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2-4 温度传感器的检修

项目2-4 温度传感器的检修
项目2-4 温度传感器的检修

课程名称汽车电控系统检修教学主题温度传感器的检修

授课班级12级汽车授课时间4学时授课地点一体化教室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正确分析温度传感器的电路原理;

能对温度传感器进行故障诊断与检修。

知识目标:掌握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了解温度传感器的检修方法;

素质目标: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温度传感器的检修方法。

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团队讨论法。

教学器材:ppt、台架、图片和实物。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与过程备注

步骤一:任务提出

任务:温度传感器的作用?。

步骤二: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检修

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检测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或者冷却液的温度,并把该信号输送给ECU,用以修正喷油量和点火时刻,一旦温度传感器有故障,发动机的混合气浓度会偏浓或偏稀,从而导致发动机可能启动困难,怠速不稳,排放超标等故障现象。

1、教学内容

(1)温度传感器的分类;

(2)温度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温度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及检修。

2、教师活动

(1)教师用PPT讲解相关温度传感器的名称和图片

(2)教师用用PPT,结合黑板上板书温度传感器的相关分类和工作原理,结合图片进行结构和原理认识。课前将学生分成6-8个人/小组。

10分钟

教学步骤与过程备注

3、学生活动

听讲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附:主要知识

一、温度传感器概述

(一)温度传感器的作用

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发动机温度、吸入气体温度、冷却水温度、燃油温度以及

催化温度等。水温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冷却水温度。水温低时,燃油蒸发性差,应供

给浓的混合气;水温高时,发动机已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混合气形成条件较好,可以供

给较稀的混合气,相对水温低而言要求减少喷油。空气密度是随空气的温度和压力而变

化的,在D型和L型发动机电控系统中均应考虑空气密度对实际进气量的影响。进气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检测进气温度,根据温度变化进行喷油量修正。

(二)温度传感器的类型

温度传感器有线绕电阻式、热敏电阻式和热偶电阻式三种主要类型。三种类型传感器各有特点,其应用场合也略有区别。线绕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精度高,但响应特性差;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灵敏度高,响应特性较好,但线性差,适应温度较低;热偶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精度高,测量温度范围宽,但需要配合放大器和冷端处理一起使用。已实用化的产品有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铁氧体式温度传感器、金属或半导体膜空气温度传感器等。

二、水温传感器

(一)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1.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却液温度的变化,将水温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送给ECU作为喷油量、点火正时的修正信号。外形和结构如图4-1所示。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气缸体水道或冷却水出口处。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具有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特性,冷却液温度升高,热敏电阻值降低;冷却液温度降低,热敏电阻值增大。其控制电路如图4-2所示。冷却液温度越高,热敏电阻越低,电路总电阻减掌握温度传感器的功能和分类

教学步骤与过程备注小,电路电流增大,ECU内电阻R分压增加,热敏电阻分压降低,即THW信号电

压减小;E2为传感器接地。

如果水温传感器本身或其线路故障,将导致发动机冷车或热车起动困难、怠速不稳、

耗油量和废气排放量增加。

(a)外形(b)结构

图4-1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外形和结构

图4-2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电路

二、进气温度传感器

(一)进气温度传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进气温度传感器给ECU提供进气温度信号,作为燃油喷射和点火正时控制的修正信号。D型安装在空气滤清器或进气管内,L型安装在空气流量计内,有的安装在谐振腔上。进气温度传感器内的热敏电阻随着进气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使得分压值也随之减小,ECU根据分压值来判断进气温度。进气温度传感器的结构和ECU的连接电路如图4-3所示。60分钟

重点

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路分析和检修

10分钟

PPT讲解

教学步骤与过程备

注如果进气温度传感器本身或其线路故障,将导致发动机起动困难、怠速不稳、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其检测方法同水温传感器。

(a)结构(b)控制电路

图4-3进气温度传感器

技能知识点:

一、温度传感器传感器的检测

(一)水温传感器的检修

1.就车检测。脱开水温传感器插头,打开点火开关,但不要起动发动机。用万用表测量导线一侧THW 与E2端的电压,应为5V 。若无电压,则应检查ECU 连接器端子THW 与E2的电压。若无5V 电压,应检查发动机ECU 的电源电路和搭铁电路,若正常,则更换ECU 。将水温传感器连接插头连接,起动发动机,测量传感器端子THW 与E2之间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压,其电压值应随冷却液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对丰田车,当水温在20℃时,电压值为1-3V ;80℃时电压为0.2-1.0V 。如图4-4所示。

图4-4水温传感器的电压检测

10分钟

教师点评

教学步骤与过程备注2.元件检测。拆下水温传感器,将水温传感器置于热水中。用万用表测量不同温

度下水温传感器两端子之间的电阻值,其值应符合规定,否则应更换传感器。丰田汽车

水温传感器在20℃时,电阻为2.2kΩ;80℃时为0.25kΩ。如图4-5所示。

4-5水温传感器阻值与温度的关系

3.诊断仪检测。用V.A.G1552诊断仪检测大众车系水温传感器。输入地址码01,进

入发动机电子系统测试,输入08读取测量数据组,输入组号03读取基本功能数据。

显示如下:

显示屏第二行显示的含义为:发动机转速为800r/min,蓄电池电压为14V,冷

却液温度为93.6℃(若冷却液温度小于80℃,则为暖机过程),进气温度为39.1℃。

(三)水温传感器检修实例

桑塔纳2000Gsi轿车AJR型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是一个负温度系数的热敏

电阻,其连接电路图如图4-6所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发动机会出现冷

车或热车启动困难,油耗增加,排放超标。

图4-6桑塔纳2000Gsi轿车AJR型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电路

发动机怠速工况,进入08功能“读测量数据块”,选择03显示组检查冷却液

温度传感器,如果显示数据不真实,关闭点火开关,检查传感器插头上端子(如图4-7

所示)和发动机控制单元线束插头间的线路是否有断路或短路,如果线路正常,更换冷

却液温度传感器。

教学步骤与过程备注

图4-7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端子

(四)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检修

1.进气温度传感器的电阻检测。点火开关置于“OFF”,拔下进气温度传感器导线连接

器,并将传感器拆下;用电热吹风器或热水加热进气温度传感器,用万用表Ω档测量

在不同温度下两端子间的电阻值,将测得的电阻值与标准数值进行比较。如果测量结果

不符合要求,应更换传感器。当安装在空气流量计内的进气温度传感器损坏时,应更换

空气流量计。

2.进气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电压值检测。当点火开关置于“ON”位置时,ECU

