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方言论文关于方言的论文

山西方言论文关于方言的论文
山西方言论文关于方言的论文

山西方言论文关于方言的论文

山西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

摘要:文白异读首先分为文读和白读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的差别表现在声韵调的不同。文章分别从声母和韵母两方面讨论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因孝义方言中声调的文白异读不成系统,本文不作讨论。通过青少年与中老年两代人的文白系统的比较,研究孝义方言文白异读的历时发展。研究发现,孝义方言中的声母和韵母系统越来越接近普通话。

关键词:孝义方言文白异读发展趋势

孝义市坐落于山西省中部,位于吕梁山东麓,晋中盆地东南隅。孝义方言属于晋语并州片,在一定程度上受吕梁片的影响。文白异读是山西方言中的一种重要的语音现象,因而孝义方言在文白异读上也表现出相当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孝义方言以旧城话为代表,本文讨论的孝义方言指的是孝义旧城话,主要通行于孝义旧城区内以及旧城区周边的一些村镇。①

一、孝义方言的声韵调

下面所列的声韵调,依据孝义旧城区里中老年人的口音。

(一)声母:24个(包括零声母在内)

p巴比盆② p?怕皮普m马米摸

t多杜甜t?泰图帖n那南挨l啦里录

?灾座瓷??茶刺出nz暖腻女s砂私柴z软如褥

t?照治迟t??抽池吃?烧手湿?染柔日

?加居拳??且期切?小限歇

k 钢官国k?开库哭? 爱岸恶x厚黄咸

?而义王愚

说明:

1./n/和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是[n],和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是[?]。

2./nz/是带有舌尖摩擦的鼻塞擦音,与同部位的鼻音声母n相对立,如“挠”?n?ao≠“铙”?nao,“女子”?n?u ??(女孩子)。

3.舌尖后音t? t???发音部位一般较前。

4.舌面音????发音部位要靠后些。

(二)韵母:42个

?支匙翅i比体希u母腐土y句举院

?知池世

a马拉茶ia家虾爷ua耍瓜花ya哕曰横

?坡者贺i?野写编u?躲锁火y?全靴元

多糕占播狼汤

?r而尔二

ai排来海iai街介界uai帅乖坏

ei贝彩美uei水费鬼

a?宝桃早ia?彪敲教y?表小浇

ou头手后iou丢牛又

a?班担康ia?天见想ua?短关万ya?卷权元

??本朋狠i?冰民信u?东中文y?穷用勇

a?八答瞎ia?百麦甲ua?捉刷袜ya?觉角握

??木吃黑i??笔力一u??读突入y??局药月

(三)声调:5个(轻声除外)③

平声11 刚尊开天婚飞穷平时扶人云

上声312 古纸袄口丑草好死粉女老武

去声53 近段厚盖菜送备大饭岸闰漏

阴入2 急笔曲七识惜桌各尺发纳福

阳入311 月直入局食杂读合白舌学罚

二、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现象

文白异读是指意义上有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读音,具有相同的来历,即在《切韵》系统里具有完全相同的音韵地位(张振兴,1989)。例如孝义方言“下”字一读[xa?],可以作单音词,与“上”的意思相反,也可以用在多音词里,“~班/~地去田里干活/~水进入水中”;又读[?ia?],只能用在多音词里,“~降/~乡/~放”,这两个读音都来自匣母假摄开口二等去声禡字中。根据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层次,我们认为“下”字的白读音是[xa?],文读音是[?ia?]。

陕西方言

陕西方言大全 形容类: 用人的某一器官形容: 眼:好看叫顺眼,讨厌叫训眼,麻烦叫麻眼,难看叫伤眼,不讨人爱叫白眼,勾心斗角叫玩心眼,脾气暴躁叫毛眼,死不认帐叫瞪白眼,束手无策叫干瞪眼,事情乱叫没眉眼,另眼看叫翻白眼,盼人究叫害红眼,向上看叫势利眼,有点子有办法叫有板眼,心胸窄气量小叫小心眼。 手:系陕南一带多用,熟练叫老物,帮忙叫搭手,紧俏叫抢手,出售叫脱物,小偷小摸叫三只手,谨慎肯干叫挖抓手。 脚:上坡叫爬脚,下坡叫力脚。走路叫拐脚,岔路叫撇脚,不穿鞋袜叫精脚,能干重活叫力脚。 气:关中一带常把发怒叫着气,遇到坏事叫晦气,自大叫傲气,痴呆叫二气,排场叫阔气,刻薄叫贪气,挨整叫受气,胡搅叫邪气,扭捏叫妖气,努力向上叫争气,老人康健叫福气,小孩聪明叫志气,心灵手巧叫灵气,痴头笨脑叫木气,办事漂亮叫美气,遇到好事叫运气,死人叫断气,慷慨大方叫爽气,穿戴时髦叫洋气,正直无私叫硬气。 用十二属相形容人: 奸得跟老鼠一样,犟得跟牛犊一样,凶得跟老虎一样,跑得跟兔子一样,大得跟飞龙一样,毒得跟蛇蝎一样,欢得跟马驹一样,绵得跟羊娃一样,灵得跟猴子一样,红得跟鸡冠一样,笨得跟猪脑一样,轻得跟狗尾一样。 用地理名词形容: 山:骄傲自满叫张山,耍半吊子叫争山,爱吹大话叫撂山,行动轻浮叫飘山。 水:掏腰包出钱叫出水,谋取非法所得叫捞油水,太罗嗦叫浆水,找不见叫落水。 用数字形容: 二 对懒汉无赖通常用:二溜子、二混子、二痞子、二赖子、二毛子等; 对一些精神或思维不正常的人通常用:二蛋子、二楞子、二杆子、二糊子、二不拉子、二货子、二荐子、二尚子、二八卦子等。 用定语的形容: 活泼好动的人猴的,心眼很多的人鬼的,穿戴时兴的人飘的,思想迟钝的人闷的,干活偷懒的人奸的,甩膀大干的人实的,逢迎献媚的人轻的,不听忠告的人瓷的,意气风发的人兴的,风面卖乖的人滑的,有本事的人能的,汉有耐的人肉的,爱逞能的人奔的,长的太聪明的人蛮的。

