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视功能异常解析

双眼视功能异常解析
双眼视功能异常解析

调节灵敏度降低的诊断与处理

集合不足的诊断和处理

散开不足的诊断与处理

(一)病因

散开功能不全是由前述集散功能不平衡所引起。散开功能不全是由器官的病灶所引起。散开功能不全一般是功能性的,临床并不多见。其特点为AC/A低,散开时三棱镜度明显减退,视远目标时表现为明显的内隐斜,例如近处3△内隐斜,远处10△内隐斜,严重者可表现出显性偏斜形成间歇性同侧复视。这种复视的特点是距离越远,复像距离越大。融合性分开不足的病人在晚上驾车时,容易产生视疲劳症状。

(二)临床表现

看远重影、模糊、头痛、驾驶障碍等

(三)诊断

看远时内隐斜大于看近8-10△

远处的负融像性辐辏(NRV)降低

远处集散灵敏度降低,使用BI明显

双眼调节灵敏度-2.00D困难

PRA减弱

计算性AC/A≦3:1

隐斜BI BO 加正镜至模糊加负镜至模糊6米9EXO X/5/3 26/32/24

40厘米2EXO 15/20/12 16/24/13 +2.50 -1.50 40厘米+1.00 3EXO

(四)处理原则

1. 屈光矫正

2. 视觉训练:效果不太明显

虽然用缓解三棱镜使其基底向外用会使此功能不足永久化并促使肌无力,但这可能是消除散开功能不足视疲劳症状的唯一方法。如果是集合过度继发性散开功能不足,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出现显性内斜视。

(一)病因

发生原因并不是很清楚,眼屈光不正可能起到一定作用,继发于集合功能不全者相当普遍,也可能越近处融合性集合痉挛的结果。

(二)临床表现

复视、广场恐惧症

不喜欢参加群体活动

散开过度是看远时两眼视轴过度散开,但看近时为正位眼,常伴有高的AC/A,散开功能过度者除具有一般视疲劳症状外,可间歇出现交叉性复视,形成视觉干扰,使患者具有典型的广场恐怖症和不喜欢参加群体活动的特点。(三)诊断

看远外隐斜大于看近10-15△

远处正融像性辐辏(PRV)基本正常

远处集散灵敏度下降,BO明显

双眼调节灵敏度+2.00片困难(-2.00D也困难)

NRA降低

计算性AC/A高,梯度性AC/A正常

诊断主要根据眼处于休息状时成为明显的外隐斜,在接近于近点时则无外隐斜成为正位。要与基本型外隐斜鉴别,可通过长时间的遮盖试验,例如视远时10△外隐斜,看近时为3△外隐斜,如果长时间遮盖没有变化,且有高的AC/A,则为散开功能过度;反之,为基本型外隐斜。

(四)处理原则

视觉训练:同视机、BVT立体镜、聚散球;集合卡;救生圈卡;可变矢量图;固定矢量图;裂隙尺

由于发生原因不明,故治疗效果不明显。首先应矫正屈光不正,并注意增强体质。一些负镜下加可以帮助病人抑制远处过度分离,基底向内的三棱镜也可能有效。1984年Daun报道,应用眼正位训练可获得非常满意的效果。

(一)临床表现:

长期抱怨视疲劳,看远、近模糊,复视

(二)体征诊断

看远、近外隐斜度基本相等

NPC降低

远近正融像性辐辏PRV均下降

远近集散灵敏度均下降,BO明显

NRA下降

双眼调节灵敏度+2.00D困难

BCC<+0.25D

AC/A正常

隐斜BI BO 加正镜至模糊加负镜至模糊6米9EXO X/20/12 10/16/6

40厘米2EXO 18/24/12 14/22/9 +1.25 -2.75 40厘米+1.00 10EXO 26/30/1 6/14/2

(三)处理原则

屈光矫正:针对病因矫正,有必要可进行BI压贴三棱镜治疗;

视觉训练:同视机、BVT立体镜、聚散球;集合卡;救生圈卡;可变矢量图;固定矢量图;裂隙尺

(一)临床表现

①长期抱怨近点视疲劳,视远可重影,视近症状明显

②看远、近偶尔模糊,复视

(二)体征诊断

看远、近内隐斜度基本相等

NPC降低

远近负融像性辐辏NRV均下降

远近集散灵敏度均下降,使BI明显

PRA下降

双眼调节灵敏度-2.00D困难

BCC>+0.75D

AC/A正常

(三)处理原则

屈光矫正:针对病因矫正,有必要可进行BO压贴三棱镜治疗;

视觉训练:同视机、BVT立体镜、聚散球;集合卡;救生圈卡;可变矢量图;固定矢量图;字母表;裂隙尺

融像性聚散系统功能异常

的诊断与处理

(一)病因

常见的原因是双眼功能异常,也与患者的心理障碍有很大的关系,最近很多这方面的报道。

(二)临床表现

①常见于学龄前青少年,成年人,屈光不正长期未矫正者

②视远、近视物模糊

③近工作后有不适感

④症状随时间的加重晚上更明显

⑤长时间近工作后,注意力无法集中

⑥初步双眼视检查不能解释与视觉有关的症状

⑦晚上近距离工作后眼睛上方疼痛

患者视远和视近的时候出现模糊,在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后,注意力下降,无法集中阅读。近距离工作后有不适感,症状随着时间的加重,可以在每天晚上更加的明显,希望尽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工作。患者检测的时候正常的或临近异常的隐斜视测量结果,正负融像性聚散功能下降,在检查的时候会发现患者的集合和开散功能恢复很慢,集合近点基本正常,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均下降,主要体现在聚散灵活度测试(应用3BI/12BO三棱镜)聚散灵活度下降,一般少于15循环/min。

