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新编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新编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试题:名词解释

1.绝四(四毋):P199语出《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即不要主观猜测,不要武断不留余地,不要拘泥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以自我为核心。四毋说是孔子在求取真知时所必须杜绝的四种弊端,表现了孔子的中庸方法论中

既要求不偏不倚,又在具体情况时表现得全面而灵活的特点。

2.忠恕:P429

3.四科十哲: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的合称。根据其学业特长分

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

子游、子夏。?”

4.正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名分、名实问题的概念和学说。

孔子首先提出“正名”的主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孔子的正名

思想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要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名分,反对违礼

僭越的行为。名是指周礼所规定的等级名分。这一问题的提出,成为名实之辩的发端,在

哲学史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孔子以后,战国时期的墨子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名"与“取”的问题。公孙龙肯定了名是实的称谓(“夫名,实谓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要求名实必须相符。后期墨家批判了名辩家们的诡辩,主张“以名举实”,明确地肯定名是实的摹拟。荀子在名实问题的辩论中,提出“制名以指实”的命题,肯定了名为实所规定,实异则名异,实同则名同。

正名思想及战国时期演变为关于名实问题的争论,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时期政治经济在思想中的反映。名实问题的争论,对促进中国哲学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发展

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试题:名词解释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P66《老子》第48章

2.道法自然P681:《老子》第25章

3.反者道之动:老子哲学命题,出处《老子》第40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1)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如:“祸兮福之所倚,……善复为妖”认为触及对立面转化的内容,具有朴素辩证法的因素。(2)往返循环是道的运动,反借返。如25章把道的性状描绘为“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3)专指返回、复归的运动。认为“上德不德”“明道者昧”都是反者道之动的表现。

影响启迪了《易传》、《淮南子》等书作者和韩非、扬雄、张载、程颐、王夫之等人的辩

证法思想。

4.玄同:P217 《老子》第16章“塞其兑,闭其门,搓其锐,解其纷,合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即去掉事物各自具体特殊性使他们合同于抽象的一,道。主客观

世界在绝对精神世界核而为一,万事万物也就都为我所认识。老子的玄同思想是其神

秘主义认识论的具体表现,后来发展为庄子的相对主义。

5.见素抱朴:P129 《老子》第10章

6.玄览:P219

7.绝学弃智/绝仁弃义:P565

8.致虚极守静笃:P629

简答—1.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 2.老子与韩非道论异同。

试题:名词解释—1.三表:P30 “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墨子非命》

试题:名词解释

1.四德:P202

2.仁内义外

3.万物皆备与我:P44 《孟子.尽心上》

4.先知先觉:P272

5.《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系中国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本。(西汉宣帝在位时,戴德、戴圣各自辑录有一个选本,分别被后人称为《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后者一

般也简称《礼记》。)《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

《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6.绝地天通:

描述上古时所出现的一种神权垄断现象,通过这种宗教改革,结束了人人都有权和神相通

的局面,原始宗教中民主平等意识逐步消亡,与此同时,形成王权。出处《国语·楚语下》、《尚书·吕刑》。原始时代没有统一的至上神,人人都可以和自己所崇拜的神交通,请求神的保佑。随着原始社会内部财产差别和阶级分化的发生出现了氏族显贵,他们开始

脱离劳动,把自己的利益和氏族成员的利益对立起来,为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利益,他们在

思想上逐步垄断了人民与天神交通的权利。

7.洪范九畴:中国古籍中以原始五行说解释自然和社会的重要文献,是《尚书》中《周书》的一篇。“洪“即”大,“范”即法。“九畴"即九类,九类中以皇极为最根本的一类,即以君主统治为最高原则。内容其中以五行居首,用天象、人事、刑政。吉凶、祸福

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比附于“五行”,以论证威福兼施刚柔并用的为政之道,维护中央

最高统治权力。其中五行思想包涵了很多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8.中庸:

儒家伦理思想和方法原则。作为道德,指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最先由孔子提出,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其意是说中庸是最高的道德。中庸的基本原则是“允执其中”,要求把握适当的限度,以保持事物的平衡,使人的言行

合于既定的道德标准。孔子指出“中庸”后,历代学者评述殊异,借以发挥自己的思想。

子思及其门人作《中庸》一书,认为人们在实行道德之时,往往智者贤者“过之”,愚者

不肖者“不及”致使正道不行,主张用中庸纠正极端倾向,以维护正道。到了宋代,理学

家们强调“中庸”,把“允执其中”视为“道统”的核心。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

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把不偏不易的“正道”、“定理”看

作“中庸”。表现了中庸的灵活性。程颢说:“中则不偏,常则不易,惟中不足以尽之,

故曰中庸”,说明这种灵活性是服务于道的。(朱熹说:“庸是常然之理,万古万世不可

变异底,中只是个恰好道理。”并进一步解释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大小、厚薄之类,

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度量以取中,然后用之。”他注意到了把握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

度的问题。)

评价关于中庸思想的评价问题,近年来学术界仍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符合辩证法,有

人认为是一种形而上学思想。

标点翻译

1. 如《国语·齐语》谓:"今夫商,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资,以

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轺马,以周四出,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市贱鬻贵。"出现了子贡一类结驷连骑周游列国的富商大贾。战国之世,工商显然已脱离了封君

的畜养,成为自己负盈亏的事业

2. 今焉于其良知所知之善者,即其意之所之之物而实为之,无有乎不尽。于其良知所知之恶者,即其意

出处:王阳之所在之物而实去之,无有乎不尽。然后物无不格,吾良知之所知者,无有亏缺障蔽,而得以极其至矣。明大学问

孔子2000按语:《大学问》者,阳明重要教典也。其中讲述“万物一体之仁”,脍炙人口。以下黑色字是《大学问》原文全文,蓝色字是阳明弟子钱德洪在将《大学问》收入阳明

《文录·续编》时所加按语,由此可见《大学问》作为王门教典的重要性。又,钱德洪的

议论盖有所为而发也,曾见有学者据此而疑及《大学问》是钱德洪伪造。实则《大学问》

所造之境界,非钱德洪所能至也,伪造何易?且钱德洪编辑《文录》时,阳明及门弟子多

在世,如何伪造?稍提一下,有心者可以作进一步探究。

3.又其为文也,举终以证始,本始以尽终。开而弗达,导而弗牵。寻而后既其义,推而后尽其理。善发事始以首其论,明夫会归以终其文。故使同趣而感发者,莫不美其兴言之始,因而演焉。异旨而独构者,莫不说其会归之徵,以为

证焉。夫途虽殊,必同其归;虑虽百,必均其致。而举夫归致以明至理,故使

触类而思者,莫不欣其思之所应,以为得其义焉。

出处:补充资料:王弼《老子指略》(节选)

然则,《老子》之文,欲辩而诘者,则失其旨也;欲名而责者,则违其义也。故其大归也,论太始之原以明自然之性,演幽冥之极以定惑罔之迷。因而不为,损而不施,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贱夫巧术,为在未有,无责于人,必求诸己。此其大要也。

