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_姜凌

核磁共振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_姜凌
核磁共振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_姜凌

核磁共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编者按:经过60多年的发展,核磁共振波谱及成像技术的应用已经从物理学扩展到化学、

生物学、医学、信息学等诸多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本期发表的 核磁共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专题中,作者们重点介绍了可大幅度提高灵敏度的超极化129Xe 核磁共振波谱和成像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在脑功能研究中的应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及其在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相互作用和动态过程研究中的应用。生物核磁共振是物理学与生物医学的综合交叉,涉及面广,本专题中不可能全面涉及,本刊今后将会陆续组织文章进行介绍.

核磁共振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姜 凌 刘买利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武汉磁共振中心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1)

摘 要 核磁共振(nuclear mag netic resonance,N M R)是以原子核自旋的共振跃迁为探测对象的谱学方法.当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原子核处于外磁场中时,会引起能级的Zeeman 分裂.若再施加能量等于Zeeman 能级差的射频场,则会诱发原子核自旋的共振跃迁,这种现象即为核磁共振.核自旋的共振频率与原子的类型有关,且受原子所处化学和物理环境的影响.此外,NM R 能量较低,不会影响探测对象(常为分子)的状态.因此,N M R 能够在无损条件下提供多种具有原子和分子分辨的物质组成、结构、形态、动态变化等丰富信息.关键词

核磁共振,蛋白质溶液结构,蛋白质动力学,药物识别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pplications in biological systems

JIA NG L ing LIU M ai Li

(S tate K ey laborator y of Magnetic Resonance and A tomic and M olecu lar P hysics ,

Wu han I nstitute of P hysics and Mathematics ,Chinese Academy of S ciences,Wu han 430071,Ch ina)

Abstract N uclear magnet ic resonance (N M R)spectroscopy is a state of t he art t echnology which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biological syst ems over the past decades.It is a powerf ul tool for macromolecular struct ure determinat ion in solution,and has the unique advant age of being capable of elucidat ing the st ruc t ure and dynamic behavior of prot eins during vit al biomedical processes.In t his review,w e int roduce the re cent progress in N M R t echniques for studying t he struct ure,int eraction and dynamics of proteins.T he methods for NM R based drug discovery and metabonomics are also briefly introduced.

Keyword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 M R),prot ein solut ion st ruct ure,prot ein dynamics,drug screen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921004;90813017)、国家重点基

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9CB918600)资助项目2011-02-28收到

通讯联系人.Email:ml.liu @https://www.360docs.net/doc/da3276181.html,

自1945年观察到凝聚态物质的NM R 现象之后,经过60多年的发展,NM R 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已经从物理学延伸到化学、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信息学等几乎所有自然科学领域.先后有5次

诺贝尔奖授予了核磁共振研究工作者,其中物理学奖两次(Rabi,1944年;Bloch 和Purcell,1952年),

化学奖两次(Ernst,1991年;W thrich 等,2002年),生理和医学奖一次(Lauterbur 和M ansfield,

2003年).这表明NMR是一门学科交叉极其广泛的技术,已经成为物理学、化学以及生命科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物质组成的成分、组织形态及其变化、脑功能、分子结构和动力学强有力的手段,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NM R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也最受关注.例如:(1)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和相互作用动力学的测定,以生物大分子为靶标的药物筛选和药物分子结构优化,NM R 已成为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和药物研发的强有力的工具;(2)以生物小分子为检测对象的代谢组学研究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领域,涉及人口健康和国民生活质量,特别是和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新型高效药物的研发等密切相关.

本文将重点介绍NM R技术在上述这些领域的发展,介绍该技术在蛋白质溶液高分辨结构解析、蛋白质相互作用、药物筛选以及代谢组学等方面的应用和最新进展.

1 概述

NM R所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在原子核自旋的化学位移、耦合常数和弛豫速率等参数中.化学位移能够反映原子核所在的官能团及其在分子中的位置.耦合常数包括自旋-自旋耦合常数和偶极-偶极耦合常数.自旋-自旋耦合(又称J 耦合或标量耦合)只存在于相隔2 4个化学键的核自旋之间.相隔3个化学键的2个核之间的J 耦合常数的大小与这3个化学键组成的二面角的夹角有关,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结构参数.两个原子核之间的偶极-偶极耦合常数与两者之间的距离和在磁场中的取向有关,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立体结构参数.事实上,多维NM R方法毫无例外地建立在原子核间的这两种耦合作用之上,用于测定原子核或化学键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原子核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取向.弛豫速率反映了某个自旋体系与周围环境和其他自旋体系之间的能量交换过程,包含着分子内不同时间尺度的动力学信息.因此NMR方法检测到的是生物分子在溶液中的结构和运动状态,可以在接近于生理环境的温度、盐浓度和pH值状态下检测生物分子的结构和相互作用,可用于监测生物分子的动态变化,研究蛋白质与金属离子、药物小分子、蛋白质或核酸的相互作用.

在蛋白质数据库(PDB)收录的生物大分子结构中,用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波谱学(NMR)和电子显微学(EM)方法测定的结构各占一定的比例.图1数据取自2010年9月的PDB数据库,可见用NM R解析的结构数目逐年增加,在2007年达到顶峰,当年共有965个NMR结构得到发表,占当年发表总结构数的13.4%.NM R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对溶液中和非晶态中的蛋白质进行测量,实验条件更接近于生物大分子的生理环境,适用于分析不能结晶或者结晶后的构像可能会改变的蛋白质.因此,NM R技术成为除X射线以外最主要的蛋白质结构测定方法之一.

图1 三种主要方法测定的生物大分子结构数逐年增加情况(图例中的3种颜色见本期 物理 网刊彩图)

更重要的是,核磁共振方法能观察到蛋白质在很宽的时间尺度(从皮秒到秒量级)范围内的分子动力学过程等非常重要的信息,如蛋白质不同结构域的相对运动,蛋白与其他物质之间弱的或瞬态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折叠过程等,这是其他方法很难观测到的.近几年来,NM R研究不再局限于生物分子的结构测定,研究重心逐渐向测定溶液状态下蛋白质相互作用、单个或多个结构域的动力学性质、捕获中间态或瞬态结构等研究方向转移,以期更清晰地了解生命活动的奥秘,从而显示了NM R方法旺盛的生命力.

2 核磁共振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第一台30M H z连续波商品核磁共振谱仪诞生.20世纪60年代,超导技术用于磁体制造,使商品核磁共振谱仪的磁场逐步提高,质子共振频率达到100MH z.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步,脉冲傅里叶变换NMR技术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使NM R领域开始了革命性的飞跃.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NM R理论和实验技术飞速发展,核磁共振谱仪磁场不断提高,二维谱、多量子跃迁、固体高

核磁共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分辨等技术日益成熟.20世纪80年代,瑞士科学家W thrich教授开始将核磁共振技术用于蛋白质研究,并首次测出了液态蛋白质的三维结构[1], W thrich教授对蛋白质三维结构的NMR测定方法的贡献,使他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NM R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与磁场强度呈指数或线性关系.90MH z永磁型谱仪的信噪比仅为16:1, 360MH z谱仪的信噪比超过了100:1,800M H z的信噪比又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最近1GH z已经被推向市场.此外,探头技术的发展也对NMR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1998年推出的低温探头(cr yog enic probe)使得信噪比成倍增加,其中500MH z低温探头的信噪比已经超过了常规800MH z探头,而900M H z低温探头的信噪比更高达7500:1.除低温探头外,灵敏度较高的微量探头(micro probe)和流动探头(flow probe)也逐渐成为NMR谱仪的标准配置.使用高磁场强度的谱仪和新型探头的直接效果是提高了N MR分析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对小分子代谢物的检测下限可以达到纳克量级,而蛋白质的检测下限可到微摩尔量级.

NM R磁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NM R在生命科学诸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而这些领域的发展又不断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和技术挑战,促进N MR理论的发展及技术和方法的创新.例如,分子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科学家可以成功制备15N和13C等稳定同位素标记的蛋白质样品,使多维异核NM R实验得以实现,实验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也大幅度提高,并在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N MR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NM R 研究的生物体系日渐复杂,促使NM R高场磁体和低温探头成为NM R实验室的常规装备,NMR可解析的蛋白质分子量也不断增大,进而推动了各种新的生物标记技术的产生.

