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分析方法笔记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笔记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笔记

侯景新老师写的《区域经济分析方法》读书笔记

1区域经济与定量分析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一定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只有在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理论和模型框架之后,定量模型才可以进行。

定量分析试图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将研究对象的结构、组成结构的各因子之间的项目关系及外部环境对研究对象的影响以数字或数学公式表现出来,以期对研究对象有一个比较精确的偏于理性的了解。

区域经济作为社会科学中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一方面,综合性导致区域分析中需要采用的定量方法多而庞杂,另一方面,应用性导致区域经济学比其他一些应用性较弱的学科更迫切的需要采用定量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定量方法在区域经济学方法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区域经济的定量分析方法中,地理信息系统是最活跃的一支。

经济计量学、计量地理学和系统科学构成了区域经济定量方法的三个来源。数学基础和计算机基础是区域经济定量分析方法的两个基础。

统计指标和数值按照作用不同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总量指标(如GDP)和比例指标。其中,比例指标又称相对数,包括无名数(如人口出生率)和有名数(如人口密度)。比例指标比较适宜进行对比分析(所以通常我们在研究诸如北京就业空间结构等问题时,采用的指标是每个区划的就业密度而不是就业人口总量)常见的统计量有很多:集中趋势度指标(众数、中位数、分位数、平均数)、离散趋势度指标(极差、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相对离散趋势度指标(极差系数、平均差系数、标准差系数)。其中,需要关注的是标准差系数,标准差系数又叫变异系数或离散系数,即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适合于比较不同组数据的离散趋势,在区域经济研究中应用较多,需要引起注意。

2回归分析在区域经济的应用

研究对象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包括函数关系(确定)和相关关系(不确定)。

所谓回归就是用统计手段找出变量间近似的函数关系的方法。

通常的回归思路是,以一元回归为例,找出研究对象的影响因子(或者对多个因子进行单个分析),画出研究对象和单个因子的散点图,看是线性关系还是别的什么关系(近似于哪种函数曲线),若是明显的线性关系,则进行一元线性回归(若不是可采用别的函数方程回归,若不明显,则多选用几种方式进行回归,因为后面还有回归检验)。如对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进行分析,可以建立人均GDP(x)影响城市化水平(y)的回归方程。线性回归采用的数学方法包括最常用的最小二乘法(LSE)等(注意详细的推导过程)。

检验线性关系是否存在的定量方法就是方程显著性检验。主要由F检验和相关系数检验(R)。

回归分析的重要作用不是寻求函数关系,而是进行预测和控制。在进行预测和控制时,要计算置信区间。若观察研究对象与影响因子的散点图,更符合其他函数曲线(指数方程、对数方程、幂函数等),可以转换成线性关系进行回归(取对数等)。

对于多元回归的显著性检验,一方面要对回归方程进行检验(F、R),一方面还要对每个回归系数进行检验(t、F),对于不显著的自变量,应予以剔除。

多元回归时,若回归方程总体检验显著性非常高,而各个回归系数检验显著性非常低,则表明各个回归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时候,就采用逐步回归。

需要注意的是,在多元回归得到的方程中,若某个自变量的系数为负,并不意味着该自变量与因变量负相关,只能反映多个自变量的综合影响结果,所以若要考察某个自变量的相关性,只有对这个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

3聚类分析在区域经济的应用

对样本的分类是Q聚类,对特征的分类是R分类。实际中Q聚类更普遍一些。常见的聚类分析有层次聚类法、迭代聚类、快速聚类法(K均值)等。

聚类时应进行相似性测度,主要包括距离测度和相关测度。距离测度衡量的是样本之间综合的距离远近程度(即关注总体方面),相关测度是衡量样本之间结构上的相似程度(即关注结构方面)。所以在进行经济总量方面的聚类,应为距离测度,如是产业结构方面的,应为相关测度。距离测度常用的方法有欧式距离等,相关测度常用的方法有相关系数和夹角余弦。

聚类分析的过程是(层次聚类法)先进性相似性测度,得到相似性度量矩阵,然后各类中最相似的两个合成一个新类,求新类与其余各类的相似性,再将最相似的两类合并,这样循环,最后聚成一个大类,并得到谱系图,可以反应聚类的过程和结果。

注意几个问题:是否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标准化)、对结果要进行定性分析、使用相关类测度和使用距离类测度。

R聚类的使用可以减少变量的个数,然后再进行Q聚类。

K均值也应用较广,但是在书中并未出现。

4主成份与因子分析在区域经济的应用

选用多个指标对区域经济某项内容进行综合评价时,一般的思路是:(1)选取指标(2)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3)对指标进行简化和归类处理(4)确定权重(5)计算综合评价值。

