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装印刷中是应用凹版印刷还是柔性版印刷——如何找到成本的平衡点

在包装印刷中是应用凹版印刷还是柔性版印刷——如何找到成本的平衡点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包装印刷中是应用凹版印刷还是柔性版印刷——如

何找到成本的平衡点

(base for rotogravure-Gravure and flexo in package printing

,wher is the real cost balance?)近些年来很多人说柔性版印刷的

优点使包装印刷生产飞速提升。杂志文章、专题讨论和国际商品交易会都相继提出关于柔印的话题。在人们的印象中柔印比凹印的成本要低,如柔印机的价格更便宜、劳动力的需求比较少并能快速更换作业,以及能够快速高效地对客户所提出的缩短交货时间的要求做出反应。柔印的实际成本无需质疑的是柔印在灵活的包装领域中以高质量和高速度见长。但仍存在着大量的关于选用柔印还是凹印的争论,我们不能用一句话说柔印以最低的价格提供了最新的技术。实际上,柔印的质量最多与凹印的质量一样(而且费用要高一些)。因此对柔印成本效率的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让我们用一种公正的观点评价这两种印刷过程的优缺点。事实上,一些机器设计时结合了柔性版印刷单元和凹版印刷单元以便具有两种印刷方式的优点。但最好的柔性版印刷质量并不能与最好的凹版印刷所提供的质量相比,这个基本的事实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并不能改变。达到一致的质量是柔印和凹印之间的主要区别。印刷工艺成本分析任何包装印刷的成本结构除了包装材料本身的成本,还由下面三个因素组成:机器运转的每小时成本;印活复制的费用;图像载体费用(柔印印版或套筒/凹印滚筒)。机器每小时的运转成本包括许多元素,无论是

柔印还是凹印所涉及到的因素都很相似,如能源供应、需要的地面空间、印刷前的准备、机器的维护、行政开支,这些元素在此是不确定性的。机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包装设计试题答案

深圳鹏元晟实业有限公司 Shen Zhen PYS Industrial CO.,LTD 包装设计试题 姓名/ 所在部门:第1页共2页 一.选择题(可能有一个或多个选择项,请将正确项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5分,合计50分) 1.印刷品外观处理( ABCDD ) A.彩盒表面进行美化 B.覆膜 C. 烫金 D.UV E 过油、磨光 2.印刷方式ABCD,( )。 A.胶印 B. 数码印刷 C. 柔印 D.凸印、凹印、丝印 3.印刷品具那两个功能(AD ) A.传播B.欣赏 C.识别D.储存信息 4.一般彩盒印刷材质分为两大类(AD ) A.面纸 B. 银卡 C.白卡 D. 坑纸 5.UV工艺的彩盒有什么作用(ABD )。 A.防水 B. 耐磨 C. 防爆线 D. 光亮 6.糊盒的质量问题一般有(ABD ) A.开胶 B. 溢胶 C.移位 D. 折盒成型 7.回收標誌示例属于哪个塑料代码(A) A.PET B PP C. PVC D PS 8.那几中坑纸可以做纸箱。(ABD) A. A坑 B. B坑 C. E坑 D. C坑 9.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C ) A) B C轻拿D:

10. 纸箱的接合方式有哪几种(ABC ) A.钉接 B.粘结 C.外加胶带贴接 D. 缝接 深圳鹏元晟实业有限公司 Shen Zhen PYS Industrial CO.,LTD 包装设计试题 姓名/ 所在部门:第2页共2页 二.判断正误(正确在括号内划√,错误在括号内划×。每题5分,合计25分) 1. 按功能分为主要和辅助包装材料。(√) 2.彩盒的印前设计与制版技术作为印前技术的关键。(√) 3.纸箱的材质强度从大到小排序为K>B>A>C。(×) 4.双瓦楞纸又叫双坑纸。(√) 三.简答题 1.包装设计的重要性?(5分) ?答:彩盒在现代包装的概念里已从对产品的保护转变为对产品的推介,消费者可通过彩盒的质量来判定产品的质量高低与好坏。所以,彩盒设计能不能在众多的彩色包装中迅速地吸引住消费者的眼球成为彩盒设计成败的关键。 ?彩盒的印前设计与制版技术作为印前技术的关键,是无可非议的,其技术能力与水平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彩盒印刷的质量问题?(10分) 答:色差、脏污、图文错误、覆膜压光、击凸等 2.常用的吸塑材料有几种?(10分) 答: PET PVC HDPE LDPE PP PS 4纸板分为三哪三种种类型? 并逐一解释。(5分) 纸板分为三种类型。 ①单坑②双坑③三坑 单坑的解释:由一层面纸、蕊纸、底纸组成 双坑的解释:而纸+蕊纸+隔纸+蕊纸+底纸共五层组成

包装印刷试卷库

题型: 一、选择题15个,30分二、判断题10个,10分三、填空题20个,20分四、名词解释5个,20分五、问答题2个,20分 一、选择题 1.调幅式网目调是单位面积内网点数不变,通过( B )来反映图像色调的深浅。 A.调频网目 B.网点大小 C.网点疏密 D.网目密度 3.网点线数愈高,图像细微层次表达得( D )。 A.愈简洁 B.愈粗糙 C.愈有艺术性 D.愈精细 4.人们常说的桌面出版系统(DTP)是一种( B )。 A.图文编辑系统 B.印前系统 C.文字编辑系统 D.复制系统 5.凹凸印就是用凹凸两块印版,将印刷品( D )的加工工艺。 A.印出多种颜色 B.印出专色 C.上光和覆膜 D.压印出浮雕状图案 6.孔版印刷的主体是( D )。 A.镂孔喷刷 B.誊写印刷 C.漏印 D.丝网印刷 7.水墨平衡是构成胶印的基本因素,印刷中水量过小,会使( D )。 A.印迹变淡 B.油墨乳化

C.套色不准 D.空白部分粘脏 8.凹版印刷描述错误的是( C )。 A.最昂贵 B.印版耐印力小 C.墨层薄 D.防伪效果好 9.使金属箔或颜料箔印到印刷品上,须借助一定的压力和( A )。 A.粘度 B.水分 C.温度 D.腐蚀剂 10.铜锌晒版的目的是为了在金属表面上得到( A )。 A.反像阴图 B.反像阳图 C.正像阴图 D.正像阳图 11.因纸张伸缩变形而出现套印不准,主要解决方法是( D ) A.降低车间湿度 B.整纸处理 C.提高车间湿度 D.印前对纸张进行调湿处理 12.印刷行业中,最为常用的承印物是( C ) A.皮革 B.玻璃 C.纸张 D.塑料薄膜 13.用于大量复制图文的主要设备是( D ) A.切纸机 B.订机 C.模切机 D.印刷机 14.在印刷的CMYK图像中,当四种成分的百分比均为100%