而法者尚乎齐同,而刑以检之。名者尚乎定真,而言以正之。儒者尚乎全爱,而誉以进之。墨者尚乎俭啬,而矫以立之。杂者尚乎众美,而总以行之。

夫刑以检物,巧伪必生;名以定物,理恕必失;誉以进物,争尚必起;矫以立物,乖违必作;杂以行物,秽乱必兴。斯皆用其子而弃其母。物失所载,未足守也。

然致同途异,至合趣乖,而学者惑其所致,迷其所趣。观其齐同,则谓之法;睹其定真,

则谓之名;察其纯爱,则谓之儒;鉴其俭啬,则谓之墨;见其不係,则谓之杂。随其所鉴

而正名焉,顺其所好而执意焉。故使有纷纭愦错之论,殊趣辨析之争,盖由斯矣。

又其为文也,举终以证始,本始以尽终。开而弗达,导而弗牵。寻而后既其义,推而后尽

其理。善发事始以首其论,明夫会归以终其文。故使同趣而感发者,莫不美其兴言之始,

因而演焉。异旨而独构者,莫不说其会归之徵,以为证焉。

夫途虽殊,必同其归;虑虽百,必均其致。而举夫归致以明至理,故使触类而思者,莫不

欣其思之所应,以为得其义焉。

试题:名词解释

1.齐物论:P308

2.虚一静因(静因之道):P711

3.心斋:P161 《庄子人世间》4见独:P129《庄子大宗师》

5.太一生水:

早期道家佚文,其对本源与万物关系的看法深受老子影响。认为太一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太一先产生水,水生成后反辅太一生天,天又辅助太一生地,之后形成万物。太一生水中

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它把老子思想于民间信仰、术数结合起来,成为后来道教思想源

头之一。

简答题

1.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

2.庄子对道与物、心与物、物与物关系的看法

3.庄子是如何继承和发挥老子的思想的

4.静因之道(虚一静因)

论述

1.分析、评价庄子齐是非的思想

2.庄子“自然”“无为”思想评述

试题:名词解释

1.十翼:P430《易传》的俗称,分为十篇故得此名。易传是对古代占卜用书《易经》所做出的各种解释。阴阳学说是其基础,把世间最根本的规律概括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

作用,“一阴一阳谓之道”。强调阴阳变易的法则,由事物本身的阴阳两种势力决定,把对

立面的相互作用看成变化的原因,是内因论的先驱。其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肯定

事物变化永远没有止境的基础上,猜测到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变成他的反面。《易传》

认为人类与自然合一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和改造自然,按照自然界规律行事。

简答题

1.邹衍的五德终始说

2.《易传》关于道的看法。

1.小故与大故

2.离坚白:P593

3.坚白不相外

4.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P433

5.以说出故

6.白马非马:P208

问答题

1.论先秦时期人性论的历史的与逻辑的演变

2.写出惠子十命题并简单解释

试题:名词解释

1.天人相分:P74

2.化性起伪 P132

3.征知:P439

4.虚壹而静:P628

5.三惑:P34

问答题

1.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

试题:名词解释

1.仁内义外

2.生之谓性

3.世异则事异:P187

4.参伍之道(验):P496

问答题

1.老子与韩非道论异同。

2.孟子与告子人性论比较。

试题:名词解释

1.六理:P148

2.道生法:秦汉之际黄老学派社会政治观。语出自帛书《黄帝四经》。堪称黄老哲学的第一命题,确立了黄老哲学的基本思路。道生法将道和法统一起来“法”是由道派生出的,是道这一宇宙间的根本法则在社会领域的落实和体现,并且从宇宙观的高度为法治找到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为“道”这一抽象的本体和法则在社会政治领域中找到了归结点。“法”是君子以大道的原则制定出来的,其公正性权威性来自最高的“大道”,是判断一切的标准。法的权威性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普遍有效的,找到了道法结合以道论法的这条路子。充分论证了,实现法制才是是顺应天道符合大道的。

试题:名词解释

1.人副天数:P20

2.谶纬

3.性三品

4.春秋大一统

5.天人三策:P550

6.春秋繁露:P514

7.三纲五常:P29

8.深察明号:P637

9.三统三正

问答题

1.《白虎通》的五行观

2.白虎通中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

3天人感应论:P76 西汉董仲舒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认为天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格神,在对天进行拟人化的基础上,把阴阳四时看成与人一样具有情感合意志。人类社会的纲常也是天意的表现。天和人是相通的,人的作为能感应天,天则通过善罚恶来干预人事。过程是双向的,一是”上传”人以行为来感天,另一则是下达,天降下祥瑞或者灾祸,以示遣告或者惩罚。董仲舒提出继承这种思想,并加以发挥目的是为了政治统治的长治久安。天人感应说是董仲舒神学哲学体系的基础。

试题:名词解释

1.以心原物:P166 《论衡薄葬》

2.论衡 P299

3. 疾虚妄,知为力:

王充以此作为《论衡》的宗旨,“虚”指不合事实虚假的说法,“妄”指不合逻辑的谬妄言论,知识就是力量。知为力即肯定知识就是力量,肯定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这是王充根据当时谶纬流行的社会现状所提出的,目的是要达到移风易俗纯洁社会风气的作用。

试题:名词解释

1.崇本举末:P627

2.圣人体无

3.独化于玄冥之境:P527

4.得意忘象

5.以无为本:P164

6.言意之辩:P384

7.越名教而任自然:P655

8.心斋:P161

问答题

1、比较王弼、郭象、僧肇 2.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 3.简要评述魏晋玄学各派对自然与名教关系的看法 4. 郭象与支遁逍遥义的比较(P378) 5.王弼的贵无 6.怎样分与评价王弼的一段话:“忘象者,乃得意者也;……而象可忘也”

7.评价郭象”独化”

试题:名词解释

1.重玄学

2.三张伪法:北魏道士寇谦之主张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指张陵、张衡、张鲁)

试题:名词解释

1.肇论:

东晋僧肇所著,是较全面系统发挥佛教般若思想的论文集。主要由四篇论文组成,即《物不迁论》论述即动而求静的动静观、《不真空论》论述即万物之自虚的本体论、《般若无知论》、论述无知故无不知的认识论和《涅盘无名论》论述了涅槃既无生灭以无名相。僧肇在《肇论》中以非有非无、即有即无、有无双遣的般若中道观,完整地阐释并发挥了大乘佛教般若性空的思想,将魏晋以来般若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高峰。

2. 即万物之自虚:P404

3. 六派七宗:P148

4.即动而求静:P405

问答题

1.评述僧肇不真空论与本无即色论的不同。

2.把下面一段文字标点今译并给以分析评论:

求向物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

2.僧肇的不真空论和对三家义(本无、心无、即色宗)的批判。

试题:名词解释

1. 四法界:P201

2.见分相分

3.圆成实性

4.圆融三谛:P34

5.《六祖坛经》:P329

中国佛教禅宗典籍,简称《坛经》。禅宗六祖惠能根据“自性本自清净”而立说,宣扬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基本思想。弟子法海集录。《坛经》的思想对禅宗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中国佛教著作尊称为“经”的,仅此一部。

问答题

1.慧能“本性是佛”说

2.华严宗的“四法界”说。

3.事事无碍法界

4.什么是法界缘起论?华严宗是如何论证法界缘起的?

