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精神

燕赵文化精神
燕赵文化精神

“燕赵文化精神”成因新探

李新王春光

摘要:以“悲歌慷慨”为质性特征的“燕赵文化精神”这一地域人文传统,是由长期的历史文化祭奠所形成的;而在慷慨雄豪的地域民风、英雄俊杰的辈出、尚质求实传统的发扬这三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才使燕赵文化精神最终得以生成。

关键词:燕赵文化精神;悲歌慷慨;人文传统

所谓“燕赵文化精神”,是指在河北地区从古至今所形成的、以“悲歌慷慨”为质性特征的地域人文传统。西汉司马迁将之概括为“好气任侠”、“悲歌慷慨”(《史记·货殖列传》),南朝梁刘勰称建安时期的河北邺下文人的作品“慷慨以任气”(《文心雕龙·明诗》),南朝梁诗人江淹则以“燕赵悲歌”(《别赋》)表述之;到了唐代,韩愈称“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送董邵南序》),钱起诗云:“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逢侠者》)韦应物诗云:“礼乐儒家子,英豪燕赵风。”《送崔押衙相州》)这样经过历代名人的反复陈述,燕赵文化精神的内涵终于被确定下来,并逐渐形成了该地区的人文传统,燕赵之士遂以慷慨悲歌、好气任侠者自许。而燕赵文化精神的生成,也是与河北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民俗风情乃至自然地理环境等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密切相关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认知。

一、地域民风的雄豪

河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先秦时期人文活动已很繁盛,名见于典籍者,从夏朝的有易氏、商代的孤竹国、至西周春秋时期分封的燕国,加之战国时代“三家分晋”之后有的赵国,和北方少数民族狄建立的中山国,三大诸侯国军事力量十分强盛,称雄于列国之中,尤以燕、赵二国为最,被列入“战国七雄”之中,而后河北地区一直称之为“燕赵”,沿用至今。

而燕、赵、中山等国军事力量的强大,是和燕赵人雄健尚武的习性分不开的,这正是燕赵民风的典型气质之一。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的荆轲刺秦事迹,即为一例;其中写到荆轲受命赴秦: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

燕赵之地少温柔敦厚的长者而多慷慨豪放之士,人们少揖让而多任侠,民风剽悍而少拘禁,由此可见一斑。司马迁还曾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河北地域的文化风俗作出概括,如描述属于燕赵之地的种、代一带的风俗:“种、代,石北也,地边胡,数被寇,人民矜愎、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桑……自全晋之时已患其剽悍,而武灵王益厉之,其谣俗有赵之风也。”又言中山一带民风:“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余民,民俗儇急,仰机利而食,

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并言“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北通燕、涿,南有郑、

卫。郑、卫俗与赵相类,然近梁、鲁,微重而矜节。濮上之邑徙野王,野王好气任侠,卫之风也。”

由是观之,司马迁由地理环境、民生状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民俗特征来揭示出燕赵文化的精神,并把它概括为“好气任侠”、“悲歌慷慨”,正是燕赵之地民风的真实写照。这种民风的形成,与燕赵之地处于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相接的人文地理环境有关,燕赵人民广泛而长期的与北方少数民族接触、交往乃至融合,必然濡染其强悍、尚武的胡风豪气,从而形成了慷慨豪放、好气、任侠的民风。

而出生于赵国的儒家大思想家荀子,则在人们与自然长期斗争的生产力发展实践基础上,从“天人相分”的角度,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在《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荀子为赵人,其人定胜天的思想,也当从燕赵人民与大自然顽强抗争的生活实践中得来,他所倡导的那种不屈不挠、勇于拼搏的人的主体性精神,也分明是燕赵人民慷慨、好气民风的直接体现。

此外,河北地区地貌特征为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的山地,高原海拔多超过1000米,部分达1500米以上。不少山峰海拔在2000米以上,如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灵山海拔2420米,冰山海拔2211米,雾灵山海拔2116米,云雾山海拔2047米等都是著名例子,其中小五台山不仅是河北省第一高峰,而且是我国东部的高峰之一。东南部的平原大部分海拔不足50米,而渤海沿岸平原海拔多在10米左右,如芦台海拔3.9米,穆楼村海拔9.5米,沧县海拔12米,玉田海拔16米等都属之。”正是由于河北地区多有巍峨耸峙的高山,又有海拔不高的低平原,地貌高低起伏,复杂多样,才使得生长在这里的燕赵人们长期面对

险峻的生存环境,更易形成慷慨不平之气,和豪迈磊落的胸襟。

二、英雄俊杰的辈出

正所谓“地灵人杰”,禀赋着雄伟刚健的山川灵秀的燕赵人民,自古就不断地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俊杰,而且大都是豪气纵横、慷慨悲歌之士,纷纷做出了轰轰烈烈的宏伟业绩,在青史上留名千载,永垂不朽!

早在先秦春秋战国时期,便有燕昭王姬职励精图治,“千金买骨”、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的事迹,并于公元前284年,任用中山国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乐毅为上将军,攻破齐国首都临消,下城池七十余座,使燕国声望达到极盛。赵国亦有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倡导“胡服骑射”,推动军事改革,使赵国成为与秦、楚实力不相伯仲的军事强国。加上著名的赵国将领赵奢、李牧、廉颇,舍身为国、“完璧归赵”的蔺相如,以及慷慨悲歌,仗义刺秦的荆柯、高渐离,可谓人才济济,豪俊辈出,使得燕、赵名副其实地并人“战国七雄”之列,并使燕赵慷慨、悲壮之气雄贯九州!

