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的系统名词解释

电力的系统名词解释
电力的系统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三相交流电: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120 °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叫三相交流电。

2、一次设备:直接与生产电能和输配电有关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包括各种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抗器、避雷器、消弧线圈、并联电容器及高压熔断器等。

3、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测量、操纵控制和保护作用的辅助设备。如各种继电器、信号装置、测量仪表、录波记录装置以及遥测、遥信装置和各种控制电缆、小母线等。

4、高压断路器:又称高压开关,它不仅可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而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切断过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它具有相当完善的灭弧结构和足够的断流能力。

5、负荷开关:负荷开关的构造秘隔离开关相似,只是加装了简单的灭弧装置。它也是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有一定的断流能力,可以带负荷操作,但不能直接断开短路电流,如果需要,要依靠与它串接的高压熔断器来实现。

6、空气断路器(自动开关):是用手动(或电动)合闸,用锁扣保持合闸位置,由脱扣机构作用于跳闸并具有灭弧装置的低压开关,目前被广泛用于500V 以下的交、直流装置中,当电路内发生过负荷、短路、电压降低或消失时,能自动切断电路。

7、电缆:由芯线(导电部分)、外加绝缘层和保护层三部分组成的电线称为电缆。

8、母线:电气母线是汇集和分配电能的通路设备,它决定了配电装置设备的数量,并表明以什么方式来连接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以及怎样与系统连接来完成输配电任务。

9、电流互感器:又称仪用变流器,是一种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的仪器。

10 、变压器: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交流电压的设备。

11 、高压验电笔:用来检查高压网络变配电设备、架空线、电缆是否带电的工具。

12 、接地线:是为了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意外地出现电压时保证工作人员的重要工具。按部颁规定,接地线必须是25mm 2 以上裸铜软线制成。

13 、标示牌:用来警告人们不得接近设备和带电部分,指示为工作人员准备的工作地点,提醒采取安全措施,以及禁止微量某设备或某段线路合闸通电的通告示牌。可分为警告类、允许类、提示类和禁止在等。

14 、遮栏:为防止工作人员无意碰到带电设备部分而装设备的屏护,分临时遮栏和常设遮栏两种。

15 、绝缘棒:又称令克棒、绝缘拉杆、操作杆等。绝缘棒由工作头、绝缘杆和握柄三部分构成。它供在闭合或位开高压隔离开关,装拆携带式接地线,以及进行测量和试验时使用。

16 、跨步电压:如果地面上水平距离为0.8m 的两点之间有电位差,当人体两脚接触该两点,则在人体上将承受电压,此电压称为跨步电压。最大的跨步电压出现在离接地体的地面水平距离0.8m 处与接地体之间。

17 、相序:就是相位的顺序,是交流电的瞬时值从负值向正值变化经过零值的依次顺序。

18 、电力网:电力网是电力系统的一部分,它是由各类变电站(所)和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线路联接起来组成的统一网络。

19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是动力系统的一部分,它由发电厂的发电机及配电装置,升压及降压变电所、输配电线路及用户的用电设备所组成。

20 、动力系统:发电厂、变电所及用户的用电设备,其相间以电力网及热力网(或水力)系统连接起来的总体叫做动力系统。

四、问答题

1 、在那些情况下,操作前,必须进行核相?

答:⑴、一切新安装、改装与系统有联络关系的设备和线路;⑵、进线检修;⑶、变压器检修、折装电缆引线接头或调整分接开关;⑷、系统电缆重做接线盒、电缆头、移动电缆及其它可能变换相别的作业时;⑸、PT 的二次回路接有同期回路,当检修PT 或变动二次回路须做假同期试验。

2、PT 运行中为什么二次不允许短路?

答:PT 正常运行时,由于二次负载是一些仪表和继电器的电压线圈阻抗大,基本上相当于变压器的空载状态,互感器本身通过的电流很小,它的大小决定于二次负载阻抗的大小,由于PT 本身阻抗小,容量又不大,当互感器二次发生短路,二次电流很大,二次保险熔断影响到仪表的正确指示和保护的正常工作,当保险容量选择不当,二次发生短路保险不能熔断时,则PT 极易被烧坏。

3、CT 运行中二次为什么不允许开路?

答:CT 经常用于大电流条件下,同时由于CT 二次回路所串联的仪表和继电装置等电流线圈阻抗很小,基本上呈短路状态,所以CT 正常运行时,二次电压很低,如果CT 二次回路断线则CT 铁芯严重饱和磁通密度高达1500 高斯以上,由于二次线圈的匝数比一次线圈的匝数多很多倍,于是在二次线圈的两端感应出比原来大很多倍的高电压,这种高电压对二次回路中所有的电气设备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将造成很大危险,同时由于CT 二次线圈开路后将使铁芯磁通饱和造成过热而有可能烧毁,再者铁芯中产生剩磁会增大互感器误差,所以CT 二次不准开路。

4、什么是电流保护,动作原理如何?

答:当线路发生短路时,重要特征之一是线路中的电流急剧增大,当电流流过某一预定值时,反应于电流升高而动作的保护装置叫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是按最大负荷电流来考虑的,其选择是靠阶梯形的时限来配合的。

5、什么叫速断保护,它有何特点?

答:过电流保护启动电流是按照大于最大负荷电流的原则整定的,为了保证选择性,采取了逐级增加的阶梯形时限的特征,这样以来靠近电源端的保护装置动作时限将很长,这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允许的。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也采用提高整定值,以限制动作范围的办法,这样就不必增加时限可以瞬时动作,其动作是按躲过最大运行方式下短路电流来考虑的,所以不能保护线路全长,它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影响电流速断的保护范围。

6、什么叫接地?什么叫接零?为何要接地和接零?

答:在电力系统中,将设备和用电装置的中性点、外壳或支架与接地装置用导体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叫做接地。

将电气设备和用电装置的金属外壳与系统零线相接叫做接零。

接地和接零的目的,一是为了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例如工作性接地;二是为了人身和设备安全,如保护性接地和接零。虽然就接地的性质来说,还有重复接地,防雷接地和静电屏蔽接地等,但其作用都不外是上述两种。

7、为什么一些测量仪表的起始刻度附近有黑点?

答:一般指示仪表的刻度盘上,都标有仪表的准确等级刻度,起始端附近的黑点,是指仪表的指计从该点到满刻度的测量范围,符合该表的标准等级。一般黑点的位置是以该表最大该度值的20% 标法。例如,一只满该度为5 安的电流表,则黑点标在1A 上。由些可见,在选用仪表时,若测量时指针指示在黑点以下部分,说明测量误差很大,低于仪表的准确度,遇有这种情况应更换仪表或互感器,使指针在20%~100% 。

8、使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答:⑴、测量设备的绝缘电阻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对具有较大电容的设备(如电容器、变压器、电机及电缆线路)必须先进行放电;⑵、兆欧表应放在水平位置,在未接线之前,先摇动兆欧表看指针是否在"∞"处,再将(L )和(E )两个接线柱短路,慢慢地摇动兆欧表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处,对于半导体型兆欧表不宜用短路校检;⑶、兆欧表引线应用多股软线,而

且应有良好的绝缘;⑷、不能全部停电的双回架空线路和母线,在被测回路的感应电压超过12 伏时,或当雷雨发生时的架空线路及与架空线路相连接的电气设备,禁止进行测量;⑸、测量电容器,电缆、大容量变压器和电机时,要有一定的充电时间,电容量愈大,充电时间应愈长。一般以兆欧表转动一分钟后的读数为准;⑹、在摇测绝缘时,应使兆欧表保持额定转速。一般为120 转/ 分,当测量物电容量较大时,为了避免指针摆动,可适当提高转速(如130 转/ 分);⑺、被测物表面应擦试清洁,不得有污物,以免漏电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9、用兆欧表测量绝缘时,为什么规定摇测时间为1分钟?

答: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时,一般规定以摇测一分钟后的读数为准备。因为在绝缘体上加上直流电压后,流过绝缘体的电流(吸收电流)将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下降。而绝缘的直流电阻率是根据稳态传导电流确定的,并且不同材料的绝缘体,其绝缘吸收电流的衰减时间也不同。但是试验证明,绝大多数材料其绝缘吸收电流经过一分钟已趋于稳定,所以规定以加压一分钟后的绝缘电阻值来确定绝缘性能的好坏。

10 、怎样选用兆欧表?

答:兆欧表的选用,主要是选择其电压及测量范围,高压电气设备需使用电压高的兆欧表。低压电气设备需使用电压低的兆欧表。一般选择原则是:500 伏以下的电气设备选用500~1000 伏的兆欧表;瓷瓶、母线、刀闸应选用2500 伏以上的兆欧表。

兆欧表测量范围的选择原则是:要使测量范围适应被测绝缘电阻的数值免读数时产生较大的误差。如有些兆欧表的读数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从1 兆欧或2 兆欧开始。这种表就不适宜用于测定处在潮湿环境中的低压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因为这种设备的绝缘电阻有有可能小于1 兆欧,使仪表得不到读数,容易误认为绝缘电阻为零,而得出错误结论。

12 、什么叫定时限?什么叫反时限?

答:为了实现过电流保护的选择性,应将线路各段的保护动作时间按阶梯原则来整定,即离电源端越近时限越长。每段时限级差一般为0.5 秒。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和短路电流的大小无关。

采用这种动作时限方式的称为定时限。定时限过流继电器为电磁式,配有时间继电器获得时限特性,其型号为DL 型。

反时限是使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无关,当动作电流大时,动作时间就短,反之则动作时间长,利用这一特性做成的继电器称为反时限过流继电器。它是感应式,型号为GL 型。它的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的关系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定时限,一部分为反时限。当短路电流超出一定倍数时,电流的增加不再使动作时间缩短,此时表现为定时限特性。

13 、交、直流回路能合用一条电缆吗?

