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压力分析

大学生压力分析
大学生压力分析

大学生压力分析

大学已不再是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青年大学生必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不断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学会适应迅速变化的知识社会,应对纷繁复杂社会的种种挑战。目前,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精力充沛,智力聪慧,没有过多的生活羁绊,创造力旺盛,正是学知识,出成果的大好时机。大学生已成为当代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富创新精神和最有生气的力量。另外,大学阶段也是人生中极不寻常的时期,由于缺乏对自身成长的科学认识与正反经验,青年人内心交织着种种矛盾。为此,置身于社会剧变的青年大学生需要学会调整心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适应社会变革发展的趋势。

一、大学生常见压力源

在整个大学的每一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压力,压力是始终存在的。在大一阶段,主要面临着适应新的校园生活的压力,大学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面对新的学习方式、陌生的人际关系、相对宽松自由的校园环境,许多大学新生无所适从,过去的自信荡然无存。难以把握自我的压力容易使人丧失人生的方向感。大二大三阶段面临着情感、交往、学习等种种的新问题,让人难以应付。大四阶段面临着就业、考研等人生的大课题,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深深体会到社会竞争的残酷性。面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各种压力,一些大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状态,对自己的人生作出科学规划,可以预测,他们的进步要大些;另一些大学生则把自己龟缩起来,不能面对社会现实,在感叹后悔之中打发时间。

总之,压力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辨识、转化和应对压力。在某些情况下,压力也能转化为人生的积极动力。只有勇敢面对压力,化压力为积极的人生动力,才是明智之举。

一般来说,大学生常见的压力有:

1. 竞争压力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大学生承受的压力也在持续加大。大学生面对的竞争压力来自多方面,包括学习竞争,就业竞争等。大学生是处于青年晚期的特殊知识群体,一方面在智商方面处于较高水平,另一方面在情商方面的发展仍需加强。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认为人成功的因素中20%是智商,80%归功于其他因素,主要是情商EQ。在大学阶段,加强情绪的自控性,提高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挫折的承受力,增进自我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加强的学习内容。

为了增进应对竞争社会的能力,大学生要着重学习以下方面:

①了解自我,这是情感智商的核心,主要指能够察觉某种情绪的出现,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体验,监视情绪时时刻刻的变化;

②自我管理,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

③自我激励,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自己的情绪;

④识别他人的情绪,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

⑤处理人际关系,具备调控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

⑤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现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关键性素质;

⑥增强社会适应性。社会适应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青年人需要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应对纷繁复杂社会的种种挑战。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们感触最深的压力就是学习压力。过多的学习头绪、过重的学习任务,都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由于学习压力持续时间很长,对人的影响之大不可低估。如何让学习压力转变为积极生活的动力仍然是大学生们必须面对的最基本的任务。

面对学习压力,要注意:

①压力适度,以适度的紧张面对生活压力,保持最佳的动机水平,以应对复杂的学习任务。

②适应性好,要有条不紊地安排生活和学习。当感到学习有压力时,最好是给自己列出一个清单:你有多少事情要做?做什么?有些知识还不熟悉,原因是什么?对每一门课程,你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外界有什么干扰因素?最后制定月、周、日的具体行动计划。

③承受力强,要科学分析和正确评价自己,把精力用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上,踏踏实实地去完成那些对自己具有可行性的事情,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④建立适当的目标,做自己可以左右的、有把握的事情,对自己有一个适当的期望值,这样就可以减轻压力。

可以说,多数大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会不断寻求问题解决的合理方案。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大学生们也会遭遇到种种的矛盾困惑,他们更需要社会的支持。此外,大学生还应该积极掌握应付复杂成人社会环境及应对生活中各种压力的方法。

2. 就业压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艰难决策。社会迅速发展带来的机会仍然很多,一些大学生只愿意选择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愿意深入基层寻求发展,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严峻局面。一些大学生不愿意放弃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又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只好继续考研或攻博。大学生感受到就业压力是正常的,适当的压力还可以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动力。关键的问题在于应该对职业发展做一个规划,应该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并进行自我调整。

哈佛大学的爱德华?班菲德(Edwant?Barfield)博士对美国社会进步动力的研究发现,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有长期时间观念的人。他们在做每天、每周、每月活动规划时,都会用长期的观点去考量。他们会规划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未来计划。他们分配资源或做决策都是基于他们预期自己在几年后的地位而定。这一研究成果,对于青年大学生的职业心理成长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对于个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必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我们常常提到的成功与失败,不过是所设定目标的实现与否,目标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人生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特定的任务和方向,除了思考在大学阶段自己的目标任务,更要延续思考将来自己的路要怎么走?这个目标的实现与否,直接引起成就与挫折、愉快与不愉快的不同感受,影响着生命的质量。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我们将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进行详细论述。

3. 人际交往压力

青年期是人一生中社会交往活动极其活跃的时期。青年人的交往与儿童有很大的差别,随着自我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年人的社会交往带有自主的特点。社会交互作用对青年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青年社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青年大学生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及交往的技巧,与人交往时难免会出现种种的误解与尴尬。因此,应该学会如何维护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从而消除因人际交往障碍而带来的种种烦恼。

