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视角下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批判反思

解构主义视角下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批判反思
解构主义视角下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批判反思

解构主义视角下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批判反思

摘要:后现代主义建筑是为重塑现代主义建筑形态而发展起来的,包括复兴主义、拼贴主义、地域主义和解构主义等多种建筑风格,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解构主

义建筑作为一种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和现象,有其自身的社会背景和存在基础,

其最初是一种语言学哲学,其核心概念是反中心、反秩序、反权威和反二元对立。同时,它试图创造有意义的建筑语言,解构主义包含两个方面:形式主义和符号学,在形式主义方面,解构主义建筑通过其形式传达和表达了不同的意义;从符

号学的角度看,它通过对语言结构的重组来打破西方思想史中理性、真理、二元

对立等基本观念,尽管解构主义建筑存在一些争议,但它具有尊重地域性、保持

民族文化独特性等积极影响。本文将从解构主义的角度对后现代主义建筑进行批

判反思。

介绍

后现代主义建筑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批判,Venturi(1966)认为后现代主义建

筑以其丰富多彩的风格和装饰,试图重塑现代主义建筑僵化和非装饰性的形式,

强调建筑的多样性、继承性和地域性;[RobertVenturi,?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 1st ed. (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Art, 1966)]Stern and Davidson (2010)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建筑学在努力超越前20年的局限性方面最

积极的方向。后现代主义通过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和批判,形成了各种建筑风

格和流派,包括复古主义、拼贴主义、地域主义和解构主义。[Robert A. M Stern and Cynthia C Davidson.?Architecture On The Edge Of Postmodernism. 1st ed.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0), 32-35]20世纪80年代末,作为后现代主

义建筑发展的一部分,解构主义建筑开始得到发展,解构主义建筑虽然存在一些

争议,但其对历史传统、尊重地域性以及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的重要

性不容忽视,本文旨在从解构主义的角度对后现代主义建筑进行批判性反思。

概述

法国哲学家Jacques Derrida认为解构主义是一种分析符号学的形式,最初它

是文学批评中用来解释一种阅读方法的术语,在这种方法中,矛盾的字面意义被

证明削弱了任何固定的解释。[C. Norris &A.EBenjamin.?What Is Deconstruction? 1st ed. (London: Academy Editions, 1996)]自那以后,它被作为一种方法应用于视觉艺

术和建筑。在这种情况下,解构并不是一种任意的设计方法,相反,它有意识地

打破了整个结构,然后重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断裂”空间(图1和图2),即对建筑进行分解、反转、结构转换和重构,得到有机拼凑的新结构。

解构主义建筑有时会被误认为是分割的建筑——无论是简单地分解一个物体,还是将一个物体伪装成拼贴痕迹,如图3所示为著名解构主义建筑大师Peter Eisenman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城堡,通常人们看到的是表面被分割的建筑

形式,实际上建筑师是想将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故事中三个重要情节---分离(分

别的阳台)、团聚(结合的教堂)、永恒(永远分离又永远相伴的墓地)融入进

建筑中。

Wigley(1993)提出建筑界对解构主义的理解是有问题的,建筑通常被视为

抽象概念的物质代表,解构主义建筑关注内在的结构因素以及形式设计,它为传

统建筑理论注入了新鲜

血液,为建筑创作带来了新局

解构主义视角下《洛丽塔》的“去中心化”倾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b12934161.html, 解构主义视角下《洛丽塔》的“去中心化”倾向 作者:龙燕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5期 摘要: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思潮,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它主张事物没 有固定的中心,著名的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称之为“去中心化”。本文将从二元解构,叙事手法两个方面探讨《洛丽塔》中出现的“去中心化”倾向,揭示作者独特的创作手法。 关键词:《洛丽塔》;二元解构;叙事手法;去中心化 作者简介:龙燕(1988-),女,四川泸州人,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2011级英语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5-0-02 一、纳博科夫和《洛丽塔》 苏童在《我读纳博科夫》高度评价纳博科夫:“作为一个学习写作的文学信徒,我所敬畏的是纳博科夫出神入化的语言才能。准确、细致的细节描绘,复杂热烈的情感流动,通篇的感觉始终是灼热而迷人,从未有断裂游离之感,我想一名作家的书从头至尾这样饱满和谐可见真正的火候与功夫。”[1](132)《洛丽塔》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小说描写了男主人公亨伯特疯狂地迷恋上了一个十二岁的少女洛丽塔,为了接近她,他违心地娶了她的母亲夏洛蒂。当他真正的目的暴露之时,母亲气愤出走并且因此车祸身亡。至此,亨伯特得偿所愿地她纵横美国大地并且占有了洛丽塔。小说又名《一个白人鳏夫的自由》,这是一份长达二十六万字的自白书,主人公在狱中以忏悔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和洛丽塔坎坷的一生。 二、解构主义的去中心化理论 传统的形而上学崇尚权威或者整体,即所谓的“中心化”。二元对立作为其代表思想,更是认为对立的一方必定以绝对的优势或者是处于中心地位而凌驾于另一方,诸如言语和书写以及真理和谬误。但是20 世纪中期兴起的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思潮恰好反对这种对中心和权威的认定。解构主义认为,如果说人类的文化本质是一种游戏的话,这一游戏的本质来自 于“在场的断裂,总是不在场与在场间的游戏”。[2]( P523)因此德里达不再寻找中心,而是试图用一种没有中心、去中心的非逻辑概念的手段和形式去探寻世界。本文旨在从二元解构,叙事技巧两个方面,探讨小说《洛丽塔》中的去“中心倾向”。

