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潘明霞

凌志环保有限公司宜兴214200

提要:对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垃圾渗滤液氨氮浓度高和可化性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垃圾填埋渗滤液氨氮深度处理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在急剧增加。据了解,我国城市垃圾年生产量已达到1.52亿吨,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量达70亿吨,并且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人均日产垃圾已超过1kg,接近工业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我国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将有一大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得到新建。而垃圾渗滤液是否处理达标排放是衡量一个填埋场是否为卫生填埋场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渗滤液的处理近几年得到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并有一批渗滤液处理厂已经或正在兴建。

本文对我国渗滤液处理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一些研究方向。

1排放标准

垃圾渗滤液处理作为一个卫生填埋场必不可少的环节,近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根据渗滤液排放的收纳水体不同,渗滤液的排放标准也不尽相同,具体见表1。

2处理现状

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卫生填埋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的卫生填埋场从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建设。渗滤液处理厂的建设就更晚,从时间上看,渗滤液的处理经历了三个阶段。

2.1第一阶段

表1垃圾渗滤液的排放标准

-N(mg/L)SS(mg/L)

排放标准COD(mg/L)BOD(mg/L)NH

3

三级1000600-400

二级30015025200

一级100301570

注:三级标准是排市政管网的标准,二级和一级分别是排地表水的标准。

此阶段在90年代初期,处理工艺主要参照城市污水的处理方法,代表性的工程实例有杭州天子岭等。

杭州天子岭渗滤液处理厂简介:

渗滤液处理厂处理量为300m3/d,采用三沉二曝活性污泥法工艺。

设计进水指标为:COD为6000mg/L,BOD为3000mg/L;出水标准为:COD为300mg/L,BOD为60mg/L,SS为100mg/L,pH为6~9。

工艺特点为:采用两段式活性污泥法,对DO与MLSS的浓度控制要求不一样,一段利用细菌和低级霉菌占优势的混合种群,二段培养原生动物占优势。

2.2第二阶段

此阶段在90年代中后期,研究人员考虑到渗滤液的水质独特性,如高浓度的氨氮等,采取了脱氨措施,采取的处理工艺一般为氨吹脱+厌氧处理+好氧处理,代表性的工程实例有香港新界西等。

香港新界西渗滤液处理厂简介:

渗滤液处理厂处理量为1800m3/d,采用氨汽提+SBR的处理工艺。

-N为3000mg/L;出水设计进水指标为:COD为10000mg/L,BOD为4000mg/L,NH

3

标准为:COD<1000mg/L,NH

-N<25mg/L。

3

该工程投资700万美元,工程于1998年投入使用,处理成本为4.35美元/m3。

工艺特点:采用了汽提吹脱塔,将渗滤液的水温提高到60~70℃,用蒸汽进行汽提,减少了气量,同时不需要对渗滤液进行pH调整,另外,该渗滤液处理厂采用了脱氨尾气的分解装置,利用高温焚烧炉,操作温度在850℃,用催化燃烧的方法将脱氨尾气的氨气分解成氮气,有效地解决了脱氨尾气二次污染的问题。

2.3第三阶段

2000年以后,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新建的渗滤液处理厂一般远离城区,渗滤液没有条件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因此处理要求也相应提高,一般需要处理到二级甚至一级排放标准。此时的渗滤液若仅靠生物处理无法达到处理要求,一般采取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方法。代表性的工程实例有广州新丰等。

广州新丰渗滤液处理厂采用的是UASB+SBR+反渗透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500

m3/d,工程投资约6000万,处理成本约25元/m3。

3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的渗滤液处理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3.1渗滤液高浓度氨氮的问题

高浓度的氨氮是渗滤液的水质特征之一,根据填埋场的填埋方式和垃圾成分的不同,渗滤液氨氮浓度一般从数十至几千mg/L不等。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垃圾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渗滤液的氨氮浓度有升高的趋势。

与城市污水相比,垃圾渗滤液的氨氮浓度高出数十至数百倍。一方面,由于高浓度的氨氮对生物处理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高浓度的氨氮造成渗滤液中的C/N

比失调,生物脱氮难以进行,导致最终出水难以达标排放。

因此,在高氨氮浓度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中,一般采用先氨吹脱,再进行生物处理的工艺流程。目前氨吹脱的主要形式有曝气池、吹脱塔和精馏塔。国内用得最多的是前两种形式,曝气池吹脱法由于气液接触面积小,吹脱效率低,不适用于高氨氮渗滤液的处理,采用吹脱塔的吹脱法虽然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但具有投资运行成本高,脱氨尾气难以治理的缺点。

采用汽提的方式虽然可以较好的解决氨氮的去除问题,但由于需要提高渗滤液的水温,其处理成本仍然较高。

据上所述,各种吹脱方式的特点对比见表2。

表2各种吹脱方式的对比

吹脱方式效率尾气处理占地成本气温

曝气池低难处理大低有影响

吹脱塔较高难处理较小高有影响

精馏塔很高较易处理最小高无影响

3.2渗滤液可生化性差的问题

渗滤液可生化性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指随着填埋场填埋时间的延长,渗滤液的生化性降低,在填埋后期,可生化性很差,BOD/COD值小于0.1,此时的渗滤液俗称"老化"渗滤液。

另一方面,在填埋初期,虽然渗滤液的可生化性较好,但是光靠生物处理也很难将之处理至二级甚至一级标准以下,一般来讲,渗滤液的COD中将近有500~600mg/L无法用生物处理的方式处理。

