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市标准化研究院市标准化研究院 :顺泉 : 仁海职务:院长职务:书记

出生:1951.12 出生:1961.10

编号:001 编号:002

市标准化研究院市标准化研究

:黄青 : 汪福春

职务: 副院长职务: 调研员

出生:1948.09 出生:1968.11

编号:003 编号:004

市标准化研究院市标准化研究院

: 敏 :廖晓芳

出生:1956.11 出生:1954.01

职务: 副调研员职务:主任

编号:005 编号:006

:梁华 :宋秀英

出生:1969.10 出生:1963.08 职务:科员职务: 科员

编号:007 编号:008

市标准化研究院市标准化研究院

: 波 : 欧阳平平

出生:1967.02 出生:1963.02

职务:科员职务:副主任

编号:009 编号:010

市标准化研究院市标准化研究院

: 甘学斌 :夏宇宏

出生:1965.08 出生:1970.11 职务:主任职务: 高级工程师编号:011 编号:012

: 叶青 : 华

出生:1971.03 出生:1961.11 职务:工程师职务:工程师

编号:013 编号:014

市标准化研究院市标准化研究院

: 建平 :维

出生:1952.09 出生:1979.12 职务:主任职务:科员

编号:015 编号:016

市标准化研究院市标准化研究院

:黄伟 : 谈立

出生:1969.12 出生:1971.04 职务:主任职务: 副主任编号:017 编号:018

: 涛 : 余瑾昌

出生:1968.06 出生:1971.04 职务: 副主任职务: 工程师

编号:019 编号:020

市标准化研究院市标准化研究院

:田野 :方卫星

出生:1977.05 出生:1972.12 职务: 工程师职务:主任

编号:021 编号:022

市标准化研究院市标准化研究院

:蓓蓓 :曾静萍

出生:1972.03 出生:1956.12 职务:工程师职务:工程师

编号:023 编号:024

:周彩霞 :颖涓

出生:1955.09 出生:1970.10 职务: 工程师职务:工程师

编号:025 编号:026

市标准化研究院市标准化研究院

:周亚卉 : 鴎

出生:1974.09 出生:1975.10 职务:助理工程师职务:助理工程师编号:027 编号:028

市标准化研究院市标准化研究院

: 郭斌 : 波

出生:1972.11 出生:1971.04

职务: 助理工程师职务:主任

编号:029 编号:030

市标准化研究院市标准化研究院

: 伟 : 贺娴

出生:1963.09 出生:1963.08

职务: 副主任职务:工程师

编号:031 编号:032

市标准化研究院市标准化研究院

:周义东 :戈夫

出生:1962.12 出生:1953.09 职务:工程师职务: 助理工程师编号:033 编号:034

市标准化研究院市标准化研究院

:朱亚琴 :谭少云

出生:1965.09 出生:1954.04 职务: 助理工程师职务: 助理工程师编号:035 编号:036

市标准化研究院市标准化研究院

: 吴慧英 : 黄勇

出生:1968.03 出生:1973.05 职务: 副主任职务: 高级工程师编号:037 编号:038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课件.doc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管理办法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管理办法 2013年10月31日经中国标准化协会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市场需求,推动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加强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协标准)的规范化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标协标准为自愿性标准。 第三条标协标准制修订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二)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三)优先支持符合经济发展方向,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满足市场需求的项目; (四)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五)协调融合、有序优化、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六)公开、公正、公平。 第四条标协标准编号由代号、发布顺序号和发布年号构成。标协标准的代号由中国标准化协会英文名称缩写CAS三个大写英文字母构成。 第五条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标协标准采用双编号。 CAS ×××—××××/ISO×××××:×××× 第六条标协标准以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编写并出版。发生异议时,以中文文本为准。 第七条从事标协标准制修订工作的人员应当在本专业生产、经营、科研、教学和检验等方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第二章标协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 第八条标协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按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如未通过或者未进行前一项程序,则不得进行下一程序。 第一节立项 第九条标协标准的制修订项目由标准需求者(任何组织和个人)提出立项申请,填写标协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申请书(见附件一)。 第十条立项申请须附相应论证资料,其内容一般包括: (一)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与该项标准有关的国内外状况; (二)标准主要技术要素及参数说明; (三)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的相关检测(测试)报告。 第十一条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管理部门组织对该项目进行论证。 如项目未通过论证,则通知该项目提出者不予立项。 第十二条项目通过论证后,由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管理部门报中国标准化协会办公会议审议批准。批准后,发文正式立项。如需对项目补充论证,则应当在补充论证后重新申报审议。 如项目未被批准,则通知该项目提出者不予立项。 第二节起草 第十三条标协标准一经正式立项,应当确定主要起草人员,组成起草工作组进行起草准备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国内外状况分析,必要的实验验证等。 第十四条标协标准的编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编写规则,同时编写“编制说明”(见附件二)。 第十五条标协标准起草工作组完成标协标准草案后,应当向使用本标准的生产者、消费者、管理者、研究者等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形式为信函征求意见或者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材料应当包括标协标准草案和编制说明及有关附件。 第十六条被征求意见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截止日期前回复意见,逾期不回复,按无异议处理。对比较重大的意见,应当说明论据或者提出技术经济论证。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为30日。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T

