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求近似数的练习

四年级数学下册求近似数的练习

四年级数学下册求近似数的练习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近似数

《近似数》教学设计 前门小学:王保华 教材内容:课本第21-22页例题6、例题7、试一试和练一练,第24页练习四5-11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前门小学校园场景图片,提出:本校共有9个班级,学生总数约300人。(让学生从熟悉的环境中轻松融入课堂)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9个班级更精确,300人是个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12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 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项训练

人 教 版 四年级(上册) 数 学 基 础 知 识 专 项 训 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填空题专项训练 1、由5个千万、4个万、8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取近似值到万位约是()。 2、406000000读作(),这个数中的6在()位上,表示(),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 3、一周角=()平角=()直角。 4、367÷23把23看作()来试商比较方便。 5、下午3:00时针和分针夹成的最小角是()度。 6、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起第四位是()位,这个数的计数单位是(),如果这个数位上的数字是8,8表示()。 7、5个一百万、4个十万、2个千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它有()个计数单位。 8、在9、8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是九千万零八。 9、一个数加上2的和比最小的五位数多1,这个数减2是( 10、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起第四位是()位,这个数的计数单位是(),如果这个数位上的数字是8,8表示()。 11、5个一百万、4个十万、2个千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它有()个计数单位。 12、在9、8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是九千万零八。 13、一个数加上2的和比最小的五位数多1,这个数减2是() 14、120分米=()米 540秒=()分 72小时=()天 132个月=()年 15、计量角的单位是()。()是量角的工具。 16、角的大小要看两边(),()越大,角越大。 17、线段有()个端点。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它()端点。 18、过一个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19、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88000 80800 80008 800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锐角、平角、钝角、直角、周角按下列顺序排列。 ()>()>()>()>() 21、4293÷4口,要使商是二位数,口可以填()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专项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专项练习题 1、甲、乙两人同时加工一种零件,4天完成248个,,甲每天加工32个,乙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长方形操场的长是48米,小红绕操场一周走了150米,操场的宽是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化肥厂计划9天生产化肥6300吨,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85吨,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饮料厂生产了1200罐饮料,要将这些饮料每8罐装一盒,每6盒装一箱,这些饮料共可以装多少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一根51米的绳子在树杆上饶了18圈还剩15米,饶树杆的一圈长度是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团体操训练,如果每列15人,需站28列。如果每列20人,需站多少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30千克黄豆可以做出120千克豆腐,16千克黄豆可以做出多少千克豆腐?做200千克豆腐要用黄豆多少千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筑路队计划20天筑路960米,实际提前4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筑路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学校有一条长60米的通道,在通道的一边从起点开始每隔12米放一盆菊花,共需放多少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王师傅要加工658个零件,已经完成274个,余下的每小时加工32个,还要几小时能全部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壶麻油重1000克,把这些油倒入只能装80克的小瓶中,至少准备多少个这样的小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星火小学共有22个班级为灾区小朋友捐款,其中低年级捐了1800元,中年级捐了2650元,高年级捐了3250元,平均每个班级捐款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修建一块占地8000平方米的市民广场,如果每50平方米要用地砖40块,修这个广场至少要准备多少块地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张经理白天开车从甲城去乙城,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5小时到达。晚上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50千米,几小时到达甲城?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求近似数》word教案

求近似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页例5、例6,“做一做”及练习二第3-5、7-8题。 教学目的: 1.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2.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3.关键:把生活中的某些镜头带到学生面前,由果到因,让学生体会“近似值”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教学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投影出示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图片,介绍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细胞:能输送氧气。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白细胞:10000个。 2.让学生把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个数读出来。 ①按照四位分级的方法把上面三个数表示成下面形式: 500 0000 1 0000 ②让学生读出二个数:五百万、一万。 ③教师:读了这些数以后,你发现了什么? ④教师根据学生的读数过程作如下板书: 500 0000=500万 1 0000=1万 3.学生观察、比较等号右边与等号左边的数。 ①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等号右边的数与等号左边的数有什么不同? (等号右边的数省略了万位后面的尾数,等号左边的数没有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②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等号两边的数大小完全相同) 4.学生小组讨论: ①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只需要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 ②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既简单又不容易写错,使人一看就知道数的大小。) 5.小结:为了读数和写数的方便,今后我们可以直接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数。 6.练习: ⑴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4页“做一做”1、2题,师巡视。 ⑵改写完后,抽一部分同学把完成的练习在展示台上展示出来,集体评价。 二、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导入: 有些较大的数,有时没有必要或者无法说出它的准确数。比如,重庆市开展万人长跑活

