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一中2021届高三历史综合训练题(含解析)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一中2021届高三历史综合训练题(含解析)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一中2021届高三历史综合训练题(含解析)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一中2021届高三历史综合训练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

1.清朝的时候,英国商人从英国运一批货物到上海,拒交货税,因为他不认同清朝官吏要抽取的税率,他认为清政府有条约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要同英国商定。如果商人的话是有依据的,那么,他所指的条约是

A. 《马关条约》

B. 《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北京条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此时清政府已经和外国列强定有协定关税的条款。协定关税的条款是在《南京条约》中签定的。故选B。A项是在1895年签订的,可以允许列强投资设厂;C项是在1901年签订的,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国门而发动的侵略性战争。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英国进出口中国的关税税率,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2.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如此高度评价林肯,是因为林肯政府

A. 巩固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B. 满足了人们要求得到土地的愿望

C.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 取消了对黑人种族歧视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析题意,实际是考查学生对林肯政府的主要功绩的掌握,分析各个选项,都是对林肯政府的正确评价,但是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都是为了维护国家

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防止分裂,答案为C。A项和B项都是林肯政府某一方面的功绩,D项是一种观念上的改变,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达到的,事实上,美国的种族歧视长期存在。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3.“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上述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A. 十月革命

B. 二战爆发

C. 美苏冷战

D. 柏林危机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德国分裂的史实,这与美苏冷战有关,C项正确,ABD三项均排除。故选C。

4.西周立国,以封建制度为支柱,政治秩序仰赖封建制度来维持。我们对于周代封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宗法关系是封建制度的基础

B. 与周王室无血缘关系者,被排除出封建对象之外

C. 诸侯受封以后仍维持与周王室的关系

D. 统治权力与土地依贵族阶级高下而逐层分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指“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与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不同,只是分封诸侯国的意思。分封制与宗法制二者互为表里;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分封的诸侯或众子在封国内都享有世袭统治权;都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B 表述不正确,西周分封的对象除了王族,还有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因此符合题意。

考点:宗法制与分封制

点评:宗法制与分封制两者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5.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不彻底和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A. 《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B. 《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C.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D. 《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思想,材料中的“议会之母”是指英国议会制度;“驴象之争”是指美国两党制;“一票共和”是指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国家干预”指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是指古罗马法律,据此本题应选C项说法最全面。A选项错误,本题没有设计及到东方;B选项错在“古代”二字;D选项错在“经济”二字。

6.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是实行了

A. 郡县制

B. 郡国并行制

C. 行省制

D. 密折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体制是行省制,故选C。A项是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错误;B项是西汉初期实行的地方行政体制,错误;D项是地方官员与中央联系的一种方式,并非行政制度,错误。

【点睛】行省制度是元代实行的地方行政体制,是对唐宋以来的地方行政体制的发展,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维护了中央集权。一方面为了确保在广大疆域法德国土里能够提高行政效率,另一个方面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我国古代的行地方政体制演变的内容: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到了元代是实行行省制。同时,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也不断的完善。这些内容也需要掌握。

7.学者黄中业指出,“分封”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封建亲戚,以屏宗周”。分封一词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封建”一词的“建",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A. 否认诸侯国对周王的隶属关系

B. 使诸侯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C. 肯定诸侯国是周王室的臣属地

D. 主张建立若干独立的诸侯国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受封

的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拱卫王室,扩大周的统治范围,诸侯必须

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疆守土,履行纳贡和定期朝觐述职的义务,并享有一定的权利,诸侯国隶属于周王室。A 、B 、D 项错误,C 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8.“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

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 宋 B. 元 C. 明 D. 清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起溯漠”是指蒙古民族兴起于漠北草原;“并西域”指的是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的西征;“平西夏”是指蒙古平破兴庆府,灭西夏之战;“灭女真”指的是蒙古破蔡州,灭金之战;“臣高丽”是指元朝的藩属国包括高丽;“定南诏”指的是忽必烈采用战略包围战术,灭大理国之战(大理古称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是指元朝1279年崖山灭宋,统一全国。所以这一史书记载兴起的是元朝。故答案 为B 项。A 项,根据所学可知,北宋被金(女真)所灭,南宋被元(蒙古族)所灭,与材料中“灭女真”不符,排除;C 项,根据所学可知,1368年,朱元璋灭元朝建立明朝,与材料中“平西夏,灭女真”不符,排除;D 项,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兵抗击明朝。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并联合蒙古各部,势力不断扩大。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与材料中“平西夏,灭女真”不符,排除。

