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谐振频率

串联谐振频率
串联谐振频率

串联谐振频率,华天电力是串联谐振装置的生产厂家,15年致立研发标准、稳定、安全的电力测试设备,专业电测,产品选型丰富,找串联谐振,就选华天电力。

串联谐振原理是电阻、电感和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在外施角频率为ω的正弦电压作用下,R、L、C串联电路中的感抗和容抗有相互补偿的作用,感抗和容抗不相等时,阻抗角≠0,电路呈容性(XC>XL)或感性(XC<XL);电路中的电流或者超前电压,或者滞后电压。如果角频率ω、电路的L和C参数满足一定的条件,使感抗和容抗完全相互补偿,即XL=XC,则电路的电抗X=XL-XC=0,此时电路的阻抗角=0,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就会出现同相位的情况,电路的这种状态就称为谐振,并由此得出谐振频率f=1/2πLC。因为发生在串联电路中,故称为串联谐振。

石英晶体的主要参数有标称频率、负载电容、激励电平、工作温度范围及温度频差等。其中,标称频率厶是在规定的负载电容下晶振元件的振荡频率即为标称频率fo。石英晶体串联谐振频率测试方法,包括:将具有相同预定频率的第一正弦信号和第二正弦信号分别施加到π网络和平衡电阻器。

其中,π网络连接到石英晶体的两端;使得第一正弦信号的相位比第二正弦信号的相位超前第一预定角度,第一正弦信号和第二正弦信号的输出频率按照预定频距从低到高同步变化,检测π网络输出端的第一输出信号的相位和平衡电阻器输出端的第二输出信号的相位,当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为零时,此时第一正弦信号和第二正弦信号的频率为石英晶体的第一预定角度频率;使得第一正弦信号的相位比第二正弦信号的相位落后第二预定角度,第一正弦信号和第二正弦信号的输出频率按照预定频距从低到高同步变化,检测π网络输出端的第一输出信号的相位和平衡电阻器输出端的第二输出信号的相位,当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为零时,此时第一正弦信号和第二正弦信号的频率为石英晶体的第二预定角度频率,根据石英晶体的第一预定角度频率和第二预定角度频率计

算石英晶体串联谐振频率。

RLC联谐振频率及其计算公式

RLC串联谐振频率及其计算公式串联谐振是指所研究的串联电路部分的电压和电流达到同相位,即电路中电感的感抗和电容的容抗在数值上时相等的,从而使所研究电路呈现纯电阻特性,在给定端电压的情况下,所研究的电路中将出现最大电流,电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也最大. 1. 谐振定义:电路中L、C 两组件之能量相等,当能量由电路中某一电抗组件释 出时,且另一电抗组件必吸收相同之能量,即此两电抗组件间会产生一能量脉动。 2. 电路欲产生谐振,必须具备有电感器L及电容器C 两组件。 3. 谐振时其所对应之频率为谐振频率(resonance),或称共振频率,以f r表示之。 4. 串联谐振电路之条件如图1所示:当Q=Q ?I2X L = I2 X C也就是X L =X C时,为R-L-C串联电路产生谐振之条件。

图1 串联谐振电路图 5. 串联谐振电路之特性: (1) 电路阻抗最小且为纯电阻。即 Z =R+jX L?jX C=R (2) 电路电流为最大。即 (3) 电路功率因子为1。即 (4) 电路平均功率最大。即P=I2R (5) 电路总虚功率为零。即Q L=Q C?Q T=Q L?Q C=0 6. 串联谐振电路之频率: (1) 公式: (2) R - L -C串联电路欲产生谐振时,可调整电源频率f 、电感器L 或电容器C 使其达到谐振频率f r,而与电阻R完全无关。

7. 串联谐振电路之质量因子: (1) 定义:电感器或电容器在谐振时产生的电抗功率与电阻器消耗的平均功率 之比,称为谐振时之品质因子。 (2) 公式: (3) 品质因子Q值愈大表示电路对谐振时之响应愈佳。一般Q值在10~100 之 间。 8. 串联谐振电路阻抗与频率之关系如图(2)所示: (1) 电阻R 与频率无关,系一常数,故为一横线。 (2) 电感抗X L=2 πfL ,与频率成正比,故为一斜线。 (3) 电容抗与频率成反比,故为一曲线。 (4) 阻抗Z = R+ j(X L?X C) 当 f = f r时, Z = R 为最小值,电路为电阻性。

