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5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5.1继电保护概述

在电力系统中,除应采取各项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以外, 故障一旦发生,必须迅速而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元件,这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切除故障的时间常常要求小到十分之几甚至百分之几秒,实践证明只有装设在每个电气元件上的保护装置才有可能满足这个要求。这种保护装置直到目前为止,大多是由单个继电器或继电器与其附属设备的组合构成的,故称为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式静态保护装置和数字式保护装置出现以后,虽然继电器已被电力元件计算机所代替,但仍沿用此名称。在电业部门常用继电保护一词泛指继电保护技术式由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一词则指各种具体的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基本任务是:

(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

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它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例如有无

“ U " i -j [I

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此时一般不要求保护迅速动作,而是根据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规定一定的延时,以免不必要的动作和由于干扰而引起的误动作。

5.2数字化变电站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数字化变电站可分为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过程层设备主要包括电子式电流互感器(electro nic curre nt transformer ,ECT、电子式电压互感器(electronic voltage transformer ,EVT、智能开关、智能变压器等智能一次设备。目前采用常规开关加智能操作箱的过渡方案,也属于过程层。过程层设备具有自检测、自描述功能。通过过程层网络给间隔层设备提供一次设备信息,接受间隔层设备的控制命令。间隔层设备包括保护及测控设备、测量表计等。站控层设备包括管理机、远动工作站、监控系统等,主要功能是为变电站提供运行、管理、工程配置的界面,记录变电站内的相关信息,同时,可将站内信息转化为远动和集控设备所能接受的协议规范,实现监控中心远方控制。站控层设备建立在IEC 61850的模型基础上,具有面向对象的统一数据建模。数字化变电站对继电保

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简化二次接线设计。ECT和EVT实现了数字化输出,并借助光纤传输,不仅增强了抗干扰能力,也完全摒弃了传统互感器的二次交流回路,不再有二次回路开路及短路接地的传统概念,真正实现了一、二次系统之间的电气

隔离。由于智能开关的应用,现场执行机构的控制与主控室的保护及测控设备之间已没有直接的电联系,现场的智能开关单元作为终端设备接受并执行控制命令,各单元之间界限分明,可减少现场继保工作人员误接线、误触碰等情况,同时也可简化断路器控制回路的二次接线设计,减少继电保护装置的I/O 插件

(2)简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由于面向变电站事件的通用对象

(gen eric object orie nted substati on eve nt , GOOSE 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同一标准平台上的实时信息数据共享,从而简化了继电保护的配置。

5.3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特点

531继电保护的GOOS需求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有4 个基本要求, 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其中选择性和灵敏性与继电保护系统(包括量测和保护通信)相关,GOOS主要影响继电保护的速动性和可靠性。在相同的一次、二次设备条件下, 与传统保护接点直接跳闸方式相比,继电保护采用GOOS报文经网络发信给智能操作箱的方式增加了中间环节, 保护总动作时间有所延长, 关键在于这段延时能否稳定地控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采用GOOSEt ,继电保护通过网络传输跳闸和相互之间的启动闭锁信号。与传统回路方式相比, 可靠性主要体现在网络的可靠性和运行检修及扩建的安全性上。

5.3.2 分布式保护和控制

主保护由多功能的保护装置提供,所采用的保护元件、逻辑由保护装置的功能和用户所选择的保护逻辑确定。后备保护选用取决于系统元件或设备的重要性,可选用近后备或远后备原则,在高压输电网络系统一般采取两套主保护

变电站内唯一需要集中的保护设备是母差保护,基于分布式保护应用的局域网,可以利用多功能IED 方向检测功能构成新型母线保护方案。分布式母差保护方案基于对等通信方式的GOOS信息传输机制,小于1周波的快速方向检测。

如果信息表示反向故障或无故障,并且没有任何正方向故障的判别,母线保护元件判断为母线故障,向所有该母线上的元件发出跳闸命令信号。为了保护所有的出线IED 有足够的时间判断故障,需要有一定的时延。