答:简单地讲交、直流回路是不能合用一条电缆的,其主要原因是:交、直回路都是独立的系统,当交、直流合用一条电缆时,交、直流发生互相干扰,降低对直流的绝缘电阻;同时,直流是绝缘系统,而交流则是接地系统,两者之间容易造成短路,故交、直流不能合用一条电缆。

14 、中央信号装置有几种?各有何用途?

答:中央信号装置有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两种。事故信号的用途是当断路器动作于跳闸时,能立即通过蜂鸣器发出音响,并使断路器指示灯闪光。而预告信号的用途是:在运行设备发生异常现象时,能使电铃瞬时或延时发出音响,并以光字牌显示异常现象的内容。

15 、掉牌未复归的作用是什么?

答:掉牌未复归信号一般用光字牌和警铃来反映,其特点是在全部控制回路中,任何一路信号未恢复,均能发出灯光信号,以便提醒值班人员或操作人员根据信号查找故障,不至于发生遗漏或误判。

16 、直流母线电压过高或过低有何影响?

答:直流母线电压过高时,对长期带电运行的电气元件,如仪表继电器,指示灯等容易因过热而损坏。而电压过低时,容易使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一般规定电压的允许变化范围为±10 %。

17 、变压器过流保护动作,值班员如何处理?

答:①、到现场检查若无明显故障时,可以送电;②、确定是人为误动,保护引起变压器开关跳闸或联系主控调度确定系统故障,引起该过流保护动作,而后变压器油开关跳闸则可不经检查立即投入。

18 、继电保护在异常故障时,值班人员都允许哪些责任?

答:a 、当电站内部及系统发生异常和事故时,(如电流冲击电压突然下降系统振荡、过负荷,周波摆动。接地及开关自动跳闸等)值班员须做下列工作:①、检查信号掉牌落下的情况;②、检查音响、灯光信号发出情况;③、检查开关自动跳闸,自动装置的动作的情况;④、监视电流、电压周波及有功功率变化情况,将上述情况详细记入记录本内,然后按规定复归信号。

b 、对上述检查的结果应及时通知值长,系统调度及车间领导。

c 、下列情况规定值班员可自行处理:①、更换灯泡和保险;②、选择直流接地。

19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为什么不允许一部分设备接零,而另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地?

答:当采用保护接地的用电设备一相碰壳时,由于大地的电阻比中线的电阻大的多,经过机壳搪地极和地形成了短路电源、往往不足以使自动开关和保险动作,而接地电源,又使电源中性点电位升高,使所有接零线的电设备外壳或柜架出现了对地电压,会造成更多的触电机会。

20 、试电笔有哪些用途?

答:试电笔除能测量物体是否带电以外,还有以下几个用途:

(1 )可以测量线路中任何导线之间是否同相或异相。其方法是:站在一个与大地绝缘的物体上,两手各持一支试电笔,然后在待测的两根导线上进行测试,如果两支试电笔发光很亮,则这两根导线是异相,否则即同相。(2 )可以辫别交流电和直流电。在测试时如果电笔氖管中的两个极(管的两端)都发光,则是交流电。如果两个极只有一个极发光,则是直流电。(3 )可判断直流电的正负极。接在直流电路上测试,氖管发亮的一极是负极,不发亮的一极是正极。

(4 )能判断直流是否接地。在对地绝缘的直流系统中,可站在地上用试电笔接触直流系统中的正极或负极,如果试电笔氖管不亮,则没有接地现象。如果发亮,则说明的接地存在。其发亮如在笔尖一端,这说明正极接地。如发亮在手指一端,则是负极接地。但带接地监察继电器者不在此限。

21 、什么叫防跳跃闭锁保护?

答:所谓“跳跃”是指当断路器合闸是时,由于控制开关未复归或控制开关接点,自动装置接点卡住,致使跳闸控制回路仍然接通而动作跳闸,这样断路器将往复多次地“跳一合”,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跳跃”。防跳跃闭锁保护就是利用操作机构本身的机械闭锁或另在操作回路采取其它措施(如加装防跳继电器等)来防止跳跃现象发生。使断路器合闸于故障线路而跳闸后,不再合闸,即使操作人员仍将控制开关放在合闸位置,断路器也不会发生“跳跃”。

22 、发电机产生轴电压的原因是什么?它对发电机的运行有何危害?

答:产生轴电压的原因如下:

①、由于发电机的定子磁场不平衡,在发电机的转轴上产生了感应电势。磁场不平衡的原因一般是因为定子铁芯的局部磁组较大(例如定子铁芯锈蚀),以及定、转子之间的气隙不均匀所致。②、由于汽轮发电机的轴封不好,沿轴有高速蒸汽泄漏或蒸气缸内的高速喷射等原因而使转轴本身带静电荷。这种轴电压有时很高,可以使人感到麻电。但在运行时已通过炭刷接地,所以实际上已被消除。轴电压一般不高,通常不超过2~3 伏,为了消除轴电压经过轴承、机座与基础等处形成的电流回路,可以在励磁机侧轴承座下加垫绝缘板。使电路断开,但当绝缘垫因油污、损坏或老化等原因失去作用时,则轴电压足以击穿轴与轴承间的油膜而发生放电,久而久之,就会使润滑和冷却的油质逐渐劣化,严重者会使转轴和轴瓦烧坏,造成停机事故。

23 、什么规定变压器绕组温升为65 ℃?

答:变压器在运行中要产生铁损和铜损,这两部分损耗将全部转换成热能,使绕组和铁芯发热,致使绝缘老化,缩短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国家规定变压器绕组温升为65 ℃的依据是以A 级绝缘为基础的。65 ℃+40 ℃=105 ℃是变压器绕组的极限温度,在油浸式变压器中一般都采用A 级绝缘,A 级绝缘的耐热性为105 ℃,由于环境温度一般都低于40 ℃,故变压器绕组的温度一般达不到极限工作温度,即使在短时间内达到105 ℃,由于时间很短,对绕组的绝缘并没有直接的危险。

24 、什么原因会造成异步电机空载电流过大?

答:造成异步电动机空载电流过大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①、电源电压太高:当电源电压太高时,电机铁芯会产生磁饱和现象,导致空载电流过大。②、电动机因修理后装配不当或空隙过大。③、定子绕组匝数不够或Y型连接误接成△形接线。④、对于一些旧电动机,由于硅钢片腐蚀或老化,使磁场强度减弱或片间绝缘损坏而造成空载电流太大。对于小型电动机,空载电流只要不坡过额定电流的50% 就可以继续使用。

25 、怎样从异步电动机的不正常振动和声音判断故障原因?

答:机械方面原因:①、电机风叶损坏或紧固风叶的螺丝松动,造成风叶与风叶盖相碰,它所产生的声音随着碰击声的轻重时大时小。②、由于轴承磨损或轴不正,造成电动机转子偏心,严重时将使定、转子相擦,使电动机产生剧烈的振动和不均匀的碰擦声。③、电动机因长期使用致使地脚螺丝松动或基础不牢,因而电动机在电磁转矩的作用下产生不正常的振动。

④、长期使用的电动机因轴承内缺乏润滑油形成干磨运行或轴承中钢珠损坏,因而使电动机轴承室内发生异常的丝丝声或咕噜声。

电磁方面原因:①、正常运行的电动机突然出现异常音响,在带负载运行时,转速明显下降,并发出低沉的吼声,可能是三相电流不平衡,负载过重或单相运行。②、正常运行的

电动机,如果定子、转子绕组发生短路故障或鼠笼转子断条,则电动机会发出时高时低的嗡嗡声,机身也随之略为振动。

26 、铅蓄电池电解液的比重异常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处理?

答:比重异常的现象是:①、充电的时间比较长,但比重上升很少或不变;②、浮充电时比重下降;③、充足电后,三小时内比重下降幅度很大;④、放电电流正常但电解液比重下降很快;⑤、长时间浮充电,电解液上下层的比重不一致。

造成电解液比重异常的主要原因和排除方法是:①、电解液中可能有杂质并出现混浊,应根据情况处理,必要时更换电解液;②、浮充电流过小,应加大浮充电源,进一步观察;③、自放电严重或已漏电,应清洗极板,更换隔板,加强绝缘;④、极板硫化严重,应采用有关方法处理;⑤、长期充电不足,由此造成比重异常,应均衡充电后,改进其运行方式;⑥、水分过多或添加硫酸后没有搅拌均匀,一般应在充电结束前二小时进行比重调整;⑦、电解液上下层比重不一致时,应用较大的电流进行充电。

27 、仪表冒烟怎样处理?

答:仪表冒烟一般是过负荷,绝缘降低,电压过高,电阻变质,电流接头松动而造成虚接开路等原因,当发现后,应迅速将表计和回路短路,电压回路断开,在操作中应注意勿使电压线圈短路和电流线路开路,避免出现保护误动作及误碰接等人为事故。

28 、直流正、负极接地对运行有什么危害?

答:直流正极接地有造成保护误动作的可能,因为一般跳闸线圈(如出口中间线圈和跳闸线圈等)均接负极电源,若这些回路再发生接地或绝缘不良就会引起保护误动作,直流负极接地与正极接地同一道理,如回路中再有一点拉那,就会造成保护拒绝动作(越级扩大事故),因为两点接地将跳闸或合闸回路短路,这时可能烧坏继电器接点。

29 、保护和仪表共用一套电流互感器时,当表计回路有工作如何短接?注意什么?

答:保护和仪表共用一套电流互感器,表计有工作时,必须在表计本身端子上短接,注意别开路和别把保护短路,现在一般电流互感器二次线接到保护后接至表计,所以表计有工作,在表计本身端子上短接后,不影响保护。

30 、常见的操作过电压有哪几种?