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涉及多种因素,这里着重从对他人行为的知觉与推测来加以认识。对他人的认识与评判难免带有主观或个人的色彩,这实质上也是自我认识的过程。因此,改善人际关系就是双方相互认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其目的是双方受益。

首先,要增强对他人知觉的准确性。若要进行成功的人际交往,就必须能够正确地解释、理解和预测他人的行为,而这首先基于准确地知觉他人。可以想象,一个不善于了解、判断他人的人,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将会陷入多么窘迫的地位。这种人往往会感到孤立无援,不能与别人建立畅通的联系渠道,从而为自我发展设置障碍。总之,正确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对于每一个人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对他人的知觉往往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只有对他人产生一个良好的印象,我们才愿意与之进一步交往。在这种过程中,交往双方都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某种掩饰,以期留给对方一个好的形象。这就是所谓的印象整饰,即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应该说,印象整饰是人际知觉的重要方面,它也影响到我们对人的判断,特别是在某种极端个人私利的驱使下,一些人充分运用了“人际技巧”进行了巧妙的“形象包装”,影响了我们对其本质的判断。为此,有效的知觉依赖于准确的判断。要准确对一个人进行判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仅从一个人的外貌来加以判断是不够的,这往往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在心理学中,强调通过对个性特征的观察来辅助判断。

"其次,增进与他人的沟通。对人的知觉、理解或行为的预测仅是整个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最初环节。在实际的交往中,人们之间总是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这就是所谓的沟通。沟通与知觉密切相关,在进一步的沟通中,我们可以修正过去对他人的片面认识,从而更准

确地知觉他人,更好地把握他人的行为。

关于沟通,美国学者拉斯韦尔(https://www.360docs.net/doc/da2975259.html,sswell)提出了一个“五W”沟通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at channel)、向谁说(to whom)和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这一模式是很有启发性的,提示人们语言在沟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语言是一个通讯系统,它总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实际活动相联系。正是由于语言的存在,人们才得以沟通与交流。

4. 情绪压力

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积极情绪,如热爱与关心,愉快与幸福感,欢笑与幽默感,友谊与爱情,对一个人的动机具有增力的作用,能使人精力充沛地投身到工作与学习中去。消极情绪,如焦虑和抑郁,常常会对一个人的学习行为产生阻碍作用,消极情绪会干扰有序的动机性行为,妨碍学习活动的进程,从而降低学习活动的效率。

要从根本上改善情绪,首先必须勇于正视自己的情绪。例如,有些人总害怕学习失败,若要消除这种消极情绪,就得先承认自己有这种恐惧的心理。如果认为恐惧是羞耻的事情而不敢勇敢地正视它,那么最终将无法克服这种情绪。又如,某人对周围的人怀有敌意之心,却又不承认这种敌意的存在,那么,他会无法消除这种情绪反应,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困难。总之,正视自己的情绪,意味着能更真实地了解自己,并对客观现实作出更适宜的反应。

除了正视自己的情绪,改善情绪的另一关键在于提高思维策略的质量。思维与情绪体验是有着密切联系。许多研究揭示:高水平的学习与思考常常伴有强烈满意的情绪体验。当我们焦虑、紧张、忧郁时,往往是由于没能理解信息或还没找到处理它的新方法。因此,战胜消极情绪的根本方法是纠正失真的思维方式。

最后,增加愉快的生活经验对于改善情绪也是非常必要的。生活中的经验是多滋味的,酸甜苦辣俱全。对个人的身心健康而言,更需要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可通过设置实际的情境来设法增加生活中的情趣。下面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①安排较切实的工作和学习计划,改善自己的工作或学习环境,使自己能常常看到取得的进步和成果;②多和朋友特别是正直、善良的朋友交往,或多参加集体性的活动,使大家能体会到彼此支持和关怀的情谊;③适度的体育运动和闲暇活动,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又能陶冶性情;④欣赏优美的音乐,使自己的情绪和它一起流动;⑤阅读文艺作品或观赏戏剧和电影,可以帮助人们通过对主人公的同情和认可而自由地表达感情。若能在以上方面妥作安排,可以使生活中充满积极而愉快的经验,并有助于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大学毕业后就业是每一个大学生最头疼的时候,以下为大家提供“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一) 一、就业压力 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在此,我建议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时刻做到: 报告显示,XX年的就业压力总体回升,大学生平均期望月薪相比XX年上涨了1830元,达到5510元,但幸福感有所下降。同时,XX年的就业压力感受平均数为,明显高于XX年。继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之后,XX年的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之多。 二、期望月薪 调查显示,相比XX年的期望月薪平均值3680元,XX年大学生平均期望月薪增长了近XX元(1830元)而达到了5510元。XX年,期望月薪首度有了大幅提高。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汉忠表示,物价和职场总体工资上涨,求职者期望月薪也水涨船高,“但这种过大的增幅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加大了求职者的就业压力。”调查也显示,期望月薪随