包装印刷试题库

《包装印刷》试题库 一、选择题(15×2分=30分); 二、判断题(10×1分=10分); 三、填空题(20×1分=20分); 四、名词解释(5×4分=20分); 五、问答题(2×10分=20分)。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 1.调幅式网目调是单位面积内网点数不变,通过( B )来反映图像色调的深浅。 2.调频网目 B.网点大小 C.网点疏密 D.网目密度 3.网点线数愈高,图像细微层次表达得( D )。 A.愈简洁 B.愈粗糙 C.愈有艺术性 D.愈精细 4.人们常说的桌面出版系统(DTP)是一种( A )。 A.图文编辑系统 B.印前系统 C.文字编辑系统 D.复制系统 5.凹凸印就是用凹凸两块印版,将印刷品( D )的加工工艺。 A.印出多种颜色 B.印出专色 C.上光和覆膜 D.压印出浮雕状图案 6.孔版印刷的主体是( D )。 A.镂孔喷刷 B.誊写印刷 C.漏印 D.丝网印刷 7.水墨平衡是构成胶印的基本因素,印刷中水量过小,会使( D )。 A.印迹变淡 B.油墨乳化 C.套色不准 D.空白部分粘脏 8.凹版印刷( D )。 A.最昂贵 B.印版耐印力小 C.墨层薄 D.防伪效果好 9.使金属箔或颜料箔印到印刷品上,须借助一定的压力和( C )。 A.粘度 B.水分 C.温度 D.腐蚀剂 10.铜锌晒版的目的是为了在金属表面上得到( B )。 A.反像阴图 B.反像阳图 C.正像阴图 D.正像阳图

11.因纸张伸缩变形而出现套印不准,主要解决方法是( D ) A.降低车间湿度 B.整纸处理 C.提高车间湿度 D.印前对纸张进行调湿处理 12.印刷行业中,最为常用的承印物是( C ) A.皮革 B.玻璃 C.纸张 D.塑料薄膜 13.用于大量复制图文的主要设备是( D ) A.切纸机 B.订机 C.模切机 D.印刷机 14.在印刷的CMYK图像中,当四种成分的百分比均为100%时,则会得到( D ) A.红色 B.绿色 C.白色 D.黑色 15.在印刷过程中,油墨渗入纸张并在印张背面明显地见到正面印迹,这一现象称为( A ) A.透印 B.蹭脏 C.粘脏 D.重影 16.色光加色法混合规律是红、蓝相混,显示( B ) A.白 B.品红 C.青 D.黄 17.平版印刷印版上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相对高度关系是( C ) A.图文部分明显低于空白部分 B.图文部分明显高于空白部分 C.基本一致 D.绝对一致 18.传统的印刷是指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_________上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A ) A.印版 B.原稿 C.电视 D.录像 19.图文部分______空白部分的印版是凹版。(C ) A.高于 B.等同 C.低于 D.既可高于也可低于 20.光分解型感光剂用于制作______PS版。(B ) A.平图型 B.阳图型 C.阴图型 D.空白图型 21.黄色、品红色、青色为色料的(A ) A.三原色 B.三原色光 C.三间色 D.三补色 22.将毛本的天头、地脚、切口,按开本规格尺寸裁切整齐的过程叫(A ) A.切书 B.订书 C.撞页裁切 D.折页 23.采用不同于一般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供特殊用途的印刷方式之总称为 ( D) A.曲面印刷 B.静电印刷

凹版印刷工艺原理及其发展

凹版印刷工艺原理及其发展 凹版印刷是图像从表面上雕刻凹下的制版技术。它起源于中世纪的雕刻凹版画,它与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孔版印刷一样,是印刷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印刷中的一种主要印刷方法。 凹版印刷是因其版面特征而得名。凹印版的图文部分低于版面,它以不同的深度凹入印版来表现原稿图像的不同层次,空白部分处于同一版面上。印刷时,先将油墨填涂于印版上,然后用刮墨刀把印版表面的油墨刮掉,再通过压力的作用,使存留在印版凹陷部分(即图文部分)的油墨与纸(或其它承印物)接触,将该部分油墨转印到纸张(或其它承印物)上,则得到所需的印刷品。 一、凹版印刷工艺过程 印前准备→上版→调整规矩→正式印刷→印后处理 1、印前准备

凹版印刷的准备工作包括:根据施工单的要求,准备承印物、油墨、刮墨刀等,还要对印刷机进行润滑。 印前准备要做到: (1)查印刷机各导向辊转动情况,特别是冷却辊。大部分中高速印机采用水冷,重量大、又是被动辊,很容易造成转动不顺,从而引起压印单元之间的基材张力不稳,直接影响到印品的套印精度。 (2)查压印滚筒。由于油墨、溶剂的作用使得胶辊表面产生不规则溶胀,特别是胶辊两端积累的油墨杂质更要清理干净,有溶胀现象的一律更换。建议尽可能地使用与基材宽度相符合的压印辊。 (3)清理干燥箱出风口、干燥箱内导向辊。检查温度控制部份及执行元件的可靠性。 (4)刮墨刀应正确安装。安装前应检查刮墨刀衬片是否平直,如产生波浪形应及时更换。 (5)油墨循环系统应清理干净。墨盘、搅墨辊、墨泵是否粘有杂物,在墨泵的吸入口应装有一个80一120目的金属网。对油墨进行过滤。以除去杂质。 并经常检查清洗。 (6)检查计算机自动对版装置。光电眼、反射板是否清洁,两者位置是否正确。 特别是调整辊系统要确保整个系统精度、动作可靠。 2、上版 上版操作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好版面不被碰伤,要把叼口处的规矩及推拉规矩对准,还要把印版滚筒紧固在印刷机上,防止正式印刷时印版滚筒的松动。

