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的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冠脉造影的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冠脉造影的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冠脉造影的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冠脉造影的目的:已知有明确的胸痛及不明原因的胸部不适的原因待查,为手术或介入性导管治疗确立指征和(或)进行手术后疗效考核。(一)术前的准备

( 1 )配合医生完善术前常规化验和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及电解质﹑出凝血时间﹑ X 线胸片﹑心电图。

( 2 )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心导管检查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消除顾虑,并取得病人的合作。

( 3 )术前一日通知放射科和导管室。

( 4 )术前一天根据手术医生确定的插管部位,护士给予局部清洗和备皮。

( 5 )术前作青霉素﹑普鲁卡因过敏试验,常用 30 %泛影葡胺

1ml 静脉注射。

( 6 )术前病人练习床上排便。

( 7 )术前一天晚上适当给予镇静﹑安眠药,消除紧张情绪。

( 8 )术前 2h 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如出现发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血压明显升高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暂停检查。

( 9 )术前 4h 禁食﹑禁饮水。

( 10 )术前 30min 肌肉地西泮 10mg ,嘱病人排便后,连同病历﹑ X 线片﹑沙袋等推送至导管室。

(二)术后护理

( 1 )安置在普通病房,将病人移至床边,并立即测血压、脉搏和呼吸,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整理床单。

( 2 )测血压、脉搏及观察伤口有无渗血, 30min1 次,共 4 - 6 次,平稳后停测。

( 3 )观察体温每天 4 次 , 共 3 天,正常后改为每天 1 次。( 4 )应仔细观察肢体远端动脉搏动、皮肤温度和色泽感觉的变化,如有异常,可能是由动脉痉挛或血栓形成所致,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 5 )伤口包扎处沙袋压迫 8 ~ 12 小时,并经常检查伤口渗血情况,若发生出血,应立即在穿刺点上方一厘米处压迫止血 15 ~ 30 分钟,确认无再出血后,重新消毒包扎。

( 6 )根据医嘱常规使用抗生素 3 天。

( 7 )患者绝对卧床 24 小时,期间协助作好生活护理,如无禁忌,术后 24 小时可下床活动。

手术的大致过程:

麻醉方式 : 全麻

操作经过 : 全麻成功后,患者平卧于放射检查床上,常规消毒铺巾,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防渗血管鞘,导入左冠造影导管,在 X 线引导及压力监测下下,将管端置入左侧冠状动脉开口,分别于 LAO45o 及 RAO30o 造影摄片。拔除左冠导管,导入右冠导管,在 X 线引导及压力监测下下,将管端置入右侧冠状动脉开口,分别于 LAO45o 及RAO30o 造影摄片。操作完毕,拔除右冠导管及血管鞘,局部压迫止血,加压包扎。生命体征平稳,返回病房。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的护理

随着介入技术和介入材料,器械的不断发展,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冠心病的技术。桡动脉位于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位置表浅,直接位于皮下,仅被皮肤和筋膜遮盖,很少有分支。

一、术前护理

(一)心理护理

评估患者身心状况,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简要讲解手术的目的,优点及手术过程。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介绍手术

成功的患者与其交流,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对精神紧张患者术前可给予镇静剂。

(二)ALLen试验

判断手部桡,尺动脉形成的掌浅弓和掌深弓是否完好。评价尺动脉至桡动脉的侧支循环情况。方法:检查者同时按压患者桡动脉和尺动脉阻断血流,嘱其握拳数次待手部皮肤颜色变苍白或紫绀,松开尺动脉后10秒内颜色转红润恢复正常为阳性。如阴性提示尺动脉至桡动脉的侧支循环不良,则宜改为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术。

(三)遵医嘱询问过敏史

做抗生素试验,术前一天做好右前臂和双侧腹股沟备皮。(以备如桡动脉穿刺失败改股动脉途径行手术)。术前避免在桡动脉穿刺点附近进行采血,输液,置管等操作。

二、术中护理

(一)协助患者取正确手术体位,摆放好右上肢,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尽量使患者感到舒适。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室内环境。

(二)建立静脉通路。及时供给各种物品,器械。默契配合手术进行。

(三)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三、术后护理

(一)术毕患者步行或轮椅送回病房后即可进食,嘱患者进食易消化食物,以七分饱为宜,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