串联谐振装置在电力高压试验中的运用

串联谐振装置在电力高压试验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7-11-06T14:31:31.29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作者:唐文忠 [导读] 摘要:在电网企业及变电站中,电力高压试验就是电力系统最直接有效的电气设备绝缘状态试验模式,它直接关系到电气设备的良性安全运行状态。串联谐振装置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高压试验新手段,它十分适用于高容量、高电压的电容性试验交接,具有一定的预防性,也对电源容量不足等问题具有有效的防治对策。另一方面,串联谐振装置占地小且重量轻,也符合目前诸如66kV、110kV、220kV 等各种型号电力变压器、GIS设备以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在电网企业及变电站中,电力高压试验就是电力系统最直接有效的电气设备绝缘状态试验模式,它直接关系到电气设备的良性安全运行状态。串联谐振装置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高压试验新手段,它十分适用于高容量、高电压的电容性试验交接,具有一定的预防性,也对电源容量不足等问题具有有效的防治对策。另一方面,串联谐振装置占地小且重量轻,也符合目前诸如66kV、110kV、220kV等各种型号电力变压器、GIS设备以及大型发电机组的实际技术需求。 关键词:串联谐振装置;电力高压试验;运用 1 串联谐振概述 在高压试验中,串联谐振的应用是利用R-L-C串联电路产生谐振,使电流和电源电压相位相同,产生无功电压相同、相位相反的效果,这样整个电路就会呈现阻性。其中,谐振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阻的大小,而其谐振频率则是由电路参数L和C来调节,通过调节这两个参数来实现串联谐振。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在高压试验中应用串联谐振技术,首先应该具备的谐振设备包括两个部分,即电抗器和电容器。其中,电抗器产生电感(L),而电容器产生电容(C),通过调节L和C的数值使得外加电源信号频率与电路的固定频率一致,这时,电路就会产生谐振。出现谐振时,电容和电感上所获得的电压值是最大的,这样就可以利用最大电压值对电力设备的试验品进行试验,以达到试验的目的。具体来说,整个串联谐振设备主要包括变频调压电源、励磁变压器、高压电抗器和高压分压器等。其中,变频调压电源主要是在试验中提供可调节频率和幅值的电压,具有过压保护、放电保护和过流保护等多种保护功能。励磁变压器则能够将变频电源中的输出电压升高到试验要求的电压,以使变频电压符合谐振要求。高压分压器是用来测量试验电压、保护信号的;而高压电抗器则是谐振回路中不可缺少的部件,是产生谐振的重要工具。当系统频率和电源频率一致时,就会发生串联谐振。 2 串联谐振装置在电力系统运用的优点 1)串联谐振装置相对大功率调压装置具有更轻的重量和更小的体积,所以十分便于在现场进行随时试验。而在它的电力系统中,只需要串联谐振电源提供很少的能耗就能满足设备的试验电压与容量1/Q,它的消耗仅仅占到普通实验装置的1/10左右。 2)它属于典型的谐振式电流滤波电路,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所输出的电压波形,改善设备输出电压可能存在的波形畸变问题,使得试验过程中的正弦波形质量更高。如此一来,被试验设备就不会由于谐振电波处于尖峰状态而被误击穿。 3)串联谐振装置可以快速有效地找到被试验设备的绝缘弱点,在试验初期就遏制短路电流的烧伤设备问题。如果被试验设备因为绝缘弱点被攻击而击穿,那么电路就会马上启动失谐状态,降低设备电流流速,减少击穿点处电流流过,起到保护设备绝缘弱点的作用,避免电路短路甚至被烧坏。 3 高压试验中串联谐振装置的应用原理 通过对高压试验中串联谐振装置的应用原理的认识与了解,可更高效的将串联谐振装置运用在高压试验中,进而不断地提高高压试验的可行性。下面,就针对高压试验中串联谐振装置的应用原理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串联谐振装置在高压试验中主要的应用原理为:串联谐振装置主要是通过利用一定的谐振电抗器容性与电感,来有效的与被试验设备进行串联谐振,进而能够有效的获取较高的电压,从而有效的测出相关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其中,当串联谐振装置中的感抗与实验设备中的感抗完全相等时,电流感中的磁场能量就会和被实验设备中的电容能量互补,进而有效的减少实验中的额外损失,以此来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高压试验的效率。 4 串联谐振装置在电力高压试验中的具体应用 4.1 串联谐振装置在电缆高压试验中的应用 在城镇乡村建设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电网电缆,而且其故障发生率也较高。所以为了确保交联电缆的长期稳定安全,我国电网企业也对电缆交接实现了具有预防性的新型试验,即交流耐压试验,它取代了传统直流耐压试验,大幅缩小了传统试验中由于累积效应长期以来对电缆的持久性损伤。在该试验中所采用的就是谐振试验系统,它的谐振频率范围大约在30~300Hz范围内,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3条试验标准。 1)试验中所涉及到的直流电场强度要按照电阻率的分布来实施,且电阻率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而不断增大。在耐压试验中,要克服终端头外部闪络可能引起的行波绝缘损坏问题。2)在试验中要首先在高电压状态下快速检出相间存在的绝缘弱点。3)考虑到直流电压很容易在电缆内部形成比较集中的空间电荷,进而引发电缆中附件的绝缘闪络现象,所以要避免设备中局部电场的突然增强,避免绝缘弱点的

串联谐振系统讲解

在电阻、电感及电容所组成的串联电路内,当容抗XC与感抗XL相等时,即XC=XL,电路中的电压U与电流I的相位相同,电路呈现纯电阻性,这种现象叫串联谐振。当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电路的阻抗Z=√R^2 +(XC-XL)^2=R,电路中总阻抗最小,电流将达到最大值。 串联谐振的三大应用 高压大电容量设备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时,试验变压器容量要求非常大,试验设备笨重,而 应用串联谐振原理可以利用电压及容量小得多的设备产生所需的试验电压,满足试验要求。下面三新电力给大家介绍一下串联谐振试验装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1.在电缆试验中的应用 城乡电网中电缆的大量使用,其故障时有发生。为保证交联电缆的安全运行,国家电网公司对电缆交接和预防性试验做出了新的规定,用交流耐压试验替代原来的直流耐压试验,以 避免直流试验的累积效应对电缆造成损伤。

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21.09工作组的建议导则提出高压挤包绝缘电缆的现场试验采用DAXZ串联谐振试验系统,频率范围为30~300Hz。并在1997年发表的题为“高压橡塑电缆系统敷设后的试验”的总结报告中明确指出以下3条。 ①由于直流电场强度按电阻率分布,而电阻率受温度等影响较大,同时耐压试验过程中,终端头的外部闪络引起的行波可能造成绝缘损坏。 ②直流耐压试验在很高电压下,难以检出相间的绝缘缺陷。 ③直流电压本身容易在电缆内部集起空间电荷,引起电缆附件沿绝缘闪络,因波过程还会产生过电压,这些现象迭加在一起,使局部电场增强,容易形成绝缘弱点,在试验过程中可能导致绝缘击穿,并可能在运行中引起事故。 很多电缆在交接试验中按GB50150-2006标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顺利进行,但投运不久就发生绝缘击穿事故,正常运行的电缆被直流耐压试验损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交流耐压试验因其电场分布符合运行实际情况,故对电缆的试验最为有效。 通常交流电力电缆的电容量较大,试验电流也很大,调感式设备的体积将非常巨大并且电感调节也很困难,而调频式装置则灵活性更强,更易于实现。因此,电缆现场交流耐压试验多利用变频谐振试验设备。三新可根据客户需求制造10KV、35KV、110KV、220KV、500KV 电压等级的串联谐振试验装置。 2.在GIS设备中的应用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在工厂整体组装完成以后或分单元进行调整试验,试验合格后以分单元运输的方式运往现场安装。运输过程中的振动、撞击等可能导致GIS元件或组装件内坚固件松动或移位;安装过程中,在联结、密封等工艺处理方面可能失误,导致电极表面刮伤或安装错位引起电极表面缺陷;安装现场可能从空气中进入悬浮尘埃。导电微粒杂质等,这些在安装现场通过常规试验将难以检查出来,对GIS的安全运行将是极大的威胁。 由于试验设备和条件所限,早期的GIS产品多数未进行严格的现场耐压试验。事故统计表明没有进行现场耐压试验的GIS大都发生了事故。因此,GIS必须进行现场耐压试验。 GIS的现场耐压主要包括交流电压、振荡操作冲击电压和振荡雷电冲击电压等3种试验方法。其中交流耐压试验是GIS现场耐压试验最常见的方法,它能够有效地检查异常的电场结构(如电极损坏)。 目前,由于试验设备和条件所限,现场一般只做交流耐压试验。IEC517和GB7674认定对SF6气体绝缘试验电压频率在10~300Hz范围内与工频电压试验基本等效。国内外大多采用调频式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进行GIS现场交流耐压试验。