连接在母线上的所有IED 在这种应用模式下作为信息发送端,而间隔层计算机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作为信息接收端,见下图5-1 。

反向故障图5-1母线故障时的GOOS 信息传送示意图

533电子式互感器接入保护装置设计方案

以220kV 线路保护要求双重化配置为例,即配置两套相互独立的全线速动

保护,这就需要两套相互独立的合并单元为同一条线路的不同

220kv 线路保护

提供电流电压信号,并且要求两个合并单元使用不同的电流传感器及电压传感 器(如下图5-2所示)。 图5-2电子式互感器接入保护装置设计方案

5.4保护配置方案

数字化变电站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其基本特征包括采用 电子式互感器和智能开关实现设备智能化、采用光纤通信替代二次电缆实现信

母线保护

_1 ----------- 1 ------ £_

1

反向故障

反向故岸: GIS 开关 一次转换器

(Rogowski 线圈

电容分压器等 一次转换器

(Rogowski 线圈

电容分压器等 保护数据 1 1 1」 保护1 合并单元 十

测量数据

V

1 1 1 1 1

+ 1

i

测控/电能表 合并单兀

保护2

PIED PIED PIED

A/D FPGA A/D

A/D FPGA A/D

保护数据

合并单元 A/D A/D

息传输网络化以及按照IEC61850标准实现信息模型、通信协议标准变化。

目前的数字化变电站保护配置方案可以分为常规保护配置方案和系统保护 配置方案:

(1) 常规保护配置方案和采用常规互感器时的保护配置一样,按对象进行 配置,如主变保护、线路保护、母线保护、开关保护等。将原来保护装置的交 流量输入插件更换为数据采集光纤通信接口, I/O 接口插件换为GOOS 光纤通 信接口,CPU 插件的模拟量处理更换为通信接口处理。原来的操作插件转移到 智能操作箱上,保留部分开入作为压板投退,开出的压板投退取消或转移到智 能操作箱上。

(2) 系统保护配置方案采用双重化配置原则,每一套系统保护装置都可以 完成全站所有设备的继电保护功能,同时可以完成测控功能。每一套系统保护 都包括所有主变、线路及母线的保护与测控等,保护在原理上两套完全一样, 可互为备用,可独立投退。

5.4.1常规保护配置方案(如下图5-3)

(1) 常规保护配置方案和采用常规互感器的保护配置一样 ,按对象进行配 置,如主变保护、线路保护、母线保护、开关保护等

(2) 将原来保护装置的交流量输入插件更换为数据采集光纤通信接口, I/O 接口插件换为GOOS 光纤通信接口,CPU 插件模拟量处理更换为通信接口处 理。

(3) 原来的操作插件转移到智能操作箱上,保留部分开入作为压板投退取 消或转移到智能操作箱上。

5.4.2系统保护配置方案(如下图5-4)变电站层 监控系统

过程层

运动工作站 图5-3常规保护配置

(1) 系统保护配置方案采用双重化配置原则,每一套系统保护装置都可以 完成全站所有设备的继电保护功能,同时可以完成测控功能。

(2) 每一套系统保护都包括所有主变、线路及母线的保护与测控等,保护 在原理上两套完全一样,可互为备用,可独立投退。

图5-4系统保护配置 5.4.3保护配置方案比较 与常规保护配置方案比较,系统保护配置方案可以保护多个对象元件,将 信息共享综合利用,设备数量少,网络结构简单,但目前还缺少运行经验。

网络结构复杂 是 否

比较内容 常规保护配置 系统保护配置 保护对象

单个元件 多个元件 保护逻辑是否改变

否 是 是否需要动模试验、试运行

否 是 运行经验是否丰富

是 否 信息共享综合利用 否 是

表5-1

保护配置方案比较 变

雇 GOOSE 系统保护及 测控1 过

程层

智能 操作箱 MU 智能 MU 操作箱 常规开关 电子式

互感器 常规开关 电子式 互感器 监控£?

