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1

2009-01-22 12:24:56| 分类:旅游目的地发展实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在一些旅游教科书上,旅游被划分为三个部分,主体、客体和媒体。主体即旅游者,客体即旅游对象,也被称作旅游吸引物,媒体即各类旅游服务要素,这是从旅游活动过程展开的一种分析框架。另外也有一种划分方式,同样是把旅游划分为三部分,即客源地、目的地和中间体。客源地是旅游者的出发地,目的地是旅游者的到达地,包括了各类旅游要素,中间体主要是指交通运输,及由此产生的旅游者的位移,这是一种基于空间基础展开的分析框架。第一种三分法比较微观,其中最大的局限性就是把旅游吸引物大体限定在传统的旅游资源概念上,而现实中,旅游吸引物越来越多样化,媒体本身也具有吸引物的意义。第二种三分法又过于宏观,其中比较大的局限性就是把中间体仅仅局限于交通运输方式,所以对有些问题的分析在这个框架之内难以进一步深化。

从研究的基础来说,任何一个不同的角度都会形成不同的分类体系。科学的基础就是分类,分类形成不同的结构体系,结构体系包容了不同的功能。而不同的分类又取决于不同的出发点,取决于不同的研究目的。首先是从学科的角度,就

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分析框架,比如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地理学等学科,对于旅游分析的出发点就显然是不同的。其次从研究方法的角度也形成不同的分类框架,至少包括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两大类。第三是从实际发展需要出发的分类框架,这就要求跨学科、跨领域,针对实际进行分析。而旅游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涉及方方面面,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对旅游发展的分析,尤其是在旅游目的地的研究上,还要超越旅游产业的传统概念,所以自然而然倾向于第三种方式。黑格尔曾经有过一句名言,一切事物的本质都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之中。所以相应问题的探讨也必然要在各类相关关系中全面和深化,而不能局限于就事论事。要把一件事情的研究扩充到外延所及的各个方面,通过对各类关系的把握,恐怕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而本质往往是简单的。旅游目的地发展的研究界于上述的两个三个之间,看起来是其中的一个题目,但是分析过程会涉及到两个三分法的各个方面,这样也会更容易把握和触及到事物的本质。

从一般实证性的研究方法来说,在第一阶段,研究阶段,首先采用的是传统的归纳法,是从个别上升到特殊再上升到一般,采用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式。但在第二阶段,在研究的深入和成果的表述上,则采取演绎法,即从一般到特殊到个别。本章作为全书的导论,也试图在丰富的实践中抽象出一般,再通过一般逐步推演到特殊和个别。严格地说,理论

本身的推导就可以得出很多彻底的结论,这正是理论的力量所在,也是理论的魅力所在。但是由于我本人的学力不足和研究的不规范,所以很难达到彻底的程度。作为一种实证研究的结果,我更多的也是借助于实践本身,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总结各地一些好的做法,借鉴国际上的若干成功经验,努力形成一些结论,以使有关的研究更加深化,比较有效地推动实际的发展。

第一节概念分析

一、旅游目的地

什么是旅游目的地?最简单的定义就是能够满足旅游者终极目的的地点或主要活动地点。但这样的定义方式仅仅是一种描述定义,而且很容易进入循环定义的陷阱。因为目前缺少规范的定义,所以至少应该采用引申定义的方式,即旅游目的地是能够使旅游产生动机,并追求动机实现的各类空间要素的总和。

这一定义可以分五个层次加以阐发。

一是旅游者。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也是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对象和服务对象。这样,从目的地的营销角度来说,首先就要使旅游者产生动机,进一步要把这种动机转化为一种目的,由此,旅游目的地的根本才能得以形成。目的的产生

需要一个信息传递和接受的过程,也需要足够的吸引力才能把动机转化为目的。

二是追求。追求是一个过程,旅游者从浩如烟海的各类旅游目的地之中选定一个旅游目的地,并追求旅游目的的实现,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市场过程,对旅游者个人来说也是一个产生动机和追求目的的综合性过程。其中,旅游者既要有经济的考虑,也要文化的背景,更要有个人偏好的因素。

三是实现。追求动机的实现就形成旅游目的地的现实,从实现到现实,需要一系列的旅游消费活动,也需要一系列的旅游生产过程,两者之间对应得越紧密,实现的现实性越强,两者之间衔接得越圆满,实现的满意度就越高。

四是各类空间。空间是地域的概念,没有足够的空间也就不称其为旅游目的地,而只可能限于旅游吸引物。此处的空间同时又是各类的空间,就是说,在地域性空间的基础上,也要包括经济性空间、文化性空间以至心理性空间等等,是一个复合型的空间概念。另一方面,空间有大有小,作为旅游目的地来说,如果局限于一个小尺度的空间,就很难称其为旅游目的地,所以它至少应该是一个中尺度的空间,进而是一个大尺度的空间。

五是要素。要素至少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吸引要素,即各类旅游吸引物,都可以构成旅游吸引要素。这些吸引物除了有形的吸引物外,也包括无形的吸引物;除了物质性的因素

之外,也包括非物质性的因素。其次是服务要素,即各类旅游服务的综合。同时,服务要素本身也是一类吸引要素。第三是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既构成了吸引要素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服务要素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条件。前两个方面可以集中称为吸引要素,而后一个方面可以集中称为发展要素。

以上五个方面的综合构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内涵,也使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独特吸引力得以形成。

二、概念的扩展

1、对应的概念

仅从词义上来看,第一,旅游目的有别于工作目的地,移民目的地,也就是说有别于长住性的目的地。但是由于旅游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所以旅游目的地自然而然就包含了商务目的地、会议目的地等等。也就是说,一切满足人们短期居停的目的地都可以成为旅游目的地,这是一个外延的对应概念。

第二,旅游目的地所对应的是客源地。也就是说,一个目的地的建设和发展更主要的是从供给者出发,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进入。由此而形成了世界各国发展旅游业的三条基本目的:努力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努力使人停留更长的时间,努力使停留者形成更多的花费。

从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关系出发,又对应形成了第三个概念,即客源输入地与输出地的概念。从总体来看,有些目的地是比较单纯的客源输入地,有些客源地是比较单纯的客源输出地,但多数情况是一个目的地本身既是客源的输入地,同时也被其它的目的地视为客源的输出地,就形成了客源地与目的地、输入地与输出地相交的客观存在。从一地发展的角度来说,一般都希望较多的输入,较少的输出。而从客观现实来看,输入输出的关系以及权重、力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各种因素的合力构成了一地的旅游发展状态。

2、系列概念

如果从旅游过程来看,也就是说从旅游者的眼光出发,从旅游者的市场导向出发,会形成一个系列概念。

一是长住地,即分散的旅游者长期居住的地域,从营销的观念来看,旅游者的长住地只能视为潜在的客源地。

二是出发地,出发地既包括长住地,也是旅游者的主要出发地点。这里所讲的出发地一般而言指的是交通枢纽地点,形成旅游者集中汇聚的地点,也是现实的客源地。尤其是对于团队旅游者而言,从旅游过程来看,分散的旅游者也是通过交通枢纽的聚集和一部分团队性的聚集,由此而形成出发地的概念。