陕西风情与陕西方言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陕西风情与陕西方言 ——附:陕西方言常用词 秦士 陕西地域辽阔,陕西方言种类繁多。但一般所说的陕西方言,指的是关中话,地域上则包括陕西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延安、铜川、商洛、安康八个地区,属北方方言,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普通话相比,咬字重,声调低沉,短促有力。 陕西方言也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词汇,语法结构简练,幽默风趣,有兴趣的朋友不妨随我去听听。——因 为用的是陕西方言,所以有些字是按方言的音写的,不是普通话用的“字”,诸位乡党可不要求全责备啊! 1 陕西农村人一赶早在巷子口一见面,大都有如下对话: “吃咧么?” “吃咧。” “吃的啥?” “米汤馍。” “咥(dié吃)咧几个?” “九个。” “饿的达呀,你咋奏跟个猪一样些!” 2 陕西人老朋友见面,为了表示亲热关系美,先是一顿嬉笑怒骂,拳打脚踢。 “你狗日的咋好长光景莫见咧?”给上一拳。 “羞你先人哩,还好意思说,也不给我用电话吱哇一声。”踢一脚。 “去你娘个脚!” “去你达奈腿!” 然后奏握手,正儿八经地说话。 说的不过是夜个弄咧些啥丢人现眼的事,今儿个有啥马眼事,明儿个预备挨些啥错等。 3 两个寒人在巷子口或大街道上闹纠纷咧,互相逗火,话说多咧,声高咧,就这样。 “你皮干啥哩?” “你皮干啥哩?” 后一句声音一定高于前一句。 “我给你娃说,少胡皮干!” “咋咧?” “你说咋咧?” “把你个碎猴!” “你才碎猴!” “咋家?” “你咋家?” 要是莫人劝,可能奏摞到一担尼咧。 4

农村人且的早,鸡叫三遍后,天麻麻明就起来咧,先上茅子倒尿盆,然后婆娘用笤除扫院子,男人一赶早奏到地里气奏活,晌午回来吃一哈饭,再干一后晌,天麻茬儿黑就收工。 早饭一般是米汤馍,一碟红萝卜丝或者寒菜。晌乎饭通常是捞髯面,碗底搁几片葱叶,一勺荤油。吃饭时,都蹴在自家门口的台台子上,端个老碗,把面挑的有三尺高,往嘴里刨的呼噜呼噜,奏是想炫耀一哈老婆的面擀的好。黑咧的饭十分简单,一碗煎水,一个辣子夹馍就打发咧。 陕西人莫事咧就谝寒传,七八个男的女的圪蹴在墙底哈,胡吹冒撂。谁要说一句不踏犁沟的话或者瓤人的话,大伙奏都成咧二杆子咧,一拥而上,揪他的耳朵,甚至扒他的裤子,闹得他吱哩哇啦乱叫唤。 农村人的日子,见天都是这个样子。 5 春天要种地,要给地里头上粪。得把锄、犁、耱、耙等嘎达马西从旮旯拐角倒腾出来,把牛马驴骡育得饱饱的,等地开咧,就忙活咧。 热天收麦,挣人得很,乏的人在地里光丢盹儿。吃几个油泼辣子夹软馍,一哈子就有劲咧,乃馍比啥啥都香。 秋天爱哈霖雨,哈多咧奏把房能泡失塌。碰上哈冰溜子,能把恩颅砸几个豁豁。 冬里冻的要死,莫事咧就窜到被儿窝里,和婆娘说些屁不顶的话,给娃们胡谝城里的洋楼,门面房里的洋货东西。 6 农村人的红白喜事,无非就是埋人、打发娃、娶媳妇、牙牙子满月等等,一律叫过事。 过事要寻门户,埋人要送献餮,打发女子、娶媳妇要送料子布,娃满月要送挈子。 过事奏要吃席,奏要割肉买菜,请厨子,叫隔壁邻伸的人帮忙。掌柜的负责料理好各种嘎西马达的事,招呼好头前人、舅家爷、舅家母;屋里人管理锅碗瓢盆,安排妇女择菜洗碗倒恶水。 过事咧,大事碎事总得有个丈夫,丈夫不是老婆的老汉,是主事人。 席桌要用展布抹得净净的,要摆酒盅盅,菜碟碟。吃席时不要太丧眼,吃一筷子,停一筷子;夹一口菜,咬一口馍。吃到中间时,尽量不要往后院跑,憋不住咧跑咧,回来要记着洗手。吃毕咧临走,要给主儿家打个招呼。 事毕咧,主儿家还要谢承厨子、丈夫等劳苦功高的人。麻达着哩。 7 农村大人皮实,娃也皮实,扛得住风吹雨打,轻易不着凉不得病。要是挨咧啥挫,踢猪尻子一脚,奏把气消咧。心里头把做咧,窝到被儿里头闷一觉,奏啥都想开咧。 没钱人的日子总是挣挣巴巴的,就怕啥地方发麻达咧,弄失塌咧。亲戚朋友见咧面,总要问:“最近咋个相?”如果说“嘹得太太”、“嘹得很”,自然皆大欢喜;设乎说的是“莫松相”、“难场得很着哩”,就安慰一番,说几句宽心话。 见人不要说伤脸的话,不要把脸顶得平平的。遇事咧不要急里马慌的,扑西赖害的。为人办事要克利马嚓,不要圪圪拧拧的。有些鸡尻子掏蛋的急事,也要拿得稳稳的。 8 现在的农村人洗脸也知道用腻子咧,洗衣裳也懂得用洋碱洗衣粉咧。 平时渴咧也很少从水瓮舀凉水喝咧,而是从电壶里倒煎水喝;也知道龙井茶香,牛奶养人。也不再吃煎水泡馍咧,顿顿都有菜。 再不二糊糊地啥也不灵醒,也看看报纸、看看电视啥咧的,得空咧到网吧跟全国各地的婆娘碎娃谝谝闲传,怪有意思哩。萨达姆被美国人逮住那天,我奏是在网上看到的。 冰箱不是咱农村人买不且,觉得喔狗失的蛮费电、费钱的,喔电钱要买多少洋糖啊!电视一到黑咧都看,看电视里人家的日子摩里各缝的,酣水能流一脸盆子。 9 农村啥人都有。 对先生要尊重,有的先生会教书,有的先生会看病,都是好人。

