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碱含量作业指导书

水泥碱含量作业指导书
水泥碱含量作业指导书

水泥碱含量检测细则

1、目的

为对水泥碱含量进行检验,特制定本标准

2、适用围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泥碱含量。

3、检验检测依据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 /T 176

4、评定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75--2007

5、仪器设备

氢氟酸、硫酸(1+1)、甲基红指示剂溶液、火焰光度计、加热板、铂皿玻璃棒一支、烧杯、容量瓶(50mL 10个、250mL 2个)、吸量管(10mL 2支)、吸移管(25mL 2支)。

6、检验步骤

6.1试验前准备。

6.1.1 Na2O溶液的配制

将含1000ppm的Na2O标准溶液稀释,配制100ppm的Na2O标准溶液250ml。配制Na2O的标准系列:分别取2.5、5、10、15、25和35mL,100ppm的Na2O标准溶液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即配制

成了5、10、20、30、50、70和100ppm的Na2O标准溶液系列,待测。取含Na未知浓度液10mL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待测。

6.1.2 K2O溶液的配制

待测。将含1000ppm的K2O标准溶液稀释,配制200ppm的K2O标准溶液250ml。 ?配制K2O的标准系列:分别取200ppm的K2O标准溶液5、10、15、25和35mL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即配制成了20、40、60、100、140和200ppm的KO标准溶液系列,待测。取含K未知浓度液10mL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待测。

取含有K、Na混合未知液10mL定溶于50mL容量瓶中,待测。

6.1.2仪器校准

1、预热仪器达稳定之后,根据所用标准溶液浓度,选择K、Na量程旋钮某一合适量程档位。一般使用1或2档,以浓度最大的标准溶液能调足满度为准。浓度较低时采用“3”档,选择“2”、“3”档时,要在观察窗上按避光罩,以免室外杂散光干扰测试读数。

2、接着以空白溶液(蒸馏水)进样,缓慢旋动“调零”旋钮,使表的指针指示0%刻度。然后,以最大浓度的标准溶液进样,缓慢旋动“满度”旋钮,使表的指针指示100%刻度,重复几次,直至基本稳定,则可开始测试工作。

3.、连续测试样品时,应在每3,5只样品间进行一次标准溶液的校正。每只样品间亦可用蒸馏水冲洗校零,排除样品互相干扰。

4、在坐标纸上作工作曲线(Y轴——指示读数值、X轴——溶液浓度(ppm),未知溶液浓度按插入法查得)。

6.2. 试验

6.2.1制备水泥可溶性碱含量溶液

称取样品0.2000g,精确至0.0001g,放置铂皿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加入氢氟酸5mL-7mL,硫酸(1+1)15-20滴,放在加热板上低温加热。加热过程中一定要通风,直至三氧化硫白烟全部驱尽,取下冷却至室温。加入40-50mL热水,压碎残渣使其溶解,加入一滴甲基红指示剂溶液(1滴),用氨水(1+1)中和至黄色,再加入碳酸铵溶液10mL,搅拌均匀并放在加热板上加热,微沸20-30min,用快速滤纸过滤,以热水充分回收溶液,并装置于1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用盐酸(1+1)中和溶液至微红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放在火焰光度计上试验。

6.2.2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

6.2.2.1开机检验

接通电源,打开主机开关(见图一),电源指示灯亮。K、Na量程旋钮放置“2”档,调节调零和满度旋钮,表头有指示。开启空压机开关,空压机启动,进样压力表指示在0.06MPa,0.08MPa

左右。此时将进样口软管放入一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在排液口下放一烧杯盛废液。雾化器应有水珠撞击

6.2.2.2点火

打开液化石油气开关阀,用右手按点火按钮,从观察窗中观察电极丝亮,然后用左手慢慢旋动(逆时针)点火阀,直至电极上产生明火(明火高度一般在40mm,60mm左右),此时右手放开点火按钮,旋动(逆时针)燃气阀。直至燃烧头产生火焰(高度为40 mm,60mm),然后关闭点火阀,点火步骤完成。

6.2.2.3调节火焰形状至最佳状态

点火后,由于进样空气的补充,使燃气得到充分燃烧。此时,一边察看火焰形状,一边慢慢调节燃气阀,使进入燃烧室的液化气达到一定值(此时以蒸馏水进样),火焰呈最佳状态,即外形为锥形、呈兰色,尖端摆动较小,火焰底部中间有十二个小突起,周围有波浪形的圆环,整个火焰高度约50mm左右,火焰中不得有白色亮点。

6.2.3读取显示屏上K值和Na值。

6.2.4查表算得Na2O及K2O含量。

6.3、计算

W=0.658*w(K2O)+w(Na2O)——————精确至0.01% 22

w—水泥碱含量(%);

w(K2O)—水泥中K2O的含量(%); 22

w(Na2O)—水泥中Na2O的含量(%) 22

7、注意事项

实验室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50%.

8、检验检测报告格式、检测记录表

附件水泥碱含量检验检测报告、水泥碱含量记录表

水泥检验检测报告第页,共页

JB010401 试验室名称:报告编号:

检测:审核:批准:日期:年月日(专用章)

. .