西汉时期,则有观津(今河北武邑东)人窦婴,被景帝任为大将军,平定“七国之乱”,得封魏其候。而东汉末年,又有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的张角、张梁、张宝兄弟三人,领导

了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到了三国时代,涿郡涿(今河北涿州)人刘备,带领同为涿郡的大将张飞和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赵云等,建立蜀汉政权,“三分天下有其一”谥称昭烈帝。而魏名将张颌东吴名将程普则分别为河间(今属河北)人和右北平(今河北丰润)人,三国之中皆有河北英豪纵横驰骋,逐鹿中原,足见燕赵豪杰雄风。两晋之交,则有范阳遒(今河北濂水)人祖逖、中山魏昌(今河北安国西南)人刘琨奋发图强,“闻鸡起舞”、舍身救国,祖逖曾“中流击楫”,誓师北伐;而刘琨则不幸为奸人陷害,作诗抒愤,“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重赠刘谌》)正是燕赵男儿的慷慨悲歌……

河北地区历代的英雄豪杰,以其雄心壮志,满腔豪情,驰骋天下,各自建立了丰功伟业,为百世后人所称颂,在历史上留下不朽的一页;这些都为“燕赵文化精神”的生成注入了慷慨昂扬、激进奋发的动力。

三、尚质求实的传统

在燕赵文化精神中,也一直继承着儒家尚质求实、不务虚华精神的传统,河北地区不仅出现了苟子这样的儒家代表人物,还有西汉时期提出“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的大儒董仲舒,以及古文诗学“毛诗学”的传授者毛亨、毛苌,后汉三国的经学家崔驷、卢檀、刘劭,两晋北朝的经学家束皙、高允等诸多儒家正统思想的继承和传播者,一直以来对儒家传统的尚质求实思想也广为接受。

到了南北朝时期,南北文风迥异,南朝重声色之美,而北朝尚质朴典正,如北齐大儒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就反映出了儒家尚质的思想,他在《颜氏家训·文章篇》中认为,“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胸,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反对“穿凿补缀”、“事繁而损材”的“浮艳”之风。而西魏的宇文泰推行崇儒复古的文风改革,倡导古朴,反对浮华,苏绰撰写《大诰》,即完全仿效《尚书》的质朴文风。

而在盛唐河北诗人的诗句中,儒家尚质求实的思想也深有体现,表现为抒情上的直抒胸臆,和形式上的偏重古体。前者以高适诗最具代表性,他的诗在表达感情上直抒胸臆,自然流畅,如“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塞下曲》),“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等名篇警句,一任感情真实流露、宣泄,正如盛唐时期的诗歌理论批评家殷瑶曾在《河岳英灵集》中所评:“适诗多胸臆语”。而且,从《全唐诗》存诗一卷以上的几位著名的盛唐河北诗人的具体创作情况来看:高适存诗252首,其中古体诗有187首;李颀存诗124首,古体诗99首;贾至存诗46首,古体诗24首;卢象存诗29首,古体诗18首;李华存诗29首,古体诗22首;崔曙存诗15首,古体诗10首等;其古体诗数量基本上都占到了全部诗作的一半以上;河北诗人尚质求实、雅好古调的作风,可见一斑。

正是这种儒家尚质求实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才使得唐代河北诗人能够直抒胸臆,真实表达个性化的思想感情,与其慷慨豪放、脱略使气的精神气质完美地契合,唱出了一首首震撼人心的慷慨悲歌,将慷慨豪迈、好气任侠的燕赵文化精神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来,为后世称颂不已。

理论纵横2007年第10期

从山东地名解读齐鲁文化

从山东地名解读齐鲁文化 作者:季丽莉 地名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地名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有着丰富的 地理、历史、心理、民族、社会等文化内涵。地名属于语言学中的专有名词,它是地名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民俗历史学和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通过地名的研究,可以再现特定地域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深层次了解一定社会的物质和意识形态。正如冯骥才先生在《地名的意义》中所说的,“地名决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一个特定地域的名称”,“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地名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民俗心态的典型反映,是民族文化的璀璨结晶。 山东是中国东部较为发达的沿海省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素有“齐鲁之邦”、“礼仪之 邦”、“孔孟之乡”的美誉,也是文化资源大省。山东省下辖17个地级市、49个市辖区、31个县级市、60个县,共有8万多个行政村,地名文化资源十分丰富[1]。在对山东地名文化的考察中,使人深刻地感受到:地名之于文化,是尘封的记忆,是文化的代言,是历史的引领。地名使我们看到了山

东文化的多元、变迁与凝固,强化了对齐鲁文化内涵的理解,激发起作为山东人、作为中国人的强烈自豪感和爱国情。 一、山东地名与齐鲁地理文化 山东人把齐鲁文化概括为“一山一水一圣人”,指的是泰山、黄河和孔子,这个概括道出了山水自然因素对齐鲁文化的基础作用。山东中部,地形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山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洼地占4.1%,湖沼占4.4%,平原占55%,其他占7.8%。多元性的地形、地貌在山东各地地名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1.来源于“山”的地名 “山东”这个名字本身就与山有不解之缘,因处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除了鲁西北平原区外, 鲁中南丘陵区和山东半岛地区带“山”字的地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如崂山、博山、兰山、泰山、苍山、福山、莱山、梁山、乳山等。其他带“山”字旁的字在地名中也较为常见。如:崖(陡立的山边):西河崖、大沟崖;岭(山道山坡):凤凰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在今年,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使我受益良多, 不仅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更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飘渺虚无的东西,但是自从学习之后,我了解到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其中的许多思想精华、处世原则和哲理睿智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标准。本次学习不仅让我从思想认识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了解,还为我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 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系统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从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稳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文化;从发展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不断吸纳其他文化形态又不断进行自我

调适自我更新的一种文化;从地域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不同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辅并涵盖各种文化形态如法家、墨家、名家等多种思想体系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从主旨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人伦重道德重入世重实用理性的人伦道德文化;7、从社会性质的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建构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上的一种农耕文化,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型文化,可以说,各种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教育、宗教仪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文献典籍、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乃至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都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内容。 以前,在生活学习中仅仅了解过《弟子规》《论语》中的篇章,其余国学书籍看之甚少。但是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认识,抓紧对《道德经》、《论语》、《弟子规》等,使我对修身、处事、接物等行为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对“孝”的认识。其实“孝”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孝敬父母是不难的,只限于物质上给父母买东西和给点钱,但格局不高,不能做到从精神上关心。缺少一份大爱,做不到“泛爱众”,也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子女,他们对“孝”有着严重的缺失,导致了他们的骄纵和不负责任,没有了最起码的道德。所以,我们在做好孝敬父母的同时,还必须让子女知道这也是他们必须具有的品质,让他们承担自己该做的一