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高。 三、就业去向 本次调查中,近半数(%)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去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这样的二线城市工作,仅有14%的人表示希望去直辖市。在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中,57%的人认为应该找工作就业,有创业想法的人数占到23%,明显超过今年选择考研的人数。XX年选择“考研”的比例较前一年有明显下降,仅占到%。调查显示,今年大学生就业压力感受平均数为,明显高于XX年的压力水平()。而在“幸福感”这一调查内容中,近4年就业大学生的幸福感均值以XX年为最低,XX 年仅达到,明显低于XX年的。调查还发现,国家政策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占到%,其次是房价与物价因素,分别占到%和%。 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摘要:高校不断扩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应届大学生现在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中继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我们一行13人组建了温州大学“与我同行共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2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调查报告 一、调查说明 (一)、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竞争越来越厉害。而大学阶段作为人生的关键阶段,相比于高中阶段,要求一下子高了很多。不管是生活、学习、工作,都比之前困难很多。因此很多人都陷进了矛盾,而且会经常感到压抑、烦躁、焦虑甚至抑郁等。而且近几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繁发生,可是却没找到任何措施来应对。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又要求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又很高,不仅是对能力的要求,而且是对素质的要求。这次调查也是为了深进大学之中发现一些,从而能进步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调查时间 2010年9月6日~26日 (三)、调查地点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四)、调查对象 在校本科生 二、报告正文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以至于当今的大学生经常“陷进个人等等。现在的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造成大学生心理不健康,从而导致大学生不能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这样的现实,这样的学生是很难保质保量的完成学习任务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了调查与分析。此次活动以武汉八所高校学生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以问卷调查为形式,共发放问卷份,回收份,回收率为,其中有效问卷份,有效率为。通过我们的调查与分析,我们总结出当今大学生普遍面临的一些心理。回结如下: 一、心理压力来源年级压力来源Total学业就业感情经济外貌父母等其他人的期看自我要求其他大一%within年级 2935.4%1923.2%78.5%911.0%22.4%2631.7%3947.6%1012.2%82大二%within年级6944.5%5434.8%1711.0%2314.8%63.9%4327.7%7246.5%29.2%26848.0%519.1%558我们可以从上面的表格得出一些结论:

大学生压力的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大学生学习压力调研报告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学院:化学与化工 专业:生物工程 121 年级: 2012级 学号:0328 0348 0349 0347 学生姓名:刘刚陈和坤吴建华魏光勇指导教师:向学杰 2012 年12 月 3 日

报告 成绩 评 语 年月日

目录 一、教师评语---------------------------------------------------- 2 二﹑前言----------------------------------------------------------4三﹑调查方法和调查范围----------------------------------------4 四、调查结果-----------------------------------------------------5 你的性别-----------------------------------------------------------5你的专业-----------------------------------------------------------5㈠.压力大一般问题的调查:-------------------------------------------6 1 进入大学后,你感觉到学习压力大吗?-----------------------------6 2 你有明确的学习计划或者学习安排吗?-----------------------------6 3 你对在大学里学习,有个好成绩的认识吗?-------------------------7 4 如果你感觉到学习压力大,那些带给你压力大的主要因素有那些?------7 5 你对大学的生活有着清晰的认识?---------------------------------8㈡.压力大原因的细致调查分析:----------------------------------------8Ⅰ.作业太多:------------------------------------------------------8 (1).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吗?----------------------------------------8 (2). 自己推脱的结果吗?--------------------------------------------8 (3).课程太难,做题不会,时间消耗太多吗?-------------------------8Ⅱ.上课的方式不适应:---------------------------------------------9 (1).老师上课对要点没有讲细,理解不了吗?-------------------------9 (2).经常使用PPT上课,感觉很快,一节课下来没有太大收获吗?-------9Ⅲ.难以安排好学习与生活的关系:-----------------------------------10 (1).社团的事太多,影响了正常学习了吗?---------------------------10 (2).花太多时间(男)女朋友了吗?---------------------------------10 (3).花太多时间上网吗?-------------------------------------------10 (4).晚上经常熬夜,睡眠时间不足吗?-------------------------------10 五﹑调查分析---------------------------------------------------11六﹑调查结果总结及建议--------------------------------------16七﹑附录--------------------------------------------------------18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式分析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式分析 Maria297xx-01-12 要很专业的那种吗?一般大企业愿意要应 届生,但不好进,小企业也要应届生去打杂。就业形势好不好跟在学校的表现有一定关系,同时跟自己找工作的方向是不是坚定有关,认准方向前进总会成功。 Maria160xx-01-12 不知道感谢有你今天是感恩节 168174xx-01-12 1.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据 * 统计,xx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从xx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达23.1%。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4.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到xx年底,又有约22万人实现就业,就业人数达到116万人,就业率上升到80%。xx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从院校类别看, * 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