页脚. 碱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第页,共页

JJ0413

试验室名称:记录编号:

试验:复核:日期:年月日

水泥碱含量测定

氧化钙和氧化钠的测定 1、温度及湿度要求: 温度20±2℃,湿度≥50%。 2、仪器设备及试剂: (1)、氢氟酸:1.15g/cm3-1.18 g/cm3,质量分数40%; (2)、硫酸(1+1):硫酸与水的体积比为1:1; (3)、甲基红指示剂溶液:0.2g甲基红溶于100ml乙醇中; (4)、碳酸铵溶液:10g碳酸铵溶解于100ml水中(用时现配制!); (5)、其它化学药品:氢氟酸5ml-7ml,硫酸(1+1)15-20滴,甲基红指示剂溶液(1滴),氨水(1+1),碳酸铵溶液10ml,盐酸(1+1); (6)、PF6400火焰光度计; (7)、加热板,铂皿; (8)、玻璃棒一支,烧杯,容量瓶(50mL 10个、250mL 2个),吸量管(10mL 2支),吸移管(25mL 2支)。 3、试验前准备: (1)、Na2O及K2O溶液的配制: ①、将含1000ppm的Na2O标准溶液稀释,配制100ppm的Na2O标准溶液250ml。 ②配制Na2O的标准系列:分别取2.5、5、10、15、25和35mL,100ppm的Na2O标准溶液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即配制成了5、10、20、30、50、70和100ppm的Na2O标准溶液系列,待测。 ③取含Na+未知浓度液10mL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待测。 ④将含1000ppm的K2O标准溶液稀释,配制200ppm的K2O标准溶液250ml。 ⑤配制K2O的标准系列:分别取200ppm的K2O标准溶液5、10、15、25和35mL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即配制成了20、40、60、100、140和200ppm的K2O标准溶液系列,待测。 ⑥取含K+未知浓度液10mL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待测。 ⑦取含有K+、Na+混合未知液10mL定溶于50mL容量瓶中,待测。 (2)、仪器校准: ①、预热仪器达稳定之后,根据所用标准溶液浓度,选择K、Na量程旋钮某一合适量程档位。一般使用1或2档,以浓度最大的标准溶液能调足满度为准。浓度较低时采用“3”档,选择“2”、“3”档时,要在观察窗上按避光罩,以免室内外杂散光干扰测试读数。 ②、接着以空白溶液(蒸馏水)进样,缓慢旋动“调零”旋钮,使表的指针指示0%刻度。然后,以最大浓度的标准溶液进样,缓慢旋动“满度”旋钮,使表的指针指示100%刻度,重复几次,直至基本稳定,则可开始测试工作。 ③、连续测试样品时,应在每3~5只样品间进行一次标准溶液的校正。每只样品间亦可用蒸馏水冲洗校零,排除样品互相干扰。 ④、在坐标纸上作工作曲线。 Y轴——指示读数值 X轴——溶液浓度(ppm) 未知溶液浓度按插入法查得。 4、试验步骤: (1)、制备水泥可溶性碱含量溶液: 称取样品0.2000g,精确至0.0001g,放置铂皿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加入氢氟酸5mL-7mL,硫酸(1+1)15-20滴,放在加热板上低温加热。加热过程中一定要通风,直至

水泥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规范商品砼试验室对水泥的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等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作为检测依据。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民用建筑的砼及制品中的水泥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的检测。3编制依据 3.1GB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3.2GB/T1346-200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3.3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3.4GB/J2419-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3.5GB/J 208-94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3.63GB8074-87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3.7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3.8GB/T28001-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 4作业项目概述 4.1细度: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大于300m2/kg,普通、矿渣水泥80μm方孔筛筛余不 得超过10%。 4.2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4.3凝结时间:?普通水泥初凝不得小于45min,终凝不得大于10h;硅酸盐水泥终凝 不得迟于6.5h。 4.4强度:水泥强度等级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来划分,各强度等级水泥 的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规定的数值。 4.5水泥试样: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 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5作业准备 5.1人员 有建筑材料试验岗位证书试验员、记录员各一人;所有试验人员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且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 5.2仪器设备 试验筛(负压筛或水筛)、天平(称量100g,分度值不大于0.05g)水泥净浆搅拌机、?净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 主编单位:南京化工学院 批准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批准日期:1993年12月12日 1总则 1.0.1 本标准规定了防止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破坏的混凝土最大碱含量。 1.0.2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活性骨料的各种工程结构的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1.0.3 引用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 《砂、石碱活性快速鉴定方法》CECS48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 《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176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8077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203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 《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

2术语 2.0.2 碱—硅酸反应 碱—硅酸反应是指水泥中或其他来源的碱与骨料中活性SiO2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砂浆或混凝土产生异常膨胀,代号为ASR。 2.0.2 碱—碳酸盐反应 碱—碳酸盐反应是指水泥中或其他来源的碱与活性白云质骨料中白云石晶体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砂浆或混凝土产生异常膨胀,代号为ACR。 2.0.3 碱含量 混凝土碱含量是指混凝土中等当量氧化钠的含量,以kg/ 计;混凝土原材料的碱含量是指原材料中等当量氧化钠的含量,以重量百分率计。等当量氧化钠含量是指氧化钠与0.658倍的氧化钾之和。 2.0.4 混合材 混合材是指水泥制备过程中掺入水泥熟料并与熟料共同粉磨的活性混合材料。 2.0.5 掺合料 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掺入混凝土的粉状活性混合材料。 3分类 3.1 环境 3.1.1 干燥环境,如干燥通风环境、室内正常环境。 3.1.2 潮湿环境,如高度潮湿、水下、水位变动区、潮湿土壤、干

预拌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预拌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 书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预拌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1

