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综合实验2》教学大纲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综合实验2》教学大纲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综合实验2》教学大纲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综合实验2》教学大纲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of Rural Development 2 课程代码:BK028003 学时:32 学分:1

适用专业:农村区域发展课程性质:必修

撰稿人:郑纪芳审定人:薛兴利

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

实验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农村区域发展综合实验2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必修的实验课之一。实验课是为理论课服务的,本实验是为配合专业教学中《农产品物流》、《农业政策学》、《公共管理学》等课程而设置的,通过开设实验课,学生能够掌握物流软件的操作流程,熟悉农业政策的调查与评估方法,了解各国的公共管理机制与方法,并进行创业策划的练习,这有利于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的内容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提供给学生一个开展农村区域发展管理的模拟环境,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能力,为以后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安排在学生基本完成专业课学习的第七学期开设,在实验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上要注意与以前开设的相关专业课相适应。实验教学应力求使学生掌握农产品物流的方法和技能,农业政策分析方法和能力,加强学生对公共管理学等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其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要求

实验3、实验4和实验9属于演示型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资料梳理和分析的能力。对于这一类实验,要求授课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技术上,广泛搜集当前热点资料,及时补充新内容,力求给学生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思路独立对相关内容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

实验1和实验6属于验证型实验,旨在提高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

识,对这一类实验要求教师合理设计相关内容的验证方法,做好相关实验软硬件的准备工作,有序的引导学生展开实际操作;要求学生态度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吃透实验方法,对相关内容进行验证操作。

实验2、实验5、实验7和实验8属于综合设计型的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这一类型的实验要求教师做好设计规划和材料准备工作,并采用有效方法激发学生对实验设计的激情;要求学生能够积极策划和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模拟操作。

三、实验项目设置情况

四、各实验项目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了解认识现实中的物流企业3学时(一)实验目的要求

了解物流企业的物流活动,对物流企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电脑、网络、泰安当地一家物流企业

(三)实验内容

首先要求同学们通过网络搜索本地物流企业,梳理本地物流企业的类型、规

模、运作方式等内容,然后组织同学们到当地一家物流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让同学们切实感受物流企业现实中具体的运作状况。

实验项目二:模拟设立自己的(物流)企业4学时(一)实验目的要求

掌握(物流)企业等经济组织的设立过程,模拟企业的运作。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电脑、网络、企业设立登记相关材料

(三)实验内容

首先要求同学们分组,然后以组为单位模拟设立自己的企业,可以设立物流企业,也可以设立其他类型的企业。企业的设立要按照泰安市工商局网站的要求准备材料,从企业的名称、场所、章程,到企业的组织机构都要一一完成。企业设立后要模拟运作,如与物流企业签订合同等。本实验为同学们毕业后的创业奠定基础。

实验项目三:农产品物流案例分析4学时(一)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农产品物流案例的分析,加深对所学物流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电脑、网络、农产品物流案例材料、多媒体设备

(三)实验内容

先由老师给出一些农产品物流的案例,要求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学生的案例分析结果进行点评。接下来安排学生自己通过网络等媒介搜索最新的农产品物流案例,并相互交流学习。

实验项目四:农业政策的梳理与界定3学时(一)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政策梳理,让学生对我国农业政策的总体脉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电脑、网络、多媒体设备

(三)实验内容

教会同学们使用学校提供的中国知网等资料库,并学会用E—learning软件

对下载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要求同学们借助网络、中国知网等媒介对我国今年来的农业政策进行总结梳理,总结当前我国农业政策的走向,并最终确定自己感兴趣的农业政策,为下面的实验做准备。

实验项目五:农业政策问题的调查5学时(一)实验目的要求

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调查方法并对农业政策进行模拟调查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电脑、网络、学校的电子图书期刊资料

(三)实验内容

首先要求同学对自己选定的农业政策问题进行文献梳理,做出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列出要调查的农业政策问题的调查提纲;最后引导学生将调查提纲细化为调查问卷,并将调查问卷在同学之间进行模拟调查,让学生感受实践调查的过程。

实验项目六:农业政策的分析方法4学时(一)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讲解和模拟实验,让学生熟练掌握农业政策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电脑、网络、Eview软件、spss软件等计量统计软件

(三)实验内容

首先向同学们介绍或复习几种常用的农业政策分析方法,如成本——收益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农业政策预测方法等,让学生针对自己所选的农业政策搜集数据对上述方法进行模拟运用。

实验项目七: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2学时(一)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资料搜集,让学生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有一个基本认识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电脑、网络

(三)实验内容

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我国一些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总结政府门户网站的基本

内容和功能,并对比分析各个政府门户网站的优点和不足,并对于设计存在问题的政府门户网站提出改革措施。

实验项目八:国家公务员考试模拟面试4学时(一)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模拟国家公务员考试,让学生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方式、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电脑、网络、会议室

(三)实验内容

首先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内容、形式,并邀请一到两名公务员现场讲授面试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扮演考生和面试官,模拟公务员面试的过程,体验面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实验项目九:农村金融的发展讨论3学时(一)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讨论让学生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有一个全面认识,并能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基本判定。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电脑、网络、机房

(三)实验内容

首先向学生介绍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大体脉络,并要求学生按照所讲解的框架通过网络搜集更详细的资料,在此基础上采用头脑风暴法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思路展开讨论和评价。

五、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描述、实验体会和实验建议

实验报告的格式:封皮统一,内容手写或打印均可

六、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根据学生的考勤、平时成绩和实验材料完成情况,综合确定最终实验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学习态度//课外资料收集整理/实验报告。

结课后考试:操作,实验完成后应上交的实验材料

(二)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成绩构成:考勤20%//平时20%//考试60%

七、实验应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以一个实验教学班为标准)

1、《农产品物流》相关实验需配套的仪器设备:

每教学班1台服务器,1台教师机,30台学生机,1台投影机及其其他相关设备。

2、《农业政策学》相关实验需配套的仪器设备:

每教学班1台服务器,1台教师机,30台电脑,安装实验所需的Eview软件、spss软件等计量统计软件。

3、《公共管理学》需配套的仪器设备:

每教学班1台服务器,1台教师机,30台电脑接入互联网。

附:教学参考资料

1、选用的教材:

周洁红、许莹,《农产品物流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钟甫宁等,《农业政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3月,第2版

王乐夫等,《公关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第1版

2、主要参考书:

[1]张明玉等,《中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2]李碧珍,《农产品物流模式创新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3]李建春,《农产品冷链物流》,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第1版。

[4]秦关召,《农业政策与法律法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7月,第1版。

[5]张红宇等,《中国农业政策的基本框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6]宋洪远等,《“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业政策回顾与评价》,中国农业出版社,出2010年10),第1版。

[7]徐双敏,《公共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第2版。

[8]胡税根,《公共管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

[9]张康之,《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