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为1:0.4。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2.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xx年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的高峰。xx年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xx年为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到21.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3.有就业意愿但未能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最值得关注。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上称之为“毕业漂族”。其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类:一类是复习考研者。为提高自身的就业条件,获得更好的工作职位,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而选择考研的毕业生迅速增多,这部分人约占“毕业漂族”的30%左右。他们中的不少人集聚在大中城市的大学附近租房住,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在三年后进入就业市场;若考不上,当年就会加入失业行列。二类是边看边干者。有些是毕业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工作岗位;有些是因用人单位或个人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人约占“毕业漂族”的20%。三类是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他们没有考研的打算,仍将户口、

大学生就业压力

为何就业难,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一个过程,大学生能否实现就业,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社会有用人需求;二是大学生的自身条件要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任何双方的需要不能达到协调一致,大学生就业就不能实现。 一、大学生就业难存在的原因 (一)社会用人需求方面 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取决于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产业结构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战略。如果市场需求同期远远大于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那么是不致于就业率下降的。但目前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应届毕业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种供求关系是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那么究其主要原因,不外乎社会及大学生单方面的问题了。从社会用人单位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1、很多企业吸纳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一些私营企业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技术特长、没有工作经验,对工作待遇要求较高,且考虑到大学生不能很快的为公司创造出价值因而他们会雇佣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以减少培训成本,因而导致他们对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量小于最佳需求量。 2、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大学生的需求不足。贫困地区、中西部、中小城镇及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落后,财政紧张,没有能力吸纳大学生。而大学生由于地区经济差距也不愿意到这些地区就业,造成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迟缓,形成恶性循环。 3、隐性就业人员增多。随着民办高校和私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批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的知识分子(如教师、工程师、会计师、律师等)退而不休、业余兼职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种隐性就业以其“低成本、高收益”的特点而挤占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加重大学生就业难度。 4、我国的人才分配体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制约了高校学生就业。我国传统的高校学生派遣制度,死板的干部身份和相关的政策,看似保护学生利益,实际上对学生就业的阻碍作用很大,增加了学生就业的期望值、提高了企业吸纳就业大学生的成本,这种相对滞后的人事分配制度与极具活力的市场就业机制,发生了严重的碰撞, 5、受工作地点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向往着去心目中理想的大城市就业扎根,但很多企业却会因为考虑到员工的稳定问题而将户口所在地作为一个招聘的必要条件,因此很多大学生仅仅因为户口不符合条件而与自己心仪的工作擦肩而过。这一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率。 6、目前的劳动力结构所导致的大学生就业难。随着我国经济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各企业的用人需求迅速扩大,但亟需的却是一些诸如生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调查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调 查报告

编号:FS-DY-20552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是面临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家庭、就业、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因素,让大学生似乎喘不过气来。如果处理不当,大学生心理健康会造成一定得影响,其后果或大或小,小即产生抑郁、自闭、暴力倾向,大则引发自杀,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高校学生自杀现象则证明了这一点。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其更好地处理和应对心理压力问题,特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 二、调查时间、方法、对象 1. 调查时间 2. 调查方法 在网上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有效问卷100份

3.调查内容 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大学生从压力的大小程度、压力主要来源方面进行调查 4.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问卷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主要是针对专科和本科大学生 三、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世界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关系日趋负责,大学生们承担了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父母的期望、就业的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在无形中让大学生身体心理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学会提高抗压能力更具有挑战性和不可忽视。此次的调查的对象并非同一间学校,而是来自多所高校,一共有效问卷100份,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可靠性,而通过此次的问卷调查,我们总结出了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压力问题如下: (一)从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上看: 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上61%的大

浅谈大学生压力来源及应对措施

浅谈大学生压力来源及应对措施 [摘要]:压力是一个人对某种压力源是否构成压力以及自己应对压力源能力的评估。大学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心理压力。压力给人们带来动力但也会使人们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长时间处于压力状态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竞争,大学生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比较严重心理问题现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压力来源;应对措施;大学生 Talking about the college students' stress sources and Countermeasures Stress is an assessment of whether a stress source will cast stress on a person and his ability to cope with stress. In college life, people often encounter all kinds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Stress not only gives people power, but also can make people come into the state of anxiety, and staying at the stress state for a long time will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people's mental health. Facing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competition in modern society, college students are under the stress from all kinds of aspects, causing a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which are on the ris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the reasons of the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Stress source; Coping measures; College students 一、引言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社会变化迅速的时代,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竞争,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不仅会影响其在校学习和生活,还将影响其终身发展。压力来源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方面。目前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响了我国许多行业,不少行业用人计划减少,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大学生流传着“毕业即失业”的口号。随着年级的升高,由于专业方向、社会范围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大学生个体之间在就业观念、择业机会等方面的差异就越来越大,面对激烈的竞争,一部分学生就读时优心忡忡,以致表现出缺乏自信、眼高手低、畏惧社会等心理问题;内部环境方面。由于大多数学校将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外语四、六级考试作为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条件,有的学校甚至将这两个证书作为获得学士学位资格的硬件。社会和学校的双重环境迫使大学生在摆脱了高三的重负以后,又进人了更为紧张的“高四”,繁重的学习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一部分不善于化压力为动力的学生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从而影响了学习乃至日后的生活。 二、生大学生常见心理压力及表现形式 (一)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 中学到大学,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大学的课堂上教师往往只做粗线条讲解,更多的要靠学生自己去学习。并且通过紧张的高考选拔升入大学后,等待大学生的并非卸掉包袱后

