生态度。“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第66章)老子认为,圣人为政则会谦让居下,不与民争利,以不争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戴。当然老子所谓的不争,并不是不要强的意思,因为在阶级社会里,争夺现象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往往并非你不与人争,人就不与你争。“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为不争之德,是为用人之力。”(第68章)要按照自然法则去运用别人的能力,充分发挥人的才能,以不争达到争的目的,这才是老子所谓的不争。

三、体会三宝理论的历史价值

综上所述,老子的三宝理论对于批判现实的武器和贫民解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揭开了先秦诸子在“人学”的序幕,尤其难得的是老子将自己的人生哲学,政治哲学同宇宙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具有深刻的启发性和重要的历史价值。

四、作业:背诵相关的章节

国学经典道德经教案篇二

前言

两千多年前,老子骑着青牛,路过“涵谷”关,“关吏”和他要出关的关牒,他却拿不出。于是“关吏”就要老子用传道来代替,老子没法子,所以就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而西出流沙不知所终。而老子本人也像一部谜书一样,给后人留下说不尽的话语空间和想象空间。以至于人们渐渐的将他神化,就连他的出生去世,都被后人描绘的那样浪漫而传奇。道家便将老子奉为道祖,尊为太上老君,种种的遐想赋予了老子许多的神秘色彩。然而,真实的老子是什么样子的呢?他的《老子》里面,到底又记叙了怎样的智慧呢?把老子的智慧转化为我们的智慧,就会发现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场多么精彩的人生。那么老子在历史上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现在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老子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聃(dan)、即老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曾担任周王室的史官,管天象,负责天象预测。同时也从事藏书管理工作,即“守藏室之史”,是中国古代思想先哲第一人,中国哲学之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和孔子是同一时代人,年龄长于孔子。他的《道德经》仅有五千言,却给后人留下的是丰富的哲理宝藏。构造了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宏大框架。我们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获得《道德经》所蕴含的思想指导与启迪。《道德经》的精髓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惊羡。当前,人们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学习老子的热潮。老子的《道德经》,也从此风靡全球。据调查,在德国,几乎每个家庭都常备有一本德文版的《道德经》;在日本,《道德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案头藏书,用以指导自己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在美国,一家出版公司竟花了13万美元的天价购得仅有五千言的《道德经》的英文版权;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学者蒲克明声称:《道德经》肯定会成为未来社会家喻户晓的一部书。由此可见《道德经》已跨出国门,走向了世界。

(二)《道德经》简介: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上篇三十七章,起首“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称《道经》。下篇四十四章,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人称《德经》。

《道经》主要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讲述了阴阳变幻的微妙。“道”是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人类一定要顺应宇宙的客观条件,合乎自然规律地生存。只有遵循宇宙的自然规律,并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人类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一旦我们破坏了大自然、违背了自然规律,那么我们就一定会遭到残酷的报应和惩罚,甚至会带来灭顶之灾。

《德经》主要讲述了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视之道。“德”是人类的人生观和社会观,还是要求人类顺其自然地与人和万物共处,合乎社会规律地生存。只有返璞归真地,复归与自然的纯真状态。统治者谦卑若谷,民众为而不争,然后社会

才能正常发展。

《道德经》一书中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态人情深彻洞察和深刻的思索。在老子的那个年代,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人事纷争、生命无常,点点滴滴积淀成了老子关于人性的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等的智慧之学。

《道德经》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极为丰富,老子的辩证法,综合了阴阳对立和统一的观点,并加以发展和创造,形成了辨证的宇宙观。

(三)研究《道德经》的意义:

老子《道德经》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它义理玄深,堪称为哲理第一书。两千多年来,为历代学者苦心潜研,然而直到今天,人类对《道德经》的深奥义理、对老子透悟宇宙的神智,仍然未能深层探知和领悟。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人类的一大遗憾。

人类的欲望无止境,人的潜能也是无止境的,对《道德经》的深刻探察不是没有可能的。鉴于此,我们要研究《道德经》,从另一种意义上说,继承和发扬我们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更现实的意义还在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乐时,同时不得不忍受着快感后的负面痛苦。如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失衡、气候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严重;精神空虚、缺乏信仰、道德沦丧、恶习流行……,人与自然的矛盾与日俱增。《道德经》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我们解决面临的各种难题,克服人类的身心痼疾。

(四)古今中外的学者对《道德经》的评价:

《道德经》是第一部用诗化语言阐述中国哲学的巨著;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修身处世古老的“东方圣经”;

中国人生的第一书、是中国哲学的宝贵遗产;

老子是西方人最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从16世纪开始,西方人把《道德经》翻译成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二种新的译本问世。所以是除《圣经》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

两千多年来,《道德经》中的闪光思想已经渗透到了中国人的血液中,《道德经》的格言警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行动格言。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道德经》是:“万物之至根、王者之师、臣民之至宝。”

清朝著名学者纪晓岚认为:道家思想“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周恩来在1939年引用《道德经》原文,对《战旅》杂志社的同志们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道家最精彩的话。

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足球皇帝贝肯鲍尔,非常崇拜老子,当他带领德国队夺得了大力神杯后,突然“隐退”,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后来《明镜》周刊采访时,他才引用老子的一句话“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来表明心迹,几十年来,老子的《道德经》一直放在他的随身携带的公文包内,成为他必读的书。”

日本学者卢川芳郎说:“《老子》有一种魅力,他给在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以一种神奇的力量。”

更有甚者,美国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中说:“除《老子》之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老子》中寻求智慧的妙要。”

所以,不学道,不足以处世!

不学道,不足以经商!

不学道,不足以为官!

