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新课标大二轮专题强化训练:2 化学常用计量

2020版高考化学新课标大二轮专题强化训练:2 化学常用计量
2020版高考化学新课标大二轮专题强化训练:2 化学常用计量

专题强化训练(二)

能力练(20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湖南省湘东六校联考)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 g 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0.2N A

B.1 mol乙酸与足量的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分子数目为N A

C.叠氮化铵(NH4N3)可发生爆炸反应:NH4N3===2N2↑+2H2↑,则每收集89.6 L气体,爆炸时转移电子数为4N A

D.常温下,向1 L 0.1 mol·L-1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至溶液为中性,则溶液含醋酸根离子数为0.1N A

[解析] 1 mol SiO2含有4 mol Si—O键,6 g SiO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含有0.4 mol Si—O键,A错误。乙酸与乙醇发生的酯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1 mol乙酸与足量的乙醇反应时,生成的乙酸乙酯小于1 mol,B错误。C项未指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反应转移的电子数,C错误。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满足电荷守恒:c(H+)+c(Na+)=c(CH3COO-)+c(OH-),当溶液呈中性时,c(H +)=c(OH-),所以有c(CH3COO-)=c(Na+),则n(CH3COO-)=n(Na +)=0.1 mol,D正确。

[答案] D

2.(2019·黑龙江省重点中学第三次联考)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L 1.5 mol·L-1乙酸钠溶液中含有的CH3COO-数目为3N A B.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密闭容器中2 g H2与足量N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

C.向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O与1 mol NO2,容器中的分子总数为3N A

D.17 g NH3和20 g D2O中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 A

[解析]乙酸为弱酸,乙酸钠为强碱弱酸盐,CH3COO-能发生水解,故2 L 1.5 mol·L-1的乙酸钠溶液中含有的CH3COO-数目小于3N A,A项错误;氮气和氢气生成NH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故转移电子数小于2N A,B项错误;NO2可转化为N2O4,故容器中的分子总数小于3N A,C项错误;17 g NH3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20 g D2O的物质的量也是1 mol,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D项正确。

[答案] D

3.(2019·福建三明质量检测)下列配制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配制FeSO4溶液制备Fe(OH)2,需要把蒸馏水煮沸除去氧气后,再溶解配制FeSO4溶液

B.配制480 mL 0.1 mol·L-1的CuSO4溶液,需称量8.0 g CuSO4 C.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使用前均需要检查是否漏液

D.配制1 mol·L-1 NaOH溶液时,称量4.0 g NaOH固体置于1 L容量瓶中,加水到刻度线

[解析]若FeSO4溶液中含O2,制取的Fe(OH)2会被氧化成Fe(OH)3,故需要把蒸馏水中所含的O2煮沸除去,A项正确。因为没有480 mL的容量瓶,根据“大而近”原则应选用500 mL容量瓶,溶质的质量按照配制500 mL 0.1 mol·L-1的溶液计算,溶质的质量为8.0 g,B项正确。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使用前均需检漏,C项正确。容量瓶不能用于溶解物质,因为NaOH溶解放热影响溶液的体积,D项错误。

[答案] D

4.(2019·重庆调研测试)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4 g白磷(P4)中所含的P—P键数目为0.4N A

B.1 mol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N A

C.1 mol葡萄糖(C6H12O6)分子中含有的羟基数目为6N A

D.17 g H2O2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0.5N A

[解析]12.4 g白磷(P4)的物质的量为

12.4 g

124 g/mol=0.1 mol,每个

白磷分子中含有6个P—P键,故0.1 mol P4分子中含有P—P键的物质的量为0.6 mol,所含P—P键数目为0.6N A,A项错误;苯环中不含碳碳双键,因此1 mol苯乙烯分子中含有1 mol碳碳双键,B项正确;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所以1 mol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的羟基数目为5N A,C项错误;17 g H2O2的物质

的量为17 g

34 g/mol=0.5 mol,H2O2的结构式为H—O—O—H,每个H2O2分子中含2个极性键,故17 g H2O2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N A,D项错误。

[答案] B

5.(2019·山东滨州模拟)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1 L 2 mol·L-1氨水中加盐酸至中性时,生成NH+4的数目为2N A

B.1 mol乙烯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5N A

C.18 g OH-和20 g—OH所含电子数相同

D.标准状况下,5.6 L NO与5.6 L O2混合后的气体分子数为0.375N A

[解析]向1 L 2 mol·L-1氨水中加盐酸至中性时,溶液的溶质为NH4Cl和NH3·H2O,NH+4的数目小于2N A,A项错误;每个乙烯分子中有6个共价键(5个σ键、1个π键),故1 mol乙烯分子中含有

