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镇开发成功经验

丽江古镇开发成功经验
丽江古镇开发成功经验

丽江古镇开发成功经验

三、丽江模式成功经验

丽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南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国际精品旅游城市,主要得益于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其中“非遗”成了丽江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卖点。丽江申遗后在旅游业发展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对国内申遗热潮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丽江“以遗产带动旅游业,以旅游发展回馈遗产保护”的策略被看作是一种超前的眼光和宏阔的视角。通过一系列举措,丽江古城古朴宁静的历史风貌被完好地保留和展现,文化旅游兴起,形成独特的“丽江模式”。通过回顾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丽江旅游发展之路,可以总结出丽江模式的成功经验如下所列:

1、始终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结合

丽江古城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结合,以发展促进保护,在保护中实现发展。把保护作为发展的基础,以发展作为保护的动力,通过发展提高对资源保护的认识、提高对资源保护的投入,努力做到既发展旅游,又保护资源,创造和谐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实现资源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早在1951年初,丽江当地政府就做出了“保护古城,另辟新城”的决策。1983年制订县城总体规划时,首次明确保护古城方略;1986年被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后,加大投入,努力保护和改善环境。为了保护古城生态环境,坚决关、停城区及古城周围所有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同时,在国家实施金沙江天然林禁伐之前,就自觉全面停止了丽江县东部林区(即玉龙山周围林区)的森林采伐,以保护古城水源和周围生态植被。 2、重视文化经营,注重民族文化传承

从战略高度经营民族文化产业。比如:打造“纳西古乐”“丽水金沙”“太?阳?火”

等文化产业品牌。长期举办国际性学术交流论坛。为避免本土文化消亡,建立了东巴文化原始生态保护区,颁布管理条例,并建立东巴文化传习院,传授象形文字和东巴文化。加强民族文化研究开发,打响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摩梭风情等知名文化品牌。注重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开发,使文化成为旅游的灵魂,旅游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依托。

在成功推出纳西古乐、丽水金沙等民族文化产品的基础上,为提升丽江文化旅游品位,充分借助名人效应,不断推出新的文化旅游品牌。2006年,丽江邀请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三位著名导演合作,在丽江策划、导演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实景演出节目《印象丽江》。演出将走大策划、大投资、大制作、大场面的路子,突出可视性和民族文化特色,把艺术性和时代性结合在一起。通过名人、名胜的强强结合,扩大丽江对外宣传,以独特的创意、策划和构思,展现丽江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加深中外游客对丽江的感受和体验,使《印象丽江》成为主体景区内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的新亮点、丽江旅游的新看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热点。

3、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筹资渠道多样化

丽江古城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大项目带动旅游发展,重点抓古城不协调建筑拆除改造、民族文化开发、象山金虹山小流域治理、狮子山和玉河片区环境整治、世界遗产论坛、古城周边路网改造、火车站片区和清溪片区基础设施、束河古镇保护与发展等项目。计划总投资54.15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投入41.73亿元。

自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游客的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不断增长,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环境建设、改造和保护成本也随之迅猛增加,10多年来,古城实施的各项保护性工程总投入达14亿多,此外还有6.4亿的银行贷款,每月利息近480万元。为切实解决古城保护管理资金严重缺乏问题,实现"以城养城"的目的,从2001年起,对到丽江古城旅游的游客开征了古城维护费,截止2009年,累计征收古城维护费8亿多,这些资金全部投入到了古城

的保护管理中。其中40%作为贷款还款准备金,另外30%到50%划拨给古城区政府,作为古城区古城环境整治及治理的专项资金。除征收古城维护费之外,资金筹措思路和办法还有:一是向银行贷款融资,通过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和景区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加大举债投入力度,目前农业银行总行已给予丽江贷款授信30亿元,并落实了首期贷款5.5亿元;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吸引外商和广泛动员民间资本参与旅游开发;三是争取上级补助,请求省政府对基础性项目、公益性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对景区服务接待设施、开发经营项目给予注入资本金;四是加大旅游发展资金筹集力度,增加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

为了进一步加强丽江古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保持其历史真实性的特殊价值,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云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巴文化管理条例》和国家九部委《关于加强和改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等的有关规定,结合丽江古城的实际,决定对丽江古城内的经营活动实行准入制度,由丽江地区建设局授权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后升级为古城管理局)办公室统一核发《云南省风

景名胜区准营证》(以下简称《准营证》),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办理《准营证》的范围:凡在古城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集体、个人,都必须办理《准营证》,没有《准营证》者,不得在古城内从事经营活动。经营者要亮《准营证》经营。

二、申领《准营证》应具备的条件:

1、有固定的经营地点,门店装修及柜台设置符合古城管理机关的具体要求;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废弃物处理符合环境卫生管理要求。

2、有明确、具体的经营项目,且符合丽江古城商业网点布局的总体规划;

3、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大研镇人民政府(后升级为古城区人民政府)培训合格的上岗正。为了保护丽江古城的民族文化特色,从业人员中本地居民应占一定比例;

4、承租场地经营的,必须有租赁双方协议文书。

三、《准营证》申领程序:一般商业店铺,由所在街道居委会、古城管理所、古城派出所、消防大队、大研镇人民政府逐级审核后,到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申领《准营证》;开设餐饮、客栈等有污染物排放的行业,除由以上机关审核外,还必须到环保部门审核,然后办理《准营证》。新开办的项目按此执行;已核发执照的,在2003年度执照检审过程中办理《准营证》。《准营证》实行年度检审制度,在营业执照年检前先对《准营证》进行年检,然后根据《准营证》的年检情况再进行营业执照的年检,年检不合格者,吊销其《准营证》。年检程序按申领程序逐级审核后,到发正机关年检。四、具体要求及其他事项

1、古城核心区内的经营活动(包括客栈)实行总量控制(核心区范围包括:新华街、新义街、光义街、五一街、***街),其中新华街、新义街、光义街(现文巷、新院巷、官院巷),原则上不再批办新的商业店铺,对现有的数量和规模要逐步压缩,同时取缔占用门道开设的店铺。餐饮店原则上不再增加,并取缔现有的无正经营户。

2、为保持丽江古城风貌,在古城内经营的音像、珠宝玉器、歌舞厅、卡拉OK、网吧、***按摩室(包括足浴按摩及美容厅)、现代服装等影响丽江古城风貌的项目,逐步迁出古城。在古城的主要旅游线路内,不得经营日杂用品。

3、经营商品实行相对归行划市。新华街双石段、翠文段,新义街积善巷、密士巷、百岁坊,四方街至关门口一线主要经营旅游工艺品;关门口至木府大门一线主要经营民族文化产品;光义街现文巷、新华街黄山上下段一线主要经营手工制作的铜制、银制品。

4、一个店铺的经营内容只能有2个以内经营项目。

5、所有经营户,从业人员有5人(含5人)以上的,本地居民应占总人数的70,以上;5人以下的至少要有1名本地居民。

7、凡在古城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店铺,一个店铺只能悬挂一块招牌,其规格、内容、材质、形式由大研古城管理所严格审批。

8、为了充分体现丽江的民族文化特色,凡在古城内从事经营活动的从业人员必须着民族服装上岗。

9、不得在古城内设置任何商业性条幅,对现有的具有招牌、广告性质的建筑物墙体、灯笼、指示牌、小布旗等要进行全面清理。

10、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噪音、固体废弃物、废气、烟尘等废弃物排放的经营门店,由环保部门委托大研镇人民政府征收超标排污费。 11、古城内经营店铺门面的装修必须保持古朴的风貌,其柜台及店内的设置,要求与古城风貌相协调,禁止采用现代材料,只能使用木质等与古城风貌相

协调的材料,以保持丽江古城的独具风格。

12、禁止在古城内安装使用太阳能、用现代材料制作的遮光蓬、遮雨蓬等与古城风貌不相协调的构筑物。

13、在古城临街面禁止采用不协调灯具,鼓励和引导各经营门店采用与古城建筑整体风貌相协调的灯具,从而保持沿街面的古朴典雅的文化氛围。

古镇旅游:从人文关怀角度浅议古镇旅游管理模式(下)

三、古镇与古镇人都需要人文关怀

提到古镇旅游,容易让人想到古镇保护,目前大部分古镇在保护方面都采取了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对古镇开发的同时对古镇的保护做了大量工作。然而容易让人们忽略的是,古镇居民也是古镇的一部分,事实上,古镇人更需要关心,更值得关心。了解古镇旅游的人们都有所感受,很多时候古镇居民传

