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基

环氧基
环氧基

环氧基特性

亲核试剂

亲电试剂

运用电子衍射法得到了环氧基三元环在同一个平面上,其中0的电负性比C大,使0

原子周围电子云密度增加,这样一来环氧基上就形成了两个可以反应的活性中心:电子云密度较高的0原子和电子云密度较低的C原子。

同时又由于环内键角约为60°,与正常的109°比较,相当于每个键向内屈绕约24°,因

此环氧环具有很大的张力,这也是开环的潜在力。

环氧当量(或环氧值):环氧当量(或环氧值)是环氧树脂最重要的特性指标,表征树

脂分子中环氧基的含量。环氧当量是指含有1mol环氧基的环氧树脂的质量克数,以EEW表

示。而环氧值是指100g环氧树脂中环氧基的摩尔数。环氧值即每100g环氧树脂中,环氧基的数量(mol)。环氧值=100/环氧当量

(1)酸值测定:

准确称取0. 1~ 0. 5 g 的试样溶解在约50mL丙酮和无水乙醇的等体积混合液中,以

酚酞为指示剂,用0. 1mo l/L 氢氧化钾水溶液滴定至浅红色出现为终点。同法做一空白对比实验。

AV = ( V —V o ) X c X 56. 1 / m

式中:AV为样品的酸值/ (mgKOH /g);

V0为空白试验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体积/mL;

V为样品消耗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体积/mL;

m为样品质量/g ;

c为氢氧化钠的体积浓度/ (mo l/L)。

(2)环氧值测定:

其方法是:准确称量0.5~1.5g树脂置于具塞的三角烧瓶中,用移液管加入20mL的盐酸

丙酮溶液(1mL相对密度1.19的盐酸溶于40mL丙酮中),加塞摇荡,使树脂完全溶解,在阴凉处放置1小时,盐酸与环氧基作用生成了氯醇,之后加入甲基红指示剂3滴,用0.1mol/L

的NaOH溶液滴定过量的盐酸至红色褪去变成黄色时为终点。同样操作,不加树脂,做一空白试验。

化学性能:

(1)环氧基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反应

①与伯胺、仲胺反应

环氧基与酰胺的反应

酰胺(RCONH 2)上的氨基与脂肪胺相比活性要小得多,在室温下环氧基与酰胺的反应很难发生。需要有KOH、NaOH或苯二甲酸钠等强碱促进剂存在,环氧基与乙酰胺或苯甲酰胺在150 C时可发生开环加成反应。

一般用的聚酰胺在叔胺类碱性促进剂作用下,借助聚酰胺中的伯胺和仲胺与环氧化合物发生同化反应。

④与无机酸反应

CH CH2 + H2N R

V 2

R

—CH2+ HN

O

”宀…"CH—CH2—NH—R

OH

CH2—N”

X Ri n CH CH

R3N

CH —CH 2 —

I 2 Jn

O

CH一CH2 + RCOOH O CH —CH

2—OC R

OH

②与酚类反应

③与羧酸反应

CH2 CH

O

/ OH

O—P—O—CH 2 -CH \

O OH

CH 2—CH

OH

⑤与巯基反应

⑥与醇羟基反应

催化一一

_現%+HO-R —?-CH-CH.-O-R

OH

反应活性不大,常温下不加催化剂200°C稳定。

环氧基与醇类羟基(- OH)的反应,在无催化剂存在时,温度低于

会进行的。在叔胺等碱性化合物存在下,醇羟基可使环氧基开环,反应在能快速进行,继续

反应直至形成高度交联的聚醚结构。

环氧基与醇类的反应活性顺序为:伯醇>仲醇〉叔醇。以叔胺为催化剂,

环氧化合物本身的阴离子聚合反应,加入的醇类并不参加反应。

(2 )环氧树脂中羟基的反应

①与酸酐反应

②与羧酸反应

—CH + H2O

O—C—R

II

O

③与羟甲基或烷氧基反应

CH CH H3PO4

CH CH2+ HS R O 4 —CH_CH2_S——R

OH

200 C通常是不

100 C左右就

—CH + RCOOH

OH

CH—O + ROH

一 + RO-CH2-NH-C-NH

I II

o—CH2-NH-C-NH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异氰酸酯

几种重要的异氰酸酯原料2-3 1、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一般为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前者含量一般占80%。2,4TDI邻对位异氰酸酯反应性相差很大,利用这个差别,可以制备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加成物.邻对位反应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高温下(100℃以上),反应性趋于一致,TD1有较高毒性,但价钱便宜,用量最大。 2、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和TDI一样是芳香族异氰酸酯、用量也较大 3、对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l) 它虽有苯环,但属于脂肪族异氰酸酯 4、己二异氰酸酯(HDI) 是脂肪族异氰酸酯.和TDI一样,蒸气压高,毒性大. OCN-(CH2) 6-NCO (HDI) 5、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商品IPDI是顺反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IPDI的两个异氰酸酯基团的反应性是不同的,用胺为催化剂时一级异氰酸酯基比较活泼,而用有机锡为催化剂时二级异氰酸酯基比较活泼.