答:操作过电压易在下列情况下发生:

①、开断空载变压器或电抗器(包括消弧线圈,变压器一电弧炉组,同步电动机,水银整流器等)。②、开断电容器组或空载长线路。③、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网中,一相间歇性电弧接地。

31 、导线细小允许通过的电流就小,而某一条高压输电线比某一台电焊机的导线还细,那么是否能讲高压输出电线送的功率比电焊机的功率小,为什么?

答:不能这么说,在输送相等的功率时,S= √3UI 因高压的线电压较高,相应讲电流就比较小,所以采用导线就细,同样电焊机的电压较低,在相等功率情况下,电流就显得较大。

32 、电机运转时,轴承温度过高,应从哪些方面找原因?

答:润滑脂牌号不合适,轴承室中润滑脂过多或过少,润滑脂中有杂物;轴承走内圈或走外圈,电机振动过大;轴承型号不对;联轴器不对中。

三、问答题

1、什么叫集映效应?

答:当交流电通过导线时,导线截面上各处电流分布不均匀,中心处电流密度小,而越靠近表面电流密度越大,这种电流分布不均匀的现象称为集肤效应(也称趋肤效应)。

2、什么叫涡流?涡流的产生有哪些害处?

答:当交流电流通过导线时,在导线周围会产生交变的磁场。交变磁场中的整块导体的内部会产生感应电流,由于这种感应电流在整块导体内部自成闭合回路,很象水的旋涡,所以称做涡流。

涡流不但会白白损耗电能,使用电设备效率降低,而且会造成用电器(如变压器铁芯)发热,严重时将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3、请你写出异步电动机起动转矩的公式?并说明起动转矩和电压、电抗、转子电阻的关系?答:起动转矩的公式为:

M= (1/ ω1 )×(3U 1 2 r 2 ' 2 )/[(r 1 +r 2 ') 2 +(x δ1 +x' δ2 ) 2 ]

根据公式可知:起动转矩M 与电网电压U 1 2 成正比。在给定电压下,电抗越大起动转矩M 越小。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入电阻,可增加起动转矩。

4、什么叫电动机的力矩特性或机械特性?什么叫硬特性?什么叫软特性?

答:电动机外加电压不变,转速随负载改变而变化的相互关系叫力矩特性或机械特性,如果负载变化时,转速变化很小的叫做硬特性,转速变化大的叫软特性。

5、如何提高电动机机械特性的硬度?

答:提高特性的硬度措施是采用反馈调节,特别是采用转速负反馈或电压负反馈与电流正反馈可以得到较硬的力矩特性,这样电动机负载从空载到满载转速可以变化的很小。

6、在什么情况下必须选用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电路中接入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答:在要求起动转矩大或重载情况下起动的设、如吊车等,应选用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其接入就阻器的作用是:(1 )减小起动电流;(2 )增大起动转矩,使电动机能够带着负载比较平稳地起动。

如图:大港182 页

按下起动按钮QA ,接触器1C 得电吸合,其常开辅助触点吸合,实现自保持,时间电器SJ 通过2C 接触器常闭辅助触点得电。电动机转子串入频敏变阻器开始起动,当转速接近额定转速

时,由于时间继电器SJ 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闭合,接通2C 接触器,并实现自保持,其常开触点将频敏变阻器BP 短接,电动机投入正常运行。

7、同步电机与异步电机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同步电动机与异步电动机的主要区别是:同步电动机在稳态和电网频率f1 为常数的条件下,其平均转速n 恒为同步转速而与负载大小无关。同步电机按运行方式、频率和结构型式分类如下:

按运行方式和功率转换方向分为发电机、电动机和补偿机三类。

按结构分为旋转电枢式和旋转磁极式两种。

在旋转磁极式中,按磁极的形状、又可分为凸极式和隐极式两种。

8、交流接触器短路环的作用是什么?

答:交流接触器短路环的作用是:在交变电流过零时,维持动静铁芯之间具有一定的吸力,以清除动、静铁芯之间的振动。

9、什么叫做反馈?依其作用如何分类?

答:把输入电量(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送回其输入端和输入信号一起参予控制输出,这种作用称为反馈。

依据反馈的作用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

10 、处理故障电力电容器,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处理故障电容时,首先应拉开电容器组的电源控制开关,如采用熔断器保护,应取下熔断管,这时,电容器组虽然已经通过放电电阻自行放电,但仍有部分残余电荷,因此必须要进行人工放电,直到列火花和放电声为止,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11 、什么叫可控硅?

答:可控硅是一种新型的大功率整流元件,它与一般的硅整流元件的区别就在于整流电压可以控制,当供给整流电路的交流电压一定时,输出电压能够均匀调节。

12 、异步电动机的空气隙对电动机的运行有什么影响?

答:异步电动机的空气是决定电动机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气隙过大将使磁阻(空气对磁通的阻力称为磁阻)增大,因而使激磁电流磁磁增大,功率因数降低,电动机的性能变坏。如果气隙过小,将会使铁芯损耗增加,运行时转子铁忒可能与定子铁芯相碰触,甚至难以起动鼠笼式转子。因此异步电动机的空气隙,不得过大和过小。一般中小型三相异不电动机的空气隙

0.2~1.0 毫米,大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空气隙为1.0~1.5 毫米。

13 、什么叫异步电动机定子的漏磁通?

答:根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知,当定子绕组通以三相交流电时,便会产生旋转磁场。在此旋转磁场中绝大部分磁通通过空气隙穿过转子,同时与定子绕组和转子绕阻相连,称为主磁通。但是还有极少一部分磁通只与定子绕组相连,它们经过空气隙穿入转子,这部分磁通称为定子绕组的漏磁通。

另外,转子绕组切割旋转磁场也会产生感应电势和感应电流。同理,转子电流同样会产生只与转子绕组相连的磁通。称为转子漏磁通。定子漏磁通和转子漏磁通合成叫做异步电动机的漏磁通。

14 、异步电动机空载电流出现较大的不平衡,是由哪些原因造成?

答:空载电流出现较大的不平衡,一般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 、三相电源电压不平衡过大;

2 、电动机每相绕组都有几条支路并联,其中因某条支路断路,造成三相阻抗不相等;

3 、电动机绕组中一相断路或相绕组内匝间短路、元件短路等故障;

4 、修复后的电动机,因不细心使一个线圈或线圈组接反;

5 、定子绕组一相接反,使接反的那一相电流特别大。

15 、如何调节变压器的二次电压值?

答:为了调节变压器的二次电压,通常的办法是在一次侧的线圈上抽出若干个分接头,更换分接头就可以改变一次侧的有效匝数,从而改变一次、二次线圈的匝数比,达到调节二次侧电压的目的。

16 、什么叫变压器的负载子数?其含义是什么?

答:变压器实际负载电流I2 与额定负载电流I2N 之比值叫做变压器的负载系数。它表示实际负载所占额定负载的比值。负载系数为1 时,表示变压器满载,小于1 时为欠载;大于1 时则为过载。

17 、变压器并联运行有哪些优点?

答:变压器并联运行有以下优点:

(1 )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如有某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可把它从电网切除,进行维修,电网仍可继续供电;

(2 )可根据负载的大小,调整参与运行变压器的台数,以提高运行效率;

(3 )可随用电量的增加,分批安装新的变压器,减少储备容量。

18 、在单相异步电动机中获得图形旋转磁场的三个条件中什么?

答;要在单相异步电动机中获得圆形旋转磁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 )电机具有在空间位置上的相差90 °电角度的两相绕组;

(2 )两相绕组中通入相位差为90 °的两相电流;

(3 )两相绕组所产生的磁势幅值相等。

19 、什么叫异步电动机的最大转矩和起动转矩?

答:在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中,从转子转速n=0 开始,随着n 的增加,电磁转矩T 也增大。当达到临界转速n c 时,电磁转矩T 具有最大值,这时转矩称为最大转矩。如图(电机原理52 页图21 )中的Tmax 。异步电动机在接通电源开始起动时的电磁转矩称为起动转矩,如图中的Tst 。

20 、什么叫同步电动机的失步现象?

答:同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和功角之间的关系近似一正弦曲线,如图(电工原理58 页图22 )所示。在低负载时,功角很小;随着负载的增大,功角也增大;当负载转矩超过最大转矩时,电动机就不能再保持同步转速运行。这种现象叫做失步。

21 、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答:同步电动机励磁系统的作用有两个:一为向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绕组提供直流电功率;另一为根据同步电动机的运行状况对励磁电流进行自动调节。前者称为励磁功率系统;后者称为励磁调节系统。

22 、通常对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系统有哪些主要要求?

答:通常对同步电动机励磁系统的主要要求如下:

(1 )对重载起动的同步电动机,在开始起动时,将励磁绕组通过一个电阻接成闭路,直至转速升到约为同步转速的95% 时,切除电阻,投入励磁;

(2 )对功率较大的同步电动机,应按功率因数为恒定值进行励磁调节;

(3 )当电网电压过低或同步电动机过负载时,应能进行强励;

(4 )停机后应自动灭磁。

23 、起动同步电动机时为什么要等到转子接近同步转速时才投入励磁?

答:当同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接通三相电源后,即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转子上受到的是一个频率为f1 的交变牵引转矩,平均转矩为零,电动机无法起动。当用外力将转子沿定子旋转磁场的方向转动时,转子上交变牵引转矩的频率将降低为f2=sf1 (s 为转差率)。当转子接近同步转速时,转子上交变牵引转矩的频率已很低,于是可以在一个转矩交变同期内,把转子加速到同步转速。因此起动同步电动机时要等转速接近同步转速时才投入励磁。

24 、数字式仪表具有什么特点?

答:(1 )准确度和灵敏度高,测量速度快;(2 )仪表的量程和被测量的极性自动转换;(3 )可以和计算机配用;(4 )测量结果以数字形式直接显示,消除了视差影响。

25 、试述工厂进行电力设计的基本方法。

答:工厂进行电力设计的基本方法是,将工艺部门提供的用电设备安装容量换算成电力设计的假想负荷--计算负荷,从而根据计算负荷按允许发热条件选择供电系统的导线截面,确定变压器容量,制定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选择及整定保护设备以及校验供电的电压质量等。

26 、提高企业功率因数的方法有哪些?