的THA端子与E2端子间或进气温度传感器导线一侧连接器THA与E2端子间的电压

值在20℃时应为0.5-3.4V(丰田车系)。

(五)进气温度传感器检修实例

桑塔纳2000Gsi轿车AJR型发动机进气温度传感器是一个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

阻。当进气温度出现故障时,发动机ECU能够检测到故障信息,并能使发动机进入

故障应急状态运行。此时发动机可能会出现热车难启动,排放超标等故障。AJR型发

动机进气温度传感器连接电路如图4-8所示。

教学步骤与过程备注

图4-8进气温度传感器连接电路图

发动机怠速工况,进入08功能“读测量数据块”,选择03显示组检查进气温度传

感器,如果显示数据不真实(显示区域4数据显示19.5℃不变),关闭点火开关,检

查传感器插头上端子(图4-8)和发动机控制单元线束插头间的线路是否有断路或短路,

如果线路正常,更换进气温度传感器。

课后

小结

作业布置

习题集P4

预习:曲轴、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的选用

温度传感器的选用 摘要:在各种各样的测量技术中,温度的测量可能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因为许多的应用领域,掌握温度的确切数值,了解温度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异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就以测量为例,在力的测量,压力,流量,位置及电平高低等测量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通常都会要求对温度进行监视。可以说,各种的物理量都是温度的函数,要得到精确的测定结果,必须针对温度的变化,作出精确的校正。 关键字: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热电阻集成电路 引言: 工业上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四类:即热电偶、热电阻RTD、热敏电阻及集成电路温 度传感器;每一类温度传感器有自己独特的温度测量围,有自己适用的温度环境;没有一种温度传感器可以通用于所有的用途:热电偶的可测温度围最宽,而热电阻的测量线性度最优,热敏电阻的测量精度最高。 1、热电偶 热电偶由二根不同的金属线材,将它们一端焊接在一起构成;参考端温度(也称冷补偿端)用来消除铁-铜相联及康铜-铜联接端所贡献的误差;而两种不同金属的焊接端放置于需 要测量温度的目标上。 两种材料这样联接后会在未焊接的一端产生一个电压,电压数值是所有联接端温度的函数,热电偶无需电压或电流激励。实际应用时,如果试图提供电压或电流激励反而会将误差 引进系统。 鉴于热电偶的电压产生于两种不同线材的开路端,其与外界的接口似乎可通过直接测量两导线之间的电压实现;如果热电偶的的两端头不是联接至另外金属,通常是铜,那末事情 真会简单至此。 但热电偶需与另外一种金属联接这一事实,实际上又建立了新的一对热电偶,在系统中引入了极大的误差,消除此误差的唯一办法是检测参考端的温度,以硬件或硬件-软件相结 合的方式将这一联接所贡献的误差减掉,纯硬件消除技术由于线性化校正的因素,比软件-硬件相结合技术受限制更大。一般情况下,参考端温度的精确检测用热电阻RTD,热敏电 阻或是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进行。原则上说,热电偶可由任意的两种不同金属构建而成,但在实践中,构成热电偶的两种金属组合已经标准化,因为标准组合的线性度及所产生的电压与温度的关系更趋理想。 表3与图2是常用的热电偶E,J,T,K,N,S,B R的特性。

温度传感器报告

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能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是和人类生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一个物理量,是工业过程三大参量(流量、压力、温度)之一,也是国际单位制(SI)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温度测量是一个经典而又古老的话题,很久以来,这方面己有多种测温元件和传感器得到普及,但是直到今天,为了适应各工业部门、科学研究、医疗、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广泛要求,仍在不断研发新型测温元件和传感器、新的测温方法、新的测温材料、新的市场应用。要准确地测量温度也非易事,如测温元件选择不当、测量方法不宜,均不能得到满意结果。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我国传感器的销售额为327亿元人民币,其中温度传感器占整个传感器市场的14%,主要应用于通信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楼宇自动化、医疗设备、仪器仪表、汽车电子等领域。 温度传感器的特点 作为一个理想的温度传感器,应该具备以下要求:测量围广、精度高、可靠性好、时漂小、重量轻、响应快、价格低、能批量生产等。但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温度传感器是不存在的,应根据应用现场灵活使用各种温度传感器。这是因为不同的温度传感器具有不同的特点。 ● 不同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围和特点是不同的。 几种重要类型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围和特点,如表1所示。 ● 测温的准确度与测量方法有关。 根据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通常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两类,两种测量方法的特点如 ● 不同的测温元件应采用不同的测量电路。 通常采用的测量电路有三种。“电阻式测温元件测量电路”,该测量电路要考虑消除非线性误差和热电阻导线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电势型测温元件测量电路”,该电路需考虑线性化和冷端补偿,信号处理电路较热电阻的复杂。“电流型测温元件测量电路”,半导体集成温度传感器是最典型的电流型温度测量元件,当电源电压变化、外接导线变化时,该电路输出电流基本不受影响,非常适合远距离测温。 温度测量的最新进展 ● 研制适应各种工业应用的测温元件和温度传感器。 铂薄膜温度传感器膜厚1μm,可置于极小的测量空间,作温度场分布测量,响应时间不超过1ms,偶丝最小直径25μm,热偶体积小于1×10-4mm3,质量小于1μg。 多色比色温度传感器能实时求出被测物体发射率的近似值,提高辐射测温的精

嵌入式课程设计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 课程设计 —基于ARM9的温度传感器 学号:2012180401** 班级:**************1班 姓名:李* 指导教师:邱*