6、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 是一种常用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 上述多异氰酸酯中TDI和MDI是芳香族异氰酸酯,其活性比脂肪族的高得多,反应要快得多,但所得漆膜易泛黄.泛黄的原因在于有自由胺基存在,因异氰酸酯与水反应或氨酯键光解都能生成芳香胺,芳香胺受氧作用可得酣式结构,如: 当TDI三聚后,在环上的叔氮原子没有氢原子,并为环所稳定,不能裂解,环外氨酯即使分解成胺,也不能生成醌式结构,所以不易泛黄: 还有一些其他的异氰酸酯,如四甲基间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Ⅱ) 它和XDI一样是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但它的异氰酸酯和叔碳原子相连,与羟基反应较慢,与水更慢,便于使用,它比一般脂肪族异氰酸酯便宜. 另外两种是可以和烯类单体共聚的异氰酸酯(Ⅲ)和(Ⅳ): 一般(Ⅳ)比较贵,且不稳定. 多异氰酸酯作为聚氨酯涂料的一个组分有两个问题需要改进,一是活性太大,二是毒性问题.解决毒性问题的途径有三个:(1)与多元醇反应制成加成物;(2)与水反应制成缩二脲;(3)制成三聚体,其结果都是分子量增大,蒸气压降低,毒性危害减小。 异丙醇的分子式C3H3O ,分子量61.0 ,结构式(CH3)2-CHOH ,它是正丙醇CH3-CH3-CH2-CH2OH 的同分异构体。 ( 一 ) 异丙醇的制作先用 90 ~ 95% 硫酸吸收丙烯 CH3CHCH2( 从热裂石油气分出 ) ,继加水分解异丙基硫酸,再用蒸馏法蒸出异丙醇。 异丙醇的理化性质 1. 异丙醇是无色透明可燃性液体,有与乙醇、丙酮混合物相似的气味。比重 0.7851 、熔点- 88 ℃、沸点 8 2.5 ℃。 2. 异丙醇能溶于水、醇、醚、氯仿。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3.8 ~10.2%( 体积 ) 。可用於防冻剂、快干油等,更可作树脂、香精油等溶剂,在许多情况下

聚氨酯生产工艺

聚氨酯生产工艺流程 摘要: 聚氨酯(Po1yurethane, PU)的发展。1937,德国Bayer合成第一种聚氨酯热塑性塑料Durthane U40年代,制得了合成纤维贝纶U(Perlon U)。50年代,得到聚氨酯弹性体、弹性纤维和泡沫塑料。60年代,聚氨酯涂料和粘合剂等开始应用。我国聚氨酯工业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1959年上海市轻工业研究所开始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 聚氨酯是综合性能优秀的合成树脂之一。由于其合成单体品种多、反应条件温和、专一、可控、配方调整余地大及其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特点,可广泛用于人造革、涂料、黏合剂、泡沫塑料、合成纤维以及弹性体,已成为人们衣、食、住、行以及高新技术领域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其本身已经构成了一个多品种、多系列的材料家族,形成了完整的聚氨酯工业体系,这是其它树脂所不具备的。 关键词:原料规格、合成工艺、反应速率影响因素、蒸汽汽提反应单元论述 一、原料规格 聚氨酯树脂主要的原料是含异氰酸酯基(NCO)的多异氰酸酯(isocyanate)和含活泼氢的聚醚(ployether ployol )与聚酯多元醇(polyester ployol)。将以上两种基本原料进行化学改性,这种改性的多元醇中间体,可制成具有特殊工艺和特殊物理性能的聚氨酯树脂,从而增加聚氨酯品种与应用领域。除以上原料外,聚氨酯树脂产品广泛采用催化剂、交联剂、扩链剂、发泡剂等助剂,可通过聚氨酯树脂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增加品种等。 异氰酸酯 脂肪族 芳香族 脂环族 低聚物多元醇聚酯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 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 四氢呋喃聚醚多元醇 其它聚醚多元醇 其它多元醇 扩链(交联)剂胺类扩链剂 醇类扩链(交联)剂 催化剂 叔胺类催化剂 金属有机化合物 其它配合剂 阻燃剂 抗氧剂 紫外线吸收剂着色剂 增塑剂 聚氨酯原料

聚氨酯树脂

聚氨酯树脂 第一节 概 述 1937年,德国化学家Otto Bayer 及其同事用二或多异氰酸酯和多羟基化合物通过聚加成反应合成了线形、支化或交联型-聚合物,即聚氨酯,标志着聚氨酯的开发成功。其后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促进了聚氨酯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最初使用的是芳香族多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60年代以来,又陆续开发出了脂肪族多异氰酸酯。聚氨酯树脂在涂料、黏合剂及弹性体行业取得了广泛、重要的应用。据有关文献报道,在全球聚氨酯产品的消耗总量中,北美洲和欧洲占到70%左右,美国人均年消耗聚氨酯材料约5.5kg ,西欧约4.5kg 。而我国的消费水平还很低,年人均不足0.5kg ,具有极大发展空间。 聚氨酯(polyurethane)大分子主链上含有许多氨基甲酸酯基( NH C O O )。它由二(或多)异氰酸酯、 二(或多)元醇与二(或多)元胺通过逐步聚合反应生成,除了氨基甲酸酯基(简称为氨酯基, NH C O O ) 外,大分子链上还往往含有醚基( O )、酯基( C O O )、脲基( NH C O NH -)、 酰胺基( NH C O )等基团,因此大分子间很容易生成氢键。 聚氨酯是综合性能优秀的合成树脂之一。由于其合成单体品种多、反应条件温和、专一、可控、配方调整余地大及其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特点,可广泛用于涂料、黏合剂、泡沫塑料、合成纤维以及弹性体,已成为人们衣、食、住、行以及高新技术领域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其本身已经构成了一个多品种、多系列的材料家族,形成了完整的聚氨酯工业体系,这是其它树脂所不具备的。 第二节 聚氨酯化学 一、异氰酸酯的反应机理 异氰酸酯指结构中含有异氰酸酯(-NCO ,即-N==C==O )基团的化合物,其化学活性适中。一般认为异氰酸酯基团具有如下的电子共振结构: R N C O O C N R O C N R 根据异氰酸酯基团中N 、C 、O 元素的电负性排序:O(3.5)>N(3.0)>C(2.5),三者获得电子的能力是:O >N >C 。另外:—C=O 键键能为733kJ/mol,-C=N-键键能为553kJ/mol,所以碳氧键比碳氮键稳定。 因此,由于诱导效应在-N=C=O 基团中氧原子电子云密度最高,氮原子次之,碳原子最低,碳原子形成亲电中心,易受亲核试剂进攻,而氧原子形成亲核中心。当异氰酸酯与醇、酚、胺等含活性氢的亲核试剂反应时,-N=C=O 基团中的氧原子接受氢原子形成羟基,但不饱和碳原子上的羟基不稳定,经过分子内重排生成氨基甲酸酯基。反应如下: 二、异氰酸酯的反应 异氰酸酯基团具有适中的反应活性,涂料化学中常用的反应有异氰酸酯基团与羟基的反应,与水的反应,与胺基的反应,与脲的反应,以及其自聚反应等。 其中多异氰酸酯同羟基化合物的反应尤为重要,其反应条件温和,可用于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多异氰 R 1N H OR 2[R 1N C OR 2OH]R 1N H C O OR 2 C O +