三是过境地,有一些被视为旅游目的地的地方,实际上严格的说并不是旅游目的地,而是由于其交通位置形成一个旅游

的过境地。在这个问题上,现实中常常会形成一种错觉,即由于旅游者大规模的流动过境,而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四是集散地,集散地与过境地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过境地更多地集中在主要的口岸和交通枢纽,而很多集散地除了这方面之外,还体现在中心城市。很多中心城市本身缺乏目的地的相应吸引力,但由于是中心城市,所以客观上构成了一个旅游者的集散地。

从长住地到出发地到过境地到集散地到目的地,既可以视为一个旅游活动的全过程,也可以视为需求与供给的衔接,在现实中具有针对性的意义。长住地和出发地的区别是我们对于市场营销的一个深化的理解,也是我们能得以针锋相对开展工作的一个概念性抓手。过境地、集散地、目的地的区别使我们能够进一步明确定位,很多主要局限于过境地和集散地的地方,应当进一步提升,形成过境地、集散地加目的地的状况。终级目的地自身,除了完善各类要素以增加吸引力之外,也需要研究目的地的终极性所带来的局限性。

三、概念的深化

从供给者和生产者的角度出发,目的地不仅是一个过程的结果,而且是另一个过程的开端。目的地的基础首先是资源地,通过对资源地的开发建设形成各类旅游产品,构成各类吸引

要素和发展要素,从而形成比较完善的目的地,这是一个过程的结果。

作为另一个过程的开端,就是目的地对应客源地进行市场化的营销。没有与客源地的对应,目的地就构不成概念意义的目的地;没有各类旅游者前来消费,目的地也难以构成真正现实意义上的目的地,也就是难以完成从产品到商品的惊人一跃。这样一个过程,使目的地处于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之间,同时也使目的地形成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同一。资源地只是潜在的概念,旅游产品的形成是现实的概念,但只有上升到目的地这个层次才是真正实现的概念,这也是对旅游目的地的概念从内涵到外延的扩展,从对应概念到系列概念形成的真正意义所在。

第二节结构分析

在现实的旅游经济生活中,旅游目的地是千姿百态的,甚至可以说是无限丰富的,因为每一个旅游目的地都有其相对的唯一性,正是这种唯一性构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独特的吸引力。从结构上来划分,大体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空间分类

可以从几个角度进行,按照空间尺度和地域的大小,旅游目

的地总体可以分成三类。

一是国家。一个独立的国家或地区都可以视为一个单独的旅游目的地,这是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待,比如我们经常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正是在这个角度上来使用的,这也是我们最常使用的目的地概念,也基本上是一个大尺度的概念。但国家有大小,对于大国来说,如果只在国家这样的大空间、大尺度范围内进行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和营销,往往容易造成主题形象不清,重复性建设增加等问题。

二是城市。城市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一般来说是一个中尺度的概念。城市是旅游目的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他既是客源的集散地,同时也是目的地本身。但是我们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城市作为目的地的功能。国际上很多城市型的国家和地区,如欧洲的摩纳哥、马耳他,亚洲的新加坡、香港,由于本身就是城市型的目的地,所以目的地的概念非常突出,所体现出来的客观效果就是旅游发展自然而然成为一地的主导产业,甚至是主体产业。

三是功能区域。功能区域是一个中等或偏小尺度的概念,是以某一主要功能非常突出所形成的终级型旅游目的地。如各类观光旅游地、度假旅游地、探险旅游地、森林旅游地、游憩旅游地等等。但这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旅游景区、景点的概念,大尺度的旅游景区与功能区域有相重合的一面,若干旅游景点有可能构成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区域,但只就一

个景点本身,只是一个旅游吸引物,无论什么样功能的景点都不足以构成一个旅游目的地。

以上三种空间分类之间,有相重合的一面,但更主要的是相区别的一面。其间既有尺度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功能上的区别,各类不同的功能区域构成一个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全面形态,各个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构成一个国家级整体的旅游目的地。也有若干种功能同一的,也有这三个层次同一的。由此构成了现实中丰富多彩的旅游目的地结构。

此外,在行政区划的既定情况下,还有省一级的旅游目的地,在现实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更重要的是以上三个层次。

二、时间分类

这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按照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距离所花费的时间,形成了远程目的地、中程目的地和近程目的地三类。

之所以没有采用距离分类,而采用时间分类,是因为现代的距离概念主要体现在时间上,这也是现代旅游者的基本要求。在现实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地方的人谈到区位条件较好,具备相当的区位优势,距离某城市三百公里,距离另外一个城市五百公里,由此得出上述结论。但是如果从交通的时间概念来说,这样的优势就很难确立,三百公里的距离也

许要花费6个小时的时间,而现在从北京到新加坡坐飞机也不过是6个小时,北京到东京只要4个小时。所以,从地理距离上视为中程目的地的很多地方在时间概念上只能视为

远程目的地。时间花费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一个目的地吸引力的函数,除了特殊目的地对特殊客源层的吸引之外,一般而言,吸引力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中国对应欧美主要旅游客源来说,就是一个远程目的地,这样的远程目的地客观上为我们的目的地营销产生了很多制约因素。中西部的很多目的地对东部主要客源产出地来说某种意义上也是

远程目的地,同样存在着相关的制约因素。

三、功能分类

从大旅游的角度出发,目的地一般都是多种功能所构成的复合型的目的地。旅游者的消费偏好是多种多样的,也自然在寻求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在现实中就构成了不同的旅游目的地。从经营角度来看,则是多种目的地对应多种目的的满足。从供给角度出发,就需要研究目的地的多种功能和主要功能问题。一般来说,目的地的功能复合性越强,对应面也就越广。但是复合性越强,也往往使旅游者的选择迷失方向,无所措手足,在现实中很容易论为一种集散地为主的状况。而一个目的地的主题功能越强,市场形象越鲜明,但由此引发的弊端则是市场的适应性不足。所以,如何按照一个资源地

的优势条件和约束条件,进行规划建设,处理好主要功能和复合功能的关系,往往成为一个目的地建设的成败。

四、目的地形象与特色

空间分类、时间分类、功能分类,三种分类之间的交叉点和集中点,就是目的地的形象与特色,也构成了一个目的地质量与竞争力的基础。

首先,一个目的地应该是一个安全的目的地,这是目的地发展的根本。埃及的恐怖主义者袭击外来旅游者的事件使埃及旅游业自此一蹶不振,美国9.11事件使美国的旅游业大幅度下滑,都是旅游目的地安全形象得不到保证从而影响发展的活生生的事例。财务安全不能得到保证也使意大利文物古迹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其次,一个旅游目的地应该是一个友好的目的地。在目的地建设和发展过程之中,往往容易形成当地居民和旅游者关系的折冲。在旅游发展的早期,由于旅游者前来,使当地的物价上升,旅游地形成了一个物价高原,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一般会引起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抵触,这样的目的地不能叫友好的目的地。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增加,生意机会增加,此时对旅游者持一种欢迎的态度,但是一般会演变出宰客的局面,这也不能叫做友好的目的地。旅游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旅游者与当地居民

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融合,当地居民对旅游者既欢迎又友好,这样的目的地才是一个真正能够受到旅游欢迎的目的地。

第三,一个目的地应该是一个高质的目的地,这里所讲的高质主要体现在各类服务要素上,要能够按照国际化的要求,形成国际化的运行,达到国际化的标准。

第四,一个目的地要建成具有特色的目的地,甚至成为具有唯一性的目的地。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主题功能方面,在现实中尤其是要通过文化体现出来。文化的差异形成吸引力,文化的独特性构成更大的吸引力,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有机结合,现实生活与传统生活的有机结合等等,都会使一个目的地的特色烨烨生辉。说到底,旅游者是在寻求差异,旅游经营者就要创造差异。

