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操纵

机车操纵
机车操纵

1、机车运行前,如何对机车外观及走行部位进行检查?

答:(1)由Ⅰ、Ⅱ任意一端车钩开始检查。目测确认机车前照灯、刮雨器、玻璃、副前照灯、标志灯、串联驱动用电连接器、制动软管状态良好、各塞门位置正确;钩舌开闭状态正确,开闭灵活。

(2)检查基础制动盘以及踏面清扫装置的导向板和车轮的间隙是否合适。确认其没有达到磨耗限度。检查齿轮箱有无油水渗漏现象,确认主电动机、速度传感器等的联线及接线盒状态良好。确认制动器的气体管路的状态良好。

(3)检查接地装置、速度传感器等的导线及连接端子状态正常,砂箱装砂必须充足,撒砂作用良好。

2、在库内,机车运行前对机车内部应检查哪些内容?

答:(1)司机室的检查:各设备、仪器、显示器均无异常;各个接线端子、端子排等配线无异常。确认各开关动作流畅、灵活。

(2)机械室的检查:确认机械室内各装置齐全、良好,无异常情况。确认外观无变形、变色、异味等。确认各插头连接牢靠不松动。确认变流器冷却水水位正常。

(3)目视确认空气压缩机油位应在油位线上,油量要充足。确认制动器单元的阀门处于正常位置。

3、机车车顶应做如何检查?

答:确认受电弓的滑动板无变形和异常磨损、且没有达到磨损限度,确认受电弓的动作良好。确认各设备、导体安装牢固正常,没有松动,绝缘瓷管类无明显的损伤。

4、机车启动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答:(1)将控制电器柜里的控制电路接地空气断路器(QA59)、蓄电池输出空气断路器(QA61)闭合。此时,电器控制柜和驾驶台的控制电压表显示应大于98V。再将其它与机车运行相关的空气断路器闭合。

(2)将司机钥匙插入操纵台电源扳键开关[SA49(或SA50)],旋转至起动位置,设定机车的操控端。此时,驾驶台故障显示屏上“微机正常”、“主断路器断开”、“零位”、“欠压”、“主变流器”、“辅变流器”、“水泵”、“油泵”、“牵引风机”、“冷却风机”等显示灯亮。TCMS经过初始化,进入牵引/制动画面,显示“原边电压”、“原边电流”、“控制电压”、“ 机车各轴牵引力”、“主断分/合”等机车状态信息,故障显示区显示主变压器、主辅变流器、各辅助电机的故障信息。机车的操纵端一经设定,即使另一端的电钥匙状态为“ON”,其操作也会被判定为无效,无法进行操纵。同时,一台机车只配备一把钥匙,以防止I 端和 II 端的钥匙开关同时处在“ON”状态。

5、机车升弓前,应做到哪些?

答:升弓前,首先需确定总风缸压力在600kPa以上。若达不到该压力,查看辅助风缸压力表,若显示的风缸压力值低于600kPa,则按下空气管路柜里的辅助压缩机起动按钮,使辅助空气压缩机起动,待辅助风缸的气压上升到735kPa 时,辅助空气压缩机自动停止。为防止损坏辅助压缩机,辅助压缩机打风时间不

得超过10分钟.若超过需要人为断开自动开关QA51和QA45,来切断辅助压缩机回路.需间隔30分钟再投入使用。

6、当机车需要升后弓时,需要注意哪些?

答:当机车需要升后弓时,将受电弓开关[SB41(或SB42)]置于“后位”后,位于前进方向后面的受电弓升起。弓网接触后,两端操纵台上的网压表显示网压(1次)的同时,在电脑显示屏上也显示了网压(1次)和受电弓升起。

7、闭合主断路器时如何操作?

答:将驾驶台上的主断路器开关[SB43(或SB44)]置于「ON」位置,主断路器接通,此时驾驶台上故障显示灯中的“主断开”显示灯灭。微机监控器的“主断合”灯亮。

8、简述各辅助电动机的起动时机及操作方式。

答:(1)主断路器闭合后,辅助电源装置(APU2)开始工作,油泵、水泵、辅助电源装置用通风机等分别开始工作。

(2)将主空气压缩机扳键开关[SB45(或SB46)]置于“压缩机”位。当总风缸压力低于750 kPa时,两个空气压缩机依次起动,当总风缸压力升至

900±20kPa时,空气压缩机自动停止工作。当风压降至825kPa时,只有靠近操纵端的空气压缩机工作。将主空气压缩机扳键开关[SB45(或SB46)]置于“强泵”位,空气压缩机“1、2”起动。此时,不受总风缸压力继电器控制,待总风缸压力上升至950±20kPa时,高压安全阀动作,不断排风。

(3)将主控制器换向手柄离开“0”位,此时辅助电源装置(APU1)开始工作,牵引电动机用通风机、复合冷却器用通风机均采用软起动方式投入工作。

9、动车前需确认哪几项?

答:(1)停车制动器应为缓解状态。停车制动作用时,驾驶台的故障显示屏显示“停车制动”。停车制动作用时,解除驾驶台的中央操作面板上的停车制动操作开关。(此开关可自动复位)

(2)总风缸压力应在最低在470kPa以上。

(3)空气制动在缓解状态。

(4)电网压表显示数值为25KV左右,控制电压为110V。

(5)确认辅助电源装置工作正常,无故障。

10、主控制器换向手柄如何操作?

答:主控制器的换向手柄离开“0”位,辅助电源装置APU1工作,牵引电动机用通风机及复合冷却器用通风机均采用软起动方式开始工作。同时,主变流器的充电接触器、工作接触器相继转为“起动”状态,当主变流器中间回路电压高于36V时,主电流器“预备”指示灯亮。当调速手柄离开零位,主变流器“预备”指示灯灭。

11、主控制器调速手柄如何操作?

答:将调速手柄由“0”位进到牵引位,主驾驶台故障显示屏上“零位”显示灯灭、机车进入牵引状态。

调速手柄可在1~13级的级位范围内任意选择。级位已设定成可连续控制。司机将调速手柄逐渐移至所需级位,机车遵循该级位的特性曲线,实现在准恒速范围内的运行。

12、试述HXD3型电力机车的准恒速运行.

答:(1)机车根据调速手柄的位置设定目标速度,按照准恒速特性来控制。

(2)机车的速度从速度范围的最低值缓慢行驶,为了达到设定的速度,发挥牵引力。

(3)当机车速度接近设定的目标速度范围时,牵引电动机的牵引力自动减小。

(4)当机车速度达到目标速度时,牵引电动机的牵引力为0。

(5)当机车的速度降低后,为维持目标速度,开始再次牵引。

(6)如果机车进入下坡线路时,机车的速度就会上升,需将调速手柄回至“0”位,可通过电气制动器或者空气制动器,调整列车速度。

13、如何使用电气制动?

答:(1)机车可以方便地使用电气制动器。

(2)司控器手柄由“0”位拉至制动位,电气制动开始作用。

(3)当机车速度处于定速控制,机车速度比目标速度低时,电气制动不起作用。

(4)当机车速度处于定速控制,机车速度比目标速度高时,电气制动起作用,以维持目标速度。

14、试述定速控制的操作方法。

答:当机车速度大于或等于15km/h,且机车未实施空气制动时,按下“定速”按钮[SB69(或SB70)]后,当时的机车运行速度被认定为“目标速度”,机车进入“定速控制”状态。

(1)当机车的实际速度高于“目标速度+2km/h”时,微机控制系统(TCMS)发出指令,机车进入电制动状态,电制动力遵循机车速度—制动力特性(即机车电制动特性曲线)变化增大。当机车的实际速度降至“目标速度+1km/h”时,电制动力为0。

(2)当机车的实际速度低于“目标速度-2km/h”时,TCMS自动控制机车进入牵引状态,牵引力遵循速度—牵引力特性关系增大。当机车的实际速度加大到“目标速度-1km/h”时,牵引力为0。

(3)机车进入“定速控制”状态,若司控制器调速手柄级位变化超过一个级位以上或使用空气制动,则机车的“定速控制”状态自动解除。

15、机车过分相有哪几种方式?

答:机车有半自动过分相和自动过分相两种方式。

16、试述机车半自动过分相时的控制操作。

答:半自动情况下,当运行机车接近分相区时,司控器手柄回零并人为按下“过分相”按钮,机车的主断路器断开,受电弓仍然升起。通过分相区后,机车的微机控制系统(TCMS)检测到网压后,经过一定时间后自动合主断,重新起动辅

助电源装置、主变流器,控制主变流器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从而控制牵引电动机的牵引力,使机车恢复至过分相前的状态。

17、试述机车全自动过分相时的控制操作。

答:机车自动过分相信号的感应、处理,由地面磁感应器、车载感应器和车感信号处理装置共同完成。机车通过分相区时,如果运行的线路区段在分相区前后装有地面感应器,机车全自动过分相检测装置将起作用。该装置通过向微机控制系统提供过分相区的信息:预告信号、恢复信号499、强迫信号498、保证机车每次通过分相区时,司机不需要做任何操纵,机车微机控制系统即可自动跳主断,待通过分相区后,又能自动合主断,并保证机车恢复至通过分相区前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电力机车通过分相区时操作的自动化,大大的减轻了乘务员的工作强度。

18、发生故障时如何判断处理?

答:当机车的主要设备发生故障时,微机监控器的故障信息显示区显示相应故障。司机可根据故障信息的显示及处置方式,进行相应的故障隔离或排除操作。

19、控制单元设备发生故障时,如何处理?

