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剪窗花教案

中班音乐剪窗花教案
中班音乐剪窗花教案

中班音乐剪窗花教案 中班音乐剪窗花教案 篇一:中班社会活动《窗花》教学设计 中班社会活动《窗花》教学设计 中班社会活动《窗花》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班里正在进行“迎新年”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在装饰自己班的活动室前参观了大班活动 室,对大班活动室的窗花产生了兴趣。 b5E2RGbCAP 窗花在国的迎新年习俗中代表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决定将这一幼儿感兴趣而又不太熟 悉的内容纳入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并初步学习表达美。 p1EanqFDPw 在欣赏感知的过程中,以屏风窗花导入活动,让孩子初步感知窗花,体会红色窗花所蕴 含的意义。然后,让幼儿欣赏各种特殊的艺术窗花,让幼儿说一说、猜一猜、动一动,使幼 儿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中。接着,让幼儿欣赏窗花艺人的作品,初步了解窗花的制作过程, 使幼儿对窗花艺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萌发制作窗花的愿望。 DXDiTa9E3d 整个活动以情感为主线,不仅使幼儿感受了窗花的美,对窗花这种民间艺术有了初步的 了解,还促使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美,形成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RTCrpUDGiT 目标: 1(欣赏、感知各种各样的窗花,了解窗花的多样性。 2(乐意表达对窗花的理解,体验人们贴窗花迎新年的传统过节方式。 准备: 1(物质准备: (1)各种镜框窗花(如十二生肖、放生桥、福字、老鼠、鱼、菊花等),贴在屏风上的教师 剪的窗花若干,磁性板上的窗花(用卡纸做一个窗框,贴上“年年有余”与“福”字窗花,以 红丝绒布遮掩,两边悬挂红色鞭炮,渲染喜庆氛围),“窗花世界”背景图(贴上十二生肖、 放生桥、公园等剪纸图)。 5PCzVD7HxA (2)《敲锣打鼓迎新年》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3)自摄陈爷爷剪纸的录像片段,剪刀,练习纸。 2(经验准备: 参观大班活动室,欣赏苏绣,认识“福”字。 过程: 一、初识窗花 1(马上就要过年了,老师剪了许多窗花,们打开窗户看一看吧。(出示屏风窗花让幼儿欣 赏。) 2(这些窗花是什么图案?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幼儿欣赏窗花。)
1/9

3(为什么窗花都是红红的呀?(红红的窗花能给们带来喜气和好运,所以过年时们用红红 的窗花迎接新年。) 4(你在哪里也看到过窗花? 二、欣赏艺术窗花 1(欣赏“老鼠”窗花。 (出示“老鼠”窗花)这张窗花讲了什么事?你看了觉得怎么样?(五只老鼠在敲锣打鼓放鞭 炮。) 2(欣赏“年年有余”窗花。 (1)有张窗花是老师送给大家的一份新年祝福,祝大家年年有余。你们猜猜是哪一张?(教 师出示“年年有余”窗花与两张“福”字窗花,让幼儿猜测哪张是“年年有余”窗花。)
jLBHrnAILg
(2)你怎么猜出来的? (3)好多好多鱼儿在一起,快快乐乐,美美满满,就表示年年有余。们一起来说说这句好 听的话。 3(欣赏“福”字窗花。 (1)这张窗花是一个字,你们认识吗? (2)一个“福”字代表什么意思呢? 4(欣赏其他类型的窗花。 (1)想不想看更多的窗花?老师带你们到“窗花世界”去走一走。看一看。 (2)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窗花世界”,让幼儿自由观赏交流,特别引导幼儿关注窗花“十 二生肖”与“放生桥”的艺术美。 xHAQX74J0X 三、认识窗花艺人陈爷爷 1(你们知道这么多窗花是谁剪出来的吗?是们朱家角一位很有名的陈爷爷剪的,他在全国 剪窗花比赛中还得过金奖呢~陈爷爷本 LDAYtRyKfE 来要来幼儿园教大家剪窗花的,可是不巧,陈爷爷生病住院了。不过老师拍了一段录 像,让们来认识一下这位了不起的陈爷爷。 Zzz6ZB2Ltk 2(幼儿观看录像,教师引导幼儿关注陈爷爷剪窗花的过程,让幼儿感知窗花的美,激发 幼儿学剪窗花的愿望。 四、学剪窗花 1(一张普通的纸在陈爷爷的手里很快就变成了一张美丽的窗花。陈爷爷是怎么剪窗花的? 他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他剪窗花的时候动作、神态是怎么样的? dvzfvkwMI1 2(快过年了,老师也想请大家用窗花把们班的活动室打扮一下。们一起来剪窗花,好吗? 3(今天是们第一次剪窗花,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剪窗花的纸,你们只要沿着上面的 花纹剪,一会儿就会变出美丽的窗花。 rqyn14ZNXI 4(幼儿操作。 (1)教师提出要求: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剪下的纸屑先放在桌上,活动结束后再整理。 (2)幼儿剪完后,师幼一起用剪纸作品装扮活动室。 延伸活动:
2/9

1(区角中投放剪窗花的纸样及手工纸,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学剪窗花。 2(布置窗花垂帘,让幼儿欣赏、感知窗花对称、镂空的特点,体验热闹、喜庆的节日气 氛。 反思: “窗花”是“快乐的新年”主题活动背景下的一次集体教学活 动。它具有以下特点:其一,从审美目标出发,引导幼儿感知窗花的色彩美、图案美、寓 意美,是一次美的熏陶与教育。其二,从当地人文资源出发,帮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激 发幼儿对民间艺人的敬佩之情及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其三,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引 导幼儿充分观察、体验,激发幼儿对新年的企盼之情。 EmxvxOtOco 同时,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实践:一、精挑窗花式样,力求创造丰富而兼具艺术美的“窗花 世界”,引导幼儿欣赏屏风上的窗花、镜框里的窗花、墙面上的“窗花世界”,层层拓展, 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感知、发现窗花独特的艺术美。二、巧妙利用视频材料,使幼儿掌握 制作窗花的要领,萌发制作的愿望与兴趣。三、在活动的最后环节,提供了制作窗花的轮廓 图,给初次剪窗花 SixE2yXPq5 的幼儿以有力的支持,有助于幼儿获得成功。 篇二: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教案:窗花 设计意图: 班里正在进行“迎新年”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在装饰自己班的活动室前参观了大班活动 室,对大班活动室的窗花产生了兴趣。 6ewMyirQFL 窗花在我国的迎新年习俗中代表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我决定将这一幼儿感兴趣而又不 太熟悉的内容纳入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并初步学习表达美。 kavU42VRUs 在欣赏感知的过程中,我以屏风窗花导入活动,让孩子初步感知窗花,体会红色窗花所 蕴含的意义。然后,我让幼儿欣赏各种 y6v3ALoS89 特殊的艺术窗花,让幼儿说一说、猜一猜、动一动,使幼儿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中。接 着,我让幼儿欣赏窗花艺人的作品,初步了解窗花的制作过程,使幼儿对窗花艺人产生敬佩 之情,从而萌发制作窗花的愿望。 M2ub6vSTnP 整个活动以情感为主线,不仅使幼儿感受了窗花的美,对窗花这种民间艺术有了初步的 了解,还促使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美,形成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0YujCfmUCw 目标: 1(欣赏、感知各种各样的窗花,了解窗花的多样性。 2(乐意表达对窗花的理解,体验人们贴窗花迎新年的传统过节方式。 准备: 1(物质准备: (1)各种镜框窗花(如十二生肖、放生桥、福字、老鼠、鱼、菊花等),贴在屏风上的教师 剪的窗花若干,磁性板上的窗花(用卡纸做一个窗框,贴上“年年有余”与“福”字窗花,以 红丝绒布遮掩,两边悬挂红色鞭炮,渲染喜庆氛围),“窗花世界”背景图(贴上十二生肖、 放生桥、公园等剪纸图)。 eUts8ZQVRd (2)《敲锣打鼓迎新年》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3)自摄陈爷爷剪纸的录像片段,剪刀,练习纸。
3/9