统的生活、生产方式无法正常进行,他们被动的参与旅游开发,缺乏知情权、力量弱小、得不到应有的利益,居民往往怀有抵触情绪,对古镇发展有想法却说不出。不满的原因是,在古镇旅游开发中,通常只有很少一部分居民能从中得到实惠,大部分的居民并未从古镇旅游开发中得到应得的好处,与之相悖的是感觉到旅游开发给自己带来诸多不便,改变了原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长此以往,必然会引起当地居民对游客的反感和对旅游的厌恶情绪。这是古镇旅游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矛盾。居民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心理,从根本上说,古镇的开发有悖于居民的意愿,居民从根本上没能参与进古镇管理决策过程,他们的意愿丝毫未被体现和表达,居民的积极性难以调动。

四、尊重古镇居民的主人地位,古镇旅游管理避免喧宾夺主可以想象,如果在管理上过多由外人来管理,忽视本地人的声音和意愿,会使本地的旅游漏损增大。造成的后果是除了表面的风光外,古镇内里实质改变其实不大,反而会影响当地居民对待旅游的态度,容易使本地居民与管理机构形成对立。正是因为在古镇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是最重要的利益主体,只有让社区居民从根本上参与旅游,从管理入手、参与商讨、为古镇发展出谋划策,分担对旅游发展的责任和分享旅游带来的利益,才可能减少由于旅游开发所引起的对目的地景观、文化的破坏及居民的对立情绪,从而实现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保持和尊重当地居民的主人地位,关键在于不要忽略居民的上层的意识形态即精神领域的形态,例如居民的参与决策权、道德意识、经营理念等。此外,无可厚非的一点是没有谁会比本地居民更爱古镇,更关注古镇的生存和发展,居民才是古镇的主人。因此,任何古镇的旅游管理与开发,古镇居民都更有权力参与其中,发挥社区智慧,发挥居民根本的主人翁意识和积极性推动古镇旅游发展。从居民参与管理角度出发,提出以下两种管理模式:

第一,居民自管模式。即在古镇原住居民内部成立古镇旅游开发管理机构,政府或投资商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引和帮助,实实在在的把管理权和决策权交给居民自己,由他们自己去想去做。第二,古镇社区共同管理模式,即当地政府、古镇居民、投资商三方共同形成古镇管理的主体,组成古镇管理委员会,共同利益者共同参与公共资源管理方案的决策、设施和评估的过程。

我国古镇旅游的开发利用

摘要:以水乡周庄为例,对古镇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古镇旅游开发应坚持的三大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应采取的三大对策进行科学规划、创新开发思路、扩大对古镇的宣传。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十分注重整个家族居住地的选择和修建,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现逐步形成了众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建筑群与村群,构成了中国古代风格各异的建筑流派。如果按照文化背景和历史区域的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 ?大家风范的徽派古村落群,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 ?朴实无华的西北古村落群,分布区域为陕西; ?富贵大气的北方大院建筑群,分布区域为山西; ?小巧精致的水乡古村落群,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 ?另类浪漫的西南古村落群,分布区域为四川、重庆; ?个性鲜明的岭南古村落群,分布区域为福建、广东; ?清秀灵逸的湘黔古村落群,分布区域为湖南、贵州; ?各领风骚的南诏古村落群,分布在云南。这些古建筑群、古村落群作为中华文体的瑰宝,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成为了吸引各地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

1 古镇旅游的兴起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古镇旅游的兴起

古镇旅游的兴起是近20 年的事。我国在借鉴国际遗产保护经验的基础上,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纳入了遗产保护范围。1982 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

护法》;1986 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要对文物古迹集中的小镇、村落进行保护。随后,全国各省份就开始了历史文化镇的命名工作和古镇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至此,古镇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推向了广大的游客。从率先打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到最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安徽省西递- 宏村古村落,从江浙的同里、乌镇、西塘到山西平遥古城、西部云南丽江等古镇,无不成为游客追逐的对象。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以古镇周庄为例,简单介绍我国在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经过

10 余年来的开发,周庄由一座江南水乡小镇变成了享誉国内外的“中国第一水乡”,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早在旅游规划制定之初,主要负责规划的阮仪三教授就谆谆告诫,不要因过度开发而毁了周庄,但是专家的意见终究不敌巨大的利益诱惑。过去周庄要靠摆渡进入,但为了开发旅游,1998 年周庄“告别摆渡”,建起了1 座水泥大桥, 从此旅游客车长驱直入, 破坏了周庄的原生态。1994 年,受一家公司数千万元投资的吸引,当地政府不顾规划设计,在周庄南湖区域兴建了一座“全福寺”,这里曾是陆龟蒙垂钓处和刘禹锡寓所遗址,现在却被非清非明的水泥梁柱的寺庙所占用[ 6 ] 。除了这些建设性破坏外,古镇内商业化气氛浓厚、市场管理不规范、缺乏合理的修缮和维护等问题也很严重。据该镇保护委员会工作人员介绍,该镇房产有900 多处,其中80 %的房子为镇集体所有,20 %是私房。集体所有的房子目前全部被出租用于开店或居住。由于这里游人多,生意好,破墙、破窗开店的较多

[ 6 ] 。对古镇进行开发之前,这里饭馆和商店共有800 多家,而目前饭馆已超过150 家,商店超过1800 家。不少住户保护古镇的意识淡薄,置政府不许破墙开店的规定于不顾,采取“先斩后奏”办法,先开店后办照,或是“半夜破墙”,形成以既成事实的方式达到开店的目的。每年未经保护委员会同意就对房子进行私自拆迁、

改建的事件在10 多起以上[ 5 ] 。周庄的门窗、海棠窗、板窗、顺风窗、元宝窗等由于人为破坏,导致很多样式消失了,现存数量减少,其中因为做生意对角门、元宝窗的毁坏最多[ 5 ] 。周庄旅游开发之所以会产生种种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由于经验不足和思想上存在单纯发展旅游业的倾向,没有注意到旅游开发“度”的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在我国各地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极具普遍性。

2 古镇旅游开发原则

政府主导原则

笔者认为,古镇旅游的开发不同于其它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改变以前纯粹依赖市场的做法,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原则,由政府专门成立旅游开发领导小组,进行古镇的旅游开发规划工作,并加强市场的统一管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资金,很多古镇尝试采用各种开发模式,如通过出让经营权的方式来引入一些社会资金、民间资金搞旅游开发。这些做法难免存在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同时由于各开发实体在开发过程中思想上的不一致性和不协调性,也对古镇的后续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坚持政府为主导的原则,并不排除创新古镇开发的投融资体制,只是在资本运营过程中,政府要加强其管理职能,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实施统一规划、有效管理,对不符合规定的做法坚决予以取缔和废除。此外,政府要保证每年列出一笔专款进行古镇的修缮和维护工作,以此解决传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

保护优先原则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当遇到多种利益发生冲突且难以平衡时,要以“保护优先”为基本的前提,树立系统保护的理念。对古镇的保护不仅包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包括对古镇文化整体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是指治理古镇脏、乱、差现象,严防由于游客过多造成对古镇的垃圾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视觉污染等;对古镇文化的保护主要是指对建筑文化、民风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文化等的保护。游客到古镇游览,主要是受其优美宁静的环境、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纯朴的

民风民俗所吸引,保护这些原真的、本来的、真实的东西是维持和延长古镇生命力的有力举措。以保护为主、旅游开发为辅,以旅游促保护应是古镇旅游开发的主题。

合理开发原则

所谓合理开发,就是一方面要做到有约束、有限制的开发,尊重历史的原貌,不

能为追求短暂的经济利益而牺牲整个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杜绝缺乏科学规划的盲目开发、乱搞重复建设的粗放型开发模式;另一方面,要在充分考虑古镇的环境容量、可进入量等因素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坚决杜绝由于游客周期性超载带来的景区生态环境污染,及此造成的对整个环境的破坏。

3 古镇旅游开发对策

科学规划

制定科学的规划,这是古镇旅游开发的前提。规划部门和规划专家要严格按照

国家《城市规划法》、《文物保护法》及各地的乡规民约,做到规划先行,科学管理。规划要对古镇的经济发展、规划建设、消防设施、土地管理及遗产的保存修复等做出相应的规定,明确保护的程序和财政资金,制定生态环境的限制性条件。在坚持原真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对重要的历史建筑坚持“修旧如旧”,严格保护。对于一般的旧民居,内部可以进行更新和改造,但是外观和结构应该保持原样;新建筑一定要与古镇(村) 保持一定的距离,并注意与原来村镇的风貌相协调。现在不少古镇在规划中单一以古镇为市中心,并将城市的主要功能不断向中心区集中,使发展与保护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而有些古镇开发前并不进行规划,有些古镇在规划中不注意对整个历史风貌的保护,周边广告、商业标志、电力通信电缆、路标及街道装饰与历史环境不协调,造成视觉污染。这些问题在今后的规划和管理中都应该进行修正。

