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和重力训练

有氧运动和重力训练
有氧运动和重力训练

有氧运动和重力训练——哪个对减肥更有效?

??? 26, 2013

健身房里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画面——人们头戴耳机在跑步机、自行车和踩踏机上汗流浃背……然而大部分人在训练力量强度上不做任何变化。在这个漫长的训练过程中,他们竭尽全力保持运动指标控制在器械指引的减肥领域内(FBZ),期待着脂肪燃烧, 塑造魔鬼身材。器械上通常会提示运动者: 没有必要做高力量强度的训练——因为它会带来不必要的伤痛, 或者因为接近你的心跳极限而带来危险; 不要越过有氧训练区跨入重力训练区,因为重力训练是那些想增加体重的人应该做的事儿,不能帮助减肥。

这基本上概括了传统减肥的观念, 这理论众所周知, 也貌似有科学根据。这篇文章挑战这一传统理论, 因为它违背了四个基本因素——能量来源的替代性、运动后恢复期能量消耗(EPOC)、激素反应和肌肉对新陈代谢的反应。

让我们从传统理论的科学依据看起——低强度的运动消耗可以燃烧脂肪,从有氧器械的图标上可以看出,你的心跳应该维持在极限心跳的60%到70%的水平。这一理论的依据是:1.大量数据表明在训练中当耗氧量在65%极限耗氧量的水平时,消耗卡路里燃烧脂肪最有效;

2. 另一个假设是氧气的消耗量可以用来预测心率(这不一定完全属实,但我们暂不讨论)。因此得出结论:燃烧脂肪的最有效办法就是长时间在器械指引的减肥区域内运动。

现在来看,这一理论的明显问题是脂肪燃烧量和脂肪燃烧效率不是一回事。比如说,30分钟内通过慢跑可以消耗掉200卡路里,其中50%是消耗脂肪(100卡路里);用30分钟快跑可以消耗400卡路里左右,30%来自于脂肪(120卡路里)。所以慢跑的脂肪燃烧效率更高,但总体的脂肪消耗比较少。

另一个问题是这个理论没有考虑到人体一整天的状况。众所周知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成分中提取燃料,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能量释放的方式各不相同。通过高强度的训练消耗碳水化合物听起来像浪费时间,但是这些碳水化合物有可能是代替脂肪的能量来源,或者被身体储备成脂肪。简而言之,对于减肥者来说卡路里消耗量比脂肪燃烧效率更重要。

当我们考虑到身体在运动恢复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前述运动恢复期能量消耗)时,低强度的有氧训练效果更加不好。身体在运动后恢复时需要经历几个能量消耗过程,在运动后的几个小时内持续消耗。大家都知道低强度的有氧训练后身体不会发生运动恢复期能量消耗(EPOC)。高强度的重力训练使身体在无氧状态下由肌肉供给能量,促使肌肉产生乳酸(通常产生酸痛的感觉),这时身体需要消耗能量来消除乳酸。维持糖原的水平、修复受损的细胞、腺苷三磷酸的重组、恢复血红素的含氧量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个身体正常水平的恢复过程是通过心率加快氧气消耗完成的,所需时间的长短与运动的强度息息相关。

训练之后多久可以完全恢复?1992年的美国普渡大学进行了一项研究测试,测试人群分三组进行不同强度的80分钟单车训练,一组用30%的极限耗氧量,需要20分钟时间恢复,一组用50%的极限耗氧量,需要3.3小时恢复,另一组用75%的极限耗氧量,需要10.5小时恢复。结果显示高强度的训练是减少脂肪最有效的。因此,我们应该进行更快的跑步练习或者在有氧器械上进行交替训练(高强度训练和恢复期低强度训练的混合练习)吗?这当然比仅

作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有效,但是最有效的还是重力训练。

高力量强度重力训练可以迫使肌肉消耗大量的糖原,因为这种训练可以调动所有的肌纤维*,包括慢速运动纤维的、中速运动纤维和快速运动纤维。即使你以冲刺的速度快跑也不会长时间的用到快速运动纤维,而消耗大量糖原,因为力量不足够大,时间也太短。换句话说,跑步、骑车或踩踏机都是低强度高频率的快速运动,与之相对的一组蹲起练习可以更加快速地消耗肌肉能量。

偶尔消耗光肌肉中的糖原不但有利于增加运动后恢复期能耗,也会提高人体胰岛素的供给控制能力。当大量的糖原被肌肉消耗掉,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提高以便吸收糖原。逐渐地,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提高,从而有效降低胰岛素的水平。这有什么用呢?因为太高的胰岛素的含量会伤害身体组织,抑制抗胰岛素的产生,而抗胰岛素是脂肪燃烧的动因。因此,高强度重力训练有助于降低胰岛素水平,有助于脂肪燃烧,也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恢复。

另一种对运动敏感的激素是皮质醇。大家都知道皮质醇是一种‘压力激素’,就像我们体内的危险防御机制。我们的身体不能分辨我们是在健身房里跑步还是为了躲避怪兽的追赶而逃跑,所以他们同样会激发人体产生皮质醇。运动可以促使皮质醇的产生,以保持血糖的浓度而其他的身体功能暂时休憩,你的免疫系统和再生系统都临时中断工作。体内长时间的高皮质素水平也会促使脂肪存积,因为脂肪是身体的紧急储备,以备人体遇到困难时可以动用储备渡过难关。因此检测体内的皮质素水平至关重要,控制运动时间和减轻精神压力非常关键,长时间的减肥训练不可能使人体一直维持低水平的皮质素分泌。

最后,让我们看看肌肉对不同形式的运动的反应。有氧运动可以提高慢速运动类肌纤维的含氧量。但是,由于高速运动肌纤维的使用量很低,这些纤维都遭到破坏成为供给能量的来源。因此导致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很多长跑运动员因为长期的长跑训练,原地跳起水平只有几英寸的高度(还不及正常人的水平)。

马拉松运动员. 你们的高速运动纤维哪里去了?