(三)体征诊断

无显著隐斜

正负融像性辐辏(NRV/PFV)均降低

聚散灵敏度BI/BO均减弱

双眼调节灵敏度+/-2.00D困难

NRA/PRA均减弱

单眼调节灵敏度正常

AC/A正常

简单的视功能检查基本正常,最典型的是用融像反转拍在聚散灵活度测试(应用3BI/12BO三棱镜聚散灵活度下降,一般少于15循环/min,甚至更低。

(四)处理原则

1.屈光矫正:融像性聚散系统障碍容易出现在一些未进行屈光矫正及潜伏远视的患者,故对于一些有症状的低度远视患者必须进行散瞳验光,然后进行屈光矫正。

2.棱镜:如患者存在垂直偏移,则需要在训练之前进行棱镜矫正。

3.视觉训练:聚散球;集合卡;救生圈卡;可变矢量图;固定矢量图;裂隙尺。

功能性眼球运动异常

的诊断与处理

阅读时重要的眼球运动成分:注视运动;扫视运动占10%,每次扫8~9个字距;返回运动占10~20%。(一)主诉症状

常见于3-5岁儿童

定位功能差

频繁反复阅读某行字体

阅读时过度的头部运动

阅读时有跳字、调句现象

从白色书写板上抄到纸上有困难

抄写一些比较接近的字母容易出错

眼与头配合不协调

(二)体征诊断

遮盖试验时注视功能差

注视不稳定,缺乏集中注意力

可伴有行为方面异常

客观观察眼球运动的测试中,行为低于正常

(三)处理原则

视觉训练:视觉轨迹训练;360调节集合训练器、空间注视器、眼动力训练器

假性汇聚不足的诊断与处理

(一)临床表现

阅读和近距离工作时眼部不适头疼

复视,视力模糊及疲劳

(二)体征诊断

视近高度外隐斜

AC/A值因调节反应差显得较低

NPC减退,正附加提高NPC

调节幅度低,调节滞后,正相对集合低

(三)处理原则

视觉训练:以调节训练为主,双面镜/视力卡;字母表;给予正镜附加。

弱视治疗新思路

青少年近视12周家庭训练方案

青少年近视12周训练室训练方案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调节反应,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的测量方法,正常值为+0.25~+0.75D。 1. 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FCC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处,将两眼辅助镜片的±0.50转至90o位置(其负散轴位于90o),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让被检者双眼睁开,注视40㎝处的FCC视标。 2. 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3. 被检者报告垂直线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4. 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的调节反应量为零。

负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减少调节的能力,正常值为+2.25~+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退回前一片。记录增加的正球镜度数,即为其负相对调节(NRA)。 4. 检测值正常说明无调节参与,测得的度数是真实度数; 检测值偏低说明有调节参与,即假性近视,需要散瞳处理; 检测值偏高说明负镜过矫或正镜欠矫。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的能力,正常值>-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的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PRA)。 4. 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的度数,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可通过调节训练; 5. PRA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双眼视功能异常解析

调节不足的诊断与处理 (四)处理原则 1.屈光矫正:原有屈光不正未进行矫正,往往是导致患者调节疲劳的原因,在调节不足患者中,即使是低度数远视和散光均会导致不适,矫正后会有明显的改善。

2?附加阅读镜使用正附加镜片,也能改善调节不足患者的症状,对于调节麻痹的患者需要长期正附加镜片。3?视觉训练:如推进训练等。 调节过度的诊断与处理 (一)症状 患者症状的出现与近距离阅读或工作有关。 ①近距离工作时出现重影或模糊像和视疲劳,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后更明显。 ②稍作近距离阅读和工作后即感眼胀、头痛。 ⑧畏光、对光敏感。 ④从视远转为视近或从视近转为视远时,聚焦困难。 (二)体征 调节幅度(APC : >正常年龄最小调节幅度2D 负相对调节(NPA):减弱 单眼调节灵敏度:下降,+ 2.00D镜片通过困难 调节过度:BCC结果V +0.75D 1?调节过度调节过度是一种功能性异常,无明显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同时必须与其他调节异常相鉴别。调节过度表现为所有需要调节放松的视觉行动均有异常。 2?调节不足表现为调节幅度均下降,当进行一些需要调节刺激的试验时,均表现为调节功能下降,在反转拍过程中对负镜片模糊像消除慢。 3.调节灵敏度下降在需要刺激和放松调节的测试中,均表现为调节异常。 4.非功能因素导致的调节过度包括药物:如胆碱能药物、吗啡、洋地黄等会导致调节过度,全身疾病如脑炎、梅毒、流行性感冒等均会导致调节过度,故在检查时,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 (四)处理原则 1.屈光矫正:未进行屈光矫正也会导致调节疲劳,建议首先必须进行屈光矫正。在调节过度的患者,即使是比较低度的远视和散光均会导致不适。在矫正了这些低度的远视、散光及屈光参差后,有时能明显改善症状。 2.视觉训练如正镜片的接受训练等。 3.药物治疗:散瞳,每晚两次,睡前半小时。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 内容及方法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一、BCC检查 调节反应,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的测量方法,正常值为+~+。1. 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FCC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处,将两眼辅助镜片的±转至 90o位置(其负散轴位于90o),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让被检者双眼睁开,注视40㎝处的FCC视标。 2. 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3. 被检者报告垂直线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4. 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的调节反应量为零。 二、NRA检查 负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减少调节的能力,正常值为+~+。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退回前一片。记录增加的正球镜度数,即为其负相对调节(NRA)。 4. 检测值正常说明无调节参与,测得的度数是真实度数;检测值偏低说明有调节参与,即假性近视,需要散瞳处理;检测值偏高说明负镜过矫或正镜欠矫。 三、PRA检查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的能力,正常值>。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的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PRA)。 4. 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的度数,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可通过调节训练; 5. PRA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四、调节灵活度检查