科学问题的需求推动了NMR实验方法的不断创新.1997年,W thr ich教授的研究组建立了简称为横向弛豫优化谱(TROSY)的二维实验方法,达到了窄化谱线、提高分辨率和灵敏度的目的[2],是20世纪末NMR方法应用于生物研究的两个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多维NM R方法.其中交叉弛豫极化转移增强(CRINEPT)方法能使110kDa以上的蛋白质的NM R信号强度提高3倍[3],可以用于研究分子量高达900kDa的蛋白质复合体中的部分结构[4].另一个重要进展是,美国Bax教授等发展的在部分定向介质中测定残余的偶极 偶极耦合常数(RDC)的方法[5].加拿大Kay教授及其研究组在蛋白质结构的NM R测定方法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多有影响的成果,他们发展的弛豫弥散技术可以检测出蛋白质折叠过程中占蛋白质总量1%和2%的中间体[6].近年来,利用顺磁弛豫增强(PRE)的NM R方法有了长足发展[7,8].这个方法首先是在蛋白质分子中引入顺磁探针,顺磁粒子附近自旋核的弛豫速率会因此而加快,通过比较顺磁探针引入前后这些自旋核的弛豫速率变化,获得核与核之间的空间距离关系.这一方法可以探测1.5 2.4nm范围的远程结构信息,特别适用于研究蛋白质分子间远程和瞬态相互作用.

由于传统的N MR实验耗费时间,快速核磁共振方法越来越受重视.近年来发展的几种快速NM R方法突破了传统的采样技术或数据处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低维谱的结构信息.2002年, Szyperski等人提出了 降维N MR 的思想(RD NM R),即把n维NM R谱的信息压缩到n-1维谱中[9].随后出现的GFT NMR方法[10]、投影重建的方法(PR NM R)[11]和基于H adamard变换[12]的快速NM R方法,可以使实验时间成数十倍地减少,并克服了RD NMR多重峰的弱点.随机采样模式是近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型采样模式,该技术避开了传统的矩阵型采样模式,使采样点在间接维上随机分布,采样点数远小于传统方法,再通过强大的计算机重建技术还原成经典的核磁谱图.由于它不采用任何既定的采样图形(如辐射形、螺旋形、圆形等),谱图重建时由于随机噪音互相抵消,谱图中的噪声伪峰较少.由快速采样方法而发展起来的多种谱图重建的计算方法各有优劣,如最大熵重建M ax Ent[13]、多维分解技术M DD[14]、非均匀傅里叶变换NU FT[15]等.最近发展的利用Gridding快速傅里叶变换技术处理非均匀采样数据的方法比传统M FT方法的速度提高了60倍[16].

3 核磁共振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3.1 蛋白质溶液结构解析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生物功能主要由三维结构决定.全面了解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精细三维结构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蛋白质科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蛋白质三维结构测定所需的样品要经过基因工程表达

核磁共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包括自旋标记)、化学分离和纯化,根据所用测定方法的需要制备成不同形态的样品.通过NM R实验收集一系列多核多维谱,进行谱峰归属,判别NM R 信号与蛋白质所含各核的对应关系,根据这些信息,提取结构约束参数,再运用分子动力学计算获得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图像.这其中每一个环节的进步和发展,无不涉及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图2 蛋白质的一维1H NM R谱图,分子量分别为(a)5kDa和(b)32kDa

图2是蛋白质的一维1H NMR谱图,分子量分别为5kDa(见图2(a))和32kDa(见图2(b)).分子量增大明显降低了NMR谱图的分辨率,仅用1H谱不能解析生物大分子的信号.这是因为1H谱的化学位移范围比较狭窄(~15ppm),NM R信号易于重叠,而大多数蛋白质样品的13C和15N谱宽分别为200ppm和30ppm左右,信号更加分散.因此,分子量超过5kD的蛋白质测定溶液结构一般都需要进行同位素标记,即对蛋白质分子中的13C,15N核进行同位素富集.蛋白质同位素标记技术是研究大分子蛋白质NM R结构的前提.

同位素富集分为全标记和选择性标记两种方式.全标记是将细菌培养基中的氮源或碳源化合物全部用15N,13C标记的化合物替代,这样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仅摄取含有同位素标记的初始物,达到蛋白质全标记的目的.随着研究的蛋白质分子量增大,2H全标记的样品也逐渐普及,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信号强度和分辨率.选择性标记是指仅对某些特定种类的氨基酸或者化学基团进行同位素标记,可以极大地减少信号的重叠程度.选择性标记需要对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进行调控,细菌培养的过程通常比较复杂,成本也较高.现在较为通用的是对特定种类的氨基酸标记,如Ala,Lys等,一般需要使用缺陷型菌株,而且不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通路往往有交叉和重叠,要注意避免其他氨基酸被同时标记,造成混淆.另外,加拿大Key实验室发展的V IL甲基质子化 2H,13C,15N全三标记蛋白质制备技术[17],日本Kaino sho实验室发展的侧链质子选择性2H标记技术(SAIL),都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新方法[18],均成功地被用来解析大分子量(~ 100kDa)蛋白质的NM R信号(见图3).

图3 同位素标记技术及相应的NM R技术的发展历程(根据文献[19]重新绘制)

蛋白质结构解析的常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在获得适合结构测定的蛋白质样品后,首先需要采集多种多维NMR谱,在此基础上对蛋白质主链和侧链基团中各1H/13C/15N核进行归属.根据主链的化学位移(化学位移指数)可以得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然后从有关NMR谱中提取几何约束参数,主要包括与核间距有关的核Overhauser效应(NOE,其数值与核间距的6次方成反比),自旋 自旋耦合常数(J,其数值与化学键二面角的关系符合Karplus 公式),残余偶极-偶极耦合常数(D,其数值与化学键的空间取向有关).最后,根据这些约束条件利用分子动力学计算,获得一组能量较低的三维结构.蛋白质三维NMR结构中不同区域的收敛程度有所不同,正好反映了蛋白质在溶液中的运动性,因此有别于晶体结构的单一构象.

在几何约束参数中,NOE数量较多,并可给出一个距离范围(0.2 0.6nm),是蛋白质NM R结构解析最为重要的约束参数,如果平均每个氨基酸有10 20个NOE约束条件,主链的均方根偏差(rm sd)将达到0.05nm,大概相当于精度为0.2nm 的晶体结构.对于15N,13C双标记的蛋白,可以得到大约每残基20 25个NOE约束,这时主链rm sd 可以提高至0.03 0.05nm.偶极 偶极耦合常数能够进一步提高结构测定的空间分辨率[5,20,21],这对于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结构的NM R测定尤为重要.近年来,采用顺磁弛豫增强技术来获得长程结构约束在蛋白质复合体结构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受重视[7,8].最近,国立新加坡大学的杨代文教授提出了

核磁共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种基于4D NOESY[22]实验的新的结构测定策略,通过区分残基内外的空间耦合关系等,使用少数几个NMR实验和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就可测定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单体的分子量可以达到42kDa,选择性标记的多聚体可以达到65kDa[23].

相对来说,解析20kDa左右的蛋白质NM R结构比较容易实现,但是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较大蛋白质(>30kDa)的三维结构十分耗时,一般需要3 5个月,这是因为随着蛋白质分子量的增大,一方面,谱峰的数量随之急剧增大,需要采集更多的三维甚至更多维数的NM R实验才能完成谱峰的归属和获取足够的结构约束参数.另一方面,蛋白质分子运动性能减慢,谱峰增宽,灵敏度下降,还受到自旋扩散和分子局域运动的影响,这些都非常难以解析.针对大分子量蛋白质信号较弱、重叠严重的问题,解决办法之一是将蛋白质中的氢原子置换成氘原子,采用T ROSY实验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谱图的分辨率和灵敏度[2].交叉弛豫极化转移(CRIPT)[24]、交叉弛豫极化转移增强(CRINEPT)[3]、交叉饱和转移(CST)[25]等技术都有助于提高信号灵敏度,用于解决大分子量蛋白质的结构测定.