的共价键数为6N A,B项错误;18 g OH-所含电子数目为18

17×10N A,20

g—OH所含电子数目为20

17×9N A,故两者所含电子数相同,C项正确;

标准状况下,5.6 L NO与5.6 L O2混合后生成0.25 mol NO2,剩余0.125 mol O2,另外还存在可逆反应2NO2N2O4,故混合后气体分子数小于0.375N A,D项错误。

[答案] C

6.(2019·辽宁大连质量检测)将50 g质量分数为ω1、物质的量浓度为c1的浓硫酸加入V mL水(水的密度为1 g·cm-3)中,稀释后得到质量分数为w2、物质的量浓度为c2的稀硫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w1=2w2,则c1<2c2,V=20

B.若w1=2w2,则c1>2c2,V<50

C.若c1=2c2,则w1<2w2,V<50

D.若c1=2c2,则w1<2w2,V>50

[解析]设物质的量浓度为c1的浓硫酸的密度为ρ1,物质的量浓

度为c2的稀硫酸的密度为ρ2,显然ρ1>ρ2。由c=1000ρw

M知,

c1

c2=

ρ1w1

ρ2w2,

分别讨论:(1)若w1=2w2,则c1>2c2,V=50,A、B项错误;(2)若

c1=2c2,则w1<2w2,而w2=50w1

50+V

,故V<50,C项正确、D项错

误。

[答案] C

7.(2019·贵阳市适应性考试一)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2 mol NO和1 mol O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B.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的分子数为0.1N A

C.常温常压下,28 g CO含有的质子数为14N A

D.常温常压下,30 g乙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6N A

[解析]密闭容器中,2 mol NO和1 mol O2充分反应生成2 mol NO2,但存在2NO2N2O4,故分子总数小于2N A,A项错误;标准状况下甲醇为液体,2.24 L甲醇不为0.1 mol,完全燃烧生成CO2的分子数不为0.1N A,B项错误;1个CO分子含有14个质子,常温常压下,28 g CO为1 mol,含有的质子数为14N A,C项正确;1个乙烷分子含有7个共价键,常温常压下,30 g乙烷为1 mol,含有的

共价键数目为7N A,D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8.(2019·西安八校联考)Ba2+是一种重金属离子,有一环境监测小组欲利用Na2S2O3、KI、K2Cr2O7等试剂测定某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需配制250 mL 0.100 mol·L-1的标准Na2S2O3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250 mL容量瓶、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_。

(2)需准确称取Na2S2O3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3)另取废水50.00 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的K2Cr2O7溶液,得到BaCrO4沉淀;沉淀经洗涤、过滤后,用适量的稀盐酸溶解,此时CrO2-4全部转化为Cr2O2-7;再加入过量KI溶液进行反应,然后在反应液中滴加上述标准Na2S2O3溶液,反应完全时,消耗Na2S2O3溶液36.00 mL。已知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①Cr2O2-7+6I -+14H+===2Cr3++3I2+7H2O;②2S2O2-3+I2===2I-+S4O2-6。则该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解析](1)要抓住“玻璃仪器”的字眼,因此还需要用来溶解固体的烧杯及用来定容的胶头滴管。(2)Na2S2O3固体的质量为0.100 mol·L-1×0.25 L×158 g·mol-1=3.95 g,但实验室所用的托盘天平只能准确称量到0.1 g,故需准确称取Na2S2O3固体的质量为4.0 g。(3)设Ba2+的物质的量为x,则根据相关反应可得以下关系式:

Ba2+~BaCrO4~1

2Cr2O

2-

7~

3

2I2~3S2O

2-

3

1 3

x 0.036 L×0.100 mol·L-1

解得x=1.2×10-3 mol,则c(Ba2+)=1.2×10-3 mol

0.050 L=0.024 mol·L

-1。

[答案](1)胶头滴管、烧杯(2)4.0

(3)0.024 mol·L-1

拔高练(2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广州市综合测试一)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为5N 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中含C—Cl键的数目为3N A

C.密闭容器中,1 mol NH3和1 mol HCl反应后气体分子总数为N A

D.100 mL 1.0 mol·L-1 FeCl3溶液与足量Cu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