5.述华严宗之“理事无碍”思想

试题:名词解释

1.形神相即:P333

2.形质神用:P332

3.天人交相胜

4.休符不于祥于其仁:

柳宗元对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传统有神论思想进行的抨击。在《贞符》中他指出国家的兴亡是“受命不于其天,于其人”,人们的凶福是“休福不于其祥,于其人”。

5.道统:

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孟子认为孔子的学说是上接尧、舜、汤、周文王,并自命

是继承孔子的正统。韩愈作《原道》,正式提出了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关于道的传授系统说并规定道统的内容为“仁义道德”。他自称继承了真正的孔孟子道。是儒家的正宗,开启的宋代道学的先声。朱熹则认为,儒家的

道统是以周敦颐、二程上承孟子的,而自己又继周、程为儒家正统。

问答题

1.韩愈关于仁、义、道、德的论述

2.韩愈对儒家仁义道德的新解释

给下面一段话1.加上标点、指明出处、翻译成现代汉语: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物则不通

神妙万物。

试题:名词解释

1.凡象皆气:

北宋张载用语,出自《正蒙乾称》。象指形象,有形象者。凡象皆气即是说一切现

象都是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张载进一步赋予了象这个概念具有感觉对象的意义,认为

一切可感知的现象都是气。在此意义上,气的概念接近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物质存在的

含义。

2. 一故神两故化 :P7

3.一物两体:P6

4. 太虚即气:P110

5.《西铭》:P242

6.民胞物与:P227

7.德性之知:P730(接上)张载关于两种知识的学说对宋明哲学影响很大。程颐说:"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则知之,非内也,今之所谓博物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不假见闻"。这一思想直接来源于张载的思想,不同的是,程颐明确提出,德性之知是"吾之所固有"的。朱熹则认为,张载的"德性所知","是说圣人尽情事",但就"为学"讲,闻见之知是重要的,要豁然贯通,下学上达,必须从闻见开始,达到对于"理"的

认识。王廷相则批判了离闻见而别有德性之知的说法。王夫之接受了张载思想的影响,在肯定闻见之知的同时,又把"德性之知"说成是先验的道德知识,不萌于见闻,说:"

德性诚有而自喻,如暗中自指其口鼻,不待镜而悉",认为德性之知靠内心的体认即能获得。

试题:名词解释

1.主一之谓敬:P220

宋明理学修养方法。北宋二程始重持敬,心思主静专一。“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

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遗书十五》。朱熹继承此说以整齐专一为主敬的具体节目,又认为“只整齐严肃便是敬”,既内无妄思又外无妄动。主敬则是未发之中,心

不放驰,即用紧张敬畏的心理警惕人欲。他又以敬为已发的专一集中,要求在行为容

止上加强礼节约束。

2.体用一源:P360

中国北宋程颐提出的哲学命题。意指事物中隐微的本原与其表露的现象之间,有

相涵的统一关系。

程颐在其主要著作《伊川易传》中说:“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他所谓体,指本原、本体;所谓用,指显现、作用。他认为隐微的理与显著的象,二者统一,没有间隙。无形的理,当以物象来显示其意义和功能,而有形之物,本于无形之理。所谓一源,即源于一理,理为根本。

朱熹进一步发挥了程颐的这一思想。他说:“盖自理而言,则即体而用在其中,

所谓‘一源’也;自象而言,则即显而微不能外,所谓‘无间’也”。指出体在用中,用不离体;理在物中,而物不外于理。朱熹把体用显微的关系,更严密地建立在以理

为本的基础上,更系统地解说了体用相涵的统一关系。

明代王守仁以心来讲“体用一源”,他认为体是心,用是心之用,心之体即是理,心之用便是物,能得其体,用即在其中,以强调心就是一切的本原。明末王夫之改造

了程朱的体用说,提出“道以为用,一阴一阳以为体”的思想,把体用统一在气的基础上。他所谓体即实体,用即体的功用或属性。他也以体为世界的本原,强调“由用以得体”,即从具体事物中认识世界的本原。

3.理一分殊:P604

4.格物致知 :P560

问答题

1.程颐对道与阴阳关系的论述

2.程颐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解释(参考易传)

3.仁者浑然与物同体

试题:名词解释

1.即物穷理:P405

2.知行常相须:P448

3.天命之性:P80

4.天理:P84

5.性即理:P471

6.慎独:P471

4.居敬穷理:宋明理学程朱学派所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居敬" 语出《论语·雍也》"居敬而行简",意为以恭敬自持;"穷理"语见《周易·说卦》,意为穷究万物的道理。程朱理学家认为所谓"居敬",就是"心"的"主一"、"专一"、"自作主宰",不为外物所牵累;所谓"穷理",就是"欲知事物之所以然与其所当然者而已",亦即致知明理。因此,"居敬"、"穷理"就是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自觉遵守封建道德的基本原则。

程朱理学家认为,"居敬"的目的在于明理。他们把"居敬"和"穷理"两者结合起来。程颐说:"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二程语录》卷十八)。朱熹更明确地说:"

学者功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发。"(《语类》卷九)。他认为两者互相促进,而实际上是以"穷理"为主。但是,由于他们所说的"居敬"多指闭门思过,并认为"心包万物","穷理"功夫即"尽心"功夫。因而程朱理学派的居敬穷理,是一种脱离社会实践活动的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德修养方法。

问答题

1.简述朱熹的理一分殊

2.标点并翻译古文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

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

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

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试题:名词解释

1.鹅湖之会:P663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

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朱熹强调“格物致知”,

陆氏兄弟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此次“鹅湖之会”,双方争议了三天,陆氏兄弟略占上风,但最终结果却是不欢而散。

2六经注我:P146

出自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语录》,一种钻研儒家经书的治学主张和方法。意思是

六经都是此心的解释,而我不必去解释六经。在陆九渊看来,为学只在于“向内用工夫”,因此不仅不需要向外探求,而且甚至无需读书。这正是陆九渊的“吾心即是宇宙”在认识论上的表现。陆九渊这种"六经皆我注脚"的治经方法被后来心学的集大成

者王阳明继承和发扬,提出了"经学即心学"的观点但这种方法后期流于空疏和狂妄,

成为空谈心性、不用读经的借口,从而又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心即理:P159

问答题

1.朱陆之争的内容及其意义。

2.试论朱熹与陆九渊主要思想区别。

试题:名词解释

1.弓矢的从:P52

2.内外交相威之道:P126

3.浙东学派:P587

试题:名词解释

1.致良知:P565

2.天泉证道:P83

2.龙场悟道:

明武宗正德元年,王守仁因反对大宦官刘瑾专权,被刘瑾陷害,谪贬到当时为荒蛮之地的贵州龙场。王守仁一路躲避刘瑾的陷害追杀,居夷处困的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会,认为“心”是万事万物之本源,世上的一切都由“心”推演得来,受“心”的支配,进一步发挥了心即理的思想,提出了“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的命题,将本体论与修养论相统一。这段时期王守仁在当地大兴讲学,其代表作为《训龙场诸生》。史称王守仁此段时间内的思想活动作“龙场悟道”。

问答题

1、王阳明与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

2、王夫之与王阳明格物致知说的比较

试题:名词解释—1.理只是气之理

问答题—1、罗钦顺论“理一分殊” 2、罗钦顺与朱熹理一分殊比较

试题:名词解释1.淮南格物

问答题 1.李贽的童心说

试题:名词解释1.六经皆史

问答题 1.黄宗羲关于气、理、心论述

试题:名词解释

1.四几

2.宙轮于宇

3.质测即藏通几

4.反隐:P142

问答题 1.方以智交轮几,随泯统学说

试题:名词解释1.气者理之依: P135 2.习与性成 3.日新之化:P130

4.知行相资以为用:P449

5.能必副其所:P399

问答题1.简述王夫之对王守仁知行合一论的批评。2.王夫之能所关系的论述

3. 王夫之对知行关系的看法及其对朱熹、王阳明知行观的批评

4. 王夫之与王阳明格物致知说的比较

试题:名词解释 1.六府三事

问答题 1.比较罗钦顺、王廷相、王夫之、颜元的人性论

2.比较朱熹、王守仁、颜元之“格物”说

试题:名词解释1.以理杀人 2.气化即道

问答题 1.简述戴震对存天理灭人欲论的评判。 2.戴震论理欲关系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试题:名词解释 1.三世说 2.天演论:P86 3.以太即性 4.实测内籀:P1285.质力相推:P455 6.仁以通为第一义:P131

7.孔子改制考:P171

问答题 1.严复的认识论

中国哲学史史复习提纲梳理

中哲史复习提纲梳理 名词解释 1.丧服制度:五服 “五服”制度是礼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它规定,血缘关系亲疏不同的亲属间,服丧的服制不同,据此把亲属分为五等,由亲至疏依次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2.老子 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楚国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和、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着作《道德经》,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且《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观点。 3.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舆,战国邹国人。孔子的第四代传人,“亚圣”。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舆,战国邹国人。孔子的第四代传人,“亚圣”。古代着名、,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其思想的突出点为提倡性善之说,创儒家心性之学,提出仁政学说,成为儒家较早且较成型的政治哲学方案。《孟子》是研究孟子哲学思想的主要材料。 4.三表说(认识论)

言必有三表 1.有本: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2.有原: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3.有用: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5.淮南子 《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以老庄之学为基点,兼综儒、法、阴阳各家思想,具有鲜明的道家色彩。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宗室淮南王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据《汉书·艺文志》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说的内篇所遗。据高诱序言,「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分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则将它列入。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作品。《淮南子》二十一篇,本名“鸿烈”,系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23年)招引宾客集体编写而成。该书是对西汉前期道家思想系统而详尽的总结,是研究黄老思想的极其宝贵而丰富的资料。 6. 魏晋玄学 从学术渊源上看,魏晋玄学是以道家尤其是老庄思想为本,同时也和儒家传统思想有着密切联系,以道释儒,以儒援道的哲学体系。 7. 抱朴子 《抱朴子》分内、外两篇。内篇讲神仙方药、鬼神变化,属道家传统;外篇讲人间得失、政治成败,属儒家传统。 将道家术语附会于神仙、金丹教理,又坚持纲常名教,反对清谈之风,主张以道教为核心的儒道兼容,“道本儒末”。 “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 《抱朴子》是东晋葛洪撰总结了战国以来家的理论,从此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又继承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它也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东晋理论着作。 8. 三法印 诸行无常(万物往生即灭,变化无常) 诸法无我(因缘和合,没有独立的实体和主宰者)

中国哲学史知识点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 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三代之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获得了第一次大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哲学派别,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传统,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发生 1.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在“三皇五帝”的传说中,就表现出了中国思想发展的最初内涵与性格特征。 2.殷商与西周,都以氏族社会为基础,但在观念形态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殷人以“帝”为最高信仰,而周人“祈天”的同时却提出了“敬德”的观念。殷周之际的中国思想世界的这一变化,在中国最古老的两部著作───《尚书》与《易经》中集中体现出来。 3.春秋时期出现了社会结构的大变动。这种社会结构的大变化,反映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由宗教走向理性。这一思想过程在《诗经》中鲜明地反映出来。 4.进入战国时期后,改革变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结构大变动,出现了新兴的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士阶层。时代的变迁与士阶层的兴起,促成了中国思想世界的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格局。对春秋战国时期哲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及阴阳家。 第二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1.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由他的学生们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保存了孔子的言论思想,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献。 2.孔子的哲学观念结构集中体现在“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语中。孔子一方面认可“命”,表现出中国人的思想由尊“天”到信“命”的观念变化;另一方面则第一次鲜明地凸显了“仁”,形成了一个仁学体系。孔子以“爱人”为“仁”的基本含义,其“仁学”体系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仁”的情感性,二是“仁”的普遍性,三是“仁”的族群本位性,四是“仁”的实践性。 3.孔子对何以成“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他的“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与“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 4.孔子的思想对以后中国哲学、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孔子以后,儒家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展开了他的思想,形成了儒门的分化,也促成了儒学的发展。 第三章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多数研究者认为,老子即较孔子年长的老聃。《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的思想,但其成书有一过程,并非一人所著,亦非一时所成。《老子》有多种文本,既有传世本,也有近30年出土的帛书本和竹简本。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1)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近我对中国哲学兴起浓烈的兴趣,于是找来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有望自己能从中拾到一点做人处世的哲学,以改变自己充实自我。 所谓读史能够明智,看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形成发展演绎的整个过程,方能对其现状理解的更为透彻。现代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中国思想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制度的改良与革命,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以坚船利炮促成两个文明碰撞所致的一次次的思潮,也无一不见证了中国人在思想上发生的变化,由传统的向现代的更为开放的观念转变。总有个挥之不去的困惑萦绕在脑海里:为什么中华文明曾经在唐朝时候如此强大,综合国力在当时属世界前列;而到了明清,国家却一步步走向没落,政府的集权暴政和愚昧无知随着文字狱的兴起、闭关锁国政策的加强到达了极致。而与此同时,西方为什么能够促成社会的工业革命,科技振兴。等待中国的,却只是被欺负和被妥协。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从大体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思想观念最初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环境。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与古希腊海洋环境不同,中国陆地面积大而且多山,地理上便有着封闭的特点。希腊人漫游列岛,中国人只能望