运动工作站 系统保护及 测控2

保护配置方案对保护配置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多套保护功能运行

于一套装置内,便于系统分析故障行为及全站信息集中共享,有利于进行综合判断。该方案保护装置的数量很少,站控层的网络结构简单,但对保护装置的要求高。另外,由于运行经验少,现场运行调试人员对此方案不熟悉。简化二次接线设计和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继电保护应考虑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尽快实现比较合理的保护配置。常规保护配置方案和采用常规互感器时的保护配置一样,按对象进行配置,保留保护的种类与逻辑图,且有丰富的运行经验,容易被现场的继保人员掌握,是一种容易实现的过渡方案。系统保护配置方案可以减少设备数量,简化网络结构,是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发展的方向,但运行经验较少。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35kV电网的继电保护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2015年12月28日-2016年1月8日

摘要 电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乃至社会稳定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反映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而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生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作用是:全系统范围内,按指定分区实时地检测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快速及时地采取故障隔离或告警信号等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维持系统的稳定、保持供电的连续性、保障人身的安全、防止或减轻设备的损坏。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大量机组、超高压输变变电的投入运行,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屏障,同时又是电力系统事故扩大的根源,做好继电保护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电力系统事故具有连锁反应、速度快、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特点,往往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社会性的灾难。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35kv线路继电保护的设计。主要任务是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需要对电网配置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根据该电网的结构、电压等级、线路长度、运行方式以及负荷性质的要求,给35KV的输电线路设计合适的继电保护。 关键词:35kv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故障分析短路电流计算