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尤其需要把握好服务的同质化与文化的异质化之间的关系。旅游者的需求是现代的享受和文化的差异的统一,在文化的差异方面我们需要把文章做足,做透,但不能偏颇,要准确地寻求差异化的程度。所谓对原汁原味的追求,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误区。另一方面则是抹杀特色,单纯追求所谓现代化发展。这些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但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特色越来越少,变成了千城一面,千地一腔。景区的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现象也同样如此。对于独特文化不加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就

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新问题 论文摘要摘要:针对目前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新问题,本文探索了如何进行有效的目的地营销,使旅游目的地既可获得有力的竞争力,又可以持续的发展。 目前我国旅游业已具有高度的竞争性,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潜在旅游目的地的数量已大大增加,众多的地区为吸引旅游者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营销则成为目的地相互竞争中所选择的重要手段。旅游目的地营销是指由某地旅游组织将本地作为旅游目的地而负责的营销活动。其活动的开展既有对目的地的直接促销,同时也包含了对目的地营销的各种支持和保障的活动。营销的本质就是要使旅游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一个成功的旅游目的地离不开成功的营销,而成功的营销必须要建立起符合科学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旅游目的地不是单一的旅游产品,而是一个由吃、住、行、游、购、娱等不同部分组成的复合产品。旅游目的地营销是一种在地区层次上进行的旅游营销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地区将代表区域内所有的旅游企业,以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作为营销主体加入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地区营销的参和者不是某个旅游企业,而是地区内所有的机构和人员;营销对象不是某个旅游产品,而是地区内所有的产品和服务;获益者也不是某个旅游企业,而是整个地区。因此,传统的营销理论不适合旅游目的地的实践。但是,至今为止,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对于这种营销理念的变革和策略的改变还不够,依然存在套用传统产品的营销理论来营销旅游目的地。所以,目前在我国旅游目的地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使得许多旅游目的地重新思索它们的营销战略。 一、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新问题 营销观念滞后。把成熟的营销理论简单移植到旅游目的地营销中来。对旅游目的地作为一种综合旅游产品的非凡性所引发的营销理念和策略变革熟悉不足,如对目的地营销单纯化为主要是目的地形象的建立和传播,对目的地中的众多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协调不够,缺乏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营销目标单一。不少旅游目的地单纯把旅游接待游客数量及其增长速度和旅游收入等数量指标作为旅游业绩的主要考核指标,而缺乏对旅游服务质量、目的地居民的满足度及目的地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考量。结果造成在旅游促销期内,大量游客涌入目的地,客流量超过环境承载力,给当地社会、环境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如在旅游旺季,杭州西湖风景区平均天天的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人满为患,不仅造成交通拥挤,处处排队,游客满足度下降,也给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很大影响。 目标市场和产品雷同。旅游产品重复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和产品雷同,某个地区的旅游项目火了以后,其他地区一拥而上,没有目标市场之分,提供完全相同的旅游产品。这种单一型的旅游项目不但造成旅游产品竞相降价,无序竞争,而且游客重游率和旅游综合收益率低下,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度假型、体验型等多种旅游需求日益增长的市场环境不相适应。如近年来,广东“珠三角”地区兴起的温泉度假,几乎每个县市地区都有,在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后,温泉度假产品已进入了拼规模、拼资金的无序发展阶段,这一现象极有可能导致近距离的恶性竞争的局面。 旅游目的地形象不鲜明。旅游目的地的主要目的是将充分反映实际特色的目的地形象提炼出来,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传播给目标受众,以影响其出游选择。而目前许多旅游目的地

