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初审:

审核:

批准:

监理审批:

代建单位审批:

XXXXXX住房项目总承包工程项目部

xxxx年xx月xx日

目录

第一节编制依据 (1)

1.1编制说明 (1)

1.2编制依据 (1)

第二节工程概况 (2)

2.1总体概况 (2)

2.2高支模施工概况 (2)

第三节施工部署 (4)

3.1、技术准备 (4)

3.2、现场准备 (4)

3.3、材料准备 (4)

3.4、材料进场计划 (5)

3.5、机械准备 (5)

3.6、施工安排 (5)

第四节、二层墙柱及三层结构梁板高支模施工 (5)

4.1支撑体系 (5)

4.1.1顶板支撑体系 (5)

4.1.2梁支撑体系 (6)

4.1.3剪力墙柱支模及加固体系 (6)

4.2施工方法 (9)

4.2.1梁模板 (9)

4.2.2楼板模板 (10)

4.2.3 墙、柱模板 (10)

第五节、验收标准 (11)

第六节、成品保护 (13)

第七节、模板拆除 (14)

第八节、安全文明施工 (15)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节编制依据

1.1编制说明

XXXXXX保障性住房项目总承包工程《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是根据本工程特点与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我司的施工经验以及参照国内现有经验编制的,在《XXXXXX保障性住房项目总承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框架内对该本程的高支模施工做一个系统、全面的阐述。

本方案将从高支模的施工部署、施工工艺、质量标准、质量保证措施、职业健康、环保、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在施工中我司将从整体利益出发,积极与甲方、监理单位配合,协调好内外关系及地盘管理,以雄厚的企业实力及我公司GB/T19001、GB/T24001、GB/T28001三个管理体系为依托,以一流质量、一流服务、一流信誉交出让业主满意的、用户放心的信得过工程。

1.2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10204-2004;

7、《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9、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计算软件。

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J119-2001)

11、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

10、《xx建筑集团企业施工工艺标准-房屋建筑工程土建分册》;

11、有关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xx省、xx市有关施工规定;

12、XXXXXX保障性住房项目总承包二标段工程设计图纸;

13、本工程特点、现场实际条件、自然环境;

14、我公司按照GB/T19001-2000 、GB/T24001-1996 、GB28001-2001建立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文件;

第二节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XXXXXX保障性住房项目位于xx市xx区龙华镇,地块被周边四条道路所包围,分别是玉龙路、白龙路、金龙路、八宝街(待建)。总用地面积50146.8平方米,拟建建筑面积215673.5平方米。在本地块范围内拟建10栋27层、2栋28层的住宅小区。本项目分两个总承包标段,1-4#楼(包括地下室)为I标段,5-6#楼为II标段,本施工方案针对第II标段。

此项目为xx市住宅产业化试点小区,采用工业化技术,按B级体系实施。5#~6#楼(27层)按B级建造。B级体系说明:外墙、楼梯、阳台预制,结构主体现浇混凝土,即内浇外挂体系。

2.2高支模施工概况

本工程高支模区域在5、6#楼5-G~5-R×5A-2~5A-16、5-G~5-R×5B-8~5B-22、6-G~6-R

×6A-2~6A-16、6-G~6-R×6B-8~6B-22轴区域部分三层梁板。具体部位详见下图阴影区域:

5、6#楼三层梁板高支模区域示意图

本工程上图阴影区域支撑净高为5370~6730mm,根据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的规定,搭设高度5m以上的模板支撑体系需编制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本工程模板支撑体系未超过8m,故不需做专家论证。

第三节施工部署

3.1、技术准备

1.配备技术管理人员:本工程设项目技术负责人1人,土建工程师2人,给排水工程师1人,电气工程师1人,测量工程师1人(组织架构详见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前技术人员熟悉图纸,会同设计院、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对全体施工人员分别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责任到人。

