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课程标准

植物造景课程标准
植物造景课程标准

植物造景课程标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植物造景》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植物造景》是环境艺术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课程的作用《植物造景》在环境艺术专业课程结构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本课程通过讲授园林植物的运用方法、相互间的搭配以及与其他园林要素的结合组景,使学生能够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营造植物景观、能够与其它园林要素协调组景,在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搭配时,能够考虑种植位置的适宜、环境的适应、功能的要求、比例的得当和风格的协调等问题。了解园林植物较深刻的内涵,为园林经营管理、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养护等岗位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前导课程园林植物、草坪、园林制图与识图、园林史。

后续课程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项目管理。

课程基本理念

在课程的教学项目设计和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项目式教学法,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工作任务。

围绕专业能力目标,以城镇园林绿化岗位工作过程作为教学的主干线,以工作项目为核心划分教学单元,按植物造景工作开展课程教学;教学过程以完成典型工程项目为目标,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

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课程设计思路

要想更好的运用园林植物营造植物景观,首先要掌握部分基础理论知识,植物象征生命的特性,在景观设计中,植物有多种功能,如植物的建造功能、观赏功能、美学功能

等;然后分析不同植物材料景观的营造;再分析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结合组景,并分项布置工作,学生分组模拟或实地完成每项工作。

从植物造景每项工作出发,选择教学内容,并按照从从理论到实践,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安排教学顺序,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内容的安排紧密结合高级绿化工、园林景观设计师、花卉园艺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

以项目为导向,设计了“自主学习、适度导学”思想指导下工学结合的“五步法”教学模式。即明确项目—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学习总结。

注重过程性考核。通过分组完成一系列的植物运用项目,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协作能力等全面而客观的考核。

2.课程目标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在实际环境中营造有人情味的、科学的、有一定艺术性的植物景观。能绘制植物景观平面图、植物景观施工图。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见下表:

3.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

按照专业课程目标和园林绿化职业岗位群的需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植物运用项目为载体,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植物造景的基础知识,一部分是按植物材料、主要造景要素分项学习,详细内容见以下两表:

课程内容表一

课程内容表二

3. 2学习项目设计

4.课程实施

教学条件

软硬件条件

校园花坛和绿地、避暑山庄和市区道路景观及广场、居民区景观等;具备多媒体教学条件,课件资源成熟。

师资条件

要求任课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具备各种植物材料的运用能力,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建议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我院园林学生现状,在教学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教师多主搜集前沿教学信息,及时传授给学生前瞻性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为目标,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平台。

案例分析法:教师对某植物景观平面、效果图进行示范性的综合分析,让学生体会绿地植物景观配置与造景设计的程序和内容。

项目导向教学方法:每一部分的课程教学都围绕某一完整的“项目”工作进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实现课程教学实施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启发引导法:在实训过程中,只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总会有很多的问题,教师设置问题或鼓励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在逐一的与学生讨论解决。最后重申重要的知识点、反复训练应掌握的操作技能。

现场教学:充分利用避暑山庄、市区绿地、校园绿地等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布置项目,教师引导,由学生进行植物景观调查总结。根据学生不同的反馈结果,教师进行讲评,教与学互相促进,融为一体,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的记忆,加快学生的学习步伐。

教材编写

编写“植物造景实训教学指导书”,并对实践教学的目的、意义、项目、方法、要求及其考核等要有明确的规定,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5.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教学评价和考核中贯彻能力本为的理念。变单向教学评价为多元评价,将静态教学评价变为动态评价;变学生被动应对考试为主动参与考核,将结果式考核变为分阶段分层次的过程考核。采用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学评价=过程评价(项目考核)50% + 期末考试评价50%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原则