(二)严密观察病情,向患者说明术后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休息、活动方式。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给予心电血压监护。如患者主诉有胸闷,胸痛,出汗,心悸等症状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措施。

(三)心理护理

术后常因为手术良好效果、担心并发症、术侧肢体肿胀疼痛等原因出现情绪波动大,紧张,忧虑等不良心理反应。应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把握好技巧和时机进行心理疏导。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冠状动脉造影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术后护理标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是经外周动脉穿刺、插管送导管前端至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通过造影准确地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狭窄度和远端的冠状动脉血流通畅情况,并测定左室功能。 1 . 术前准备 (1)配合医师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包括:①术前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出凝血时间、感染因子、心肌酶谱、脑钠肽;②X线胸片;③心电图;④心脏彩超等。 (2)药物准备:CAG是相对安全的有创性检查,但有时因病变严重,离子紊乱或操作不当可在术中、术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在术前应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并口服波立维、拜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术前口服负荷量各300mg,如使用替格瑞洛口服180mg/次。 (3)皮肤准备:股动脉穿刺者应双侧腹股沟备皮,备皮时应注意防止损伤局部皮肤。 (4)心理护理:CAG及PCI在我国尚未普及并有创伤性,多数患者对该技术缺乏了解,普遍存在思想顾虑,因此与患者交流,说明CAG及PCI的必要性、操作过程与方法、帮患者树立信心、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 (5)术前训练:由于摄X线片时要求患者憋气,摄片后要求患者进行强有力咳嗽,以利造影剂从冠状动脉中排出,因此,要求患者术前训练憋气和强有力的咳嗽。选择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需卧床24 h,因此患者应先适应床上排便。 (6)术前常规做碘过敏试验(静脉注射1ml原液,15-20分钟观察心率、血压及全身症状)。 2. 术后护理 (1)术后严密监护,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回病房后立即行ECG 监测,应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一般量约为6~8 h内饮水1 000~2 000 ml,以使注入体内的造影剂通过肾脏排泄。 (2)注意穿刺处有无渗血及血肿,观察末梢循环及桡动脉搏动情况。有些患者因压迫不彻底或因应用肝素或制动不够而发生局部出血或血肿,严重时可导致休克,因此1 h内每15 min观察1次,无异常每2~4 h观察1次。如有渗血、血肿及前臂肿胀明显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注意观察指端血运及足背股动脉搏动情况,因穿刺股动脉植入动脉鞘管,可有股动脉血栓形成。如术侧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较术前减弱,应考虑股动脉血栓形成,结合肢体皮肤温度及颜色,迅速做出判断,及时发现并通知值班医生。血管应用抗凝剂时要特别注意,