4研究方向

根据渗滤液处理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关键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高浓度氨氮处理技术和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

4.1高浓度氨氮处理技术

高浓度氨氮处理技术,目前应用较多的主要有氨吹脱和生物脱氨技术。氨吹脱技术大多用空气为吹脱介质,低效率的吹脱设备吹脱的方式。相对而言,精馏塔脱氨是一种比较有前途的解决方案,虽然采用该法需要一定量的蒸汽,但由于水温提高了,可以减少调整pH的酸碱用量,还可以减小气液比,减少风机的电耗。另外,由于蒸馏后,脱氨尾气可以通过冷凝直接转换成液氨,可以回收利用,有效地解决了尾气难以治理的问题。因此,新型高效吹脱装置的开发,脱氨尾气的妥善处理成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除了氨吹脱的方法脱氨以外,生物脱氮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脱氨方式。但传统理论认为:氨氮的去除是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实现的;硝化过程需要大量的氧气,而反硝化过程则需要一定的碳源。渗滤液氨氮浓度很高,C/N值较低,无法通过单一的生物脱氮方式解决渗滤液的脱氨问题。目前对生物脱氮技术又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如好氧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等,这些技术具有需氧量低、能耗低等优点。

4.2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

对于"老化"渗滤液,由于生物处理基本无效,因此,必须采用以物化为主的深度处理技术处理。深度处理技术一般有深度氧化法,如臭氧氧化、臭氧+光催化氧化、臭氧催化氧化,以及膜处理技术等。

作为催化剂进行光催化氧化的研究。国外对渗滤液的深度国内曾进行了用负钛型TiO

2

处理研究颇多,主要集中在光催化氧化和反渗透。

由于高级的处理技术意味着较高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如何找到一种廉价的处理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由于具有建设和运行成本低等优点,用该技术处理渗滤液在近几年得到了一定应用。Tjasa Bulc等人在Adriatic海滨建造了一座中试CW (Constructed Wetland)[6],处理Dragonja一处公共填埋场的渗滤液,该人工湿地系统包括1座容积10m3的均化池,2座互联的潜流床,总面积450m2。在水力负荷为2~4.5

-N88mg/L的条件下,从1992~1996 cm3/(cm2·d),进水COD1264mg/L,BOD60mg/L,NH

3

年连续监测,上述几种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8%,46%,81%。这表明人工湿地对处理BOD/COD<0.05的"老化"渗滤液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人工湿地系统对于处理"老化"渗滤液具有较好的效果,因此也可作为渗滤液深度处理的方法,对于有地方建造湿地的填埋场应予以推广。

5总结

渗滤液作为一种特殊废水,其处理的投资、运行成本远远高于一般城市、工业污水,这主要是由于渗滤液氨氮浓度很高、有机物浓度高,导致处理工艺复杂,设备繁多。渗滤液由于在垃圾体已经经历了厌氧过程,其生化性相对较差,生物处理的停留时间较长,导致设施、设备的投资较大。而处理量一般相对较小,导致折旧、维修费较高。

渗滤液处理由于较高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在对其进行处理时应根据当地情况,采取综合处理的措施。对于北方降雨量少,垃圾含水率较低的填埋场,采用回灌措施是较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但对于南方城市,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对于有条件将渗滤液送至污水处理厂合并处理的地方,在不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前提下,可直接送至污水处理厂,否则应将之处理至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三级排放标准。对于没有条件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而直接排放到水体的地方,应根据不同水域,严格将之处理到二级、一级标准,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C5517 881989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技术标准

转自-给水排水

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活垃圾在数量上有了明显的增加,种类上也日益增多。要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农村的垃圾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积极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对农村垃圾实施无害化处理,各地大都在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处理运作的新模式,农村垃圾处理方式正在由过去的随意排放向无害化处理转变。本文针对农村基层开展调研,探寻一条普遍适用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对本县农村垃圾现状、垃圾处理方式等进行了调查,掌握了当前农村垃圾的实际情况,并在调查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农村垃圾的处理提出了可行性的具体措施。 一、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针对自然村的村组干部及村民,向他们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对其中的重点问题组织座谈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从全县24个乡镇共选取80个自然村作为调查对象。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和专家访谈的方法,以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收集调查问卷的答案,实地深入调查目前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和方式,发现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与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对现状、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深层沟通、探讨。 三、调查内容 (一)垃圾的来源及分类

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居住比较分散,各乡镇的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等状况存在着差异,农村垃圾的种类和数量相差较大。我们对抽样的自然村进行了实地调查,按照农村垃圾的来源,主要分为四类: 1.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是指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 固体废物,在农村垃圾中所占比重居于首位,约占75%,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是厨余垃圾、废织物、废塑料、废纸、陶瓷玻璃碎片、废电池、废电器元件以及其他废旧的生活用品等。 2.农业生产垃圾。农业生产垃圾是指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被丢弃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残留的花和果实、畜禽粪便以及生产残留的地膜和棚膜等。 3.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农户建房、水利工程、企业建筑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废料。 4.产业垃圾。产业垃圾主要指工业、农林业、畜牧业及医疗卫生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常带有一定的毒性,能够破坏整个人居环境并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其中很多产业垃圾应划入危险废物类别中进行安全处理,但从目前来看,产业垃圾在农村垃圾中所占比例较小。 (二)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向全县24个乡镇抽样80个自然村发放调查问卷共计500份,收回486份,有效问卷486份。其中,年龄分布为:13岁以下占2%;13-20岁占18%;20-40岁占45%;40-60岁占31%;60岁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0.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天源源不断大量产生的生活垃圾,已日益成为一个污染环境、困扰人类的社会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均年产生活垃圾约为300kg,年增长率高达5%~8%,虽然建有740多座生活垃圾处理场(厂),但无害化处理率不足20%,大量生活垃圾运到城郊裸露堆放,历年堆存量高达40多亿吨,侵占土地5亿多平方米,有200多个城市受生活垃圾的包围的困扰。所以如何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选用技术可靠、安全卫生、经济适用、环境达标的处理技术,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治理目标,真正做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发展战略任务。 1.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 纵观国内外有关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成熟且常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填埋、堆肥、焚烧和回收利用四种。这四种处理技术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有机组合构成综合处理系统。不同的城市或地区,由于具体情况各异,在实施过程中会采用不同的组合模式。例如:有的城市采用单一的填埋技术;有的城市同时采用填埋和焚烧或填埋和堆肥二种技术;也有的城市同时采用填埋、焚烧和堆肥三种技术。而回收利用技术目前仅在我国少数几个城市中进行试点工作,应用实例尚不

