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如何确立三维目标

数学教学如何确立三维目标
数学教学如何确立三维目标

数学教学如何确立三维目标

在教学改革潮流下,数学教学已经被提升到“艺术”的境界,教学不再枯燥、乏味。教学中的知识、水平、德育目标,也就是三维目标显得同等重要。数学教学更应该突破以往教学中三维目标不均衡现象,让学生拥有“思想”,拥有“思维”,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在教学中围绕三维目标这个“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使教学更加适用于新课程。关键词:三维目标随着时代的前进,教学体制持续更新,其中包括了教材的更新、教学理念的更新。就要求教师要具备适合于新课程体制下的教学模式的素质,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水平。数学也是一种“美”的艺术,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的课堂,我们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一堂好的数学课不但仅看教学的结果,同时“教”与“学”的过程也需要注重。课改以后,教学的过程就显得更加重要。对于有形的当然是结果,一味的强调“果”同样会丢掉一个更为重要的、无形的“思想”,当然这个“思想”包括解决问题的水平、数学思考水平和情感、态度、价值现的发展。比如“多题一解”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举一反三的问题,有的教师详细地讲解一道例题,告诉学生就用这种方法做就能够了,接着留了一些练习,一堂课这样就过去了,课堂上学生掌握的很好,课堂气氛也很活跃。看起来,课上的很成功,教学的“果”也充分体现了。但是课程显得就很枯燥,学生只会例题的翻版,变成了纯粹的记忆、模仿的过程,只掌握了解题的方法,并没有掌握其精髓。课程设计每一个环节都有其“为什么”,比如,教材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要学这节课?这节课和前面知识有什么联系?课程为什么这样引入?例题可不能够删改等等。教师真正掌握了这些,才能够对知识使用自如,以桶水示杯水。课堂缺少了“为什么”,再精彩的课堂,学生也不会得到发展。我们要特别注重学生参与的水准以及学生获得的知识、情感、水平等。一般教师可能比较注重学生的行为投入,但现在我们更要注重学生认知的投入和情感的投入。一节课如果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认真的思考、探究,甚至是讨论,最后解决问题,学生才会真正得到锻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体现学生的主体、民主,同时优秀的教师能够给予精彩的点拨,使学生能够越过“点”、“线”得到“面”的飞跃,甚至到“体”。记得听过一节数学课,讲到时,教师给予引申得到,同时与实际生活中“糖水中加糖”、“教室采光”等问题联系在一起,学生既感兴趣,又容易理解。在整个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在动,而且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去思考问题,学生有很多的思考空间,学生收获很大。一节完整的课程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其中,教学目标又应该有几个层次,教学过程也应该有几个方面,结果发现条目越来越多,几乎完成不了。后来发现.如果什么都不能缺的话,那么到课堂上就根本没法上课了。所以一节课不可能尽善尽美,教学内容是要根据不同的主体去定义的。这样就要求教师备课前必须先备学生,学生的具体情况也决定一堂课如何来上。比如,教自己学生的老师可能对自己的课上得挥洒自如,问题难度的选择,如何引入等。在我校的“聚焦课堂中”记得一位大连的老师在上一节数学课的时候,本身是有“备”而来,不过没想到我们学生的水平很高,他所预想的引入以及第一道例题无法再实行下去了,教师就抛开了预想的课件,继续精彩的讲解,结果课上的很成功。这样就需要老师的灵活,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要想到,课堂不能限制学生的思路,同时必须要保证学生是在你的预想范围内去思考,这样除了教师的主导之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爱好等。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一样,一道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从不同的爱好、领域去解决,这样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以及多方面的爱好。事实上,教学目标有两类,一类是预设的,一类是课堂生成的,这要分清楚。我们在讲课的时候,不能一味的注重我们预设的教学结果,而忽略在目标的实现当中的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在我看来,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的描述当中,最重要的是过程性目标。因为过程性目标具有多元价值,有了过程,就有了水平生成;有了过程,就有了情感态度。课程的设计始终要围绕一个“点”来发散,这个“点”也就是你这堂课的“魂”,这个“魂”也体现你所要实现的知识目标、水平目标、德育目标。课程就是要通过这样一个行为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来体现教学的三维目标,然后,要注重你的课的任何阶段、任何步骤.任何活动是不是紧扣着你的目标,有没有达成这个目标。这个目标是你定的,不是我定的,是老师研究了教材,了解了学生后定出的。一节课如果单一的只有知识目标的实现,那么就是失败的一堂课,失去了教学的意义,使学生失去了一定的思想,同时,也失去了一定的水平。有一堂课,本来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比较两数的大小来感受数的大小的相对性,培养孩子的数感。但是,老师却把多一些、少一些当作知识点来解释,什么叫多一些,什么叫少一些,然后在图上画上数字,离得近的就是多一些,离得远的就是多得多。