创新开发思路

古镇的文化品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深入挖掘古镇的文化风涵,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显示不同的风格个性和人文环境,才能使古镇更具文化旅游的特征,以适应观光旅游转向休闲度假旅游、增值旅游的新潮流。古镇开发要抓住其独有的特色,对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进行重点保护和发掘整理,以形成特有的建筑风格,但不能简单地复古,要有创新,要有典型性。古镇开发不应完全恢复老版本、老式院子,与现代生活隔绝,它既要真实再现当年的情景、延续当年的风貌,同时又要让游客参与其中,形成互动关系,以增加游人的兴致。如2004 年国庆黄金周,江南各古镇隆重推出了“水乡迎亲”、“穿花衣、坐花桥”、“打莲湘、荡游船,挑花篮”等各具特色的祖传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扩大对古镇的宣传

要继续保持古镇对游客的吸引力,维持和延续古镇的生命周期,促进古镇旅游的迅速发展,除了加大对古镇保护宣传的力度,还要实施积极的营销战略。宣传中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突破区域界限、避免同行业、同地区的恶性竞争,要实现优势互补和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以扩大对外宣传的效果,同时也要注意到各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给游客树立起主题鲜明的旅游地形象。如江南六大古镇虽然同处江南,共同享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意境”和中国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品牌,但仍然各具特色:周庄的前街后河,前店后房,属典型的江南“河街式”贸易集镇;同里的富家大园或雅者小院,体现出宁静的水乡居住环境;角直的唐代大寺庙,是以庙兴镇;南浔的丝绸兴旺,巨贾辈出,是工商业托起的古镇;乌镇典型的“人家尽枕河”,体现出茅盾笔下《林家铺子》的风情;西塘的以酒兴市,长廊遍布整个古镇,体现的是买酒饮酒的商业文化。

寻找梦中的江南水乡——透视江南古镇旅游热

江南6大古镇周庄、乌镇、同里、西塘、甪直、南浔,一如既往,游人如织。一年6大古镇接待游客总数超过790万人次。一个周庄,接待的游人与北京的故宫、八达岭长城不相上下~

古镇旅游之热,颇为耐人寻味:既非名山大川,也不是历史古迹,只不过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橹声欸乃、扁舟咿哑——人们追求工业文明时代的物质,却留恋农业文明时代的情感。江南古镇,恰恰就是梦中的“外婆桥”,都市人共同的故乡。

现代人的精神家园

江南古镇,环境优美,清风明月,推窗即得。“坐在树阴下,感受从回廊里透过的风,真是一种享受。那时候没有空调的概念,先辈人的建筑设计却让他们的住所冬暖夏凉,真正达到了与自然的和谐。”在同里镇退思园,来自香港的孙存益在古树下听风冥思,很惬意地品味着这座百余年前的私家园林蕴含的“天人合一”理念,“要是有时间,自己能来这里住上一星期就好了”。

面对拥挤的车流、狭窄的住房、被污染的水与空气、被电线与高楼割裂的天空,在都市人的眼里,江南古镇上的枕河人家,是如此温润雅致、自然。来自北京的一对夫妻赵晓月和刘悦为同里古镇而痴迷,赵晓月感叹说:“这就是我的家~真有住在这儿不走的念头~”

这种感觉甚至是跨国界的。西塘镇旅游公司接待部经理怀红霞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法国记者小时候住在一个古堡里,门前有一条大河。他来西塘采访时,流连忘返,“像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到乌镇来体会杭州的历史”,杭州人纷纷组团来乌镇旅游,回味自己的童年。在一些百年老屋前,中年人会指点着屋子,动情地告诉孩子:“以前你父母就是住在这样的房子里。”老年人会在乌镇的古屋前,想起往事,见景思情,老泪纵横……

许多年前,尚未成名的陈逸飞将无名的周庄双桥画入自己的画中。这幅画后来轰动世界,它的名字就叫作“故乡的回忆”。

人情味的世俗生活

对游客而言,吸引他们的不仅是古镇的“形”,更重要的是古镇的“神”,是“小桥流水”之外的“人家”——江南古镇蕴含着的传统的文化趣味和处世哲学,一种在大都市难觅的富于人情味的世俗生活。

西塘旅游局的怀红霞说:依托老房子,追求人与人之间那种真诚的情感,这是古镇游的神韵。西塘人有什么红白喜事,隔壁邻居都会自动前来帮忙招呼;至今,这里还可见夜不闭户、互不提防的民风。

“对亲情的追求,可以说是深藏在一个人的基因里,无论这个人处于什么样的时代。”深夜,在周庄著名的双桥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散去后,古镇沉寂下来,灯火如豆,犬声隐约,远处有人纳凉聊天。一位来自北方大城市的游客不胜感慨。

在商业交易中带上浓浓的人情味,是江南古镇的共性。游客刘悦说,在同里,一位老奶奶招呼她尝尝特产芡实粥,“老人家的口气很自然,那种感觉完全不像是做生意,倒像是我们认识了许多年,邀请到邻居家吃点东西一样……”

廊棚是江南古镇的特有建筑,尤以西塘闻名。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廊棚顶的一面与房屋接连。建廊棚的初衷就是使商家贸易、行人过往免受日晒雨淋之苦。西塘的廊棚,把整个镇都连起来了,雨天不用带伞,在镇上走一圈,衣服也不会湿。

廊棚既是个人空间的延伸,更是集体搭建而成的公共空间,利己利人。西塘镇党委书记沈国强将廊棚称为西塘“儒商文化的见证”。这种与人为善的处世哲学,如今在江南古镇仍随处可见。

在西塘,我们还听过这么一个故事:古镇上“又一村”饭店总给用餐的客人送一包薰青豆。一次来了位荷兰客人,薰青豆不巧送光了,老板娘张国英叫客人留下地址,事后真的将一包薰青豆寄去了荷兰——尽管费用已经超过了餐费。

因失去而显的珍贵

1989年,周庄卖出了第一张旅游门票,那时一张门票的价格是6角钱;到2002年,周庄一年的门票收入已突破1亿元。其他古镇的旅游收入也在年年上升。

十几年来,中国人的旅游热点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人造景观走向没落,而原来看起来破破烂烂的水乡古镇,却凸显出非凡的旅游价值。其中,有因生活水平提高而引起的审美品味与精神需求的变化,也有不可忽视的江南古镇资源的日益稀缺。

“失去了,才觉得珍贵。”复旦大学旅游系夏林根教授说,“这十几年来,拆老房子的速度太快了。”夏教授的老家即是如此,隆隆的机声中,曾经的小桥流水消失了,古桥被拆,小河被填,代之而起的是一样的柏油马路、一样的“火柴盒”楼群、一样的商场、一样的集市……

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始了江南古镇的踏访。经实地勘查,他认为有50余个小镇极具保护价值。当时,中国经济建设骤然发力,而江南又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城镇建设快马加鞭,纵使阮仪三心急如焚,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到处拆旧建新。,大古镇能够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除当地干部群众的保护、专家的呼吁,重要原因之一是它们地处水网分割之中,交通不便,开发滞后。

如今,仅存的,大古镇如何避免过度的旅游商业开发,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所幸,旅游部门的开发思路开始回归古镇价值的真缔。周庄表示,要做好“人家”这篇文章,将观光型旅游逐渐过渡为休闲度假型旅游;西塘计划,为上海人建造

“第二个居住点、休闲地”;同里也说,不追求甚至要控制游客数量,而注重游客的档次与停留时间……(记者肖春飞李灿冯源)。

古镇旅游开发及其商业化现象初探

1、问题的提出

古镇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是在千百年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聚居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产品开发向纵深处发展,古镇作为一个新型的旅游产品,逐渐受到游客的青睐,其中尤以周庄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及蕴含丰富民俗风情的云南丽江(大研古镇)走在开发的前列。在“古镇旅游热”的带动下,诸多颇具地方特色的古镇纷纷效仿开发,作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旅游的开发为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了资金保障,然而在其促进古镇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争论较多的是古镇旅游发展中出现的商业化现象,多数学者认为旅游的开发使古镇陷入了“过度商业化”的局面,或出现“商业化氛的问题。如熊侠仙(2002)指出江南古镇的旅游开发存在“过度商业化的倾围过浓”

向”,林锦屏(2005)认为丽江大研古镇受“商业化”冲击严重。然而,关于“商业化”及“过度商业化”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诸多学者往往在文献中相互套用。且对“商业化”现象本身的好恶,也有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旅游地的商业化将导致地方特色文化资本的流失;相反,也有学者认为通过销售地方土特产品和艺术品,旅游地的文化商业化不但可以为当地人提供生机,还能复兴地方的传统文化,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商业化”是否等同于“过度商业化”?它是否真的会导致古镇文化资源的丧失?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尝试对“商业化”、“过度商业化”进行区分,并通过探讨旅游“商业化”与古镇发展的关系进而说明商业化是古镇旅游发展中的必然现象,而“适度的商业化”将有助于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古镇旅游发展现状