多。现将前三种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状况简述如下: 1.1 我国生活垃圾填埋技术现状 填埋技术作为生活垃圾的传统和最终处理方法,目前仍然是我国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约占处理总量的95%左右。根据环保措施(主要有场底防渗、分层压实、每天覆盖、填埋气导排、渗沥水处理、虫害防治等)是否齐全、环保标准能否满足来判断,我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可分为三个等级: 1.1.1 简易填埋场(非卫生填埋场) 这是几十年来在我国一直沿用的填埋场,其特征是:基本上没有考虑环保措施,或仅有部分环保措施,也谈不上执行什么环保标准。目前我国相当数量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属于这个等级。这类填埋场为衰减型填埋场,在使用过程中它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1.1.2 受控填埋场(准卫生填埋场) 这类填埋场目前在我国也占较大比例,其特征是:有部分环保措施,但不齐全;或者是虽然有比较齐全的环保措施,但不能全部达标。目前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场底防渗、渗沥水处理、每天覆盖等不符合卫生填埋场的技术标准。这类填埋场为半封闭型填埋场,也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1.1.3 卫生填埋场 这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生活垃圾填埋技术,其特征是: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方式及优劣对比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方式及优劣对比 解决垃圾问题的目标是将垃圾减容、减量、资源化、能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目前,通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主要有焚烧、填埋、堆肥,另外RDF技术、厌氧生物制沼技术以及其他处理技术也在国外出现并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实际上这些技术大多为焚烧、填埋、堆肥技术的延伸、配套和发展。 一、卫生填埋法 1)简介 卫生填埋法是指采用底层防渗,垃圾分层填埋,压实后顶层覆盖土层,使垃圾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以达到无害化的垃圾处理方法。因其方法简单、省投资,可以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所以世界各国广泛沿用这一方法。从无控制的填埋,发展到卫生填埋,包括滤沥循环填埋、压缩垃圾填埋、破碎垃圾填埋等。 采用卫生填埋法,首先要防止从废物中挤压出的液体滤沥及雨水径流对地下水的污染。一般规范要求回填地最低处的标高要高出地下水位以上,并且回填地的下部应有不透水的岩石或粘土层。否则需另设粘土、沥青、塑料薄膜等不透水层。其次,填埋场应设置排气口,使厌氧微生物分解过程中释放出的甲烷等气体能及时逸出,避免发生爆炸。回填后的场地,一般在20年内不宜在其上修建房屋,避免由于回填场不均匀下沉造成的结构破坏。 2)优缺点比较 优点 卫生填埋法主要有技术成熟、运行管理简单、处理量大、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和投资及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是目前我国城市垃圾集中处置的主要方式。 缺点 卫生填埋法的劣势主要在于占地面积大,减容效果差,且填埋的垃圾并没有进

行无害化处理,仍残留着大量的细菌、病毒,还潜伏着沼气重金属污染等隐患,垃圾渗漏液也有污染地下水资源的可能。近年来由于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对防止垃圾填埋所产生的渗沥水、沼气及恶臭对水体、土壤、大气可能造成的污染要求越来越高,以致造成填埋场场址难选,建场投资增大,运行费用提高。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规定禁止原始垃圾直接在填埋场处理。 二、堆肥法 1)简介 堆肥是使垃圾、粪便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可用作肥料或改良土壤。堆肥的关键在于提供一种使微生物活跃生长的环境,以加速其致菌分解过程,使之达到稳定。堆肥主要受废物中的养分、温度、湿度、 pH值等因素的控制。根据堆肥原理,可分为厌氧分解与好氧分解两种。厌氧分解需在严格缺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微生物分解生长较慢,故不多用。好氧分解过程可同时产生高温,从而杀灭病虫卵、细菌等,我国主要采用好氧分解法。堆肥技术的工艺比较简单,适合于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垃圾处理,可对垃圾中的部分组分进行资源利用,且处理相同质量垃圾的投资比单纯的焚烧处理低很多。堆肥技术在欧美国家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达到工业化应用的水平。 2)优缺点比较 优点 堆肥法是一种非常环保的垃圾处理方法。投资较低,技术简单、可消除有害病菌的传播,有机物分解后可作为肥料再利用从而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垃圾减量明显。 缺点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总结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总结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目录 垃圾渗滤液 定义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的,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性质 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一般来说,其pH值在4~9之间,COD在2000~62000mg/L的范围内,BOD5从60~45000mg/L,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基本一致。 垃圾渗滤液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污水的特点:BOD5和COD浓度高、金属含量较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氨氮的含量较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 渗滤液的处理工艺 传统活性污泥法 通过提高污泥浓度来降低污泥,活性污泥法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只要适当提高活性污泥法浓度,使F/M在~(kgMLSS·d)之间(不宜再高),采用活性污泥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垃圾渗滤液。 根据蒸降比选择渗滤液工艺是否回灌 1)当蒸降比>时,推荐采用渗滤液循环回灌处理工艺而实现渗滤液不外排或减少外排量。 2)当蒸降比时,可选择采用回灌技术和其它技术相结合的方式。3)当蒸降比<=时,不推荐使用回灌技术。