国家标准GB/T 13017修订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国家标准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修订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纳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修订项目计划,编号为:53032Z-1101,项目代号20030435-T-424。 2.背景 《指南》于1991年发布后,曾于1995年第1次修订为V.2版,现为第2 次修订的V.3版。从V.2到目前即将发布的V.3的逾十年间,科学技术和标准都已呈现出巨大的发展与进步,使《指南》V.2版内容对照当前高新技术已显出很大的差距。首先,企业在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而又不能制定可预测的长期规划时,自身必须具有一种自然和动态的演进和适应能力,而不是偶然强加于企业的被动举动,这需要企业制订相应措施来应对。其次,我国目前在国民经济产值上虽然蒸蒸日上,但生产中的能耗、资源消耗、安全事故、劳动生产率、管理水平及在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上都居世界相当落后的地位,这对科学的管理体系提出了要求。再次,我国日益认识到标准的重要作用,起动了国家标准战略的研究,而企业的标准化是标准化战略的基础和落脚点。 3.主要工作过程 承接本标准的修订任务后,我院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的标准修订课题组,并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和宝钢集团做了调研工作,在鲍仲平同志的直接指

导和亲自带领下,收集了大量标准和文献,做了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经过课题组的努力,2006年初基本完成了本标准的草案稿,3月向本院的院领导及各研究所做了汇报,相继走访了多家企事业单位,深入听取了各方意见;并对草案做了多次修改,于2006年6月完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内容简介 1.本标准的定位 a)为编制先进、科学的企业标准体系提供指导 《指南》第三版采纳并融合了国际上最新管理理念和高技术水平的标准。 b)面向所有企业的中性标准 定位在实施系统集成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同时也适用于不实施这些集成 的传统企业。既适合于制造业企业,也适用于服务业等其他企业,也可 以为政府电子政务项目建立标准体系提供指导。 2.技术创新 a)以企业建模标准体系(企业工程和集成标准体系)为指导ISO发布了企业建模的系列标准,包括“通用企业参考体系结构与方法 论”GERAM,其范围包括企业工程/企业集成所需的所有知识。要求把 改变过程中利用的多种学科的方法统一起来,例如工业工程、管理科学、 通信和信息技术等方法。GERAM框架的目的是要把基于产品模型和基 于业务过程设计的两种不同的企业工程方法统一起来。 b)以企业管理体系为指导 ISO已发展和制定出“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等成套的标准体系,此外还有“风险管理”、

广东省地方标准资料

DB44/T XXXXX—XXXX ICS 03.080.30 A 12 DB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 44/T XXXXX—XXXX 物业服务指南会务服务 Guideline for property service: conference service (征求意见稿)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1