摘要:公园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主要从科学型设计、艺术性选择以及园林的形式美和意境美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公园植物造景与配置应遵循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鸿恩寺,桂花,园林,公园绿地,植物造景,配置原则 鸿恩寺公园秉持“自然、生态、野趣”建园理念,遵照建设兼具“人性生态、运动休闲、巴渝文化”功能特色名园之要求,择优选用专家设计方案,广泛吸纳民众建议,精雕细琢,打造“十二圣景”,计有:滚雪听桂、喊天堡、翠涌云涯、金桂溢香、鸿恩春晓、琴台结缘、鸿雁留影、清风幽篁、桂憩绿野、鸿恩思泉、鸿顶云霞、江风恋桂。园内广植桂花、银杏、紫薇等观赏乔木3万余棵,香艳四季。其中桂花逾万株,齐聚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大类、60余个品种,集桂之众,品类之全,为全国桂花园林之最。公园50余万平方米绿地打造都市氧吧,鸟语花香,。公园文化内涵丰厚,“咏桂”、“听桂”、“品桂”、“拜桂”、“护桂”、“赏桂”,蕴含“桂花文化”;“天恩”、“国恩”、“民恩”、“师恩”、“亲恩”、“友恩”,尽显“感恩文化”。 鸿恩寺建成前山坡上原本就长有一些零散的桂花,而桂花性喜日光,在全日照条件下,枝叶葱翠,树形优美,着花繁密;亦稍耐荫,但在疏林中或大树下,枝叶稀疏,着花亦少。适于温暖湿润气候,在适宜条件下,一年可抽梢三次,一般春秋抽梢两次。较耐寒,曾有经历短期-18℃低温,成年树无明显冻害;亦较耐高温,气温达40℃时,枝叶无灼伤现象。并且桂花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喜好湿润而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土壤,较粘重土壤生长亦佳,但切忌渍水。嗜肥,施用各种完全肥料后,植株生长迅速、茂盛,但亦较耐瘠薄土壤。在45度左右的山坡岩岭间亦生长正常,其萌发力和再生能力均较强,移植大树时经截干修剪,2~3年即可恢复树冠。 而桂花的生长特性也就为鸿恩寺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桂花园,打造“咏桂”、“听桂”、“品桂”、“拜桂”、“护桂”、“赏桂”一系列内涵丰厚的“桂花文化”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园内“琴台结缘”中170岁树龄的两棵金桂树,成为园中的“镇园之宝”,以缘造景,以缘迎客,共筑佳境,将见证情侣恋人的甜蜜爱情。 1 引言 公园设计是一种艺术创作,公园就是一幅艺术品,这一艺术品中植物是主体因素。植物在公园中发挥了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多结合。植物造景与配置专业性很强,是集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植物栽培学、园艺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又是将科学与艺术融于一体的综合艺术[1]。本文主要就园林中的公园绿地中公园植物造景与配置应遵循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2 科学性设计与配置 植物是有生命的,而且是多种多样,形形色色的,非常复杂。从事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工作,首先必须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2]: (1)植物的形态特征:形态是植物的外观,是对植物的第一感觉。所以,首先必须了解植物的整体形态,枝、叶、花、果(或种子)的特征,分清在植物界属于哪一个系统,哪一个类型,科学上叫什么名字,然后分析其观赏价值。如植物外部形态中的树冠形状就有多种多样,其中乔木有主干直立的尖塔形(雪松等)、圆锥形(圆柏等)、圆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标准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园林规划设计 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必修课 学分:6分 计划学时: 102 适用专业:园林工程技术 1.前言 1.1课程定位 《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集工程、艺术、技术于一体的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园林技术专业中是重要的必修专业课,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园林规划设计这一理论体系,本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具有创新素质和应用素质为目的,能适应现代发展要求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园林规划设计的设计理念、抽象思维和动手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园林规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高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园林规划设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的设计素质、空间想象与空间组织能力;使学生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和技术,学会从功能、技术、形式、环境诸方面综合考虑园林设计,并能正确表达和表现设计内容,提高绘图技能、技巧,为今后参加园林设计与施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园林规划设计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为出发点,将课程基础理论分三个层次:园林艺术、形式和特征,园林布局,园林构成要素;各论部分划分成五大模块:城市道路及广场绿地设计,居住区绿地设计,单位附属绿地设计,公园规划设计,屋顶花园设计。结合具体的设计实例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类园林绿地设计的程序与内容。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按照设计程序完成整套园林设计方案,从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实践教学理念是:观研做悟。包括课内实践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课内实践教学活动具体形式有:借助多媒体案例赏析、模拟成功的园林规划设计作品。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形式有:城市园林调查、园林公司实践锻炼、专题讲座(邀请企业界的园林工程师)、技能大赛活动。 2.课程目标 1.1总体目标 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等职业技能,成为园林企业设计、施工的高技能型人才。通过本课程教学,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 发表时间:2017-04-17T14:45:51.85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作者:杨文静 [导读] 园林绿化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园林绿化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园林绿化设计的水平,本文从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意义、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植物造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这三个方面对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进行阐述。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造景 1、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作用 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一:主要通过阳光在光合作用下吸收大量的CO2并释放出O2,从而达到净化空气及提高空气质量的目的。还有部分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如夹竹桃、大叶黄杨等具有抗SO2的作用;刺槐、桧柏等能够有效吸收HF;冬青、沙枣、紫衫等具有抗Cl2性;柳杉具有抗O3的功效;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可吸收水体中的细菌和有毒物质,具备净化水源的功能。第二: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减少污染等作用,特别是我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和地区经济发展有着极重要作用。第三:为人们提供休闲场所;从艺术上是创造美好的自然景观,缓解人们紧张、疲劳感,让人们远离城市喧嚣、回归大自然怀抱的美好享受。 2、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应以当地的地理环境为基础,尊重当地的文化气息,遵循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当地的气候、土质有效结合起来,在科学的依据下,根据季节变化,设计出色彩多样性的具有当地特色的作品。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2.1遵循科学性原则 要以适地适树和尽量选用乡土植物为基础。在植物造景中不仅要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掌握其对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的要求,还要对所需设计的地域环境和性质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让两者更好的融会贯通,才能设计出完美的植物造景,形成可持续的景观效果。植物造景在植物配置上还应与建筑、道路、山体、水体、园林小品等有机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给人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感受。 2.2遵循文化性原则 中国文化自古博大精深,多彩多姿。对不同的景观类型也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要根据景区的类型,了解其文化背景,再结合植物本身的特定含义进行植物造景,以求将植物和景区的文化内涵融会贯通。如:在寺庙中宜栽种菩提树、沙椤树、忘忧树、罗汉松、南天竹等,禁忌栽植桃树,因为桃树代表女性,也不宜栽种葱、姜、蒜等,因为它们代表荤腥。 2.3遵循季节性原则 在植物造景中要注重生态景观多元化。因此园林绿化设计在植物造景上要随四季的更替而有所变化,使之在不同的季节里都能突出一个应季的植物景观主题。力求在景观设计中,让游客一年四季兼有景可赏,确保游客流量增而不减。 2.4遵循色彩多样性原则 色彩单调,会使人产生视觉疲劳,增加色彩的多样性,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使人心情愉悦。在植物造景中除了可以利用观叶植物的叶相变化,还可以利用花卉进行各种造形来点缀绿地,以此增加绿地的色彩层次,而且花卉盛开的时候,能够散发出芬芳的香气,使人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如世纪广场主要以各种草花为主,草花量占了绿地总面积的1/3,使用了大量的串红、万寿菊、矮牵牛、金山绣线菊、美女樱等,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还给人们带来了嗅觉上的享受,使人眼前一亮,精神愉悦! 3、植物造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3.1植物造景与其他园林要素的融合 3.1.1与建筑的融合 园林植物与建筑的融合体现的是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植物柔和的线条和优美的姿态,建筑硬直的线条,若两者处理得当,进行合理的搭配,能有效的弥补建筑的不足之处,使之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美的景观组合。 3.1.2与园路的融合 园路相当于整个园林的骨架和脉络,也参与园林的造景,和园林植物、建筑、地形、园林小品共同构成园林景观的统一体。根据园路的不同性质合理的配置园林植物,可使整个园林形成一个在时间上和空间的上艺术整体。 3.1.3与山水的融合 “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媚”,在中国古代基本形成了“无山水不成园”的理念。因此,依山傍水是我国园林设计的一个永恒主题。山刚水柔,这就需要植物造景从中协调,使“山”、“水”形成一个更好的有机整体,更好的融入到园林景观中。 3.1.4与园林小品的融合 园林小品造型丰富,类型各异,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要素。单独的一个园林小品,会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若能与园林植物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可以给人一种自然贴切的感觉。 3.2植物造景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效果 3.2.1利用园林植物造景展现地域性特色。根据园林植物生态习性的不同和各地气候的差异进行配置,使之呈现出地域性的景观。 3.2.2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创造。中国园林善于应用植物题材,表达造园意境。如在纪念性陵园种植松柏,表示革命烈士的精神长青永存。 3.2.3作为主景,体现植物的个体美和观赏价值,如孤植树景观。 3.2.4作为其他园林要素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以此突出主景,如用作石雕的背景。 3.2.5用来阻挡视线,分隔空间,起到组织空间结构的作用。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