其中,不同定量方法主要体现在第三、第四、第五步,常用的方法包括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主要依赖于建模人所建的概念模型的水平和打分人的专业水准。主成份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主要依赖于分析过程和结果的可解释性以及主成份或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

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实际上代表主成份对样本信息变化反映程度的大小,就区域经济而言,主成份的方差贡献率代表原始变量对所研究的区域综合特征的刻画程度。以85%为标准。

方差贡献率的分析结果对区域经济分析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减少变量的个数,另一个作用是在进行综合指标计算时,用来计算主成份的权重。

载荷矩阵反映原始指标反映原始指标与主成份的密切程度,为解释主成份的实际经济意义提供了依据,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主成份的经济意义无法解释,则主成份就不可靠。

同样,因子分析中,对因子的解释通常是通过因子载荷矩阵来进行的。

因子分析与主成份分析的区别:

主成份分析是解释变量的方差出发,并假定变量的方差能够完全被主成分解释,而因子分析法则从分析变量的相关关系出发,并假定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能够完全被公因子解释,而变量的方差未必能够完全被公因子解释。

在SPSS中,主成分分析是作为因子分析的方法之一。分析时需要设置和选择的主要有求因子载荷矩阵的方法(主成分、最小二乘、最大似然等)、旋转因子载荷矩阵的方法(四次方最大、方差最大等)。

运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的步骤:

选取指标、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求取主成分或因子模型、对载荷矩阵进行解释并赋予实际意义、若解释性不好则进行旋转、计算主成分或公因子的权重、计算主成分的值或因子得分、计算综合评价值。

5线性规划在区域经济的应用

运筹学的是运用特定方法研究解决某一系统最优管理或其他决策问题的科学。其分支包括规划论(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等)、决策论(层次分析法、马尔可夫模型)、图论(最短路径)、对策论(又叫博弈论)等。其中线性规划应用较广,层次分析发非常适合社会问题的科学决策。

线性规划中经济意义比较突出的对偶问题。实际应用中常常涉及的灵敏度分析及其它辅助决策模型。

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包括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非负条件,对模型的求解常用的有图形解法和单纯形解法。学习对偶规划可以对经济学中的影子价格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进而了解市场经济下资源的分配机制,为科学制定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所谓的影子价格并不是市场上实际成交价格,而是在现有生产水平下,对某种资源是否充分利用的一种价格衡量指标。

线性规划中,考虑各个系数的变化对最优解的影响,被称作灵敏度分析。主要分为狭义的灵敏度分析和参数线性规划两种。最优基分析就是狭义的灵敏度分析,即讨论各个系数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才能使最优基保持不变,

6决策论在区域经济的应用

在运筹学体系中发展了针对决策问题的一类定量方法,我们称之为决策论。

一个决策问题由决策环境、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决策后果三部分组成。

决策一般可分为确定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对不确定性决策主要采用乐观法、悲观法、后悔值法等。

对风险型决策问题,主要采用最大期望收益值法或最小期望损失值法。对于多层次的风险型决策,一般采用决策树方法。

决策树的分析要素包括了决策点、方案线、机会点、概率线、收益点。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排序的原理,即最终将各方法排除优劣次序,作为决策的依据。具体可以描述为:层次分析法首先将决策的问题看作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大系统,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因素可以按照他们之间的隶属关系排成从高到低的若干层次,叫做构造递阶层次结构。

7区域经济数量分析的指标体系

区域发展条件的分析指标包括人口条件(人口规模、劳动力资源、市场规模)、资源条件(水资源、矿产资源)、社会经济要素条件(市场条件、运输条件、资金条件、技术条件等)。

市场条件的指标主要有市场规模、市场占有率、市场覆盖率。

运输条件通常以交通密度和交通便利指数表示。

资金条件包括居民储蓄率等。

技术条件指标包括技术水平、技术进步速度、技术进步贡献率。

人口规模的计量衡定通常用“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指数”、“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指数”。

衡量区域发展阶段评析指标包括经济总规模(GDP)、经济增长活力(GDP的增长率)、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人均收入、实际积累率、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指数、工业化结构比重数)、结构转换条件(产业结构)。地区自我发展指数=地区实际积累率/地区资金利用系数。

地区实际积累率=(地区国民收入生产额-地区国民收入消费额)/地区国民收入生产额

地区资金利用系数=地区工业资金总额/地区工业净产值

区域发展目标体系的设置包括经济增长目标、社会进步目标、生态环境改善目标。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选择是否恰当,原则上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一是已形成的产业结构同地区的资源结构是否适应,即能否发挥地区的优势。

二是地区产业能否有效参与区域分工。

三是区内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如何,即产业之间是否协调。

四是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

五是结构性效益的高低,特别是主导产业的类型。

区域产业结构的总体评价,从总体结构素质来评价,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产业结构效益、效益超越系数。