目次 前言I 引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原则 1 5 资源管理 2 6 制度建设 3 7 会务服务提供 3 8 服务质量的评价与改进 5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会务服务人员仪表、仪态要求 6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会务服务需求确认9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会场布置相关要求11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大型会议主席台座次的安排13 附录 E (资料性附录)座谈会座位安排15 附录 F (资料性附录)设备调试17 附录G (资料性附录)茶具准备、续茶规范 18 附录H (资料性附录)突发事件处理程序20 附录I (资料性附录)用品管理规范要求21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起草。本标准由深圳市中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中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DB44/T XXXXX—XXXX 引言 近年来,伴随物业管理专业化及物业服务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由物业管理延伸带来的相关服务如会议服务外包等也逐渐发展壮大。政府、金融机构、综合性院校和企业等单位都希望通过采购的方式获得社会资源的支持,获得高水准、专业化的会务服务。在这一形势下,物业管理企业通过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深入挖掘会务服务需求,规范会务接待行为,统一会务服务标准,可提高会务服务水平,为参会者创造良好的会议环境,为主办方赢得良好的口碑,为物业服务组织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本标准以提高物业服务组织的会务服务质量、规范会务服务行为、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提出了物业服务组织利用相关软硬件资源向主办方提供会务服务时的通用性指南。 物业服务指南会务服务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物业服务组织,在物业服务范围内利用物业本身所提供的软硬件资源,为物业使用人提供会务服务,包括会务服务的基本原则、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服务提供、服务质量的评价与改进等。本标准适用于物业服务组织向业主和物业使用人提供的会务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647.9—2006 社区服务指南第9部分:物业服务 3术语和定义 GB/T 20647.9中所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物业使用人Property Users 物业使用人指不具有物业的所有权,但是对物业享有使用权,并且按照合同、法律规定能够行使业主的部分权利的人。 3.2 会务服务Conference Service 物业服务组织在物业服务范围内利用物业本身硬件资源为业主和物业使用人提供保证会议顺利有序开展的配套服务。 3.3 会务服务人员Conference Service Staff 物业服务组织在提供会务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员,包括专职于会务服务的人员以及根据会务服务需求临时调配的人员。 3.4 会务服务需求Conference Service Demands 主办方要求物业服务组织根据会议属性提供相应的会务服务内容的行为。 3.5 会中服务Instant-on Service in Conference 会务服务人员与参会人员发生直接接触的过程中,以自身的言行举止为载体向参会人员传递的能够感官感知的会务服务的提供。 4基本原则 4.1专业化 物业服务组织应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所提供的管理和服务应充分体现专业化素养。 5资源管理 5.1概述 3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家用炒菜机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 《家用炒菜机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团体标准《家用炒菜机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由中国标准化协会于2018年8月份批准立项,计划编号:中国标协〔2018〕197号。本团体标准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提出,主要起草单位有杭州九阳生活电器有限公司、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等。 2、编制背景和目标 随着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应用,发展智能家电产品已经成为了家电行业的共识,智能家电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2017年至今,智能炒菜机行业蓬勃发展,不仅解放了消费者的双手,同时给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健康、便捷的新烹饪方式,提供了新的烹饪解决方案。智能炒菜机可以实现器具自检、智能烹饪、食谱管理、烹饪助理等等多种智能功能,不仅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同时也为生产者、制造者提供便利的后期维护服务。智能炒菜机给消费者在安全、可靠、美味和易用这四个方面提供了更优的体验值。 然而,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产品的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智能程度差异巨大。为了规范行业的发展和引导技术的进步,鉴别炒菜机的智能化发展水平,量化考核指标以及测试评价方法,指导消费者选购智能炒菜机产品,亟需推出炒菜机的智能化评价标准,以便客观、科学地评价炒菜机的智能化水平。 3、主要工作过程 2018年4月开始,标准编制相关人员开始进行相关资料收集与背景调研,对各类智能炒菜机的发展及市场情况进行了相关的调研,并对相关标准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确定了其智能评价的初步技术要求。 2018年5月,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杭州九阳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成立本团体标准工作组,开展标准的相关制定工作。 2018年5月至7月,九阳股份有限公司对炒菜机产品通过市场调研、用户回访、互联网手机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对用户需求和目前主流产品的智能功能有了充分的了解,为具体测试的方法、依据提供了大数据的支撑;中家院

消费品分类-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消费品分类》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国家标准起草组 2015年11月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4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组织起草国家标准《消费品分类》,项目编号为20141128-T-469,计划2015年完成报批。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全国消费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8)归口。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组织编写,湖北省标准化研究院、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单位参加编写。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1、对消费品进行科学分类是监管消费品安全的重要依据 2014年6月,质检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多项“以发现问题为导向,以强化处置为核心,以保障安全为底线”的新举措。作为全国质检系统聚焦的“三大安全”之首,消费品安全既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考验着质检工作的改革创新能力。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消费品安全监管工作要以保障消费安全,净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为出发点,突出民生导向、底线思维、风险管理、多元共治4项原则。 基于全社会对消费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消费品进行深入研究任重道远。消费品的内涵和分类是国家消费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然而,我国目前尚未有针对消费品内涵的权威界定,并缺乏对消费品分类的相关依据,使诸如标准制修订、国家监督抽查、专项抽查、风险监测等相关监管工作常常陷入无序和不科学的境地。因此,对消费品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对消费品范围进行科学分类可为监管消费品工作提供依据。 2、以标准或法规形式界定消费品分类界定是世界其他国家监管消费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纵观国际社会,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均有相应的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监管消费品安全,且均出台了《消费品安全法》,在该法中,对消费品的内涵和分类均做出了相关界定,使消费品安全监管具备了法律依据。在我国,尚未有相关法律或标准对上述内容进行规范,而由于各国的国情各异,上述国家的相关材料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国情,因此,需要依据我国政府职能的设置、行业发展状况等因素,制定与我国政治、经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消费品内涵和分类规范。标准化作为一种规范相关技术文件的重要手段,是使全社会认同和固化消费品内涵和分类的关键途径。 三、标准编制过程说明

《服务质量评价通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服务质量评价通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服务质量评价通则》国家标准由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由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301所、中质协等单位负责起草,任务来源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4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任务编号:20141415-T-469)。 二、名称变更 本标准批准立项名称原为“服务企业质量分级通则”,在后期组织的多次专家研讨会中,多位专家提出了该标准应重点解决服务质量评价的问题,而“服务质量分级通则”在不同领域差异较大,难以统一进行分级,故建议本标准更名为“服务质量评价通则”,标准起草组采纳了专家的意见。 三、编制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服务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涌现出大批新兴的服务行业,而且它们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我国的服务业发展,无论是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服务意识差,服务质量低,管理落后。因此,改进服务质量、完善服务管理、提高服务业竞争力将成为我国服务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些方面,提高服务质量又是重中之重。虽然有关制造业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日臻成熟,然而由于服务质量的特殊性质,其相对应的理论方法研究则显得相对滞后,对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更是不能