3.进行现场施工放样,对原始的技术资料进行交接,复核,确认。

4.编制施工预算,提供材料、机械、劳动力、资金使用等计划。

3.2、现场准备

1.施工机械:本工程已安装ST70/30、ST70/27两台塔吊完成垂直运输作业。

2.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搭设临时设施,布置施工机具,维护好场内施工道路,保证水电畅通,做好各种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对进场的全体员工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及安全教育。

3.现场文明施工按具体的实施办法,划片分区,责任到人(详本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4.临时用水、用电等设备管线施工。

5.做好现场安全维护工作,建立现场各种安全文明标语和警示牌。

3.3、材料准备

本工程材料主要为模板、木方、顶托、钢管、步步紧、对拉螺杆、铁线及手头工具等。

材料质量要求:

1、钢管:采用Φ48×3.5钢管。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的外径及壁厚的允许偏差为-0.5mm。

2、扣件: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有裂缝、变形的扣件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在使用前,扣件必须做防锈处理。

3、木枋:选用50×100mm桦木枋,木方要求过刨,以保证厚度一致,且平整度良好,同一规格木方平整度允许偏差1.0毫米,在模板安装前检查其质量,凡有缺棱掉角的一律不用,以确保模板接缝不漏浆。

4、模板:选用全新聚脂面18厚七夹板,模板在使用前先刷隔离剂(使用水溶性脱模剂),堆放整齐。

3.4、材料进场计划

1、模板选用18mm厚优质七夹板,高支模区域共需模板740㎡左右,目前已全部进场;

2、钢管选用壁厚为3.5mm48钢管进行满堂脚手架的搭设,目前已全部进场;

3、木方全部选用50×100进口木方,共需30m3,目前已全部进场;

3.5、机械准备

1、两台塔吊已于2011年1~2月分别进场,目前已投入使用;

2、圆盘锯2台、刨木机1台已准备就绪;

3、其他手头工具已准备就绪。

3.6、施工安排

本工程高支模施工部位为5-G~5-R×5A-2~5A-16、5-G~5-R×5B-8~5B-22、6-G~6-R ×6A-2~6A-16、6-G~6-R×6B-8~6B-22轴区域部分三层梁板。上述区域首先将剪力墙柱施工至+2.750mm标高处,+2.750~+5.550m标高范围内墙柱与高支模梁板同时浇筑。高支模区域梁板满堂架在从地下室顶板开始全部按照高支模间距要求搭设,且与三层梁板满堂架一同搭设,以保证满堂架支撑体系安全可靠。

第四节、二层墙柱及三层结构梁板高支模施工

4.1支撑体系

4.1.1顶板支撑体系

本工程高支模区域三层板厚为100、120、150mm,支撑净高为6230~6730mm,顶板垂直支撑采用满堂红脚手架支撑体系,选用Φ48×3.5扣件式钢管,支撑立杆间距采用1000mm×1000mm,搭设时设水平杆,为方便人员通行,第一步水平杆离地1800mm,上部步距均不大于1500mm(根据层高做适当调整),剪刀撑每隔两排立杆设置一道,且双方向设置。扫地杆距地面200mm。立杆通过顶托(楼板部位不高于300mm)进行支撑。顶板采用散拼木模,板下小龙骨50×100mm的木枋,间距250~300mm,大龙骨采用Φ48×3.5双钢管,间距1000mm。

4.1.2梁支撑体系

本工程高支模区域最大梁高500mm,最大梁宽为300mm,截面较小,支模高度5630~5730mm,垂直支撑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立杆间距沿梁方向1000mm。

水平拉杆、剪刀撑及扫地杆搭设同板脚手架支撑体系设置,立杆通过顶托(梁部位不高于200mm)进行支撑。梁模板采用散拼木模,梁下设置50×100mm的横木枋为次楞,间距300mm,横木枋下设置Φ48×3.5钢管,间距1000mm。