当代大学生,压力状况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压力状况调查报告 篇一:大学生学习压力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报告 【导语】1、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竞争越来越厉害。而大学阶段作为人生的关键阶段,相比于高中阶段,要求一下子高了很多,对于医学生而言更是这样。不管是生活、学习、工作,都比之前困难很多。因此很多人都陷进了矛盾,而且会经常感到压抑、烦躁、焦虑甚至抑郁等。而且近几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繁发生,可是却没找到任何措施来应对。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又要求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又很高,不仅是对能力的要求,而且是对素质的要求。这次调查也是为了深进大学之中发现一些,从而能进步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调查方法:网络调查 3、调查时间: XX年12月6日~12月8日 4、调查地点:问卷星 5、调查对象:在校本科医学学生 6、调查范围:浙江省 7、样本情况:调查数量 50份,调查问卷50份,均为网络调查问卷,有效问卷48份。【问卷】

一.问卷名称:大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报告 二.问卷题目(问卷原件来自网络,后经赵崇阳修改,问卷共20道题目,下面是其中8道) 1.您的性别是( ) A男B.女 2.您认为您擅长的专业类型是什么? A 理工类 B 文史类 C 艺术类 3.您选择自己专业的理由是什么? A 兴趣所在B 就业前景好 C服从分配D 家人要求E 其他 4.请问您觉得大学的学习节奏如何? A 很快 B 一般 C 很慢 5.您觉得现在的学习态度如何? [多选题] A 对学习很有兴趣 B 可以应付 C 没什么感觉 D 缺乏学习动力 6.您觉得因此是否给您带来了学习压力? A 很大压力 B 有压力,但是并不大C 没压力 7.请问您学习的功课中压力最大的是哪一门学科? A 数学 B 英语 C 专业课程 D 其他 8.在处理学习压力的问题上,你觉得自己处理的如何? A 处理得很好 B 一般般,还好 C 不会如何处理,会很烦恼 三.目的 为了更好的了解全科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从而更好的完善大

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分析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调查报告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 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 第一章调查概况 【调查地点】:太原科技大学 【调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调查对象】: 调查者都是在校大学生,其中本科学校的学生占80%。专业有: 1.机电类(测控、机自、物流) 2.材料类(冶金、成型、液压) 3.语言类(英语、日语) 4.经济类(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工业工程、会计、经济) 5.设计类(工业设计、艺术设计) 6.技术类(计算机科学技术) 【调查形式】: 调查问卷共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高达100%,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设计问卷。 【调查内容】: 当前大学生就业主要问题:我国大学生占国民总数的比例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很严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如下: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原因.doc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原因 首先,供求矛盾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在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下,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提供方通过就业市场择业,用人单位作为需求方在就业市场中选拔毕业生。只有供求相一致,才能实现均衡,否则则会失衡,导致就业难。供求矛盾的表现主要有:毕业生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学历层次,甚至就读院校等等不适应市场需求;毕业生的择业倾向与技能等不适应市场需要;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要求不一致等等,这些矛盾的存在,导致了非自愿的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 其次,市场缺陷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之一。市场发育不充分、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低;围绕高校、地区、行业存在不少就业市场,但是未形成较统一的大市场,导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搜寻成本较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分市场甚至秩序混乱等等。导致就业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和较高成本,影响就业。当前买方市场中的不完全竞争会导致两种现象:一是部分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二是一些毕业生被迫退出市场,形成周期性失业;市场信息不完全会导致摩擦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市场进入和运行成本较高则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周期性失业。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单位,是市场不完善、信息渠道不畅通的直接体现。 此外,就业难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充分流动。虽然这种现象随着人事代理等中介服务措施的出现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是距离由毕业生就业障碍转变为就业动力还有不小差距。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怎么办 (一)国家层面。 1.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 2.深化教育改革,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建立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状况挂钩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二)学校层面。在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根据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具体领域进行过去传统学科的改造和调整,新建一批更具有综合性的新兴学科,或者对传统的学科进行充实和更新,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在高等学校的专业调整中,要改变过去的对口性,增加适应性的改革方向。 (三)社会层面。发挥市场的作用,完善就业市场。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重要的是把握好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难就难在就业市场不完善。积极发挥中小企业

当代大学生主要面临的压力、困惑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 专业:工商管理 学号:12582214 姓名:李欣屿