沸石生物滤池处理工艺 化的情况。在水质改善的情况下,无需外加碳源。甚至可以超越2级AO直接金超滤,只需调整MBR出水总氮<150mg/L. MBR系统流程图: 均化调节池

两级管网式反渗透处理填埋场渗滤液 去除率%%,出水 系统所采用的 常见的处理工艺组合 (1)硝化/反硝化系统+MBR+RO 硝化/反硝化工艺是针对氨氮去除的生化处理方法,经硝化段和反硝化段的联合作用,实现对COD和氨氮的同时彻底去除,出水通过MBR泥水分离和RO对离子的深度截留最终达到国家排放标准。(2)两级反渗透工艺(或两级DTRO工艺或全膜法处理工艺)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总结

目录 垃圾渗滤液 (2) 1.1定义 (2) 1.2性质 (2) 1.2渗滤液的处理工艺 (2) 1.2.1传统活性污泥法 (2) 1.2.2根据蒸降比选择渗滤液工艺是否回灌 (3) 1.2.3MBR/DTRO/沸石生物滤池处理工艺 (3) 1.2.4两级管网式反渗透处理填埋场渗滤液 (5) 1.2.5常见的处理工艺组合 (6) 1.2.6垃圾渗滤液新工艺简介 (7)

垃圾渗滤液 1.1定义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1.2性质 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一般来说,其pH值在4~9之间,COD在2000~62000mg/L的范围内,BOD5从60~45000mg/L,重金属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基本一致。 垃圾渗滤液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污水的特点:BOD5和COD浓度高、金属含量较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氨氮的含量较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 1.2渗滤液的处理工艺 1.2.1传统活性污泥法 通过提高污泥浓度来降低污泥有机负荷,活性污泥法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只要适当提高活性污泥法浓度,使F/M在

0.03~0.31kgBOD5/(kgMLSS·d)之间(不宜再高),采用活性污泥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垃圾渗滤液。 1.2.2根据蒸降比选择渗滤液工艺是否回灌 1)当蒸降比>2.0时,推荐采用渗滤液循环回灌处理工艺而实现渗滤液不外排或减少外排量。 2)当蒸降比1.5-2.0时,可选择采用回灌技术和其它技术相结合的方式。 3)当蒸降比<=1.5时,不推荐使用回灌技术。 1.2.3MBR/DTRO/沸石生物滤池处理工艺 说明:该工艺中的MBR设置由一级反硝化系统,一级硝化系统和二级

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17, 7(5), 373-379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db363477.html,/journal/aep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b363477.html,/10.12677/aep.2017.75050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in China Ying Zhang1, Linnan Zhang1,2*, Wanying Li1, Huiqin Wang1, Yang Wu1, Bing He1 1School of Science,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nyang Liaoning 2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Received: Sep. 20th, 2017; accepted: Oct. 5th, 2017; published: Oct. 10th, 2017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 output of rural living garbage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Domestic waste disposal is one of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technology and status of rural domestic waste in China, and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of sanitary landfill, incineration and composting processes. At the same time, it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future domestic waste disposal method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rural domestic waste disposal in China. Keywords Rural Living Garbage, Treatment, Status 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张颖1,张林楠1,2*,李婉赢1,王辉琴1,武扬1,何冰1 1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辽宁沈阳 2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7年9月20日;录用日期:2017年10月5日;发布日期:2017年10月10日 摘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产量与日俱增,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活*通讯作者。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与对策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与对策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公害,将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前提条件是要对垃圾进行分类。然而目前只有少数城市开始全面推行垃圾的分类收集。面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形势严峻,现行处理技术和政策有诸多弊端,应借鉴国外经验并探索适合国内社会文化特点的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关键词] 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垃圾处理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公害,面对不容乐观的现状,需要积极探索和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的系统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方法,真正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1 我国目前垃圾处理和分类现状 1.1 垃圾处理现状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我国许多城市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已经超过了1kg/ (人?d) 这个标志性的水平线[ 1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过亿吨,占世界垃圾总产生量的26.5%,且每年以8%~9%的速度增长,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3.52亿t,居世界首位[ 2 ]。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 亿m2,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今后30~50年是我国人口和城市化的高峰期,可以预见: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系统和清运能力都日益受到严峻挑战[ 2 ]。 有的垃圾处理厂只能进行一次粗略的分拣,由于量大物杂,难以分清,并且厂区内外臭气熏天,殃及周边居民、单位;由于科技进步,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加速,游走在城市大街小巷的拾荒匠,用锤砸火烧的土法把可卖的部分取下,把铅、镉、汞、聚氯乙烯塑料、溴化二噁英等重金属、特殊污染物丢进了城市垃圾箱,其数量将成倍快速增长[ 3 ],这些不可能被一般垃圾处理厂或污水厂处理好的特殊垃圾,通过渗透、生物富集等作用,将对我国的土壤、水体和人民的健康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国外的一些研究指出,未经过检查分类的垃圾收集会导致经济系统的衰退[ 4 ]。可见,城市垃圾已成为公害。 面对已成为公害的城市垃圾,要做到城市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前提条件是实行垃圾分类。 1.2 现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填埋、焚烧和堆肥等方法,其中,填埋是最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占全部处理量的70%以上;其次是高温堆肥,占20%以上;焚烧量甚微[ 5 ] 。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对垃圾的成分要求也不尽相同。目前对垃圾的处理能力小,处理设施技术水平低,存在污染隐患多[ 6 ] 。 1.2.1 焚烧技术焚烧是建立在政府向居民高额收费、政府大量补贴、垃圾源头严格分类、垃圾热值较高的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垃圾经过焚烧后,体积减少85%;降低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但焚烧过程会产生粒状污染物,酸性气体及毒性有机氯化物,主要为二噁英类(PCDD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类。尤其二噁英这类物质对人类健康影响严重, 人体对二噁英的暴露途径主要是经口摄入、皮肤接触以及呼吸道吸入。二噁英的主要靶器官有脂肪组织、免疫系统、肝脏以及胚胎。大量的研究证实[7~10],二噁英能够导致皮肤性疾病,产生免疫毒性、内分泌毒性、生殖毒性、发育毒性,并具有很强的致畸和致癌性。焚烧垃圾中当热值偏低时还需另外添加燃料,就可能产生更多的健康有害物质。而经过垃圾分类,在提高垃圾热值的同时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1.2.2 堆肥技术废物中的有机质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借助各类微生物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经消化后最终成为适于农田使用的肥料。城市垃圾曾经作为肥料受到农民的欢迎,但在1979 年左右农民开始拒绝接收城市垃圾,原因在于原先垃圾成分多为有机餐厨垃圾,如今垃圾主体包含塑料袋、电池、有毒金属等有害物质,堆肥产品混入这类物质就会带入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11 ]。实行垃圾分类,将易腐烂、易降解的有机质分选出来制作有机肥料,将