答:微机控制柜中有2组完全相同的控制单元设备。一组称为主控设备(MASTER),另一组称为辅助控制设备(SLAVE)。在微机控制系统TCMS正常运行的条件下,主控单元工作,辅助控制设备为通电热备状态。主控单元发生故障时,辅助控制设备即刻自动投入使用。

20、试述牵引电动机、主变流器故障隔离运行办法。

答:机车主电路采用6组主变流器,分别向6台牵引电动机独立供电。每三组主变流器和一组辅助电源装置收纳在一个变流器柜里,各个装置相互独立。因此,当发现某一牵引电动机或其对应主变流器单元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微机显示屏隔离相应的故障部位。在这种情况下,在微机显示屏上按压[开放状态]按钮,选择画面上相关部位后,按压[开放]按钮,这时所选部位的显示变为“开放”。机车隔离故障部位后可继续运行。

21、试述DC110V电源装置工作原理。

答:DC110V充电电源模块PSU含两组电源,通常只有一组电源工作,故障发生时另外一组电源自动启动,供给负载电源。机车控制电源的核心是DC110V 充电电源屏PSU。机车110V控制电源采用的是高频电源模块与蓄电池并联,共同输出的工作方式,再通过自动开关分别送到各条支路,如微机控制、机车控制、主变流器、辅助变流器、车内照明、车外照明等。

PSU的输入电源来自UA11或UA12的中间回路电源,当UA11和UA12均正常时,由UA12向PSU输入DC750V电源,当UA12故障时,转由UA11向PSU输入DC750V电源。

电源屏上设有两个转换开关SW1和SW2,其中SW1有两档,“TCMS”和“手动控制”,SW2也有两档,“电源1”和“电源2”,其中“TCMS”档表示由微机自动控制,奇数日,电源1工作,偶数日,电源2工作,如果其中一组电源出现故障,可自动切换;“手动控制”表示人为设定,如果SW2置“电源1”,表

示电源1工作,如果SW2置“电源2”,表示电源2工作,如果在手动状态下,电源出现故障,不能自动切换。

22、两套辅助电源装置APU1和APU2是如何工作的?

答:机车设有两套辅助电源装置APU1和APU2,其输出方式既可以选择变压变频(VVVF)方式,也可以选择恒压恒频(CVCF)方式,以满足不同负载的需要。辅助变流系统正常工作时,将所有泵类负载如压缩机、油泵、空调机组由辅助变流器APU2供电,采用CVCF方式;而所有风机类负载如牵引风机、冷却塔风机等,由辅助变流器APU1供电,采用VVVF方式;当任何一组辅助变流器出现故障时,通过微机控制监视系统的信息传递和故障切换,可以实现由另一组辅助变流器以CVCF方式对全部辅助机组供电,完成了机车辅助变流系统的冗余控制,提高了机车辅助变流系统的可靠性。

23、一组辅助变流器出现故障时,微机控制系统如何进行故障切换?

答:当任何一组辅助变流器出现故障时,通过微机控制监视系统的信息传递和故障切换,可以实现由另一组辅助变流器以CVCF方式对全部辅助机组供电,完成了机车辅助变流系统的冗余控制,提高了机车辅助变流系统的可靠性。

24、试述发生接地故障时,主变流器、辅助变流器隔离运行办法。

答:控制电器柜内分别设有主电路和辅助电路的接地故障隔离开关。机车主电路或辅助电路发生接地现象时,机车的接地保护装置动作,微机监控器显示接地故障信息。司机可将故障支路的主变流器或辅助变流器切除,继续维持机车运行,回段后再作处理。若确认只有一点接地(次边和牵引电机均未过流),可将控制电器柜上对应的接地开关打至“中立位”,继续维持机车运行,回段后再作处理。发生此种情况时,司机应加强监控,防止接地故障进一步扩大。

25、试述辅助电动机隔离运行的办法。

答:机车上各辅助电动机电路均安装有空气断路器进行过流和过载保护。当某一辅助电动机发生过流过载时,其对应的空气断路器将断开,实施保护。

26、辅助电动机故障,运行中应注意哪些?

答:(1)若列车运行时仅一台空气压缩机工作运转(当任一APU故障时,只有靠近操纵端的压缩机工作),由于充气所需时间很长,为保证总风缸的压力不显著下降,运用时要注意。

(2)当牵引电动机通风机发生故障隔离时,只有对应的主变流器或牵引电动机停止工作。

(3)复合冷却器用通风机发生故障时,其对应的3组变流器单元或三台牵引电动机全部停止工作。

(4)主变压器用油泵发生故障时,对应的3组主变流器设备或三台牵引电动机全部停止工作。

27、试述受电弓故障时的运行方法。

答:(1)受电弓升弓气路发生故障时,让该受电弓降下,并将侧墙升弓气路板上的阀门关闭,切断该受电弓的气路。

(2)一组受电弓损坏且存在接地故障的情况下,将控制电器柜的转换开关SA96打至相应隔离位,使车顶上相应受电弓的高压隔离开关QS1或QS2断开,该受电弓被隔离.机车可升起另一组受电弓,维持运行,回段后再做处理。

28、试述机车运行结束时的操作方法。

答:(1)将主控制器的换向手柄复至“0”位。

(2)断开主电力断路器,降弓。

(3)关闭驾驶台所有开关,取下司机钥匙。

(4)将停车制动器置于制动状态。(将驾驶台中央控制面板上的停车制动开关设定为制动。停车制动起动,驾驶台故障表示灯中停车制动灯亮)(5)关掉电器控制柜的蓄电池塑壳空气断路器(QA61)。

(6)将控制塞门U77关闭.

29、使用换向手柄应注意什么?

答:(1)换向手柄任何情况下都应与运行方向、工况一致;

(2)进行方向转换时,必须停车进行。

(3)停车状态下,应将换向手柄置“0”位.

30、平道起车应注意哪些?

答:起车前压好钩,待列车缓解后,司控器手柄逐渐给至3~4位,全列起动后,再将手轮移至理想位置。

31、货物列车上坡道起车时应注意哪些?

答:(1)停车为起车作好准备,下闸前保持适当速度,制动停车时,适当增加机车制动力,使列车在车钩压缩情况下停妥。停妥后,列车管应减压至

100kpa以上。

(2)起车时,在少部分车辆正在缓解的过程中抓住时机,及时进级起车。待列车移动后,适当撒砂,在不空转、不过载的条件下,迅速准确地提高主手柄级位,增大牵引力,强迫加速。

(3)起动时,避免主手柄提的过慢或级位太低,只拉紧车钩,克服不了起动阻力,造成起动失败。但同时,也要禁止不顾一切盲目进级,造成空转、过载,甚至拉断车钩,打伤钢轨。

(4)如起动不了,主手柄在级位上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应迅速回零,保持列车制动。绝对禁止在机车不动甚至后溜的情况下,强迫进级,逆电操纵。

32、鱼背形线路上起车应注意做到哪些?

答:(1)尽量避免在这种线路上停车,如不得已停车时,尽可能使全列大部分处在下坡道上,起动时进级要缓慢,待全列处于下坡道后再加速。

(2)如全列大部分停在上坡道上时,停车前操纵仍按上坡道。待全列大部缓解,少部车辆正在缓解时,及时进级起车,进级时应注意,保持适当牵引力,做到逐辆起动,平滑过渡。

(3)鱼背形线路起车时应充分借助后部车辆自然下滑力。全列起动后,及时加速,避免后部冲动。

33、困难区段牵引时应注意哪些?

答:根据线路纵断面情况,提前抢速,闯爬结合,在不发生空转的前提下,发挥机车最大功率,缩短运行时间,节约电能,减少爬坡困难。

34、牵引转惰行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将牵引电流缓慢降低,逐渐回零,禁止直接回零,以免操作过电压引起主回路电器烧损和列车冲动。如是起伏坡道,可将主手柄放至理想位置,由TCMS 控制实现准恒速运行。

35、试述空转的危害。

答:(1)空转时,轮轨间相对滑动产生剧烈摩擦,极易造成踏面磨损,使动轮踏面有鳞状擦伤,降低粘着系数,引起再次空转,造成恶性循环。

(2)空转时,牵引电机转速剧增,离心力加大,会引起电枢扎线甩断;轮对转动不规则,产生剧烈振动,容易损伤各部件。

(3)轮对空转,大大降低机车牵引力,从而使运行速度降低,浪费电能,造成运缓,甚至途停。

36、试述防空转的措施。

答:(1)接班认真检查机车,确认撒砂装置作用良好,砂量充足,质量良好;轮缘喷油嘴位置准确。

(2)起车时应提前适量撒砂,主手柄不可提的过猛,避免牵引力突然增加,破坏粘着限制。

(3)困难区段运行时,提前抢速,在易空转地点做预防性撒砂,必要时适当退级。

(4)天气不良,通过道口、货场、道岔、漏水的隧道、曲线及不清洁轨面等线路质量差的地段时,提高警惕,作预防性撒砂。

(5)发生严重空转时,应先稍退手柄,降级运行,待空转停止后,再适量撒砂,提高手柄级位。禁止不退级,靠撒砂强迫运行。以防轮轨间突然增加摩擦阻力,使机械、走行部件受损和引起轮轨间非正常摩擦损耗。

(6)电气制动时,注意防止滑行。粘着条件不好时,可作预防性撒砂,必要时退手柄,或用空气制动调节列车速度。

37、试述坡道过分相绝缘的操纵方法。

答:(1)上坡道过分相绝缘器时,应提前抢速,为顺利过分相打好基础。遇有停车信号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过“跨”后停车;如“跨”前停车,要考虑强迫加速的距离,避免将机车停在“跨”内。

(2)下坡道过分相绝缘时,电气制动停用,应及时用空气制动调速,以防超速;过“分相绝缘”后,辅变流器未起动,不得缓解空气制动,防止失去总风源,盲目缓解造成列车“放扬”事故(必要时停车处理)。速度允许时,最好给上电气制动后再缓解,实现平稳操作。

38、HXD3型电力机车与同型机车重联操纵应做到哪些?