3.2 蛋白质复合体及其动力学的NM R研究

蛋白质在执行功能的过程中往往与其他蛋白或生物分子形成蛋白复合体.这种复合体是由多种成分经过适当的修饰和高度有序地精确装配而成,具有接受和执行重要的网络信息的功能.蛋白质复合体与遗传信息编码、酶催化、免疫应答、病毒感染、光合作用、药物(包括疫苗)设计等与人类重大疾病和创新药物研发密切相关.复合物的形成通常伴随着蛋白质局部结构的变化,其稳定性在亚微摩尔至亚摩尔量级,相应的动力学过程的差异也会有几个量级.因此蛋白复合体的三维结构远不只是一些单体蛋白结构的简单叠加,对任何方法而言,其结构测定往往比解析单个蛋白质结构更具挑战性.相对而言,对于溶液中蛋白质复合体的研究,特别是弱相互作用及动态过程的研究,NM R独具特色和优势,发挥着非常重要甚至不可取代的作用.

解析蛋白复合物结构时最重要的是相互作用界面的确定,除了前面提到的T ROSY和CRINEPT 等技术外,13C/15N过滤技术[26]、化学位移微扰实验技术、残余偶极耦合技术、顺磁弛豫增强技术等均已运用于复合物的研究中.新型N MR实验和各种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综合合理运用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近年来,670kDa的20S蛋白水解酶结构[27]和900kDa的蛋白质复合体GroEL/GroES中部分结构[4]的问世使NMR解析结构的上限又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蛋白质复合物在行使功能时,有一个相互接触、结构变化、继而分离的过程,因此,生物体内弱的、暂态的相互作用非常普遍,结构域之间的相对运动显得尤为重要.PDZ1 2是NMDA受体信号传导通路中的骨架蛋白PSD 95的N端PDZ结构域串中的前两个结构域.这种多结构域的蛋白质在信号通路和离子通道中极为普遍.这些蛋白质都很大,通常采用 各个击破 的策略,逐一研究单个结构域的结构和功能.PSD 95的PDZ1和PDZ2相对较小,是研究结构域之间协同效应的理想模型.PDZ1 2的三维溶液结构和动力学的NMR研究表明[28],PDZ1和PDZ2的孤立结构与其在PDZ1 2中的结构差别不大.它们与配体(cypin肽段)形成复合体后,无论单独形成的复合体,还是共同形成的复合体,都能引起结构的变化,而且结构变化的程度也基本相同.纳秒量级的动力学测定(NM R方法)表明,游离态PDZ1 2的两个结构域有一定的刚性.形成复合体后,PDZ1 2的两个结构域之间的柔性大大增强,体系的熵增大,自由能降低(见图4).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与NMR实验完全符合.这一工作的结果表明,多结构域蛋白质可能通过结构和动力学重组来调控与配体的相互作用,结构域之间在行使功能时具有相关性.该结论有可能是多结构域蛋白质的共同特征[28].

图4 双结构域蛋白质PDZ1 2通过结构和动力学重组来调控

与配体(cypin肽段)的相互作用(根据文献[28]重新制作) NM R弛豫弥散技术(relaxation dispersion)是近年来蛋白质动力学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它通过改变自旋回波时间(CPM G)来测量横向弛豫速率受到的化学交换或相互作用等慢过程的影响,用于研究蛋白质中间态的结构和动力学过程[6,29].2010年,Key小组在美国S 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用弛豫弥散技术确定了在蛋白折叠过程中寿命仅在毫秒量级的中间态结构[30],发现脂肪酸结合蛋白FBP11的FF结构域在折叠时可以瞬时形成有完整结构的中间态,再缓慢过渡到稳定态结构.中间态的整体折

核磁共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叠形式与稳定态类似,但含有更长的H3螺旋,而且H3和H4螺旋的相对倾斜角度略有不同(见图5(a)).顺磁弛豫增强技术也是近年来NM R领域的一大突破,它可以通过测定蛋白质的动态结构变化,为复合物形成过程中低分布的激发态蛋白的存在提供有力的结构证据[31].T ang等人在英国的N atur e 上发表文章指出,当顺磁探针处于一个动态的生物大分子系统中,如果稳态结构离顺磁探针较远,而瞬时激发态结构离顺磁探针较近时,瞬时激发态结构对PRE观察量的贡献就会比较显著,能观察到凸现出来的结构信息.图5(b)的红色部分是分布仅占5%的半关闭式激发态麦芽糖结合蛋白MBP的结构,与蓝色的自由稳态结构和绿色的结合稳态结构均有一定区别.PRE方法界定的动力学过程的时间尺度是纳秒至微秒量级,与弛豫弥散技术(微秒至毫秒量级)互为补充.

图5 (a)弛豫弥散技术测定H YPA/FBP11蛋白FF结构域的不同状态,左图为自由态结构,右图为瞬态结构[30];(b)顺磁弛豫增强技术测定麦芽糖结合蛋白M BP溶液结构[31].蓝色为开放式的自由态M BP,红色为半关闭式的自由态M BP,绿色为关闭式的结合态M BP(见 物理 网刊彩图)

3.3 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NMR研究

用NMR技术研究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的方法灵活多变,可以根据检测对象分成药物检测和蛋白检测两种类型.在以蛋白为检测对象的方法中,要进行比较的是药物加入前后靶蛋白的磁共振参数变化.其中最著名的是1996年Abbo tt实验室Shuker等人提出SAR by NMR的概念[32],即通过比较加入药物前后的同位素标记蛋白质NM R谱图,来确定化合物是否与蛋白质有相互作用,该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种方法可以在大型药物库中寻找多个可能的 hits ,特别适合筛选结合较弱的药物[33],即离解常数K d大于100 M的弱相互作用药物.这种高通量筛选可以找到大量与靶蛋白相结合的结构片段,并结合其他生化实验手段对药物进行改造,从而指导药物设计和药物库的选择.

基于蛋白检测的NM R方法除了能筛选到不同结合强度的药物外,还可以观察到蛋白质与药物之间的NOE效应,确定复合物相互作用的界面,以及蛋白和药物的空间结构变化,从而有利于指导进一步的药物设计.但是这种方法需要知道蛋白质的信号归属和结构信息,通常需要获得毫克量级的高纯度蛋白质样品,并辅以同位素标记,对蛋白质分子量也有一定的限制,且周期长,成本较高.

以药物为检测对象的方法比较的是蛋白质加入前后药物信号的变化情况.这种方法不要求了解蛋白质的结构信息,不需要对蛋白质进行同位素标记,可以对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进行研究.虽然这种方法不能给出详细的复合物结构信息,但是更适宜于进行药物的高通量筛选,是较为快速、低廉的手段.小分子结合蛋白质后,其磁共振参数与大分子趋于一致,如化学位移、信号半峰宽、纵向及横向弛豫速率、自扩散系数等都产生显著变化,二维NOESY实验也是判断小分子是否与蛋白质结合的有效方法,它检测的是核间Overhauser效应(nuclear ov er hauser effect,NOE),NOE反映的是核与核在空间的相对接近关系.

以药物为检测对象要求结合态和自由态小分子之间有快交换现象存在,常用的NM R方法包括转移NOE法[34]、饱和转移差谱STD法[35]、Water LOGSY法[36]等.其中转移NOE法灵敏度较低,适于测定离解常数在100nM与1mM之间的体系.其中ST D是研究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的非常普遍并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采用选择性脉冲和NOE 效应相结合,通过1H差谱来研究蛋白与配体的相互作用.在图6中,首先采集混合溶液信号,获得谱图(a);然后选择性照射蛋白信号,这时与蛋白质有相互作用的小分子信号会同时被饱和,而没有相互作用的小分子信号则不受影响,获得谱图(b);谱图(a)和(b)两者的差谱将抵消没有相互作用的小分子信号,获得有相互作用的小分子谱图(c).这种方法不受蛋白分子量限制,蛋白样品仅需微克量级,获得的谱图简单易懂,能快速判断药物是否与蛋白质有相互作用,受到普遍欢迎,近年来,它被用于检测药物与8500kDa人源鼻病毒蛋白rhinovirus(H RV2)的相互作用[37]以及药物与RNA的相互作用[38].它和魔角旋转(M AS)技术相结合,还可测定多糖与固体麦胚凝集素的结合[39]等等.WaterLOGSY法与ST D 法非常类似,只是照射的是溶剂水,信号从水传递给

核磁共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再传递给结合的小分子.