冠脉造影的术前术后健康教育

一例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术的术前术后健康教育 指导老师: 实习生: 疾病知识: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本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和支数有密切关系,但少数年轻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虽不严重,甚至没有发生粥样硬化,也可以发病。也有一些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虽较严重,并不一定都有胸痛、心悸等冠心病临床表现。 冠心病的分型 1.心绞痛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感,闷胀感,持续3到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 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缓解。 2.心肌梗塞型:疼痛部位与以前心绞痛部位一致,但持续更久,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心肌缺血却没有心绞痛发作。 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部分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气紧,水肿,乏力等, 还有各种心律失常。 5.猝死型: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1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所致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就是利用血管造影机,通过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上肢桡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决定治疗方案(介入、手术或内科治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 一、概念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指将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经桡动脉或股动脉送至左、右冠状动脉开口部,注入造影剂,从而显示冠状动脉解剖和病变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法。 二、适应症 凡疑有冠状动脉病变者。 三、护理措施 1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术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介绍冠状动脉造影的目的,简述操作过程,以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征得病人家属同意签字后方能实施手术。 (2)完成必要的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出凝血时间、血型、电解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等。 (3)皮肤护理:右上肢及双侧腹股沟区常规备皮,有条件时应让病人洗澡,更换清洁内衣。 (4)功能锻炼:嘱病人练习床上排尿,术前排空膀胱,避免由术后活动不便而出现尿潴留。指导病人学会有效咳嗽,以减少术中心律失常的发生。 (5)术前排空小便,根据医嘱术前使用镇定剂。 (6)检查病人双侧股动脉、足背动脉,肱动脉、桡动脉的搏动情况。 (7)左手左足静脉点滴0.9%盐水500ml,连接三通。 2.术后护理 (1)术毕回房护理人员应与导管室护送人员联合将病人平稳搬至病床上,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了解当时用药情况及术中情况,根据医嘱确定给予心电、血压 监护,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嘱病人取平卧位,股动脉穿刺患者右下肢制动,鞘管拔出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沙袋压迫局部6-8h,患肢制动6-8h,健肢可活动,6-8小时后可协助患者翻身, 并按摩背部皮肤,保持患肢平放,勿弯曲。注意观察局部有无渗血及足背动脉情 况。以桡动脉入路者,注意桡动脉穿刺处有无渗血、血肿情况。 (3)嘱病人多饮水(500-1000ml),以利造影剂的排出。术后2-5小时排尿500毫升后可正常饮水,24小时总尿量应该在3000ml左右有利于造影剂排出。如有尿潴 留,遵医嘱及时给予导尿。 (4)根据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并向患者讲解坚持按时服用抗凝药物,防止血栓形成。 服药期间发现皮肤、牙龈出血、黑便及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及时通知医师。 3.并发症护理 出血或血肿:手指压迫止血15~20min,重新加压包扎,肢体制动;局部有血肿,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渗血,防止机化后形成硬结;出血停止后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理疗,以促进血肿和淤血的消散和吸收。 四、健康教育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护理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护理 天津市咸水沽医院内一科王丽300350 【摘要】: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总结76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8.7%,低血压1例,伤口渗血2例,上肢肿胀1例,无心脏事件、桡动脉栓塞、手部缺血及术后桡动脉搏动消失病人。[结论]:护理人员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细心周到的护理都可以避免不良事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 支架植入术;桡动脉;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是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随着心脏介入技术的发展,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被更多的医院所重视。和传统的股动脉路径相比,经桡动脉路径有着术后病人即可下床活动、卧床时间缩短、易于止血、术后并发症少、住院费用少等优点。但介入手术是一种创伤治疗技术,采用其进行治疗或多或少会发生各种并发症,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我科2013年1月—5月共76例病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现将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76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病人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32岁~68岁;冠状动脉造影76例,28例造影结果正常,48例造影结果异常;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0例。 1.2 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8。7%,1例桡动脉穿刺失败改经股动脉穿刺成功,低血压1例,伤口渗血2例,上肢肿胀1例,无心脏事件、桡动脉栓塞、手部缺血及术后桡动脉搏动消失病人。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紧张、焦虑情绪。

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及术后注意事项

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及术后注意事项发布时间:(2005-7-4 11:13:10) 共浏览[689]次 1、术前应完成医生要求的所有检查。2、告诉医生目前服用的所有药物。3、穿着舒适,以带纽扣的开衫为宜。4、术前剃去手术部位的毛发。 5、手术前夜充分休息,必要时可用药物帮助睡眠。 6、术前禁食2小时,禁饮1小时,不禁药,穿上手术服,并排尽小便。 7、护士将为您打上吊针,并注射术前针。 8、你将被领入导管室,躺上检查台。 9、随时将感到的不适告诉医护人员。 10、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会按时拔去您穿刺处的导管,并压迫该处15~30分钟以止血,然后绑好绷带,加沙袋压迫6小时。如果您的穿刺处在腿上,请您务必在上术过程中保持平卧,并伸直该侧腿部,以免出血。 11、术后24小时内应多喝水,以2~3升为宜,目的是将体内的造影剂尽快排出体外。 12、术后24小时内在咳嗽、打喷嚏时应轻轻压住腿部伤口,以免震动引起疼痛及出血。 13、若出现胸痛、伤口肿痛或肢体出现麻木、刺痛或皮肤颜色改变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14、伤口出血停止后尽早下床活动,以免血栓