失去肌纤维会影响人们的新陈代谢速度。我们都知道肌肉需要能量来保持活力,我们的肌肉越少,新新陈谢速度就越低。而重力练习可以大大增加人体的肌肉含量,使人体成为更有效的脂肪燃烧机器。

总而言之,旧的减肥理论是不可靠的。因为它忽略了能量供给的替代性,也忽略了人体在运动后的反应,以及荷尔蒙和新陈代谢水平的变化。低力量强度的有氧运动只对刚刚从事运动的人有用,或者在恢复训练中用于增加人体血流量,但是它不是你减肥的秘密武器。高强度重力练习在你运动过程中消耗的卡路里相对少一些,但是从运动后恢复性消耗、激素水平,和新陈代谢的意义上来说都是减肥的更好选择。如果你还没准备好做重力练习,至少尝试提高你的有氧运动强度吧。

减脂有氧训练计划

30秒―30秒―60秒 首先非常放松地跑5分钟,把它当作是热身准备活动。然后加速跑30秒,接着再用30秒把速度放慢,最后再快跑60秒。最后这60秒的速度比30秒加速跑的速度要快些,但不是要达到短跑冲刺的速度,应该是逐渐加速,以自己尽可能快的速度跑步。中间的30秒也不是慢跑,只不过是放慢步伐,为下一阶段的快跑“缓存”一下。按照30秒―30秒―60秒这样的锻炼安排做4组练习,每组练习之间休息2分钟,在这2分钟内通过散步或慢跑的形式放松休息。 环形速度跑 找到一条没有机动车辆通过的环行路,以3~5分钟的时间不费力气地跑完全程。做完热身准备活动后,环形速度跑开始了,要记录时间了。在跑第二圈的时候,要用比第一圈少5~10秒的时间完成。然后散步或慢跑1分钟进行休息放松。然后开始跑第三圈,所用的速度要比第二圈再少5~10秒。做3到5组这样的练习,每组用的时间都要比上一组少5~10秒。最后让身体平静下来,锻炼就完成了。 20分钟升级版跑步计划 计划一 5分钟匀速跑 15次屈膝高抬腿 5分钟匀速跑 15次直腿前踢腿 5分钟匀速跑 15次屈膝向内平抬腿 5分钟匀速跑 计划二 5分钟匀速跑 15次蛙跳 5分钟匀速跑 15次屈膝上跳 5分钟匀速跑 5次单腿前跳 5分钟匀速跑 有氧训练的营养补充: 1、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也就是通常说的糖,是跑步运动者的基础营养以及补充能量的饮食来源。跑

步前应该补充一些慢速消化碳水化合物,比如燕麦、红薯、全麦面包之类。在跑步过程中,可以饮用含有糖分的水及饮料,以致身体不会出现过度消耗的状态。跑步后建议补充一些快速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比如香蕉、巧克力、红糖水之类。 2、水 跑步的时候运动肌肉产生大量的热量,当你感到口渴的时候,身体已经在承受脱水的煎熬,这会影响你的跑步能力。注意在跑步过程中适量补水,富含盐分与电解质的运动功能饮料在补水的同时还会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营养物质。 3、咖啡因 咖啡因会刺激加强脂肪的利用,提高运动者的耐力,延缓疲劳。咖啡因的效果不是长久性的,一般在服用后一个小时,咖啡因的兴奋效果到达顶峰,并能持续2-3小时。每公斤体重服用的咖啡因在3-6毫克时,能最大发挥其增强耐力和消除疲劳的功效。值得注意的是:咖啡和茶叶里面的一些其他物质会妨碍铁的吸收,考虑到铁的重要价值,使用咖啡因药片似乎要比饮用咖啡或茶的效果会更好。 4、肉碱(左旋肉碱) 肉碱是一种天然的物质,一般人在膳食中就可保证肉碱的需要量。但对于跑步者来说,对肉碱的需要量超过了一般人。肉碱能促进脂肪在运动中燃烧分解,延缓疲劳出现。因为肉碱能够促进脂肪的分解燃烧并产生能量,使机体在运动中消耗更多的脂肪,所以它是一种很好的减脂补剂。但必须说明的是,光服用肉碱是不够的,服用肉碱同时与跑步结合才能最好地发挥其减肥效果。