答:提高企业功率因数的方法有:

(1 )提高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一般工业企业消耗的无功功率中,感应电动机约占70% ,变压器占20% ,线路等占10% 。所以,要合理选择电动机和变压器,使电动机平均负荷为其额定功率的45% 以上;变压负荷率为60% 以上,如能达到75~85% 则更为合适。(2 )采用电力电容器补偿;

(3 )采用同步电动机补偿。

27 、什么叫短路电流的热效应?

答:在电路发生短路时,极大的短路电流将使导体温度迅速升高,称之为短路电流的热效应。由于短睡电流通过导体的时间是不长的,通常不过几秒钟。因此在短路过程中,可不考虑导体向周围介质的散热,短路电流在导体中产生的热量完全用来使导体温度升高。

28 、三段保护特性脱扣器指的是什么?各有什么不同?

答:指的是长延时、短延时及瞬时脱扣器的过电流保护。

瞬时脱扣器一般用作短路保护。

短延时脱扣器可作短路保护,也可作过载保护。

长延时脱扣器只作过载保护。

29 、检查电气设备的基本方法有几种?

答:检查电气设备的基本方法有:

(1 )利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2 )利用高压硅整流装置进行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的测量;

(3 )利用介质损失角测定器测量介质损失角的正切值;

(4 )利用交流升压设备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四、问答题

1、为什么变压器的低压绕组在里边,而高压绕组在外边?

答:变压器高低压绕组的排列方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就大多数变压器来讲,是把低压绕级布置在高压绕组的里边。这主要是从绝缘方面考虑的。理论上,不管高压绕组或低压绕组怎样布置,都能起变压作用。但因为变压器的铁芯是接地的,由于低压绕组靠近铁芯,从绝缘角度容易做到。如果将高压绕组靠近铁芯,则由于高压绕组电压很高,要达到绝缘要求,就需要很多多的绝缘材料和较大的绝缘距离。这样不但增大了绕组的体积,而且浪费了绝缘材料。再者,由于变压器的电压调节是靠改变高压绕组的抽头,即改变其匝数来实现的,因此把高压绕组安置在低压绕组的外边,引线也较容易。

2、三相异步电动机是怎样转起来的?

答:当三相交流电流通入三相定子绕组后,在定子腔内便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转动前静止不动的转子导体在旋转磁场作用下,相当于转子导体相对地切割磁场的磁力线,从而在转子导体中产生了感应电流(电磁感应原理)。这些带感应电流的罢了子导体在产场中便会发生运动(电流的效应--电磁力)。由于转子内导体总是对称布置的,因而导体上产生的电磁力正好方向相反,从而形成电磁转矩,使转子转动起来。由于转子导体中的电流是定子旋转磁场感应产生的,因此也称感应电动机。又由于转子的转速始终低于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所以又称为异步电动机。

3、变压器为什么不能使直流电变压?

答:变压器能够改变电压的条件是,原边施以交流电势产生交变磁通,交变磁通将在副边产生感应电势,感应电势的大小与磁通的变化率成正比。当变压器以直流电通入时,因电流大小和方向均不变,铁芯中无交变磁通,即磁通恒定,磁通变化率为零,故感应电势也为零。这时,全部直流电压加在具有很小电阻的绕组内,使电流非常之大,造成近似短路的现象。

而交流电是交替变化的,当初级绕组通入交流电时,铁芯内产生的磁通也随着变化,于是次级圈数大于初级时,就能升高电压;反之,次级圈数小于初级时就能降压。因直流电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所以恒定直流电通入初级绕组,其铁芯内产生的磁通也是恒定不变的,就不能在次级绕组内感应出电势,所以不起变压作用。

4、电动机与机械之间有哪些传动方式?

答:①、靠背轮式直接传动;②、皮带传动;③、齿轮传动;④、蜗杆传动;⑤、链传动;⑥、摩擦轮传动。

5、运行中的变压器应做哪些巡视检查?

答:①、声音是否正常;②、检查变压器有无渗油、漏油现象、油的颜色及油位是否正常;③、变压器的电流和温度是否超过允许值;④、变压器套管是否清洁,有无破损裂纹和放电痕迹;

⑤、变压器接地是否良好。

6、变压器干燥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答:①、感应加热法;

②、热风干燥法;

③、烘箱干燥法。

7、怎样做电动机空载试验?

答:试验前,对电机进行检查,无问题后,通入三相电源,使电动机在不拖负载的情况下空转。而后要检查运转的音响,轴承运转情况和三相电流,一般大容量高转速电动机的空载电流为其

额定电流的20~35% 小容量低转速电动机的空载电流为其额定电流的35~50% 空载电流不可过大和过小而且要三相平衡,空载试验的时间应不小于1 小时,同时还应测量电动机温升,其温升按绝缘等级不得超过允许限度。

8、怎样做电动机短路试验?

答:短路试验是用制动设备,将其电动机转子固定不转,将三相调压器的输出电压由零值逐渐升高。当电流达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时即停止升压,这时的电压称为短路电压。额定电压为380 伏的电动机它的短路电压一般在75~90 伏之间。

短路电压过高表示漏抗太大。

短路电压过低表示漏抗太小。这两者对电动机正常运行都是不利的。

9、变压器大修有哪些内容?

答:①、吊出器身,检修器、身(铁芯、线圈、分接开关及引线);②、检修项盖、储油柜、安全气道、热管油门及套管;③、检修冷却装置及滤油装置;④、滤油或换油,必要时干燥处理;⑤、检修控制和测量仪表、信号和保护装置;⑥、清理外壳,必要时油漆;⑦、装配并进行规定的测量和试验。

10 、绕线型异步电动机和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相比,它具有哪些优点?

答:绕线型异步电动机优点是可以通过集电环和电刷,在转子回路中串入外加电阻,以改善起动性能并可改变外加电阻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转速。但绕线型,比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结构复杂,价格较贵运行的可靠性也较差。

11 、电机安装完毕后在试车时,若发现振动超过规定值的数值,应从哪些去打原因?

答:①、转子平衡未核好;②、转子平衡快松动;③、转轴弯曲变形;④、联轴器中心未核正;

⑤、底装螺钉松动;⑥、安装地基不平或不坚实。

12 、电机运转时,轴承温度过高,应从哪些方面找原因?

电力行业名词解释

统调最大负荷 统调负荷包括发电厂厂用电,自备电厂自发自用负荷以及从主电网供电的负荷,网供负荷就只是主电网供电的负荷。 电力系统由发电厂、送变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q 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优质的电能。 全社会最大负荷 全社会所需最大发电负荷。 负荷曲线 电力系统中各类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调度电力系统的电力和进行电力系统规划的依据。电力系统的负荷涉及广大地区的各类用户,每个用户的用电情况很不相同,且事先无法确知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增加哪一类负荷。因此,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带有随机性。人们用负荷曲线记述负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据此研究负荷变化的规律性。 全社会用电量 全社会用电量是一个电力行业的专业词汇,用于经济统计,指第一、二、三产业等所有用电领域的电能消耗总量,包括工业用电、农业用电、商业用电、居民用电、公共设施用电以及其它用电等。

发电量 发电量是指发电机进行能量转换产出的电能数量。发电量的计量单位为“千瓦时”。 发电量包括全部电力工业、自备电厂、农村小型电厂的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和其它动力发电(如地热能发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潮汐发电和生物能发电)。发电量包括发电厂(包括自备电厂)自用电量(通称厂用电)、新增发电设备未投产前所发电量以及发电设备大修或改造后试运转期间的发电量;凡被本厂或用户利用,均应统计在发电量中,未被利用而在水中放掉的则不应计入。发电量中不包括电动的交直流变换机组、励磁机、周波变换设备的发电量。发电量按发电机组的电度表本期与上期指示数的差额计算,电度表指示数以期末一天的24时为准。 特定时期内、特定区域内所有电力生产部门(包括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风电、潮汐发电等等)生产出的所有电量总和。 什么是上网电量,落地电量,供电量,售电量,购电量,线损,网损,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前两个电量是对应发电厂的: 上网电量可以理解为发电厂向电网输送的电量; 落地电量可以理解为发电厂送出的在电网公司输入关口的电量,可以理解为发电厂净送电量,也可以称为电网公司的购电量; 中间三个电量是对应电网公司的: 购电量是电网公司从发电厂买入的电量; 供电量是电网公司向用户输出的电量;

《电力系统分析》朱一纶_课后习题解答

电力系统分析朱一纶课后习题选择填空解答第一章 1)电力系统的综合用电负荷加上网络中的功率损耗称为(D) A、厂用电负荷 B、发电负荷 C、工业负荷 D、供电负荷 2)电力网某条线路的额定电压为Un=110kV,则这个电压表示的是(C)A、相电压 B、1 相电压 C、线电压 D、 3线电压 3)以下(A)不是常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A、中性点通过电容接地 B、中性点不接地 C、中性点直接接地 D、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4)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C) A、 30Hz B、 40Hz C、50Hz D、 60Hz 5)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占最大比例的发电厂为(B) A、水力发电厂 B、火力发电厂 C、核电站 D、风力发电厂 6)以下(D)不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A、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B、安全可靠的持续供电 C、保证电能质量 D、电力网各节点电压相等 7)一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火力发电需要消耗煤、石油 B、水力发电成本比较大 C、核电站的建造成本比较高 D太阳能发电是理想能源