【包装印刷造纸】《包装印刷》复习题

一、名词 印刷: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原稿:是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 印版:是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油墨:是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质。它主要由色料、连结料和辅助剂组成。 承印物:是指能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 特种印刷:是采用不同于一般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供特殊用途的印刷方式的总称。 包装印刷:以满足包装要求为目的,在包装材料、包装容器上印刷图文。 色光加色法:按红、绿、蓝三原色的加色混合原理生成新色光的方法为色光加色法。 色料减色法:指按黄、品红、青三原色料(如颜料、油墨)减色混合原理成色的方法。 阶调:在图像复制中,用以定性描述像素的明亮程度。 层次:层次是指图像上最亮到最暗阶调的密度等级。通常用灰梯尺来量度。 龟纹:任何两种周期性结构的图案叠加时,很可能产生第三种周期性结构,即莫尔花纹,当莫尔花纹十分醒目,对正常图案产生干扰时,就称作龟纹。 连续调:色调值是连续渐变的画面阶调称为连续调. 网目调:用网点大小表现的画面阶调。 网屏线数:是指网屏上单位长度内所含有的平行线的数目(线数/英寸、线数/厘米) 网距:丝网版与承印物之间的距离。 网线角度:基准线与网目线的夹角。 平凹版:图文略低于(1~5μm )空白部分的平印版。 平凸版:图文略高于空白部分的平印版。 PS版预涂感光树脂版预先涂布的感光层可随时进行晒版平印版 网墙用白线网屏晒版,使碳素纸上的感光胶层形成网格 上垫:俗称“贴滚筒”,即在衬垫(压印滚筒)上进行垫贴、刮挖的工艺过程。 下垫:在版托的背面进行垫或撤(在底板下贴纸片或把底板下的纸片撕掉)。 丝网开度:是指网孔面积的平方根,用K表示,它是表示网孔大小的物理量。 丝网目数:丝网目数是指单位长度内所含丝的根数(目/厘米或目/英寸)。 网框:是用来固定丝网的装置。 绷网:是把丝网以一定的张力绷紧并固定在网框上,以作为丝印版图文的支持体。 丝网印刷:首先要将印墨调放在丝网印版上,然后用刮板与丝网印版接触井形成一定的夹角,边施加压力边移动,从而使印墨通过丝网印版漏印到承印物上。 喷墨印刷:有时也称喷码印刷,是指有计算机控制,通过喷墨器件使液体油墨形成高速微细墨滴组成的墨流,将细墨流有控制的从喷嘴射在承印物上,由微小墨滴组成图文的无版无压印刷方法。 二、填空 1、用于传递油墨到承印物上印刷图文的载体称为印版1-2 。 2、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的图文信息称为原稿1-2 。 3、包装印刷是在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印刷各种图文的总称。 4、按照R、G、B三原色的加色混合原理生成新的色光的方法,称为色光加色法2-2 。 5、网屏上单位长度内所含有的平行线的数目称为网屏线数。 6、色调值是连续渐变的画面阶调称为连续调。 7、传统印刷油墨主要由色料、连结料、助剂组成。 8、PE薄膜印刷前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是化学处理法。(等离子体处理)

包装印刷材料试卷及答案6套

2、拉丝性—— 3、遮盖力—— 4、分散度—— 5、不透明度—— 6、屈服值—— 二、填空(41分) 1、油墨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它的各自作用是什么? 。 2、造纸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漂白的作用是。 3、干性油、半干性油、不干性油之间的区别关键因素为,在碘值上的数值各为多少?。 4、什么是碘值? 碘值是用来衡量。 5、油墨以弹性特征断裂,油墨墨丝,墨势恢复表现为,靠的是而恢复的。印刷网点将。 6、色淀颜料是经过将染料并 . 7、印刷过程中,油墨的表面张力应承印物的表面张力,θ角(接触角)越大,说明液体的表面张力。 8、乳化剂一端,一端在油墨中的作用是 。 三、是非判断题(对√错×)(16分) 1、颜料粒子表面自由能较高,有利于与连结料的亲和和浸润。() 2、造纸中纸浆的颜色主要是来自于纤维和灰分。() 3、连接料酸值太大,对颜料的浸润性差。() 4、纸的紧度是衡量纸张结构疏密程度的物理量。() 5、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不影响纸张的平衡水分。() 6、铜版纸属非涂布加工纸,主要用于包装纸。() 7、干燥剂中不存在金属离子,多数为小分子有机物。() 8、铁板印刷多数使用挥发干燥型油墨。() 四、回答题(25分) 1、何为纸的平衡水分?纸张水分多了在印刷中会影响什么? 2、氧化结膜干燥机理是什么? 3、何为半化学法和化学机械法纸浆原理? 4、飞墨现象是一种什么现象?何原因造成的? 5、画出非牛顿流体中的切力增稠流动曲线?说明哪些物质含有此类流动?

2、着色力—— 3、触变性—— 4、挺度—— 5、吸油量—— 6、白度—— 二、填空 1、油墨中加蜡的作用是铝皂的作用是。 2、油墨中颜料粒子越细,吸油量,油墨流动性稳定性。 3、水基型油墨中加入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分解成,然后吸附于表面,其相对应的电荷构成对包围圈,同时形成对周围同样从而。 4、液体的越小,说明它的表面张力,越与承印物,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5、油墨是一个、、、、体系。 6、油墨体系中固液两相要想达到分散体系,很重要的是固液两相的。 7、在的作用下,颜料粒子外围构成有效的防止固体粒子的。 8、透明度指光后,部分光产生折射进入膜层内,这部分光又分为和,越大,膜层的透明度吸收的光越多,遮盖力。 9、造纸中漂白的作用是,其中漂白的方法有、 、、。 三、是非判断(对√错×)(16分) 1、印刷中拉毛现象是由于墨中有颜料粒子没有浸润好,所以印刷时颜料粒子中的粉尘脏了承印物叫做拉毛现象。() 2、纸的不透明度是由纸张中纤维不透明度高造成的。() 3、胶版印刷中所用油墨是氧化结膜干燥方式为主。() 4、胶印机印刷是靠水墨平衡原理印刷的,非图文部分上水,图文部分上墨。() 5、纸的柔软性、压缩性越小,印品的清晰度越高。() 6、紧度越大的纸比紧度较小的纸吸水速度慢。() 7、造纸中主要要去掉木素,以防纸在存放中变黄。() 8、纸压平后的施胶只是用于不透水。() 四、回答问题 1、回答荧光颜料与夜光颜料的特征与区别 2、印刷前对纸进行湿平衡处理,其目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水分太少了怎么样? 3、乳化剂加到油墨中,它的作用是什么,作用机理是什么? 4、颜色显示机理是什么?亮度与色度的区别是什么? 5、画出宾汉流体的流动曲线,并说明哪一类物质有此性质。