220KV变电站变压器运行及其继电保护措施 艾岳武

220KV变电站变压器运行及其继电保护措施艾岳武 发表时间:2018-04-19T10:47:32.49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作者:艾岳武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有效的推动了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人们对电力系统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辽源供电公司吉林辽源 1362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有效的推动了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人们对电力系统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在我国电力系统中,220KV变电站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其运行效率对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220KV变电站变压器的运行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对此,本文针对220KV变电站变压器的运行故障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继电保护措施。 关键词:220KV变电站;变压器运行;继电保护 电网是维系国家在经济领域中一切活动的核心环节,也是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为社会带来经济上快速革新的最有力工具。而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能否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着电网是否能高效、安全的运行。变压器若是发生故障,给电力系统带来的损害将是相当严重的。所以对变电站变压器采取保护措施尤为重要。首先变电站是国家的财产,是一个国家服务行业的代表性机构,主要担负的社会功能就是供电。对于变电站的保护,不仅要求供电技术能力上的精确,也要求在每一个细节处做到最好。外部环境对变电站的影响也是极其重要的,空气湿度和气候干燥直接影响输出源。所以也要对其基本保护措施加以重视。我们不仅要做好变压器的管理维护工作,保证其安全高效的运行,同时也要做好对其运行状况的记录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解决,消除潜在隐患,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继电保护装置就是为了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切除而装设的一种对变压器和变电站甚至整个电力系统的保护装置。本文针对 220 k V 变电站变压器的运行和继电保护措施的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分析。 1、变电站概况 变电站是改变电压的场所。为了将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把电压升高,变为高压电,到用户附近再按需要把电压降低,该升降电压的工作靠变电站来完成。变电站的主要设备是开关和变压器。按规模大小不同,又可称为变电所、配电室等。变电站就是中转站,它支配着一个国家所有电力的分配情况。而电力又是驱动现代性国家、城市转型和发展的主要源动力之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需要电力作支撑,对电力的制造和输出,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点考核标准,变电站同时也是体现国家经济结构的标志之一。对电力的需求虽然不再以变电站作为核心,各种发电的方式随着相关科技成果的普及使用也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和熟知,但作为国家经济驱动的源头,变电站依然在电力供应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支柱产业的领头集团无一不与电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深入的合作,同时,其可被看作是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缩影。 2、变压器运行继电存在的问题 变压器是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可分为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主要通过电磁场对电压进行主体调节,按分接头切换方式,对输电线路中的负荷进行控制调节。在这个过程中,变压器可能出现变电问题,导致变电后电压不稳、电压未达到固定值等问题,对输电造成阻碍。 2.1变压器运行电压异常 变电器在进行运转的过程中受很多因素影响,例如气体、温度、水分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变电站变压器的输电进行阻断,导致输电电压出现异常。其气体状况可能导致信号存在跳跃现象,导致变压器油箱发生内部故障,整体油面出现异常;当变压器负荷或者外部出现短路现象时,很容易引起变压器温度升高,导致变压器油面降低,出现电压不稳状况。除此之外,变压器还容易出现负荷过重导致的电压问题。由于变压器的负荷过重,通过电荷量过大,导致整体内部信号、磁场出现问题,很容易使变压器对内部电压的调节出现混乱,导致电压不稳,导致变压器对电力系统造成的损失。 2.2变压器继电干扰异常 目前我国使用的 220k V 变电站变压器中,保护继电装置受到电磁干扰的主要因素有:电网出现短路故障;客观干扰,例如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等;变压器的内部结构出现问题导致故障发生;工作人员没有妥善施工处理,在施工时接触到外壳设备,导致内部设备或其它设备出现放点干扰。当变电站变压器受到电磁干扰时,整个输电线路都会受到干扰甚至出现阻断的现象。电磁干扰源通过各种渠道和受到干扰的回路、设备相连接,形成的闭合的回路,这样会超负荷的增加变压器的输电电压,使变压器发生严重故障。变压器的辐射干扰来源主要分为高压开关场的干扰和移动设备幅射干扰两个方面,而在 220k V 变电站变压器中,都是采取直接在开关场中安装继电保护设备以及自动控制设备的方法,如此一来,造成电磁干扰的主要原因就来自于高压开关场。 3、220k V变电站变压器继电保护措施 3.1运行保护 在对变压器采取运行保护知识,大多是借助于继电保护装置,综合应用继电保护手段,以促使 220k V 变电站的变压器能够得以正常运行。如在某一 220k V 变电站当中其变压器运行保护完全按照继电保护运行原则,先对装置性能进行检查,以保障其能够切实具备相应的防护性能,对继电保护装置行为予以规范化处理,确定有关安全行为的主要方式;之后确定继电保护的装置运行范围,促成一体化操作的达成,确定继电保护装置能够达到较好的工作效率;最终就针对继电保护装置加强维护工作,以确保其能够给予变压器的正常运行提供以良好的基础保障,避免变压器发生短路等有关故障问题。 3.2状态保护 为了消除 220k V 变电站变压器状态异常带来的不良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针对常见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机电保护措施,强化继电保护装置过流继电保护、气体保护、差动保护等性能。针对跳闸引起的故障,应该深入研究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改善 220k V 变电站变压器运行条件,使 220k V 变电站变压器免受跳闸故障的影响。此外,油箱也是变压器运行当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根据日常的检查情况,对潜在的风险因素加以排除,保证 220k V变电站变压器具有良好的运行状态。 3.3抗干扰措施 为了确保 220KV 以上变电站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正常运行,应该保证二次电子设备本身具有基本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在设计和建设变电站的过程中采取措旅,确保传送到二次设备上的电磁干扰低于这些设备的承受水平。第一,在干扰源处降低干扰。降低设备的接地