8)当传输的功率(单位时间传输的能量)一定时,(A) A、输电的压越高,则传输的电流越小 B、输电的电压越高,线路上的损耗越大 C、输电的电压越高,则传输的电流越大 D、线路损耗与输电电压无关 9)对(A)负荷停电会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或造成人身事故。 A、一级负荷 B、二级负荷 C、三级负荷 D、以上都不是 10)一般用电设备满足(C) A、当端电压减小时,吸收的无功功率增加 B、当电源的频率增加时,吸收的无功功率增加 C、当端电压增加时,吸收的有功功率增加 D、当端电压增加时,吸收的有功功率减少 填空题在后面 第二章 1)电力系统采用有名制计算时,三相对称系统中电压、电流、功率的关系表达 式为(A)A.S=UI B.S=3UI C.S=UIcos D.S=UIsin 2)下列参数中与电抗单位相同的是(B)A、电导B、电阻C、电纳D、导纳 3)三绕组变压器的分接头,一般装在(B)A、高压绕组好低压绕组 B、高压绕组和中压绕组 C、中亚绕组和低压绕组 D、三个绕组组装 4)双绕组变压器,Γ型等效电路中的导纳为( A ) A.GT-jBT B.-GT-jBT C.GT+jBT D.-GT+jBT

复习题电力电子

6.调试图所示晶闸管电路,在断开负载R d测量输出电压U d是否可调时,发现电压表读数不正常,接上R d后一切正常,请分析为什么? 习题2图 解:当S断开时,由于电压表内阻很大,即使晶闸管门极加触发信号,此时流过晶闸管阳极电流仍小于擎住电流,晶闸管无法导通,电流表上显示的读数只是管子漏电流形成的电阻与电压表内阻的分压值,所以此读数不准。在S合上以后,Rd介入电路,晶闸管能正常导通,电压表的读数才能正确显示。 7.画出图1-35所示电路电阻R d上的电压波形。 图1-35 习题3图 解: 8.画出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当 =60°时,以下三种情况的d u、T i及T u的波形。 1)电阻性负载。 2)大电感负载不接续流二极管。 3)大电感负载接续流二极管。 解:(1)波形如图

(a )电阻性负载波形图 (b )电感性负载不接续流二极管 1. (c )电感性负载接续流二极管将直流电逆变为某一频率或可变频率的交流电直 接( 供给 非电源 负载 )的过程称为无源逆变。 2. 在晶闸管有源逆变电路中,绝对不允许两个电源电动势( 反极性串 联 )相连。 3. 单相全控桥电阻性负载电路中,晶闸管可能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为( C ) A. U 2 B.2U 2 C. U 2 D. U 2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三个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相位按相序依次互差 ( 120° )。

4.双窄脉冲触发是在触发某一号晶闸管时,触发电路同时给 ( 前)一号晶闸管补一个脉冲。 5.晶闸管是四层三端器件,三个引出电极分别为:阳极、阴极和 (门)极。 6.将直流电逆变为某一频率或可变频率的交流电直接( 供给非电源 负载)的过程称为无源逆变。 7.在晶闸管有源逆变电路中,绝对不允许两个电源电动势( 反极性串 联)相连。 8.电力电子器件是直接用于主电路中,实现(电能)的变换或控 制的电子器件。 9.降压斩波电路中通常串接较大电感,其目的是使负载电流( 连 续) 10.在电力电子电路中GTR工作在开关状态, 在开关过程中,在(截止 区)和(饱和区)之间过渡时,要经过放大区。 11.根据(面积等效原理),SPWM控制用一组(等 幅不等宽)的脉冲来等效一个(正弦波)。 12.斩波电路有三种控制方式:(:脉冲宽度调制)、 (脉冲频率调制)和(混合型)。其中最常用的控制方式是:(脉冲宽度调制)。 11、电力电子电能变换的基本类型:(AC/AC)、(AC/DC)、(DC/DC)、(DC/AC)。 13.抑制过电压的方法之一是用(电容)吸收可能产生过电压的能 量,并用(电阻)将其消耗。 14.把晶闸管承受正压起到触发导通之间的电角度称为( 触发 角)。 15.为了保证晶闸管可靠与迅速地关断,通常在管子阳极电压下降为零之后,加 一段时间的( 反向)电压。 16.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当电感性负载接续流二极管时,控制角的移相范围 为( 0~ 180 )。 17.由于电路中共阴极与共阳极组换流点相隔60。,所以每隔60。有一次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1、串联谐振回路和并联谐振回路哪个呈现的阻抗大? 答:串联谐振回路阻抗最小,并联谐振回路阻抗最大。 2、现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高阻抗和低阻抗,请问为保证精确度,这两块表该如何接线? 答:对低阻抗的测量接法:电压表应接在靠负荷侧。对于高阻抗的测量接法:电流表应接在靠负荷侧 3、大接地电流系统、小接地电流系统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答:大接地电流系统、小接地电流系统的划分标准是依据系统的零序电抗X0与正序电抗X1的比值。我国规定: X0/X1≤4~5的系统属于大接地电流系统, X0/X1>4~5的系统属于小接地电流系统。 4、什么叫大接地电流系统? 答:电力系统中零序电抗X0与正序电抗X1的比值X0/X1≤4~5的系统属于大接地电流系统。通常,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均为大接地电流系统。 5、什么叫小接地电流系统? 答:电力系统中零序电抗X0与正序电抗X1的比值X0/X1>4~5的系统属于小接地电流系统。通常,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均为小接地电流系统。 6、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哪几种? 答:有三种;分别是:直接接地方式(含经小电阻、小电抗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不接地方式(含经间隙接地)。 7、什么是消弧线圈的过补偿? 答: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后,补偿后的感性电流大于电容电流,或者说补偿的感抗小于线路容抗,电网以过补偿方式运行。 8、小接地电流系统当发生一相接地时,其它两相的电压数值和相位发生什么变化? 答:其它两相电压幅值升高倍,超前相电压再向超前相移30°,而落后相电压再向落后相移30°。 9、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中性点装设的消弧线圈以欠补偿方式运行,当系统频率降低时,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答:当系统频率降低时,可能使消弧线圈的补偿接近于全欠补偿方式运行,造成串联谐振,引起很高的中性点过电压,在补偿电网中会出现很大的中性点位移而危及绝缘。 10、为什么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系统可以继续运行1~2h?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1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电磁形式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有功 2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无功 3电力系统——由发电机、配电装置、升压和降压变电所、电力线路及电能用户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中性点位移:在三相电路中,电源电压三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如果三相负荷也对称,那么不管有无中性点,中性点的电压均为零。但如果三相负载不对称,且无中性线或中性线阻抗较大,那么中性点就会出现电压,这种现象称为中性点位移现象。 4操作过电压——因断路器分合操作及短路或接地故障引起的暂态电压升高,称为操作过电压; 5谐振过电压——因断路器操作引起电网回路被分割或带铁芯元件趋于饱和,导致某回路感抗和容抗符合谐振条件,可能引起谐振而出现的电压升高,称为谐振过电压。 6电气主接线——主要是指在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系统中,为满足预定的功率传送方式和运行等要求而设计的、表明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传送电能的电路。 7双母线接线——它具有两组母线:工作母线I和备用母线l。每回线路都经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分别接至两组母线,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连络断路器(简称母联)连接,称为双母线接线。 8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每两个元件(出线或电源)用三台断路器构成一串接至两组母线,称为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又称3/2接线。 9厂用电——发电厂在启动、运转、停役、检修过程中,有大量以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设备,用以保证机组的主要设备和输煤、碎煤、除灰、除尘及水处理等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这些电动机以及全厂的运行、操作、试验、检修、照明等用电设备都属于厂用负荷,总的耗电量,统称为厂用电。 10厂用电率——厂用电耗电量占发电厂全部发电量的百分数,称为厂用电率。厂用电率是发电厂运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 11经常负荷——每天都要经常连续运行使用的电动机;. 12不经常负荷——只在检修、事故或机炉起停期间使用的负荷;’’ 13连续负荷——每次连续运转2h以上的负荷; 14短时负荷——每次仅运转10—120min的负荷;: 15断续负荷——反复周期性地工作,其每一周期不超过10min的负荷。 16电动机的自起动——厂用系统中正常运行的电动机,“当其供电母线电压突然消失或显著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主保护: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2、高频闭锁距离保护:利用距离保护的启动元件和距离方向元件控制收发信机发出高频闭锁信号,闭锁两侧保护的原理构成的高频保护。 3、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监测、控制、调节、保护以及为运行、维护人员提供运行工况或生产指挥信号所需的低压电气设备。 4、重复接地:将零线上的一点或多点,与大地进行再一次的连接叫重复接地。 5、距离保护:是利用阻抗元件来反应短路故障的保护装置。因阻抗元件反应接入该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U/I=Z),即反应短路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值,而线路的阻抗与距离成正比,所以称这种保护为距离保护或阻抗保护。 6、零序保护:在大短路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后,就有零序电流、零序电压和零序功率出现,利用这些电量构成保护接地短路的继电保护装置统称为零序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就是常用的一种。 7、后备保护:是指当某一元件的主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能够以较长时限(相对于主保护)切除故障元件的保护元件。

8、高频保护:就是故障后将线路两端的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转化为高频信号,然后利用输电线路本身构成一高频电流通道,将此信号送至对端,以比较两端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一种保护。 9、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是指防止电力系统失去稳定和避免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的自动保护装置。 10、电力系统事故:是指电力系统设备故障或人员工作失误,影响电能供应数量和质量并超过规定范围的事件。 11、谐振过电压:电力系统中一些电感、电容元件在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故障时可形成各种振荡回路,在一定的能源下,会产生串联谐振现象,导致系统某些元件出现严重的过电压。 12、断路器失灵保护:当系统发生故障,故障元件的保护动作而断路器操作失灵拒绝跳闸时,通过故障元件的保护作用于本变电站相邻断路器跳闸,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通道,使远端有关断路器同时跳闸的接线称为断路器失灵保护。 13、谐振:由电阻、电感和电容组成的电路,若电源的频率和电路的参数符合一定的条件,电抗将等于零,电路呈电阻性,电压与电流同相位,这种现象称为谐振。 14、综合重合闸: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采用单相重合闸方式;当发生相间短路时,采用三相重合闸方式。综合考虑这两种重合闸方式的装置称为综合重合闸装置。综合重合闸