有氧训练特点

有氧训练特点: 主要是作中等强度(约占40%~70%最大吸氧量)的运动,一次运动时间通常在30分钟左右,而其中达到靶强度的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 有氧训练的目的: 提高机体心肺功能,调节代谢,改善运动时有氧供能能力. 运动形式 大肌群参与的活动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越野滑雪\滑冰\园艺\家务劳动等活动. 对年老体弱者,或有残疾防碍从事上述活动者,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同样产生有益的作用,如整理床铺,收拾房间,打扫卫生等. 运动强度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心肺功能状况\过去运动习惯及要达到的康复目标,制定出适合患者情况的个体化运动强度. 有氧训练运动强度常用指标: 1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VO2,max) 目前推荐以50%-85%VO2,max强度为有氧耐力训练强度,<50%VO2,max强度的运动更适合于心脏病人及老年人。 2最高心率的百分比(%HRmax) 目前推荐以60%-90%的HRmax强度为有氧训练强度。 年龄相关最大心率=220-年龄 计算公式:靶心率=180-年龄 3代谢当量(METs) 一般认为2-7METs的运动强度适宜有氧耐力训练。 4自我感知运动强度分级 RPE分级量表中相当11级(有点累)和15级(累)分别相当于60%-90%的HRmax范围的运动。 5无氧阈(A T) 有氧耐力训练更低于无氧阈的水平进行。 运动持续时间: 运动强度与运动持续时间的积为运动量。 中等强度的运动--少量,多次,每天累计30分钟。 中等强度的运动相当于每天消耗200kcal能量的活动。 运动频率: 取决于运动量的大小。 运动量大,每周训练3次即可达到理想效果。 运动量小,最好每天都活动。 目前一般推荐运动频率为每周3-7次。 *少于每周2次的训练不能提高机体有氧能力。训练效果一般在8周以后出现,坚持训练8个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如果中断训练,有氧耐力会在1-2周内逐渐退化。 适应症 1不同程度的心肺疾患 2各种代谢性疾病 3其他影响心肺功能的情况 4维持健康体魄,增强体能,延缓衰老的情况。

有氧训练计划

一:有氧训练计划:心肺功能训练跑步 每周2次,每次20-30分钟,距离3-5公里 二:力量训练计划:(强度根据自身情况来掌握) 1. 跳绳热身10分钟 2. 伸展伸展 3. 哑铃练习每周7次 4.(次)是指你勉强能完成的数量!(根据次数选择重量) 第一天腿部训练日 (高强度的腿部训练,有利于激素的分泌) 哑铃深蹲 10-15RM(次) x3 组 哑铃直腿硬拉 10-15RM 哑铃剪蹲 10-15RM 第二天胸部训练 哑铃推胸 10-12RM (次) x3 哑铃阔胸 10-12RM 哑铃飞鸟 10-12RM 第三天背部训练 哑铃单臂划船: 8-12RM (次) x3 哑铃屈腿硬拉: 8-10RM

哑铃俯身划船: 8-12RM 第四天肩部训练日 坐姿哑铃推举 10-12RM (次) x3 立姿哑铃侧平举 10-12RM 直立哑铃划船 10-12RM 第五天2头训练日 坐姿哑铃交替弯举 8-12RM (次) x3 哑铃锤式弯举 8-12RM 外旋哑铃弯举 8-12RM 第六天3头训练日 单臂哑铃颈后臂屈伸 8-12RM (次) x3 哑铃俯身臂屈伸 8-12RM 窄握俯卧撑 10-15RM 第七天腹训练日 仰卧起坐 15-20RM(次) x3 仰卧举腿 15-20RM 转体仰卧起坐 12-15RM 两头起 12-15RM

"RM"是英文"repetition maximum"的缩写,中文译义是"最大重复值"。如"6~12RM"所表达的就是"最多能重复6~12次的重量"。 有氧运动方法 有氧运动是增强人体吸入与使用氧气的耐久运动。它的运动特点是负荷量轻、有节律感、持续时间长。运动医学测定,有氧运动适宜的运动负荷为每周4~5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运动时心率为120~135次/分。自我抗力是人体肌群处于静态性对峙的肌力抗衡,也是简便易练的有氧运动项目之一。它不受性别、场地、器械的制约。采用徒手定位的肌肉抗力练习,无运动创伤之忧,成为静力训练中加速血流,促进代谢,舒筋活络的健身方法。以下介绍几组简易的不同体位的自我抗力练习,可选做学练。 掌指练习 方法:两掌胸前合拢,五指分开,指腹相对。两手第一指腹相互作抗力推进,两掌缓张,呈“爪”形静态抗力10~12秒,重复7~8次。 效应:增强指部展肌和桡侧腕短伸肌肌力。 提示:指腹互推时,均需适量抗力,递增抗衡强度。

有氧训练

有氧训练 第一节耐力 在运动疗法中,患者进行某项训练时,要有一定的强度、时间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要患者具有良好的心肺耐力和肌肉耐力。耐力下降,无论是无效运动还是维持时问的减少,都是限制患者的重要因素,并影响康复训练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心肺耐力和肌肉耐力进行全面评定。通过对耐力评定,可以明确患者的运动能力,选择与之相应的训练方案,估计训练的效果。 耐力是指持续进行活动的能力,是衡量体力和健康状况的尺度。它与骨骼一肌肉功能、神经一肌肉功能以及心肺功能密切相关:骨骼一肌肉是运动的主体,而肌肉收缩受神经支配,循环一呼吸系统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带走代谢产物。但是,随着肌肉收缩的强弱不同,上述耐力因素的相关程度也不同。在肌肉收缩力大、时间短的运动中,神经一肌肉系统起主要作用;在肌肉收缩力小、时间长的运动中,氧的供应对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循环一呼吸系统就起主要作用。所以,康复训练中将耐力分为周围性耐力(peripheral endurance)和中心性耐力(central cndur-ance),即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 一、肌肉耐力 (一)概念 肌肉耐力(muscular,endurance)是肌群能够持续长时问收缩或重复收缩的能力,它需要充足的能量供应和正常的神经支配。 肌肉收缩的唯一的直接能量来源是三磷酸腺苷(ATP)。当运动中氧的供应能满足需要时,运动时需要的ATP主要由糖、脂肪的有氧代谢来提供。当运动的时间长且强度大时,机体的供氧量不能满足需求,此时人体内的代谢方式由有氧代谢向无氧代谢过渡,运动所需ATP 主要依靠无氧糖酵解来提供。此时体内乳酸开始积聚,使内环境偏酸,导致酸中毒,降低肌纤维的传导速度,使肌肉疲劳,肌张力与收缩能力降低,肌肉耐力下降。 在正常状态下,只需要少部分运动单位或肌纤维参与活动,工作和休息是交替的,所以日常活动情况下很少发生肌肉疲劳。然而,如果肌群收缩超过其最大随意收缩(maximum voluntary contract。ion,MVC)的15%~20%,则它的血供将会减少而转为无氧代谢,肌肉易疲劳,收缩能力下降,可出现痉挛、灼痛、震颤等症状。对部分失神经支配的肌肉来说,能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或肌纤维更少,所以残存的每个运动单位必须持续工作更长时问,而且肌肉收缩达50%~70%MVC时,才能维持低强度活动,因此更易疲劳。. (二)分类 根据肌肉的工作方式,肌肉耐力可分为静态耐力和动态耐力。 静态耐力(static endurance)是指肌肉在较长时间的静态收缩中克服疲劳的能力。静态收缩是指虽有肌肉收缩,但不能牵动肢体运动,仅在静止状态下发生的肌肉收缩。康复评定中静态耐力主要在等长收缩状态(肌肉收缩时肌张力明显增加,但肌长度基本不变,不产生关节运动)下进行。 动态耐力(dynamic:endt-rance)则指肌肉在较长时间的等张收缩中克服疲劳的能力。动态收缩是指肌肉收缩伴有关节运动的收缩形式。康复评定中测动态耐力主要在等张收缩状态(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但肌长度发生变化,引起关节的运动)下进行。 二、心酶耐力 (一)概念