变电站及线路继电保护设计和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科学和技术是随电力系统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是不可避免的,为避免发电机被烧坏发明了断开短路的设备,保护发电机。由于电力系统的发展,熔断器已不能满足选择性和快速性的要求,于1890年后出现了直接装于断路器上反应一次电流的电磁型过电流继电器。19世纪初,继电器才广泛用于电力系统保护,被认为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开端。1901年出线了感应型过电流继电器。1908年提出了比较被保护元件两端电流的电流差动保护原理。1910年方向性电流保护开始应用,并出现了将电流与电压相比较的保护原理。1920年后距离保护装置的出现。1927年前后,出现了利用高压输电线载波传送输电线路两端功率方向或电流相位的高频保护装置。1950稍后,提出了利用故障点产生的行波实现快速保护的设想。1975年前后诞生了行波保护装置。1980年左右工频突变量原理的保护被大量研究。1990年后该原理的保护装置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继电保护装置经历了机电式保护装置、静态继电保护装置和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三个发展阶段。20世界50年代,出现了晶体管式继电保护装置。20世纪70年代,晶体管式保护在我国被大量采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静态继电保护由晶体管式向集成电路式过度,成为静态继电保护的主要形式。20世纪60年代末,有了用小型计算机实现继电保护的设想。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性能比较完善的微机保护样机并投入系统试运行。80年代,微机保护在硬件结构和软件技术方面已趋成熟。进入90年代,微机保护以在我国大量应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继电保护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益深入。为满足电网对继电保护提出的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的要求,充分发挥继电保护装置的效能,必须合理的选择保护的定值,以保持各保护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做好电网继电保护定值的整定计算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未来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智能化发展。 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其发展将出现原理突破和应用革命,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这对继电保护工作者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也开辟了活动的广阔天地。

发电厂继电保护专业考试题B

发电厂继电保护专业考试题B 一、选择题 1. 发电机在电力系统发生不对称短路时,在转子中就会感应出(B)电流。 A. 50Hz B. 100Hz C. 150Hz 2. 对于双母线接线方式的变电站,当某一连接元件发生故障且断路器拒动时,失灵保护动作应首先跳开(B)。 A. 拒动断路器所在母线上的所有断路器 B. 母联断路器 C. 故障元件其他断路器 D. 所有断路器 3. 变压器差动保护继电器采用比率制动式,可以( B )。 A. 躲开励磁涌流 B. 通过降低定值来提高保护内部故障时的灵敏度,提高保护对于外部故障的安全性 C. 防止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时误动 4. 系统短路时电流、电压是突变的,而系统振荡时电流、电压的变化是(C)。 A. 缓慢的且与振荡周期无关 B. 与三相短路一样快速变化 C. 缓慢的且与振荡周期有关 D. 之间的相位角基本不变 5. 机端电压为18000V的30万kW汽轮发电机的允许接地电流最大为(A)。 A. 1A B. 3A C. 4A 6. 新的“六统一”原则为:(a) A.功能配置统一的原则、回路设计统一的原则、端子排布置统一的 原则、接口标准统一的原则、报告输出统一和保护定值格式统一的原则。(统一功能配置、统一回路设计、统一端子排布置、统一接口规范、统一报告输出、统一定值格式)《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工作规定》 B.功能配置统一的原则、端子排布置统一的原则、屏柜压板统一的 原则、回路设计统一的原则、开关量逻辑统一的原则、保护定值和报告格式统一的原则。 C.技术标准统一的原则、功能配置统一的原则、端子排布置统一的 原则、屏柜压板统一的原则、回路设计统一的原则、接口标准统一的原则。 D.原理统一的原则、技术标准统一的原则、功能配置统一的原则、

22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

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22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9月

22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 摘要:电力系统由发电厂、变电所、输电线路和用户组成。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转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变电所根据它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变电所分为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地区变电所、终端变电所。本设计主要对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进行分析设计,通过合理的继电保护装置来了提高供电的安全可靠性。本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为220kV,站内安装两台240MVA变压器,其中220kV线路为两进两出;110kV线路为8条出线;10kV线路为10条出线。 关键字:220kV 变电站继电保护

