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员损伤的调查分析

篮球运动员损伤的调查分析
篮球运动员损伤的调查分析

武汉体育学院

学士学位论文

对体院篮球专选班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学号0510010209

姓名程观

院系体育教育

专业体育教育

指导老师肖信武

2009年4月日

对体院篮球专选班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摘要:由于篮球运动训练强度和对抗性的增加,运动员受伤情况日益增多。

对部分体育院、系的篮球课运动训练学生受伤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

简述篮球运动的损伤部位,特点规律及损伤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

措施。

关键词:篮球;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Abstract:because of the basketball training exercise to increase strength and confrontational,athletes injuries is

increasing.

On the part of Sports Center,Department of the basketball class of students were injured in training exercise conducted a survey and statistics,

Briefly basketball sports injury site,and injury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the reasons for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Keywords:basketball;sports injury;preventive measures

目录

摘要…………………………………………………………………………………………………I 关键词………………………………………………………………………………………………I Abstract:…………………………………………………………………………………………I Keywords:…………………………………………………………………………………………I

1.前言 (1)

2.研究方法与对象 (1)

2.1研究方法 (1)

2.1.1问卷调查 (1)

2.1.2文献资料法 (1)

2.2研究对象 (1)

3.研究结果与分析 (1)

3.1篮球专选学生运动损伤情况 (1)

3.2篮球运动受伤性质情况 (2)

3.3篮球运动受伤部位情况 (2)

3.4受伤的原因 (3)

4.结论与建议 (3)

致谢: (4)

参考文献: (4)

1前言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不断向高强度,高远度和高空优势对抗方向发展,一方面对运动员的素质和技、战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篮球运动本身所具有的高空争夺特征,拼抢激烈凶悍,攻防转换速度进一步加快,也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受伤机率升高。因此,重视并做好篮球练习中的损伤预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了解篮球班的同学在篮球练习损伤的情况,本文运用问卷,统计分析的方法以120名专选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探讨学生在篮球教学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易伤部位、特点规律及损伤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为今后教学、训练中有效预防损伤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与对象

2·1研究方法;

2·1·1问卷调查∶根据文献资料制定调查问卷,组织学生填写整理核实,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07份,回收率是89%。并面访部分受伤学生,了解病史。

2·1·2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研究对象∶

武汉体育学院2004级、2005级、2006级本科篮球专选班男生,共120人。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篮球专选学生运动损伤情况

从表1可知,2006级从事篮球专业训练2.5年以上的队员,66.7%有受伤史;2005级

从事篮球专业训练3年以上的队员,82.1%有受伤史;2004级从事篮球专业训练3.5年

以上的队员,94.2%有受伤史。平均受伤率达到81.5%

表1篮球专选班学生运动受伤统计表

年级200620052004合计

人数244835107

平均训练人数 2.53 3.53

受伤人数16393388

受伤率66.7%81.2%94.2%81.5%

3.2篮球运动受伤性质情况

从表2可知,损伤性质以关节扭伤为主,占78.5%;其次是挫伤、拉伤、撕裂伤、骨折等。

表2篮球专选班学生受伤性质统计表

性质拉伤关节扭伤挫伤撕裂伤骨折

受伤率13.1%78.5%14% 5.6% 3.7%

排序31245

3.2.1扭伤是篮球运动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运动创伤,轻者关节囊、韧带撕裂、重者可制断裂。常因运动员猛转身时,动作幅度过大、技术动作僵硬或对方队员的冲撞等因素,致关节活动超出其生理范围而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

3.2.2挫伤是篮球比赛中外部暴力致伤的主要运动性创伤之一。尤其是随着比赛激烈程度的提高和对抗性增强,双方队员的频繁身体接触、冲撞,或接球是手指动作不正确和来自对方队员的伤害性行为,使发病率明显增高。

3.2.3拉伤是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合理、肌群协调性差等自身原因所致的主要运动性创伤之一。当运动员突然发力,在肌肉强烈收缩或被动牵拉,加载于肌肉上的牵拉应力或牵拉幅度超过其能承受的范围时最易发生可造成肌肉、肌腱突然撕裂,或肌腱附着处的撕托的创伤。

3.2.4骨折发生在篮球比赛中和训练过程中,如运动员移动中突然蹬地跳起做枪篮板球或投篮等腾空动作后,因落地发生以外或落地自我保护动作不合理等情况下,发生韧带撕裂、肌肉拉伤。骨折的骨组织多为肢体应力作用较集中部位的异性骨和短骨。

3.3篮球部位受伤的情况篮球运动受伤部位以下肢居多,主要是膝、踝、和腰受伤,上肢又以手指和手腕伤较多。

3.3.1踝关节韧带损伤踝关节损伤是踝关节各种韧带损伤的同时导致系列问题的统称。踝部损伤的发病率在篮球运动中少于膝部,其中以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较为突出,多与运动员跳起落地时踩在别人脚上,或身体失去平衡、被踩的原因造成踝关节内旋、足趾屈内翻位受伤力作用的机制有关。

3.3.2急性腰扭伤与腰肌劳损急性腰损伤主要指发生于腰部、腰骶部和骶额部的肌肉、筋膜、韧带损伤及关节扭伤,常因运动员运动力量训练时腰部动作不正确,或比赛中腰部伸屈伴扭转动作不协调,加之腰背肋力不足而突然损伤。腰肌劳损是急性腰扭伤后未得到及时根治、腰部活动量和负荷过大,以及运动中出汗受凉等因素逐渐所至的慢性损伤。

3.3.3髌骨软骨劳损膝关节是劳损最多的部位。随着运动训练年限和运动量的不断增加,膝关节部位发病率不断增多,其中髌骨软骨即“篮球膝”发生率最高,其中又以优势腿的膝居高。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局部创始和半蹲移动反复磨损所致。根据篮球的运动特点,防守和进攻之中半蹲位经常因小腿外旋、外展引起的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关节头与关节窝受力不均衡,这也是加重髌骨软骨劳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3.4手指、手腕关节损伤手指、手腕关节的损伤多是挫伤和骨折,一般是接球时由于技术动作不正确或球的冲击力太大造成。

3.4受伤的原因

在篮球运动中受伤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由于准备活动不足。依据运动中人体生理活动变化的规律,准备部分的主要