满足实践中的要求。 在我国,近年来虽然人们对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已经有所认识,但是由于相对落后的服务业发展现状,人们对于如何进行服务质量评价及如何对评价结果进行管理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实践中也没有或者很少去做这方面的工作。因此对于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就有一定的必要性了。服务质量是服务或服务业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特性是用以区分不同类别的产品或服务的概念,如旅游有陶冶人的性情给人愉悦的特性,旅馆有给人提供休息、睡觉的特性。特征则是用以区分同类服务中不同规格、档次、品味的概念。服务质量最表层的内涵应包括服务的安全性、适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等一般要求。 鉴于服务交易过程的顾客参与性和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服务质量必须经顾客认可,并被顾客所识别。服务质量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 ——服务质量是顾客感知的对象; ——服务质量既要有客观方法加以制定和衡量,更多地要按顾客主观的认识加以衡量和检验; ——服务质量发生在服务生产和交易过程之中; ——服务质量是在服务企业与顾客交易的真实瞬间实现的; ——服务质量的提高需要内部形成有效管理和支持系统。 四、标准起草过程 (1)2015年12月;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服务质量

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试行)

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 (试行)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二〇一〇年九月

前 言 为规范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加强进场人员、材料、设备及临建工程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我厅组织有关项目管理单位,依托在建高速公路项目,按照我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已印发了《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规定》规定(临建设施、人员管理、材料管理分册)(粤交基〔2010〕435号)。按照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实际,结合部分在建项目的精细化施工管理经验,形成《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试行)》(路基、路面、隧道、桥涵、机电、交安、附属区房建等施工技术管理标准化)。 本指南是在现行路基、路面、隧道、桥涵、机电、交安、附属区房建等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标准、规范基础上,总结我省几年来高速公路建设实践经验编制而成。本管理规定着重从施工工序、程序、技术交底、工艺、质量控制的角度对现行标准、规范做进一步补充完善,进一步规范化了施工技术管理,能更有效的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全面提高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在此,对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表示感谢。 省交通运输厅 2010年9月

目录 1. 总 则 (1) 1.1目的和范围 (1) 1.2编制原则 (1) 2.1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及动态管理制度 (2) 2.2 关键工序的管理 (2) 2.3首件工程验收制度 (4) 2.4重要隐蔽工程管理 (4) 2.5 常见管理盲点及其工作要求 (5) 2.6 材料管理 (8) 3. 路基工程 (10) 3.1 软基处理 (10) 3.2 路堤填筑 (13) 3.3 路堑开挖 (16) 3.4 支挡防护工程 (18) 4. 路面工程 (21) 4.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 (21) 4.2 透层、下封层、防水粘结层 (21) 4.3 沥青混凝土面层 (22) 4.4水泥混凝土面层 (25) 5. 桥梁工程 (28) 5.1 一般规定 (28) 5.2 桥梁基础 (36) 5.3 桥梁墩台 (40) 5.4 梁板预制及运输安装 (42) 5.5 现浇箱梁施工 (44) 5.6 挂篮悬浇施工 (45) 5.7 桥面系 (47) 5.8 涵洞 (50) 6. 隧道工程 (51) 6.1 洞口、明洞与浅埋段工程 (51) 6.2 洞身开挖 (52) 6.3 初期支护 (54) 6.4 二次衬砌 (55) 6.5仰拱和底板 (57) 6.6 监控量测 (57) 6.7超前地质预报 (57) 6.8 防水和排水 (58) 6.9 照明、临时排水、通风、防尘、防有害气体 (58) 7. 交通安全设施 (59) 7.1管理措施 (59) 7.2主要材料的质量控制 (59) 7.3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要求 (60)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CECS27:×××× 工业炉水泥耐火浇注料冬期施工技术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CEMENT REIONFRACTORY MATERIALS GROOLING IN WINTER FOR INDUSTRIAL FURNACE CONSTRUCT (征求意见稿) 2015-××-××发布2015-××-××实施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

前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4年第一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4﹞028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基本规定;3.材料;4.施工准备;5.施工;6.养护与脱模;7.质量验收。 因CECS27:90《工业炉水泥耐火浇注料冬期施工技术规程》在1990年开始实施,至今第一次修订,按《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要求,重新划分章节,对原条款及内容重新修订,在此不作表述。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负责管理,工业炉砌筑专业委员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工业炉砌筑专业委员会(地址: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1256号,邮编:430081)。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陶树森、王瑞峰、支吉涛、董慧荣、刘树仁、高明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

