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物联网应用

电力物联网应用
电力物联网应用

电力行业物联网应用

目录

1文档信息 (1)

1.1修改记录 (1)

1.2文档审核 (1)

2行业背景介绍 (1)

2.1行业发展背景 (1)

2.1.1行业概况 (1)

2.1.2行业价值链构成 (2)

2.2行业信息化发展情况 (4)

2.3行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4)

3电力行业应用模板——电力资产管理 (5)

3.1目标客户及客户需求 (5)

3.2基本功能介绍 (6)

3.3竞争分析 (6)

3.4应用场景 (6)

3.4.1技术方案 (7)

3.5资费模式 (7)

3.6商务合作模式 (8)

3.7对客户价值 (9)

3.8实施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文档信息

1.1 修改记录

对本文档所有修改都应按修改时间顺序记录在此。

1.2 文档审核

审核签字

2行业背景介绍

2.1 行业发展背景

2.1.1行业概况

山西省电力充足,是全国拥有装机百万千瓦以上电厂最多的省份。目前山西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为3176.4万千瓦,年发电量417.8亿千瓦时。1993年,山西能源工业开始实施由单一输煤向输煤输电并举的战略转变,原煤的转化和深加工得到明显加强,重点新建、扩建一批以30万、60万千瓦机组为主的大型坑口电站。在大力发展坑口电站的同时,电网建设相应加快,近年来,全省新建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6条,变电容量100万千伏安;229千伏输电线路69条,变电容量603.6万千伏安。山西在华北电网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统计,山西全省近2000个乡镇全部通电,农户高峰用电保证率达95%以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省是全国向省外输电量最多的省份,如今北京的1/4电力来自山西。

电力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属于国有垄断行业。从组织上可划分为发电、供电两大系统,从生产流程分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生产环节。

山西省主要的发电企业有: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阳光发电有限公司、太原第一热电厂、山西神头第一发电厂、山西柳林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太原第二热电厂、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神头第二发电厂、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山西省晋能新能源发电投资有限公司。

输电、供电系统分为国家电网公司、网局/独立省局、地区和县电力公司四级,总体架构为金字塔形,上层对下层进行严密的控制。

2.1.2行业价值链构成

电力行业专业性要求高,价值链体系较为封闭,如下图所示。

图2.1 电力行业价值链示意图

核心生产部分:

1.发电环节

山西省主要发电企业有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阳光发电有限公司、太原第一热电厂、山西神头第一发电厂、山西柳林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太原第二热电厂、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神头第二发电厂、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山西省晋能新能源发电投资有限公司等。

2.输电环节

我省主要由国家电网公司控制。

3.供电企业

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从事配电和售电业务的企业。我省主要是国家电网公司下属的供电企业。

专业集成公司部分:

1.全网基础通信运营商

国网信通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承担国家电网公司专用基础通信网络建设维护,开展相关基础通信业务和公众通信运营服务。

目前信通公司重点关注的物联网应用是智能电网用户服务系统,如下图所示。智能电网用户服务系统采用双向互动智能电表、用户智能交互终端,基于广域光纤通信和本地电力线载波技术,实现水、电、气三表集抄,提供家庭安全防范、家电控制及“三网合一”视频点播等多种综合业务服务能力,目前已在北京市某小区进行了功能测试。

图2.2 智能电网用户服务系统架构图

2.专业集成公司

包括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ABB等国内外公司。

3.硬件供应商

按专业领域分为几大类较为固定的供应商,如:许继电气、南京南瑞(配网自动化设备)、西安西电、西门子(变压器)等。

4.软件供应商

通常由通用软件供应商按电力要求定制开发电力行业软件。

2.2 行业信息化发展情况

电力行业在国内很早就进行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其中国家电网公司于2006年提出了在全系统实施“SG186工程”,建成数字化电网、信息化企业的规划。

国家对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非常重视,曾多次发文指导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如:《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的规定》和《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这些制度和方案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体系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系统的安全对电力行业,甚至国计民生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电力行业信息化发展经历了生产过程自动化、专项业务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三个阶段。到目前为止,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基建、发电、输电、供电等各环节均有信息技术的应用。

目前电力行业重点信息化项目分别是“SG186工程”和“坚强智能电网”:

1.SG186工程

国家电网公司于2006 年启动SG186工程,目标是在全系统范围内建设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系统,实现公司上下信息通畅及数据共享。目前已完成试点工作,开始进行全网推广。

2.坚强智能电网

2009年政府提出感知中国的物联网发展战略后,国家电网公司也明确提出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工作要求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同时在国家电网总部成立智能电网部,负责全国智能电网相关工作的统一组织、协调、监督,目前已完成智能电表的全网集采,明确了20家左右的供货商名单,并发布了《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和《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等标准体系。

2.3 行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电力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远距离输电能力不足

骨干输电能力不足,建设规模滞后。未来重点在加强大容量、超高压、交直流混合、长距离输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2.电网建设标准较低

以2008 年南方冰雪灾害为例,由于覆冰厚度超过国家规定的设计标准,导致电网设施损毁严重。

3.电网调配信息化能力不足

跨省、跨区同步互联电网联系薄弱,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调控能力水平较低,尤其在最靠近电力用户的城乡配电网的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

针对以上问题,国家电网公司公布了“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明确了“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器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的新型电网”的发展目标。

坚强智能电网可以看做是电力系统的“中枢神经控制系统”,将最新的信息化、通信、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原有的输、配电基础设施高度结合,形成一个新型电网,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坚强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的不同之处在于互动性,通过终端传感器及各种通信网络将用户之间、用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即时连接的网络互动,从而实现数据读取的实时、高速、双向的效果,整体提高了电网的综合效率。目前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坚强智能电网项目计划中,有60-80%的投资将用于实现远程采集、远程控制、远程测试、智能交互等非传统项目,急需ICT技术支撑。