答:两台HXD3型电力机车重联操纵运行时,第一位机车司机应负责指挥第二位机车司机,并执行操纵列车的工作:

(1)开车前,两台机车接好列车管并开放塞门,第一位机车司机确认两车连结状态,并负责列车的制动性能试验.

(2)第二台机车大闸手把置重联位,小闸手把置运转位,LCDM制动屏应设置为列车管切除状态和非操纵端,LKJ-2000监控装置输入补机位.

(3)牵引运行时,第一位机车首先提主手柄进级,全列车车钩呈伸张状态后,再向第二位机车发出进级指令,防止两机车同时进级,牵引力过大,造成列车冲动.需要回手柄时,第二位机车逐级回到零位后,第一位机车再逐级回手柄.

(4)使用电制动时,待第一位机车电制动电流稳定,全列车车钩呈压缩状态后,第二位机车再使用电制动,取消电制动时,第二位机车手柄逐级回零后,第一位机车再取消电制动.

(5)途中遇临时降弓手信号时,除鸣示一短一长声的降弓信号外,应同时开启后照灯,未听到回示信号,立即停车.

(6)第二位机车司机在列车管正常减压,机车正常制动的同时,不得侧压小闸手把单缓至零.

39、HXD3型电力机车与不同型机车重联(内—电)操纵应做到哪些?

答:(1)开车前,两台机车接好列车管并开放塞门,内燃机车司机确认两车连接状态,并负责列车的制动性能试验.

(2)HXD3型电力机车指派一人登乘,协调内燃机车操纵.

(3)电力机车大闸手把置重联位,小闸手把置运转位,LCDM制动屏应设置为列车管切除状态和非操纵端,LKJ-2000监控装置输入补机位.

(4)起车及运行途中内燃机车司机应遵照协派人员的指令并按照技规规定,以鸣笛或电台通话方式指挥HXD3型电力机车司机执行提柄牵引、回柄卸载,过分相、升降弓等同步的正常操作.

(5)HXD3型电力机车司机听到指挥的信号后,应以同样方式回示并执行,内燃机车司机如未听到回示信号时,应采取减速或停车措施.

(6)途中如遇临时降弓手信号时,内燃机车司机在适当控速的同时,立即通知HXD3型电力机车司机,未听到回示信号,立即停车.

(7)HXD3型电力机车司机在列车管正常减压,机车正常制动的同时,不得侧压小闸手把单缓至零.

40、如何打开车顶门?

答:机车正常运行时,高压接地开关QS10置运行位,此时蓝色钥匙可以拔出,插入管路柜上的升弓气路阀,保证受电弓的气路连通,同时QS10的辅助连锁触点闭合(信号425得电),为主断路器闭合提供了必要条件。

机车需要打开顶盖或电器柜门进行检修时,首先断开主断路器并降弓,然后将空气管路柜上的蓝色钥匙旋转拔除,切断升弓气路;将蓝色钥匙插入接地开关QS10并向右旋转,然后将接地开关旋至接地位,保证车顶设备可靠接地,此时旋转黄色钥匙并拔出,可以打开车顶盖或高压电器柜门。出于安全上考虑,在通电状态下车顶门禁止打开。必须在停电的状态或者架线可靠接地后,作业者确保自身的安全后再作业。

41、HXD3型电力机车如何实现高压电气互锁功能?

答: 司乘人员上、下顶盖时要打开或关闭机械室天窗,为了确保安全,设置了高压互锁功能。高压接地开关QS10上配有一把蓝色钥匙和两把黄色钥匙,其中蓝色钥匙可以控制受电弓的升弓气路,黄色钥匙可以打开机械室天窗或高压电器柜门,通过它们与接地开关的连锁控制,实现HXD3型电力机车的高压电气安全互锁功能。

42、试述低温预热开关QA56及交流加热空气断路器QA72的作用。

答:正常情况下,低温预热开关(QA56)不需要闭合。只限在环境温度太低,机车各系统出现故障无法保证机车正常起机的情况下,才闭合空气断路器QA56,同时闭合交流加热空气断路器QA72,此时机车首先使用蓄电池对机车110V电源装置、LC滤波装置、TCMS与APU加热,当机车可以正常升弓合主断后,机车就转变由交流110V电源对整车进行低温加热。

43、列车在长大下坡道运行,应如何操作?

答:列车在长大下坡道运行中,应采用动力制动为主,空气制动为辅的操纵方法,做到:

(1)列车全部进入下坡道后,立即将换向手柄置“制”位(制动电流控制在100A以下)待列车继续增速的同时,再逐步增加制动电流。

(2)当动力制动不能控制列车运行速度时,采用空气制动调速。

(3)缓解列车制动时,应先缓解空气制动,再逐步解除动力制动。

44、使用“走停走”模式如何通过分相绝缘区?

答:(1)如分相区设在平道线路上,应掌握好速度,使用自动过分相或半自动过分相装置通过分相绝缘区;

(2)如分相区所在线路为较大下坡道时,可在分相区前使用电制动,将列车速度较大幅度降低。通过分相绝缘区后,立即恢复电制动力.电制动作用不良时,可在分相区前适当地点停车,再开车时,掌握好速度;

(3)如分相区所在线路为较大上坡道时,应提高到可能的最高速度,越过分相区.如分相绝缘区比较长且有必要时,列车进入绝缘区后,可降后弓,升前弓,操纵台网压表显示网压后,立即合主断。

(4)如过分相时速度较低,机车无法越过分相区停车时,首先使用单阀制动,再使用自阀减压,使车钩在压缩状态下停车。停车后,立即申请送电。

45、电力机车在操纵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根据列车速度,选择适当的级位。牵引电动机电压、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解除机车牵引力时,恒压控制的机车牵引手柄要在接近“0”位前稍作停留再退回“0”位。恒流准恒速控制的机车退级时不要使电流突然降为零。

(2)通过分相绝缘器时,禁止同时升起前、后受电弓,一般不应在牵引电动机带负荷的情况下断开主断路器。

(3)按“断”、“合”标的要求,断开、闭合主断路器(装有自动过分相装置的除外)。货物列车运行速度低于20km/h通过分相绝缘前,允许快速退回牵引手柄或低负荷断开主断路器。

(4)遇到接触网故障,降、升受电弓标或临时降、升受电弓手信号时,要及时降下或升起受电弓。

(5)接触网临时停电时,要迅速断开主断路器,降下受电弓,就地停车。

(6)当发现接触网异常,除采取上述措施外,应立即报告电力调度员和列车调度员。

46、列车在长大下坡道运行时,司机应如何操纵?

答:列车在长大下坡道运行时,应遵循“动力制动为主,空气制动为辅”的操纵原则,做到:

(1)前部进入下坡道后,立即将动力制动手柄提至“1”位(制动电流控制在100A以下),待列车继续增速的同时,再逐步增加制动电流。

(2)当动力制动不能满足控制列车速度的要求时,再采用空气制动调整列车运行速度。施行周期性空气制动时,其缓解速度要满足充风时间要求,确保下一次制动时有足够的制动力。

(3)缓解列车制动时,应先缓解空气制动,再逐步解除动力制动。

47、列车在长大上坡道运行时,司机应如何操纵?

答:列车在长大上坡道运行时,应采用“先闯后爬,闯爬结合”的操纵方法,作到:

(1)上坡前,应提早增大机车牵引力,尽可能提高速度,储足动能;

(2)爬坡时,应施行预防性撒砂,防止空转发生。

(3)电力机车持续速度不得超过允许值。

(4)机车越过坡顶后,应待列车全部进入下坡道再回手柄。

48、列车在隧道区段运行时,司机如何操纵?

答:列车在隧道区段运行时,运行条件差,了望困难,为此司机应做到:(1)接近隧道前,提早增大机车牵引力,在允许范围内尽量提高列车速度。

(2)根据线路纵断面及速度变化情况,适当确定主手柄位置。

(3)在通风不良,比较潮湿的隧道内爬坡牵引运行时,要适量撒砂,防止机车空转。

49、牵引重车在前,空车在后的空重混编列车时,应如何操纵?

答:重车在前,空车在后的混编列车,在减压制动时,空车产生制动作用后降速较重车要快,前、后车辆减速时差较大,造成车辆间车钩的拉伸,产生纵向冲动,较易发生列车分离或断钩事故,在操纵中应注意以下方面:(1)施行制动时,应早减压、少减压,使初制动后列车降速稳定,根据情况再追加减压。

(2)初制动时不应降低机车制动力,缓解时机车要稍稍滞后于车辆,使列车前、后车辆的缓解时差尽量缩小。

(3)列车在运行中施行制动后缓解时,必须待列车完全缓解后再加速,严防因列车后部车辆未缓解而拉断车钩。

50、牵引空车在前,重车在后的空重混编列车时,应如何操纵?

