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都市区国际竞争力doc15(1)

中国大都市区国际竞争力doc15(1)
中国大都市区国际竞争力doc15(1)

中国大都市区国际竞争力

一中国的九大都市区

⒈中国经济区域结构发展趋势

在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较为发达的社会发展阶段,空间集聚与规模经济的存在最终成就了经济的空间分异,促成经济区域的产生。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既是市场经济发展演变的结果,又是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真正的组织载体,它是社会经济客体在区域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客体和现象的空间聚集规模和聚集形态。从经济规定性角度看,区域是在经济结构关系或经济空间的地域分异过程,主要是生产地域分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地方化特点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中国自古就有“九州”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正在渐进地突破行政区框架,而逐步走向经济区运行,经济区将会成为未来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空间组织系统。联系现实发展看,当前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基本围绕以下九大经济区运行:

华南地区:这一地区包括XX、澳门、XX、XX、XX、XX、XX南部和XX南部。

长江下游地区:以XX、XX、XX等城市为中心,包括XX、XX、XX,XX和XX 的部分地区。

华北地区:以、XX为中心,包括、XX、XX、XX及XX的中西部。

东北地区:以XX、XX、XX、XX为中心,包括XX、XX、XX和XX的呼伦贝尔、XX、兴安、XX等四盟市。

黄河中下游地区:以XX、XX为中心,包括XX和XX。

中南地区:以XX为中心,包括XX、XX、XX南部和XX南部地区和XX的部分地区。

西南地区:以XX、XX为中心,包括XX、XX、XX、XX。

西北地区:以XX、XX为中心,包括XX、XX、XX、XX。

XX地区:指以台北为中心的我国XX省。

上述各区域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各不相同,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内部

的经济联系已经较为紧密。并且,在现实经济运行中,上述经济区也出现了彼此融合的趋势,在拓展中将会逐步走向一体化,譬如,华南的发展将会逐渐和西南、中南和长江下游等经济区相连接,华北经济区则将会逐步南下拥抱XX、XX,和黄河下游经济区相连接。

⒉中国经济区域的核心区:九大都市区

在中国区域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的同时,中国的都市区开始日渐显性化,中国九大经济区分别产生了自己的核心区,这九大都市区分别是:

大XX都市区:以XX、澳门、XX、XX为中心,包含XX、澳门、XX、XX、XX、XX、江门、XX、XX、XX、XX等城市。

大XX都市区:以XX为中心,XX、XX为次中心,包括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

大都市区:以、XX为中心,包括、XX、XX、XX、XX、XX、XX、XX、XX。

沈大都市区:以XX、XX为中心,包括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

青济都市区:以XX、XX为中心,包含XX、XX、XX、东营、XX、潍坊、XX、威海、日照、莱芜等。

大XX都市区:以XX为中心,包括XX、XX、XX、XX、XX、XX、襄樊、XX、XX、XX、荆州、黄冈、XX、随州、XX等城市。

成渝都市区:以XX、XX为中心,包括XX、XX、XX、XX、德阳、XX、XX、内江、XX、XX、XX在内

关中都市区:以XX为中心,包括XX、XX、XX、XX、XX、XX等城市。

大台北都市区是以台北为中心的我国XX省城市群。

⒊中国大都市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都市区是一种以其高密度的城市和一定门槛规模的人口以及巨大的城市体系,区别于其他地区和其他城市类型的空间组织。都市区内等级体系较为合理,相互分工与合作关系明确,区与区之间经济发展则具有相对独立性。根据城市化、工业化的内在规律组建起来的都市区, 可以为中国未来国民经济分级、分区调控体系的建立提供一种有效的组

织载体。

二九大都市区的竞争力比较

事实表明,都市区是城市化最有效率和效益,也是最切合中国实际的模式。据此,在对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分析中,我们必须关注都市区的发展与演进。这里,我们从实证的角度,对于我国当前已初具规模、特征较为明显的九大都市区的发展状况作一简要分析和评价,以求发现它们发展的潜力与方向,并研究、探明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

图1:中国九大都市区综合竞争力比较

⒈大台北都市区

大台北都市区的经济实力雄厚,综合竞争力高居榜首。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000亿元,经济总量列全国第2位;人均实现GDP106571.9元,劳动生产率高达422364.2,居全国第一;经济外向度高,出口总量居全国第2位。在较大经济总量的基础上,2002年增速仍达到3.5%,发展势头好。

大台北都市区在人才、资本、开放、区位、基础设施与环境等方面均拥有较大优势,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雄厚。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台北都市区需要在经济结构和拓展发展腹地方面作进一步努力。

在历经几次调整之后,大台北都市区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向服务业倾斜,高级化趋势明显。在第二产业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现代高科技正快速而强有力地向农业和服务业领域渗透,促进三次产业在高科技主导下的协调发展。目前,该地区已经从传统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转变为以现代高科技产业为核心的技术密集型为主体的工业结构。但大台北

都市区需要在内生性技术创新、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继续努力,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以维持可持续增长。立足于较高的经济平台,大台北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较重。

其次,大台北经济发展面临本区域市场空间狭小的制约。大台北的人口总量为2252万人,是九大都市区人口规模最小的区域,与其高居第2位的经济总量形成鲜明对照。未来,大台北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拓展本区域的国内市场空间,为经济发展寻求强劲的需求动力。

⒉大XX都市区

大XX都市区的综合竞争力列九大都市区的第2位。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200亿元,出口总量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两项指标均高居榜首;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均体现出较高水平,列第二位;在大额经济总量的基础上实现6.61%的快速增长。

大XX都市区是当前我国首屈一指的产业高地:以XX为支撑的金融和国际贸易高地;以XX各城市为依托的加工制造业高地。该地区无论是在人才、资本、制度、结构、开放,还是在区位与基础设施、环境、政府管理等方面都具有全国一流水平。早期珠三角的腾飞基本上是由出口型轻工业带动的,目前,珠三角正在发展装备工业、石化工业,力图改变产业结构,提升加工业水平。该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主的珠江东岸电子资讯产业走廊、以传统电气机械、钢铁、纺织、建材为主的珠江中部产业带和以家庭耐用与非耐用消费品及五金制品为主的珠XX部产业带。但目前,该地区的科教、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并不符称,中心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也有待深化。

⒊大XX都市区

大XX都市区的综合竞争力居第三位。近几年,大XX都市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最具发展后劲的都市地区。2010年XX世博会的成功申办,更为大XX都市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其将全面带动XX及其周边城市的旅游、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基础设施、文化科技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大XX都市区的人口密度全国最高,2001年末总人口为9477.07万人,单位就业人数达到1824万人;经济发展速度快,2002年GDP增速达到13.37%,居九大都市区的第二;经济总量、出口规模、人均GDP、劳动生产率等指标仅低于大台北和大XX地区,列第3位,提升势头迅猛。

大XX都市区的核心区域正在显著曼哈顿化,同时,在工业的地域分工上,圈层等级分布也很明显,外围区域发展起一定规模的,为核心和内圈区域发展汽车、化工、电子等主导行业提供零部件的配套工业。可以说,目前大XX都市区较大XX和大都市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区域内的产业合作机制已经基本形成。作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制造中心,大XX的产业发展主要以纺织与服装制造、重化工业和汽车工业为主。随着XX、XX、XX等其他城市信息、咨询、生物、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大XX的产业结构正在快速升级。