一、水泥试验操作细则 ( 一) 相关标准 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T 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分析) 》; GB/T 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2573-2008 《水泥取样方法》; JC/T 738-2004 《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 GB/T 8074-2008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 二) 取样方法 1、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 以一次进厂 ( 场) 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得超过500t. 随机地从不少于 3 个车罐中各取等量水泥, 经搅拌均匀后 , 再从中取不少于12kg 水泥作为检验试样 . 把试样均匀分成两等份, 一份由实验室按标准进行试验, 一份密封贮存 , 以备复验用. 2、对以进厂( 场) 的每批水泥 , 视在厂(场) 存放情况,应重新采集试样复验其 强度和安定性 . 存放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 使用前必须进行复验, 并按复验结果仲裁 . ( 三) 必试项目 1、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2

(1)、材料 a. 当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24h 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气密的容器 里,容器应与水泥不发生反应。 b. 标准砂应符合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的质量要求。 c. 仲裁试验或其它重要试验用蒸馏水,其它试验可用饮用水。 (2)温、湿度 a. 水泥试体成型试验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50%。水泥试样、标准 砂、拌和水及试摸的温度与室温相同。 b. 养护箱温度为20±1℃,相对湿度大于90%。养护水的温度为20±1℃ (3)、试体成型 a. 成型前将试摸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一些黄干油,紧 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薄层机油。 b. 水泥与标准砂的重量比1:3。水灰比为0.5 。 c. 每成型三条试体需称量的材料及用量见下表: 材料用量 水泥(g)450± 2 标准砂(g)1350± 5 拌合水(g)225± 1 a. 胶砂搅拌时先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 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 后,在第二个30s 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当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粒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 量加完。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一个15s 内用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中间,再高速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 3

水泥胶砂流动度检验作业指导书

水泥胶砂流动度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通过对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有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来确定其用水量。 2、引用标准:GB.T2419-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3、仪器和设备:水泥胶砂搅拌机、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试模、卡尺、捣棒、天平。 4、试验材料及条件 4.1 试验用的材料数量为:水泥 450g,标准砂 1350g,用水量按0.5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确定。当流动度小于180mm时,应以0.01的整数倍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 4.2试验室的温度为20℃±2 ℃,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5、试验方法 5.1 跳桌在试验前先空跳一周期25次,以检验各部位是否正常。 5.2 胶砂制备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作业指导书 5.2规定进行。在制备胶砂的同时,用潮湿棉布擦拭跳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与胺砂接触的用具,将试模放在跳桌台面中央并用潮湿棉布覆盖。

5.3 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流动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三分之二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随后,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 20mm,用小刀划10次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 次。捣压后胶砂应略高试模。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层捣实不超过己捣实底层表面。装胶砂和捣压时,用手扶稳试模,不要使其移动。 5.4捣压完毕,取下模套,用小刀由中间向边缘分两次以近水平的角度抹去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胶砂。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刻开动跳桌,以每秒钟一次在25±1s内完成25次跳动。 5.5 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胶砂底面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直径,计算平均值,取整数,用mm 表示。即为该水量的水泥胶砂流动度。流动度试验,从胶砂加水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应在6min内完成。

水泥物理性能检测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

水泥物理性能检测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 为保证本次水泥物理性能检测能力验证的顺利进行,要求参加单位遵循下列条款。 一、样品 1、本次能力验证计划的样品系参照JJG1006-1994《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的要求加工而成。 2、试样重量为6kg。 二、检测 1、实验室在试验前请调整好仪器设备的状态。 2、试验条件应符合GB175-2007相关规定。 3、检测项目:标准稠度用水量、细度(80μm方孔筛筛余)、初凝时间、终凝时间、胶砂流动度、3d抗折强度、28d抗折强度、3d抗压强度、28d抗压强度。 4、检测方法:按照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中试验方法标准进行,其中标准稠度用水量按照GB/T1346-2001中标准法进行试验,强度成型设备使用振实台。 5、试验用砂统一采用自购的全省指定的贵州天行标准砂供应站销售的标准砂。 6、请所有试验室填写试验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试验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信息。

三、试验结果填写及报送 实验室应在规定日期内完成本次能力验证试验,按要求填写并在2011年11月5日前电传或电邮或QQ报送“水泥物理性能检测能力验证试验结果报告表”、试验原始记录本复印件。 四、通联信息 联系部门:贵州省建材质检院质量部 联系人:梁歆婕、陈悦 电话(传真): 电邮: QQ:2578283486

2011年贵州省检测机构水泥物理性能能力验证结果报告表参加单位:(公章)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联系人: E-mall : 1 / 1

水泥物理性能、强度检验原始记录 1 / 1

试验仪器设备清单 1 / 1

水泥砼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精心整理水泥砼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及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水泥砼圆柱试件和现场芯样的劈裂抗拉强度。 注:括号中数字为试件中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单位:mm。标准试件的最短尺寸大于公称最大粒径4倍。 3.2本试件应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为3个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砼试

件。 3.3对于现场芯样,长径比大于等于1。适宜的长径比在1.9~2.1之间,最大长径比不能超过2.1。芯样最小直径为100mm,直径至少是公称最大粒径的2倍。芯样在进行强度试验前需进行调湿,一般应在标准养护室养护24h。 (2)台秤。(3)盛样器(袋)或铁盘等。 (4)干冰(固体CO2)。(5)试样标签。 (6)其他:镐、铁锹、量尺(绳)、毛刷、硬纸、棉纱等。