从目前电网公司公开的指导意见及规范分析,国网公司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六个环节有明确的物联网应用需求,主要需求集中在设备监控管理、生产/管理信息采集处理、人员任务跟踪管理三大方面。同时,随着物联网终端的规模部署,会产生一些行业共性的需求,如固定资产管理、设备防盗、内部物资物流管理等。

3电力行业应用模板——电力资产管理

3.1 目标客户及客户需求

目标用户:电力营销、配网等有大量设备管理需求的部门

客户需求:

电力资产是指各级输电线、变电设备、配电开关、监控设备、电力管线井盖等。

1.针对电力设施的盗窃案件频发。一方面,给电力公司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另一

方面,由此造成停电投诉、人身伤害(例如由于井盖丢失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等

社会问题,电力公司迫切希望实施设备本身的防盗管理。

2.电力公司存在大量放置在客户侧的固定资产,目前采用人工方式实现固定资产的盘

点、追踪、折旧等。人工方式无法实时、准确掌握设备的整体信息,存在设备闲置

及固定资产流失的风险。电力公司迫切希望获得信息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手段。3.2 基本功能介绍

1.固定资产的防盗管理功能

通过物联网终端,例如井盖监控终端、固定资产位移及位置追踪器,实现固定资产物理、电气状态的感知和实时监控,出现异常情况实时告警。

2.固定资产的资产管理功能

通过RFID、二维码等物联网移动终端,对固定资产属性信息实时获取,实现固定资产的折旧、统计、查询、追踪、盘点等固定资产管理功能。

3.3 竞争分析

中国移动在物联网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市场资源,目前相对于竞争对手具有较大的领先优势。对于客户需求的理解和把握相对领先;同时,现网已部署的大量功能完善的应用平台,通过整合业务功能、业务逻辑和业务流程,相对于竞争对手可快速推出包含多种信息服务能力、满足行业用户复杂需求的综合业务。

目前传统的IT厂家尚不具备或具备部分向大型行业客户提供完整ICT业务服务的能力,由于厂家之间彼此竞争,较难通过合作提供整体服务,为运营商整合厂家资源创造了客观条件。

3.4 应用场景

1.设备防盗监控:

通过在电力井内部署监控设备,可实时监控井盖的开闭状态及井下浸水、温度、烟感、设备电池电量等信息,可为后台监控人员提供集中监控界面,实时解决问题;在设备上隐蔽放置小型设备追踪器,可实现电源通断感知、位移感知、GPS/LBS位置追踪,在设备非法断电、发生位移等情况下,实时告警并提供一段时间内的连续位置追踪。

2.固定资产管理:

在固定资产设备上贴附RFID标签,利用RFID标签非接触读写的特性,在机房或设备集中布放的区域放置RFID读写器,定期对区域内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同时,为维护人员配置RFID身份标签,在其进入区域进行维护操作时,记录操作行为;维护人员通过手持设备,在现场从管理平台下载工作任务,并通过RFID标签逐项对任务相关物体进行确认。

3.5 技术方案

小型监控模块

中国移动核心网

固定资产集中管理系统

丢失设备位置追踪

设备位置、运行情况的

定期上报

设备异常断电感

知报警

设备被盗、位移感知报警

设备日常监控

异常时间报警

设备位置追踪

RFID

条形码/二维码

固定资产盘点

固定资产防盗

图3.9 电力资产管理系统网络结构图

电力资产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固定资产的防盗和固定资产的管理两部分内容: 1. 小型监控模块:

通过连接到各监控点的特种传感器,可实时监控井盖的开闭状态及井下浸水、温度、烟感、设备电池电量等信息,并将相关信息通过标准无线传输技术发送到小型监控模块,由小型监控模块把异常情况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平台。小型监控模块可内置追踪器,对被盗设备进行位置追踪。

2. 固定资产管理终端:

固定资产管理终端通过扫描固定资产设备上贴附的RFID 标签,并将相关设备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平台进行统一监管。

3. 传输网络:

电力终端监控管理业务平台与WMMP 标准通信终端之间的传输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2G 、2.5G 和3G 移动通信方式传输。

4. 电力资产管理平台:

电力资产管理平台将各传感器上传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告警处理,从而实现了对电力资产的统一监管。

3.6 资费模式

电力终端监控管理业务资费包括基础通信费、业务功能费、终端费用三部分费用:

1.基础通信费

GPRS流量费用,分为按终端计费和按APN总流量计费两种方式。

按终端计费

注:

●以上为每张SIM卡每月的通信费标准

●通信费用按月计收

●GPRS行业应用无优惠时段,全天统一价格

●使用GPRS省际漫游业务,不另行收取漫游费

2.电力终端监控管理业务的月功能费

按照客户接入的终端数量按月计收,整月收取,费用标准为10元/终端。

3.终端费用

(1)终端租用费

用户从移动公司租用设备按月交付的租金,客户需签署固定时间在网承诺,客户也可以选择一次性支付的方式,需根据终端类型及成本计算费用标准。

(2)终端维护费用

仅对从移动公司租用或采购设备的用户,在业务服务协议期间内,由移动公司按照客户需求提供上门终端维护服务,按次收取,需根据服务内容、终端型号和成本计算费用标准。

3.7 商务合作模式

1. 合作各方:移动公司、设备提供商、电网公司

2. 合作建议:

●设备提供商提供符合中国移动WMMP协议标准的通信设备;

●电网公司可直接向设备提供商购买,或从移动公司租赁或购买设备,再由移动公司

向设备提供商结算;

●移动公司向电网公司提供基础通信网络服务及终端监控管理服务,收取基础通信费

用及终端监控管理月功能费。

3. 资金流向:

(1)客户自行采购终端方式:

提供基础通信服务和

无线网管业务功能

图3.5 资金流向示意图

(2)中国移动提供终端租赁或采购方式:

与客户签署整体服务协议

提供基础通道、电力终端管理、

图3.6 资金流向示意图

3.8 对客户价值

1.整体解决方案,降低客户项目成本。

中国移动通过整合不同的业务平台,为客户提供统一业务入口、统一的服务流程、统一的资费体系,降低了客户侧方案搜寻、项目管理及项目实施的成本。

2.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综合性的项目需求设计和方案实施,一定程度上打破电力公司部门之间的沟通壁垒,提高电力公司整体管理和运营的效率。

3.9 支撑流程

1.客户与移动公司签署电力资产管理业务合作协议,购买业务所用SIM卡;开通电力终端监控管理专用APN。

2.客户配合移动公司,调通客户应用系统至电力终端监控管理平台路由通道。

3.客户依据移动公司提供的符合WMMP协议终端厂家及设备型号目录,采购设备。

4.设备供应商配合客户完成电力资产管理设备的现场安装及业务调试工作。

5.用户可选择通过浏览器或专用客户端使用业务。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情况下,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物联网 技术是一种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等功能的网络技术,建立在互联网 技术的基础上。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智能电网中,可以提高电网监控水平,有利 于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进而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射频 识别、红外感应、GIS等设备,完成信息的采集及定位。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电网端点、节点设备信息、供电状态的实时监测。基于此,针对物联网 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并提出具体应用方向,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物联网技术;电力行业 引言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下,传统电网已不能满足我国的需求。能耗方面,以 集中式、化石能源为主的传统电网造成了我国巨大的能源损耗;用电服务方面, 单向信息流、简单的电价方案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要;电力质量方面,水平低、变动大;修复故障方面,定期检修和人工修复也大大耗费了时间与人力;资产管 理方面,人工管理,利用效率低。而上述这些问题,智能电网都能有完善的、有 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物联网与智能电网的融合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很大影响,各 国政府承认了其拥有的极强的战略性意义,我国也不例外,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 经济性。在智能电网行业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并通过电网和用户间的双向互动,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多元化的用电服务, 提高供电服务水平。 1物联网与智能电网概述 1.1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是一个以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为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 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技术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发展,是 互联网技术的延伸,是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融合的产物。其利用传感器、射频识别、定位设备作为信息采集手段,获取物体相关信息,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传输、整理及分析。该技术可以实现全球网络范围的信息识别管理,是一种应用价值较 高的新型网络技术。物联网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显著提升信号传输效率,增 加传输节点数量,进而提高通信能力。对比不同通信方式的传输速率。 1.2智能电网简介 智能电网建立在传统电网的基础上。其主体结构由各级电网组成,以特高压 电网作为骨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级电网管控。这种电网结构具有更高的 信息传输效率,更低的管理难度,同时,实现了人机互动。智能电网建设可以实 现发电、变电、供电和用电等多个环节的集中化管理,可以检测电网中的各个电 压等级,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保障了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 2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网平台搭建 2.1电网参数测量技术 参数测量技术的支持使得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和规划人员能过得到更多的数据 资源,包括功率因数、电能质量、相位关系(WAMS)、设备健康状况和能力、 表计的损坏、故障定位、变压器和线路负荷、关键元件的温度、停电确认、电能 消费和预测等数据。电力公司利用软件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被应 用于其他业务之中。