但各地区自成体系发展,产业结构趋同,较为严重的重复建设的存在,仍然是当前大XX面临的最大难题。以港口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缺乏统一规划与协调配合,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以大体相同的产业结构为支撑的地方经济相互掣肘,难以实现高端有效衔接……多方面、多层次的恶性竞争造成该区域的生产要素在很大X围内仍由行政力配置,中心城市的产业集聚与扩散受阻,外向型经济发展难以整合成为区域整体优势。

⒋大都市区

大都市区主要是由、XX、XX等城市所统辖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形地区,以及周边的XX、XX、XX、XX和XX等城市联结构成。这一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工业密集区和重工业与新兴产业发展基地。特别是近年来,奥运商机及其由此带来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正在加快这一地区的发展进程。

大都市区的综合竞争力位居第四。2002年,大都市区的经济总量、出口规模、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列全国第四。该地区在人才、科技、基础设施、区位等方面的竞争力在全国居于前列:众多的高校、科研院所聚集在此,智力资源极为丰厚;基础研究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很强;基础设施体系较为完善,通达性好;作为政治、文化中心,联系南北东西的优势明显,区位条件较好。就产业发展看,这一地区的产业体系完备,传统制造业基础较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服务业高级化趋势较为明显。

但这一都市区目前的发展状况与其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相比较而言,仍不尽理想,该地区的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指标只列九大都市区的第五和第六。由于产业联系度不够,造成整个区域对经济发展主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基本处于缺位状态。从总体上看,该地区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导源于以下两方面现实制约。

其一,市场化程度不足,制度落后。这一地区的市场发育程度亟待提高,需要以改革的措施有效提升资本质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彻底转变政府职能。由于市场化不够,随着科技投入和产出的下降,这一地区的经济整体实力弱化趋势明显,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上升速度缓慢,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和科技地位呈下降趋势。经济体制,特别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明显滞后,加之行政分割带来的利益冲突和对有限资源的竞争,使企业竞争力持续衰减。“强政府弱市场”的现实已经严重阻碍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民营经济的发达。

其二,区域内部竞争大于合作。中心区功能密集造成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拉动力不显著。都市圈缺乏经济、科技核心,城市之间资源、市场竞争激烈,竞争动机强烈而合作互补动机不足,区域壁垒导致区内各城市难以实现优势互补。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制约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城市之间的过度竞争势必进一步加剧业已存在的资源配置与地域空间失衡的局面。

⒌大青济都市区

大青济都市区是XX省的经济核心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奥运商机的辐射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青济城市群展现出巨大的提升潜力。青济都市区的综合竞争力列九大都市区之五。2002年的增长速度高达13.5%,列全国第一;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提升速度迅猛,超出大都市区,列第四;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总量均列第五。

青济都市区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区位和环境竞争力显著,接受日本、韩国先进生产力转移条件优越。市场化程度较高,制度创新能力强,企业家成长环境优良。外向型经济水平高,经济国际化基础较好。这一地区的制造业基础雄厚,XX是著名的制造业城市,特别是随着海尔等大企业集团的成长,“XX制造”正在不断优化升级中走向世界。电力、纺织、煤炭采选等传统产业的地区比较优势也较为突出。农业基础良好,市场化水平高,不仅为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这一地区的快速发展,一些内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需要引起重视。首要的问题是工业结构升级任务较重。该区域多数城市产业重点偏重于工业,而工业结构又停

留在传统产业为主的阶段,有些城市的工业部门仍多是耗能、耗水、耗材高的企业,产业与资源配置严重失调,环境容量严重超负荷运转。其次,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三产的发展基本停留于以生活性服务为主的阶段,生产性服务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创新行为的发生与扩散,金融、保险、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⒍大沈大都市区

沈大都市区地处东北亚中心,是东北经济与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地带,是XX省精华荟萃的地方,也是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域之一。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与国防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工农业基础较好。当前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更是为前进中的沈大都市区增添福祉。

沈大都市区的综合竞争力位居第六。2002年,沈大都市区增长速度达到12%,居第三;出口总量和人均GDP列第六;劳动生产率列第7位;经济总量列第八。

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沈大都市区的基础工业相当发达,经过多年的沉淀,这一地区积蓄起足够的工业增长能力,是潜力巨大的加工制造基地。该区域的石油加工、造船、机车、大型机械、制冷设备等行业在全国均名列前茅。近几年,电子信息、计算机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正在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在新的历史时期,整体国民经济的结构升级更为本地区长期积淀的传统优势产业实现突破提供了契机,石油、钢铁加工等产业在当前处于最好的决战关头。

但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由于国企改革的滞后,经济活力不足,存在结构老化的缺陷。未来需要不断改变观念,加强国企改革力度,大力推进市场化进程,继续强化该地区在全国的重工业地位。

⒎大成渝都市区

成渝都市区是我国西部人口和数量最密集的地区,也是西部地区工农业生产最为发达的区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支撑点。作为西南重要的科技、经济和商贸中心,这一区域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科研能力,是国家高科技产业扩散的首选区域。

成渝都市区的综合竞争力列九大都市区之七。2002年,成渝都市区劳动生产率较高,列第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10%,列第六;经济总量和出口规模均列第7位;人

均GDP列第八。

成渝都市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拥有较为雄厚的产业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后,这一地区的产业发展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产业结构升级较为明显。除传统制造业继续保持相对优势外,汽车摩托车制造业、化工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中药现代化等产业群正在蓬勃兴起。有别于其他都市区,成渝都市区高科技产业的主体不是外资企业或国有企业,而是地方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成为成渝高科技产业群的有效率的载体。

成渝都市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欠合理: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偏大,且重工业比例偏大;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三产发展不足,生产性服务供给能力匮乏,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也较低;农业比重偏大,且农业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不高;三次产业关联度小,发展不协调,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较低。

⒏大XX都市区

大XX都市区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辐射周边的中枢功能,该地区的繁荣对于我国中部地区的崛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XX都市区的综合竞争力列第8位。2002年,GDP增长速度达10.66%,列第5位;国内生产总值列第六;人均GDP列第七;出口总量和劳动生产率列第八。

大XX都市区产业基础较好,产业配套能力强,目前已形成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钢铁、汽车、机械、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服装、食品、医药、化工等为优势,电力、交通、通信为依托的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目前,大XX都市区的经济发展特征基本可以概括为三点:

其一,制造业结构调整成效较为显著。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XX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增长,给大XX都市区新兴制造业注入了活力。围绕光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制造业,汽车、钢铁、化工等重点支柱产业和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大XX都市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光电子产业、新医药已逐渐成为工业新的增长点,汽车、钢铁和石化等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其二,科技研发能力强。XX是个充满机会的城市。XX省是科教大省,有明显的人才智力优势,拥有多所国家科研院所和国家级实验室,科技教育力量相对稳定,是全国的科技成果和技术交易中心。

其三,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达。大XX都市区内的制度竞争力较为突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显著,贡献度不断加大。

但大XX都市区在产业规模化整体水平、工艺手段和装备等方面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劣势。高新技术企业大部分从事一般性高新产品的生产和贸易,进行着较低层次的重复性经营竞争。名牌产品不多,特别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际前沿水平的品牌产品。设备老化严重,技术水平低,庞大的存量资产和巨大的规模潜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人才流失严重,高级人才匮乏。