四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

填空题 1、当除数是34时,试商时可以把除数看作( ),这样初商容易偏( )。 2、()个26相加的和是468;()比12个15多20。 334=21),这时被除数是()。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80秒=()分540厘米=()分米624时=()日 5、我们戴的红领巾上有一个()角,两个()角。 6、钟面上,分针转动360度,相应地时针转动()度。 从3:00走到3:15,分针转动了()度。 6点时,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度,是()角, 3点时,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度,是()角。 7、把“78÷26=3,26+3=29”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8、在5○1÷58中,如果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中最小填(),还可以填()。如果3□2÷36的商是一位数,□里的数最大可以填(),最小可以填()。在算式□17÷53中,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填()。 9、在公路上有三条小路通往小明家,它们的长度分别是125米、207米、112米,其中 有一条小路与公路是垂直的,那么这条小路的长度是()米。 10、李阳从1楼到3楼用了12秒,她从一楼到六楼需要()秒。 11.二百零六亿八千万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用“亿”作单位这个数的近似数是()亿。 12.2个千万、7个万、8个百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这个数读作()。 13.由6、7、5、1、0组成的最大数是(),最小数是()。14、计算除法时,错将除数36看成63,结果得到商12。请你帮他算一算,正确的商应该是()。

15.一个边长2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16、把两道算式组成综合算式,再用递等式计算。 14×2=28 21×4=84 10×5=50 28-15=13 200-84=116 30+50=80 ()()() 选择、判断题 1、30度的角被投影仪投到屏幕上时角就变大了。() 2、570÷40=14……1。() 3、在方向板上,北和西南之间夹角是135°。() 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相交就是平行。() 5、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垂直。() 6、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7、在10倍的放大镜下看15度的角就变成了150度。() 8、六位数一定比七位数小。() 9、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10、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不可能是三位数。() 1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最多是两位数。() 12、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1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14.观察物体时,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形状可能有不同的摆法。()15、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1、在4□7÷46的商是两位数,□中的数最小是()。 ①7 ② 6 ③5 2、想使物体从斜面上向下滚动时尽可能地快,下面的选项中,木板与地面的夹 角是()度最符合要求。 ①20 ②38 ③10 ④80

小学四年级数学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7册p96—97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近似数,会根据要求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进一步感受数学 生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教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认识近似数 1.出示例题 到____年末,我国有公共图书馆2709个,图书馆藏书约47776万册。 到____年末,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1999个,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约有14398万公顷。 (1)读说说图中的数字 (2)思考:画线的数所表达的数量哪些是实际的准确数,哪些是表示大约多少的的数?你是凭借什么来判断的? (3)说明:像2709和1999这样的数,表示事物的数量是准确的,它们就是准确数;而在生活中有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精确的数表示,而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就是近似数。(板书课题)上面哪些是近似数?

2.生活中的近似数 (1)在生活中找一找近似数的例子 (2)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完成,说说判断是近似数的理由。 二.求近似数的方法 1.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谈话: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判断近似数,那么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1)出示表格:下面是某市____年末全市人口情况统计。 总计(人) 男性(人) 女性(人) 970889 484204 486685 (2)指名读一读男性、女性及总计人数。 (3)提问: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各接近四十几万?请尝试写出它们的近似数。 说明:例如男性的 48 4204接近48万,所以近似数就是480000,因为484204的的千位上是4,比5小,所以离48万近些;女性的486685更接近49万,所以近似数就是490000,因为486685千位上超过了5,所以离49万近些。 你们使用的办法叫“四舍五入法”,关于四舍五入法“课本第96页下面作了详细介绍,请认真阅读。