任务是通过一定的身体活动使身体由相对静止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为学习课程内容

作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通常活动的时间是15至20分钟,一般采取基本体操、

走跑练习、简单技术练习和引导性、激励性、针对性的活动性游戏等进行身体活动

运动负荷由低到高,逐步增加,达到身体的目的。

第二,是弹空落地。腾空接球或抢篮板球落地时,由于身体失去平衡或踩在别人脚上

所导致的损伤,或因场地的不平整,一般是踝关节扭伤。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篮球运

动中的扭伤、拉伤、撕伤等多是由于队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之有效的自我保护专门训练。

第三,由于篮球比赛中队员间身体接触频繁、对抗行强,间接作用力就成为篮球运动

损伤的致伤因素之一。而运动员因因间接作用受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队员缺乏自我

保护意识和行之有效的自我保护专门训练。在比赛中,还常由于对手的无意识习惯

动作,或有意识犯规动作造成的创伤。

第四,过度疲劳造成的损伤。由于运动员过度训练,使其生理机能处于不良状态,在

运动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动作协调性下降,竞技状态底下。因此,在激烈的拼抢过程

中极易造成损伤。

4结论与建议

4.1从篮球专选班的调查问卷情况来看,篮球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多集中在踝、指、膝

腰、碗、韧带等部位,主要损伤原因依次是准备活动不充分,腾空落地缓冲不够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过度疲劳,技术动作错误等。

4.2加强足、踝、膝关节的机能。如强化踝周和跨踝肌肉、韧带的力量训练,进行踝

外旋、足外翻、拓伸的抗阻专门练习,改进转身技术动作,强化准备活动中的练习练加强负重静蹲练习、发展蹲起量和改善跳跃技术动作。

4.3改进完善教学方法,加强三基教育,反复强化基本技术训练,注意动作细节,及时纠

正错误动作,使学生熟练掌握篮球基本功,以免因技术动作错误或掌握不

熟而发生运动损伤。

4.4充分做好训练前、赛前的准备活动。按照循序渐进等科学原则将一般性准备活动

和专门性准备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在全面练习的基础上,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

薄弱部位的练习。

4.5根据训练原则来合理安排教学、考核和比赛,加强训练课中的医务和自我监督

当发现局部出现酸痛不适或其他异常现象,要及时调整训练量和强度,避免在

疲劳状态下从事大运动量训练而致伤。

4.6在篮球训练过程中,强调保持如一的精神集中,情绪饱满的认真态度,加强心理

训练。

6致谢:

在此衷心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肖信武四年来对我的细心教育与栽培,他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还有感谢各位同学长时间来对我的帮助与支持。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四年了,仿佛就在昨天,我会永远记得。也感谢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给我们答辩作指导的教授老师们,你们的点评将使我们终身受益。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6参考文献

1.篮球受伤情况的调查分析与预防{J}。湖北体育科技,2000,(3):56——58

2.我国篮球运动员腰损伤诱因与对策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2):48

——51

3.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原因及预防{J}。四川体育科学,2001,(3):17——18

4.常见篮球运动员损伤的诊断与治疗{J}。篮球杂志,1990,(2)

5青少年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原因及预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2);——123

6篮球比赛临场心理现象剖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3):45——46

7篮球传接球教学过程中指关节扭伤的预防及处理{J}。体育师友,2001,(4):35——38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148团中学斌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运动损伤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2、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简单的处理原则、法。 教学过程: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

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四、常见运动性损伤的处理 (一)擦伤 1.原因与症状因运动时皮肤受挫致伤,如跑步时摔倒,体操运动时身体摩擦器械受伤。擦伤后皮肤出血或组织液渗出。 2.处理小面积擦伤,可用红药水涂抹伤口即可。大面积擦伤,先用生理盐水洗净,后涂抹红药水,再用消毒布覆盖,最后用纱布包扎。 (二)撕裂伤 1.原因与症状在剧烈、紧运动时,或受到突然强烈撞击,造成肌肉撕裂。其中包括开放伤和闭合伤两种。常见有眉际撕裂、跟腱撕裂等。开放伤顿时出血,围肿胀。闭合伤触及时有凹陷感和剧烈疼痛。

常见的篮球运动损伤-(1)

常见的篮球运动损伤 (一)踝关节扭伤 1. 损伤原因 在运动中,由于场地不平,以及跳起落地时身体失去平衡或过度疲劳等原因,使踝关节发生过度内翻(旋后),引起外侧韧带的过度牵扯、部分断裂或完全断裂。踝关节常见损伤姿势。 2 .症状与诊断 (1)有踝跖屈内翻的外伤史。 (2)踝部关节外侧、踝尖前下方疼痛,走路和活动关节时最明显 (3)局部肿痛。肿痛迅速出现,皮下可见淤血。 (4)功能障碍。因组织断裂,关节积血或撕裂的韧带嵌入关节内,使行走疼痛,出现跛行。 (5)局部明显压痛。压痛多在外踝前下方,则是单纯韧带损伤;压痛若多在外踝或踝尖部,则可诊断是否并有撕脱骨折。 (6)内翻痛。即握住患肢前足,使足被动内翻,在踝关节外侧的损伤部位出现疼痛,即为内翻痛。如内翻运动超出正常范围,外侧关节间隙增宽,距骨在两踝之间旋转角度增大,表示外侧韧带完全断裂。 3 .处理方法 (1)在现场急救时,立即用拇指压迫痛点止血,同时做强迫内翻试验,检查韧带是否完全断裂,并立即给予冷敷,局部加压包扎,休息时应抬高患肢。 (2)较轻的韧带捩伤以粘膏支持带固定,并以弹力绷带包扎后,应立即敦促其活动,必要时可于第二日外敷止血、活血化淤的药物,但一般认为用支持带及早期活动是最好的方法。 (3)较重的外侧韧带捩伤,肿胀及肌肉痉挛较明显。消除肿胀是首先应考虑的问题,且压迫包扎非常重要。24小时以后,根据伤情可选用新伤药外敷、理疗、针灸、按摩、药物痛点注射及支持带固定等,并应及早锻炼踝关节功能。 (4)对严重的韧带撕裂,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二)膝半月板损伤 1 .损伤原因 在篮球运动中,由于落地不稳、转身跳起、跨步移动、进攻受阻等技术方面的问题,膝部负荷过大、过于集中或膝关节周围各肌肉群力量发展不均衡、膝关节稳定性差等原因易造成膝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较多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其急性伤多为间接外力引起。半月板损伤多有并发损伤,如内侧副韧带断裂、十字韧带断裂、滑膜和关节囊损伤等。 2 .症状与诊断 (1)伤后剧痛,呈牵扯样、撕裂样持续痛。其疼痛特点是早期范围大,随病情发展而缩小并逐渐集中在局部,因而临床上表现为疼痛剧烈,痛点集中。 (2)半月板损伤后的异常活动刺激滑膜,久之,出现无菌性炎症反应,使分泌增多,渗出增加,造成关节内积液、积血,出现淤血和肿胀。 (3)出现伤后膝关节屈伸活动严重受限的功能障碍。 (4)膝伤后,出现做膝屈伸活动时突觉有异物“卡”住而不能活动的绞锁现象。多数人经主动或被动活动后可自行“解锁”。 (5)膝关节活动时有关节响声。这是由于半月板破裂后,当膝关节活动时股骨与距