目次 1 总则 (1) 2 基本规定 (1) 3 材料 (1) 4 施工准备 (2) 5 施工 (2) 5.1浇注料预热 (2) 5.2浇注料搅拌 (3) 5.3浇注料运输 (4) 5.4浇注料模板 (4) 5.5浇注料浇注 (4) 6 养护与脱模 (4) 6.1养护 (4) 6.2脱模与维护 (6) 7 质量验收 (6) 7.1主控项目 (6) 7.2一般项目 (6) 引用标准名录 (8) 附:条文说明 (9)

广东省临建设施标准化指南

目录 临建设施标准化 1监理驻建标准化 1.1驻地选址 (3) 1.2驻地建设 (3) 1.3办公室、生活区、试验室要求 (4) 1.4污水及垃圾处理 (5) 2项目经理部驻地标准化 2.1总体要求 (6) 2.2选址原则 (6) 2.3选址要求 (6) 2.4项目经理部建设要求 (7) 2.5建设指标要求 (10) 2.6各功能的配置要求 (11) 2.7消防要求 (17) 2.8环保要求 (18) 2.9宣传和文明施工 (19) 3混凝土搅拌站标准化 3.1场地选址 (20) 3.2场地布置 (20) 3.3场地建设 (21) 3.4搅拌机及部件 (22) 3.5材料存放 (23) 3.6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25) 3.7文明施工 (25) 4预制场标准化 4.1场地选址 (26) 4.2场地布置 (26) 4.3场地建设 (28) 4.4台座布设 (29) 4.5材料存放 (29) 4.6存梁管理 (30) 5小型构件预制场标准化 5.1布置原则 (31) 5.2建设标准 (31) 5.3场地布置 (31) 5.4设备配置 (32) 5.5模具要求 (32) 6钢筋加工场标准化 6.1场地选址及布置 (33) 6.2场地建设 (33) 6.3加工设备及加工生产 (35) 6.4钢筋的存放 (36)

7隧道临建标准化 7.1场地布置与建设 (37) 7.2门禁系统 (39) 7.3隧道施工供风、供水、供电 (40) 7.4隧道弃渣场 (42) 7.5隧道洞口外排水及污水处理 (43) 7.6隧道逃生救援通道 (43) 8施工便道标准化 8.1布置原则 (45) 8.2建设标准 (45) 8.3标志 (47) 8.4养护 (47) 临建设施标准化 1 监理驻地标准化 1.1 驻地选址 1.1.1 在所管辖各施工标段的中间地段附近设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在每个施工标段项目部附近独立设置监理小组办公室,应考虑交通、生活便利等条件。 1.1.2 生活用房设在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监理小组办公室附近。 1.1.3 中心试验室设在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附近,周围无高频、高压电源,无工业震源及其它污染源。 1.1.4 办公生活区宜采用封闭式管理,应由固定的出入口。 1.2 驻地建设 1.2.1 监理驻地办公、生活、试验用房建筑面积和场地占地面积须满足办公和生活需要,可租用或自建;租用沿线民房的,必须坚固、安全、实用,并满足工作需求。 1.2.2 驻地自建的,其办公区、生活区、试验室及车辆、机具停放区等必须分区设置,功能设置科学合理,庭院适当绿化,环境优美整洁,区内场地及主要道路应作硬化处理、整平,无坑洼和凹凸不平,雨季不积水;自建房屋最低标准为活动板房,必须采用阻燃材料,并禁止搭建在高压架空线下,板房间距城市不小于5.0m,农村不小于7.0m。

国家电子商务标准体系框架简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电子商务标准体系框架综述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2007-09 北京

主要内容 一、背景和编制思路 二、对国外EC标准化态势的认识 三、对我国EC标准化状况的诊断 四、对我国EC标准化需求的分析 五、对国家电子商务标准体系的定位 六、对策和措施

1、编制背景 国办[2005]2号文的要求:建立并完善国家电子商务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化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抓紧完善电子 商务的国家标准体系;鼓励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和科研 机构研究制定电子商务关键技术标准和规范,参与国际标准 的制订和修正,积极推进电子商务标准化进程。 国家标准委的要求:围绕国办[2005]2号文的要求,尽快提出《国家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并会同国信办、发改委、科技 部、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等,力争在3~5年的时间里,完成 以发展我国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标准。

2、编制思路 摸清国际态势 把握我国现状、问题和产生问题的根源 分析我国发展对标准化的需求 提出标准体系框架,编制明细表 指出未来标准化工作重点

1. 国际主要EC标准化组织 ISO/TC154商业和行政中的业务过程、数据元和文档格式 UN/CEFACT联合国贸易便利与电子业务中心 OASIS国际结构化数据标准组织 RosettaNet ISO/IEC/JTC1/SC32数据管理与交换 W3C/IETF 电子业务谅解备忘录ISO、IEC、ITU、UN/CEFACT、OASIS

2、标准化思路 参考模型(ISO/IEC 14662) 业务交易 业务交易的信息技术方面 功能服务视图业务操作视图开放式edi 参考模型视作业务标准支撑技术标准 符合被…涵盖 业务交易的业务方面 符合被…涵盖 相互关联