这就是他的教学目标没有定好,对教材没有理解透,认为仅仅知识目标而已。所以,教学目标必须建立在对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的基础上,不是能够随便定的。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需要教师的指导,也就是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对学生的思考起到激化与促动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表演离不开学生,学生的学习脱离不了教师的轨道,否则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当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当他们提出问题的时候,老师是置之不理,把问题淡化了,还是给予注重;当学生的思维受到防碍的时候,老师是不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和高度给学生一个推动力,推动学生思维的进—步发展;在生生互动的时候.每个学生是不是能够产生自己的意见,是不是会倾听,讨论是不是热烈,有没有深度,问题有没有讨论的价值;在师生互动的时候,老师点拨得到不到位,等等。这样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但能够促动学生思路的升华,也能够培养学生间合作的意识。这些的所有必须保证在围绕“魂”的同时去完成教学,体现出知识的结果和情感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学过程占据了课堂的全部,教学过程都是服务于三维目标的。对于无形的体现在过程中能够充分的体现,这也就是教师上课的区别,也正是教师层次的体现。优秀的学生应该有更高的思维锻炼,差的学生同样也因该有发展,教师要注重一切学生的水平、德育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对于知识目标,它是一个有形的,通过课后练习以及测试完全能够去检验这个果是不是达到了预想目标。教学不是随心所欲的,同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古往今来教学一直是教师所研究的话题,无外乎,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整个环节中体现“教学相长”,这些也正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思想。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课,再优秀的教师在课后也会有遗憾,区别在于有人意识到了遗憾,而在下一次他能够改进。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学的有效性也被列为教学的实质上,它包括课程设计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长期教学发展策略的有效性、教学阶段性目标设计的有效性、学生水平培养的有效性、教学中、实践活动与练习的有效性等。这样教学反思对教师的以后教学就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步入教师前,就听说,在国际上,中国学生的数学水平是最高的,甚至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有的满分的时候。世界上,往往是美国人提出问题,只有中国人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我想,这也证明了中国数学的教学成果,同时也暴露出传统的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了灵魂上最沉重的打击。但愿,中国的教学也能走上一个新的里程,不再是只会解决问题而不会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不要泯灭了学生创新水平。

人教版小学数学全套教材教学内容整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 全套教材教学内容整理

第一单元数一数 1、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1、比多少 2、比长短、高矮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及书写 2、比大小 3、第几 4、几和几 5、加法的认识 6、1~5的加法 7、减法的认识 8、1~5的减法 9、“0”的认识 10、有关“0°的加减法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1、认识立体图形 2、认识平面图形 第五单元分类 1、单一标准的分类 2、不同标准的分类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6、7的认识 3、用数学 4、8、9的认识 5、8、9的加减法 6、快乐的大森林 7、10的认识 8、10的加减法 9、填未知加数 10、连加、连减 11、加减混合 12、整理和复习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1、11-20各数的认识 2、11-20各数的写法 3、10加几以及相应的减法 4、十几加减一位数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1、认识半时、 2、认识整时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 2、用数学9加几 3、8、7、6 加几

5、5、4、3、2 加几2、 6、7的加减法

6、我们的校园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 1、上、下 2、前、后 3、左、右 4、位置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十几减9 2、十几减几 3、用数学解决问题 4、整理复习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1、平面图形的特征 2、平面图形的关系 3、立体图形的关系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数、数的组成 2、读数、写数 3、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4、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5、摆一摆,想一想 1、认识人民币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元、角的加减法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4、整理和复习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认识时间(5分5分数) 2、认识时间(1分1分数) 3、综合整理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 第八单元找规律 Is图形变化规律 2、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 3、数字变化规律 第九单元统计 1、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总复习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改革确定的三个维度的具体教学目标,但从整体上看,“三维”教学目标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还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关注了前两个方面就弱化了另一方面,而关注了后两个方面又弱化了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呢? 一、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是教师将教学目标外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气氛可以感受。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趣化、多样化、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思维的提升,实现体验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的统一。 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法时,为了让学生理解2+3和3+2是相等的,我创设了多种情境,我曾经让两个小朋友站在不同位置分别观察出2+3和3+2;也曾经让学生动手操作,前后两人面对面摆一组小棒,按教师指令分两堆,由于两人观察方法不同,也分别得出3+2和2+3;最后我还设计成操作游戏:“掷积木”,同桌两人中的一个用两块正方形积木,六个面上分别都写上1、2、3、4、5、0这六个数,由一人掷一次,告诉同桌,两块积木最上面的两个面上的数合起来是5,这时让对对方猜一猜,这两个面上的数分别是多