答:空重混编列车因空、重车辆的运行惰力、制动率不一致,较易发生列车分离或断钩事故,在操纵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因列车编有空车,列车起动时,可不必压缩车钩。

(2)运行在起伏坡道上时(锅底或鱼背形线路),尽可能不间断机车牵引力,用主手柄适当调整列车运行速度。需要解除机车牵引力时,应待列车全部越过坡顶后进行。

(3)施行制动时,应早减压、少减压,根据情况再追加减压。

(4)重车在后的列车再施行制动时,后部重车会向前涌动。初次减压制动时,可适当降低机车制动缸压力,减小机车、车辆间的相互冲动。

(5)列车在运行中制动后缓解时,必须待列车完全缓解后再加速,严防因列车后部车辆未缓解而拉断车钩。

电力机车维护与运用

《电力机车维护与运用》作业 姓名:班级: 学号: 一.牵引变流器检修和维护时的电气安全规则及注意事项。 <1> 在任何针对牵引变流器(主变流器)工作或接近牵引变流器前,必须仔细遵守下列 5 项电气安全规则: 1. 断开牵引变流器设备电源。 2. 通过联锁确保电源不会再接通。 3. 确认设备处于无电状态。 4. 接地并短路。 5. 保护和隔离与装置邻近的有电区域。 <2>其它准则及注意事项: 1.牵引变流器包含有大电容器。即使机车已经降弓,这些电容器可能在较 长时间(几天)内带有危险的高电压。基于这一情况,在对牵引系统进行维护工作之前,首先必须确保牵引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2.如果系统的部件带电(包括辅助供电和蓄电池电压):必须始终佩戴合 适的绝缘手套和防护眼镜。 3.如果牵引变流器处于未知的操作状态,则必须认为中间直流回路中的电 容器已充有高电压,临近牵引变流器的系统部件(例如,牵引电动机)也必须认为带有高电压。在针对牵引变流器执行任何工作前,必须绝对保证中间直流回路完全放电。 4.即使中间直流电容器已经放电,仍可能出现危险电压。当线路接触器 Q101 和 Q202 以及预充电接触器 K101 和 K201 断开时,其触点没有直接与接地导线连接。如果没有断开交流供电,即使与接地导线连接,这些触点还会带有电压。 5.如果主断路器没有断开,受电弓没有降下,决不能打开主变流器柜。 6.如果谐振电抗器没有连接到主变流器,也可能出现危险电压。在这种情 况下,谐振电容不能通过软短路电阻放电,而只能通过分压电阻放电,这一放电过程可能持续几个小时。 7.如果牵引变流器内的电气连接受损/中断,即使与接地导线连接,牵引变 流器可能仍处于危险电压级。在这类情况下,即使与接地导线连接,也必须认为牵引变流器为带电状态。 8.主变流器的低压部分和高压部分之间没有安全的电气绝缘。

毕业设计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设计 —HXD2型电力机车网络控制系统

一、课题名称: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分析及故障排除 二、指导老师: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课题概述 随着牵引动力的交流化和运行速度的提高,列车上采用微机实现智能化控制的部件或装置也越来越多,各微机系统间的协调和信息交换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为提高列车的舒适度,各种辅助装置的控制和服务装置的控制都必须纳入到这个微机控制系统中来。因此,列车控制也由单台机车的牵引传动控制逐渐向网络控制方向发展,网络控制技术已经成为核心技术之一。 本课题基于TCN、ARCNET等常见列车通信网络,分析其通信原理和通信特点,着重分析高速动车、大功率交传机车、城轨车辆等多类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控制功能、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指出网络控制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现象,阐述其故障应急处理方法。 2、设计内容及要求 (1)设计内容 本课题下设3个子课题: ①CRH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及故障排除 ②HXD交传机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及故障排除 ③城轨车辆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及故障排除 每个子课题设计的主要内容可包括: ①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 ②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其与传统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区别 ③常见的列车网络通信标准 ④以某个车型为例,从结构、原理、可靠性、实时性等方面详细分析该车型的网络控 制系统 ⑤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常见故障的判断分析与处理 ⑥结论 (2)要求 ①通过检索文献或其他方式,深入了解设计内容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②能够灵活运用《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机车总体》、《列车网络控制 技术》等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知识来分析城轨列车、大功率机车及高速动车组上的网 络控制系统。 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电子电路,轨道交通专业基础。

电力机车司机个人工作总结2篇

电力机车司机个人工作总结2篇 第一篇 尺璧寸阴、时光如梭。我已在远程网络教育学院学习有两年的时间。入学前,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电力机车司机,我认为只要掌握好电力机车知识,工作一丝不苟,就可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成为一名出色的电 力机车司机。时代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告诉我,仅仅做好上面那点是完全不够的。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思进取,终将被社会所淘汰。在国家政策方针的号召下,我决定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于是毅然决然的报名参加了远程网络教育学院学 习电力机车类学科。入学这短短的两年时光,我犹如刚入学的孩子一般,对一切充满着渴望。我如饥似渴的学习着,生怕遗漏一点知识。两年的学习积累,真的是受益匪浅,不仅是专业知识上有了提高,连思想精神也有了质的飞跃。

一、学习的基本情况 思想教育方面,我们学习了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了解了祖国的中心思想,以及当前的社会体系,在思想觉悟上,达到了新的高度,整个精神层面都有了飞跃。另外也学习了英语的应用等基础学科,学校针对我们成人在教育的特色是更侧重于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应用。在现在这个社会,各个国家的的交流发展已经将全球这个大家庭紧紧的联系起来,因此对于英语的基础应用学习,还是势在必行的。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经济时代,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行业,计算机都是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知识。基于这样的社会现状,让我积极、认真的对于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有了较为良好的心理基础。随着需求的变化,以前只会简单的用电脑看看新闻,电影,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操作上能够应用自如,方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才能跟上社会的步伐,站在时代的前列。 只有有了一定的计算机理论基础,才能

电力机车运用与规章复习题及答案

电力机车运用与规章 一、填空题 1、《运规》规定因抢救急需,医护人员凭调度命令可登乘机车。 2、连续式机车信号显示一个半黄半红色灯光,要求及时采取停车措施,表示列车接近的地面信号机显示红色灯光。 3、机车信号分为连续式和接近式。 4、调车作业中接近被连挂的车辆时速度不准超过5公里。 5、行车基本闭塞法有自动闭塞、半自动闭塞两种。 6、机车交路按牵引作业性质可分为客运机车交路、货运机车交路、补机交路和小运转机车交路。 7、列车运行,原则上以开往北京方向为上行。 8、按机车工作状态,支配机车可分为运用机车和非运用机车。 9、机车出段进入挂车线后,应严格控制速度,确认脱轨器及停留车位置。 10、出乘方式有立即折返制、外段调休制、外段驻班制、中途换班制和随乘制。 11、进站、出站、进路和通过信号机的灯光熄灭,显示不明或显示不正确时,均视为停车信号。 12、机车信号分为连续式和接近式。 13、行车基本闭塞法有自动闭塞、半自动闭塞两种。 14、调车作业中接近被连挂的车辆时速度不准超过5公里。 15、机车管理工作原则上分为机车运用和机车检修两大方面。 16、在列车运行中乘务员应严格遵守防火的有关规定,严禁向窗外抛撒火种,机械间严禁吸烟。 17、机车管理工作原则上分为机车运用和机车运用两大方面。 18、根据铁路技术政策,内燃机车尽量采用长交路。 19、机车乘务制度有包乘制和轮乘制两种形式。 20、《运规》规定因抢救急需,医护人员凭调度命令可登乘机车。 二、选择题

1、机车、轨道车鸣示警报信号的方式为(A )。 (A)一长三短声(B)一长二短声(C)二短一长声(D)三短声 2、在地形、地物影响视线的地方、进站信号机的显示距离,在最坏条件下,不得少于A(D )m。 (A)200 (B)250 (C)300 (D)500 3、车站一切电话中断时,单线行车按A(D )。 (A)书面联络法(B)时间间隔法(C)隔时续行法(D)电话闭塞法 4、列车通过减速地点标时,应按标明的速度运行,未标明时为A(B )km/h。 A、15 B、25 C、10 D、30 4、《操规》规定货物列车速度在( C )km/h以下的不得缓解列车制动。 A、10 B、12 C、15 D、20 6、按规定列车管压力每分钟漏泄不得超过( B )kPa。 A、10 B、20 C、30 D、50 7、列车需要分部运行时,司机应使用列车线调度电话(B )。 (A)报告前方站(B)报告前方站和列车调度员 (C)报告列车调度员(D)报告车长 8、客运列车干线直接经济损失100万以上构成B(A )事故。 (A)重大(B)大(C)险性(D)一般 9、一切电话中断后发出的列车,占用区间的行车凭证是:(B )。 (A)路票(B)红色许可证(C)绿色许可证(D)绿色灯光 10、听觉信号重复鸣示时,须间隔(D )s以上。 (A)2 (B)3 (C)4 (D )5 11、编入列车的关门车数不超过现车总数的(C )。 (A)3% (B)5% (C)6% (D)10% 12、自阀施行最大有效减压量,制动管定压600kPa时为(C )kPa。 (A)140 (B)160 (C)170 (D)120 13、《操规》规定货物列车速度在(C)km/h以下的不得缓解列车制动。 (A)10 (B)12 (C)15 (D)20 三、判断题