2(经验准备: 参观大班活动室,欣赏苏绣,认识“福”字。 过程: 一、初识窗花 1(马上就要过年了,老师剪了许多窗花,我们打开窗户看一看吧。(出示屏风窗花让幼儿 欣赏。) 2(这些窗花是什么图案?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幼儿欣赏窗花。) 3(为什么窗花都是红红的呀?(红红的窗花能给我们带来喜气和好运,所以过年时我们用 红红的窗花迎接新年。) sQsAEJkW5T 4(你在哪里也看到过窗花? 二、欣赏艺术窗花 1(欣赏“老鼠”窗花。 (出示“老鼠”窗花)这张窗花讲了什么事?你看了觉得怎么样?(五只老鼠在敲锣打鼓放鞭 炮。) 2(欣赏“年年有余”窗花。 (1)有张窗花是老师送给大家的一份新年祝福,祝大家年年有余。你们猜猜是哪一张?(教 师出示“年年有余”窗花与两张“福”字窗花,让幼儿猜测哪张是“年年有余”窗花。)
GMsIasNXkA
(2)你怎么猜出来的? (3)好多好多鱼儿在一起,快快乐乐,美美满满,就表示年年有余。我们一起来说说这句 好听的话。 3(欣赏“福”字窗花。 (1)这张窗花是一个字,你们认识吗? (2)一个“福”字代表什么意思呢? 4(欣赏其他类型的窗花。 (1)想不想看更多的窗花?老师带你们到“窗花世界”去走一走。看一看。 (2)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窗花世界”,让幼儿自由观赏交流,特别引导幼儿关注窗花“十 二生 肖”与“放生桥”的艺术美。 三、认识窗花艺人陈爷爷 1(你们知道这么多窗花是谁剪出来的吗?是我们朱家角一位很有名的陈爷爷剪的,他在全 国剪窗花比赛中还得过金奖呢~陈爷爷本来要来幼儿园教大家剪窗花的,可是不巧,陈爷爷 生病住院了。不过老师拍了一段录像,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了不起的陈爷爷。 TIrRGchYzg 2(幼儿观看录像,教师引导幼儿关注陈爷爷剪窗花的过程,让幼儿感知窗花的美,激发 幼儿学剪窗花的愿望。 四、学剪窗花 1(一张普通的纸在陈爷爷的手里很快就变成了一张美丽的窗花。陈爷爷是怎么剪窗花的? 他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他剪窗花的时候动作、神态是怎么样的? 7EqZcWLZNX
4/9

2(快过年了,老师也想请大家用窗花把我们班的活动室打扮一下。我们一起来剪窗花, 好吗? 篇三: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窗花 设计意图: 班里正在进行“迎新年”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在装饰自己班的活动室前参观了大班活动 室,对大班活动室的窗花产生了兴趣。 lzq7IGf02E 窗花在我国的迎新年习俗中代表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我决定将这一幼儿感兴趣而又不 太熟悉的内容纳入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并初步学习表达美。 zvpgeqJ1hk 在欣赏感知的过程中,我以屏风窗花导入活动,让孩子初步感知窗花,体会红色窗花所 蕴含的意义。然后,我让幼儿欣赏各种特殊的艺术窗花,让幼儿说一说、猜一猜、动一动, 使幼儿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中。接着,我让幼儿欣赏窗花艺人的作品,初步了解窗花的制作 过程,使幼儿对窗花艺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萌发制作窗花的愿望。 NrpoJac3v1 整个活动以情感为主线,不仅使幼儿感受了窗花的美,对窗花这种民间艺术有了初步的 了解,还促使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美,形成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1nowfTG4KI 目标: 1(欣赏、感知各种各样的窗花,了解窗花的多样性。 2(乐意表达对窗花的理解,体验人们贴窗花迎新年的传统过节方式。 准备: 1(物质准备: (1)各种镜框窗花(如十二生肖、放生桥、福字、老鼠、鱼、菊花 等),贴在屏风上的教师剪的窗花若干,磁性板上的窗花(用卡纸做一个窗框,贴上“年 年有余”与“福”字窗花,以红丝绒布遮掩,两边悬挂红色鞭炮,渲染喜庆氛围),“窗花世 界”背景图(贴上十二生肖、放生桥、公园等剪纸图)。 fjnFLDa5Zo (2)《敲锣打鼓迎新年》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3)自摄陈爷爷剪纸的录像片段,剪刀,练习纸。 2(经验准备: 参观大班活动室,欣赏苏绣,认识“福”字。 过程: 一、初识窗花 1(马上就要过年了,老师剪了许多窗花,我们打开窗户看一看吧。(出示屏风窗花让幼儿 欣赏。) 2(这些窗花是什么图案?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幼儿欣赏窗花。) 3(为什么窗花都是红红的呀?(红红的窗花能给我们带来喜气和好运,所以过年时我们用 红红的窗花迎接新年。) tfnNhnE6e5 4(你在哪里也看到过窗花? 二、欣赏艺术窗花 1(欣赏“老鼠”窗花。
5/9

(出示“老鼠”窗花)这张窗花讲了什么事?你看了觉得怎么样?(五只老鼠在敲锣打鼓放鞭 炮。) 2(欣赏“年年有余”窗花。 (1)有张窗花是老师送给大家的一份新年祝福,祝大家年年有余。 你们猜猜是哪一张?(教师出示“年年有余”窗花与两张“福”字窗花,让幼儿猜测哪张 是“年年有余”窗花。) (2)你怎么猜出来的? (3)好多好多鱼儿在一起,快快乐乐,美美满满,就表示年年有余。我们一起来说说这句 好听的话。 3(欣赏“福”字窗花。 (1)这张窗花是一个字,你们认识吗? (2)一个“福”字代表什么意思呢? 4(欣赏其他类型的窗花。 (1)想不想看更多的窗花?老师带你们到“窗花世界”去走一走。看一看。 (2)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窗花世界”,让幼儿自由观赏交流,特别引导幼儿关注窗花“十 二生肖”与“放生桥”的艺术美。 HbmVN777sL 三、认识窗花艺人陈爷爷 1(你们知道这么多窗花是谁剪出来的吗?是我们朱家角一位很有名的陈爷爷剪的,他在全 国剪窗花比赛中还得过金奖呢~陈爷爷本来要来幼儿园教大家剪窗花的,可是不巧,陈爷爷 生病住院了。不过老师拍了一段录像,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了不起的陈爷爷。 V7l4jRB8Hs 2(幼儿观看录像,教师引导幼儿关注陈爷爷剪窗花的过程,让幼儿感知窗花的美,激发 幼儿学剪窗花的愿望。 四、学剪窗花 1(一张普通的纸在陈爷爷的手里很快就变成了一张美丽的窗花。 陈爷爷是怎么剪窗花的?他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他剪窗花的时候动作、神态是怎么样的? 2(快过年了,老师也想请大家用窗花把我们班的活动室打扮一下。我们一起来剪窗花, 好吗? 3(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剪窗花,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剪窗花的纸,你们只要沿着上面 的花纹剪,一会儿就会变出美丽的窗花。 83lcPA59W9 4(幼儿操作。 (1)教师提出要求: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剪下的纸屑先放在桌上,活动结束后再整理。 (2)幼儿剪完后,师幼一起用剪纸作品装扮活动室。 延伸活动: 1(区角中投放剪窗花的纸样及手工纸,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学剪窗花。 2(布置窗花垂帘,让幼儿欣赏、感知窗花对称、镂空的特点,体验热闹、喜庆的节日气 氛。 反思: “窗花”是“快乐的新年”主题活动背景下的一次集体教学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其 一,从审美目标出发,引导幼儿感知窗花的色彩美、图案美、寓意美,是一次美的熏陶与教
6/9