形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术后注意事项--心血管内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术后注意事项一经桡动脉穿刺者 1. 体位患者返回病房后平卧1小时,如不能平卧者可取坐位,术侧上肢垫高3-5厘米,后取自由卧位。 2. 饮水术后应多饮水(温开水1500ml以上)促进造影剂排泄(因术中造影剂经肾脏排出),一般4小时内尿量应该在1000ml左右。 3. 饮食术后如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即可进食,以少量多餐为原则,以免增加心脏负担,24小时内尽量不食用高蛋白饮食,以免产气过多导致腹胀。 4. 注意手指,甲床颜色及手指活动情况,肿胀明显者可垫高穿刺肢体,并予按摩穿刺手(向心方向),患者可握拳-放松3-5次/分钟,术后每隔2小时由手术医生松解一次穿刺部位弹力绷带进行减压,正常情况下24小时后拆除绷带,术侧腕关节24小时内避免屈曲用力,3天内避免术侧肢体提重物,输液,测血压。 5 遵医嘱按时用药术后3天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冠状动脉植入支架者术后坚持口服抗血小板药,服药期间注意用药反应,密切观察有无皮下或牙龈出血等二经股动脉或股静脉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 一、术后观察: 1、生命体征的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电监护等。 2、穿刺侧肢平伸、穿刺部位沙袋压迫6—8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血肿形成,若有则进一步观察有无影响远端肢体供血,静脉回流障碍等,可适当抬高穿刺肢体,以促进血液回流。 3、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是否良好,注意插管肢体的皮肤、温度、湿度、以了解其供血情况。 4、术后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尽快排出。 二、术后护理 1、手术创口护理,术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20~30min。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伤口包扎处按医嘱用沙袋压迫止血8~12h。搬动患者时术侧肢体不能屈曲,并注意防止沙袋滑落和移位。指导患者避免端坐位和蹲位。护士应仔细观察肢体远端动脉搏动、皮肤温度、色泽和感觉的变化,特别注意观察术侧肢体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与对侧对比观察,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以便得到及时处理。护士每2h对患者术侧肢体膝关节以下部位进行轻度按摩,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2、鼓励饮水,多数患者担心在床上不能自行排尿而不敢多饮水。术后一般在最初的6~8h 内饮水1000~2000ml,以便注入体内的造影剂通过肾脏排泄,减缓造影剂的不良影响,带好地保护肾脏功能,以及营养素、能量的及时补充。 3、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按医嘱给予吸氧和心电监护。一般术后15min、30min、45min、90min、2h、4h、8h,监测8h,认真填写护理记录单,勤测术侧肢体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严格执行床头交换班。 4、给予安静、舒适的环境,为患者准备小便器,患者6h后平卧位不能排尿时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男患者取侧卧位或下床立位排尿。但其协助人员要用手按压穿刺部位,嘱患者动作还要过大,用力不要过猛,必要时按医嘱给予导尿,排尿后协助患者继续卧床休息。 5、心理护理,尽管手术已经结束,但患者的心情往往不是很快就能平静下来。有的患者急于知道自己的造影结果,有的患者又担心和害怕知道结果,患者的心情是复杂的。所以尽量与以前做过冠脉造影的患者按排一个病房,使患者之间互相交流有关术后的信息。护理人员需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患者能够保持心情平静。 6、出院指导,更换敷料后告知患者3天内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避免污染,避免用力蹲起、骑自行车、剧烈运动,防止出血。出院后如下肢感觉异常、穿刺部位出血、肿胀要及时就医。