第二节 双眼视异常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第二节双眼视异常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一、双眼视异常的分类 双眼视觉异常在临床上主要分两大类: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和调节功能异常。 (一)集合 人们希望能看清外界的物体,能在任何注视方向、任何距离维持双眼视,双眼必须具备高度准确及完全协调的机制。当一物体自远处向近处移近时,为了维持双眼视网膜黄斑部的物象位置不变,双眼必须同时内聚,这样才能让物象又回到黄斑部,保持看到的物体时清晰的,单一的;同样当物体自近处看远时双眼必须同时外转才行,此种现象便是集合与开赛的反应。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病情比较隐匿,外观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在临床上的症状多样化,例如集合功能的异常、双眼融像能力的异常均会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视物疲劳、重影、眼眶疼痛、头痛、阅读时自体跳跃以及复视等现象,所以发现与重视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的患者并且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和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用眼不适症状。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大体上分为:集合不足、集合过度、三开不足、散开过度、融像性聚散功能失常,在临床上前四者较常见,将着重对前四种情况进行讲解。 (二)调节 调节的目的是为调整眼屈光力以看清外物。调节功能异常主要包括调节过度、调节不足、调节灵敏度降低等,虽然各种障碍有其各自的特点但是也有交叉之处。调节功能异常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其他双眼视觉异常同时存在。另外由于调节和集合的关系错综复杂,一种能共的不足或过度,将会影响到另一种功能,故在选择具体治疗方案前,必须仔细详细的查明病因,以给予相应的训练方案。 二、双眼视异常的临床表现 (一)集合不足 集合石双眼视觉不可缺少的一种异向的运动功能,为调整两眼视线夹角以对准外物,达到双眼同时视,以获得最佳立体式。集合不足时比较常见的双眼视觉功能异常,反映的是近距离阅读需求与实际用眼之间的不协调。集合不足的顾客症状可以是非常轻微也可以非常强烈一般易发生于在学生或用眼比较多的人群。大多说集合不足的患者可能同时伴有调节功能的障碍。有很多人随着老年的来临,集合不足的壮壮也日益明显。据报道患集合不足的人群年轻人占2%~3%,老年人达到25%。 1、症状 患者在阅读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以下情况 1)近距离阅读需求与实际用眼能力之间不协调 2)视近物时有重影、复视感、模糊、聚焦困难、字体发生流动、跳动 3)眼部有牵拉感、紧张感、眼球酸胀、眼周围疼 4)无法集中注意力,希望尽量避免近距离阅读 2、体征(可用视疲劳问卷做筛选) 1)看近视外隐斜,并大于看远4棱镜度 2)集合近点变远,大于6cm 3)正融像性辐辏减弱 4)双眼调节灵敏度+2.00D镜片完成困难 5)NRA减弱 6)BCC结果小于+0.25D 3、治疗与处理 1)屈光矫正虽然不是集合不足的首选方法,但是屈光矫正能够提高视觉的有效性,可消除部分症状。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 内容及方法

BCC检查 调节反应,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的测量方法,正常值为+0.25~+0.75D。 1.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FCC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 cm处,将两眼辅助镜片的土0.50转至90o位置(其负散轴位于900),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让被检者双眼睁开,注视40 cm处的FCC视标。 2.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3.被检者报告垂直线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4.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的调节反应量为零。

二、NRA检查 负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减少调节的能力,正常值为+2.25~+2.50D。 1.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 cm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退回前一片。记录增加的正球镜度数,即为其负相对调节(NRA。 4?检测值正常说明无调节参与,测得的度数是真实度数;检测值偏低说明有调节参与,即假性近视,需要散瞳处理;检测值偏高说明负镜过矫或正镜欠矫。

三、PRA检查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的能力,正常值>-2.50D。 1.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 cm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的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PRA。 4?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的度数,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可通过调节训练; 5.PRA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参考模板)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二、视功能检查: (一)远距离部分的检查: 1.同时视、融像功能检查:(配合 Worth 四点视标) R=红片,L=绿片。双眼应能同时看到全部四点视标为正常,(R 应看到垂直向上棱形和下方圆形视标,L应看到水平向两绿色十字视标。)若只能看到两点或三点为单眼抑制,若能看到五点为复视。 2.立体视功能检查:(配合二、四立体视视标)R=135 偏光,L=45 偏光。二视标R 应看到上右下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L应看到下右上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双眼应看到点线分割的单竖线,并根据竖线上凹下凸延缓做出判断。(上凹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内斜视;下凸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外斜视。)四视标应依次按上、右、下、左线条与中央点相比,根据凸起情况作定量分析。

