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名词解释

第三人效果
美国传播学学者戴维森提出
认为:暴露在大众媒介信息下的人们会认为这些信息的对其他人的影响比对自己的影响大。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
影响因素:1.信息的来源和内容 2.信息的表达方式和呈现方式 3.受众个人特质
产生原因:1.对媒介的偏见 2.高估自己 3.多元主义的无知和对他人态度的误差
表现:影响媒体工作者、政府官员、执法者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判断

沉默的螺旋
产生于1965年德国大选“最后一分钟跟进”现象。
伊丽莎白-诺丽-纽曼认为社会中大多数人在意见表达时有趋同心态,当个人意见与所属群体或社会观念发生背离时。个体会选择沉默或与优势意见相一致。这过程把优势意见强化为主要意见,而另一方逐渐弱小至消失,双方势力消长呈螺旋状。
新媒体环境下,群体压力被减弱、从众心理降低、减少趋同行为。但互联网用户把自己与意见相同的用户结成小组后,网络意见的认知发生更大偏差。

知识沟
观点:1.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高的人通常比其低的人,拥有更多资源、更易获得信息。所以大众信息越多、经济政治地位高的人获取信息也就更多,因此在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可能扩大和加深(重要)
2.一段时间媒体大量报道某一话题,文化程度高的人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识。
原因:1.受教育程度差异 2.知识储备水平差异 3.社会交往差异(社交范围) 4.选择性心理机制 5.大众媒体的经济属性
现实意义:社会转型期间:1.国家和政府:要注重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建设,借助适合贫困者的传播方式,加强知识普及能力
2.媒体要不忘社会责任,致力弥补大众信息和知识落差。

议程设置(效果理论)
观点:1.大众传媒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的具体看法,但能通过提供信息或安排议题,有效影响人们对某些事实的看法和意见,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议程。
2.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和公众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呈正比。
3.媒介和公众对议题的重要性认识的一致性与公众本身变量有关。
特征:1.强调大众媒介的认知功能
2.强化大众媒介长期性、综合性、宏观性的社会效果
3.揭示了传播控制背后政治、经济和社会意识形态关系。
意义:媒介可通过有选择、有目的地报道事实,来设置议题甚至议题的属性,进而影响社会、公众和舆论。(控制问题)

两级传播
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伊里调查发现,信息从大众传媒到受众,经过两阶段,首先从大众传媒到舆论领袖,然后从

舆论领袖到社会公众。其认为人际传播比大众传播在态度改变上更有效。(有效效果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受众对媒介产品的消费是为了满足个人化和经验化的需求。
1973年卡茨、哈斯等归纳5大需求:1.认知需求 2.情感需求 3.个人层面的综合需求4.社交层面的综合需求 5.缓解压力的需求
新变化:1.传受合一 2.工具化到仪式化 3.看客到参与式 4.从占有信息到掌握媒体
满足变化:1.使用新媒体发布信息满足受众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使用新媒体构建公共领域满足参政议政的需求
3.新媒体本身延伸了公众娱乐和参与互动需求的满足感。
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两个条件:
a 接触媒介的可能性
b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满足需求的评价,这种媒 介印象或成为评价是在过介接触使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受众体验感)
反思:1.现实人际交往能力下降 2.复杂信息难辨真假 3.网络暴力

麦克卢汉
媒介传播学者和媒介预言家
主要观点:1.媒介是人的延伸(解释了为什么媒介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以及媒介对人类的巨大变革作用,宏观层面上揭示了媒介本身如何对人施加影响)
2.媒介即信息(提醒人们注意媒介本身所蕴含的巨大力量)
3.冷媒介和热媒介(冷:清晰度低、信息不完善、需调动想象、公众参与度高{谈话、电话、电视...热:{书籍、报刊、电影、广播})
意义:提醒人们媒介本身信息理解有制约性即受众使用什么样的媒介会影响其对所承载的信息的理解。
积极性:1、将媒介与人的器官相结合,从媒介视角出发至人类发展视角,强调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性作用
2、理解不同媒介的启迪作用
3、关于“地球村”的理论具有前瞻性
局限性: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的各种因素过于片面。

娱乐至死(波兹曼的媒介理论)
“娱乐至死”是他对媒体知识分子的警告。他认为,印刷机更适宜于理性思考,电台电视只会沦为大众娱乐。不要让电视带来的情感刺激,一劳永逸地取代了印刷品带来的理性思考,这会对严肃的知识是巨大的伤害。
#信息娱乐:批判:黄色新闻与严肃新闻的界限逐渐模糊
积极:名著、《芝麻街》...给人审美感受、思想启迪同时还让人喜闻乐见。
#市场新闻业:解决方案:1.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2、媒介老板的社会责任感 3、加强政府规制 4、新技术应用 5、重塑公众需求
#我国新闻商业化带来的娱乐化:“限娱令”、“限广令”对娱乐化、商业化的规制和制衡。
#死线抽象:讲述只在固定抽象阶梯层面进行,使语言平面化、传播效果降低。故而应使用

大众语言,在不同知识层面上下游走。
拟态环境
大众媒介展示给大众的只是世界的一个镜像、侧面,而人们往往认为自己通过大众媒介理解了整个世界。

把关人
1947年库尔特-卢因提出:信息总是沿着有“门户”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根据规定或“把关人”个人意见,就信息是否能进入或继续流动作出决定。

5个W
拉斯韦尔于1948年提出:
Who:传播者(控制分析)
Say What:讯息(内容分析)
Which channel:媒介(媒介分析)
To Whom:接收者(受众分析)
What effect:效果(效果分析)
5W模式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行为过程、说服过程,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和内容
不足:要素现对固定、静止;传播过程单向、忽略反馈和外部因素。

三功能观
拉斯韦尔1948发表,包括:1、检测环境 2、社会协调 3、传承遗产

大众传播特征:1、职业传播者
2、讯息传送是广泛、快速、连续、公开的
3、媒介是机械化、网络化、电子化的
4、“多杂散匿”是受众
5、反馈是间接、零散、迟缓、具有积聚性的

人际传播
定义:两者或两者以上进行的、面对面或借助简单非大众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
(层面:意义的交流、一对一、直接性、相遇)
动机:四方面:1、认识自我
2、社会化(建立人际关系)
3、掌握周围环境,获取信息
4、情感沟通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符号
特征:1、指代性(大象—共和党)
2、社会共有性(约定俗成、大家能广泛接受和共有)
3、发展性:不断赋予旧符号新意义
分类:信号(物理性质)VS象征符(象征表体)

传播
信息流动过程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转。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威伯尔-施拉姆
美国传播学家、传播学集大成者、传播学之父。代表作:《新闻学概论》...
学科化、系统化的对传播学进行研究
1982年造访中国,对中国大陆传播学产生重要的历史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