图6 S TD差谱的示意图(a)全谱;(b)对蛋白信号选择性照射谱;(c)ST D差谱

3.4 基于NM R的代谢组学简介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内源性代谢物质的整体及其随内因和外因变化的科学,是系统生物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遗传基因的变化,蛋白质活性的变化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最终会在代谢水平上有所表现.所以,对整体代谢物的研究包含了宿主基因的变化所导致的机体本身的代谢、寄生菌群的代谢、二者(指机体本身的代谢和寄生菌群的代谢)的共代谢以及二者代谢物质交换引起的变化. 1999年,在对生物代谢复杂系统进行了近20年研究的基础上,N icholso n等提出了代谢组学(m eta bonomics)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对生物系统因病理生理刺激或基因改变所导致的动态多参数代谢应答的定量测定[40].2006年,T ang等将代谢组学的概念发展为:代谢组学是关于生物体内源性代谢物质的整体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41].同时提出了代谢组学的中心任务:检测、量化和编录生物内源性代谢物质的整体及其变化规律,揭示该变化规律与所发生的生物学事件(或过程)的本质.如今,以代谢组学为基础的全局系统生物学(glo bal sy stems biolog y)思想已经诞生,而且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已经在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得到应用.

代谢组学经过多年的发展,方法日趋成熟,其应用已经渗入生命科学研究的诸多方面,并日益彰显出其强有力的科学潜能.目前代谢组分析主要采用核磁共振和质谱检测的方法,研究对象通常包括体液、粪样、细胞、组织甚至整个生物体.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研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是实验设计和样品收集.针对要解决的生物学问题,提出实验方案,建立模型.采集较多的样本数量,以保证研究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其次是波谱数据采集和处理.除了采集简单的一维核磁共振谱,还要采集横向弛豫时间加权谱和扩散加权谱,在不分离样品的情况下,选择性地检测小分子代谢物信号和大分子代谢物的信号[42].接着进行数据处理,包括谱图处理、分段积分、数据归一化等步骤.然后对得到的数据进行非监督方法分析,通常包括主成分分析(PCA)[43]和系统聚类分析(H CA)[44].最后建立数据模型,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交叉验证.在此基础上归属变化的代谢物,推断代谢途径中的生物化学反应,将代谢物整体动态变化与生物学问题联系起来.

4 展望

近年来,生物NM R发展迅速,新方法和新技术层出不穷,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如在蛋白质研究中,除了溶液中的蛋白结构和相互作用的NM R测定外,在固体和定向介质中,膜蛋白的结构及动力学测定,活细胞中蛋白质的结构研究等,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膜蛋白是细胞内生物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它在各种重要生物学基本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相对于可溶性蛋白,膜蛋白三维结构的测定困难重重.在蛋白质数据库(PDB)中收录的4万多个结构中,膜蛋白三维结构不到0.5%.自第一个用魔角旋转NMR得到蛋白质三维结构之后[45],用魔角旋转NM R研究蛋白质这个领域飞速向前发展[46],显示了魔角旋转N MR技术在蛋白质结构研究中的潜力和良好发展前景.2001年出现的细胞内NM R使得细胞内蛋白质的原位NMR研究成为可能[47].细胞内NMR的最大优势是原位,所揭示的蛋白质特性不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目前这种技术已经在细胞内蛋白质的结构、动力学和相互作用[48 50]等的研究中表现出了巨大潜能.

蛋白质核磁共振研究面临的两大挑战是突破分子量上限和提高测定速率.当蛋白质分子量增大时,共振峰的数目随之增多,谱峰重叠的几率相应增加,需要更高的分辨率加以区分.NMR谱仪硬件技术和实验技术不断面临着挑战,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NM R实验方法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并期待出现重大突破.本文所列举的仅仅是核磁共振技术在蛋白质科学中的部分应用,探索生命奥秘的内在驱动力

核磁共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将不断推进核磁共振实验技术向纵深发展,在生命科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活体波谱和成像是生物核磁共振研究中与生命科学,特别是与脑科学和重大疾病的临床诊断密切相关的前沿领域.基于超极化129Xe磁共振波谱和成像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是近10年来发展极其迅速的领域,本期另外2篇专题文章对此进行了论述[51,52],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 W illiamson M P,H avel T F,Wuthrich K.J.M ol.Biol.,1985,

182:295

[2] Pervu shin K,Riek R,Wider G e t al.Proc.Natl.Acad.Sci.U S

A,1997,94:12366

[3] Riek R,Wider G,Pervus hin K e t al.Proc.Natl.Acad.Sci.U S

A,1999,96:4918

[4] Fiaux J,Bertelsen E B,H orw ich A L e t al.Natu re,2002,418:

207

[5] T jan dra N,Bax A.S cien ce,1997,278:1111

[6] Korzhn ev D M,S alvatella X,Vendrus colo M et al.Natur e,

2004,430:586

[7] Barb ieri R,Lu chinat C,Parigi G.Ch em.Ph ys.C hem.,2004,

21:797

[8] Bertin i I,Luchin at C,Piccioli M.M ethods E nzymol.,2001,

339:314

[9] S zyper ski T,Yeh D C,S ukumaran D K et al.Proc.Natl.

Acad.Sci.U S A,2002,99:8009

[10] Kim S,S zypers ki T.J.Am.Chem.Soc.,2003,125:1385

[11] Kupce E,Freeman R.J.Biomol.NM R,2003,27:383

[12] Kupce E,Freeman R.J.M agn.Res on.,2003,163:56

[13] Stern A S,Li K B,H och J C.J.Am.Chem.Soc.,2002,124:

1982

[14] T ugarin ov V,Kay L E,Ibrag himov I e t al.J.Am.Chem.

Soc.,2005,127:2767

[15] Kaz imierczuk K,Zawadzk a A,Kozminski W.J.M agn.Re

son.,2009,197:219

[16] Jiang B,J iang X,Xiao N et al.J.M agn.Res on.,2010,204:

165

[17] T ugarinov V,Kay L E.J.Am.Chem.Soc.,2003,125:13868

[18] Kainosh o M,Torizaw a T,Iw as hita Y et al.Nature,2006,

440:52

[19] Ohki S y,Kainosho M.Progress in Nu clear M agn etic Reso

nance S pectros copy,2008,53:208

[20] Peti W,Griesinger C.J.Am.Chem.Soc.,2000,122:3975

[21] Tjandra N,Omich inski J G,Gr on enborn A M et al.Nat.

Stru ct.Biol.,1997,4:732[22] Snyd er D A,Xu Y,Yang D et al.J.Am.Chem.Soc.,2007,

129:14126

[23] Xu Y,Zheng Y,Fan J S et al.Nat.M ethods,2006,3:931

[24] Goldman M.J.M agn.Reson.,1984,60:437

[25] Takahashi H,Nakan ishi T,Kami K et al.Nat.Struct.Biol.,

2000,7:220

[26] Ikura M,Bax A.J.Am.Ch em.S oc.,1992,114:2433

[27] Sprangers R,Kay L E.Natu re,2007,445:618

[28] Wang W,W eng J,Zhang X et al.J.Am.Chem.S oc.,2009,

131:787

[29] Sugase K,Dy son H J,W right P E.Natu re,2007,447:1021

[30] Korzhnev D M,Religa T L,Ban achew icz W e t al.S cien ce,

2010,329:1312

[31] Tang C,S chw ieters C D et al.Natur e,2007,449:1078

[32] Sh uker S B,Hajduk P J,M eadow s R P et al.Science,1996,

274:1531

[33] Peng J W,M oor e J,Ab dul M an an N.Progress in Nuclear

M agn etic Resonance S pectr os copy,2004,44:225

[34] Vaynb erg J,Qin J.T ren ds in Biotechnologu,2006,24:22

[35] M ayer M,M eyer B.Angew.Chem.Int.Ed.,1999,38:1784

[36] Dalvit C,Pevarello P,Tato M e t al.J.Biomol.NM R,2000,

18:65

[37] Benie A J,M os er R,Baumi E et al.J.Am.Chem.Soc.,2003,

125:14

[38] M ayer M,James T L.J.Am.Ch em.Soc.,2002,124:13376

[39] Klein J,M einecke R,M ayer M et al.J.Am.Chem.Soc.,

1999,121:5336

[40] Nicholson J K,Lin don J C,H olmes E.Xenobiotica,1999,29:

1181

[41] T ang H R,W ang Y L.Pr og.Bioch em.Biophy s.,2006,33:401

[42] Liu M,Nich olson J K,Lindon J C.Anal.Chem.,1996,68:

3370

[43] W old S,Esbensen K P G.Ch https://www.360docs.net/doc/da3276181.html,b.,1987,2:

37

[44] Ciosek P,Brzoka Z,Wrolew ski W e t al.T alanta,2005,67:590

[45] Cas tellani F,van Ros sum B,Diehl A et al.Nature,2002,420:

98

[46] M cDerm ott A E.Cu rr.Opin.Struct.Biol.,2004,14:554

[47] Serber Z,Dotsch V.Bioch emis try,2001,40:14317

[48] Bryant J E,Lecomte J T,L ee A L e t al.Biochemistry,2005,

44:9275

[49] Burz D S,Dutta K,C ow bu rn D e t al.Nat.M eth ods,2006,3:

91

[50] Selenk o P,Wagner G.Nat.M ethods,2006,3:80

[51] 李博,吴瑞琪,李安安等.物理,2011,40(6):374[Li B,W u R

Q,LiA A e t al.W uli(Phys ics),2011,40(6):374(in Chi

n es e)]

[52] 孙献平,韩叶清,罗晴等.物理,2011,40(6):381[Su n X P,

Han Y Q,Luo Q et al.W uli(Phys ics),2011,40(6):381(in

Chinese)]

核磁共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技术及应用-综述

核磁共振技术及应用-综述-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核磁共振技术及应用 学号:2011201373 姓名:杨海源 摘要:综述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优势以及该技术作为一种检测分析手段在生物医药、食品、化工业中的应用进展。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是以原子核自旋的共振跃迁为探测对象的谱学方法。其最基本原理是,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磁化, 自旋角动量发生进动,当外加能量(射频场)与原子核震动频率相 同时,原子核吸收能量发生能级跃迁,产生共振吸收信号。此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快捷, 可与其它方法相互补充, 用于诸多环节且有很 好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核磁共振技术,NMR,生物,食品,石油,分析,检测 Abstract The technology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applying in biological medicine,food,chemical industry dete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was summarized. The most basic principles of nuclei by magnetized in a magnetic field , the spin angular momentum precession , plus energy nuclei vibration frequency at the same time , the nuclei absorb energy level transition occurs , resonance absorption signal. According to current situation, it has some advantages in food detect ion such as fastness, accuracy, intactnes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and we should further research to solve them in future. 1.前言

大学专业介绍之生物科学类1(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

大学专业介绍之生物科学类1(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 信息学) 1.生物科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生物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掌握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和应用能力的技术人才,为我国生态建设及植物资源利用和中药资源产业化提供能从事教学、技术研究、生产管理、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 1. 2.掌握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3.

4. 5.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 主干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天然产物化学、药用植物资源学、中药材生产质量控制、中药材加工学、生物制药等。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药用植物和植物生态与资源利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2.生物技术 本专业是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应用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为特色的理科类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及数据分析等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酶工程原理及技术、细胞工程原理与技术、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学等。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

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分解

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在食品分析检测中 的应用 The Technology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analysis and detection

摘要 核磁共振分析技术是利用物理原理, 通过对核磁共振谱线特征参数的测定来分析物质的分子结构与性质.它不破坏被测样品的内部结构, 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本文重点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食品中的水分、油脂、玻璃态转变、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品质鉴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核磁共振技术;应用;食品;分析;检测。

Abstract The technology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alysis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and the nature of molecules and it is a nondestructive tes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briefly its principl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detection was summarized in the aspect of moisture, oil, glass transition, carbohydrate, protein and quality detection. Keywords: technology of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pplication; food;analysis;detection.

生物炭在农业中的运用讲解

课程名称:化学前沿 题目:生物炭在农业中的运用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年级: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前言 (3) 1、生物炭的生产原料 (4) 2、生物炭的生产过程及其理化特性 (4) 3、生物炭对土壤的作用机理。 (5) 3. 1 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 3. 1. 1 生物炭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5) 3. 1. 2 生物炭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6) 3. 1. 3 生物炭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6) 3. 2 生物炭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7) 3. 2. 1 生物炭对土壤pH 的影响 (7) 3. 2. 2 生物炭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8) 4、生物炭对土壤污染物环境风险的消减作用 (9) 4.1生物炭对土壤中N、P的持留 (9) 4.2生物炭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和固持 (9) 5、生物炭在农业上应用的模式 (10) 5.1炭基有机肥模式 (10) 5.2炭基有机-无机复混肥模式 (10) 5.3改良土壤的模式 (11) 5.4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模式 (12) 6、生物炭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价值分析 (13) 7、发展与展望 (13) 8、参考文献。 (14)

生物炭在农业中的运用 摘要 生物炭(Biochar)是在限氧或隔绝氧的环境条件下,通过高温裂解,将小薪柴、农作物秸秆、杂草等生物质经炭化而形成的,是一种碳含量极其丰富的炭。这种由植物形成的,以固定碳元素为目的的炭被科学家们称为“生物炭”。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肥料缓释载体及碳封存剂备等运用越来越广。其农用的效益是多元化的,将生物炭农用已作为当前农业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生物炭、性质特点、农业、改良、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Abstract: Biochar is an insoluble solid matter with high aromatization produced by biomass pyrolysis in completely or partially hypoxic conditions. In recent years,biochar is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e as a soil amendment and controlle release carrier for fertilizers. In order to boost the study and utilization of biochar in agriculture,this study summarize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properties of biochar and its effects o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amount of microorganisms in soil,and growth and yields of crops. The fu-ture research issues were also suggested.Biochar has showed important roles in controlling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mproving soil quality, increasing soil production, alleviating climate changes, and maintaining agro-ecosystem sta-bility. The prospect of biochar industri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was also proposed. Keywords:Biochar;Character;Agriculture;Improvement;Application status;Development prospect 前言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年产作物秸秆8×108 t以上[1],而以作物秸秆为主的广泛存在的生物质Cbiomass)是制备生物质炭(biochar)的主要原料。生物质炭是由生物质在完全或部分缺氧的条件下经热裂解、炭化产生的一类高度芳香

生物技术专业介绍

生物技术专业介绍 生物技术专业是于2000年设立并正式开始招生,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已成为学校的优势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又是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 一、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农业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够支撑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体系,服务于山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特色和优势 1. 构建了一支高学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一支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70人,其中正高职称22人、副高职称28人,讲师2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71.4%;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7人,占专职教师的81.4%;具有国外学习和研修经历的19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获得者1人、博士生导师4人。 2. 具有生物学科特色。本专业具有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等多学科支撑,以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支撑,生物学科特色鲜明。我们在生物技术专业的建设中,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前提,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上力求突出自身的学科优势,形成专业特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 3. 以科研促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通过科研,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2)科研促进了教学条件的建设。在投资1000多万购置实验仪器的基础上,目前又新组建了科研用组培室与炼苗室各1间及教学用组培室与炼苗室各1间,极大充实了教学条件;(3)科研充实了教学内容。通过科研,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把新知识、新观点及时充实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切实提高教学质量;(4)科研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本专业于2003年率先在全校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制度,使学生从大二开始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独立设计试验并完成科研任务,切实提高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学科建设 本专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先后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植物