物联网应用技术应该要学习哪些课程

物联网应用技术应该要学习哪些课程 物联网基本概念物联网是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物联网域名,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1、全面感知 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二维码、GPS卫星定位等相对成熟技术感知、采集、测量物体信息; 2、可靠传输 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短距无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等信息网络实现物体信息的分发和共享; 3、智能处理 通过分析和处理采集到的物体信息,针对具体应用提出新的服务模式,实现决策和控制智能。 https://www.360docs.net/doc/da7636247.html,N架构 物联网感知环节的异构特性决定了它的开放、分层和可扩展的网络体系结构。 研究人员在描述物联网的体系框架时,多采用国际电信联盟ITU-T的泛在感应器网络体系结构作为基础。该体系结构自下而上分为5个层次,分别为传感器网络层、泛在传感器网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网应用方案研究_徐鑫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网应用方案研究 □徐鑫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华北电网有限公司通信管理中心 武晋龙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分公司 张瑾华北电网有限公司通信管理中心 闫磊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引言 随着我国电网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智能电网和物联网产业已经影响到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希望可以把两者合理的结合在一起解决电力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在新型的智能电网信息技术当中置入物联网,通过现有的网络技术和电子设备,使用传感器网络把实体和实体之间的通信方式提高一个档次,不断降低在电网生产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相应的提高电网的安全。有了物联网的参与,电力通信网的作用范围得到了更广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安全程度和故障率、抗灾能力都有了很显著的改善,实现了与用户之间的实时连接,完成了节能减排、互动和安全管理的目的。在智能电网生产环节当中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措施;对智能用电过程中的互动性作用和互动化的物联网解决措施做了阐述,以期在今后的电力生产过程中,更高效、更安全的使用,沿着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快速前进。 二、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点。通过物联网,可将所有的物品通过射频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虽然物联网的定义目前没有统一的说法,但物联网的技术体系结构基本得到统一认识,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个大层次。 应用层完成物品信息的汇总、协同、共享、互通、分析、决策等功能,相当于物联网的控制层、决策层。物联网的根本还是为人服务,应用层完成物品与人的最终交互,前面两层将物品的信息大范围地收集起来,汇总在应用层进行统一分析、决策,用于支撑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问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提高信息的综合利用度,最大程度地为人类服务。其具体的应用服务又回归到前面提到的各个行业应用,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电力等。 网络层完成大范围的信息沟通,主要借助于已有的广域网通信系统(如PSTN网络、2G/3G移动网络、互联网等),把感知层感知到的信息快速、可靠、安全地传送到地球的各个地方,使物品能够进行远距离、大范围的通信,以实现在地球范围内的通信。这相当于人借助火车、飞机等公众交通系统在地球范围内的交流。当然,现有的公众网络是针对人的应用而设计的,当物联网大规模发展之后,能否完全满足物联网数据通信的要求还有待验证。即便如此,在物联网的初期,借助已有公众网络进行广域网通信也是必然的选择,如同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ADSL与小区宽带发展起来之前,用电话线进行拨号上网一样,它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完成了其应有的阶段性历史任务。 感知层是让物品说话的先决条件,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括各类物理量、身份标识、位置信息、音频、视频数据等。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涉及传感器、RFID、多媒体信息采集、二维码和实时定位等技术。感知层又分为数据采集与执行、短距离无线通信2个部分。数据采集与执行主要是运用智能传感器技术、身份识别以及其他信息采集技术,对物品进行基础信息采集,同时接收上层网络送来的控制信息,完成相应执行动作。这相当于给物品赋予了嘴巴、耳朵和手,既能向网络表达自己的各种信息,又能接收网络的控制命令,完成相应动作。短距离无线通信能完成小范围内的多个物品的信息集中与互通功能,相当于物品的脚。 由于物联网具有诸多的优点,在智能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网应用 3.1传感器网络应用策略 在智能电网的物联网应用过程中,主要目的是在电力系统制造环节中对信息化和自动化两者的程度不断加强。这些应用的实现要依靠物联网中断的无线传感器作用,主要应用的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等地区,实时收取线路和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对趋势做出分析,不断提高安全系数,以此来降低电网的使用成本。因为上述应用在通信需求方面不紧迫,而且通信节点较多,适合使用成本和消耗偏低的无线传感器措施。大量传感器节点形成一定规模,实体之间的直接联系也变得通畅。节点分布稠密的优点在于具有更高精准度的数据。传感器节点接收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网关节点,在网关节点中具有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控制设备,而且具有一定的通讯能力,因此数据在网关节点中以不同的种类进行划分,预处理的方式得到划分,将录像、天气、线路和设备状态等信息进行各自分类和数据联系,这样可以避免信息在通信过程中出现重复的现象,降低了网关节点的压力,同时也适当减低了成本。但是由于网关节点没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对数据只能采取粗粒度处理,所以,信息数据最终要传送到只能电网分析系统中,进行更为精确的处理,更具结果下发处理措施,及时的处理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3.2智能用电应用措施 新应用 ew Application N 51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摘要]物联网将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以后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又一重要生 产力。输变电设备物联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能电网促进精益化资产管理的应用要求,以及对输变电设备运维与管控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介绍了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其在智能电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设备智能监测”和“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 一、引言 物联网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综合应用海量的传感器、智能处理终端、全球定位系统等,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智能电网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环节,使用健壮的双向通信、高级传感器和分布式计算机来改善电力交换和使用的效率,提高可靠性,以期充分整合电网信息资源,实现电网信息的精细化、模型化和可视化[1,2]。输变电设备物联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通用物联网的感知、识别、定位、跟踪和管理能力,而且具备对输变电设备的在线监测、故障诊断、状态评估、维修决策与资产优化管理等功能。输变电设备物联网是智能电网促进精益化资产管理的应用要求,以及对输变电设备运维与管控提出的新要求。输变电设备物联网是通过物联网技术的手段使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和全寿命周期管理实现智能化、自动化[3,4]。本文首先介绍了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然后分析了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在智能电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设备智能监测”和“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应用。 二、输变电设备物联网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以状态可视化、管控虚拟化、平台集约化、信息互动化为目标,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可观测、生产全过程可监控、风险可预警的智能化信息系统。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输变电设备物联网感知层包括各种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各种传感器和M2M 终端、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感知层又分为感知控制子层和通信延伸子层,感知控制子层是对物理世界感知、识别、信息采集的各类传感器,通信延伸子层是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的通信终端模块或延伸网络。智能电网通过感知控制子层实现各环节电气量、非电气量、微环境等信息的采集,并通过通信延伸子层接入到物联网的网络层。 网络层包括接入网和核心网,实现感知层与应用层间信息的传递、路由和控制。鉴于智能电网对数据安全、传输可靠性及实时性的严格要求,物联网的信息传递、汇聚与控制主要依托电力专用通信网实现,在不具备条件或特殊条件下可以借助公网,但必须做好相应安全防范措施。 应用层是将物联网技术与智能电网的需求相结合,实现电网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智能电网通过应用层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智能电网的深度融合,对智能电网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影响。应用层的关键在于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能满足电网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智能交流,实现精确供电、互补供电、提高能源利用率、供电安全,节省用电成本目标中各信息元的需求分析以及信息的内部共享。 三、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在设备智能监测中的应用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在智能监测中应用的关键是传感器技术。状态监测感知层