燕赵文化

燕赵文化 摘要: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曾经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千古名句高度概括了燕赵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燕赵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燕赵文化是在燕赵地区内产生的一种地方文化,燕赵区域的划分应当以今黄河为它的南界,以太行山和燕山山脉为它的西界和北界。现今河北省是燕赵文化副区的核心部分。 关键字:燕赵文化;文化特征;河北 一、燕文化的形成 燕赵文化形成于波澜壮阔的战国时期,在战国中期开始形成,到战国后期成熟和定型。燕文化的形成以燕昭王的报复伐齐和燕太子能丹的谋刺秦王为主要标志。燕国在西周以后一向默默无闻,它引起天下人的注意始于战国中期的燕文公。燕文公二十八年,苏秦游说燕国结成六国合纵,赵国是合纵的主国,燕国是最初的发起国。合纵结成后,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合纵解除后,秦国主动与燕国交好,秦惠王将女儿嫁给燕文公太子为妻。燕文公死后,太子即位,燕国开始称王,史称燕易王。燕易王之子为燕王哙,燕王哙在位时发生了齐国军队攻入燕都的大事。燕王哙死后,燕昭王即位。燕昭王是对燕地文化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的一位君主。修建下都城之外,他所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招贤。为向齐国报仇,他卑身厚币向各国招揽人才。他去见郭隗且尊郭隗为师一事传播开来,乐毅自魏国而来,邹衍自齐国而来,剧辛自赵国而来,天下之士争相前往燕国。 二、赵文化的形成 赵文化武勇任侠的特征也形成于战国时期,以赵武灵玉的胡服尚武为最主要标志。赵国的文化源出三晋,而晋国正是中国古代法家智慧与武勇任侠风尚的发源地。早在迁都邯郸前后,赵氏之中就已接连出现了几位侠士。赵文化的勇武任侠是具有传统的,它的豪奢冶游也是全国闻名的。战国结束以后,原赵国版图划为郡县,赵地也和燕地一样都具有近边和尚武的特点,二者更加趋同,在地域和文化上都更加成为一个整体。所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述沙丘、中山、邯郸时,也使用了“悲歌忧慨”一语。通过《史记》、《战国策》、《燕丹子》等书的叙述,定型于战国时期、以慷慨悲歌为特征的燕赵文化被历史地记载下来了。 三、燕赵地区的文化

各旅游区域的特色

关东文化、林海雪原旅游区:黑、吉、辽 燕赵文化、京都要地旅游区:京、津、河北 黄河文明、名山胜迹旅游区:河南、山东、山西、陕西 吴越文化、水乡园林旅游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荆楚文化、名山大湖旅游区:湖北、湖南、江西 民族风情、岩溶山水旅游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 岭南文化、南国风情旅游区:广东、福建、海南 多元文化、海岛风光旅游区:台湾、香港、澳门 丝路文化、草原风光旅游区: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 藏族文化、雪域高原旅游区:西藏、青海 关东文化、林海雪原旅游区:黑、吉、辽 关东文化旅游区特色的旅游资源:冰雪文化、湿地文化、宗教文化、流人文化、边疆文化。首先,在物质文化方面,它的生产结构在明清时期呈现出从农业、渔猎、采集、游牧并存向以农业为主、其他为辅的转变,到清末民初以后,随着汉族人口的大量出关,进一步形成农业生产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基础的结构。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就产生了农家旅游,农家乐等系列旅游资源。 其次,在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方面,关东文化区别于中原和关内其他文化的特点表现为:以豪放、旷达、质朴厚重、宽厚包容而绝少排他性为特点的关东人群体性格特征。这也就产生了许多文化旅游资源:生态游、民俗风情游、休闲度假游、工农业游等,民间剪纸画﹑东北大秧歌、东北民歌和莲花落等等都是关东的特色文化。 这些特色的文化传统对现代人紧张的生活节奏有着很好的调节作用,对于南方的人们北方的冰雪文化旅游更是一个很好吸引效应,还有北方人民特有的豪放、旷达、质朴厚重、宽厚包容的精神及丰富的文化底蕴都对全国游客甚至是全球游客都有很的吸引力。 燕赵文化、京都要地旅游区:京、津、河北 自元朝以来,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就在河北省中心位置。北京是燕赵大地的主体区域之一,并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京都文化。无疑,京都文化是燕赵文化也就是河北文化的一部分。河北其他区域的人虽然在说话口音上与北京人有所差别,但其共性还是主要的。所以,河北大地是孕育京都文化的母体。京都文化是燕赵文化的子文化。这是燕赵文化的特征之一,也是其区域优势之一。 京都文化突起于河北的腹心,由于政治优势,对其周边地区有强大的辐射力,并影响了省内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所以,在河北各地区之间又产生了若干子文化区。河北南北部地区的文化有所不同,东西部地区文化更是有一定差异,表现出了不同地区的地域特性。就语言口音区分,河北省可分为冀西北、冀东、天津、冀中、冀中南、冀南等子文化区。这些区域文化有燕赵文化的共性,又有一定的个性。河北有着文武兼备的文化底蕴,并且还是个文化产业大省 近代中国,就文化产业而言,基本上为戏剧、曲艺、绘画、杂技几大类。可以说,北京的文化产业基本为同属燕赵文化的京都文化及河北文化所占据。 清末及民国,戏剧是当时最大文化产业。河北是有全国影响力的戏剧大省。当时,各种戏剧的戏班进京,都要经过河北冀中地区。这促进了河北戏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以昆曲为例,虽然源于江苏昆山,但传入燕赵大地后,形成了以保定高阳为中心的北派昆曲。在此推动下,河北不仅有邯郸的平落,石家庄的丝弦,保定的老调,唐山唐剧等小剧种,而且还产生了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即河北梆子及评剧。河北梆子产生过被誉为“女伶之首”的刘喜奎。评