广东省地方标准

广东省地方标准 《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二〇一八年一月

目录 一、任务来源 (1) 二、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1) 三、遵循原则和编制依据 (2) 1.遵循原则 (2) 2.编制依据 (2) 四、标准编制过程 (3) 1.计划与安排 (3) 2.编制过程 (3) 五、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的说明 (3)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12) 七、贯彻地方标准的实施意见 (12) 八、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12) 九、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12)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2017年广东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第一批)的立项项目。标准的主要负责起草单位为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和广州飞禧特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起草单位结合我省当前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为主要框架,同时参考国内外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相关内容,咨询行业技术专家并经过编制工作小组研讨,形成广东省地方标准《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二、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广东省餐厨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处臵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系统,相关配套的政策尚未出台,通常各餐厅、饮食单位产生的餐厨垃圾,部分倾倒到垃圾桶与生活垃圾一起收集,另外很大一部分则是流向饲养牲畜。此外,市面上出现不法分子收购餐厨垃圾后加工成“潲水油”,出售给油脂厂,甚至由出售给饮食单位的现象,其危害很大。 本标准的制定将有力推进广东省的餐厨垃圾处理工作。2014年,我省政府发布了《加快我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形成覆盖餐厨废弃物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的管理制度与技术路线,加快推进广州、深圳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具备条件的城市(县)开展试点工作。因此,为配合省政府餐厨垃圾处理工作的要求,为了保证垃圾分类的效果,形成明确规范的管理组织文件,将对促进餐厨垃圾的处理效率与处理效果起到关键作用。 标准,作为工作的衡量准则、规则、特性要求,对最佳秩序的获得和最佳社会效益的促进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黑水

中国标准化协会会员管理办法

中国标准化协会会员管理办法 1 总则 1.1 为加强中国标准化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标协)会员管理,更好地为会员提供服务,根据《中国标准化协会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1.2 申请加入中国标协的单位或个人,应拥护本协会章程,有加入本协会的意愿。 1.3 中国标协会员享有《中国标准化协会章程》和本办法规定的权利,履行《中国标准化协会章程》和本办法规定的义务,享受《中国标准化协会章程》和本办法规定的服务。 1.4 中国标协每年将开展优秀标准化成果、优秀会员、先进标准化工作者或标准化工作志愿者、标准化管理先进单位等评选和表彰活动。评选和表彰颁奖大会在每年10月14日的“世界标准日”进行。 2 会员分类 2.1 按照《中国标准化协会章程》第七条规定:本协会会员分个人会员(含资深会员、荣誉会员)、团体会员及理事会员。 2.1.1 个人会员: 个人会员应是热爱或从事标准化工作、承认中国标协章程、自觉履行会员义务的中国公民。 中国标协个人会员分为普通会员,资深会员和荣誉会员: 1)普通会员是指热爱或从事标准化工作的标准化工作者。 2)资深会员是指在标准化领域有一定影响,在协会专业刊物上发表过10篇以上论文或参加过中国标协组织出版的标准化专着,加入中国标协五年以上的个人会员。 3)荣誉会员是指在标准化领域有突出贡献,长期帮助中国标协开展工作的个人会员。荣誉会员为中国标协的终身会员。 2.1.2 团体会员: 团体会员应是依法成立的热爱或支持标准化工作,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承认中国标协章程,自觉履行会员义务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业。 2.1.3 理事会员: 理事会员应是依法成立的支持标准化工作,关心标准化事业的发展,积极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标准化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承认中国标协章程,自觉履行会员义务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业。

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规定

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规定 (试行) (临建设施、人员管理、材料管理标准化分册)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2010年4月