洋兴叹。不能从事海洋活动的中国人便依附在土地上进行辛勤的耕作劳动。所以农业历来都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历代的统治者采取的都是重农轻商的政策,他们坚信,人可以不做生意,但不能没有饭吃。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社会便得以长期的发展,并成了维持社会运行的基础。农业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中国的哲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思想。有了耕作的传统,农民世世代代依附在自己的土地上,家族制便应运而生。从这儿可以发现中国与西方海洋国家在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开始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儒家的整套伦理是家族制的一个理论升华。儒家的伦理很强调人们各自的位臵,君臣父子,每个人都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从积极层面上讲,用伦理去规范人的行为可以避免由无序引起的社会混乱,强调人在各自的角色中做好份内该做的事情,对当今社会仍有积极作用;而另一方面,消极的说,在儒家的人伦关系中,人与人是不平等的,从而才会被统治者利用成为其专制统治的工具,发展成为后来的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绝对服从。而这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走不出盛衰怪圈的最根本的原因——平等制约的缺失。 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圣才出品】

第8章《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一、老聃与李耳 1.《老子》一书之时代考证 《老子》一书,相传为系较孔子为年长之老聃所作。其书之成,在孔子以前。今以为《老子》系战国时人所作。就本书中所述关于上古时代学术界之大概情形观之,亦可见《老子》为战国时之作品。 (1)孔子以前,无私人著述之事,故《老子》不能早于《论语》。 (2)《老子》之文体,非问答体,故应在《论语》《孟子》后。 (3)《老子》之文,为简明之“经”体,可见其为战国时之作品。 2.老聃、李耳之考证 李耳为“隐君子”,其讲学必不愿标自己之名。传说中恰有一“古之博大真人”之老聃,故李耳即以其学为老聃之学。既可隐自己之名,又可收庄子所谓“重言”之效。故《荀子》《吕氏春秋》《庄子·天下篇》,皆以《老》学为老聃之学。及司马迁知李耳为《老》学首领,而又狃于世人之以《老》学为老聃之学之说,故遂误将老聃及李耳合为一人矣。今当依司马迁认李耳为战国时《老》学首领,但认李耳为历史的人物,而老聃则为传说中的人物,二者是二非一也。 二、《老》学与庄学 1.《老》学

《老子》之学说,《荀子》批评之,《庄子·天下篇》称述之,《韩非子》“解”之“喻”之,《战国策》中,游说之士亦引用之;故可知其在战国时已为“显学”矣。 2.《老》学与庄学之考证 (1)汉以前,无道家之名,《老子》之学说与庄子亦不同。上文谓《老》学为杨朱之学之更进一步者,而庄学则为其更进二步者。 (2)《老》学注意于先后,雌雄、荣辱、虚实等分别。庄学则“外死生,无终始”。《老》学所注意之事,实庄学所认为不值注意者也。 (3)战国以后,老学盛行于汉初;庄学盛行于汉末。 (4)《老》学述应世之方法,庄学则超人事而上之。 三、楚人精神 楚人为新兴民族,本无较高文化,孟子又谓“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可见楚人慕周之文化者,须至北方留学,方能得之。然楚人虽不沾周之文化之利益,亦不受周之文化之拘束;故其人多有极新之思想。 四、道、德 1.道 (1)古时所谓道,均谓人道,至《老子》乃予道以形上学的意义。以为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名之曰道。 (2)《韩非子·解老》云:“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复习笔记(第四编)【圣才出品】

第四编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 绪论 一、市民阶层的崛起与泰州学派 1.封建社会后期到末期特征 (1)从王朝的更替来看,它经历了宋、元、明三个朝代。 (2)从政治体制上看,它从加强中央集权起始,守内虚外以至于积贫积弱,最后败于金、亡于元;从明代开始,又由废除宰相制度,导致普遍的腐败与宦官专权,最后陷于内外交困,终于败亡于清。 (3)从经济上看,新的经济成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这种新的经济成分不但给社会以巨大影响,而且给思想界以很大的冲击。 2.市民阶层的崛起 (1)明中叶以后,社会的最大变化是市民阶层的崛起,而市民阶层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 (2)随着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出现许多工商业城市,又由于农村土地兼并,大量流民涌入城市,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泰州学派 (1)泰州学派对阴阳乃至整个理学作出了新的解读,成为新崛起的市民意识的代表,其虽以阳明的后继者出现,实际上却包含着对阳明乃至整个理学的革命性变革。

(2)泰州学派冲决了理学的理欲之防,表达了新崛起的平民阶层的呼声,其“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精神、认欲为理的自然人性论,表达了平民阶层的愿望。 (3)泰州学派与平民阶层并无直接关系,但泰州学派在对阳明的继承中对天理、良知作了新的解读,使天理成为“天然自有之理”,良知成为“现成的知觉”。这样一来,存天理、致良知便是顺自然之理、依本能之觉,正代表了平民阶层的思想愿望,反映了他们求生存、争平等的呼声。 二、心学的平民化与世俗化——王艮、罗汝芳 1.心学的“日用常行” 王阳明为了落实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任务,重视“愚夫愚妇”,强调“日用常行”,使其存理灭欲的任务落实于愚夫愚妇心头,落实于日用常行之间。 2.王艮 (1)简介 王艮(原名银,后阳明为其更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江苏泰州人。作为王阳明的门人,一度使王学风行天下。 (2)思想 王艮将安身的问题提到了修齐治平之首,成为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出发点。所有的道德实践活动全然被王艮作了自然本能式的诠释,这就迈出了改变王学内涵的最关键的一步。 3.罗汝芳 罗汝芳(公元1515~1588年)字惟德,号近溪,江西南城人。罗汝芳进一步将天理

北大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笔记含各章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考古发现:1、蓝田人 2、北京人 3、元谋人 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 (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一方面) 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的发展及进入奴隶社会阶段 (一)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特点 (二)奴隶制的社会特点 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 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 (三)奴隶制度社会对哲学的影响

◎夏朝----“有夏服(受)天命” 1、阶级的烙印◎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 ◎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2、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知识丰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 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及封建制的社会特点 (一)奴隶制的没落,封建制的确立 (二)春秋时期哲学的发展——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奴隶主统治者新兴地主阶级及同盟者小生产者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及“中庸”的观念 —竭力鼓吹有意志的天 ---人文主义思潮老子—提出“道”与“无为”学说 墨子—提出“兼爱”“非命” 孙武—总结我国作战经验,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 (三)战国时期社会特点及哲学发展 1、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及不同的解决主张----知识分子和奴隶农民的不同主张 2、百家争鸣—田氏官学 (1)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派----自由民因军功获得土地,或由工商业手工业转化过来的地主阶级代表---商鞅,孙膑,管子,后期墨家,荀况韩非