核磁共振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科技信息 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简称NMR)是交变磁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种物理现象,最早于1946年被Bloch和Purcell等人用实验所证实[1]。核磁共振的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为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提供了直接的验证,而且为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分析与测量手段。他们二人由于这项重大发现,共同分享了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最初的核磁共振技术主要用于核物理方面,现今已经被化学,食品,医学,生物学,遗传学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广泛采用,已经成为在这些领域开展研究工作的有力工具。 在以往的半个世纪中,NMR技术经历了几次飞跃。1945年NMR信号的发现,1948年核磁弛豫理论的建立。1950年化学位移和耦合的发现以及1965年傅立叶变换谱学的诞生,迎来了NMR的真正的繁荣期;自从70年代以来,NMR发展异常迅猛,形成了液体高分辨,固体高分辨和NMR成像三雄鼎立的新局面。二维NMR的发展,使得液体NMR的应用迅速扩展到生物领域;交叉极化技术的发展,使50年代就发明出来的固体魔角旋转技术在材料科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NMR成像技术的发展,使NMR进入了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的医学领域。 目前,NMR技术已经成为研究高分子链结构的主要手段,对聚合物的构型,构象分析,立体异构的鉴定和序列分布,支化结构的长度和数量,共聚物和共缩聚物组成的定性,定量以及序列结构测定等均有独特的长处[2]。 核磁共振技术主要有两个学科分支: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简称MRI)。核磁共振波谱技术是基于化学位移理论发展起来的,主要用于测定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3]。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诞生于1973年,它是一种无损测量技术,可以用于获取多种物质的内部结构图像。由于核磁共振可获取的信息丰富,因此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分析化学、生命科学、材料检测、石油勘探和水资源探查等。 1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是指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其在能级之间共振跃迁的现象。原子核磁性的大小一般用磁矩μ表示,μ具有方向性,μ=νhI,h是普朗克常数,I为自旋量子数,简称自旋。旋磁比ν实际上是原子核磁性大小的度量,ν值大表示原子核的磁性强,反之亦然。在天然同位素中,以氢原子核(质子)的ν值最大(42.6MHz/T),因此检测灵敏度最高,这也是质子首先被选择为NMR研究对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把有磁矩的核(I≠0)置于某磁场中,该原子核在磁场的行为就好似陀螺的运动—— —拉莫尔进动,其频率由下式决定:ω=2πν。式中ω为角频率,ν为拉莫尔进动频率。当外加射频场的频率与原子核的拉莫尔频率相等时,处于低能态的核便吸收射频能,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此即核磁共振现象。没有自旋的原子核(I=0)没有磁矩,这类核观察不到NMR信号,如14C,16O,32S等,I=1/2的原子核是NMR中研究得最多的核,如:1H,13C,19F,15N等。 原子核的角动量通常称为核的自旋,是原子核的一个重要特性。由于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具有自旋为1/2的粒子,它们在核内还有相对运动,因而具有相应的轨道角动量。所有核子的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的矢量和就是原子核的自旋。原子核自旋角动量PI,遵循量子力学的角动量规则,它的大小为:PI=[I(I+1)]1/2hI为整数或半整数I是核自旋量子数。原子核自旋在空间给定Z方向上的投影PIZ为:PIZ=mIh,mI=I,I-1,…,-I+1,-I其中mI叫磁量子数。实验发现,所有基态的原子核的自旋都满足下面的规律:偶A核的自旋为整数,其中,偶偶核(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偶数)的自旋都为零;奇A核的自旋都是半整数。核子是费米子,因此,核子数A为偶数的原子核是玻色子,遵循玻色—— —爱因斯坦统计;核子数A为奇数的原子核是费米子,遵守费米—— —狄拉克统计。原子核磁矩原子核是一个带电的系统,而且有自旋,所以应该具有磁矩。和原子磁矩相似,原子核磁矩μI和原子核角动量PI有关系式:μI=μNgI[I(I+1)]1/2μZ=mIμNgI其中,gI称为原子核的朗德因子,μN=eh/(2mp)=5.0508×10-27J/T,称作核磁子。质子质量mp比电子质量me大1836倍,所以核磁子比玻尔磁子小1836倍,可见原子核的磁相互作用比电子的磁相互作用弱得多。这个弱的相互作用正是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的来源。核磁共振由于原子核具有磁矩,当将被测样品放在外磁场B0中,则与磁场相互作用而获得附加的能量。W=-μI?B0=-mIμNgIB0,mI有2I+1取值,即能级分裂成2I+1个子能级,根据选择定则△mI=±1,两相邻子能级间可以发生跃迁,跃迁能量:△E=μN-gIB0若其能级差△E与垂直于磁场方向上的电磁波光子的能量相等,则处在不同能级上的磁性核发生受激跃迁,由于处在低能级上的核略多于处在高能级上的核,故其净结果是低能级的核吸收了电磁波的能量h"跃迁到高能级上,这就是核磁共振吸收。该频率v=μNgIB0/h称为共振频率[4]。 2核磁共振技术的实验装置 实现核磁共振可采取两种途径:一种是保持外磁场不变,而连续地改变入射电磁波频率;另一种是用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而调节磁场的强弱。图1为核磁共振现象的装置示意图,采用调节入射电磁波频率的方法来达到核磁共振。样品装在小瓶中,并置于磁铁两极之间,瓶外绕有线圈,通有由射频振荡器输出的射频电流。于是,由线圈向样品发射电磁波。调制振荡器的作用是使射频电磁波的频率在样品共振频率附近连续变化,当频率正好与核磁共振频率吻合时,射频振荡器的输出就会出现一个吸收峰,这可以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同时由频率计即刻读出这时的共振频率值。 图1核磁共振实验装置示意图 核磁共振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理系王东云 [摘要]核磁共振分析技术是利用物理原理,通过对核磁共振谱线特征参数的测定来分析物质的分子结构与性质。 它不破坏被测样品的内部结构,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化学、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核磁共振技术原理应用 基金项目:本文为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 博士?专家论坛 353 ——

核磁共振及其应用

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 刘飞 一、定义 核磁共振技术是指原子核的磁矩在恒定磁场和高频磁场同时作用下,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发生的共振吸收现象,是一种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能量变化来获得信息的技术。 核磁共振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具有自旋,旋转时产生一些小磁场。当加一外加磁场时,这些原子核的能级发生分裂,这一物理现象称为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百度百科) 二、原理 如同电子具有自旋角动量和自旋磁矩一样,原子核也有自旋角动量和自旋磁矩。核的自旋角动量I S ,即是原子核内所有核子(质子和中子)的自旋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的矢量和,大小为 )1(S +=I I I ,(I 为核自旋量子数)。I S 在外磁场B 方向的投影为 I m S =z (假设磁场沿z 方向),I m 为核自旋磁量子数,I 一定时,I m 共有12+I 个不同的取值,即原来的能级分裂成了12+I 个能级。 自旋不为零的原子核具有磁矩μ,它与自旋角动量的关系为 I p gS m e 2=μ 其中p m 为质子质量,g 为核的朗德因子,取决于核的内部结构与特性。 核磁矩μ在外磁场B 方向的投影为

I N I p z p z m g gm m e gS m e μμ=== 22 式中N μ是一个常数,成为核磁子,有 12710057866.52e --??==T J m p N μ 磁矩与磁场的相互作用能为 B m g B B E I N μμμ-=-=?-=z 以氢核为例,氢核的自旋磁量子数21m ±=I ,它在外磁场中的能量如右 图。由B m g B B E I N μμμ-=-=?-=z ,得氢核 相邻两个能级的能量差为 B g E E E N μ=-=?12 ?当氢核在外磁场中时, 要从能级1E 跃迁至2E ,必须吸收频率0ν的电磁波, h B g E N μν=?=h 0 即,只有当入射电磁波的频率0νν=时,才能被氢核吸收。 三、应用 核磁共振适合于液体、固体。如今的高分辨技术,还将核磁用于了半固体及微量样品的研究。核磁谱图已经从过去的一维谱图(1D )发展到如今的二维(2D)、三维(3D)甚至四维(4D )谱图,陈旧的实验方法被放弃,新的实验方法迅速发展,它们将分子结构和分子间的关系表现得更加清晰。 (一)固体核磁共振的应用 固体核磁共振常用于不溶性的高分子材料、膜蛋白、刚性金属及非金