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通过分析、猜测得出1和4、4和1、2和3、3和2。这三种游戏逐层递进,创设了源于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清晰地思考的能力,有效交流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的积极有效的参与为主线,体现了师生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方面的交流和互动,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主体成长过程中生机勃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基本行为和认识取向,三维目标系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方式是“组合变量”,直接影响着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当今的课堂教学应当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采取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知识、文化得到积累。 我曾经看到一个“循环小数的认识”教学片段,课伊始,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出示的两个算式:①64.1÷9.99;②1÷3。算着算着,安静的教室渐渐“乱”了起来。有的学生一边计算一边嘟囔,有的与自己的同桌议论起来,有的干脆停下来对着题目出神。教师微微一笑,示意大家都停下来观察、分析题目里出现的状况。等学生基本弄清了商(循环小数)的特征,教师问大家:“既然循环小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本学期我执教六年级数学,担任六年级四班、五班的数学老师。六(4)班学生33人,六(5)班学生33人。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和暑假作业的检查情况看,少部分学生学习认真,态度端正,基本功较扎实,其余学生基础较差,由于学生基数少,基础较差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这也加大了辅差的难度。 2、主要措施 (1)、让学生不断养成良好的求学习惯。在课堂上做到能专心听讲,积极思维,积极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勇于辩论。 (2)、采取积分制,激励学生做好作业,让学生能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作业中的问题,不懂的能主动向家长、同学和老师请教。认真书写和解答老师布置的作业题。 (3)、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多与学生交谈,鼓励他们自信的看待自己,自信地面对学习,着力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5)、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二、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二),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一),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四、教学设想 教学时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三维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三维目标小学数学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三维目标是指《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确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其中,知识与技能仍然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放在突出地位,后面两个目标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特征(可称之为“过程性目标”)三维目标的确立为基础教育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科学的目标定位小学数学教学要实施“三维目标,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发展,培养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又有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归根到底,学习是学生内部的活动,谁也不能替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一、在教学设计中整合三维目标,真正体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新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教学的基石,同时,它又是裁体学生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必须依托教学活动的过

程来实现,没有过《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三个目标中把知识与技能放在了教学目标的第一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由以“知识为本”转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特征,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正视的课题三维目标的确立为基础教育顺应时代发展作出了科学的目标定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从而适应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使数学教学目标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全面,更能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将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进而决定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浅谈几点看法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理解课程目标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根据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将三维目标进行了分解和重组,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这就是说,一方面,知识技能目标是实现发展性目标的基础和依托;另一方面,过程性目标是实现知识技能目标的中介数学教学过程要把这四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整体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我们应该牢固树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意识,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并在教学活动中努力促成各个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备课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有人提出“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 《课程标准》(或《大纲》)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或《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 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优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法。 5、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

教案中如何写三维目标的设计

教案中如何写三维目标的设计 上传: 汪锦坤更新时间:2013-1-8 18:31:05 教案中如何写三维目标的设计 一、对三维目标内涵的理解 关于三维目标,新课改方案中已提出多年,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些教师总感觉很难把握,甚至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如不少教师把“过程与方法”理解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一)知识与技能(一维) 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要注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 ·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所谓技能目标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一是基本技能。如读、写、算的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智力技能。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 三是动作技能。如绘画、做操、打球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二)过程与方法(二维) 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过程目标的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认识分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通过学习,学会xx结构的归纳和演绎过程。 ·通过学习,理解xx问题解题思路的探寻、分析和综合过程。 ·通过学习,掌握xx解题方法的选择与比较过程等。 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方法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或问题探究的方法,或问题的观察方法,或思维发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决xx问题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 所谓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的情感表现状态有以下几种:一是表现为情绪。情绪是一种较低级的简单的情感,如愉快、激动、紧张等。情绪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产生愉快的感觉。 二是表现为热情。一个人有政治热情,他就对祖国、民族、人民产生深厚的爱,并转化为力量和行为。一个人有学习热情,他就能潜心钻研,做出成绩。 目标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激发起爱国主义的情感; ·通过学习,激发起学习的热情。