异氰酸酯行业

2012年TDI、MDI等投资市场研究观点 异氰酸酯是异氰酸的各种酯的总称。若以-NCO基团的数量分类,包括单异氰酸酯 R-N=C=O和二异氰酸酯O=C=N-R-N=C=O及多异氰酸酯等。随着聚氨酯工业的高速发展,异氰酸酯成为聚氨酯树脂合成的重要原料。单异氰酸酯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可制成一系列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也用于改进塑料、织物、皮革等的防水性。二官能团及以上的异氰酸酯可用于合成一系列性能优良的聚氨酯泡沫塑料、橡胶、弹力纤维、涂料、胶粘剂、合成革、人造木材等。目前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是有: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主要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涂料、合成橡胶、绝缘漆、粘合剂等。 中国行业研究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混合型聚异氰酸酯固化剂行业投资策略及深度研究咨询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异氰酸酯行业发展方向是按照大型化和循环一体化、基地化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原则优化产业布局;按照低碳、安全、环保绿色的原则组织生产和技术进步;按照精细化、高性能化、高附加值化的原则来开发新型异氰酸酯产品。鼓励有能力的国内企业做大做强,参与国际化竞争;根据市场调研需求控制行业规模;缔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异氰酸酯行业。2015年,预计我国异氰酸酯总需求量达250万~300万吨,总产能达到398。5万吨。其中MDI产能290万吨,TDI产能99万吨,特种异氰酸酯9。5万吨,除满足国内需求外,25%以上出口到国际市场,供需相对平衡。在“十二五”期间异氰酸酯行业整体发展向好的情况下,混合型聚异氰酸酯固化剂行业同样具有广阔的前景。 混合型聚异氰酸酯固化剂行业产量集中度市场研究 目前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是有: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无色有强烈刺鼻味的液体,沸点251°C,比重1。22,遇光变黑,对皮肤、眼睛有强烈刺激作用,并可引起湿疹与支气管哮喘,主要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涂料、合成橡胶、绝缘漆、粘合剂等。根据其成分,甲苯二异氰酸酯属含氮基的有机化合物。

聚氨酯

聚氨酯 聚氨酯的工业生产主要是由多元有机异氰酸酯和各中氢给予体化合物(通常如含端羟基的多元醇化合物)反应制备。选择不同数目的官能基团和不同类型的官能基,采用不同的合成工艺,能制备出性能各异、表现形式各种各样的聚氨酯产品:泡沫塑料,弹性橡胶,油漆、涂料,合成纤维、合成皮革、胶黏剂等。应用范围从航空飞行器到工农业生产,从文体娱乐器械到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 聚氨酯化学中的最基本反应:含活泼氢的醇类化合物所含的羟基与异氰酸酯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基团。 异氰酸酯 氨基甲酸酯基团是内聚能较大的特性基团,空间体积较大,在聚合物中具有硬链段特征。而聚氨酯实际上就是由刚性基团(链段)和软链段构成的嵌段共聚物。 异氰酸酯中常见的R基的吸电子能力的基本顺序为:硝基苯基>苯基>甲苯基>苯亚甲基>烷基。 异氰酸酯与聚醇低聚物反应:1 异氰酸基>羟基,端基为异氰酸基,主要用于PU弹性体、黏合剂、涂料以及二步法合成PU泡沫塑料等; 2 异氰酸基=羟基,主要用于泡沫塑料和热塑性聚氨酯材料制备; 3 异氰酸基<羟基,端基为羟基,使用情况较少,主要用于便于贮存的生胶、黏合剂和某些中间体的制备。 小分子醇类主要用作扩链剂、反应润滑剂等参与反应并生成氨基甲酸酯基团。 异氰酸酯与苯酚反应的过程可逆,利用这种可逆反应制备封闭型异氰酸酯衍生物从而应用于单组份聚氨酯黏合剂、涂料、弹性体等产品的合成中。 异氰酸酯与水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水因此被用作为最廉价的化学发泡剂,但该反应放热量大且会产生脲基。 异氰酸酯与羧酸反应的反应活性较低,远低于伯醇或水与异氰酸酯间的反应活性,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很少能参与反应。 异氰酸酯与胺的反应,胺类化合物大多都呈现一定的碱性,反应速度远快于异氰酸基与羟基的反应速度,即胺类化合物与异氰酸酯的反应速度要比其他含活泼氢化合物高得多。 异氰酸酯与脲基、胺酯基等的反应,能在生成的聚合物中提供一定支链结构,改善了聚氨酯制品的力学性能。 异氰酸酯的自聚反应,异氰酸酯二聚体的生成反应仅局限于芳香族异氰酸酯,而异氰酸酯三聚体在芳香族和脂肪族异氰酸酯中都可以由反应制备。三聚体的碳氮原子六节环结构热稳定性好,使得聚氨酯具备更好的耐热性能,可用于硬质泡沫塑料的制备。 异氰酸酯的自缩聚反应,二异氰酸酯在加热和有机磷催化剂的存在下发生自缩聚反应生成碳化二亚胺,可用于制备抗水解稳定剂;制备液化MDI;提高聚氨酯材料的耐水解能力。 在聚氨酯工业中主要使用的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异氰酸基的有机二异氰酸酯和有机多异氰酸酯。按分子结构:芳香族异氰酸酯、脂肪族异氰酸酯和脂环族多异氰酸酯。按功能特点:通用型多异氰酸酯、非黄变型多异氰酸酯、“无机”元素型多异氰酸酯及异氰酸酯三聚体衍生物、屏蔽型异氰酸酯衍生物等。 通用型有机异氰酸酯主要有TDI、MDI和多苯基甲烷多异氰酸酯(PAPI)等,制备工艺成熟,但存在光照黄变的缺点。 聚氨酯黄变机理:芳香族异氰酸酯形成的芳香族胺酯键受紫外线照射后分解生成芳胺并与苯环产生共振重排,生成共轭醌式结构的生色团。