电力机车动轮弛缓的原因及预防

电力机车动轮弛缓的原因及预防 关键词:电力机车,动轮迟缓,现象,原因 电力机车动轮迟缓,俗称“活轮”,是机车重大惯性事故之一,对于行车安全危害极大。机务运用工作者重点分析、预防和控制电力机车动轮迟缓,对于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正点、畅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力机车动轮迟缓的原因分析 1.电力机车的动轮材质不良 2.单边制动造成单元制动器不缓解 3. 单元制动器内外传动缺油,偏磨、卡滞造成单元制动器不缓解 4. 单元制动器的闸瓦自动调整器状态不良造成单元制动器不缓解 5. 电力机车手制动机手轮未松盲目加载走车 6.SS4改进型电力机车93转换阀未转换 7.制动机使用不当,机车长时间带闸造成闸瓦长时间报轮,温度过高时引起轮箍发热松缓 8.机车操纵不当,机车长时间空转,造成轮箍发热松缓 9.动轮严重擦伤后,机车继续运行造成冲击力过大,容易发生轮箍松缓 二、电力机车动轮迟缓的危害

电力机车动轮迟缓后,轻则标记错位,严重的会发生动轮轮毂外窜。当轮毂外窜后,在正线上运行会挤翻钢轨,在站内经过复式交分道岔时,极有可能脱轨甚至颠覆的危险。近年来全路所发生的动轮迟缓事故,性质严重的典型事例有:1999年12月16日郑州铁路局洛阳机务段SS40381机车担当8797次货物列车牵引任务。列车运行至陇海线巩义至黑石关间641公里534米处,机车B节第四轴两侧轮对脱轨,构成行车险性事故。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该班严重违反《机车操作规程》和一次出乘作业标准,在穆沟站通过后的调速中将小闸放在制动区,没有缓解,致使机车带闸运行长达两个区间,造成机车B节左侧第四动轮轮箍松弛外窜65mm,第三动轮轮箍外窜25mm,右侧第四、三轮轮箍外窜均为7mm。 三、预防动轮迟缓的措施 1、整备部门日常对于轮对、基础制动装置、轮缘喷油器作用良好。 2、轮缘磨耗到限时,应该采用旋轮方法处理,禁止采用堆焊法。 3、接班乘务员开车前,认真检查砂箱存砂量及砂管下砂情况,遇有存砂量不足,砂管不下砂时及时倒砂并进行调整,确保砂管畅通。 4、起车时适量撒砂,运行中平稳操纵,密切注意牵引电机

1 机车制动力的控制特点与平稳操纵的关系

1 机车制动力的控制特点与平稳操纵的关系 1.1 机车制动力既受空气制动机的自动制动阀或电空制动机的电控制动器(简称自阀,俗称大闸)的控制,又可受单独制动阀或电空制动机的空气制动阀(简称单阀,俗称小闸)的单独控制。使用自阀减压制动时,机车制动缸压力约按列车管减压量的 2.5倍成比例上升,同时也可根据需要操作单阀单独增加或减少机车制动力。 1.2 列车中的机车车辆是通过车钩及缓冲装置机械连接成的组合体。缓冲装置为弹性元件,通过拉伸或压缩吸收列车的纵向冲击振动。当机车车辆间的拉伸或压缩变化较小时,被缓冲装置完全吸收,列车不会有明显冲动。当列车纵向冲击振动过大,机车车辆间的拉伸或压缩变化超过了缓冲装置的容量时,列车就会产生明显的冲动。因此,消除列车有害冲动,实现平稳操纵的要点在于,尽量减少车钩的伸缩变化,通过合理操纵使列车的车钩全部拉伸或全部压缩,当车钩由压缩状态过渡到拉伸状态,或由拉伸状态过渡到压缩状态时,要缓和平稳。 1.3 当列车施行常用制动时,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机车制动力,使车钩压缩或伸张,抑制其伸缩变化,减少机车车辆的制动压力差及制动先后时差,实现平稳操纵。无论增加还是减少机车制动力,都应根据当时的运行速度、线路纵断面、列车编组、列车制动力等具体情况,该增则增,该减则减,而且增减要适时、按比例、循序渐进,不能突如其来,否则适得其反。 2 常用制动时司机掌握机车制动力存在的问题 《机车操纵规程》(简称操规)第二十四条规定:“(常用制动时)单阀缓解量每次不得超过30kpa。牵引货物列车运行中,自阀减压排风未止,不得缓解机车制动;自阀减压后至缓解、停车前,机车制动缸压力,不得少于50kpa”。但在实际操纵中,司机们的掌握五花八门,有不少干法不符合平稳操纵要求,有的干法有待于探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大劈叉”,即自阀减压制动时,全部缓解机车制动力。有的司机“大劈叉”是一劈到底,即不管何种线路纵断面、不管减压量有多大、不管运行速度的高低、不管列车编组情况,无论调速还是停车,无论初始制动还是追加或是缓解,一律“大劈叉”。如果说在特定的条件下,常用制动时机车不上闸有合理性的话(这个问题下面专门论述),那么不顾条件的“大劈叉”则是错误的,应予禁止。 二是常用制动后单阀一次缓解量超过30kpa。有的虽然一次缓解量未超过30kpa,但缓解间隔时间过短,实际上相当于一次缓解量超过规定。机车制动力衰减过快,打破了列车制动时的平衡状态,必然造成列车拉伸冲动。 三是缓解机车制动时机不当。有的是在列车管排风过程中,列车制动力尚未稳定的情况下缓解机车制动力,破坏了列车在制动过程中的平衡状态;有的错误地理解“自阀减压后至缓解前机车制动缸压力不得少于50kpa”这一规定,认为大闸把一拉到缓解位车辆就缓解了,在撂闸过程中小闸在运转位不动,撂闸后机车制动缸压力按比例上升,由于机车先上闸,车钩处于压缩状态,大闸缓解后,车辆尚在制动状态时,机车先缓解前冲;还有的虽然缓解大闸时也上着小闸,但在车辆尚未全部缓解时就过早地缓解了机车制动力。上述干法,破坏了列车在制动或缓解过程中的平衡状态,使车钩在压缩状态或自然状态下机车突然前冲,前拉后拽,极易发生断钩事故。 四是机车上闸数量不足或上闸方式不当。车辆制动力过强或前部机车车辆惰力过大,列车前后减速差较大时撂闸,机车制动力没有适当增加,甚至减少,造成列车拉伸冲动;缓解列车制动时,机车闸缸压力上的太少,不足以平衡缓解后的前部车辆的前冲力,达不到抑制有害冲动的目的;有的缓解大闸后,用单阀增加机车制动力,企图抑制冲动,但上闸不得法,或上的过缓过慢,达不到减缓机车前冲的目的。或上的过快过猛,结果治聋治成了哑,反而造成了车钩压缩冲动。 3“大劈叉”的是与非

电力机车运用与规章考试复习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力机车运用与规章 一、填空题 1、机车运转方式有:半肩回式、肩回式、循环式、和环形式5种。 2、连续式机车信号显示一个半黄半红色灯光,要求及时采取措施,表示列车接近的地面信 号机显示红色灯光。 3、机车信号分为连续式和。 4、调车作业中接近被连挂的车辆时速度不准超过。 5、行车基本闭塞法有自动闭塞、两种。 6、机车交路按牵引作业性质可分为、货运机车交路、补机交路和小运转机车交路。 7、列车运行,原则上以为上行。 8、按机车工作状态,支配机车可分为和非运用机车。 9、机车出段进入挂车线后,应严格控制速度,确认及停留车位置。 10、出乘方式有、外段调休制、外段驻班制、中途换班制和随乘制。 11、进站、出站、进路和通过信号机的灯光熄灭,显示不明或显示不正确时,均视为。 12、机车信号分为连续式和。 13、行车基本闭塞法有自动闭塞、两种。 14、调车作业中接近被连挂的车辆时速度不准超过。 15、机车经管工作原则上分为和机车检修两大方面。 16、在列车运行中乘务员应严格遵守防火的有关规定,严禁向抛撒火种,机械间严禁吸烟。 17、机车经管工作原则上分为机车运用和两大方面。 18、根据铁路技术政策,内燃机车尽量采用。 19、机车乘务制度有包乘制和两种形式。

20、《运规》规定因抢救急需,医护人员凭可登乘机车。 21、铁路机车回送方式有:单机、专列、和托运4种。 22、平均每台支配机车在一昼夜内走行的公里数叫。 23、机车牵引列车在固定的牵引区段内往返运行,这个牵引区段就是。 24、当第一班乘务员到达驻班站后,由在站驻的另一班乘务员继续运行的乘务方式叫做。 25、按机车的配属关系分为配属机车和机车。 二、选择题 1、机车、轨道车鸣示警报信号的方式为()。 (A)一长三短声(B)一长二短声(C)二短一长声(D)三短声 2、在地形、地物影响视线的地方、进站信号机的显示距离,在最坏条件下,不得少于()m。(A)200 (B)250 (C)300 (D)500 3、车站一切电话中断时,单线行车按()。 (A)书面联络法(B)时间间隔法(C)隔时续行法(D)电话闭塞法 4、列车通过减速地点标时,应按标明的速度运行,未标明时为()km/h。 A、15 B、25 C、10 D、30 5、《操规》规定货物列车速度在()km/h以下的不得缓解列车制动。 A、10 B、12 C、15 D、20 6、司机报单上的机车所属局、段名、机车型号、车号、年、月、日,乘务员姓名及出勤时分由()填记。 A、司机 B、学习司机 C、机车调度员 7、所谓整备作业,就是对机车进行出发前的准备和供应,使其达到()规定的技术状态。 A、《铁路技术经管规程》 B、《铁路机车运用经管规程》 C、《机车操作规程》 8、压缩车钩时要注意被压缩的车辆数不应超过列车总重量的()。 A、1/2 B、1/3 C、2/3 D、1/4 9、机车平均牵引重量是从机车牵引力利用程度来考核机车()的质量指标。 A、走行公里 B、运用效率 C、日车公里 D、运行速度 10、听觉信号重复鸣示时,须间隔()s以上。 (A)2 (B)3 (C)4 (D)5