古镇是地方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的有机整体,不仅有古建民居、历史街区及民间工艺等有形的旅游资源,更有包括空间环境、民族艺术及节事活动等的无形旅游资源,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特别是与现代文明隔离所保留的传统环境迎合了现代游客求异的心理。

我国的古镇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陈逸飞先生一幅《故乡的回忆》使得苏州周庄享誉海内外,不仅成功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的品牌,更使周庄成为中国古镇旅游发展的开拓者。继周庄之后,苏州同里古镇于1986年开展旅游事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周庄的示范效应下,江浙一带的古镇相继走上“旅游兴镇”之路。浙江乌镇于1999年开始旅游的开发工作,由于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又较好地保护了历史,故被喻为“最具文化气息的水乡古镇”。与此同时,西部的丽江大研古

镇因其独特的民俗文化逐渐为游客所关注,1997年“申遗”的成功更使其名声大噪,并迅速跻身古镇旅游开发的前列。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古镇旅游进入迅猛发展的时期。周庄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000—4000人,周末平均每天7000—8000人,2002年,周庄接待游客263万人。乌镇于2001年起正式对游客开放,同年接待游客数达78.9万人次。丽江2002年接待游客约320万人。2001年,江南六镇(苏州周庄、同里、角直及浙江乌镇、南浔、西塘)共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水乡古镇的品牌效应日趋成熟。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于2003年和2005年,相继公布了两批共44个历史文化名镇。在这股古镇旅游热潮的带动下,我国各地开始大规模的发展古镇旅游,四川、重庆、安徽、江西等都在打造各自的品牌,目前较为出名的有江西婺源古镇、湖南凤凰古镇等。

我国古镇旅游现有开发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1)政府主导模式。以丽江大研古镇为典型代表,由镇政府投资建设古镇基础设施,并通过行政审批权在宏观层面上

对古镇旅游开发进行管理。(2)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以浙江乌镇为典型代表,由镇政府通过财政拨款或以资产作价入股的形式,组建相应的旅游开发项目公司,并通过向银行借贷来开发古镇旅游项目。(3)企业主导模式。以湖南凤凰古镇为代表,由开发商取得古镇内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权,镇政府则退居宏观角度经由法律条例对开发商进行管理。

目前,我国古镇旅游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古镇旅游由于开发时间较短,游客多集中在周庄、乌镇、丽江等知名度较大的古镇,大量游客的涌人影响了古镇原有的宁静气息,而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旅游房地产开发热潮又使这些古镇陷入了“圈地运动”。除上述知名古镇以外,多数古镇.的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些新兴的古镇缺乏科学的旅游规划,镇内的商铺或餐馆只是在原有民居的基础上稍加处理就开始接客,旅游经营者对于古镇旅游的本质普遍不太了解,并没有形成古镇旅游应有的文化氛围,而某些古镇管理者急功近利的开发行为也对古镇的传统风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此外,古镇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内的遍在性较强,由于开发深度不够,古镇旅游在发展中易出现旅游产品雷同,对于匆匆游玩的大众游客而言,很难体验到差异性,因而回游率不高。

3、古镇旅游的商业化现象

3.1、商业化及相关概念辨析

3.1.1、商业化

在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对其中的文化遗产地所产生影响的研究中,商业化问题受到较多学者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对于商业化的态度也往往褒贬不一。

事实上,旅游和商业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现代旅游经济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以旅游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为主要特征的旅游活动。而商业,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以营利为目的,以商品交换为特征的经济活动。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少不了商业部门的参与,两者紧密联系且相互渗透。

布迪厄(Bomdieu,1997)将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资本概括为3种类型: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可以相互转化。因而,在古镇这类具有丰富社会文化资源,而经济资本尚缺的文化遗产地,往往会通过地方文化的资本化运营来为地区发展筹集资金。故旅游开发作为实现地方社会一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转化的方式被广泛采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商业活动。正如格林伍德(Greenwood,1989)所指,当当地人为了获得报酬而表演传统仪式时,商业化就开始了。

3.1.2、适度商业化与过度商业化

商业化现象本身虽然是中性的,但随着旅游的发展,商业化进程的快慢不一又会对旅游地产生不同的影响,表现为旅游地的适度商业化或过度商业化,这里的“度”是针对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在旅游发展中不同的组合形式而言。

在古镇等文化遗产地,其自身所具备的特殊社会一文化资源成为一种资本,即社会一文化资本,旅游地通过商业化开发实现了社会一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化,在理想状态下(图1),其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在用于消费及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后,剩余的相当一部分资金将反馈于文化资本,用于古镇的修复和保护,并通过挖掘传统文化而实现地方文化的繁荣和复兴,从而形成经济一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这一过程即为古镇旅游的适度商业化发展。

作者: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李倩吴小根汤澍来源:《旅游学刊月刊》

(血泪换来的教训)丽江大理香格里拉泸沽湖自助游攻略

丽江大理香格里拉泸沽湖自助游攻略指南(血泪 换来的教训啊...) 此攻略将详述:饮食、穿衣、高原反应、购物等注意事项;路线和景点详情;交通详情等。 在呈上路线之前,无论如何得将血汗换来的经验教训分享一下。 首先是注意事项1、饮食。 云南小吃无比丰富,尤其到了丽江古城小吃一条街,还有酒吧咖啡吧之类的地方,象我 这种吃货根本hold不住啊,但是,请大家千万悠着点,云南是非常会水土不服的地方。我 是江苏人,去过北京河南山东安徽浙江香港海南韩国,从来没有水土不服过,但是到了云南,因为上吐下泻挂了两天水(PS:在当地报了两个小团,第一个团有近一半人拉肚子,第二 个团有一半的人都挂过水...)。云南水质偏硬,特别容易引起拉肚子、上吐下泻之类的症状, 所以肠胃弱的还是喝农夫山泉之类的矿泉水吧,想喝热水就把矿泉水倒壶里烧开。另提醒, 美食很多,但不要贪食,再混上当地的水一喝,那绝壁是要上吐下泻的。 美食推荐:包浆豆腐,过桥米线,丽江粑粑,凉拌水性杨花,茉莉花炒蛋,纳西烤鱼。 靠近忠义街的小小私房菜味道很不错。另,牦牛肉什么的都是浮云,hold住。 2、穿衣。 大理海拔2030,丽江海拔2400,泸沽湖海拔2600,香格里拉海拔3200。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我八月中上旬去的云南,在大理丽江泸沽湖,天气晴朗的话,白天长袖T 恤(短袖开衫)长裤即可,但早晚必须加外套,温差很大,只要天不大亮就好冷,如果天下 雨,一定记得披上外套。建议买个披肩,可以防寒防晒还可以当拍照道具。 如果你要去香格里拉,必须带上冲锋衣或者厚外套,我在香格里拉的穿衣如下:下 穿棉毛裤和外裤,上穿吊带、长袖T恤、毛衣、外套、和冲锋衣,脖子上围着围巾(披肩)。就这样早上还是略有凉意。 如果你准备去苍山和玉龙雪山,一定要租件羽绒服穿。苍山下了索道后海拔3900,玉龙雪山貌似4000多,非常冷,租羽绒服30元,租吧,冻啥也别冻着胃,下山后跟我似 的上吐下泻犯肠胃炎要挂两天水,而且高原上挂水需要挂三瓶,一挂就是4个小时哦!