四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数学作业完整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 数学作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 中的“6”表示()。 A、6个1 B、 6 个 C.6个十分之一D6个千分之一 D.3、 10个百分之一和()个千分之一相等。 E.A. 1000 F.4、下面各组数中,数值相等而计数单位不同的是( B. 和),个位、十位、百位、....都是()。 G.A、计数单位 B、数位 C、位数 H.6、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I. A. 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 J. B. 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K. C. 大于而小于的一位小数只有、、三个。 L. D.整数不一定比小数大。M.7、两个小数,如果甲数比乙数大,那么甲数的计数单位一定比乙数()。 N.A、大 B、小 C、无法确定 O.8、万改写成以“ 1”作单位的数是()。 P.A 190 B 19000 C D 1900 Q.9、下列各小数中,()的百分位“五入”是。 R. A B C D S.10、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这个数最小是()。 T.A B C D 11、想一想, 2.□4 >,□里有()种填法。 A 3 B 4 C 5 D 6 12、李丽在一次跳远比赛中成绩是第三名,下面是小组四名同学的成绩,李丽的成绩是()。 U. A 米 B 米 C 米 D 米V.三、判断(12分) W.1、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而整数部分则没有最高位() X.2、10个十分之一是1个百分之一。()Y.3、千克的棉花比700克的铁块一样重。() Z.4、小数位数越多,这个小数就越大。 () AA.5、与的大小相同,意义也相同。() BB.6、把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CC.7、要把一个数扩大100倍,只要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 DD.8、小数位数越多,这个小数就越大。 () EE.9、在小数点后面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FF.10、大于而小于的小数有无数个。() GG.11、因为=,所以近似数可以写成。() HH.12、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 II.四、解决问题(24分) JJ.1、把下面的小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KK. LL. 20千克 30000克 千克吨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专项专题训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专项专题训练 1.图上画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计算2.35+5.5时,要把两个小数的末尾的“5”对齐相加。() 3. 2.06和2.0507保留一位小数都是2.1。 4.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不可以看成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高。 5.把0.08扩大100倍是0.8。 6.过直线外一点和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作一条。 7.一个正方体,无论从任何一个面看,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8.百分之37=0.037 9.乘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一样,都是交换位置,有简算的目的. 1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大于直角。 11.两条直线永不相交,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判断对错) 1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得数的小数部分有0的要把0去掉。() 13.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14. 100个千分之一等于1个十分之一。 15.在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行,第二个数字表示列。 16. 9个同学一起做花,一共做了182朵,平均每人大约做20朵。() 17.在表示近似数的时候,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18.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是扩大100倍。 19.四(一)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35米,其中一名学生的身高可能是1.51米。

20.一个数先缩小到原来的 21. 25×(40+2)=25×40+2. 22.地球上的纬线是横着的,经线是竖着的,也可以用数对确定下来。 23.千分之25米=25厘米 24.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用直条来说理比用数据说理来得更形象一些,数量关系也更明显。 25.把1.70化简得1.7。 26.学校买了一批图书,每班分24本,正好分给18个班。如果要分给27个班,平均每班分16本。 27.用2、3、5、0、9这五个数字组成的最接近十万的数字是95320 28.没有钝角和直角的是______。 29.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扩大10倍。 30.统计图应该在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绘制。

沪教版(2015秋)四年级下册 小数与近似数

小数与近似数(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了解保留几位小数、精确到哪一位的具体含义。 3.知道在表示近似数的结果时,小数部分末尾的“0”不能去掉。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知道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部分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胡老师知道你们在上学期已经学过一些求近似数的方法,谁来回忆一下? 预设:“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 2.你们学得真不错,老师准备了几个题目考考你们: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他们的近似数。 986534≈ 50047 ≈ 58741 ≈ 31200 ≈ 398010 ≈ 14870 ≈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 ≈32万 47□05 ≈48万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刚才胡老师知道了一些同学的身高,那你们知道胡老师有多高吗? 胡老师上次测量到的高度是1.703米,一般我们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说1.7米就可以了。在我们实际生活中,许多小数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小数与近似数) 【以身高引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减少陌生感。】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1)小胖有1美元,他想兑换成人民币,根据2011年4月20日的人民币汇率表,可以兑换多少元? 出示:6.5294元人民币就是6元5角2分…… “2”后面的数怎么办呢? 预设:人民币最小的单位就是分,后面的数就可以不要了。 对,我们把6.5294四舍五入到分就可以了,那么应该保留到哪一位小数呢?我们又应该看哪一位数来决定呢? 预设:分在百分位上,保留到百分位,看千分位。 千分位上的数字是9,说说你的想法。 9>5,向前一位进1.