论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

论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 发表时间:2011-11-11T14:32:21.107Z 来源:《少智报(文综)》2011年第37期供稿作者:陈文珠[导读] 早在远古时代,黄河下游地区就是当时文化发达之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炎帝氏族及其后裔创造了东夷文化。河南省潢川一中陈文珠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进入秦汉以后,在政治大一统的背景下,随着法家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黄老之学、儒学相继登上统治阶级的政治舞台,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官方文化。齐鲁文化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文化范畴。作为历史范畴,自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作为文化范畴,又有其历史超越性,齐鲁文化的现代价值就是这种历史超越性的表现。 早在远古时代,黄河下游地区就是当时文化发达之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炎帝氏族及其后裔创造了东夷文化。考古资料表明,发源于黄河下游的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文化一度处于当时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而当时生活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帝氏族及其后裔则创造了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经过夏、商、周三代,文化代代相因,渐次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两个主干——夷夏文化,而齐鲁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自西周初年齐鲁建国至春秋,是齐鲁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随着西周的建立,来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渐沿黄河东下,到达下游地区。周文化和东夷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由于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和建国方略的差异,造成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文化和鲁文化。在西周和春秋长达六七百年的时间里,齐文化和鲁文化沿着各自独特的道路发展,使黄河下游地区的文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状态。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了继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之“尊尊而亲亲”的宗法原则,而是“举贤而尚功”;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因其俗,简其礼”。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文化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这就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农业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鲁国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主张“尊尊而亲亲”;文化上,则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战国秦汉时期,是齐鲁文化的综合发展时期。进入战国,由于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在这个背景下,齐、鲁两大文化传统的交融日益发展,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战国时期,齐、鲁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表现在思想领域,主要是孟子对齐学的批判吸收,邹衍阴阳五行说对鲁学的渗透以及管子学派和荀子对齐学和鲁学的揉合。特别是《管子》、《荀子》的出现,反映了齐鲁两大学派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秦及汉初,齐学盛极一时,主要表现在黄老学和阴阳五行学的盛行。这一历史时期齐学与鲁学的融合,为其后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说构筑新的儒学体系作了理论准备;同时也为汉代儒学内部的齐学与鲁学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埋下了伏线。经过东汉今古文经学的学术之争,双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渗透,至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会通古、今文经学,最终完成了齐鲁文化一体化的过程。 齐鲁文化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不仅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齐鲁文化实际获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终融入到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罪犯思想教育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罪犯思想教育罪犯入狱,外在的表现形式是违法犯罪,而根源却在于价值观扭曲,道德沦丧。因此,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不仅仅要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上存在的重大缺陷和严重失范的问题。而我们民族固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治疗这些缺陷和失范的一剂良方。 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罪犯思想教育的范畴,可以说是这些年来监狱思想教育的创新 然而,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罪犯思想教育的的范畴,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目前仍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尝试,而不是整个中国罪犯思想教育体制自上而下的改革,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罪犯思想教育的关系还存有疑虑,各个试点单位在实践中对教育目标的设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的形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罪犯思想教育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罪犯思想教育的概念、内涵及关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形式、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观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系统、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主体形式存在着。〔1〕这些文化积累以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的形式世代延续,已经深深地融化在

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内化为人们的一种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甚至人的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因此,承袭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已经构成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成为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地域上说,有吴越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等等;从流派上说,在先秦有儒、道、墨、名、阴阳、法六家的不同,汉魏以后,又出现儒、道、佛三教的鼎立。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人生“修、齐、治、平”,把个人道德修养放在第一位,以此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当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道德规范,但是作为良好人格具体体现的基本要素是相同的,这些基本要素就是能否以真正的爱同他人相处,即“仁”。“有人把我国传统美德的内涵归结为‘尊道贵德、律己修身、仁爱孝悌、诚信好礼、精忠报国、天下为公、以义制利、勤俭廉正、务实宽厚、自强不息’等”〔2〕,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丰厚道德文化遗产是今天公民道德建设中可借鉴和利用的宝贵资源。 当然,与世界上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部分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亦有其精华和糟粕。不能只看到精华而看不到糟粕,或者只看到糟粕而看不到精华。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精华和糟粕各居其半,没有轻重,而是精华是主,糟粕是次,精华是根本,糟粕是枝叶。

燕赵文化特点

燕赵文化特点 如果认为燕赵区域主要就是古代燕国、赵国的区域和现在河北省的区域是不够准确的。这里特别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要把燕、赵二国中间的另一大国中山国包括在燕、赵区域内。 第二,要把元代以前的北京包括在燕赵区域内。 第三,要把今河南、山东两省的黄河以北部分包括在燕赵区域内。 二、文化的界定 从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上看,燕赵文化是一种平原文化、农业文化、旱地农耕文化。在民族上,它是一种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这些情况对燕赵文化而言并不是唯一的,

与它相邻的三晋、关中、中原、齐鲁各区域大体也是这种情况。 但是燕赵文化是一种典型。在漫长的历史转变中,燕赵文化 甚至比处在核心位置上的中原、齐鲁各区更具典型。 从文化特征上看,燕赵区域也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这 就是慷慨悲歌、好气任侠。“慷慨悲歌”一语可以用来形容 各个地区的人物和现象,但是在历史上,它是由燕赵区域而 产生的,是以燕赵区域为典型的。在其他区域,慷慨悲歌并 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在燕赵区域,慷慨悲歌却已是普 遍的特征和特殊的标志。从时间上,慷慨悲歌文化的特征在 战国时期形成和成熟,在隋唐时期仍然为人们所称道,到明 清时期其余音遗响不绝如缕,前后持续二千余年,确已形成