浅析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

浅析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 摘要: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向公众开放,具有一定的游憩设施,供公众游览、休憩、观赏、娱乐的绿地,包括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对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环境生态效益,提升城市品位等具有一定的作用,也是城市园林化的重要标志。公园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配置园林建筑和小品。说起植物造景就离不开植物配置,如果没有植物的科学搭配,就谈不上是植物造景。植物配置就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 关键词:公园,绿地,植物配置 1、植物配置在公园绿地建设中的作用 植物是园林的主体,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景观营建的主旋律。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的有关花谱、 艺花一类书籍,明代的群芳谱园冶长物志中均已论及,清代的广群芳谱花镜 中有较详细的说明。英国造园家B.Clau ston也曾说过: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内容只能在一个有事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各类公园绿地规划在植物配置上应体现独特的风格,体现自然界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树种力求丰富,又不要杂乱无章,好的植物配置设计可以成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明显地物标。公园绿地植物的配置应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按照科学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挥植物形体、色彩、线条等观赏特性的自然美。 3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3.1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园林植物的科学配置,首先要从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对于公共绿地,主要考虑的是为大多数人提供观赏,游憩和运动空间。 2、植物配置要满足景观需求 1)、根据景观需要选择植物配置方式。在公园绿地设计中,根据营造不同的植物景观的需要,选择规则式园林植物配置或不对称的自然式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规则式种植主要有对植、行植、篱植,而自然式种植主要是群植、丛植和林植。 2)植物配置的季相变化明显。园林植物的景色随季节而有变化,可分区分段配置,使每个分区或地段突出一个季节植物景观主题,在统一中求变化。在重点地区,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方,应使四季皆有景可赏,季相变化明显。 3)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注重乔、灌、花、草、藤结合,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生态含量。 4)植物配置要从总体着眼。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组织透视线。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远近观赏效果,配置植物还要处理好与建筑、山、水、道路的关系。植物的个体选择,也要先看总体,如体型、高矮大小、轮廓,其次才是叶、枝、花、果。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25030612 总学时数:48学时 学分:3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限选课。 (二)课程目的 通过对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学习和了解,使学生掌握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具备现场调查分析能力、综合思考的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文字撰写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作业要求从中小型的城市开放公园着手,做到有创造性、技术合理、因地制宜地规划城市公园,确立主要的景观体系,突显绿色、生态、自然的景观环境,充分反映公园绿地环境的内涵,体现时代性和地方性特征。 (三)课程要求 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包括课堂讲授和实训作业两个主要环节,这两个环节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课堂讲授主要包括城市公园的发展、功能分析、空间组织、构成要素等内容。实训作业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结合项目实际场地,掌握景观设计的图纸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创造性的设计出形象鲜明、满足大众需要、有着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公园。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城市公园概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城市公园的历史发展概况,城市公园的功能及作用,城市公园的类型,为城市公园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并要求学生能掌握城市公园的设计要点,了解城市公园的规划标准及发展趋势。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全面了解国内外城市公园的形成背景及分类体系。 教学难点:掌握城市公园规划的标准及设计要点。 (三)课时安排:4课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城市公园的形成与发展(1)课时 1、基本概念 2、西方与中国城市公园发展概述 第二节城市公园的功能与分类(1)课时 1、城市公园的功能 2、城市公园的分类 第三节城市公园的规划标准(1)课时 1、影响标准的因素