《道德经》可以净化我们的灵魂,提高我们的修养,开启我们的智慧,有助于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可以将《道德经》,当作解决新世纪人类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睿智之书,从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帮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好的生活和工作,使我们短暂的生命获得无尽的快乐与成功。最重要的是使我们得到“大道”光辉思想的哺育,早日成为“尊道贵德”的悟道修德人。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很有必要学习老子的《道德经》。

上篇《道经》

第一章天地之始

【导入新题】

此章是全书总脉,文义很深奥,必读完全书才能逐渐了解大致。本章是浑括“道”的全体说。

西方学者常怀疑中国古代是否存在哲学,他们认为中国儒家等哲学更像道德说教,属于伦理学范畴。但是我们看到至少老子不是,他是真正的哲学意义上的先贤,他朗朗上口的哲学诗中所散发出的清新,至今仍然让我们神往。老子仍然在一个人类认识的高度上等着我们。

【原文与直解】

道可道,非常道。大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那恒常的大道。

名可名,非常名。名,如果可以叫得出来的,就不是那恒常的名。

无,天地之始也。“无”是天地未成形的状态,可以说是天地形成的开始。

有,名万物之母。“有”是生发万物的本源,可以说是万物的母亲。

故常无,欲观其妙。所以常从无目的无拘束无局限的状态,来观察“道”的微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经常从有目的、有拘束、有局限的状态,观察“道”只看

到万物的边界。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这“无”“有”都来源于道,是道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同一真理,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都可以叫,深奥神秘,深奥而又神秘啊,

众妙之门。这是洞察宇宙间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释文】

本章老子说:大道是无形象可说的,最难形容的,能够用言辞表达出来或者说大道如果能指定一件事物,说得出的,那就不是那不变之道,道是不能限定一件事物的,说得出的那就不是永恒的大道。天

下有定名之物,能够叫得出名的,那就不是永恒的“名”,至于那没法指名的才是“常名”。试想开天辟地之物,混沌乾坤,名在何处?也可以说它是有,因为它是万物的母亲。到后来件件东西都有一定的名。妙是形容最细微之意,细小到说不出,就叫做妙。人能无欲才可以考究万物之妙,也就是说能以毫无目的、无拘无束、尚为成形的状态,来考查道无名无形的奥妙,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它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它的踪迹,也就是说常常从有目的、受约束、受局限的状态来考查它有名有形之处的客观真实。“妙”和“徼”同出于道而异名,就是本源相同而名称不同,共同称之为大道变化,也就是“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是同出一源——“道”。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是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所以说“道”,说到玄,真是各种神秘的法门了。

【解析与众家之谈】

(1)道可道——第二个“道”作动词用,描述、称说、表达之意。第一个“道”是老子哲学的专用名词和中心范畴,它在《道德经》一书中频频出现,但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主要有三种意思:一是形而上的实存者,即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二是指宇宙万物发生、存在、发展、运动的规律;三是指人类社会的一种准则、标准。这里的“道”是第一种含义,即指宇宙万物的本始。它是一种形而上的永恒的存在,可感而不可见,无形无象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它产生了宇宙万物,确定了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但它本身却是永恒不变的。

(2)非常道——非,不是。常,恒常、永远。这句话以否定句形式说明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的“道”是不可以描述的。

(3)名可名——第二个“名”为动词,称呼、称为的意思。第一个“名”也是老子的专用名词,它指对“道”的具体称呼,含有概念的意思,但比概念更高,具有名称与内容相统一的意义。

(4)无,名天地之始——名,动词,命名、称呼。天地之始,天地形成的开端。

(5)有,名万物之母——有,可以叫做万物的根源。母,根本、根源。有,指天地形成以后,万物竞相生成的状况。

(6)徼(jiao)——边界。

(7)玄——老子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幽昧深远的意思。老子研究的是“道”,“道”的形而上性质确定了它的神秘幽昧、深不可测。

(8)众妙之门——是一切变化的总门,也就是关于宇宙本原的门径。

“道可道,非常道。”初步揭示了“道”的真正内涵,道是《道德经》所要讲述的核心问题之一,它在天地未生之前就存在于浩瀚的宇宙中,当天地生成以后,道在万事万物中发生着自身作用,贯穿于万物生成、生长、发展、消亡的始终,作为一个自然规律客观的存在着。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也看不到摸不着,正所谓“大道无形”,我们主观想象出来的道的样子,不是真正的道。只能称得上“名”,“名”这个概念也是不能用语言和文字来描述和形容的,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比想象的局限性更大,如果用语言文字来描述大道,只能与大道背道而驰。不能用语言又不能用文字来描述大道,那如何才能认识大道呢?老子告诉我们“有”和“无”这两个“名”。

所谓“有”就是存在的意思,它代表着一种正在孕育万物的状态,是万物的生母,也就是说万物从“有”中孕育生产出来的。“无”是没有的意思,代表天地还没有生成以前的混沌状态,说明天地是从无中生出来的。

所以我们可以将“道”理解为一种“无”的状态,一种“有”的能力,它的本原是“无”,却可以生出天地万物。正是如此,我们可以采取“无”的态度去体认大道的玄妙,大道的原始是空无,我们要体悟大道,就必须抛却所有的杂念,将自己恢复到毫无思想意识的孩童时期,达到一种完全虚无的境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悟到大道的奥妙和玄机。

“有”和“无”是我们必须把握的概念,它们是打开“众妙之门”的钥匙,只有通过它们,我们才能领悟大道的实质。

所谓“常有”,就是一种永恒的有,也叫“大有”,与此相对应的“常无”就是一种永恒的无,或叫做“大无”。

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忘却自我一切的“大无”,体悟到天地初生时

的“妙”;通过这种包容万物的“大有”,观察到万物未生之前的“徼”。

老子认为“有”与“无”同出而异名,“有”与“无”实际上是一回事,这个观点确实惊世骇俗,其意蕴深邃超远,不是西方的“否定之否定”哲学原理能简单涵盖的,只能说是玄之又玄,仿佛曹雪芹彻悟般地感慨“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只可意会,难以言表,的确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提出了“道”,又提出了“道”同时包含了“无”和“有”。“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就是老子讲到的两种认知“道”的方法,“观”就是认识的意思,“其”就是指“道”。

“常无,欲以观其妙”是说明一种从上至下的认知方法,你从“道”的本体“无”入手认知世界,就可以得到“道”的妙。妙的意思是精微奥妙。“妙”字可以拆分为“少”和“女”,少女不但处于妙龄,而且是纯真、纯洁的象征,这里用在“大道”中可以理解为天地的本始。

“常有,欲以观其徼”是说明一种从下至上的认知方法,你从“道”的作用“有”入手认知世界,就可以得到“道”的“徼”。徼(jiao)取交际、交媾的意思。交媾生万物,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这里不论是“妙”还是“徼”都只是对宇宙大道中的某一状态的描述,还停留在概念这一层面上,都是“名”。“妙”在前而“徼”在后,所以概念的“相名”也就不同了,但它们都是由大道生出来的,都是大道的发展和变化,同称为“玄”。

“玄”意为转变。变化来变化去,就构成了天地万物的“众妙”,这里的“妙”和“观其妙”的“妙”本质意义不同,“观其妙”的“妙”表现的是万物中的生机,而“众妙”的“妙‘表现的是天地未生之前的生机。

古代社会的物质匮乏,人们的精神世界却相对丰富,人类多能从“无”的角度入手看世间,从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哲学家,实验科学却相对薄弱。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在大量物质的缭乱下,人类再难以从“无”的角度入手看世界,所以现代社会的哲学发展十分缓

慢,但实验科学却能得到大力的发展。

中医上有个说法叫做:上工治未病。意思是说高明的医生在疾病形成和发作之前就治好了,这种“常无欲以观其妙”的功夫,我们可以在扁鹊见蔡桓公时的对答中看到。西医注重实症分析,也就是在“常有欲以观其徼”反面下功夫。

老子认知世界的方法当然是“常无”,但老子并没有否定用“常有”的方法认知世界。不仅没有否定,而且郑重其事地把它写在了第一章。不过可惜的是,中国人太重视用“常无”的方法去认知世界(还越来越僵化),太忽视用“常有”的方法去认知世界。老子早就指出,认知世界不只需要自上而下,也需要自下而上哲学数学和实验科学是认知世界的两种方法。但后人却没有认识到他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不能不说是遗憾的事情!