柔性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柔性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一.质量要求 影响柔性版印刷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 有制版方面的, 有操作工艺技术方面的, 有设备材料方面的,等等。就油墨方面而言也有多方面。柔性版印刷用水墨较多。 水性油墨是属于牛顿流体,所以油墨的稳定性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油墨颜料的沉淀。在使用前要对油墨桶中的油墨均匀搅拌,在印刷使用时还要经常对油墨槽中的油墨进行搅拌, 防止由于油墨颜料的沉淀, 造成印刷品颜色和标准有一定的差异。一个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全封闭刮刀,使油墨在墨泵的运转下始终处于搅拌和流动状态。 2. 在储存和使用中,由于油墨成分中的稳定剂挥发,造成 pH 值降低 (趋向于弱碱性。在使用中水性油墨的稳定剂易挥发, 以致油墨趋向于弱碱性, 造成其表面张力增加, 对印版表面的附着力反而下降,影响转移性能和干燥速度 (油墨越趋向于碱性,干燥速度加快 ,这会造成印刷过程中印刷图文残缺不全, 特别是印刷网线版时, 由于油墨干燥过快, 造成印刷网点丢失或者是网线版堵版。 3. 油墨在使用中由于水分的挥发,造成油墨的黏度增加,流动性能减弱。有些印刷设备的供墨方式是单刮刀系统, 要求油墨具有一定的黏度和流动性, 使其在一个比较合适的范围内。当油墨在使用中豁度和流动性超出印刷使用的要求时, 就影响油墨的转移性能, 出现印刷品大实地表面印刷有“色差” 。 印刷材料方面影响柔印产品质量的因素包括印刷材料表面的平整度、材料的吸收性、材料的表面强度。 印刷材料的平整度对于大面积实地版面的印刷, 这是一个很必要的前提。由于有些材料表面粗糙, 印刷中造成印品表面明显地印不实。通过加大印刷压力的话, 虽然从表面上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但是造成印刷版面的文字内容模糊或者印刷品“边缘效应”明显。 材料的吸收性对于印刷来说, 材料的吸收性好是有利有弊的。有利的方面, 由于吸收性好,油墨对于材料的附着性强不易脱落 ; 弊端是由于材料的吸收性强,造成油墨的使用量增加,如国产的防油纸特别突出。

凹版印刷的原理及其特点(精)

1.凹版印刷的原理及其特点。 Key:凹印版的图文部分低于版面,它以不同的深度凹入印版来表现原稿图像的不同层次,空白部分处于同一版面上。印刷时,先将油墨填涂于印版上,然后用刮墨刀把印版表面的油墨刮掉,再通过压力的作用,使存留在印版凹陷部分(即图文部分)的油墨与纸(或其它承印物)接触,将该部分油墨转印到纸张(或其它承印物)上,则得到所需的印刷品。 特点:凹版印刷具有墨层厚、色彩鲜艳、耐印力高、适用范围广、适合连续绵延的图案的印刷。现已广泛应用于塑料包装印刷、纸制包装印刷、装饰印刷、转移印花、出版印刷等领域。 2.简述凹版与平版、凸版的不同点。 Key:凹版印刷与平、凸版印刷相比较,其突出的优点是印刷质量好,通过不同深浅程度的油墨层,能将连续性色调原稿丰富的层次较完整地表现出来,墨色厚实,色彩鲜艳,富于立体感,它的墨层比平印产品厚5倍之多,比凸印产品厚2倍以上。 3.简述凹版的优缺点。 Key:凹版印刷具有墨层厚、色彩鲜艳、耐印力高、适用范围广、适合连续绵延的图案的印刷。现已广泛应用于塑料包装印刷、纸制包装印刷、装饰印刷、转移印花、出版印刷等领域。 4.简述凹版的分类。 Key:凹印刷版按图文形成的方式不同,可分为雕刻凹版和腐蚀凹版两大类。5.简述雕刻凹版的制版工艺。 Key:雕刻凹版的制版工艺是利用手工,机械或电子控制雕刻刀在铜版或钢版上把图文部分挖掉,为了表现图像的层次,挖去的深度和宽度各不同。深处附着的油墨多,印出的色调浓厚;浅处油墨少印出的色调淡薄。雕刻凹版有:手工雕刻、机械雕刻、电子雕刻凹版。 6.电子雕刻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Key:电子雕刻机的工作原理是在电子雕刻机上利用光电原理,根据原稿中不同层次的图文对光源反射不同的光量(若用透射原稿则透过不同光量),通过光电转换产生相对应的电量,控制进行雕刻刀具升降距离,对预先处理好当然金属版面进行雕刻,获得需要的图文。 7.简述凹印电子雕刻机原理。 Key:凹版电子雕刻机是一种现代化的制作凹版设备,是由电子、光学与机械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所组成的利用电子与光学原理,通过机械等物理方法进行制版,把原稿、阳图片或平印用网目阳图片,经由全自动的电子扫描、阶调控制及雕刻系统,直接在印版滚筒上雕刻出与原稿相对应的网孔来。 8.简述照相凹版的制版原理。 Key:照相凹版制版法,又称为碳素纸过版法或碳素纸腐蚀法,这是一种传统的凹版制版方法,其工艺是将原稿通过照相或者电分制成连续调阳图,然后在敏化的碳素纸上先晒制凹网(又称为网格),再晒制连续调阳图片,经过曝光的碳素纸已具有凹网和阳图图案文字,过版在脱脂的滚筒上,并通过显影,从而在过版的碳素纸上形成了密度不同的网格。经填版后,用不同浓度的三氯化铁腐蚀液进行腐蚀,就形成了大小相同和深浅不同的凹版网孔9.简述照相网点凹版的制版工艺及特点。 Key:照相→脱脂去污处理→感光液涂布→晒版→显影及清洗→涂防腐剂→电解腐蚀 特点:这种工艺方法与氯化铁腐蚀法相比较,简单稳定、易控制。电解溶液耗尽后排放物易中和,价格便宜,以后工序过程及要求与照相凹版相同。