一、前言 有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远远低于同年龄阶段的其他群体,在总体上,大学生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总体的10%左右。另一项有关大学生心理疲劳的调查也表明,大学生中有心理疲劳倾向的占26.8%,低度心理疲劳的占13.4%,而中高度心理疲劳都与压力有直接的关系。事实上,这些事件不仅发生在国内,在国外也有同类事件发生。尽管我们不能作出所有大学生事件都是由压力所导致的结论,但有研究认为,任何事件在发生前的一刹那,确实和压力所导致的心理失衡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感情、就业中,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比如背负着父母的期望,稍不用功,成绩就会不够好;由于大学里的同学都来自于五湖四海,各自的经济状况也有所差距,难免会存在着攀比现象;每年大学毕业生都在增加,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同学之间的交往难免会有些不合……这些有形无形的压力如果得不到缓解或释放,就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调查内容 1、学习方面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2、生活方面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3、人际交往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4、毕业就业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5、应对压力的方式 四、调查方式及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我校在校本科生,采取以问卷调查为主,由于条件有限,问卷共发放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五、调查结果分析及讨论 (一)学习方面的压力 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是每位学生的天职。刚经历了高考的阴影,走过了万马穿行的独木桥,好不容易来到了百年名校学习,多多少少会感觉大学应该是一个自由轻松的学府圣地,可是上了大学随之而来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各项专业技能等级考试以及考研热、读博热还有出国热等等,这些大小不一的考试让他们又回到了为考试而奔波的时代,成为了一部考试用的机器,特

大学生压力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压力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 大学生是祖国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随着心智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大学生承受了越来越重的压力,只有找到压力的来源并用合适的方法来缓解压力,我们才能够有良好的状态去学习知识,学做人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案例: 1. XX年1月5日晚8时30分许,武汉某大学一学院男生宿舍7号楼,一名男生从楼顶跳下,当场身亡。死者仰躺在宿舍楼前滴草坪上,像是睡了过去。死者身高米左右,体型偏瘦。现场已拉起警戒线,多名*正在勘查,大量观看学生正被学校治理员劝离现场。据了解,事发前,学校一名巡查职员曾发现7号楼顶趴着一个人,因天气暗淡,并不能确定,正当他前往细看时,那人已经从楼顶跳了下来。事发后,学校领导带领治理职员迅速赶往现场,发现跳楼者是该校计算机系大四学生,住在7号楼212寝室。知情者称,该跳楼男生已找好工作单位,预备毕业后就上岗滴。该生跳楼亦可能与情感有关。 2. XX年01月09日,身患白血病的即墨小伙刁旭亮高考结束,被青岛一所大学录取,当准备到学校报名时,病情突然加重,不得不住进青岛的医院。因不忍拖累父母,在医院治疗期间,用水果刀刺进喉咙试图自杀。幸亏家人及时发

现,经抢救才保住他的性命。记者昨天采访了解到,刁旭亮家住偏远农村,家庭十分困难,为了治病,目前家人已经负债20多万。 3. XX年1月16日凌晨5时许,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汽车学院一学生从宿舍楼坠楼身亡。昨天从校方坠亡者为一名20岁左右的叶姓男生,目前已排除他杀可能。而网友事后在学校的BBS上发现,有一封疑似死者留下的遗书,称因厌恶学习,从优等生变成差等生,愧对父母而选择结束生命。 4. XX年1月17日早九点多,浠水清泉镇水产局附近名年仅23岁的女大学生从六楼跳下身亡,周围目击群众说,女孩满身是血。女孩昨天下午才从学校放假回家,昨天晚上她父母吵了一晚上架,她妈打牌输了几十万,还了二十多万,还有十几万的债。 一·基本概况 经过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我们幸运地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但是新的环境的冲突及未来的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大学生们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以致近几年来大学生自杀的案例是有发生且呈现上升的趋势,这引起了社会众多群体的广泛关注。 为此我们组的同学在共同努力下,共投出了300份社会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时间:2016-08-30 来源:阳光美文网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随着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对2016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关注,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超越2015年的749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 关键词:复杂而艰巨,仍难好转 又是“最难就业季”,765万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多难? 根据人社部的毕业生数据,如果加上中职毕业生和15年尚未就业的学生数量,今年待就业的加在一起约有惊人的1500万。 月末,2016年应届毕业生招聘渐入尾声。比起大型招聘会,这场招聘会规模显得小了不少。80家公司的招聘窗位依序隔出的通道中,摩肩接踵的应聘者似乎都带着背水一战的决心。不论男女,显然都经过了一番精心打扮,以使自己更富职场气质。在与招聘方的礼貌克制交谈之中,应聘者们仍有一些相似的复杂情感:急切、倦怠,期待中掺杂着焦虑。