论文—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语言交谈极不方便。而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作为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所以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推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是保证社会协调运转的必要条件。 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文章首先对我国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议予以解析,然后分析了方言对于语言习得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建议。笔者认为,只有重视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才能实现真正的跨际文化交流。 关键词:语言方言?? 语言习得?? 意义

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语言的亲缘性极其强烈,任何民族、地区、国家的语言对自身而言可称为主体语言或母语;反之,则称为客体语言或外语。一般情况下,人类对母语的掌握是习得而来的,也就是说在母语的自然环境中无意识地学成的,而对外语来说则是学来的,即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有意识地学成的。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例如居住在中国东南部的人们操着南方方言,而北部人则操着带有儿化音的北方口音。但大多数情况下,相邻地区的地域方言较为相近。方言对语言习得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鉴于语言学界对“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论颇多,所以笔者认为深入解析语言习得对研究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解析语言习得 按照《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2000年版)的定义,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人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母语或第一语言的学习称为“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称为“第二语言习得”。“习得”这一术语通常比学习更为可取,因为后一术语有时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连在一起。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习得,是为了了解语言学习所运用的方法,指出发展过程中的阶段并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采用的方法包括对语

陕西方言大全你都还记得吗

陕西方言大全,你都还记得吗? 13、瓜?(简化为:上尺下从):后面这个简化字竟然打不出来,所以老乡们整天用它,却不知道怎么写,也有情可原。此字念song,指男性的生殖器、精液之类;还有一个骂人的话“瓜屄(bi)”,陕西人读音gua'pi,就是指的女性的生殖器。可见,乡村野人用什么来衡量一个人。有人将瓜(上尺下从)写作“瓜怂”,是不对的。查一下字典就知道,怂,是惊怕的意思,与傻瓜的“瓜”不搭配; 14、甑(zeng)糕:关中许多人念做jin/jing'gao,是一种用米、枣混合蒸成的食品,甜而粘。甑,蒸食品的器具,去博物馆里看看就知道,早在青铜器时代就已大量使用。只是不知道这甑糕起源于何时; 15、多(duo)人:这种称谓现在的关中年轻人都不怎么用了,这一词以及因而赋予“多”这个字的一个重要涵义将消失!所以,要救一救方言!它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多,除了与“少”相对的意思外,多还有高尚、尊崇的意思。古书中经常有什么不足多、以什么为多的语句。现在关中人常说多(音tuo)人,是指长辈、老人。再看看“爹”字,父字下面一个多字,据某研究关中方言的专家说“爹”和关中人指父亲的“大”字,都起源于多字; 16、撴(dun)住:关中人说把什么抓住、抓紧,就说

撴住、撴紧,如:“把绳子撴紧,不敢丢!” 17、呇(men):一场大暴雨后,堡子被雨水呇了。指被水淹了。此字的原意为:水从地下涌出; 18、可憎:关中人常说某人可憎地很!指人不讨人喜欢、故意炫耀、矫情、不通人情等; 19、避:关中人让人走开、滚蛋,只用一个字避(pi),言简意赅,干净利落!有时还加个语气助词斯,避斯! 20、?:ba,大便,即是动词,又是名词。?下了!有时指发生意外、出事了,或者情况不妙。可英译为“Oh!Shit!”; 21、奘:大家通过《西游记》都知道了玄奘法师。可说起这名字的来头,连我也不知道。只是关中人说某人奘地很!脾气奘,就是指某人脾气厉害,语气生硬; 22、黡(yan)子:黑色的痣; 23、吝啬:关中人常说“看把你吝得!”“哪个家伙啬得很!”,把吝啬这个词汇拆开来用。吝,一般表示自己有某物而别人没有时,向别人炫耀;啬,则指某人有某物,但不给别人。两字略有区别; 24、霖雨:连续几日下雨; 25、霈(pei)雨:关中人把夏秋季来势迅猛、降雨量大的雨称作霈雨。查现代汉语词典,霈,即大雨。但字典注明是书面语用字。谁能想到陕西的老百姓口头上就在说呢; 26、莳(shi)弄:莳,移栽秧苗。莳花弄草,指栽种花

周口方言论文关于方言的论文

周口方言论文关于方言的论文 周口方言儿化初探 摘要:周口方言和普通话一样都存在着儿化现象。本文采用归纳、对比和调查的方法,从常用儿话词语、儿化的特点、作用三个方面对周口方言的儿化现象做了初步的描写和分析。周口方言儿化词语的作用和普通话类似,但在常用儿化词语、儿化的特点上却有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周口方言儿化特点作用 周口位于河南省中东部,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的一种次方言,周口方言和多数北方方言都有儿化现象。在周口方言里哪些词语可以儿化?周口方言里的儿化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作用?我们以周口市川汇区为调查点,从其儿化词语、儿化的特点和作用这三方面对周口方言的儿化现象做一个初步的描写和分析。 一、周口方言儿化词语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把周口方言中可以儿化的词语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地名可以儿化 八里湾儿、三里庄儿、吴集儿、槐寺儿、刘庄店儿等。 (二)部分人名、动物名、植物名可以儿化 小孩名:蛋儿蛋儿、壮儿壮儿、胖儿胖儿、胖墩儿、妮儿妮儿、妞儿妞儿等。