[解析]D2O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0,M(D2O)=20 g·mol-1,10 g D2O为0.5 mol,其中含有的质子和中子均为5 mol,A项正确;CHCl3在标准状况下呈液态,只根据体积无法确定其物质的量和C—Cl键数目,B项错误;NH3和HCl完全反应生成NH4Cl,NH4Cl为离子化合物,生成物中不含分子,C项错误;该溶液中含0.1 mol FeCl3,根据2Fe3++Cu===2Fe2++Cu2+,可知0.1 mol FeCl3与足量Cu反应,转移0.1 mol电子,D项错误。

[答案] A

2.(2019·河北唐山调研)常温下,将0.1 L 0.2 mol/L KMnO4酸性溶液与一定量pH=3的草酸(HOOC—COOH)溶液混合,放出V L 气体。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3的草酸溶液中含有H+数目为0.001N A

B.当1 mol KMnO4被还原时强酸提供H+数目为N A

C.1 mol HOOC—COOH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9N A

D.该反应释放CO2分子数目为

V 22.4N A

[解析]没有给出溶液体积,无法计算H+数目,A错误;根据反应2MnO-4+5HOOC—COOH+6H+===2Mn2++10CO2↑+8H2O 可知,当1 mol KMnO4被还原时,强酸提供H+数目为3N A,B错误;1个HOOC—COOH分子中含有2个碳氧双键、1个碳碳单键、2个

碳氧单键、2个氢氧键,共有9对共用电子对,故 1 mol HOOC —COOH 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9N A ,C 正确;常温下不能用22.4 L/mol 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D 错误。

[答案] C

3.(2019·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25℃时,将10 mL 质量分数为50%(密度为1.4 g/cm 3)的硫酸稀释成100 m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定容,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

B .上述稀释过程所需要的蒸馏水为90 mL

C .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7.14 mol/L

D .上述100 mL 稀硫酸中含溶质14 g ,该稀硫酸不属于电解质

[解析] 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定容,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故A 项错误;上述稀释后溶液的密度不知,所以无

法计算所需要的蒸馏水的体积或质量,故B 项错误;根据c =1000ρw M

=1000×1.4×0.598

mol/L ≈7.14 mol/L ,所以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7.14 mol/L ,故C 项正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上述100 mL 稀硫酸中含溶质 1.4 g/cm 3×10 cm 3×50%=7.0 g ,故D 项错误。

[答案] C

4.(2019·陕西西安模拟)某工业含钴废渣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后的成分测定如表所示,则煅烧后所得固体混合物中,钴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23C .Co 3O 4 D .CoO 2

[解析] 已知Zn 、Cu 、Fe 在空气中充分煅烧,生成物分别为ZnO 、CuO 、Fe 2O 3。设煅烧后所得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100 g ,则钴

的氧化物中,m (O)=100 g -59.00 g -81 g·mol -1×0.52 g 65 g·mol -1-80 g·mol -1×0.20 g 64 g·mol -1-160 g·mol -1×13.16 g 56 g·mol -1×12

≈21.3 g ,n (O)=21.3 g 16 g·mol -1≈1.33 mol ,而n (Co)=59.00 g 59 g·mol -1

=1.00 mol ,则钴的氧化物的分子式为Co 3O 4。

[答案] C

5.(2019·洛阳市尖子生第二次联考)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 羟基(—OH)和1 mol OH -所含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9N A

B .1 mol 分子式为

C n H 2n 的烃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一定为3nN A

C .56 g Fe 与一定量的HNO 3恰好完全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3N A

D .标准状况下将2.24 L Cl 2通入到2 L 水中,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解析] 1 mol —OH 和1 mol OH -所含的质子数均为9N A ,但所含电子数分别为9N A 、10N A ,A 项错误;分子式为C n H 2n 的烃可以为烯烃或环烷烃,根据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氢原子最外层有1

个电子,知1 mol C n H 2n 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4n +2n 2

×N A =3nN A ,B 项正确;56 g Fe 与硝酸恰好完全反应,Fe 可被氧化为Fe 2+或Fe 3+,因此转移的电子数可以为2N A 或3N A 或在2N A ~3N A 之间,C 项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 Cl 2为0.1 mol ,溶于水发生反应Cl 2+H 2O

HCl +HClO 的Cl 2小于0.1 mol ,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转移电子数小

于0.1N A ,D 项错误。

[答案] B

6.(2019·南昌市NCS 项目第一次模拟)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的H2和22.4 L的F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2N A

B.30 g乙酸和葡萄糖混合物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

C.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为10-12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2H6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6N A