城市垃圾处理方法

城市垃圾处理方法及技术 关键字:城市垃圾填埋热解蠕虫法甲烷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垃圾已经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总量大幅度增加。这首先与我国城市数量增加有关;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也是主要原因。据专家统计全国现有668个市,三分之二都在垃圾环带的包围中。航空遥感测量显示,北京郊区50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就有7000往郊区的多个,今年一年北京运垃圾有285万吨,相当于两个半景山。如此推算,从90年代至今,北京已被20多座景山一样巨大的垃圾山包围着。我国城镇生活垃圾日产量人均为0.7-1.0kg,并以年均10%的速度增加。全国大、中、小城市(镇)生活垃圾产量接近2亿吨.所以对城市垃圾的处理迫在眉梢. 一、城市垃圾的来源与产生现状 根据垃圾产生源不同 ,可将我国城市垃圾主要分为居民生活垃圾、街道保洁垃圾和集团 (机关、学校、工厂和服务业 )垃圾三大类。经济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 ,有机物含量均较高。以燃煤为主的北方城市,垃圾中煤渣、沙石所占的份额较多。 在我国,垃圾的利用率却很低,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仅为1-5%。目前,一些大、中城市仅采用简单填埋的方式处理,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占用大量土地,污染水源和环境,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研究表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机物含量近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有机垃圾中又富含氮、磷、钾等养分元素,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原料。若对其充分利用,在减轻环境负荷的同时,还可解决我国土壤急需大量有机肥料的燃眉之急。 二、城市垃圾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危害 当今世界,城市生活垃圾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污染源,是城市公害之一。任何一个处理环节所采取的措施如有不当,或管理工作疏漏,或垃圾产生者素质问题等,都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按被影响的对象分,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

渗滤液处理工程 方案设计(150t/d)

目录 目录 (2) 1概述 (1) 工程名称 (1) 设计依据 (1) 基本条件 (2) 2垃圾渗滤液工艺流程和预计各单元去除效率 (2) 工艺流程图 (2) 流程说明 (4) 预计各单元去除效率 (5) 设计规模 (5) 设计进出水水质 (5) 3主要设计工艺参数 (6) 药剂投配 (6) pH调整 (6) 氨吹脱塔 (6) UASB系统 (6) SBR系统 (6) RO反应系统 (7) 污泥浓缩处理系统 (7) 4电气及自控、仪表 (7) 电气 (7) 自控 (7) 仪表 (8) 6土建工程 (8) 建筑物和构筑物简要说明 (8) 加药间 (9) RO系统 (9) 风机房 (9) 综合办公室 (10) 7劳动定员 (10) 8技术经济分析 (10) 投资估算 (10) 处理成本 (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2) 9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12) 10设计质量、进度保证措施 (13) 保证设计质量措施 (13) 设计进度保证措施 (13) 11后期服务人员配备及承诺 (14)

后期服务人员配备 (14) 售后服务承诺表 (14) 12培训计划 (15)