前言 为规范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加强进场人员、材料、设备及临建工程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我厅组织有关项目管理单位,依托博深高速公路、广乐高速公路两个项目,按照我厅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制订本规定。本规定第一分册包括临建设施、人员管理、材料管理三部分的标准化要求和规定,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的施工管理标准化要求和规定也将及时印发。 本规定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了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编写过程中广东博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博深分公司组织长安大学、育才—布朗交通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博深第一总监办、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博深第二总监办、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博深第四合同段项目部、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博深第五合同段项目部、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博深第一合同段项目部、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博深第九合同段项目部、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博深第六合同段项目部等单位,广东广乐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组织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乐T4标项目部、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广乐T22标项目部和监理单位等共同完成,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二〇一〇年四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部分总则 (1) 第二部分临建设施标准化 (2) 1 监理驻地标准化 (2) 1.1 场地选址 (2) 1.2 场地建设 (2) 1.3 办公室、生活用房、试验室 (2) 1.4 污水及垃圾处理 (4) 2 项目经理部驻地标准化 (5) 2.1 场地选址 (5) 2.2 场地建设 (5) 2.3 办公室、生活用房 (6) 2.4试验室设置 (7) 2.5 污水及垃圾处理 (8) 3 混凝土搅拌站标准化 (9) 3.1 场地选址 (9) 3.2 场地布置 (9) 3.3 场地建设 (9) 3.4 搅拌机及部件 (10) 3.5 材料存放 (10) 3.6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11) 3.7 文明施工 (11) 4 预制场标准化 (12) 4.1 场地选址 (12) 4.2 场地布置 (12) 4.3 场地建设 (13) 4.4 台座布设 (13) 4.5 材料存放 (14) 4.6 存梁管理 (14) 5. 小型构件预制场标准化 (15) 5.1布置原则 (15) 5.2 建设标准 (15) 5.3 场地布置 (15) 5.4 设备配置 (16) 5.5 模具要求 (16) 6 隧道临建标准化 (17) 6.1场地布置 (17) 6.2门禁系统 (17) 6.3隧道施工供风、供水、供电 (18) 6.4隧道弃渣场、自办料场、危险品库管理 (20) 6.5隧道洞口外排水及污水处理 (21) 6.6 隧道逃生救援通道 (21)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电热采暖炉的安全要求》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 《电热采暖炉的安全要求》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近年来,由于燃煤污染对雾霾天气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减少冬季燃煤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我国北方许多城市开始推广"煤改电",一系列政策补贴也相应出炉,因而电热采暖炉行业开始兴起。此类产品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把水加热,再通过散热装置,将热水与空气形成热交换后增加环境温度的种热力产品。这类产品不属于电热锅炉,依据国务院修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锅炉的定义: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因此对于容积小于30L的承压锅炉以及常压的热水锅炉,都不需要办理锅炉使用证。此类电热采暖器不是传统的家用电器产品,它的结构近似快热式电热水器,但是实际使用状态,却非淋浴,而是供给室内取暖,所以快热式电热水器标准和室内加热器标准针对此类产品,都与明显不适用的地方和不足,故此,针对此类产品制定本标准,对电热采暖炉的安全性做出要求。 中国标准化协会于2018年6月份批准该项目立项,并将《电热采暖炉的安全要求》团体标准制定列入2018年计划,计划编号:[2018]141号。 2、工作过程 自2017年12月份起,标准起草组成员通过进行广泛地市场调研,掌握了目前国内煤改电项目普遍采用的电热采暖炉研发、生产和使用状况,归纳出电热采暖炉产品认证检验以及现行相关产品检验标准中尚未解决的关键性的问题。 标准起草组通过与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认真分析研讨,基于GB4706.1等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原

社区基础设施配置要求-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XXXX 社区基础设施配置要求 Requirements for community infrastructure configuration (征求意见稿) \ \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原则 (2) 4.1 可持续性 (2) 4.2 适应性 (2) 4.3 以人为本 (2) 4.4 绿色环保 (2) 5 社区基础设施类别与项目 (2) 5.1 市政公用设施项目 (3) 5.2 文化体育设施项目 (3) 5.3 医疗卫生设施项目 (3) 5.4 商业服务设施项目 (3) 5.5 教育配套设施项目 (3) 5.6 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项目 (4) 6 设施配置要求 (4) 6.1 社区类型 (4) 6.2 市政公用设施配置要求 (4) 6.3 文化体育设施配置要求 (5) 6.4 医疗卫生设施配置要求 (5) 6.5 商业服务设施配置要求 (6) 6.6 教育配套设施配置要求 (6) 6.7 社区服务与管理设施配置要求 (7) 参考文献 (8)

广东开放大学标准化工程本科(专升本)专业介绍

广东开放大学标准化工程本科(专升本)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管理学科基本理论与方法、标准化专业知识与方法,能够从事企事业单位有关标准化工程项目设计、组织、实施和全过程管理,具有参与国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并具有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重大标准化项目开发研究潜能的应用型、复合型标准化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1. 具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以上学历者,可报读本科专业学历学习 2. 具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学历者及在校专科学生,可报读单科课程学习,所修课程学分和成绩长期有效,待毕业后可申请专业学历注册,继续学习,修完剩余课程。 三、就业岗位 各类企事业单位标准化工作部门、各级标准化管理与监督机构、各类与标准化管理相关的咨询服务、项目研发、系统建设等单位和部门的标准化工作岗位、生产技术管理岗位、质量管理岗位。 四、主要课程 标准化理论和方法、标准化法律法规、标准的研制与编制、企业标准化、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质量认证认可 五、专业特色 1. 广东唯一:是广东省唯一开设本专业的学校。 2. 协同育人,资源共享。 探索政府+学校的培养模式,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协调资源,支持学校与行业、企业、专业机构、高校深度合作,搭建标准化协同育人平台,探索并构建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协同培养标准化人才 3. 建立了高水平的专业教学科研团队 由标准化研究、实践和教学领域的权威专家15人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专