三维目标

数学教学如何确立三维目标 在教学改革潮流下,数学教学已经被提升到“艺术”的境界,教学不再枯燥、乏味。教学中的知识、能力、德育目标,也就是三维目标显得同等重要。数学教学更应该突破以往教学中三维目标不均衡现象,让学生拥有“思想”,拥有“思维”,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在教学中围绕三维目标这个“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使教学更加适用于新课程。关键词:三维目标随着时代的前进,教学体制不断更新,其中包括了教材的更新、教学理念的更新。就要求教师要具备适应于新课程体制下的教学模式的素质,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数学也是一种“美”的艺术,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的课堂,我们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一堂好的数学课不仅仅看教学的结果,同时“教”与“学”的过程也需要关注。课改以后,教学的过程就显得更加重要。对于有形的当然是结果,一味的强调“果”同样会丢掉一个更为重要的、无形的“思想”,当然这个“思想”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考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现的发展。比如“多题一解”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举一反三的问题,有的教师详细地讲解一道例题,告诉学生就用这种方法做就可以了,接着留了一些练习,一堂课这样就过去了,课堂上学生掌握的很好,课堂气氛也很活跃。看起来,课上的很成功,教学的“果”也充分体现了。但是课程显得就很枯燥,学生只会例题的翻版,变成了纯粹的记忆、模仿的过程,只掌握了解题的方法,并没有掌握其精髓。课程设计每一个环节都有其“为什么”,比如,教材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要学这节课?这节课和前面知识有什么联系?课程为什么这样引入?例题可不可以删改等等。教师真正掌握了这些,才能够对知识运用自如,以桶水示杯水。课堂缺少了“为什么”,再精彩的课堂,学生也不会得到发展。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程度以及学生获得的知识、情感、能力等。一般教师可能比较关注学生的行为投入,但现在我们更要关注学生认知的投入和情感的投入。一节课如果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认真的思考、探究,甚至是讨论,最后解决问题,学生才会真正得到锻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体现学生的主体、民主,同时优秀的教师能够给予精彩的点拨,使学生能够越过“点”、“线”得到“面”的飞跃,甚至到“体”。记得听过一节数学课,讲到时,教师给予引申得到,同时与实际生活中“糖水中加糖”、“教室采光”等问题联系在一起,学生既感兴趣,又容易理解。在整个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在动,而且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去思考问题,学生有很多的思考空间,学生收获很大。一节完整的课程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其中,教学目标又应该有几个层次,教学过程也应该有几个方面,结果发现条目越来越多,几乎完成不了。后来发现.如果什么都不能缺的话,那么到课堂上就根本没法上课了。所以一节课不可能尽善尽美,教学内容是要根据不同的主体去定义的。这样就要求教师备课前必须先备学生,学生的具体情况也决定一堂课如何来上。比如,教自己学生的老师可能对自己的课上得挥洒自如,问题难度的选择,如何引入等。在我校的“聚焦课堂中”记得一位大连的老师在上一节数学课的时候,本身是有“备”而来,可是没想到我们学生的水平很高,他所预想的引入以及第一道例题无法再进行下去了,教师就抛开了预想的课件,继续精彩的讲解,结果课上的很成功。这样就需要老师的灵活,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要想到,课堂不能限制学生的思路,同时必须要保证学生是在你的预想范围内去思考,这样除了教师的主导之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爱好等。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一样,一道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从不同的爱好、领域去解决,这样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以及多方面的爱好。事实上,教学目标有两类,一类是预设的,一类是课堂生成的,这要分清楚。我们在讲课的时候,不能一味的注重我们预设的教学结果,而忽略在目标的实现当中的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在我看来,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的描述当中,最重要的是过程性目标。因为过程性目标具有多元价值,有了过程,就有了能力生成;有了过程,就有了情感态度。课程的设计始终要围绕一个“点”来发散,这个“点”也就是你这堂课的“魂”,这个“魂”也体现你所要实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课程就是要通过这样一个行为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来体现教学的三维目标,然后,要关注你的课的任何阶段、任何步骤.任何活动是不是紧扣着你的目标,有没有达成这个目标。这个目标是你定的,不是我定的,是老师研究了教材,了解了学生后定出的。一节课如果单一的只有知识目标的实现,那么就是失败的一堂课,失去了教学的意义,使学生失去了一定的思想,同时,也失去了一定的能力。有一堂课,本来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比较两数的大小来感受数的大小的相对性,培养孩子的数感。但是,老师却把多一些、少一些当作知识点来解释,什么叫多一些,什么叫少一些,然后在图上画上数字,离得近的就是多一些,离得远的就是多得多。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朝那中心小学六(2)班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教者张灵军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二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4人。学生整体学习习惯比较好,个别同学基础差,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大多数同学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并且效果较好。新的学期里,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喜欢数学,我还要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