电力常用术语 及名词解释

常用术语 输电线路常用专业术语主要有:杆塔高度、杆塔呼称高度、悬挂点高度、线间距离、根开、架空地线保护角、杆塔埋深、跳线、导线的初伸长、档距、分裂导线、弧垂、限距、水平档距、垂直档距、代表档距、导线换位、导(地)线振动、杆塔。[3] 1、杆塔高度:杆塔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杆塔高度。用H1表示。 2、杆塔呼称高度:杆塔最下层横担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杆塔呼称高度,简称呼称高,用H2表示。 3、悬挂点高度:导线悬挂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导线悬挂点高度,用H3表示。 4、线间距离:两相导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线间距离,用D表示。 5、根开:两电杆根部或塔脚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根开。用A表示。 6、架空地线保护角:架空地线和边导线的外侧连线与架空地线铅垂线之间的夹角,称为架空地线保护角。

7、杆塔埋深:电杆(塔基)埋入土壤中的深度称为杆塔埋深。用h0表示。 8、跳线:连接承力杆塔(耐张、转角和终端杆塔)两侧导线的引线,称为跳线,也称引流线或弓子线。 9、导线的初伸长:当导线初次受到外加拉力而引起的永久性变形(延着导线轴线伸长),称为导线初伸长。 10、档距:相邻两基杆塔之间的水平直线距离,称为档距,一般用L 表示。 11、分裂导线:一相导线由多根(有2根、3根、4根)组成型式,称为分裂导线。它相当于加粗了导线的“等效直径”,改善导线附近的电场强度,减少电晕损失,降低了对无线电的干扰,及提高送电线路的输送能力。 12、弧垂:对于水平架设的线路来说,导线相邻两个悬挂点之间的水平连线与导线最低点的垂直距离,称为弧垂或弛度。用f表示。 13、限距:导线对地面或对被跨越设施的最小距离。一般指导线最低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培训v1.0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1 简介 在交流电路中,由电源供给负载的电功率有两种:一种是有功功率(P ),一种是无功功率(Q )。它 们的矢量和为视在功率(S ),S =22Q P + 。 有功功率――保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功率,即将电能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 热能、光能等等) 无功功率――用于电路内电场和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功率(如:电 动机的转子磁场、变压器原边产生的磁场、交流接触器等),由于它不对外做功,才被称之为“无功”。 无功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a) 降低发电机有功功率的输出。(发、输、变、配及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指的是视在功率) b) 降低输、变电设备的供电能力。 c) 造成电路电压损失增大和电能损耗的增加。 d) 造成低功率因数运行和电压下降,使电气容量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功率因数――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属于既有电阻又有电感的电感性负载。电 感性负载的电压和电流的相量间存在一个相位差,通常用相位角 ?的余弦cos ?来表示,cos ?称为功 率因数,又叫力率。 一次二次回路――对于电气设备,如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接触器、电动 机起动装置等,都同时具有两种接线,一种是与电源连接的主回路,它是把电网的电流接到设备上做功的主体元件,输送的是大电流;另一种是主体元件的辅助电路,如监察测量仪表、控制及信号装置、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控制及监测或反馈装置、远动装置等,这些装置一般是由互感器、蓄电池组、低压电源继电器、插件、供电装置等组成,它们的工作状态及逻辑功能决定着主体元件的工作状态并监控主体元件,这些装置使用低电压、小电流却控制着主回路的高电压、大电流。我们把这些装置的接线称为二次接线或二次回路、辅助回路,而把主体元件的主回路称为一次接线或一次回路、主回路。二次回路用于监视测量仪表,控制操作信号,继电器和自动装置的全部低压回路均称二次回路,二次回路依电源及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种回路:( 1 )电流回路;( 2 )电压回路;( 3 )操作回路;( 4 )信号回路。对于电力系统中的高压成套配电设备,二次回路通常使用直流220V 或110V 作为其工作电源,一般电力系统中的低压成套配电设备,则使用交流220或380V (直接从主回路上取电源)作为工作电源。另外,对于发电厂的高低压配电设备,由于其设备的运行重要性,一般都使用直流220V 或110V 作为其工作电源。

电厂专业名词解释

第二章名词解释 本文中蓝色标注的是巡检人员必须掌握的题目 1、火力发电厂 (fossil—fired power plant ;thermal power plant) 利用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进行发电的动力设施,包括燃料燃烧释热和热能电能转换以及电能输出的所有设备、装置、仪表器件,以及为此目的设置在特定场所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所有有关生产和生活的附属设施。 2、锅炉 (boiler) 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它热能加热给水或其它工质以生产规定参数和品质的蒸汽、热水或其他工质(蒸气)的机械设备。用于发电的锅炉称电站锅炉。在电站锅炉中,通常将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燃烧释放的热能,通过受热面的金属壁面传给其中的工质—水,把水加热成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所产生的蒸汽则用来驱动汽轮机,把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汽轮机再驱动发电机,将机械能变为电能供给用户。电站锅炉又称为蒸汽发生器。 3、热力学 (thermo dynamics) 研究各种能量(特别是热能)的性质及其相互转换规律,以及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热力学着重研究物质的平衡状态以及与平衡状态偏离不大的物理、化学过程,近代已扩大到对非平衡态过程的研究。 4、工质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媒介物质,叫做工质。为了获得更多的功,要求工质有良好的膨胀性和流动性、价廉、易得、热力性能稳定、对设备无腐蚀作用,而水蒸汽具有这种性能,发电厂常采用水蒸汽作为工质。 5、状态参数凡能够表示工质状态特性的物理量,就叫做状态参数。例如:温度T、压力p、比容ひ、能u、焓h、熵s等,我们常用的就是这六个,还有火用、火无等状态参数。状态参数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如:流量、容积等“参数”,它是指表示工质状态特性的物理量,所以,要注意区别状态参数的概念,不能混同于习惯的“参数”。 6、压力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垂直作用力,又称压强。压力是一种强度量,其数值与系统的大小无关,通常以符号P表示,单位是帕(Pa)。压力有绝对压力、大气压力、正压力(工程上称为表压力)、负压力(工程上称为真空)和压差等不同的表述形式。 7、比容单位质量物质所占有的容积.以符号V表示。比容是一个强度量,其值与系统的大小无关,单位是米3/千克(m3/kg)。热力学中常用的另一个物理量——密度(ρ),是比容的倒数,即单位容积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8、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根据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是衡量一个热力系与其他热力系是否处于热平衡的标志。一切具有相同温度的系统均处于热平衡状态;反之,即处于非平衡状态。温度是一个强度量,数值与系统的大小无关。温度的分度表示方法称为温度标尺或简称温标。中国法定的温度标尺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热力学温标,也就是开尔文温标或绝对温标,用符号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K)。曾经使用过的温标尚有摄氏温标t(℃)、华氏温标t(°F)等。

电力系统分析名词解释、简答、模拟试卷说课材料

额定电压:电力系统中的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设备都是按一定标准电压设计和制造的,在这以标准下运行,设备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指标将达到最好,这一标准电压称之为额定电压。 2. 分裂导线:引致损失发生或者增加损失程度的条件。 3. 负荷:电力系统中用电设备所消耗的功率的总和。 4. 变压器的变比:三相电力系统计算中,变压器的变比指两侧绕组空载线电压的比值s。 5. 标幺值:电力系统计算中,阻抗、导纳、电压、电流及功率用相对值表示,并用于计算,这种运算形式称为标幺制。一个物理量的标么值是指该物理量的实际值与所选基准值的比值。 6. 电压降落: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是指元件始末两端电压的相量差,是相量。 7. 电压偏移:线路始端或末端电压与线路额定电压的数值差,是标量。 8. 电压损耗:两点间电压绝对值之差,是标量。 9. 输电效率:线路末端输出的有功功率与线路始端输入的有功功率的比值,常用百分值表示。 10.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如果负荷始终等于最大值Pmax,经过Tmax小时后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全年的用电量,Tmax称之为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11. 最大负荷损耗时间τ:如果线路中输送的的功率一直保持为最大负荷功率Smax,在τ小时内的能量损耗恰等于线路全年的实际电能损耗,则称τ为最大负荷损耗时间。 12. PQ节点:这类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是给定的,节点电压的幅值和相位是待求量。通常变电所都是这一类型的节点 13. PV节点:这类节点的有功功率和电压幅值是给定的,节点的无功功率和电压的相位是待求量。 14. 平衡节点:它的电压幅值和相位已给定,而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是待求量。 15. 耗量微增率:耗量特性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在该点的输入增量与输出增量之比。 16. 等耗量微增率准则:按耗量微增率相等的原则在各机组间分配负荷,可使消耗的一次能源最少。 17. 电源有功功率静态频率特性:发电机组的原动机机械功率与角速度或频率的关系。 18. 单位调节功率:发电机组有功功率特性曲线的斜率称为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KG=-ΔP/Δf 19. 频率的一次调整:对于负荷变动幅度小,周期较短而引起的频率变化进行的调整称为频率的一次调整,采用发电机组上装设的调速系统完成. 20. 频率的二次调整:对于负荷变动较大、周期较长引起的频率偏移进行调整。采用发电机组上装设的调频系统完成。 21. 无差调节:无差调节是指负荷变动时,经过自动调速系统的调整作用,原动机的转速或频率能够恢复为初值的调节。 22. 有差调节:有差调节是指负荷变动时,经过自动调速系统的调整作用,原动机的转速或频率不能恢复为初值的调节。 23. 有功功率平衡:电源发出的有功功率应满足负荷所消耗的有功功率和传送电功率时在网络中损耗的有功功率之和。电源所发出的有功功率应能随负荷、网络损耗的增减二相应调整变化,才可保证整个系统的有功功率平衡。 24. 无功功率平衡: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的基本要求是:系统中的无功电源可能发出的无功功率应该大于或至少等于负荷所需的无功功率和网络中的无功损耗之和。25. 同步调相机:同步调相机相当于空载运行的同步电动机。在过励磁运行时,它向系统供给感性无功功率起无功电源的作用;在欠励磁运行时,它从系统吸取感性无功功率起无功负荷作用。 26. 电压中枢点:指某些能反映系统电压水平的主要发电厂或变电所母线。 27. 逆调压:在大负荷时,线路的电压损耗也大,如果提高中枢点电压,就可以抵偿掉