育。其二,从当地人文资源出发,帮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幼儿对民间艺人的敬佩之 情及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其三,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引导幼儿充分观察、体验,激 发幼儿对新年的企盼之情。mZkklkzaaP 同时,我在以?a href=“https://www.360docs.net/doc/db211988.html,/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矫娼 辛耸导 阂弧? 舸盎ㄊ窖 η 蟠丛旆岣欢 婢咭帐趺赖摹按盎ㄊ澜 纭保 加锥?a href=“https://www.360docs.net/doc/db211988.html,/xinshang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欣赏屏风上的窗花、镜框里的窗花、墙面上的“窗花世界”,层层拓 展,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感知、发现窗花独特的艺术美。二、巧妙利用视频材料,使幼儿 掌握制作窗花的要领,萌发制作的愿望与兴趣。三、在活动的最后环节,我提供了制作窗花 的轮廓图,给初次剪窗花的幼儿以有力的支持,有助于幼儿获得成功。AVktR43bpw
本文档来源于第一 文库网:https ://www.wenku https://www.360docs.net/doc/db211988.html,/news/6 8AEC3F799C68 307.html
ORjBnOwcEd
7/9

8/9

9/9

幼儿园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幼儿园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鞋匠之舞》 文章来自3 e d u 教育网 活动目的: 1.通过元素性的节奏/律动/游戏等体会角色游戏的乐趣。 2.通过图示体会音乐的曲式结构。 3.培养幼儿模仿能力、想象能力,节奏感等。 活动准备: 道具(鞋匠的包);音乐《鞋匠之舞》、《玩具兵进行曲》;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 1.律动《玩具兵进行曲》A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变换动作行进。例如: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体会运用身体乐器的乐趣。B教师提醒幼儿模仿自己喜欢的玩具,边表演边行进。 2.欣赏音乐《鞋匠之舞》,老师模仿鞋匠,跟音乐节奏做缝和捶的动作。 3.引导幼儿画图并通过图示体会音乐的曲式结构:A-B-B’。看图示跟音乐做动作,体会A 缝的动作及节奏;体会B和B’的节奏区别。 4. 幼儿扮演鞋匠练习动作,启发幼儿在捶的动作时的创编,例如:不同方位的捶。 5.分角色游戏:一半的幼儿扮演鞋匠,一半的幼儿扮演顾客。提出要求,鞋匠要利用各种语言或方法招揽顾客。顾客在A 时找鞋匠修鞋,B时伸出脚,跟着音乐节拍做出得意或满意或不满意的表情。一个乐句结束时换脚。B’结束要付钱。第二次A 开始再换一位鞋匠修鞋。 6.小朋友交换角色,创编不同的修鞋方法,再次游戏。 7.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做活动小结。 8.听音乐开火车律动,离开活动室。 文章来自3 e d u 教育网【温馨提示】本文[幼儿园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鞋匠之舞》]

由网友共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技术及版权问题。使用本文导致的任何法 律争议和后果,本网站均得免责。如果有侵权行为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中班音乐欣赏教案:快乐的小老鼠

中班音乐欣赏:快乐的小老鼠 活动名称:音乐欣赏:快乐的小老鼠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并乐意大胆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在师的引导下,让尝试随音乐自由的用动作表演小老鼠出洞,吃食、回家的音乐情节。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师带随音乐“小老鼠上灯台”进入活动室。 二、请完整的欣赏音乐。 师:你感觉是那一个小动物来了?(回答) 三、分段欣赏音乐,让跟随音乐做动作,乐于用动作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 A、让欣赏A段的音乐, 1)你感觉更像哪个小动物?听音乐引导说出小老鼠。 2)音乐中的小老鼠在干什么?(让大胆想像,表述,发展的扩散性思维) 3)让欣赏音乐:感受小老鼠出洞时的紧张和没有看到猫时快乐的情感体验。 4)跟随A段音乐进行大胆表现。 B、请欣赏B段的音乐。 1)师提出问题:音乐里的小老鼠在干什么?(让根据对音乐的感受让大胆想像,表现。) 2)师引导进入找食物的情节。 3)引导大胆想像、自由表现。充分用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4)跟随B段音乐进行大胆表现。 C:请边欣赏A1段音乐边用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四、完整的欣赏音乐并用动作表现自己的情感。 五、根据音乐进行情景表演,让进一步理解和整体感受音乐。本节课是一节小班的音乐欣赏活动:“快乐的小老鼠”。是典型的ABA1段的结构,生动形象。A段的音乐不断由弱变强,由慢到快而得名为“加速度”,B段音乐格外轻松活泼,最后回到A1段。 活动反思: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们非常喜欢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结合的生活经验,设计这个学活动。这一游戏情节贯穿整个欣赏活动,在活动中,我注重培养孩子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注重孩子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内心感受。游戏情节生动、形象,因此孩子在整个育活动中兴趣高涨、情感体验的非常深刻。

中班音乐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小树叶》

中班音乐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小树叶》 设计背景: 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到幼儿园后面的小山坡去玩,刚走出校门不远,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吹得路边银杏树的叶子沙沙作响,有 的叶子飘落到地上,有的叶子在空中飞舞,有的叶子在地上打转转,孩子们一下被这里的情境吸引住了。"老师,你看那空中的叶 子好漂亮,像黄蝴蝶在飞舞;老师,你看那些叶子飞的好远哟,他 们要飞到哪里去?"孩子们议论开了。我看孩子们对秋风吹树叶飘 落这一情景很感兴趣,于是我就设计了"小树叶"这个活动。这个 活动是大班的唱歌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产生联想,体会小树叶秋天离开妈妈时的心情:伤心,难过与无赖,春天要 回到妈妈怀抱时欢快与喜悦的心情,让孩子的情感与小树叶产生 情感共鸣,体验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中不同的情感。通过这次 活动,培养孩子对父母的爱。 活动目标:

1.感受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亲密之情,能用同样的情感表达对 父母的爱。 2.能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来表现歌曲的不同情 绪。 3.进行拟人情境的联想,产生与树叶宝宝的心情共鸣,用有情绪 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不同声音演唱歌曲情绪的变化体现出小树叶对树妈妈的依恋和乐观表现。 教学难点: 掌握不同情绪的表现和不同情绪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