浅谈攀援植物与垂直绿化_李志贤

-129- 农林论坛 浅谈攀援植物与垂直绿化 李志贤 (太阳岛风景区,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剧增,高层建筑不断增加,而建筑的增加势必使平地绿化面积减少,因而充分利用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是增加绿化面积、 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攀援植物可以美化建筑、 雕塑、园林小品,拓展园林空间,增加植物景观层次的变化;可以遮掩丑陋之处,赋予枯燥、呆板的物体以生机;充分利用攀援植物造景的特 征,还可以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意境。 因而进一步开发利用攀援植物资源并应用于垂直绿化具有广阔的前景。对攀援植物的攀援习性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攀援植物的攀援习性 攀援植物自身不能直立生长,需要依附它物。由于适应环境而长期演化,形成了不同的攀援习性,攀援能力各不相同,因而有着不同的园林用 途。 通过对攀援习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为不同的垂直绿化方式选择适宜的植物材料。据研究,攀援植物主要依靠自身缠绕或具有特殊的器官而攀 援。有些植物具有两种以上的攀援方式,称为复式攀援,如倒地铃既具有卷须又能自身缠绕它物。 1.1缠绕类。依靠自身缠绕支持物而攀援。常 见的有紫藤属、 木通属、五味子属、铁线莲属、忍冬属、猕猴桃属、牵牛属、月光花属、茑萝属等,以及乌头属、茄属等的部分种类。缠绕类植物的攀援能力都很强。 1.2卷须类。依靠卷须攀援。其中大多数种类 具有茎卷须,如葡萄属、 蛇葡萄属、葫芦科等种类。有的为叶卷须,如炮仗藤和香豌豆的部分小叶变为卷须,菝契属的叶鞘先端变成卷须,而百合科的嘉兰和鞭藤科的鞭藤则由叶片先端延长成一细长卷须,用以攀援它物。牛眼马钱的部分小枝变态为螺旋状曲钩,应是卷须的原始形式,珊瑚藤则由花 序轴延伸成卷须。尽管卷须的类别、 形式多样,但这类植物的攀援能力都较强。 1.3吸附类。依靠吸附作用而攀援。这类植物具有气生根或吸盘,均可分泌粘胶将植物体粘附于它物之上。爬山虎属和崖爬藤属的卷须先端特化成吸盘;常春藤属、络石属、凌霄属、榕属及天南星科的许多种类则具有气生根。此类植物大多攀援能力强,尤其适于墙面和岩石的绿化。 1.4蔓生类。此类植物为蔓生悬垂植物,无特殊的攀援器官,仅靠细柔而蔓生的枝条攀援,有的种类枝条具有倒钩刺,在攀援中起一定作用,个别 种类的枝条先端偶尔缠绕。 主要有蔷薇属、悬钩子属、 叶子花属、胡颓子属的种类等。相对而言,此类植物的攀援能力最弱。 2攀缘植物的选择与应用形式 攀缘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很多,在选择植物材料时首先应当充分利用当地植物资源,这不仅因为从生态适应性而言,这些植物最适于本地生长,而且从园林艺术角度考虑,极易形成地方特色;其次要考虑攀援习性的不同即攀援能 力的强弱、 观赏特性的不同,以及被绿化物与植物材料的色彩、 形态、质感的协调。考虑到单一种类观赏特性的缺陷,在垂直绿化中,应当尽可能利用不同种类之间的搭配以延长观赏期,创造出四季 景观。 如爬山虎在夏季和秋季景观秀美,尤其是秋季红叶甚为宜人,但冬季一片萧索,如能与络石合栽,则在爬山虎的生长季节,络石生于爬山虎叶下,满足了络石喜荫的生态特性,而在冬季又可弥 补爬山虎的不足。 在考虑种间搭配时,重点应利用植物本身的生态特性,如常绿与落叶、阴性与阳性、快生与慢生之间的搭配。利用适应性强、生长快的山荞麦和五叶地锦作先锋种,与慢生的常绿种混种,效果良好。因此,混种技术是垂直绿化中一个应当提倡的方向。 2.1悬蔓式。这是攀援植物的逆反利用,利用种植容器种植藤蔓或软枝植物,不让其沿引向上,而是凌空悬挂,形成别具一格的植物景观。常用常 春藤、地锦等垂挂于景点入口、高架立交桥、人行天桥、楼顶(或平台)边缘等处,形成独特的垂直绿化景观。如为墙面进行绿化,可在墙顶做一种植 槽,种植小型的蔓生植物,如探春、 蔓长春花等,让细长的枝蔓披散而下,与墙面向上生长的吸附类植物配合,相得益彰。或在阳台上摆放几盆蔓生植物,让其自然垂下,不仅起到遮阳功能,微风徐过之时,枝叶翩翩起舞,别有一份风韵。 2.2凉廊式。凉廊式绿化是以攀援植物覆盖长廊的顶部及侧方,从而形成绿廊或花廊、花洞,增加绿色景观。应选择生长旺盛、分枝力强、叶幕浓密而且花朵秀美的种类,一般多用木质的缠绕类 和卷须类攀援植物。 因为廊的侧方多有格架,不必急于将藤蔓引至廊顶,否则容易造成侧方空虚。 在北方可选用紫藤、金银花、木通、南蛇藤、蛇葡萄等 落叶种类,在南方则有三角花、 炮仗花、鸡血藤、常春油麻藤、龙须藤、使君子、红茉莉、串果藤等多种可供应用。 2.3附壁式。附壁式绿化只能选用吸附类攀援植物,可用于墙面、裸岩、桥梁、假山石、楼房等设施的绿化。附壁式绿化能利用攀援植物打破墙面呆板的线条,吸收夏季太阳的强烈反光,柔化建筑物的外观。附壁式在配置时应注意植物材料与被绿化物的色彩、形态、质感的协调,并考虑建筑物或其他园林设施的风格、高度、墙面的朝向等因素。较粗糙的表面,如砖墙、石头墙、水泥砂浆抹面等可选择枝叶较粗大的种类,如具有吸盘的爬山 虎,有气生根的常春卫矛、 凌霄等,而表面光滑、细密的墙面如马赛克贴面则宜选用枝叶细小、吸附 能力强的种类,如络石、 小叶扶芳藤、常春藤、蜈蚣藤等。建筑物的正面绿化时,还应注意植物与门窗的距离,并在生长过程中,通过修剪调整攀援方 向,防止枝叶覆盖门窗。用攀援植物攀附假山、 山石,能使山石生辉,更富自然情趣,使山石景观效果倍增。在山地风景区新开公路两侧或高速公路 两侧的裸岩石壁,可选择适应性强、耐旱耐热的种 类,如金银花、 葛藤、五叶地锦、凌霄等。既有观赏价值,又能起到固土护坡、 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1]。2.4立柱式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立柱式绿化已经成为垂直绿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依附物主要为电线杆、路灯灯柱、高架路立柱、立交桥立柱等。立柱 式常用常春藤、 金银花、五叶地锦等,栽植于专设的立柱或墙柱旁,攀缘植物靠卷须沿立柱上的牵引铁丝生长,形成立体绿化景观。 立柱所处的位置大多交通繁忙,汽车废气、粉尘污染严重,土壤条件也差,高架桥下的立柱还存在着光照不足的缺点,在选择植物材料时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选用那些适应性强、抗污染并 耐荫的种类。爬山虎的应用最为普遍, 除此之外,还可选用木通、南蛇藤、络石、金银花、小叶扶芳藤等耐阴种类。一般电线杆及灯柱的绿化可选用观 赏价值高的,如凌霄、 络石、西番莲等。对于水泥电线杆,为防止因照射温度升高而烫伤植物的幼枝、幼叶,可在电线杆的不同高度固定几个铁杆,外附以钢丝网,以利于植物生长,此后,每年应适当修 剪,防止植物攀援到电线上。此外, 将支架专门制成大型动物的形象(如大象、老虎、长颈鹿等)或太阳伞等,用攀援植物覆盖,景观各异,平添无限生 机。另外, 工厂中的管架支柱很多,在不影响安全和检修的情况下,也可用爬山虎或常春藤等美化,形成一种特色景观。 3结论 垂直绿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中垂直绿化越来越多被运用到实际的绿化中来,不断的充实着城市建设的各个角落。垂直绿化不仅能够弥补平地绿化之不足,丰富绿化层次,有助于恢复生态平衡,而且可以增加城市及园林建筑的艺术效果,使之与环境更加协调统一、生动活泼。垂直绿化通过利用物体的表面积,向物体索取绿化空间以达 到节约土地、 增加绿量、提高生态质量,美化生活环境的目的。因而用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非常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参考文献 [1]徐筱昌.发展垂直绿化,增加城市绿量[J].