图4.1.1梁板支撑体系示意图

计算书见附件一:本工程《高支模计算书》

4.1.3剪力墙柱支模及加固体系

高支模区域内墙柱高度在 5.37~6.73m,仍较高,分为两次支模浇筑,首次支模浇筑高度为3m左右,其余部分与三层梁板同时浇筑。本次主要阐述第二次浇筑剪力墙柱混凝土时的支模方法及措施。墙柱模板采用18mm厚七夹板,竖向背楞采用50×100mm木方,

间距250mm;水平背楞采用48×3.5mm双钢管,间距450mm。背楞间采用14高强螺杆进行墙柱的加固,螺杆间距450×450mm梅花状布置。为了有效控制墙柱垂直度,墙柱的斜撑设置必须稳定、可靠,柱斜撑沿高度方向至少设置两道,且四方向都要设置;剪力墙沿高度方向至少设置两道,水平方向间距不超过2m。边柱、墙侧采取预埋钢筋拉钩,拉顶结合的方式进行加固处理,具体做法如图4-1-3-1、4-1-3-2所示:

图4-1-3-1 内墙、柱支模示意图

图4-1-3-2 边墙、柱支模示意图

本工程对拉螺杆暗套管采用2厚硬质塑料管加套头组成,同时充当墙柱模板内撑使用,因此对对拉暗套管长度要严格控制,标准尺寸为墙(柱)厚度-5mm,以有效控制墙柱净宽尺寸,如图4-1-3-3所示。要求木工在紧对拉螺杆时不能太紧,以免压断暗套管,导致墙、柱截面偏小;亦不能太松,以免在浇筑砼过程中引起涨模等质量问题;且要求力道均匀,以免对拉螺杆受力不均导致局部螺杆拉断。

图4-1-3-3 墙柱暗拉螺杆示意图

4.2施工方法

4.2.1梁模板

1、工艺流程

图4-2-1 梁模板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图

2、操作工艺

(1)放出梁轴线及标高:在下层楼板上放出梁的中心线然后吊线把梁截面尺寸及梁底标高放到柱模上口,根据梁头截面尺寸及梁底标高在柱模上锯出梁口,要注意留出梁底模板的厚度,并进行复核。

(2)梁底模安装: 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安装托梁钢管、梁底木方和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3)梁底起拱: 当梁底跨度≥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1/1000~3/1000。主次梁相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4)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上下锁口楞、斜撑楞、腰楞及斜撑等。梁侧模的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来确定。

(5)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6)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

(7)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内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

4.2.2楼板模板

1、工艺流程

图5-2-2 楼板模板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图

2、操作工艺

(1)根据模板的设计支撑体系架设立杆及顶托支柱和龙骨。立杆间距为900mm,大龙骨间距为900mm,小龙骨间距为200mm。立杆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2)安装龙骨:通线调节支柱顶托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然后加设小龙骨。

(3)铺设模板:从四周开始铺设楼板模板,在中间收口。楼板模板压梁侧模时,角位模板用通线钉牢。

(5)检查模板标高、平整度:平铺完成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楼板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并进行校正。

4.2.3 墙、柱模板

1、工艺流程

图4-2-4 柱模板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图

2、操作工艺

本工程的墙柱多为“L”及“T”形,厚度200~250mm,内楞使用50*100木方,间距250mm;外愣使用Φ48×3.5双钢管,间距为450,双向设置Φ14对拉螺栓。

(1)放线定位、找标高:根据设计图纸,先放出相关坐标控制线,然后根据坐标线放出柱子的内模位置线及往外500的检查控制线,并将标高控制线引至柱子四角主筋上。

(2)安装压脚板:按图纸尺寸制作加工柱侧模板后,按放线位置在楼板面上钉好压脚板。

(3)墙、柱模板拼装:柱子压脚板钉好后,将柱子的四面侧模进行拼装,并用铁钉将相邻侧模钉牢,安装柱模竖向背楞。

(4)安装柱箍、墙外楞:柱箍应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的大小等因素进行设计选择(有木箍、钢箍、钢木箍等)。柱箍间距、柱箍材料及对拉螺栓直径应通过计算确定。两垂直面加斜撑,顶撑撑在预埋的钢筋头上。斜撑与地面夹角保持45°~60°,地锚与柱距离3/4柱高。柱模安装完毕后,吊线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