浅谈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的训练

58 作者简介: 陈赞杰(1992.7-),男,汉,山东龙口人,助教,本科,烟台黄金职业学院,体育教学。浅谈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的训练 陈赞杰 烟台黄金职业学院 摘要:体育运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由于体育运动训练项目和形式较多,且训练范围也广,把各种体育训练项目和形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人体运动是需要能量的,如果能量来自细胞内的有氧代谢(氧化反应),就是有氧运动;但若能量来自无氧酵解,就是无氧运动。本文主要概述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了解其内容以及特点,然后针对如何进行有效体育运动,提出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有氧运动;无氧运动;训练方法 一、有氧运动的概述 (一)有氧运动的含义 所谓的有氧运动就是在运动过程中,具有充分的氧气供应,实现人体吸入的氧气 与需求相等,从而满足人体生理上的需求,实现生理平衡[1]。简单地说,有氧运动就是运动量比较低,并具有一定规律的运动,且运动时间较长,基本在半小时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程度以上,心率值保持在60%-80%之间,心率是衡量是否是有氧运动的标准。 (二)有氧运动的特点 根据有氧运动的含义可以看出,有氧运动的心率必须保持在150次/分钟内,这时血液刚好满足心肌对氧气的需要量[2]。所以有氧运动具有持续持剑长、有一定规律和强度较低的运动。而且运动时间必须要做在30分钟以上,每周训练次数在3-5次之间。有氧运动通过氧气能充分氧化体内的糖分,并消耗一定量的脂肪,实现改善和增强心肺功能,还能调节精神和心理状态,被广泛运用。常见的有氧运动有骑自行车和慢跑。 二、无氧运动的概述 (一)无氧运动的含义 无氧运动时相对有氧运动而言,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运动量较大,且瞬间爆发强,所以身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加快,此时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确保人体生理均衡。无氧运动时的能力主要是通过身体内的脂肪、蛋白质和糖分分解代谢而来[3]。如果运动量较小,人体能量的供应来源于糖分,那么就是有氧代谢,这种运动就是有氧运动,糖的代谢是否有氧,成为区分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主要方法。当运动量十分剧烈,同时是急速爆发,这时人体机能在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的能量,有氧代谢根本无法满足此时身体的需求,糖分就会进行无氧代谢,为人体机能提供能量,这就是无氧运动。 (二)无氧运动的特点 在无氧运动过程中,由于运动速度较快、爆发力猛,体内糖分无法进行有氧分解,只能进行无氧分解,这样就成了无氧 运动的最大特点:氧气的摄取量较小。由于无氧运动会在体内产生较多的乳酸,运动后会出现肌肉疲劳、呼吸急促和肌肉酸痛等现象[4]。常见的无氧运动有短跑、举重、投掷、跳高、跳远、拔河、俯卧撑、潜水等等。 三、提高有氧运动能力训练的措施 (一)持续负荷法 在有氧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有氧耐力与运动过程中吸入的氧气量有关,氧气量越高,有氧耐力就越高。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可以通过周期性训练,确保运动员对氧气的利用量和吸入量,但是在周期性训练过程中,训练的速度必须要在有氧运动范围内进行训练,持续负荷法是提高有氧运动的氧气吸入量的最好办法,这种训练方式主要是针对运动员的体质和运动类型的一种长时间的速度训练,但是持续负荷法的训练时间不得低于半个小时[5]。具体的运动时间还需要根据运动员的体质状况,如果运动员具有较好的资质和潜力,可以适当地提高运动员的负荷量,但是运动时间要控制在40分钟左右。持续负荷法主要是针对一些运动时间比较长和运动距离较远的一种有效训练方法,特别是参加某项运动前的准备工作,持续负荷法运动十分重要。 (二)反复练习的间歇训练法 如果训练条件对氧气的需要量具有一定的要求,且需要身体的机能保持在最佳的稳定状态,这种情况下最好选用反复练习的间歇训练法,比如100米到200米之间的短跑,这种训练方式的目的就是在剧烈快速运动过程中,促使人体机能对氧气的需要量迅速增加,并在短时间内氧气吸收量达到最大值[6]。像这种快速短跑的运动方式,可以进行多次重复的间歇性训练,把体内的乳酸系统控制在最稳定的状态,如果能够长期坚持这种训练方式,必定会最大化提高身体的各种技能运转能力,在不缺氧的运动过程中,并每天坚持在半个小时内,反复进行多次的联系,长时间保持下去,可确保每天训练效果更加明显。 (三)个体乳酸阀评定法 有氧运动训练是针对每个人个体体质状况所决定的,然后根据运动员自身的个体乳酸阀值,制定出有效的运动方式,个体乳酸阀值对训练方式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价值。运动员在长期训练过程中不超过个体乳酸阀值,可以每天长期训练。简单的说就是运动员的个体乳酸阀值为5m/s ,评价速度为70%,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率就会保持在22次/10s 左右,那么该运动员每天训练时间必须要控制2小时内,这种根据运动员实际情况的训练时间和训练速度的方法,对运动员来说是最佳的有氧训练。 (四)心率检测训练法 由于运动员的心率会直接决定每次训练的速度和每天训练的最佳时间。通过提高或者减轻运动量,可以确保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心率能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且心率控制在60%-70% 下转(第60页)