凹版制版原理及工艺

凹版制版原理及工艺 第一节概述 凹版印刷起源于中世纪的雕刻凹版画,它与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孔版印刷一样,是印刷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印刷中的一种主要印刷方法。 一、凹版印刷及其特点 凹版印刷因其版面特征而得名。凹印版的图文部分低于版面,它以不同的深度凹入印版来表现原稿图像的不同层次,空白部分处于同一版面上。印刷时,先将油墨填涂于印版上,然后用刮墨刀把印版表面的油墨刮掉,再通过压力的作用,使存留在印版凹陷部分(即图文部分)的油墨与纸(或其它承印物)接触,将该部分油墨转印到纸张(或其它承印物)上,则得到所需的印刷品。 凹版印刷与复印的区别是,它通常以高速度进行批量生产,而复印只从原稿直接制作少数复印件。印刷产品有书籍、报纸、杂志、课本、图片、画册、地图、招贴、商品目录、表格票据、有价证券、包装材料和各种日用印刷品等。凹版印刷与平、凸版印刷相比较,其突出的优点是印刷质量好,通过不同深浅程度的油墨层,能将连续性色调原稿丰富的层次较完整地表现出来,墨色厚实,色彩鲜艳,富于立体感,它的墨层比平印产品厚5倍之多,比凸印产品厚2倍以上。由于凹印具有能在各种大幅面的高级纸张、粗糙纸张、塑料薄膜和金属箔纸等承印物上印刷并能达到很高质量的优点,在现代印刷中常用来印刷各种精美的画册、画报,尤其在包装装潢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各种造型的商标、折叠纸盒、软包装材料(玻璃纸和各种薄膜材料)、礼品装材料、各种类型的包装纸和其他商品的包装、装潢材料的印刷等均可采用凹版印刷。又由于凹版印刷的印版耐印力高,在大批量印刷中优势最为明显,经济效益很好。 总之,凹版印刷具有墨层厚、色彩鲜艳、耐印力高、适用范围广、适合连续绵延的图案的印刷。现已广泛应用于塑料包装印刷、纸制包装印刷、装饰印刷、转移印花、出版印刷等领域。 二、凹版制版工艺的发展 凹版制版是凹版印刷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技术的发展,凹版制版工艺也发生了变化。 从凹印工艺本身来讲,随着工艺技术的变化,凹印工艺也经历了其兴衰变化的历史。 在15世纪中叶,凹印版的制作首先是用手工的方式完成的。手工用刻刀在铜版或钢板上挖割。 17世纪初,化学腐蚀法被用于凹印版的制作。具体做法是:先在铜层表面涂一层耐酸性的防腐蚀蜡层,然后用锐利的钢针在蜡层面上描绘,经描绘的线条的蜡层被破坏,使得下面的铜面外露,并在下一步的腐蚀过程中与酸性溶液接触,从而形成下凹的痕迹。 18~19世纪期间多项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给凹版制版工艺的巨大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包括:1782年发现重铬酸钾具有感光性;1839年照相技术的发明;1839年发现重铬酸钾曝光前后物理性能的不同;1864年碳素纸转移法等;1878年照相凹版技术诞生,并于1890年在维也纳正式投入生产。照相凹版法采用照相技术制作胶片,利用碳素纸作为中间体,从而彻底代替了手工雕刻,极大地提高了制版的质量和速度,但由于工艺特点的限制,使得当时的凹版印刷仍然只能印刷较低档次的印件,而随后出现的布美兰制版法也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凹印的质量。 直到出现了电子雕刻凹版工艺,从而使凹印版上不再单纯依靠一维变化来反应浓淡深

包装印刷试卷库

一、选择题 1.调幅式网目调是单位面积内网点数不变,通过( B )来反映图像色调的深浅。 2.调频网目 B.网点大小 C.网点疏密 D.网目密度 3.网点线数愈高,图像细微层次表达得( D )。 A.愈简洁 B.愈粗糙 C.愈有艺术性 D.愈精细 4.人们常说的桌面出版系统(DTP)是一种( B )。 A.图文编辑系统 B.印前系统 C.文字编辑系统 D.复制系统 5.凹凸印就是用凹凸两块印版,将印刷品( D )的加工工艺。 A.印出多种颜色 B.印出专色 C.上光和覆膜 D.压印出浮雕状图案 6.孔版印刷的主体是( D )。 A.镂孔喷刷 B.誊写印刷 C.漏印 D.丝网印刷 7.水墨平衡是构成胶印的基本因素,印刷中水量过小,会使( D )。 A.印迹变淡 B.油墨乳化 C.套色不准 D.空白部分粘脏 8.凹版印刷描述错误的是( C )。 A.最昂贵 B.印版耐印力小 C.墨层薄 D.防伪效果好 9.使金属箔或颜料箔印到印刷品上,须借助一定的压力和( A )。 A.粘度 B.水分 C.温度 D.腐蚀剂

10.铜锌晒版的目的是为了在金属表面上得到( A )。 A.反像阴图 B.反像阳图 C.正像阴图 D.正像阳图 11.因纸张伸缩变形而出现套印不准,主要解决方法是( D ) A.降低车间湿度 B.整纸处理 C.提高车间湿度 D.印前对纸张进行调湿处理 12.印刷行业中,最为常用的承印物是( C ) A.皮革 B.玻璃 C.纸张 D.塑料薄膜 13.用于大量复制图文的主要设备是( D ) A.切纸机 B.订机 C.模切机 D.印刷机 14.在印刷的CMYK图像中,当四种成分的百分比均为100%时,则会得到( D ) A.红色 B.绿色 C.白色 D.黑色 15.在印刷过程中,油墨渗入纸张并在印张背面明显地见到正面印迹,这一现象称为( A )