(完整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项练习

薄弱环节专项全练全测(一) 数与代数【薄弱点一】大数读、写的准确性 一、读出或写出下列各数。(8分) 30050082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60400090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千零四十万四千零二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零五写作:________________ 二、求近似数。(8分) 1.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16493560≈9528641≈ 2.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2709546312≈9953364778≈ 三、选择。(6分) 1.下面三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出来的是( )。 A.50000800 B.50080 C.5008000 2.下面各数中,用9,8,7,5,0这五个数字组成的最接近8万的数是( )。 A.89750 B.80579 C.85079 3.74□7600000≈75亿,□里最大能填( )。 A.8 B.9 C.7 【薄弱点二】乘、除法计算的准确性 四、改错。(12分)

五、笔算下面各题,带※号的要验算。(24分) 240×38=207×40=※360×50= 380÷70= 694÷72=※633÷21= 【薄弱点三】用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的正确性 六、解决问题。(34分) 1.一块长方形草坪的面积是120平方米,改建后,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宽扩大到原来的3倍,改建后草坪的面积是多少?(8分) 2.某花店在教师节到来之际,搞促销活动:每盆月季花16元,买3盆送1盆。 照这样计算,买4盆花,每盆比原来便宜多少钱?(8分) 3.一根木头长15米,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一段需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8分) 4.一辆长途客车6小时行了34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10分) 解法1:先求客车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再求12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解法2: 先求12小时中有几个6小时,再求几个348千米是多少。 【薄弱点四】合理安排时间 七、小红家来了客人,她要沏茶招待客人。(8分) 找茶叶:1分钟沏茶:3分钟接水:1分钟洗杯子:2分钟洗水壶:2分钟烧水:10分钟应该怎样安排时间才能使所用时间最短?至少要多长时间?

四年级下册数学求近似数练习

求近似数 姓名 1、精确到个位 8.01 19.904 30.789 2.5 2、保留两位小数 0.909 100.997 6.2674 54.86400 3、精确到十分位 0.957 99.99 7.386 9.58 4、口算 3.12×100= 459÷10= 100÷1000= 0.05×1000= 9.65÷100= 求近似数 姓名 2、精确到个位 8.01 19.904 30.789 2.5 2、保留两位小数 0.909 100.997 6.2674 54.86400 3、精确到十分位 0.957 99.99 7.386 9.58 4、口算 3.12×100= 459÷10= 100÷1000= 0.05×1000= 9.65÷100= 求近似数 姓名 3、精确到个位 8.01 19.904 30.789 2.5 2、保留两位小数 0.909 100.997 6.2674 54.86400 3、精确到十分位 0.957 99.99 7.386 9.58 4、口算 3.12×100= 459÷10= 100÷1000= 0.05×1000= 9.65÷100= 求近似数 姓名 4、精确到个位 8.01 19.904 30.789 2.5 2、保留两位小数 0.909 100.997 6.2674 54.86400 3、精确到十分位 0.957 99.99 7.386 9.58 4、口算 3.12×100= 459÷10= 100÷1000= 0.05×1000= 9.65÷100= 求近似数 姓名 5、精确到个位 8.01 19.904 30.789 2.5 2、保留两位小数 0.909 100.997 6.2674 54.86400 3、精确到十分位 0.957 99.99 7.386 9.58 4、口算 3.12×100= 459÷10= 100÷1000= 0.05×1000= 9.65÷100=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200题-word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200题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200题) 1.红石村小学分成6个小组去浇树,每组有4人,一共浇树360棵,平均每人浇树多少棵? 2.一箱鸡蛋的个数是一篮鸡蛋个数的3倍.一箱鸡蛋有96个,6篮鸡蛋有多少个? 3.王大爷的果园收获苹果358千克,梨270千克,李子196千克.苹果每箱40千克,梨每箱30千克,李子每箱20千克.算一算:装这几种水果,各需要多少个纸箱 4.在一条长为18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20米栽一棵.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 5.我们8个人用260元钱买门票,够吗 (你能用几种方法算呢 ) 6.这辆汽车每秒行18米,车的长度是18米,隧道长324米,这辆汽车全部通过隧道要用多长时间 7.春光粮油公司要出口680吨粮食,如果用22吨的集装箱,需要多少个如果选用17吨的集装箱,需要多少个 8.石家庄到承德的公路长是546千米.红红一家从石家庄开车到承德游览避暑山庄,如果平均每小时行驶78千米,上午8时出发,那么几时可以到达 9.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9米,宽是6米.这块菜地一共收青菜972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青菜多少千克