对后现代主义的一些看法

对后现代主义的看法 “后现代主义”是针对于现代主义提出的,关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因为其主要的研究者反对以各种约定俗称的方式来规范它。 后现代主义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 首先,哲学的后现代主义在继承和发展现在哲学的基础上,又坚持了哲学的反思与批判精神,它所强调的理性至上、人体的无限能动性,都能够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强大的前进动力,同时也能帮助我们辩证的看待问题。 其次,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现实性问题,而不是像现代哲学那样只注重对抽象的事物和问题进行研究,因而后现代主义更具有实践上的意义和价值。长期以来,许多学科及其知识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这样就使得理论的研究与实际的状况相脱节,进而使得理论无法正确的指导实践的现象,而后现代主义的出现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结合,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的作用。 第三,后现代主义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一点对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我国的科学发展关的实施,都极具指导性意义。 但是,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也存在一些负面的效应: 首先,后现代主义强调反思与批判,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该主义的倡导者忽视权威与真理,而抛弃原有的那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产生极端的相对主义,进而使其成为完全坚持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者。 其次,后现代主义强调的理性至上、人体的无限能动性的这些论断具有片面的夸大性的效果,对于现代主义的批判较为极端,这种极端和夸大的思想会在无形之中使其研究陷入空想的状态,因而容易产生脱离实际的现象出现。 第三,后现代主义学者认为社会与历史的发展是完全没有规律性和进步性的,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对原有历史发展的全盘否定,丧失了传统、现代和当代的连续性。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会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历史的进步。 面对后现代主义,虽然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对于现代主义的批判、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以及对生态和环境的保护等理念仍然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傲慢与偏见的女性主义视角

Feminist Consciousnes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的女性主义视角 系别:外国语学院 :王佳慧 班级:11级8班 学号:18

Abstract In the 18, 19 century of England, a critical realist female writer, Jane Austen, appeared in the literature. Austen used female angle to create novels. Her Pride and Prejudic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novels. Austen paid attention to female inner world with woman exquisite writing style to describe a small quiet town three or four families’ stories. Austen broke man’s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literature for a long time. This paper will begin from the feminism theory angle to analyz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and the influence of Austen’s works. Meanwhile, this paper studies feminist consciousness in the novel by analyzing Austen and the environment of her time. Key words:Austen feminism Elizabeth character

浅谈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后现代性与价值反思

浅谈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后现代性与价值反思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中国文学批评文化失语文化语境误读 论文摘要: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冲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在价值取向和思维向度上,呈现了不同以往的一种后现代景观。后现代主义批评为久经“失语”尴尬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觅寻了一种崭新的理论话语。然而,作为在他者“影响的焦虑”下的新生儿,其对西方后现代话语形式的直接挪移,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文化失语”之处境。基于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批判地消化和吸收西方后现代主义,完备具有本土特征的理论形态,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应有的学术自觉。 新时期以来,随着国门的再度打开,国外各种文艺思潮蜂拥而人。后现代主义作为对西方影响广泛的一股文化思潮,也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悄然而至,对中国当代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正确认识和对待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并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后现代景观进行文化反思,对于中国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后现代主义是在批判和反思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产生于2O世纪6O年代,80年代达到鼎盛,是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和主流。所谓后现代主义,即“现代主义之后”,它的出现,标志着对现代主义异乎寻常的逆转和反拨。现代主义是近现代资产阶级的社会实践在文化、意识领域内的表现,它在各个领域与宗教绝对权威的封建性和古典性形成鲜明对立,其核心是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即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理性,反对蒙昧。表面看来,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似乎绝然对立,而从本质上来说,后现代主义可谓是对现代主义理性批判精神的彻底发扬。按照伊格尔顿的看法:“后现代性是一种思想风格,它怀疑关于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的经典概念;怀疑关于普遍进步和解放的观念;怀疑单一体系、大叙事或者解释的最终根据。与这些启蒙主义规范相对立,它把世界看作是偶然的、没有根据的、多样的、易变的和不确定的,是一系列分离的文化或者释义,这些文化或者释义孕育了对于真理、历史和规范的客观性,天性的规定性和身份的一致性的一定程度的怀疑。”他还说:“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风格,它以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衷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反映这个时代性变化的某些方面,这种艺术模糊了…高雅?和…大众?文化之间,以及艺术和日常经验之间的界限。”这些描述应该说总体上把握了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种完全独创性的文化思潮,也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基础,它是现代西方一些背景不同、来源各异的思潮、流派、观念的杂合体,这种杂合而成的“新生儿”总体折射出当代西方文化裂变的征候。后现代主义最突出的理论特征是反叛性与解构性,即对已经形成的各种权威性的传统观念、理论范式、原则规范等的怀疑、批判、颠覆和消解。一是对理性主义的颠覆。所谓理性主义,是指西方源于古希腊文化传统的一种推崇知识与理智的主流文化思潮。随着工业革命的巨大胜利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理性主义在人类近现代被推向了极点,不仅在科学领域取得了统治地位,也在社会领域成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后现代主义反对当代理性主义的恶性发展所导致的疯狂的科学拜物教,认为科学理性破除了奴役、压抑的根源,却又设置了新的奴役和压抑,给科学进步一个错误的解释,带来了社会的精神裂变,导致了当代人精神世界的沦落。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发展一种有道德价值的、创造性的多元价值观,大力倡导非理性主义,对现代性的观念、理论以及理性进行了无情的颠覆和解构。二是对基础主义的消解。所谓基础主义,就是泛指一切认为人类的知识、文化都具有某种绝对的理论基础的学说。西方的传统哲学都是基础主义哲学,它在本质上试图以一种还原论的方式为世界推演出一个绝对可靠的基础,并把这种基础看作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绝对准则和依据。后现代主义认为,这种基础主义不仅是西方文化的一种形而上的积习,