但这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有一种很常见的解释方法。首先,这种解释方法的断句是不一样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讲究用超越功利和依靠功利两个途径来认识“道”。这样解释,应该是不对的。老子是反对欲,反对功利的,又怎能说“常有欲”呢?更不可能在第一章提出。而且这种断句和解释很容易使人误解,体会不到老子提倡的用两种方法看世界、认知世界的本意了。

回过头来看原文,我们不难发现,文中着重讲了这样几个概念:道的概念、名的概念、有和无的概念、妙和徼的概念、玄的概念。这些概念通称为“名”,借用老子的一句话“名可名,非常名。”来说,这些概念并没有真正地揭示出道的真正内涵,这是因为“道可道,非常道”,任何语言和文字都无法揭示出“道”的真义。

我们学习和研究这些概念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道”,它们可以作为理解“道”的桥梁。

为了更进一步理解本章的实质,下面就讲几个故事帮助大家理解:五代时有个宰相叫冯道,家中养了不少门客,所谓门客,就是寄食在名人门下的闲人,有时帮名人出主意。有一天一个门客给别人讲《道德经》,不想一开头就遇到了天大的难题,因为古时候讲忌讳,尊者

的名字是不能随便说的,(不象现在的人,儿子敢跟父亲称“哥们儿”)“道可道,非常道。”这一句怎么讲?“道可道”实在是不可道,因为这个道字正是主人的名讳,是不能讲的,于是他只得把“道可道,非常道”读作“不可说,不可说,非常的不可说”。这位门客没想到其实他这句话是歪打正着地一下触及到了“道”的真谛。道的确是不可说,能说的出来的就不是道了。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在国内实行改革、奋发图强,使齐国的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国库充实,兵强马壮,尔后他多次召集并主持诸侯国开会结盟,被推为各国首领,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有一天,齐桓公闲暇,在殿堂上读书,一个叫扁的车轮木匠在殿堂下斫(zhuo) 削材料,制作车轮,因为他善于制作车轮,所以人们称他为轮扁。轮扁看到齐桓公正在伏案看书,就放下斧凿等工具,走到殿堂前向齐桓公问道:“请问君王,您读的是什么书啊?书里说的都是一些什么话啊?”

齐桓公觉得这个木匠他会对他读什么书感兴趣实在难得,于是,就把轮扁叫上殿来,故意用模棱两可的话回答说:“我读的是古代圣人的书,书里都是圣人说的话。”轮扁又问:“哪敢问君王这些人都还活着吗?”齐桓公笑笑说:“你真只是个木匠啊,圣人当然不可能活着了,他们早就死了啊!”轮扁若有所思地想了想,然后说:“即是这样,那么君王你所读的书里的话,也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齐桓公一听这话,心里怒火中烧。因为他当了这么长时间的国君,还从来没有人敢在自己面前这般无礼,更何况他现在是称雄一方的霸主,于是他把脸一沉,说道:“大胆轮扁,以你这个小小的车轮木匠,胆敢如此放肆。本王在这里读书,又没有碍你的事,你只管做你的木匠活就是了。你却出来胡乱议论,也不想想你是什么身份。本王现在命令你解释清楚你刚才的话,若是能言之有理,我也就饶你不死;若不然,我就将你就地正法!”

看到齐桓公龙颜大怒,任谁都会胆战心惊。可是轮扁却并不害怕,他不慌不忙地说道:“小人并不是有意冒犯大王,还请大王息怒,且

听小人慢慢道来。我是从我制作的车轮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车轮的制作不同一般,有的做的快,有的做的慢。制作得慢,虽然既省力又舒服,但是这样做出来的车轮是不牢固的,制作得快,虽然效率很高,制作得多,但是却要受累,而且由于速度快,会导致木头砍不深,做出来的车轮就有可能不合卯,显然也不是做车轮的好办法。凭我几十年做车轮的经验,我认为,要做好车轮既急不得也慢不得,要不紧不慢,随心所欲,想到那里就做到那里,这样才能做出好车轮。”

齐桓公问道:“你讲了这么一大通,什么做车轮不做车轮的,这究竟与我读书有什么关系?为何说我读的都是古人的糟粕呢?”

轮扁接着说:“那么怎么样才能不快不慢,又能得心应手呢?这里面的技巧指在我心里,嘴上是说不清楚的。要获得这些技巧只能从制作车轮中寻找。就像我的儿子,他想学习做车轮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我却不能给他说明白,因为这是说不来的,所以他就学不到这门手艺,一直不能继承我。因此,我虽然年近古稀却还在做着这项工作,直到我死了,这些记忆就会随我一起埋进坟墓。如此看来,古代圣人们的道理和思想早已随他们一同死去了。留下来的写在书中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齐桓公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区区一个木匠能将普通的生活常理应用于高深的哲理之中,实在是可以称得上生活上的有心人和深沉的思考者。如他所言:真正的手艺是无法用语言来传授的,而只能用心去领会。这和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如出一辙,令人深思。

从前有一匹马在草原上游逛,不小心迷路了,走进了大沙漠。它以为前面就有草原,于是努力地往前走,结果越走越远,深入沙漠腹心。这只迷路的马很快就渴了饿了,它知道自己如果不能想办法喝到水,将很快死去。那么它该怎么办呢?