若上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 若右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2, 若下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5,若 左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0, (一般情况下,瞳距越大,立体视锐越小,所获得立体视范围越 大。) 3.影像不等功能检查:(配合水平、垂直对齐试验视标) R=135 偏光,L=45 偏光。R 应看到上、右半框和中央圆点,L 应看到下、左半框和中央圆点。双眼观察水平、垂直对齐视标是否有框差。(对齐视标每相差一框,影像不等超7%,反复几次都差一框即为影像不等。) 4.眼位检查: 4.1 弥散圆(十字环形)视标:R=红片,L=绿片。观察弥散圆(十字)视标分离情况,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视标回归原位。(其中,十字环形视标可参考量值: 十字位移在内圈内约为1△,位移至内圈约为2△,位移至外圈约为3△。) 4.2 马氏杆及点光源视标:R=水平马氏杆,L=“0”。双 眼应看到点与竖线的分离情况。点线重合眼正位;竖线在点 的右方(内隐斜);竖线在点的左方(外隐斜)。 R=垂直马氏杆,L=“0”。双眼应看到点与横线的分离情 况。横线在点的上方(下隐斜);横线在点的下方(上隐 斜)。同理,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点线重合。 提示:马氏杆操作过程中,若有融合倾向,注意先将右眼遮盖3-5s。 4.3 偏光十字视标: R=135 偏光,L=45 偏光。R 应见十字竖线,L 应见十字横线。双眼观察十字短线位移情况,同理,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十字回归正位。 4.4 远/近眼位的检查: 水平眼位的检查:在双眼平衡全矫基础上,远用远瞳,近用近瞳。取被检眼最佳视力上一行单一视标,R=12△(BI)测量棱镜,L=6△ (BU)分离棱镜,尔后右眼逐渐减少(BI)回转,并嘱注视下方视标,记录视标垂直对齐时所调正的棱镜量值,即远/近水平方向斜位量。(注意近用眼位测量棱镜应大于12△ ,一般15△为宜。)垂直眼位的检查:同上方法,仅R=12/15△ (BI)为分离棱镜,L=6△(BU)为测量棱镜,尔后左眼逐渐减少(BU)回转,记录视标水平对齐时所调整的棱镜量值,即远/近垂直方向斜位量。提示:该方法设置棱镜时,一定注意双眼遮闭。 附注:也可用马氏杆配合5米(远用)、0.4米(近用)点光源分别检查远/近斜 位。附正常参考值:(远距)正位~2△(BI)(近距)正位~6△(BO) 5.固视差异检查:(配合固视差异视标)

第二部分 双眼视功能检查

第二部分双眼视功能检查 一、BCC检查 调节反应,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的测量方法,正常值为+0.25~+0.75D。 1. 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FCC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处,将两眼辅助镜片的±0.50转至90o位置(其负散轴位于90o),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让被检者双眼睁开,注视40㎝处的FCC视标。 2. 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3. 被检者报告垂直线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4. 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的调节反应量为零。 二、NRA检查: 负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减少调节的能力,正常值为+2.25~+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退回前一片。记录增加的正球镜度数,即为其负相对调节(NRA)。 4. 检测值正常说明无调节参与,测得的度数是真实度数; 检测值偏低说明有调节参与,即假性近视,需要散瞳处理; 检测值偏高说明负镜过矫或正镜欠矫。 三、PRA检查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的能力,正常值>-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的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PRA)。 4. 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的度数,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可通过调节训练; 5. PRA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四、调节灵活度检查 调节灵活度是采用±2.00D翻转拍(Flipper拍)进行检查,测量每一分钟的循环次数,其单位为cpm。调节灵活度代表了调节能力、速度、持久力,在无法进行NRA、PRA检查或者低龄儿童不合作的情况下可快速估测调节是否正常、调节和放松哪部分出现问题。正常值为单眼12cpm,双眼8~10cpm。 1. 被检者戴屈光不正全矫眼镜,右眼处于打开状态,左眼关闭。注视40cm 处的0.6近视标检查卡。

双眼视功能病例的分析

双眼视功能病例的分析 课程名称眼屈光学基础班级课程类型实验 授课课时1h 学期授课教师 教授内容双眼视功能病例的分析章节内容实验九 教学目的进一步掌握双眼视功能图表的绘制原理和方法,能对患者的视功能做出正确的评判 教学要求掌握视功能分析的三个原则,能对患者的视功能做出正确的评判 教学重点Sheard’s准则 教学难点1:1规则、Sheard’s准则、 Percival准则: 教学手段讲授+ 幻灯片+ 视频动画等多媒体 实验目的:能正确利用各种法则对病例进行双眼视觉功能的分析 实验相关理论:(视功能分析时应用的法则或规则) 1、Sheard’s准则:此准则要求融像储备至少应该为需求量的两倍。即正融像辐辏储备为外隐斜的两倍;负融像辐辏储备为内隐斜的两倍,用公式表达为R≥2D。(R代表储备量;D代表需求量)储备表示在需求满足后仍能利用的融像性辐辏的量,对于外隐斜指的是需求线至ZCSBV右侧边界的水平距离;对于内隐斜指的是需求线至ZCSBV左侧边界的水平距离.不符合R≥2D的需求时,需通过公式P=2/3D-1/3R来计算获得棱镜量 2、1:1规则:要求BI的恢复点应至少同内隐斜一样大。可通过公式:B0棱镜P=(内隐斜-BI恢复值)/2求得所需的棱镜量,P值≤0表示无需棱镜,P>0则需要棱镜。 3、Percival 准则:要求在特定的测试距离需求点或正位眼点应该落在整个融像辐辏范围的中三分之一内,而不考虑隐斜。 整个融像辐辏范围的中三分之一习惯上被认为是被检者的的用眼舒适区,若患者在某一测试距离需求点或正位眼点落在整个融像辐辏范围的中三分之一外,且有视疲劳的现象存在,则需求棱镜的矫正,所需的棱镜量可通过P=1/3G-2/3L进行计算,G代表正负相对辐辏中较大的一侧,L代表较小的一侧,棱镜的基底方向应朝向正负相对辐辏中较大的一侧,P>0则需棱镜,P≤0则无需棱镜。 三者在算得棱镜量之后,均可通过公式△S=P/A获得球性度数改变量,通过球镜度数的改变来解决患者不适(P代表上述公式中计算所得的所需棱镜量,A代表AC/A)或采用训练的方法矫治。 1:1规则仅用于内隐斜患者,sheard‘s法则和Percival 准则,均可用于内、外隐斜的预测和处理,但实际中Percival 准则并不常用,不仅因为它应用时较为烦琐,而且由于它在处理问题时不考虑隐斜而存在较大的争议实验仪器及材料 1白纸、 2铅笔、 3直尺、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一、检查 调节反应,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地测量方法,正常值为. . 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视标置于近视标杆㎝处,将两眼辅助镜片地±转至o位置(其负散轴位于o),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让被检者双眼睁开,注视㎝处地视标. . 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地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 被检者报告垂直线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地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 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地调节反应量为零. 二、检查 负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地情况下,双眼所能减少调节地能力,正常值为. .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地上一行视标. .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退回前一片.记录增加地正球镜度数,即为其负相对调节(). . 检测值正常说明无调节参与,测得地度数是真实度数; 检测值偏低说明有调节参与,即假性近视,需要散瞳处理; 检测值偏高说明负镜过矫或正镜欠矫. 三、检查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地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地能力,正常值>. .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地上一行视标. .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地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 . 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地度数,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可通过调节训练; . 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四、调节灵活度检查 调节灵活度是采用±翻转拍(拍)进行检查,测量每一分钟地循环次数,其单位为.调节灵活度代表了调节能力、速度、持久力,在无法进行、检查或者低龄儿童不合作地情况下可快速估测调节是否正常、调节和放松哪部分出现问题.正常值为单眼,双眼. . 被检者戴屈光不正全矫眼镜,右眼处于打开状态,左眼关闭.注视处地近视标检查卡. . 检查者将±翻转拍镜片地正镜片置于被检者右眼前,嘱被检者注视近视标