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 ************* 姓名:***** 设计周数: 1 学分: 2 指导教师: 邱选兵 设计题目: 基于ARM9的温度传感器 设计目的及要求: 目的: 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 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熟悉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 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 电子器件图书。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 万用表。 6.掌握和运用单片机的基本内部结构、功能部件、接口技术以及应用技术。 7.各种外围器件和传感器的应用; 8.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要求: 1.学生都掌握、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功能部件,接口技术等技能; 2.根据题目进行调研,确定实施方案,购买元件,并绘制原理图,焊接电路板, 调试程序; 3.焊接和写汇编程序及调试,提交课程设计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 4.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内容和方法:使用温度传感器PT1000,直接感应外部的温度变化。使用恒流源电路,保证通过PT1000的电流相等,根据PT1000的工作原理与对应关系,得到温度与电阻的关系,将得到的电压放大20倍。结合ARM9与LCD,将得到的参量显示在液晶屏上。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检修

任务工单 课程名称任务名称 学习日期年月日班级级班 组长组号第组 安全员监督员 小组成员 安全教育是□否□不知道□ 学习目标清楚□不清楚□不知道□ 资讯类型电脑□网络□教材□维修手册□杂志□实物□ 工单任务信息 一、水温传感器的作用 水温传感器的作用是把冷却水温度转换为电信号,输入ECU后有、 、、等作用。 二、水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水温传感器由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构成,冷却液温度的变化引起电阻值的变化,当水温越电阻,当水温越高电阻。 三、水温传感器检修 1、水温传感器的英文缩略语是、。 2、水温传感器1的2号线的线束颜色是。 3、写出下面缩略语的含义 K20: DTC: VT: BU: GN: BK: 4、电路检修(针对水温传感器1): (1)连接解码仪,选择插头类型是 (2)记录故障现象 (3)读取故障码并记录,故障码为,水温温度为摄氏度。 (4)关闭电源,拔下水温传感器插头,测量2号端子和搭铁之间的电阻为欧姆。(5)拔下传感器插头,打开电源,测量1号端子和搭铁之间的电压为伏。(6)关闭电源,取下蓄电池负极,拔开发动机控制模块X1和X2,测量1号线和搭铁之间

的电压为伏,2号线和搭铁之间的电压为伏;测量1号线端对端的电阻为欧姆,2号线端对端的电阻为欧姆。 5、部件检查 测量水温传感器1号和2号端子之间的电阻为欧姆。 6、确定故障范围 7、复位。 四、想一想 1、水温传感器根据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获取信号,负温度系数水温传感器插头被拔开时,相当于1号和2号端子之间的电阻为无穷大,那么此时显示的冷却液温度是 摄氏度;当1号和2号端子直接相连时,显示的冷却液温度是摄氏度。 2、你认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2的作用是: 学习小结 画出今天学到的电路图: 小组分工方案 评价 自评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问题反馈:

02-冷却液温度传感器P0115故障诊断流程

02-冷却液温度传感器P0115故障诊断流程-截图 (传感器内部元件损坏故障) 一、前期准备 1.清洁工作场地,将被修车辆就位停放。 2.工具、量具、检测仪器及相关辅助材料准备。 3.目视车辆停放位置,确定工位安全。 4.填写车辆识别VIN代码。(丰田卡罗拉VIN码在右前门的门柱上)

5.安装底盘垫块。 6.安装车轮档块。 7.安装尾气抽气管。 8.打开左前车门,安装车内三件套,(并拉紧手制动,将变速杆放置在P档位置,降下前车窗玻璃)

9.拉开引擎盖锁,下车后打开引擎盖,安装车外三件套。 二、安全检查 10.检查记录机油液位,记录:机油液位正常。(若发现不足应及时加注) 11.检查记录冷却液液位,记录:冷却液液位偏低,应加注。

12.检查记录制动液液位,记录:制动液液位偏低,应加注。 13.拆卸发动机罩盖﹑蓄电池罩板及散热器上的空气道流板,放置于零件箱内。 14.取出万用表和表笔,连接后进行阻值校对。(即:校对红黑两表笔之间所存在的电阻差值) 记录:两表笔的阻值为:0.021Ω,正常。(若发现阻值不正常,则应及时检查或更换)。

15.测量记录蓄电池电压,(若发现蓄电池电压低于规定值11V则应及时进行补充充电)。 记录:蓄电池电压为:12.62V,正常。 16.检查蓄电池电极桩柱的连接状况,(若发现松动和有硫化物时应及时紧固和处理)。 记录:电极桩柱连接正常,没有硫化物。 三、仪器连接及故障现象确认 17.打开故障诊断仪盒,取出故障诊断仪,选择OBD—Ⅱ专用插头及专用传输线后连接故障诊断仪。 18.打开左前车门,进入车内,踩紧制动踏板后启动发动机,观察仪表显示状态及发动机各工况的运 行状态。 (即:发动机启动时是否困难,怠速时转速是否稳定,加速时是否流畅,故障指示灯是否常亮等。)

温度传感器的连接与信号获取

情景五 温度传感器的连接与信号获取 任务1:炉温检测 5.1.1任务目标 使学生了解炉温检测器件、测温范围和测温电路。 5.1.2任务内容 针对炉温检测要求,确定温度传感器。分析制定安装位置、实施效果检测方案,成本分析。学生现场安装、连接和调测传感器电路。 5.1.3知识点 热电偶传感器是一种自发电式传感器,测量时不需要外加电源,直接将被测量转换成电势输出。使用十分方便,常被用作测量炉子、管道内的气体或液体的温度及固体的表面温度。它的测温范围很广,常用的热电偶测温范围为-50℃~+1600℃,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270℃,最高可达+2800℃。 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测量范围广、精度高、惯性小和输出信号便于远传等许多优点。 一、热电偶的外形结构、种类和特性 (一)常用热电偶的外形 各种普通装配型热电偶的外形如下图所示。 各种普通装配型热电偶 接线盒 引出线套管 不锈钢保护套管 热电偶工作端 固定螺纹

各种铠装型热电偶的外形如下图所示。 各种防爆型热电偶的外形如图所示。 (二)热电偶的结构 接线盒固定装置 B -B 金属导管绝缘材料 A 放大 A B B 各种防爆型热电偶 (a ) (b ) 热电偶的结构 (a )普通热电偶;(b )铠装热电偶 各种铠装型热电偶