目录 引言 (4) 1 设计说明书 (5) 2 主变压器保护设计 (5) 2.1主变压器保护设计分析 (6) 2.2变压器容量选择 (7) 2.3变压器主保护 (7) 2.4压器后备保护 (10) 2.5变压器其他保护 (15) 3 母线保护 (16) 3.1母线保护设计分析 (16) 3.2 220kV母线保护 (16) 3.3 110kV母线保护 (16) 4 线路保护 (16) 4.1线路保护设计分析 (16) 4.2 220kV线路保护 (16) 4.3 110kV线路保护 (16) 4.4 10kV线路保护 (16) 结语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7)

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几十年来,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正在不断向高电压、大机组、现代化大电网的发展方向前进,与之相伴的继电保护技术及其保护装置的应用水平也在大幅提升。继电保护的发展按时间经历了三个时代, 20世纪50年代及以前,继电保护装置大多以电磁型的机械元件、整流型元件和半导体元件构成; 70年代以后出现了集成电路构成的继电保护装置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运用;80年代,微机保护逐渐应用,继电保护逐渐走向了数字化与智能化,保护的可靠性也在不断提高。 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中,由于雷击、设备制造上的缺陷、设计和安装的错误、运行维护不当等不可抗拒因素,往往会导致各种故障的发生。而性能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合理的应用就可大大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减少因停电造成的损失。继电保护的原理是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息量进行数值整定,当突变量达到一定值时,自动启动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动作信号。 无论什么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三部分组成。测量部分是测量被保护元件工作状态的一个或几个物理量,并和已给的整定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保护是否应该起动。逻辑部分是根据测量部分输出量的大小、性质、出现的顺序或它们的组合、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程序工作,最后传到执行部分。执行部分是根据逻辑部分送的信号,最后完成保护装置所担负的任务。如发生信号,跳闸或不动作等。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体现在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四个方面。 随着技术与工艺的不断进步与更新换代,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运行维护方便性等性能也将不断提升,进而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到达一个更高的水平。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 摘要 继电保护是电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 地有选择地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保证系统的其余部分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当发生不正常工作情况时,迅速地有选择地发出报警信号,由运行人员手工切除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故障的电气设备。可见,继电保护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阻止故障的扩大和事故的发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合理配置继电保护装置,提高整定和校核工作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对于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是继电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同的部门其整定计算 的目的是不同的。对于电网,进行整定计算的目的是对电网中已经配置安装好的各种继电保护装置,按照具体电力系统的参数和运行要求,通过计算分析给出所需的各项整定值,使全网的继电保护装置协调工作,正确地发挥作用。因此对电网继电保护进行快速、准确的整定计算是电网安全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短路电流,电路配置 目录 0 摘 要 .................................................................... 第一章电网继电保护的配置 ............................................... 2 1.1 电网继电保护的作 用 .................................................. 2 1.2 电网继电保护

的配置和原理 ............................................ 2 1.3 35kV线 路保护配置原则 ................................................ 3 第二章3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2.1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与基本任务及步骤 . (3) 2.2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研究与发展状况 .................................... 4 第三章线路保护整定计 算 ................................................. 5 3.1设计的原始材 料分析 ................................................... 5 3.2 参数计 算 ............................................................ 6 3.3 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 7 总结 .. (9) 1 第一章电网继电保护的配置 1.1 电网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类型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方式,这些都可 能在电网中引起事故,从而破坏电网的正常运行,降低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严重的将直接破坏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为此,在电网运行中,一方面要采取一切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消除或减小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当故障 一旦发生时,应该迅速而有选择地切除故障元件,使故障的影响范围尽可能缩小,这一任务是由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来完成的。电网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在于: 1(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网中快速、自动切除,使其损坏程度减至最轻,并 保证最大限度地迅速恢复无故障部分的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异常运行工况,根据运行维护的具体条件和设各的承受能 力,发出警报信号、减负荷或延时跳闸。