10.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亚洲最高的电视塔,它的高度是468米.一楼房有12层,高39米.电视塔的高度相当于几个12层住宅楼的高度 11.王爷爷家养的4头奶牛每个星期产奶896千克,平均1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奶呢 12.4辆汽车3次运水泥960袋,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水泥多少袋 13.(1)水波小学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安装12块玻璃,9间教室一共安装多少块玻璃 (2)杨柳小学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一共安装324块玻璃.平均每个窗户安装多少块玻璃 14.小红买了2盒绿豆糕,一共重1千克.每盒装有20块,平均每块重多少克 15.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结果只用了3个小时就到达了.这辆汽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6.白塔村计划修一条水渠,如果每天修16米,18天就能修完.第一天修了24米,照第一天的进度,几天能修完 17.虹光宾馆购进100条毛巾,每条6元.如果用这些钱购买8元一条的毛巾,可以买多少条 18.一包A4复印纸,每天用25张,20天正好用完.如果每天少用5张,那么可以用多少天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求近似数

教材概述 《相似数》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数学课,本节课是让学生收集一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和使用相似数,相似数与实际值之间有一定的偏差。让学生初步体会根据例外需要,可以在例外数位上取相似值。通过练习使学生了解“四舍五入”取相似值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相似数.2.能力目标: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根据详尽的情况求一个数的相似数。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体会数学的欢乐。 学情、学法 对于跨入四年级的学生,收集信息、数据,查找资料的能力已逐步形成,他们也很愿意去查找资料,收集数据。他们在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已比较强了,尤其是对于现实情境中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知识,表现的兴趣更浓,但也有部分学生分析、归纳、自主探索的能力还存在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展示台 师: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到的一些数据,给大家说一说,并说明这个数据是从哪里收集得到的,这个数据有什么实际意义。 生1: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这个数据是我在二年级课本上学到的,从这个数据中我知道了东方明珠电视塔的真正高度。它是亚洲第一高度。 生2: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国人约为13亿,这个数据是从《人口报》上查到的。说明中国人数逐渐在增多。 生3:我家的楼房花了16万元,这个数据是爸爸告诉我的。

生4:我从《中国少年百科全书》中查到了地球上住着约55亿人口。 师:同学们从各种途径中获得了好多信息数据,说明你们在学习上都很用心!师:老师也和你们一样,收集了一组关于植树方面的数据,这也是我们这一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用四舍五入法求相似数) 设计意图:学生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大数目的意义,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感受到收集信息渠道的广博性,增大信息量,为学习相似数奠定了基础。 (二)探索新知 1.认识相似数(1)出示教材第10页的五条数据信息。 师:谁能说说这些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生1:2002年我国造林面积约是747万公顷,说明造林面积很大。 生2:从“目前,世界上约有2万多种高等植物濒临灭绝”这个数据中,我认为大家都应该来保护植物,不能随意乱砍滥伐。 生3:在电视上或我们身边总有破坏自然保护区的事,2000年我国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276处,这样就可以防止破坏自然保护区了。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以上这组有关植树方面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思考片刻后,小组交流。) 生1:我们发现了有的数据前面有一个“约”字,而有的数据前面就没有“约”字。 生2:我们小组发现特别大的数据前面就有“约”字,而比较小的数据前面就没有“约”字。 师:为什么大数据前面就加“约”字,而小数据前面就不加“约”字呢?