RLC串联谐振频率及其计算公式38586

RLC串联谐振频率及其计算公式 2009-04-21 09:51 串联谐振是指所研究的串联电路部分的电压和电流达到同相位,即电路中电感的感抗和电容的容抗在数值上时相等的,从而使所研究电路呈现纯电阻特性,在给定端电压的情况下,所研究的电路中将出现最大电流,电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也最大. 1. 谐振定义:电路中L、C 两组件之能量相等,当能量由电路中某一电抗组件释 出时,且另一电抗组件必吸收相同之能量,即此两电抗组件间会产生一能量脉动。 2. 电路欲产生谐振,必须具备有电感器L及电容器C 两组件。 3. 谐振时其所对应之频率为谐振频率(resonance),或称共振频率,以f r表示之。 4. 串联谐振电路之条件如图1所示:当Q=Q ? I2X L = I2 X C也就是 X L =X C 时,为R-L-C 串联电路产生谐振之条件。 图1 串联谐振电路图 5. 串联谐振电路之特性: (1) 电路阻抗最小且为纯电阻。即Z =R+jX L?jX C=R (2) 电路电流为最大。即 (3) 电路功率因子为1。即 (4) 电路平均功率最大。即P=I2R (5) 电路总虚功率为零。即Q L=Q C?Q T=Q L?Q C=0 6. 串联谐振电路之频率:

(1) 公式: (2) R - L -C 串联电路欲产生谐振时,可调整电源频率f 、电感器L 或电容器C 使其达到谐振频率f r ,而与电阻R完全无关。 7. 串联谐振电路之质量因子: (1) 定义:电感器或电容器在谐振时产生的电抗功率与电阻器消耗的平均功率之比,称为谐振时之品质因子。 (2) 公式: (3) 品质因子Q值愈大表示电路对谐振时之响应愈佳。一般Q值在10~100 之间。 8. 串联谐振电路阻抗与频率之关系如图(2)所示: (1) 电阻R 与频率无关,系一常数,故为一横线。 (2) 电感抗X L=2 π fL ,与频率成正比,故为一斜线。 (3) 电容抗与频率成反比,故为一曲线。 (4) 阻抗Z = R+ j(X L ?X C) 当f = f r时,Z = R 为最小值,电路为电阻性。 当f >f r时,X L>X C,电路为电感性。 当f <fr 时,X L<X C,电路为电容性。 当f = 0 或f = ∞ 时, Z = ∞ ,电路为开路。 (5) 若将电源频率f 由小增大,则电路阻抗Z 的变化为先减后增。 9. 串联谐振电路之选择性如图(3)所示:

串联谐振方案270kVA-108kV

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 HTXZ-270kVA/108kV 技术方案

目录 一、满足试品范围 (3) 二、装置主要组成 (3) 三、主要功能及特征 (3) 四、主要技术参数 (4) 五、装置容量验证 (5) 六、试验时设备组合方式 (5) 七、系统配置参数 (5) 八、供货清单 (7) 九、参考实验标准 (7)

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 HTXZ-270kVA/108kV 一、满足试品范围 1、10kV/300mm2电缆5km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容量≤1.8775uF,试验频率30-300Hz,试验 电压22kV,试验时间5min。 2、35kV/300mm2电缆2km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容量≤0.389uF,试验频率30-300Hz,试验电 压52kV,试验时间60min。 3、35kV开关等电气设备的交流耐压试验,试验频率30-300Hz,试验电压不超过95kV,试 验时间1min。 二、装置主要组成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 1 变频电源HTXZ-15kW 台 1 2 激励变压器HTJL-15kVA/1.5/3/6kV/0.4kV 台 1 3 高压电抗器HTDK-67.5kVA/27kV 台 4 4 电容分压器HTFY-1500pF/110kV 套 1 三、主要功能及特征 HTXZ系列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采用调节电源频率的方式,使得电抗器与被试电容器实现谐振,从而在被试品上获得高电压大电流,因其所需电源功率小、设备重量轻体积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好评和应用,是当前高电压试验的新方法和潮流。 我公司调频谐振装置主要功能及其技术特点: 1、装置具有过压、过流、零位启动、系统失谐(闪络)等保护功能,过压过流保护值可以 根据用户需要整定,试品闪络时闪络保护动作并能记下闪络电压值,以供试验分析。 2、整个装置单件重量很轻,便于现场使用。 3、装置具有三种工作模式:全自动模式、手动模式、自动调谐手动升压模式;方便用户根 据现场情况灵活选择,提高试验速度。 4、能存储和异地打印数据,存入的数据编号是数字,方便用户识别和查找。 5、装置自动扫频时频率起点可以在规定范围内任意设定,扫频方向可以向上、向下选择, 同时液晶大屏幕显示扫描曲线,方便使用者直观了解是否找到谐振点。 6、采用DSP平台技术,可根据用户需要增减功能和升级,人机交换界面更为人性化。