旅游客源国与目的地国概况重点总结经典版

旅游客源国与目的地国概况重点 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1、欧洲市场:总体不平衡,欧洲旅游业最发达,一直 处在领先地位。随着欧盟成员国的增加,欧洲市场还在 扩大。 2、美洲市场:以美加(北美、加勒比)为主,国际旅 游业发展水平仅次于欧洲和亚太地区 3、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旅游市场:亚太国际旅游业发展 迅猛,已跃居世界第二位。 4、非洲市场:整体水平最低,南强北弱。 5、中东市场:最不稳定,国际旅游业在二战进入快速 发展。 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1、旅游业继续保持世界上最大产业的地位。 2、国际 旅游区域的重心向东转移的速度加快。3、国际旅游客源 市场趋向分散化。4、国际旅游方式趋向多样化。5、中 远程旅游渐趋兴旺。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发展)。6、 国际旅游对旅游安全更为重视。 (海外)客源市场分析: 1、亚洲客源地持续增长且基数大。 2、欧洲客源地发展 基本平稳。3、美洲客源地持续平稳增长。4、大洋洲和 非洲客源地属于发展中的客源市场,是较为薄弱的地区 中国入境旅游面临的严峻挑战: 1、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2、旅游产品比较单一,缺乏趣 味性、娱乐性和参与性。3、旅游设施、服务水平较低4、 促销缺乏力度5、旅游业现行体制不健全。 为此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1.优化旅游大环境 2.要深入研究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加 大旅游创新力度,不断推陈出新,改进老的旅游产品, 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推出旅游精品,改善产品结构;3. 进一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4.加大管理力度,确保旅游服 务质量上档次。5.建立与国际旅游业相适应的的管理体 制,它是提高中国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内在保证。6.加大 投资力度,积极开展境外旅游促销,加大宣传力度。 亚洲旅游区东北亚旅游区:中国、日本、朝鲜、韩国、 蒙古 东南亚旅游区(即东盟):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 马来西亚、新加坡、东帝汶 南亚旅游区: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尼泊尔、印度、马 尔代夫 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 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亚(中东):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 约旦、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亚洲旅游区是现代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发 源于以色列)、佛教以及印度教、儒教、犹太教、道教等 宗教的起源地和最大的传播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极具 特色。 日本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经济发达 旅游市场:1)日本的国际旅游收入在旅游经济总量中所 占的比例不大。 2)早期日本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市场在欧洲,二战后来自 美国和欧洲的客源平分秋色,目前亚洲已成为日本最大 的客源地,北美欧洲次之。 占日本入境旅游市场份额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韩 国、中国台湾、美国、中国、中国香港、英国、澳大利 亚、加拿大、菲律宾和德国。 旅游热点:一、东京:皇宫、银座(日本最著名商业区)、上野公园。二、京都:岚山、金阁寺。三、富士山。四、 大阪:心斋桥等。 韩国韩国旅游市场:入境旅游主要来自日本、中国、中 国台湾、中国香港及东南亚、欧洲和北美旅游区一些国 家。韩国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第二大客源国。 旅游热点:一、首尔:景福宫。二、济州岛。 菲律宾菲律宾位于热带,亚洲旅游区东南部。是最不亚 洲的地区。岛屿众多,先西后美 旅游热点:马尼拉市(首都) 新加坡新加坡位于东南亚旅游区马来半岛南端,地处太 平洋与印度洋两大洋、亚洲与大洋洲两个旅游区之间的 航运要冲,扼马六甲海峡进出口咽喉,是东南亚最繁忙 的海路交通枢纽,素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亦有“袖 珍王国”之称。又称“狮子城”,旅游业相当发达。 旅游热点:一、新加坡市:1、天福宫,2、鱼尾狮像,3、 牛车水。二、圣陶沙岛:是新加坡最佳度假地(同印尼- 巴厘岛、泰-普吉岛)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是个多民族国家,马来人及土著人约 占百分之六十。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其它还有佛教、印 度教和基督教。她是东南亚较为发达的国家。锡产量长 期位于世界首位,有“锡和橡胶王国”之誉。 旅游热点:一、吉隆坡(首都):1、国家清真寺,2、黑 风洞,二、马六甲:三保山,三、云顶高原:是东南亚 旅游区最大的避暑胜地。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号称“万岛之国”(千岛国),北 欧芬兰被称为“千古之国”,穆斯林众多,信仰伊斯兰教 旅游热点:一、雅加达(首都):1、中央博物馆2、独立 广场3、印尼缩影公园,二、巴厘岛: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称为“诗之岛”“舞之岛”“千庙之岛”。它还享有花之岛、 艺术之岛、神明之岛、罗曼斯岛、天堂之岛、魔幻之岛 的别称。 泰国是中国第一个开放旅游的目的地国,以佛教为国 教。 泰国首都曼谷,国花为睡莲 民俗风情:有“千佛之国”“黄袍佛国”之称 “礼仪之邦”“微笑之邦”,低头行“合掌”礼 旅游热点:一、曼谷:有“东方威尼斯”“天使之城”之 称,大王宫、郑王庙(亚仑寺)、玉佛寺、卧佛寺、金佛 寺,大理寺,云石寺,三宝公庙等。二、清迈市,三、 芭提雅,旅游滨海地。(菲律宾-长滩岛)四、普吉岛 印度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金砖四国之一,四大文明 古国之一,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和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 之一。 发展简史:1849年英国殖民者侵占全印度,实行印巴分 治,印度人民在民族英雄甘地的领导下,经过不懈斗争, 终于成立印度自治领,从而结束了英国在印度长达190 年的殖民统治。 文化艺术:印度的文学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舞蹈举世闻 名,建筑艺术具有宗教色彩。 其音乐、舞蹈、电影风格独特,享誉全球。 民俗风情:1)宗教习俗: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2) 婚嫁:提倡早婚,实行种姓内婚,主张寡妇殉夫和禁止 寡妇再嫁。妇女多在额部靠近两眉中间涂饰一个彩色的 圆点(印度人称“贡姆贡姆”,一般译为吉祥痣),表示 喜庆,显示端庄妩媚,也表明妇女的婚姻状况。3)服饰: 纱丽为妇女传统服装。 旅游市场:数量最多,品味高级 旅游热点:一、德里:1、胡马雍陵,2、库特布塔,3、 红堡,二、阿格拉:1、泰姬陵,2、阿拉格堡,三、阿 旃陀石窟 沙特阿拉伯位于中东地区,是石油最丰富的国家,世界 石油王国,信仰伊斯兰教,多石油,国家富裕,但不是 发达国家。居民绝大部分为阿拉伯人,阿拉伯语为国语, 通用英语。 政治经济:首都为利雅得。耶法尼亚是世界最大的海上 油田。 民俗风情:1、对男女之间的关系有许多规定,如男女顾 客在饭店和旅游餐厅要分开就餐;禁止男女同在游艺场、 游泳池一起娱乐;在医院、诊所分设男女门诊,不同性 别的病人分开就医。 2、对女子有许多要求,如妇女出门必须披黑袍,罩面纱; 妇女不准假时各种车辆;禁止妇女(包括外籍妇女)在 各种公司、企业兼职就业(医院、诊所除外),除了由其 丈夫陪同外,不准单独与男士交往,不准与亲属以外的 人合影。各种广告牌、书籍、报纸、杂志上严禁有女人 裸露上身、大腿和三点是服装的形象出现。 3、崇尚白色(象征纯洁)、绿色(象征生命)、忌用黄色 (象征死亡) 4、在商店、旅馆和饭店,禁止饮用酒和带酒精的饮料, 仅有无酒精的啤酒供应 5、每天5次定时做祈祷 6、沙特人眼睛崇拜一切偶像 7、进入主人室内后,严禁随意走动,尤其严禁走进女性 的房间。 旅游热点:一、麦加,二、麦地那 土耳其地处亚洲旅游区西部、欧洲旅游去东南角,地跨 亚、欧两个旅游区,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旅游热点:一、伊斯坦布尔:1、索菲亚博物馆(索菲亚 大教堂),2、苏丹托普卡珀王宫,3、蓝色清真寺 欧洲北欧:冰岛、法罗群岛(丹麦)、挪威、瑞典、芬 兰南欧: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 西欧:英国、爱尔兰、荷兰、法国中欧:德国、奥地利、 瑞士东欧:俄罗斯 欧洲旅游区经济发达,工业、交通商贸、金融保险、旅 游等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旅游业最发 达的地区。 欧洲旅游区中的西欧地区,是世界旅游业发展最早、最 快的地区。 欧洲旅游区是世界各国最重要的客源地,也是世界各国 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欧洲旅游区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旅 游目的地 欧洲是全世界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也是世界最发达的 旅游市场,其旅游收入占世界半壁江山。申根协议国不 断增加,是欧洲各国的入出境旅游更为方便。 英国玫瑰-美、保加利亚 文化艺术:美、日、法、意、德文学:莎士比亚戏剧泰 斗:四大悲剧。狄佛-现代小说先祖-鲁滨逊漂流记、女 混混,拜伦诗人-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诗人雪莱-卖布 女王、自由颂、云雀。作家萨克雷-名利场。坐家狄更斯 -老古玩店,夏洛蒂·勃朗台-简·爱,评论家-萧伯纳, 哲学小说。建筑;12世纪以前多为罗马式建筑,具有庄重 及力感的特色。12世纪起,哥特式建筑风格,外形优雅, 多装饰,16世纪后期出现今日所见英式建筑。 音乐:15-16世纪盛行文艺复兴时代音乐,17世纪流行 通俗合唱。如今,无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间音乐、 还是爵士音乐、轻音乐、铜管音乐都很发达 舞蹈: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旅游市场:英国的主要客源市场来自本地区,其中以法 国、德国、爱尔兰三国为主,这主要反映了近距离的特 点;在远程客源市场中,美国是最重要的客源国,其次 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去英国旅游的目的地 主要为商业旅游的目的主要为商业旅游、探访亲友和历 史文化旅游。 旅游热点:一、伦敦:1、白金汉宫,2、威斯敏斯特宫, 3、伦敦塔桥, 4、伦敦塔, 5、大英帝国博物馆, 6、海 德公园,二、格林威治 法国英法俄中旅游大国,强国 法国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完 备,旅游业十分发达,旅游业是法国的重要产业,法国 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旅游大国 历史悠久、自然风貌较为突出 民俗风情:饮食:是名副其实的“奶酪之国”。法国是香 槟酒、白兰地酒的故乡。 旅游市场:国际旅游者主要来自德国、英国和荷兰,其 次是挪威、瑞典、芬兰和比利时、意大利、瑞士,均属 欧洲国家,非欧洲国家前往的旅游者较少。 他们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是近邻西班牙和意大利,因 为处南欧有阳光海岸,德国作为法国人商业旅游的目的 地名列第一,其次则是英国。 国内旅游主要为度假旅游,集中于夏季的7~8月,度假 旅游的交通工具高度依赖于私人汽车。 旅游热点:一、巴黎:1、卢浮宫,2、艾菲尔铁塔,3、 巴黎圣母院,4、凯旋门,5、凡尔赛宫。二、戛纳:位 于法国南部地中海(号称“蓝色海岸”)沿岸,戛纳国际 电影节。 德国位于欧洲的心脏地带,被称为“欧洲的走廊” 德国首都是柏林,它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经济总量位 居欧洲之首,经济发达,旅游基础好,旅游业发达 旅游市场:1、出境旅游: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和旅 行消费国,也是欧洲旅游客源地的核心。仅次于美国的 旅游花费。 称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国之一的原因: 1)经济实力雄厚。2)旅游时间充足。3)旅游欲望强烈。 4)文化水平较高。5)地理位置优越。6)奖励旅游市场 兴旺。7)政治与法律的保证。 旅游热点:一、法兰克福:位于德国中部,它是欧洲重 要的交通枢纽,中转站,是德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也 是世界金融中心。会展旅游发达。二、柏林:首都。三、 科隆:````四、慕尼黑:十月啤酒节 意大利地中海式气候-度假条件好。意大利首都是罗马 意大利是世界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属于西欧四大强 国和西方七大强国之列。意大利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 北部工农业、商业发达,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南部工业 较落后,农业也远远赶不上北部。 文化艺术:主要代表人物:但丁-诗人-《神曲》;列奥纳 多·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岩间圣母;米开 朗基罗·博纳罗蒂:哀悼基督、大卫、摩西、最后的审 判等;拉斐尔·桑齐奥-画圣,与达米合称文艺复兴三杰, 作品:雅典学,西斯廷圣母,意大利歌剧诞生于17世纪 (总:文学、美术、建筑、歌剧) 旅游市场:意大利是世界重要的旅游接待国,欧盟各国 使他主要的客源地区,奥地利、瑞士、德国、法国和英 国等为主要客源国,以历史古迹旅游、海滨旅游和会议 旅游为主 旅游热点:一、罗马(与北京,垄断地位):古罗马斗兽 场、威尼斯广场。二、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的发源地, 主要景点:主教堂广场、花之圣母教堂,三、威尼斯:

(完整版)世界旅游目的地经营管理案例

《世界旅游目的地经营管理案例》读书笔记 我选择的书是世界旅游目的地经营管理案例,这本书是以旅游地理学为视角进行的一些世界上旅游目的地的经营管理案例的分析。该书提供了36个典型案例,都是目前学术界和业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旅游业在城市复兴中的作用、生态脆弱地区的旅游开发、旅游危机管理、旅游生态税的合理性问题、扶贫与旅游的关系、滞缓旅游地的愿景规划、基于社区参与的旅游开发等。因为该书讲解的知识都是以案例的形式出现,使我更容易理解书中关于经营管理的知识,以及旅游目的地经营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根据该书中所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对知识的实际操作和运用。下面是我针对本书一些我已阅读并感兴趣的一些内容进行的而一些摘要: 一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业的平衡发展(以格拉帕戈斯群岛为例) (一)格拉帕戈斯群岛简介 格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南美大陆瓜亚基尔以西1000公里的天平洋上,这些岛屿上的野生动植物既是世界级的旅游景观,又是不可再生的的资源,因此成为世界知名的世界遗产和生物圈保护区。以前,哟与地理位置偏远和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少,格拉帕戈群岛处于良好的保护状态之中。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旅游人数的逐步增加,一方面,公众开始对群岛进行关注,为保护群岛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却进一步加剧对群岛上脆弱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严峻的问题。 (二)资源管理 1 国家公园的认定,致力于保护群岛内的生态系统,并设置“游客禁区”,限制游客数量。 2 区域划分国家公园划分为五个区域,给予不同的保护级别,很据保护区的首要目标达到游客需求的平衡: ●特别利用区——比邻居住区,当地居民在严格的控制下使用 ●集约利用区——包括大部分旅游景点,每天最大接待量为4~5个旅游团队, 每个团队的人数不超过20人 ●保护利用区——包括了较少旅游景点,之允许每天不超过20名游客观光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动态趋势及其启示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动态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动态趋势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概况 Goodrich、Pearce、Phelps、Calantone、Echtner和Ritchi e以及Milman和Pizam研究了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认为旅游感知形象与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行为动机、旅游决策、服务质量的感受以及满意程度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11-16]Mayo认为旅游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景色、气候和等方面的差异[17]。Anderssen和Collberg也作了类似研究,发现目的地的感知形象存在8种属性差异[18]。Goodrich则对旅游者关于旅游目的地感知和判断的相似性做了评估,发现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在娱乐和文化生活模式方面有相似性影响因素[19]。Po-Ju and Debora h在调查中发现,旅游目的地形象主要取决于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行为和人口等统计变量[20]。态度、行为和社会阶层方面的文化差异,会影响旅游形象的感知[21,22],在旅游目的地吸引下,在旅游客源国的影响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旅游者会产生不同的旅游满意度;收入较低和水平较低的旅游者、低层社会的旅游者、老年旅游者对旅游形象感知的期望较低,会认为到国外度假是奢侈消费,因而旅游满意度较高。 由于旅游决策归因于目的地形象,国外许多研究者试图解释影响选择目的地感知形象的因素,Crompton的实证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形象因素都会影响旅游决策[23]。旅游形象的感知属性,可以通过感知的目的地之间的类似性,识别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对于其他目的地形象的优势与劣势[24-31]。John认为通过RG对旅游感知形象进行评估,避免了其它方法所产生的固有偏见,使旅游感知形象更利于解释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各自特有的旅游环境结构,更有可能成为决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创新功能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创新功能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络对旅游业的冲击和渗透,旅游目的地的政府管理机构也开始运用旅游电子商务对旅游资源和旅游进行整合,这样就产生了DMS(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本文将DMS的组成部分之一——DMS站作为研究对象,以省级DMS——活力广东为例,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创新功能,揭示其在旅游信息化和旅游营销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DMS 创新功能旅游电子商务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及其站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estination Marketing System,简称DMS)是旅游目的地通过互联进行络营销的完整解决方案,由政府旅游管理机构主导建设,多个主体包括旅游、旅游者和媒体等积极参与的电子商务系统,建设DMS的根本意义在于: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提升目的地营销的整体水平。 目的地营销的概念和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了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在奥地利、爱尔兰、芬兰、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它已演变为一种新的旅游营销模式,通过将络营销和传统营销业务有效地结合,支持了当地的旅游,显着提高了旅游营销效果,成为旅游业信息化的一个最核心系统,目前,世界旅游组织(WTO)正在向更多的目的地政府管理机构推广此概念和系统。在中国,DMS包括三方面内涵:是中国旅游业信息化工程——“金旅工程”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符合金旅工程的总体规范;基于旅游信息标准化的营销系统;全国性的络营销平台。我国的DMS应用主要以DMS站为平台,DMS站是旅游政府管理部门宣传目的地形象的主要渠道,也是和消费者进行接触的主要方式,DMS站作为旅游者的目的地门户,作用在于为目的地树立一个全国乃至全球性的旅游品牌。 DMS站的创新功能 DMS不同于一般的旅游电子商务站,它是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的整体应用,从技术层面上,它能促进旅游目的地信息化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行业服务层面上,各级各类旅游的积极参与能够为旅游者营造顺畅的目的地旅游信息流和服务流,提升行业服务质量;从营销层面上,使络营销与传统营销实现实时对接,提高目的地产品的整体营销水平。DMS的创新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形象展示功能、基础功能和延伸功能,本文以我国首个DMS省级试点——活力广东为例,