3.方法与步骤 3.1准备工作 (1)确定路段。可以是一个作业段、一天完成的路段,或按相关规范的规定选取一定长度的检查路段。 ( (5)将钻取的芯样妥善盛放于盛样器中,必要时用塑料袋封装。 (6)填写样品标签,一式两份。一份粘贴在试样上,另一份作为记录备查。

(7)对钻孔的路面坑洞,应采用同类型材料填补压实,但取样时留下的水分应用棉纱等吸走,待干燥后再补坑。 4.圆柱试件的劈裂试验步骤 4.1至试验龄期时,自养护室取出试件,用湿布覆盖,避免其湿度变化。测量出直径、高度并检査外形,尺寸量测至1mm。 4.2在试件中部划出劈裂面位置线,圆柱体的母线公差为0.15mm。这两条母线应位于同一轴向平面内,彼此相对,两条线的末端在试件的端面上相连,应为通过圆心的直径,以明确标明承压面。将试件、劈裂夹具、垫条和垫层如图所示放在压力机上,借助夹具两侧杆,将试件对中。开动压力机,当压力机压板与夹具垫条接近时,调整球座使压力均匀接触试件。当压力到5kN时,将夹具的侧杆抽掉。 4.3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Pa/s-0.05M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5MPa/s-0.08M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8MPa/s-0.10MPa/s。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 (N)。 5.试验结果

水泥组分测定作业指导书水泥集团公司

水泥组分测定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为保证水泥组分测定规范,检测数据准确,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用于水泥组分测定。 3职责:化验室分析组负责水泥组分测定。 4测定方法 (1) 基准法:采用实际掺入水泥的混合材料和硅酸盐水泥 (P.I ) 试样中的不溶渣含量对组分含量计算结果进行校正的方法; (2) 代用法:采用硅酸盐水泥(P.I) 在盐酸溶液和EDTA 溶液中不溶渣含量的统计平均值,按照水泥生产方式的不同,分别给出组分的计算公式。 4.1 试剂 4.1.1 盐酸溶液; 4.1.2 95% 乙醇或无水乙醇; 4.1.3 氢氧化钠溶液(50g/L) :将5g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贮存于塑料试剂瓶中;

4.1.4EDTA 溶液[c(EDTA) = 0.15mol/L , c(NaOH) = 0.25mol/L ]:称取55.8gEDTA 和10g 氢氧化钠,置于 1000ml烧杯中,加入500?600ml水,加热并搅拌使其溶解, 过滤,冷却至室温后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4.1.5磷酸盐PH标准缓冲溶液:称取磷酸氢二钠 2.2384g 与磷酸二氢钾0.8506g,精确至0.0001g,置于200ml烧杯 中,加入约100ml水,加热搅拌并使其溶解,冷却至室温后, 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洗净烧杯并稀释至标线,摇匀,不同温度下的磷酸盐PH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见表一: 表 4.1.6硼酸盐PH标准缓冲溶液:称取0.9534g四硼酸钠, 精确至0.0001g,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100ml水,加热 搅拌并使其溶解,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

水泥混凝土坍落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水泥混凝土坍落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 依据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2. 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目的: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 2.2适用范围:本试验适用于坍落度大于10mm,集料粒径不大于40mm的混凝土。集料粒径大于40mm的混凝土,允许用加大坍落度筒,但应予以说明。 3.试验环境: 3.1在试验室检测,检查温湿度仪,在试验记录中注明室内温湿度。 3.2在施工现场检测,要记录现场试验时的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1试验仪器

4.2试样制备:施工现场及室内按配合比拌合好的混凝土。 5.试验步骤: 根据《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T0522-2005方法进行试验。 6.试验结果整理: 6.1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度扩展度值以毫米(mm)为单位,测量精确至1mm,结果修约至最接近的5mm。 6.2当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内容:○1.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执行标准;○2.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3.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4.环境温度和湿度;○5.搅拌方式;○6.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坍落度扩展度);○7.要说明的其他内容,如棍度、含砂情况、粘聚性和保水性。

8.试验注意事项: 8.1.混凝土拌合物需分层装筒,分层插捣,每层插捣25次。 8.2圆锥筒慢慢垂直提起,提筒不能过快。 8.3测量坍落度值时,须量平尺底面至试样顶面中心之间的垂直距离。 8.4当混凝土试件的一侧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切破坏,应重新取样另测。如果第二次仍发生上述情况,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记录。 8.5如锥体突然倒塌,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现象,表示粘聚性不好。 8.6用加大坍落度筒量测时,应乘系数0.67,以换算为标准坍落度。 8.7从开始装筒至提起坍落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2.5min。

混凝土碱含量计算方法

混凝土碱含量:混凝土碱含量是指来自水泥、化学外加剂和矿粉掺合料中游离钾、钠离子量之和。以当量Na2O计、单位kg/m3(当量Na20%=Na20%十0.6 58K20%)。 即:混凝土碱含量=水泥带入碱量(等当量Na20百分含量×单方水泥用量)十外加剂带入碱量十掺合料中有效碱含量。 混凝土碱含量计算方法 A、0、1 水泥 水泥的碱含量以该批水泥实测碱含量计,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以实际用量计,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提供的碱含量AC可按下式计算: Ac=WcKc(kg/m3) (1) 式中Wc—水泥用量(kg/m3); Kc—该批水泥的实测碱含量(%)。 A、0、2 外加剂 当外加剂的掺量以水泥质量的百分数表示时,外加剂引入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碱含量Aca按下形式计算: Aca=∑WcaKca(kg/m3) (2) 式中Wca—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某种外加剂用量(kg/m3) Kca—某种外加剂该批的碱含量(%)。 A、0、3 掺合料 掺合料提供的有效碱含量Ama可按下式计算: Ama=∑βWmaKma(kg/m3) (3)