1.图片两张:(1)秋天落叶图片(2)春天长新叶图片 2.《小树叶》音乐磁带 3.知道落叶树到了春天会长出新叶的有关知识。 4.具有了解歌唱中的轻柔、舒缓、断顿、跳跃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情景感受 孩子们,昨天我们看过了秋风吹落叶的情景,让我们一起回忆一 下吧!(幼儿闭目联想)出示图片,让孩子们看看与你们刚才想像的 一样吗?幼儿自由讨论鼓励不同说法,你们猜猜小树叶片片飘落的 状态,引导幼儿说出连贯、缓慢、柔软等状态,并模仿小树叶的 这些状态。!来自教案.!孩子们,再猜猜小树叶离开妈妈时心情是 怎样的?(伤心、难过、害怕)出示图片(2)让孩子猜猜这是什么季节,小树叶又回到树妈妈的怀抱?这时他们的心情又会怎样?(高兴、欢喜)今天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一首的歌,名字叫《小树叶》,下面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演唱这首歌,体会小树叶不同的心情吧!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小音符》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小音符》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打击乐器响板和沙锤。 2、幼儿基本能够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让幼儿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以及乐器伴奏带来的愉悦感受。活动准备:音乐《小音符》,PPT,打击乐器沙锤与响板若干。活动过程: 一、问好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问好的游戏,你们向我问好的时候一定要和我说的一样快。让幼儿初步感知速度的快慢变化。2/4 师:小朋 | 友们 | 好 ||2/4 师:小朋友们 | 好 || 二、认识音符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跟我一起来到这里和你们玩,现在,你们已经认识我了,我们也来认识认识它们吧。出示四分音符,并且进行提问。师: 1、你们看看,这个“小朋友”长得像什么呀? 2、你们猜一猜,它叫什么名字呢?小结:它住在一个特别大的家族里,它的家族叫小音符,它们住在五线谱上,而这个音符宝宝的名字叫做四分音符。出示八分音符。师:现在,我们请出另一个“小朋友”,你们看,它和四分音符音符宝宝长得像吗?有哪里不一样呢?小结:这个音符宝宝和四分音符长得很像,但

是它比四分音符多了个小尾巴,是四分音符的弟弟,它叫八分音符。 三、感知音乐第一次播放音乐《小音符》师:小音符宝宝们能够组成各种各样好听的歌曲,今天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就带给小朋友们一个小礼物,是由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的儿歌,请小朋友们来听一听。师:歌曲里的小音符都在做什么呢?你们猜猜看,是谁在走?是谁在跑? 四、声势律动师:你们听了这首歌曲,你们觉得小音符快乐吗?你们想变成小音符吗?看看老师的手,想象它变成了小音符,现在要在我们的身体上快乐的游戏,请大家跟着我一起来玩吧。第二次播放音乐,进行声势,用手有节奏的轻轻拍打身体各部位,根据歌曲内容变化节奏速度。发散幼儿思维,提问:你还想让你的小音符在身体的哪里玩呢?第三次播放音乐,让幼儿进行一次自主声势。师:真棒,现在让我们全部变成小音符吧,请小朋友们起立,我们一起做个听指挥的小音符,听听歌曲是怎么唱的,我们一起来模仿它吧。第四次播放音乐,集体跟着音乐进行律动,根据歌曲内容进行走路与跑步的变换,先进行原地的走跑,然后再进行圆圈式的走跑。认识打击乐器出示沙锤和响板,让幼儿认识乐器的名称,并且探索其演奏方法。师:你们喜欢小音符吗?既然你们这么喜欢小音符,小音符还给宝贝们带来了礼物,你们猜猜在哪呢?小朋友们回头看看小椅子后面,都有什么呀?请把它拿出来。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小结:四分音符小组的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包饺子

幼儿园中班音乐课计划:饺子 1,音乐结构是ABA:A节音乐表演dump子和il子沸腾,B节音乐表演dump子。 2,饺子皮动作:一段音乐有四个词组,每个词组的第一部分在小圆圈的形成中做揉捏动作,后半部分的小部分自然开放,小碎向后退一步说皮肤变小,重复四次。 3,饺子动作:B段音乐有四个乐句,每个乐句的前6拍,手臂自然张开意味着等待馅,就地做小碎步,最后2拍双手在胸前拍饺子,重复四次。在孩子熟练之后,老师可以扮演饺子馅的角色,增加游戏的气氛并提高孩子的兴趣。 4,游戏玩法:在孩子们煮饺子的表演中,老师扮演大厨师,拿着大漏勺抓饺子。幼儿玩饺子,遇到大漏勺的孩子应该安静地呆在老师先前张贴的“大盘子”中。 活动目标: 1.以音乐为基础,基本做饺子和饺子的动作,学习从小院到大园的形成。 2,创造出饺子的水煮动作,展现音乐的欢快心情。 3,在显示饺子在空旷处沸腾的过程中,请勿与他人碰撞。 活动准备:

1.准备生活经验:熟悉饺子的制作过程,煮沸时要注意观察饺子的外观或观看饺子的视频。 2.教具: (1)可以容纳现场所有儿童的椭圆形(车轮)表示“大盘子”。 (2)游戏中使用的“大漏勺”之一。 (3)记录器,音乐带,教学挂图(锅中饺子的“跳舞”场景图片)。 活动程序: 1.活动导入。 老师:“你吃过饺子吗?”如何包装饺子?(指导孩子说饺子的过程。)“当饺子包好后,我怎么吃?” 2,创建一个饺子沸腾的部分。 (1)老师出示挂图,并指导孩子制作一个小饺子在锅中跳舞。 (2)儿童制作饺子跳舞的动作。 幼儿利用他们现有的经验并结合图片来创建动作,例如“旋转”,“游泳”,“向上跳跃”和“自由跳舞”。 (3)老师和幼儿听音乐,学习与小饺子跳舞。 (4)儿童听音乐的自由。 3.学习饺子皮的一部分。(请参阅行动建议2) (1)制作饺子皮的基本动作:单手饺子皮和双手饺子皮。

中班音乐欣赏教案

中班音乐欣赏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中班音乐 欣赏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背景铺垫:为了使幼儿有经验观察小鸭子或通过故事为幼儿描述小鸭子的特征(结合音乐的情景) 活动目的:1、让幼儿反复倾听感受、理解音乐 2、支持幼儿较准确地感受音乐表现手法与要表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主题音乐、小鸭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整段欣赏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小动物的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小动物?(第一遍音乐)你如果听出来了也可以用动作表现出来 2、听过一遍后说出、表现出小鸭子后问:你是从里听出来的?(有鸭子的叫声) 3、小朋友真聪明这段音乐讲的就是小鸭子的故事现在让我们再来听一遍听一听想一想小鸭子在做什么?(第二遍音乐)在幼儿欣赏第二遍音乐时教师可做出与音乐相对应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4、谁听出小鸭子在干什么呀?幼儿可自由说说 二、分段欣赏:

1、老师把这段音乐分成了三段我们先来听听在这段音乐里小鸭子在做什么?(师表现出清晨小鸭子刚睡醒的状态)请幼儿说说做一做 2、小朋友说的真好那小鸭子睡醒了要去做什么了?我们让音乐来告诉我们仔细听(第二部分)听后说一说做一做小鸭子走 3、小朋友做的真好真可爱小鸭子们摇摇摆摆地要走到里去呢?(小河里)我们来听是不是到小河里去了呢?(结尾部分)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河、水声) 三、整体欣赏: 1、让我们完整地听一遍吧结合音乐教师完整的讲述并作出相应的动作请幼儿完整地欣赏 2、听完了音乐你们喜欢这个用音乐来讲的小鸭子的故事?(喜欢)那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用动作来讲一讲好?(在师生共同表现中结束活动) 清晨太阳出来了小鸭子们睡醒了它们睁开了眼睛拍拍翅膀摇了摇可爱的小脑袋和同伴打招呼顶顶头伸伸脖子碰碰嘴真高兴呀小鸭子们要跟妈妈出去活动了它们排好了队伸伸腿拍拍翅膀跟在妈妈的身后摇摇摆摆地走呀走呀…… 来到了小河边河水真好呀小鸭子跟着妈妈跳下了水高高兴兴地玩了起来 设计思路: 《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活动的目标是让孩子乐意参加活动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让爱住我家》这首歌曲很富有感染力旋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树叶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树叶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树叶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小树叶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延伸活动,教学反思等内容,感受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亲密之情,能用同样的情感表达对父母的爱,能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来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小树叶教案吧。设计背景: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到幼儿园后面的小山坡去玩,刚走出校门不远,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吹得路边银杏树的叶子沙沙作响,有的叶子飘落到地上,有的叶子在空中飞舞,有的叶子在地上打转转,孩子们一下被这里的情境吸引住了。老师,你看那空中的叶子好漂亮,像黄蝴蝶在飞舞;老师,你看那些叶子飞的好远哟,他们要飞到哪里去?孩子们议论开了。我看孩子们对秋风吹树叶飘落这一情景很感兴趣,于是我就设计了小树叶这个活动。这个活动是大班的唱歌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产生联想,体会小树叶秋天离开妈妈时的心情:伤心,难过与无赖,春天要回到妈妈怀抱时欢快与喜悦的心情,让孩子的情感与小树叶产生情感共鸣,体验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中不同的情感。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孩子对父母的爱。 活动目标: 1.感受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亲密之情,能用同样的情感表达对父母的爱。 2.能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来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 3.进行拟人情境的联想,产生与树叶宝宝的心情共鸣,用有情绪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中班奥尔夫音乐活动《锯木头》