RLC串联谐振的频率与计算公式

RLC 串联谐振频率及其计算公式 2009-04-21 09:51 串联谐振是指所研究的串联电路部分的电压和电流达到同相位 ,即电路中电感的感抗和电容的容抗在数值 上时相等的,从而使所研究电路呈现纯电阻特性 ,在给定端电压的情况下,所研究的电路中将岀现最大电流,电 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也最大. 1. 谐振定义:电路中L 、C 两组件之能量相等,当能量由电路中某一电抗组件释 出时,且另一电抗组件必吸收相同之能量, 即此两电抗组件间会产生一能量脉动。 2. 电路欲产生谐振,必须具备有电感器 L 及电容器C 两组件。 3. 谐振时其所对应之频率为谐振频率 (resonance),或称共振频率,以 f r 表示之。 2 2 4. 串联谐振电路之条件如图 1所示:当Q=Q ? I X L = I X C 也就是 X L =X C 时,为R-L-C 串联电路产生谐振之条件。 图1串联谐振电路图 5. 串联谐振电路之特性: (1) 电路阻抗最小且为纯电阻。即 Z =R+jX L ?jX c =R nr7 RR PF — cos 0 = — = — = 1 ⑶电路功率因子为1。即 / … 2 (4) 电路平均功率最大。即 P=l R (5) 电路总虚功率为零。即 Q L =Q C ?Q T =Q L ?Q C =0 6. 串联谐振电路之频率: (2) 电路电流为最大。即 一 E E T JL 1―一 Z R

(1) 公式: O c I 2 X C _V C _ X c 11 ~P~ ~ I 2 R — "F —〒—2兀f’CR ~ co r CR 1 fl = ^x L x~ R\c ~ R (3) 品质因子Q 值愈大表示电路对谐振时之响应愈佳。一般 Q 值在10~ 100之 间。 8. 串联谐振电路阻抗与频率之关系如图 (2)所示: (1) 电阻R 与频率无关,系一常数,故为一横线。 (2) 电感抗X L =2 n fL ,与频率成正比,故为一斜线 当f = fr 时,Z = R 为最小值,电路为电阻性。 当f > f r 时,X L > X c ,电路为电感性。 当f v fr 时,X L < X c ,电路为电容性。 当f = 0或f =灯寸,Z = 空电路为开路。 (5)若将电源频率f 由小增大,则电路阻抗 Z 的变化为先减后增。 9. 串联谐振电路之选择性如图(3)所示: ⑵R - L -C 串联电路欲产生谐振时,可调整电源频率 使其 达到谐振频率f r ,而与电阻R 完全无关。 f 、电感器L 或电容器C 7. 串联谐振电路之质量因子: ⑴定义:电感器或电容器在谐振时产生的电抗功率与电阻器消耗的平均功率 之比,称为谐振时之品质因子 (2) 公式: I 2 R —2" R (o r L 与频率成反比,故为一曲线 (4)阻抗 Z = R+ j(X L ?X c )

串联谐振电抗器介绍说明_串联谐振装置

https://www.360docs.net/doc/db16999726.html, 串联谐振电抗器介绍说明_串联谐振装置武汉汇卓电力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关注到我国电力事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电网改造 的进行,用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代替架空线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且电压等级和 截面积、长度等都不断增加,导致交流耐压设备也不断增加,试验容量也不断提升,传统交 流耐压设备现主要为HZXZ系列串联谐振试验装置,其高压谐振电抗器多采用“带铁芯式 桶型”结构,此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单个设备的体积及重量,并且,带铁芯是结构其散 热效果较差,考虑现场试验的实际情况和操作搬运的方便性及产品整体实用性能,我公司特 研发出“超轻型环形空心电抗器”,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现场搬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串联谐振电抗器主要性能特点: 1、内部绝缘采用耐高温、高绝缘性的硅胶灌封浇注; 2、空芯结构设计,较传统铁芯式结构相比,改善了铁芯磁饱和及散热的性能; 3、外壳采用POM材料开模具一次注塑成型,表面洁净光滑、机械强度高、耐高温、 耐碰撞、耐磨损;

https://www.360docs.net/doc/db16999726.html, 4、整体结构为干式空芯环形结构,大大改善产品搬运、安装及拆卸、储存工作; 5、积木式组合方式、环形端面设计结构,最大限度改善散热性能,改善散热量,提高使用性能及工作寿命; 参考常规配置 1、10kV电缆配置;(按截面积300mm2为例)电抗器规格:10kV/5.5A/2.8H

https://www.360docs.net/doc/db16999726.html, 被试品对象电抗器组合方式激励变输出选择变频电 源配置型号

https://www.360docs.net/doc/db16999726.html, 10kV电缆1公里2台串联0.9kV5kW110kVA/22kV 10kV电缆2公里3台串联0.9kV5kW165kVA/22kV 10kV电缆3公里2台串联2组并 0.9kV10kW220kVA/22kV 联

串联谐振感应加热系统

串联谐振感应加热系统 华意电力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串联谐振的厂家,本公司生产的串联谐振设备在行业内都广受好评,以打造最具权威的“串联谐振“高压设备供应商而努力。感应加热的频率 用于感应加热电源的频率可以从50Hz 到几MHz。选择频率首先要考虑的是加热效率和温度分布。其次是熔炼、透热和淬火等不同加热工艺对电源频率的特殊要求。如透热、熔炼等加热工艺要求加热时温度均匀,而淬火则不要求温度均匀只需要满足淬硬层厚度。对于熔炼还需要考虑搅拌力的作用和功率密度。再者,频率高功率大的电源设备一般都比频率低比功率小的价格高。因此,选择电源频率最终需要考虑其综合经济技术指标。 电磁感应的三个效应 电磁感应在导体上产生的交流电流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要受到三个效应即集肤效应、临近效应和圆环效应的影响。 (1) 集肤效应、透入深度△及有效加热层 导线通过直流时,能保证导线中的电流密度是均匀的。但只要电流变化率很小,电流分布仍可认为是均匀的。对于工作于低频的细导线,这一论述仍然是可确信的。但在高频电路中,电流变化率非常大,不均匀分布的状态较为严重。最大电流密度出现在导体的表面层。这种电流集聚于导线表面的现象叫做集肤效应。集肤效应可解释如下:如图2.3(a)所示,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在导体的外部和内