用“常道”就是:继续往前走,凭着感觉去找水。这样将按自然规律死去,生存率为0.这时要动用异常思维——“非常道”,而不是靠感觉——“常道”

“非常道”就是:

(1).果断中止前行,不再幻想希望就在前方。仔细辨认来时的路,凭自己的足迹走回头路,回到草原去。这样及时回头的生存率为50%。

(2).暂时休息一下,聆听风声。向任何一个经过此地的人要水喝,或者杀死任何一个可以杀死的动物喝它的血,或者追随任何一个可以找到水的动物与它同行,比如骆驼。这样自己制造机会的生存率为90%。万一什么也遇不见,至少自己可以休息一下,然后再回头。

如果把这匹迷途的马换成人,可以发现人在沙漠中迷路时通常使用“常道”,因此很多人被无情地渴死。

比较有智慧的人通常是选择(1)式回头走,用保守换生存。

最有智慧的人是用(2)式,自己制造机会,并坚信机会必定有,因为既然像我一样并不弱智的人都会迷路,那么肯定还有其他人将出现在这里或者是附近。

(2)式的关键在于变被动为主动,灵敏捕获有效信息,实现自救。

根据老牧人的经验:草原上的马如果不慎迷路误入沙漠,它们多半会跟着骆驼回来。这就是智慧,这就是“非常道”。

马与骆驼不是同类,平时不往来。草原上马厉害,沙漠里骆驼厉害,误入沙漠的马必须改变自己,不把自己当马,要当骆驼,向骆驼示好、求援,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要我们突破常有思维,用一种新的、随时处于学习状态的突变思维来做人做事,这样就可以成功。

古时候的人绝不懂得什么是“上网”,也不知道什么是“电脑”和“手机”。““””时期的语言,现在的年轻人便不太明白;而黑道上的“切口”,局外人也听不懂。

老子还说:你要想了解现实中事物的变化,研究概念就可以了;你要想进一步研究概念产生之前的那个无名宇宙的奥妙,那你就得用另一套语言系统才行。至于这另一套语言系统是什么?还真不好说。其实研究宇宙奥秘的语言不只一套,有科学家用的,他们阐述观点的语言多是术语,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听不太懂的;有佛家用的禅语,这种语言如果没有一定的悟性,也是很难明白的。而老子告诉我们时,所用的又是另一种语言,它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如果不是有道之士,也

无法明白它的深远含义。这种语言就是“悟语”,不仅要参悟语言,就连心灵都得进行悟透,抛却欲望,忘却宠辱。所以说“常无,欲以观其秒”是无心之得,只有用心灵才能感受得到,而且不是一般人的心灵。

道既是《道德经》所要讲的核心问题之一,那么就让我们一同来探讨一下“道”的含义吧!在天地生成之前,这个“道”就存在于浩瀚的宇宙之中了。所有天体的运行与变化,都有“道”的迹象可寻。在这里,“道”所呈现的这一规律,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自然规律。当天地形成之后,“道”的这种规律,就自然而然地存在于世间万物的生长、活动、变化、以至灭亡之中了。

“道”,在天地未分之前就一直存在着;在天地形成之后仍然存在,并且能被我们意识、感觉得到。虽然我们无法看见和听到它,但是我们相信它的存在,并且按照它所设定的轨迹行走着。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了解这种客观规律,让它成为我们的工具,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自从有概念开始,这个世界就分成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现实的、实有的世界,另一部分就是飘渺的宇宙。应该可以用肉眼看见,另一个只有用心灵才能感受到,而且还不是一般人的心灵。人类自从成为万物之灵后,有了自己的思维和语言,并且依靠它们进行着生产活动,也依靠它们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从而成为地球的主人。然而我们人类的语言和思想活动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想认识和掌握这百亿年前已存在的“道”,还是相当困难的。但是,人类是一个充满信心的物种,能在不断的探索中去寻找和认识这种古老的终极规律。正是在这种永不停歇的探索和发展中,我们了解到人生和宇宙大道之间的距离,并且找到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让我们去思考宇宙大道和人类自身的真意。而提出这样思考方式的就是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述了“道”是宇宙间所存在的一种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大规律,而这种规律视乎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形态之中,但却无法被我们掌控。因此,在我们了解和认识它的过程中,就需要一个词冠于这个规律之上。然而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种规律,也不可能有个长久的、恰当的名字予以冠之。这就是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变

的真理,宇宙大道同样是在不停地变化的,所以它的奥妙仍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但是,人类要想认识大道的真谛,仍需要一个概念性的词语来体现和解释。这就是“无”和“有”所能承载的状态。俗话说:“无中生有”,在这里所讲的“无”就是“没有”的概念,表示一种虚空的境界,一种无法描绘的广阔,也就是大道存在的方式。而“有”的含义是从“无”中衍生出来的,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孕育万物生机的能力和状态。当我们要认清宇宙和自然的这种大规律的时候,“无”和“有”是我们必须把握的两个概念,只有从这两方面去探讨,才有可能帮助我们了解大道的实质!才有可能打开“众妙之门”!

【小结】

老子在本章用寥寥数语,就关注和解释了哲学的核心问题。即他认为世界本原——天地之始是“无”,万物之母是“有”。人类要想认识大道的真谛,不能用常态思维、一般方法,而是用方法之外的方法、异常方法、新方法、异化思维、复杂思维、奇特思维、非常态思维,但又常有常新。它具有偶然性,通常是灵光一闪,但更具有必然性,是大脑在“无为”状态下科学运作的结果。同时,也需要有一个概念性的词语来体现和解释。这就是“无”和“有”所能承载的状态。俗话说:“无中生有”,在这里所讲得“无”就是没有的概念,表示一种虚无的境界,一种无法描写、描绘的广阔,也就是大道存在的方式。而“有”的含义是在“无”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孕育万物生机的能力和状态。

当我们要认清宇宙和自然的这种大规律的时候,“无”和“有”是我们必须把握的两个概念。我们只有从这两方面去深入探讨,才有可能帮助我们了解大道的实质,才有可能打开“众妙之门”!