生物技术专业综述

生物技术专业综述 作为生物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我认为我们应该知道以下内容,以方便我们更好的了解我们所学的内容,这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以及就业都有帮助。 我们所学的主要课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设备等。 生物技术的定义:应用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以人们意志设计,对生物或生物的成分进行改造和利用的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综合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胚胎学、免疫学、化学、物理学、信息学、计算机等多学科技术,可用于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提供产品为社会服务等。 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之一。70年代发明了重组DNA技术和杂交瘤技术。80年代建立了细胞大规模培养转基因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制药开始于八十年代初,特别是发明了pcr技术,使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90年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重要农作物和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的是害死和信息技术的渗透,相继发展起了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组合化学,生物芯片技术以及一系列的自动化分析测试和药物筛选技术和装备。目前,各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农业,生物加工,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并对制药业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近些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并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谓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指“用活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物质)来改进产品、改良植物和动物,或为特殊用途而培养微生物的技术”。生物工程则是生物技术的统称,是指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原理与生化工程相结合,来改造或重新创造设计细胞的遗传物质、培育出新品种,以工业规模利用现有生物体系,以生物化学过程来制造工业产品。简言之,就是将活的生物体、生命体系或生命过程产业化的过程。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电子工程、生物反应器、灭菌技术以及新兴的蛋白质工程等,其中,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工程的核心。基因工程(或称遗传工程、基因重组技术)就是将不同生物的基因在体外剪切组合,并和载体(质粒、噬菌体、病毒)的DNA连接,然后转入微生物或细胞内,进行克隆,并使转入的基因在细胞或微生物内表达,产生所需要的蛋白质。 目前,有60%以上的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应用于医药产业,用以开发特色新药或对传统医药进行改良,由此引起了医药产业的重大变革,生物制药也得以迅速发展。生物制药就是把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到药物制造领域的过程,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基因工程方法。即利用克隆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

生物炭利用

1 改良土壤 木炭的土地利用是指在土壤中加入木炭颗粒或载有菌体、肥料或与其它材料混配的功能型木炭复合材料。其目的是改良土壤,增加地力,改善植物生境,提高土地生产力及产品品质。应用领域主要是农田、林地和草坪。木炭的特点:黑色,多孔,表面发达,通常比表面积在300~400 m2·g-1,有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具有一定强度和较高的生物和化学稳定性。 1.1 土壤改良 填加木炭的土壤,透气、透水、保水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据日本肥粮检定协会的报告:加5%的黑炭,土壤的保水率和透水性分别提高14.6%和 88.9%,其对治理土壤板结的效果好于珍珠岩和蛭石。日本政府1986年11月将木炭纳入地力增进法,确定为土壤改良资材。 木炭对施于农田的肥料有吸持和缓释作用,此项技术近年在我国出现并得到推广。在农业生产中,购置化肥的费用对农产品生产成本影响至关重要。例如:在玉米种植成本中,化肥项支出占44%。多数情况下,化肥的利用率只有1/3,其余或滞留于土壤中或流失,三者比例相近。国家环境保护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推广的“炭粉还田防止化肥流失技术”称可减少50%的化肥流失。植物原料在原组织中的K、Na、Ca和各种微量元素,在制炭过程中转入木炭中,当炭被施入土壤中以后,随之也增加了土壤中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木炭多孔,且能富集土壤中的空气、水分、养分,适宜微生物栖息、繁衍。土壤团粒结构增加,作物根系发达,根部CO2增多。福建林学院曾用试验证明炭有很好的固氮作用。试验是在黄沙壤、黑沙壤中加进1%的木炭颗粒、颗粒活性炭、粉状活性炭,1a后,加炭土样中的好气性固氮菌、嫌气性固氮菌数量明显增加。木炭色黑、吸热,散于地表面1L·m-2,地温提高7℃。 木炭多孔,有蓄热作用,对气温骤变所带给作物的伤害有一定的抵御能力;能减少诸如重金属、残留农药等有毒物质对作物的伤害;木炭对一些气体的吸附容量,按木炭容积的倍数计,H4N、H2C1、SO2、H2S、NO2、CO2、02、N、H2、CHC分别为90.0、85.0、65.0、55.0、40.0、35.0、9.3、7.5、5.0、1.8。在木炭土地利用的各方面,日本应用面广,历史较长,经验多,效果显著。在木炭纳人地力增进法前后30a间,耗用木炭已达数十万吨,主要为树皮炭、房屋解体木材烧

核磁共振的应用

核磁共振光谱的应用 摘要:核磁共振( 简称NMR ) 是基于原子核磁性的一种波谱技术,它已被化学、食品、医学、生物学等学科领域广泛采用, 已成为在这些领域开展研究工作的有力工具。 关键词:核磁共振;食品工业;医药;生物科学; 核磁共振(简称NMR )是基于原子核磁性的一种波谱技术, 1945 年,FBloeh和EMPureell分别领导的两个小组几乎同时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他们二人由于这项重大发现, 共同分享了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初,核磁共振技术主要用于核物理研究方面,现今,它已被化学、食品、医学、生物学、遗传学以及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广泛采用,已成为在这些领域开展研究工作的有力工具。在以往的半个世纪中, NMR技术经历了几次飞跃。1945年NMR信号的发现,1948年核磁弛豫理论的建立,1950年化学位移和藕合的发现以及1965年傅里叶变换谱学的诞生,迎来了NMR的真正的繁荣期。自从70年代以来,NMR发展异常迅猛,形成了液体高分辨、固体高分辨和NMR成象三雄鼎立的新局面。二维NMR的发展,使液体NMR的应用迅速扩展到了生物领域。NMR成象技术的发展,使NMR 进人了与人民生命息息相关的医学领域。目前, NMR 技术已成为研究高分子链结构的最主要手段,对于聚合物的构型、构象分析、立体异构体的鉴定和序列分布、支化结构的长度和数量、共聚物和共缩聚物组成的定性、定量以及序列结构测定等均有独特的长处。随着超导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脉冲傅立叶变换波谱仪的迅速发展的今天, 核磁共振已成为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和研究化学动力学等的极为重要的方法, 其功能及应用领域正在逐步扩大。 核磁共振的原理:原子核在外磁场中受到磁化,产生一定频率的震

2021年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应届生个人简历表格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应届生个人简历表格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应届生个人简历表格姓名性别男照 片民族汉政治面貌党员籍贯湖北出生年月 1991.5 健康状况良好学历本科毕业院校武汉大学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 e-mail ×××@ ___ ×××××××××××愿意到生物公司、医药、食品及饮料等有关生物技术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工作。 可以做有关方面的质检、销售、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其他工作。曾加入学校××文学社团,在部负责材料的,并参与出版过社团月刊。 xx年暑假,在××超市做服务员出售日常百货商品,并因我的勤奋及处事态度得到好评。 xx年暑假,加入假期辅导培训团体,在辅导培训班,对学生进行假期辅导。在此期间,我和大家相处融洽,愉快地度过了假期时光。 xx年9-10月,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附近的酒店当服务员,热情为他人服务并很好的配合酒店职员做好工作。 1.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通过英语考试,获“英语三级”证书。 2.能应用Word、excel等office办公软件及简单的编程。 xx—xx 年度被评为优秀学生,并获得“优秀学生”荣誉证书

xx—xx年度获得学校二等奖学金 xx—xx年度获得“学风建设积极分子”荣誉证书 xx—xx年度获“校级三好学生”荣誉证书发酵工程、发酵工程实验、生化工艺学、生化工艺实验、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无机分析化学、无机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植物组织培养及实验本人综合素质佳,能够吃苦耐劳,为完成自己的事情而不懈努力,具备良好的人品,乐于与人沟通,具有一定的.表达交际及组织能力和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积极互动努力达成团队的目标;刻苦学习,勤奋务实,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较好的判断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核磁共振及其应用

核磁共振及其应用 发布范围:公开2010-02-03 16:26 核磁共振现象是由美国科学家柏塞尔 (E.M.Purcell)和瑞士科学家布洛赫(E.Blo ch)于1945年12月和1946年1月分别独立 发现的。他们共享了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 奖。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 ce)是原子核的磁矩在恒定磁场和高频磁场同时作用,且满足一定条件时所发生的共振吸收现象,是一种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能量变化来获得关于核信息的技术。50多年来,由核磁共振转化为探索物质微观结构和性质的高新技术已取得了惊人的进展。目前,核磁共振已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如同电子具有自旋角动量和自旋磁矩一样,核也具有自旋角动量和自旋磁矩。核自旋 即是原子核内所有核子的自旋角动量与轨道角动量的矢量和,其大小 ,其中I为核自旋量子数。在外磁场方向(设磁场沿z方向)的投影为 ,称为核自旋磁量子数,I一定时,有(2I +1)个取值。 自旋不为零的原子核有磁矩,它与核自旋的关系为,式中为质子的质量,称为核的朗德因子,它取决于核的内部结构与特性,且是一个无量纲的量。于是,旋磁比。 核磁子在外磁场(沿z轴)方向的投影