了悠久而稳定的传统。所以,燕赵区域的文化特征就是慷慨悲歌,也只有慷慨悲歌才是燕赵区域的文化特色。 燕赵区域在文化上的特征就是慷慨悲歌、好气任侠,具有既不同于中原、关陇,又不同于齐鲁、江南的特点。 司马迁在论述燕赵区域内各地的风气时说,种地(今山西灵丘一带)和代地(今河北蔚县)靠近胡人,经常受到侵扰,师旅屡兴,所以那里的人民矜持、慷慨、嫉妒、好气、任侠为奸。在血缘和文化上,这里胡汉杂糅,从春秋晋国时起就已忧患其剽悍难制,中间又经过赵武灵王的胡化变革,风气更加浓烈。中山土地狭小,人口众多,人民性情卞急,拦路锤杀剽掠,或者盗掘坟墓。男子相聚在一起悲歌,辞气

论文燕赵文化

我眼中的刘备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刘禹锡一首《蜀先主庙》自然而然地让我们想到了先主刘备,想到了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东汉时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中国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蜀汉王朝的建立者。他出生于没落的汉朝皇室世家,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论辈分是汉献帝的族叔。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刘备集团的力量相对较弱,又无稳定的根据地,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境地。曾经一度寄居大军阀曹操、袁绍、刘表之下。 188年,刘备与关羽、张飞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地方武装,加入东汉王朝扑灭黄巾起义军的战争。战争结束后,刘备建立了其军事集团的正规武装力量,任职东汉王朝的平原相(县令)。 196年升任徐州牧,官拜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徐州被吕布攻占后改任豫州牧。 207年,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任军师。刘备按照诸葛亮的战略方针:占荆州、联孙吴、退曹兵、入四川。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这些胜利使刘备一方的武装力量迅速壮大,势力逐渐增强,地位日益突出。这为日后形成的三国鼎立的局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1年刘备于成都称帝建立了蜀汉王朝,疆土包括今四川及云南、贵州北部、陕西旧汉中府一带。成为三国时期的其中一国。 223年,刘备病逝,托孤白帝城。 这就是刘备的一生,刘备简单的一生。但在他这简单的一生中演绎了许多传奇,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典故,并且根据他的故事产生一系列成语和歇后语。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桃园三结义,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刘备招亲——弄假成真等等。这些无疑都是历史上宝贵的财富。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气象万千;三国时期的军事,金戈铁马,气势壮阔;三国时期的经济,变革重大,承前启后;三国时期的外交,纵横分掠,奇峰迭出;而三国时期的人物,更是英雄辈出,业绩显著,可谓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谁也不能否认刘备就是这一时期一位响当当的大英雄 但是刘备何德何能,能够从卖草鞋糊口的平民成为成就建国伟业的君主,又能够从一介没落贵族成为一方地位显赫的霸主?纵观刘备的一生,不难发现仁义宽厚是助其成功的一大法宝。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末的评语:“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其中的“弘毅宽厚”就是对刘备仁义的很好说明。《傅子》中评价到:“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同时期袁绍称:“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这些前人的评价已然让我们后人信服了刘备的仁义,但史实则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 刘备结识张飞、关羽之后,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他的仁义将这二人折服,对刘备可谓是忠心不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日后关羽被曹操抓后的表现也足以说明这一点。虽然曹操对他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极力拉拢收留,但关羽一知道刘备的下落,终归拜别曹操,千里走单骑,过

文章原文:齐鲁文化的传承与超越

齐鲁文化的传承与超越 谭晓岚 (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青岛266071) 大河文明的主要特点是生命力顽强,海洋文明的主要特点是活力强劲。①齐鲁大地过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祥地,现在是我国海洋战略的首个试点区,能不能在未来实现超越和升华,关键是能否塑造出一种既传承东方文明优势、又吸收了西方文明之精华的新型海洋文化。 齐鲁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凝聚力和生命力来自其基本精神。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我们大体可以归纳如下几点: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等。这些,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一、齐鲁文化诞生于黄河流域,以农耕经济为基础,是一种典型的大河文明,由此派生出的文化心理也是防守型的②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由于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生产生活方式不一样,在多年的文明进化演变中形成了不同的文明类型——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由于发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了两种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是人类分工的自然基础,它造成各地域、各民族物质生产方式的不同类型。③而不同生产方式的差异,导致文化类型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各地域人群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大河文明的稳定持重,与江河造成两岸居民农耕生活的稳定性有关,海洋商业文明的外向开拓精神,则与大海为海洋民族提供的扬帆异域、纵横驰骋的条件有关。④齐鲁文化诞生于黄河流域,千百年来,这一区域与中国其他依河而居的地域一样,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因此农业非常发达。⑤这种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由于受土地的束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生产生活方式相对稳定,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因此逐渐形成了农耕文明式的好静、稳定、封闭、自强、固执、重群体等文化特性。 农耕经济是一种和平自守的经济,由此派生出的文化心理也是防守型的,因此中华民族较少有拓边侵略的行径,最能体现中国人防御思想的是长城的修建。 ⑥长城,不带进攻性质,完全着眼于防卫,在历史上,长城曾在一定程度上挡住了游牧民族的金戈铁马,但一旦入侵的游牧势力离开长城脚下,长城的军事价值就只剩 ①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比较, 教学资源-秦汉风云.https://www.360docs.net/doc/db1176878.html, 2010.6.20;人教论坛,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比较,https://www.360docs.net/doc/db1176878.html,/archiver/?tid-342083.html;杨伟祖,生命之河智慧之源[J],《人与自然》2013.06.01 ②卧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的文明冲突。https://www.360docs.net/doc/db1176878.html,/wohuboke2012.7.29 ③采风人,华夏海洋文化(2).https://www.360docs.net/doc/db1176878.html,/minjiancaifeng;卧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的文明冲突。https://www.360docs.net/doc/db1176878.html,/wohuboke2012.7.29 ④采风人,华夏海洋文化(2).https://www.360docs.net/doc/db1176878.html,/minjiancaifeng;卧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的文明冲突。https://www.360docs.net/doc/db1176878.html,/wohuboke2012.7.29 ⑤人教论坛,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比较https://www.360docs.net/doc/db1176878.html,/archiver/?tid-342083.html.2014.1 ⑥卧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的文明冲突。https://www.360docs.net/doc/db1176878.html,/wohuboke2012.7.29