冠脉造影的护理体会

冠脉造影的护理体会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性疾病,在我国其发生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临床诊断的方法是依靠介入的方法:心电图,心向量图,超声心电图,CT,MRI等,随着介入心脏学的发展,PTCA术,冠脉搭桥术也成为治疗冠心病可靠的方法之一,但要准确定位就必须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其方法由周围动脉血管插入专用造影导管到主动脉根部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使冠状动脉充盈后即可显示冠状动脉的分布和狭窄或堵塞情况,从而确定诊断。 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受到疾病的折磨,对这一技术还存在疑虑和恐惧心理,因此医者应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此造影术的诊疗方法、注意事项,扼要介绍造影过程,消除恐惧、紧张心理。 2 术前护理 ①向患者介绍冠造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使其消除疑虑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②训练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吸气、呼气和屏气的动作要领,说明目的是促使冠脉内的造影剂尽量排空,以恢复心肌供血;③指导患者训练床上排尿,以及下肢活动操;④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并做静脉碘过敏实验;⑤双侧腹股沟备皮,同时嘱患者术前4 h禁食水;⑥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及泰嘉药物;⑦观察足背动脉搏动,于最强点做好标记;⑧术前一晚遵医嘱用镇静剂,保证患者良好睡眠;⑨术前排空膀胱,监测血压、脉搏、体温,并描记心电一份,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 3 术中监测 ①密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在插管中尤其是注射造影剂时,发现有异常图形立即报告术者,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②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血压、呼吸及周围循环状况,患者的意识表情等,术中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感受或其他不适;③造影剂反应的观察:虽然术前已做碘过敏实验,但患者仍可有轻微反应,如全身灼热感,眩晕,恶心,呕吐,皮肤发痒,荨麻疹等,这些都是暂时的,可自行消失。 4 术后护理 ①术后遵医嘱监测心电图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早处理;②详细记录返回病房的时间及停止压血的时间,并严格交班;③给予心电监护,观察有无ST段压低,T波倒置或高抬;④造影患者,穿刺侧肢体制动12 h,嘱患者平伸,勿弯曲,并加压1 kg左右的沙袋6 h;⑤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肢体的温度、颜色,并密切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出血、肿胀;⑥按摩穿刺侧肢体,有静脉曲张者切勿用力捏紧下肢,同时指导患者做下肢活动操,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方法:脚部正勾脚绷运动;脚部侧勾绷运动;踝部旋转运动;⑦饮食方面:因患者术前禁食水,故返回病房嘱少量流质、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等; ⑧当日静脉输液500~1000 ml,科学控制速度(心功能不全患者应酌情),促进造影剂排泄;⑨鼓励患者多饮水,密切观察尿量,1 h内尿量不应少于800 ml,

冠脉造影的术前护理常规

冠脉造影的术前护理常规 冠脉造影的目的:已知有明确的胸痛及不明原因的胸部不适的原因待查,为手术或介入性导管治疗确立指征和(或)进行手术后疗效考核。 术前一天 1.术前一日通知放射科和导管室。 2.完善相关检查及检验配合医生完善术前常规化验和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及电解质﹑出凝血时间﹑ X 线胸片﹑心电图。 3.术前皮肤过敏试验术前常规做碘过敏试验。 4.皮肤准备:术前一天根据手术医生确定的插管部位,护士给予局部清洗和备皮。 5.饮食指导:手术当日应进半流质饮食(面条、稀饭)不宜食牛奶、甜食,避免胃肠胀气。需在全麻下行介入手术者术日应严格禁食6小时,禁饮4小时。 6.保证良好的睡眠:术前一晚保证睡眠,以保持术日良好的精神状态。若心理焦虑难以入睡,遵医嘱酌情给予镇静催眠药物 7.术前训练由于摄片时要求患者憋气,摄片后要求患者进行强有力咳嗽,以利造影剂从冠脉中排出,因此,要求患者术前训练憋气和强有力的咳嗽。由于患者术后卧床24 h,因此患者应适应床上排便. 8.心理护理 CAG及PCI在我国尚未普及并有创伤性,多数患者对该技术缺乏了解,普遍存在思想顾虑,因此与患者交流,说明CAI及PCI的必要性、操作过程与方法、帮患者树立信心、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 9.药物准备 CAG是相对安全的有创性检查,但有时因病变严重,离子紊乱或操作不当可在术中、术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在术前应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并口服波立维。 术日准备 1. 术前用药:备0.9%氯化钠250ml,糖尿病患者停服降糖药,术日晨酌情停服β-R阻滞剂。 2. 进食易消化半流质饮食。 3. 完善病历:手术申请单、术前准备单、护理记录单、耗材单,X片等。 4.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左上肢给予留置针穿刺,0.9%氯化钠250ml静脉滴入。 5. 准备病人:排空大小便,只穿病员服上装,平躺于转运床上。取下活动假牙、饰物、 贵重物品,标记足背动脉搏动部位,并记录。备好卫生用具。 6. 术前 2h 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如出现发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血压明 显升高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暂停检查。 7. 术前 30min 肌肉注射地西泮 10mg 。 8. 送病人:嘱病人排便后,携病历、药物、推平车与护工一同将病人送入介入中心与介 入护士认真进行交接。