异氰酸酯的其它反应

异氰酸酯的其它反应 2.1.9.1 异氰酸酯与羧酸的反应 异氰酸酯与羧酸反应,先生成热稳定性差的羧酸酐,然后分解,生成酰胺和二氧化碳(如下式)。COOH与NCO的反应活性比OH低得多。 这类反应比较少见,不过在含-COOH的聚酯体系或含侧羧基的离聚体体系,过量的异氰酸酯可与羧基反应。 芳香族异氰酸酯与羧酸反应,主要生成酸酐、脲和二氧化碳: 2ArNCO+2R-COOH→ArNHCONHAr+RCOOCOR+CO2 2.1.9.2 异氰酸酯与环氧树脂的反应 异氰酸酯与环氧基团在胺类催化剂的存在下生成含噁唑烷酮(oxazolidone)环的化合物(见下式)。噁唑烷酮环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含噁唑烷酮基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的耐热性。 二异氰酸酯与二环氧化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竹成聚噁唑烷酮;含羟基的环氧树脂。如低环氧值的双酚A环氧树脂与二异氰酸酯(含端NCO预聚体)生成聚氨酯-噁唑烷酮;在过量多异氰酸酯、环氧树脂及三聚催化剂的存在下,可生成聚氨酯-噁唑烷酮-异氰脲酸酯聚合物,这些反应可用于制造耐高温硬质聚氨酯。 2.1.9.3 异氰酸酯与羧酸酐的反应 异氰酸酯基与酸酐反应,生成具有较高耐热性的酰亚胺环,二异氰酸酯能与二羧酐反应生成耐热性高的聚酰亚胺。酰亚胺基的耐热性与异氰脲酸酯相当: 异氰酸酯还可以与许多化合物反应,例如:与氰酸反应可生成亚氨乙内酰脲,继而再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得聚乙内酰脲:异氰酸酯与氨基酸或与其有关酯反应可合成出乙内酰脲。若再与异氰酸酯反应,可制得聚乙内酰脲;与氨反应生成单取

代脲,并可继续反应;与肼(联氨)反应生成二脲(见下式);还可与硫醇、卤化氢等反应;等等。 RNCO+NH3→RNHCONH2 RNCO+RNHCONH2→RNHCONHCONHR RNCO+NH2-NH2→RNHCONHNHCONHR RNCO+R′SH→RNHCOSR′

聚氨酯的化学原理

聚氨酯的化学原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聚氨酯的化学原理 聚氨酯实际上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异氰酸酯与含活性氢化合物生成的加聚物。因此,聚氨酯胶粘剂在制备与固化过程式中,都要发生异氰酸酯与活化氢化合物的反应,所以聚氨酯化学是异氰酸酯的反应为基本原理。 一)、异氰酸酯的化学反应 1、异氰酸酯与羟基的反应 异氰酸酯能与醇、多元醇、聚醚、聚酯等含羟基化合物的活性氢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这类反应是聚氨酯胶粘剂合成与固化的基本反应。在些类反应中空间位阻对反应影响很大,异氰酸酯与伯羟基的反应十分迅速,比仲羟基快3倍,比叔羟基快200倍。 2、异氰酸酯与水的反应。 异氰酸酯与水的反应首先生成不稳定的氨基甲酸,然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胺。如果异氰酸酯过量,可继续反应生成取代脲反应如下: R—NCO+H2O→R—NHCOOH→R—NH2+CO2 R—NCO+RNH2→R—NHCONH—R 单组分湿固化型聚氨酯胶粘剂就是利用上述反应进行固化,而对于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在潮湿环境中粘接,胶层容易产生气泡,粘接强度可降低10%~20% 3、异氰酸酯与胺基的反应

异氰酸酯与胺基的反应生成脲,由于伯胺反应活性太大,在聚氨酯胶粘剂中常用活性较小的芳香二胺如MOCA等,作为异氰酸酯基封端预聚体的固化剂。4、异氰酸酯与羧基的反应 异氰酸酯与羧基的反应的活性低于伯羟基或水,首先反应生成酸酐,然后分解成酰胺和二氧化碳这对粘接不利。若在异氰酸酯和羧酸二者之中仅其一是芳香族的它们在室温下反应时则主要生成酸酐、脲和二氧化碳。 5、异氰酸酯与脲的反应。 异氰酸酯与取代脲的反应生成缩二脲聚氨酯胶粘剂在较高温度(>1000C)下可产生支化或交联、能提高粘接强度。 6、异氰酸酯与酚的反应。 异氰酸酯与酚的反应要比与羟基的反应迟缓,即使在50~700C下其反应速度也很慢。然而可用叔胺或氯化铝催化反应速度。为个反应有催化剂存在且较高温度下为可逆反应,可用于制备封闭型异氰酸酯胶粘剂。 7、异氰酸酯与酰胺的反应 异氰酸酯与酰胺的反应活性很低,仅在1000C时才有一定的反应速度,并且生成酰基脲。 8、异氰酸酯与氨基甲酸酯的反应