运动损伤试题及答案

一、如何认识运动损伤的潜在原因及其致伤条件在运动损伤发生规律 中的作用。(试举例说明) 答:概念,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主要与两个潜在因素有关: (1)运动项目的特殊技术要求; (2)身体某些部位的生理解剖弱点。 在教学训练安排不当、局部负担过重等直接原因的作用下,导致专项运动的特殊技术要 求与局部解剖生理特点不相适应,就容易发生损伤。 例如: 篮球运动:1膝关节呈半蹲位(130°~150°)滑步、进攻、防守、制动、踏跳、发力及屈伸、扭转; 2 膝关节此角度为其解剖生理弱点处,稳定性相对减弱,其稳定性此多依赖于股四 头肌和髌骨维持。——髌骨劳损 投掷铁饼:1膝关节呈半蹲位完成旋转、屈伸、扭转、发力等动作 2膝关节此时的角度恰恰是其解剖生理弱点,稳定性相对减弱,易发生内外旋(翻)及关节面间的“不合槽”运动 ——膝关节损伤 体操运动 1悬吊、转肩等动作使肩部承受的牵拉力很大 2肩关节悬吊位运动时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肩袖肌维持,其又极易受到肱骨大结节 和肩峰的挤压和摩擦 ——肩袖损伤 二、在学校体育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有何特点?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的发生特点:运动损伤由于运动项目多,因而伤种很多。从发病率上看,各个项目 及各个部位的损伤各不相同,但总体上是小伤轻伤多、软组织损伤多、慢性损伤多、复合性损伤多、严重伤及急性伤少。 在慢性小损伤中,有些属陈旧性损伤,但更多的则是劳损,属运动技术伤。 (一)肌肉、肌腱及韧带 急性伤少,慢性小损伤多。这一类损伤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纤维结缔组织的损伤性炎 症及变性,俗称“末端病”。是治疗最困难的运动损伤之一。 (二)关节软骨损伤 如髌骨软骨病、骨关节病等,大多系劳损所致。其主要的病理变化为软骨的退行性变。 由于软骨受伤后难以完全再生,因而治疗也较为困难。 (三)骨组织劳损 最常见的是疲劳性骨膜炎及骨折。前者一般改变训练方案,多可自愈,不直接影响训 练;而疲劳性骨折则愈合困难。 另一类型是骨软骨炎。对这一类骨化中心慢性损伤的防治,须予以重视。 (四)关节不稳 发病虽少但种类繁多。常见有膝直向不稳与旋转不稳;肩关节前后不稳;肘关节内侧 不稳;踝关节内外侧不稳等。 关节的稳定主要依赖于骨骼、韧带及肌肉共同维持。有的关节不稳是一种因素引起的,

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处理办法

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处理办法

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处理办法 一、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就是我们常说的“腿抽筋”,它是一种强直性肌肉收缩,不能缓解放松的现象。 引发原因:冬季或清晨运动时,由于气温较低而多发;运动前未进行适当的准备活动,容易引起抽筋;或小腿肌肉受到冷的刺激,均会引起肌肉痉挛,抽筋。 处理措施:如果大家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肌肉抽筋千万不要慌,应该逐渐减慢运动速度,停靠在路边或跑道边,不要在路或跑道中休息,以免影响其他运动者的运动。抽筋时,用手握住抽筋一侧的脚趾,用力向腿部方向按压,另一手向下压住膝盖,使腿伸直,重复动作,待疼痛消失时对抽筋部位肌肉进行按摩。 温馨提示:在跑步中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尽可能减少抽筋的风险。 二、肌肉酸痛 运动一段时间后,通常都会感到大腿和小腿的肌肉酸痛僵硬,尤其在隔天疼痛感最强。肌肉酸痛,属于运动中的正常生理现象。肌肉收缩产生能量的同时,氧气供应不足,乳酸堆积,将刺激神经系统,引起疼痛。 发生原因: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够充分或者是运动后没

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拉伸放松,使得疲惫的肌肉没有得到良好的休息。 处理措施:运动中如果发生肌肉酸疼,可以适当的减小运动量,慢慢的降低运动的速度,拉伸或按摩发生酸疼的肌肉。(肌肉的拉伸方法我们在之前的康佰瑞课堂中都教过大家了哦!) 温馨提示: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和运动后的拉伸放松是预防肌肉酸疼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哦。 三、脚踝扭伤 常见的是在跑步时跌倒、滑倒而致的脚踝扭伤,扭伤时,脚踝发生剧烈疼痛。 发生原因:多发于一些运动姿势不正确的人群中。另外因为运动前热身不够全面容易引发脚踝扭伤;或者是运动场地不平整以及运动鞋不合适等都会引起脚踝的扭伤。 处理措施:一般来说,脚踝扭伤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期。如果扭伤后能够对脚踝及时进行正确处理,能够大大改善损伤的严重性,缩短恢复期的时间。 脚踝扭伤处理措施遵循一个RICE原则: 1.R(Rest)休息:脚踝扭伤后应立即停止运动,制动休息,防止重复损伤和加重损伤。 2.I(Ice)冰敷:损伤后应该及时根据所处的环境,寻