解构主义视角下的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解构主义视角下的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我国当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势不可挡。在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字学也拥有了新的发展空间。西方哲学的思想反叛,生成了对立于结构主义和逻辑主义的解构主义,自其生成之时起,便成为了当代学术领域的新的研究视域。将汉语言文字学嵌入到解构主义领域当中能够看出,我国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并不局限于汉语言本身,而是一种包含中华民族悠久传统和历史文化的一门新学科。而对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已经不能够再满足于传统视角,只有突破西方中心主义思想的束缚,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言文字学理论。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浅谈解构主义视角下的汉语言文字学发展创新之路,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些许力量。 标签:解构主义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前言 在上个世纪初期,解构主义在哲学领域当中的深入发展为西方思想的多元化延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汉语言领域的研究也因此拥有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到了二十世纪中期,社会形势的变革促使政治问题成为了社会的主要问题,解构主义和逻辑中心主义在政治领域当中的作用逐渐凸显,西方语境开启了后现代研究新领域。解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诸多领域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为西方政治与哲学思潮的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汉语言文字学领域的研究也由此拥有了新的指导方向,为解构主义视角下的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一、解构主义概念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挑战,以反对柏拉图式的形而上学思想为主。解构主义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法国,由雅克·德里达提出,对语言文学中的文字进行有效的结构分析,认为文字个体的存在价值高于语言文学的整体本身,重视文字结构本身的存在,将传统化的思想观念进行有效的打破,创建一种新型的文字解说模式,将传统化、规律化的模式进行有效的钙和,形成不同于以往的现代化模式。换言之,其存在和发展的真正意义在于一种全新的价值理念和新型的价值观念,包括社会道德层面、精神领域层面、思想意识层面和文化风格层面等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再梳理和重新创造,建立一种更为合理的秩序,在结构和逻辑上将其从美学、力学和功能三方面进行有效的构建和分离,进而产生一种新的存在价值,重视个体的价值高于整体的作用[1]。 二、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价值 汉语言文字学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等方面息息相关,是建立在传统文字基础上的一种文化研究模式。加强对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