⒐大XX都市区

以XX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工业体系较完备,以机械、电子、轻工、食品、有色金属等产业为支柱,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一批名优产品为龙头,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是颇具实力的工业基地。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较快,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

大XX都市区的综合竞争力列第九。2002年,大XX都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10%,列第七位;经济总量、出口规模、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均列第九位。

大XX都市区人口集中度高,人口素质也相对较高。旅游资源和科技优势明显。城市群内部层级较为明显:XX同时具有全国、大区和省域意义,XX、XX、XX、XX、XX 等为省内地区中心,城市间产业职能较为明确,产业结构在一级层次存在趋同性,在二级层次存在互补性。

但关中城市群的未来发展面临水资源紧X的难题,大量的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将成为关中未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农业与城镇建设用地的矛盾也较为突出,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生产效率较低。而且,由于城市体系断层,缺少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心城市的轴向扩散带动作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三世纪展望:九龙齐飞

国家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经济竞争力决定的,而经济竞争力则来自于国际性的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而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则离不开大城市或都市区的区位、金融、人才等综合条件。我们要从国家竞争力的高度,用务实的态度全方位促进都市圈的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抓住入世后政府职能转换、地方保护主义淡化以及跨

国资本迅猛涌来等机遇,提升城市的资源聚集和经济辐射能力,加速培育真正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都市区。

⒈大台北都市区闽台经济区

大台北都市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要消除“台独政治”劣根性,加强两岸合作,尽快实现三通和统一,务实推进两岸经济一体化,使台北都市区的经济发展如同XX一样拥有更牢固的基石。

要摒弃所谓的XX经济“全球布局战略”,正确处理两岸经贸关系,充分看到产业向祖国大陆地区转移为XX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的机会和条件。随着闵东南工业化进程的提速,其与XX经济的对接能力将会逐步增强,XX省完全可以利用此契机参与到与珠三角、长三角、京三角的分工协作体系中来。

其次,要逐步改变高科技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向多元化方向推进,突破电子信息产业“一业独大”的局面。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则需要向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和行销层次提升。

⒉大XX都市区

大XX都市区的未来发展可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加强合作,推进一体化进程。XX与XX、澳门的合作需要结合三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一起进行,今后向世界推介的是一个大XX都市区。在加工制造业中心的基础上,大XX都市区要前瞻性地统一设计自己的城市和产业形态,使自己早日成长为创新中心和产业集成中心。就产业选择而言,可以统一规划发展海洋及资源产业、生态及食品工业、机械制造业、商旅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等产业板块。

其二,要协调XX现代服务业和内地制造业之间的关系与作用。首先要充分发挥XX 的国际金融中心、亚太服务中心、现代科技知识信息集成转化中心和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的功能,与此同时,努力建设XX转化创新中心、XX创新应用中心和XX研发、集成中心等。

其三,加快发展科技与文化。大XX地区科技与文化事业的发展极不均衡,XX各城市地区需要加大科技与文化投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持续而强有力的支撑。

⒊大XX都市区

突破行政界限,走向大都市圈经济,这是大XX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大XX可以以畅通的水陆交通为载体实现基础设施联动,以商品和要素流动为基础实现市场联动,以跨地区企业集团为龙头实现企业联动,以协作分工、优势互补为原则实现产业联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高级化发展,把该地区建设成为我国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和对外开放的基地。

⒋大都市区

大都市区的发展需要立足于各城市地区要素禀赋互补性和产业结构差异性的现实。在未来,各成员可能都需要切实采取措施,进一步开展经济合作与交流,实现区域优势互补, 协力创造资源整合一体化、经济分工合理化、要素配置层次化、产业培育有序化、利益分配规X化的良好局面。

在加快改革推进市场化的基础之上,理想的大都市区建设重在创建“繁荣看京津,实力看XX”的区域联动型产业结构。为此,各城市均需明确自身的产业功能定位:,建构适应首都经济比较优势、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升自己的经济能级,早日跻身国际化大都市行列;XX,加强港口优势,以对外贸易和轻型工业加快现代化;XX各城市则可以在夯实传统制造业的基础上,发展一部分不适合于大城市地区的新兴产业,以制造业、高效农业、生态产业为主做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结构。

⒌大青济都市区

大青济城市群的未来发展应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快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在功能错位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群结构。

其一, 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化与日本和韩国的经贸往来。其二,调整、优化大城市的产业结构。XX、XX两大城市应根据市情,不断引入先进科学技术,充分开发利用资源。工业中心XX应尽快向高、精、尖的新兴产业转变,发挥智力密集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XX可以凭借省会条件和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等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和培养对内、对外服务能力。其三,合理布局产业,提高城市体系综合效益。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抬高门槛,大、中型项目在原则上应尽量安排到低层级的城市去发展,逐步引导人口和产业在中小城市集聚,培育合理的城市体系。

⒍大沈大都市区

沈大都市区的未来发展需要强调两点。

其一,加快改革,依托市场手段整合资源。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是重头戏。沈大都市区体制不够灵活,未来需要加快改革,要在改革过程中依靠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整合该区域的资源,提升区域优势。

其二,要重视和充分发挥XX与XX在城市群发展中的龙头作用,积极融入东北亚经济圈。通过完善城市功能,加快金融、商贸、交通、信息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升级换代,XX和XX可以推动整个都市圈参与国际分工,从而确立沈大都市圈在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实现区域经济共同繁荣。XX要立足省会、交通枢纽等综合优势,XX则要积极实施外向牵动和口岸经济战略,充分发挥自身在区域内的市场、融资和先导示X作用,为都市圈内城市提供多层次的服务,为整个都市圈的发展开拓、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⒎成渝都市区

成渝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主要集中于两点:根据区域比较优势发展具有一定基础的高技术产业;利用高技术推动传统工业的改造,以柔性生产推动军工改造。扶持中药现代化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可以有力地支撑成渝地区工业经济结构的提升。同时,注重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柔性和敏捷化制造装备,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改进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为此,成渝地区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其一,加快整合XX与XX,使XX与XX两大增长极转化成为一条巨大的增长轴线,并使此增长轴具有两单个增长极所不具有的整体性功能。

其二,进一步改革体制,特别是科技管理体制,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通过改革逐步解决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问题,形成有效的产、学、研协作机制,整合科技资源。大力发展现代金融,健全风险投资运作机制,依靠投融资体制的创新从根本上解决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以信息化、投融资体系、人才支撑体系和中介服务为重点的高科技产业支撑体系,建立以高科技产业为导向的产业结构。

其三,加快城市体系建设。成渝都市区除了XX、XX这两个超大城市外,其余都是中小城市,形成明显的断层。未来要加快城市体系建设,推动产业和人口在空间集聚,加速产业链、产业群体的形成,增强城市间的空间聚合度,充分发挥城市群成本低、土地占用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的优势。

8、大XX都市区

大XX都市区未来需要在以下三方面着力采取措施。

其一,合理确立XX的城市经济定位,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要强化XX的核化功能,以XX为“龙头”实现圈内错位竞争发展的有利条件,特别是要增强XX作为特大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构建以XX为中心的区域共同市场框架。