发电厂继电保护原理及整定-广东

继电保护四性解析 一、继电保护概念 定义:能反映电力系统故障,并作用于断路器或发出生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在每一个需要保护的设备上配置。 二、继电保护四性解析及其相互关系 1.选择性:有选择地切除故障。 1)只切除故障设备。 ? 2)尽可能缩小停电范围。 思考:如何保证?通过保护原理、整定计算。 反映单侧电气量通过整定计算 ? 反映两侧电气量通过原理 2.速动性:尽可能快。 因为故障持续时间越长,后果越严重。 1)与选择性间的矛盾:为什么很多保护(反映单侧电气量保护)人为加延时。 解决:如果系统、保护对象能承受,优先保证选择性。否则牺牲选择性,保证速动性。 2)与可靠性间的矛盾,速度越快,可靠性越差,因为延时意味着保护动 作判据连续判别成立,有一次不成立,判据返回、延时清零,不易误动 和拒动;而速断保护判据成立一次就出口,易误动。 解决:如果系统、保护对象能承受,速动保护可适当加延时。 3.灵敏性:对保护范围内各种故障的反应能力。 一个保护,总是期望其保护范围是稳定的,对于各种方式下各种故障类型均灵敏反映,但实际上做不到,或者说其保护范围是变化的,所以为保证最不利情况下满足规定的最小保护范围要求,灵敏性要求保护范围尽可能大。 对单侧电气量保护,灵敏性与选择性构成了一对尖锐矛盾,通过整定计算协调。 实际上,对单侧电气量保护,选择性与灵敏性说的是一件事,就是保护范围。

选择性要求保护范围尽可能小,灵敏性要求保护范围尽可能大。 4.可靠性:不误动、不拒动 由保护的配置、原理、质量决定。 误动、拒动,从后果危害程度看,拒动危害大 提高可靠性问题转化为解决拒动问题 解决办法是保护双重化(即每个保护对象,提供两个独立保护)。 1)对于发电厂厂用电系统,辐射型结构,一般是采用反应单侧电气量保护,当地、上级构成双重化。 这种双重化的特点是: 动作慢(缺点) 可以解决保护拒动或者断路器拒动。(优点) 2) 对于大型重要设备、高压系统(220kV,同步运行系统,存在稳定性 问题)或者需快速切除故障的系统,采用全线速动保护,采用反应两侧电气量保护,当地配置两套独立保护。 这种双重化的特点是: 动作快(优点) 无法解决DL拒动,要加失灵保护。(缺点) 注意:双重化解决拒动,放大了误动。 5.结论: 1)了解四性本来的含义。 2)四性之间不是孤立的、静止的,相互之间是关联的、矛盾的。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整定与配置设计

110kV环形网络继电保护配置与整定(二) 摘要: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整定值是保证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的关键。本文结合给定110kV电网的接线及参数,对网络进行继电保护设计,首先选择电流保护,对电网进行短路电流计算,确定电网的最大、最小运行方式,整定电流保护的整定值。在电流保护不满足的情况下,相间故障选择距离保护,接地故障选择零序电流保护,同时对距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进行整定计算。本设计最终配置的保护有:电流速断保护、瓦斯保护、纵差动保护等。关键词:继电保护,短路电流,整定计算 Abstract:Relay protection is important part to guarantee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and setting value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protection correct action. In this paper, with given the wiring and the parameters of 110kV power grid to design 110KV network protection of relay, first ,select the current protection, calculate short circuit current on the grid, determine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operating mode of the grid, set the setting value of the current protection. Second ,Selecting the distance protection if the current protection does not meet the case, the phase fault choose the distance protection and the ground fault select zero sequence current protection .while setting calculation the distance protection and zero sequence current protection, . The final configuration of the protection of this design include: current speed trip protection, gas protection, the longitudinal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and so on. Keywords: protection of relay, short-circuit current, setting calculation