中国园林,1999(2):49-50. [2]杜乃正.攀援植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3]陆明珍.浅谈垂直绿化[J].园林,1986(2):13. [4]臧得奎.攀援植物造景艺术[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5]熊济华.藤蔓花卉[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6]李迪华.风景园林论坛[M].北京:中国园林出版社, 1996.摘 要:在分析攀援植物攀援习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各种垂直绿化方式中植物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按照攀援习性的不同,攀援植物可分为缠绕 类、 吸附类、卷须类和蔓生类,可用于棚架、凉廊、篱垣、墙面和立柱等多种形式的垂直绿化。关键词:攀援植物;垂直绿化;攀援习性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更也加突出,因此城市环境治理与改善成 为了各大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必修课,园林植物造景也迎来了深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园林植物造景既可以传承、延续、发展地域文化,同时地域文化在影响人们审美 水平和心理需求的同时,也间接决定了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的形式和风格。而在新 时代环境下,城市治理与发展应该对园林植物造景和地域文化之间进行不断地探 索实践,增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生命力,彰显不同地域文化风情的同时,也为 我国城市园林植物造景多样化的发展以及城市特色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重点阐述了阐述园林植物造景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联,以期在 满足人们精神追求和艺术修养需求的基础上,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地域文化;优化措施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 上不仅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同时也带动了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城市多元化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目前来看,园林植物造 景不再单单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记之一,同时它还是美化城市的重要举措,在净 化城市空气、降低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维护城市良好环境、保障城市路面交通 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园林植物造景实现了城市建筑景观、自 然景观及各种人工景观完美的结合,在塑造城市良好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同时 也更好地体现了不同区域下城市文化的显著差异,使城市园林植物造景更具有地 域特色和多元化特征,满足了当代社会人们对于文化建设的精神需求和艺术修养 的需求。 一、阐述现阶段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的工作措施 (一)实地踏勘,协调各要素关系,处理实际问题,为园林植物造景奠定设 计基础 地域特色文化作为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的重点体现项目之一,为保障后期实 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进行园林造景施工前,工作人员需做 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即清楚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明确此区域内的温度带、气 候特征、土质特点、地势地形特点、距离海域以及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植被种类。除此之外,在进行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过程中,设计的工作人员还需了解设计图纸 中园林植物造景等绿化用地以及城市建设发展等生产用地两者之间的矛盾,从而 最大程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向稳定发展。 (二)充分调查分析地域文化特征,挖掘利用地域文化元素,多渠道展示体 现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特色作为园林植物造景的显著特征之一,如何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建设高度发展下,完成两者之间的完美融合,是现阶段建筑工程企业园林 产业相关工作人员的重点和难点。故此为保障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在园林植物造景 中的充分体现,设计工作人员需在设计之前,对设计城市的地域特色文化进行有 目的性地选择,然后根据城市的文化特点和民族文化特色,研究如何通过植物造 景的方式将其进行体现。 除此之外,在进行具体的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设计的相关工作人员应首先 根据设计城市的文化特色,选取合适的设计手法与施工操作技术,其次在完成对 城市特色地域文化研究后,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立足城市场地的土壤状况、地形高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试题及答案要点 精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试题及答案要点 一、填空(50题): 1、园林植物是园林中作观赏、组织、分隔空间、装饰、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木本或草本植物) 2、()主要展示植物的个体美或群体美,经过对植物的利用、整理、修饰、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与周围环境相适宜、协调的景观。(植物造景) 3、()凡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园林树木) 4、()指具有观赏价值的地被、花灌木和草本植物。(花卉) 5、园林树木分为乔木类、()和藤本类。(灌木类) 6、花卉分为露地花卉和()。(温室花卉) 7、园林植物的防护作用主要表现在()、防风固沙两方面。(保持水土) 8、疏林结构和通风结构的防护距离比()的较大。(紧密结构) 9、园林中没有()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园林。(园林植物) 10、园林植物的生产功能是指大多数的园林植物均具有生产物质财富,创造()的作用。(经济价值) 11、人们欣赏植物大多以外部的形态、姿色为主,尤以()为最多见。(观赏)