凹版印刷工艺流程

凹版印刷工艺流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凹版印刷工艺流程 薄膜放卷→张力控制→印刷第一色→干燥→套印第二色→干燥→套印第三色→干燥→套印第四色→干燥→牵引→收卷 凹版印刷的操作程序 准备工作 (1)检查印刷机周围是否有灰尘、垃圾以及同印刷无关的杂物,检查通风排气设施是否完好。[1] (2)检查原辅材料是否备足,是否符合印刷要求。塑料薄膜的印刷,要求待印基材膜符合以下要求:①表面光滑平整,无明显僵块、黄黑点、孔洞,无过多的皱褶;②待印基材薄膜的平均厚度误差应在10%以内(1m印刷宽度时),平均厚度误差的计算公式可参见干式复合基材膜的要求;③在印刷张力下,待印基材膜的伸长率应在1%以内;④待印基材膜的表面张力应≥40dyn/cm;⑤事先了解基材薄膜同印刷油墨之间的亲合性情况,对于易与印刷墨中溶剂溶解和溶胀的薄膜,印刷速度和油墨的浓度可大一些。涂布基材膜涂布层印刷时,应了解涂布树脂同油墨的附着力如何。 (3)检查版辊质量。注意后一套色的版辊应略大于前一色,如:第二色版辊的周长应大于第一以版辊周长1%,至少应当稍大或相等,绝对不可比第一色小,否则无法套印正确。检查版辊图案、色标情况。 (4)检查印机传送、送料、走料、干燥、上墨、牵引和卷取各部分是否有卡阻现象,润滑部分注入润滑油,油路是否畅通,仪器仪表是否完好。如设备上有油墨粘度自动控制仪的话,应调节印刷油墨的粘度在14-18秒(3号Zahn杯)的设定值上,并在其中(上部)倒入混合溶剂,同墨槽用墨泵相连接。检查电脑自动对版装置。 (5)调配好油墨,选择同打样色标一样的原色油墨。 装版 装版时要注意版子的左右面,卡紧锥体时不能过紧,防止把铜版辊胀裂,过松,印刷时会"逃版"。按照印刷色序来安装版辊。里印刷的印刷色序是金银墨→黑墨→原青→原黄→原红(品红版)→白版。正印刷时刚好相反:白墨→品红墨→黄墨→青墨→黑墨→金银墨。 上刮墨刀 刮墨刀一般采用薄钢片,厚度在之间。刮墨刀同印辊接触点切线之间的角度在15°-45°之间,小于15°,油墨不易刮净,大于45°,对印版和刮刀的损伤都比较重,易把印版镀铬层刮坏。刮墨刀压力不宜过大,太大,易损坏印版;过小,不易刮净油墨。刮墨刀使用旧了的时候,可以用280-400目油石,从左向右用力均匀地沾上机油研磨,或者用800目以上金相砂皮纸沾上机油把刮墨刀连同刀架一起卸下后夹在夹具上均匀研磨,防止刮刀伤害人的手指。 刮墨也与硬刀衬片重叠后置于上下夹持板中间,用螺栓栓紧。操作时螺栓要从中间向左右两端对称地拧紧,以消除刀片弯曲。刮墨刀伸出硬刀衬片的长度为10-20mm,伸出长度过长,刮墨刀柔软,不易刮清,过短,刚性增加,刮擦太大,易损刀损版。硬刀衬片厚度在。 开机 凹版轮转机,一般采用无级变速系统控制印刷速度,为了使各色印刷单元同步,采用一个主电机和无级变速器,用一根长的转动轴带动整个印刷系统。开动墨泵,检查墨泵是否倒转。在各色印

柔性版印刷实际操作步骤(精)

柔性版印刷实际操作步骤 柔性版印刷、胶版印刷、凹版印刷和丝网印刷是普通的四大印刷方式,它们各有千秋。目前包装印刷工业正向着高品质、精细、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在胶印和凹印所占比例较大,而柔印在我国起步较晚,特别是高品质印刷方面。不过,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独特优越的柔性版印刷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具有相当强劲的市场竞争潜力。 印刷设备及印刷技术,是操作整个柔性版印刷的核心,它将体现印刷设备、材料选配、作业制定与操作水准。正确操作每一个工序,是操作人员必备的基本要求。 通常操作顺序如下: 上料卷→送纸→调整纠偏→合理选配网纹辊→上版辊→调节压力→上墨→压印→套准→张力控制→干燥系统→模切→分切→收卷 上料卷 上料卷之后,料卷的中心位置也就是印刷位置,因为贴版纠偏、模切、分节等都是以中心轴为基准的,被印材料应严格按照本台设备的送纸路线穿过各个导纸辊、穿纸后可开动机器让被印材料送纸平稳,调节张力,使被印材料受到一定的平稳张力控制,才能保证套印精度、调整纠偏,使材料在印机及印版中间位置,以确保纠偏动作的灵敏无误。 调节压力 柔性版印刷压力的调节,是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印品的精美好坏,印版辊与压印辊之间的间距是一样的,可选用2.08mm(1.7印版+0.38双面胶带)厚度的标准塞尺,使两端各自的塞尺拉动阻力相同,此时的间距就是印刷最理想的压力值(但是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操作人员的仔细微调,那就需要技术人员的实际经验来获得最佳的压力值)。

在机器慢速运行下,从第一色组开始合压,首先检查纹辊对版辊的传墨情况,可通过两端的压力系统调至最佳的效果,两辊之间的压力以轻为好,有利于网点网斜正常的传墨,保证图文影像质量和保护印版受损。其次进行版辊和压力辊的粗调压力,观察其转印情况,材料表面印刷的清晰程度,是转印压力正确与否的印证(注意:这一关键步骤就根据技术人员的经验调整)。必须克服柔性版印刷压力过大,此为印版的关键所在。 张力控制系统 在印刷过程中由张力控制器来控制印刷张力的恒定,是套印准确的关键所以,张力控制系统是任何卷筒印刷机的一个重要机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印品的套印准度,张力控制机构主要设于放料部分,印刷工位和放收料牵引及收卷机构、料卷输出需要阻力,料卷转动有惯性,卷料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张力值,加上印刷速度的拉力牵引,印刷过程中各色组套印对被印材料的阻力使得放卷、印刷、收卷机构的张力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张力控制的大小应视材料的厚薄、质料宽窄来决定。被印材料越厚、张力值越大;反之,张力值要小,如印薄材料张力值要求更高,因为要顾及被印材料起皱拉伸、变形等问题,一般情况下合适的张力调节是以多色“十字规线”全部套准,不来回“移动”为标准,如果印刷时“十字线”套印不稳定,可适当调整放卷和收卷的张力,使各色组“十字线”套准稳定为止,当然印刷时低速、中速、高速情况下张力值是不完全相同的,建议在正常的速度下微调张力值为好,印刷过程中经常出现“走位“现象,人们习惯去寻找设备、材料等原因。 其实不然,影响套印精度的,往往为张力不适。如果能够仔细调整张力,一般情况下,套印不准可以迎刃而解。 油墨的ph值和黏度的调整 在印刷过程中有效地控制油墨的ph值和黏度,是保证印品质量的主要操作步骤。 水性油墨的ph值在8.5左右,在此值时,油墨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在实际生产中随着温度的上升及水墨中氨类的挥发,ph值会发生变化,影响油墨的印刷适性。对此可添加少量的稳定剂控制ph值,在正常的印刷中通常要求每半个小时加