冠脉造影的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冠脉造影的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冠脉造影的目的:已知有明确的胸痛及不明原因的胸部不适的原因待查,为手术或介入性导管治疗确立指征和(或)进行手术后疗效考核。(一)术前的准备 ( 1 )配合医生完善术前常规化验和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及电解质﹑出凝血时间﹑X 线胸片﹑心电图。 ( 2 )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心导管检查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消除顾虑,并取得病人的合作。 ( 3 )术前一日通知放射科和导管室。 ( 4 )术前一天根据手术医生确定的插管部位,护士给予局部清洗和备皮。 ( 5 )术前作青霉素﹑普鲁卡因过敏试验,常用30 %泛影葡胺1ml 静脉注射。 ( 6 )术前病人练习床上排便。 (7 )术前一天晚上适当给予镇静﹑安眠药,消除紧张情绪。 (8 )术前2h 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如出现发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血压明显升高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暂停检查。 (9 )术前4h 禁食﹑禁饮水。 (10 )术前30min 肌肉地西泮10mg ,嘱病人排便后,连同病历﹑X 线片﹑沙袋等推送至导管室。 (二)术后护理 ( 1 )安置在普通病房,将病人移至床边,并立即测血压、脉搏和呼吸,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整理床单。 ( 2 )测血压、脉搏及观察伤口有无渗血,30min1 次,共 4 -6 次,平稳后停测。 ( 3 )观察体温每天4 次, 共 3 天,正常后改为每天1 次。 ( 4 )应仔细观察肢体远端动脉搏动、皮肤温度和色泽感觉的变化,如有异常,可能是由动脉痉挛或血栓形成所致,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 5 )伤口包扎处沙袋压迫8 ~12 小时,并经常检查伤口渗血情况,若发生出血,应立即在穿刺点上方一厘米处压迫止血15 ~30 分钟,确认无再出血后,重新消毒包扎。 ( 6 )根据医嘱常规使用抗生素 3 天。 (7 )患者绝对卧床24 小时,期间协助作好生活护理,如无禁忌,术后24 小时可下床活动。 手术的大致过程: 麻醉方式: 全麻 操作经过: 全麻成功后,患者平卧于放射检查床上,常规消毒铺巾,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防渗血管鞘,导入左冠造影导管,在X 线引导及压力监测下下,将管端置入左侧冠状动脉开口,分别于LAO45o 及RAO30o 造影摄片。拔除左冠导管,导入右冠导管,在X 线引导及压力监测下下,将管端置入右侧冠状动脉开口,分别于LAO45o 及RAO30o 造影摄片。操作完毕,拔除右冠导管及血管鞘,局部压迫止血,加压包扎。生命体征平稳,返回病房。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的护理 随着介入技术和介入材料,器械的不断发展,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冠心病的技术。桡动脉位于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位置表浅,直接位于皮下,仅被皮肤和筋膜遮盖,很少有分支。 一、术前护理 (一)心理护理 评估患者身心状况,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简要讲解手术的目的,优点及手术过程。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介绍手术成功的患者与其交流,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对精神紧张患者术前可给予镇静剂。 (二)ALLen试验http://ks.exa https://www.360docs.net/doc/db14470412.html, 判断手部桡,尺动脉形成的掌浅弓和掌深弓是否完好。评价尺动脉至桡动脉的侧支循环情况。方法:检查者同时按压患者桡动脉和尺动脉阻断血流,嘱其握拳数次待手部皮肤颜色变苍白或紫绀,松开尺动脉后10秒内颜色转红润恢复正常为阳性。如阴性提示尺动脉至桡动脉的侧支循环不良,则宜改为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术。 (三)遵医嘱询问过敏史