物联网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现代畜牧业的应用 随着饲料配方筛选、动物育种分析及牧场管理计算机技术应用,荷兰于20世纪80年代建立了数字化奶牛场;以色列阿菲金公司1984年研究出阿菲牧管理系统;西班牙Agritee软件公司1989年开发了奶牛肉牛管理软件,实际开始畜牧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随着计算机互联网通信技术、二维码识读、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的发展,物联网技术从虚拟走向现实,融入人类生活,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各个行业,畜牧业也进入物联网时代。 一、动物溯源及管理 1.追踪溯源 继美国疯牛病后,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首先将RFID用于肉牛生产、销售的溯源跟踪,以保证肉品安全。2003-2004年我国上海科芯、烟台威尔、杭州力汇等开始动物识别器等射频技术的研发。较早形成产品的常州高特使用RFID耳标,能快速有效查询牛品种、来源、免疫、治疗、用药、健康状况以及饲养、生长情况等,可以开展畜产品的来源追踪。2004年农业部在北京市、上海市、四川省、重庆市开展动物标识溯源试点,2006年4月提出建立我国畜产品溯源系统,2006年6月农业部发布第67号令《畜禽标识及免疫档案管理办法》开始在全国应用。数据传入农业部数据中心,对动物运输、屠宰检疫的追踪追溯,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养殖户及企业档案记录不全,耳标录入不完善,读写设备缺乏等问题,全国性动物溯源徘徊不前。 2.动物管理 通过植入RFID对马和试验动物跟踪在国外早有报道。我国通过温度传感器、生物观察仪、病菌监测器等物联网技术,成功进行野生动物管理和监测,如大熊猫定位跟踪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目前,物联网广泛应用于宠物管理,如北京市、上海市、大连市等对地犬(鸽、猫)等宠物佩戴二维码标牌+后台管理+GPS,不仅可定位追踪,还可连接智能手机,方便主人查找,同时便于宠物管理,如北京的犬冠以010开头,八位数编号,信息涵盖宠物主的联系方式、防疫等信息。目前二维码、RFID耳标、瘤胃芯片、肢环、颈环等电子标识及读写设备研发生产企业众多、甚至产品出口国外,动物管理信息化正纵深发展。 3.牧场管理 RFID技术对规模养殖场进行个体识别和记录,自动统计动物数量,不仅可以进行场内、外追踪管理,还可进行生长发育的自动测定、记录、分析,数据传入管理中心,结合育种软件进行选种、选配,突破动物传统选育技术。在牧场管理中,有关发情、配种、分娩、防疫、驱虫、消毒、出售等个体档案管理及汇总,可借助物联网技术大幅度减小工作量,数字化牧场管理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前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a7636247.html,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前景 作者:陆新全董海燕 来源:《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2019年第17期 【摘 ;要】随着交直流输电规模的迅速扩大,分布式发电设备接入类型与数量快速增加,导致电网复杂程度不断提升,对传统电网形态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对电网功能和运行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因此,结合泛在物联技术将现有电力系统建设成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未来电力能源体系的发展趋势,也是当前阶段国家电网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泛在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应用前景 1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特点 1.1 信息感知全面、组网快速灵活 泛在电力物联网中的传感器可以十分方便地根据电力行业的具体应用需求部署在电力系统的各个角落或直接封装于电力设备内部,实现无处不在的全面感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无线传感设备甚至无须架设固定的网络基础设施即可进行灵活部署,并通过自组织协作的方式迅速建立通信连接、快速组网,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中各个关键环节、部件及周围环境状态信息的实时感知、采集和处理。这对于涉及范围广泛、结构错综复杂的电力系统来说尤为重要。例如:将传感器部署于处于恶劣环境、可进入性差的海上风电场中对风电机组 进行状态监控,可以大幅度降低风电机组的故障率,提高风电场的经济效益。 1.2 信息融合度高、通信方式灵活 电力系统的运行调度和运行监控要求信息实时、准确、快速地传递,这需要通过有效的数据融合技术及灵活的通信方式才能实现。泛在电力物联网中的传感器在进行信息传递之前,可以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初步压缩,以避免冗余数据传递带来的信道拥塞和数据包丢失等问题,然后再将信息传递给网络中的汇聚中心(也可称网关或基站)进行进一步处理与融合,最后通过专用网络等传递给用户终端。同时,传感与通信设备能够以多跳的方式进行无线通信,通信网络中包含多条通信链路。多跳的方式缩短了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多条通信链路也增加了网络通信的灵活性和容错性。 1.3 拓扑变化频繁、具有自愈能力 泛在电力物联网网络拓扑变化频繁主要有 3 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追 加部署新的传感设备或调整传感器的位置; 二是为了节约传感设备的能量,各个传感设备在工作状态和休眠状态之间切换; 三是有些传感设备因环境影响或硬件损坏等原因失效而退出网络拓扑连接。泛在电力物联网网络拓扑结构的频繁变化要求所部署的传感设备具有较强的自愈能力,即能够实时获得周围传感设备状态变化的信息(如新的传感设备加入、转为休眠状态或

物联网在农业的应用及其解决方案

物联网在农业的应用及其解决方案 农业物联网,即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的物联网。可以为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大棚控制系统中,运用物联网系统的湿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CO2传感器等设备,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CO2浓度等物理量参数,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远程控制的实现使技术人员在办公室就能对多个大棚的环境进行监测控制。采用无线网络来测量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 农业物联网一般应用是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这样农业将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 农业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 一、智能农业大棚物联网解决方案系统简介 温室大棚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因此对种植作物生长环境的要求要精确的多。 大多数农户加温、浇水、通风等,全凭感觉。人感觉冷了就加温,感觉干了就浇水,感觉闷了就通风,没有科学依据。农业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对温室内部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CO2浓度及光照等农业环境信息的采集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将物联网技术引入温室大棚中

来,实现温室种植的高效和精准化管理。 农业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 图为:温室大棚种植图片 在温室环境里,单栋温室可利用物联网技术,采用不同的传感器节点和具有简单执行机构的节点(风机、低压电机、阀门等工作电流偏低的执行机构)构成无线网络来测量土壤湿度、土壤成分、PH值、降水量、温度、空气湿度和气压、光照强度、CO2浓度等来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通过模型分析、自动调控温室环境、控制灌溉和施肥作业,从而获得植物生长的最佳条件。 对于温室成片的农业园区,通过接收无线传感汇聚节点发来的数据,进行存储、显示和数据管理,可实现所有基地测试点信息的获取、管理和分析处理,并以直观的图表和曲线方式显示给各个温室的用户,同时根据种植植物的需求提供各种声光报警信息和短信报警信息,实现温室集约化、网络化远程管理。 此外,物联网技术可应用到温室生产的不同阶段,把不同阶段植物的表现和环境因子进行分析,反馈到下一轮的生产中,从而实现更精准的管理,获得更优质的产品。 二、智能农业大棚物联网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1、数据采集 通过物联网系统可连接传感器采集土壤温度、湿度、养分含量(N、P、K)、PH值、降水量、空气温湿度、气压、光照强度等来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并根据参数变化实时调控或自动控制温控系统、灌溉系统等; 农业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