双眼视功能检测 一

双眼视功能检测一 双眼视功能检测(一) 双眼视功能检测 近年来(国内外)眼科医院也好,眼镜店也好,都在谈论、探讨视功能这一话题,大家都很关注,更有的眼镜店已经打出医学验光,视功能检查的口号,来宣传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形象,那么到底什么是视功能检查,视功能检查都有哪些?本人通过学习参考眼视光学,临床验光学等,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仅供大家参考)。 概述 人类有一双眼睛,双眼一起并协调地进行视觉活动。双眼功能并不是一眼加一眼的简单数学计算,而是能产生单眼视觉所无法提供的许多功能,为人类更好的生存、更优质生活和更高效工作提供了条件。双眼视功能是涉及双眼视觉定义与条件,双眼视觉分级与生理,而且也同眼的调节与集合密切相关的眼的感觉与知觉功能,当双眼中的一眼出现问题,或双眼的协同障碍,则会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带来视觉工作的许多不便。在眼视光学和眼科学领域,与双眼视觉科学有关的专业有:双眼视觉学、斜视弱视学、运动视觉学等,一名验光师,对于这方面的知识还比较陌生的话,他也就无法使自己的验光技能及操作达到较高的境界 实例1-1: 18岁医科大学学生,多年来配戴近视眼镜。主述:近半年来看书半小时以上便头疼、眼酸、字体模糊,有时文字呈重影,日趋严重。体检:全身一般情况良好。眼部检查:远近娇正视力(戴原镜)均5.0(1.0),眼部健康检查从眼表到眼底均正常。 以上是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的病例,从病例提供的信息来看,该患者无器质性病变,这就需要我们从功能方面进行检测和筛查。针对上述患者,我们

采用的检测主要是关于该患者的调节和集合功能,即称之为双眼视觉功能检测,该检测系统有一系列的检测程序和技术构成,其结果提供了诊断依据,并可以 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方法进行矫治,称之为"矫治"。处理双眼视觉功能异常的方 法有:①处方方法:即提供一定的眼镜处方或棱镜处方,既达到矫正目的,又 达到治疗目的;②视觉训练方法:即通过一系列的视觉训练方法,改善双眼视 觉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实例1-2: 5岁儿童,家长发现有"斗鸡眼"半年,看电视非常靠近。检查患儿,检影 验光发现:右眼+4.00D,左眼+5.50 D。视力检查不配合。 实例1-2有可能是典型的调节性内斜,并有可能有屈光性弱视或屈光参差 性弱视。该患儿应继续进行哪些检查?如何使用处方?如何确定是否为弱视?如何处理。面对这类患儿及其家属,我们必须做出迅速的判断和下一步的对策,并 对该患儿的预后做出估计。 弱视表现为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但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的并不都是 弱视,弱视的诊断必须有一系列检测系统构成,其检测目的一定要达到两方面 结果:①找到引起弱视的原因;②排除与诱发弱视无关但可能引起视力下降的 病因。两者缺一都不能诊断为弱视。 弱视的早期发现在临床上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达到矫治的良好效果:①排除诱发因素,如矫正屈光不正;②给予视觉训练,即弱视训练。 实例1-3: 4岁幼儿,父母说他有"斗鸡眼",一直有,有时特别明显,有时不明显,问:有没有关系?会不会影响视力?会不会影响眼睛发育?会不会越来越难看?如 何解决? 我们能否查出该幼儿是否有斜视?若有斜视,如何预见和处理?若有斜视, 能否确定是否会诱发弱视?能否确定是否有弱视?若有弱视,能否明确给予治疗 方案和措施?能否预见治疗效果?