异氰酸酯胶粘剂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

异氰酸酯胶粘剂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 目前,木材加工行业仍主要使用传统的甲醛系列胶粘剂,这己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原料体系的胶接要求。伴随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加强,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开发和使用无公害的高效木材加工用合成树脂胶粘剂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异氰酸酯胶粘剂中不含有甲醛类有害物质且其分子设计灵活,从化学结构和原料组合出发,可实现异氰酸酯树脂不同的使用性能,在众多领域被广泛应用。 异氰酸酯胶粘剂是由分子链中含有异氰酸基(-NCO)及少量氨酯基(-NHCOO),具有很高极性和活泼性的一类胶粘剂。1848年Wurtz首先用硫酸二乙酯和氰酸钾合成异氰酸酯。19世纪Hofmann和Curtius等著名的化学家都对其性质进行过研究。1869年Gentier初步确定了异氰酸酯的结构。1940年德国法本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异氰酸酯具有特殊的胶接性能。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将4,4一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应用于战车的履带胶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拜尔公司开发了DesmodurR系列的多异氰酸酯和Desmocoll系列的端羟基聚酯多元醇,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异氰酸酯胶粘剂开发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至今己成为一个品种繁多、应用广泛的行业。1951年Deppe首先将异氰酸酯胶粘剂应用在刨花板的制备上。1973年美国Ellingson Lumber公司试制了用于室外的两面贴单板的MDI刨花板。Wilson J.B和富田文一郎分别对异氰酸酯胶粘剂制造人造板的胶合强度、湿强度、粘弹性等性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随着异氰酸酯胶粘剂的优点逐渐被发现,其在木材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国已经开发出刨花板用异氰酸酯树脂胶粘剂;人造板用可乳化异氰酸酯树脂胶粘剂;胶接木材用异氰酸酯树脂胶粘剂等系列产品。国内的其它科研工作者也对异氰酸酯胶粘剂在木材中的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北华大学时君友等人将玉米淀粉的酚化产物处理成乳液,在一定酸碱度条件下,与无毒无公害的合成橡胶胶乳共聚制成API胶的主剂,将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封闭处理后,作为API胶的固化剂,制成双组分无醛耐水的API胶。用该胶压制的三层复合实木地板、机拼细木工板、胶合板及集成材等胶合制品,其理化性能指标完全达到有关标准要求。东北林业大学艾军等人1311用荧光显微技术和Dsc分析方法研究了人造板用异氰酸酯胶粘剂牢固的化学胶接,尤其用于农作物秸杆(麦草、稻草)的胶接可得到符合我国木质A类优等品标准的刨花板。唐朝发等人研究了低成本水

聚氨酯化学反应

异氰酸酯的化学反应 异氰酸酯与OH的反应 RNCO + R′OH →RNHCOOR′ 这个反应属于二级反应,反应速度随着羟基含量而变化,不随异氰酸酯浓度而改变。 异氰酸酯与羟基的摩尔比,一般称异氰酸酯指数,R值。 R值>1,端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对二异氰酸酯和二元醇而言,R 值大于2,体系中含有未反应的游离异氰酸酯,此时称之为半预聚体或改性异氰酸酯。 例:各类弹性体预聚体、跑道铺地胶、聚氨酯密封胶等 R值<1,端OH封端的预聚体。大多聚氨酯胶黏剂的主剂及聚氨酯弹性体生胶。 例:软包装复合胶、聚氨酯油墨连结料、PU革的浆料、磁带胶、鞋胶等 R值=1,理论上生成分子量无穷大的高聚物,实际上由于水分、杂质等影响不可能。R值越靠近1,分子量越大,体系粘度越大。 异氰酸酯与水的反应 2RNCO + H2O →RNHCONHR + CO2↑ 1个水分子与2个NCO基团反应得到取代脲,水可以看做一种扩链剂或固化剂。这点对聚氨酯的生产及储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原材料和产品都需要严格控制水分含量。 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可用在聚氨酯泡沫的生产中,还有湿固化的聚氨酯胶黏剂和涂料。 异氰酸酯与胺基的反应 RNCO + R′NH2→RNHCONHR′ RNCO + R′NHR〞→RNHCONR′R〞 脂肪族伯胺反应速度太快,一般很少用。脂肪族仲胺和芳香族伯胺反应速度稍慢,常用来固化NCO封端的预聚体。 MOCA、E-300、unilink4200等 不同活性氢与异氰酸酯的反应活性