产业结构的专门化程度评价,包括区位熵、专门化率、产业专门化指数、结构相似系数。

地区产业结构的区际联系评价。

地区布局格局的评价指标:

衡量地域单元经济空间集中度的指标,常用的有集中指数、集中度的绝对值指标和地理联系率。

均衡度分析:衡量区域经济分布的均衡度指标有静态不平衡差、变幅、标准差、变差系数。

地区布局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联合国提出的指标体系由驱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三个部分群组成,共1 40 多个指标。世界银行也提出了自身的指标。

我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要为:

经济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恩格尔系数。

社会指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享受社会保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每万人发生的刑事案件数。

资源承载力指标:人均国土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能源占有量。

环境容量指标: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垃圾处理率、城市人均绿地面积、森林覆盖率。

8区域经济部门规划的计量模型

货流量的测定主要包括运输系数法、定额法、递增率法、比重法、趋势外延法。

客流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引力模型、乘车系数法、继乘系数法。

道路建设的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几个概念:净现值、效益费用比、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

交通运输能力评价包括铁路运输能力(坡度和最小曲线半径、年运输能力)、水运运输能力(船舶类型、航道尺度)、港口通过能力(泊位、吞吐量)、民航运输能力(飞机类型、跑道)、公路运输能力(速度、通行量)。

路网总体评价的指标包括路面铺装率、路网密度、路网连通率。

我国路网的现状问题:

1、公路网密度低、通达深度不够。

2、干线公路网技术等级低,不成网,难以发挥规模效益。

3、全国道路交通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差距拉大。

4、大中城市过境公路及出入口公路建设严重滞后。

注意树结构在路网规划中的应用。

道路的优化区位研究注意交通拐点和转运点的布局。

旅游业的乘数效应表现在:

1、其发展会导致很长产业链的发展。

2、旅游业是创造最多就业机会的产业之一。

3、旅游业发展具有脱贫致富的加速效应。

4、旅游业能为吸引外资铺路引线。

5、旅游业的发展能改变人的观念和素质。

旅游的容量分析包括:旅游心理容量、旅游资源容量、经济发展容量、旅游地容量。

旅游地可进入性分析(可达性分析)需考虑距离状况、旅游地的连接度指数。

注意旅游的消费结构。

9区域市场计量分析

区域市场潜力的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首要因素是人口数量和人均收入,具体分析时需考虑价收比与商品销售、二八定律与消费阶段判定)

2消费倾向(消费流行、消费风俗)

3竞争环境

区域市场潜力的预测方法包括:累加法、购买力指数预测法、抽样法、类推法、德尔斐法。

区域封锁使地区经济利益所得的变化反复出现“先增后降”“先甜后苦”。

10劳动力流动理论和模型

分析发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程度主要与二元系数和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有很强的相关关系。

根据布斯供需模型,农业劳动力份额的变动取决于农业和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的比率与两大部门产出的收入需求弹性的比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模型包括刘易斯模型(二元理论)、费拉理论(技术创新)、成本效益理论、托达罗模型、多国模型。

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效应:

正面效应:劳动力流动具有深刻的改革意义、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劳动者素质。

负面效应:对少数地方的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加重了交通运输的压力、加重了城市负担和管理难度、给社会治安带来诸多问题、给计划生育带来难度。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贡献分析。

人才流动的必要性模型:勒温的场论、卡兹的组织寿命学说、库克曲线、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

人才引进的效应:

1人才引进是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坚实基础。

2人才引进对区域发展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3可以节约大量的教育培训费用。

11城镇规划的计量模型

注意引力模型与断裂点、蛋形模型、人才引力模型(计算人才吸入量)。

城镇体系模型的分析建立包括首位度理论、城镇体系模型(城市人口规模排序与城市人口的函数关系)。卫星城对中心城市的作用机制:

1中心城市低层次、高污染工业企业的推拉原理

2卫星城调控中心城市人口与减轻环境污染的协同原理

基于疏散工业、保护环境的卫星城最优规划论证:

优化距离论证、优化规模论证、优化职能论证。

城市布局条件的分析评价:

地质条件(地基承载力、地震、不良地质现象、矿藏),水文条件(地表水体、地下水),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向、温度)、地形条件。

注意城市地域结构的结节性分析,包括结节点的界定和构成、结节点形成的区位过程、结节点规模的计量分析。

城市设计的语言:形体的情感语言、色彩的情感语言、植物的情感语言。

城市空间设计方法:尺度、形状、质感、色彩、底面、室外设施、标志。

关注城市重心转移的研究,包括城市重心的界定和转移的规律与形式。

12区域微观布局理论与模型

企业布局中的区位优势因素包括:

运输成本、网络通讯、生产要素、集聚规模。

互联网对企业布局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减低采购成本、减少库存、降低营销成本、创造新的需求。