浅谈河北梆子的起源与发展

浅谈河北梆子的起源与发展在刚结课不久的艺术课上我了解了很多东西方艺术,其中当看到京剧脸谱时我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没想到,一张看似微不足道的脸谱竟然蕴含了如此丰富的内涵。在惊叹之余,我也想到了自己家乡的一种戏曲。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种戏曲。 河北梆子是中国汉族地方戏曲之一,河北梆子是河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是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是“山陕梆子”传入河北之后经河北人民培育而形成的。大约诞生于1820---1850年之间。到1880年左右,已发展为一个颇受广大人民喜爱的全国性的大剧种。1920年后,河北梆子出现衰势;1930年后急剧衰落,濒临灭绝;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河北梆子才获得新生,是最早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剧种之一。 起源 商路即戏路。秦腔之所以能够流入河北,主要是伴随山陕商业向京师及河北各地延伸而来。山陕商业尤其是山西商人所经营的钱庄、典当、酿造业,几乎遍于河北各主要城镇。商人出于业务联络、应酬等需要,于是便把家乡流行的山陕梆子引进到其所经商的地方,以此取悦于顾主和壮其声势。山陕梆子流入河北后,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为了赢得当地群众的赏爱,根据当地群众的语言习惯、情趣、爱好等,在

艺术上进行不断改革、创造。特别是后继人才和从业群体的当地化,在演员队伍中,河北人逐渐增多,这更是导致山陕梆子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到了道光年间,这种长期活动在河北的山陕梆子便逐步发展成早期的河北梆子了。道光年间的科班,当属最早的河北梆子科班,也是河北梆子诞生的重要标志。 演化 河北梆子是由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演化而成的,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山陕梆子流入河北后,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为了赢得当地观众的喜爱,根据当地的语言习惯、情趣、爱好等,在艺术上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创造,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演员逐渐增多,导致形成了河北梆子这一新的剧种的形成。到道光末年,河北梆子已经遍及河北中部和附近个县,同时在北京也获得了一定地位。至1908年,它已流布河北全省。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称在北京盛行的河北梆子为“老派”,称在天津盛行的为“新派”。老派在演唱上杂有山陕韵味,新派则以为基础,讲求唱工。新派以天津为演出基地,曾向山东、东北的一些农村发展,1911年以后还盛行北京和上海等地。 衰落 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河北梆子走向衰落,首先始于天津、上海等大都市,而后波及到中、小城市。在农村衰落

对燕赵文化的探析

对燕赵文化的探析 摘要:现今河北省是燕赵文化副区的核心部分。太行山雄踞西部,层峦叠嶂,绵亘千里;燕山山脉屏障其北,巍峨壮丽,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辽阔坦荡的华北大平原展布于燕赵大地,南接中原,直趋江淮,东临渤海,汪洋无涯;海河水系的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扇形河系,汇流天津而东注渤海。千百年来,燕赵儿女不仅为创造中华文明作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而且在这块土地上铸造了独具特色的燕赵文化。 关键字:燕赵文化武术民间艺术戏剧旅游胜地河北 唐代著名的著名的文学家韩愈曾经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千古名句,高度概括了燕赵文化的本质和特征。的确,无论从燕赵武术到地方戏曲,从民间艺术到风情民俗,无不体现了燕赵文化粗犷、豪放、激越、慷慨的铮骨侠风。 1、燕赵武术,威震四海 武术又称武艺。燕赵武术是中华武术的摇篮和发祥地之一,是“南拳北腿”的中华武术中北腿武术的故乡。 燕赵武术始于春秋战国时代,2000多年来,尚武成风,名将辈出。战国时期,赵国的乐毅、廉颇战功卓著,威镇六国;东汉后期,刘备,张飞(均为涿州人)、赵云(常三人,今河北正定县)和关羽(蒲州人,今属山西省)桃园结义,打出三国鼎立的天下;宋太祖赵匡胤出身于涿州的四世将门之家,曾有“三十二式长拳”的套路传至后世,他以“一条杆棒打天下”,扫平乱世,四海归一;宋徽宗时,燕赵武侠如云,大名府的卢俊义,蓟州的公孙胜和石秀、沧州的柴进、清河的武松等人,揭竿而起,聚众梁山泊,宋室山江为之震撼;明、清二季,武术极盛,一批又一批武林高手,为国争光,驰名中外。孟村拳师丁发祥、河间县内家高张占魁、沧州全能武术家王子平、静海县迷踪拳师霍元甲等,都曾先后以其精湛高强的武艺挫败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俄国与欧美大力士,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在推动中华武术事业方面,燕赵武术家近世以来作出了巨大贡献。仅在南京原中央国术馆任教的沧州拳师就有30余人,该馆从馆长、副馆长、少林门长、武当门长到教务处长、编审处长和各路拳术教授,大部分均为燕赵武术家。 燕赵儿女,至今仍尚武成风。全省有70余县普遍开展了武术活动。沧州地区仅在校学生习武者已超过10万人;深县组织了6个武术辅导站36个训练点,196个村的农民进行练武活动;深县、饶阳建立了本县的“武术节”,逢年过节,全县城乡普遍举行武术表演。一些年逾古稀的老拳师、武术家,焕发青春,英气

