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屋面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QC成果

斜屋面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QC成果
斜屋面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QC成果

福州市第二十五次QC小组活动

成果交流发布会资料

斜屋面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发布人:陈琳

福建省华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斜屋面施工QC小组

2016年3月

一、工程概况

福建省华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闽清县人民武装部新营建设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一道防水设防。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二、小组概况

QC小组概况表

QC小组成员表

制表人:陈琳2015-9-10

三、选题理由

理由一:

屋面渗水漏水等工程质量问题极为敏感,消除工程质量缺陷、严格控制和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可以确保向消费者提供优良的产品,而且还能维护和提高工程各参建单位的社会声誉。

理由二:

减少斜屋面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出现,可以降低人、机、料的损耗,为后

进行参观调查,收集有关信息,并对某工程一个单体工程斜屋面混凝土施工进行了统一调查、数理分析。我们将该单体工程斜屋面大致划分为200个检测点进行检查检测,共检测200点,不合格点42个,一般缺陷率为21%(42÷200×100%=21%)。做出如下调查统计表:

斜屋面现浇钢筋混凝土质量一般缺陷统计表

制表人: 许仲民 时间:2015-9-25

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斜屋面混凝土施工质量一般缺陷排列图如下:

累计频率%

6121824303642

混凝土蜂窝、孔洞斜板厚度不均匀

外形翘曲、凸肋夹渣

露筋

裂缝

N=42

制图人:许仲民 时间:2015-9-25

从排列图可以看出,斜屋面混凝土结构质量主要的一般缺陷是混凝土蜂窝、孔洞,这也是造成斜屋面渗水漏水的主要原因,所以控制和管理这个问题将作为小组本次活动的主要任务。

五、活动目标

(一)确定目标值:

经QC小组研究,课题目标值定为斜屋面混凝土质量一般缺陷率由现状调查的21%降至10%。

(二)目标设定的依据:

1、QC小组成员结合项目部的施工能力和施工条件,研究分析认为:斜屋

1-76%×80

六、

人、班组长、质量检查员的意见,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并从5M1E 六个方面做出斜屋面混凝土浇筑质量原因系统图。

制图人:许仲民日期:2015-10-5

七、要因确认

根据系统图找出的十一个末端原因,小组成员进行了论证分析,确认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表

制表人:朱海生日期:2015-10-11

八、制定对策

对策措施表

制表人:李伟刚 2015-10-15

九、实施对策

实施一、严格控制模板拼缝宽度,确保混凝土不漏浆。

1、模板安装交底中着重对模板拼缝宽度明确在2mm 以内,模板施工严格按2mm 限值进行拼缝。

2、利用CAD软件进行图形计算,为模板安装施工提供依据。

斜屋面沿坡度尺寸和许多细部尺寸在设计图纸中未标注明确,只给出了坡屋面屋脊处和最低处标高、以及老虎窗等造型的标高。为了保证斜屋面各节点处模板安装配制的准确性,施工前用AutoCAD软件进行图形计算,根据设计图纸将斜屋面及造型节点按其坡度、平面尺寸及标高输入电脑,进行模拟放样,准确地在电脑中测量每一个结构细部的位置尺寸和标高;参照模板材料的尺寸规格(1800×900×18)进行对比计算,精确计算模板的拼装块数及非整块模板的尺寸。根据电脑中细化的图纸,进行现场施工放线和模板配制安装施工。

3、模板工程预检时着重检查模板间的拼缝,对于超过要求限值2mm的拼缝,其两侧模板立即替换整改返工,确保每块屋面板混凝土不漏浆。

实施小结:经李伟刚对模板工程检查,模板安装良好,符合规范要求,模板拼缝宽度在2mm以内,能够保证屋面板混凝土不漏浆。

模板安装施工图1 模板安装施工图2

实施二、优化选择混凝土坍落度,以利于现场施工操作。

1、通过试验确定斜屋面混凝土坍落度,选择80±10mm范围。

QC小组认识到坍落度的选择对斜屋面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混凝土的流动性对施工质量影响很大,而像各层楼板混凝土开盘鉴定中的坍落度范围100±30,会使混凝土拌制时坍落度有很大随意性。所以QC小组派专人到混凝土厂家实验室与试验员做针对斜屋面混凝土施工的试验,首先选择坍落度非常大作混凝土浇筑施工试验,发现坍落度越大混凝土越难成型,而且早期收缩率也大,形成混凝土开裂;再进行坍落度小的试验,混凝土直接自然堆积,难以振捣密实。小组成员通过试验,并报监理单位同意,确定本工程非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为80±10mm(以各方开盘鉴定实测和现场检测为准)。

2、现场严格检验控制进场混凝土坍落度,超出范围的一律不得使用。现场试验员对进场的每车混凝土测量坍落度检测,超出范围的混凝土退回厂家不得使用,同时及时与搅拌站联系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确保符合要求。

楼斜屋面进场坍落度检测记录

记录:李伟刚日期:2015-10-24

实施小结:经对混凝土坍落度现场检测控制,斜屋面混凝土坍落度符合80±10mm要求。

实施三、进一步明确砼浇筑顺序,合理分段、严格控制施工间歇时间。

1、小组成员研究讨论,将斜屋面沿屋脊线按3m间距进行分段,并采取横向按分段由下而上交替循环浇筑、纵向逐段前行的顺序浇筑混凝土,完成整个屋面砼的浇筑施工。

制图人:许仲民日期:2015-10-6

2、由小组成员许仲民对斜屋面在模板上沿屋脊线纵向画出3m分段线,并在斜屋面混凝土施工全程监督指挥,严格控制工人的施工操作,分段位置搭接施工在2小时内完成,保证施工的连续性,避免施工间歇时间过长产生不规则、不必要的施工缝。