9.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 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 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 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 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答案】

【解析】

C 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在这一制度下太子亡就应该由太子的嫡长子,也就是明太祖的嫡长孙继承王位。

10.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 制度法令的统一

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分封制下,爵位和官职世代相传,即实行世袭制。而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故最佳选项为D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和郡县制

点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

11.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这反映出

A. 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

B. 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

C. 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

D. 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西周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实现了家国同构,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是宗法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故A项排除;秦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非沿袭了西周的宗法制,故B项排除;三公九卿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逐步确立的体现,与宗族观念无关,故C项排除;材料中“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体现秦朝和汉初政治制度还受到宗法制的影响,但秦汉也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确立和发展阶段,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政治制度

12.周王朝实行诸侯领土领民制度。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直属的

领土原本就只是“天下”之中的一国,受到周围大小诸侯领土的直接限制。后来不断“为诸侯所侵”,到赧王已经只是洛阳周围那一小片地方、大约三万人的领主,不仅“与家无异”,而且是个小“家”。这反映了

A. 周朝的分封制从来就没有真正实施过

B. 周天子的权威实际上只限于“周王国”

C. 分封制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等级制

D. 分封制下诸侯可随意侵夺周天子领地 【答案】C 【解析】

【详解】周天子直属的领土后来不断“为诸侯所侵”,反映出分封制下诸侯尊崇周天子为“共

主”是实力对比的结果,在周天子实力不济的情况下,分封制和周天子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说明分封制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等级制。故答案为C 项。A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在分封制下,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具有至尊权威,排除B 项;D 项不符合史实,诸侯侵夺周天子领地是在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情况下,排除。

【点睛】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在分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分派到地方的诸侯也可对下分封,从而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分封,西周诸侯与王室之间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天子正是通过分封制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13.下图是1990年绘制在柏林墙残留墙体上的一幅涂鸦作品(MOSCOW 、CHINA 、EVERTWHERE 、BERLIN :莫斯科、中国、任何地方、柏林)。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A. 对世界秩序重构的想法和思考

B. 两极格局与冷战正式宣告结束

C.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流

D. 东德以和平方式完成国家统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莫斯科、中国、任何地方、柏林”体现的是柏林墙外的世界,故图片反映出在东欧巨变、两极格局受到冲击时期人们对世界新秩序的思考与期盼,故A项正确;两极格局正式结束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故B项错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是在冷战之后,故C项错误;东德以和平方式完成国家统一,错在东德,应该是西德,故D项错误。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德国统一14.东汉时期一些专攻经学讲授的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据此推断当时

A. 察举制度存在弊端

B. 地方分裂势力坐大

C.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D. 儒学开始成为正统学说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说明东汉时期察举制选官途径为门阀士族所垄断,这体现了察举制度存在弊端,故A选项正确;门阀士族不一定是地方分裂

势力,故B选项错误;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故C选项错误;儒学开始成为正统学说在西汉,故D选项错误。故选A。

二、材料分析题

15.科举考试中经过会试录取的考生,都要进行复试,由于在御殿中进行,称殿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中主考官逐渐与考中的举子,形成一种私人关系,也在官史之间形成各种不同派别。宋太相开宝六年,首开殿试先河,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的考生只可以向天子谢恩,成为“天子门生”。殿试科目只有一种,就是策问。策问第一层是选经义中有关治国方略的某一基本论题,让对有策者从经旨上阐述;第二层是让对策者围绕第一层中心论题,联系历代及本朝的相关治国实践展开论述,分析:第三层是提出当今治国中存在的与主论相关的实际问题,让举人讲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科举考试中设置殿试的目的,并概括殿试策问内容的特色。

(2)阅读材料二,指出图1照片中的“殿试宫殿”在图2中的位置(填写代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建筑群的地位并简要说明其文化内涵。