浅谈河洛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河洛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河洛文化”顾名思义,是黄河与洛河交汇地区的文化,并且有学者认为,它是“古代河洛地区的文化”。关于河洛地区的具体范围,从宏观上看,河洛“就是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因此,这里说的河洛文化即是中原文化”。由此可见,“河洛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它与“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等等文化大致属于同一级的概念。但河洛文化又不是一般性的地域性文化,它是古代中国的国家文化、统治文化,在古代中华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对当代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华文明,即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历史上一脉相传。华夏文明与河洛文化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华夏文明是贯通古今的古今文明,而河洛文化主要是一种古代文明;华夏文明是一种国家文明,河洛文化是一种区域文明。此外,两者也相互联系,河洛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主要源泉和文化内核,而华夏文明是河洛文化的扩展与放大,两者的融合与发展形成了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 对于河洛文化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河图洛书”,“河图洛书”仅仅是它的一种文化符号,或文化元素的典型代表。河洛文化的真正内涵应该包括河洛地区的政治文化元素、地理文化元素、宗教文化元素和民俗文化元素等等内容。由此看看出,河洛文化对华夏文明影响是全方位的。另外,在史前,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早期人类文明发祥地,但河洛地区的先民在大约5000年前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率先把中华民族带入了王权文明时代,河洛文化相较其他区域文化对华夏文明的形成贡献更大。 河洛文化与齐鲁文化,吴越、闽台文化,荆楚文化河洛文化培育了华夏文明。但从另一方面看,也正是华夏文明成就了河洛文化。因为正是河洛文化融入了华夏文明,并借助于这一文明载体才从一般性的地域文化中脱颖而出,广为世人所知,广为世人所爱,并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根文化。 如果说华夏文明的形成像一个漩涡,那么河洛文化就是这个漩涡的中心,河洛文化凭借其强大的吸收力、包容力、凝聚力把周围的文化吸纳过来,然后融合后形成了华夏文明;如果说华夏文明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这棵大树是根在河洛大地,冠盖中华。

齐鲁文化起源及形成的不同特色

齐鲁文化起源及形成的不同特色 山东地区的自然景观奇美壮丽,以泰山与大海为最,所以自古以来就有“海岱”的代称,又因这一地区自周初分土建邦以后即以泰山山脉和蒙山山脉为界,分封成两个诸侯国:其北为齐,其南为鲁。所以又有“齐鲁”的雅称。久而久之,人们便以诸侯国之名代指其所在地之名,相沿成习,并延续至今。由此来看,“齐鲁”这个称谓可谓源远流长。 而就“齐鲁文化”而言,广义地说,它泛指“齐鲁”这个广袤的地区从古至今的璀璨文化,狭义地说则特指先秦时期“齐”、“鲁”两国的丰厚文化成果。但这里要讲“齐鲁文化的起源”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不单单要探究齐鲁两国的文化成果,也需要探寻齐鲁地区文化的起源,而一厢情愿的凭着非此即彼的定义方法来研究齐鲁文化的起源,得出的结论未免失之偏颇。齐鲁文化的起源的研究,既要跨越狭义的齐鲁两国的文化去探寻此前齐鲁先民的文化成就,又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说明“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各自确立,以及两者相互融合的问题上。 一、齐鲁文化的渊源 (一)齐鲁先民文化——东夷文化 在齐鲁大地上,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生活在距今四五十万年以前的泰沂山区、约与北京人同时的“沂源猿人”。因发现于沂源县土门乡鲁山之阳,遂命名为“沂源猿人”。“沂源猿人”是最早的山东人,他们所创造的采集狩猎经济形态的旧石器文化至今尚存留于沂源溶洞之中。沂源猿人的发现这也说明了,齐鲁文化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 时至新石器时代,齐鲁先民由于生活在华夏中原地区的东方而被称为“东夷”。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也被称为“东夷文化”。据现今考古出土发现了众多的日益完善的精制石器、骨器、玉器、彩陶、黑陶等等,证明了居于齐鲁土地上的东夷人以精制石器与新型收割工具为代表的原始农业文化已充分发达。他们不仅曾经创造出过灿烂的文化成果,更形成了完整的发展序列和特征鲜明的发展体系。即:从上起距

浅析河北民歌《小放牛》的艺术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b1176878.html, 浅析河北民歌《小放牛》的艺术特征 作者:王冬冬 来源:《北方音乐》2019年第04期 【摘要】本文从河北民歌《小放牛》的历史文化背景、语言歌词、旋律曲调、曲式结构等多方面对其艺术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民歌的作品分析能力。 【关键词】河北民歌;小放牛;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16;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一、历史文化背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河北省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河北省位于中国的华北平原之上,交通十分通畅和便利,经济往来频繁,水陆交通发达,城乡人口众多,工业商业发展迅速,人民文化交流普遍,具有极其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为河北民歌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无论是冀北的高原区域、冀中辽阔的华北平原区域还是冀西濒临太行山的山区区域,它们都是河北民歌孕育的摇篮,《小放牛》作为河北民歌作品之一,正是产生于此种地域环境之下。 河北民歌是河北人民大众在自给自足的生活和劳动过程当中自己创作、自己来演唱的歌曲。因此,河北民歌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历史背景、民俗风俗文化密切融合,是当时整个大社会情况下人民民俗文化生活的总汇体现。民俗文化是民歌构成和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支撑和保障民歌的发展前行。河北民歌《小放牛》的产生涉及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特色,首先《小放牛》这首民歌的歌词中包含一些神话传说、民间传说。我们知道《小放牛》这首民歌同赵州桥是相关联的,赵州桥的修建有多种传说,可以说任何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都与特定环境下的人物和民俗相关,同样,《小放牛》歌词中蕴含的民俗文化包含着人们对神仙、中国龙文化的崇拜信仰和人民对神的祭拜和祈福。 河北民歌《小放牛》的产生蕴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从其歌词中就可以看出。其歌词当中涉及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建筑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也是河北民歌《小放牛》在河北省境内,甚至是全国境内都广为流传的原因。首先从《小放牛》的歌词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赵州桥”这一建筑名称,赵州桥是位于河北省石家庄赵县的一座石拱桥。赵州桥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时长,它是当今世界现存最早的、保存时间最长,同时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石拱桥,历经各种天灾人祸仍旧顽强地矗立其中。因此,人们进行民间故事传说、传唱民间歌谣来赞颂赵州桥,从而在赵州桥的真实性方面增添了许多的神秘性。 从其唱词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民间的神话传说“鲁班修桥”。事实上,我们知道赵州桥修建于隋朝时期,由著名的工匠师李春所主持修建。《小放牛》当中,人们传唱为鲁班修建,因此这