机车操纵台、电器柜导通试验方法的选择及设计

机车操纵台、电器柜导通试验方法的选择及设计 发表时间:2018-09-17T17:12:49.3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作者:张亮亮裴云庆刘豁然曹昕[导读] 摘要:通过对试验方法的比较,就如何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对电器柜和操纵台进行导通试验做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试验台的设计思路。中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通过对试验方法的比较,就如何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对电器柜和操纵台进行导通试验做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试验台的设计思路。关键词:操纵台;电器柜;试验方法;分析;设计无论是机车新造厂还是大修厂,司机操纵台和机车电器控制柜(以下简称“台柜”)在组装完毕后,必须进行导通试验,目的是检查台柜内电器之间的动作逻辑关系和接线是否符合电路图的设计要求。 一、目前常用的几种试验方法 1.1校线法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检测手段。只需使用万用表或电铃,按照原理图或接线图,对线路进行逐条检查。它的优点是检测工具简便且易操作;缺点是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无法检测电器的动作性能以及电器之间的动作逻辑关系。一般只作为其他检测手段的辅助方法。 1.2台柜联合导通法它是将已装配好的操纵台和控制柜,按照机车原理图,用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加以 110V 和 24V直流电,通过对操纵台上电器和开关的操纵,同时检测台、柜内的电器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逻辑动作。其优点是检测工具较为简便且易操作,设备维护简单。缺点是故障查找较为复杂,耗费材料,导通率不高,如无法对回路进行检测。此方法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方式。 1.3用微机控制进行自动导通这种方法主要针对电器柜进行导通试验。它的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特别是对一台质量问题较少的电器柜进行导通试验,尤为显得方便快捷;缺点是造价昂贵,程序设计较为复杂,操作繁琐,对试验台维护人员的要求过高。故不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式生产方式。 1.4试验台导通法这是笔者想重点介绍的导通方法。它是根据机车原理图,设计出电器柜试验台和操纵台试验台,按照设计的导通程序对每一条电路分别进行导通试验。 二、试验台导通方法的选择和设计 2.1选择试验台导通法的理由生产性质决定试验手段。此方法不但适应操纵台和电器柜的生产进度和特点,而且特别适合批量大,且是由车间自己装配、接线、导通的生产方式。试验台的设计、制造及维护较为简单,经济耐用。试验台上所用的均为常用仪表和电器,便于车间根据生产需求进行改进和维护、保养,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快捷,导通率高。基本达到和满足了机车厂对产品在上车前只整备不整修的要求及车间对台柜导通试验快捷、全面的要求。符合标准化作业程序。由于工作者按照一套标准的导通程序进行操作,避免了人为错误造价低廉,维护简便,一台多能,适应性强。通过接口设计,适应台柜线路的随时更改,降低维护成本。 2.2设计方法基本设计思路为了便于设计试验台和导通程序,将电器柜内部线路大体上分为 3 大部分。电器执行回路部分:线路上含有线圈的回路打开试验台上的对应开关(10K),给出110V 直流电压,检测电器是否会按照原理图的逻辑关系进行动作。电阻回路部分:线路上不含有线圈的回路,利用操作试验台上的对应按键,通过观察仪表(毫安表)的指示(通、断情况),判断出线路的接线情况。灯回路部分:在实际工况中,电器柜上电器的动作的结果,会通过操纵台上的指示灯显示出来。这里通过试验台模拟操纵台的工作情况,来检测电器柜此类回路的接线状况。为了便于故障的查找,将这3 部分线路,按照由简到繁的顺序进行摘录和编写。上述各图即为摘录出的回路。试验台应提供两种直流电源,110V 用以电器动作,24V 为试验台上模拟操纵台的指示灯回路提供电源。在编写导通程序时,笔者将由铜排构成的回路不列入导通范围,由检查工对其做专门检查试验台台面的工作布局在现有台面上分 5个部分:仪表显示、操作区(控制扳键)、指示灯显示区域、引出端子和书写区仪表显示区。为了便于监测试验台的作状况,台面应配有以下仪表:交流电压表(测220V交流电压)、交流电流表(测交流电流)、直流电压表两块(分别测110V和24V直流电压)、直流毫安表(用于判断电阻回路部分的接线正误)。操作区域应有以下功能键:电源总开关、电器执行回路部分的板键开关、电阻回路部分按钮开关、接地灯板键开关(检测电器柜接地灯是否正常)、直流毫安表换向开关(用于判断二极管的接线情况)、脱扣开关若干(用于保护试验台及电器柜内的电器,由于接线错误的不可预知性,这种保护设计尤为重要)。指示灯区域。除了显示试验台的工作状态外,主要用于模拟操纵台的工况,便于试验者对回路接线正误的判断。书写区域。为工作者书写试验记录用。引出端子。设立备用电源端子,提供通过开关控制(从安全考虑)的110V和24v直流电。 2.3试验台与电器柜连线的设计试验台与电器柜之间通过多芯电缆连接,与电器柜上的端子板一一对应。为了便于检测电器柜中与电器连接插头内部的接线情况,如检查与无级调速电子箱连接的插头内部焊线以及回路部分是否正确之类的问题,还应有与这些插头对应的电缆线,它二端配以插座与上述的插头进行连接,另一端则通过多芯航空插头与试验台内部相连。 2.4试验台内部设计电源部分。为保护工作者的安全,设计时应考虑使用隔离变压器。这里需注意的是,所提供110V和24V直流电的纹波系数应达到铁标要求。(根据导通程序设计试验台的内部接线。笔者在试验台的内部设计中,采用了的电缆线通过内部端子板与试验台内的其他设备相连的方法,目的是便于操作者适应机车原理图的变化或一台多能的导通需求。他方面的设计考虑。如金属构架的试验台下面应安装万向滚轮以便移动;电缆线应足够长便于接线和维修;面板上的按钮和板键开关数量应有富余,以便日后改进;导通试验台面板上的所有部件应配以铭牌加以区分等。总之,试验台应达到符合工作习惯,便于操作,便于维修。 三、结束语

(完整版)修改提高乘务员平稳操纵列车能力

上海铁路局合肥机务段 阜阳运用车间阜麻第四QC小组 二○一五年十月. 小组名称QC QC阜麻第四小组注册号注册日期 2015年成立日期 1月 2013 年1月 小组类型攻关型提高乘务员平稳操纵列车能力课题名称 活动起止 12月2015年1月~2015年日期员小组成 组内职务组内分工性别年龄姓名序号文化程度职务车间主任大专1 51 吴庆辉男组长全面负责日常负责王崇彬49 男大专副主任副组长2 邵辉42 信息收集男副组长3 中专副主任 男组织实施 4 中专副主任组员47 任士喜 主任安全中专5 组员组织实施徐汪洋44 男员安全员中专王佳伟50 男组织实施6 组员 中专30 男工程师7 组员组织实施李铮安全技术 8 男中专34 组员于洪涛资料整理员 48人均小时教育情况小组成员接受QC 级别年份成果名称2005 段级牵引电动机的保养 获奖降低列车监控装置2012 段级责任放风率情况 2

件,坡道停车年段本车间发生破停92011超速运件,启动时操纵不当造成列车防溜动作2非,行造成监控器卸载、放风动作7件一般D21 责5件,扰乱了运输秩序。 理由: 提高平稳操纵水平,杜绝破停、运缓事件的发生。 平稳操纵不当,造成运缓、机车空转,严重影响运输秩序。 操纵不当,造成列车超速运行,有可能发生行车安全事故。

坡道停车后启动列车,操纵不当会导致列车溜逸,破坏 进路,引发事故。因此,提高乘务员的平稳操纵列车能力,是行车安全畅通的攻年,作为需要。选定“提高乘务员平稳操纵列车能力”2012QC 关课题。 3 人,主要担当合肥机务段阜阳运用车间现有机车乘务员896阜阳北~麻城、阜阳北~聊城长交路电力机车、阜阳北~芜湖东内燃机车、枢纽小运转货物列车、临客列车、专特运等运输任务,120万公里。月走行约、新人员以及新司机的由于担当区段多,新机型(电力机车)大量启用,机班对机车的操纵掌握不熟,尤其是大功率机车的操纵、新司机对机车操纵的正确方法等,另外因天气不良,极容易引起机车轮对空转,地码误差,造成监控装置动作。更为严重的坡道起动,若操纵不当,会造成列车向后溜逸,破坏后方进路,引起行车事故。 年车间平稳操纵不当分类统计表2011