【答案】(1)目的:防止结党营私;方便皇帝控制科举,加强君主专制。特色:既测试举人对经义的掌握,又测试历史及时政;同时注重举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2)位置:①。地位:紫禁城的政治活动中心。文化内涵: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体现儒家礼制思想和皇权的至高无上;所有宫殿面朝正南方,体现一国之君“南面而王”的正统观念。【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的考生只可以向天子谢恩……策问第一层是选经义中有关治国方略的某一基本论题,让对有策者从经旨上阐述……联系历代及本朝的相关治国实践展开论述,分析……让举人讲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防止结党营私;方便皇帝控制科举,加强君主专制等方面分析科举考试中设置殿试的目的。再从对经义的掌握、历史及时政、注重举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等方面概括殿试策问内容的特色。(2)本题据材料二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图1照片中的“殿试宫殿”在图2中的位置是①。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紫禁城的政治活动中心、中轴线体现儒家礼制思想和皇权的至高无上、“南面而王”的正统观念等方面指出图2建筑群的地位并简要说明其文化内涵。

三、问答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1972—1989年中美关系研究历史简表。

——据《利益、认知、互动:中美关系演进的动因探析》整理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紧扣材料,中外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论题:中美合作符合双方共同长远利益。

阐述: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监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苏联对中美两国的威胁日益加重,改善双方关系成为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双方从各自利益的大局出发,抛开意识形态分歧,关系逐渐缓和,探索并成功找到了进行合作的基础。在战略合作期间。两国实现了较好的经济互补,两国的合作为中国更全面地融入地区和全球经济敞开了大门。同时,中美合作对于推进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影响。

中美双方围绕台湾问题产生过激烈交锋,两国在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等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矛盾和分歧,面临各种复杂的问题,未来的中美关系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此为开放性试题,答题基本上要求具备四要素:论题、论据、论证、结论。鼓励考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选取典型的事例,运用严密的逻辑分析来阐述和证明论题,让考生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有利于开拓考生思维,培养创新品质,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目标与人才选拔考试的要求。本题可以选取中美合作符合双方共同长远利益,结合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中美关系发展变化和影响进行分析即可。

四、综合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

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材料二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要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

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文化大革命”的悲剧是如何发生的?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危害?

(2)为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民主和法制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答案】(1)“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毛泽东错误发动;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推波助澜。后果:党的领导被严重削弱,大批富有经验的老干部被打倒,党的组织严重涣散;国家的民主法制被践踏。

(2)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立法,逐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加强依法治国的力度。

【解析】

第(1)问依据教材内容回答即可,但要注意题目的限制条件:“文革”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造成的严重后果。因为“文革”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都造成了严重破坏,题目只要求回答对我国政治的影响。

回答第(2)问,要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必须健全民主和法制,所以在回答时主要归纳健全民主和法制方面的史实即可,例如,健全人大制度和政协制度,建立基层民主等,要注意事实的概括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掌握能力,重点在于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法制建设的教训和影响。