丽江古城案例分析

旅游景区规划 姓名:代玉年级:2010级 学号:1041064115 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 丽江古城案例分析

目录 案例概述 (1) 丽江古城标识、标牌和解说 (1) 丽江古城旅游安全管理 (3) 丽江古城旅游产品管理 (4) 丽江古城旅游营销管理 (6)

旅游景区规划之·云南丽江古城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述: 丽江古城(大研镇)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子的中部,全城面积达 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其中纳西族超过16900人。因四周青山环绕,城中碧水盈盈,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起名为“大研镇”。丽江古城由大研镇、束河镇和白沙街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大研镇为代表。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以四周的高山作为天然屏障。 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纳西族风格的古代城镇。其始建于南宋后期,距今约800年的历史。历代均为滇西北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的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本文将从旅游标识、标牌和解说,旅游安全管理、旅游产品管理和旅游营销管理四个方面对丽江古城经行分析。 二、丽江古城旅游标识、标牌和解说 一方面,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保护局专门设有旅游标准化办公室负责丽江古城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在标识、标牌等管理方面主要包括: 一、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整改:由数字化分公司负责完善了单位内部公共信息符等相关工作。如引导标识,在景区内设置了位置合理,指示清楚的规范标

丽江古城大研镇旅游策划方案

丽江古城大研镇旅游策划方案

丽江古城大研镇——旅游策划方案

【前言】: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以其江南水乡般的美景,别具风貌的布局及建筑风格特色,被誉为“东方威尼斯”。丽江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曾是明朝丽江军民府和清朝丽江府的府衙所在地,明朝称大研厢,清朝称大研里,民国以后改称大研镇。 该份策划方案经过规划目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景点现状分析、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前景分析、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旅游基础设施规划、旅游产品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营销规划来对丽江旅游进行策划。在此同时也发现丽江旅游上一些问题,比如交通、通信、住宿、休闲娱乐场所、引导标识等方面的建设,这些将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满意度。丽江的城市规划现在落入中国千篇一律的那种城市建筑的老套旧窠,看不到建筑物与绿树、绿地和水潭相互掩映的那种园林城市之美,看不到丽江应该有的高山边地城市建筑独特的生态景观之美和个性特征之美。而且城市周围的山林景观中,还有不少明显是过去开山炸石留下的难看疮疤,影响了丽江的市容。我觉得,丽江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旅游名城,从空中鸟瞰,就要追求一种山水园林城市之美,一种人们飞临上空就心驰神往的效果。因此,今后在城市建筑中,空间的

疏朗布局、绿树绿地、河流湖泊与建筑物的间距和相互辉映,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是办公楼、宾馆酒店楼堂馆所等,都要在外观上体现一种本地建筑的特色。 目录 一、规划目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二、景点现状分析 三、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前景分析 四、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五、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六、旅游产品规划 七、生态环境保护 八、营销规划

丽江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丽江市旅游资源调查

姓名:xx 学号:xxxxxxx 1、丽江市地区的概况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东经100.25,北纬26.86,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20多万人。 丽江市区中心海拔高度为2418米,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

州和攀枝花市接壤。丽江美景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个世居民族,其中纳西族23.37万人,彝族20.14万人,傈僳族10.62万人。其中纳西族占古城区及玉龙县(即原丽江县)总人口的57.7%,并且著有“国中贵原,云中丽江。” 2、丽江市主要旅游资源分类 ·自然资源 丽江旅游资源丰富,集山川民俗历史文化为一体,后来有人总结丽江旅游景点为:两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 两山:玉龙雪山-北半球最靠近赤道的海洋性冰川,海拔5596,国家首批五A级景区,至今无人登顶。老君山-“滇省众山祖”因传说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而得明。景区内的丹霞地貌,奇峰异石,碧湖清溪,密林繁花,高山草甸,冰峰奇峡,令人称绝。 一城:丽江古城-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历史文化城,拥有八百年历史,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是海内外无数游人丽江旅游的必游之地。 一湖:泸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为国内水质最好的几大湖泊之一,能见度9米,也是云南九大湖泊之一,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正在申请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一江:金沙江-即长江上游的别称,流经丽江境内,有万里长江第一湾和世界最深峡谷之一的虎跳峡两大景点,是户外徒步的经典线路。 一文后化:纳西东巴文化-融合了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纳西古乐、“古代纳西族社会百科全书”的东巴经卷、东巴绘画、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于一体的纳西族文化体系,东巴古籍文

略论我国高端旅游产品的现状和开发策略_以丽江为例.

新锐观点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高端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引起普遍整体规模关注,高端旅游的参与人数、 及涉及范围正在不断扩展,但在高端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集中体现在高端旅游产品的开发上。丽江中 国体卫艺教 育 作为世界旅游胜地,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高端旅游。本文以丽江为例,分析了丽江高端旅游产品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 一、丽江高端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及汉城水疗、丽江悦容Spa、纳西古乐、丽水金沙等极具本土文化特征的康体娱乐项目。 展不充分,缺乏对高端旅游市场的整体规划和部署;商务环境不够完善,酒店、社会金融体系、交通状况、公共设施的使用和分布等各个方面不尽如人意。 3.旅游产品的结构不合理,缺乏对

细分市场的深入研究 丽江高端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品种不够齐全,数量较少,文化内涵不深。丽江现有的高端旅游产品仍是以高端观光旅游和普通商务旅游为主,旅游产品的设计不能充分反映并满足高端旅游者外出观光、休闲度假的要求,旅游产品和服务不够精细和周到,缺乏有针对性的旅游市场细分,旅游产品不能满足高端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餐4.旅游消费主要集中在住宿、饮、交通、通讯和娱乐保健等方面 高端旅游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商务旅餐饮等方面游人士之中,他们对住宿、 要求较高,消费比重较,娱乐消费和保健消费是高端旅游者不可或缺的部分,这部分消费群体追求周到精细的服务。 (二)影响高端旅游产品发展的主要因素 2.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高 端旅游者的需求 虽然目前丽江高端旅游的配套设施使用建设初具规模,但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上还与高端旅游者的需求有一定差距,同时设施使用还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 3.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专 业人才 目前丽江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综合素酒店等工作人员质普遍偏低,旅行社、 知识陈旧、思想保守,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和旅游领域的专家学者。 (一)丽江高端旅游发展现状分析1.高端旅游者增长迅速

(血泪换来的教训)丽江大理香格里拉泸沽湖自助游攻略

丽江大理香格里拉泸沽湖自助游攻略指南(血泪换来的教训啊...) 此攻略将详述:饮食、穿衣、高原反应、购物等注意事项;路线和景点详情;交通详情等。 在呈上路线之前,无论如何得将血汗换来的经验教训分享一下。 首先是注意事项1、饮食。 云南小吃无比丰富,尤其到了丽江古城小吃一条街,还有酒吧咖啡吧之类的地方,象我这种吃货根本hold不住啊,但是,请大家千万悠着点,云南是非常会水土不服的地方。我是江苏人,去过北京河南山东安徽浙江香港海南韩国,从来没有水土不服过,但是到了云南,因为上吐下泻挂了两天水(PS:在当地报了两个小团,第一个团有近一半人拉肚子,第二个团有一半的人都挂过水...)。云南水质偏硬,特别容易引起拉肚子、上吐下泻之类的症状,所以肠胃弱的还是喝农夫山泉之类的矿泉水吧,想喝热水就把矿泉水倒壶里烧开。另提醒,美食很多,但不要贪食,再混上当地的水一喝,那绝壁是要上吐下泻的。 美食推荐:包浆豆腐,过桥米线,丽江粑粑,凉拌水性杨花,茉莉花炒蛋,纳西烤鱼。靠近忠义街的小小私房菜味道很不错。另,牦牛肉什么的都是浮云,hold住。 2、穿衣。 大理海拔2030,丽江海拔2400,泸沽湖海拔2600,香格里拉海拔3200。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我八月中上旬去的云南,在大理丽江泸沽湖,天气晴朗的话,白天长袖T 恤(短袖开衫)长裤即可,但早晚必须加外套,温差很大,只要天不大亮就好冷,如果天下雨,一定记得披上外套。建议买个披肩,可以防寒防晒还可以当拍照道具。 如果你要去香格里拉,必须带上冲锋衣或者厚外套,我在香格里拉的穿衣如下:下穿棉毛裤和外裤,上穿吊带、长袖T恤、毛衣、外套、和冲锋衣,脖子上围着围巾(披肩)。就这样早上还是略有凉意。 如果你准备去苍山和玉龙雪山,一定要租件羽绒服穿。苍山下了索道后海拔3900,玉龙雪山貌似4000多,非常冷,租羽绒服30元,租吧,冻啥也别冻着胃,下山后跟我似的上吐下泻犯肠胃炎要挂两天水,而且高原上挂水需要挂三瓶,一挂就是4个小时哦! 另外,大家千万别穿什么皮鞋啊高跟鞋的,简直就是自虐,不说爬山,就是古城你也走不了啊,古城里全部是石头路,不是故宫那种平稳的石板路,是高低不平,坑洼严重的石头路,皮鞋会磕破的,高跟鞋根本连着力点都找不着,crocs和凉拖也尽量别穿,因为一下雨路上的石头就很滑,容易摔跤,更重要的是,冷啊!!! 3、高原反应。 高反的症状有头疼、想吐、眼睛睁不动犯困、流眼泪等等。一般人在大理丽江泸沽湖这样的海拔是几乎没有高反的,若有可通过吸氧得到缓解。但,香格里拉上高反的人较多,一定记得买氧气瓶(68元一瓶,别买便宜的,有假!)。进入香格里拉地界,看到藏民的村落时就可以吸一些氧,预防高反,注意是预防!晚上睡觉前再吸一些氧,就能睡安稳了,不然晚上特别容易醒。 吸氧时用罩子罩住口鼻,罩子上的排气孔朝下安放,鼻子吸氧,嘴巴呼气,一次吸氧时间应持续2到3秒,不要一秒不到就松手,那样是没用的,大概吸三到四下就可以了。