道德经教案

道德经 南日明诚第一章,开宗明义宇宙万有总则.道为包有能量法则之宇宙之本体,生起无极,太极之用,而化生阴阳万事万物之象。 道,道,就是宇宙能量法则统一体,是形而上的部分。 可道道可以实践履行。 非常道这种道并非能用世间常态的方法去领悟践行。 名可名名是指宇宙间的事物是有形有相的所以各有各名, 非常名万事万物都在生灭运化、有成有毁中,所以所有的可名,都非长久之名。无,名天地之始形而上的道看似无,却是生起万物妙有之本始 有,名万物之母形而下的万物妙有,是生起有形有质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要悟形而上之道,应以常无的清静本然之心与道相应 常有,欲以观其徼。要起形而下之用,应以常有的心,事来则应之心以观万物万化之法则边际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有无,这两者是一体同源,然而作用与现象不同,空有不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无,无穷相生之道妙,是生成万有之根本 第二章要想明白这个不可见、不可得的“道”,只有在用上去体会,才能了解有无同出而异名的道妙。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当你立起个善恶美丑的概念就断裂了本原之美,只看到波浪看不到大海。从用上来说,1,善恶美丑只是个概念,时间不同,空间不同,善恶美丑的标准不尽相同2,对善恶美丑的执着,会产生更多恶丑之事,孔夫子不见好德如好色者。 从道体上来解释只能引用楞严经,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故,有无之相生,所以,有与无永远处于相互转化中, 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较(形),难与易在心中始终是对峙的,长与短是在比较中体现的,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高与下是互相依存的,音声需要相合,前后需要有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因此,深知自然运化规律的圣人自身合于大道,处事顺其自然,行不言之教;端正自己的同时也感化他人,让人们能自觉地就感受到。 万物作而不辞,如同大道清静自然地孕育、生化万物而不辞劳苦。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生化而不占有、不仗恃、不居功,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只有是这样清静自然的行为品质,才会万古长青。 第三章是将天地自然的法则,引申应用到人世间的治世之道,这段话如果不放入时代背景来解读,误会太过大了。讲的是世上只认得的名,利,欲三个字其过犹不及的道理: 不尚贤,使民不争春秋时代各国的诸侯都在网罗人才,起用贤士,作为争权夺利,称王称霸的资本。所以那个时候的“士之贤者”——有才能、有学识、有了不起本领的 人,当然受人重视。则天下的乱源也就愈难弭平。正所谓白石似玉,奸佞似贤。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要象汉文帝那样“曰慈、曰俭”人民自然不偷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彰显物欲,人心就不会乱。这是老一辈比我们这一辈,农村 人比城里人更有幸福感的原因,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因此,作为圣贤人通常是内心恬淡无为,身体神气充足,弱其志,强其骨。思想贪欲很少,精全髓满筋骨强壮。 常使民无知无欲。多数人善良纯朴,身心健康,也不会计较贫贱与富贵。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样的环境少数自以为智者,有了不好的想法也不敢妄为。为无为,则无不治。以无私无欲之心来有为做的事情,则修身治国,无所不治。 第四章,继续讲道在有为与无为之用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大道冲和万物而不执一端,道的妙用在于谦冲而永远没有满盈,渊兮,似万物之宗;犹如深渊,不拒倾注,水之必归于渊如万物之归于道,应用无方。

《老子》五章(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老子》五章(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 计) 教学要求 1、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学习要点 1、老子的思想主张; 2、《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 3、学习《老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导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函谷)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以此作为导入文字,创设情景。 作者生平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春秋时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母亲怀了七十二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他博学多才,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在中国,儒教大体上是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当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之间出现鲜明的对立时,中国人大都遵从后者。但是老子大体上深受儒家弟子的尊敬。况且在许多情况下,道教思想直接被儒教思想所吸收,因此对数以百万计的自称非道教徒的人都有影响。同样,道教对于佛教哲学,特别是对禅宗佛教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虽然今天没有几个人自称是道教徒,但是除了孔子以外,再没有哪一位中国哲学家对

国学经典道德经教案

国学经典道德经教案 理解老子三宝理论的具体内容,体会三宝理论的含义与历史价值,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国学经典道德经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学经典道德经教案篇一 教学要求: 1、理解老子三宝理论的具体内容 2、体会三宝理论的含义与历史价值 教学思路: 一、导入课题 老子曾宣称:“我有三宝,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第67章) 《老子》一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而老子独将“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置于三宝的高度,这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二、分析三宝的含义(结合相关的章节) 1、“慈”作为三宝之首,首先体现着老子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和爱护。他极力反对统治者残酷地镇压人民,警告统治者:“夫代司杀者杀,是谓大斯。”意为杀人者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 “慈”的第二特征是“助”即“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64章)这是说“道”和“德”可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会妄加干预。这是说对待万物,要遵奉它们蓬勃生长。 2、“俭”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19章)少想点自己,多想点别人。“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第7章)大自然之所以永恒,是因为它不贪生、不自私。如果一个身处高位的人,不贪功,不贪利,不贪名,而将自己贡献给大众和社会,那自然会赢得公众的爱戴,这样他的生命价值就得以永存。 “俭”的另一层含义就是“知足”和“知止”。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46章)还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44章)可见,知足和知止决定着人们的荣辱、祸福、生死,只有知道满足,善于满足,才不会遭致

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永远不会有过错,从而可以常保此身,果不知足、不知止,会导致相反的效果。 3、“不敢为天下先”首先表现为“处下”的人生态度。“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第66章)老子认为,圣人为政则会谦让居下,不与民争利,以不争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戴。当然老子所谓的不争,并不是不要强的意思,因为在阶级社会里,争夺现象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往往并非你不与人争,人就不与你争。“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为不争之德,是为用人之力。”(第68章)要按照自然法则去运用别人的能力,充分发挥人的才能,以不争达到争的目的,这才是老子所谓的不争。 三、体会三宝理论的历史价值 综上所述,老子的三宝理论对于批判现实的武器和贫民解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揭开了先秦诸子在“人学”的序幕,尤其难得的是老子将自己的人生哲学,政治哲学同宇宙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具有深刻的启发性和重要的历史价值。 四、作业:背诵相关的章节 国学经典道德经教案篇二 前言 两千多年前,老子骑着青牛,路过“涵谷”关,“关吏”和他要出关的关牒,他却拿不出。于是“关吏”就要老子用传道来代替,老子没法子,所以就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而西出流沙不知所终。而老子本人也像一部谜书一样,给后人留下说不尽的话语空间和想象空间。以至于人们渐渐的将他神化,就连他的出生去世,都被后人描绘的那样浪漫而传奇。道家便将老子奉为道祖,尊为太上老君,种种的遐想赋予了老子许多的神秘色彩。然而,真实的老子是什么样子的呢?他的《老子》里面,到底又记叙了怎样的智慧呢?把老子的智慧转化为我们的智慧,就会发现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场多么精彩的人生。那么老子在历史上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现在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老子简介:

道德经《道无形》教案

第三课《道无形》 一.课前交流: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有一段时间了,老师想问问 大家,《道德经》这部经典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让我接触到了道。2.让我明白了“道”无处不在,而且世间万物都是有“道”所 驱使的。3.“道”就像有动力一样,可以支配我们的发展。4.我们看到的所有的东西 都是被“道”所孕育的) 小结:看来,《道德经》那些玄妙不可言说的奥妙,在你们的心里还留下了不少印象。 2.孩子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今时今日距离老子写下《道德经》这本哲学经 典书籍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两千六百多年,为什么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依 然在学习老子思想,诵读《道德经》? 生: 1.因为蕴含了很多道理 2.因为现在不仅是中国人在读《道德经》,连外国人也在读。据说《老子》是 世界上仅次于《圣经》的,发行量第2的书籍。 点评:老师听出来,你一定在课外阅读了关于《道德经》的资料,对吗? 老师这儿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资料,就请你为大家读一读吧。 1.《老子》是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世界文化名著。 2.著名思想家、文学巨匠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 谛”。“ 2. 中国数学家陈省身介绍说:他在爱因斯坦家里看到,书架上摆着《老子》。而罗素、 海德格尔、托尔斯泰、爱因斯坦、李约瑟等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等,都从老子文 化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 3.1988年美国总统里根从《道德经》的“治大国如烹小鲜”中悟出治国的奥妙,在任期间迅速扭转美国经济和国势,使得国家经济出现了朝鲜战争以来最高增长率。 5.1998年1月,诺贝尔奖巴黎宣言指出:“二十一世纪世界科技、文化命题都要到2500年前的中国老夫子那里去寻找。”而“老夫子”就是指老子。 4.德国作为世界上哲学底蕴最深的国家,他们国家平均四人就拥有一本《道德经》,每家都有一本《道德经》。若说世界哲学这座金字塔的是由德文铸造,那么有了老子,我们可以说,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那些哲学,是由中文写的。 事实上,老子的思想在今时今日,不仅被看作是中国人的精神财富,更被看成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最具有智慧的思想起源。的确,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老子,我们中国人能不学老子思想,能不读《道德经》吗? 二.导入新课 好吧,让我们带着对《道德经》的这份崇敬之心,进入新一课的学习。啊?不好意思,请同学们稍等老师片刻,老师得拿个东西过来。(无实物,搬东西)。老师看到..的表情很迷茫。能够告诉老师你在疑惑什么吗?这儿什么都没有,老师怎么装模作样地做出这些动作啊?这儿真的什么都没有吗?。。来说一说你的看法。 对呢!这儿看似什么都没有,实际上却包含了这么多元素呢。老子这位大哲学家提出,那玄之又玄奥

《老子二章》教案

一五《老子》二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并走入《老子》,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2.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含义;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道可道,非常道”“天长地久”“上善若水”“自知之明”……说起这些话,我们都不会觉得陌生,它们都出自我国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作《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500年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老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过礼,后隐退,著《老子》一书。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世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书中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思想,保存了许多古代天文、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资料,还涉及军事和养生。 二、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教师以全情投入的朗读感染学生。 2.教师领读。进一步明确字音、句读,传达文言语感。 3.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自己放声朗读,读出自己的风格。 4.学生个别朗读。教师借此了解学情,可做个别指导。 5.师生齐读。

三、讲解交流。 1.我们在朗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章时,大家是否发现这一章的规律呢? 美和恶、善和不善、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这些都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 2.它们之间除了完全对立之外,还有什么内在联系? 在互相对立中互相依赖,是相反相成的概念,离开前者则后者不存在,离开后者则前者不成立,同时,二者又可以转化。这种关系是哲学中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3.这种相反相成,互相转化的规律给我们哪些启示呢?(大家默读这一章) 一切顺其自然,不居功自傲。 4.课文中的哪几句话可以做它的佐证?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5.我们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会经常发现“君子”这个词,“君子”是孔子赞美的品德高尚、追求完善人格的人。而在《老子》中则经常提及“圣人”,何谓“圣人”呢? 道家的“圣人”指的是悟“道”者,以“道”作为立身处世原则的人,也有的人认为“圣人”指的是统治者。 6.这一章可以给统治者哪些借鉴意义呢? 治国应顺其自然,实行“无为而治”。 7.“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治国思想,“无为而治”指的是什么都不去做吗? 不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并非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无心于为。无心即没有特别的意念,顺其自然,就是“我不特别想怎么样”。老子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清静无为,少私寡欲,慎行贵言,顺应自然,不要肆意妄为,扰民害民,更不能作威作福,为所欲为,应该让百姓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甚至让百姓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才是做到最好。否则,就会招致更大的反抗,引起天下大乱。 8.虽然我们并非圣人,但我们同样可以从经典中获取适合我们的精神给养,你觉得这一章对你修身为人有哪些指导? 抛弃私欲和贪婪,采取顺其自然的方式对待人和事。 9.如果说在修身为人方面能带给我们启示的,《知人者智》一章则更为集中。这一章主要谈的是修身和自我发展的问题。请同学们齐读这一章,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思想收获。

道德经第二章的教案

道德经第二章的教案 教案标题:培养学生道德素养——《道德经》第二章的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道德经》第二章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3.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道德经》中的道德原则。 教案步骤: 引入活动: 1.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道德经》是一本古代经典著作,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道德?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主体活动: 3. 学习《道德经》第二章的内容:介绍并解读《道德经》第二章的主题和核心思想,例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等。通过解读,让学生理解道德的本质和价值观。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探讨《道德经》第二章中的道德原则对于现实生活的启示和应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例子,讨论如何运用《道德经》中的道德原则来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讨论其他组的观点和解决方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巩固活动:

6.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示如何运用《道德经》中的道德原则来解决冲突或困境。其他小组成员观察并提出改进建议。 7. 总结讨论: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道德原则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原则。 延伸活动: 8. 作文或小组项目:让学生以《道德经》第二章的主题为基础,撰写一篇关于道德的文章,或者进行小组项目,以展示他们对道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估方式: 1.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参与度和质量。 2. 角色扮演的表现和改进能力。 3. 作文或小组项目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 1. 可以将《道德经》第二章与其他道德经典著作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和时代的道德观念。 2. 可以邀请一位道德教育专家或哲学家来进行讲座,深入探讨《道德经》中的道德原则和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3.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义工活动或道德实践项目,让他们将道德原则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案注意事项: 1. 确保教案内容与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水平相适应。 2.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道德经教案领悟智慧之道