1 概述 工程名称 生活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理工程 设计依据 1)《城市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 101号); 3)《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4)《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5)《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1989); 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 -2002); 7)《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1-1991); 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 1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90); 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分析概要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分析与技术发展方向研究 1.生活垃圾处理发展概况 建设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显示,截止至2005年底,我国垃圾填埋、堆肥和焚烧的无害化处理能力所占比例分别为82.4%、4.7%和12.9%。 在1990-2005年期间,城市垃圾清运量年平均增长率为5.5%,城市垃圾量的增长稍快于城市人口的增长。80年代,人均垃圾产量为0.5~0.6kg/(人·d;90年代,垃圾产量为0.7~0.8kg /(人·d;21世纪初,垃圾产量预计为0.9~1.0kg/(人·d。 从近10年来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所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城市垃圾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明显的,特别是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开始逐步得到应用。例如,在近几年建设的许多填埋场中,为提高填埋场的防渗水平,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作为防渗材料;为提高填埋作业效率,一些大型的填埋场采用了填埋压实机;一些城市如杭州、广州、深圳等的填埋场开始对填埋气体进行回收利用。 垃圾焚烧处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深圳市于1985年从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成套引进两台日处理能力为150吨/日的垃圾焚烧炉,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垃圾焚烧厂。国内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如上海、广州、北京等都建设了较高标准的垃圾焚烧厂,这些焚烧厂多为通过利用国外资金、引进关键技术或设备、按照较高污染控制标准来建设的现代化大型垃圾焚烧厂。 堆肥处理是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使用最早也是在早期阶段使用最多的方式。堆肥处理主要采用低成本堆肥系统,大部分垃圾堆肥处理场采用敞开式静态堆肥。“七五”和“八五”期间,我国相继开展了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动态高温堆肥研究和开发,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当前,垃圾处理的投入与垃圾处理的需求相比仍明显不足,垃圾处理的水平还很低,从总体上讲,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还处于由粗放到处理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垃圾堆放现象普遍存在,垃圾处理场的二次污染相当普遍。

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大,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突出,生活垃圾的污染防治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并将成为21世纪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城镇居民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处理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我国各地的城镇居民生活垃圾为何与日俱增 1、产生量及增长趋势。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以下简称城市垃圾)的产生量逐年上升。在1995年以前,城市垃圾的增长速度较快,平均年增长率在12%左右。在1995年以后,城市垃圾的增长速度减慢,平均年增长率在48%左右,但2001年以后生活垃圾增长速度又明显加快。 这主要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燃气普及率和集中供热普及率逐步提高,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会逐年增加。 2、垃圾成分的变化及趋势预测。生活垃圾的成分和特性与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活习惯以及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等多种因素有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在产生量增加的同时,其成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特点是:城市垃圾的有机物含量比农村低,城市垃圾的无机物含量比农村高;垃圾有机物可燃物成分城市也比农村低;经济发达的地区的生活垃圾的有机物含量明显地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灰土等无机物远远低于不发达城市。 二、对城镇居民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置方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1、垃圾处理处置。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的主要方式还是填埋,占总处理量的92.86%,焚烧处理仅占7.14%。近些年来,全国城市垃圾清运能力和处理能力不断增长,生活垃圾清运量和处理率不断提高。 (1)各城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垃圾清扫、收集、运输体系。一般而言,中国各城市根据各自的特点和条件,均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垃圾清扫、收

城市垃圾处理方案

城市垃圾处理方案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所产生的垃圾日益增多,随即引来了一个问题——城市垃圾处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一些高档耐用品的使用量会增加,这会不可避免地加大垃圾处理的难度。 现在垃圾的常用处理方法及优缺点如下: 1.露天堆放。此方法就是把垃圾简单地堆放在空地上,不做任何处理。因为这种方法的成本小,所以这种方法以前经常使用,特别是在偏远的地区。但是垃圾的露天堆放会占用土地,有的地方的垃圾场占地数亩,并且用的是宝贵的耕地。还有,露天堆放会使部分垃圾变质,变质的垃圾会发出令人难闻的臭味,这会招来苍蝇,苍蝇会传播疾病,对周边居民的健康有害。还有,一些含有硫的物质变质会生成剧毒气体——硫化氢,当硫化氢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带来不可恢复的伤害,浓度特别大时会有生命危险。在露天堆放时,电池的电解液会外流。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硫酸,硫酸会使土壤酸化,使作物无法生长。因为这种方法对环境的破坏大,所以现在一般情况下不使用露天堆放法。 2.深埋法。此方法就是挖深坑把垃圾埋起来,使其不占用地表空间。这种方法利用了土壤中的分解者——微生物,把垃圾深埋可以不使用地上空间,微生物也会分解部分有机物,也不会招来苍蝇,所以有的地区会使用这种方法。但是,微生物只能分解一部分有机化合物,像聚乙烯这样的有机物要四百年才能分解。还有,这种方法使废电池污染土地更加的容易,据研究,一节纽扣电池会污染60亿升水——

这是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细菌在地下危害会更大,一些垃圾中的细菌在土壤中会加速繁殖,然后可能会进入地下水,这会使水资源被无形的污染,有害居民健康。 3.传统焚烧法。此方法就是对垃圾进行焚烧,使其分解。由于焚烧炉占地小,又焚烧后垃圾便于清理,所以大部分城市选择了此方法。但是,有的物体是烧不掉的,像玻璃,金属。还有一些有机物燃烧会生成有毒气体,比如聚氯乙烯,在240℃-340℃燃烧会分解出氯化氢气体和含有双键的二烯烃,然后在400-470℃发生碳的燃烧,会释放出有毒气体——二恶英,还有有的有机物会发生加成反应,使原来无毒的物质有了毒性。还有,电池在高温下会破裂,里边的物质是有毒的,这些有毒物又随着烟排到了空气中,危害会更大。 由于传统的方法有很多弊端,再加上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多种处理垃圾的方法问世,所以,我们可以用现代化的方法对垃圾进行无害处理。 1.发酵法。对于一些厨余垃圾,粪便可以放入沼气池中进行发酵,在沼气池中,厨余垃圾会分解生成甲烷,甲烷可用于发电,做饭,照明等,发酵完的物品可以用来做肥料或饲料。 2.高科技焚烧。传统的焚烧会破坏环境,我们可以使用科技手段,来减小焚烧时的危害。首先,用大功率的电磁体吸出垃圾中的铁,镍和电池进行回收。再对垃圾进行压缩,使其体积变小。然后把垃圾投入焚烧炉中,在500度的高温下使有机物分解,并把气体进行无害处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总结