后现代主义对技术理性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对技术理性的批判 中图分类号:B5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CN37— 5057(2000)04—0030—03 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生存空间的同时,也引发了危及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更危险的是,人类自己丧失了生活的意义。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技术理性得以存在的基础——传统哲学出现了偏差,因此必须批判、改造传统哲学,才能挽救人类。 科技革命所引发的工业革命,已将培根关于运用知识统治自然的主张和笛卡尔关于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的观念付诸实现,自然界已从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转变为被征服、被控制的外在实体。技术为人类所提供的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高质量的生活条件,技术对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使人类对技术的依赖感日益加强,技术理性取代宗教的“神”而成为人类新的崇拜对象。人们坚信,凭借科学技术,人不仅可以无限制地控制自然,并且人类自身也会得到自由和解放,最终实现人的发展和完满。然而,技术作为一柄双刃剑,在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新困难和新危险:人口的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的锐减、生态平衡的破坏、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新疾病的不断出现等,现代技术文明社会正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更为可悲的是,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带来自由和解放,反而变成一种异己的力量束缚和主宰着人类,使人处于异化受动之中。在这种打击之下,人们对技术合理性的信念开始发生动摇。因此,重新审视科学技术对人类的意义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显得极为必要。 实际上,早在18世纪,卢梭就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泯灭了人的本性,使人性受到压抑,并把科学技术看作道德沦丧、社会奢侈腐败的主要原因。甚至可以说在笛卡尔的技术理性逻辑刚刚产生时,和他同时代的帕斯卡尔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了理性主义所隐含的危机,他认为理性是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人生的,人的心灵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如果说理性主义是重思维的形式逻辑,那么人的心灵所关注的则是生命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别的。随着技术所造成的诸多问题的日益昭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关注技术的前途问题,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技术悲观派认为,全新的态度是需要使社会改变方向,向均衡的目标前进,而不是技术的增长。但是也有人认为,只有提高技术工艺水平,保持技术和经济的增长,才能解决技术所造成的问题。随着技术的过分发达而导致的人的异化的日益严重,对技术前途问题的争论变成了对技术的批判,并形成了派别林立的技术批判理论:韦伯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区分,席美尔对现代技术的物化和异化的批判,卢卡奇对工具理性对人的主体性的消解的揭示,法兰克富学派对技术理性的猛烈而又深刻的抨击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和批判,并表现出对技术社会中人的处境的关怀。 以罗蒂、霍伊等为代表的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者,并没有驻足于对技术所造成的诸多问题的揭露,也没有停留在对技术理性单一的批判上,而是分析了更为深层的原因:在技术理性指导下迅速崛起的技术为什么无法解决由它自身所产生的问题。后现代主义通过对工业文明和人类文化哲学的历史考察认为,技术理性从功能、效率、手段和程序上来说是充分合理的,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的确提高了人的认识和生存能力。但是,技术理性毕竟只是一种以支配自然为前提的有限的理性,它在寻找知识的根据、劳动的效率、程序的合理时,并不问人生意义的根据,丢失了对终极价值的依赖,失去了对生命意义的反思,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影片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 [摘要] 《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部影片关注了当代女性生存与自我身份认同困境这一热点问题,导演迈克·尼维尔通过电影特有的光影叙事方式,为我们展示了女性主义先驱如何思考与践行的生活轨迹。《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表达女性自身诉求的电影,它所呈现出的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女性解放道路的探索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即使是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升的今天,这部影片对于女性如何发现自我、寻求自我发展之路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蒙娜丽莎的微笑》;女性主义;失语;觉醒;反抗 《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一部“星光熠熠”的女性电影,云集了朱莉娅·罗伯茨、斯黛尔斯、克莉斯汀以及“蝙蝠侠女友”玛姬·葛伦哈尔众多美女明星,茱莉亚·罗伯茨在这部影片中继续延续了以往美丽、智慧、独立的电影形象。故事发生在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被誉为“没有男子的常青藤”——卫斯理女子学院中,而这个学院并不是单单以治学文明,而是以培养名媛淑女出名,由朱莉娅·罗伯茨饰演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沃森作为一个刚刚从加州柏克莱大学毕业的美学博士,在大学里接受了女性自由改革的思想,她个人胸怀宏愿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教授,满怀理想的凯瑟琳受聘来到久负盛名的卫斯理女子学院担任艺术史教授。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女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放,社会地位也逐渐受到重视,但在上流社会女性所受到的封建思想禁锢现象仍旧非常严重,在卫斯理这座著名的女子大学里,女学生们大都来自上流社会家庭,从小接受优秀的教育,但教育的目标并不是使其个人得到良好的发展而是将她们塑造成千篇一律的上流名媛,并且以嫁入豪门做个上流贵妇为终极目标。对学院的这种腐朽教育思想令凯瑟琳无法忍受,她作为一个有理想的知识女性,力图在教育过程中散播自由种子,鼓励女学生们摆脱思想的桎梏,勇敢追寻个人理想之路。影片即以师生互动关系为主轴,讲述了女主人公凯瑟琳在女校中如何传播自由思想、如何帮助女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阻挠和挑战。 一、失语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女性主义巨著《第二性》中给从古至今的女性做出了定位——“第二性”。相对于占据主导地位的男性来说,女性永远处于被动和附属的次要位置上,甚至是到了现代的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尽管第一次把性别问题提升到了社会结构的高度,但在其理论中仍然是“将男人定义为人,将女人定义为雌性——每当她的行为举止像人时,她实际上是在模仿男人。”女性在人类社会之中长久作为“他者”的身份存在。正如波伏娃所指出的,从来没有男人有这样一种意识去表现男人的特殊地位和处境,也同样没有人关注这种由性别而引发的问题,这是一种长久以来男权社会造成的集体无意识,同样也是约定俗成的社会常态,而这种常态背后的不合理,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关键所在。迄今为止,女性主义小说、电影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觉醒的女权主义者对女性的社会角色、身份的思考。 在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卫斯理女子学院所进行的教育实际上是为男权社会输送高质量的贤妻良母,而对女性自身的发展是极度忽视的,在这里所有女性的行为标准是统一的,所有的人生目标是统一的,女性的自身需求是完全被忽视的,女性不是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存在,而是作为男性华丽的附属品存在的。在男权社会的主导下,女性处于失声缄默的状态,而这种生存困境是完全被粗暴的男权制度所漠视的,更重要的是,生活于其中的女学生成长环境中完全受到男权思想的灌输,她们自身是无法意识到这种看似常态实际上却完全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没落: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家

20世纪的艺术界有一个幽灵在欧洲游荡――后现代主义的幽灵,它蛰伏着、潜行着,最后成了排山倒海之势,致使从古希腊到罗马文艺复兴时代的古典主义艺术荡然无存,而从事古典艺术的人们步履艰辛,飘泊栖迟。 英国画家查普曼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后现代绘画”,以别于后期印象派,当时的艺术家不会太离谱。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于1961年出版,他提出的后现代,和今天的后现代艺术家大体无关。他关注的是多元世界文化的地球村,而他的警世危言则开列得清清楚楚,他不仅不是后现代主义的教主,实际上他揭示了后现代主义所由产生的背景。西方资本主义前景黯淡,危机四伏,对西方现代文明,他所发现的病灶,比当时任何一个学者都敏锐。他以为西方文明的自杀过程正加速度前进,有十个方面沉疴已久,不能自拔1、原子战争。2、技术(如电脑技术的日新月异――范注)。3、空间开发。4、极端的消费主义(如目前的次贷危机――范注)。5、贪婪。6、人口过剩。7、污染。8、混乱,已超过人类所能承受。9、道德的裂隙技术权利与人类伦理准则的鸿沟(如今天世界不止一两处的克隆人的探究――范注)。1 O、自我中心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权利意志――范注)。 汤因比的理论被视为现代主义自杀论的滥觞。与他差不多同时,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一书,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对资本主义“怒其不争”的惋惜;而汤因比敲响的却是西方文明的丧钟,则有对资本主义“恨其不死”的愤怒。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渊博和智慧,他们的代表人物确是小有智慧、大有狡狯的折腾者。杜桑在20世纪20年代的登场,成为