[解析]H2和F2混合发生反应生成HF,而HF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故A项错误;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的最简式均

为CH2O,故30 g二者的混合物中氢原子数为

30 g

30 g·mol-1

×2×N A mol

-1=2N A,B项正确;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但没有提供溶液体积,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无法确定,C项错误;1个C2H6分子中含有6个C—H键、1个C—C 键,共7个共价键,标准状况下,2.24 L C2H6为0.1 mol,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7N A,D项错误。

[答案] B

7.(2019·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第二次调研联考)某氮肥样品可能含有NH4HCO3、NH4Cl、NH4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称取该样品1.000克,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将溶液分成两等份依次完成如下实验:

①向一份溶液中加入10 mL 0.2 mol·L-1的盐酸与之充分反应,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44.8 mL(设产生的CO2全部逸出)。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6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设产生的NH3全部逸出)至少需要25 mL 0.15 mol·L-1的硫酸才能被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0 g样品中一定含有NH4HCO3 0.316克

B.向①反应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NH4Cl

C.原样品的含氮量为21%

D.无需另外再设计实验验证,就能确定原样品中是否含有

NH4Cl

[解析]由①数据可以知道加入0.002 mol HCl,生成0.002 mol CO2,说明HCl完全反应,但不能确定NH4HCO3是否完全反应,故A错误;①中加入盐酸,引入氯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H4Cl,故B错误;由②计算可以知道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00375 mol×2=0.0075 mol,则1.000克样品可生成0.015 mol氨气,样品中的N元素来源于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则含氮量大于21%,故C错误;由②计算可以知道1.000克样品可生成0.015 mol氨气,则NH4HCO3、

NH4Cl、NH4NO3共为0.015 mol,可以知道平均摩尔质量为1.000 g

0.015 mol =66.67 g/mol,而NH4HCO3、NH4NO3的摩尔质量大于66.67 g/mol,NH4Cl的小于66.67 mol/L,则一定含有氯化铵,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8.(2019·四川成都诊断)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常温常压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根据下列步骤完成实验:

①装配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用砂纸擦去镁带表面的氧化物,然后取0.0480 g的镁带加入仪器a中,分液漏斗内加入足量1 mol·L-1硫酸溶液。

③量气装置中加入适量水,记录量气管读数(读数为0.10 mL)。

④通过分液漏斗向仪器a中加入适量硫酸溶液,使镁带与硫骏充分反应。

⑤当镁带完全反应后,再次记录量气管读数(读数为49.60 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通过分液漏斗向仪器a中加入硫酸溶液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记录量气管读数时,应注意将________,再_________,视线与量气管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切,水平读数。

(3)该同学测出此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________,测定结果比理论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镁带中氧化膜未除尽

b.镁带含有杂质铝

c.③记录量气管读数时俯视读数

d.镁带完全反应后有残留的未溶固体

(4)与原方案装置相比,有同学设想用装置B代替装置A,实验精确度更高。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仪器a为锥形瓶,操作时将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对准(或将玻璃塞拔开),缓慢旋转分液漏斗的旋塞,使硫酸溶液缓慢流入锥形瓶,适时关闭旋塞。(2)待装置冷却后,再调节水准管高度,使其液面与量气管中液面相平,保持视线与量气管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切,即可读数。(3)0.0480 g镁带的物质的量为0.048 g

24 g·mol-1

=0.002 mol,气体的体积为(49.60 mL-0.10 mL)=49.50

mL=0.0495 L,此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V m=0.0495 L

0.002 mol=24.75 L·mol

-1。镁带中氧化膜未除尽,生成的氢气的体积偏小,摩尔体积偏小,a项错误;镁带含有杂质铝,导致生成的氢气偏多,摩尔体积偏大,b项正确;③记录量气管读数时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生成的氢气偏多,摩尔体积偏大,c项正确;镁带完全反应后有残留的未溶固体,说明镁没有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偏小,摩尔体积偏小,d 项错误,答案为bc。(4)用装置B代替装置A,避免加入硫酸时,硫酸溶液所占的体积引入的实验误差,可提高实验精确度。

[答案](1)锥形瓶将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对准(或将玻璃塞拔开),缓慢旋转分液漏斗的旋塞,使硫酸溶液缓慢流入锥形瓶,适时关闭旋塞

(2)装置冷却至室温调节水准管高度,使其液面与量气管中液面相平

(3)24.75 L·mol-1bc

(4)避免加入硫酸时,液体所占的体积引入的实验误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