高三历史训练题及答案2

历史训练题 1.1917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后,立即遭到布尔什维克内部普列汉诺夫、加米涅夫等人的激烈反对。考茨基在1918年出版的《无产阶级专政》-书中,大肆攻击十月革命,把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比作“一个怀孕的妇女为了缩短她不堪忍受的妊娠期,竟然极其愚蠢地剧烈运动,以致早产”。这些现象反映出 A.无产阶级政党认识层面的交锋激烈 B.暴力夺权加快了俄国历史发展进程 C.布尔什维克党内思想混乱、矛盾尖锐 D.当时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2.二月革命是一个“料想不到”的奇迹,在短短的8天之内瓦解了统治俄国几个世纪的沙皇政权。促成这一“奇述”的因素主要是 A.列宁的英明领导 B.“一战”激化了各类矛盾 C.四月提纲的提出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3.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后,对外宣布:“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将竭尽全力去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俄国临时政府的对外态度 A.遭到了俄国人民的一致反对 B.促使布尔什维克党发动起义 C.赢得了英法意协约国的支持 D.导致革命运动不断走向高潮 4.李大钊指出:俄罗斯之革命20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公主义上之革命,是社会的革命而并著世界的革命之采色者也。”这主要表明十月革命 A.推动了世界革命的进程 B.担负起多重的历史使命 C.产生了多种社会影响力 D.作用与以往革命完全不同 5.列宁认为,当时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翻临时政府,因为苏维埃支持它,这样做会同苏维埃对立,会脱离群众。他要求苏维埃把全部政权收回到自己手中,然后通过苏维埃内部的斗争,使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列宁的这一认识体现于 A.《共产党宣言》 B.《土地法令》 C.《和平法令》 D.《四月提纲》 6.1918年,美国国务卿兰辛说:“他们以恐怖的手段获得政权,对自由、财产的破坏远远大于 法国革命……我们不要去理睬这些危险的理想主义者,而且不与他们发生直接往来!”下列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谋求夺取世界霸权B.俄国二月革命引起美国恐慌 C.美、俄意识形态存在严重对立D.美国否定法国大革命及其思想 7.1917年4月,“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德国的最高指挥部用一列密闭的火车将列宁和其他革命者运回俄国”。德国这样做的初衷在于 A.为俄国制造麻烦迫使其退出战争 B.以实际行动支援列宁的革命斗争C.避免在德国发生激进的社会变革 D.与布尔什维克党结成暂时的联盟 8.“它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突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新格局。”这里的“它”指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革命 C.十月革命 D.五四运动 9.战争进行了将近三年,劳动群众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三八妇女节那天,彼得格勒妇女走上街头,高喊:“打倒沙皇!打倒战争!面包!”的口号。各工厂工人纷纷响应。政府派警察和军队镇压,但军队支持罢工工人。当月27日晚,起义的工人、士兵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苏维埃及其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这次革命使俄国 A.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 D.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0.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先后经历了十月党、立宪民主党、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领导下的民主改革,但他们根本没有改变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无法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这表明 A.二月革命未完成革命任务 B.俄国当时的民主宪政比较活跃 C.俄国的资产阶级软弱无能 D.布尔什维克是人民的必然选择 11.1917年3月,“彼得格勒自发的示威游行转变为士兵起义……布尔什维克无力影响革命自发性蓬勃展开的过程。”这次“革命” A.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B.完成了“四月提纲”的任务 C.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2.有学者指出,从长时间远视界来看,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长期革命(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皆发生于具有大陆性格的国家,也都被强迫放弃过去以农业为国民经济本位的体制,而采取以“数目字”管理(指一个国家进入到资本主义体制时的状态)的趋向。这三场革命都A.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体现了普遍民主原则 C.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D.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13.《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这场斗争 A.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B.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C.以和平的方式而终结 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4.有俄罗斯学者把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他们不是相互矛盾的”。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

决胜2020高考之高三历史易错题精编带答案

高三易错题再练 1.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祠堂是族人们祭祖的地方,福建农村王姓家族还保持着家族祠堂。该家族从高至低的辈分排序中,有一组是:怀、宗、维、大,民国元年除夕主持祭祖的是“宗”字辈的王宗烨。按照宗法制,这个人在“宗”字辈中一定不是() A.小宗 B.大宗 C.嫡长子 D.族长 3.《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的起源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从宋姓起源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周礼维护中央集权统治 B.诸侯争霸导致宋亡国 C.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D.反映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4.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 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 图一太庙图二祠堂 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5.在近代史学大师王国维看来,周革殷命是一次非常重要的鼎革,“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下列从制度文化的角度历数殷周鼎革的“剧变”的有() ①封邦建国②加强中央集权③嫡长子继承制④百家争鸣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6.“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唐宋时期 7.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以皇帝为中心,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它以君权神授学说为理论基础,用严格的名分等级、封建礼乐和皇位继承等各种制度和措施,集中突出皇帝个人的权威和地位,保证皇帝高踞于国家机器之上,拥有至高无上、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这一制度创立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末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末期 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9.(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4题)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大题整理练习分析

大题练习 (2011年湖南)材料一:一九○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丈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材料二: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8分)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7分) 2.(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科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 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 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 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 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l6世纪初,纽 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l l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 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 国,l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 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考试卷一