部都建立了磁场,磁力线的形状是以导体的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如果流过的电流是交变的,那么磁场也是交变的,显然与导体表面部分相交链的磁力线,比与导体内部(接近中心部分)所交链的磁力线要少,于是导体中心部分的自感电势,或者说中心部分的电感和阻抗,大于表面部分的电感和阻抗。电流总是沿阻抗最小的路径流动,所以电流会集聚在导体的表面层。 电流频率越高,自感电动势的作用越强,集肤效应也越显著。以上分析的是导体中通入交变电流时电流在导体中产生的集肤现象。另一种情形是导体放在交变电磁场中,也就是感应加热工件的情形,工件中的涡流也是交变电流,它沿截面的分布也是集聚在工件表面一层。在工业应用方面,对金属进行表面淬火就是利用集肤效应。 (2) 邻近效应 相邻两个导体分别通入交流电流时,两个导体会产生磁场,导体除了受自身产生的磁场影响外,还受另一个导体产生的磁场的影响,在这种相互影响下导体内的电流会重新分布。当两导体内电流的方向相反时导体内侧电流密度比较大;当

RLC串联谐振频率及其计算公式

R L C串联谐振频率及其计算公式 2009-04-21 09:51 串联谐振是指所研究的串联电路部分的电压和电流达到同相位,即电路中电感的感抗和电容的容抗在数值上时相等的,从而使所研究电路呈现纯电阻特性,在给定端电压的情况下,所研究的电路中将出现最大电流,电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也最大. 1. 谐振定义:电路中L、C 两组件之能量相等,当能量由电路中某一电抗组件释 出时,且另一电抗组件必吸收相同之能量,即此两电抗组件间会产生一能量脉动。 2. 电路欲产生谐振,必须具备有电感器L及电容器C 两组件。 3. 谐振时其所对应之频率为谐振频率(resonance),或称共振频率,以f r表示之。 4. 串联谐振电路之条件如图1所示:当Q=Q I2X L = I2 X C也就是 X L =X C 时,为R-L-C 串联电路产生谐振之条件。 图1 串联谐振电路图 5. 串联谐振电路之特性: (1) 电路阻抗最小且为纯电阻。即Z =R+jX L jX C=R (2) 电路电流为最大。即 (3) 电路功率因子为1。即 (4) 电路平均功率最大。即P=I2R (5) 电路总虚功率为零。即Q L=Q C Q T=Q L Q C=0 6. 串联谐振电路之频率: (1) 公式:

(2) R - L -C 串联电路欲产生谐振时,可调整电源频率f 、电感器L 或电容器C 使其达到谐振频率f r ,而与电阻R完全无关。 7. 串联谐振电路之质量因子: (1) 定义:电感器或电容器在谐振时产生的电抗功率与电阻器消耗的平均功率 之比,称为谐振时之品质因子。 (2) 公式: (3) 品质因子Q值愈大表示电路对谐振时之响应愈佳。一般Q值在10~100 之间。 8. 串联谐振电路阻抗与频率之关系如图(2)所示: (1) 电阻R 与频率无关,系一常数,故为一横线。 (2) 电感抗X L=2 π fL ,与频率成正比,故为一斜线。 (3) 电容抗与频率成反比,故为一曲线。 (4) 阻抗Z = R+ j(X L X C) 当 f = f r时,Z = R 为最小值,电路为电阻性。 当f >f r时,X L>X C,电路为电感性。

RLC并联谐振电路

电路课程设计举例: 以RLC 并联谐振电路 1.电路课程设计目的 (1)验证RLC 并联电路谐振条件及谐振电路的特点; (2)学习使用EWB 仿真软件进行电路模拟。 2.仿真电路设计原理 本次设计的RLC 串联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图1 RLC 并联谐振电路原理图 理论分析与计算: 根据图1所给出的元件参数具体计算过程为 )1(111L C j R L j C j R Y ωωωω-+=++= 发生谐振时满足L C ωω0 01 = ,则RLC 并联谐振角频率ω0和谐振频 率 f 分别是 LC LC f πω21, 10 0= = RLC 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如下。 (1)谐振时 Y=G,电路呈电阻性,导纳的模最小G B G Y =+=2 2 . (2)若外施电流 I s 一定,谐振时,电压为最大,G I U S o =,且与外施电 流同相。 (3)电阻中的电流也达到最大,且与外施电流相等,I I S R = . (4)谐振时 0=+I I C L ,即电感电流和电容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谐振电路设计内容与步骤 (1)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及验证方法 这里有几种方法可以观察电路发生串联谐振: (1)利用电流表测量总电流 I s 和流经R 的电流I R ,两者相等时即 为并联谐振。 (2)利用示波器观察总电源与流经 R 的电流波形,两者同相即为并 联谐振。 例题:已知电感L 为0.02H,电容C 为50uf,电阻R 为200Ω。 由 LC f π210 = 计算得, Hz f 1.1570 = 按上图进行EWB 的仿真,得到下图。

流经电阻R的电流和总电流I相等为10mA,流进电感L和电容C的总电流为5.550uF,几乎为零,所以电路达到谐振状态。 总电源与流经R的电流波形同相,所以电路达到并联谐振状态。4.实验体会和总结 这次实验我学会了运用EWB仿真RLC并联谐振电路,并且运用并联谐振的特点判断达到谐振状态。尤其是观察总电源与流经R的电流波形,两者同相即为并联谐振。这种方法我们只能在实验中看到,平时做题试卷上是不可能观察到的。这加深了我对谐振电路的理解。