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启。也许他有些爱恶作剧,也许他不乏使用嘲弄手法的本领,于是在1 9 1 7年杜桑自一个商场购得的尿器,堂而皇之地引入美术馆,名之日“喷泉”,杜桑从而成了后现代主义的鼻祖,当然在我们看来的不雅之举,西方评论家却煞有介事起来――现成物策略,成了后现代主义的利器。评论家首先不是有要求于艺术家,而是要求观众,“不管它是什么,它必须有一个胃,能够消化橡皮、煤、铀、月亮和诗”(路易斯?辛普森语)。这真有市井泼皮牛二横不讲理的意味。或者提升一些讲是以形象的专政,深入心灵的专政。 杜桑的“喷泉”一词,意含猥亵,不用详批。而他这一“艺术创作”竟能成为一个艺术时代的象征,我们就不能不思考其缘由。西方的思想家如康德、黑格尔等人,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思想硕果,在杜桑之流看来,都是人类思维的赘疣,必除之而后快,人类所需只是随心所欲。杜桑同时也是现代艺术的启蒙者,他告别了传统艺术所必须的视觉上的、心理上的、技巧上的严格要求,而且“喷泉”一作,与便溺有关,他竟然想起了庄子。因为庄子确曾有过“道”在瓦砾在便溺之说。杜桑当然不会理解庄子天地万物为齐一的高论,也不理解庄子“本道根真”的追逐,更不知道庄子对“操之则栗,舍之则悲”的鄙弃。以杜桑为代表的后现代派诸君距庄子的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的境界相距太远,或背道而驰。后现代艺术对古典主义的颠覆,实则是一种语言霸权的实现,而古典主义原来的地位,则本源于自身的美质,不是一种极端的排它性的霸权主义。 有意思的是,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们似乎对佛家的禅宗、老庄的言说情有独钟,以为与东方之智慧不谋而合,其实在误解基础上,他们的艺术实现,与佛、

解构主义视角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

解构主义视角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3 黄培清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福建361012) 摘 要:罗兰?巴尔特的《作者死了》宣告了原文及作者权威性的终结。在后现代这一背景下,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雅克?德里达深受沃尔特?本雅明的著作《译者的任务》一文中关于翻译论述的启发,对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作出了新的思考。他打破了二者长期以来二元对立的等级结构,指出译文是原文的“来世”,二者是互相补充,互相依赖的“共生”关系。这一见解为翻译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是翻译研究中的一大进步。 关键词:原文;译文;解构主义;“共生”关系 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中不可避免的话题之一。西方传统译学研究是以原语为导向的,早期的翻译研究语文学派和以奈达为代表的语言学派,均认为原文、作者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译文是附属于原文的,译者是作者的“仆人”,是“隐形人”。现代翻译研究派则将“原文-译文”这一二元对立的等级秩序完全颠倒过来,认为翻译是对原文的“操控”和“改写”。安德烈?勒菲弗尔在其著作《翻译,改写和文学名称的操控》的扉页指出:“翻译当然是对原文的改写。所有的改写不论其意图如何,都反映某种意识形态和诗学。因此,翻译实际上也是译者对文本的摆布,使文学以一定的方式在特定的社会里产生作用”(Translati on is, of course,a re writing of of an original text.A ll re writ2 ings,whatever their intenti on,reflect a certainideol ogy and a poetics and as such mani pulate literiture t o func2 ti on in a given s ociety in a given way)。该学派的研究方向向目的语倾斜,考察目的语中影响翻译的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因素,这在提高译文和译者地位的同时,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到了后现代,罗兰?巴尔特和米歇尔?福柯等哲学家对原文及作者的权威性提出质疑。以雅克?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者对西方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进行解构,打破了原文和译文二元对立的等级结构,认为译文是原文的“来世”,二者是互补的“共生”关系。本文试图对德里达的这一见解进行探讨,并阐释这一思想对译学研究的意义。 一、后现代语境下“作者之死”———对作者及原文权威性的解构 1968年,法国文学评论家罗兰?巴尔特发表了一篇题为“作者之死”的文章。在文章的最后一句,他声称“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The birth of the reader must be at the cost of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作者死了”,意味着文本一旦完成,作者就已经死亡,真正起作用的是文本里的符号,读者通过解读这些语言符号,解释文本的意义。因此,文本能否存在下去,取决于读者,这样,作者对原文的权威性就被解构了。同时,巴尔特还否认文本有中心系统,有所谓的终极意义。他指出,文本就像一颗洋葱头,“是由许多层(或层次,系统)构成,里边到头来没有心,没有内核,没有隐秘,没有不能再简约的本原,唯有无穷层的包膜,其中包着的只是它本身表层的统一”。这说明文本的意义不是唯一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以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为例,对该小说所要表达的含义,不同的评论家提出了不同的,甚至是大相径庭的看法,时至今日,对该作品新的看法仍旧层出不穷。这就表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文本意义的生成是读者积极参与的结果,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作者安放在文本里的东西。这样,对文本的解释权就由作者转移到了读者手中,读者被赋予极大的权力,其主体地位大大提高了。 巴尔特关于“作者死亡”的宣言得到了诸多后 72 2010年3月第11卷第1期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AOT OU VOCATI O NAL&TECHN I CAL C OLLEGE M arch.2010 Vol.11.No.1 3收稿日期:2010-01-08 作者简介:黄培清(1980-),女,福建泉州人,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及研究工作。