(三)热电偶的分类 1.热电偶的结构分类: (1)普通热电偶: 普通热电偶一般由热电极、绝缘套管、保护套管和接线盒等几部分组成。常用于测量气体、蒸气和各种液体等介质的温度。 (2)铠装热电偶: 铠装热电偶又称缆式热电偶,此种热电偶是将热电极、绝缘材料连同保护管一起拉制成型,经焊接密封和装配等工艺制成的坚实的组合体。可做得很细、很长,可弯曲,外径小到1~3mm。主要特点是测量端热容量小、动态响应快、绕性好、强度高。 2.热电偶的种类: (1)标准型热电偶: 标准型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标准热电偶有配套显示仪表可供选用。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向世界各国推荐了8种热电偶作为标准型热电偶。表2-1是它们的基本特性。热电偶名称的含义如下: 标准型热电偶及基本特性

温度传感器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在实际使用上通常会和一些仪表配套使用,但也会出现很多故障现象。下面就让艾驰商城小编对温度传感器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来一一为大家做介绍吧。 第一,被测介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时变送器输出没有变化,这种情况大多是温度传感器密封的问题,可能是由于温度传感器没有密封好或者是在焊接的时候不小心将传感器焊了个小洞,这种情况一般需要更换传感器外壳才能解决。 第二,输出信号不稳定,这种原因是温度源本事的原因,温度源本事就是一个不稳定的温度,如果是仪表显示不稳定,那就是仪表的抗干扰能力不强的原因。 第三,变送器输出误差大,这种情况原因就比较多,可能是选用的温度传感器的电阻丝不对导致量程错误,也有可以能是传感器出厂的时候没有标定好。 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的情况很少见,只要出厂的时候进行仔细的检测,这些情况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温度传感器在出厂的时候一地要进行检验,客户也可找传感器厂家索要出厂检测报告进行参考。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图尔克、奥托尼克斯、科瑞、山武、倍加福、邦纳、亚德客、施克等各类传感器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db4078053.html,/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温度传感器是检测温度的器件,其种类最多,应用最广,发展最快。众所周知,日常使用的材料及电子元件大部分特性都随温度而变化,在此我们暂时介绍最常用的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产品。 1.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当有两种不同的导体和半导体A和B 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T,称为工作端或热端,另一端温度为TO,称为自由端(也称参考端或冷端,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如图2-1(a所示,即回路中存在的电动势称为热电动势。这种由于温度不同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塞贝克效应。 与塞贝克有关的效应有两个:其一,当有电流流过两个不同导体的连接处时,此处便吸收或放出热量(取决于电流的方向, 称为珀尔帖效应;其二,当有电流流过存在温度梯度的导体时,导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取决 于电流相对于温度梯度的方向,称为汤姆逊效应。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的组合称为热电偶。热电偶的热电势EAB(T,T0 是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合成的。接触电势是指两种不同 的导体或半导体在接触处产生的电势,此电势与两种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及在接触点的温度有关。 温差电势是指同一导体或半导体在温度不同的两端产生的电势, 此电势只与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和两端的温度有关,而与导体的长度、截面大小、沿其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无关。 无论接触电势或温差电势都是由于集中于接触处端点的电子数不同而产生的电势:热电偶测量的热电势是二者的合成。当回路断开时,在断开处a,b 之间便有一电动势差△ V,其极性和大小与回路中的热电势一致,如图 2-1(b所示。并规定在冷端,当电流由A流向B时,称A为正极,B 为负极。实验表明,当△ V很小时,△ V与厶T成正比关系。定义△ V对厶T 的微分热电势为热电势率,又称塞贝克系数。

基于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

华东交通大学电子测量传感器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基于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 作者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摘要 温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家电、汽车、材料、电力电子等,常用的控制电路根据应用场合和所要求的性能指标有所不同, 在工业企业中,如何提高温度控制对象的运行性能一直以来都是控制人员和现场技术人员努力解决的问题。这类控制对象惯性大,滞后现象严重,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从而导致控制系统性能不佳,甚至出现控制不稳定、失控现象。传统的继电器调温电路简单实用,但由于继电器动作频繁,可能会因触点不良而影响正常工作。控制领域还大量采用传统的PID控制方式,但PID控制对象的模型难以建立,并且当扰动因素不明确时,参数调整不便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因其内部集成了A/D转换器,使得电路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减少了温度测量转换时的精度损失,使得测量温度更加精确。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只用一个引脚即可与单片机进行通信,大大减少了接线的麻烦,使得单片机更加具有扩展性。由于DS18B20芯片的小型化,更加可以通过单跳数据线就可以和主电路连接,故可以把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做成探头,探入到狭小的地方,增加了实用性。更能串接多个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范围的温度检测。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基于89C51单片机和DS18B20的测温系统,详细描述了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开发测温系统的过程,重点对传感器在单片机下的硬件连接,软件编程以及各模块系统流程进行了详尽分析,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实现温度采集和显示,并可根据需要任意设定上下限报警温度,适合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温度测量。 关键词:AT89C51单片机、温度传感器DS18B20 Abstract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s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 of social life, such as household appliances, automobiles, materials, power electronics, the commonly used