电路名词解释

电路名词解释 1 电流(current):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的有序运动形成电流,衡量电流大小的量是电流强度,简称电流。其量值为单位时间内通过电路某一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用符号i(t)表示,单位为A(安培)。 2 电压(voltage):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由一点移到另一点时所做的功,是衡量电场力做功能力的物理量。用符号u(t )表示,单位为V(伏特)。 3 电动势(electromotive force):电源中的局外力(非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移到电源正极所做的功,是衡量局外力做功能力的物理量。用符号e(t )表示,单位为V(伏特)。 4 电位(electric potential):在电路中任选一点为参考点,由某点到参考点之间的电压称为该点的电位,用符号V表示,单位为V(伏特)。 5 电能(electrical energy):在一段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称为电能,用符号W表示,单位为J(焦耳)。 6 戴维宁定理(Thevenin’s theorem):在线性电路中,任何一个含有独立源的二端网络,对外电路而言,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电路等效代替。电压源的电压等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电阻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置零后的等效电阻。 7 叠加定理(superposition theorem):在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均等于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8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irchhoff’s current law简称KCL):电路中任一瞬间,流入任一结点的支路电流之和恒等于流出该结点的支路电流之和。或表述为电路中任一瞬间,任一结点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9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irchhoff’s voltage law简称KVL):电路中任一瞬间,任一回路各元件电压升之和恒等于电压降之和。或表述为电路中任一瞬间,任一回路各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10 欧姆定律(Ohm’s law):表示电路中电压u、电流i和电阻R三者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即。 11 参考方向(reference direction):分析电路时任意假定的电流或电压的方向。规定了参考方向以后,电流或电压就是一个代数量,若电流或电压为正值,则电流或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否则电流或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12 额定值(rated value):各种电气设备在工作时,其电压、电流和功率都有一定的限额,这些限额表示它们的正常工作条件和工作能力。额定值一般用下标N表示。 13 功率(power):单位时间内电路吸收或发出的电能。用符号P或p(t)表示,单位为W(瓦特)。 14 有功功率(active power):瞬时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也称为平均功率,用大写字母P表示,单位为W(瓦特)。 15 无功功率(reactive power):以瞬时功率的幅值来衡量电感或电容元件与电源之间交换能量的规模,称为无功功率,用大写字母Q表示,单位为Var(乏尔)。 16 视在功率(apparent power):在交流电路中,端电压与电流的有效值的乘积,称为视在功率,它表示电气设备的容量。用大写字母S表示,单位为V·A(伏安)。 17 瞬时功率(instantaneous power):瞬时电压与瞬时电流的乘积。用小写字母p表示,单位为W(瓦特)。 18 电阻元件(resistor):表征电路中电能消耗的理想元件,简称电阻。用R表示,单位为(欧姆)。 19 电感元件(inductor):表征电路中磁场能储存的理想元件,简称电感。用L表示,单位为H(亨利)。 20 电容元件(capacitor):表征电路中电场能储存的理想元件,简称电容。用C表示,单位为F(法拉)。 21 理想电路元件(ideal circuit elements):从实际元件中抽象出来的表征单一物理性质的电路元件。 22 电路模型(circuit model):用理想电路元件或它们的组合模拟实际元件的电路。 22 电压源(voltage source):提供一个恒定不变或交变电压的理想电路元件,是理想电压源的简称。 23 电流源(current source):提供一个恒定不变或交变电流的理想电路元件,是理想电流源的简称。 24 受控源(controlled source):电压源的电压或电流源的电流受其他电路的电压或电流的控制的电源。 25 阻抗(impedance):无源二端网络的端口电压与端口电流之比,即。阻抗是一个复数,也常称为复阻抗。单位为(欧姆)。 26 导纳(admittance):无源二端网络的端口电流与端口电压之比,即,它是一个复数,也常称为复导纳。单位为S

电力基本术语400个名词解释

电力基本术语名词解释400 1电力系统 发电、输电及配电的所有装置和设备的组合。 2电力网 输电、配电的各种装置和设备、变电所、电力线路或电缆的组合 3交流系统 由交流电压供电的系统。 4直流系统 由直流电压供电的系统。 5工频 交流系统的标称频率值。 6发电 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7变流、换流 改变电流、电压的形式和频率。 8变电 通过电力变压器的电能传递。 9输电 从发电站向用电地区输送电能。 10配电 在一个用电区域内向用户供电 11(电力系统的)互联 在电力系统之间,通过线路和(或)变流、变电等设备的连接进行电能交换。 12互联系统 几个电力系统通过互联线路连接起来的系统。 13异步连接 以不同频率运行的交流系统之间的连接。 14短路容量 在系统一点上的短路电流与约定电压(通常指运行电压)之乘积。 15系统负荷 1)在系统内产生、输送或分配的有功、无功或视在功率。2)根据用户的特点和性质,例如热力负荷、日无功负荷等划分的一组用户所需的功率。 16尖峰负荷 在给定的期间内(例如一天、一个月、一年)的负荷最大值。 17负荷曲线 作为时间函数的负荷变化曲线。 18负荷持续时间曲线 表示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负荷等于或超过给定值的持续时间的曲线。 19有功电能 可以转换为某些其他形式能的电能。 20无功电能 在交流系统内,与电气系统和其所接设备的运行有关的不同电场和磁场之间连续交换的固定电能。 21系统标称电压

用以标志或识别系统电压的给定值。 22(系统)运行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系统的指定点在指定时刻的电压值。 23系统最高电压 在系统正常运行的任何时间,系统中任何一点上所出现的最高运行电压值。 24系统最低电压 在系统正常运行的任何时间,系统中任何一点上所出现的最低运行电压值。注:瞬态过电压(例如由开头操作引起的)及不正常的暂态电压变化均不在内。 25电压等级 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的标称电压值。 26低压 通常低于交流电力系统中1000V及其以下的电压等级。 27高压 通常高于交流1000V的电压等级。 28线电压 电路中在给定点上两线[相]导体间的电压。 29相电压 交流电路中在给定点上线[相]导体和中性导体之间的电压。 30线对地电压 电路中在给定点上线[相]导体与参考地之间的电压。 31中性点位移电压 多相系统中,实际的或等效的中性点与参考地之间的电压。 32系统图 系统结构的图形表示。 33系统运行图 表示运行方式的系统图。 34三相系统图 三相系统每条相线和中性线均用单根线条表示的系统图。 35单线图 多相系统中用单线条表示的系统图。 36系统连接试 系统的节点及节点连接的方式。 37系统结构图 各种类型系统连接方式的组合。 38系统连接 系统中节点之间的连接。注:一般包含线路变压器或两母线之间的连接线。 39(电力系统的)电路[回路] 电力线路或它的一部分,它可通过断路器或开关从运行中切除,线路的其余部分不受影响。40馈线 由主变电所向一个或多个二次变电所供电的电力线路。 41单馈线 仅从一端受电的电力线路。 42支线 连接到主线路中一点上的电力线路。

PCB电路板专有名词解释

PCB电路板专有名词解释 SIR(Surface Insulation Resistance) 表面绝缘电阻 绝缘基板表面的绝缘电阻,相近的导体间须要有高的绝缘电阻,才能发挥回路机能。将成对的电极交错连接成梳形图案(Pattern),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给予一固定之直流电压(BIAS VOLTAGE),经过长时间之测试(1~1000小时)并观察线路是否有瞬间短路之现象进行测定,而静态量测称为表面绝缘电阻。表面绝缘电阻(SIR)被广泛用来评估污染物对组装件可靠度的影响。与其他方法比较,SIR的优点是除了可侦测局部的污染外,亦可测得离子及非离子污染物对印刷电路板(PCB)可靠度的影响,其效果远比其他方法(如清洁度试验、铬酸银试验..等)来的有效及方便。 Comb Pattern 梳形电路 是一种'多指状"互相交错的密集线路图形,可用于板面清洁度、绿漆绝缘性等,进行高电压测试的一种特殊线路图形。 离子迁移( Ion Migration) 在印刷电路板的电极间有离子移转,使绝缘劣化的现象,发生在印刷电路板(绝缘体)中,受到离子性物质污染、或含有离子性物质时,在加湿状态下施加电压,即电极间存在电场和绝缘间隙部有水分存在作?条件下,由于离子化金属向相反电极间移动(阴极向阳极生长),在相对电极还原成原来的金属并析出树枝状金属的现象,常造成短路,称为离子迁移,离子迁移非常脆弱,在通电瞬间?生的电流会使离子迁移本身溶断消失。 Electro-migration 电迁移 在基板材料的玻璃束中,当扳子处于高温高湿及长久外加电压下,在两金属导体与玻璃束跨接之间,会出现绝缘失效的缓慢漏电情形,称为"电迁移",又称为CAF(Conductive Anodic Filaments)漏电或渗电。 Silver Migration 银迁移 指银膏跳线或银膏贯孔(STH)等导体之间,在高湿环境长时间老化过程中,其相邻间又存在有直流电偏压(Bias,指两导体之电位不相等)时,则彼此均会出现几个mils银离子结晶的延伸,造成绝缘(Isolation)的劣化甚至漏电情形,称为"银迁移"。 Insulation Resistance 绝缘电阻 是指介于两导体之间的板材,其耐电压之绝缘性而言,以Ω(ohm)数做为表达单位。此处"两导体之间",可指板面上相邻两导体,或多层板上下两相邻层次之间的导体。其测试方法是将特殊细密的梳形线路试样,故意放置在高温高湿的劣化环境中加以折腾,以考验其绝缘的品质如何,标准的试验法可见IPC-TM-650.2.6.3D(Nov. 88)之?湿气及绝缘电阻?试验法.此词亦有近似术语SIR。 Resistor Drift 电阻漂移 指电阻器(Resistor)所表现的电阻值,每经1000小时的老化后,其劣化的百分比数称为"Resister Drift"。 Migration Rate 迁移率 当在绝缘基材之材体中或表面上发生"金属迁移"时,其一定时间内所呈现的迁移距离,谓