?长沙市一中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命题人:长沙市一中徐国鸿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长沙市一中编写校本教材的工作做得非常严谨细致,参考的一些古代典籍都是权威出版社出的校本。(jiào) B.劈叉是各类舞蹈中最基本的动作,很见身体的柔韧性,一般来说,都要采取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pī) C.伊朗代表应大会要求表示,核问题可以谈判,但如果以制裁或武力相要挟,伊朗决不放弃核计划。(yāo) D.亲戚是越走越亲,亲家之间要常走动,两家人亲如一家,儿女们的关系自然也会愈发和谐甜蜜。(qìnɡ) 【解析】“劈”应读“pǐ”。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A.工业品的设计精细,其实只是日本国民性格的一个折射,推崇极度的精致反映在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B.在我的花园,我每次抬头都能看见忙着筑巢的鸟儿衔着细枝飞过,因为它们感知道盛夏会在转瞬间来临。 C.有专家认为,美国的汉语热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结果,不要过渡期待美国人学中文的热情。 D.现在基本上人人都可以写书,花点钱找个出版社出本书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些书中充斥着无聊与陷井。 【解析】B.感知道——感知到;C.过渡——过度;D.陷井——陷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A.刚过去的两周,娃哈哈和达能的商业纠纷成了经济界的热门话题,双方极有可能通过对簿公堂来解决纠纷。 B.他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拖拖拉拉,这次同学聚会,大伙早早地就来了,单等他一个人,真是个不速之客。 C.2008年北京奥运会很快就要到来,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种国际场合大吹大擂,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 D.他虽无惊天动地之举,但倾其所有,肝胆相照,将大半生年华抛洒在了且末这片他立誓扎根的绿洲上。 【解析】A.对簿公堂:在公堂上根据诉状核对事实。旧指在官府受审;今指原告和被告在法庭上对质打官司。B.不速之客:不请自来的客人(“速”在此词中是“邀请”的意思,不是“迅速”。)C.大吹大擂:形容大肆宣扬吹嘘。含贬义,用在此于语境不合。D.肝胆相照:比喻彼此能以真心相待。此处应为“披肝沥胆(剖开心腹,滴出胆汁。形容真诚相见或竭尽忠诚)”。两者皆有“坦诚”之意,前者用于同志、朋友或组织之间真心相见,后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国家的忠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A.节俭意识与忧患意识、公仆意识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B.对需急诊抢救的患者要坚持先抢救、后缴费,坚决杜绝见死不救等 违规违法行为。 C.尽管有人对自主招生中的一些细节和技术性问题提出,但人们更加关心公平性问题。

河南省开封市高考地理易错题集(十二)旅游地理

河南省开封市高考地理易错题集(十二)旅游地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问答题 (共21题;共161分) 1. (10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东海岛在广东省湛江市区东南面,东海岛旅游度假区的海滩海水洁净,海沙粗细适中,且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进行沙浴可以治疗各种皮肤病。独具南国海滨风情的椰林清吧园,是度假区的又一景观,在这里乘凉、观海、品尝多种美味小吃,令人悠然自得。刻着“中国第一长滩”字样的大石龙海天沙滩,俗称龙海滩,是仅次于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是中国第一长滩,世界第二长滩。 (1)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东海岛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2) 你认为在海边游玩时,当地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游客安全? 2. (5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汤山因温泉而得名,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著名温泉疗养区,居中国四大温泉疗养区之首。汤山温泉日出水量5千吨,常年水温60—65℃,含3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皮肤病、关节炎多种慢性疾病有疗效。汤山温泉度假村占地13公顷,突破过去的温泉疗养概念,以现代性理念、国际化视角,开发温泉旅游休闲资源,是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项目最具特色的按4A标准建造的温泉健康休闲养生基地。度假村由露天温泉区、休闲酒店两部分组成。其中露天温泉区又分为花草香浴区、土耳其浴区、巴厘岛风情区等10余个浴区,建筑与环境自然融合,在山林与溪水旁,层叠错落,和谐有致。形状、风格各异的温泉池荟萃了中国、土耳其、巴厘岛、芬兰、罗马等东西方文化之精华,无须舟车劳顿,便可尽享世界温泉文化。

湖南省岳阳市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

岳阳市一中2012年下期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化学 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Mg:24 Al:27 S:32 K:39 Cu: 64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8个中子的氧原子的核素符号:B.HF的电子式: C.K+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mol Na2O2晶体中共含有4N A个离子 B.0.1mol Al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铝胶体,生成0.1N A个胶粒 C.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混合气体含有N A个氧原子 D.电解精炼铜时每转移N A个电子,阳极溶解32g铜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一澄清的碱性溶液,作离子鉴定时得出的结论是含有:AlO2-、Fe3+、HCO3- B.某固体加入热NaOH溶液,生成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固体中一定含有NH4+ C.固体NaOH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溶于水后,则溶液中含较多的HCO3-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4 5.一定物质的量的Cl2与NaOH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NaClO和NaClO3物质的量之比为3∶5,则参加反应的Cl2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A.8∶11 B.3∶5 C.1∶2 D.18∶8 6.含化合价为+5价的A元素的某氧化剂被亚硫酸钾还原,如果有0.003摩+5价的A元素被还原为较低价态,需用0.5mol/L的亚硫酸钾溶液15ml,则A元素被还原后的化合价是() A、-2 B、0 C、+4 D、+2 7.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烧瓶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 试管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A.水、氯化氢 B.硫酸、氨气