史上最牛的中国哲学史笔记【完整版(1)】

史上最牛的中国哲学史笔记【完整版(1)】 第一讲:导论* 哲学与中国哲学哲学与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一. 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中国哲学的特点* 中国哲学的 历史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需要三个条件:* 惊讶闲暇(精神)自由1. 中国哲学的特点(1).中国哲学产生之条件:* 从宗教到哲学人文关怀忧患意识(2).中国哲学的特点:*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1)、合知行(2)、一天人(3)、同真善(4)、重人生而不重知论(5)、重了悟而不重论证(6)、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2. 中国哲学的历史:* 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 两汉经学: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 魏晋玄学: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 隋唐佛学: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 宋明理学:理学、气学、心学* 清代朴学 二. 哲学与哲学史* 哲学史是哲学思想的展开哲学就是哲 学史 三.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1.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第一部中国人写的《中国哲学史》2.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中国哲学史》蔡元培认为胡书有四个特点:* 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 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完整的《中国哲学史》窃查此书,取材谨严,持论精确,允宜列入清华丛书,以贡献于学界。——陈寅恪4.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第一部以问题为主题的《中国哲学史》5.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建国后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的中国哲学史 四. 思考* 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如何?* 谈谈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第二讲:孔子* 孔子与儒家* 秩序与礼仁中庸天命君子与圣人一.孔子 与儒家* 孔子其人孔子与周公孔子与六艺孔子与儒家1. 孔子其人*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史记·孔子世家》2. 孔子与周公*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腾文公上》* 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荀子·解蔽》3.孔子与六艺*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夡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写在《中国哲学小史》读后 作为现代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无从回避的重要人物,冯友兰先生一生于哲学上的研究不可不谓之一波三折。且不论其晚年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而所留下的种种饱受争议乃至批判的篇章,单就先生作为“现代新儒家”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任何一位有志于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思想文化的发展的青年,都应当去拜读冯友兰先生的著作一二。李慎之先生亦曾言:“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在《中国哲学小史》中,冯友兰回答说:“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冯先生亦曾言“今欲求中国哲学史, 其主要工作之一, 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 将其可以西洋哲学名之者, 选出而叙述之”。由此可以看出,冯友兰走的是以西释中的道路,即以西方哲学为框架——知识论,认识论和宇宙论——叙述中国哲学史。 出于以中国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为基础的哲学史观,冯友兰先生明确的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隐者”阶段的杨朱,以“避”为其核心;以老子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尝试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再到以庄子为代表的第三阶段,“宇宙为我,我亦宇宙”。 对于什么是中国哲学和核心观念,冯友兰先生在第一章提出了以下的看法: 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我们不能说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而又出世。有位哲学家讲

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小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如何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以冯友兰的观点来看,中国哲学中一直是两种传统所并行的,即儒家的“入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态度。正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探寻一种平衡,完善了中国人和精神内核: “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为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是也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从这个关于中国哲学精神核心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此时的冯友兰已经完成了他本人新儒学思想的构建。表面上看,这个表述是基于贯穿中国思想史历程的儒道两家的互补作出的综合评价,然而冯友兰随后提到。 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小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

中国哲学史

一、名词解释 “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代表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 子认为,“道”的变化、功用有一定的规律,即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发展。自然、社会、人生无不向相反的方向运行。老子看到了事物相互依存、此消彼长的辩证发展过程。 “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生活境界。在庄子看来,到了“道”的境界的人超脱了世俗生活,不依赖于任何条件,达到了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即逍遥游的境界。 “坐忘”。庄子的生命体验、审美体验的方式 是直觉主义的“坐忘”。“坐忘”即通过暂时与俗情世界绝缘,忘却知识、智力、礼乐、仁义,甚至人的形躯,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 “三表法” 墨子提出“三表”作为判别是非、真伪的标准。判断一个学说的真伪必须在历史的记载中寻找前人的经验作为根据;必须以直接经验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从社会政治的效果来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 “白马非马” “白马非马”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公孙龙的成名论题。公孙龙认为,“白马”和“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表达两个确定的共相。这一命题从外延与内涵两 方面论证了一般与特殊是不同的,表达了关于个别与 一般的认识。 化性起伪 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后天习得 的是“伪”,人的本性是恶的,因而要通过后天的教 育、国家刑罚与社会规范的制约,使人以理性支配感 性,维护社会道德秩序,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这就 叫做“化性起伪”。 人副天数 董仲舒认为,人是天的副本,他把人看做是一个 缩小了的宇宙,而宇宙是一个放大了的个人,天人之 间因同类而合一。 “疾虚妄” 汉代哲学家王充对当时盛行的种种虚妄之说一一 进行了分析驳斥,就是“疾虚妄”,它体现了王充唯 物主义的战斗精神。 得意忘象 王弼认为,要把握万物之本的“无”的内涵,就 必须通过直观的形象,“寻象以观意”,进而“忘象 以求意”,即透过象以观意。这一思想包含有重视直 觉体认的合理成分。 “法界缘起” “法界缘起”是华严宗的中心教义。“法界”是 关于宇宙万有的总相,包含理和事、事和事的相互关 系。它认为“法界”本身即是一个大缘起,宇宙万有 即是互为缘起的一片“幻相”,它只是一个无根无据、 无穷无尽的关系之网,没有任何独立的实体。 顿悟说 顿悟说是佛教禅宗的成佛理论。它认为由于人的 “本性即佛”,所以从凡夫到佛的过程可以一刹那间 完成,所谓“一悟即至佛地”,这一转变的关键就是 “顿悟”。 “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明理学的核心命题。 “天理”即封建的纲常等级秩序,“人欲”即人的物 质欲望。宋明理学家认为,“天理”是至善的,“人 欲”是万恶的,要“存天理”,就必须“灭人欲”。 这一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一物两体” 张载认为,没有对立面就不可能形成统一体,没 有统一体,对立的两方面将无法相互作用,故“一” 中涵“两”,“两”在“一”中,此谓“一物两体”。 知礼成性 张载认为通过“知礼”作为为学的功夫,可以改 变人的气质之性,恢复人的天地之性,达到成性或成 圣的目标。