串联谐振试验仪器

FS-405kVA/54kV 串联谐振试验仪器 一、被试品对象及试验要求 1.10kV,300平方毫米交联电缆8km,试验频率30~300HZ,电容量≤ 2.96μF,试验电压22kV。 2.35kV,300平方毫米交联电缆3km,试验频率30~300HZ,电容量≤0.57μF,试验电压52kV。 二、工作环境 1. 环境温度:-150C –450C; 2. 相对湿度:≤90%RH; 3. 海拔高度: ≤2500米。 三、装置主要技术参数及功能 1.额定容量:405kVA; 2.输入电源:单相380V电压,频率为50Hz; 3.额定电压: 54kV; 27kV; 4.额定电流: 7.5;15A; 5.工作频率:30-300Hz; 6.波形畸变率: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率≤1%; 7.工作时间:额定负载下允许连续60min;过压1.1倍1分钟; 8.温升:额定负载下连续运行60min后温升≤65K; 9.品质因素:装置自身Q≥30(f=45Hz); 10.保护功能:对被试品具有过流、过压及试品闪络保护(详见变频电源部分); 11.测量精度:系统有效值1.5级。

四、设备遵循标准 GB10229-88 《电抗器》 GB1094 《电力变压器》 GB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GB1094.1-GB1094.6-96 《外壳防护等级》 GB2900 《电工名词术语》 GB/T16927.1~2-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五、装置容量确定 35kV,300平方毫米交联电缆3km,试验频率30~300HZ,电容量≤0.57μF,试验电压52kV。 试验电流 I=2πfCU试 =2π×35×0.57×10-6×52×103=6.5A 对应电抗器电感量 L=1/ω2C=36H 设计六台电抗器,单台电抗器为67.5kVA/27kV/54H 验证: 10kV,300平方毫米交联电缆8km,试验频率30~300HZ,电容量≤2.96μF,试验电压22kV。 使用电抗器6并联,此时电感量为54/6=9 试验频率f=1/2π√LC=1/(2×3.14×√9×2.96×10-6)=30.8Hz。 试验电流 I=2πfCU试 =2π×30.8×2.96×10-6×22×103=12.5A 结论:装置容量定为405kVA/54kV/108kV/162kV,分六节电抗器,电抗器单节为 67.5kVA/27kV/2.5A/54H通过组合使用能满足上述被试品的试验要求。 试验时使用关系列表

LCR串联谐振电路基础知识

LCR串联谐振电路基础知识 1. 谐振定义:电路中L、C 两组件之能量相等,当能量由电路中某一电抗组件释出时,且另一电抗组件必吸收相同之能量,即此两电抗组件间会产生一能量脉动。 2. 电路欲产生谐振,必须具备有电感器L及电容器C 两组件。 3. 谐振时其所对应之频率为谐振频率(resonance),或称共振频率,以f r表示之。 4. 串联谐振电路之条件如图1所示:当Q=Q ?I2X L = I2 X C也就是X L =X C时,为R-L-C串联电路产生谐振之条件。 图1 串联谐振电路图 5. 串联谐振电路的特性: (1) 电路阻抗最小且为纯电阻。即Z =R+jX L?jX C=R (2) 电路电流为最大。即 (3) 电路功率因子为1。即 (4) 电路平均功率最大。即P=I2R (5) 电路总虚功率为零。即Q L=Q C?Q T=Q L?Q C=0 6. 串联谐振电路频率计算公式: (1) 公式: (2) R - L -C串联电路欲产生谐振时,可调整电源频率f 、电感器L 或电容器C 使其达到谐振频率f r,而与电阻R完全无关。 7. 串联谐振电路品质因子(Q值): (1) 定义:电感器或电容器在谐振时产生的电抗功率与电阻器消耗的平均功率

之比,称为谐振时之品质因子。 (2) Q值计算公式: (3) 品质因子Q值愈大表示电路对谐振时之响应愈佳。一般Q值在10~100 之间。 8. 串联谐振电路阻抗与频率之关系如图(2)所示: (1) 电阻R 与频率无关,系一常数,故为一横线。 (2) 电感抗X L=2 πfL ,与频率成正比,故为一斜线。 (3) 电容抗与频率成反比,故为一曲线。 (4) 阻抗Z = R+ j(X L?X C) 当f = f r时,Z = R 为最小值,电路为电阻性。 当f > f r时,X L>X C,电路为电感性。 当f <fr时,X L<X C,电路为电容性。 当f = 0或f = ∞时, Z = ∞ ,电路为开路。 (5) 若将电源频率f由小增大,则电路阻抗Z 的变化为先减后增。 9. 串联谐振电路之选择性如图(3)所示: (1) 当f = f r时, ,此频率称为谐振频率。 (2) 当f = f1或f 2时, ,此频率称为旁带频率、截止频率或半功率频率。

串联谐振串联补偿装置的分类

https://www.360docs.net/doc/db16999726.html, 串联谐振串联补偿装置的分类 在输电线路上采用串联补偿装置( 以下简称“串补装置”)来提高系统的稳定输送容量,改善线路电器参数,实现2条线路输送3 条线路的功率,既提高了传输功率又节省了投资。 串补用的电容器通常有2种:外熔丝电容器及内熔丝电容器。 外熔丝电容器是熔丝装置安装在电容器单元的外部。IEC标准规定外熔丝的熔断电流应是所保护的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43倍以上,一般取1.5倍。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作为串补用的电容器还需要考虑电容器组两端短路放电时熔丝不被熔断,否则在系统发生故障而串补电容器组退出运行时,旁路间隙或分路开关旁路电容器组时会使电容器组的外熔丝动作。