大人名:王三儿、爱莲儿、安民儿、李芬儿、王艳儿等。 动物名:蛐儿蛐儿、虫蚁儿(鸟)、小牛雀儿(麻雀)、明明虫儿(萤火虫)等。 植物名:豆儿豆儿、落生儿(花生)等。 (三)一些称谓、称呼词语可以儿化 称谓:大大儿(大娘)、婶儿(叔母)、妗儿妗儿(舅母)、孙女儿、侄儿、侄女儿、外甥儿、外甥女儿、老岳儿(岳父)、一条杠儿(连襟)等。 称呼:小孩儿、光肚儿孩儿(裸体小孩)、头生儿(指老大)、暮生儿(遗腹子)、老\小两口儿、老头儿(指老年男性)、老婆儿(指老年妇女)、伴儿、老胖儿、阴阳先儿、老师儿(师傅)、八成儿(傻子)、小低个儿、小眼儿眯、官儿、演员儿、名人儿、败家子儿、光棍儿条子、外\内八脚儿等。 (四)表示人体和人体部位的某些词语可以儿化 个儿(身高)、后脑勺儿、额勒盖儿(额头)、头发辫儿、小仁儿(瞳仁)、黑眼珠儿、肿眼泡儿、双眼皮儿、薄嘴唇儿、包包儿(乳房)、胳肢窝儿、嗓门儿、小鸡儿\小鸡儿鸡儿(特指小男孩生殖器)、不拉盖儿(膝盖)、汗毛眼儿等。 (五)一些时间、地点、方位词可以儿化 时间词:三十儿(除夕)、破儿五(正月初五)、清明儿、十来一儿(农历十月初一)、今个儿\今儿(今天)、夜个儿\夜儿(昨天)、前

方言比较毕业论文

引言 西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正如《西宁府新志》所言:万山环抱,三山重围,紅崖峙左,青海潴右,四川内控,一径内通,三水环城,万峰排闼。地理位置的特殊,使其自古就成为了一片无法让人忽视的区域,他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大批的商人和游民曾在这里定居。他大概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移民城市。 不同民族居住在一起,语言成为了互相交流的一大障碍。人们需要统一的语言来进行交际,混合语应运而生。 历来学者对于语言的研究多集中于语音和语法,对于词汇的研究相对较少。当然,这和语言本身的特性,以及国内外语言研究的趋势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不得不说的是,汉字作为一种意音文字,本身与音节文字是有很大差别的。汉语言研究不能仅仅关注于语音和语法:两种语言相互碰撞,最先发生变化的是词汇。词汇对于我们研究土汉语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他是普通话与方言相结合而产生的混合语,其载体汉字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其次,他继承了大部分普通话的音节,只是声调有所变化。最后,他与普通话在语法方面除了个别语序和虚词有所变化外基本一致。 类似于混合语的土汉语,其最具特色的是词汇。诸多因素的叠加,使西宁土汉语的词汇与普通话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研究土汉语,既是对西宁土汉语这种过渡式的混合语进行跟踪记录的过程,又是对土汉语词汇的精华部分进行记录与保留的过程。我们不能阻止语言的统一,但就单纯的语言学角度来说,任何语言的消亡对于语言的研究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而记录这种曾经存在或快要消失的语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西宁土汉语及其构成理论概述 1.1什么是土汉语 要了解什么是土汉语,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是混合语。混合语又称克里奥尔语,是一种混血式的语言。他的前身是洋泾浜,是语言接触而产生的一种畸形的语言现象,适用范围较窄,其结局也不外乎两个:消亡或继续发展成为混合语。混合语的一大主要特点是被当作母语来学习。传统意义上的混合语是指一种语言在异域作为特殊语言使用,或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土汉语较之于传统意义上的混合语又有新的特点;他并没有被当成西宁各族人民的母语,是应交际需要而产生的临时性语言,具有不稳定性,但其性质与混合语是相当的。 叶蜚声先生与徐通锵先生所著的《语言学纲要》是这样定义土汉语的:我国从宁夏经陇东、、川西到云南、,是汉语和各少数民族语言相互接触的一个集中地区,人们称之为“语言走廊”。在这条走廊中有不少土汉语式的混合语。各族人民由于自己母语的干扰,他们

兰州方言

语言 *经典兰州话* 1 走,个个子里佛话走。 2 我把你两头子捏住踏到响炮子里。 3 你们才组滴逮滴很那。 4 西关5毛 5 不敢到外面岂,阿乌子把你吃捣呢。 6 组撒哩杀,组撒哩杀,哪的鬼把哪的人害起杀。 7 尕地个,倒个汤. 8 柴大妈的儿子,闲球娃的外甥。 9 产是一帮半蔫汉满。 10 练手们,来,瓶子提上老吹到. 11 非屋里地尕妈赶紧领上老过。 12 佛佛子,子子子。 13 亮活得很那。 14 瓦渣滓开沟子,一锤子地买卖。 15 瓦不上光印那。 16 阿卜子哥,两亿,姑舅,挑担们 17 熬药,我地娃这门醒藤地。 18 你看你来个杭客样子杀!看着你我都着气这说不成哪,还爹伴这踏蛋儿泥。 19 肥? 邮递员。 20 脏手手不老挖蛋糕。

21 蔫处处地个坏。 22 你个孜孜子,抓住老告饶,纺开老扫毛,家个个子悄悄的楚哈起~ 23 训迪,家鼻子新干净老浪起吧 24 沙沙,资时地很呐。 25 世界是东西的,东西是动弹的,东西是有哈富的,哈富是可以挖抓的 26 苯送!航客! 27 养老一河滩地石头母一个是压菜地 28 扎手,挖到。 29 急地个萨沙,将一等。 30 掘坏唠,把人柴哈唠。 31 家起啥,再不唠胡佛。 32 虽锅子上老碗架子,光知道高地,不知道搔地. 33 你们破烦死老 34 萨是调调灰?撒是渥索? 35 捕捞木着你绷上个褐墨眼镜子就试着自己是褐社会地 36 我把你朝头一个甩席子捣着毛四里呢 37 癞蛤蟆跳姜窝子,行着挨锤锤子呢 38 雁滩的婆娘操的番瓜的心 39 来老来求子,不来老算求子,事情多求子,看你地求样子. 40 城吓里地字泥,将缸里地肥,把哈屎地沟子,吃哈蒜地嘴 41 家对老杀,再不老姿屋 42 你怂子子子不好好滴学,将来吃屎都么人给你把给。 43 车佛门上发把戏,哈唬把屎滴着呢。