式中β—某种掺合料有效碱含量占掺合料碱含量的百分率(%); Wma—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某种掺合料用量(kg/m3); Kma—某种掺合料该批的碱含量(%)。 对于低钙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灰、沸石粉,β值分别为15%、50%、50%、100%。 A、0、4细集料和拌和水 如果细集料为海砂及拌和水为海水时,由海砂和海水引入每立方米混凝土的 碱含量Aaw可按下式计算: Aaw=0.76(WaPac+Ww Pwc) (4) 式中0.76—氯离子质量折算成等当量氧化钠质量的系数; Wa—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海砂用量(kg/m3); Pac—海砂的氯离子含量(%); Ww—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和水用量(kg/m3); Pwc—拌和水的氯离子含量(%)。 A、0、5 混凝土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碱含量A可按下式计算: A=Ac+Aca+Ama+Aaw(kg/m3) (5)

水泥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水泥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NTJCZ-TG09)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性能试验。 2.执行标准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 《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GB1345—199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 3.细度 3.1方法原理 是采用80um筛对水泥试样进行筛析试验,用筛网上所得筛余物的质量占试样原始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水泥样品的细度。 3.2取样 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 3.3试验步骤 1)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上,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粘附在筛盖上,可轻轻敲打,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结果计算:F=Rs/W×100%(精确至0.1%) 3.4试验筛修正法: 用一种已知80um标准筛筛余百分数的粉状式样,作为标准样,测试方法同筛析法。 计算修正系数C=Fn/Ft(精确至0.01);修正后:Fo=C×F;修正系数C超出0.08~1.20的试验筛不能用作水泥细度检验。 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 4.1原理 1)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通

水泥试验方法及步骤

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 Ⅰ执行标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344-1999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GB1345-91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 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Ⅱ代表批量及取样方法: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 为一批,每一批抽样不少于一次。从分布均匀的不同部位,至少从20袋中抽取(散装至少从三个罐中抽取)大致相同数量,混合后取12kg 样品送试。 Ⅲ送试样品处理: 试验前:接到水泥试样后,应立即将水泥(约12 kg)装入内部套有塑料袋的留样桶里,然后封紧袋口、盖严桶盖,贴上编号标签后送至水泥试验室,待24h后进行试验。 试验后:试验完毕,剩余水泥应妥善处理,同样封紧袋口、盖严桶盖,放置于水泥样品留样架上,留置三个月,再报质量负责人按要求处理。

Ⅳ水泥室验室要求: 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养护池水温度应保持在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及养护池水温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养护箱或雾室的温度与相对湿度至少每4h记录一次,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记录次数可以酌减至一天记录二次。 Ⅴ水泥检测方法及步骤: 试验前先使仪器设备空转运行,检查是否正常,然后认真填写各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水泥物理性能检测主要包括水泥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几项。 一、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GB 1345—91 1、仪器:试验筛、负压筛析仪、天平 2、样品处理: 水泥样品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3、操作程序(负压筛法): (1)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

碱含量对混凝土影响

较高碱含量水泥所配制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预防措施 https://www.360docs.net/doc/da2316096.html,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2005-4-30] 摘要:本文论述了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破坏的原因、机理及影响因素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混凝土发生碱集料反应所必须具备的三个必要条件。针对我国水泥生产中碱含量不易降低到有关规定的现状,提出了为防止工程中所配制混凝土发生碱集料反应破坏所应采取的 几个有效措施。 关键词:水泥碱含量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预防措施 一、前言 混凝土耐久性的不足和早期劣化现象,严重影响着结构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混凝土早期劣化的原因很多,如荷载超过设计许用承重、化学侵蚀、冻融循环、内部配筋锈蚀和碱集料反应等。碱集料反应发生在混凝土内部,导致混凝土体积异常膨胀,产生裂缝,更加加剧了其它因素所引起的混凝土劣化过程。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都认为[1-4],尽快弄清混凝土发生碱集料反应破坏的机理,寻求预防和彻底解决碱集料反应破坏的有效方法是当务之急! 对于碱集料反应的预防来说,严格控制所使用水泥的碱含量(即Na+和K+含量)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也已在我国有关规范[5,6]中规定。但是,目前我国水泥碱含量较高的现象普遍存在,且混凝土内部的碱不仅仅只来自于水泥,还有可能来自于含碱外加剂、含盐集料以及渗透进入混凝土内部的外界盐类介质等;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除了水泥之外可能还有掺合料,而掺合料的掺加又有助于降低发生碱集料反应的可能性[7]。笔者认为,就当前混凝土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水平来说,不具体考虑混凝土的原材料和性质,单纯通过限定水泥碱含量的措施来预防工程中的碱集料反应尚有不妥之处,应当同时提出多种预防措施供实际工程参考。 本文将讨论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危害、发生机理及控制措施,并重点针对用碱含量相对较高的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提出预防碱集料反应的有效措施。 二、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发现与研究进展 20世纪30年代,美国西部地区的堤坝、公路、桥梁等混凝土结构发生异常膨胀,产生裂缝,当时,尚未寻找出具体的原因。1940年,T.E.Stanton[8]首次将这种混凝土异常膨胀并产生开裂的原因归结为是由于碱含量较高的水泥与某种页岩或蛋白石集料之间发生反应所引起的,他把加利福尼亚州的King City大桥的桥墩损伤的结构物所使用的集料制成砂浆试件,测定变形率后,发现膨胀率很大,他认为是由于碱含量高的水泥析出的KOH、NaOH与含有活性SO2的集料发生了反应。