第四章 双眼视异常临床分析方法

l 第四章l 双眼视异常临床分析方法 对相关双眼视觉功能测量结果进行科学分析,是诊断和处理的基础,有关双眼异常的临床分 析方法有多种,各具独特性,各有优缺点。本章将阐述有关分析方法,并结合各种分析方法特点 进行应用分析,以其通过该章的学习,建立适合系统的分析概念和分析方法。 第一节图形分析法 图形分析法将调节和聚散测量结果在x,y轴坐标绘制出,以确定双眼视问题。图形分析法 可以应用于大部分双眼功能异常患者,其优点有: 1.容易评价调节和辐辏的相互关系; 2.各种不同的测量结果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一目了然; 3。可以预测检查所得结果之外的测量结果; 4.能够发现差错; 5.眼镜和棱镜处方常用规则可以比较容易地应用于图形; 6.作视轴矫正时,可以提供确定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指南; 7.在病例报告时,一大堆的测量资料可以用形象的图形进行总结; 8.可以提供有效的教学辅助方法。 但图形分析法也有其缺点: 图形系统不能标绘出一些重要的数据,如调节灵活性、融像灵活性、注视视差和单眼估计检 影法结果。这样,上文所阐述的多种双眼视异常中的5种不能由图形分析法作鉴别诊断,如调节 过度、调节失灵、调节持久不良、垂直融像性聚散障碍和眼运动障碍。 图形分析法过于依赖一些准则,如sheard准则和Pevcival准则,对于某些有症状患者,这些 准则不能确定合宜的处理方法。 图形分析法繁琐费时,虽然大多数眼视光学学生都学会它,但只有少数人在今后的行医中能 真正运用它,有经验的临床工作者不绘图也能作出诊断和处理方案。 一、图表的结构 最早的图表是由I)onders在19世纪中期设计的,目前最常用的图表是经过Glenn Fry和Hemy Hofstetter等先驱努力而制成的。 如图4.1形所示,x轴表示辐辏需求,单位为棱镜度,下边刻度以远辐辏需求(6m)为O 点,表 示双眼视轴平行,上边刻度以近辐辏需求(40cm)为0点,远近相差15棱镜度,0点左边为散开, 棱镜底朝内(Base.in,BI),右边为辐辏,棱镜底朝外(Base—out,BO);y轴表示调节需求,单位为屈 光度,左边刻度以远调节需求(6m)为0点,为光学无穷远,右边刻度以近调节需求+2.50D (40cm)与右边刻度之差,即在40cm处加于远矫正处方的球镜度数,以近调节需求(40cm)为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其方法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一、BCC检查 调节反应,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的测量方法,正常值为 +0.25~+0.75D。 1. 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FCC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处,将两眼辅助镜片的±0.50转至90o位置(其负散轴位于90o),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让被检者双眼睁开,注视40㎝处的FCC视标。 2. 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3. 被检者报告垂直线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4. 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的调节反应量为零。 二、NRA检查 负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减少调节的能力,正常值为+2.25~+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退回前一片。记录增加的正球镜度数,即为其负相对调节(NRA)。 4. 检测值正常说明无调节参与,测得的度数是真实度数;检测值偏低说明有调节参与,即假性近视,需要散瞳处理;检测值偏高说明负镜过矫或正镜欠矫。 三、PRA检查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的能力,正常值>-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的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PRA)。 4. 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的度数,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可通过调节训练; 5. PRA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四、调节灵活度检查 调节灵活度是采用±2.00D翻转拍(Flipper拍)进行检查,

双眼视异常的标准值分组分析法

双眼视异常的标准值分组分析法 双眼视异常的标准值分组分析法2010-08-0116:36 —、 Morga n 分析法 MeredithMorgan在1940年创立Morgan标准值分析法,Morgan对未经选择的800名非老视者的临床测试资料作统计学分析,制定了一套标准值(表4-1) Morgan平均值与其他研究报道相似,至今仍被广泛应用。Morgan还计算出每一种测试与其他一种测试的相关系数,由此分辨各种测试之间的关系,根据相关系数的幅度和符号,他将每一种测试归到三组测试中的一组,将这三组分别标记以A、B、C(见表4-2),根据图表分析研究,就不难理解它们是怎样被分组的,例如,A组的测试均在双眼单视清晰区的左侧或顶部;B组在右侧或底部;C组测量值则与隐斜线的坡度和隐斜线上的点有关。Morgan认为无哪个单一测结果是重要的,只有一组结果才能确定诊断方向。 大部分人均落在三种类型中的一种: (1)A组和B组检测结果均正常; (2)A组结果低,B组值高,为调节疲劳; (3)A组值高,B组值低,为辐辏问题。 Morgan建议,当个体出现症状并 A组值低时,治疗的选择为附加正镜、BO 棱镜或视觉训练;当出现视觉疲劳并伴有B组值低时,可选择的治疗方法为使用附加负镜、BI棱镜或视觉训练。Morgan还进一步提出,到底选用哪一种方法,还取决于C组的测试结果、患者的年龄以及专业经验判断。根据与标准进行比较的临床分析方法,被称为"标准值分析"。所以,Morgan分析系统被认为是标准值分析方法的一种。但是 Morgan强调,将孤立的一个测试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要特别小心,同一个体各种测试结果也要进行相互比较。 Morgan分析法的优点:注重一组检测结果,单一检测结果不正常并不表示有问题。Morgan强调所谓正常值是统计学数据,并不一定适用于个体。与图形分析法和其他分析法相比,它具有灵活性和易用性。

双眼视功能 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 双眼视觉功能有多种检查方法,各种检查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种好的检查方法应该能够反映病人在自然就寝上的双眼视觉。但是,各种检查方法对双眼视觉都有不同程度的分离作用,所以检查结果并不能真实地全面反映病人的状况。根据各种检查方法分离作用的大小由小到大依次是:Bagolini 线状镜、偏振光四点试验、同视机、Worth四点试验,负后像和正后像。 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有以下几种: 1.同视机1901年Worth根据其简单和复杂程度将双眼视功能完整的视觉过程分为三级,一直被临床工作者广泛采用。即双眼同时视、融合力和立体视。同视机能够检查单眼抑制、异常视网膜对应和三级双眼视功能。详细检查方法请看第五章。 2.Worth四点试验四点试验能够检查单眼抑制、复视和双眼融合功能。 检查方法如下:病人戴红绿眼镜,观察33cm或6m处的四点灯,四点灯一个红色,两个绿色一个白色。眼镜和四点灯的红录颜色互补,即戴红色眼镜的眼睛看不见绿灯,只能看见红灯或把白灯看成红灯;载绿色眼镜的眼睛看不见红灯,只能看见绿灯或者把白灯看成绿灯。 如果病人看见四个灯产明病人有双眼视。他们可能双眼视觉正常,也可能存在异常视网膜对应,患小角度内斜视。 如果病人只看见两个红灯,说明戴绿眼镜的眼存在抑制。 如果病人只看见三个绿灯,说明戴红色镜片的眼抑制。 如果病人看见5个灯,可能患内斜视或外斜视,存在复视(如下图:)