高三历史必修三综合练习题

高三历史必修三综合练习题(2016.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A.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 B.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 C.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 D.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5.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 A.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B.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C.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 D.否定封建礼教传统 6.与西方启蒙思想相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从内容主张上,其不同于西方启蒙思想的【】 ①有设想未来社会②批判专制制度③宣扬民主法制④尊重科学知识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7.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智者学派。下列有关其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它是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物 B.他们的思想蕴含着人文主义的萌芽 C.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D.它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8.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易错题解析:中国古代史

2017届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解析:中国古代史 一、先秦 1.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中华文明的开篇 (1)政治:社会形态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形成三个阶段:王位世袭制度、世卿世禄制、分封制、郡县制度都是典型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2)经济:以关中地区为中心的经济格局逐渐形成;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到来;农业、手工业、商业三大部门形成;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变迁。 (3)民族:华夏族主干形成,春秋战国形成了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 (4)思想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形成。 2.重点记忆内容 (1)商鞅变法的影响。 (2)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及认识。 (3)《诗经》的内容和历史地位。 3.易错易混知识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1)夏、商、西周的都城位置都在今陕西境内。 (2)我国的青铜时代应包括两周、春秋、战国。 (3)西周中后期,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都较突出,加剧西周的衰落和灭亡。 (4)春秋时吴国开凿运河邗沟是为了攻打越国,吴越争霸。 (5)鲁、齐、宋、晋都是春秋时期山东境内的重要封国。 (6)王位世袭制确立标志着夏朝的建立。国人暴动即奴隶暴动。 (7)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性质相同。 (8)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是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 (9)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国有即集体所有。 (10)“春秋无义战”,因而春秋时期的战争没有任何进步之处。 (11)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春秋时期人,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也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二、秦汉

1.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封建大一统 (1)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得以建立和巩固;封建统治思想得以确立。 (2)经济:新的赋税制度开创了以人丁为主征税的先河:陆上和海上丝路开辟,对外贸易开始。 (3)民族:边疆民族发展较快,边疆开发,与中原的交往和联系加强。 (4)对外:东亚文化圈突破东亚范围,远及欧洲和非洲;丝绸之路形成。 (5)文化: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气势恢弘。 2.重点记忆内容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和意义、评价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 (2)张骞通西域的影响。 (3)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影响。 (4)秦汉文化的特点、造纸术发明和外传的意义。 3.易错易混知识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1)灵渠开凿于战国时期的秦国、主要用于灌溉。 (2)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封制、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 (3)秦朝半两钱、唐朝开元通宝的范式都是圆形方孔。 (4)汉武帝时,刺史是州级地方行政官员。 (5)昭君出塞发生在汉武帝时期。 (6)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打通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7)西汉时,中国与朝鲜、日本、印度、西亚、欧洲都有直接往来。 (8)太初历、《九章算术》、《黄帝内经》都编定于西汉时期。 (9)西汉时,纸已经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10)西汉长安民俗生活情景已出现吃葡萄、放鞭炮、烤甘薯。 (11)汉武帝时期三次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战争,设西域都护彻底解除了匈奴对中原与西域的威胁。 (12)道教等同于道家学说。

湖南省岳阳市一中2014届高三第六次质量检测试题 语文 含答案

2014届高三年级第六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聂礼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云翳.(yì) 逋.欠(bū)装殓.(liàn) 凫.趋雀跃(fú) B.棱.角(líng ) 博.弈 (bó)怪癖.(pǐ) 质疑问难.(nàn) C.青睐.(lài) 攻讦. (jié) 湎.怀(miǎn) 灯影幢幢.(chuáng) D.渐.染(jiān)亲昵.(nì)翔.实(xiáng) 余勇可贾.(jiǎ)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莫言的获奖,很难改变今天中国文学创作整体良莠不齐 ....的现实,也缓解不了我们的文化焦虑。 B.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泱泱大国 ....的心脏,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C.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信手拈来 ....古人古事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可谓化典入词的范例。 D.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7.26亿(人民币)的高票房完美收官,赵薇坐而论道 ....,引起各大媒体的关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抽样调查发现,北上广深四城市室内空气样本中均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和溴化阻燃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B.大量事实证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C.教育专家指出,父母不应轻易让还未成年的孩子过早离开自己,否则,过早的离开会使他们的心理、性格受到不良影响。 D.湖南卫视于第四季重磅推出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再掀收视狂潮,节目形式、内容十分活泼,节目中的小朋友也成为了网友们追捧的偶像。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抚仙湖的蓝不在表面,它是透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抚仙湖呢,______________。 ①长白山天池的水也是深阔而湛蓝 ②滇池和洱海的水曾经也蓝的碧透青天,空渺灵动 ③不在一时一域,它是圆满的 ④但它们都往往是平明阔阔的写意,或者静美或者波涛汹涌 ⑤天山天池的水遥映着雪线,蓝的有层次感,静处山中,当然也蓝的文静、恬媚 ⑥它四时有浪,风鼓浪动 A.③①④⑥②⑤ B.③①⑤②④⑥ C.⑥②③①⑤④ D.⑥②①⑤③④ 二、文言文阅读(22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诸葛亮论苏轼