HXD2B型电力机车操纵方法

HXD2B型电力机车操纵方法 一、交接班作业 1.在无电情况下,确认系统柜安全开关Z-SEC在正常位,各转换开关、断路器在工作位,制动柜内控制风缸隔离阀RB(IS)RC选择一次缓解位。 2. 将系统柜上蓄电池隔离开关Z-BA置于正常位(注意右旋90度),按下蓄电池启动按钮BPL-BA,接通蓄电池,微机控制系统进行自检(主、辅显示屏进行自检1分钟),确认系统柜上蓄电池电压表VL-BA显示95~110V之间,确认制动控制单元BCU显示9999。 下班时按下蓄电池断开按钮后,将蓄电池隔离开关置于隔离位(注意左旋90度)。 3. 确认机车总风缸压力在750kPa以上,机车闸缸压力300kPa。 4. 将司机室电钥匙开关置于正常位“1”位,接通监控装置、微机主辅显示屏的电源,同时辅助微机显示屏具有操作权。 如断开电钥匙开关,将切断微机主辅显示屏、监控装置的电源,主辅显示屏无显示,监控装置关机,影响机车正常运用。 5. 该车具有火灾报警功能,闭合蓄电池开关上电后会出现语音提示,按压操纵台火灾警惕解除按钮语音会消除。语音消除后不要立即升弓,等待DDU辅屏出现火灾报警提示,按压确认键(小手)解除后方可升弓,否则将会自动跳主断降弓。 6. 由于该型机车有速度时不能进行“设备的切除与恢复”,所以乘务员接车后检查(辅助显示屏)机车各主要电气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果切除时应在停车状态及时恢复。有故障记录时按压辅屏(小手)确认键,清除所有故障记忆。 注意: 1. 此车的门锁较特殊,易发生将自己误锁在车外的情况,为防止此问题的发生,操纵端司机侧窗禁止锁死(入库退勤下车前再锁死),当乘务员被误锁在车外后,可开侧窗开门。 2. 上下机车脚蹬子高,容易登空,乘务员上下机车应空手上下,防止发生人身安全问题。 3. HXD2B机车微机网络监控系统智能化程度较高,显示屏自检通过后方可进行主辅屏及升弓操作,否则会使系统启动出错而误报故障。 二、升弓、合主断、启动空压机 1.升弓前先看总风缸压力表是否高于450kPa,若不足时去空气制动柜前检查控制风缸塞门在开通位、升弓风缸压力表是否高于450kPa。

HXD2B型电力机车操纵指南

HXD2B型电力机车操纵指南 一、动车前的准备 1.按照机车全面检查顺序的要求,对机车进行全面检查,机车技术状态应良好。 2.电器动作机能试验后,确认电器、电机控制正确。 3.总风缸压力在750kPa以上,机车闸缸压力300kPa。二、升弓、合主断、启动空压机 1.升弓前先看总风缸压力表是否高于450kPa,若不足时去空气制动柜前检查控制风缸塞门在开通位、升弓风缸压力表是否高于450kPa。 2.直接操纵受电弓扳键开关升弓时,如果风压不足,控制系统将自动启动辅助压缩机,向升弓风缸充风,待风压满足要求后,再升起预选受电弓。 3.升受电弓:将受电弓扳键开关Z-PT置于“后弓”位。当受电弓升起后,微机显示屏DDU 上有网压显示和受电弓升起指示。 4.合主断路器:将主断路器扳键开关Z-DJ置于“合”位一次,可听到主断路器闭合声,微机显示屏DDU上有主断闭合的显示,控制电压升至110V左右。 5.主断路器闭合的后,辅助变流器及各辅助电机、油泵、水泵等投入工作。蓄电池充电器检测到交流输入电压后,自动启动,向机车提供DC110V控制电源。 6.将压缩机扳键开关Z-CPR置于“合”位,当总风缸压力低于680±20kPa时,主压缩机和备用压缩机依次投入工作;当总风缸压力低于750±20kPa时,主压缩机投入工作;当总风缸压力升至900±20kPa时,压缩机自动停止工作。 三.进行监控器的相关设置(略)四.操纵端制动系统的设置 1、自阀手把置缓解位,单阀手把置全制位。 2、辅助显示屏DDU方向选择中立位。 3、操纵台上中立开关选择不补风位,缓解弹停制动。 4、在辅助显示屏DDU内制动设置菜单,设定列车管压力(货车500kPa、客车600kPa),设定完成后必须自阀置非常位一次进行管压的转换。 5、紧急制动、惩罚制动,自伐手柄须在紧急位或抑制位,分别停留65和1秒钟进行复位。 五、HXD2B机车换端操纵顺序如下: 1、自阀重联位,单阀运转位,主断置“分”位、降弓。 2、方向选择在“零位”,列车管压力到0后,断开电钥匙开关Z(MES)。 3、换端后,闭合电钥匙开关Z-MES,升弓、合主断,制动机简略试验后再动车。六、进行制动机五步闸的性能试验,确认机车制动、缓解性能良好。 七、按照机车操纵端要求,操作微机显示屏DDU触摸开关,检查微机显示屏DDU相应状态画面。(具体参看微机显示屏的操作)八、方向选择前位 ,通过微机显示屏DDU确认机车运行方向,牵引通风机,冷却装置通风机应开始起动。九.机车启动的操作 自阀、单阀手柄置于运转位,确认闸缸压力为0,将调速手柄由0为移向牵引位,机车进入牵引工况。 1、牵引(注意观察:主显示屏内牵引-制动输出功率百分比指示,确保平稳操纵。) (1)、起车:缓慢给牵引力20%,再缓加至50%(坡起除外)。 (2)、牵引“三段隔时法”:分20%、50%、75%三段,每段缓慢增加牵引力,最大值不超过

旅客列车平稳操纵

旅客列车平稳操纵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运输市场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作为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尽快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这就要求铁路行业必须以更加优异的服务进入市场,争取市场,旅客列车是铁路运输行业的窗口,现形势下,旅客列车的含义不仅仅是是把旅客运到目的地,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安全,正点,平稳”,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而作为机务部门,是旅客列车运输完成的主要部门,旅客列车的平稳操纵,不仅直接反映机务系统的形象,更影响到铁路上的声誉,所以,提高旅客列车的操纵质量,就显得更加必须和重要。 长期以来,机车乘务员的列车操纵技能,多源于师傅的言传身教,虽然也可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探索,但因为缺乏理论性,规范化,系统化,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机车乘务员操纵水平的提高。 结合本人多年操纵列车的实际经验,加上对牵引计算详细深入的学习,分析,现对旅客列车的平稳操纵做部分技术说明,主要说明平稳操纵及制动调速停车两大内容,顺便简单介绍列车运行时刻,线路平面纵断面的分析利用,希望对大部分机车乘务员的技术水平的提高能有所帮助。 一、平稳操纵 平稳操纵是体现旅客列车操纵技术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说明中,将按照列车运行中的各种工况,从力学和列车运动方程式的角度进行说明。 由《牵引计算规程》(TB/T-1407-98)可知,列车在各种工况下,包括起动,加速,牵引运行,惰力运行,制动,调速,停车,主要受

作用于列车上的与列车运行方向水平的三种力的作用,即:牵引力,运行阻力,制动力,从车辆运动力学上讲,只要车钩间隙不发生变化,无论是伸张还是压缩状态,均不会造成车辆的冲动,但在列车不同的运行工况中,这三种力或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力可能同时或分别作用于列车上,这种力的作用结果就是造成了车钩间隙的变化,所以,车钩间隙的变化就是造成列车冲动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平稳操纵的目的,就是尽量的减少或消除这种间隙的变化。 1、列车起动阶段;列车起动时,受两种力的作用,牵引力和运行阻力,其中,运行阻力主要是机车车辆上轴承轴颈的摩擦力,在坡道上起动时,还受列车本身重力的分力,也就是坡道附加阻力的作用,解决了这两种力的关系,也就解决了列车启动时的冲动 列车缓解后,整个列车的车钩处于自由伸张状态,由于列车长度的原因,或处于不同的线路纵断面上,各车钩的自由状态不一致,列车在起动时,牵引力是由前部车辆依此向后传递,这就造成了各车辆车钩间隙不一致,受力也不一致,于是,冲动就产生了,理想状态是全列车各车钩都处于同样的伸张状态,并且,起动时要给于尽量小的牵引力,以减少车辆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的刚性冲动,但是,由于机车本身的构造决定了其牵引力只能限制在某一个程度,尽管某些机车在手柄一位起动时还增加了微机限功功能,但在实际现场工作中,牵引力与车钩间隙变化的要求还是不匹配,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说明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启动列车的方法,事实说明,这两种方法可有效的减少或消除不同线路上列车启动时的冲动。 (1)上坡道起动:上坡道起动时,列车缓解,机车制动,此时,受坡道附加阻力(与运行方向相反)的作用,全列车的车钩均处于伸

电力机车运用与规章作业参考答案

《电力机车运用与规章》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1.铁路信号的分类有几种? 答:(1)视觉信号。①按使用时间分为昼间信号、夜间信号及昼夜通用信号; ②按使用形式分为固定信号、移动信号、手信号、信号表示器及信号标志; ③按装置分为信号机和信号表示器两类。 (2)听觉信号。听觉信号按使用形式分为号角与口笛、风笛与汽笛和响墩三种类型。 2.联系用的手信号有几种?内容是什么? 答:联系用的手信号有: (1)过标信号:列车整列进入警冲标内方,运转车长与接车人员显示的信号。 (2)互检信号:运转车长与接发车人员、巡道人员,或在双线区段列车交会时,与邻线的运转车长显示的互检信号,以示列车安全运行。(3)道岔开通信号:表示进路道岔准备妥当。 (4)股道号码信号:要道或回示股道开通号码。(5)连结信号:表示连挂作业。 (6)溜放信号:表示溜放作业。(7)停留车位置信号:表示车辆停留地点。 (8)十、五、三车距离信号:表示推进车辆的前端距被连挂车辆的距离。 (9)取消信号:通知将前发信号取消。(10)要求再度显示信号:前发信号不明,要求重新显示。 (11)告知显示错误的信号:告知对方信号显示错误。 3.什么是信号标志?有哪几种类型? 答:信号标志是指表示线路所在地点的情况和状态,指示行车人员依据各标志的要求,及时正确地进行作业的标志。 有警冲标、站界标、预告标、引导员接车地点标、司机鸣笛标、断电标、接触网终点标、准备降下受电弓标、作业标、减速地点标、补机终止推进标、四显示机车信号接通标、四显示机车信号断开标、四显示区段调谐标、四显示区段点式设备标、通知操纵除雪机人员的临时信号标志。 4.在四显示区段使用自动闭塞法行车时,列车进入闭塞分区的行车凭证是什么? 答:使用自动闭塞法行车时,列车进入闭塞分区的行车凭证: 出站或通过信号机的黄色灯光、绿黄色灯光、绿色灯光,客运列车及跟随客运列车后面通过的列车,为出站信号机的绿黄色灯光或绿色灯光。但快速旅客列车由车站通过时为出站信号机的绿色灯光。 5.预告色灯信号机的显示方式及其意义是什么? 答:预告色灯信号机显示下列信号:一个绿色灯光——表示主体信号机在开放状态; 一个黄色灯光——表示主体信号机在关闭状态。 遮断信号机的预告信号机显示一个黄色灯光——表示遮断信号机显示红色灯光;不着灯时,不起信号作用。 作业二 1.什么是单机挂车?对挂车辆数有什么限制? 答:单机是指未挂车辆在区间运行的机车。为充分利用机车动力,加速机车车辆周转和货物送达,准许顺路机车连挂车辆,称为单机挂车。考虑各种因素,对于单机挂车的数量有规定:单机挂车的辆数,线路坡度不超过12‰的区段,以10辆为限;超过12‰的区段,由铁路局规定。