汽车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汽车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阻式、热电偶式、热敏铁氧体式、晶体管型、集成型等 5 种。随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温度传感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例如,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变速器油温度传感器、排气温度传感器( 催化剂温度传感器) 、EGR 监测温度传感器、车外温度传感器、车内温度传感器、日照温度传感器、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热敏开关等。如何在实际维修中,对温度传感器进行快速检测? 一般有用万用表测电压、测电阻等方法,现述如下。 一、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当出现因汽车负载过大、缺水、点火时间不对、风扇不转等故障,造成冷却液温度过高时。会使发动机机体温度上升,从而使发动机不能工作,所以在仪表系统内设计了冷却液温度表。利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检测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让驾驶员能够直观地看出,发动机冷却液在任何工况时的温度,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在电控系统中也安有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用 于喷油量修正信号。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缸体或缸盖的水套上,与冷却液直接接触,用于测量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冷却液温度表使用的温度传感器是一个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 ,其阻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有一根导线与电控单元ECU 相连。另一根为搭铁线.如图l 所示。 1 .用万用表检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1) 在车检查。将点火开关关闭,拆下传感器的连接器,用汽车专用万用表的Rx1 挡,测试传感器两端子的阻值。以皇冠 3 .O 的THW 和E2 端子为例,在温度为0 ℃时,电阻为4 —7k Ω;在温度为20 ℃时,电阻为 2 ~3k Ω;在温度为40 ℃时间,电阻为O .9 一1 .3k Ω;在60 ℃时为O.4 ~0 .7k Ω,在80 ℃时,为0 .2 ~O .4k Ω。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电阻值与温度的高低成反比。 (2) 单件检查。拆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导线连接器,然后从发动机上拆下传感器。将传感器置于烧杯内的水中,加热杯中的水。随着温度逐渐升高。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传感器的电阻值,将测得的值与标准值相比较,若不符合,应更换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2 .冷却液温度传感嚣输出信号电压的检查 安装好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将传感器的连接器插好。当点火开关置于ON 位置时,测量图 1 中连接器“ THW ”端子( 丰田车) 或ECU 连接器“THW ”端子与E2 间输出电压。所测得的电压应与冷却液温度成反比变化。 拆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线束插头,打开点火开关,测量冷却温度传感器的电源电压应为5V 。 3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与ECU 连接线柬阻值的检查 用高阻抗万用表电阻挡,测量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与ECU 两连接线束的电阻值( 传感器信号端、地线端分别与对应ECU 的两端子间的电阻值) ,其线路应导通。若线路不导通或电阻值大于规定值,则说明传感器线束断路或连接器接头接触不良,应进一步检查或更换。

单温度传感器CTD资料处理研究

第29卷第1期2009年1月 海 洋 测 绘 H YD RO GRA PH IC SU RV EY I N G AND CHA R T IG V ol 129,N o 11 Jan .,2009 收稿日期:2008208228;修回日期:2008210228作者简介:汪 洋(19832),男,新疆阿克苏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海洋调查资料处理及分析研究。 单温度传感器CTD 资料处理研究 汪 洋 1,2 ,李占桥2,李 洋3,袁延茂 2 (11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江苏南京 211101;21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天津 300061; 3161741部队,北京 100081) 摘要:简要介绍了温盐深测量仪(CT D )原始数据预处理的步骤,分析了处理过程中盐度计算误差产生的原因,并重点讨论了以MARKIIIB 型为代表的单温度传感器CT D 的传感器滞后订正问题,针对传统方法存在的缺陷,引入了新的订正方法,在实际处理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温盐深测量仪;预处理;传感器滞后订正;高通滤波 中图分类号:P714+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3044(2009)0120062204 1 引 言 温盐观测是海洋调查的重要内容,获取高质量、 高密度的温盐资料一直是海洋学家努力追求的目标。海上投放使用的温盐观测仪器,经过长期的发展,原来的颠倒采水器已经完全被各种类型的温盐 深测量仪(CT D )等电子设备所取代[1] ,观测精度及采样率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在国内服务于海洋调查的温盐测量仪器包括MARKIII CT D 、S BE CT D 、XCT D (BT )等。 由于受到仪器本身观测原理以及操作使用等原因的影响,温盐观测资料往往存在不同原因产生的误差,必须经过预处理才能进一步得到应用,面对日益高精尖的观测仪器,如果缺乏必要的正确的处理 过程,高精度的设备同样得不到高质量的资料[2] 。温盐资料处理是海洋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近来,作者在采用传统方法处理一批中国浅海的MARKIIIB 型单温度传感器CT D 资料时发现,在消除传感器滞后问题上总是得不到理想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温度与电导率剖面结构的特点,作者作了一些探索性分析,引入了新的订正方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订正效果。 2 温盐资料处理步骤及误差产生的原因211 温盐资料处理步骤 CT D 主要装配有三个传感器:电导率、温度和 压力传感器,传感器在升降过程中不断将观测到的海水物理量以电信号形式记录得到数据文件。资料处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转换:将传感器电信号数据转换为真 实的电导率、温度、压力等海水物理量。 (2)压力零点订正:由于受条件环境的限制,压 力数据往往存在系统误差,可通过一定的方法[3,4] 计算并进行订正。 (3)剔除异常数据:对超出气候变化以及不合理的突变数据进行判别并剔除。 (4)传感器滞后订正:由于温度、电导率传感器感应时间不同,在计算盐度、密度等要素时会造成数据误差,需要进行传感器感应时间匹配订正。 (5)衍生要素计算:由CT D 可直接得到的是电导率、温度和压力,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使用这三个参 量,根据实验室经验公式[5] 计算得到盐度、密度、声速等海洋要素。212 盐度计算误差产生的原因 CT D 资料的误差包括压力系统误差、异常数据误差、盐度(密度)计算误差等。这些误差前人都作过一些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实际处理的方法,其中压力误差及异常数据误差的处理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由于在实际数据应用中的盐度是使用电导率、温度和压力计算得到的,密度和声速又是使用盐度、温度和压力计算得到的,所以盐度的计算在CT D 资料处理中显得尤为重要。造成盐度计算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传感器感应时间(滞后)不同,传感器的滞后订正是笔者在实际资料处理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传感器的感应时间:传感器的感应数据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传感器的感应不可能无限快,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传感器对环境中阶跃变化的响应通常称为时间常数,它一般定量为对于给