【强烈推荐】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 1、同学们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2套。5000元买票够吗? 2、如果每个箱子装24袋牛奶;135箱能装多少袋牛奶?一个奶站有500袋牛奶;用20个箱子够装吗? 3、学校计划购买20套电脑桌椅;每套电脑桌椅990元;学校准备了20xx0元;够不够用? 4、中美饭店想买12张桌子和136把椅子;已知每张桌子156元;每把椅子48元;他准备8000元钱够不够? 5、实验小学同学们和山区的小朋友们“手拉手”;给山区小学捐书360套;每套20本。如果每人只读一本书;这些书可以满足7000人同时阅读吗? 6、一种观赏蔬菜袖珍南瓜买5盆送一盆。王阿姨一次买5盆;每盆便宜多少元?30元/盆 7、一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8、洗发水每瓶15元;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买4瓶送1瓶。一次买4瓶;每瓶便宜多少元? 9、一副乒乓球拍14元;买5 送2副;一次买5副;每副便宜几元?

10、一束鲜花30元;买5束送一束。王阿姨一次买5束;每束便宜多少元? 1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80千米/时用了5小时;返回时只用4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速度是多少? 12、从甲地到乙地有320千米;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能赶到乙地吗? 13、李叔叔开货车从佛山运货到东莞用了3小时;货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返回时只用了2小时;李叔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4、一辆长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5、王叔叔从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用了6小时;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6、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已知旅游车在平原每小时行50千米;山区每小时行30千米。这段路程有多长? 17、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去时用了6小时;速度是32千米/小时;回来只用了4小时;回来的速度是多少?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求近似数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求近似数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会求一个大数目的近似数。 2. 感受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大数目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探索、建构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课前准备: 小黑板、投影仪、预习单等。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活动一: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画线的这些数有什么不同?(可看书P96的内容) 读一读: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 准备小组里说一说,上面划横线的数中,精确数是:、近似数是:。 3. 讨论交流:什么样的数是精确数? 什么样的数是近似数? 4. 说说下面的数是近似数还是精确数。你的理由: (1)实验小学共有学生1439人。 (2)到2004年末,全国共有医院、卫生院约62000个。 (2)沪宁高速公路长约274千米,投资近62亿元。

活动二:学习求近似数的方法,初步理解什么是“四舍五入法”? 1.可看书P96的内容后独立思考: (1)484204接近四十几万?()理由: (2)486685接近四十几万?()理由: 你能在下面的直线上, 把男性和女性人数表示出 来吗?试试看,看看各接近 四十几万?你是怎么想 的? 2.看书96页下面的小字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四舍”什么意思?“五入”呢?举例说说什么是“尾数”?根据尾数的哪一位确定“舍”或“入”?近似数与原来的数之间用什么符号连接?为什么用“≈”? 活动三:试一试:写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小组交流说说这些数的尾数是什么? 2830004≈()万 1970000000≈()亿 980000000≈()亿 8890≈()万 你是怎么想的? 完成书P97想想做做1-5题。 二. 交流共享: 1.下面的数各接近几十、几百、几千? 48 54 305 345 985 950 2.小组交流活动一:板书:精确数近似数 交流什么样的数是精确数?什么样的数是近似数? (板书数据约等) 交流活动一中的几个数。 好!你们对精确数、近似数还有没问题?没有了,老师还考考你们。 出示:随堂练习: 说说下面的数是近似数还是精确数?为什么? (1)小明身高140多厘米,体重35千克 (2)四(3)班有42 人,全校有700人左右 (3)今天来我们四3班听课的老师大概有40人。 同学们我们已经能够正确判断近似数,那么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下面

2020四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专项专题训练

2020四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专项专题训练 1. 5,2是用来表示第五列第二行。 2. 2.983保留一位小数是3。 3. 计算2.35+5.5时,要把两个小数的末尾的“5”对齐相加。() 4. 同一个物体可能从不同方向上看到的形状相同。 5.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6. 5个0.1加上6个0.1是1.01。 7. 小红买一本字典用去10.50元,买一本科技书用去14.80元,付出30元,找回5.7元。 8. 0.500=0.5 9. 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扩大10倍。 10. 30904098这里面的三个0都在中间,所以都要读出来。 11. x+3=3x 12. 2×0.7与0.2×7的结果相同,意义也相同。 13. 近似值都比准确数大。 14. 小金在用计算器计算时不小心将819输错成818,这时,她说只要按一下改错键CE键就可以修改回来了,她说的对吗。 15. 判断对错.