中班奥尔夫音乐活动《锯木头》 活动目标: 1. 通过音乐律动,感知“锯”、“钉”、“转”的动作。 2. 引导幼儿能够跟着音乐,与他人配合做动作。 3. 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PPT 2. 音乐《锯木头》 3. 视频《锯木头》 活动过程: 一、导入,听音乐邀请幼儿欣赏乐曲,感受乐曲节奏。 家长进入教室,教师准备手指游戏,游戏结束开始上课。 二、教师导入乐曲,幼儿欣赏。教师:小朋友们看,今天爸爸妈妈们来到教室里来和小朋友们一起上课了,今天呀米老师想带小朋友来玩音乐游戏,在玩游戏之前,我要给小朋友听一段好听的音乐,请你认真听,然后回答问题。 你听完是什么感觉?什么样的乐曲?

你喜欢这首乐曲吗?为什么? 你的心情如何? 三、出示音乐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不同的工具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们,听完了好听的音乐,老师这里还有跟乐曲有关的图谱,请你来看看,并在观察的时候思考问题。 你看到了什么? 你认识它们吗?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对日常生活的作用) 引导幼儿观察工具图片,与教师一同认识不同的工具。 ——这是什么?(幼儿:锤子,扳手,锯子) ——它们有什么作用吗?(钉钉子,拧螺丝,锯木头) 四、教师高榜示范指图,幼儿跟指欣赏音乐。 1、教师:好了,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三个工具,我们现在可以准备玩音乐游戏了,玩游戏之前请你仔细听老师如何使用这三种工具呢?(教师第一次指图,并唱引导语)

引导语:我是一把锤子,锤呀锤呀,我是一把锤子,锤呀锤呀,我是一把锤子,我是一把锤子,锤呀锤呀锤呀锤呀锤呀锤呀锤! (扳手,锯子同上)教师指图,幼儿跟指(指图第二次,幼儿跟指熟悉旋律) 教师高榜,进行示范游戏。 角色游戏:教师当锤子,请一名幼儿当钉子 教师:现在老师当锤子,你们来当钉子,锤子锤钉子的时候钉子会有什么反应?(幼:越来越矮)教师请一名小朋友来示范,老师敲,幼儿蹲,并说引导语。 教师引导幼儿扳手和锯子的玩法 扳手,老师来拧,幼儿来转(越转越矮) 锯子,老师来锯,幼儿手臂当木头 教师邀请小朋友播放音乐进行示范合作游戏。 教师:现在小朋友们都会了吗?那么谁当工具,谁当钉子,螺丝和木头呢?这需要你们共同配合。 现在邀请两个小朋友上前来玩游戏我们来看看他们玩的好不好 教师引导其他幼儿观察看有什么问题。 ——他们配合的好不好,哪里有问题,哪里合作的好?

幼儿园中班音乐课教案《我是一条小青龙》

幼儿园中班音乐课教案《我是一条小青龙》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伴唱部分的重复和趣味性。 2、能根据歌曲内容,大胆创编与之相匹配的动作,提高表现力。 3、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小节相匹配的图谱。 2、音乐 活动过程: 一、图谱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图)师:它是谁?(幼:龙) 师:龙是什么样子的?(幼:头上有两只角,还有尾巴) 师小结:是的,这两只角叫犄角,身后有尾巴。那你们想知道它是一条怎样的龙吗?(幼: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它唱了什么。 二、通过图谱学习演唱歌曲 1、请幼儿欣赏歌曲,并要求边看图谱,边听歌曲 (评析:以图谱的形式,引导幼儿记忆歌词,即形象又便于记忆。) 2、结合图谱,讲述自己所听到的歌词。 师:你听到它唱了什么? 师小结:我头上有犄角,我身后有尾巴,谁也不知道,我有多少秘密。 在逐句讲述歌词的同时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图谱中出现的歌曲符号,了解图谱信息。(再听一遍歌曲) 3、化解伴唱这一难点,再次熟悉歌词。 (出示小图)师:这里还有一些小图片可以放在哪里呢?请大家仔细再听一遍。 师小结:原来在每一句歌词的后面,都重复唱了这些词,我们叫它伴唱。 请幼儿操作摆放小图片 (出示反复符号)师:你还知道这个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反复符号,就是表示这一句歌词要唱几遍?我们来试着唱一唱吧。 师:哪里还有这个符号?表示这一句要反复。 教师逐句演唱,请幼儿唱伴唱部分。 师:你们想做小青龙吗?那我们一起来像小青龙一样神气地唱一唱。 (评析:熟悉歌曲,与幼儿一起讨论图谱含义,有利于幼儿复习巩固原有知识技能,并引出重点,易于化解。) 4、幼儿看图完整演唱 (评析:重唱的多次复习,帮助幼儿能掌握整个曲子的旋律。) 三、巩固所学歌曲,用领唱齐伴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1、分组领唱歌词和伴唱部分 2、交换唱 四、完整表演唱歌曲,并用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二、存在问题 在活动结束后许多老师帮我分析这节课的流程及构架,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对这一特色的把握还是不够的,对孩子的兴趣点着落处不够准确。 三、分析问题 这首歌曲是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它却是脱离幼儿生活的,毕竟龙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孩子很难通过动作将之表演出来。 四、具体策略 不过从这次活动后,我就经常从孩子对教学内容的参与积极性来探索适合的教学手段、不断调整。