陕西关中方言大全

陕西关中方言大全 牛B—扎式 惊讶—我的神啊笨蛋—瓜怂 懒惰—死人 试试—试火 缓慢—幕囊 没门—莫项 还行—罢咧 坏蛋—哈怂 批评—弹嫌 困难—难常 厉害—增怂 说话—谝闲传 心烦—木乱 是吗—得是 撒谎—糟怪 吱声—言传 乞丐—要饭 完蛋—逼咧 ; 小朋友—碎怂 不讲理—麻迷 舍不得—涩皮 无所谓—怂管 同乡人—乡党 不和—不卯 干扰—打搅 发痒—害咬 适合—刚好 断绝—拉倒 马虎—毛草 矮人—矬子 体胖人—福太 瘦人—干猴 不行—失气 笛子—篾管 胡琴—弦弦

小锣—当当 梆子—咣咣 铙钹—镲镲 唢呐—喇叭 烧饼—饦饦 干面—粘面 糊糊—搅团 馒头—蒸馍 饺子—煮角 棉鞋—窝窝 快点—可里麻擦 迟钝—瓷马格登 不讲道理的人-麻糜儿 不正经—崽拐 对-奏是 结束—毕了 巴结人—舔尻子 出外散步—转转 向别人表功—摆亏欠 嫌弃讨厌—走远 无关紧要—提不上串 左顾右看—卖脸 挑剔毛病—弹嫌 办事周密—严攒 脾气暴躁—脏板 不多不少—刚谄 歪曲事实—胡粘 调皮淘气—捣蛋 大声哭嚎——唤 骂人隐私—揭短 背后告人—干板 梆子戏—莲花落 蛮干胡扑的人—二百五不顺眼的人或者事—丧眼没问题—没麻达

逛—浪 节约—细发 丢盹—打瞌睡 冒失-张 没门路-没眼隙 结实—瓷实 皮实—经得住摔打 害怕—怯火 思绪烦乱-木乱 还行——罢列 差劲-马卡 行动-迟缓—幕囊 邋遢-扑西来海 麻达-麻烦、问题 完蛋了-毕咧 乱七八糟一大堆—噶达马西一河滩一边去——趔远 干脆利落——麻利 哥们—伙计 你别说了—你包说列 一案子起-一边去 赶快——圪利麻擦 不机灵-瓷麻二愣: 怎么了-咋咧 偏僻角落-疙崂夹巷:、 太笨了-瓜实了: 什么东西—啥货 打你一巴掌-扇你一撇儿子 笨蛋-闷耸 增地很-厉害 恶作剧-花搅、 好舒服-颤活 热情过分讨好献媚-骚轻 说不该说的话—皮干 这里-只达 那里-勿达-

陕西方言词语总汇

陕西方言词语总汇 1. 制达—这里 2. 雾达—那里 3. 啊达—哪里?一般回答用:WER 4. 啊四—哪?哪个是?一般回答用:握四 5. 野个—昨天 6. 前个—前天 7. 后个—后天 8. 明个—明天 9. 年四个—去年z 10. 增—厉害 11. 碟—吃饭、打人 12. 四火—试一试, 13. 南常—困难,不容易办的 14. 谝—聊天,说话 15. 扎式—摆架子,打肿脸充胖子 16. 花搅—开玩笑、恶作剧、取笑 17. 产活—好,舒服 18. 骚青—热情过分,讨好献媚之嫌 19. 木乱—不舒服、不适,思绪烦乱 20. 罢列—一般,还行、过得去 21. 马卡—差劲 22. 幕囊—行动迟缓、浪费时间的行为 23. 细香、戏法—细致、仔细。 24. 了杂列—很好,很美 25. 扑西来海—邋遢、不整洁、不干净 26. 大圆—周围、附近 27. 麻达—麻烦、问题 28. 麻靡儿—不讲理、不明事理。 29. 瓷马二楞—不机灵,迟钝。 30. 克里马擦—快点,英文:hurry up 31. 逼列—完蛋了,指事态无可挽回。 32. 噶达马西一和滩—乱七八糟一大堆 33. 列远—一边去 34. 都成送列—都成什么样了啊? 35. XX成马列—程度形容词,例如快成马列,漂亮成马列 36. 饿贼—不太文明的用语,表示很惊讶的感叹。 37. 忒—很好,很棒 38. 饿—人称代词我 39. nia—人家 40. 咱—咱们

41. 伙计—一般制朋友、哥们、女孩子的男朋友 42. 。。。。咧--…..了 43. 寺—是 44. 社—说 45. 包—不,例如:“你包社列”就“是你别说了” 46. 活试—合适,满意 47. 建议在西安女孩子不要说“锤子”二字,西安人都明白 48. 一案子起—一边去 49. 糟怪—撒谎 50. 能CHUA—CHUA在西安话中是不文明用语,但加上“能”意思就是“能干什么”形容某人无能办事不力。

关于徽州方言的研究与探讨(中文论文)

关于徽州方言的研究与探讨 摘要:徽州方言,是徽州人云游四海的一块抹不掉、洗不净的“胎记”,也 是体现徽州人精神性格的商品标识。多少年来,人们对这种陌生的语言成因及特点,进行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以求寻找到准确的答案,试图寻找其演变规律。但 这种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方言,总是让人难以捉摸,让人难以亲近。到过徽州的人,首先会被这“怪异”的方言古语所懵懂。这个似曾相识,又觉陌生的语言世界,撩给人们一个个不解之谜,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惊奇诧异。本文在此,对徽州 方言进行研究和探讨,有助于客观地认识徽州方言的存在状态及其未来的某些走向,并提出了徽州方言保护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徽州方言;研究;探讨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Huizhou dialect Abstract:The Huizhou dialect, is the Huizhou person wanders great-hearted one not to be able to erase, not to be able to clean “the birthmark”, is also manifests the Huizhou wor ldly person divine nature standard commodity marking. How many years, the people to this strange language origi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have conducted the massiv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seeks in order to the accurate answer, catches the evolution rule, and discovered that the Huizhou population migration, the impact which and the change the social structure brings. But this kind still the vital dialect, always lets the human as deep as a well until now, lets the human be intimate with difficulty. Has been to Huizhou's person, first can by this “strange” dialect archaism ignorant. This seems to have met before, also thought that the strange language world, pulls up for the people each one relentless riddle, also has brought more surprised surprise to the people. This article here, conducts the research and the discussion to the Huizhou dialect, is helpful in knew objectively the Huizhou dialect the existence condition and future certain trends, and proposed Huizhou dialect protection certain measures. Key Words: Huizhou dialect;Research;Discussion