理论上,异氰酸酯可以和所有可以提供活性氢的化合物反应,属亲核反应。在含活性氢的化合物中,亲核中心的电子云密度越大,其电负性越强,它与异氰酸酯反应活性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异氰酸酯法在聚氨酯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J B i om ed Eng 1999 16(增刊) 92~93 异氰酸酯法在聚氨酯表面接枝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I mm obol i za ti on of PHE M A on Polyetherurethane by isocyana tes 王琴梅 潘仕荣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工心研究室,广州 510080) 摘要 通过异氰酸酯法在聚氨酯(PU)片表面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 E M A),以得到一种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优良的血液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用固-液接触角分析所得样品表面性质,并进行血小板粘附实验。结果表明:与PU相比,在PU表面接枝PH E M A后其表面亲水性增加,粘附的血小板数量减少,变形也小。 关键词 聚氨酯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血液相容性 1 实验方法 (1)制备PU—PH E M A膜。包括PH E M A 合成,PU表面活化反应PU—PH E M A接枝反应[1]; (2)各样品表面的接触角测定; (3)血小板粘附实验[2]。 2 结果与讨论 211 接枝过程 嵌段聚醚型聚氨酯Pallethane2263含有2(2 O2CO2N H2)2基团,其中的2N H2可和TD I中的2 N CO起反应,生成带有2N CO基团的PU2 N CO。化学滴定法分析表面2N CO的浓度是2119×10-6mo l c m2。PH E M A中的2OH再和PU2N CO上的2N CO起反应生成PU2PH E M A。称重法测定接枝率。接枝率定义为: %(接枝)=(W1-W0) W0×100% 其中:W0为初始膜的重量;W1为接枝聚合物的重量。 当PH E M A的分子量为4000(PH E M A1)和8000(PH E M A2)时,接枝率基本相同,分别是718%和715%;分子量为12000(PH E M A3)时,接枝率较低,是413%。可能是因为PH E M A 分子量变大,空间位阻效应增加,大分子之间反应更困难,故接枝率稍低。 212 接触角的测定 不同材料对应于不同溶剂的接触角有以及由接触角推算出来的临界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及其色散力和极性力分量[3]。由表1、2可知,接枝了PH E M A后,材料表面的接触角都有所降低,Χc增加,Χd s基本不变,Χp s、Χs变大。这是由于接枝了PH E M A后,材料表面的2OH含量增加,材料的亲水性增加,极性增大。 表1 不同聚合物样品表面接触角测定结果样品 PU PU 2 PH E M A1 PU2 PH E M A2 PU2 PH E M A3参照液接触角(Η) 水80.0 75.273.472.7丙三醇70.0 67.565.563.8甲酰胺55.6 55.253.953.2乙二醇53.1 49.548.640.4乙二醇苯醚52.4 35.037.836.4磷酸三甲苯酯34.7 29.127.524.5液体石蜡30.8 22.821.614.4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讲解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是一种不使用异氰酸酯为原料而合成的开创性的聚氨酯(英文名NonisocyanatePolyurethane,简称NIPU)。NIPU具有与传统聚氨酯不同的结构与性能,弥补了传统聚氨酯中的弱键结构。其耐化学性、耐水解性以及抗渗透性均较为优异,而且制备过程中不使用高毒性和湿敏性物质的多异氰酸酯,不会因产生气泡而使材料形成结构缺陷,给原料的施工与储存带来了方便。进入二十一世纪,NIPU开始发展。美国一直处于非异氰酸酯聚氨酯领域研发生产的领先地位。据报道,2001年Eurotech公司已就混杂型非异氰酸酯聚氨酯(HNIPU)签订了“合作技术开发协议”,并且不断的研发出新的产品。相关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发展比较迅猛,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正在逐步实现工业化,广泛地应用于涂料、弹性体、胶粘剂等行业。该领域的研究也成为我国的重要课题。据国内先进NIPU生产商天旭东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工程师表示,我国至少4-5年前也开始着手与NIPU领域的研究,在某些领域已走在国际非异氰酸酯聚氨酯行业的前 列。据了解,NIPU产品的原料不采用传统的多元醇和异氰酸酯,而采用由二氧化碳合成的无毒的环碳酸脂。因此,NIPU整个生产工艺过程相较于传统生产过程而言无毒环保。国内生产商表示,非异氰酸酯聚氨酯材料的价格与传统聚氨酯价格相差无几,性能却比传统聚氨酯优越,能够用于传统聚氨酯广泛应用的涂料、抗裂复合材料、耐化学涂层、以及密封剂等等领 域。天旭东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表示,虽然目前公司产品仍主要用于内销,但外销也具有很大优势。国外欧美等一些国家已经采取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某些领域禁用异氰酸酯,因此,NIPU的市场前景较好。欧洲市场正在逐渐向保温材料和包装工业禁用异氰酸酯过渡,将要求使用非异氰酸酯材料。据报,Eurotech公司高性能材料部总经理TedGrochowski曾表示,HNIPU泡沫将是潜在的非泡沫HNIPU市场的2倍左右。国内生产商也表示,非异氰酸酯聚氨酯逐步代替传统聚氨酯是聚氨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异氰酸酯