业建设,其中行业领军人物5人,正高级职称占66.7%。建立了专兼结合、27人组成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其中专职教师14人,高级职称23人,具有行业工作背景18人。 序号授课人个人简介 1李江广东开放大学副校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员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副会长广东现代远程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成人教育培训服务三项国家标准咨询专家组成员国家成人教育培训服务三项国家标准宣讲师广东省成人教育培训服务三项国家标准实施专家组成员 2罗怀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我国电工系统资深标准化专家。连续三届担任全国电器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7)秘书长 3黄永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际ISO/TC282和ISO/TC142/WG2原秘书长,国家TC299和TC275/SC2原秘书长。2011年中国标准化杰出人物 4王建根博士后、教授,广东开放大学终身教育服务指导中心主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广东省成人教育培训服务三项国家标准宣讲师 5刘杰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13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6金晓石标准化高级工程师、广东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37)委员、广东省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80)委员、成人教育培训服务三项国家标准宣讲师 7郭盛洪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计量师、广东省计量考评员、广东省成人教育培训服务三项国家标准宣讲师 8刘俊跃博士,教授,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管理工程系副主任 9陈小波高级工程师,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广东省成人教育培训服务三项国家标准宣讲师 4. 学历非学历沟通:凡已取得相应非学历证书且符合专业规则者,可以申请免修免考相关课程或学分。 5. 承认已有学习成果:凡具有相关专业工作的学习成果且符合专业规则者,可以申请免修免考相关课程或学分。 6. 就业前景良好:广东省标准化人才缺口40万,就业前景良好。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智能锁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 《智能锁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向中国标准化协会提出了标准立项。中国标准化协会于2018年05月29日批准该项目立项,将《智能锁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制定列入2018年计划,计划编号:中国标协[2018]118号。 2、背景介绍 借助着智能家居的火爆发展,门锁作为安防的第一道屏障,其智能化趋向已势不可挡,各大企业纷繁进入智能锁市场,以至各类智能家用锁具层出不穷。但在智能功能不断引入的同时,附带的安全风险也越来越不容小觑。如何在保障必要的安全需求的同时,更加客观、科学地评价智能锁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6年中国智能锁零售市场正式爆发,进而带动中国智能锁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预计到2020年,中国智能门锁销量将突破3200万套。随着智能锁市场飞速发展,激烈的竞争让各个智能锁企业翘首期盼一套可以量化评价产品智能性的标准;随着市场上智能锁产品的百花齐放,眼花缭乱的消费者更是急需一个可以协助其理智、客观地选择智能锁产品的标准。 3、工作过程 自2018年02月份起,标准起草组成员通过进行广泛地市场调研,掌握了目前国内主要智能门锁的生产和使用状况,归纳出智能门锁的设计、生产和检测注意事项。经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认真分析研讨,基于GB/T 14536.1和GB/T14536.13等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原则性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智能锁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草稿。

空气净化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标准 《空气净化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标准编制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用电量迅速攀升,各种家用电器消耗着越来越多的能源。节能作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产业发展方针,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国家开始制定强制性能效标准,通过淘汰高能耗产品,提高产品的能效,以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能源。发展至今,许多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等的能效标准已经制定实施。 空气净化器作为一种专业改善和解决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健康电器产品在我国的发展已逾15年,使用领域涵盖居室、办公场所、公共场所、工业厂房、医院等室内环境场所中。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作为颗粒物的去除能力尤为突出,且辅助增加了微生物、气态污染甲醛等去除功能的此类产品,已从原先的大众认知进入认可阶段并被广泛选购。特别是2013年后雾霾、PM2.5问题的严峻之后,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对烟尘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提出的更高目标要求,空气净化器作为室内空气净化领域的一类主要的环保产品,在治理室内PM2.5、甲醛和VOC空气污染方面发挥着积极和有效的作用,也迅速作为特殊用途产品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家用电器之一。

2007年后,国内外大量生产销售企业进军空气净化器产业。2010年至今,我国空气净化器的年销售量和年销售额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年产量保持25%以上的增长,产业发展速度相当可观,其增长速度以及随之而带来的能源消耗总量不容忽视;同时,市场和消费者对空气净化器产品的质量、安全、节能和环保综合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制定高效能环保空气净化器评价标准,引导空气净化器生产企业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绿色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可有效增加该行业的绿色产品供给,使消费者可以更加科学地选择和使用绿色产品,从而缓解资源能源压力、减少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 为配合《节能法》、《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通过研究确定与国际水平相适应、适合我国国情的空气净化器能效指标,制定强制性标准《空气净化器能效限定值和能效等级》,可以为《节能法》有力实施提供标准化的技术支撑,提高空气净化器的能源利用效率,引导节能技术进步,促进空气净化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可以为将来节能认证、能效标识、环保装备和产品评价和财政补贴等节能环保政策的实施提供依据。同时,制定和实施这项标准对于空气净化器领域的节能将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将强制企业停止低效空气净化器的生产,有助于我国引导企业节能技术进步,提高空气净化器产品的能效。并能起到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引导、鼓励消费者选择高效产品,提高公众的节能与环保意识的作用,为生产企业和广大消费者提供指导和服务,进一步推动国家节能与环保事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