电力物联网在中国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总结归纳、挑战及解决办法

精心整理电力物联网在中国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挑战及解决方案 The Appliacation、Challenge and Solution of IOTIPS in Chinese Smart Grids 摘要:本文以电力物联网及智能电网的概念、特征为基础,着重介绍了电力物联网在中国智能电网 中的应用、挑战及未来发展的解决方案。 型网络,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电网;电力系统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a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OTIPS and smart grids. IOTIPS 、database and communication and 1 1.1 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顾名思义,电力物联网是指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或分布式识读器,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种种装置,按约定的协议,在电力系统应用中形成智能管理的一种网络。 1.2 电力物联网的特征

务,使用智能检测、控制、通信和自愈技术,有效整合发电方、用户或者同时具有发电和用电特性成员的行为和行动,以期保证电力供应持续、经济、安全。欧盟提出智能电网必须具备:灵活、易接入、可靠、经济等特征。 2.3 中国智能电网的概念及特征 中国正处于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时期,电力系统基础建设面临巨大压力;同时地区能源分布和经

物联网行业应用及技术

物联网的主要应用行业、有哪些终端、技术有哪几类 一、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物联网产业应用广泛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实现了物体与物体的互联、物体和人的互联,具备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特征,使人类可以用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生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能力。 物联网泛指物与物之间互连的网络及应用,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安防、电力、家居等领域,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部分,感知层主要包括各种感知器件和终端设备,感知器件包括RFID标签、二维码、各种传感器、摄像机等,网络

层分为接入、传输两部分,应用层包括各种应用服务平台。较为成熟的应用领域有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安防监控、智能卡系统等。 1. 智能交通发展潜力巨大 智能交通系统利用摄像头及各种无线传感技术,通过对车流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使道路系统依靠自身智能将交通运量调整至最佳状态,保障交通安全、节能、高效。我国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应用在公路交通、城市道路交通和城市公交信息化三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智能交通产业保持高速增长。5月份交通部出台《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交通运输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2010年底,我国有36个城市上报城轨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为2500公里左右,总投资为1.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预计至2020年末累计投运里程将达到7000公里左右,城轨信息化市场规模超百亿。近年我国轨道交通总投入增速达222.9%,相关公司收入仅增长12%左右,这主要由目前市场集中度过低造成。随着轨道交通信息设备国产化率逐渐提高,并购重组将成为伴随行业发展的主题。 2. 视频监控助力“平安城市” 视频监控是物联网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提出“平安城市”计划,将安防尤其是视频监控列为重点建设项目。2011年我国视频监控市场规模将达到450亿元,同比增长约16.9%。受益于平安城市建设及政府出台规定要求相关行业必须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安防视频监控不断向各领域渗透。2008-2012年我国安防视频监控行业市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03%。根据《中国安防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年安防行业的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20%。 安防应用市场的发展,正在由单一、分散的建设模式,转向以行业部门统一规划建设为导向,以公安部门为主导或指导的发展格局。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在信息安全行业,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以及行业信息化的深入,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将日益增加。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专注于信息安全主要是启明星辰,卫士通两家,而主营业务中涉及信息安全领域有东软集团,中国软件等。

物联网技术与智能电网的融合

物联网技术与智能电网的融合 随着时代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革新,物联网技术逐渐出现,它可以深度融合信息通信和智能电网,提升电力工业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对于电力工业的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文章简要介绍了物联网、智能电网的相关概念和发展前景,并根据国内物联网的研究现状提出对智能电网物联网的架构,为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标签:智能电网;物联网;融合 引言 近年来,随着地球可利用资源的不断消耗和减少,同时人们对能源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清洁能源开发呼声的日益高涨,怎样合理高效地利用能源就成了一个热点问题。而电网是能源输送的最重要的方式,因此合理有效地配置电力输送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依靠现代的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基础上的智能电网的概念应用而生。 所谓智能电网,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测量和传感技术、新材料制造的设备技术、最优化的控制方法和决策支持系统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智能化电网,实现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智能电网的最根本特征在于其智能化,而要实现其智能化,首先需要在电网设备中嵌入传感器,利用传感器的智能化来提高其数字化水平;其次需要利用大规模网络化技术,进行数据的收集,通过分析系统对数据进行整合,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最后需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即根据已经掌握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拿出更为合理的方案,实现电网的优化管理和高效运行。利用物联网的各项感知技术对智能电网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达到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严密监控和数据传递的目的,从而保证电力系统能够更加可靠稳定的运行。 1 物联网的概念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在国际上又称为传感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它是利用互联网和局部网等通信手段把人员、物、机器、控制器和传感器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物与物、物与人和人与机器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远程管理控制的智能网络。 要想实现物联网智能化的特点,必须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而物联网的关键性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1 物联网具有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 在物联网数据采集技术中,目前较为流行的技术分别是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