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③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知识。 教学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关键: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三、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英语教案中的三维目标

英语教案中的三维目标

英语教案中的三维目标 【篇一:英语三维目标】 小学英语三维目标 三年级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听、说、认读109个单词(包括文具、人体部位、颜色、动物、职业、数字等6个话题),并能简单地运用。 2、能听懂、会说12组会话。 3、能听、做、演8个游戏。 4、能听、做25个“tpr”活动。 5、能唱8首歌曲。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多设计“tpr”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用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五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养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形成运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华文化的初步能力。 小学英语三维目标 四年级 1、能用所学单词和句型表述周围的人和物并作记录; 2、能用英语描述伦敦及其他地方,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优良情操;

3、能在生活中表述自己将来的打算和采访、记录他人将来的打算; 4、用will谈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写的能力; 5、学会运用形容词比较句型,培养学生比较和描述两个人差异的能力; 6、掌握乐器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和评价; 7、通过学说美国著名城市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有关美国的一些知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8、学会使用was和were谈论过去的事情和情况,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留心身边的每一件事情; 9、能询问及讲述上周末的活动情况,学习掌握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让学生热爱劳动,懂得关爱家人; 10、能描述发生过的事件,描述自己或他人身体不适的状况及原因,掌握一些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变化及发音。 小学英语三维目标 2、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3、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 4、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的反应。 说 1、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重音正确、语调达意。 2、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进行简单对话。 3、能恰当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话。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小故事。

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学大纲 一年级(每周4课时) 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四)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五)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认识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每周5课时) 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4)加法和减法。加法,减法。连加法。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5)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两步计算式题。小括号。 (二)量与计量。时、分、秒的认识。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千克(公斤)的认识。(三)几何初步知识。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直角。(四)应用题。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五)实践活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数、写数,会比较数的大小。2.掌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式题。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和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整十的数,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加法和用加法验算减法。初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3.知道乘、除法的含义和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用口诀求积、求商。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注①:例如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②: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4.初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两步式题。认识小括号。5.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会进行长度的简单计算。6.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公斤),初步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7.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8.初步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和画线段(限整厘米)。9.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10.会解答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会分步列式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11.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三年级(每周5课时) 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一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0的乘法。连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除以一个数。用乘法验算除法。连除。(2)两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验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3)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式题。小括号的使用。(4)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看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设计的 技巧分析 一、数学课堂“三维目标”设计缺失的表现 课程强调“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不能人为分割.在课堂教学设计实践中,由于对“三维目标”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目标概念化和相互割裂的现象.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知识、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它是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然而,由于认识上的片面和观念上的偏差,在不少课堂上,最应该明确的知识、技能目标,反而出现缺失或者变得含糊.“双基”毕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抓手,也是形成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和收获. 二是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现象.由于“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是以往课堂教学所忽略的新要求,一般教师设计这类目标的意识不强,有些教师是有明确的意识,却在设计和操作中明显地出现了“游离”现象:游离于知识、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从而使过程和方法目标的价值丧失殆尽. 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出现了“贴标签”现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并不是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的,只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当前课堂上,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 目前的教学目标设计“只能看到数学的技术层面、文化层面、生活层面、知识层面的事或要求,看不到蕴含于数学之中的用于人的高素质培养的科学思想及方法的表述”.“今天,学生学习数学往往只有两个目标:一个是考试,为了上个好学校,奔个好前程,数学和其他必考学科一样是升学的踏板;另一个是生活需要,有用得上的实惠.但‘用数学’谈何容易,因此难以推行,这个目标难提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基本是空目标.”(方运加《数学教育,科学是纲》)教学目标多样化及对“三维目标”不当分解,致使教师教学中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也就不能给教学行为带来正确的指向,在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方面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对教学的定向作用. 从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之初,应关注的是“使学生获得怎样的数学”,“学生学完这些数学能够做什么”,还要关注学生“怎么学”和教师“怎么教”的问题,教学目标设计优化几乎成了全部教学设计的依据. 二、数学课堂“三维目标”的优化整合 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的诸