https://www.360docs.net/doc/db16999726.html, 内熔丝电容器是每相电容器组由320台电容器单元组成。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该电容器是油浸全膜电容器,实际设计的电场强度为170V/um。电容器组的保护水平为2.3pu,保护电压为230。熔丝熔断对电容器元件的影响 由于电容器单元的熔丝被熔断后的恢复电压较高,熔丝的制造相对比较困难。采用内熔丝的电容器的熔丝安装在电容器的内部,每个电容器元件都有相应的熔丝。当某个电容器元件发生故障时,只是该电容器元件的熔丝熔断,切除该电容器元件。故障电容器元件被切除后,该电容器单元仍然可以正常运行。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损失的电容器容量较小,按电容器组设计例子,电容器单元只损失1/52 的容量。运行经验表明,内熔丝电容器单元中单个元件的损坏,不会进一步扩大元件的故障。这是因为元件的额定电流较小,熔丝被熔断时的恢复电压较低,熔丝动作速度相对较快,熔断的副产物不多,不会对单元中其他元件的运行造成危害.采用内熔丝电容器组的主要缺点:A.内熔丝不保护电容器单元的端子与其外壳之间的故障,若发生这类故障,就需要靠电容器组不平衡保护来旁通电容器组。实际的经验表明这类故障发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B.电容器元件或电容器单元发生故障时,不能直观到,必须用专用的仪器定期进行测量才能发现。由于元件的故障是随机分布在各个电容器单元中,因此该电容器元件的故障概率非常低。 通过500KV安装串联补偿装置的运行实践,实现了提高长线路的稳定输送容量,改善了并联线路之间的负荷分配,降低了线路损耗,有效地提高了电压质量。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对这套串联补偿装置实现了有效的操作与控制,它的使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超高压线路使用串联补偿装置为数不多,运行经验、检修经验不成熟,因此若装置中选择带部分可控串联补偿方式,对系统发生故障后消除振荡更为有益。

VF型串联谐振装置技术优势

VF型串联谐振装置技术优势 VF型串联谐振装置是由我公司多年生产经验与市场客户反馈升级的zui新一代交流耐压谐 振试验装置,采用多种技术,该设备已广泛应到600MW火电站、300MW水电站及500KV变 电站的交接试验,深受用户好评。 VF型串联谐振装置技术特点: 1、采用低干扰发明技术,降低了高压谐波干扰,增大了输出功率,保护了试品的安全; 名称:一种低干扰的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 号:ZL200820000344.2 名称:调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 号:ZL201520703658.9 名称:用于电力系统泄漏电流的监测装置; 号:ZL201520700846.6 名称:一种无局放的谐振耐压试验装置; 号:ZL201520700850.2 名称:一种大型水轮机组的工频谐振交流耐压试验装置; 号:ZL201520703683.7 2、国家电网建设和改造推荐产品[证书编号:071239] 国家权威部门的检测、鉴定和推荐; 3、具有多重软硬件保护,安全可靠, 过压保护、闪络保护、过流保护、掉电保护、过热保护、系统放电保护; 4、采用干式真空环氧浇注的电抗器体积小、重量轻、Q值高; 5、为高电压试验专业设计的变频控制电源, 输出波形失真度小,试验电压稳定性高; 6、四种试验模式 自动试验模式—自动寻找谐振点,自动升压,自动计时,自动降压完成试验; 自动调谐模式—自动寻找谐振点,手动升压,自动计时,自动降压完成试验; 自动升压模式—自动/手动寻找谐振点,自动升压,自动计时,自动降压完成试验; 手动试验模式—手动寻找谐振点,手动升压,自动计时,自动降压完成试验; VF型串联谐振装置技术参数 1、试验电压:0-1000kV 2、试验容量: 0-5000kVA 3、谐振频率范围: 20~300Hz 4、系统测量精度:0.5级 5、连续工作时间: 满功率输出下,工作时间60分种 6、频率调节分辩率:0.01Hz 7、供电电源电压: AC220V/380V±15% 单相50Hz 尊敬的客户:

LC固有频率计算公式

Q=wL\R=2πfL\R(因为w=2πf)=1/wCR=1/2πfCR 1. LC并联谐振电路最常见的应用是构成选频电路或选频放大器; 2. LC串联谐振电路最主要用来构成吸收电路,用来构成在众多频率信号中将某一频率信号进行吸收,也就是进行衰减,将某一频率信号从众多频率中去掉; 3. LC并联谐振电路还可用来构成阻波电路,即从众多频率中阻止某一频率信号通过放大器或其他电路; 4. LC并联谐振电路还可以构成移相电路,用来对信号相位进行超前或滞逅移动。 a. 无论是LC并联谐振还是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的计算公式相同,谐振频率又称固有频率,或自然频率。f0=1/(2*pi*sqrt(L1*C1)); b. 品质因数Q值——衡量LC谐振电路振荡质量的重要参数。Q=(2*pi*f0*L1)/R1,R1为线圈L1的直流电阻,L1为谐振电路中电感; ①频点分析:输入信号频率等于该电路谐振电路谐振频率时,LC并联谐振电路发生谐振,此时谐振电路的阻抗达到最大,并且为纯阻性,Z0=Q*Q*R1,Q为品质因数,R1为线圈L1的直流电阻; ②高频段分析:输入信号频率高于谐振频率f0时,LC谐振电路处于失谐状态,电路阻抗下降; ③低频段分析:输入信号频率低于谐振电路f0时,LC并联谐振电路也处于失谐状态,谐振电路的阻抗也要减小。 信号频率低于谐振频率时,LC并联谐振电路的阻抗呈感性电路等效成一个电感(但不等于L1)。

1. 谐振定义:电路中L、C两组件之能量相等,当能量由电路中某一电抗组件释出时,且另一电抗组件必吸收相同之能量,即此两电抗组件间会产生一能量脉动。 2. 电路欲产生谐振,必须具备有电感器L及电容器C两组件。 3. 谐振时其所对应之频率为谐振频率(resonance),或称共振频率,以f r表示之。 4. 串联谐振电路之条件如图1所示:当Q=Q ?I2X L = I2 X C也就是 X L =X C时,为R-L-C串联电路产生谐振之条件。 图1 串联谐振电路图 5. 串联谐振电路之特性: (1) 电路阻抗最小且为纯电阻。即Z =R+jX L?jX C=R (2) 电路电流为最大。即 (3) 电路功率因子为1。即 (4) 电路平均功率最大。即P=I2R (5) 电路总虚功率为零。即Q L=Q C?Q T=Q L?Q C=0 6. 串联谐振电路之频率: (1) 公式: (2) R - L -C串联电路欲产生谐振时,可调整电源频率f 、电感器L 或电容器C 使其达到谐振频率f r,而与电阻R完全无关。 7. 串联谐振电路之质量因子: (1) 定义:电感器或电容器在谐振时产生的电抗功率与电阻器消耗的平均功率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的计算2.0