云南省丽江市旅游概况

丽江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居于青藏高原南端、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北部云岭山脉过渡的衔接地段,兼有两种以上地形特征。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含高原雪山、河谷、深峡、草甸、平坝相结合的地貌特征及自然景观资源,同时气候变化显著。丽江县城叫大研镇。丽江人口30多万,是以纳西族为主体的自治县,另外还居住着白、汉、傈僳等民红又专族。丽江地处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上游,境内主要有玉龙雪山和老君山两大山脉。有金沙江和澜沧江两大水系。县城海拔2400米。丽江虽处高原,终年看见雪山,但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2.6~11.7摄氏度之间。丽江历史悠久。十万年前,已有旧石器晚期智人“丽江人”在此生息。从旧石器到青铜器的发现,证实了丽江是云南古人类的摇篮之一。据史料记载,纳西先民系古代南迁的羌人,汉时聚于大渡河一带的耗牛道,被称为“耗牛夷”;隋唐时又迁至金沙江上游,称“磨些”、“么梭”。“纳西”是解放后统一的族名。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丽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交通贸易大动脉南方“丝绸之路”和由西藏入境的“茶马古道”的中转站。两条古道既是中原至东南亚的南来北往的贸易通道,又是沟通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影响的传送渠道。丽江是纳西族的家园,是我国唯一的一个纳西族自治县,同时还居住着白、彝、傈僳、普米族等少数民族。丽江的文化以开放、大方、兼容并蓄为重要特征。纳西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并延续保持下来的东巴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枝璀璨的奇葩,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纳西族东巴文化的主要记载符号“东巴文”,共1400多个单字,被誉为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的东巴经书、舞谱、绘画、祭祀仪式都充分展示着纳西族东巴文化的神奇异彩。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如画,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城中有水,山中有城,城山相融,山水一体,道路自由,街巷幽深,道旁河畔,垂柳拂水……。丽江,历史文化遗存众多。较著名的有丽江七大寺即文峰寺、福国寺、普济寺、玉峰寺、指云寺、兴化寺、灵照寺及北岳庙、白沙古建筑群、三圣宫、龙泉寺……。从中可见中原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的结合以及藏族文化的特征影响。丽江同时荣戴国家级丽江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桂冠。景区内含有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及众多的古建寺观;有海拔5596米雄秀的玉龙雪山;有世界著名的最深最险的虎跳峡;有号称“万里长江第一湾”的石鼓;高山植被、丹霞地貌奇观为主的老君山、黎明等一带大面积的地质景观……。此外,丽江还有以纳西族为主体,白、傈僳等十余种少数民族,奇异多采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丽江,还是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有“东方瑞士”的誉称。总之,鲜活运转中的古城、特色鲜明的纳西族东巴文化、众多的历史遗存、雪山、水渠、草甸等优美的自然景观……所交织而成的这方热土,将受到人类的倍加爱护和永远的关注……。

丽江大理调研报告

前言 神奇、富饶、美丽的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东西横跨864.9公里,南北纵长990公里。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0万人。东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东北面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紧靠西藏自治区;西面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达4061公里,是全国陆地边界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云南自古便有“万绿之宗,彩云之南”的美誉,在那淳朴而宁静的地方,有着深远的历史和古老的少数名族文化。它用真诚引领着游人的向往,用心勾勒出一张张善良的面孔。为了充实专业的理论与实践,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民间艺术的了解,为我们的设计注入民族的血液与真实情感,在学校及系领导的组织下,我们对云南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了解的是: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宗教信仰及生活方式,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古城的建筑风格及合理的布置,艺术设计风格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

目录 1.城市历史文化建筑景观调研——丽江 (4) 1.1丽江简介 (4) 1.2丽江古城格局构成方式 (4) 1.3丽江的建筑特点 (4) 1.4丽江的街道特点 (5) 1.5街巷与市场 (6) 2.城市历史文化调研——大理(以大理双廊镇为例) (6) 2.1双廊镇概况 (6) 2.2双廊镇空间形态与结构 (7) 2.2.1城镇空间的构成 (7) 2.2.1.1道路空间 (7) 2.2.1.2水系空间 (7) 2.2.2建筑形式 (7) 2.2.2.1民居建筑 (7) 2.2.2.2商业建筑 (8) 2.2.2.3保护类建筑 (8) 2.2.3建筑和街道高宽比 (8) 2.2.4城镇轴线 (8) 3.苍山洱海风景名胜区环境调研 (9) 3.1苍山洱海简介 (9) 3.2洱海的布局形态及构成特点 (9) 4.传统寺庙园林环境调研——大理崇圣寺 (10) 4.1崇圣寺简介及整体布局形态 (10) 4.2崇圣寺的设计思想和景观内容 (10) 4.2.1设计思想 (10) 4.2.2景观结构 (11) 4.3崇圣寺绿地规划设计见解 (11)

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4篇

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4篇An example of tour guide words of Lijiang ancient city i n Yunnan Province 编订:JinTai College

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4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云南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 2、篇章2:丽江古城导游词文档 3、篇章3:丽江古城导游词文档 4、篇章4:丽江古城导游词文档 篇章1: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 丽江古城有着多彩的地方民族习俗和娱乐活动,纳西古乐、东巴仪式、占卜文化、古镇酒吧以及纳西族火把节等,别具一格。今天小泰为大家带来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丽江古城,我是你们的导游小赵。今天,大家可以跟随着我去丽江古城。在云南丽江,流传着这样一首诗:无限风光在丽江,丽江古城在东方,历经九百年不毁,丽江风景数它美。这是夸赞丽江古城风光美、历史久。现在,我就带你们走进这丽江古城去看一看吧! 百闻不如一见,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仙境般的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依山傍水,以红色角砾岩铺就,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环境相得益彰,到处都显示着一种恰到好处的美。游客们,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去看看吧!注意不要乱扔垃圾并注意安全。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丽江古城有名的“三眼井”,它从高到低分三级地势流淌,周围用石条分别砌成三到围栏。第一眼井日常饮用,第二眼井洗菜,第三眼井洗衣。因三眼井依地势而成,下塘水不会污染上塘水,既节约又环保。 当夜晚降临,月亮清亮地俯视着古城。古城的过道边上挂满红灯笼的酒吧和店铺,大家可以挑选靠窗的座位,细细体会它的意境。这时,被岁月磨得全无棱角的青石板,此时此刻似乎也有了生命。

丽江旅游现状及对策分析

丽江旅游现状及对策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上的消费已经不像原来那样受欢迎,而精神上的放松成为了人们的一个追求,于是旅游业作为一种放松与陶冶自我的行业开始兴起,但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丽江旅游业现状 近年来,丽江的旅游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国内外产生着日益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据旅游主管部门统计2009年1至10月,丽江接待海内外游客638.63万人次,同比增长22.47%,其中海外游客44.1万人次,同比增长15.7%,国内游客594.52万人次,同比增长23 %。旅游业总收入72.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4779.05万美元,同比增长17.92%,国内旅游收入62.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1%。丽江已经从“被遗忘的角落”变成了具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重身份的旅游热点城市,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丽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爱。丽江也因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而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接待地。首先,旅游业带来的正面影响是不容否认的,如: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强了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等。其次。正如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利弊的两重性一样,旅游活动的开展,在促进传统文化复兴的同时,也给当地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旅游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较之对自然环境的影

响更为广泛、更加深入,进而将影响到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应受到我们的更多关注。 丽江开发过程中问题 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游人超负荷的活动以及各种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破坏。如游人过量所造成的三废污染,折木损花等,都使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2、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在保护区修建宾馆等服务设施,由于工程大,占地面积也大,必然要破坏周围一些景物。保护区内修建道路,需要大量土石方,也将破坏道路两侧的植被,而且公路一开,曲径通幽的野趣会变成车辆来往的闹市景象,失去游览观赏环境。 二.游客进入带来文化冲击 1、传统文化舞台化、商品化 在旅游市场上,因片面追求旅游效益,而不顾当地社会人文资源的特性,进行完全趋从于旅游者口味的运作,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族文化,将其传统的舞台艺术化、商品化是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虽然它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里,能有效刺激游客,使之产生旅游消费的作用。但它的致命弱点就是使民族传统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日益商品化。 2、生活环境及方式的改变