几种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及防治

几种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及防治 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课中许多运动实践内容对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体质水平,增进健康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中,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提高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哪些运动可能损伤及如何预防(2).识记几种损伤处理方法(3).理解损伤原因及预防措施(4).初步掌握损伤的处理方法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损伤的分析、学习,提高学生对损伤的认识及带来的危害,从而培养学生在运动中的预防和伤后处理能力 (2).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中不安全因素的认识能力 3.思想感情方面 (1).通过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3).树立“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意识 重点,难点:1.产生原因和预防是重点,因为在课中教师与学生未对损伤原因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学习产生原因可以提高学生对该运动的认识,作到防患于未然 2.处理措施是难点。因为一旦出现如流血,骨折等损伤出现,学生难免惊慌失措,不易做出正确反应,故定为难点 第一部分: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1.损伤原因(穿插讲解预防手段) 1.1思想因素 在开学第一节课,易引起运动损伤的教材学习前对学生进行安全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增强预防观念,并关注易引起损伤的小事,如鞋,鞋带,服装,钥匙扣等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教师对运动伤害在思想上认识不足,在课前、课中、课后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健康状况,未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练习。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想麻痹大意,冒失冲动,急于求成或畏难,害怕而产生犹豫不决或过分紧张而造成运动损伤。 1.2场地器材的缺点

篮球调查报告

篮球运动一直是最具吸引力的体育项目之一,有很强的 锻炼价值;但是篮球运动集技战术多样、对抗激烈等特点,使得从事篮球运动的人容易造成一些或轻或重的损伤。这些损伤不仅困尤运动员正常的训练和比赛,缩短其运动寿命,而且严重阻碍了篮球运动健康发展。由于篮球运动损伤的场合、人员、部位较多,影响因素复杂,提示我们有必要了解当前有关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全面研究提供参考。 1 不同人群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现状 篮球独特魅力,吸引了不同人群的广泛参与。除学生、专业运动员外,企事业单位员工及行政人员也非常喜欢篮球这项运动:因此决定了篮球运动损伤的多样性和不统一性。需要我们区别对待认真研究。 1. 1 高校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现状 大学生作为参加篮球运动最广泛的人群,其运动损伤最 为全面并具有代表性,因此有关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也就相对较多较为全面。朱玲[1 ]对在校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踝、膝关节受损伤者最为普遍。郑慧 芳[2 ]、丁健[3 ]与朱玲持相同观点。郭秋荣[4 ]则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研究,认为:高年级参加篮球运动的学生的损伤率比低年级高,分析其原因,一是运动时间长、次数多,且不注重准备活动;二是对抗激烈程度高,技术动作难度大,以致出现错误、犯规动作导致受伤;三是科学运动能力不足。郑琳[5 ]等对高校篮球专修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了研究, 发现:球龄在5年以上的篮球专业运动员,几乎都有受伤史,平均受伤率在80%以上,人均受伤2~3处,训练年限越长,发病率越高。 总之,国内关于高校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较为全 面,各方面分析得也比较深入,较细致,为研究篮球运动保健奠定了基础;但是关于高校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文章中大都没有涉及心理方面对篮球运动损伤的影响。关于损伤发生率较低的部位研究较少,且很少研究提及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发生后的紧急措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 2 儿童、少年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他们的生理和 心理机能尚未成熟,技战术水平低,加之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 较成人更易造成运动损伤,且损伤的部位较多,损伤程度较重。为提高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吸引广大家长将孩子投入到篮球运动中来,对儿童少年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显的尤为重要。1999年,我国著名学者史清钊[6 ]在《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报告及病因学分析》中,对全国青少年男子篮球联赛运动员运动损伤率、运动损伤部位等进行了调查,根据运动专项特点和少年儿童年龄特点进行了病因分析,指出青少年由于思想不成熟、处在身体发育期易产生疲劳、比赛经验不够丰富、自我保护意识差、技术动作优缺点等原因造成运动 损伤,并提出了宝贵预防建议。刘谦[ 7 ]从不同的角度着重分析了儿童少年篮球运动员受伤部位和致伤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和方法。总之,国内关于儿童少年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较少,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未得到重视:对如何提高儿童篇二:2015年篮球产业分析报告 2015年篮球产业分析 报告 2015年4月 目录 一、篮球在中国地位仅次于足球,联赛规模与球迷数有较大增长空

篮球运动中常见损伤发生的原因分析

篮球运动中常见损伤发生的原因分析 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1101班 胡香 110805112 摘要: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掷等多种多样动伤所组成的快速、激烈、多变、综合性体育运动,这项运动深受广大学生和体育爱好者的喜爱。然而由于篮球运动的特点,使得篮球运动存在较多的运动损伤危险。本文通过对造成篮球运动的损伤机理和损伤原因以及损伤发生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如何做好预防,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从而保证正常地进行篮球运动训练和比赛。 关键词:篮球运动;常见损伤;原因 篮球运动迅猛发展,我国篮球运动水平已向世界强队冲击。为了使我国的篮球运动后继有人,不仅要有一支世界级水平的国家队,而且还要培养出强大的后备人才,特别是要抓好青少年的篮球训练工作。青少年是我国后备人才的生力军,是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点,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在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训练过程中不仅要抓篮球的技战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还要注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运动损伤的防治工作。研究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运动损伤的患病率及其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并对此提出对策与建议,对于增进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促进篮球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篮球运动中经常损伤的部位和症状 由于篮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导致的运动损伤的发生。最常见的损伤有跌倒、跳起抢球落地不正确(踩在别人脚上或被踩)、急停、急转、冲撞或因场地不平、或场地过滑而引起的急性损伤。轻者擦伤或韧带拉伤、重者可用发生骨折或脱臼。一般常见的有踝关节韧带的扭伤或骨折、膝关节挫伤及半月板损伤、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掌指及指间关节损伤等。 1.膝关节挫伤及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挫伤及半月板损伤在篮球运动中也是较容易发生的一种损伤, 大部 分损伤主要是由于间接外力使屈曲着的膝关节突然扭转致伤。当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时,关节的稳定性差,半月板向后方移位,此时若突然过度扭转、伸膝或外旋伸膝,半月板来不及退开而被挤压,可引起内侧或外侧半月板撕裂。在教学中,学生争球、切入投篮时跳起或落地往往同时伴有身体旋转,跳跃后落地不正确。技术动作不协调或不熟练,使膝关节突然扭转,都可以发生内侧或外侧半月板的损伤。 2.踝关节韧带的扭挫伤 篮球运动的踝关节韧带损伤在篮球运动损伤中占大部分。由于篮球运动的对抗性强,跑跳频繁、高空争夺激烈、攻守变换快。如跳起投篮、“盖帽”、抢篮板球、抢断球等动作都要求运动员不断起跳,不断改变身体姿势。由于学生在篮