2020届高考历史江苏省二轮复习训练题:选择题综合训练4

训练4 1.“不论西周氏族……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 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答案 D “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说明分封制成为后世一统天下的文化基础,故D项正确。 2.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他提出此观点的主要目的是( ) A.借助天意加强君权 B.教导百姓积德行善 C.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D.强调人民力量巨大 答案 A 根据材料中“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联系所学可知,这是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的主张,借助天意来神化皇权。故A项符合;材料中没有体现B、C、D三项的内容,故排除。 3.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的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答案 C 艺术的价值不仅需要自身水平来体现,还要符合时代需要。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价值和唐太宗的时代特征相符,朝廷特别推崇他,因而奠定了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故C项正确。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王羲之的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

20XX-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Cl:35.5 K:39 Ca:40Mn:55 Cu:64 Al:27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 1.关于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加热的方法区别两种溶液B.用澄清的石灰水区别两种溶液 C.浓度相同时,Na2CO3溶液的pH大 D.浓度相同时,两溶液的pH相等 2.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某元素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C.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3.在5NH4NO3=2HNO3+4N2+9H2O的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与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的个数之比是() A.5:8 B.5:4 C.5:3 D.3:5 4.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不变,有H2放出B.溶液的pH值增大,有O2放出 C.溶液中c(Na+)增大,有O2放出D.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H+ + AlO2- + H2O === Al(OH)3↓ B.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 l(O H)3↓+3NH4+ D.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 Cu2++Ag 6.下列各组离子中,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巩固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巩固 24.周代以“天圆地方”的传统认知为基础,在理论上将天下看成九块,寓意“王在其间,八方来朝”。这表明周代() A.贵贱亲疏观念形成 B.“天人合一”理念确立 C.周王权威渐趋强化 D.行政管理制度观念凸显 25.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méng,乡民)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中张乖崖的做法实质上是() A.避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B.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 C.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杜绝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2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D.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27.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 A.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B.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 C.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D.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 28.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29.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30. 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这改变了“五四宪法”关于居民“自由居住和迁徙”的规定,形成了城市和农村户口的“二元结构”模式。这一变化() A.适应了当时经济体制变革的要求B.旨在用法律限制城市人口规模 C.旨在减少农村人口,保障农民就业 D.说明“二元结构”模式适合中国 31.苏格拉底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

湖南省岳阳市一中2014届下学期高三年级第六次质量检测试英语试卷

湖南省岳阳市一中2014届下学期高三年级第六次质量检测试英语试卷 时量:120分钟分值:150分 PART ON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30marks) Section A (22.5 marks) Directions: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six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For each conversation, there are several questions and each question is followed by three choices marked A, B and C. 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each question. You will hear each conversation TWICE. Conversation 1 1. After how many stops should the man get off the first bus? A. Three stops. B. Four stops. C. Five stops. 2. Which bus should the man change for? A. No.22. B. No.25. C. No.52. Conversation 2 3. What does the girl’s mother most likely do? A. A doctor. B. A banker. C. A teacher. 4. What’s the man’s telephone number? A. 8553-2299. B. 8553-3299. C. 8553-3229. Conversation3 5.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post office. B. In a restaurant. C. In a department store. 6. Why doesn’t the woman choose the bowl? A. It isn’t easy to take it home. B. She isn’t satisfied with its design. C. Blue and white are not her favorite colors. Conversation4 7. When will the man come back from the trip? A. On December 22nd. B. On January 3rd. C. On January 13th. 8. Which flights is the man going to take for his round trip? A. Flight 414 and Flight 476. B. Flight 476 and Flight 220. C. Flight 220 and Flight 414. 9. When should the man arrive at the airport to take a plane for Chicago?