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开发论文

摘要: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所有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都是人类文明史上一笔重要的财富。本文着重探讨丽江的保护方法。针对现状,对保护方法进行评析且得出结论。 关键词:丽江古城古城印象保护方法 一、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 名城,它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 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建设祟自然、求实效、尚率 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更体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丽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 二、古城印象 在古城,所有的想象都是幸福,同时又是多余。因为,古城 来自于你的想象。走进古城会意外的发现古城的房子并不华丽,不像江南的古城,艳于雕琢,而是很朴素,很随意,甚至

趋于简陋。像纳西人的心一样,只是用心去品味生活,而非刻 意渲染。就是这样的平静,却让人们无端的感动。 古城没有城墙。在丽江人们不禁会问浅浅流水有多远,也有人会执着青石板路的尽头在哪儿。因为,当你第一步踏入古城,你会带着无数的问题,急切的想追寻答案。古城的一切总是能 轻而易举的勾起你的好奇。悠悠的脚步,和善的面孔,唯美的 古城,让人忘记了昨天,甚至忘记了自己,却又不愿醒来,只 愿长久的沉醉。在古城,一次次的失去自己,却又一次次的找 回自我。如此新鲜,带着浪漫。没有城墙的古城,却没人相信 自己的心灵会迷路。 三、保护方法 关于如何保护与开发丽江古城,人们一直不停的在探讨。当 地政府如何在经济和文化之间权衡。不管是外来的游客、学 者或当地居民,都在为丽江古城的发展前景高都关切和隐约 有一些担忧。下面是丽江古城的一些保护方法: 1、拆除新建的不协调民居 前些年,古城内一些机构和人家盖新房时,选择了高大的 钢筋水泥房,它们在成鱼鳞状分布的传统民居中,极不协 调。在政府的倡导下,丽江古城先后拆迁3万平方米不协 调的民居。 2、根据相关规定对房屋进行修缮

(血泪换来的教训)丽江大理香格里拉泸沽湖自助游攻略

(血泪换来的教训)丽江大理香格里拉泸沽湖自助游攻略

丽江大理香格里拉泸沽湖自助游攻略指南(血泪换来的教训啊...) 此攻略将详述:饮食、穿衣、高原反应、购物等注意事项;路线和景点详情;交通详情等。 在呈上路线之前,无论如何得将血汗换来的经验教训分享一下。 首先是注意事项1、饮食。 云南小吃无比丰富,尤其到了丽江古城小吃一条街,还有酒吧咖啡吧之类的地方,象我这种吃货根本hold不住啊,但是,请大家千万悠着点,云南是非常会水土不服的地方。我是江苏人,去过北京河南山东安徽浙江香港海南韩国,从来没有水土不服过,但是到了云南,因为上吐下泻挂了两天水(PS:在当地报了两个小团,第一个团有近一半人拉肚子,第二个团有一半的人都挂过水...)。云南水质偏硬,特别容易引起拉肚子、上吐下泻之类的症状,所以肠胃弱的还是喝农夫山泉之类的矿泉水吧,想喝热水就把矿泉水倒壶里烧开。另提醒,美食很多,但不要贪食,

龙雪山貌似4000多,非常冷,租羽绒服30元,租吧,冻啥也别冻着胃,下山后跟我似的上吐下泻犯肠胃炎要挂两天水,而且高原上挂水需要挂三瓶,一挂就是4个小时哦! 另外,大家千万别穿什么皮鞋啊高跟鞋的,简直就是自虐,不说爬山,就是古城你也走不了啊,古城里全部是石头路,不是故宫那种平稳的石板路,是高低不平,坑洼严重的石头路,皮鞋会磕破的,高跟鞋根本连着力点都找不着,crocs和凉拖也尽量别穿,因为一下雨路上的石头就很滑,容易摔跤,更重要的是,冷啊!!! 3、高原反应。 高反的症状有头疼、想吐、眼睛睁不动犯困、流眼泪等等。一般人在大理丽江泸沽湖这样的海拔是几乎没有高反的,若有可通过吸氧得到缓解。但,香格里拉上高反的人较多,一定记得买氧气瓶(68元一瓶,别买便宜的,有假!)。进入香格里拉地界,看到藏民的村落时就可以吸一些氧,预防高反,注意是预防!晚上睡觉前再吸一些氧,就能睡安稳了,不然晚上特别容易醒。 吸氧时用罩子罩住口鼻,罩子上的排气孔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

丽江旅游业发展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1990年~1994年上半年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1990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仅有9.8万人次,到1994年也只有2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100万元。 1994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明确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启动迪庆,带动怒江”的旅游发展思路,并提出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会议结束时提出的12条意见中,积极准备工作、将丽江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列为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会后,丽江市提出并实施了“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加强了机场、公路、玉龙雪山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省长现场办公会议的诸项工作,把旅游业作为骨干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丽江旅游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到1995年游客人数增加到了84.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加到了2.4亿人民币。 1995年上半年,省政府正式同意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政府提出的申报要求,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同年6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主持会议,召集国家8位A级专家进行论证,正式确定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园林为我国1997年度世界遗产申报项目。丽江古城为首选项目。同年12月25日,丽江县政府决定成立申报工作组,申报工作全面展开。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全国瞩目的7.0级大地震。丽江又抓住“2.3”大地震机遇,加大丽江的对外宣传,让世界了解丽江,让丽江走向世界;利用恢复重建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旅游业发展;同时利用恢复重建的条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加快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并取得成功,游客大幅增加。 1997年12月4日,意大利那布勒斯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尚无文化遗产的空白。随后,丽江游客大幅增加。

探讨丽江塔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探讨丽江塔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摘要 生态旅游已经占据旅游业的重要领域。该文针对塔城生态旅游资源,即“东巴文化”和“勒巴舞”文化,还有原生态音乐,古老的生态文化等,为塔城生态旅游发展前景做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塔城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也为此提出了建议,为以后塔城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随着生态旅游的不断发展,生态旅游的研究理论也不断的完善。从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人们认识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问题,为此也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自由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者对老一套的旅游方式产生厌倦感,开始追求特殊的带有刺激性的特种旅游,生态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地方经济在影响非常可观,不仅给乡村新农村建设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带动文化建设说生态建设。因此,探讨塔城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解决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文化建议对策

绪论 一、生态旅游产生背景 (一)人类对优良环境质量的追求 人类走过的两个阶段,蒙昧生态和征服生态两个阶段,从原始社会到至今,现在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生态时代。在生态发展的蒙昧时代,由于生态与经济正处于一种低水平的依赖和协调状态,所以那时候人们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生态发展的征服时代,人们改变了过去的依赖和协调的状态,人们建立了野蛮掠夺和牺牲自然环境的掠夺性开发模式,从而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不断扩大、“温室”效应加剧、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环境问题困扰的人们,越来越向往优良的环境,他们慢慢认识到掠夺和牺牲环境的巨大影响及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于是开始探索实现人与自然、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道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随由此出现。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第三个时代-----生态时代。目前,对“可持续发展”一致理解为:①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1它强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生态合理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它是人类发展最明智的战略选择,是人类未来行为的指南。②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算是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一个里程碑。在这次大会各国政府均对保护环境做出了承诺。世界观光理事会、世界旅游组织和地球理事会等机构制定的《关于世界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正是代表世界旅游业向人类做出的保护环境的承诺和长期的奋斗目标。2 (二)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世纪中期,世界旅游业已进入空前繁荣阶段,它是国际贸易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但是旅游业的繁荣也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例如对旅游活动的管理不严,导致了旅游设施建设的盲目扩大,对旅游资源侵占性的开发,损害了旅游环境质量和产品质量,还有旅游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对旅游环境、旅游地居民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严重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于是,人们开始寻求一条新的使旅游业发展和环境改善相协调的旅游发展道路。 在世界许多国家的旅游者希望回归大自然,去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去倾听大自然的呼唤声,让自己全身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者的需求越来越高,他们开始厌恶古老旅游方式,追求新鲜刺激性的特种旅游,让传统的旅游业措手不及,但也为潮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原生态旅游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它不仅满足了当代人类的需求,同时为旅游业和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所以生态旅游发展是实现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 1①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引自忻州师范学院学报,第17卷,第3期,生态旅游定义、产生背景及发展现状,肖扬;杨瑞卿,2001. 2引自忻州师范学院学报,第17卷,第三期,肖扬;杨瑞卿,生态旅游定义、产生背景及发展现状,2001.