(5)墙、柱子根部清扫:柱模安装校正完成后,利用预留的清扫口对柱子根部进行清扫,清干净锯末、杂物,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6)墙、柱子根部清扫干净后,封闭柱子模板清扫口。

第五节、验收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施工合同要求,制定本项目屋面工程的质量验收标准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防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质应清理干净。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

(2)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000。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6.1.2的规定。

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允许偏差表6.1.2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测量,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6.1.3、6.1.4、6.1.5的规定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表7.1.3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测量,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5)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6.1.6的规定。

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允许偏差表6.1.6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测量,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6)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7.1.7的规定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表7.1.7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测量,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第六节、成品保护

(1)保持模板本身的整洁及配套设备零件的齐全,吊运应防止碰撞墙体、堆放合理,

保护板面不变形。

(2)安装就位时要平稳、准确,不得碰砸楼板及其它已施工完的部位,不得兜挂钢筋。

(3)坚持模板每次使用后清理面板,涂刷脱模剂。材料应按照编号分类堆放整齐。

(4)拆模时,禁止用塔吊吊拉模板,防止将混凝土面拉裂。

(5)当混凝土已达到拆除强度而不能及时拆模时,为防止混凝土粘模,可在未拆模之前将对拉螺栓松开。

(6)钢筋吊运至模板面上时须轻放,并用麻袋、方木垫底,搬运钢筋时严禁在板面上拖拉或碰撞,并及时垫好保护层垫块。

(7)调整钢筋位置时,不得用铁撬靠在模板上撬。

(8)所有焊接工作必须在电焊下方和在靠近模板处用金属垫板隔离,防止焊渣、焊火烧坏模板面。

(9)安装各种水电预埋管线及其它预埋件时,应严格按图放样、定位钻孔。

(10)浇筑振捣砼时,不能在模板面上翻拌砼,以免磨损板面、磨脱胶带纸,

同时振动器不得直接碰撞模板,振捣时间应满足规范要求,以防过振导致模板变形。

第七节、模板拆除

(1)拆除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模板;自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2)模板工程作业的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一由一个作业班组进行作业。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和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到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

(3)在常温条件下,剪力墙模板拆除以不损坏构件棱角和表面为准,墙体混凝土强度必须达1.2MPa,拆模时应以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为准(一般是24h)。

(4)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5)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6)要预先合理设计拆模顺序,确保模板易拆。拆模时用木楔楔入砼与模板之间,使其逐渐脱离,不得采用铁撬撬开模板;同时须注意保护模板及砼构件边角,拆下的模

板应由人工接下,不能往下乱扔,拆模后应及时将其分规格堆放备用。

(7)模钣拆除后,应及时清理板面及修补模板,并防止风吹、雨淋、日晒,以提高模板的周转次数。

(8)模板在使用后,要进行及时整修,在模板侧面的切口部位需涂刷强力封边胶,保证模板边缘不翘曲,对损坏较严重的应切边后再使用或改作其它模板用。

第八节、安全文明施工

(1)施工中必须注意控制噪音,根据规定在城市建成区内,禁止中午和夜间进行生产噪音的建筑施工(中午12时至下午2时,晚上11时至第二天早上7时)。由于施工不能中断的技术原因和其他特殊情况,确需中午或夜间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请。

(2)机械的操作必须符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圆锯盘等危险机具必须搭设维护设施,严禁无关人员靠近。

(3)支模必须按照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4)施工中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连接稳固,不得空架浮搁。

(5)模板拆除应经施工技术人员同意。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猛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

(6)拆除后模板或木枋上的钉子,应及时拔出或敲平,防止钉子扎脚。

(7)专业电工持证上岗。电工有权拒绝执行违反电气安全的行为,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8)施工现场用电必须严格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相关规定,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实施三级配电系统,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并使用漏电保护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电缆必须完好,电缆必须架空 2.5m 以上,严禁拖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