智慧农业物联网的概念和意义

中国农业物联网领航者——托普农业物联网 智慧农业物联网的概念和意义 所谓“智慧农业”就是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3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及实现智能自动化。除了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外,从广泛意义上讲,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智慧农业”是云计算、传感网、3S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实现更完备的信息化基础支撑、更透彻的农业信息感知、更集中的数据资源、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控制、更贴心的公众服务。“智慧农业”与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高新技术融合于一体,对提高世界农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托普仪器开始专注于“智慧农业”方面的研究,五年来不断摸索前进,通过吸纳专业的研究人才、和高等院校合作及相关政府领导的方向性指导,使得托普仪器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在时间的打磨下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贴近用户需求。2014年,托普仪器联合中国工程院孙九林院士团队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使公司研发水平更加精进,更具实力。5年来,托普仪器先后完成农业物联网系统10余个,在全国各地成功搭建的项目不胜枚举。其中,长春农博园、慈溪海通时代农场、山东兰陵(苍山)农业物联网示范园、江西凤凰沟物联网生态餐厅等项目更是被广大用户所熟知,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农业物联网成功案例。 紧跟时代,助力农业,托普人在追求自身“农业梦”的同时,也一直都在帮助别人实现他们心中的农业梦想。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托普农业物联网技术必将惠及更多的农业人。

电力物联网在中国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挑战及解决方案

电力物联网在中国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挑战及解决方案The Appliacation、Challenge and Solution of IOTIPS in Chinese Smart Grids 摘要:本文以电力物联网及智能电网的概念、特征为基础,着重介绍了电力物联网在中国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挑战及未来发展的解决方案。电力物联网是基于网络、数据库、通信等技术的一种智能型网络,它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并能达到环保节能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对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电网;电力系统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acation、challenge and solution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OTIPS and smart grids. IOTIPS is a kind of intelligent network use of network、database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ts application improves the stability、 security and work efficiency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 as well as mee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Moreover, it will be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in china. Keywords: ITO; smart grids;power system 1 电力物联网的概念及特征 1.1 电力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顾名思义,电力物联网是指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或分布式识读器,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种种装置,按约定的协议,在电力系统应用中形成智能管理的一种网络。 1.2 电力物联网的特征

浅谈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

浅谈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 在社会经济和科技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在智能电网当中应用物联网技术成为一个主要趋势。尤其是对于信息的感知、高校处理以及传输,物联网技术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在电力系统当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在本文当中我们站在功能及应用的角度上对电力物联网进行深入解析,分析出以物联网为基础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所用到的重要技术,实现智能电网的信息化建设,确保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推动电网的健康稳定发展。 标签:物联网;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 引言 智能电网对电力系统起到测量和调控作用,有效的推动电力系统转向开放供应模式。但是想要实现电力设备及电网智能化的控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建设电网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也需要面临各种困难。但是物联网出现给智能电网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同时有效的解决相关问题。 一、关于电力物联网的相关概述 建设智能化电网是为了使监管电力系统更加智能化,进而提高电网的运行安全,而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及应用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电力物联网是指在电力系统当中,借助数据库或者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传感设备、分布式识读器等技术,在设备与工作人员之间构建一个智能网络。而电力互联网功能也包括三个层面:感知层、应用层和网络层。感知层又分为通信延伸和感知控制,通信延伸实现物理实体与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对接。感知控制是借助采集设备与只能传感器收集电网当中的设备运行状态、运行环境信息以及电网电量等信息。网络层能够实现信息的控制和传递,应用层主要包括基础设施、中间件和其他各种应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计算和处理实现可视,充分发挥物联网在智能电网当中的应用。 二、智能电网基于物联网新型电网系统的主要技术 物联网在智能电网当中功能的发挥离不開相关技术的支持。技术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智能电表技术的应用 智能电表属于基础性的硬件设备,它发挥着双向通信的作用,连接用户与供应商。通过观察用户电表的用电数据,可以对电力供应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规划和调度。通过用电短期价格的弹性模型,能够给用户与供应商提供一个更好的互动平台。 2.2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应用 物联网是通过RFID技术、无线传感器技术以及定位技术等自动识别、采集和感知获取物品的标识信息、物品自身的属性信息和周边环境信息,借助各种电子信息传输技术将物品相关信息聚合到统一的信息网络中,并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数据挖掘以及语义分析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物品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融合处理,最终实现对物理世界的高度认知和智能化的决策控制。智能电网的实现,首先依赖于电网各个环节重要运行参数的在线监测和实时信息掌控,基于此,物联网作为“智能信息感知末梢”,可成为推动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未来智能电网的建设将融合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应用于智能电网最有可能实现原创性突破、占据世界制高点的领域。 一、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领域应用大有可为 智能电网主要是通过终端传感器在客户之间、客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即时连接的网络互动,实现数据读取的实时、高速、双向的效果,从而整体提高电网的综合效率。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高度一体化的前提,在于信息的无损采集、流畅传输、有序应用。各个层级的通信支撑体系是坚强智能电网信息运转的有效载体。通过充分利用坚强智能电网多元、海量信息的潜在价值,可服务于坚强智能电网生产流程的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提高电网调度的智能化和科学决策水平,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智能电网的核心在于,构建具备智能判断与自适应调节能力的多种能源统一入网和分布式管理的智能化网络系统,可对电网与客户用电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且采用最经济与最安全的输配电方式将电能输送给终端用户,实现对电能的最优配置与利用,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智能电网的本质是能源替代和兼容利用,它需要在开放的系统和共享信息模式的基础上,整合系统中的数据,优化电网的运行和管理。 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从技术方案的角度来讲,网络功能仍集中于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三个方面:一是数据采集倾向于更多新型业务。由于宽带接入技术的支持,物联网应用不局限于数据量的限制,在未来的大规模应用中可以提供更多的数据类型业务,如重点输电线路监测防护、大规模实时双向用电信息采集。二是网内协作模式的数据传输。以网内节点的协作互助为基本方式,解决数据传输问题。以各种成熟的接入技术为物理层基础,从MAC层以上,通过多模式接入、自组织的路由寻址方式、传输控制、拥塞避免等技术实现节点协作数据传输模式。三是网内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物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向用户提供物理世界信息的传输工具,同时还在网络内部对节点采集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是一个具有高度计算能力和处理能力的云计算信息加工厂,用户端得到的数据是经过大量融合处理的非原始数据。 物联网作为智能电网末梢信息感知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物联网将渗透到电力输送的各个环节,从发电环节的接入到