基于《电路原理》304页 例6.4.1展开的探讨 Part 1 在教材中,讨论了谐振 在RLC 串联电路和GLC 并联电路中 1 、0ω 2、品质因数 001= = L Q R CR ωω(串联情况 ) 001= = C Q G LG ωω (并联情况) 3、0c ωω=谐振频率等于中心频率 4、s ω与p ω 而在其他LC 谐振电路中 5 、0ω? 6、Q 如何求? 7、0ω不一定等于c ω 8、s ω与p ω的关系 Part2 我们就“5、其他LC 谐振回路中0ω如何计算”作出讨论,通过公式计算,可知 注:从左至右分别为图1、2、3 1、 对于图1-1, 并联谐振时,p ω= (12 111 C C C =+),等效为图1-2 串联谐振时,S ω=,等效为图1-3

2、 对于图2-1, 并联谐振时, p ω= (12L L L =+ ),等效为图2-2 串联谐振时,S ω= ,等效为图2-3 3、 对于图3-1, 并联谐振时,p ω= (12111 C C C =+,12L L L =+ ),等效为图3-2 串联谐振时,1S ω= ,2S ω=3-3、3-4 4、猜想

对于图4-1 (1 )并联谐振时,p ω= (111 n i i C C ==∑, 1 n i i L L ==∑),等效为图4-2 (2)串联谐振时, Sn ω= , 等效为图4-3…… (1)要证i 2 i 11-()=i n i C f C L ωωω=∑,当()=0f ω 时,ω=(111 n i i C C ==∑, 1n i i L L ==∑) 但是用公式计算后,貌似公式不成立, (2)易证成立 Part3 在做《通信电路》习题时的新发现,也是对上述内容的拓展 1、由简单计算可知,图5-1并联谐振时,相当于图5-2 2、经相似计算可知,图6-1并联谐振时,相当于图 6-2 。。。。。。 。。。 。。 。 n=1,2,3 图5-1 图 5-2

HVFRF型自动调频串联谐振系统

HVFRF型自动调频串联谐振系统 详细介绍 一、概述 HVFRF型自动调频串联谐振试验系统于2005年通过英国NQA公司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HVFRF型自动调频串联谐振试验系统主要适用于电力、冶金、工矿企业动力部门等用户的6kV~35kV电压等级的电缆、发电机或其它容性试品进行现场试验的成套装置。该装置由变频控制箱、励磁变压器、电抗器和电容分压器组成。利用电抗器和试品电容串联组成LC谐振回路,通过调节输出频率,找到谐振点,在被试品上获得较高的试验电压。它是用小容量低电压的电源获得高电压大容量的输出,是当前高压试验的一种新方法,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特点 1、选用320×240点阵LCD显示屏(带背光)分辨率高,字体清晰。在室内外强弱光线下均能一目了然。 2、试验数据可屏存,并可任意调阅,有计算机接口,可外接打印机打印。选用进口机箱和不锈钢面板,按键与面板一体,外形美观。 3、三种操作方式 ⑴自动调谐手动升压 ⑵手动调谐手动升压 ⑶自动调谐、自动升压 自动调谐——使用最新快速跟踪法,寻找谐振频率点只需30~40S 左右,调谐完成后,锁定谐振频率。无谐振点时,提示区显示“调谐失败”。手动调谐时30Hz~300Hz无谐振点,提示区显示“无谐振点”,此时自动切断升压回路。禁止继续升压,确保试品、设备、人身的安全。 升压速度采用动态跟踪控制——当高压接近已设定的试验电压时,自动调整升压速率,能有效防止电压过冲造成对试品的损伤。 机内设置试验时间定时器——当试验电压升至设定值,自动启动计

时,计时到设定值的前10S时声响提示,时间到即自动降压至“零”,并切断升压回路,同时提示区显示“试验结束”。 屏幕显示菜单中内置:“6kV、10kV、35kV电压等级电力电缆的试验电压”选择及“5min、10min、15min试验时间”选择,若选择不满足用户要求可以在“自定义”区内自行输入需要的试验电压和试验时间(1~99min)。 自动启动计时功能,自动降压并关闭高压回路。 本装置输出电压,初始合闸电压,试验电压波形等均符合 GB/T16927-1997及GB1094-85的要求,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高指标的特点,是一套非常理想的现场试验装置。 4、完善的保护功能 设有零位、过流、过压、过热及高压闪络等多种保护,保护功能动作时屏幕上均为中文显示;装置在额定电压、电流工作下时发生高压闪络或击穿,不会损坏整套设备,装置可正常工作;若装置接线错误,高压自动闭锁,无法升压。 ⑴自动零位启动保护 ⑵过压保护——设置试验电压的1.1倍保护 ⑶过流保护——输出电流>额定值1.1倍保护 ⑷高压闪烁保护——在试验或升压中如有高压放电闪烁保护 ⑸综合保护——当试验线联接有误或断线时保护。(如变频器、励磁变、电抗器、分压器等测量线) ⑹过热保护——功率器件温度≥80℃时保护 三、主要技术指标 ·电源:AC三相380V±10% 50Hz/60Hz (变频电源功率在6KW以上) AC单相220V±10% 50Hz/60Hz (变频电源功率在6KW以下) ·工作频率:30~300Hz ·频率分辨率:0.01Hz ·频率调节:0.1Hz~1.0Hz ·成套装置输出波形:正弦波波形畸变≤1.0% ·系统测量精度:≤1.5 ·电压调节:动态调节,最小0.01% ·试验电压稳定度1.0% ·工作环境温度:-15℃—45℃湿度≤90% ·噪声:≤60dB ·海拔:≤1800m ·回路Q值:≥30 ·本机具有,零位保护过流、过压、过热、闪烁和其它综合保护 四、装置组成及参数 1、HVFRF型变频电源主控制器 ·电源:AC220V±10% 50Hz/60Hz 输出电压0—220V 输出电流≥30A(变频电源功率在6kW以下);AC380V±10% 50Hz/60Hz 输出电压0—400V 输出电流≥20A(变频电源功率在6kW以上) ·输出频率:25~300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