大学生旅游调研报告

目录 引言 (2) 一、调查背景 (2) (一)杭州市大学生旅游现状 (2)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 二、调查结果分析 (3) (一)调查问卷图像分析 (3) (二)调查样本的人类学特征分析 (7) 1、大学生基本信息分析 (7) 2、大学生的出游费用用途 (7) (三)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点 (7) 1、大学生出游目的分析 (7) 2、大学生的出游时间和范围分析 (7) (四)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心里分析 (7) 三、结论与思考 (8) (一)结论 (8) (二)思考 (8)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将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产业,而大学生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部分,应引起高度重视,其开发与利用的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经济效益。而杭州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潜力巨大。杭州处于长江下游的经济中心,其地位突出、所以大学生的旅游也日渐升温。因此,本课题主要研究杭州大学生旅游特点,分析大学生消费行为对市场的开发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结果,对促进杭州大学生的市场开发对策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杭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智力支持。 关键字:大学生旅游市场 大学生旅游调查分析 引言 近几年来大学生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不断壮大,《中国统计年鉴2010》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在校人数2144.657万人。今年已经是2011年大学生的总人数至少2100万,这是一个巨大的群体,这个潜力巨大的旅游市场他们的出游时间集中在暑假期间。现在旅游研究的发展情况由于没有普遍认可权威的理论,所以我们对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大学生旅游现状的分析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在对回收的108份问卷分成男女对比的整理和分析后,得出一系列的结论,为开发杭州大学生暑期旅游市场提供第一手资料。 一、调查背景 (一)杭州市大学生旅游现状 大学生旅游市场常常被旅行社看作低利润,低消费的群体。因此,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研究常常被旅游公司忽略,大学生暑期旅游调查更是不受重视,针对这个市场的产品开发也不受重视。实际上,大学生旅游市场商机巨大,只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对这个市场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 对旅游的认知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旅游学至今仍是一门尚未定型的新兴学科。对这门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上争论持续至今,而结论却很不统一。”所以大学生旅游的市场研究,也没有权威的方法和理论指导,但调查问卷时普遍认可的方法之一。旅游学刊中有一篇专门研究“从2000-2009年《旅游学刊》载文统计探究旅游学术研究的发展”的论文,里面详细列举了各种旅游内容的安就,但没有专门的对大学生暑期旅游的调查或研究。所以我们想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我校大学生的旅游做一次调查,本文希望通过对我校大学生旅游的调查这个微小面透射出大学生旅游这个大市场,为旅行社,酒店企业等相关旅游企业提供第一手资料,并且为其决策层做出决定提供依据。

浅析旅游目的地营销战略

旅游目的地营销已经成为当前旅游发展的趋势之一,构建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的地营销就是要在确定的目标市场上,通过传播、提升、组合目的地的关键要素改变消费者的感知,建立目的地形象,提高旅游消费满意度,进而影响到消费行为,从而达到引发市场需求、开拓旅游市场的目的。 旅游营销之于旅游业发展的意义非常重大,旅游规划中旅游营销的地位也在与日俱增,当前旅游营销发展的大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由以往的大规模营销向细分目标市场营销转变,以往拉网式大面积的营销存在着重点不明确、目标不突出、资源欠集约的现象,细分目标市场营销的针对性更强,目标突出,资源利用率高,充分考虑了旅游市场的需求。 由以往的单一模式营销向多种模式营销转变,以往的营销模式单一化现象明显,只针对营销过程的某个阶段做出营销,很多营销重点并没有把握,多种模式营销可以多管齐下,面面俱到。 品牌营销的理念深入人心,品牌营销是新兴的营销模式,品牌营销的成功体现了一套完整营销体系的成功,通过营销体系使得旅游营销得以奏效,品牌营销使得旅游深入人心。 1、旅游营销战略的内涵 旅游营销战略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指导下,为了谋求长期的生存与发展,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旅游市场所做的具有长期性、全局性的计划与谋略,它是旅游目的地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市场营销发展的总体设想和规划[4]。

完备而健全的旅游营销体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旅游营销战略的确定,旅游营销系统存在着因地而异、因时而动的特征,但是旅游营销战略的指导意义则是一成不变的,明确且清晰的旅游营销战略可以提升旅游营销的效率,进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营销战略可以从旅游营销总体目标,目标市场的定位,产品战略的定位,品牌传播定位,营销推广策略和战略阶段性划分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阐释,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和不同的旅游企业,需因地制宜,从宏观的角度高屋建瓴,确定符合自身旅游发展的旅游营销战略。 2、旅游营销战略构建 2.1、营销总体目标 营销总体目标是从战略意义上对旅游营销对象做出定位,提出打造旅游营销对象的总体方向,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明确目标。 营销总体目标的确定必须要建立在对当地的旅游资源现状、旅游产品现状、旅游营销现状等多个方面的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找到最能够反映旅游资源特色的营销定位。 营销总体目标确定的完善工作也尤为重要,很多营销总体目标通俗易懂,但是内涵不足,很多则是为了表达更深刻的寓意而稍显抽象,故而需要对营销总体目标进行详细的解读,从字面的意思入手,进而深入到其内涵,使得营销总体目标脱离简单的咬文嚼字,形成一个丰富且寓意深刻的综合体。 2.2、市场定位战略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名录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名录 【大中小】【打印】 文章来源:温哥华经商室 2008-02-21 08:18 文章类型:摘编内容分类:新闻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共有92个,具体目录见下表: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名录 序号国家/地区启动时间开展业务情况 1香港1983年全面开展 2澳门1983年全面开展 3泰国1988年全面开展 4新加坡1990年全面开展 5马来西亚1990年全面开展 6菲律宾1992年全面开展 7澳大利亚 1999年北京上海广州开展 2004年7月 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重庆正 式开展 2006年8月全面开展 8新西兰 1999年北京上海广州开展 2004年7月 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重庆正 式开展 2006年8月全面开展 9韩国1998年全面开展 10日本 2000年北京上海广州试办 2004年9月15日 辽宁天津山东江苏浙江正式开 展 2005年7月25日全面开展 11越南2000年全面开展12柬埔寨2000年全面开展13缅甸2000年全面开展14文莱2000年全面开展15尼泊尔2002年全面开展16印度尼西亚2002年全面开展17马耳他2002年全面开展18土耳其2002年全面开展

19埃及2002年全面开展20德国2003年全面开展21印度2003年全面开展22马尔代夫2003年全面开展23斯里兰卡2003年全面开展24南非2003年全面开展25克罗地亚2003年全面开展26匈牙利2003年全面开展27巴基斯坦2003年全面开展28古巴2003年全面开展29希腊2004年9月全面开展30法国2004年9月全面开展31荷兰2004年9月全面开展32比利时2004年9月全面开展33卢森堡2004年9月全面开展34葡萄牙2004年9月全面开展35西班牙2004年9月全面开展36意大利2004年9月全面开展37奥地利2004年9月全面开展38芬兰2004年9月全面开展39瑞典2004年9月全面开展40捷克2004年9月全面开展41爱沙尼亚2004年9月全面开展42拉脱维亚2004年9月全面开展43立陶宛2004年9月全面开展44波兰2004年9月全面开展45斯洛文尼亚2004年9月全面开展46斯洛伐克2004年9月全面开展47塞浦路斯2004年9月全面开展48丹麦2004年9月全面开展49冰岛2004年9月全面开展50爱尔兰2004年9月全面开展51挪威2004年9月全面开展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策略选择