其二,选择建立初具规模的优势产业链。立足于现实基础,欲提升XX都市区的发展水平,需要把现代制造业放在产业发展的首要位置,重振“XX制造”。光机电是“XX制造”的优势所在,以发展光机电制造业和运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为中心,这一地区未来可以选择建设光电子信息产业链、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链、钢材制造及深加工产业链、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产业链、纺织服装产业链、化工产业链、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物流产业链、旅游产业链等。要加快产业整合,提高产业关联度和专业化水平,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体。

其三,提升民营经济水平,加快开放引进,实现民企高位嫁接和跨越式发展。调整所有制结构,建立有效的进入和退出机制,通过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合资联营、出售、承包、租赁等多种途径,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的作用。

⒐大XX都市区

大XX都市区的未来发展需要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城镇体系、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

首先,要增强中心城市XX的增长极功能。作为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西部重要交通枢纽,西北地区经济、文化、商贸、信息和金融中心,XX是关中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增长核心,担负着调配该区域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资源的重任。未来,XX 要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以轻型而有效的产业结构服务和带动四方。在此基础上,发挥XX、XX、XX、XX等次中心的功能。

其次,在产业选择方面,要强化城市之间分工。XX应适时将高能耗、粗加工工业转移出去,建设生物工程、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使其发展为以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教育、科技、旅游业发达的综合性城市。其他城市则需要结合自身条件和XX的产业选择而动:XX可以主要发展机电、有色金属加工和轻工;XX可以主要发展电子、纺织及其它技术密集型工业;XX可以主要发展化工、冶金等高耗水、高耗能工业;XX可以大力发展煤炭、建材、陶瓷等。

2017中国新一线城市排名

2017中国新一线城市排名 中国城市的进化并不是只有一条确定的道路,沿着自己最擅长的轨迹,才会成为人们心中那个特别的城市。 依据最新一年的160个品牌商业数据、17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再次排名。 这份2017年最新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沿用了上一年的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但在分析算法做出了一些调整:邀请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专家委员会为五大指标的权重赋值,以专家打分法的方式计入评分体系;并在二级指标以下的数据中分析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客观赋权。 以此综合计算得到的结果是,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但15个“新一线”城市的席次有了一些改变,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汉、重庆、南京、天津、苏州、西安、长沙、沈阳、青岛、郑州、大连、东莞和宁波。 其中,东莞和郑州成为了新晋的新一线城市。 过去一年,华为的终端总部和企业数据中心要从深圳搬到东莞,算得上是中国城市中发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甚至引发了有些耸动的“东莞取代深圳”的争论,让人开始重新看待这座距离深圳60公里的城市。 从东莞的数据表现看,这座城市在商业资源集聚度上的表现最突出。东莞有1064平方公里的商业面积,代表城市基础商业指数的餐饮店和杂货店数量也都在全国前十。如今东莞有了7家优衣库,而4年前它还一家都没有;星巴克门店从2013年的13家增加到31家;

喜茶一类的网红奶茶店也早早来到这座曾经夜晚没有生气的城市——这与过去那个有些“土气”的代工厂形象完全不同。 而真正重要的是,在以电子制造业为核心支柱、拥有海量工厂的东莞,已经有了OPPO、vivo这样的手机行业佼佼者,未来还会有华为加入。这个正在变化中的城市给了许多年轻人机会,并用更好的生活将他们留了下来。 郑州的排名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城市枢纽地位改善。2016年10月,郑徐高铁开通,这意味着郑州通过高铁联通了河南、安徽、江苏3个省份,盘活了中原地区与长三角城市群。现在,郑州能通过高铁直接抵达129个城市,是全国高铁直达城市数量排名第6位的城市。

从盛大的成功看国内网络游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兴起和普及,作为新型休闲娱乐活动的网络游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网络游戏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网络游戏市场已初具规模,以网络游戏开发、运营为主体的产业链也初步形成,创下了许多令世人惊诧的经济效益, 并造就了如盛大这样的巨型运营商。尽管如此,我国目前的网络游戏市场却有60 %以上被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产品所占据,中国的网游企业大多数为运营商,缺乏自身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的缺乏成为我国网游企业发展的瓶颈。 本文从分析我国网络游戏企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将盛大作为网游企业的一个代表,分析它的成功发展经验以及它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网络游戏企业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以此来得到一些有利于我国网络游戏企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网游企业盛大核心竞争力

Abstract In line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et and the progress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s a new type of leisure entertainment, Internet games have gradually showed tremendous vitality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The industry of Internet game, in today’s China, are rapidly developing. And the markets of Internet game are already of the commercial scale .Internet game industry chains mainly which consist of Internet game exploitation and operation have also basically formed. Meanwhile, the industry of network game has created great economic returns. On the basic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network game, sixty percents of the Internet game markets of our country have occupied by foreign Internet game products ,especially like Korean、Japanese and American ones. Chinese Internet game enterprises are still staying at the stage of action for foreign merchants, and are short of core technology. The lacking of the core competence has becoming the block of development for Chinese Internet game enterprise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Internet game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Shengd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competence by making Shengda as a deputy. On the basic of content above,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etence of Internet game corporations. Moreover,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my own; I hope that this paper can offer enlighten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game enterpris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Internet game enterprises;Shengda;Core competence power

2018年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 摘 要:一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但是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未能与之匹配三本报告通过对中国电影在北美市 场2000 2017年共18年的数据进行阶段性解读,从票房收 入二类型二评分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探析中国电影在国际 竞争中的特点和规律三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结合对中国 电影行业现状的阐述,总结中国电影在国际竞争中的不足与 优势,提出中国电影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方法,以期对 中国电影 走出去 建言献策三 中国电影市场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三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数据,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收入为559 11亿元,其中国产电影以301 04亿元票房收入占据票房收入总额的53 84%三在票房收入过亿元的92部影片中,中国电影有51部三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达 到202亿元,同比增长39%三①中国电影不仅需要重视国内市场,还需要着