运动损伤的表现及处理方法

在运动中发生损伤是很常见的,运动损伤中急性多于慢性,急性损伤治疗不当、不及时或过早参加训练等原因可转化为慢性损伤。 1、肌肉韧带拉伤: 内因:训练水平不够、柔韧、力量、协调性差,生理结构不佳。 外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气温、湿度、上课内容不好,教练专业水平不够。 预防:选教练、场地及适当的课程,在正常天气情况下锻炼、准备活动充分、循序渐进。 处理:24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24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 2、关节扭伤: 内因:技术掌握不好、协调性差,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小、生理结构不佳、疲劳产生体力差。 外因:准备活动不够、场地滑、器材使用不当、教练、内容不好(动作速度快、转、跳多)。 预防:准备活动充分、了解设备使用、循序渐进,让教练或自己速度放慢。 处理:24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24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 3、心力憔悴: 表现:人发冷,多汗、脸色白或红、头痛、晕、虚、筋疲力尽。 预防:教练或练习者要注意运动量的控制。 处理:离开热的地方,宽衣、湿衣。清醒后给他慢喝些水、注意观察,病人当天不要多运动。 4、运动疲劳: 表现:心悸、心动过速,运动后血压、脉搏恢复慢,内脏不适、血尿等;人发冷,多汗、脸色白或红、头痛、晕、虚、筋疲力尽。 原因:训练方法不对、不循序渐进、系统训练,运动量大、训练时间多长、休息不充分等。 预防:安排合理的训练时间、计划,注意劳逸结合。 处理:调整锻炼计划,运动量,循序渐进、进行系统训练、全面训练。 5、重力休克:

中学体育活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

中学体育活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 发表时间:2012-02-06T11:22:03.080Z 来源:《素教教师》2011年10期供稿作者:袁萍 [导读] 在体育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学校体育活动也随之增多,学生也越来越喜欢体育运动 摘要:在体育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学校体育活动也随之增多,学生也越来越喜欢体育运动,但常常因缺乏一定的运动卫生知识,出现运动损伤后没有应急措施,受伤后往往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严重者甚至导致终生遗憾。因此,研究如何预防运动损伤以及损伤后的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学校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的预防问题我发表一下自己的几点见解。 关键词:体育活动运动损伤预防 体育活动中学生较常发生运动损伤,损伤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发生损伤怎么办?针对这些问题,本人试从体育活动的特点和身体各关节部位的特点来分析运动损伤的原因和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损伤后的处理办法,为改进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1.1 教学生简单的自我保护 当前中学生对运动卫生知识认识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学生不明白做热身活动的意义,认为无所谓;学生剧烈运动前,甚至平常体育活动中,不知道如何做热身活动;发生伤害时不知道如何去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处理以减少伤痛;受伤后不知道更好的进行恢复。另外,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抗挫折能力比较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因此体育课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必不可少,如身体失去平衡应立即向前或向后或向左向右跨出一大步,以保持平衡;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先着地,同时屈膝缓冲;在身体很疲劳或生病期的时候,暂时不进行些剧烈运动,甚至不参加运动等等。 1.2 强调体育活动前准备活动的意义 准备活动的目的在于能使机体逐步地进入运动状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进行各种预备练习,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并达到适宜水平,加强各器官活动和各功能活动(特别是植物神经功能)的兴奋性,为机体正式进入运动状态起到预热作用。在进行体育锻炼前做好充分的体育活动,对于体育锻炼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在问卷“你认为在体育比赛或测试前有必要做准备活动吗?”一问中发现只有32%的同学有必要做:42%的同学回答无所谓,做不做一个样;26%的同学回答做准备活动是浪费体力,不要做(其中女生占多)。上述后两种认识均导致了对体育锻炼前准备活动的重视不足,往往引起各种运动损伤的发生。那么准备活动的作用有哪些呢?促使代谢活动旺盛,提高机体呼吸及循环功能;⑵利于氧气吸入及运输,提高氧在体内利用率;⑶提高体温,使肌肉、肌腱的供血充分,预防肌肉撕裂伤及肌腱断裂;⑷增加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的柔韧性;⑸促使身体内部各功能器官进入运动适应状态,有效预防运动创伤发生;⑹充分发挥机体运动功能,提高运动效果,提高运动成绩。 2. 注重运动损伤的预防 教师要多次强调安全问题,让学生知道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如着装轻便、大方,不拖拖拉拉,不穿高跟鞋,不携带尖锐物品,如小刀、钥匙等、不佩带胸针等饰品,不留长指甲等。此外,上课要听从指挥,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未经允许不擅自离开队伍,尤其是投掷类和接力项目。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意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2.1 准备活动 现在上体育课一般是由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做准备活动,学生也就照搬的模仿做,没有目的,没有主动参与到“实践”中来,致使有些学生知道在运动特别是剧烈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但是也不知道如何做,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以及做到什么程度,很多学生上了几年的体育课,要他们自己做准备活动,他们站在那不知所措,还会问老师要做些什么。所以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做准备活动,要做到什么程度。可以在上课时叫体育委员或指定同学领做准备活动,教师在一边观看,指导,做的不充分要指正,不够时要加大点运动量,做得太多太累时要及时提醒。 2.2 加强学校场地器材管理 学校要组织人员定期检查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时维修和增添器材设备,尤其是室外体育器材,如单杠、双杆、爬杆、爬绳等,受日晒雨淋,天长日久容易发生段裂。 场地是一堂实践课进行的必要条件。在教学和组织比赛时要特别注意场地是否平整,及时清除小石块,防止绊脚引起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的发生。还有跳远时沙坑没有平整好或沙子过少或者沙坑中有同不玩耍时留下的砖头和石块等都有可能造成损伤,等等。 上课前老师也要检查场地器材,特别是要检查器材的摆放是否合适,例如:跑的项目中最好不用球作标志物,尤其往返跑和蛇形跑等,若用球作标志物一旦学生无意触及它,它容易滚动而离开原有位置,可能让学生绊脚,更甚者脚踩球造成严重的伤害事故的发生。此外在投掷课后不宜将危险器材如铅球、铁饼、标枪等随意摆放在操场上,以免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学生因好玩致使人身伤害。 2.3 区别对待 对“吃不饱”的学生和“吃不了”的学生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对有疾病的学生要妥善安排;对技术差、技能差、不听话的同学要做到心中有数。 2.4 练习方法要合理 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运动技术,科学地增加运动量,注意练习组与组之间的间隔放松,以及防止局部负担过重。在投掷项目的教学中,教师要严格对学生的位置加以限制,严禁对掷、乱跑随意改变间距的现象发生。 3. 常见运动损伤的治疗 经调查300名学生中发现最常见的运动损伤有踝及足部的损伤和膝关节的损伤最易发生,经问卷调查此类损伤占总运动损伤的95%左右而且现在很多学生在发生损伤后不知道如何处理,有时甚至还朝相反的方法处理。在问卷“假如你在跑步或打篮球时意外踝关节扭伤,你会如何处理?”的回答中竟然有3成多的学生回答赶紧用手擦、揉,不到半数的学生回答用冷水或冰块敷在踝关节。所以培养学生处理(治疗)运动损伤的方法和技巧是重要而有意义的。 4. 排除体育活动中的心理障碍 体育运动的复杂性、竞技性和社会性,对学生心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学生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恐惧。如看到跳箱、双杠等器械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和预防