包装印刷包装印刷材料期末试题

《包装印刷材料》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名词术语解释(18分) 1、酸值—— 2、拉丝性—— 3、遮盖力—— 4、分散度—— 5、不透明度—— 6、屈服值—— 二、填空(41分) 1、油墨的主要成份是什么:。它的各自作用是什么? 。

2、造纸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漂白的作用是。 3、干性油、半干性油、不干性油之间的区别关键因素为,在碘值上的数值各为多少?。 4、什么是碘值? 碘值是用来衡量。 5、油墨以弹性特征断裂,油墨墨丝,墨势恢复表现为,靠的是而恢复的。印刷网点将。 6、色淀颜料是经过将染料并 . 7、印刷过程中,油墨的表面张力应承印物的表面张力,θ角(接触角)越大,说明液体的表面张力。 8、乳化剂一端,一端在油墨中的作用是 。 三、是非判断题(对√错×)(16分) 1、颜料粒子表面自由能较高,有利于与连结料的亲和和浸润。() 2、造纸中纸浆的颜色主要是来自于纤维和灰分。() 3、连接料酸值太大,对颜料的浸润性差。() 4、纸的紧度是衡量纸张结构疏密程度的物理量。() 5、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不影响纸张的平衡水分。() 6、铜版纸属非涂布加工纸,主要用于包装纸。() 7、干燥剂中不存在金属离子,多数为小分子有机物。() 8、铁板印刷多数使用挥发干燥型油墨。() 四、回答题(25分) 1、何为纸的平衡水分?纸张水分多了在印刷中会影响什么? 2、氧化结膜干燥机理是什么? 3、何为半化学法和化学机械法纸浆原理? 4、飞墨现象是一种什么现象?何原因造成的? 5、画出非牛顿流体中的切力增稠流动曲线?说明哪些物质含有此类流动? 《包装印刷材料》期末考试试卷(B卷) 一、名词术语解释(18分) 1、碘值—— 2、着色力—— 3、触变性—— 4、挺度—— 5、吸油量—— 6、白度—— 二、填空 1、油墨中加蜡的作用是铝皂的作用是。 2、油墨中颜料粒子越细,吸油量,油墨流动性稳定性。 3、水基型油墨中加入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分解成,然后吸附于表面,

包装印刷复习题目(有答案)

1、(1)分色的基本原理:使用红、绿、蓝滤色片,对原稿反射或透射的色光进行选择性透过和吸收,制作色光三原色的补色版(即黄、品红、青分色片)。当用白光照射原稿时,原稿可以反射或透射出各种颜色。使用红滤色片,只能通过从原稿上反射或透射的红光,使感光材料感光,形成高密度区域,而原稿山反射或透射的蓝光和绿光被吸收,感光材料不能发生光化学反应。原稿上的绿光和蓝光为色料的青色,所以用红滤色片分色得到的是青阴片。绿滤色片:品红阴片,蓝滤色片:黄阴片。 (2)专色和原色的区别: (3)专色的特点:①不透明性②准确性③表现色域宽④实地性 2、(1)网点的作用:在印刷复制彩色图像时,原稿的层次和色彩是依靠各色网点的叠印完成的,在色彩合成中网点的排列会出现并列、叠合等情况。网点套印在彩色合成时有两种情况:叠合与并列。网点叠合:遵循减色混合原理,网点并列:遵循色光减色法和加色混合原理 (2)加网的方式和各自特点:①调幅加网:网点面积岁图像的深浅变化,网点出现的空间频率固定,网点按行列排布②调频加网:网点面积固定,网点出现的空间频率随图像的深浅变化,网点在微观上呈现随机分布③调幅/调频混合加网:网点面积和网点出现的空间频率都随图像的深浅变化 3、(1)胶印的特点:①使用润版液②间接印刷,有橡皮滚筒③空白和图文同时受压,平均压力小,速度快④线划和网点易扩大⑤墨层平薄⑥工艺简单,成本低,工期短 (2)胶印的工艺流程:印刷前准备、安装印刷、试印刷、正式印刷、印后加工处理 4、阳图PS版的制版工艺:曝光、显影、除脏、修版、烤版、涂显影墨、上胶 5、凹版印刷印版的分类及其特点:①照相凹版(影写版):网点大小相同深浅不同,通过墨层厚度变化体现层次②照相加网凹版:网点深浅相同大小不同,通过着墨面积的变化体现层次③道尔金照相加网凹版:网点深浅大小都变化,通过着墨面积和墨层厚度变化体现层次。 6、凹版印刷层次的表现方式:①墨层厚度:用墨层厚度表现的画面阶调呈连续调,墨色较厚实,阶调丰富,暗调部分的层次表现优越。凹版的表面结构特点来自于墨穴的不同深度,墨层厚的部分网穴深,薄的部分网穴浅。②网点的百分比:当墨层厚薄一致时,墨层的单位覆盖面积越大,网点百分比就越高,表现的阶调就深;网点覆盖面积越小,网点百分比就越低,表现的阶调就浅。③墨层厚度和网点百分比:印刷品画面暗调、颜色深的部分墨层厚,网点覆盖面积大;淡调部分的墨层薄,网点覆盖面积小,整个画面呈网目调,但是由于凹版网穴深度不同,印刷品画面层次丰富,墨色厚实。 7、(1)柔性版印刷定义:使用柔性印版,通过网纹传墨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 (2)柔性版印刷特点:①承印材料广泛:可承印不同厚度的纸张和纸板,各种塑料薄膜,铝箔以及金属镀膜,不干胶纸,玻璃纸,金属箔等。②柔性印版使用高分子树脂材料,具有柔软可弯曲弹性的特点。印版耐印力较高,印刷压力较轻,特别适用于瓦楞纸板印刷。③使用新型水性油墨和紫外油墨,既符合环保,又满足食品药品烟酒化妆品等商品的包装要求。 ④生产周期短、效率高:柔性版制版周期短、上版简单,可进行双面和多色印刷⑤采用短墨路系统、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⑥印品质量好、层次丰富、色彩鲜明、墨层饱满。 (3)柔性版印刷工艺要求:广义来说分为印前(设计、分色出片、制版)、印刷和印后加工三大部分。主要工艺流程:印前设计及图文处理→分色出片→印版制作→贴版、打样→印刷→模切等印后加工 8、(1)柔性印刷机的主要类型①按印刷幅面宽度分:窄幅柔印机和宽幅柔印机。幅面宽度小于600mm—窄幅柔印机,大于600mm—宽幅柔印机②按印刷机组的排列形式来分:机组式、卫星式、叠层式 (2)柔性印刷机主要结构:①开卷供料部:即柔性版印刷机的输纸部分,作用是使卷筒纸