小班音乐 小树叶 教案

小班音乐小树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音乐 感受力、表现力。 3、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有表情地演唱,尝试领唱、伴唱的形式。活动准备:秋季树林 背景图、小树叶头饰每人一个、录音机、钢琴活动过程: 一、导入1、谈话"我看到小朋友都带上了头饰,你现在扮演的是谁啊?(小树叶)小树叶你们的妈妈是谁啊?原来是大树妈妈的宝宝,我们来做一个小树叶和大树妈妈的游戏好吗?" 2、音乐表演游戏"小树叶",发声练习(1)听音乐根据春夏秋冬小树叶的变化在教师的带领和提示下进行表演。(2)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秋风起来了,秋风起来了,小树叶被风吹得发出了什么声音?沙沙沙沙的响呢,你听。(发声练习"小树叶沙沙")引导孩子感受强弱和音高的不 同。 二、展开1、教师范唱教师:"小树叶沙沙的在响好象在说话,它遇到了什么事情了,说了些什么?你想不想知道?答案在老师唱的一首歌里呢,快坐下一起听一听。2、学习第一段歌词(1)范唱完提问:"小树叶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引导幼儿完整的说一说,学习歌词。教师引导:"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它会害怕吗?我们一起问问它。"(引导幼儿感受小树叶是在给妈妈说再见呢,用轻的亲切的声音来表现沙沙沙。)(2)语言节奏学说歌词教师:"咱们一起说说小树叶发生了 什么事情。 3、学习第二段歌词(1)教师范唱第二段。教师:“小树叶离开了妈妈,你说它会回来吗?那什么时候会回来?我们听一听小树叶是怎样说的。”(2)语言节奏学歌词教师:"听完了,你觉得它是一个怎样的小树叶?勇敢的小树叶是怎样说的?"(引导幼儿一起说一说) 4、教师完整范唱教师:"这首歌曲有两段表现了小树叶不同的心情,我先来给大家唱一唱。"提问:"刚才我唱的时候,第一段的沙沙沙和第二段的沙沙沙有什么不一样啊?"(第一段小树叶好像在对妈妈说再见,声音比较轻,而第二段小树叶在勇敢对妈妈说它会回来声音很洪亮,让所有得人都能听到)教师:"咱们给这首歌曲取个名字吧,你说叫什么呢?" 5、幼儿整首跟唱教师:"你喜欢这片勇敢的小树叶吗?那你来唱一唱,用你的声音 来表现出勇敢。"6、尝试领唱和伴唱(1)教师领唱幼儿伴唱教师戴上小树叶的头饰扮演小树叶来领唱,小朋友来伴唱,就只唱最后一句沙沙沙。(提示用不同的声音和感受来演唱)(2)个别幼儿领唱教师:"谁想扮演勇敢的小树叶上来表演表演? 三、结束教师:"从小朋友们的歌声中我能猜出你们一定也是勇敢的孩子是吗?咱们到室外和勇 敢的小树叶做个游戏好吗?"(引导幼儿学着小树叶做飘的动作出教室)

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野餐

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野餐

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野餐 活动目标: 1、看看、说说、动动,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歌唱活动。 2、乐意边念(唱)歌曲边拍出节奏,感受“野餐”的欢快意境。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 活动重点: 熟唱歌曲,能积极主动的看看、说说、动动。 活动难点: 掌握说唱部分“微微笑”的节奏,感受歌曲“野餐”的欢快意境。 活动过程: 1、回忆经验,引出话题。 (1)小朋友,上次我们去秋游开心吗?(开心)快看,你们在干什么呀?(出示课件1 ——秋游活动分享食物)你们在哪里分享好吃的呀?(野外) (2)我们在野外分享好吃的,这就叫做“野餐”。你们野餐开心吗?(开心) 2、欣赏图片,学唱歌曲第一段。 (1)去野餐是件开心的事情,(出示课件2)快看,今天有一群小朋友们也去野餐啦。 他们在干什么呢?(笑、手拉手、很开心、唱歌) (2)他们野餐时还会唱歌呢,我们来听一听。(出示课件3)教师示范演唱第一段歌曲 “啦啦啦,啦啦啦,我们去野餐。啦啦啦,啦啦啦,我们去野餐。小朋友们手牵着手, 啦啦啦啦,我们一起去野餐” (3)你们听到了什么呀?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边唱边指着图谱,利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内容。 (4)让我们看着图谱也来唱歌吧。(教师带着幼儿清唱歌曲边指图) (5)让我们看着图谱、听着音乐来唱歌吧。(播放歌曲第一段) 3、观察节奏谱,说唱歌曲第二段。 (1)小朋友野餐、唱歌真开心,(出示课件4)你们看还有谁也很开心呀?(太阳、小花、小鸟)你们从哪里看出来它们很开心呀?(嘴巴、在笑、微微笑)(2)太阳、小花、小鸟也来唱歌啦,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出示课件5)教师示范演唱第二段说唱歌曲“温暖的太阳对我微微笑,可爱的小花对我微微笑,树上的小鸟也在叽叽叫,小朋友们都在微微笑。” (3)咦,刚才你们有没有听出来,太阳、小花、小鸟唱的歌和小朋友们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吗? (4)哦,原来小鸟、小花、太阳的歌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像说话一样说出来的,这就叫“说唱”。

【幼儿教案】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树叶》.doc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幼儿教案】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树叶》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风中的童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歌曲中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学习小树叶勇敢的精神。 2、启发幼儿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用连贯、缓慢与断顿、跳跃的歌声表现歌曲。 3、学习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被风吹落飘动的样子,倾听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与幼儿共同讨论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的心情。 2、课件、图谱。 活动过程: 1、激趣 观看课件《两片树叶的故事》。 2、指导认知 1)教师手拿一片树叶深情的讲述“小树叶”的故事:秋天到了,秋风吹来了,小树叶一片片从大树上落下来,离开了树妈妈。小树叶,小树叶,你要飘向那里?你可害怕?小树叶沙沙沙,勇敢的说:

“春天会回来,打扮树妈妈!”教师讲完故事就唱起“小树叶”的歌,将歌曲介绍给小朋友。 2)出示图谱,教师指导幼儿随音乐朗读歌词。 3)教师带领幼儿根据图谱的提示一起唱歌。 3、复习巩固 指导幼儿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师导语:“第一段讲小树叶离开妈妈多么难过,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连贯、缓慢)第二段讲小树叶勇敢坚强,我们又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断顿、跳跃) 4、迁移运用 鼓励幼儿变换演唱形式,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指挥他人演唱。如:第一段由一个小朋友唱,表现对小树叶的亲切关心,第二段全体唱,突出坚定勇敢的情绪。 教师导语:“《小树叶》这首歌除了大家一起唱,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唱?” 5、扩展放松 请幼儿自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师课堂全套教案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师课堂全套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摘自百度百科]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师课堂全套教案,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教育原理对小朋友进行的潜能开发课程。其中包括:音乐聆听游戏、音乐语言游戏、音乐节奏快车、音乐小舞曲、音乐热身游戏、音乐歌唱游戏、乐器玩玩看、音乐律动游戏、音乐回声游戏等众多奥尔夫音乐经典内容。幼师们再也不用担心如何去上奥尔夫课了。 教案具体活动样本如下: 小班音乐活动一《粉刷匠》 ●老师接待工作: 课前两分钟接待小朋友进入活动室,两位教师同时在门口迎接小朋友及家长。配课教师负责接待,主课教师引导小朋友进入活动室做准备活动。 ●音乐活动环节: 一.音乐活动名称:《粉刷匠》 二.音乐教学目标: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三.音乐教学重点: 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四.音乐教具准备: 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再见歌》 2.乐器:节奏棒 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五.音乐教学内容: 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5分) 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 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 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 B.音乐聆听游戏(10分) 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例如:(老师)××××│×××(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 贝贝贝贝在哪里? 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 2.音乐问候 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

幼儿园中班音乐歌曲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歌曲教案 让幼儿学会用各种形式表现2/4歌曲的节奏并即兴创作进行游戏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歌曲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鸡过溪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各种形式表现2/4歌曲的节奏并即兴创作进行游戏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2、培养幼儿关心同伴、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和同伴共同感受欢快、愉悦的气氛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教学准备】 形象的游戏图谱若干平衡木两条小鸡小鸭头饰一批 【教学重点】 在学习基本节奏型的基础上会变换节奏进行游戏懂得运用肢体表现节奏进行游戏 【教学过程】 1、孩子们听着《小鸡过溪》的音乐跟老师一起做简单的律动进入活动室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 提示语: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做游戏去 2、欣赏情景表演《小鸡过溪》初步了解游戏的玩法引起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