回弹仪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回弹仪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它构筑物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快速评定,所试验的水泥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100mm,湿度应不低于10°C。 回弹法试验可作为试块强度的参考,不得用于代替混凝土的强度评定,不适于作为仲裁试验或工程验收的最终依据。 2 仪具与材料 本方法需用下列仪具和材料: 1) 混凝土回弹仪:指针直读式的混凝土回弹仪,也可采用数字显示或自记录式的回弹仪。回弹仪应符合下列标准: a.水平弹击时,在弹击锤脱钩的瞬间,回弹仪的标称动能为。 b.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弹击锤起点应位于刻度尺的零点处。 c.在洛氏硬度为HRC60±2的钢钻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 2)酚酞酒精溶液,浓度为1%。 3)手提式砂轮。 4)钢钻:洛氏硬度HRC60±2。 5)其它:卷尺、钢尺、凿子、锤、毛刷等。 3 回弹仪检定与保养 回弹仪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检定单位校验。检验合格的回弹仪应具有检定合格证,其有效期为半年。 1)累计弹击次数超过6000次; 2)弹击拉簧座、弹击杆、缓冲压簧、中心导杆、导向法兰、弹击锤、指针轴、指针片、指针块、挂钩及调零螺丝等主要零件之一经更换后; 3)弹击拉簧前端不在拉簧座原孔位或调零螺丝松动; 4)遭受严重撞击或其它损害。 回弹仪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钢钻上进行率定试验; 1)进行构件测试前后,如连续数天测试,可在每天测试完毕后率定一次; 2)测定过程中对回弹值有怀疑时。 如率定试验结果不要规定的80±2范围内,应对回弹仪进行常规保养后再进行率定,如再次率定仍不合格,应送检定单位检验。 回弹仪率定步骤 回弹仪率定试验宜在室湿为20±5℃的条件下进行。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

混凝土碱含量计算

混凝土碱总量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53-93) 二、计算方法 1、水泥 水泥的碱含量应以实测平均碱含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以实际用量计算,水泥提供的碱可按下式计算: Ac=WcKc(Kg/m3) 式中:Wc-水泥用量(Kg/m3) Kc-水泥平均碱含量(%) 2、掺合料 掺合料提供的碱含量可按下式计算: Ama=βγWcKma(Kg/m3) 式中:β-掺合料有效碱含量占掺合料碱含量的百分比(%) γ-掺合料对水泥的重量置换率(%) Kma-掺合料碱含量(%) 3、化学外加剂 在化学外加剂的掺量以水泥重量的百分数表示时,外加剂引入混 凝土的碱可按下式计算: Aca=aWcWaKca(Kg/m3) 式中:a-将钠或钾盐的重量折算成等当量Na2O重量的系数

Wa-外加剂掺量(%) Kca-外加剂中钠(钾)盐含量(%) 4、集料和拌合水 如果骨料为受到海水作用的砂石和拌合水为海水,则由集料和拌合水引入混凝土中的碱可按下式计算: Aaw=0.76(WaPac+WwPwc) (Kg/m3) 式中:Pac-集料的氯离子含量(%) Pwc-拌合水的氯离子含量(%) Wa-集料用量(Kg/m3) Ww-拌合水用量(Kg/m3) 5、混凝土碱总量可按下式计算: A=Ac+Aca+Ama+Aaw(Kg/m3) 三、混凝土碱总量计算 1、C20砼,配合比如下: Ac=224×0.43%=0.96(Kg/m3) Ama=0.15×73×0.92%=0.1(Kg/m3) Aca=3.6×3.02%=0.01(Kg/m3) 碱总量:A=Ac+Aca+Ama=1.07(Kg/m3)<3(Kg/m3),满足规范要求。

水泥厂安定性检验作业指导书

水泥厂安定性检验作业指导书 1. 仪器 1.1 水泥净将搅拌机 1.2雷氏夹 1.3沸煮箱(压蒸釜) 1.4玻璃板 1.5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比长仪) 1.6 天平 1.7 量筒 1. 材料及室温 2.1 水泥式样应充分混匀,通过0.9mm 方孔筛; 2.2试验室温度应控制在20 ± 2 C,相对湿度不低于50% 2.3养护箱温度应控制在20 ± 1 C,相对湿度不低于90%; 2.4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时一致; 2. 雷氏夹法 3.1将两个雷氏夹分别放在两块玻璃板上,立即将拌好的 标准稠度净浆装满环模;装模时一手扶住环模,另一只手用