空调温度传感器原理及故障分析

空调温度传感器原理及故障分析 温度传感器, 空调, 故障, 原理 空调温度传感器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简称NTC,其阻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温度降低而增大。25℃时的阻值为标称值。NTC常见的故障为阻值变大、开路、受潮霉变阻值变化、短路、插头及座接触不好或漏电等,引起空调CPU检测端子电压异常引起空调故障。空调常用的NTC有室内环温NTC、室内盘管NTC、室外盘管NTC等三个,较高档的空调还应用外环温NTC、压缩机吸气、排气NTC等。NTC在电路中主要有如图一所示两种用法,温度变化使NTC阻值变化,CPU端子的电压也随之变化,CPU根据电压的变化来决定空调的工作状态。本文附表为几种空调的NTC参数。室内环温NTC作用:室内环温NTC根据设定的工作状态,检测室内环境的温度自动开停机或变频。定频空调使室内温度温差变化范围为设定值 +1℃,即若制冷设定24℃时,当温度降到23℃压缩机停机,当温度回升到25℃压缩机工作;若制热设定24℃时,当温度升到25℃压缩机停机,当温度回落到23℃压缩机工作。值得说明的是温度的设定范围一般为15℃—30℃之间,因此低于15℃的环温下制冷不工作,高于30℃的环温下制热不工作。变频空调根据设定的工作温度和室内温度的差值进行变频调速,差值越大压缩机工作频率越高,因此,压缩机启动以后转速很快提升。室内盘管NTC 室内盘管制冷过冷(低于+3℃)保护检测、制冷缺氟检测;制热防冷风吹出、过热保护检测。空调制冷30分钟自动检查室内盘管的温度,若降温达不到20℃则自动诊断为缺氟而保护。若因某些原因室内盘管温度降到+3℃以下为防结霜也停机(过冷)制热时室内盘管温度底于32℃内风机不吹风(防冷风),高于52℃外风机停转,高于58℃压缩机停转(过热);有的空调制热自动控制内风机风速;有的空调自动切换电辅热变频空调转速控制等。室外盘管NTC 制热化霜温度检测,制冷冷凝温度检测。制热化霜是热泵机一个重要的功能,第一次化霜为CPU定时(一般在50分钟),以后化霜则由室外盘管NTC控制(一般为—11℃要化霜,+9℃则制热)。制冷冷凝温度达68℃停压缩机,代替高压压力开关的作用;变频制冷则降频阻止盘管继续升温。外环温NTC 控制室外风机的转速、冬季预热压缩机等。排气NTC 使变频压缩机降频,避免外机过热,缺氟检测等。吸气NTC 控制制冷剂流量,有步进电机控制节流阀实现。故障分析室内外盘管NTC损坏率最高,故障现象也各种各样。室内外盘管NTC由于位处温度不断变化及结露或高温的环境,所以其损坏率较高。主要表现在电源正常而整机不工作、工作短时间停机、制热时外机正常内风机不运转、外风机不工作或异常停转,压缩机不启动,变频效果差,变频不工作,制热不化霜等。化霜故障可代换室外盘管NTC或室外化霜板。在电源正常而空调不工作时也要查室内环温NTC;空调工作不停机或达不到设定温度停机,也要先查室内环温NTC;变频空调工作不正常也会和它有关。因室内环温NTC若出现故障会使得CPU错误地判断室内环温而引起误动作。室内环温NTC 损坏率不是很高 空调的温度传感器是CPU的“侦察兵”,时刻监视各部件的温度变化,它将检测到的信息经CPU处理后,控制空调的运行。以下是由温度传感器引发的故障。 1. 室内环温传感器阻值变大,引起空调启动频繁。 故障现象:一台海尔金元帅变频柜机,用遥控开机,绿色运行灯亮,室外机、压缩机、风机启动,制冷正常,过5分钟,室外机停止运转,过3分钟,室外机又启动运转,反复如此,室内风机送风正常,绿色运行灯灭。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温度传感器是检测温度的器件,其种类最多,应用最广,发展最快。众所周知,日常使用的材料及电子元件大部分特性都随温度而变化, 在此我们暂时介绍最常用的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产品。 1.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当有两种不同的导体和半导体 A 和 B 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 T ,称为工作端或热端,另一端温度为 TO ,称为自由端 (也称参考端或冷端,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如图 2-1(a所示,即回路中存在的电动势称为热电动势。这种由于温度不同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塞贝克效应。与塞贝克有关的效应有两个:其一, 当有电流流过两个不同导体的连接处时, 此处便吸收或放出热量 (取决于电流的方向 , 称为珀尔帖效应;其二,当有电流流过存在温度梯度的导体时,导体吸收或放出热量 (取决于电流相对于温度梯度的方向 ,称为汤姆逊效应。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的组合称为热电偶。热电偶的热电势 EAB(T, T0 是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合成的。接触电势是指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在接触处产生的电势, 此电势与两种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及在接触点的温度有关。温差电势是指同一导体或半导体在温度不同的两端产生的电势, 此电势只与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和两端的温度有关, 而与导体的长度、截面大小、沿其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无关。无论接触电势或温差电势都是由于集中于接触处端点的电子数不同而产生的电势, 热电偶测量的热电势是二者的合成。当回路断开时,在断开处 a , b 之间便有一电动势差△ V ,其极性和大小与回路中的热电势一致,如图 2-1(b所示。并规定在冷端,当电流由 A 流向 B 时, 称 A 为正极, B 为负极。实验表明,当△ V 很小时,△ V 与△ T 成正比关系。定义△ V 对△ T 的微分热电势为热电势率, 又称塞贝克系数。塞贝克系数的符号和大小取决于组成热电偶的两种导体的热电特性和结点的温度差。 2. 热电偶的种类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电气化 年级: 13-2 学院:机电院 姓名:崔海艳 学号:8021209235 -- 目录 1引言 (3) 2 设计要求 (3)

3 工作原理 (3) 4 方案设计 (4) 5 单元电路的设计和元器件的选择 (6) 5.1微控制器模块 (6) 5.2温度采集模块 (7) 5.3报警模块 (9) 5.4温度显示模块 (9) 5.5其它外围电路 (10) 6 电源模块 (12) 7 程序设计 (13) 7.1流程图 (13) 7.2程序分析 (16) 8. 实例测试 (18)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1 引言 传感器是一种有趣的且值得研究的装置,它能通过测量外界的物理量,化学量或生物量来捕捉知识和信息,并能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在