?概述 ?常见得运动损伤 ?如何预防 ?小结 ?制作人:xx春景 ?年月日 概述 “人虽然不能享受生命得永恒,但体育锻炼却能延长生命之时钟、” 事物发展必然有两重性,体育xx、 在现在得生活中,经常能使劳累得大脑休息一下,让饥饿得肢体重新发达起来,就是体育运动得天职、 体育运动中,不管任何原因造成得损伤都称为运动损伤、 常见得运动损伤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踝关节扭伤 疲劳性骨膜炎 骨折 关节脱位 脑震荡 重力性休克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局部皮肤或粘膜破裂,伤口与外界相通,常有组织液渗出或血液从自创口流出,称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在体育运动中,常见得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有擦伤、撕裂伤、刺伤。这些损伤得共同特点就是有伤口与出血。 擦伤就是身体表面与粗糙物相互摩擦造成皮肤组织得损伤;撕裂伤时由钝物打击所引起得皮肤与软组织裂开得损伤;刺伤则就是由锐利器物刺入人体内所致得损伤。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得处理方法 处理轻度擦伤就是应进行伤口表面消毒,注意保护伤口卫生。处理严重得擦伤、撕裂伤、刺伤时,则需清洗伤口,并用抗菌药物治疗,伤口大者还须及时进行缝合、包扎,对有可能受污染得伤口,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局部皮肤或粘膜完善,无裂口与外界向通,损伤时得出血积聚在组织内,称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常见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有挫伤、拉伤、与扭伤。损伤部位包括肌肉、肌腱、筋膜、韧带与关节囊等。这些损伤无裂口与外界相通。 损伤就是由于打击、挤压、碰撞、摔跌等钝力直接作用与人体,使局部软组织受损而造成得;拉伤由于突然而不协调得动作使肌肉、肌腱、筋膜或韧带受到过度牵拉所致;扭伤就是因动作不慎,如蹩扭、拧转、挤压等使关节发生超长范围得活动,使韧带与关节囊受到损伤。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得处理方法 减少或停止受伤肢体得局部活动或作局部固定,就是受伤肢体得到休息。

篮球运动损伤

浅谈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篮球运动具有激烈的竞争性,由于身体接触多,对抗强度大,空中动作多,故在篮球竞赛和训练中 易造成运动损伤。本文通过对中学生运动损伤原因的探析,旨在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增强运动员自我 保护意识,减少运动损伤的机率,为篮球运动的正常开展和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篮球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1前言 现代篮球运动是快速激烈对抗情况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体育项目,具有竞争性、趣味性强的特点,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由于篮球运动技术构成的广泛性, 战术体系的多样性,决定了它对运动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和完成动作准确协调性 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目前中学生运动员受训练水平,运动强度及自我保护意 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运动损伤呈高发态势[1]。对此,须引起高度关注,运动 损伤的后果不容低估,轻者影响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妨碍运动成绩提高,缩短 运动寿命,重者则带来终身残疾,过早断送运动生涯。鉴于此,本文通过对篮 球运动损伤原因的深入研究,并针对运动损伤预防的不力状况,提出具体的措 施和建议,旨在充分认识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努力做好防范工作,最大限 度的减小运动损伤的发生,从而保证篮球训练的正常进行和中学生的健康成长。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为宜兴市10所中学的部分中学生。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向宜兴市10所中学部分学生发放问卷,了解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现状及 原因,采用即发即收的形式。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68份,有效问卷359份,回收率92%。 2.2.2走访交流法 到宜兴市部分中学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与教师学生的接触,对他们的教学训练 情况,以及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深入的了解,为课题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