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格式整理直接打印版)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格式整理版)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绪论 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或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古人坚信,人类文明没有神创的影迹。伏羲创八卦并非“听”,而是“观”。表征了重理性与重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别。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进入“五帝”时代,已有大规模的战争。 2、宣扬“禅让”制度。 3、天下为公-权利财产私有化程度还不突出。 夏朝 自禹至桀17君14世,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 商从汤到纣,31帝17世,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 1、氏族制的社会组织结构 一方面作为统治阶级的殷人,是以整个氏族的方式组成与面对被统治阶级的;另一方面,作为被统治阶级的人们,也以血缘亲族的方式生存着,被管制着。与殷商有别的是,周朝在统治者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包括:区分了嫡庶的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子弟到各地,推行封建制与世袭制;明确远近亲属以及上下等级的不同,创设礼仪规范。 2、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 固然保存着浓重的自然的成分,但是却担负了社会的与国家政治的许多功能了。“帝”不是以“创世者”的身份获得支配世界的最高权力的。殷人是在打败敌国获得中土的最高权力之后,将自己的祖先神上升为最高神的。 3、周人的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 以“天”称至上神,显然凸现了至上神被赋予“上”、“大”意义后所获得的超越意义。“德”的发现,首先意味着周人正式地思考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统治权在道义上的正当性问题。唯有“德”——承认他人、他族生存的权力与给予一定的位置——才能有人有土,即才能确保本族的统治权力而不失,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一条重要古训。 天的自然生殖的特点、人格神的身份被淡化了,天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品格。帝向天的转化,隐含着这种品格的转变。 4、《尚书》与《易经》——中国最古老的经典 “六经”——尚书、周易、诗经、礼经、乐经、春秋。 诗经、乐经、礼记侧重于性情与品德;尚书、易经、春秋侧重于知识。尚书是记述三代君王或先圣先哲言论与行事的典籍,最有价值的是“德”的观念的提出。《洪范》:记住了周武王攻灭殷商之后,向其贤臣萁子讨教治理国家的方略。五行出现。 《易经》: 1、以繁杂的莁法取代只问一正一反的的龟卜,意味着对宇宙多样性的丰富感受。 2、以“易”为名,体现着古人对事物变化性的认识。 3、从数字到爻词体现了对经验事物矛盾运动的深刻了解,获得宇宙论的支撑。后来的儒家借助体认宇宙生生不息的原则而成就人的“生生之德”,就使易经获得中国传统中又一重要的价值源头的意义。(一)春秋时期的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向 周平王东迁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49年被秦国所灭,历时420年。 春秋开始于前722年,止于前481年,战国开始于前476年。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 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 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 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 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 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 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 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 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 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料学笔记(简)

冯友兰中哲史料学笔记 要求:全真透精。 《汉书。艺文志》是西汉以前的书籍的总书目。 一部特定时代的哲学著作,倘若在那个时代的学术思想史中没有一点痕迹可寻,这部著作的来源就很可疑。 以前的人,特别是汉朝的人,喜欢托古。 判定史料的真伪,主要是的确定它的年代;这与它本身的学术价值,不能混为一谈。要把它放到真正产生它的时代里去讲。 阶级社会中的史料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特别是文字著作,我们必须注意它是为哪一个阶级写的。 论目录 每一部书整理完毕时,刘向就写一篇提要,称为“叙录”。许多篇叙录汇集起来,成为一部书,名叫《别录》或《刘向别录》。刘歆作出一个总目录,叫做《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略》对于个别的书,只列书名和作者姓名,没有叙录,《七略》是《别录》的节本。 《刘向别录》已经失传了,我们只能在某些古书中看到刘向所作的叙录。《七略》也失传了,不过它的基本部分还在班固的《汉书》里保存下来。 《六艺略》于六艺之外,加上《论语》、《孝经》和小学,共有九种,包括103家,3123篇。这九种书中,与中国哲学史史料有直接关系的是易、书、礼、春秋、论语、孝经。 因乐无经,只有五经。五经加《论语》、《孝经》、《小学》为8,又因为《礼》有“三礼”,春秋有三传,宋人又把孟子列入,称为十三经。 《易经》还有中古文、费式和高氏三家,可是《艺文志〉就没有列这三家。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很多错误,近人余嘉锡撰《四库提要辩证》,订正了不少。 第三章奴隶社会时期(商至西周)的哲学史料 一般地说,现在所见的《古文尚书》,不可作为资料来使用,除非有些词句,现在我们已经弄清了它的来源。就是《今文尚书》,也不完全可靠。《尚书》中与哲学思想有关系的是:洪范、大诰、康诰、召诰、洛诰、无逸。 《尚书》注解: 1、《十三经注疏》里面的伪孔传和孔颖达疏。 2、《书经集传》,南宋蔡沈。 3、《尚书今文注疏》,清孙星衍。 《易经》:孔颍达的《周易正义》。《系辞》原来有《大传》这个名称,《十翼》中的其他篇是跟《系辞》同样性质的著作,所以都可以称作《易传》。 早期的《周易》,经和《十翼》还是分别开来,直到东汉末年,郑玄才把《篆》、《象》纂入经中。 《周礼》可以看作战国或者秦汉时期的史料。 第四章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战国)哲学史料(一) 《论语》

最新《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 冯达文 郭齐勇资料

第一编 第一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在孔子看来,周礼是夏商周“三代之治”的总结,是国家与社会管理的典范,人们只有奉行周礼,才能得以成就有教养的君子;国家只有按照周礼去做,才能得以永享太平。 由此,孔子创造性的提出“仁”的范畴,并借“仁”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的价值的主体性;进而把“仁”同“德”相联系,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再把“德”与“治”相联系,阐发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命”——“仁”——“德”——“治”四者的特征联系,构成孔子哲学的基本进路。 第一节“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 一、从“天”到“命”的观念变化 天:1、指天帝,人们想象中的万物主宰着 2、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说的世界的精神本原 3、泛指物质的客观的自然 命:一、天命:1、上天的意志和命令,能致命于人,决定命运 2、自然的必要性 3、先天自然的禀赋 二、指凶吉祸福,寿夭贵贱等命运 “命”、“天命”、不同于“时命”:“时命”是盲目的,“天命”却是有目的指向性的;“时命”构成人的一种外在限制,“天命”却成为人的价值信念的终极根源。在孔子看来,生活在时命不济的年代,是不可以不承认的,不接受外在条件的限制的,这是一种理智的态度,就是君子的态度,孔子称“不知命,不足以为君子也”,就是这个意思。 自己的主张(“道”)与“命”的关系? 1、命对确当的主张没有同情感、认同感。显见,它只是一种盲目的客观必然性,即“时命”, 由时势、时运决定的“命” 2、然而,孔子认为这种状况的出现是暂时的,偶然的。他坚信天道是公正的,具有终极支 配意义的。而且,暂时的、偶然的变化,刚好使人从中得到磨炼,因而,它还是成就人的,而非坑害人的。 3、“天道”即被赋予了道德的价值的品格;作为公正的“天道”,其终极的支配地位不可 逆转,这也是“命”、“天命”。 二、“仁”的凸显与“仁学”体系 从“爱人”角度看,孔子的“仁”有如下特征: 其一是“仁”的情感性,爱作为一种价值信念,在孔子这被赋予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意义; 其二是“仁”的普遍性,从爱父母兄弟到爱天下大众,“爱”的对象从近到远推升,仁获得普遍意义; 其三是“仁”的群族本位性,个人生存的意义只有依托于特定的族群关系才可以实现。孔子 的“仁学”给出的传统,不是个体本位的,而是群体本位的; 其四是“仁”的践行,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关于如何成仁的道德修养方法,比之于“仁学” 何以成立的理论建构,更具重要意义。 第二节“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 孔子在这里明确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这是孔子为其道德修养方法论和作为这种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确定的基本原则。