汉语言文学论文 方言与语言学习的关系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刘洋 2015年4月13日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语言交谈极不方便。而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作为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所以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推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是保证社会协调运转的必要条件。 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文章首先对我国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议予以解析,然后分析了方言对于语言习得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建议。笔者认为,只有重视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才能实现真正的跨际文化交流。 关键词:语言方言语言习得意义

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语言的亲缘性极其强烈,任何民族、地区、国家的语言对自身而言可称为主体语言或母语;反之,则称为客体语言或外语。一般情况下,人类对母语的掌握是习得而来的,也就是说在母语的自然环境中无意识地学成的,而对外语来说则是学来的,即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有意识地学成的。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例如居住在中国东南部的人们操着南方方言,而北部人则操着带有儿化音的北方口音。但大多数情况下,相邻地区的地域方言较为相近。方言对语言习得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鉴于语言学界对“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论颇多,所以笔者认为深入解析语言习得对研究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解析语言习得 按照《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2000年版)的定义,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人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母语或第一语言的学习称为“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称为“第二语言习得”。“习得”这一术语通常比学习更为可取,因为后一术语有时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连在一起。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习得,是为了了解语言学习所运用的方法,指出

甘肃方言

甘肃是一个欠发达的西部省份,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同地区形成了代表着特定语言环境和思维方式的方言。方言的产生,丰富了语言多样性,但同时方言间的隔阂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特别是当前甘肃各地方言众多的现状与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极不适应,严重影响到了社会交际。为此推广普通话规范语言文字已成为当务之急。早在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的推普工作进行了规范。但就目前推普工作的进展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很多认识和见解及工作方法并不利于推普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前不久在甘肃也曾开展了推广普通话系列宣传周活动,但效果不明显。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人们缺乏对方言和普通话差异性的认识,在教育教学、媒体宣传等方面没有侧重点和针对性,缺乏通俗明了的宣传手段,难以实现普通话与方言的不断融合,达到方言在语音、词汇等方面逐渐向普通话靠拢的目的。因此,明确甘肃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已成为推广普通话规范语言文字的基础性工作。本人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对甘肃方言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着重就甘肃方言与普通话的一些显著差异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甘肃方言从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北次方言。在生产生活中,各地又分化产生出了各自的方言,大致可以分为六个方言区,分别是甘南地区方言、临夏地区方言、天水张家川方言、河西地区方言、平凉地区方言、兰州地区方言。这些方言虽然都属于甘肃方言的范畴,但从各方言代表点的情况看,其内部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且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规律性。甘肃方言与普通话相比,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在语音上的差异表现得最为突出。 语音上的差异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即口语方面),甘肃方言也不例外,它在声母、韵母、音调三个方面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一、声母 甘肃方言的声母与普通话的声母有着较大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零声母字比普通话少。 普通话四呼中都有零声母字。尽管实际发音时,这些零声母音节开头常带有一定的摩擦,但这种摩擦音比较轻微,有时明显,有时不太明显,所以声母位置是个“虚位”。 甘肃方言将普通话的一部分零声母字读成了有辅音声母的字。大致情况如下:①不少地方将开口呼零声母字前加上了声母n或ng。例如:“安”、“挨”、“傲”、“恩”、“欧”等字,在甘肃临夏、平凉、庆阳等地加上了n声母,而在定西、天水、武都等地则加上了ng声母。还有其他特殊情况,如甘谷人读“爱”、“额”等字,前边加上g声母,兰州人在读“饿”字时加上了v(唇齿浊擦音)声母。②合口呼零声母字,如“我”、“文”、“屋”、“歪”、“忘”、“翁”等字,几乎在甘肃所有地区都将音节开头的音读作唇齿浊擦音v。 2、舌尖鼻音与边音混读。 普通话中舌尖浊鼻音n与舌尖浊边音l,二者发音部位相同,都是舌尖与上齿龈形成阻碍,但发音方法有别。n是气流振动声带后从鼻腔流出,l是气流振动声带后从舌头两边流出。甘肃方言中这两个声母有混读现象。大体上分为两类情况:①全部混读。如兰州话中n、l是两个自由变体,“男、农、怒、牛”与“兰、龙、路、刘”两组的声母n和l随便读,不受条件限制,没有辨别意义的作用。②部分相混。如定西、天水等地,这两个声母在与齐齿呼韵母相拼合时,分而不混,加“牛”、“刘”不相混;其他情况下相混。其中大都是将n声母字读作l声母字,如定西话、天水话等。也有将l声母字读作n声母字的情况,如武都话。 3、zh组声母读音比较特殊。 普通话以舌尖后音zh、ch、sh、r为声母的字,在甘肃方言中的读音比较复杂。可以归为两大类。①甘肃不少地区,如定西、天水、武都、平凉、庆阳、酒泉等地,将—部分zh、ch、sh声母的开口呼韵母字,读作相应的z、c、s声母的字。如将“枝”、“抄”、“是”的声母分别读成z、c、s。但“知”、“超”、“世”等字的声母仍读作zh、ch、sh。②zh组的合口呼韵母字,在甘肃方言中读音纷杂而特殊。例如,“猪”、“出”、“书”、“如”这4个字的声母,在张掖话中分别读作g、k、f、v。在定西、天水、武都等地则把前三个字的声母分别读作舌叶音[t∫、t∫…、∫]。 4、普通话j组声母的—部分字在甘肃方言中读作z组或g组声母字。