目录垃圾渗滤液 (2) 1.1定义 (2) 1.2性质 (2) 1.2渗滤液的处理工艺 (2) 1.2.1传统活性污泥法 (2) 1.2.2根据蒸降比选择渗滤液工艺是否回灌 (3) 1.2.3MBR/DTRO/沸石生物滤池处理工艺 (3) 1.2.4两级管网式反渗透处理填埋场渗滤液 (5) 1.2.5常见的处理工艺组合 (6) 1.2.6垃圾渗滤液新工艺简介 (7)

垃圾渗滤液 1.1定义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1.2性质 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一般来说,其pH值在4~9之间,COD在2000~62000mg/L的范围内,BOD5从60~45000mg/L,重金属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基本一致。 垃圾渗滤液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污水的特点:BOD5和COD浓度高、金属含量较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氨氮的含量较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 1.2渗滤液的处理工艺 1.2.1传统活性污泥法 通过提高污泥浓度来降低污泥有机负荷,活性污泥法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只要适当提高活性污泥法浓度,使F/M在

0.03~0.31kgBOD5/(kgMLSS·d)之间(不宜再高),采用活性污泥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垃圾渗滤液。 1.2.2根据蒸降比选择渗滤液工艺是否回灌 1)当蒸降比>2.0时,推荐采用渗滤液循环回灌处理工艺而实现渗滤液不外排或减少外排量。 2)当蒸降比1.5-2.0时,可选择采用回灌技术和其它技术相结合的方式。 3)当蒸降比<=1.5时,不推荐使用回灌技术。 1.2.3MBR/DTRO/沸石生物滤池处理工艺 说明:该工艺中的MBR设置由一级反硝化系统,一级硝化系统和二级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比较选择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比较选择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一般来说,其pH值在4~9之间,COD 在2000~62000mg/L的范围内,BOD5从60~45000mg/L,重金属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基本一致。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1 渗滤液处理工艺的现状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化学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化学沉淀、密度分离、化学氧化、化学还原、离子交换、膜渗析、气提及湿式氧化法等多种方法,在COD为2000~4000?mg/L 时,物化方法的COD去除率可达50%~87%。和生物处理相比,物化处理不受水质水量变动的影响,出水水质比较稳定,尤其是对BOD5/COD 比值较低(0.07~0.20)难以生物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物化方法处理成本较高,不适于大水量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因此目前垃圾渗滤液主要是采用生物法。 ??生物法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以及二者的结合。好氧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曝气氧化池、好氧稳定塘、生物转盘和滴滤池等。厌氧处理包括上向流污泥床、厌氧固定化生物反应器、混合反应器及厌氧稳定塘。? 2 渗滤液处理介绍 ??垃圾渗滤液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污水的特点:BOD5和COD浓度高、金属含量较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氨氮的含量较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在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中,将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是最简便的方法。但是填埋场通常远离城镇,因此其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有一定的具体困难,往往不得不自己单独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如下。? 2.1 好氧处理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