宽约10m m的小刀插岛模内净浆数次,磨瓶,然后盖上玻璃 板; 3.2将成型好的试件立即放入养护箱内,养护24±2h; 3.3脱去玻璃板,在膨胀值测定仪上测定并记录每个试件 两指针的间距(A),精确至0.5mm; 3.4将试件放入沸煮箱内, 指针朝上, 互补交叉, 在30± 5min内煮沸,并维持3h± 5min,到时放水,开箱,冷却至室温; 3.5取出试件, 在膨胀测定仪上测量并记录指针的间距(C);当两个试件沸煮后的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 于5.0mm时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大于4mm 时,应重新试验, 再如此为不合格; 4. 试饼法 4.1将按标准稠度用水量检验方法拌制好的净浆,取一部 分分成两等份,使呈球形,分别置于100mn¥ 100mm的两块 玻璃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小刀由边缘向中心抹动, 做成直径70mm< 80mm中心厚约10mm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 4.2将成型好的试饼立即放入养护箱内,养护24± 2h; 4.3从玻璃板上取下试饼,检查有无裂缝,如有应查找原 因,矿渣水泥可能发生起皮;

【精品】水泥物理性能检测作业指导书

第一节概述 水泥在胶凝材料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是基本建设中的最主要的材料之一。 水泥属于无机水硬性胶凝材料,它不仅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也能在水中凝结硬化,并保持和发展其强度。水泥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交通、城市建设、水利以及海洋开发等工程建设中。 一、水泥分类

水泥按其用途及性能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 通用硅酸盐水泥主要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 专用硅酸盐水泥主要包括:油井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砌筑水泥等。 特性硅酸盐水泥包括:快硬硅酸盐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等。 二、主要的水泥品种及其检验标准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 《道路硅酸盐水泥》GB13693-2005 《白色硅酸盐水泥》GB/T2015—2005 《快硬硅酸盐水泥》GB199-1990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GB748—2005 《铝酸盐水泥》GB201—2000

《砌筑水泥》GB3183—2003 第二节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一、一般规定

(一)取样 1、《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1990 2、水泥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性,亦可以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3、封存样应储存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密封保管三个月。试验样应妥善保管。 (二)式样及用水 1、水泥式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 (按GB/T17671-1999检验可不筛:按GB177—1985检验则有以上要求)。

预拌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预拌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1

一、水泥试验操作细则 ( 一) 相关标准 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T 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分析) 》; GB/T 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2573-2008 《水泥取样方法》; JC/T 738-2004 《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 GB/T 8074-2008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 二) 取样方法 1、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 以一次进厂 ( 场) 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得超过500t. 随机地从不少于 3 个车罐中各取等量水泥, 经搅拌均匀后 , 再从中取不少于12kg 水泥作为检验试样 . 把试样均匀分成两等份, 一份由实验室按标准进行试 验, 一份密封贮存, 以备复验用. 2、对以进厂( 场) 的每批水泥, 视在厂(场) 存放情况, 应重新采集试样复验其 强度和安定性 . 存放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 使用前必须进行复验, 并按复验结果仲裁. ( 三) 必试项目 1、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1)、材料 a. 当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24h 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气密的容器 里,容器应与水泥不发生反应。 b. 标准砂应符合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的质量要求。 c. 仲裁试验或其它重要试验用蒸馏水,其它试验可用饮用水。 (2)温、湿度 a. 水泥试体成型试验温度为20± 2℃,相对湿度大于50%。水泥试样、标准 砂、拌和水及试摸的温度与室温相同。 b. 养护箱温度为20± 1℃,相对湿度大于90%。养护水的温度为20± 1℃ (3)、试体成型 a. 成型前将试摸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一些黄干油,紧 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薄层机油。 b. 水泥与标准砂的重量比1:3。水灰比为。 c. 每成型三条试体需称量的材料及用量见下表: 材料用量 水泥(g)450± 2 标准砂(g)1350± 5 拌合水(g)225± 1 a. 胶砂搅拌时先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 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 后,在第二个30s 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当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粒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 量加完。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 90s,在第一个15s 内用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中间,再高速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

碱含量计算书

C25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碱含量计算书 一、配合比: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 473 :725 :851 :224 :19.0 1、水泥为宁夏青铜峡P.0420.5; 2、砂采用柳林金星砂场生产的山砂; 3、碎石采用山西柳林晋垣石料厂的碎石; 4、外加剂采用山西凯迪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KD-5液体速凝剂; 5、拌和水采用送榆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检验合格的段家湾河水。 二、计算依据: 采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标准号CECS53:93。 三、各种材料带入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一米立方混凝土) 1、水泥: 水泥的碱含量以实测平均碱含量计,每立方混凝土水泥用量以实测用量计,水泥提供的碱含量为: Ac=W C K C=473×0.58%=2.7434(kg/m3) W C———水泥用量(kg/m3) K C———水泥平均碱含量(%) 2、骨料和拌和用水:

骨料带入混凝土中碱含量(骨料不受海水侵蚀,故碱含量不用考虑)。 3、施工用水: 456.77×224/1000000=0.10231648(kg/m3) Wa———骨料用量(kg/m3) Pac———骨料的氯离子含量(%) Ww———拌和用水用量(kg/m3) Pwc———拌和用水的氯离子含量(%) 4、1立方米混凝土中总碱含量的计算: 总碱含量:A= Ac + Aaw=2.7434+0.10231648=2.84571648 二、本项目对混凝土碱含量的具体要求: 混凝土最大碱含量为不超过 3.0(kg/m3),计算结果为2.84571648(kg/m3),可以满足要求。 附件: 1、水泥出厂报告; 2、外加剂试验报告; 3、粉煤灰试验报告; 4、砂试验报告; 5、碎石试验报告; 6、施工用水试验报告; 7、混凝土配合比选定报告。

水泥检验作业指导书汇编(DOC)