若检查距离是6m,四个灯对应的是中心凹部位,而33cm时,对应的是周边视网膜。当病人在33cm检查时可能存在双眼视,而检查距离变为6m时,病人可能存在单眼抑制。所以做Worth四点试验时,必须检查远近两个距离上的双眼视功能。 3.4△三棱镜试验如果病人微小斜视或是斜视矫正术后仍然存在中心凹抑制,这类中心凹暗点很难发现,为了估计病人双眼视觉的质量可以选用这种检查方法。 病人注视正前方的一个点光源,把底向外的4△三棱镜放到一只眼前,观察另一只眼有没有双向运动。若受检查者没有斜视,无论把三棱镜放到哪一只眼前,对侧眼可能出现双向运动,即对侧眼先外转,再以同样幅度内转。这说明两只眼在双眼状态下都没有中心凹抑制。 4△三棱镜试验的原理是这样的,当病人注视正前方点光源时,把底向外的三棱镜突然放在一只眼前,比如放在右眼前,物像立即移向颞测视网膜,右眼为恢复中心注视则发生反射性的内转,根据Hering法则,左眼同时发生共轭运动即外转,运动幅度等检查时用的三棱镜的度数,这时候左眼底物像中心凹移向颞侧非中心凹部位,这时会出现复视,为清除复视,左眼又会发生一个慢的内转动作,即融像运动(单眼运动)。这样,左眼连续出现两个运动,外转后又内转,即右眼加4△三棱镜,左眼出现一个双向运动。 如果右眼中心凹存在抑制性暗点,半径比4大△,放置三棱镜以后,物像向颞侧移位,但是物像仍然落到抑制区内,右眼则不发生内转,左眼也没有双向运动。如果左眼中心凹存在抑制性暗点,右放置三棱镜以后,可能产生两只眼同时左转。

视功能检查的意义与方法

视功能检查的意义与方 法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视功能检查的意义与方法 一.色觉检查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顾客的色觉是否正常,判断有无色盲色弱。这项功能对于顾客的日常生活影响还是挺大的,发病的比率为男性约为5%,女性约为0.7%,为遗传性病患。验配与处理指导:提出相关的验配建议和意见,改善色盲和色弱对生活带来的影响。 二.立体视觉检查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顾客的立体视觉的敏锐度,初步诊断双眼是功能是否正常。验配与处理指导:对于立体视低下者,建议进行相关的立体视训练。这对展现门店的专业水平,提升门店的专业形象,有很大的帮助。 三.眼部检查 1.裂隙灯检查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眼前节的健康状况,观察眼前节有无病变及紫外线等带来的防护性伤害,比如说发现睑裂斑、白内障等。 验配与处理指导:(1)建议防紫外线及防辐射类镜片的验配,建议变色镜片和染色镜片的验配,产生功能性产品消费的可能性;(2)建议隐形佩戴者在佩戴隐形的同时有一副框架交替佩戴,这样一方面顾客会感觉到是在切实对其负责,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框架的成交或者第二副眼镜的成交。 2、眼压的检查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眼压是否正常,判断是否有异常。 验配与处理指导:不正常者,建议进行相关治疗处理,在门店能够帮助顾客发现眼压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会让顾客感觉门店是不同与传统的门店的,专业性上,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3、直接检眼镜检查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眼底有无病变,如黄斑或视网膜的病变。 验配与处理指导:建议进行紫外线防护类的镜片验配,变色镜片和染色镜片的验配。提升了门店的专业水平,增加第二副的消费。

解决双眼视异常通常要应用三个法则

解决双眼视异常通常要应用三个法则,即:Sheard’s法则、1:1法则和Percival法则 一、Sheard’s 法则 融合储备应该至少为需求的两倍。如果患者自述有视疲劳现象,而又不符和该法则,我们一般可以给患者一定量的棱镜,或改变原处方的球镜度数或视觉训练以达到符合该法则。所需棱镜的量可以用公式 P=2/3D-1/3R求得,D代表需求,R代表储备,所需的球镜量用公式S=P/A,A代表AC/A值,这里D,R总是正值,如果计算出的P值为0或负值,说明不用棱镜即符合法则,P为正值,则说明需要棱镜,外隐斜用BI,S为负值;内隐斜用BO,S值为正值,视觉训练则需将储备量增至需求量的2倍,Sheard’s法则对于外隐斜更有效。Saladin推荐了1:1法则用于内隐斜。

果与矫正处方的球镜部分相加)S为正值,也可以通过视觉训练增加负融像集合使得BI恢复点等于或大于内隐斜量。 三、Percival 法则 在特定的测试距离所要求的集合值(不考虑隐斜)应该位于患者正负相对集合线段的中三分之一。如果患者自述有视疲劳现象,而又不符和该法则,我们一般可以给患者一定量的棱镜,或改变原处方的球镜度数或视觉训练以达到符合该法则。所需棱镜的量可以用公式P=1/3G-2/3L 求得,G代表正负相对集合中较大的一侧,L代表较小的一侧,所需的球镜量用公式S=P/A,A代表AC/A值,如果计算出的P值为0或负值,说明不用棱镜即符合法则,P为正值,则说明需要棱镜,棱镜的基底方向朝向正负相对集合中较大的一侧,如最后棱镜为BI,S为负值;棱镜为BO,S值为正值,视觉训练则需将正负相对集合中较小的一侧增至到较大一侧的二分之一。