焚烧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垃圾焚烧厂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主要来自未焚烧前储存在贮坑内的垃圾受到一定的挤压作用后排出的水分和垃圾中有机质在贮坑内酸性发酵产生的废水。其水质具有如下特征:(1)水质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较高。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苯胺类、杂环芳烃化合物等难降解有机物,其COD高达30~70g/L。(2)氨氮含量高。渗滤液中氨氮质量浓度一般超过1000mg/L,而且蛋白质、苯胺类等化合物降解后,其含量还会继续升高。(3)可生化性较好。相对于填埋垃圾渗滤液,其BOD5/COD一般超过0.4,VFA含量在5g/L以上,易被微生物降解。焚烧垃圾渗滤液若直接排入水体中,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笔者以某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滤液为处理对象,介绍了预处理—UASB—A/O膜生物反应器—NF的组合工艺的设计及运行情况,以期为同类型废水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北极星节能环保网! 1、工程概况 本渗滤液处理站服务范围为现有垃圾焚烧厂垃圾成品库和原生库收集池内渗滤液、地磅房和卸料平台冲洗污水。根据本工程可研报告的论证及相关部门的批复,确定本项工程规模200m3/d。 参考国内焚烧厂渗滤液典型水质参数及根据同类地区同类型垃圾焚烧厂水质参数确定本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站进水主要水质参数,见表1,出水水质按照相关标准和业主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表1渗滤液处理站设计水质 2、处理工艺 2.1污水处理 本工程采用“预处理—UASB—A/O膜生物反应器—NF”的污水处理工艺,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渗滤液进入调节池前先经过过滤和沉淀去除纤维丝和泥沙等无机物,并在调节池出口处加热到厌氧要求温度,然后在综合罐中调节pH和营养元素、温度等,再用泵提升进入UASB底部。厌氧处理后的出水,进入MBR系统进一步处理。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本工程中将生化系统和超滤系统分别独立设置。厌氧出水首先进入A/O生化系统进行硝化-反硝化脱氮。生化池出水进入超滤工艺中进行固液分离,产水进入NF进一步截留不可生化的大分子有机物及部分盐分、纳滤的清液。分离的污泥通过循环泵回流至生物反应器内,其中的污泥质量浓度可达到10~15g/L,处理效率大幅度提高。纳滤过程产生的浓缩液经过絮凝后进污泥浓缩池进行处理。 2.2污泥处理 采用“污泥浓缩+污泥脱水+炉内焚烧”的工艺处理污泥。系统中设置污泥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UASB、A/O膜生物反应器、膜处理系统等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处理后,再通过带式压滤污泥脱水机,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低于75%,并通过焚烧炉进行焚烧无害化处置。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和污泥脱水液则回流至调节池进行处理。 3、主要构筑物设计 (1)调节池。由于不同季节、不同时期垃圾堆放产生的渗滤液的水质、水量波动较大,所以将其引入调节池中停留一定的时间,并通过预曝气使废水在池内充分混合,以保证后续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调节池尺寸为25m×20m×5m,整个调节池池底标高-2.0m,池底设污泥斗,池顶标高+3.0m。调节池配备2台提升泵,Q=30m3/h,H=10m。 (2)综合罐。废水进入UASB前先在综合罐内进行预酸化,将其中的复杂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小分子物质,并在酸化池(综合罐)中设置回流、加热、加药系统,对污水进行预调节,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且可去除部分COD和BOD。综合罐直径5m,高5m,碳钢防腐,总有效容积90m3。 (3)UASB。UASB反应塔尺寸D10m×12m,现场制作,总有效容积900m3。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也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进行分析,就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进行探讨。 标签:生活垃圾危害处理现状;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生活垃圾的处理成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因他关系着人口、资源与环境能否协调发展,为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我国人口众多,垃圾量大,垃圾成分复杂,因此,如何实现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便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生活垃圾的危害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人口在日常生活中及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而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1]。在不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中,每年都会产生上亿吨的垃圾,垃圾是污染源头,可导致环境污染,甚至于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垃圾中的病原微生通过蟑螂、苍蝇、蚊虫、老鼠等向人类传播疾病。有机垃圾容易腐烂,发出臭味污染环境,种类繁多的有机物易使人类导致癌症病变。垃圾产生的渗滤液是更为严重的污染源,成分复杂(见表1)。大部分渗滤液中金属离子严重超标,如铬、铜、锌、铅、镍、镉、钙、镁、钾和钠等离子,渗滤液中氨氮含量较高,占总氮含量的85%-90%[2],色度高,呈黄褐色。垃圾渗滤液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城市生活垃圾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二、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 经济的发展拉动城市的发展,使我国城市人口在短时间内迅猛增加,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也迅速增加,见图1。如此庞大的生活垃圾如不及时处理,我们将生活在垃圾的包围圈中。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量大,成分复杂,生活垃圾的成分与人们饮食习惯以及燃料结构密切相关,不同城市的垃圾组成成分不同。城市生活垃圾根据性质的来源可分为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这几大类[4],主要成分有无机物、有机物及可回收废品,近年来,垃圾成分中的无机物比例下隆,有机物比例有所增加。 目前,垃圾处理方法有:焚烧、堆肥、填埋和综合处理,我国主要采用是填埋和焚烧,占我国垃圾处理量的90%左右。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近2300个[5](包含填埋场、焚烧厂、堆肥厂和综合处理场所),城市规模不同垃圾处理设施也就不同。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和人类生活的要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提上日程,我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和无害化处理率大致如图2和图3。图中可以看出,各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差异,但从总体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分析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日益增加。这些垃圾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破坏了城市景观,而且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持续性的污染,进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如何妥善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己成为城市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现状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人口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而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渣土,但不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根据垃圾的不同产生来源和性质,通常分为可回收垃圾、大件垃圾、可堆肥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六类。 (一)国内垃圾产生现状。目前我国平均每天每人产生0.9~1.2kg 城市生活垃圾,并且每年仍以3%—5%的速度增长。根据环保部2016年发布的《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2015年,我国246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18564万吨。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最大的是北京,产生量为790.3万吨;其次是上海789.9万吨,重庆626.0万吨;深圳574.8万吨,成都467.5万吨,广州455.8万吨,杭州365.5万吨,南京348.5 万吨,西安332.3万吨,佛山328万吨。这10个城市产生的城市生

活垃圾总量为5078.6万吨,占246个城市产生总量的27.4%。相对而言,2014年,244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16816.1万吨,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最大的是上海,产生量为742.7万吨,其次是北京733.8万吨;2013年261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16148.8万吨,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最大的是上海,产生量为736万吨,其次是北京671.7万吨。从数据上看,虽然参与统计的城市数量有所差别,但近三年生活垃圾产生量仍然保持了不断上涨的趋势。 (二)国外垃圾产生现状。目前,全球每年排放各类城市垃圾近100亿吨。产生城市垃圾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每年已超过2.5亿吨,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45公斤/天;德国人均年产垃圾541-609公斤,年产垃圾5 000 吨;日本生活垃圾总产生量为约6000万吨,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115公斤/天。 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目前主要有填埋、堆肥及焚烧三种处理方法。 (一)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2015年,我国246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18564万吨,处置量18069.5万吨,处置率达97.3%。为了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标,我国城市垃圾主要通过填埋、堆肥和焚烧进行处理。现有卫生填埋场 1748座、垃圾焚烧厂257座、堆肥和其他处理场72座。到2015年底我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90.3%,其中进行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