第十三章有氧运动能力

第十三章有氧运动能力 (一)填空题 1.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成年人在安静时所需要的氧量大约每分钟毫升。 2.成年人安静时的和相同,大约每分钟250毫升,表明即使在安静状态下都需要摄取适宜的氧,以满足机体的能量代谢所需。 3.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虽然总需氧量少,但是每分需氧量大。例如100米赛跑时的需氧量每分钟可达升,而跑时的需氧量却为每分钟2~3.5升。 4.人体在运动中出现稳定状态,表明此时运动中满足,但是在运动开始阶段也会出现氧亏。这是由于运动初期人体的氧运输系统的等因素所致。 5.短距离跑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持续时间短,虽然总需氧量,但每分钟需氧量却。 6.长距离跑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长,虽然每分需氧量,但总需氧量却。 7.在肺换气过程中,由肺泡气扩散入肺毛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称为吸氧量,也可以称为或。 8.氧亏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运动初期、的消耗以及人体的氧运输系统的生理惰性,氧运输系统的功能不能立即提高到与运动的需要而形成的。 9.在运动中即使吸氧量需氧量,机体出现稳定状态,在运动开始阶段也会出现。10.人在进行运动时,摄氧量随运动负荷强度的增加而增大,氧亏表现在运动初期,是运动时的和之间出现的差异。 11.运动后恢复期的吸氧量与运动中的不相等,运动后恢复期的并不是完全只用于偿还运动中所欠下的氧,而且还要用于偿还运动结束后,恢复到运动前安静水平所消耗的氧。 12.在激烈运动后恢复期中,除偿还在运动初期分解供能欠的一部分氧亏外,还应偿还由供能所欠下的氧亏。 13.运动后过量氧耗不仅用于偿还所欠下的氧,而且还要用于偿还运动后所消耗的氧。 14.运动后、浓度的变化以及升高的影响,均为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影响因素。 15.运动后过量氧耗的生理作用为偿还的氧亏,以及在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量。 16.最大摄氧量反映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和的能力达到本人的极限水平。 17.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有、、、、、等。18.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有、、、等。 19.影响乳酸阈的因素有、、、运动项目和环境条件等。20.乳酸阈、通气阈与运动训练、运动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意义在于、、。 (二)判断题 1.在肺换气过程中,由肺泡气扩散入肺毛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称为需氧量。()

私教基础课程之有氧运动计划的制定与内容

星航道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b17998582.html, 私教基础课程之有氧运动计划的制定与内容 一、训练原则 (一)超负荷原则 有氧运动的超负荷原则是指要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锻炼者所做的运动必须达到某个基本阈值,亦即运动量的最低要求要超出平常所习惯的负荷。由此可推断,通过运动增强和提高了的生理功能是可逆的,它可在降低负荷或中断锻炼后又复下降。 运动负荷的改变包括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达到提高心肺系统功能所需的工作量或能量消耗。 (二)特殊性原则 运动锻炼的特殊性原则是指运动效果与参与运动的组织器官的形态机能变化之间的对应性。例如,以有氧运动(如慢跑)作为主要运动方式的人,他的肌肉力量不会有多大变化;同样,只进行抗阻训练的人,他的心肺耐力水平也不会有较大的提高。另外,一种有氧运动方式与另一种有氧运动方式不一定能取得相同的锻炼结果。例如,一个经常进行长跑锻炼并达到较高水平的人,却不一定适应自行车运动并表现出同样的较高水平。 (三)渐进性原则 人体内脏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有一定的惰性,因此在制定有氧运动的计划时,一定要遵循渐进性原则。要针对锻炼者的身体情况和锻炼目标,运动量要由小到大,锻炼负荷应逐渐地提高。如果突然进行一次大强度、长时间的锻炼,则可能导致身体机能失调,使身体受到伤害 二、有氧运动计划的制订依据与内容 (一)有氧运动计划的制订依据 有氧运动计划制定的依据同样来自于之前进行的健康状况调查评估和健康体适能测试评估中有关客户健康状况(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的信息及心肺耐力的测试结果。有氧运动计划中的各个要素的确定都要适合客户目前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心肺耐力水平。 制定有氧运动计划前,还应明确客户的运动目的。一般来说,客户进行有氧运动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提高或保持心肺耐力水平;二是为了消耗多余的脂肪,达到减肥的目的或维持合理体重。 (二)有氧适动计划的内容 1.运动频率