HXD3型机车操纵说明

HXD3型电力机车操纵说明 一、机车起动前的准备 1、将控制电器柜里的控制电路接地自动开关(QA59)、蓄电池输出自动开关(QA61)闭合,检查电器控制柜和操纵台的控制电压表显示应大于98V。再将其他与机车运行相关的自动开关闭合。 注意:正常情况下,低温预热自动开关(QA56)、交流加热自动开关(QA72)、门控开关(QA102)、撒砂加热控制开关(QA73)不允许闭合,低温加热开关(SA71)置于“0”位。(需使用窗加热时,应将交流加热自动开关QA72闭合)。 2、检查开放制动屏柜上的A24总风塞门和干燥器柜下方的辅助风缸塞门U77。 3、将司机钥匙插入操纵台电源扳键开关SA49(或SA50),旋转至启动位置,设定机车的操控端操纵台。此时,操纵台故障显示屏上“微机正常”、“主断分”、“零位”、“欠压”、“辅变流器”、“水泵”、“停车制动”等显示灯亮。TCMS经过初始化,进入牵引/制动画面,显示“原边电压”、“原边电流”、“控制电压”、“机车各轴牵引力”、“主断分/合”等机车状态信息,故障信息画面无故障信息显示。触摸TCMS显示屏按钮,可切换为其他状态画面。例如,主变流器/牵引电动机画面、开关状态画面、通风机状态画面、辅助电源画面、故障记录画面等等,能够调查机车的各个电力设备的详细相

关信息。 4、制动显示屏正常启动自检后,对制动屏进行设定确认。按“F3”键,查看制动屏当前设置应为:“600kpa、操纵端、投入、货车、不补风”。设定确认正确后,大闸置运转位、小闸置制动位。 二、升弓、合主断以及各辅助电动机的启动 1、升弓前,首先需确定总风缸压力在480kpa以上。若不满足,到空气管路柜前查看辅助风缸压力表。若显示的风缸压力值低于480kpa,则按下控制电器柜里的辅助压缩机启动按钮,辅助空气压缩机启动,待辅助风缸的气压上升到735kpa时,辅助空气压缩机自动停止。为防止损坏辅助压缩机,辅助压缩机打风时间不得过长,若超过10分钟需要人为断开辅助设备自动开关(QA51)和机车控制自动开关(QA45),来切断辅助压缩机回路,间隔30分钟再投入使用。 2、当机车需要升弓时,将受电弓手柄开关[SB41(或SB42)]置于“后位”后,位于前进方向后面的受电弓升起。弓网接触后,两端操纵台上的网压表显示网压的同时,在TCMS显示屏上也显示了网压和受电弓升起。 3、将操纵台上的主断路器开关[SB43(或SB44)]置于合位,主断路器接通,此时操纵台上故障显示灯中的“主断分”显示灭灯,变压器有空载声,微机监控器的“主断合”灯亮。

机车高坡地段牵引旅客列车平稳操纵办法

机车高坡地段牵引旅客列车平稳操纵办法 引言:XXX线最大坡道18‰,使用HXD3C型大功率电力机车牵引。宜万线开通初期,旅客列车平稳操纵屡受部、局领导批评。2011年5月初,成立攻关小组,对大功率机车高坡地段平稳操纵进行攻关。经过反复验证,最终确定了大功率机车高坡地段平稳操纵办法。该办法在宜万线推广后,取得了较好效果,受到了路局领导好评。 旅客列车平稳操纵基本原则: 1.尽可能保持全列车钩处于一种状态(伸张或压缩)。 2.避免或减少牵引~制动间的频繁转换。 3.牵引力或制动力的上升与下降必须平滑。 4.列车在变坡点禁止进行空气制动和机车工况转换。 5.站内停车必须稳准停妥。 一、列车起动 1.列车起动方法 ⑴平道起车法 开车前先缓解列车空气制动,保持机车制动缸压力300KPa;将调速手柄置“*”位,牵引力保持14KN;机车制动缸压力缓解至200KPa,停顿2秒再缓慢缓解至零;列车平稳起动。 ⑵坡道(大于1.0‰)起车法 先将调速手柄置“*”位,保持牵引力为14KN;逐步缓解小闸,待机车与第一位车辆之间车钩伸张后再缓解大闸,使列车平稳起动。 2.全列起动后逐步提手柄至所需级位,使牵引力平滑上升,列车均匀加速。 3.通过侧向道岔时,机车保持一定的牵引力,使列车匀速通过道岔,注意不得超过道岔侧向限制速度。 4.全列车通过道岔后,逐步提手柄,保持牵引力逐步上升,迅速使列车达到运行图规定的速度,确保列车正点运行。 二、途中运行 1.途中调速 ⑴空电配合调速法 列车在长大下坡道调速时采用空电配合调速法。 保持机车电制动力,大闸实施初减。车体稳定后,根据速度要求,适量追加减压,列车速度下降至所需速度后,缓解大闸,保持电制动,使车钩始终保持

电力机车过分相的平稳操纵方法

电力机车过分相的平稳操纵 分相绝缘器是解决接触网电分相用的,设在牵引变电所不同馈出线之间和分区亭等处,一般每20公里左右就有一台。分相绝缘器中性区即无电区的长度约为30米。它既承受接触网不同相位上的电压,又起机械连接作用,为防止电力机车受电弓通过中性区时拖带电弧烧损绝缘件和接触网导线,或造成其它供电事故,电力机车通过分相绝缘时,应将调速手柄回零位,断开主断路器,滑行通过分相绝缘后,才可重新合闸恢复正常操纵。由于电力机车通过分相绝缘时须断电滑行,自然要牵涉到牵引力或电阻制动力的解除与恢复,电阻制动与空气制动的转换等项操纵。有时还存在两台甚至三台机车的配合,线路纵断面的变化等特殊情况。如果司机操纵不当,很容易使列车产生剧烈冲动,甚至发生断钩分离事故。因此,分析电力机车通过分相绝缘时产生冲动的原因,研究平稳过分相的操纵方法,对提高司机操纵水平,防止或减少有害冲动,进而杜绝电力机车在分相绝缘附近发生的列车分离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力机车过分相冲动的原因 1、退级过快,甚至手柄直接回零位。此时机车牵引力顿失或衰减过快,必然打破列车原有平衡状态,后部车辆前冲,产生前阻后拥冲击。 2、退级地点不当。分相绝缘附近有时存在线路纵断面的变化,如由平道转上坡道或坡度变化较大,列车位能增幅过大时,在机车及前部车辆刚

进入上坡道时退级,解除牵引力。此时,由于列车后部大部分车辆处在平道或小坡道上,其惯性远大于前部机车车辆!必然会出现前阻 3、进级不当。当分相绝缘前后为连续大上坡道时,过分相后需立即进级抢速,列车由惰行状态转入牵引状态"车钩及缓冲装置由自然状态变为拉伸状态。如果进级过快过猛,会产生剧烈的拉伸冲击,严重时能拉断车钩。实际行车中曾多次出现这样的事故。 4、电阻制动时退级不当。一是退级过快,电阻制动力衰减过快造成机车前冲。二是空电联合制动时,随着列车速度的不断降低,集中在机车上的电阻制动力本来随之降低,此时不动手柄都会产生机车前冲振动,如再退手柄,甚至为过分相快速退级,必然会使冲动加剧。电阻制动进级不当的表现,处在连续大下坡道上的列车,过分相后需继续使用电阻制动时,速度手柄给得过快过猛,会产生前阻后拥冲击。 5、空电联合配合不当。下坡道过分相如果能使用电阻制动,过分相后能接着使用不致超速,当然好。但是,个别司机对线路纵断面和列车运行情况不清楚,不早点使用电阻制动,到分相跟前一看不行再使用空气制动,列车管没排完风又匆忙退手柄,操作慌乱无序。这样既违反了操作规程,使列车产生了剧烈的前冲振动,又影响了运行时分,如果处在变坡点上极易发生分离断钩事故。 一、上坡道过分相操纵: 1、分相前的退级操纵。上坡道过分相绝缘前应提前抢速,使列车尽可能保持较高速度。遇有停车信号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过分相后停车。如分相前停车,要考虑强迫加速距离,防止将机车停在分相内。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