旅游目的地营销是一个新的课题。近年来,随着营销理论逐步导入景区经营管理工作,市场细分、定位战略和4P 营销组合策略,已为国内众多景区的营销管理者所熟知,并在市场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然而,旅游目的地营销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营销传播,有待我们在旅游实践中积极探索。跟景区营销相比,旅游目的地营销有何不同呢?从策略层面看,景区营销运用最多的是4P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Prodnet)、价格(Prie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这一策略选择的思维基点,主要是从企业和产品出发的。虽然我们一直强调重视客户需求,但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还是为企业获取利润。而旅游目的地营销在这方面有了新的变化,就是要融合4P和4C,并且要更多的运用4C营销组合策 略。 4C营销组合策略,简单讲就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策略。其基本要素是:顾客(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o4C营销组合策略如果成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策略选择,意味着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要从以景区为中心,转向以游客为中心,把游客满意度放在第一位。那么,旅游目的地营销对4C营销组合的策 略运用,其必要性和市场可行性如何呢?我们对这两种营销组合策略做一个要素对比分析。 1、产品导向VS 客户导向 国内旅游目前经历了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两个发展阶段。观光旅游的营销要领,是处理好景点和线路的关系。游客是冲着景点去的,旅行社是将景点串联成线。观光旅游的产品稀缺性和资源依赖性,决定了游客的消费选择是有限的,消费行为是被动的,景区和旅行社处于强势地位。比如团队出行,导游旗摇到哪里,游客只能跟到哪里。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导向必然成为景区营销的一种占优选择。我们只要做好景区产品和服务,加强跟旅行社的合作关系,将景区纳入旅行社的常规线路,就能使景区业绩获得增长。 进入休闲旅游时代,自驾游的自主性,使游客在旅游活动中逐步占据主动地位。自驾游的高度机动性,使“景点旅游”扩展为“区域旅游”。游客的关注重点,从景区产品品质上升为全程旅游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景区还是旅行社,只有以客户为导向,跟踪研究游客的实际需求,并根据游客的需求改进旅游产品,旅游营销才能产生实际效益。 在未来,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和航空业规模优势的形成,我们将会走进度假旅游时代。从本质上讲,旅游目的地营销是跟远程旅游和度假旅游结合在一起的。休闲旅游的基本特征是周末短期近途,高频次和低消费。而度假旅游通常是中远距离的长途旅行,游客的旅游时间长,旅游花费大,购买决策和消费心理较复杂。比如一个北方游客去海南三亚,也许会住在酒店呆上十天八天。而他到广东,也许看了开平碉楼之后,晚上就去住海岛,或者去泡温泉。在这种情况下,旅游目的地营销只做景区宣传是不够的,应以客户为导向,贴近游客的需求,做好产品线扩展、品牌营销、服务营销、细节营销和联合营销。 2、价格优势VS 成本优势

大学生旅游调研报告

大学生旅游调研报告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大学生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班级:市营3132班 撰写人:朱民军 指导老师:李雄 时间:2015年9月21日 大学生旅游调研报告 摘要:为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了解大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和基本特征,长沙某旅行社于2014年5月24-25日对临近的几所高校在校生进行了随机抽取发放调查问卷。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实际收回问卷1000份。 通过对学生的旅游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解释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旅游目的 目录

一、引言 (一)调查目的 本报告着重就大学生假期旅游目的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了解大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和基本特征,为我国旅游业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总体界定为在校大学生。大一有80人,所占比例为8%,大二有290人,所占比例为29%,大三有520人,所占比例为52%,大四有110人,所占比例为11%。 主要调查内容为:在校期间的旅游次数、在校期间的旅游形式、在校期间的出游范围、旅游信息的获取途径和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因素。 (三)调查方法 由于本次调查时间有限,且考虑到科学性和可行性。本组对临近的几所高校(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在读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经我们认真审核以及与被调查者的沟通保证了收回调查问卷的质量。

时间:2014年6月24-25日,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实际收回问卷1000份。 方式:采取上门调查、校门口随机填写问卷、电子邮件、电话等多种方式。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样本结构分析 1.性别结构特征 本次调查选择在校大学生为对象,调查发放1000份问卷中男性占54%,女 性占46%(如图2-1所示)。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图2-1 性别结构 表2-1 性别结构 2.年级分布特征

中国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

中国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旅游管理 中国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 林肖璐 本文从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形象和品牌维护四个方面分析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营销现状,借鉴西班牙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营销的成功经验为中国今后在国际旅游目的地营销方面提供相应的参考。 一、引言 菲利普·科特勒说过:“任何有消费者选择的地方,营销者就能应用品牌化战略”,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塑造和营销有利于推动地区或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强化地区或国家形象,增强软实力。可见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营销势不可挡。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聚焦于目的地品牌案例研究、目的地品牌战略发展、目的地形象、网络及现代媒体技术在目的地品牌化中的作用、目的地品牌定位、目的地品牌资产、品牌个性以及品牌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国内相关研究则聚焦于目的地品牌形象定位、目的地品牌构建、目的地标识评价、定位主题口号评价、旅游形象标志设计及以城市为例的旅游品牌形象要素的分析方面,缺少以国家为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研究。 中国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现状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尚无公认的定义,现公认较全面的定义是布雷恩等人提出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是一系列市场营销活动的集合,即通过创建名称、标志、徽标、文字标识活着其他图表,以识别和区分旅游目的地,始终如意的传递与旅游目的地相连的令人难忘的旅游经历的预期,巩固和强化旅游目的地与游客之间

的情感联系,减少游客的搜寻成本,降低风险”。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要先对目的地的品牌迸行定位,再根据目标市场对目的地品牌进行整体形象设计,通过品牌传播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最后因品牌的生命周期,要对品牌进行更新与维护。 (一)品牌定位 定位的根本目的在于将某一旅游目的地与其他提供替代性度假选择的竞争性目的地区别开来,旅游目的地的所有促销和宣传工作都围绕此定位展开,并有效地反映和强化这一定位。根据此定义分析中国近20年的旅游主题定位。 由表一知,(1)中国旅游主题定位基本没有重复,除1997年和2005年“中国旅游年”。“中国旅游年”的定位很失败,不仅没有传达关于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且没有针对性。旅有自己的文化且都可以从文化旅游的角度定位,故抽象概括性的定位没有区分性。(3)国内外旅游主题定位相同,故无法针对性营销旅游目的地。如杰克·特劳特说的,多就是没有。一个面向所有目标市场的定位对所有的目标市场都不起作用。李天元提出在旅游目的地定位中,真正需要考虑的是该地旅游产品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而非其优点。