就业难 在当下国内化解过剩产能造成一部分职工下岗、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用工不足等大背景下,“2016年就业形势复杂、任务非常艰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 今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177万,以7%增长终结持续两年的报考颓势。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考研人群中56%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考研大军中往届毕业生占了足足四成。经济下行背景下,压力正逐步向考研和就业传导。 以前老师老说我们专业工作难找,我想能有多难呢?但是就真的难到了这个地步,你不体验根本没法理解。”聂少卿说。他就读的专业是安全生产,如果毕业对口就业,则负责大型施工企业、大型厂矿、生产型企业等企业的安全生产。但最近两年来,受“去产能”等宏观政策影响,相关职位需求人大幅减少、就业紧张。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就业城市选择取向调查:省会城市和二线城市变热门 长期以来,毕业后能留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工作往往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梦想,这些城市因政治、经济等因素形成罕有的顶端优势资源,且足以让父母亲属们倍觉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有利于成才一辩陈词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有利于成才一辩陈词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方观点是: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有利于成才。 所谓成才,指根据当今社会的需求,综合一切有利与不利的因素,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个人价值的才能,创造社会财富。成才既需要智力因素,如各种认知能力,也需要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绪、意志、个性等。成才的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互相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既有客观环境刺激的原因,同时也是主观上个体认知评价的结果 我方说,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有利于成才,是基于以下三个理由。 第一压力是动力的源泉,毋庸置疑,压力有助于刺激我们的潜能。有了风险,有了挑战,我们才会激发出我们原来自己也想象不到的这种能力。从心理学来看,孩童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老师对他在高于预估的能力上挑战,发展的结果是更美好的。老师的这种挑战,正是对我方辩题中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个类比,同时,就业压力大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及格局,增长了大学生对就业理念的认识。当我们发现,客观的就业压力与我们过高的主观期望值相矛盾时,我们会学着去了解现实并适应现实,从而转变择业观念,使其适应客观的就业环境。因此,我们说,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有利于成才。 第二,就业压力大会促使大学生朝着全面的方向发展。众所周知,大学生多是书本知识多,动手能力差,而市场中,人才和劳力充裕,很显然,市场需要的是立

竿见影带去效益的实用性人才。因此就业压力大就促使着大学生进行二次充电,主动对接市场,提高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正是这种就业压力,引导着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走向社会,也正是这种压力,有利于我们大学生提升思想,修身养性,回报社会,从而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众所周知,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经济结构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业岗位的减少和就业压力的增大是大规模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反映。从长远来看,调整经济结构有利于整个国家经济高速、持续、稳定的发展,而大学生就业集中在知识、技术、资金密集型的集约型产业,暂时的就业压力大并不能掩盖经济结构调整对他们未来发展和成才的巨大益处。 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纵观中外历史,一帆风顺而有大成就的人实属少见。真正出类拔萃的,大都是那些历尽艰辛,在压力中磨炼出坚强意志的人们。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好的展示自己,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己的信念和毅力,所以我方坚决认为: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有利于成才。 总结稿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好的展示自己,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己的信念和毅力,因此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利于成才。所以,我放坚定不移的站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利于成才”这一观点上。

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面对压力调查报 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完成日期:2011年11月31日 指导教师: 一、调查报告简介 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心理压力总的来说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压力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从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肌体患病。现代生活的压力,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人们。 目前,各种心理压力困扰着当代大学生,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也在日益加深和扩大。某名校某大学生自杀坠楼身亡,某考生因未能考取理想大学郁郁寡欢,自我隔离,某大学生沉迷网络,逃避现实等等。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调查报告找出困扰着大学生心理的压力源所在,寻找发现心理压力对人们日常生活、健康的影响,给大学生打预防针。同时了解实际缓解压力的方法。旨在让更多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状况。 在现实生活中,心理问题始终是敏感问题,人们不自觉地忽视或是不能正确面对。这需要学生、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和调试能力。帮助大学生拥有阳光般明媚的健康心态。 二、调查研究报告背景 调查时间:2011年11月到12月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大一到大四的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调查人: 调查分工:合作完成 三、前言 心理压力是由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源由于环境要求与

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而来;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 完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我们假定有这样的情形,那一定比有巨大心理压力的情景更可怕。换一种说法就是,没有压力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它的名字叫作空虚。无数的文学艺术作品描述过这种空虚感。那是一种比死亡更没有生气的状况,一种活着却感觉不到自己在活着的巨大悲哀。 为了消除这种空虚感,很多人选择了极端的举措来寻找压力或者说刺激,一部分人找到了,在工作、生活、友谊或者爱情之中; 另一些人,他们在寻找的过程中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比如有一部分吸毒者,在最开始就是被空虚推上绝路的。 社会环境的嬗变,给当代中国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并因此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不可避免地将会才产生大量心理问题。心理压力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二者之间存在着越来越高的相关性。据调查,在大学生所面临的大部分压力事件中,主要有几个方面:感到竞争激烈,择业困难;考试负担;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自己的工作成效不如别人;理想与现实有差距;精神空虚,无所事事。 所以为了揭示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使大学里的学生摆脱心理压力的困扰,拥有健康的心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我这次的调查以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为调查研究课题,制定了相应的调查问卷。本次问卷江门高校在校大学生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心理问题。同时也对在校大学生在心理无问题和压力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最后通过分析调查报告得到的分析结果作出有效的建议以帮助大部分有心理压力的在校大学生解除烦恼,重新得到快乐的学习生活状态和生活状态。 四、正文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提高个人抗压能 力,提高心身免疫力,故针对在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相关问题在江门的高校展开了随机抽 取被测样本,调查问卷共发放量表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有效回收率为86%。。 表1 被测样本情况 类型性别生源地 男女城市农村 样本数(人)46 40 62 24 在我们的调查中,学业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是比较大的,其中与学业压力有关的占51%,会影响情绪无心向学的也占了一半。而且学习成绩的排名给大学生的学习也带来很大的影响,不会造成影响的只占2%。大学生的交往在心理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学生之间相处得很好的只有23%,不太好与差的也占了14%,相处得比较好的只有62%,而且很多大学生在沟通上存在很大的障碍,没有障碍的与障碍少的只有31%,其他的在一定程度上与同学的沟通都有一定的障碍。个人前途与就业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也相当大,在面对自己前途很少感到困惑与担忧的占有6.8%,偶然担忧的占36.4%,经常担忧的占了57.2%。 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最大的是人际交往以及就业,压力最小的是寝室室友相处问题。从总体来看,18%左右的大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自身渴望和学习带来的压力,同辈群体比较带来的压力,自我封闭积聚带来的压力。生理和心理带来的压力等等。