篮球运动有氧和无氧训练

论篮球运动有氧和无氧训练的强度 张景林 体育系 提要 为推动科学化训练的进程, 本文结合现代篮球运动比赛的对抗特点及习仆练实践, 运用生理生化学理论, 对篮球有氧和无氧训练强度阔值的选择和确定作一论述, 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有氧勺.%练和无氧习....练的强度和质量。 欢快, 高、 全 、准”反映了现代篮球运动总的发展趋势。高速度 、大强度 、高难组合 技术在比赛中的合理运用, 给篮球训练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特别是随着生理生化等 学科在训练工作中的应用, 有关对篮球运动能量代谢问题的研究也随之广泛开展起来。 由于篮球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过程中所承受的生理负荷量及所达到的强度处在不断 地变化之中, 因而给有关强度问题的某些定量和定性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根据训练 和比赛的特点, 怎样来全面而又正确地分析和衡量运动与能量连续统一体的关系呢如 何科学地确定和实施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的强度呢对于诸如此类问题, 至今仍未形成 统一的观点和论断。为将该研究弓.向深人, 特就此提出几点论点 。 .. 结合比赛与训练实际, 全面衡量运动中各供能系统在能最连续统一体中的地位与 作用 篮球比赛的激烈对抗和攻守的快速转换, 促使比赛的强度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 从生理生化角度来分析, 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和训练过程中, 要消耗一定的化学能, 一 定的化学能在大脑的调节和支配下, 将会有目的的转化为所需要的机械能, 即& 表现为 一定的运动技术动作。因而可以说, 人体运动是肌肉细胞摄取能量完成动作的过程 。人 体运动的能力, 除受身体、心理以及技战术等因素影响外, 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体 的供能能力。篮球比赛中, 肌肉长时间收缩和舒张, 脏器活动增强, 神经能量消耗增 加, 使运动时总的能量消耗将会比静息时增加几倍、直至几十倍。此时能量的供给主要 依靠三种能量系统供能, 即为& . ( ) 一. ) 系统、乳酸能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比赛 中, 不同的运动强度和不同的持续时间, 各系统供能的方式和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 高水平的现代篮球比赛, 从一开始即进人了高强度的抗争之中。此时能量的供给, 主要是由肌肉的三磷酸腺昔和磷酸肌酸来提供的, 也就是所称为的. ( )一. ) 磷酸原系 统, 它是指能源物质在分解时, 不需要氧又不生成乳酸而释放出来的能量。而. ( )一. ) 在人体内储量较少, 供能最长时间在..+ 秒以内。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 体内所需的能 量早已超出. ( )一, ) 系统所提供的能量, 此时运动中. ( ) 再合成的能量主要靠糖元 的无氧酵解来提供。这就是所谓的乳酸能供能系统, 它是肌体在处于缺氧情况下主要的 能量来源。 为了适应大强度比赛的需要, . 促进短时期乳酸能系统中无氧能量的释放, 必

哪些运动是有氧运动

哪些运动是有氧运动?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 步行、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韵律操等等。有氧运动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同举重、赛跑、跳高、跳远、投掷等具有爆发性的非有氧运动相比较,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 【有氧运动的好处】 有氧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心肺耐力。在运动时,由于肌肉收缩而需要大量养分和氧气,心脏的收缩次数便增加,而且每次压送出的血液量也较平常为多,同时,氧气的需求量亦增加,呼吸次数比正常为多,肺部的收张程度也较大。所以当运动持续,肌肉长时间收缩,心肺就必须努力地供应氧气分给肌肉,以及运走肌肉中的废物。而这持续性的需求,可提高心肺的耐力。当心肺耐力增加了,身体就可从事更长时间或更高强度的运动,而且较不易疲劳。 汽油的燃烧离不开氧气,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发动机的工作称为有氧运动。同样,人类在运动中也要燃烧燃料,人类的“燃料”是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人类的这些“燃料”都储存在人体的细胞中,当你运动时,就会消耗这些“燃料”以获得动力。 与发动机燃烧汽油一样,人类在燃烧“燃料”(即氧化)的时候也需要氧气助燃。人们在运动时大口地呼吸,使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泡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之中,然后随着动脉血流向全身的组织细胞中,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基本上都是有氧运动,比如,走步、慢跑、长距离慢速游泳、骑自行车、跳舞等。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锻炼心、肺等器官,能改善心血管和肺的功能。 人在利用氧气的过程中,有一个相当大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就决定了剧烈的、短时间的运动成为了无氧运动。而当你运动的时间足够长时,氧气已经溶入到细跑中,身体内的葡萄糖得到了充分的“燃烧”,从而转化为新的能量,这样的运动就是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的锻炼方法.doc