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与竞争力提升 饶奔奔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班级:公共事业管理121班姓名:饶奔奔)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旅游业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旅游市场越来越大,旅游产品越来越多,旅游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旅游地已经由资源、产品的竞争转化为形象的竞争,好的形象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了旅游地占领市场制高点的“秘密武器”。因此如何加强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管理变得异常重要。随着旅游目的地形象重要性的日益凸现,构建一套完整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系统迫在眉睫。 随着旅游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旅游业的竞争也相当激烈,其相关研究先后得到了国外和国内的重视。各大旅游地点纷纷采取各种营销策略提高其竞争力,提升其旅游业竞争力对于增强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市场上的总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论述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与竞争力地因素,以及如何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提升竞争力。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竞争力提升 一、相关概念 (一)旅游目的地的概念 所谓旅游目的地,是吸引旅游者在此作短暂停留、参观游览的地方。旅游通道将客源地和目的地两个区域连接起来,是整个旅游系统的桥梁。 “从传统的旅游理论来看,旅游目的地的范围更多地是从地理意义上来进行分类,比如按照城市、地域等进行分类。霍洛韦(英)指出具体的旅游胜地、一个城镇或整个国家或者地球上一片更大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旅游目的地。当前,伴随旅游产业蓬勃的发展,旅游目的地成为了一个见仁见智的主观概念。布哈利斯(2000)把旅游目的地的范围设定为一个特定的已知地理区域,在这个区域当中旅游消费者被看作是一个政府框架,这个政府框架是独立的完整的且有统一旅游业管理和规划。即由统一的目的地管理机构来对这个区域进行管理。具体说来,旅游目的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景点型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目的地、国家级

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景区)的网络营销策略

旅游目的地(景区)的网络营销策略 近年来,源于旅游消费方式转变,旅游业做为国家支柱型战略行业发展的升级、互联网经济大发展的趋动力,景区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成为景区、旅游管理机构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然而,网络营销有“网”无“络”,在线旅游“不在线”,目的地营销多“销”少“营”等非常态的发展状况却成了随处可见的常态。如何科学、统筹、系统而长效发展旅游网络营销?究其根本,我国旅游目的地(景区)网络营销正面临组织运营、盈利模式与管理再造的破冰之旅。 一、透视网络营销“围城”效应 某景区网站的首页赫然挂着一个“电子商务”的频道链接,点开链接一看,无非是放着几个星级酒店的简介和预订电话,稍有点电子化味道的是外加一个在线预订景区门票的入口。至于这种网站能为游客提供多少实质服务,不得而知。 将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企业都拼凑触网就自以为网络营销了,这种所谓的大拼盘式的营销网站看似热闹却形成不了上下游服务链的协同营销关系,更谈不上针对游客的一条龙预订服务;还有的目的地网站,有资源,也有产品,却没有客服在线和接待流程,游客心动,却

难以产生行动;更多的目的地网络营销,则将旅游资源本身视为成熟的旅游产品服务,只管一味推销美图美景,却不整合服务,设计产品,推销有余,经营乏力,诺大的目的地旅游品牌营销被萎缩成了一个单一的宣传窗口,忘却了营销的基本目的是价值交换,满足消费。 网络营销“互”而不联,有“网”无“络”;在线旅游“不在线”,有名无实;目的地营销多“销”少“营”,诸如此类的非常态加剧了“围城”效应的扩散:进城的人积重难返,进退两难,不得其味。想进城的人,趋众而至,却又雾里看花,不得其法,误入歧途。 旅游目的地(景区)网络营销的“围城”效应,还普遍表现在旅游目的地的政府管理机构大搞网络形象工程,而基于游客消费的上下游服务企业却难以真正参与其中,形成合力。从目的地网络营销资金链的自身评估上,其结果也是黄金散尽,覆水难收。投入产出资金链难以闭合循环,滚动经营、持续发展也难以为继。 旅游目的地是一个人为定义的范畴,在旅游者的眼中,旅游目的地是一个完整的存在。包括从其离家外出直至返回这一期间,在行、游、住、食、购、娱等方面的多重消费需要。这些消费项目中,除了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长途交通和目的地之间的交通,其他的项目都发生在旅游目的地。

大学生旅游调研报告

一、概要 (一)目的 本报告着重就大学生假期旅游目的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了解大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和基本特征,为我国旅游业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二)对象 本次调研的总体界定为在校大学生。 主要调查内容为:在校期间的旅游次数、在校期间的旅游形式、在校期间的出游范围、旅游信息的获取途径和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因素。 (三)方法 由于本次调查时间有限,且考虑到科学性和可行性。本组对临近的几所高校在读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于年月 - 日,分别到临近几所高校及对上的一部分大学在校生进行了随机抽取发放调查问卷。共计发放问卷100份,实际收回问卷100份,经我们认真审核以及与被调查者的沟通保证了收回调查问卷的质量。 二、结果及分析 (一)样本结构分析 1.性别结构特征 本次调查选择在校大学生为对象,调查发放100份问卷中男性占54%,女性占46%。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2.年级分布特征 本次调研小组对各大高校随机问卷调查的样本中,大一学生所占比例为8%,大二学生占29%,大三学生占52%,大四学生占11%。结果显示大三学生居多。 (二)大学生旅游基本特征分析 1.旅游喜好 据统计结果显示,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7%选择喜欢旅游,其中更有35%的大学生非常喜欢旅游。说明在大学生群中旅游市场或说其潜在市场巨大。 2.旅游次数

调查结果显示每年至少出游1次的学生人数比例高达88%,2次以上的人数比例为39%。说明大部分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旅游需求,出游频率较高。 3.旅游时间 在对于旅游时间的安排上选择寒暑假这个时间段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2%。选择在法定假日出游的人数比例为35%。最后选择在周末出游的人数最少,只占到总人数的23%。综上可知,寒暑假的假期长,有利于长途旅行。而在普通节假日时间较短,没有充分时间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和游后的休整。另外,五一、十一黄金周长假亦是旅游高峰,故选择法定假日的同学也不在少数。 (三)大学生旅游目的地问题研究 1.旅游目的地 调查显示,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占总人数45%的人偏向于在国内,而选择省内的有38%,最后选择在学校周边和国外的比例分别为11%、6%。这说明大学生旅游已经不再局限于室内,而延伸至省内、国内甚至是国外。 2.旅游景观类型 在这个问题的选择上,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偏好于名山大川等自然文化景观,其人数占到总数的48%。其次是繁华的现代都市人文景观,人数比例占总数的32%。而对于其他景观例如历史文化景观只占到20%。以上说明自然旅游在对在校大学生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当中应该占据重要位置。 3.旅游目的地信息获取 大学生旅游信息的:大学生信息比较广泛,各种媒体方式都有涉及,如电视、报纸、旅游杂志、互联、旅行社,另外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信息是朋友及熟人的介绍。和其他的群体一样,朋友及熟人的介绍对大学生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说明大学生的群体意识比较强烈,同时独立判断能力也在增强。目前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传统方式依旧占主要地位,通过同学熟人介绍(44%)和广告宣传(14%)了解旅游信息的占到了总体的58%;另外随着络的迅速发展,通过络途径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可取,调查得知有31%的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是通过络,说明络对大学生出游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相比之下,只有5%的大学生则通过咨询旅行社了解旅游信息,由此可以看出,旅行社对大学生的旅游宣传力度还尚待提高。 4.旅游目的 在本次调查中,我组发现大学生的旅游动机主要为娱乐身心为主,选择此项的人数为64人。同时,出于增长知识目的人数为21人。通过跟被调查对象的交谈中,以探访亲友和人际交往需要为目的的旅游并没有我们最初预想的多,仅有15人和12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