水泥检验作业指导书汇编 分发号: 持有人: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4年1月15日发布2014年1月15日实施 目录

1、温度控制检验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品管部为保证圆满完成各项试验、检验任务,必须具备一定的试验环境条件,为此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使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实验室试验条件的控制。 3.控制要求 3.1分析室 分析室温度应相对稳定,最好在20~25℃,用空调调节控制温度。 3.2物理室 3.2.1成型室 成型室温度要求在20±2℃,相对湿度大于50%,每日检查一次,如不符合要求,用空调或加湿气进行调节。 3.2.2养护箱 养护箱温度要求在20±1℃,相对湿度大于90%,。每日检查两次,如不符合要求,用箱体上仪表或温湿调控器进行调节。 3.2.3养护水 养护水温度要求在20±1℃。每日检查一次,如不符合要求,用电炉或空调进行调节。 3.2.4破型室 破型室温度要求在20±3℃,相对湿度大于50%,每日检查一次,如不符合要求,用空调或加湿气进行调节。

3.3荧光分析室 荧光分析室温度要求在22~26℃,相对湿度小于60%,每日检查一次,如不符合要求,用空调进行调节。 3.4其它操作试验室应根据仪器的使用温度要求范围进行调节,每日检查一次,如不符合要求,用空调进行调节。 2、水泥细度检验作业指导书 1 目的:保证细度检验规范,检验数据准确,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范围:适用于水泥细度的检验。 3 职责:化验室物检组负责水泥细度的检验。 4 程序 4.1 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4.1.1检查筛子是否完好,定期用标准粉校验。 4.1.2检查筛座中喷嘴是否旋转自如,气流是否顺畅。 4.1.3将检验样充分拌匀,通过0.8mm方孔筛,准备好试验天平,最大称重100g,分度值0.01g。 4.2 试验操作 4.2.1称取试样0.080mm方孔筛25g,精确到0.01g(0.045mm方孔筛10g,精确到0.01g),倒入负压筛内,开启负压筛析仪进行筛析,保持负压4000-6000pa,连续筛析2分钟。 4.2.2筛毕取下筛子,将筛余物集到一边,倒入天平称量盘内称量,精确至0.01g,计算出筛余的质量百分数。 4.3 数据计算 Rs F = ————×100 ×C W 式中:F:试样的筛余百分数,%;

砼碱含量及氯离子的计算方法(精)

砼碱含量及氯离子的计算计算方法 1、水泥:水泥碱含量以实测平均碱含量计 Ac=Wc*Kc(Kg/m3) Wc—水泥用量kg;Kc—水泥平均碱含量% 2、化学外加剂:在化学外加剂的掺量以水泥质量的 百分数表示时 Ac a=a*Wc*Wa*Kca(Kg/m3) a——将钠或钾盐的重量折算成等量的Na2O重量的系数 Wa—外加剂掺量% Kca—外加剂中钠(钾)盐的含量(%) a表表6059 序号名称化学式每Kg物质含碱量注 1 硫酸钠Na2SO4 0.436 2 亚硝酸钠NaNO20.449 3 碳酸钾K2CO30.448 4 硝酸钠NaNO30.365

5 氯化钠+硫酸钠NaCL+Na2SO40.464 1:1 6 氯化钠+亚硝酸钠NaCL+NaNO20.486 1:1 1、含碱量按Na2O含量计算 2、K2O折算为Na2O时乘以0.658 3、掺合料:掺合料提供的碱含量按下式计算 Am a=B*Y*Wc*Km a(Kg/m3) 式中 B—掺合料有效碱含量占掺合料碱含量的百分率% Y—掺合料对水泥的置换率% Km a—掺合料的碱含量% 对于矿渣、粉煤灰和硅灰B值分别为50%、15%、50%沸石15%、矿渣与粉煤灰30%。 4、骨料和拌合水,如果骨料为受到海水作用的砂、石,拌合水为海水则由骨料和拌合水引入的碱含量可按下式计算 A a w=0.76*(W a*P a c+Ww*Pwc)(Kg/m3) 式中P a c—骨料的氯离子含量% Pwc—拌合水的氯离子含量% W a—骨料用量 Ww—拌合水用量(Kg/m3)

总 A=Ac+Ac a+Am a+A a w(Kg/m3) 二、钢筋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粗骨料、细骨料、水和外加剂等所含氯离子含量之和。其中以水泥、外加剂的含量为主,矿物掺合料、水中氯离子含量、粗骨料中含量较小,可忽略不计。细骨料可由试验验测得(海砂),非海砂可忽略不计。 以C30砼为例: 水泥300Kg 砂800 石1020 粉煤灰70 外加剂9.3 水189 碱含量:Ac=300*0.8%=2.4 Kg/m3 Aca=9.3*4.5%*0.436=0.18 Kg/m3(高效减水粉剂15%的Na2SO4含量,配制浓度为30%的泵送剂可测或外加剂厂提供报告) Ama=15%*70*(0.63+0.658*2.27)%=0.23 Kg/m3 (粉煤灰碱含量见化学分析,由供应商提供报告) A=Ac+Aca+Ama=2.81 Kg/m3<3 Kg/m3 氯离子含量: 水泥中氯离子含量=300*0.031%=0.0933 Kg/m3 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9.3*0.1%=0.0093 Kg/m3 (由外加剂厂提供氯离子含量报告) 总=0.093+0.0093=0.123 Kg/m3 0.123/370=0.033%<0.06% (370为胶凝材料总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