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2002年8月写,2016年6月改) 黄有柏 后现代主义的由来 二十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了高峰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产阶级掠夺世界的相互争斗愈演愈烈,终于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了战争经济,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哲学、文学等意识形态为战争服务,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诗歌流派,鼓吹诗人?应纯粹依赖自己放荡不羁的习性,对暴力、战争的嗜好以及‘心境并发’的本能进行创作?,成了帝国主义的文化帮凶。 当时的欧洲诗坛,流行着未来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反文化诗潮,对早期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猛烈冲击并使其成为暗流。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再度兴起,但已改变了早期的性质,而与?立体主义?、?达达主义?合流而成为西方?现代主义?,以艾略特《荒原》为里程碑,是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废墟上的产物,与传统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决裂,成为一种对文化的破坏现象,与战争对物质的破坏现象相呼应。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战争中发了军火大财,使战后的美国经济在世界各国中遥遥领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诗歌由以欧洲为中心转移到以美国为中心,发展成为西方后现代主义(以凯鲁亚克和金斯伯格等人为代表)延续至今,更趋于对文化的破坏性和毁灭性。 后现代主义是什么? 后现代主义是什么?在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后现代主义经典丛书》的《总序》中说:?后现代主义不外乎下列六种形式:一,作为晚期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泛文化现象……传统的东西……均受到挑战……。二,作为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观念……张扬更为无度甚至?狂欢?的个性自由。三,作为一种产生于西方并波及全球的文化思潮和运动。四,作为一种叙述话语或风格。这种话语表现出对‘伟大的叙述’或‘元叙述’的不信任,其表现特征是无选择技法、无中心意义、无完整的乃至‘精神分裂式’的结构,叙述的过程呈发散形,故事的发展呈‘增殖’状,意义的中心完全被消解,散发到文本的边缘地带,对历史的表现成为某种‘再现’甚至‘戏似’。五,作为一种不受文学史分期原则制约的阅读符号代码,也即所谓‘后现代性’……。六,作为结构主义发展到极致并盛极至衰之后的一种批评风尚。其特征表现为崇尚语言文字游戏,强调读者的建构性参与,以拆除和分解结构为其宗旨,也即后结构主义批评?。 《后现代主义经典丛书》的《总序》还说:?后现代主义则像个永久的‘不安分者’,不停地制造混乱和无政府状态……后现代主义者则致力于‘稗史’的创造……后现代主义的本体论则是不确定的……后现代主义则致力于世界模型的分解……后现代主义的文本则以颠覆和互文性为其特征,以拆除文本的深层结构为其目的……后现代主义者则出于反历史的目的,致力于某种历史事件的叙述,甚至创造出一个新的历史,在后现代主义那里,历史与虚构的界限是完全模糊的……?。 这样,在后现代主义者反文化、反历史的笔下,诗不成其为诗、文不成其为文、文本不成其为文本、历史不成其为历史,成了无意义、无中心、无结构、无技法、语无伦次的文化“垃圾”和“废墟”。后现代主义者全面彻底摧毁人类几千年来精心建构的文学艺术体系,摧毁人类几千年来的精神文明结晶,成了不能饶恕的毁灭文化的千古罪人;在后现代主义者反理性、反崇高的那里,人的理性和道德、社会的秩序和纪律等价值观念受到挑战。张扬无度的个性自由,制造社会的无序和混乱……后现代主义者这些心理状态无不与帝国主义军火制造商和战争贩子制造世界混乱的心理相合拍。 以上这些都被我国第三代诗人实行了,且看《亵渎中的第三朵语言花》的扉页上总结性地标示的:?‘第三代诗歌’以新奇独特的反文化

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陈染的《私人生活》

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陈染的《私人生活》 张晶晶华南师范大学 [摘要] 陈染是活跃在八九十年代的一位极具女性气质的作家,其代表作《私人生活》就生动地体现出了这一特征,本文将运用女性主义的视角浅析《私人生活》中表现出的女性主义。[关键词] 女性主义私人生活 所谓女性视角,我认为就是强调以某类性别经验入手的视角,女性以自己独特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视角为关照,抒写自我独特的经验和体验。作为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代表,陈染的作品对表现女性主义视角很具典型性。下面将对陈染的《私人生活》这一作品进行女性主义视角的解读。 一、注重“我”的感受的描写 《私人生活》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陈染以这样的形式表现了一个名叫倪拗拗的女孩儿从幼年到成年的独特而又复杂的内心情感体验。因此,注重“我”的感受便成为作者首先要突破的一点。男性作家往往擅长营造一个或虚幻或现实的世界,但自身却处于世界之外,他所注重的是展示这个世界,而陈染等一些女性作家则似乎更愿意走进自己所设计的世界之中,很直白的写出实实在在的“我”,尤其是“我”的感受。三毛曾经说过:“有一次,我试着写第三人称的文章,我就想:我不是‘他’,我又怎么能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我又回过头来,还是写‘我’。”这是女性作家写作意图的真实写照。在男性作家的作品中,即使是最特别的见解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社会既定话语的烙印,而女性的视角则可以触及到男性无法触及的深处。 《私人生活》通篇都非常注重“我”的感受的描写,这是本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我”很孤独,意识到了我的问题是“一个残缺时代里的残缺的人”,还会为身体各部位起名字,觉得一个人是很多人;“我”冷漠,对大人的事我毫不关心,甚至支持父母离婚;“我”需要爱,因此,禾与尹楠的出现使我感到了从来未曾感受过的幸福;“我”忠于自己的内心,敢于说“不”,就算这个世界没有人与我同盟;“我”不愿承认现实,在禾与母亲永远离开之后,“我”固执地认为她们没有离开,只是安静地睡着了……主流作品中女性处于被忽略的角色,因此其内心世界也就无法被触及。陈染打破了这一樊篱,将主人公倪拗拗的内心世界毫无掩饰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二、对女性欲望的认同 封建社会中“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道德实际上主要是针对女性的,在男权社会中,男性之中盛行的是“性放纵”,拥有三宫六院的帝王自不必说,即使平民百姓也可以占有三妻四妾,与男性的荒淫无度相比,女性的性爱权利却被剥夺殆尽,她们饱尝性压抑的痛苦,稍有抗争则被斥责为淫妇。但在女性作家的作品中,所谓的“淫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性爱的美丽。 《私人生活》中,作者对女性的性爱本能做了充分的肯定。“我”因为身上“被唤起”的某种欲望,因为“一种近在咫尺的与性秘密相关联的感觉”与一个“喜欢这种快感甚于喜欢他”的男人“紧密缠联在一起”;禾因为对“我”的喜欢与“我”发生的美丽的性爱,一切都是纯洁的,禾晶莹剔透的泪珠,翡翠绿色的玉石枕,禾的“两只桃子般嫩白而透明的乳房”,所有的一切象征了我们纯洁的爱情,可以跨越年龄,跨越性别的爱情;“我”看到伊秋与西大望“扭动在一起的身体”之后的“心惊肉跳”,“所有的毛细孔都在张开、放大、用力呼吸”,“我”意识自己长大了。不同于男性作家的笔法,陈染在这里对女性的欲望做了充分地肯定。 其次,作者在描写“我”与别人的性爱的时候常用第三人称,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在“我”和T走进“阴阳洞”,T说“我们就在这儿”之后,作者的第一人称很自