有氧运动的锻炼方法 有氧运动的锻炼方法 重训很重要,有氧也要有,但不要过量,平衡进行,才能在短期内达到你理想的体型。 为了去除覆盖在肌肉上面的脂肪,显现出肌肉的横纹和喷张的血管,你日复一日地进行着推举和拉伸训练,你还需要做一些有氧训练。 有氧运动就是你身体脂肪库的阀门,它能调节你的卡路里平衡,并提高你的健康水平和给你一个看上去更棒的身材。但它并不意味着你要花一整天的时间来进行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认知 尽管很少有研究将各种不同有氧器械的燃脂效果进行对比跑步机、固定脚踏车、爬梯机、健身车等等。 不过有一项对跑步机与脚踏车在燃脂数量上的对比研究,伯明翰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当男运动员在跑步机上练习时,比他们以同样的练习强度在脚踏车上多燃烧30%的脂肪。 尽管在其他练习器械上还无法测量燃脂效果,但你可以做出合理的推断:其他具有挑战性的直立练习动作能提供同样的练习效果。 例如健身车或登山机,它包括了你下半身和上半身的协调运动,这样就能消耗更多的氧气和燃烧更多的卡路里。 如果你能避免使用扶手,那么爬梯机或台阶机能产生相同的训练效果,当你在进行额外增肌训练的同时燃烧卡路里。 所以,作为有氧运动,直立的需要协调性的运动仍然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你也可以选择跑步机来燃烧更多的脂肪,或者使用椭圆机、登山机或爬梯机来获得一个相近的结果。

最佳减脂时间 一天中有两个时段是你做有氧运动的最佳时间早晨和负重训练之后。 在早晨,你的身体因为一夜的消耗而处于一种燃脂供能状态。在一天中的这个时间段进行有氧训练能帮助调节你身体的全天节奏(身体内部的时钟)。 它能够帮助你睡得更香、恢复得更好、更好地消除压力并且全天状态感觉良好。而且早晨要进行更系统的其他训练也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相比傍晚进行,你会发现,整体下降特别多,所以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在早晨进行是更好的。 在负重训练之后进行有氧练习,它能使你在能量水平提升更高,首先使用更大的重量和进行更高强度的训练,这能促使你比先进行有氧训练时的生长荷尔蒙分泌多3倍。它也能帮助你逐渐减少所训练部位的身体脂肪。 一项来自哥本哈根(丹麦)大学的最新研究发现,那些做单腿腿屈伸练习的训练者,他们所训练的大腿与不参加运动的大腿皮下脂肪细胞相比,前者明显增加了血液的流量和脂肪的流失。 这就意味着当你进行负重训练时,你将首先燃烧所训练区域的脂肪,并且如果接着进行有氧训练,它会使身体其他部位的多余脂肪燃烧来给身体供能,并减少脂肪储存。 衡量有氧强度 你在所选择的器械上,使用相同的训练强度来最大化地燃烧体脂。最大化地燃烧体脂发生在训练强度大约是你最大心率的70-80%上(最大心率=220-你的年龄)。 你不妨尝试一下【说话试验】,在你进行有氧运动时,当你开始变得说话困难时,那么此时你的心率应该达到了最大心率的75-80%,这是燃烧脂肪的最佳心率范围。将你训练的强度控制在你开始变得说话困难以内,并且这会使你的体脂燃烧率处于最佳状态。

第十章 有氧运动能力

第十章有氧运动能力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请把正确选项写在空内) 1、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称为()。 A 需氧量 B 氧含量 C 吸氧量 D 耗氧量 2、安静状态下的人体基础代谢率低,能量消耗少,每分钟()与每分钟需氧量处于平衡状态。 A 需氧量 B 氧含量 C 吸氧量 D 耗氧量 3、人在运动初期,运动所需的氧量和吸氧量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 A 运动后过量氧耗 B 氧亏 C 吸氧量 D 耗氧量 4、在恢复期机体并不能立即回复到安静状态,此时消耗的氧量应属于()。 A 氧亏 B运动后过量氧耗 C吸氧量 D需氧量 5、影响最大吸氧量的中央机制是()。 A 肺通气功能 B 肌肉血流量 C 血红蛋白的含量 D 心脏的泵血功能 6、影响最大吸氧量的外周机制是()。 A 肺通气功能 B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C 肺活量 D 心脏的泵血功能 7、乳酸阈反映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没有急剧堆积时的()。 A 最大吸氧量 B最大吸氧量利用率 C 氧的利用率 D 每分心输出量 8、乳酸阈反映了机体内的代谢方式由()为主的临界点或转折点。 A 无氧代谢为主过渡到有氧代谢 B糖代谢为主过渡到有氧代谢 C 无氧代谢为主过渡到糖代谢 D 有氧代谢为主过渡到无氧代谢 二、填空题 1、成年人安静时的和相同,大约每分钟250ml。 2、短距离跑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持续时间短,虽然总需氧量,但每分钟需氧量却。 3、在运动中即使吸氧量需氧量,机体出现稳定状态,在运动开始阶段也会出现。 4、最大摄氧量反映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和 的能力达到本人的极限水平。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打(×)