生活中它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在传感器产品中,温度传感器是最主要的需求产品,它被应用在多个方面。总而言之,传感器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活因使用传感器也变得多姿多彩。 温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家电、汽车、材料、电力电子等,常用的控制电路根据应用场合和所要求的性能指标有所不同,在工业企业中,如何提高温度控制对象的运行性能一直以来都是控制人员和现场技术人员努力解决的问题。这类控制对象惯性大,滞后现象严重,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从而导致控制系统性能不佳,甚至出现控制不稳定、失控现象。传统的继电器调温电路简单实用,但由于继电器动作频繁,可能会因触点不良而影响正常工作。控制领域还大量采用传统的PID控制方式,但PID控制对象的模型难以建立,并且当扰动因素不明确时,参数调整不便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因其内部集成了A/D转换器,使得电路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减少了温度测量转换时的精度损失,使得测量温度更加精确。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只用一个引脚即可与单片机进行通信,大大减少了接线的麻烦,使得单片机更加具有扩展性。由于DS18B20芯片的小型化,更加可以通过单跳数据线就可以和主电路连接,故可以把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做成探头,探入到狭小的地方,增加了实用性。更能串接多个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范围的温度检测 2 设计要求 本设计主要是介绍了单片机控制下的温度检测系统,详细介绍了其硬件和软件设计,并对其各功能模块做了详细介绍,其主要功能和指标如下: ●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某一点环境温度 ●测量范围为-55℃~+99℃,精度为±0.5℃ ●用液晶进行实际温度值显示 ●能够根据需要方便设定上下限报警温度 3 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 DS18B20 从设备环境的不同位置采集温度,单片机 AT89S51 获取采集的温度值,经处理后得到当前环境中一个比较稳定的温度值,再根据当前设定的温度上下限值,通过加热和降温对当前温度进行调整。当采集的温度经处

温度传感器在工业中的应用

红外温度传感器在工业中的应用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温度测量与控制十分重要,温度参数的准确测量对输出品质、生产效率和安全可靠的运行至关重要。目前,在热处理及热加工中已逐渐开始采用先进的红外温度计等非传统测温传感器,来代替传统的热电偶、热电阻类的热电式温度传感器,从而实现生产过程或者重要设备的温度监视和控制。 基本原理 温度传感器基本原理,最常用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基于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称为辐射测温仪表。辐射测温法包括亮度法(见光学高温计)、辐射法(见辐射高温计)和比色法(见比色温度计)。各类辐射测温方法只能测出对应的光度温度、辐射温度或比色温度。只有对黑体(吸收全部辐射并不反射光的物体)所测温度才是真实温度。如欲测定物体的真实温度,则必须进行材料表面发射率的修正。而材料表面发射率不仅取决于温度和波长,而且还与表面状态、涂膜和微观组织等有关,因此很难精确测量。在自动化生产中往往需要利用辐射测温法来测量或控制某些物体的表面温度,如冶金中的钢带轧制温度、轧辊温度、锻件温度和各种熔融金属在冶炼炉或坩埚中的温度。在这些具体情况下,物体表面发射率的测量是相当困难的。对于固体表面温度自动测量和控制,可以采用附加的反射镜使与被测表面一起组成黑体空腔。附加辐射的影响能提高被测表面的有效辐射和有效发射系数。利用有效发射系数通过仪表对实测温度进行相应的修正,最终可得到被测表面的真实温度。最为典型的附加反射镜是半球反射镜。球中心附近被测表面的漫射辐射能受半球镜反射回到表面而形成附加辐射,从而提高有效发射系数式中ε为材料表面发射率,ρ为反射镜的反射率。至于气体和液体介质真实温度的辐射测量,则可以用插入耐热材料管至一定深度以形成黑体空腔的方法。通过计算求出与介质达到热平衡后的圆筒空腔的有效发射系数。在自动测量和控制中就可以用此值对所测腔底温度(即介质温度)进行修正而得到介质的真实温度。 在水泥制造生产中的应用 红外温度传感器在水泥制造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据调查目前我国每年因红窑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间接损失达3亿元。用常规的方法很难对非匀速旋转的水泥胴体进行测温,国际上先进的办法是在窑尾预热平台上安装一套红外扫描测温仪,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由数据采集滤波、同步扫描控制、数据通讯处理等,红外辐射测温仪按预定的扫描方式,实现对窑胴体轴向每一个测量段成的温度的测量,在一个扫描周期内,红外温度传感器将在扫描装置的驱动下,将每一个测量元表面的红外辐射转换成温度相关的电信号,送进数据采集装置作为数据采集,同步装置保证数据采集与回转窑的旋转保持严格同步,要让测量的温度值与测量元下确对应,测温仪由扫描起点扫描到终点后,即对窑胴体表面各测量元完成了一次逐元温度检测后,立即快速返回扫描起点,开始下一扫描周期的检测,数据经微机处理后,给出反映窑内状况的图像,文字信息,必要时可以发射声光报警。为保证测量的精度,定要考虑物体的发射率,周围环境影响。红外测温仪要垂直对准窑胴体的表面,因因水汽,尘埃,烟雾的影响,要采取加装水冷,风吹扫装置。意义:1.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监控与监视,只要温度控制在设定值内,产品质量会有保证,过低过高都浪费能源;2.在线安全的检测可以起到保护人以及设备安全;3.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在热处理行业中的应用 红外温度传感器可以广泛的应用于钢铁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过程的温度进行监控,对于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至重要。红外温度传感器可精确地监视每个阶段,使钢材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冶金性能。红外温度传感器可以帮助钢铁生产过程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降低能耗、增强人员安全、减少停机时间等。 红外温度传感器在钢铁加工和制造过程中主要应用在连铸、热风炉、热轧、冷轧、棒材和线材轧制等过程中。 红外温度传感器传感头有数字和模拟输出两种,发射率可调。—这对于发射率变化金属材料尤其重要。要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和提高生产率,在炼钢的全过程中,精确测温是关键。连铸将钢水变为扁坯、板坯或方坯时,有可能出现减产或停机,需精确的实时温度监测,配以水嘴和流量的调节,以提供合适的冷却,从而确保钢坯所要求的冶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间歇性故障排除