异氰酸酯 主要异氰酸酯 TDI 甲苯二异氰酸酯 应用:软质PU泡沫塑料、涂料、弹性体、胶粘剂、密封胶。 生产厂商:河北沧州大化、甘肃银光化学工业公司、山西太原蓝星化工有限公司、Bayer、BASF、Lyondell、Dow、日本三井武田、韩国精细化工公司(KFC)、韩国东方化学公司(OCT)、NPU、匈牙利Borsodchem公司、Rhodia、波兰Aaklady、美国Rubicon、印度NARMADA石油化工公司、印度Hindustan无机公司。 MDI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应用:纯MDI用于生产热塑性PU弹性体、氨纶、PU革浆料、鞋用胶粘剂、也用于微孔PU弹性材料(鞋底、实心轮胎、自结皮泡沫、汽车保险杠、内饰件)、浇注型PU弹性体;不纯的MDI用于各类PU弹性制品、胶粘剂、涂料、汽车部件、内饰件的生产,可替代TDI用于PU软泡。 生产厂商:Bayer、Dow、Huntsman、BASF、山东烟台万华、日本三井武田、NPU、韩国锦湖三井。 IPDI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应用:耐光耐候PU涂料、耐磨耐水解PU弹性体、不黄变微孔PU泡沫塑料。 生产厂商:Degussa、Rhodia、Bayer。 HDI 己二异氰酸酯 应用:制成的PU弹性体硬度和强度都不太高,柔韧性好。非黄变PU涂料、涂层、PU革。 生产厂商:Bayer、Degussa、NPU、日本三井武田、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Rhodia、法国Rhone‐Poulenc。 H12MDI 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应用:适合生产具有优异光稳定性、耐候性和机械性能的PU材料,适合于生产PU弹性体、水性PU、织物涂层和UV固话PU‐丙烯酸涂料、除了优异的力学性能H12MDI还赋予制品杰出的耐水解性和耐化学品性能。生产厂商:Bayer、Degussa NDI 萘二异氰酸酯 应用:NDI是高熔点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具有刚性芳香族萘环结构,用于制造高弹性和高硬度的PU弹性体。用NDI制成的浇注型弹性体具有优异的动态特征和耐磨性,可用于高动态载荷和耐热场合。NDI基微孔PU 弹性体制品在动态载荷下,内生热低,永久变形小,能保持良好刚性,用于汽车减震缓冲部件。 生产厂商:Bayer、日本三井武田 PPDI 对苯二异氰酸酯 应用:特殊浇注型基热塑性PU弹性体。湿热环境、油性环境使用的部件,需耐磨、耐撕裂的场合、动力驱 动重复运动的部件,如密封圈和密封垫、水泵皮线、油田设备材料、动力联轴节、传送带、减震器、辊基 承载轮等。 生产厂商:Dupont、 CHDI 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 应用:有优异的高温动态力学性能、光和色稳定性、耐溶剂性和耐磨性乙基耐水解性能。制的的弹性体适 电话:021‐51078280 https://www.360docs.net/doc/db1963919.html,

不同异氰酸酯含量对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影响

不同异氰酸酯含量对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影响 摘要:由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酯多元醇(JW218,Mn=2000)、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1,4-丁二醇(BDO)反应,然后用三乙胺(TEA)中和,制备水性聚氨酯,采用FTIR、TG、GPC等来表征。研究了n (TDI)/ n (MDI)比值对水性聚氨酯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异氰酸酯;水性聚氨酯;结构;性能 1 引言 近10年来,保护地球环境的舆论压力与日俱增,一些发达国家制定了消防法规及溶剂法规[1]。水性聚氨酯以水为介质,具有不燃、气味小、不污染环境、节能、操作加工方便等优点,这些因素促使世界各国聚氨酯材料研究人员花费相当大的精力进行水性聚氨酯的开发[2]。 国内水性聚氨配乳液的研究起步较晚,70年代后期才开始,发展也比较缓慢,所用的原料大多数是聚醚型、TDI芳香族型,但制品性能不高,特别是力学性能和耐水性,对聚酯型、MDI型的水性聚氨酯研究较少[3]。本实验固定了硬段含量为40wt%、DMPA含量为6.5wt%、n(NCO)/n(OH)值为1.0,中和度为1.0,选择用了MDI、TDI为异氰酸酯组分,研究了n(TDI)/n(MDI)不同异氰酸酯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2 实验部分 2.1 原料 聚酯多元醇(JW-218、Mn=2000) 工业品,无锡市新鑫聚氨酯有限公司;,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工业品,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甲苯二异氰酸酯聚(TDI),工业品,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二羟甲基丙酸(DMPA),工业品,广州正负有限公司;1,4一丁二醇(BDO),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丙酮(AC),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三乙胺(TEA),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BBTDL),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 DMPA在120℃下真空干燥2h后放入干燥器里自然冷却备用,BDO经过120℃减压蒸馏4h。将4A分子筛放入TEA和丙酮中24h 后备用。 2.2 合成配方 2.3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在带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计量好的聚酯多元醇,在80℃、0.09MP下脱去聚酯多元醇中的水分,然后降温至50℃加入计量好的MDI、TDI和BBTDL,混合均匀后逐渐升温至70℃,在0.09MP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将预聚体降温至45℃,视粘度的大小可加入适量的丙酮,加入BDO反应,然后加入TEA 中和。将计量好的蒸馏水加入到聚氨酯预聚体中,同时高速搅拌30 min 后,将乳液在40℃、0.09MP下减压蒸馏脱去丙酮,得到聚氨酯水分散体。 2.4 涂膜的制备 将制得的乳液于聚四氟乙烯板上流延成膜,室温风干后,放人烘箱中于60~80℃下烘4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自然冷却备用。 2.5 分析测试 2.5.1 乳液平均粒径的测定 用NANO ZSZEN3600型纳米粒度仪(英国马尔文仪器有限公司)测试乳液

异氰酸酯胶(PMDI)