企业布局中常用的方法是成本比较法。

注意企业共生模式(同类企业),企业应遵循协同布局。

店铺布局的区位选择的研究主要包括有:

1区位选择的赫夫模型(吸引力模型)

2微观优势区位选择(选择的地点包括:同行密集的地方、专业市场、商业活动频繁的地区、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客流量多的街道、交通便利的地区、人们聚集的场所)

3店铺的点选择(面积、形状、层高)

国外店铺选址方法:塞拉模式、CKE店铺选址法、商圈分析法。

GIS的空间统计与智能分析方面,包括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回归等。

基于GIS的区位基尼系数、区位商剖析区域物流演化过程;从区位基尼系数的年变化曲线中反映产业集聚的态势;

生产函数分析方法测量规模紧急集聚紧急,估计总产出与要素投入测度产业分布均匀状态的集聚指数之间的关系。

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以及由脉冲响应函数(IRF)研究区域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

时空自回归估计和贝叶斯估计、最大似然估计。

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读书笔记

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故任何经济活动的进入和退出,对区域的影响,都将遵循乘数定律。

强调区域空间的三元分法,在传统城乡二元结构分法基础上,增加了城乡边缘区,也即城乡结合部。

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商品和劳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扩大差距而不是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胡佛的《区域经济学导论》和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

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表现是:贸易扩张、资本流动、新技术浪潮、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区域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使空间的可达性发生变化。

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借助新增长新贸易理论,运用在区域经济学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代表作是克鲁格曼的《报酬递增与经济地理》、藤田的《空间聚集的垄断竞争模型:细分产品方法》。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中央向地方和企业放权让利为主线,遵循着重新构造经济主体和利益分配机制的道路展开的。

中国区域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区际分工弱化、区域结构趋同严重;区域间摩擦加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行为失控。

胡佛认为,传统的地理学家因缺乏从人类行为和体制方面对“原因何在”的问题作出解释的能力,只能描绘和绘制地图。

地理学本质上是“事后”的解释,而不是“事前”的预测,而经济学往往是经济活动的超前预测,因而具有指导意义。这反映了目前区域经济或经济地理研究所面临的与实际的经济活动总有一段“距离”的问题。所以往往有“对策”之功效,但没有“指导”的力度。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发展路径问题。

区域经济的主要研究内容:区域结构、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域空间的地域(区域空间结构)及其组成单元、区际分工与联系、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政策一般有两个基本目标: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

经济区位更多的强调由地理坐标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根据胡佛的总结,一个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四类区位因素:地区性投入、地区性需求、输入的投入、外部需求。

公共设施区位选择模型主要是由费用最小化模型和福利最大化模型。

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发展研究的主线。

分工与专业化和生产率之间有一种定理的关系,也就是常说的“斯密定理”。

可以把分工与专业化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性以及其它方面的作用概括为两个方面: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企业组织的变化过程——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分解。

柔性专业化与信息高速公路节点处的聚集趋势。这种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各种高新技术产业区。柔性生产方式强调的是专业化分工和企业的动态集成。

在城市空间中各种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取决于该企业的联系成本,并非取决于经济性与否。

由外向型工业集中而成的城市普遍具有“飞地”性特征。欠发达国家大城市之外的工业从事外向型生产的可能性比较大。内向型工业则普遍集中在大城市。

比较完整的城镇体系是联系城市与乡村的桥梁。

产业结构变动是资本寻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造成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产业间投入产出的效益差别很大。

重工业优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消费来实现的。

区域产业结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在各产业间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区域产业结构必须既是资源导向的,又是市场导向的。

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通过供给结构的调整来达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

增长极或核心区的极化与扩散,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增长,是一定时期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

随着工业生产方式从福特主义的大生产体系进入后福特主义的柔性生产体系时代,成本降低的重要性已退居次席,信息接近性成为更为关键的因素。

工业区域空间结构的组合演化有五个阶段:初始时期的空间分散阶段、大规模生产方式初期的高度集中阶段、核心—边缘式分散阶段、网络化分散阶段、柔性生产的网络化聚集阶段。

制造业就业人口具有一个从核心区选址转变为到城市边缘地区和城市以外郊区的不可逆转的过程。

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区域发展援助、区域均衡发展、区域优先发展。

日本的多次国土综合规划的目标:建设“分散化的国土”。

国家区域经济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地方尺度上的延伸。

凡是以区域均衡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总是不如以区域发展援助和区域优先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有效。

《区域经济学的演变、体系及前沿问题》从城市集聚与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差距与经济发展、技术外溢和区域创新等角度,来把握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新内容;另外,结合目前经济学研究的热点,把握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方法。这样就科学地把握了区域经济学研究前沿的关键,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目标、方向和研究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