双眼视功能的图表绘制

实验八双眼视功能的图表绘制 实验目的:掌握双眼视功能图表的绘制原理和方法 实验相关理论: 视功能图例分析表组成结构如下图所示: BI BO 6cm 图1 图中沿X横轴表示辐辏量,以棱镜度为单位,调节沿y纵轴表示.由于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包括远近两个距离的辐辏能力的测定,所以常将6m规定为远距测量位置,对于正常被检者而言,此时其双眼视轴平行,辐辏量为0,所动用的调节量也为0,即图中底部横轴所示为0处.若此时将6m处的视标不断向患者移近,将促发患者动用调节,不同距离所促发的调节量标在图表的左侧纵轴,表示绝对调节量;若患者在双眼前加放棱镜观察6m处物体,此时所调动的辐辏量沿图表的底部横轴表示,0的左侧表示动用负性辐辏所需的基底向内(BI)的棱镜量;0的右侧表示动用不同量正性辐辏所需的基底向外(BO)的棱镜量.若所观察视标从6m处移近到40cm处,此时,被检者必需动用的调节量为2.5D,动用的正性辐辏量为15△BO(设PD= 60mm),分别以图中的横纵两条虚线表示,把此时动用的必需辐辏量15△相对设为0(如图顶部横轴所示0处),然后于眼前分别加BI 或BO的棱镜以促发视近时的负性或正性辐辏量,动用的辐辏量标示在图中的顶部横轴上,0的左侧表示BI,0的右侧表示BO;把40cm处动用的调节量2.5D也相对设为0(如图中右侧纵轴所示0处),此时在被检者双眼前同时加用正球镜或负球镜,直至视标模糊为止,此时把所加的球镜度数标

示在图中右侧纵轴上,表示相对调节量.图中的斜行虚线被称做是需求线,刚好通过(0,0)和(15,2.5)两点.位于这条线上的各点对应于不同调节刺激水平时所必需动用的调节量和辐辏量.若被检者在任何观察距离均为正位眼,则其隐斜检查结果必沿此线分布。 此双眼视功能分析图表,可以应用于大部分视光患者,包括斜视和正常双眼视患者以及老视等,但对于单眼视的患者或者无法做调节和辐辏测量的病人并不适用 试验用具 白纸、铅笔、直尺、橡皮 方法步骤: 1、首先进行调节近点的测定,通过调节近点以求的调节幅度:对调节近点进行换算,例如:调 节近点为12cm,则调节幅度=(1/12cm)x100≈8.3D,应在图表的左侧表示调节量为8.3的地方 画一水平线,代表调节幅度为8.3D 2、进行辐辏近点的测定:通过辐辏近点以求的辐辏幅度,例如:辐辏近点为7cm,z则辐辏量= (10xPDmm)/dcm=(10x60mm)/7cm ≈86△BO,在图的底部右侧表示辐辏量为86△BO的地方 画一垂直线,代表辐辏量为86△BO 3、进行远距离6m处隐斜(phoria)量的测定:隐斜量在图中以标示在表格底线的相应位置上。 4、远距离的BI棱镜所至的物像模糊,分离和恢复合一时的棱镜量,分别称为破裂点和恢复点,图中 分别对应以□;<或>表示,记做□/<或>,标示在表格底线的相应位置上。 5、远距离的BO棱镜所至的物像模糊,分离和恢复合一时的棱镜量分别称为模糊点、破裂点和恢复 点,图中分别对应以o;□;<或>表示,记做o/□/<或>,同样标示在表格底线的相应位置上 6、进行近距离40cm处隐斜(phoria)量的测定:隐斜量在图中仍以表示,标示在表格左侧数字2.5D所对应的水平线的相应位置上, 7、、近距离的BI棱镜所至的物像模糊,分离和恢复合一时的棱镜量分别称为近距离的BI模糊点、破 裂点和恢复点,图中分别对应以o;□;<或>表示,记做o/□/<或>,标示在表格左侧数字2.5D 所对应的水平线的相应位置上。 8、、近距离的BO棱镜所至的物像模糊,分离和恢复合一时的棱镜量分别称为近距离的BO模糊点、 破裂点和恢复点,图中分别对应以o;□;<或>表示,记做o/□/<或>,同样标示在表格左侧数字2.5D所对应的水平线的相应位置上, 9、观察40cm视标时加正镜或负镜片至视标模糊时,所加用的镜度,标示在表格右侧数字所对应位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BCC 检查 调节反应,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的测量方法,正常值为+0.25~+0.75D 。 1.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 FCC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 m处,将两眼辅助镜片的±0.50转至900 位置(其负散轴位于900),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让被检者双眼睁 开,注视40 cm处的FCC视标。 2.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3.被检者报告垂直线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 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4. 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的调节反应量为零。 、NRA 检查负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减少调节的能力,正常值为+2.25~+2.50D 。 1.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 2.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 m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退 回前一片。记录 增加的正球镜度数,即为其负相对调节( 4. 检测值正常说明无调节参与, 测得的度数是真实度数; 检测值偏 负镜过矫或正镜欠矫。 三、 PRA 检查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 的能力,正常值 >-2.50D 。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 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 40 cm 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 可通过调节训练; 5. PRA 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四、调节灵活度检查 调节灵活度是采用± 2.00D 翻转拍 (Flipper 拍)进行检查, 测量每 分钟的循环次数,其单位为 cpm 。调节灵活度代表了调节能力、速 度、持久力,在无法进行 NRA 、PRA 检查或者低龄儿童不合作的情 况下可快速估测调节是否正常、调节和放松哪部分出现问题。正常 值为单眼12cpm ,双眼8?10cpm 。 1.被检者戴屈光不正全矫眼 NRA )。 低说明有调节参与,即假性近视,需要散瞳处理; 检测值偏高说明 增加的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 PRA )。 4. 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的度数 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