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

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 农业具有对象多样,地域广阔,偏僻分散,远离都市社区,通信条件落后等特点,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农业数据信息的获取非常困难,随着电子技术,无线网络催生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把物联网关键技术应用搭建在一个农业物联网智能化监控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产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加工企业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缺失,是产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基于物联网搭建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能提高生态农业园内部的管理效率,加强农业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等全流程数据共享与透明管理,实现农产品全流程可追溯,对提高农产品的品牌建设进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此外,农业生产过程中,避免不了天气因素的影响,如何做到恶劣天气的预警机制,从而做到提前防范进而减少损失?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产品生产者和市场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使农产品滞销,或人为的炒作,政府有关部门时候花很大力气去帮助促销或平抑也于事无补,如何规避这一信息不对称问题?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都凭经验生产,缺少专家指导,在遇到病虫害,天气因素,土壤生态变化等环境参数改变时如何应对?如何在这个时候引入专家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何配合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和满足市场需求等?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3 次浪潮。近年来,随着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的发展,智能感知芯片、移动嵌入式系统等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逐步拓宽,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消耗和对农田环境的影响,获取精确的作物环境和作物信息,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足不出户就可以监测到农田信息,实现科学监测、科学种植,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笔者将物联网应用于农业,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控制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利于实现农作物的高产稳产,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也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农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将会为中国农业发展与世界同步提供一个国际领先的全新的平台,也必将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何为物联网

针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储能云网平台应用探究

针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储能云网平台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03-14T13:33:31.010Z 来源:《福光技术》2019年32期作者:温春申[导读] 本文从促进储能及新能源资源开放共享、高效利用出发,提出了储能云网概念,阐述了储能云网平台功能架构,提出集中储能云网平台典型应用模式。 国网福建电力有限公司龙岩供电公司 364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电网的建设事业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其中,储能技术能够对新能源功率的波动进行有效的控制,使新能源发电的可靠性以及并网接入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智能电网属于融合了电力电子技术、储能技术、传感测量技术等多个先进技术的复合系统,尤其是储能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本文从促进储能及 新能源资源开放共享、高效利用出发,提出了储能云网概念,阐述了储能云网平台功能架构,提出集中储能云网平台典型应用模式。关键词:泛在电力互联网;储能;云网平台引言 2019 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两会提出了建设“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发挥电网在能源汇集传输和转换利用中的枢纽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属性,以能源互联网为支撑,汇聚各类资源,促进供需对接,树立“共建、共治、共赢”的共享理念,建设好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解决公司和电网发展的突出问题,应对挑战,开辟新的发展路径。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实现“三型”企业的主要手段,而储能是智能电网及能源互联网构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发挥能量中转、匹配和优化的重要作用,在中长期电力交易的技术操作和商务模式上,未来均将以储能为核心。储能在电网中的应用价值储能调频 为了能够有效的缓解间歇性电源并网对整个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所造成的影响,可以对储能调频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能够发挥出极大的作用。在储能参与调频的控制策略方面,储能配置在发电侧辅助调频主要是由于系统调频的过程中火电组织相应的速度相对较慢,无法对短周期调频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池储能控制器的相关参数进行适当的改进和优化,可以实现储能在调频过程当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实现更多的新能源发电并网。储能调峰 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比例过高,势必会给电力系统调峰带来极大的压力,采用储能辅助调峰的方式可以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和解决。在进行储能调峰控制方案制定的过程当中,可以从多个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入手,其中主要包括:考虑死区控制、调峰常规手段、电流控制、负荷区间控制以及并网点电压补偿。储能备用容量和扩展容量应用当前,对于备用容量方面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只是在微电网孤岛运行的过程当中与风电机组、柴油机等进行协调,将其作为备用容量参与到一次调频当中,实现此项功能能够凭借在输电侧增加压缩空寂储能技术系统中的流量、温度以及气压等,使之形成相互作用的机制,准确的反映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分钟级运行特性的容量约束。储能云网 储能云网概念 储能云网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以储能为核心,聚合分布式储能产业链资源,集规划设计、能源接入、运行监控、运营分析、调度控制、能源消纳、交易结算、智能运维、能效管理与其他储能、新能源产业链相关客户服务于一体的友好互动平台,有序引导储能充放电,优化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策略,发挥储能在能源生产消费中的中转、匹配和优化的重要作用,精准服务“储能 + 新能源”终端客户,实现多能源的高效、互补、节约、共享,促进新能源消纳,实现集合效益,快速响应需求调度、“储能 + 新能源”交易撮合,辅助支撑电网稳定、安全、可靠运行,支撑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推动能源产业健康发展。储能云网平台功能架构 储能云网平台总体架构如图 1 所示,主要包括系统的边界关系、应用分布及系统的内部逻辑。 图 1 储能云网总体架构 储能云网平台主要应用功能包括规划设计、运行监控、智能运维、运营分析、设备资产、调度控制、交易结算和能效管理(见图2)。(1)规划设计包括资源分析、智能选址、建站规划等功能模块。(2)运行监控包括平台总览、电站总览、拓扑视图等功能模块。(3)智能运维 包括检修计划、检修履历、故障诊断等功能模块。(4)运营分析包括电量指标、消纳指标等功能模块。(5)设备资产包括设备台账、资产管理、设备评级等功能模块。(6)调度控制包括多能互补协调、清洁能源消纳等功能模块。(7)交易结算包括合同管理、计量结算、交易发布等功能模块。(8)能效管理包括能耗监测、能效分析、能耗结算等功能模块。 图 2 储能云网平台功能架构储能云网平台典型应用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