冠状动脉造影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是经外周动脉穿刺、插管送导管前端至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通过造影准确地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狭窄度和远端的冠状动脉血流通畅情况,并测定左室功能。 1 病例选择和操作方法 1.1 适应证(1)缺血性心脏病;(2)冠状动脉先天性畸形;(3)冠状动脉病变外科手术前后;(4)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前后。 1.2 禁忌证(1)充血性心力衰竭;(2)严重心律失常;(3)急性感染;(4)肝肾功能损害;(5)严重肺部疾病;(6)急性心肌梗死三周内。 1.3 操作步骤患者取仰卧位,局部消毒,局麻下行桡、股动脉穿刺并经穿刺针送入导丝、撤出穿刺针,沿导丝送入防漏鞘管,撤出导丝。长导丝、导管经导管鞘送入至主动脉弓处,行左冠或右冠造影。造影完毕,撤出导管。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1)配合医师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包括:①术前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出凝血时间;②X线胸片;③心电图;④心脏彩超等。(2)药物准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备:CAG是相对安全的有创性检查,但有时因病变严重,离子紊乱或操作不当可在术中、术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在术前应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并口服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波立维。(3)皮肤准备:股动脉穿刺者应双侧腹股沟备皮, 备皮时应注意防止损伤局部皮肤。(4)心理护理:CAG及PCI在我国尚未普及并有创伤性,多数患者对该技术缺乏了解,普遍存在思想顾虑,因此与患者交流,说明CAG及PCI 的必要性、操作过程与方法、帮患者树立信心、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5)术前训练:由于摄X线片时要求患者憋气,摄片后要求患者进行强有力咳嗽,以利造影剂从冠状动脉中排出,因此,要求患者术前训练憋气和强有力的咳嗽。选择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需卧床24 h,因此患者应先适应床上排便。(6)术前皮肤过敏试验:术前常规做碘过敏试验。 2.2 术后护理(1)术后严密监护,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回病房后立即行ECG 监测,应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一般量约为6~8 h内饮水1 000~2 000 ml,以使注入体内的造影剂通过肾脏排泄。(2)注意穿刺处有无血肿及出血,有些患者因压迫不彻底或因应用肝素或制动不够而发生局部出血或血肿,严重时可导致休克,因此1 h内每15 min观察1次,无异常每2~4 h观察1次。如有出血或血肿应及时通知医生。(3)注意观察指端血运及足背股动脉搏动情况,因穿刺股动脉植入动 脉鞘管,可有股动脉血栓形成。如术侧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8、冠脉造影术后观察与护理

冠脉造影术后观察与护理 一、术后观察: 1、生命体征的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电监护等。 2、穿刺侧肢平伸、穿刺部位沙袋压迫6-8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血肿形成,若有则进一步观察有无影响远端肢体供血,静脉回流障碍等,可适当抬高穿刺肢体,以促进血液回流。 3、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是否良好,注意插管肢体的皮肤、温度、湿度,以了解其供血情况。 4、术后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尽快排出。 二、术后护理 1、手术创口护理术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20~30min.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伤口包扎处按医嘱用沙袋压迫止血8~12h.搬动患者时术侧肢体不能屈曲,并注意防止沙袋滑落和移位。指导患者避免端坐位和蹲位。护士应仔细观察肢体远端动脉搏动、皮肤温度、色泽和感觉的变化,特别注意观察术侧肢体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与对侧对比观察,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以便得到及时处理。护士每2h 对患者术侧肢体膝关节以下部位进行轻度按摩,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2、鼓励饮水多数患者担心在床上不能自行排尿而不敢多饮水。术后一般在最初的6~8h内饮水1000~2000ml,以便注入体内的造影剂通过肾脏排泄,减缓造影剂的不良影响,更好地保护肾脏功能,以及营养素、能量的及时补充。 3、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按医嘱给予吸氧和心电监护。一般术后15min、30min、45min、90min、2h、4h、8h,监测8h,认真填写护理记录单,勤测术侧肢体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严格执行床头交换班。 4、给予安静、舒适的环境,为患者准备小便器患者6h后平卧位不能排尿时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男患者取侧卧位或下床立位排尿。但其协助人员要用手按压穿刺部位,嘱患者动作不要过大,用力不要过猛,必要时按医嘱给予导尿,排尿后协助患者继续卧床休息。 5、心理护理尽管手术已经结束,但患者的心情往往不是很快就能平静下来。有的患者急于知道自己的造影结果,有的患者又担心和害怕知道结果,患者的心情是复杂的。所以尽量与以前做过冠脉造影的患者安排一个病房,使患者之间互相交流有关术后的信息。护理

