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科学 课后强化训练4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含解析).doc

2019届中考科学 课后强化训练4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含解析).doc
2019届中考科学 课后强化训练4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含解析).doc

2019届中考科学课后强化训练4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在甲、乙两个型号相同的量筒内各注入10毫升清水,再在各量筒内插入一株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芹菜,并将乙量筒内芹菜的叶摘除。然后将两装置置于阳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两量筒液面的读数,结果如下表。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A. 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B.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C. 叶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器官

D. 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随着接受光照时间的推移,甲装置中水的质量减少的幅度要比乙装置大得多,装置内水分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而甲、乙两装置的变量是有无叶,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2.科学家为检测有机物运输部位及方向,做如下实验:他们利用含放射性标记碳的二氧化碳,由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放射性标记碳的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先后在茎的树皮和根的树皮中发现了含此标记碳的葡萄糖,此实验证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及方向是(C)

A. 韧皮部的导管、由上向下

B. 木质部的导管、由下向上

C. 韧皮部的筛管、由上向下

D. 木质部的筛管、由下向上

【解析】树皮中有韧皮部,韧皮部中有筛管,先后在叶、茎、根中发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碳,表明葡萄糖运输的方向是叶片→茎→根,即有机物是由上向下运输的。

(第3题)

3.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固定装置省略),并将该装置放在阳光直射处,10分钟后观察到U形管右侧的液面明显下降,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B)

A. 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

B. 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C. 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

D. 植物吸收了无机盐

【解析】植物吸收U形管中的水分并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于是U形管右侧液面下降。

4.某农业局的工作人员在视察中发现有一块农田中的玉米和周围其他农田相比,植株矮小、发黄。其合理解释是(B)

A. 缺水

B. 缺含氮无机盐

C. 缺含钾无机盐

D. 缺含磷无机盐

【解析】植物缺水时,叶子会出现萎蔫现象,不会出现植株矮小、发黄的现象,故A错误;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故B正确;缺钾时,植物易倒伏,植株矮小、叶片带褐斑,故C错误;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带红、籽粒不饱满,故D错误。

(第5题)

5.移栽树木时,给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吊瓶的针头应插到茎的(C)

A. 树皮

B. 形成层

C. 木质部

D. 髓

【解析】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吊瓶的针头应插到茎的木质部中,C正确。

6.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了无土栽培的尝试,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C)

(第6题)

A. 甲、乙两装置应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

B. 甲植株生长良好的原因是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C. 土壤浸出液的浓度越高,甲植株生长越好

D. 向土壤浸出液中通入空气有利于甲植株的生长

【解析】土壤浸出液的浓度如果高于植物根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将失水死亡。

7.很多人都喜欢种植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的茎或叶肥厚,具有较强的贮水能力,在生活习性上

也和一般植物有所不同,其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下列关于多肉植物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A)

A. 它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B. 气孔白天关闭,可以减弱蒸腾作用

C. 保水能力强,有利于在干旱环境中生长

D. 气孔夜间开放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白天光合作用

【解析】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结构,不仅仅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8.如图是植物根尖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 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 ②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C. ③处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D. ④具有保护作用,主要由导管细胞构成

【解析】由图可知,①是根毛区,②是伸长区,③是分生区,④是根冠。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但能较快伸长,使根不断地伸长生长;根毛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第8题) (第9题) 9.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C)

A. 果实B不能继续长大,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B. 果实A能继续长大,因为运输有机物给A的通道未被切断

C. 枝条上1~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2处

D. 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萎蔫,因为运输水的通道未被切断

【解析】如果对茎进行环割,营养物质就会积存在节口上端,使节口上端处的形成层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状物,因此枝条上的1处会出现明显肿胀,故C错误。

10.盐拌黄瓜时,黄瓜细胞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状态,其原因是(C)

(第10题)

A. b浓度小于a浓度,细胞吸水

B. b浓度大于a浓度,细胞吸水

C. a浓度小于b浓度,细胞失水

D. a浓度大于b浓度,细胞失水

【解析】此时的黄瓜细胞所处状态是水流向细胞外,表明细胞外的浓度大,植物细胞失水。

(第11题)

11.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B)

A. 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水分以气体形式也可以通过气孔

B. 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①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C. 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②转变为状态①

D. 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解析】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A正确;保卫细胞的形状是能够调节的,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光合作用就停止了,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随之而减弱,B错误;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气孔就慢慢张开了,由状态②转变为状态①,空气进入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C正确;蒸腾作用顺利进行能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D

正确。

二、非选择题

(第12题)

12.如图所示,利用放置在阳台上的装置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培养液、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并适时补水。

(1)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如硫酸铵)的主要作用是A。

A. 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B. 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C. 使蔬菜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2)若培养液的浓度大于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会导致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因此,需要适时补水。

【解析】(1)氮元素能使植物茎、叶长得茂盛。

(2)植物吸水原理是水分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渗透,当培养液浓度大于蔬菜根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而萎蔫。

13.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13题)

【实验步骤】

①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张和3张叶片;

②把枝条插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③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

【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

【实验结论】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的速率越快。

【分析应用】

(1)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导管中。

(2)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蒸腾作用越强的原因之一。

(3)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剪去部分枝叶(叶片)。

【解析】【实验结论】据图可知,叶片多的植株,相同时间内茎内水分输送的高度高,说明运输水的速率快。

【分析应用】(2)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蒸腾散水的通道,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蒸腾越快。

(3)剪去部分枝叶后,叶面积减小,蒸腾作用变弱,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

(第14题)

14.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竹子的根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根吸收的水经导管运输到叶,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晴朗的白天蒸腾作用强,水分散失快,因此导管中水分积累少;而无风的夜晚,竹子蒸腾作用弱,水分散失慢,根吸收的水在导管中积累多。

【解析】水是由导管运输的,大部分水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条件有光照强度、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状况。在一定限度内,光照强度越强,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强;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反之越强;空气流动越快,蒸腾作用越强。

15.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

(第15题)

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水和无机盐能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送,有机物能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输送。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

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下表所示的实验(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

(1)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2)若按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二、四(填组别)。

【解析】韧皮部输送有机物,第一组A处韧皮部环割,AB间的叶片仍能将制造的有机物输送到根,植物仍能存活,而第二组B处韧皮部环割后,根将无法得到有机物,植物将会死亡;木质部输送水和无机盐,第三组A处木质部切断后,AB间的叶片仍能从根部获取水和无机盐,植物正常生长,而第四组B处木质部切断后,叶片均无法获取水和无机盐,植物将会死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