电力名词解释

电力名词解释 1 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电磁形式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有功 2 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无功 3电力系统——由发电机、配电装置、升压和降压变电所、电力线路及电能用户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中性点位移:在三相电路中,电源电压三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如果三相负荷也对称,那么不管有无中性点,中性点的电压均为零。但如果三相负载不对称,且无中性线或中性线阻抗较大,那么中性点就会出现电压,这种现象称为中性点位移现象。 4操作过电压——因断路器分合操作及短路或接地故障引起的暂态电压升高,称为操作过电压; 5谐振过电压——因断路器操作引起电网回路被分割或带铁芯元件趋于饱和,导致某回路感抗和容抗符合谐振条件,可能引起谐振而出现的电压升高,称为谐振过电压。 6 电气主接线——主要是指在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系统中,为满足预定的功率传送方式和运行等要求而设计的、表明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传送电能的电路。 7双母线接线——它具有两组母线:工作母线I和备用母线l。每回线路都经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分别接至两组母线,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连络断路器(简称母联)连接,称为双母线接线。 8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每两个元件(出线或电源)用三台断路器构成一串接至两组母线,称为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又称3/2接线。 9厂用电——发电厂在启动、运转、停役、检修过程中,有大量以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设备,用以保证机组的主要设备和输煤、碎煤、除灰、除尘及水处理等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这些电动机以及全厂的运行、操作、试验、检修、照明等用电设备都属于厂用负荷,总的耗电量,统称为厂用电。

电力系统分析题库20136

电力系统分析(下册)题库

①简单②收敛快③准确④占用内存小 15.通常逆调压的调压范围是(基准为U N)() ①0~5% ②2.5~%7.5% ③5%~10% ④0~10% 1 16.仅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的是() ①典型的顺调压②典型的逆调压③典型的常调压④均不对 1 17.在发电机稳态运行状态中,机械功率P T与电磁功率相比,将() ①大②小③相等④无关系 3 18.P-δ曲线被称为() ①耗量特性曲线②负荷曲线③正弦电压曲线④功角曲线 4 19.等面积定则主要用于分析简单系统的() ①潮流计算②故障计算③调压计算④暂态稳定分析 4 20.关于中等长度线路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长度为100km~300km的架空输电线路属于中等长度线路; ②潮流计算中中等长度线路采用集中参数 型等值电路作为数学模型; ③潮流计算中中等长度线路可以忽略电导和电纳的影响; ④潮流计算中中等长度线路可以不考虑分布参数的影响。 3 21.如果高压输电线路首、末端电压之间的关系为U1δ2,在忽略线路电阻 影响的情况下,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有功功率从首端流向末端、无功功率从末端流向首端; ②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都是从首端流向末端; ③无功功率从首端流向末端、有功功率从首端流向末端。 ④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都从末端流向首端。 1 22.图示环网中变压器的变比均为实际变比,对于环网中的循环功率,正确的说法 是() ①无循环功率;②有逆时针方向的循环功率; ③有顺时针方向的循环功率。④有循环功率,但方向无法确定 3 23.环形网络中自然功率的分布规律是() ①与支路电阻成反比②与支路电导成反比 ③与支路阻抗成反比④与支路电纳成反比 3 24.在不计网络功率损耗的情况下,下图所示网络各段电路中()。 ①仅有有功功率;②仅有无功功率; ③既有有功功率,又有无功功率;④不能确定有无无功功率。 3

电力系统分析名词解释简答讲课稿

电力系统分析名词解 释简答

电力系统分析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 1、PQ 节点:这类节点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是给定的,节点电压和相位(V,δ)是待求量。通常变电所都是这一类型的节点。由于没有发电设备,故其发电功率为零。在一些情况下,系统中某些发电厂送出的功率在一定时间内为固定时,该发电厂也作为PQ节点,因此,电力系统中绝大多数节点属于这一类型。 2、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年最大负荷:全年中负荷最大的工作班内消耗电能最大的半小时的平均功率,因此年最大负荷也称为半小时最大负荷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是一个假想的时间,在此时间内,电力负荷按年最大负荷持续运行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消耗的电能。 平均负荷:电力负荷在一定时间内平均消耗的功率,也就是电力负荷在时间内消耗的电能除以时间的值 负荷系数:是用电负荷的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 负荷利用小时:就是根据预测电量的结果及负荷利用小时数,推算出负荷预测值。 计算公式是: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年需用电量/年最大负荷。 3、复合序网:是指根据边界条件所确定的短路点各序量之间的关系,由各序网络互相连接起来所构成的网络。 4、临界电抗:在临界电抗下发生短路时,机端电压刚好在暂态过程结束时恢复到额定值。 5、额定电压:电力系统中的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设备都是按一定标准电压设计和制造的,在这以标准下运行,设备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指标将达到最好,这一标准电压称之为额定电压。 6、标幺值:电力系统计算中,阻抗、导纳、电压、电流及功率用相对值表示,并用于计算,这种运算形式称为标幺制。一个物理量的标么值是指该物理量的实际值与所选基准值的比值。 7、起始次暂态电流: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基频分量)的初始有效值。 8、无限大功率电源:指的是电源外部有扰动发生时,仍能保持电压和频率恒定的电源。 9、分裂导线:超高压输电线路为抑制电晕放电和减少线路电抗所采取的一种导线架设方式。 10、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电气设备运行时,使其技术性能和经济效果达到最佳状态的电压 11、变压器的变比:三相电力系统计算中,变压器的变比指两侧绕组空载线电压的比值s。 12、短路冲击电流:短路电流最大可能的瞬时值,以iim表示。 13、短路电流的有效值:在短路过程中,任一时刻t的短路电流有效值是指以时刻t为中心的一个周期内瞬时电流的均方根值。 14、短路容量:等于短路电流有效值与短路处的正常工作电压(一般用平均额定电压)的乘积。 15、序阻抗:各序电流和各序电压之间的关系。

名词解释电力

1、电力系统: 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为实现这一功能,电力系统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 2、装机容量: 电力系统的总装机容量是指该系统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有功功率的总和,以千瓦(KW)、兆瓦(MW)、吉瓦(GW)计(10的9次方进制)。 3、风电机组 将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 4、风电场 由一批风电机组或风电机组群(包括机组单元变压器)、汇集线路、主升压变压器及其它设备组成的发电站。 5、风电有效容量 根据风电的出力概率分布,综合考虑系统调峰和送出工程,使系统达到技术经济最优的风电最大出力,为风电有效容量。 6、风电场并网点 风电场升压站高压侧母线或节点。 7、风电场有功功率 风电场输入到并网点的有功功率。 8、风电场无功功率 风电场输入到并网点的无功功率。 9、有功功率变化率 在单位时间内风电场输出有功功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变化量和装机容量的比值。 10、公共连接点 风电场并网点和公共电网连接的第一落点。 11、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 当电力系统故障或扰动并网点电压跌落时,在一定的电压跌落范围和时间间隔内,风电机组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

12、低压双电源切换箱: 它是用一个与两路电源相连的双投开关和一个断路器组成双电源切换的主电路,双投开关与断路器各有一机械拨动机构,两拨动机构间有互锁关系,保证双投开关在断路器断开的条件下进行两路电源间的切换。采用这种切换方式的双电源切换箱,实际使用时,只需在其箱体内按配电保护需要配上一个相应的主电路用的断路器和相应的支路分断路器。在加上电动操作机构和控制单元后,采用这种切换方式的双电源切换 箱,就可成为该类型的自动双电源切换箱。 13、电磁兼容性测试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EMC设计与EMC测试是相辅相成的。EMC设计的好坏是要通过EMC测试来衡量的。只有在产品的EMC 设计和研制的全过程中,进行EMC的相容性预测和评估,才能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并采取必要的抑制和防护措施,从而确保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否则,当产品定型或系统建成后再发现不兼容的问题,则需在人力、物力上花很大的代价去修改设计或采用补救的措施。然而,往往难以彻底的解决问题,而给系统的使用带来许多麻烦。 14、孤岛电网是指由多组小型发电系统相互联合构建的局域性电网,其发电系统及负荷构成一个可自力运行的孤网系统。 IEEE1547.1对孤岛的定义如下:一个本地电力系统或若干个本地电力系统经公共连接点联结,且和其余电力系统在电气上分离的一种电网运行状态。 其基本特点是电压和频率的波动范围较大,受负荷运行的影响较为明显,多数运行在低压、低频范围。 目前在我国,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已被列入重点扶持的范围。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属于分布式供电系统。当由于电气故障、误操作或自然因素等原因造成电网中断供电时,各个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仍在运行,并且与本地负载连接处于独立运行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孤岛效应。从用电安全与用电质量方面考虑,孤岛状况是不允许出现的。所以,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都应具有检测出孤岛状态并快速有效停止并网运行的能力。 15、低电压穿越(LVRT),指在风力发电机并网点电压跌落的时候,风机能够保持并网,甚至向电网提供一定的无功功率,支持电网恢复,直到电网恢复正常,从而“穿越”这个低电压时间(区域)。是对并网风机在电网出现电压跌落时仍保持并网的一种特定的运行功能要求。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