道德经教案领悟智慧之道 道德经教案——领悟智慧之道 第一节:道德经简介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作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学者兼政治家老子。道德经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对古代和现代人们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教案将带领学生们深入了解道德经的核心内容,并学习如何将其智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第二节: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1. 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开篇即表达了“道”无法被言语所表达的观点。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描述道之本质是非常困难的。这一思想告诉我们要尊重自然的奥秘,遵循事物的本来面目。 2. 为无为,事无事。 道德经主张“无为而无不为”。这意味着我们应当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事物,不强求任何结果。同时,也告诫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要过度干预。 3. 柔弱胜刚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中强调了柔弱胜于刚强的原则。描绘了水的特点,宣扬了以 柔克刚的智慧。水能适应万物,获得最终胜利,这激励我们在生活中 保持柔弱的力量,与他人和谐相处。 第三节:道德经的智慧与应用 1. 尊重自然 道德经强调了自然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和顺应自然的规律。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运行,寻求启示和力量。 同时,也要保护环境,不破坏自然资源。 2. 修身养性 道德经提倡修身养性,即通过修炼自己的内心世界来实现精神成长。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净化心灵,成为一个善良和有 智慧的人。 3. 柔和待人 道德经中的柔和力量是我们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借鉴的。我们要学 会分享和宽容,以柔克刚,以和为贵。通过柔和的态度,我们可以避 免不必要的争斗和冲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四节:课堂活动 1. 道德经朗读 请学生们分组进行道德经的朗读。让他们感受道德经的韵味和力量,体验其中的智慧。

道德经教案

老子【道德经】教案 《道德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熟读老子[道德经] 2、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老子》中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 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与此相仿,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也有一位哲学家提出过类似的观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大家知道这位哲学家是谁吗?(老子)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老子》。 二、老子及《老子》 老师介绍以下情况。 老子,春秋末期人,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创始人。生卒年月不可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约死于公元前500年。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孔子曾经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传世的《老子》(又名《道德经》)一书,成于老子后学之手,一共有八十一章,分上、下篇,集中表现了老子的思想。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道”就是自然,路,道理,法则,规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世间一切皆有道生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老子的主张是“无为”,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德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读诵《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一章。 2、讲解老子在本章中的辩证思想和无为自然的人生态度。

《老子》四章教案

《老子》四章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2、领会老子文章的思辨性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一、老子生平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又名老聃[dān],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二、老子的基本思想 《老子》又称《道德经》,共81章,5000余字,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分《道经》、《德经》两篇,《道经》谓体悟道之所传,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德经》谓先修自身心意,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所以道又可称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课文精讲: 第1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普通人只关注真实的事物及其功能,而忽略了空洞的事物及其功能。在这一章中,舒铭豪123论述了“有”与“有”的关系,即实有与虚有。尤其是他向人们展示了“虚无”的作用。这说明老子特别注重“无”,讲理解。 参考1: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觉察。一个车轮或器皿中间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车轮或器皿的作用。房子里面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住的作用,如果是实的,人怎么住进去呢?这一段话很巧妙地说明“有”和“无”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辩证关系,它把“无”作为主要的对立面。参考2:老子认为车轮、器皿、房

老子》四章 教案

老子》四章教案 删除此段 第十二章: 删除此段 第十三章: 删除此段 第十四章: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的,是运动的。天地间的事物都是互相对立统一的,对立面有不是一尘不变,而是向它们各自的对立面转换。在这个过程中,老子强调了“无为而治”的思想,认为最好的治理方式是让事物自然而然地发展。他反对过度干预,主张“顺其自然”。这一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四、思考拓展 1.老子的思想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应用? 2.老子的“道”与儒家的“仁”、“义”、“礼”、“智”等概念相比,有何异同之处? 3.老子的思想中有哪些消极因素?如何正确看待这些消极 因素? 4.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与现代政治中的“放任自流”相比,有何区别?如何正确理解“无为而治”? 课后作业】 1.背诵《老子》第十四章,并写出自己的理解。 2.思考老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写一篇短文。

3.结合老子的思想,谈谈你对“顺其自然”这一观念的理解。 三十辐共一毂,只有车毂中空的地方,才能发挥车子的作用。 陶器只有器具中空的地方,才能具备器皿的作用。 建造房屋需要开凿门窗,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能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有”给人便利,正是“无”使它发挥了 作用。 踮起脚跟的人站立不住;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偏执己见的人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不被人们敬重。有道之人不会剩饭赘瘤,因为人们厌恶这些东西。 能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能了解自己的人聪明;能战胜别人的人有力气,能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人,强劲奋进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地的人能够长久,有道之人身虽死而“道”仍存,这就是长寿。

道德经人生智慧教案

道德经人生智慧教案 第一部分:引言 道德经,《道德经·道经》是古代中国思想家老子创作的一部哲学经典,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以简洁深刻的语言,阐述了人生智慧和道德原则。道德经的思想与价值观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生智慧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教案将介绍如何通过道德经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人生智慧。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 1. 了解道德经的基本背景和作者老子的思想; 2. 掌握道德经中的核心观点和道德原则; 3.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4. 培养学生的人生智慧,帮助他们正确面对人生困境和挑战。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方法 1. 道德经的背景和作者介绍 - 通过课堂讲解和多媒体展示介绍道德经的成书背景和作者老子的生平; - 引导学生思考老子为什么创作了道德经,以及其价值和意义。 2. 道德经的核心观点和道德原则

- 向学生讲解道德经中的核心观点,如“道可道非常道”,“无为而治”等; - 解释这些观点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道德原则; -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将这些道德原则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道德经对人生智慧的启示 - 分析道德经中关于人生的思考和智慧启示,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等; -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智慧对于他们的人生意义和指导作用; - 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思考和感悟。 4. 道德经的实践与应用 - 鼓励学生将道德经的观点和原则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 - 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德育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道德经的力量和价值。 第四部分:教学评估 1. 口头提问 - 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道德经中观点和道德原则的理解;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教学设计

第八章上善若水教案 一、导入(3分钟) 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果用四个字概括我们的民族精神,排在前三位的应该是什么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他表达了我们真正中国人的思想理念和精神。你们看我们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的校训是什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是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上善若水,这是最高的道。最高的道德、最高的智慧,就像水一样,在道德经第八章里边。老子讲了水的八种智慧和品德,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 二、整体感知(15分钟) 1、播放音频。 2、学生自由读。(咬字清晰、声音洪亮+2分,节奏把握得当、有感情+2分) 3、点名读。 4、齐读。 5、根据提示,自行翻译。 (1)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 (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利,有利于 (3)处众人之所恶:处:居处。恶;厌恶。 (4)几于道:几,接近。 (5)居善地:善:行善。(滋润万物,将污浊洗净) (6)心善渊:渊,深沉。(有格局,视野宽、胸怀广) (7)与善仁:与,指与别人交往。善仁:态度温和。(一视同仁,不卑不亢,平等友好相处) (8)言善信: (9)政善治:政:政治。(水象征着公平、公正) (10)事善能:能;能力,本领。(水的本领多种多样) (11)动善时:时,时机。