12、古典园林取裁植物景观的手法有按诗歌、画理、生长习性和()等。(色、香、姿) 13、古典园林中植物与景观配置的种类有:()、建筑与植物。(山体与植物) 14、我国古典园林是为()服务的。(少数人) 15、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有主题性原则、()、艺术、生态、文化和经济原则。(美学原则) 16、园林中的色彩多以()为基调。(绿色) 17、植物造景中色彩有三原色为:();三补色为:橙、绿、紫。(红、黄、蓝) 18、植物配置时要适地适树,则树种选择时最宜选择()。(乡土树种) 19、植物美化配置中,()是构景的基本因素。圆柱形有杜松、圆锥形有圆柏,垂枝形有垂柳、垂榆,龙枝形有龙爪槐、龙爪柳等。(树形) 20、叶的观赏性主要表现在叶的大小、形状、质地和()四个方面。(色彩) 21、()的植物有:桃、杏、梅、月季、石榴等。(红色花系) 22、()的植物有:连翘、黄刺玫、黄蔷薇等。(黄色花系) 23、()的植物有:紫丁香、木兰、醉鱼草等。(蓝色花系) 24、()的植物有:白丁香、白牡丹、女贞、玉兰等。(白色花系) 25、园林中许多国家常有“芳香园”的设置,它是利用各种()植物配植而成。(香料)

浅析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

浅析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 朱忠元 摘 要:阐述了植物配置在公园绿地建设中的作用,以江山市公园绿地为例,从植物配置现状、原则以及发展趋势等角度着手进行了分析,以达到改善环境生态效益、提升城市品位的作用。 关键词:公园,绿地,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向公众开放,具有一定的游憩设施,供公众游览、休憩、观赏、娱乐的绿地,包括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对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环境生态效益,提升城市品位等具有一定的作用,也是城市园林化的重要标志。 公园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配置园林建筑和小品。说起植物造景就离不开植物配置,如果没有植物的科学搭配,就谈不上是植物造景。植物配置就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 1 植物配置在公园绿地建设中的作用 植物是园林的主体,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景观营建的主旋律。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的有关花谱、艺花一类书籍,明代的 群芳谱 园冶 长物志 中均已论及,清代的 广群芳谱 花镜 中有较详细的说明。英国造园家B.C l au ston也曾说过: 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内容只能在一个有事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各类公园绿地规划在植物配置上应体现独特的风格,体现自然界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树种力求丰富,又不要杂乱无章,好的植物配置设计可以成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明显地物标。公园绿地植物的配置应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按照科学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挥植物形体、色彩、线条等观赏特性的自然美。 因此对江山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分析,对于城市公园的绿地规划和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给广大园林工作者一点借鉴意见。 2 江山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公园绿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先后建成了各类公园绿地23处,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6.9h 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约8.9m2,但市区各类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下面通过对江山市主要的几个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的实地调查,得出目前江山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的特色,找出主要问题所在。 2.1 植物配置所用植物种类单一 江山市主要的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常用品种仅有30多种,多以乡土植物为主,如常绿树种多用香樟、桂花、杜英等;落叶树种多用银杏、马褂木、白玉兰、无患子等;色块搭配多用红花继木、金叶女贞、小龙柏、杜鹃等;地被植物多用马尼拉、狗牙根、麦冬草等。值得一提的是须江公园的植物配置种类较为丰富,多达160多种,但其他各类公园绿地大都存在植物种类单一的问题。 2.2 忽略 以人为本 的原则 公园绿地设计中,忽略 以人为本 的原则,如用绿篱做隔离带,忽视了人们的行走方便,特别是有些园路的设计,往往两分钟的路程,要绕十多分钟,这就造成游人践踏草地、穿越绿篱的事件发生。 2.3 乔灌草搭配比例不协调、季相变化不明 部分公园绿地的乔灌草搭配比例不协调,如城北广场几乎全部是草坪,只有南北部边缘栽植了数十株桂花、香樟;少年宫广场的树木栽植过密,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而且色叶树种少,观花、观果、观叶的植物少,四季的植物季相变化不明显,园林绿化形式单一、内容单调。 2.4 多年生花卉和水生植物应用较少 多年生花卉在植物配置中的应用较少,尤其是花镜植物较少,仅有江滨公园种植有八仙花、蔷薇等,其他公园几乎没有。多数公园以花灌木为主,如杜鹃、红花继木等;多数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无水生植物,虽然须江公园的溪流旁种植的黄菖蒲、鸢尾,但大都也生长不良。 3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3.1 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园林植物的科学配置,首先要从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对于公共绿地,主要考虑的是为大多数人提供观赏,游憩和运动空间。 3.2 植物配置要满足景观需求 1)根据景观需要选择植物配置方式。在公园绿地设计中,根据营造不同的植物景观的需要,选择规则式园林植物配置或不对称的自然式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规则式种植主要有对植、行植、篱植,而自然式种植主要是群植、丛植和林植。 2)植物配置的季相变化明显。园林植物的景色随季节而有变化,可分区分段配置,使每个分区或地段突出一个季节植物景观主题,在统一中求变化。在重点地区,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方,应使四季皆有景可赏,季相变化明显。 3)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注重乔、灌、花、草、藤结合,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生态含量。 4)植物配置要从总体着眼。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