眼于海外市场三2017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为42 53亿元,同比增长11 19%①三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 一带一路 建设发展的逐步深化,中国电影在 走出去 的同时还具有 讲好中国故事二传播好中国声音二阐释中国精神二展现中国风貌 的使命与责任,促进中国电影 走出去 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二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三 本报告以2000 2017年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的数据为基础,力图阐释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的竞争力水平,发掘背后的关键影响因素,厘清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与不足,尝试为 一带一路 背景下中国电影对外传播廓清思路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三 一 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的阶段性观察 对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有赖于大量翔实的数据,北美市场在早期即开始重视影片相关数据的整理和挖掘,IMDB二TheNumbers和BoxOfficeMojo等网站的数据整理最早从1998年就已经开始,到现在已经形成较大规模三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的相关数据可以从这些网站上查询到三本报告整理了2000 2017年在北美上映的中国电影,数据涵盖导演二主演二各地区票房收入情况二评分二类型等共计35个指标,完整有效数据样本为241部三在中国电影的全球票房收入统计中,北美市场份额占据海外市场的39%(根据样本数据计算而得)三因此选取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的数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分析这些数据能够较好地衡量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三(一)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的阶段性划分 中国电影在2000 2017年的18年时间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在观察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时也应该以一种动态的视角去整理二归纳和理解三从数量上来看,2000 2008年在北美上映的中国影片数量平均为5 3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范文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范文 【摘要】: 在国际化竞争日趋热烈的今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必须构建自己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和内容,分析了我国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培育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为根基,积极打造适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特点的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核心技术能力和竞争优势,提出要兼收并蓄,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品牌整合能力和企业文化,同时,呼吁政府要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方面多做工作。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 【正文】: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形成一批核心能力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对每一个企业来说,要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强大的能力即核心竞争力。在现阶段,这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内在能力资源。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独特的技术、文化或机制优势,并依托这种优势所产生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1、不易摹仿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特定方式沿着自己独特的技术或管理轨迹,逐步积累,长期形成的,走的是自己的发展之路,个性化发展的特点非常突出,很难被竞争对手完全模仿掌握。比如Intel公司领先世界的芯片技术,联想公司独步中国的销售网络和渠道。 2、不可分离性。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息息相关,任何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都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从天而降,它是企业历经多少年积累所形成的企业理念、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多年来依据企业实际而进行的变革和修缮,使这些理念和行为已经与企业融为一体,不可分离。而正是这种不可分离性,使得企业达到了竞争对手难以匹敌的高度,成为企业竞争差 异化的有效来源。 3、动态发展性。竞争,使得竞争对手会竭尽全力弥补自己的不足,逐步缩小与原先拥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差距,直至完全超越,最终使个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所有企业的一般竞争力,甚至形成差距。比如河北天纶纺织有限公司,从一个旧体制下的国营棉纺厂,历经多年改革,不

中国大型企业如何打造国际竞争力

中国大型企业如何打造国际竞争力 主讲人:石滋宜(台湾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董事长、北京全球华人企业顾问中心董事长、著名管理专家) 今天我用这个机会,现在来谈到中国大型企业如何打造国际竞争力,因为我是曾经在可以说全世界最好的企业,美国通用电器服务过,杰克韦尔奇就是我们的老板,因此我有很长的时间在北美以及在在美国在台湾看到很多大的企业,包括日本,我在日本留学从大学开始,到研究所五年,这个材料,我不是学经济的,也不是学管理的,我是学材料科学的,但是我因为到北美之后,就进到了企业界工作,因此经营管理成为我一个重要的共要。我这个人个性有话实说,我不会讲客套话,也不会讲使得大家感受不好的话,我都不会。但是我会使得你们有一种回去之后可以思考的观点,我想在今天和大家探讨。 中国大型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我认为有两种,还存活于高度保护的环境,也有已经存活于自由市场的环境的,这样一种企业都有。 尚在保护环境的企业,想提升国际竞争力是非常地困难,所以必须早日脱离保护环境。 也就是说,脱离愈慢、伤害会越大,不要忘记所谓的时机是一切,Timing is Everything,你假如错过了时机,你没有办法挽回,你所付出的代价是毫无疑问的,你所难以想象的。唯有在自由竞争的环境,谈打造国际竞争力才有意义。我们必须,就是创立企业的目的,为什么我们要创立企业,我们为什么在过去创立了企业。创立企业就是要创造利润,才能够贡献社会。 经营企业不赚钱是罪恶,我这个已经讲了十几年,但是不择手段,不该赚的钱,赚不该赚的钱那更是罪恶。所以像美国的,虽然很公开,但是他们是非常地罪恶,他们伤害的人超过了几百万人。 创立企业的动机,不管是国营的,不管是什么的,它逃不过做三个最主要的,就是说为了社会上存有不满的顾客因而创业。因为现有产品的服务,没有办法去满足这些顾客,所以才有再创业的理由,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看到许多的人需要,有需要,但是市场上没有人提供或者所需的产品或者服务,因而设立企业满足这一群人需要的人,这是我们创立企业的第二个需求。 第三个,为了本身的利益,为了本身的利益生存,我要活下去怎么办,我就想创立一个企业,提供一种产品和服务,创造出有需要的顾客,最简单地讲,像网吧的创立,或者说网

2020中国城市排行榜

2020中国城市排名 2020一线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2020新一线城市15个 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东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 2019新二线城市30个 无锡、佛山、合肥、大连、福州、厦门、哈尔滨、济南、温州、南宁、长春、泉州、石家庄、贵阳、常州、南通、嘉兴、太原、徐州、南昌、金华、惠州、珠海、中山、台州、烟台、兰州、绍兴、海口、扬州 2019新三线城市70个 汕头、湖州、盐城、潍坊、保定、镇江、洛阳、泰州、乌鲁木齐、临沂、唐山、漳州、赣州、廊坊、呼和浩特、芜湖、桂林、银川、揭阳、三亚、遵义江门、济宁、莆田、湛江、绵阳、淮安、连云港、淄博、宜昌、邯郸、上饶、柳州、舟山、咸阳、九江、衡阳、威海、宁德、阜阳、株洲、丽水、南阳、襄阳、大庆、沧州、信阳、岳阳、商丘、肇庆、清远、滁州、龙岩、荆州、蚌埠、新乡、鞍山、湘潭、马鞍山、三明、潮州、梅州、秦皇岛、南平、吉林、安庆、泰安、宿迁、包头、郴州 2020新四线城市90个 韶关、常德、六安、汕尾、西宁、茂名、驻马店、邢台、南充、宜春、大理、丽江、延边、衢州、黔东南、景德镇、开封、红河、北海、黄冈、东营、怀化、阳江、菏泽、黔南、宿州、日照、黄石、周口、晋中、许昌、拉萨、锦州、佳木斯、

淮南、抚州、营口、曲靖、齐齐哈尔、牡丹江、河源、德阳、邵阳、孝感、焦作、益阳、张家口、运城、大同、德州、玉林、榆林、平顶山、盘锦、渭南、安阳、铜仁、宣城、永州、黄山、西双版纳、十堰、宜宾、丹东、乐山、吉安、宝鸡、鄂尔多斯、铜陵、娄底、盘水、承德、保山、毕节、泸州、恩施、安顺、枣庄、聊城、百色、临汾、梧州、亳州、德宏、鹰潭、滨州、绥化、眉山、赤峰、咸宁2020新五线城市128个 防城港、玉溪、呼伦贝尔、普洱、葫芦岛、楚雄、衡水、抚顺、钦州、四平、汉中、黔西南、内江、湘西、漯河、新余、延安、长治、文山、云浮、贵港、昭通、河池、达州、淮北、濮阳、通化、松原、通辽、广元、鄂州、凉山、张家界、荆门、来宾、忻州、克拉玛依、送宁、朝阳、崇左、辽阳、广安、萍乡、阜新、吕梁、池州、贺州、本溪、铁岭自贡、锡林郭勒、白城、自山、雅安、酒泉、天水、晋城、巴彦淖尔、随州、兴安、临沧、鸡西、迪庆、攀枝花、鹤壁、黑河、双鸭山、三门峡、安康、乌兰察布、庆阳、伊犁、儋州、哈密、海西、甘孜、伊春、陇南、乌海、林芝、怒江、朔州、阳泉、嘉峪、关鹤岗、张掖、辽源、吴忠、昌吉、大兴安岭、巴音郭楞、阿坝、日喀则、阿拉善、巴中、平凉、阿克苏、定西、商洛、金昌、七台河、石嘴山、白银、铜川武威、吐鲁番、固原、山南、临夏、海东、喀什甘南、昌都、中卫、资阳、阿勒泰、塔城、博尔塔拉、海南、克孜、阿里、和田、玉树、那曲、黄南、海北、果洛、三沙