后现代主义艺术思维批判

第17卷第6期 安康师专学报 Vol117№6 2005年12月 Journal of Ankang Teachers College Dce12005 后现代主义艺术思维批判 王炳社 (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陕西渭南714000) 摘 要:“后现代主义”思维是复杂而又多样的,它具有明显的中庸性。它的形态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激进的或者说极端的后现代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否定性;二是温和的后现代主义,他们并不提倡同现代性或现代理论的根本决裂,而把后现代看作仅仅是现代的一个变种,是现代性自身的转变;三是“建设性” 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主张重新建构世界,提倡绿色运动,具有建设性、积极性和乐观性的特点。在艺术上后现代主义追求的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在艺术思维的出发点上就是追求“拼贴”,认为艺术的意义是无法确定的。它把真实世界看作是游戏的、碎片的、无序的、没有约束的、持续的。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艺术思维;解构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4X(2005)06-0037-04 ① On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Postmodernism WAN G Bingshe (T he Chinese De partment,Weinan TeachersπCollege,Weinan714000,S haanx i,China) Abstract:Postmodernism is complex,diverse,and obviously middle-of-road1It has three forms:The first is the radi2 cal or ext reme philosophy with negative characteristic;the second is a peaceable one which does nπt app rove the ultimate departure f rom modern theories but thinks postmodern derives f rom modern;the third is a positive and optimistic one which advocates reestablishing the world and the Green Revolution1Postmodernism focuses on being against modernism in art and in artistic thinking,and thinks that the meaning of arts is indefinite1It considers the world unserious,disorderly, f ree,and sustained1 K ey w ords:postmodernism;modernism;artistic thinking;Deconst ruction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人们的时空感。不断渗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制造着新的产品和时尚的同时,也破坏着传统和民族特色。这就意味着人们必须在新思维与旧思维的不断冲突中进行调解,要面对令人迷惑的、有时甚至是令人不安的变迁。由现代思维向后现代思维的转变,其阵痛是显而易见的。这当中,既充满了冲突、危险、混乱甚至惶恐,也存在着激动人心、令人鼓舞的成分。由此产生了一个让人心神不定且有着开放而动荡的未来的文化气氛和社会环境。总之,后现代主义作为最复杂、分支众多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与复杂性和多样性有着不解之缘。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对后现代主义艺术思维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复杂和范围广泛的术语。它通常是指一种当代文化形式。它的思维风格是游戏的、自我戏仿的、混合的、兼收并蓄的和反讽的。它代表了在一个发达的和变形的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一般文化生产和商品生产的最终结合;它不喜欢现代主义那种“纯粹的”、自律的风格和语气。从哲学层面上来说,后现代思维的典型特征是小心避开绝对价值、坚实的认识论基础、总体政治眼光、关于历史的宏大理论和“封闭的”概念体系。它是怀疑论的、开放的、相对主义的和多元论的,赞美分裂而不是协调,破碎而不是整体,异质而不是单一。它把自我看作是多面的、流动的、临时的和没有任何实质性整一的。后现代性暗指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后现代性是一种思想风格,它怀疑关于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的经典概念,怀疑关于普遍进步和解放的观念,怀疑单一体系、大叙事或者解释的最终根据。它把世界看作是偶然的、没有根据的、多样的、易变的和不确定的,是一系列分离的文化或者释义,这 ①收稿日期:2005-04-22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3YKS011) 作者简介:王炳社(1960—),男,陕西大荔人,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后现代设计现象批判