陕西顺口溜

陕西顺口溜 刁蒲城,野渭南不讲理的大荔县 蛮临潼,鬼合阳,韩城是个球咬腿 白水能出二秆子,不如富平的八点子 金周至,银户县 ,杀人放火长安县 二球出在澄城县土匪出在两华县 孟原的风,赤水的葱 武功县的烧鸡公。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三原的媳妇不能看。 继续 长安南路砍过树,秦始皇陵盗过墓,此生行尽天涯路,陕西楞娃就是酷娱乐场所打过仗,火凤凰里嫖过娼,万里长城万里长,陕西楞娃就是强东大街上下过海,长安县上挂过彩,青山颜色终不改,陕西楞娃就是拽华清池里洗过澡,兴庆公园赛过跑,天若有情天亦老,陕西楞娃就是刁八里村口打过劫,政法门口飙过血,意气精魄坚如铁,陕西楞娃就是烈长军武校练过武,和平年代hi过舞,天下英雄皆入土,陕西楞娃就是虎婆娘床上流过汗,五一饭店吃过饭,也曾弯弓射鸟蛋,陕西楞娃就是蛮小寨路口吹过风,打架砍人立过功,万山览遍此为峰,陕西楞娃就是凶派出所里睡过觉,公安局里报过到,曾与将军驱虎豹,陕西楞娃就是暴 挖坑桌上翻过本,1+1里嗑过粉,千秋家国血未冷,陕西楞娃就是猛 往下看: 灰吴旗,愣志丹,自做聪明是延安穷黄龙,瘦宜川,甘泉醉鬼满街转 鬼洛川,贼富县,子洲公鸡住医院憨延長,瞎延川,安塞野鸡桥头站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神府的碳榆林的盖老上千万, 定靖的婊子蛮街转横佳俩地尽灰汉,吴堡出的尽山汉

呵呵,子洲出了一个王名万! 扯面宽得像裤带,男女帕帕头上戴; 四季一身黑穿戴,瞪眼锅盔像锅盖; 羊肉泡馍大碗卖,有了辣子不吃菜; 男人唱戏吼起来,女人唱戏装病态; 哭丧说唱分不开,香烟不抽耳根塞; 吃面涎水倒回来,皇上按着两行埋; 人名都被动物代,固守本土不出外; 老人都把皮影爱,手背身后走路快;家家厢房半边盖,信教只有老太太 接着往下: 陕西旧语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金疙瘩银疙瘩还嫌不够, 天在上地在下你娃嫑牛。 陕西旧语 出了南门往北走, 路上碰见人咬狗。 拾起狗来砸砖头, 反被砖头咬了手。 顺手扔进河里头, 溅了一身黄干土。 蚂蚱身上害疥疮, 老牛卧在鸡架上。 蚂蚁踏的锅盖响, 老鼠骑到猫脖项。 他大十七娃十八, 月子娃娃做庄稼。 说了白话说实话, 初九过了是初八。 还有;还有:

西安话

西安方言,属北方方言,它与普通话相比较,语音、词汇、语法基本相同,只是语调稍有差异。西安方言咬字较重,因而发生许多音转,和普通话比较,声调低沉,短促有力,缺乏抑扬委婉之感。《陕西通志》载:“音中商,其言舌举而抑,声清而杨。”正是此意。 西安,为周、秦文化发祥之地。秦统一六国文字,实行了一条“凡与秦文异者,罢之”的政策,因而,许多古音古字古词汇保留在民间至今。西安又是汉、唐的都城,为文人墨客云集之地。因此,也使得相当一部分古汉语词汇在当地民间得以保留。它的语法结构简练,语言幽默、风趣,反映在大量的日常生活用语和歇后语、民谚之中。 一生活用语 麻麻明:黎明。麻茬儿黑:天刚黑。料天地里:露天。掖黑:昨天晚上。掖个:昨天。见天:每天。后晌:下午。前个:前天。碟:①打,②吃,如“你一顿蝶几个馍?”丧眼:眼馋。瓷实:结实。细发:节约、仔细。长得耨:长得漂亮、俊俏,如“这娃长得耨的很。” 嘎达码西:杂乱。凉咧:感冒、冷了。摩棱格缝:完美。上马失却:不干净。红堂瓜水:健康。瓷:坚固、厚实;圪蹴:蹲下。上粪:施肥。上后:大便。尸气了:食物腐烂、变质发生异味。甘早:清早。即起:拂晓。不美气:不太好、不完整。丢盹:打瞌睡。天干了:天旱。打平伙:几个人凑钱去馆子吃一顿。腿粗:喻有坚实的靠山。旮旯:拐角。卖眼:东张西望。捏各:刚好。挪窝窝:初生儿首次去舅家。浪:逛,如:“我刚到街上浪了一回”。千烦:爱说不必要的话或是非话,不讨人喜欢。张:冒失。没麻达:没问题。黑不溜丘:黑得难看。没眼隙:没门路。蜘蛛拉蛋:说话冗长,罗嗦。出麻达了:出了麻烦,出了问题。塌火:没成功。怯火:畏惧、害怕、胆子小。挣挣巴巴:勉强。一老:常常。皮实:经受得住摔打。单撇手:独自一个。稀样儿:样子好看。罢罢子:最后;剩余。吱哇:喊叫。 二交往用语 不踏犁沟:比喻人不讲道理。捏瑞:办事磨姑、拖拉。胡吹冒撂:吹牛、说大话,说话不负责任。有足尽:知足。咋个像:怎么样。啊达家:哪里去。要娃:女人生孩子。巷了:赌输了钱。品麻:拿架子。出水:出钱;有病发汗。木囊:行动迟缓、有暮气。万货:骂人语,即“啥东西”。失塌了:损坏东西;指人失踪。合页:价格适宜。得能:逞能。巴擢:事不顺心。胡吣:吹嘘,乱说。日眼:丢人显眼。害娃呢:怀孕。碎猴:顶小的东西;小娃。球势:训斥人用语,即“啥样子”。难场:办事有困难。拾弄人:捉弄人。捞娃:接生。鬼气:很神秘。下气:陪不是。粘麻缠兮:事情办得乱糟糟的。克里麻察:行动敏捷、办事利索。打发娃:又称出门,即女子出嫁。相看人:鳏寡人订婚时初次见面。办人:鳏夫结婚。后走:寡妇改嫁。真马眼:真马哈。塞黑拐:行贿。耍奸:偷懒、不卖力。挨搓:受惩罚。听墙根:隔墙窃听他人私语。耙耙重:大小事都想捞一把。定得平:指人冷淡、不和气。舍得出水:舍得花钱。贵贱不准:无论如何也不允许。冒说:无根据地乱说。逗火:挑衅。伤脸:使人丢面子。饰诡掏炭:弄虚作假。干撩联:束手无策。骚轻:无味地向别人献媚讨好。二腻八争:做事慢腾腾,想做又不想的样子。面光光:在人前,面子上过不去。渗渠:行贿。遭怪:说谎。嚷人:讽刺、嘲弄人。撩执人:有意让人丢丑。磨牙:纠缠、唠叨。反乱:做小本生意,贩卖东西;轻举妄动。胡求码茬:毫不经意、轻率;马马虎虎。没相:做事无希望、成功不了。没情况、没戏:同“没相”之意。然终:关系密切融洽。咋家:能怎么样。抠锣仰板:指说话作事不讲理。捏琉璃:说谎。串门子:在近邻户闲坐。弥拉:采用不正当手法拉关系。谝闲传:拉家常、说闲话。训眼:在人前失礼。争究:争多论少。粘兮:事情麻烦。皮干:手痒、不安分。招祸:小心惹祸。 三指代用语 人称指代用语二乎:头脑不清醒的人。歪人:不讲道理、横行霸道者。瘪人:常被人