冠脉造影术后护理

一.什么是冠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脉造影,是使冠状动脉在X线下显影的方法。 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肌血液的血管,分为左、右冠状动脉,分别直接开口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右主动脉窦内,由此开始向心脏表面延伸并不断分支进入心脏,由于血液与血液壁是同样不透光的,且与心脏重叠,所以血管腔内发生有粥样斑块或狭窄时,在普通X光下是无法看出的,只有通过血管造影才能发现这些病变。 二.术前准备 1 心理护理术前由护士向患者简要介绍开展此类手术的大致 情况和手术过程。指导其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手术,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并根据不同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鼓励安慰患者,使其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 2 身体准备术前1~2天开始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术前1 天常规皮肤准备和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备皮。为患者更换床单、被套、病号服。术前禁食6~8h。必要时术前1天,临睡前按医嘱口服安定5mg或术前30min肌注安定10mg,术前嘱患者排尿,取 下身上饰品。 三.术后护理 1 手术创口护理选取桡动脉术后用食指、中指摸桡动脉有无搏动,并仔细观察穿刺侧手的温度、颜色,有无疼痛等。选取股动脉术后用

食指、中指摸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对比术肢与正常下肢的皮温、颜色,仔细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护士每2h对患者术侧肢体膝关节以下部位进行轻度按摩,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术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20~30min。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伤口包扎处按医嘱用沙袋压迫止血8~12h。搬动患者时术侧肢体不能屈曲,并注意防止沙袋滑落和移位。指导患者避免端坐位和蹲位。一旦发现大出血,立即用拇指在针眼上方1~2cm处用力压迫止血,要注意肢体远端供血,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双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以防加压过大出现动脉血栓形成。在患者制动期24小时内,应注意肢 体按摩,指导患者做肌肉收缩运动。预防的关键是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切忌过紧,并避免直接压迫静脉。 2 鼓励饮水术后一般在最初的6~8h内饮水1000~2000ml,以便注入体内的造影剂通过肾脏排泄,减缓造影剂的不良影响,更好地保护肾脏功能并且记录尿量。 3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按医嘱给予吸氧和心电 监护。 4 给予安静、舒适的环境患者6h后平卧位不能排尿时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进行,协助人员要用手按压穿刺部位,嘱患者动作不要过大,用力不要过猛,必要时按医嘱给予导尿,排尿后协助患者继续卧床休息。

冠脉造影+PTCA术前术后的护理

冠脉造影+PTCA术前术后的护理 1 概念 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它具有诊断准确、疗效显著、创伤小等特点。 2 术前护理 (1)除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体检外,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冠心病概念,介入治疗的目的、意义、方法及必要性。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 (2)练习床上大小便、呼气屏气动作以及有效咳嗽。 (3)备皮。 (4)过敏试验:询问过敏史,青霉素和碘过敏实验 (5)建立静脉通道 (6)术前四小时禁食,排空大小便,携带病历及所需物品送至手术室。 3 术后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房安静,限制探视,保证患者充分休息。 (2)持续心电监护严重的心律紊乱是PTCA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持续心电监护是预防早期一些术后并发症对关重要。严密观察有无频发早搏、室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 (3)严密监测血压PTCA术后易发低血压。主要原因有:冠状动脉残余阻塞;后腹膜出血;血容量不足;心包填塞,所以要严密观察血压变化。 (4)抗凝期间护理术中肝素化以及术后常规给予抗凝治疗预防术后血栓形成,因此需观察有无穿刺部位活动性血肿的形成、皮肤或输液部位淤斑、牙龈出血等低凝状态的出现。伤口采用绷带“8”法包扎,使其按压充分,伤口处血小板凝聚力增强,抵抗股动脉内压力的对抗力增大,以有效的防止出血。一般需下肢伸直,沙袋压迫6小时,患肢制动12小时,平卧24小时。如果出现穿刺处出血,需延长卧床时间,要求病人拔管8h内手术肢体完全制动,绝对卧床24h,48h内仍卧床休息,72h再下床,有效地降低出血的发生率。 (5)观察双下肢及足部皮肤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 (6)术后多饮水6至8小时饮水1000~2000ML,促进造影剂排除。 (7)拔管综合症的预防及护理拔管时因病人过分心理紧张和拔管疼痛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可致心率慢,血压低甚至出现低血压休克,如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拔管前必须注意:对紧张、伤口剧痛患者必须使其身心放松,同时在伤口皮下注射利多卡因50~10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