艺术教育132ART EDUCATION 2012 · 05■ 沈静 后现代设计现象批判 后现代是一个信息时代,这个时代的设计呈现出独特的现象。区别于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追随功能”,后现代设计对形式与功能 有特定的理解;同时反设计、非物质化的设计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对后现代设计的思考也是关于对它的批判,在批判中,设计显露出其本性。 后现代 反设计 非物质化 内容摘要:关键词:我们所处的时代被称为后现代,信息技术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认知领域和行为模式。“我们正在从一个讲究良好的形式和功能的文化转向一个非物质的和多元再现的文化。这种文化被恰当地说成是严密的逻辑原则的衰败,其特征是相反的和矛盾的现象总是同时呈现。”[1]由此而来的是,后现代设计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现象。现代主义倡导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这种模式奉行非此即彼、非好即坏的标准,其中心则是一套去除差异而求同一的整体性观念,亦即寻找一种把握和认知世界的本体论根源。所谓本体,亦指终极的存在,也就是表示事物内部根本属性、质的规定性和本源。这种自启蒙时代以来的哲学根本上是一种本质主义哲学,它追求永恒自明的真理,追求确定性和明晰性。现代主义设计奉为经典的“形式追随功能”就是这种哲学的反映。作为产品的形式和功能,本是合二为一的,但在二元对立的哲学思维中,功能作为本质对于形式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形式只不过是功能的附庸。如此,“形式追随功能”也就意味着设计的美感来自纯粹的功能,此种功能主义亦即本质主义。因为,对于产品而言,只有作为本质的功能才是永恒自明的真理,只有功能才是确定的,才是变中之不变者,流动中之恒定者。而形式是短暂的、瞬间的、变化的。正如穆特休斯所言,“我们想在机械产品上看到的,是平滑的形式,简化到只剩下了最基本的功能。”现代主义设计正是基于这种本质主义而与历史主义划清界限,从而实现了它的民主化和大众化。现代主义追求永恒不变的真理和终极性价值,遭到后现代主义的扬弃,“在走向后现代的历程中,那种作为对科学、道德、宗教和艺术所提出的永恒性(本体论)问题或认知(认识论)问题的仲裁者 的哲学已经终结,在新解释学与解构哲学 声势夺人的今天,再认为存在一门只关心 具有根本性问题的超级科学已值得怀疑; 再抱持在人类生活的思想和艺术实践中存 在着一种第一原理的看法,已显得相当可 笑;再固守有独立于历史和社会发展之外 的永恒不变的哲学问题,似乎就有些荒 诞了。”[2]后现代主义对终极价值观的否 定,意味着在对产品功能的理解上,功能 不再是产品追求的终极价值。对于产品而 言,更加重要的是它的象征、风格和时 尚,而不是赋予它的任何理性或者是道德 理由。由此,在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中,形 式挣脱了功能的束缚而获得独立,形式的 意义不仅在于表达功能,其本身也是一种 造型符号,承载着某些特定的内涵,甚至 当形式与功能发生矛盾时,形式也有其独 立存在的价值。于是,我们也须进一步追 问何为功能?在现代主义设计中,产品的 功能是确定的、明晰的,功能亦即实用。 而在信息时代,现代精神遵奉的这种确定 性和明晰性让位于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于 是,后现代设计在功能上模糊了设计的实 用性,设计的目的可以不再是实用功能, 从而后现代设计呈现为一种独特的反设计 现象。 “后现代主义是以消解认识论和本 体论,即消解认识的明晰性、意义的清晰 性、价值本体的终极性、真理的永恒性这 一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游戏’态 度为其认识论和本体论的。”[3]后现代主 义这一反认识论、反本体论的立场,是基 于反中心性、反元话语、反二元论、反体 系性的思维向度的。这种“反”的经验是 后现代时代独特的产物。对于设计而言, 这种“反”的现象迫使我们追问什么是设 计、什么是好设计。事实上,上世纪60 年代的波普设计已开始了推翻现代主义设 计标准的征程,并发展了一套新的设计标 准。传统的“好设计”开始受到质疑,无视“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主义运动理论,强调产品的趣味性和可消费性,并且认为“对于产品而言,更加重要的是它的象征、风格和时尚,而不是赋予它的任何理性或者是道德理由”。很多波普风格的家具作品体现出软雕塑的特点,在体型上含糊不清,在视觉上通过与其他物品的联想来强调其功能。而意大利的激进设计则是这种反设计的典型形态,它宣布了绝对随意性、新模糊性时代的来临。对于激进设计而言,重要的不是产品的功能,亦即产品不只是实用功能的载体,实用功能只是产品与生活的一种关系,设计也不再只是设计一个具体的有实用价值的产品,而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设计的理性分析导向必须用情绪、感官的价值取代。激进设计从一些纯艺术运动获得设计的灵感,产生了很多概念化的作品来嘲讽经济和文化现象。他们致力于一种“逃避的设计”,用如诗般的和非理性的方法表达了从可怕的日常生活逃脱的尝试。索特萨斯曾于1970年发表过这样的论述:“我只是想知道,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是否存在这样的关键点——它能帮助人们以某种方式生活,我的意思是以某种方式帮助人们认识并解放自己。”意大利的激进主义设计师们认为,设计师应该肩负的重任是设计人性化的产品,设计是追求种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物品应该具有内省的功能,而非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同时,设计师应该充分运用创造力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不仅仅是助长不可避免的资本积累。事实上,激进主义设计师对于消费是持强烈的反对态度的,Superstudio自称他们的定位是批判地和社会发展相对峙。反设计明确提倡坏品位,一般人对好的设计与庸俗的看法被颠倒过来,通俗文化被风格化成真正的高层文化,Mendini本人曾主张把“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