3、集体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玩节奏训练小游戏讲解形象的图谱帮助孩子记忆(小鸡部分:先练习手部动作再玩上楼梯的游戏;小鸭部分:拍手基本练习变换节奏练习) 4、出示节奏图教师介绍节奏一遍幼儿分组(小鸡、小鸭各一组)进行节奏练习教师从旁指导启发幼儿即兴创作进行游戏 5、幼儿创编节奏(或动作)表演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6、幼儿整体创编表演和分角色表演若干遍教师讲评 7、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时间的安排可让幼儿掉换角色进行练习和创作游戏 8、边唱歌曲离开活动室 提示语:时间不早了小鸭、小鸡我们回家去吃饭吧 假如你是一只小兔 【教学目标】 会根据主题想象活动内容并能在音乐伴随下用动作加以表现 【教学准备】 贴有萝卜图案的拱形门一个、小兔头饰若干个、录有表现小兔形象的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1、出示贴有萝卜图案的拱形门请幼儿猜一猜这是谁的家?启发幼儿想象:假如你是一只小兔从家里出来要到里去?干些什么事情?会遇到什么情况?会做?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找朋友》教学设计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中班音乐欣赏《找朋友》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Mid Class Music Appreciation "Find Friend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中班音乐欣赏《找朋友》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了解音乐内容与aba结构。 2、尝试肢体动作表现音乐,体验表演的乐趣。 3、享受与同伴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 2、图谱 3、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春天来了,草绿了,花红了,小鸟也飞来了,我们一起去郊游吧!看看今天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呢!出发吧! 二、初步欣赏音乐,幼儿自由感受 1、幼儿自由安静的聆听音乐。 2、教师请幼儿说说听完后的感受 师:你觉得音乐里有谁?

三、引导幼儿分段理解音乐 1、幼儿欣赏第一段 出示小猫图片,师:看看谁来找朋友了。 出示图谱,播放第一段音乐,引导幼儿欣赏 师:看!它来了。 引导幼儿表现音乐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2、幼儿欣赏第二段 小猫来了,看见了大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你觉得小猫会怎么做呢?幼儿自由讨论。 出示图谱,播放第二段音乐,引导幼儿欣赏 引导幼儿表现音乐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3、幼儿欣赏第三段 小猫找到了好朋友又会发生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图谱,播放第三段音乐,引导幼儿欣赏 引导幼儿表现音乐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4、幼儿随音乐完整表现一遍。 四、教师根据图谱,引导幼儿了解aba结构及反复记号。 1、师:这首音乐听出来有出来有几段?哪两段是一样的?

《小树叶》幼儿园音乐教案

《小树叶》幼儿园音乐教案 活动目标: 1、根据图谱掌握歌曲节奏与歌词能唱准附点音符 2、理解歌曲中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用两种歌声表现歌曲 3、知道秋天来临树叶的变化理解大树和树叶之间的亲密关系 活动准备: 1、课前结合认识秋季观察秋风起树叶飘落景象 2、节奏图谱与根据歌词绘制的图谱想结合 3、图片(光秃秃的大树在哭泣) 4、录音机、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进活动室 师:“秋天来了你们想去看看外面的景色让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2、发声练习《听》师:“听是谁在唱歌请小朋友用歌声来告诉我” 3、学唱歌曲《小树叶》 (1)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是谁在哭”“原来是树妈妈在哭你们知道大树妈妈为什么哭”(让幼儿自由回答引导幼儿观察树)“树妈妈在想念她的孩子小树叶越想越伤心所以哭了” (2)出示一封“小树叶”的信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师:“刚才我收到了一封信是小树叶寄给树妈妈的你们想知道信上写了些什么”(教师朗读信的内容)“小树叶在信上写了些什么”“树妈妈听了小树叶的信后心里会怎样想” (3)教师范唱歌曲 师:“老师把小树叶写来的信编成了一首歌你们想听” (4)出示节奏、歌词图谱带领幼儿拍出节奏和有节奏的念歌词重点帮助幼儿拍出附点音符节奏 (5)幼儿看图谱听音乐完整演唱歌曲两遍提示幼儿唱准附点音符 4、启发幼儿用两种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师:“歌曲的第一段讲了什么小树叶是怎样的心情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歌曲的第二段讲了什么小树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我们应该用什么声音演唱” 5、幼儿扮演“小树叶”围着“树妈妈”唱歌跳舞 师:“现在老师来扮演树妈妈小朋友你们来做小树叶围着妈妈唱歌跳舞”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小雨和小花》教案活动目标 1. 感受A段音乐旋律的优美舒缓和B段音乐的欢快灵动,体验两种不同风格交替带来的快乐情感。 2.幼儿倾听音乐,大胆创编雨点落下和小花喝水的动作。 3.幼儿通过音乐欣赏和律动,体会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小花图片、下雨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回忆下雨的场景 师:小朋友都见过雨滴从空中飘落的样子吧?谁来学学看? 二、基本部分 1、完整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随完整的音乐在图谱上完成节奏演示。 图谱示范 2、幼儿欣赏A段音乐,尝试用“滴答”来表示一个乐句的

结束。 尝试用“滴答”来表示每个乐句的结束。 教师清唱A段音乐和幼儿一起练习,并乐句的结束部分清楚的唱出“滴答”。 请一个幼儿来做老师的小花,进行A段律动。 请幼儿自由结伴,一起玩A段律动。 小花的眼睛要看着小雨,做出主动迎接的样子。 自由结伴,一起玩A段律动。 3、欣赏B段音乐,一起玩捉迷藏游戏。 教师示范怎么和小花捉迷藏。 教师和幼儿一起尝试玩“捉迷藏”。 三、结束部分 完整的表演A+B段 完整的播放乐曲,教师跟着音乐逐个敲醒所有的小花并和幼儿完整表演整段乐曲。 幼儿自由结伴,随乐完整表演A+B

中班音乐《小蝌蚪》教案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积极投入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视频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蝌蚪》视频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观察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重点学习歌曲B段。 引导幼儿关注歌曲中的拟声词。 教师带领幼儿学蝌蚪变青蛙的动作。 2、感受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并做动作。 教师边做动作边示范唱歌,幼儿仔细倾听 师:小蝌蚪变成青蛙了,他很开心,所以要唱一首歌给大家听,我们一起来听听唱的什么? 教师再次示范歌曲,应道幼儿区分歌曲发音的不同之处。 师:你们听到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教师带孩幼儿完整唱歌。 师:现在我们一起完整地把歌曲唱出来。 三、结束部分 边唱歌,边玩游戏。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中班音乐教案:小白船 (中班音乐欣赏)

作者:上海市闵行区闵行第四幼儿园郭蓓 一、内容与要求: 1、感受三拍子乐曲柔美、悠扬的旋律。 2、尝试用动作大胆表现乐曲中的情景。 二、活动准备: 1、“小白船”课件。 三、教学内容: 1、欣赏感受,理解歌曲: 1)感受乐曲旋律 T:“前天我们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乘坐了轮渡船,小朋友觉得开心吗?那么你乘渡轮时你有些什么感觉呢?今天,郭老师要带小朋友一起去乘一艘非常特别的船。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闭上眼睛,一起去感受一下。”T:“听完这段音乐你们感觉怎样?” 2)引导幼儿关注乐曲的节奏(强弱弱) T:“哪个小朋友听出来,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你怎么听出来的?” 3)再次欣赏音乐 T:“小朋友都说得非常好。老师也觉得这段音乐轻轻的,柔柔的非常好听。那么你们想再乘坐一次吗?那么这次可要听仔细哦,看看你听到了什么?它好象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T:“现在我请小朋友来说说你都听到了些什么?”(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现简单的内容,并且请个别幼儿上来表现一下) 4)利用多媒体欣赏音乐,理解歌词。 T:“小朋友们都听得非常仔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和你们听到的是一样的?(播放多媒体,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用语言、动作表现歌曲: 1)集体表演: T:“现在郭老师请小朋友们一起到小白船上来,我们一边听跟着小白船来做动作。星空中的小白船是很美的,所以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表演的最最好?” 2)个别幼儿表演: 3)再次集体表演:提醒幼儿注意表情,动作节奏等。 3、结束: T:“小白船越飘越远,飘向西天了,它呀要休息了。让我们也休息一会吧?”