乒乓球运动损伤-下肢

下肢主要肌肉损伤 配图:酩腰肌.股四头肌、股内收肌群(长短耻股大)、胭绳肌。 骼腰肌损伤多为急性扭伤也可发生于生物力学缺陷和反复酸关节曲屈导致的肌腱慢性退行性改变。 股四头肌损伤多为扭挫伤或肌纤维撕裂,严重损伤时可导致肌肉断裂。 股内收肌群当機关节突然遭受过度外展暴力时,常使件内收肌群于其起点处受损,重者可致肌肉、肌腱部分或完全断裂。长期遭受反复牵拉.损害,又可导致骨内收肌群的慢性损伤。 胭绳肌损伤是大腿后侧半膜肌、半腱肌和股二头肌发生强有力的离心收缩。 【病因病机】 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长期处于半蹲位快速移动步法,要求膝关节曲屈、伸直等快速动作变换,股四头肌、酩腰肌等承担较大的负荷,导致股四头肌、豁腰肌、胭绳肌在快速移动及转身动作时造成损伤。 【诊断】 (一)临床表现 骼腰肌损伤后腹股沟深部疼痛,腰椎活动度明显受限,屈體肌紧张压痛。 股四头肌损伤后,骼前下棘及股竹箱内、外侧疼痛剧烈,有肿胀和压痛,行走不便.完全断裂时可在断裂处触摸到凹陷痕迹。重者可有明显跛行,滕关节屈曲多不能达到90° o可于伤后数小时出现皮下瘀血斑或形成血肿,穿刺可抽出血液。 股内收肌群损伤后表现患肢验关节及膝关节稍屈曲、外旋,大腿内侧疼痛和抗阻力疼痛,行走时岀现跛行,大腿内收、外展受限,“4”字试验阳性?急性损伤后局部可有明显肿胀及皮下瘀血斑.完全断裂者在肌肉抗阻收缩时有异常隆起,并可触及断裂的凹陷。慢性损伤者局部一般无明显肿胀,多有股柠内侧的固左压痛点,大腿内侧近端活动时疼痛,有时可触及硬化变性的肌肉。 胭绳肌损伤后通常在被动牵伸膝伸肌肌抗阻屈膝时疼痛,急性、严重损伤后可在损伤部位及远端观察到瘀斑, 较大的撕裂后可扪及肌腹部有明显凹陷和裂隙。潜在有神经根病的患者出现神经症状。 (二)检査 下肢肌肉损伤或断裂时,相应肌肉肌腹或肌腱处有疼痛,特别是负重和抗阻时疼痛剧烈,肌力、肌张力减低。少数肌纤维损伤时肌力、肌张力可正常。24-48小时后,出现肿胀、僵硬、挫伤.功能和关节活动度受损。 (三)影像检查 肌肉超声检查可以明确提示相应肌肉损伤部位及程度」 MRI检查能明确诊断及损伤程度,对治疗有准确的指导意义。 【治疗】 (一)手法治疗 最初24-48小时,保护损伤部位、加压.冰敷.固左制动、抬髙患肢,以预防血肿。并可给予淋巴回流手法治疗处理。中后期进行肌肉被动牵伸手法治疗。 (二)药物疗法最初72小时避免使用非曲体类抗炎药,因其可能增加岀血,晚期有必要短期使用非笛体类抗炎药,以预防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148团中学谢斌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运动损伤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2、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简单的处理原则、方法。 教学过程: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 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 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 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 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 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

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四、常见运动性损伤的处理 (一)擦伤 1.原因与症状因运动时皮肤受挫致伤,如跑步时摔倒,体操运动时身体摩擦器械受伤。擦伤后皮肤出血或组织液渗出。 2.处理小面积擦伤,可用红药水涂抹伤口即可。大面积擦伤,先用生理盐水洗净,后涂抹红药水,再用消毒布覆盖,最后用纱布包扎。 (二)撕裂伤 1.原因与症状在剧烈、紧张运动时,或受到突然强烈撞击,造成肌肉撕裂。其中包括开放伤和闭合伤两种。常见有眉际撕裂、跟腱撕裂等。开放伤顿时出血,周围肿胀。闭合伤触及时有凹陷感和剧烈疼痛。

篮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及预防措施论文

篮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及预防措施 篮球是当前男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不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都表现积极参与。然而由于篮球运动是一项大强度的激烈的结抗性竞赛项目,加之男生好胜心强,盲目模仿高难度技术动作,或在大强度的训练比赛中由于方法不当,随之而来的就是比赛和训练中出现的各种运动损伤也不断增多,这与学校体育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相违背。因此,在教学训练中如何预防减少伤害,从而使得篮球运动更好地为促进学生健康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一、篮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 运动损伤是指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如:挫伤、扭伤、拉伤等都统称为运动损伤。篮球运动损伤是特指在参与篮球运动时发生的损伤。运动损伤的发生和运动训练安排与运动项目与技术、运动训练环境、场地设施等多种因素有关,篮球运动觉的损伤有: (一)皮肤擦伤。由于场地不平整、湿滑或同学们相互牵绊而导致摔倒与在面摩擦,在手掌、膝盖、背部等部位出现擦伤,也或由于学生指甲过长在争抢球时划到对方的脸、手等部位。治疗不及时,作品易感染化脓。 (二)掌指关节挫伤。由于学生球性生疏,接球动作不正确,从而使手指触球时受到正面或侧面外力的冲击,被动的使掌指关节或指间节向背侧掌侧过度屈伸,引起关节囊撕裂,侧副韧带及关节软骨的损伤,致使手指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出现手指畸形。 (三)踝关节扭伤。踝关节由胫、腓骨的远端和距骨构成,外踝比内踝长,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跖屈时,踝关节有较大的活动度,足内翻肌群的力量大于足的外翻肌群。踝关节内侧的三角韧带力量强于外侧的距腓前韧带力量,限制了脚迅速外翻的能力,使内翻的牵制力较弱。当脚踩到他人脚上或不平整的地面上而使身体失衡时,体重落到歪曲的脚掌上,从而造成脚踝外侧韧带撕裂而损伤,这也是在球场上发生运动损伤的最多的例子。 (四)膝关节扭伤。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损伤主要是关节韧带扭伤,严重的可合并半月板损伤。在急起、急停、突然改变运动方向或路线时,膝关节屈曲,小腿突然外展外旋,或者足及小腿固定、大腿突然外展,使内侧副韧带本身纤维过度牵扯可部分断裂,严重时合并发生半月板撕裂。膝关节的慢性损伤主要是髌内劳损,防守滑步、进攻起动、急停与跑动上篮,膝关节处于半蹲位,关节负荷量大,或训练中滑步练习与跳跃练习过多,使股四头肌包绕髌骨的张腱膜与韧带所承受的牵拉张力,以及髌骨、股骨相应的关节软骨面上所受的应力与“摩擦”加大而造成。中学生处于骨生长较快的青春期,更要防止牵引性的软骨损伤。 二、预防措施 中学生处于骨生长较快的青春期,在教学训练中,教师要时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加强学生防伤观念,具体传授如下: (一)踝关节损伤的预防:(1)重视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关节协调训练,如负重起跳、跳绳等练习,使踝关节周围内肉、韧带得到锻炼,增强踝关节的力量、平衡和协调能力。(2)掌握起跳后落地的正确动作,在跳起下落时,有意识地将左右脚外展成300~600角,尽量使双脚全脚掌同时着地。这样可对限制踝关节活动范围起到稳定作用。(3)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训练和比赛前,首先作好准备活动,使全身各部位充分活动开,尤其是踝关节。(4)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如遇到跳起落地时感到不稳,应迅速地减力缓冲,不要强行站立,甚至可以利用滚翻来减力。 (二)掌指关节操作预防:这类损伤在篮球训练和比赛当中较常见,大多数是因为准备活动不充分,手指间韧带和关节未活动、接球动作不规范、受到球的撞击而受伤,轻则挫伤,重则很可能造成骨折,两点可采用:(1)准备活动充分,手掌、掌指各关节韧带都要得到充分牵拉。(2)注意规范接球动作,双手或单手接球时自然外展约300~450,自然张开,尤其是拇指应向上而不是向来球方向。