北学与燕赵文化

申报人姓名:梁世和 申报级次:研究员 发表刊物及时间:本文发表在《河北学刊》2004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4年22期辑目。入选2004年中国哲学大会。获院优秀成果奖。 发表字数:1.3万字 作者位次:独立 北学与燕赵文化 梁世和 [摘要]学术思想的传承、学风的形成、学派的分布,往往存在一些地域特点,由此构成地域之学。北学就是一种地域之学,狭义的说,就是燕赵之学。地域之学是地域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它对一地文化习俗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解读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地域文化研究的深化必有待于对地域之学的充分认识。文章一方面把北学作为独立存在的地域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整理分梳,对北学的概念、历史分期、特质和价值进行了探讨;另一方面通过北学与燕赵文化的互动关系,揭示了地域之学对于地域文化的意义。 [关键词]北学;燕赵文化;地域之学;地域文化 一地之文化孕育一地之学术思想,一地之学术思想则是一地精神的象征。这正是地域文化与地域之学的关系。地域文化研究的深入必有待于对地域之学的充分把握。本文提出北学与燕赵文化的对应关系,对北学的概念、分期、特质、价值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深化燕赵文化研究有所裨益。 一、北学的概念与燕赵文化 “北学”一词大约最早出现在《大戴礼记·保傅篇》①,但当时还不是一个学术概念。作为学术范畴的“北学”一词,首先出现在唐初编撰的《隋书·儒林传》,“大抵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1](p1125)其后的《北史》、《清史稿》等也都出现了这一概念。 综观历史,作为学术概念的“北学”主要包含了三种含义:一是特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经学。与此相对应,南朝的经学称为“南学”,如《清史稿·儒林传》中说:“北学守旧而疑新,南学喜新而得伪。”[2](p9970)二是泛指“北方之学”。传统上,“北方之学”系指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和陕西等广义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涵盖了燕赵文化、中州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和三秦文化等北方主流文化,内容包括诸子学、经学、理学、考据学、文学、佛学、道教、书法、美术、音乐等学科。刘师培著有《南北学派不同论》,分别阐述南北诸子学、南北经学、南北理学、南北考证学和南北文学的不同,他所谓的“北学”即是此义。三是特指以燕赵之学为核心的北方之学。明代冯从吾著有《关学编》,清初孙奇逢让弟子魏一鳌和汤斌分别辑录《北学编》和《洛学编》,尹会一则有《续北学编》和《续洛学编》。可见孙、魏、汤、尹等人并不认为“北学”包含“关学”、“洛学”,而是把三者看作并列关系,“北学”则指燕赵之学。《北学编》及两次续编所辑录的均为燕赵学者,即说明这一点。 学者多把陕西之学称为“关学”,河南之学称为“洛学”,山西之学称为“晋学”,山东之学称为“齐学鲁学”,却从不把河北之学称为“燕赵学”或“燕学赵学”,而独称之为“北学”。燕赵之学何以称为“北学”呢? 从地理位置角度讲,这里存在一个“北”与“燕赵”的关系问题。“北”指北方,“燕赵”明清①《大戴礼记·保傅篇》中说:“帝入东学,尚亲而贵仁;帝入南学,尚齿而贵信;帝入西学,尚贤而贵德;帝入北学,尚贵而尊爵。”其中“四学”是指周时四郊之虞庠。

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

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 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 一、山东民俗饮食、服饰等多样化什么是民俗?什么是民俗学?所谓民俗,就是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是被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生活的... 一、山东民俗 饮食、服饰等多样化 什么是民俗?什么是民俗学?所谓民俗,就是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是被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民俗学,就是研究民众所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的本质、特点、作用及其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学问,是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 民俗包括饮食习俗、服饰习俗、语言习俗、居住习俗、人生仪礼习俗、社会交际习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间信仰习俗等。民俗作为民众的生活文化,更受地域所决定。俗话说,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齐鲁文化正

是以丰富多彩的山东民俗文化为支撑的,比如各地方言、饮食、服饰等就是这种多样化的最直观展示。山东老百姓的家常便饭常常离不开大葱,但吃法却不一样。胶济线以南、津浦线以东、胶莱河以西习惯吃煎饼卷大葱、鲁西北、鲁西南习惯吃饼子窝窝头。整个山东几乎都喜欢大饼卷大葱,那叫“大葱蘸酱,越吃越壮”;喜欢白菜炖豆腐,所谓“白菜豆腐保平安”。要改善生活怎么办?那就是烙大饼、卷大葱。民间甚至认为皇宫和上层社会也喜欢大饼卷大葱。鲁西南有一出传统戏中就唱道:听说那老包要出京,忙坏了娘娘东西宫,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 山东各地的语言,在外界看来,主要是以山东快书为代表的济南周边方言和以侯宝林相声中学说的胶东话、倪萍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中表演的“天气预报”为代表的胶东方言最有代表性。其实,山东各地的语言习俗可以用“五花八门”这个成语来形容。大家如果到山东各地走一走,听一听山东各地方言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山东的济宁、菏泽沿着运河往北走,一直到聊城,几乎每个县的方言土语都不相同。在称呼上,也是五花八门。鲁中鲁北管小姑娘叫小妮或小妮子,大姑娘叫大妮或大闺女;青岛则把小姑娘称为小嫚、大姑娘称为大嫚;沂蒙山区却把未婚女青年称为识字班,把已婚妇女称为妇救会。鲁西北、胶东管父亲叫“爹”,沂蒙山区多数地方却叫“爷”;山东多数地方管祖母叫“奶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