四、反思: 1、音乐欣赏《小白船》是中班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其中理解歌词、激发幼儿欣赏兴趣、感受乐曲风格等,是主要的教学任务。通过这样一节音乐活动,我觉得我更多的看到了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我觉得他们每个人都是很棒的,他们都愿意大胆的表现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由于幼儿受其知识水平的制约,一般须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才能感受乐曲旋律的特点。 2、由于这首歌中描绘的情景不是幼儿所具有的生活经验,也无法让幼儿体验,因此,理解歌词成了这一教学活动的关键点、难点。 措施:根据幼儿喜好鲜艳动态画面的特点,我们决定借助多媒体图像功能,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因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不仅能吸引幼儿注意,也符合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水平,便于幼儿掌握和理解歌词内容。 教案温馨提示: 三岁看大 幼儿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幼儿的成长很重要。 作为幼儿老师一定要重视幼儿的教育

音乐活动:小树叶教案

音乐活动:小树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欣赏理解歌曲内容,学习小树叶勇敢的精神。 2、启发幼儿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学习用不同的歌声表现歌曲。 3、学习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4、丰富词汇:勇敢,并鼓励幼儿用“勇敢”造句。 [活动准备] 小树叶一枚磁带录音机 [活动流程] 1、师幼谈话,激发兴趣: 师:“今天早上在来幼儿园的路上,我捡到了一件东西,并把它夹在了书里。你们猜一猜会是什么呢?” 2、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3、出示小树叶,师: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吗?(从树上落下来的)它为什么要离开树妈妈?(秋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为了减少树妈妈水分的蒸发,所以小树叶才离开妈妈) 秋风一吹,小树叶会怎么样?(飘、跳舞)它会怎么飘呢?谁来学一学?它会飘向哪里?你来猜猜看!(地上、花园、马路、屋子......)

4、幼儿欣赏第一段音乐。 师:小树叶飘向了哪里呢?让我们一起静静的听一听,音乐会告诉我们的! 交流: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还有呢?那你们有没有听到小树叶说话?它会说什么话?(幼儿猜想)我们来认真的听一听,它是不是这样说的! 5、幼儿欣赏第二段音乐 交流:你听到了什么?小树叶是怎么说的?谁能学一学?歌曲中用了一个好听的词语——勇敢,你觉得勇敢是什么意思?对!勇敢就是什么也不害怕(有勇气、有胆量)的意 思。(说的真好,简直就是勇敢的小树叶) 过渡:刚才我们从音乐中听到了许多,不知道除了刚才听到的,小朋友还能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这一次我们一起闭上眼睛仔细听! 6、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交流: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7、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师:小朋友听的很认真,想的很丰富,如果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把他们都表现出来,不知道美不美?让我们来勇敢的试试吧! 小结:我觉得小朋友都很棒,你们觉得呢?你感觉这首歌曲是非常缓慢的还是很欢快的?

幼儿园小班音乐《奥尔夫音乐》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奥尔夫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快快起床 设计意图: 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小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 个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在“走近小学”这一主题活 动中,教师要为孩子解除疑惑,从身心发展的许多方面为他 们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其中包括在生活中通过各 种活动,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即时纠正,培养幼儿 的自我服务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本班实际情况,通过平日里的观察,发现班级里总是有几个小朋友经常会来 园比较晚,在日常的谈话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很多都是因为晚 上睡的太晚,早上起不来造成的。其他小朋友中也有晚上很 晚也不肯睡的现象。针对上述情况,预设了本次活动。目的 在于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从而使小朋友养成早睡早起,不拖拉的好习惯。为上小 学做好准备。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学唱歌曲,并尝试用二声部轮唱的形式来 表现歌曲。 2、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活动准备:音乐及相关图片制成的PPT

活动流程:情景创设——学唱歌曲——轮唱歌曲——游 戏结束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1、上一次我们请小猫到我们班来做客,谁还记得它是 一只怎样的小猫? (回忆故事,引入话题) 师:就要上小学了,拖拖拉拉的习惯可不好,早睡早起 才会身体好,才会更有精神学习。 2、它今天上学又迟到了,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出示第1张幻灯)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快快起床吗?——生 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用闹钟来叫自己起床。 3、总结:你们想了那么多办法,有……,……都很好。我的办法是和XX的办法一样的,也是用小闹钟。(出示第2张幻灯)这可是一个很特别的小闹钟,它还会唱“起床歌”呢!它用好听的歌声来叫小猫弟弟起床。想不想听一听? 二、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1遍录音。(初步感知歌词) 提问:你们听清楚小闹钟是怎样唱歌的? 2、再次倾听1遍录音。(熟悉歌词,解决第一遍中没听清楚的乐句) 3、老师学小闹钟唱歌(教师演唱,激发幼儿学唱兴趣)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歌曲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歌曲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理解歌词,学会听间奏,初步学唱歌曲。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及活泼开朗性格。 活动准备:兔子头饰1个:吹泡泡用具若干:吸管1支:场地上布置大小圆圈;录音机及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练声通过复习歌曲《小闹钟,快唱歌》来练声。 二.熟悉歌词 1.教师以兔妈妈的形象和幼儿一起吹泡泡、玩泡泡,为理解歌词打基础。 2.教师以游戏形式朗诵歌词,帮助幼儿整理歌词。 3.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4.幼儿朗诵歌词。 三.熟悉歌曲旋律 1.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按节奏边拍手边朗诵歌词。 2.完整地欣赏音乐。教师依次在幼儿前面经过,边走边吹泡泡,幼儿可以想象自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泡

泡。 3.在歌曲旋律伴奏下朗诵歌词。游戏《装泡泡》:幼儿听音乐边走边朗诵歌词,走成一个大圈,音乐停, 幼儿立即站到地上的圈圈里。 四.学唱歌曲 1.幼儿自己尝试把歌词填到歌曲旋律里。 2.教师清唱,让幼儿完整地感知歌曲。 3.分句练习,加深对歌词的印象。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哪一句,分句练习。 4.了解歌曲中的间奏,演唱歌曲。告诉幼儿歌曲中有两个地方不唱歌词,只有旋律,叫间奏。师生一 起演唱歌曲。 五.尝试创编歌词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泡泡的 感知,创编歌曲中的第二句“有大也有小”。 六.幼儿随歌曲录音,自由吹泡泡,结束。 创新点:让幼儿自己学唱歌曲。本次教学活动打破 了传统的歌曲教学中分句教唱和整体教唱的模式,充分 利用了歌曲本身简单、生活气息浓,富有情趣的特点, 采用游戏性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玩中理解和学习歌词,随着游戏活动的深入,幼儿兴趣逐渐高涨,抓住这个时机,让幼儿尝试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填词演唱,使幼儿 在轻松自然的环境里自主地学唱歌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