斜屋面混凝土浇筑照片

实施小结:小组成员对斜屋面混凝土施工全过程的监控,完全避免了不规则施工缝的产生。模板拆除后检查,未发现不规则施工缝缺陷。

屋面板底施工现场照片1 屋面板底施工现场照片2

实施四、明确振捣操作方法,采用“点振法”施工,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振捣间距和振捣时间。

1、明确采用“点振法”施工,振捣最大间距为60cm,振捣时间为10秒钟。

QC小组查阅了“点振法”相关资料,以确定“点振法”是否可行。点振法就是用振动棒垂直于模板面对楼面屋面砼进行振捣的一种施工方法,能有效的减少斜屋面砼的裂缝产生,达到预防屋面渗漏现象。有以下主要优点:一是振动面积小,能一步振动到位,可提高砼的密实性;二是振捣所需的时间短,每点振动时间约10秒,减少了砼流失;三是施工操作简单,振动棒只需一个人就可以操作,减少了施工人员对钢筋的踩踏,能更好地保证钢筋不移位不变形;四是点振法施工时砼的坍落度小,减少了用水量,可有效地降低了砼内部的毛细孔道,提高砼楼板砼的密实性,减少屋面板底有蜂窝现象。

小组成员就“点振法”优点与项目部设备状况进行讨论,确定本工程斜屋面混凝土施工的振捣最大间距为60cm,每点的振捣时间为10秒钟。

2、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振捣间距和振捣时间,专人控制管理。

斜屋面纵向分段为3m,沿坡度檐口至屋脊距离约为7.4m,按振捣间距60cm 将屋面每段分为5×12的网格,则每个网格点即为振捣点。斜屋面混凝土施工严格工人的振捣的间距、振捣位置和振捣时间,发现振捣间距过大时及时提醒补充振捣。

实施小结:“点振法”在施工过程中有效落实,避免了漏振、振捣间距过大现象的发生。

十、效果检查

实现了课题设定的目标值

2015年11月3日至2015年11月21日,我们QC小组逐一对本工程的斜屋面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检测时按照每个屋面划分为200个检测点。

斜屋面现浇钢筋混凝土质量一般缺陷检查统计表二

序号 一般缺陷项目 频 数 累计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 1 斜板厚度不均

匀 18 18 23 23 2 露 筋 17 35 22 45 3 混凝土蜂窝、孔

洞 15 50 19 65 4 夹 渣 11 61 14 79 5 外形翘曲、凸肋 9 70 12 91 6 裂 缝 7 77 9 100 7

合 计

77

-

77

-

制表人:许仲民 时间:2015-11-23

斜屋面混凝土施工质量一般缺陷排列图二

累计频率%

频 数

23%

1020

3040506070

80901000

11223344

556677混凝土蜂窝、孔洞

斜板厚度不均匀

外形翘曲、凸肋

夹渣露筋

裂缝

45%

65%

79%

91%

18

17

15

11

9

N=777

C区

B区

A区

制图人:许仲民 时间:2008-11-23

通过以上图表我们可以看出,本次QC 活动使“混凝土蜂窝、孔洞”由调

查时影响斜屋面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降为次要因素,使本工程六栋楼屋面混凝土平均一般质量缺陷率由调查时的21%降为为6.4%,成功的实现了课题设定的目标值,屋面混凝土质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经过后期按照监理单位审批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方案对斜屋面一般缺陷处理后,斜屋面结构一次性通过验收,后续屋面淋水蓄水试验合格,无渗水漏水现象。

经济效益

通过本次QC 活动,屋面板的缺陷率降低了55%,那么在后期的屋面处理施工中,降低约一半的成本费用。后期屋面处理施工中,每处缺陷处理平均成本费用为70元,缺陷率由21%降低至6.4%所节约的成本为:

200×(21%-6.4%)×70元/处×6=12264元。

QC 小组团队精神获得提升

通过这次QC 活动,小组成员从质量意识、QC 知识、个人能力、解决问题的信心、团队精神都比活动前有所提高。

小组成员自我评价表

序号 项目 自我评价

活动前得分 活动后得分 1 质量意识 3 5 2 QC 知识 2 4 3 个人能力 3 5 4 解决问题的信心 2 4 5

团队精神

3

5

制表:许仲民日期:2008-12-10

制图:许仲民 日期:2008-12-10

社会效应

通过QC 活动,本工程的斜屋面混凝土结构观感良好、密实度高,获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好评,进入工地参观的业主也对工程结构表示满意。本项目的顺利完成为公司在漳州地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十一、巩固措施

本次QC 小组活动,改进了斜屋面施工工艺,提高了斜屋面混凝土施工质量。为巩固小组成果,小组成员对本次活动的施工管理经验和有效措施进行总结、整理,形成作业指导书,使之在公司内部推广,应用到类似工程项目中去。

十二、总结及今后打算

本次QC 小组活动小组全体成员通过技术攻关,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降低了项目运行成本,为公司赢得了社会声誉,取得了质量、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收益,真正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在施工管理中的科学性、群众性和有效性。

质量意识

解决问题的信心

团队精神

综合素质评价雷达图

QC知识

活动前活动后

1

2345

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刻研究QC方法,熟练掌握QC运行过程及环节,将其运用到每一个工程项目上,运用到每一个过程中,不断提高企业的施工质量及管理水平。

附录:

合理化建议一览表

制表人:朱海生2015-10-15

QC小组活动一览表

制表人:许仲民2015-12-1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