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最突出表现之一,是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生产能力。“中国制造”成为最重要的世界经济现象之一,它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国内经济状况和国际经济地位,而且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经济以至世界各国消费者的生活。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巨大发展和世界性影响,基于其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正在和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对中国工业发展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本章作者从1995年起,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一个研究组对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本章是最近完成的若干研究项目所获得的一些分析结论和讨论意见。 一、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出口额和出口增长率所反映的中国工业的国际地位持续提高,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表现突出,出口额从1990年的443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129亿美元,年均增长20%。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更是高达9690、8亿美元数值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的《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一文。,其中制造业出口值估计为9067亿美元(见图14-1)。数据是作者根据历史数据推测而来的。

从产出结构的国际比较看,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偏高。1995~2005年,中国制造业占GDP比例为34%左右,而日本和韩国均低于25%。美国的这一比例自1995年以来也呈递减趋势,从1995年的18、92%降为2001年的15、16%。与其他下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高。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第一产业比重,中国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中国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同时远高于巴西、哈萨克斯坦和埃及三国,在所有列举的国家中是最高的,这与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有关。第三产业比重,中国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明显偏低(见表14-1)。而且,近两年,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还呈下降趋势,2005年为40%,2006年为39、5%。 中国制造业的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加之新闻媒体的传播和一些国家出于政治目的或集团利益的夸大性宣传,在全世界已形成了中国“工业大国”或“制造业大国”的形象。其实,客观地分析,从中国拥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1%,以及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占有世界1/4~1/3的产出规模的角度看,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发展水平很低和收入水平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发达程度也不高。一方面,中国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仍然很低;另一方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范文

【摘要】: 在国际化竞争日趋热烈的今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必须构建自己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和内容,分析了我国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培育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为根基,积极打造适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特点的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核心技术能力和竞争优势,提出要兼收并蓄,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品牌整合能力和企业文化,同时,呼吁政府要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方面多做工作。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 【正文】: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形成一批核心能力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对每一个企业来说,要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强大的能力即核心竞争力。在现阶段,这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内在能力资源。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独特的技术、文化或机制优势,并依托这种优势所产生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1、不易摹仿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特定方式沿着自己独特的技术或管理轨迹,逐步积累,长期形成的,走的是自己的发展之路,个性化发展的特点非常突出,很难被竞争对手完全模仿掌握。比如Intel公司领先世界的芯片技术,联想公司独步中国的销售网络和渠道。 2、不可分离性。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息息相关,任何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都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从天而降,它是企业历经多少年积累所形成的企业理念、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多年来依据企业实际而进行的变革和修缮,使这些理念和行为已经与企业融为一体,不可分离。而正是这种不可分离性,使得企业达到了竞争对手难以匹敌的高度,成为企业竞争差 异化的有效来源。 3、动态发展性。竞争,使得竞争对手会竭尽全力弥补自己的不足,逐步缩小与原先拥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差距,直至完全超越,最终使个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所有企业的一般竞争力,甚至形成差距。比如河北天纶纺织有限公司,从一个旧体制下的国营棉纺厂,历经多年改革,不断加强技术实力,最终成为在国内棉纺技术领域较有影响的企业。 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020中国各线城市最好大学排名公布

2020 中国各线城市最好大学排名公布哪所大学是2020 年中国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和五线城市的最好大学?哪些城市的2020 年全国百强、世界一流大学和中国一流大学最多? 2020 年3 月,由艾瑞深校友会网编撰完成的《2020 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一书由科学出版社面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报告公布最新艾瑞深校友会2020 中国大学排名1200 强、2020 中国大学分区排名和2020 中国各线城市最好大学排名等系列排名。报告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雄居校友会2020 中国大学排名前5 强。在最新2020 中国各线城市最好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分别赢得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 中国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和五线城市最好大学排名第一。 最新发布2020 中国各线城市最好大学排名,中国一线城市高校综合实力最强 为了给2020 年全国高考考生及家长通过城市挑选大学提供 权威参考指南,艾瑞深校友会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b2564533.html, )最新发布2020 中国各线城市最好大学排名等系列榜单。其中,城市等级划分依据的是《第一财经周刊》2019 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最新的中国城市分级排名结果,该榜将中国城市划分为5 个等级,评出 4 个一线城市、15 个新一线

城市、30 个二线城市、70 个三线城市、90 个四线城市和128 个五线城市。 统计显示,在最新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 中国大学排名中,中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发达的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高校的综合实力最强、办学水平最高、最受国家认可和重视,拥有全国100 强高校、世界一流大学、中国一流大学最多。 校友会2020 中国各线城市最好大学排名前 5 强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雄居2020 中国 各线城市最好大学排名第一

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与提升

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与提升 摘要::企业要在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及现状,提出了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取决于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加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之能够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快速发展。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自1990 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以来,一场核心竞争能力(Core Competences) 研究热潮得以掀起, 研究者及有关报道层出不穷。在《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机能和整合不同技术和技能。”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提供企业竞争优势基础的多方面技术、技能和知识的有机组合,它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源,从根本上决定并制约了企业自身生存和持续发展以及持久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最终体现为获利能力、市场份额、企业形象及公众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认同等。不同企业由于在某个方面较为突出,在其他方面比较薄弱,但整体竞争力较强,表现出强烈的企业竞争力特色。这也正好可以理解为什么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其他企业所特有的和不易模仿的。 二、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核心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由于企业管理人员难以识别、实施,外部竞争者难以复制和模仿,从而使得拥有某方面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长期保持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点,形成自身的特色;同时由于核心竞争力经历了市场的长期检验,易于被消费者所识别,从而获得消费者的特殊青睐,因此会推动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青岛海尔集团原本是一家亏损、面临倒闭的小厂,从1984年至今短短20余年,成为家电行业的龙头老大,发展成为跨国企业集团,呈现急速发展的旺盛势头,根本原因在于它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事实证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占领市场的基础,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三、我国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现状 1、企业缺乏发展潜力,生命短暂。

外资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外资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深圳李敏斌)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巨大,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也不断提高。本文在肯定外资经济在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中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其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外资;国际竞争力;影响;对策 近年来,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数额一直居世界前列,2002年开始我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关于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利用外资的结构是否合理等问题,一直是讨论的热点。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的。外资经济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对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对于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涵义,不同的国际研究机构有不同的理解,目前各机构已有所侧重地发展出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竞争力的多种方法。其中,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InstituteforManagementDevelopment ,简称IMD )和瑞士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Forum ,简称WEF )是国际知名的整体国家竞争力评比机构。 瑞士洛桑管理学院《洛桑报告》没有把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简化为GDP和生产率。该报告认为国际竞争力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四大要素——经济发展、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基础设施。《全球竞争力报告》(简称《论坛报告》),由《世界经济论坛》和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合作完成,该报告主要竞争力指标包括:增长竞争力指数、当前竞争力指数、国家环境法规及状况、国家创新能力、经济创造性和出口贸易。 下面结合2004年《洛桑报告》,对外资在中国国际竞争力四大要素中的作用、影响进行分析。 一、外资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积极影响 在2004年的《洛桑报告》中,中国国际竞争力在60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24位,位次比上年提升5位,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004年,中国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是宏观经济运行、政府效能、企业效益和基础设施四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基础设施的国际竞争力位次未变外,其余三项的国际竞争力位次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在构成国际竞争力的4个要素中除了基础设施的国际竞争力与外资经济的关联性较小之外,其它三个要素竞争力的提高与外资经济有重大联系。下面从这三个要素分析外资在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一)提升政府效能的国际竞争力 2004年中国政府效能的国际竞争力分值为62.04分,比2003年提高5.9分。在60个测评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第21位,比上年提升1位。政府效能主要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政府制定的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竞争性。完全是从政策是否为市场经济发展考虑,是否为提升国家和地区竞争力水平考虑。改革开放后尤其在加入WTO后,中国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立法与条规的确立与颁布、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逐渐与国际接轨,所扮演的一个"软硬兼施"的政府的角色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外国投资者通过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先进的管理模式对中国政府施加影响力,促使