广州东风汽车学院机电全能毕业论文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间歇性故障排除 一、前言 汽车是人类进步的主要标志,现代科技的结晶,为人类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加便宜捷的交通服务。如今,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对我们汽车维修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电子产品时代,各汽车科技产品的不断问世,这对我们维修人员来说,不但给学习带来了机遇,同时出警告我们维修人员具有很大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先进科技文化水平,才能迎接在汽车维修过程中带来的不同挑战,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需要不断努力才能稳步前进。 二、关键词:冷却液温度传感器、间歇故障、更换、故障排除 三、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一辆装备东安4Q-ME 发动机,德而福电子燃油控制系统的柳州五菱小面包汽车,由于发动机水温传感器间歇故障导致在行驶中有突然加速不畅,急加速时发动机会抖动,转速会下降的故障诊断及排除过程。 四、正文:(故障诊断与排除) 该车是在2011年1月份来到我院的,具车主反映该车在特约服务站维修多次,也更换了发动机ECU和主机电器等。同时也调整过曲轴位置传感器与触发齿轮间的间隙,但是故障一直未能排除。得知我院维修技术力量雄厚,故慕名前来检修,盼望能解决问题。 老师安排到我为该车进行故障诊断。在该车没有熄火怠速的情况下,使用了X—431发动机故障检测电脑对发动机进行了检测。第一步首先读取故障码,检测仪无故障码显示。第二步接着进行数据分析,在所有发动机参数当中,发现与冷却液温度有关的传感器的数据存在异常,显示的信号电压为3.65V,冷却液温度显示为-6度。与实际冷却液温度明显不符。在熄火后检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电阻,发现其电阻值正常,检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电路也未发现有什么异常情况。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机体或汽缸上,与冷却液接触,用来检测发动机循环冷却液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电控单元以便修正喷油量和点火正时。水温传感器采用对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热敏电阻制成,其结构及与电控单元连接,《如图》。传感器两根导线都和电控单元连接,其中一根为搭铁线,热敏电阻经常采用温度系数电阻,水温越低,热敏电阻阻值越大,电控单元根据这一信号,增加喷油量,可以使混合气浓度增加。但是,在重新启动发动,这时发动机的工作有恢复正常。综合故障现象和发动机有关数据分析认为,在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后,发动机ECU接收到的是极低的冷却液温度信号,导致发动机ECU所修正的喷油量和点火正时均是满足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极低时的工况需要,因而导致了发动机加速不良,不易启动。同时空调系统也是由发动机ECU控制的,冷却液极低的情况下ECU自然就会切断空调系统的工作。 综合以上分析,该故障应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间歇不良所致。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的分

汽车温度传感器的功用及典型故障分析

汽车温度传感器的功用及典型故障分析 汽车上的温度传感器多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如发动机的进气温度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机油温度传感器,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的油温传感器,双离合器变速器负责监控变速器油底壳油温的G93变速器油温度传感器、负责监控变速器离合器工作油温的G509温度传感器,空调的室内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蒸发器温度传感器,悬架空气泵温度传感器等均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特点是测量点的温度越高,传感器的电阻值越低,输出电压信号越低。以马自达进气温度传感器为例,环境温度分别为-20℃、20℃、60℃时,电阻值分别为13.6~18.4k&Omega、 2.21~2.69 k&Omega、 0.493~0.6967kΩ。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传感器常见故障为信号不正常,传感器或线束短路,数据流会出现虚假的高温信号;传感器或线束断路、端子进水或搭铁线接触不良,数据流会出现虚假的低温信号。另外,控制单元A/D转换器转换错误,数据流也可能出现虚假的高温信号。 一、进气温度传感器 1.进气温度传感器作用 除卡门涡旋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以外,其余发动机均装有进气温度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可以装在空气流量传感器或进气压力传感器内,也可以装在进气道上某个部位。发动机进气温度高时控制单元会减少喷油脉宽,反之增加喷油脉宽。 图1进气温度传感器 2.进气温度传感器故障分析 进气温度传感器搭铁线接触不良,数据流会显示异常低温,低温空气密度高,会加大喷油脉宽,造成混合汽过浓。传感器短路,数据流会显示异常高温,高温空气密度低,会减少喷油脉宽,造成混合汽过稀。进气温度传感器温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设计基础II温度传感器设计报告 组员:肖勃 2011112158 郭鹏 2011148116 贾永天 2011109101 完成日期: 2013-4-20

一、设计要求 图一温度传感器基本结构 温度传感器是一种依靠被测物与热元件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来达到测量目的的,因此光电传感器的热源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温度传感器的电源要是一个恒温电源,电源稳定性的设计至关重要,电源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 二、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DS18B20从设备环境的不同位置采集温度,单片机AT89S51 获取采集的温度值,经处理后得到当前环境中一个比较稳定的温度值,再根据当前设定的温度上下限值,通过加热和降温对当前温度进行调整。当采集的温度经处理后超过设定温度的上限时,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开启降温设备 (压缩制冷器),当采集的温度经处理后低于设定温度的下时,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开启升温设备(加热器)。 当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太剧烈或由于加热或降温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温度传感头出现故障导致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将环境温度调整到规定的温度限内的时候,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扬声器发出警笛声。 系统中将通过串口通讯连接PC 机存储温度变化时的历史数据,以便观察整个温度的控制过程及监控温度的变化全过程。 三、方案设计 采用热电偶温差电路测温,温度检测部分可以使用低温热偶,热电偶由两个焊接在一起的异金属导线所组成(热电偶的构成如图3.1),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由两种金属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成。通过将参考结点保持在已知温度并测量该电压,便可推断出检测结点的温度。数据采集部分则使用带有A/D 通道的单片机,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 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热电偶的优点是工作温度范围非常宽,且体积小,但是它们也存在着输出电压小、容易遭受来自导线环路的噪声影响以及漂移较高的缺点,并且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 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 图二热电偶电路图 系统主要包括对A/D0809 的数据采集,自动手动工作方式检测,温度的显示等,这几项功能的信号通过输入输出电路经单片机处理。此外还有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启动电路等。故现场输入硬件有手动复位键、A/D 转换芯片,处理芯片为51 芯片,执行机构有4 位数码管、报警器等。系统框图如图4-2所示: 测量头 热学 系统 电子测 量电路 热元件 被测量 热信号 电参量 信号 可用信 号 热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