丽江开发现状分析

学号:3110920902 班级:11旅管6班姓名:何娜 云南丽江景区开发现状评析 1.1丽江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 丽江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其中二山是指的是玉龙雪山和老君山,玉龙雪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景区内分布有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现代海洋性冰川,有二十多个保留完整的原始森林群落和数十种珍稀野生动物,被业内誉为“冰川博物馆”和“动植物宝库”。老君山是“三江井流”的核心景区,区内有茂密的原始森林、种类丰富的动植物群落和独特的丹霞地貌。一城即建于宋末元初的丽江古城,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底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现在已经发展成云南旅游业的名片。一湖指的是泸沽湖,泸沽湖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已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度假区,其原生母系氏族文化举世闻名。一江即金沙江(长江上游),沿扛两岸景观独特,其中的虎跳峡尤为出名。一文化即纳西文化,包括纳西古乐、东巴象形文字、绘画、东巴经卷、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等。一风情即摩梭风情,生活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丽江古城、“三江并流”和东巴古籍分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记忆遗产。 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全市有13000多种植物,占全省植物类的70﹪,云南八大名花和国家保护植物拱桐、红豆杉、三尖杉、银杏等在丽江广为分布。中英合作复建项目—丽江雨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合建的丽江高山植物园已于2001年5月18日奠基开工。丽江是云南省重点林区之一,林业用地1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0.3﹪,丽江98.2﹪的国土面积属金沙江流域面积,是国家实施天保工程的重点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各种动物提供了生息繁衍的良好环境。据统计,全区共有兽类83种,占云南兽类重量的29.6﹪;鸟类290多种,占云南鸟类总量的37.6﹪。丽江的药材资源及其他可开发的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中药药材有444种,仅开发利用200多种;永胜县的程海是我国唯一能天然生长螺旋藻的湖泊,目前已建成年产1000吨的世界最大的螺旋藻生产基地;苦良姜等

丽江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丽 江 市 旅 游 资 源 调 查 姓名:xx 学号:xxxxxxx

1、丽江市地区的概况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东经100.25,北纬26.86,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20多万人。 丽江市区中心海拔高度为2418米,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丽江美景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个世居民族,其中纳西族23.37万人,彝族20.14万人,傈僳族10.62万人。其中纳西族占古城区及玉龙县(即原丽江县)总人口的57.7%,并且著有“国中贵原,云中丽江。” 2、丽江市主要旅游资源分类 ·自然资源 丽江旅游资源丰富,集山川民俗历史文化为一体,后来有人总结丽江旅游景点为:两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 两山:玉龙雪山-北半球最靠近赤道的海洋性冰川,海拔5596,国家首批五A级景区,至今无人登顶。老君山-“滇省众山祖”因传说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而得明。景区内的丹霞地貌,奇峰异石,碧湖清溪,密林繁花,高山草甸,冰峰奇峡,令人称绝。 一城:丽江古城-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历史文化城,拥有八百年历史,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是海内外无数游人丽江旅游的必游之地。 一湖:泸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为国内水质最好的几大湖泊之一,能见度9米,也是云南九大湖泊之一,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正在申请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一江:金沙江-即长江上游的别称,流经丽江境内,有万里长江第一湾和世界最深峡谷之一的虎跳峡两大景点,是户外徒步的经典线路。 一文后化:纳西东巴文化-融合了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纳西古乐、“古代纳西族社会百科全书”的东巴经卷、东巴绘画、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于一体的纳西族文化体系,东巴古籍文献已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一风情:摩梭风情-居住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世代保留男不婚,女不嫁的阿夏走婚制,被称为活着的母系氏族。 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全市有13000多种植物,占全省植物种类的70%强,云南八大名花和国家保护植物珙桐、红豆杉、三尖杉、榧木、银杏等在丽江广为分布。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各种动物提供了生息繁衍的良好环境。据统计,全区共有兽类83种,占云南兽种类总量的29.6%;鸟类290多种,占云南鸟类总量的37.6%。丽江的药材资源及其他可开发的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中药材有444种,仅开发利用200多种;永胜县的程海是中国唯一能天然生长螺旋藻的湖泊,目前已建成年产1000吨的世界最大的螺旋藻生产基地;山嵛菜、苦良姜等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开发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人文资源 大研古城是一个最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五彩石铺成的街道,山腹中流出的泉

丽江古城旅游开发与保护初探

1.丽江古城概况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县,又名大研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它起源于唐代的三赕城,历史上是多元文化角逐的重要场所,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被誉为是中国传统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和典范。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在城市格局、街道布置、民居建筑极具特色。古城蕴藏着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纳西文化内涵,是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到丽江游览的主要文化资源。丽江人民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长期实践过程中造就和发展并形成了古城纳西族人特有的人生观、道德观、生态观和审美观。丽江古城发展与演变经历了一个多因素渗透、互动的过程。 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的优势: 丽江古城拥有着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古城建筑集汉、藏、白等各民族之大成,并具纳西族独特风格,是中国现存古城中极为罕见,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选址和布局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和黑龙潭水系。建筑物依山就势,层叠起伏。“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成为古城的一大特色。 纳西文化,纳西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他们的文字是云南最古老的少数民族象形文字。千多年前,纳西族信奉多神的原始巫教“东巴教”。东巴文化就源于东巴教。东巴文化包括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舞蹈等,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因此,

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极大关注与重视。东巴文被誉为“东巴文化的瑰宝”是纳西族在传统宗教东巴教的经书中使用的一种图画文字。 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的劣势: 丽江古城旅游产业相对较单一,丽江古城的景点就只有古城、古镇、黑龙潭公园,而且,丽江古城商业化较严重,使古城的环境压力增大,不利于古城的维护,有的地方拥有比较完整的纳西原始民居,但是,由于开发的不到位短期旅游的游客并不能完整的游览整个古城。 基础设施还不是那么的健全有待改善,如丽江的公交路线还不是那么的合理,对相关的服务从业人员的管理还不是那么的完善。旅游旺季的接待能力也不是那么的好。 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的机会: 随着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完善,特别是对于旅游业来说,,国家准备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对于丽江来说是个提升和完善丽江的绝佳旅游胜地的机会,丽江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许多可以开发而尚未开发和完善的景区景点,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依托丽江古城的优势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如:老君山的开发。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的威胁: 随着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游客的大量涌入引起物价的上涨;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文化的不良“示范效应”如:良莠不齐,崇洋媚外;干扰当地的居民的正常生活;传统文化被不正当的商品化;增加污染源,降低环境质量;人口密度增大,生活空间狭小;危及历

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作者:陈丰指导老师:丽江市旅游局副局长聂天宇) 摘要:国内外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给云南省和丽江市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当前丽江市旅游业正面临着整体转型时期,要使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找准丽江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解决对策,实现丽江市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丽江市旅游业;制约因素;对策 1.导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渐增多,教育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有力促进,今后旅游者规模和需求将不断壮大,从而决定了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光明前景。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预测,世界旅游业在未来20年将以8-10%的速度增长,2020年将达到大约16亿人次。国际旅游业的这种持续发展态势,尤其是远东及太平洋地区旅游的崛起,使得丽江市旅游业区位优势凸显。另据世界旅游理事会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届时,国内旅游、出入境旅游将全面发展,整个中国旅游市场将呈现出供需两旺的繁荣局面。国内外旅游持续、全面发展的态势将给云南省和丽江市旅游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背景。 丽江市旅游业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步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已进入一个成熟和稳定的发展阶段,但其发展的潜在能量却远远没有充分释放。当前,丽江市旅游业正面临着整体转型时期,即在旅游发展规模上,实现从“政府主导型”向“政府引导调控市场主导型”转变;在旅游增长方式上,实现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旅游开发建设上,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旅游客源结构上,实现从“中低档游客”为主向“中高档游客”为主转变;在旅游产品结构上,实现从“观光型”旅游向“综合型”旅游转变;在旅游管理方式上,实现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依法治旅”转变。 但现在,丽江市旅游业发展尚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旅游市场散、乱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的实质得不到归纳剖析,这些客观上存在的瓶颈影响了丽江旅游业顺利转型的进程,制约了丽江市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找准丽江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对制约因素进行诊断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战略对策,这关系到丽江市打造“文化旅游名市,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示范区和中心城市”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顺利进行。 2.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2.1法制及管理体制的相对滞后 2.1.1旅游执法监督体系的滞后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相互联系、比较协调,相对独立的旅游法体系。究其原因,是由于旅游产业的综合性,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立法委就开始对旅游法的起草工作,但由于旅游业处于其他产业的交集中,涉及各个行业的方方面面,其他行业已有的法律,又多处涉及旅游业,因此旅游业的法制管理一直以其他行业法律作为参照。作为一个旅游大国,没有一部《旅游法》,不仅难以适应旅游现状,更难以适应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需要。旅游法是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一部完整的旅游法有利于地方制定适应本区域发展的旅游管理条例,可以以其作为权威参照。现在无法可依的状态,容易导致地方旅游管理规范制定上的麻木性,在旅游发展中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