论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状况

论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状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中国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介绍了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几个方面。并揭示了战略 定位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中国企业在战略定位中有的先天不足。核心竞争力构建战略定位入世以后,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是,中国企业如何与外国企业竞争,并在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从根本上说,企业能否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决于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所谓企业竞争力实质上就是指企业配置和使用诸种生产要素的能力。企业竞争力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获取资源的能力、掌握某种重要技术的能力、创造低成本的能力、开拓市场的能力、构建市场营销网络的能力等等。但对于具体企业来说,并非每种竞争力都同等重要,而只是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其中的某一两个环节上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获取稳定超额利润的,明显优于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不断提高顾客价值并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最关键的竞争力,亦即企业核心竞 争力,也称核心能力。

一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在顾客 价值方面,对顾客所看重的价值一顾客的核心利益能作出关键性的贡献;二是在差异化优势方面,能在竞争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而这种独特性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或要付出巨大成本(包括时间成本);第三是在延展性方面,能够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满足顾客需求,具有旺盛、持久发展的生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的源泉。世界著名企业几乎无一不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管理方式、市场营销、品牌形象、顾客服务其中的若干方面具有独特专长,从而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取得了竞争的绝对优势.世界著名企业就是通过其核心竞争力优势,攫取了行业的绝大多数利润。有资料显示:佃95-2000年的 6年间,世界500家最大企业营业额年均增长速度达 5.4%,而同期世界gdp年均增长速度为4.4%,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高出1个百分点。根据《财富》杂志最新排名资料,2000 年度,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总额增加到140650亿美元,利润总额增加到6672亿美元,总资产增加到45807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0.8%、20.4%和4.1%。1999年度世界500强企业营业额收益率(利润/营业额)为4.36%,资产收益率(利润/资产)为 1.26%。2000年度这两项指标分别

2020中国城市排行榜

2017中国城市排行榜 一线城市(4个): 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 新一线城市(15个): 成都市、武汉市、杭州市、南京市、重庆市、天津市、苏州市、西安市、长沙市、沈阳市、青岛市、郑州市、大连市、东莞市、宁波市。 二线城市(30个): 厦门市、福州市、无锡市、合肥市、昆明市、哈尔滨市、济南市、佛山市、长春市、温州市、石家庄市、南宁市、常州市、泉州市、南昌市、贵阳市、烟台市、太原市、嘉兴市、南通市、金华市、珠海市、惠州市、徐州市、海口市、乌鲁木齐市、绍兴市、中山市、台州市、兰州市。 三线城市(70个): 潍坊市、保定市、镇江市、扬州市、桂林市、唐山市、三亚市、湖州市、呼和浩特市、廊坊市、洛阳市、威海市、盐城市、江门市、临沂市、汕头市、泰州市、漳州市、邯郸市、济宁市、芜湖市、淄博

市、银川市、柳州市、绵阳市、湛江市、鞍山市、赣州市、大庆市、宜昌市、包头市、咸阳市、秦皇岛市、株洲市、莆田市、吉林市、淮安市、肇庆市、宁德市、衡阳市、南平市、连云港市、丹东市、丽江市、揭阳市、延边州、舟山市、九江市、龙岩市、沧州市、抚顺市、襄阳市、上饶市、营口市、三明市、蚌埠市、丽水市、岳阳市、清远市、荆州市、泰安市、衢州市、盘锦市、东营市、南阳市、马鞍山市、南充市、西宁市、孝感市、齐齐哈尔市. 四线城市(90个): 乐山市、湘潭市、遵义市、宿迁市、新乡市、信阳市、滁州市、锦州市、潮州市、黄冈市、开封市、德阳市、梅州市、鄂尔多斯市、邢台市、茂名市、大理白族自治州、韶关市、商丘市、安庆市、黄石市、六安市、玉林市、宜春市、北海市、牡丹江市、张家口市、梧州市、日照市、咸宁市、常德市、佳木斯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黔东州、阳江市、晋中市、渭南市、呼伦贝尔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河源市、郴州市、阜阳市、聊城市、大同市、宝鸡市、许昌市、赤峰市、运城市、安阳市、临汾市、宣城市、曲靖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邵阳市、葫芦岛市、平顶山市、辽阳市、菏泽市、本溪市、驻马店市、汕尾市、焦作市、黄山市、怀化市、四平市、榆林市、十堰市、宜宾市、滨州市、抚州市、淮南市、周口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泸州市、玉溪市、眉山市、通化市、宿州市、枣庄

最新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及分析

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及分析

目录 一、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1) (一)企业国际竞争力管理方面的评价 (1) (三)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对其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2) 二、中国各个产业中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剖析 (2) (一)第一产业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剖析 (2) (二)第二产业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剖析 (2) (三)第三产业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剖析 (3) 三、中国企业竞争环境分析 (3) (一)现阶段我国的制度环境分析 (3) (二)WTO规则影响分析 (3) (三)国内地区差异影响分析 (3) (四)我国法律环境 (4) (五)影响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其他因素 (4) 四、各国提高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经验分析 (4) (一)发达国家的企业 (4) (二)新兴工业化中国家的企业 (5) (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国家 (5) 五、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建议 (5) (一)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优势 (5) (二)中国政府的合理干预 (6) (三)提高教育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6) (四)健全法律制度 (6) (五)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内需 (6) (六)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一些措施 (7)

参考文献 (8) 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及分析 中文摘要 在新的世纪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经济进入了更加广阔的世界领域,企业也面临着向跨国界的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既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于中国企业如何继承自身发展情况,借鉴国外跨国企业的发展经验,从而参与国际竞争成为中国各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之一。尤其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中国企业面临和国外众多有实力的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同台竞技。 本文在继承和吸收国内外对于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分析中国企业面临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对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探讨。体现出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特有特点,特别是中国企业在正确认识和利用国家“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重大发展战略。文中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国企业;世界市场;企业国际化经营;企业国际竞争力