大学生就业压力分析报告

2012大学生就业压力分析报告 内 部 资 料

目录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压力分析 第三部分:变化趋势 第四部分:思考与建议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性别比例 图1-1 性别比例 如图1-1所示,参加本次调查的男性2448人,占总数的55.9%;女性1932人,占总数的44.1% ,另有8人未填写此项。 2、学历构成 图1-2 学历构成 如图1-2所示,本次调查中,本科生2998人,占总人数的68.5%,为群体主导人群;专科生980人,占总人数的22.4%;硕士生372人,占总人数的8.5%;博士生25人,占总人数的0.6%。另有13人没有填写此项。

3、是否独生子女 图1-3 独生子女比例 如图1-3所示,本次调查中,独生子女1792人占总数的41.4%,非独生子女2540人占总数的58.6%。另有56人未填写此项。 4、是否应届毕业生 图1-4 应届毕业生比例 如图1-4所示,本次调查中,应届毕业生1179人,占总数的26.9%(已入职7.6%、未入职19.3%),往届毕业尚未入职245人(5.6%),往届毕业生已经入职1284人(29.3 %),在校1~3年级学生1680人(38.3%) 5、是否有兼职经历

图1-5 总体人群的兼职情况 图1-6 在校1~3年级学生的兼职比例 如图1-5、1-6所示,参与此次调查的人群中有68.0%的人表示在校期间曾担任过兼职活动,在校1~3年级学生中有68.5%表示有过兼职经历。 6、是否学生干部 图1-7 学生干部比例

如图1-7所示,跟兼职的趋势相类似,约有6成的(56.9%)的被调查者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含社团干部)。 7、生源 图1-8 学生生源情况 如图1-8所示,本次调查中来自乡镇2082人,来自中小城市1362人,来自省会及其他城市824人,其他地区18人。另有43人未填写此项。 8、学科分布 图1-9 学科分布 如图1-9所示,参与本次调查人群涉及21个专业,其中法学205人、中文246人、外文227人、经济/金融531人,管理/营销660人、计算机/电子信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与分析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而且益严重,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理的,心里的和环境方面的。当前,大学校园里发生的很多令人遗憾的事情,自杀和犯罪现象不断发生,而且比率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 心理问题已成为当代科学工作者和个人的关注焦点。大学已不再是与社会隔绝的孤立的象牙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处在社会与学校的交界处,在自身素质上面临着很大的选择。在这过程中,大学生对心理压力到底了解多少,承受多少,解决多少呢? 详细了解了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发现他们普遍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通过抽样调查,能够准确的获取当代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的信息,并询问他们期待解决的方式,从而能帮助他们。 本问卷以清华大学博导樊富珉99年设计的压力调查表为基础,调查的内容为: 第一,大学生对压力的认识和态度,包括:大学对心理压力的了解程度、对压力产生影响的认识、压力对大学生生理的不良影响等。 第二,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 第三,大学应对压力的方式。 第四,大学生对待压力的求助模式等。

调查于2011年5月在河南省各大高校以机抽样的形式进行,分别发放了安阳工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安阳文法学院。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26份。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一、调查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对压力的了解状况如何? 我们的调查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压力有一定的了解。其中“非常了解”的人有96人(占11.6%),而“较为了解”和“一般了解”的人占了调查总人数的77.4%(分别为43.2%与34.2%),这是主流所在。但仍有11%的人对心理压力还是了解不多,甚至完全不了解。说明加强心理压力的教育和知识的普及仍是必要的。 压力过大对大学生有没有危害,危害程度如何?大学生的回答见表3: 表3显示出,大学生认为压力“危害非常大”的为21.4%,“危害较大”的为54%,这两项之和已经占了75.4%,这说明绝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过大的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