异氰酸酯胶(PMDI) 异氰酸酯胶粘剂开发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至今己成为一个品种繁多、应用广泛的行业。1951年Deppe首先将异氰酸酯胶粘剂应用在刨花板的制备上。1973年美国Ellingson Lumber公司试制了用于室外的两面贴单板的MDI刨花板。Wilson J.B 和富田文一郎分别对异氰酸酯胶粘剂制造人造板的胶合强度、湿强度、粘弹性等性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随着异氰酸酯胶粘剂的优点逐渐被发现,其在木材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国已经开发出刨花板用异氰酸酯树脂胶粘剂;人造板用可乳化异氰酸酯树脂胶粘剂;胶接木材用异氰酸酯树脂胶粘剂等系列产品。国内的其它科研工作者也对异氰酸酯胶粘剂在木材中的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北华大学时君友等人将玉米淀粉的酚化产物处理成乳液,在一定酸碱度条件下,与无毒无公害的合成橡胶胶乳共聚制成API胶的主剂,将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封闭处理后,作为API胶的固化剂,制成双组分无醛耐水的API胶。用该胶压制的三层复合实木地板、机拼细木工板、胶合板及集成材等胶合制品,其理化性能指标完全达到有关标准要求。东北林业大学艾军等人1311用荧光显微技术和Dsc分析方法研究了人造板用异氰酸酯胶粘剂牢固的化学胶接,尤其用于农作物秸杆(麦草、稻草)的胶接可得到符合我国木质A类优等品标准的刨花板。唐朝发等人研究了低成本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粘剂,将交联剂所用异氰酸酯用低温亚硫酸氢钠法进行封闭处理,使-NCO封闭率达到50%以上,同时加入一定量的DBP结果表明低成本API胶粘剂能够适应胶合板、细木工板的生产要求,所生产出的胶合板、细木工板性能满足国标要求。徐信武等研究了改性异氰酸酯对于稻草刨花板性能的影响。当密度超过0.75g/cm3时,稻草刨花板抗弯性能达到美国ASTM A208.1标准中M3级木质刨花板的要求。目前研究者们正在研究新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树脂,干式复合用聚氨酯胶粘剂的研制,反应型阻燃聚氨酯改性酚醛胶粘剂,水基型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系列胶粘剂等。 目前异氰酸酯胶粘剂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粘剂(API);异氰酸酯预聚体胶粘剂;异氰酸酯共混复合胶粘剂、最常见的是异氰酸酯与脲醛树脂、单宁等的共混、多异氰酸酯单体直接做为胶粘剂使用,其中以水性高分子一异氰酸酯胶粘剂(API)、异氰酸酯预聚体胶粘剂应用最为广泛。 (l)、水性高分子一异氰酸酯胶粘剂(API)水性高分子一异氰酸酯胶粘剂(API)是以水溶性高分子(通常为醋酸乙烯酯乳液:PVAc),乳液(通常为苯乙烯一丁二烯胶乳:SBR,聚丙烯酸酚乳液,乙酸乙酯一乙烯共聚乳液:EVA等),填料(通常为碳酸钙粉末:CaCO3)为主要成分的主剂,和多官能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通常为P-MDI)为主要成分的交联剂所构成。两者混合产生的三维交联使其胶接耐水性大为提高,因此可将其作为高耐水性木材胶粘剂使用。API 胶粘剂在我国的应用开发较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有生产厂家将其用于拼板胶的

异氰酸酯化学结构

异氰酸酯化学结构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几种重要的异氰酸酯原料2-3 1、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一般为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前者含量一般占80%。2,4TDI邻对位异氰酸酯反应性相差很大,利用这个差别,可以制备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加成物.邻对位反应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高温下(100℃以上),反应性趋于一致,TD1有较高毒性,但价钱便宜,用量最大。2、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和TDI一样是芳香族异氰酸酯、用量也较大 3、对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l) 它虽有苯环,但属于脂肪族异氰酸酯 4、己二异氰酸酯(HDI) 是脂肪族异氰酸酯.和TDI一样,蒸气压高,毒性大. OCN-(CH 2) 6 -NCO (HDI) 5、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商品IPDI是顺反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IPDI的两个异氰酸酯基团的反应性是不同的,用胺为催化剂时一级异氰酸酯基比较活泼,而用有机锡为催化剂时二级异氰酸酯基比较活泼. 6、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 12 MDI) 是一种常用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

上述多异氰酸酯中TDI和MDI是芳香族异氰酸酯,其活性比脂肪族的高得多,反应要快得多,但所得漆膜易泛黄.泛黄的原因在于有自由胺基存在,因异氰酸酯与水反应或氨酯键光解都能生成芳香胺,芳香胺受氧作用可得酣式结构,如: 当TDI三聚后,在环上的叔氮原子没有氢原子,并为环所稳定,不能裂解,环外氨酯即使分解成胺,也不能生成醌式结构,所以不易泛黄:还有一些其他的异氰酸酯,如四甲基间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Ⅱ) 它和XDI一样是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但它的异氰酸酯和叔碳原子相连,与羟基反应较慢,与水更慢,便于使用,它比一般脂肪族异氰酸酯便宜.另外两种是可以和烯类单体共聚的异氰酸酯(Ⅲ)和(Ⅳ): 一般(Ⅳ)比较贵,且不稳定. 多异氰酸酯作为聚氨酯涂料的一个组分有两个问题需要改进,一是活性太大,二是毒性问题.解决毒性问题的途径有三个:(1)与多元醇反应制成加成物;(2)与水反应制成缩二脲;(3)制成三聚体,其结果都是分子量增大,蒸气压降低,毒性危害减小。 异丙醇的分子式 C3H3O ,分子量,结构式(CH3)2-CHOH ,它是正丙醇 CH3-CH3-CH2-CH2OH 的同分异构体。 ( 一 ) 异丙醇的制作先用 90 ~ 95% 硫酸吸收丙烯 CH3CHCH2( 从热裂石油气分出 ) ,继加水分解异丙基硫酸,再用蒸馏法蒸出异丙醇。 异丙醇的理化性质 1. 异丙醇是无色透明可燃性液体,有与乙醇、丙酮混合物相似的气味。比重、熔点- 88 ℃、沸点℃。 2. 异丙醇能溶于水、醇、醚、氯仿。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 体积 ) 。可用於防冻剂、快干油等,更可作树脂、香精油等溶剂,在许多情况下可代替乙醇使用。也可用作涂料,松香水,混合脂等方面;无色透明;纯天然产品。 PS 聚苯乙烯化学和物理特性大多数商业用的PS都是透明的、非晶体材料。PS具有非常好的几何稳定性、热稳定性、光学透过特性、电绝缘特性以及很微小的吸湿倾向。它能够抵抗水、稀释的无机酸,但能够被强氧化酸如浓硫酸所腐蚀,并且能够在一些有机溶剂中膨胀变形。典型的收缩率在~%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