中国城市最新排名(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名单).pdf

中国城市最新排名(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名单)依据城市的政治地位、经济实力、城市规模以及区域辐射力,中国部分城市排名表: 一线城市 一线强北京上海(一个政治文化中心,一个经济中心,无争议) 一线弱广州深圳(南粤双雄,实力旗鼓相当,公认一线) 准一线天津(原本属于二线强,近几年国家重视、发展极快,步入准一线)二线城市 二线强南京武汉沈阳西安成都(都属于区域中心城市) 重庆(直辖市) 杭州(经济发达、副省级) 青岛大连宁波(三个经济发达的计划单列市) 二线弱济南哈尔滨长春(剩下的三个副省级城市) 厦门(计划单列市、规模小所以只能是二线中) 郑州长沙福州(经济发展较好的三个非副省级省会城市) 乌鲁木齐昆明(国家重点发展的边疆国际化城市) 兰州(西北重工业城市、兰州军区) 苏州无锡(最发达的两个非省会地级市) 三线城市 三线强南昌贵阳南宁合肥太原石家庄呼和浩特(七个实力相当的省会城市)佛山东莞(两个制造业经济强市)、鞍山(辽宁经济第三强城市)唐山(环渤海重工业大城市)、烟台(环渤海重要港口、经济强市)泉州(闽南经济中心城市)、包头(重工业大城市)

三线弱银川西宁海口洛阳南通常州徐州潍坊淄博绍兴温州台州大庆中山珠海汕头吉林柳州 准三线拉萨保定邯郸秦皇岛沧州鄂尔多斯东营威海济宁临沂德州滨州泰安湖州嘉兴金华泰州镇江盐城扬州桂林惠州湛江江门茂名株洲岳阳衡阳宝鸡宜昌襄樊开封许昌平顶山赣州九江芜湖绵阳齐齐哈尔牡丹江抚顺本溪丹东辽阳锦州营口承德廊坊邢台大同榆林延安天水克拉玛依喀什石河子南阳濮阳安阳焦作新乡日照聊城枣庄蚌埠淮南马鞍山连云港淮安丽水衢州荆州安庆景德镇新余湘潭常德郴州漳州清远揭阳梅州肇庆玉林北海德阳宜宾遵义大理 四线城市 剩余的所有城市

企业的十大核心竞争力

企业十大核心竞争力 十大核心竞争力构成现代国际企业的基础力量,增强这十大核心竞争力,就能够使创维逐步接近自己的远景,那就是希望成为一个类似索尼的那种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目标。 我们每一个企业都在思考新的战略方向,寻找新的油田。恰如我们今天的论坛主题一样:转型年代的企业变革与创新。实际上,早在互联网泡沫经济以后,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已经提前进入了一种企业的变革时代。与他们相比,中国企业的变革已经晚了好几年了。变革什么呢?根据创维的体验,就是要在超竞争时代里面培养企业的十大竞争力,才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 大家能够感受到,近些年来,不知不觉中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除个别的项目如石油、国有垄断的领域以外,在市场竞争的领域里确实如此。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正处于一个所谓的超竞争时代。 那么,超竞争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首先是大部分产品供过于求或者处于供需基本平衡,使得利润的压力增大。包括大家习惯认为应该赢利很大的产业或者服务业,状况也是如此。前几天一个大型通讯运营商的负责人告诉我,今年他们能做到销售增长80%,可是盈利的增长不到15%,省吃俭用才有十几个点,营业额与利润的增长不成比例。所以说,现在所有的企业家、所有的企业都面临利润的压力,而产品严重供过于求造成了利润的困顿,因此,超竞争时代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产品供过于求。 第二个特征就是营销不再是灵丹录妙药。以往有一个“杀手级”的营销方案,就能让企业又前进一大步,所以前五年社会上各种营销论坛的讲座特别受欢迎,可到了2003年这些办法好象不再灵光。无论用什么花哨的促销方式或者新颖的概念,都难以扩大市场的需求量。 第三个特征是成本的高速上涨。各种商务舱、头等舱的诱惑,超五星级酒店的服务都使企业行政管理费用、营销费用、财务费用高涨。成本高涨还表现在全球化当中的各种反倾侵销、技术壁垒、专利版权等精彩文档

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期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产业经济】 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顾洪安 (黑龙江省黑土贸易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 要]运用RCA 指数分析并对“钻石模型”要素进行比较,阐述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发现目前 还存在我国企业竞争观念落后,国际市场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出口商品结构不够优化,贸易方式不尽合理等问题。应采取以核心大企业主导的竞争模式,通过强化政府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来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产业;竞争力;RCA ;“钻石模型”[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2-0080-03我国产业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我国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RCA 指数并结合“钻石模型”要素分析,对直接和间接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进行分析,阐述目前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据此提出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运用RCA 指数分析我国产业的竞争力现状运用RCA 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分析我国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RCA 是显性比较优势的简称,通过对该产业在一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可以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的相对优势。 1.我国出口产品RCA 整体指数 (1)农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较弱,RCA 指数一直呈下降趋势, 2000年之后RCA 小于0.8;(2)工业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在全球处于中等水平,其RCA 指数在1.0 1.2之间,但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缓慢;(3)商品服务出口的比较优势比较弱,其RCA 指数低于0.8,1995—2003年间逐年下降,2003年后呈低水平波动状态。 2.工业品分出口商品结构RCA 指数分析 (1)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纺织产品和服装产品为代表,服装和纺织产品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其RCA 指数均大于2.5。纺织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先下降,后缓慢上升, 1995年纺织产品出口的RCA 系数为3.46,1998年最低为2.82, 2009年缓慢上升到3.38。服装的出口比较优势整体呈下降趋势,出口的RCA 系数由1997年的5.96下降到2009年的4.05。 (2)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办公和电信设备、数字处理设备、通讯设备和集成电路及元器件为代表。数字处理设备RCA 指数增长迅速,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由2000年的1.82增长到2009年的4.05,通讯设备、办公和电信设备指数也较高,2009年均超过3,集成电路及元器件指数值最低, 2000年、2009年分别为0.19、1.36,增速缓慢,优势不明显。 表1 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RCA 指数 产业办公和电信设备数字处理设备通讯设备集成电路及元器件年份19952009200020092000200920002009RCA 指数 0.91 3.12 1.82 4.05 1.92 3.50 0.49 1.36 (3)资本密集型产业。以钢铁产品、化学产品和汽车产品为代表。钢铁产品的RCA 指数由1995年的1.28下降到2003年的0.51,随后其比较优势逐渐增强,2008年达到1.52,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9年RCA 指数又跌至0.86。化学产品比较优势较弱,其RCA 指数均小于0.8,呈平稳状态。汽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上升趋势明显, 但1995年至2009年汽车产品的比较优势较弱(RCA <0.8),但RCA 指数一直缓慢上升, 从1995年的0.05上升到2009年的0.28,反映出汽车产品的比较优势不断提高。 (4)资源密集型产业。以燃料与铁矿石产品为代表,燃料和矿产品的比较优势较弱,其RCA 指数均小于0.8,且呈逐渐下降趋势,其RCA 从1995年的0.58下降到2009年的0.18。这说明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和制造业繁荣背景下, 我国的燃料与铁矿石产品等初级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幅减少。 二、依据“钻石模型”要素的产业竞争分析 运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即“钻石模型”理论,分析影响整体竞争力的六大要素,也是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间接指标。 1.生产要素 我国要素禀赋方面劳动力资源成本优势明显。近30年来中国出口的商品仍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家电、电脑零部件等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的组装加工业, 使得中国的产业比较优势长期停留在劳动密集领域,升级缓慢。虽然近年来机电产品已在中国出口商品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其中多为金属紧固件、电机、缝纫和纺织机械、变压器和整流器等低技术 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