(12)夫唯不争,故无尤:尤,怨咎、过失、罪过。 6、开火车翻译句子:①上善若水;②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③处众人 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④心善渊;⑤与善仁;⑥言善信;⑦; 政善治⑧事善能;⑨动善时;⑩夫唯不争,故无尤。 (一)分析上善若水(3分钟) 1、上善若水,这里说最高等的善最高等的道德就像水一样,那么水 和道德智慧有什么关系呢?请大家看到导学案的知识链接。 2、指名读: 2014年11月份在我们国家召开的apec会议(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主会场两个地方,一个是雁栖湖,另外一个地方呢,就是水立方。选这个地方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利用水的形象让来访者了解我们中国人的真正地形象、做事的原则,处事的方式、方法,报纸,当时报纸报道的题目都是:上善若水,和衷共济。上善若水就出自我们要讲的第八章,大家想,水怎么得到大家地认可的呢?滋润万物,成就了其他的事物,也成就了自己,自然界的很多事物都能开花结果,水又不能开花结果,可是没有水,有生命的东西都是不成立的,无法生存,言外之意就是说,在我们中国人眼里,最高的智慧和品德就像水一样,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温和的、热爱和平的民族,善于成就别人,同时也成就自己,这不就是双赢的含义吗? 三、合作探究(总共15分钟) 1、小组讨论:依据翻译,水八种智慧在哪些方面有所体现?你从中 有何启发?请举例说明。(5分钟) 2、学生汇报:(15分钟) 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②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 ③心善渊: ④与善仁, ⑤言善信,

5-1《老子》四章(教案)-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教案 【教材定位】 《<老子>四章》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一篇文章。本篇课文选自《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从“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 的方面探究“对待”的关系。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偏执于一方面,如“有”“知人”“胜人”,可是《老子》却总是提醒世人要重视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启发性。 学习这篇文章时,要结合《老子》的相关知识及老子的思想主张,体会其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的特点。同时,还要把文章中包含的哲理提炼出来,结合生活经验,看看是否有道理。【素养目标】 1.了解老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老子》的相关知识。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分析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4.理解老子“专说对待之理”的辩证哲学。 【教学重难点】 准确把握《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并直接论说道理的特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中国的神仙里,有一大派,他们受玉皇大帝的掌管,呼风唤雨,各显神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世界—道家学说。“道”无形亦无象,但却可以孕育天地万物,今天让我们来一起走近道家世界,一起学习《<老子>四章》。 二、文化常识 1.了解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2.人物轶事 老子降生

《老子》八章教案

《老子》八章教学设计 编制人:戴平平 教学目标 1. 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 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3. 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了解老子的语言、行文、修辞等艺术特点。 4. 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了解老子的语言、行文、修辞等艺术特点。 难点: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走近“诸子” 1.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前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死于扶风。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被尊为道教始祖。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后世影响很大。 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人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两方面。老子“致虚极,守静笃”的生活态度与“道法自然”的生命智慧总能给人以启迪,使人加深对生命的认知,感悟生命的真谛。 在哲学范畴内,老子的辩证法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老子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对西方哲学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2.时代背景 周王室东迁以后,奴隶制社会逐渐动摇。到了春秋战国之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代替了奴隶主贵族阶级。在这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战乱频繁,各诸侯国为了称霸,经常爆发不义战争,抢夺土地和人民。作为一个史官,老子从历史中看出了兴亡更替的规律,昔日的霸主或是众叛亲离或是趋于灭亡。所以他认为争强好胜并不是长久之道,他更赞成人们采取一种清静无为的思想态度。 3.核心思想 (1)以“道”为本的天道观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认为一切由道生出。关于道,《老子》有多种解释,如:其一,道的特征是“不可名状,无形无象”;其二,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其三,道是无。 (2)“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的。他观察到天地间万事万物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老子还认识到对立面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可向相反的一面转化。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在军事战术战略的运用方面也很突出。 在战术上,他主张“以奇用兵”,还要注意“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老子》二章 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老子》二章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 八年级上册)共3篇 《老子》二章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上册)1 《老子》二章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老子思想的起源和基本内涵,理解老子二章的核心思想; 2.掌握《道德经》的阅读技巧和理解方法;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老子》的创作背景和内容,掌握《道德经》的阅读方法和理解技巧; 2.理解老子二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 3.掌握老子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

第一节:导入 1.回顾上一节的知识点,询问学生对老子的认识; 2.展示老子二章的部分文字,让学生猜测其意义,并引导学生猜想老子思想的基本内涵; 3.提出问题:什么是道?道与德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要追求道? 第二节:阅读《老子》二章 1.让学生先阅读《老子》二章,并在心中勾勒出思路和理解; 2.课堂上共读部分文字,让学生对难懂的部分进行讨论和思考; 3.小组讨论,归纳教材中有关《老子》二章的表达、方法和构思技巧。 第三节:理解老子思想 1.通过学生的讨论和答案,简述《老子》二章中的主要思想; 2.通过例子、图像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老子二章的主要表达方式; 3.探索老子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领会

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第四节:阅读实践 1.选择一篇《老子》二章的延伸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探索; 2.提供阅读材料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答案,并进行相应的思考。 第五节:总结 1.对学生进行巩固测试和分析,检验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2.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老子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 3.展示老子思想在当代中国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式 1.个体化教学法:因为学习内容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难度,个体化教学法可以逐个支持学生的知识点;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合作,分享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过程,互相补充和帮助;

国学经典《道德经》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道德经》教案设计

国学《道德经》第一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夫兵者①,不祥之器,物或恶之②,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③,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④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⑤莅之⑥,战胜以丧礼处之。”的意思。 2、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自己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语:(阐明《道德经》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地位) 1、出示学习内容《道德经》(读其声) ①老师范读,注意节奏和朗读的方法。 ②学生自由练读。 ③指明读,组读,男女分读,评读,全班齐读。 2、结合书中注解,理解文义。(懂其意,晓其理) ①渗透学法:抓重点字词和句子理解章节意思。 ②小组合作,翻译文义,全班交流。 ③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畅谈自己领悟的道理。 3、教师小结 附:夫兵者①,不祥之器,物或恶之②,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③,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④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

1、出示学习内容《道德经》(读其声) ①老师范读,注意节奏和朗读的方法。 ②学生自由练读。 ③指明读,组读,男女分读,评读,全班齐读。 2、结合书中注解,理解文义。(懂其意,晓其理) ①渗透学法:抓重点字词和句子理解章节意思。 ②小组合作,翻译文义,全班交流。 ③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畅谈自己领悟的道理。 3、教师小结 附: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国学《道德经》第四课教学设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