植物造景课程标准

《植物造景》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植物造景》是环境艺术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课程的作用《植物造景》在环境艺术专业课程结构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本课程通过讲授园林植物的运用方法、相互间的搭配以及与其他园林要素的结合组景,使学生能够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营造植物景观、能够与其它园林要素协调组景,在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搭配时,能够考虑种植位置的适宜、环境的适应、功能的要求、比例的得当和风格的协调等问题。了解园林植物较深刻的内涵,为园林经营管理、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养护等岗位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前导课程园林植物、草坪、园林制图与识图、园林史。 后续课程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项目管理。 课程基本理念 在课程的教学项目设计和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项目式教学法,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工作任务。 围绕专业能力目标,以城镇园林绿化岗位工作过程作为教学的主干线,以工作项目为核心划分教学单元,按植物造景工作开展课程教学;教学过程以完成典型工程项目为目标,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 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课程设计思路 要想更好的运用园林植物营造植物景观,首先要掌握部分基础理论知识,植物象征生命的特性,在景观设计中,植物有多种功能,如植物的建造功能、观赏功能、美学功能等;

然后分析不同植物材料景观的营造;再分析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结合组景,并分项布置工作,学生分组模拟或实地完成每项工作。 从植物造景每项工作出发,选择教学内容,并按照从从理论到实践,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安排教学顺序,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内容的安排紧密结合高级绿化工、园林景观设计师、花卉园艺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 以项目为导向,设计了“自主学习、适度导学”思想指导下工学结合的“五步法”教学模式。即明确项目—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学习总结。 注重过程性考核。通过分组完成一系列的植物运用项目,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协作能力等全面而客观的考核。 2.课程目标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在实际环境中营造有人情味的、科学的、有一定艺术性的植物景观。能绘制植物景观平面图、植物景观施工图。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见下表:

浅谈植物造景

※园林园艺农业与技术2017, V ol.37, No.16213 浅谈植物造景 孙爱琴 (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农业中心,江苏盐城 224000) 摘 要:植物造景对于丰富物种多样性、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对一个城市的绿色生态和农村村庄绿化、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植物造景研究现状的分析,阐述如何科学地进行植物造景,营造植物景观,提高景观质量,最终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文化生活需求。 关键词:植物;造景 中图分类号:S68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833186 引言 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是园林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园林植物群落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主体,其生长状况、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景观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绿地多种功能的发挥,影响着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水平。营建科学合理的园林植物群落对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创造和谐人居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1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首先要利用适地适树原则以及不同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习性,充分挖掘植物与植物间的配置、植物与园林小品的配置,注重空间意境、绿色生态、城市文化表现,在不同季相变化中凸显美景度和游客的满意度。在漫长的岁月中,植物配置的设计原则、配置方式以至园林植物的种类都有很多变化,形成了众多不同民族风格、不同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对植物配置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当今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有助于创造出更具特色、更为美观、更加宜人的植物景观。 2植物配置类型种类 植物间的配置类型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篱植和林植等类型。根据所处的环境特点和所要表达的意境,主要分为对称式(主要是庄严陵园或规则的建筑群)和不对称式(主要是在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选择独特用途树种时,要注意其适用的配置方式并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如独赏树,要求树冠宽大、枝叶繁茂、长势旺盛、姿态优美为好;通常采用孤植的方式,定植地点以在大草坪上最佳,或植于广场中心、道路交叉口或坡路转弯处;庭荫树,要求叶片大,病虫害少,以圆球形、伞形树冠为好,多植于路旁、池边、亭前后或与山石,建筑相配,或在局部小景区三五成群地散植各处,形成自然有趣的布置;亦可在规整的有轴线布局的地区进行规则式配植。因此,植物配置不仅要考虑植物本身的空间搭配、生物、生态特性,还要配合凉亭、桥梁等基础设施,巧妙应用,做到四季有美景、处处有看点。3植物配置需遵循的原则 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利用不同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习性规律、植物群落间的制约影响,适地适树原则最重要;明确文化主题和绿地功能,巧妙配置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协调搭配效果,提升美景度,植物色彩的协调,植物与植物间、植物和园林小品间的协调,要注重形态的变化和四季景观的动态美感;有针对性地对游客需求进行调研,植物配置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空间意境、绿色生态、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凸显美景度和游客的满意度。 4植物配置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 植物种类缺乏多样性,与自然群落多样性相差甚远,很容易造成视觉审美疲劳,没有形成城市园林绿化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植物色彩单一,缺乏四季色彩的韵律变化,无法突出季相变化带来的美感。另外,空间结构也相对单一、凌乱,应该利用乔、灌、草不同空间层次以及与园林小品的配置,深化文化主题、注重地方特色乡土树种的运用,吸引游客驻足欣赏。同时,植物的生态功能(遮阳、防尘、隔音、净化空气和保持水土等),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合理科学的植物配置来发挥植物的各种生态功能。 参考文献 [1]刘秀英.浅谈城市园林中的植物造景[J].景观设计,2012(4):52. [2]毛嘉颖.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J].南方园艺,2010 (2). [3]陈波.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D].浙江大学,2006. [4]张梅.辽东山区秋色叶树木资源及园林应用[J].北方园艺, 2007(8):152-153. [5]陈岚,秦华.重庆市珍稀濒危植物的观赏价值及其园林应用 [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9(5):62-65. [6]王娟妮.公园树种的应用及分析[J].绿色科技,2016(19):67-68. 作者简介:孙爱琴(1965-),女,江苏盐城人,南京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毕业,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农业中心林业工程师,主要工作方向:林业技术推广。

园林绿化论文植物造景论文: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论文植物造景论文: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城市的园林绿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园林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园林绿化中的影响不可轻视。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特色,提出了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造景应用 近年来城市环境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各地园林绿化的建设也逐步加快步伐,许多好的园林景观已经能够较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恰当地把握植物之间的选择和配置,深刻体现历史文化的内涵。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不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给人们提供一个文明、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使人们的身心在紧张的工作和快速的生活节奏中予以调整、舒缓。还具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改善局部小气候、环保抗灾的生态作用。 一、植物造景的概念和重要性 (一)概念 植物造景是在园林造景艺术的指导下,在满足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园林植物如乔木、灌木、草坪等植物材料,再配合建筑、山石、水体等其他点缀,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仔细选材和合理配置,建造出符合规划要求的自然景观,以达到发挥其不同功能,形成多样化景观的作用。 园林植物造景体现了技术人员独具匠心的构思和巧妙的技艺,他们采用栽培管理、整形修剪、搭架造型等艺术技巧创造出了一幅幅美妙的艺术图景。这其中包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精华,将园艺学、美学、建筑学等艺术融于一体,使不同审美要求的人产生不同的审美心理,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及崇尚自然的追求。 (二)意义 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环节,是园林建设的根本,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绿化的景观效果和综合效益的发挥,而且与城市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密不可分。吸收中外造园艺术的精华和生态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科学地进行园林植物造景,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是促进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重要性 随着现代化工业、商业贸易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会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景观的创造已成为一个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因为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城市环境中,要创造生命之绿,植树造林、栽花种草是唯一的途径。植物作为园林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应用最广泛,最不可缺的材料,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植物造景已成为园林建设的主流。植物造景在其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沉淀着人类社会中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无数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先辈们创造出优美的造型艺术,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极高的审美价值。造型艺术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征。不同的造型和色彩给我们创造了无限的视觉感受和精神上的享受,研究它们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它们为人类社会服务。 二、园林植物造景原则 (一)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在尊重植物生态习性的基础上,为缓解环境恶化的现状,结合生态学原理而产生的。由于温度、水分、光照、土壤以及空气等环境因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同的自然环境生长着不同的植物。正所谓“草木之宜寒宜暖,宜高宜下者,天地虽能生之,不能使之各得其所,赖种植位置有方耳!”即只有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才能营造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 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利用生态学原理,合理化选择植物种类、精心配置,从而大大提高绿化成活率,形成高质量的绿化景观,并且节约成本,是对生态学原则的进一步阐述和应用。 (二)美学原则 1、多样统一的原则 统一是指园林中的组成部分,它们的体形、色彩、线条、风格等,要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根据园林主题来确定一致性的程度。十分相似的园林组成部分会产生整齐、庄严、肃穆的感觉。相似程度小的园林组成部分让人感到轻松活泼。 2、协调与对比的原则 协调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各方面之间的联系与配合达到完美的境界和多样化的统一。在园林中协调的对象有体形、色彩、线条、比例、虚实、光暗等。景物的相互协调必须相互有关联,并且具有共同的因素,甚至相同的属性。 3、对称与平衡的原则 这是指在园林的整体或局部空间里,通过和谐的布置达到感觉上的对称,使人舒适愉快。植物自然存在着两种对称,一是两侧对称,如植物的对生叶,二是辐射对称,如菊花头状花序上的轮生舌状花,可以按照这两种对称进行植物配置。 4、均衡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