在十进制计数法中,每个数位上可填入的最小数字是0. 16. 17个0.01是0.17,0.35里有35个0.001。 17. 判断对错. 500300400000读作五千零三亿零四十万. 18. 将27个完全相同的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堆成边长为3厘米的大正方体(如同魔方),那么堆成大正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81平方厘米。 19. 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20. 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最后一步是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时间。 21.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22. 拉抽屉时抽屉的运动是平移。 23. 23.65+7.29+6.35+5.71=(23.65+6.35)+(7.29+5.71)只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24. 判断对借 82030054040读作八百二十亿三千零五万四千零四十 25. 过直线外一点可以作无数条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 26. 一个数的万级上是715,个级上都是0,这个数读作七百一十五万。 27. 一千零三十二万零五十写出后有2个0。 28. 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是扩大100倍。 29. 平行四边形是易变形图形.(判断对错) 30.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四年级数学下册填空题专项练习,给孩子练习!

1.100.0103读作(),五十点五零写作( )。0.85的计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是1。 2.一个数由5个百6个十分之一和10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3.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1=72°,∠2=48° ∠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5°,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一个( )三角形(按角分类); 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38°,另一个锐角是()° 4.9.0968精确到十分位约为(),保留两位小数约是(),保留整数约是()。 5.把25缩小为原来的()是0.025,把7.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6.306900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把687430000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7 .填“>”“<”或“=” 4吨50 ○ 4.5吨 25×100-1 ○ 25×99 8.小红.小青和小兰三个小朋友同时买了同样的一枝铅笔,三天后小红用去2.03厘米,小青用去2.45厘米,小兰用去1.9厘米,他们三人中()剩下的铅笔最长。 9.一个三位小数取近似值后是3.82,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10.小明在小红南偏东30°方向上,小红在小明()偏()( )°的方向上。小明在小红南偏东25°方向上,也可以说小明在小红东偏南()°方向上。 11.在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 3元5分=()元 2.08米=()米()厘米 3吨40千克=()吨 760万=()亿 80米=()千米 12.把50.05的小数点去掉,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倍;把36缩小到它的()是0.036。 0.78去掉它的小数点就比原来的数大() 13.不改变数的大小,把3.5改写成三位小数是();小军读数时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读丢了,读成三千零四,原来的小数应该读出两个零,原来的小数是()。 14.求“130乘16与23的和,再减150,差是多少?”写成综合算式是() 15.◇×98+◇×2=6300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算式专项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算式专项练习题 1、78+12= 90×6= 综合算式: 2、278—12= 66×9= 综合算式: 3、19×96= 962÷74= 1824-13= 综合算式 4、59+66= 125×64= 10000-8000= 综合算式: 5、798-616= 5940÷45= 132×182= 综合算式: 6、315×40= 12600-364= 12236÷7= 综合算式: 7、72-4= 68×6= 408÷3= 综合算式: 6、72-4= 63÷3= 68×21= 综合算式: 1

8、35-25= 10÷5= 2+251= 综合算式: 9、50-5= 4×45= 180÷2= 综合算式: 10、744÷24= 25+31= 72-56= 综合算式: 11、570-528= 35×42= 1470÷14= 综合算式: 12、4×157= 6280÷628= 712-10= 综合算式: 13、 56╳3= 200-168= 3200÷32= 综合算式: 14、 772÷4= 28+193= 221╳25= 综合算式: 15、 19╳34= 646-623= 2990÷23= 综合算式: 16、 18╳23= 467-414= 3445÷53= 综合算式: 2

16、 2842÷29= 7653-98= 7555+432= 综合算式: 17、 175-147= 56╳27= 1512÷28= 综合算式: 18、88+80= 168÷14= 268-12= 综合算式: 19、 278-141= 137+59= 296-78= 综合算式: 20、 576÷32= 24+18= 1050-42= 综合算式: 21、 198÷9= 328+22= 350÷70= 综合算式: 22、 260÷4= 65╳98= 6370+65= 综合算式: 23、 73+22= 72-67= 95÷5= 综合算式: 24、 36╳5= 27-17= 180÷10= 综合算式: 3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课题:近似数第8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 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 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 ,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XX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