凹版印刷工艺流程

凹版印刷工艺流程 薄膜放卷→张力控制→印刷第一色→干燥→套印第二色→干燥→套印第三色→干燥→套印 第四色→干燥→牵引→收卷 凹版印刷的操作程序 准备工作 (1)检查印刷机周围是否有灰尘、垃圾以及同印刷无关的杂物,检查通风排气设施是否完好。[1] (2)检查原辅材料是否备足,是否符合印刷要求。塑料薄膜的印刷,要求待印基材膜符合以下要求:①表面光滑平整,无明显僵块、黄黑点、孔洞,无过多的皱褶;②待印基材 薄膜的平均厚度误差应在10%以内(1m印刷宽度时),平均厚度误差的计算公式可参见干式复合基材膜的要求;③在印刷张力下,待印基材膜的伸长率应在1%以内;④待印基材膜 的表面张力应≥40dyn/cm;⑤事先了解基材薄膜同印刷油墨之间的亲合性情况,对于易与 印刷墨中溶剂溶解和溶胀的薄膜,印刷速度和油墨的浓度可大一些。涂布基材膜涂布层印 刷时,应了解涂布树脂同油墨的附着力如何。 (3)检查版辊质量。注意后一套色的版辊应略大于前一色,如:第二色版辊的周长应大于第一以版辊周长1%,至少应当稍大或相等,绝对不可比第一色小,否则无法套印正确。检查版辊图案、色标情况。 (4)检查印机传送、送料、走料、干燥、上墨、牵引和卷取各部分是否有卡阻现象,润滑部分注入润滑油,油路是否畅通,仪器仪表是否完好。如设备上有油墨粘度自动控制仪 的话,应调节印刷油墨的粘度在14-18秒(3号Zahn杯)的设定值上,并在其中(上部)倒入 混合溶剂,同墨槽用墨泵相连接。检查电脑自动对版装置。 (5)调配好油墨,选择同打样色标一样的原色油墨。 装版 装版时要注意版子的左右面,卡紧锥体时不能过紧,防止把铜版辊胀裂,过松,印刷时会"逃版"。按照印刷色序来安装版辊。里印刷的印刷色序是金银墨→黑墨→原青→原黄 →原红(品红版)→白版。正印刷时刚好相反:白墨→品红墨→黄墨→青墨→黑墨→金银墨。 上刮墨刀 刮墨刀一般采用薄钢片,厚度在0.15-0.55mm之间。刮墨刀同印辊接触点切线之间 的角度在15°-45°之间,小于15°,油墨不易刮净,大于45°,对印版和刮刀的损伤都比较重,易把印版镀铬层刮坏。刮墨刀压力不宜过大,太大,易损坏印版;过小,不易刮净油

第五章 柔性版印刷机与印刷工艺

第五章柔性版印刷机与印刷工艺 重点内容 1.柔性版印刷的印刷色序 2.网纹辊对油墨转移的影响 第一节柔性版印刷的特点一、柔性版印刷的特点 1.承印材料广泛,印刷品范围广 2.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规格多 3.传墨系统墨路短 4.印刷压力轻 5.有利于环保 6.联机一次成型 二、柔性版印刷新技术 1.无溶剂型柔性版制版系统 2.数字激光直接雕刻制版系统 3.柔性版加工处理设备 4.电子控制套筒清洗干燥装置 5.无缝感光树脂套筒 6.套筒印版技术 7.印版衬垫 8.新型网纹辊 9.无轴传动技术

10.模块化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统 第四节柔性版制版工艺 一、柔性版制版方法 1.雕刻法 雕刻法分为手工雕刻法和激光雕刻法。 手工雕刻柔性版一般采用富有弹性的天然橡胶为版材,用手工在印版版面雕刻比较简单的图案或文字 激光雕刻法采用光电扫描、模数转换、激光雕刻头自动雕刻橡皮版。2.模压法 利用母版原版,将橡胶版材加热加压而形成印版 3.照相制版法 照相制版法是柔性版制版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二、柔性版制版工艺 1.模压法制版工艺 模压法制版分为三个基本过程。 (1)原版准备原版包括活字版、雕刻凸版、线条凸版和网线凸版。 (2)制作模版用原版作模型(模具),表面撒热固性酚醛树脂粉沫,利用压型机加热加压制作成母型模版(阴图版)。 (3)压制印版在模版上添加天然橡胶,硫化,用压模机模压并加热固化,制成橡胶版 橡胶印版 版材:天然橡胶、合成橡胶 版厚:1.2~9mm

制版方法:雕刻或模压 适用范围:印刷质量要求低的印刷品 感光树脂版 (1)液体版:购入液体感光树脂按需要的厚度成型制版,价格低,印刷文字为主。 (2)固体版:专业厂生产,价格较高,耐印力百万次以上,厚度0.43~9mm,常用3~5mm。 (3)数字柔性版:为适应柔性版直接制版(激光照射)而生产的版材。 (4)新型版材:①水洗显影柔性版不用有机溶剂,无污染;②薄版在薄印版下加一层弹性垫,吸收过大压力,可制成非常精细的线条,降低网点扩大,厚度一般为0.76~1.14mm。 2.感光树脂柔性版制版工艺 (1)工艺流程:裁切版材→背曝光(背胶硬化20%,提高支承力)→主曝光(图文曝光硬化)→显影(冲洗掉未感光部分)→干燥→后处理(去粘:紫外光照、漂粉水溶液、溴化物溶液、喷粉)→后曝光(加强印版硬度—全面均匀曝光)(2)制版工艺参数(Dupont公司Cyre版) 背曝光:1.14mm,40~50s;3.94mm1~2min;7mm,3~4min。主曝光:实地活件5~10min;网点活件10~20min。 三、柔性版制版参数的确定 1.柔性版制版工艺参数确定方法 ①实验材料:阴图片;版材。 ②制版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