, 其中 称作核磁子。通常将取最大值I时的 称为核的磁矩,记作 (1) 这磁矩在空间的可能取向如图2所示,它位于核磁矩在外磁场(沿z轴)中旋进的锥面上。磁矩与磁场的相互作用能为 (2) 由于同一I下有(2I +1)个值,因而原来得一个核能级附加上相互作用能,将会有(2 I +1)个能量值,称为为子能级。相邻两个子能级的能量差(因其值相差为1)为 (3) 例如,氢核的基态核能级,在恒定磁场中的分裂情况如图3所示。 已知核磁矩在外磁场的作用下旋进,可以求得其旋进角速度为,若再在垂直于 的方向加一个频率在射频范围的交变磁场B (如图4所示),当其频率与核磁矩旋进频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基地班)专业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基地班)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六年制本硕连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掌握生物技术专业知识又具备生物技术产品研究开发能力,了解生物技术企业运作管理规律,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可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医药卫生、生物工程、食品化工、环境保护和相关的企业及政府部门独立从事新产品开发、教学、管理等工作。 专业发展主要方向 1. 医药生物技术 2. 农业生物技术 3. 微生物生物技术 4. 海洋生物技术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1.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校规校纪,认识和了解中国近代发展史和我国经济建设状况,有较系统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所学专业,有献身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2.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生物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技术、发酵工程、酶工程、生化制备与分析及生化制药、微生物检测和生物资源开发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训练,了解本专业相关的国内外研究与新产品开发进展;有较好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 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比较流利地进行听、说、读、写),英语通过4-6级考试,比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 —1—

4.对本专业教学计划设置的必修课及限定选修课程,必须取得规定的学分,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学好各门选修课。 5.本专业为“国家生物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学习成绩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可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基于本专业的特点,必须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验操作训练并重,较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生产实习任务和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实验及撰写工作。 三、毕业认定与学位授予、本科学位修业年限 实行阶段淘汰制,三年级课程结束后,根据德、智、体三方面的综合评估,不适应六年制继续培养者转入四年制生物技术专业学习。根据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153学分,成绩合格者,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理学学士学位证书。本科学位修业年限:四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课程类别学分数所占比例备注 公共必修课36 23.5% 本科阶段 公共选修课16 10.5% 本科阶段 专业必修课71 46.4% 本科阶段 专业选修课30 19.6% 本科阶段,限选课至少15学分 毕业总学分 153(44) 100% (实践教学学 分) 课内总学时2648 第一学期在不同专业所学的相关学分可以转入。 五、专业核心课程 有机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技术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生物工程制药、生物技术营销学。 六、专业特色课程 —2—

核磁共振的原理及其应用发展

核磁共振的原理及其应用发展 摘要:核磁共振是能够深入到物质内部而不破坏被测量对象的一种分析物质构造的现代技术,它通过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能量变化来获得关于原子核的信息,具有迅速、准确、分辨率高等优点,因而在科研和生产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核磁共振在化学化工、生物化学、医药等方面的应用,并指出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一个异常广阔的谱学研究领域. 关键词:核磁共振;NMR谱仪 The Application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 Abstract: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re deep into the material can damage the internal rather than a measured analysis of the target material structure of modern technology,it is through the use of nuclear energy in the magnetic field changes the information on the atomic nucleus,with the rapid,accurate,,high resolution,which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production of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received.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and the application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n chemical engineering,biochemistry, medicine and other aspects,and that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technology will become a broad spectrum of unusual research field in the 21st century. Key: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spectrometer 引言 核磁共振(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波谱学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科学。核磁共振是根据有磁的原子核,在磁场的作用下会引起能级分裂,若有相应的射频磁场作用时,在核能级之间将引起共振跃迁,从而得到化学结构信息的一门新技术。最早于1946年由哈佛大学的伯塞尔(E. M. 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布洛赫(F. Bloch)等人用实验所证实[1]。两人由此共同分享了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提供分子的化学结构和分子动力学的信息,已成为分子结构解析以及物质理化性质表征的常规技术手段[3],在物理、化学、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化学中更是常规分析不可少的手段。从70年代开始,在磁共振频谱学和计算机断层技术等基础上,又发展起一项崭新的医学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 生物技术及应用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生物技术及应用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生物技术及应用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生物技术及应用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生物技术及应用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生物技术及应用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生物技术及应用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生物技术及应用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生物技术及应用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

生物炭在农田土壤修复方面地应用

生物炭在农田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 河北师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农业项目组盛建维 一、生物炭概述 生物炭是生物有机材料(生物质)在缺氧或绝氧环境中,经低温热裂解后生成的固态产物。既可作为高品质能源、土壤改良剂,也可作为还原剂、肥料缓释载体及二氧化碳封存剂等,已广泛应用于固碳减排、水源净化、重金属吸附和土壤改良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土壤功能退化等全球关切的热点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属于秸秆废弃资源高值化利用的范畴。 生物炭不是一般的木炭,是一种碳含量极其丰富的木炭。它是在低氧环境下,通过高温裂解将木材、草、玉米秆或其它农作物废物碳化。这种由植物形成的,以固定碳元素为目的的木炭被科学家们称为“生物炭”。它的理论基础是:生物质,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燃烧,都可以形成木炭。 生物炭是一种经过高温裂解“加工”过的生物质。裂解过程不仅可以产生用于能源生产的气体,还有碳的一种稳定形式——木炭,木炭被埋入地下,整个过程为“碳负性”(carbon negative)。生物炭几乎是纯碳,埋到地下后可以有几百至上千年不会消失,等于把碳封存进了土壤。生物炭富含微孔,不但可以补充土壤的有机物含量,还可以有效地保存水分和养料,提高土壤肥力。事实上,之所以肥沃的土壤大都呈现黑色,就是因为含碳量高的缘故。英国环保大师詹姆斯·拉夫洛克称,生物炭是减轻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唯一希望。研究人员也表示,生物炭也能提高农业生产率,减少对碳密集肥料的需求。木炭碎料的孔洞结构十分容易聚集营养物质和有益微生物,从而使土壤变得肥沃,利于植物生长,实现增产的同时让农业更具持续性。更妙的是,它把碳锁定在生物群内,而非让它排放到空气中。 制作生物炭的现代方法是在低氧环境下用高温加热植物垃圾,使其分解。日前,气候专家找到了更清洁环保的方式,进行工业规模二氧化碳固定,利用巨型微波熔炉将二氧化碳封存在“生物炭”中,然后进行掩埋。这种特制“微波炉”将成为战胜全球变暖的最新利器。因此,该技术每年可以减少向空气中排放几十亿吨二氧化碳。日前不少人将生物炭技术视为目前为止解决气候变暖问题的“尚方宝剑”,一种“气候变化减缓”战略和恢复退化土地的方式。有些专家甚至声称,生物炭可吸收如此多的二氧化碳,以至地球能恢复到工业化之前的二氧化碳水平。 近年,生物炭作为一类新型环境功能材料引起广泛关注,其在土壤改良、温室气体减排以及受污染环境修复方面都展现出应用潜力,为解决粮食危机、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生物炭还在获取生物质能、废弃生物质资源化以及碳排放贸易等方面有着重要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生物炭在土壤肥力改良、大气碳汇减排以及土壤污染修复等方面的研进展,并扼要分析了生物炭研究的前景和方向,为生物炭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思路。 二、生物炭的结构和基本特性 生物炭的组成元素主要为碳、氢、氧等,而且以高度富含碳( 约 70% —80% ) 为主要标志,可以视为纤维素、羧酸及其衍生物、呋喃、吡喃以及脱水糖、苯酚、烷属烃及烯属烃类的衍生物等成分复杂各异的含碳物质构成的连续统一体,其中烷基和芳香结构是最主要的成分。从微观结构上看,生物炭多由紧密堆积、高度扭曲的芳香环片层组成,X 射线表明其具有乱层结构 ( turbostratic structure)。生物炭表面多孔性特征显著,因此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表面能。表面极性官能团较少,主要基团包括羧基、酚羟基、羰基、内酯、吡喃酮、酸酐等,构成了生物炭良好的吸附特性。随着研究的推进,研究者还发现生物炭具有大量的表面负电荷以及高电荷密度的特性由于原材料、技术工艺及热解条件等差异、生物炭在结构和 pH、挥发分含量、灰分含量、持水性、表观密度、孔容、比表面积等理化性质上表现出非常广泛的多样性,进而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