读胡适哲学史大纲有感

读胡适哲学史大纲有感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史大纲(卷上、卷中)》是一本由胡适着 / 肖伊绯整理着作,广西师范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23,小编整理的一些的读后感,对大家能有。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读后感(一):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发现记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讲义本的发现,很是一番周折。学者肖伊绯着意搜集民国大学讲义已有两三年,一直在暗自留意这册讲义本——有些学者将它记录在案(胡颂平编《胡适之年谱长编》时提到过),有些学者认为它“已不可寻”(北大楼宇烈语),更多的学者则。可以说,国内界目前还没有人确认亲自看到过这本书。肖伊绯先是通书友、书商在国内搜求,一直不见踪迹。后来,一位杭州的书友告诉肖,他在日本曾见到过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讲义本,但只有“卷中”一册,他认为是没有成套的“残本”,没有购回。得知这一后,在肖伊绯的多次劝说下,经过多方,,最终促成该书友重新找到日本书商,终于购得此书。之后,去年的此日,在弘一纪念馆后的一所茶园里,肖伊绯用一部清代刻本《扇》与书友换得此书。 虽为新之旗手,但从卷中讲义本的胡适评述中医的章节来看,胡适早年对待中国与文化,并非持反对、完全否定的;甚至于得出过方皆本源于“迷信”的。在卷中讲义本里还出现了胡适评述古代天的章节,实

是为了挖掘与裁定——古代与对包括科学体系在内的各种产生了怎样的力,该创见了过去谈学科史就只局限于学科之内的史料链接的。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有一个的“三段论”,即划分为先秦的上古哲学史;汉唐时代的中古哲学史;清代以来的近世哲学史。按照胡适的写作,前段先秦哲学史构成哲史大纲卷上,两汉与唐宋哲学史构成卷中,清代及近代哲学史构成卷下部分。当然,卷下只是停留在构想层面,并没有写出来,衍化成了胡适大小的专题研究论文及演讲,原拟共同构成卷中的两汉与唐宋哲学史部分,也只有《汉之哲学》形成了的讲义本,并于1919年在北大有过集中讲授。,《汉之哲学》是胡适在尚未全盘中国哲学史大纲全卷写作的下,在中国哲学史层面最后的,有、有思想体系的着作。 原载于/《中华读书报》 原/陈香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读后感(二):读《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所感一 读《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所感一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胡适着,肖伊绯整理,2013年版),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新民说丛书之一,刚刚读完卷中部分,于是打算,先写写读后的一些所感,待日后深入研读将再继续写所感。

中国哲学史重点.

目录 1.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 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 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 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复习笔记(第一编)【圣才出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复习笔记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绪论 一、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1.“三皇”传说提供的文化意蕴 (1)“三皇”传说 ①三皇 a.有巢氏 有巢氏是指发明巢居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巢居的文明。 b.燧人氏 燧人氏是指发明钻木取火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食用熟食的文明。c.神农氏 神农氏是农耕始祖。 ②文化意蕴 a.人类文明是人类通过努力开拓出来的,不是神创的。 b.“三皇”故事的传颂使这些事件与行为人格化,而不是神格化。c.“三皇”传说的影响是人文的。 (2)伏羲氏传说 ①伏羲氏

又称庖牺氏,以“始作八卦”而闻名,有时也被认为是三皇之一。 ②意义 a.伏羲创设八卦的智慧来自于其对天与地、身与物的“观”。 b.伏羲创设八卦的目的在于把握万物生生不息、奇妙变化的真实情况。 c.伏羲氏的故事透露出浓郁的人间性、知识理性。 2.“五帝”故事显示的人文价值 (1)五帝 学界普遍认为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人文价值 ①大规模战争 凸显出部族之间大规模整合的趋势,预示着统一国家与同一文化的诞生。 ②禅让制度 禅让制度表明部族联盟的权力还没有完全私有化。 ③财产私有化程度不突出,属于大同社会,不属于小康社会 a.大同是指以天下为公,财货为天下之公养,权力为天下之公器。 b.小康是指以天下为家,视天下为一人、一家之私物。 3.夏朝——远古中国的第一个王朝 (1)夏朝 禹之子启,继父为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禅让制变成世袭制。夏朝的存在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

(2)二里头文化 夏朝的重要文化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出土有大型宫殿遗址、刻符陶器等。 二、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 1.商周 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2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前期。 2.氏族制的社会组构方式 (1)以氏族制为基础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关系,以血缘氏族为纽带建构社会与国家体制表明殷商仍然笼罩在自然生殖的氛围之中。 (2)宗法制度 西周的社会结构仍以氏族制为主,但统治者氏族内部又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 ①区分嫡庶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②分派子弟到各地管制臣民,推行封建制、世袭制。 ③明确远近亲疏、上下等级,创设礼仪规范。 3.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 (1)“帝”是至上神 殷人凡事都要贞问“帝”,“帝”是至上神,其形成经历着一个漫长的过程。 ①三皇、五帝的传说透露出他们主要的面向是自然界。

(完整word版)《中国哲学史》读书心得

读《中国哲学史》的几点看法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按照子学时代、经学时代分为上下两卷,各16章。子学时代讲先秦诸子,主要阐释儒家、道家、墨家以及易经哲学。经学时代则阐释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后之后从儒家思想中延伸出来的经学,从董仲舒开始,到康有为、谭嗣同、廖平为止。 一、哲学的定义: “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一词在西方有久远的历史,在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奠定了哲学的讨论范畴,他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知识论与伦理学的问题,至今依然是哲学研究内容。某些现代哲学家认为,直到今日的哲学理论依旧只是在为他们三人做注脚而已,仍离不开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换言之即使数千年后,我们依旧在试着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这也代表着我们依然为这些问题或是这些问题所延伸的更多问题而感到困惑。 对“哲学”一词的定义,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绪论中讲到,希腊哲学家多分哲学为三大部分:宇宙论——目的在于探索对于世界的道理;人生论——目的在于探索对于人生的道理;知识论——目的在于探索对于知识的道理。这三种分法,自柏拉图以后,至中世纪末一直普遍流行,可

见西方哲学史历史悠久,影响广泛。 二、中西哲学差异: 从横向来看,与古希腊这三位西方哲学奠基人对应出现的文明,便是在东方华夏文明历史中的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尤为重要的就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孔子。然而从“哲学”这一角度来看,这两个各处于中西方“轴心时代”的文明,却完全不同。 在《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哲学在论证及说明上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相比,大有逊色。在中国哲学史中,精心结撰,首尾贯串的著作较少,往往哲学家本人或其门人后学,杂凑平日书札语录,便以成书。所以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在形式上无系统。但这并不是说,哲学家的哲学无实质上的系统,否则将不成其为哲学。而冯友兰先生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形式上无系统的中国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 冯友兰先生认为,西方哲学,每一部分都发达,相比之下,中国哲学注重人事,注重内圣之道,注重修养,不注重知识。对宇宙论的研究也较简单。中国哲学家除了一起即灭的名家外,都不重视逻辑。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首先注重的是人生论,其次是宇宙论,很少注意知识论。 中国哲学把人不同于动物的特质理解为“德”、“性”,中国哲学是主善的,由此孕育了伦理主义的人生论传统。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