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目标

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目标★。 以下是工作计划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目标,供大家参考。计划频道。 全班44个学生经过了一个学年的学习,对五年级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期末测试合格率达到97.7%,平均分数达到85.4,优生率27.3%,多数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按时完成作业,能积极举手发言,认真思考,思维习惯良好,书写比较认真,动手能力提高得也比较快,多数学生都能自己动手操作研究问题。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内容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大块共六个单元:圆、百分数的应用、图形的变换、比的认识、统计和观察物体。内容的呈现体现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删繁就简,突出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同一圆的半径和直径及其关系,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在活动中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应用,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在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制作复杂图形,能有条理的表达图形变换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对称轴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的形状,并画出草图,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的组合。 5、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 6、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并获得成功体验,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难点 1、认识同一圆的半径和直径及其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应用,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制作复杂图形,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对称轴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的形状,并画出草图,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的组合。 5、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 6、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 1、创设生动的情境,从中发现问题。 2、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互动解决问题。 3、注重学习过程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教案中如何写三维目标的设计

教案中如何写三维目标的设计 数学教研组学习资料 学习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一、设计三维目标的依据 如何确立某一个教学单元或某一节课的三维目标,要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 分析教材首先要求把课程标准和教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其次,要回顾该教学内容先前的实践经验和反思。在些基础上,再进一步吃透文本中的“十个着眼点”: 一是目标的着力点;二是内容的重难点;三是资源的开发点;四是落实的知识点; 五是培养的技能点;六是情趣的激发点;七是思维的发散点;八是合作的讨论点; 九是渗透的育人点;十是知识的引申点。 (二)要切实了解学生情况 了解学生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有些教师以为整天和学生在一起,没必要进行专门的了解,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求教师通过多种途径的调查,力求做到“十知道”: 一是知道学生的现有水平;二是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是知道学生的学习环境;四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态度; 五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六是知道学生的学习习惯; 七是知道学生的思维特点;八是知道学生的生活经验; 九是知道学生的个性差异;十是知道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要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 教师在分析学习内容、了解学生情况以及回顾先前教学经验与反思的基础上,开发学习资源和运用教学媒体对教材的顺序、详略、深浅等作适当取舍、加工、提炼等处理,再确定三维目标。而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要求能做到“五个有利”: 一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缩小教材体系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距离,易于建立“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有可能达到发展水平; 二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学,能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懂”的需要和“会”的需要等; 三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学生运用智力,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认真听课,深刻领会; 四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知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实践毕业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生活 的实践 10 级学校教育 07 号 目录 一、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一)创设生活化问题的情 境(二)组织生活化问题 1.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2.设计生活化的探索过程 3.进行生活化的练习设计 二、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有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一)让学生从生活走进数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一)数学教学与 学生的日常生活巧妙结合(二)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实践论文摘要: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设计中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有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

的自主探究意识,这样的学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良好机会和氛围,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数学课生活化激趣探索 正文: 人类“结绳计数” 告诉我们: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和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背景, 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存在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 充分体验到数学的趣味、价值和魅力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践是学习的起点与基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数 学现实”,并依据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进行数学学习活动。因此,要解决当前数学教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背离的难题,教师就要把生活的气息融入数学课堂,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要实现从真实生活走进符号世界。将非数学事物数学化,根据客观现实形成基本的数学概念、法则、定理的转变,对数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作出教学意义的对话与沟通。数学知识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就是引导学生对现实世界的客观事物数学化,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已获得生命意义的经验和生命成长连接起来。在实际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数学概念、数学命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数学知识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使生活世界中的经验得以提升成为“数学”。 (一)创设生活化问题的情境学起源于问,问题是创新的基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教学“ 20 以内退位减法”时,我从小朋友参加游园活动碰到的各种计算问题引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6072 (计划范本系列)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详细 版 When The Goal Is Established, 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Of Organ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Organizational Goals To Be Achieved And The Ways To Achieve Them.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详细版 提示语:本计划文件适合使用于目标确立时,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春去夏来,今年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六年级是小学的最后一个年级,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的教育十分重要,为了使本人的教学工作能做的更好现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0人,其中男生和女生大约各占一半。本班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农村,从去年一年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个班的学习习惯较差,特别是作业习惯的自习习惯,困此必须对其进行培养。另外,还有少数学生的家长到外地打工或开饮食店等,孩子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照看,这样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因此对学生的关心和思想教育也十分重要。 三、教学目标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制数学第九册数学的主要任务目标是: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计算分数乘、除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2、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