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其处理导语:不论专业运动员,还是为了身体健康而进行体育运动的业余爱好者,在体育运动实践中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并且是期待解决是,即运动损伤问题。运动损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严重的,他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学习,同时不能参加体育锻炼,严重的还可以使人致残,甚至死亡,对开展体育运动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心理影响。 因此,不论运动技术水平如何,只要进行体育锻炼时进行必要的防护,避免损伤不是不可能的。因此,对运动损伤来说,防重于治。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一) 运动损伤的概念: 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不同与一般的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损伤,他多与体育运动项目及技战术动作特点密切相关,为此常有些运动损伤便以其运动项目冠名。例如:“网球肘”、“足球踝”、“跳跃膝”。运动损伤也常与运动训练水平,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有关。 (二)运动损伤的分类: 1、按受伤的组织结构分类: 皮肤损伤、肌肉、肌腱损伤,关节软骨损伤,骨及骨骺损伤,滑囊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内脏损伤等 2、运动损伤按时间分类: 新伤和旧伤; 3、按损伤的病程分类: 急性损伤:直接或间接外力一次作用而致伤者,伤后症状迅速出现,病程一般较短 慢性损伤:陈旧伤,急性损伤后因处理不当而致反复发作者;劳损伤,由于局部运动负荷量安排不当,长期负担过重超出了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局部过劳致伤。症状出现缓慢,病程迁延较长。 4、按性质分类: 开放性损伤:伤后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受伤组织有裂口与体表相通。如擦伤、刺伤、切伤、撕裂伤及开放性骨折等。 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或黏膜仍保持完整,无裂口与体表相通。例如:挫伤、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闭合性骨折等。

篮球运动常见的损伤与处理

篮球运动常见的损伤与处理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进攻和防守瞬间交替,突然起动和停止、跳跃和下蹲、体位改变等等,运动员不断地变换动作是篮球运动的特点。因此,篮球运动非常容易出现各种运动损伤。据统计,篮球运动最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依次是膝关节、足踝部、腰部、手部、头面部等。运动损伤的性质多数为关节囊损伤、韧带扭伤、髌骨劳损和软组织挫伤等等。 一、篮球运动损伤的原因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如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内容与正式运动内容结合得不好或缺乏专项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量和强度安排不当;准备活动距正式运动的时间过长。 (二)技术上的错误 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技术动作错误造成损伤,如接球动作手形错误易造成手指挫伤。 (三)练习安排不合理 篮球运动练习安排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锻炼者的生理特点,使局部负担过大,引起微细损伤的积累而发生劳损;或者在教学训练中,不遵守循序渐进、系统性和个别对待的原则。 (四)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在休息不好,患病受伤或伤病初愈阶段,肌肉力量、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的协调性显著下降,警觉性和注意力减退,反应较迟钝,此时参加剧烈运动或练习较难的动作,就可能发生损伤。 (五)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 任何违反规则的粗暴行为都会增加损伤发生的概率。 (六)场地设备的缺点 场地不平整、场地过滑和过硬或运动时的服装和鞋袜不符合运动卫生要求等都是损伤诱因。 (七)不良气象的影响 如气温过高易引起疲劳和中暑,气温过低易发生冻伤,或因肌内僵硬、身体协调性降低而引起肌肉韧带损伤;潮湿高热易引起大量出汗,发生肌肉痉挛或虚脱;光线不足、能见度差会影响视力,使兴奋性降低和反应迟钝而导致受伤。 二、篮球运动损伤的预防 (一)思想上重视 了解参加篮球运动可能发生损伤的原因,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遵守循序渐进、个别对待等教学与训练原则,避免局部负荷过大。 (三)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乒乓球项目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

东莞理工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乒乓球项目运动损伤的原因与 预防——以东莞理工学院公体为例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2012级社会体育3班 指导教师:副教授 起止时间: 2015年11月-2016年5月

乒乓球项目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对动作技巧性要求比较高,身体素质为辅,以有氧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比赛队员之间没有身体接触,因此不像篮球、足球、散打等项目容易受伤;同时也不像体操、滑雪等既需要很高的技术又需要较高的身体素质作保证的运动项目那样容易受伤。即使受伤,伤情很少严重到完全不能参加比赛的程度,因此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基于此,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这一系列研究方法,对乒乓球运动员容易产生运动损伤的部位进行调查与研究,找出正确的预防方法,有效的减少运动损伤。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训练损伤

Table tennis project belongs to the dominant class skills netting item-group, movement of high technical requirements, physical quality is complementary, mainly aerobic power of sport. There is no physical contact between game players, so there is no such as basketball, soccer, sanda project vulnerable; Also don't like gymnastics, skiing and so on need to have both high technology and high physical quality guaranteed sport so vulnerable. Even if the injury, the injury rarely serious enough to completely unable to take part in the game, so don't get enough attention.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interview,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a series of research methods, for table tennis athletes prone to injury sit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find out the correct preventio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ports injuries. Keywords: Table tennis; Athletes; Training inju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