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都会》中的城市空间与现代性呈现

电影《大都会》中的城市空间与现代性呈现
电影《大都会》中的城市空间与现代性呈现

电影《大都会》中的城市空间与现代性呈现作者:吴怡萱

来源:《艺术评鉴》2020年第05期

摘要:电影作为观照城市文化的一面镜子,映射出城市肌理,捕捉到城市发展中沉疴痼疾。在社会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中,城市的革新与变化表明着新历史时期的到来,而社会中的现代性特征成为了关注的焦点。1927年,德国导演弗里茨·朗执导了《大都市》,在影片中展现了未来城市的图景,提出了技术与阶级的问题。在现代化都市里的,人们的恐惧感与膜拜心理,通过城市空间一一展现开来。

关键词:《大都会》 ;现代性 ;城市空间 ;社会秩序 ;种类与个性

中图分类号:J905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5-0182-03

《大都会》作为早期科幻电影的代表,在主题上对未来社会进行畅想,兼具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影像风格。在未来的社会中,高度发达的机械化生产,使得社会阶级分化严重,矛盾突出。现代化的社会中人们保持理性的、功利主义的交往模式。而这一切都归结于一个复杂的现代性特征。西方学者对“现代性”概念和内涵的理解,程度不同地从属于四种观点,即:第一种观点是把“现代性”理解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第二种观点是把“现代性”理解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生活模式和制度模式;第三种观点是“现代性”理解为自启蒙以来尚未完成的一个方案。就现代性的内容而言,哪一种观点都没有离开理性这一要素。[1]影片中用大脑、手、心脏三种身体器官隐喻了工业社会中人们扮演着的不同角色。身处在都市空间中的人们,怀着对技术的赞美和现代景致的迷恋,亦有对机器的恐惧和慌张。这也是现今影片中,仍在表达和关注的问题。

一、个人精神的差异生长

《大都会》是当时斥资巨大的一部电影长片,尽管今天缺失了某些部分,仍旧可以看懂片中对未来社会的表现和对社会问题的揭露。影片讲述了城市的管理者弗雷德森处于宽敞明亮的大办公室中,享受着资本主义的生活。而手下的工人却在地底过着高度统一、机械化的劳苦生活。当弗雷德森的儿子弗雷德偶遇善良的玛丽亚后,他开始了解工人的生活,并决定作出改变。影片中大机器时代到来,在这样高度发达的社会中,阶级分化明显,底层工人阶级和上层社会的名流,被指为手、脑、心的存在。

影片中反复提到一句话:“协调者是介于头脑和巧手之间的,它必定是心脏。”大都会中的人们被分类比喻成了身体的部件。头脑代表着理性的资产家,精于算计;巧手指的是工人阶级。他們拥有着建筑这座城市的巧手,却缺乏思考和追求,丧失了个性,机械地工作着。这两个阶级的差异显而易见,于是协调者出现了。协调者被称为是心脏,是感性的资本家的称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