10种有氧运动方法

10种有氧运动方法 1.最悠闲的减肥运动--散步长距离疾步走。宜长距离行走,每日2次,每次1小时。步行速度要快些,这样可使血液内的游离脂肪酸充分燃烧,脂肪细胞不断萎缩,从而减轻体重。 2.最热辣的减肥运动--力量训练虽然一提起力量训练,人们就容易联想起丰硕的胸大肌、古铜色的肌肤、古希腊勇士或者施瓦辛格,但从本质上说,它是人类走跑跳投的基础,是我们完成每天生活、娱乐和工作任务的必要条件。很多人以为力量训练对于体重的减轻没有帮助,反而觉得力量训练是需要增加体重才能达到的。但其实力量训练的目标应该是用尽量小的体重和肌肉举起尽量大的重量。而且通过力量训练能把松散的脂肪肉练得结实点从而达到塑身的效果。 力量训练其实是充满乐趣的。你不需要懂得太多力量术语,只需要持之以地参与每周至少一次的力量训练计划。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一个训练目标,并在锻炼目标的驱动下,对颈、肩、胸、腰、臀、腿、膝、踝及手臂肌肉进行分组、分次数、分重量的循环训练。 3.最有效的减肥运动--游泳游泳运动是男女老幼都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价钱实在但效果最能快速体现,而且对心血管系统的改善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游泳后别马上进食,游泳后宜休息片刻再进食,否则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而且马上大量进食对于本来的要减肥塑身的意愿不相符所以千万不能在游泳完后马上肠胃大开哦! 4.最cool的减肥运动--有氧搏击相信很多时尚女性们对有氧搏击一点也不陌生,现在的健身中心里,有氧搏击成为女性喜爱的一个运动项目,通过出拳跳跃,肌肉收缩等的帮助令松垮的肉肉能够变得结实,消除多余脂肪,并能减压。 5.最实惠的减肥运动--跳绳跳绳相信是一项最经济实惠,而且不受场地限制的有效运动,饭后做什么运动减肥跳绳属于一种有氧运动,每跳半小时即能消耗热量400卡,如果女士们哪天吃多了,不用怕计算着消耗的热量就能轻松减肥了。 6.最优雅的减肥运动--瑜伽瑜伽的运动有多流行,相信不用小编为大家多作介绍了,瑜伽最大的作用属于能够塑出美好的身材,但是这项运动切记急进,瑜伽练习的最终目的是身(身体)、心 (思维、情绪等)、灵(感知事物的本能)三者的平衡,因此练习者不仅获得了身体的健康,还获得了心理的健康和本能的发展。就健身而言,瑜伽的作用还包括调节内分泌,治疗和辅助治疗疾病,减缓疲劳和压力等等。因此,仅仅把瑜伽认为是一种减肥运动的观点是不完全的,减肥只是练习瑜伽的目的之一。 7.最动感的减肥运动--骑单车现在社会不断提倡环保,因此骑单车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上班交通工具,当然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很适合的道路方便每天骑单车上班,但这项运动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运动,对于减小腿非常有作用。 8.最随意的减肥运动--慢跑慢跑曾经一度风靡全世界,被大家称为“有氧代谢运动之王”,女性确实需要做有氧运动来保持身型和健康,有条件的女士可以无论何时开始,都是非常有效果的,起初可以少跑一些,或隔天跑一次也可以。长期坚持下来并配合饮食均衡你用多久你就能拥有完美身材来迎接夏天来临。

有氧耐力训练运动处方

提高有氧耐力的运动处方 羊羊 运动目的: 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有氧耐力,增强体质 运动项目: 有氧慢跑、游泳、登山、自行车 运动强度: 30-45岁身体健康而未经过训练的人:心率在140-150次/min;50-60岁的健康 中年人在参加锻炼的初期,心率不应超过140次/min 运动时间: 1、身体健康且经常参加锻炼者,每次持续运动时间30-40min 2、从未参加运动锻炼或者身体虚弱者,锻炼初级阶段每次运动时间可以适当减少,当身体 适应后再逐渐增加 运动频率: 一般一周3次或者隔日一次,每周运动总时间不得低于80min 注意事项: 1、老年人要避免在22:00到8:00 这段时间进行运动,因为这段时间血液粘度增加 2、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3、掌握好呼吸节奏 4、冬天运动时要注意保暖 5、患病时要注意休息 6、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运动损伤 ①适宜运动强度范围,可用靶心率来控制:以本人最高心率的 70%—85 %的强度作为标准。 靶心率=(220-年龄)×(70%~85%)。如20岁的靶心率是140~170(次/min) ②最适宜运动心率,计算公式: 最大心率=220-年龄 心率储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 最适宜运动心率=心率储备×75% + 安静心率 姓名:刘淑华 性别:女 年龄:21岁 职业:学生 体育爱好:慢跑,羽毛球 健康检查:良好,身高1.56m,体重43公斤 病史——无 运动负荷测定:台阶实验,安静脉搏79次/min,血压 75/115mmHg,肺活量2 800ml

体能测定:力量——仰卧起坐28个/min,耐力——800m跑4分钟, 体质评定:健康状况,良;体重一般,心肺功能稍差 运动目的:通过慢跑运动和训练,能够显著的提高自身体能素质增加自身耐力,使身体机能水平提高到新的台阶。同时塑造自身身材 运动项目:羽毛球、慢跑(主要运动项目)等 运动强度:由小逐渐加大,心率在靶心率范围,即140—170次/min 运动时间:下午5点左右,每次约30min 运动密度:可运动5分钟,休息两分钟再运动,灵活变化。 运动频度:4~5次/周 注意事项: 1.不要饭后即运动。运动后不要马上洗澡、进餐。 2.最好在早上6点后、下午四五点钟运动。 3.运动后注意感觉。如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气急、食欲减退、睡眠不好或脚痛等情况,说明运动量过了。运动后五分钟脉搏频率应恢复至运动前状态。身体不适就停止运动 模板 耐力动动处方 姓名:性别年龄日期档案号 体质状况评定 身高: 164 cm 体重: 70 kg 基础代谢(BMR):1561 体制百分比33.8% 身体质量指数(BMI):肥胖度(OBD) 心功能能力(F.C): 15.6 METsF.C.属于优秀水平 你的心脏每分钟可供给全身的最大氧气量约为 3.822 L 你的心脏每分钟可以供给每公斤体重的最大氧气量约为 54.6 ml 专家建议 给据以上评定,建议如下: 运动强度: 运动能力(F.C) 15.6 METs 靶心率(THR):锻炼时心率保持在134~147 次/min,或 22~24 次/10s左右 低于这个强度,锻炼效果不佳;超过这个强度,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以外情况给身体造成损伤。 锻炼项目: 周期有氧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