推荐-高三历史高考41题专题训练

肥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专题训练(全国卷41题题型) 1.(2015年高考卷Ⅰ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2015年高考卷Ⅱ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 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3.(2014年高考卷Ⅰ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4.(2014年高考卷Ⅱ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 第一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形势 的成熟 第三节革命的开始第一和第二次 内战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 第二章(略) ——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 目录B 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 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文艺复兴 第三节宗教改革 第四节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17世纪至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 英国 第二节(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1972年版,2011 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5.(2013年高考卷Ⅰ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湖南省岳阳市一中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缺答案)

岳阳市一中2010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基础题(共5小题,每题3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相勖 ..(xù)熨.(yù)帖勾.(gōu)当蛰.(zhì)伏不出 B. 女红.(gōng)肄.(yì)业玷.(diàn)辱泪雨滂(pāng)沱 C. 央浼.(miǎn)牟.(móu)利内讧.(hòng)诘.(jí)屈聱牙 D. 箴.言(jiān)罹.(lí)难扁.(piān)舟溯.(nì)流而上 2、下列各项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驻足安详金钢钻真知卓见 B. 牙慧辐射白内障绵里藏针 C. 销赃装潢入场券蜂涌而至 D. 殒石乔装辩证法计日成功 3、下列各项语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百善孝为先”,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虽然不必像古人那样与父母夜雨对床 ....,但在赡养 父母之外,尊重和赞美他们仍是必要的。 B. 2009年7月,因酒后驾车致人死亡的孙伟铭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死刑,消息传出,立 即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认为肇事者罪有应得,也有人觉得他罪不容诛 ....,被判死刑实在有点 冤。 C. 月晕而风 ....,其实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会有一定的征兆,只是由于我们事前的视而....,基晕而雨 不见或不以为然,灾难才来得“迅猛而突然”。 D.为了在国庆六十周年大典上出色完成世界瞩目的天安门阅兵仪式,海陆空三军将士严格要 求,艰苦训练,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几乎到了无所不用其极 ......的地步。 4、下列各项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潍坊是一座不大的城市,但在旧城的改造过程中,它充分发掘风筝、剪纸字画、板桥故居 等文化资源,将历史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特别是风筝文化完美结合,以风筝为主题的雕塑 广场令人耳目一新,并在每年九月举办潍坊国际风筝会。 B. 今年夏天,我校叶一峰同学以极大的优势成为岳阳市的高考理科状元,这一消息无疑将激 励新一届高三学子的信心和决心,使他们朝着自己的大学梦想日夜兼程。 C. 海子的诗是癌症一样的文字,庞大芜杂,迷狂绝望,火焰和钻石,黄金和泥土被统统归拢 在一间屋里,随时都有爆烈的可能;在一切诗意言说的背后,隐藏的是那巨大的、无法抗拒 的毁灭感。 D. 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时刻谨记:思想与学术合则两美,分则俱伤。缺少思想关怀的学术, 无异于工匠手下的雕虫小技,而匮乏学理基础的思想,又会流为无根。 5、下列语段空缺处所补充的语句,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在天山高处,可以看到一个面积很大的天然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非常分明。 ①人们常说山色多变,而我看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的②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 东西就是天鹅③湖面明净如镜,水清见底④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

高三历史主观题专项训练精选

高三历史主观题专项训练 1.(2016·盐城三模)19世纪末,德国走上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 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宪法有关行政机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1883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颁布《疾病保险法》,矿工、农工、仆役、船员、教师等,都必须进行强制保险.1884年议会颁布《意外事故保险法》,保险费由雇主承担,赔付金额按照法律规定,包括免费医疗保险、现金抚恤、死亡丧葬等.1889年议会又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 ——胡继晔《追寻中西方社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材料三俾斯麦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被统治的.”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只有现存国家统治政权采取行动,由她去实现社会主义要求合理的、并与国际及社会制度相一致的东西,才能制止社会主义运动的混乱局面.”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 ——陈晓律《以社会福利促社会控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这对近代德国代议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推行方式上的特点.这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德意志帝国加强社会保障的主要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历史作用. 2.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偶然与必然 工业革命英国时清时期的中国禁烟运动 材料二商务与碰撞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今天有的历史学者又提出了“鸦片战争——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的新认识. 材料三破坏与建设 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5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