方言 小论文

南陵方言语法概要 班级:09中文汉语言文学非师(1)班姓名:钱丽学号:0901421055 摘要:由于南陵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受历史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方言中的一些语法现象也比较特殊。本文简单介绍了南陵的地理位置,以及南陵的方言区划分和南陵方言语法方面有别于普通话的地方。其中重点阐述了一下“把”字的特殊用法。 关键词:语法南陵方言普通话“把” 一.南陵方言的地域性 1.地理位置 南陵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南陵县地处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是通往“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的重要门户。南陵隶属于芜湖市,位于芜湖市境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界宣州区,西连铜陵县、青阳县,南接泾县,北邻繁昌县、芜湖县。国道205、318线和省道320、216线交汇于县城,京福高速铁路、铜南宣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是皖南重要的交通枢纽。 2.方言区划分 在粗线条上,处在长江以南的南陵,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划分,其方言被划分到北方方言中的江淮方言区,在江淮次方言区又被划分到皖南宣州吴语片。 南陵方言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些具有独特性的语法现象。 二.方言语法上的主要特点 1.物名多“子”缀 方言普通话 蚂蚁子蚂蚁 蜜蜂子蜜蜂 沫沫子泡沫 …… 2.动词和形容词后的“咯”[k ]

(1)相当普通话的“了”。 方言普通话 我看咯三遍。我看了三遍。 我忘失咯。我忘记了。 卖咯旧的买新的。卖了旧的买新的。 (2)还有“咯”[k ]相当普通话的“着”。 方言普通话 灯还亮咯。灯还亮着。 小伢听咯听咯困着咯。小孩听着听着睡着了。 港咯港咯就哭起来咯。说着说着就哭起来了。 3.形容词的生动式和加强式。 (1)XAA 式可以增加词的形象性; 粗壮壮(的)亮堂堂(的)粗梗梗(的) (2)X不啦唧式既可以增强词的生动性,又可以表达出厌恶的感情色彩; 瘦不啦唧(的) 扁不啦唧(的) 破不啦唧(的) 淡不啦唧(的)…. 4.AX 式和AXAX 式都是词义的加强式 X(正常式) AX(很强式) AXAX(特强式) 圆滚圆滚圆滚圆 干焦干焦干焦干 潮叽潮叽潮叽潮 烫滚烫滚烫滚烫 5.“X 煞”式也是加强词义的,相当普通话的程度补语(X得很),对谓词的状况加以强调。如干煞、累煞、痛煞、痒煞、忙煞、丑煞、哧赤煞。

浅谈黑龙江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b481431.html, 浅谈黑龙江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 作者:王邵男;董志民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18期 摘要: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方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封闭,交流不畅,语言发展不同步的原因。作为东北方言一种的黑龙江方言,形象、生动、富于节奏感,与东北人的豪放、幽默的性格是分不开的。本文从语汇、语音等方面阐述了黑龙江方言的特点及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区别,揭示 了两者的显著差异。 Abstract: Dialect is a social phenomenon,whose evolution is mainly due to isolation the bad communication,and difference in language developing levels. The Heilongjiang dialect,as one of the dialects of Northeastern China dialect is featured by vividty,distinct rhythm,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arm and humorous quality of Northeasterners. This paper has listed features of the Heilongjiang dialect with respect to vocabulary,pronunciation and disucssed the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Heilongjiang dialect and mandarin.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黑龙江 Key words: mandarin;dialect;Heilongjiang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8-0021-02 0引言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共同语;东北方言是指中国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的特定汉语。因为地域接壤的关系,除了北京话以外,东北方言是和普通话最为接近的方言了;而在东北方言中,黑龙江的方言就高度接近于普通话,尤其是哈尔滨的方言甚至比“老北京”的方言味还要少,是除了北京话以外最接近普通话的方言了,甚至有人觉得黑龙江好像没有什么方言,但是和普通话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本文从黑龙江方言的起源、词汇、读音和声调等方面来比较黑龙江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 1黑龙江方言的起源 在东北三省中,从地理位置上来说,黑龙江是距离北京最远的一个省,但是它的语音之所以比辽宁和吉林的方言更接近于北京语音和它的起源是分不开的。 黑龙江省处于我国的东北部,东、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西邻内蒙古、南接吉林,面积约占46万多平方公里。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早期的居民主要是赫哲、鄂温克、达斡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