220kV变电所变压器差动保护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 一、设计题目:220kV变电所变压器差动保护设计 二、原始资料 某降压变压器采用差动保护,系统等值网络图如图所示。 图1 网络结构示意图 三、设计内容: 1. 对变压器T1进行继电保护配置; 2. 结合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选型,对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3.对差动保护进行整定计算; 4.线路保护均采用微机保护装置。 I

220KV变电所变压器差动保护设计 四、设计成品要求: 1、保护装置配置说明 2、所配保护基本原理说明 3、保护整定计算详细计算说明 4、按要求绘制的有关图纸 五、编写设计说明书 1.格式 1)参考教材(前言、目录、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 2)格式规范(参看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2.内容:设计内容全面,说明部分条理清晰,计算过程详略得当。 1)原始资料分析 2)保护配置方案 3)保护原理说明 4)保护整定计算方案 5)整定计算过程 6)画出保护的原理图、交流展开图、直流展开图。 3.课程设计说明书装订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成绩评审意见表、前言、目录、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 六、时间进度安排

课程设计(论文) 七、参考书目录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谷水清中国电力出版社2.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3.《电力工程设计手册(一)》中国电力出版社 4.《电力工程设计手册(二)》中国电力出版社 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285—2006 III

220KV变电所变压器差动保护设计 前言 继电保护的发展是随着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电力系统向高电压、大机组、现代化大电网发展,继电保护技术及其装置应用水平获得很大提高。在20世纪50年代及以前,差不多都是用电磁型的机械元件构成。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发展,陆续推广了利用整流二极管构成的整流型元件和半导体分立元件组成的装置。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雷击或鸟兽跨接电气设备、设备制造上的缺陷、设计和安装的错误、检修质量不高或运行维护不当等原因,往往发生各种事故。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各个设备必须装设性能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虽然种类很多,但是一般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三部分组成。测量部分是测量被保护元件工作状态的一个或几个物理量,并和已给的整定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保护是否应该起动。逻辑部分是根据测量部分输出量的大小、性质、出现的顺序或它们的组合、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程序工作,最后传到执行部分。执行部分是根据逻辑部分送的信号,最后完成保护装置所担负的任务。如发生信号,跳闸或不动作等。 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是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继电保护硬件设备的可靠性、运行维护方便性也不断得到提高。继电保护技术将达到更高的水平。

10kV变电所继电保护设计和分析报告

继电保护毕业设计 课题:110kV变电所继电保护设计及分析导师: 姓名: 班级: 日期:2011年3月10日

前言 电力生产过程有别于其他工业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生产、输送、变换、分配、消费的几个环节是在同一个时间内同步瞬间完成。电力生产过程要求供需严格动态平衡,一旦失去平衡生产过程就要受到破坏,甚至造成系统瓦解,无法维持正常生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负荷大幅度增加,使得电网规模不断扩大,高电压、大机组、长距离输电、电网互联的趋势,使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加强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满足电力需求,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成为人们探讨的问题之一。虽然系统中有可能遭受短路电流破坏的一次设备都进行了短路动、热稳定度的校验,但这只能保证它们在短时间内能承受住短路电流的破坏。时间一长,就会无一例外地遭受破坏。而在供电系统中,要想完全杜绝电路事故是不可能的。继电保护是一种电力系统的反事故自动装置,它能在系统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迅速,准确地切除故障元件或发出信号以便及时处理。可见继电保护是任何电力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保证系统安全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防止故障的扩大和事故的发生,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设置一定数量的保护装置是完全必要的,以便在短路事故发生后一次设备尚未破坏的数秒内,切除短路电流,使故障点脱离电源,从而保护短路回路内的一次设备,同时迅速恢复系统其他正常部分的工作。随着变电站继

电保护技术进一步优化,大大提高了整个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大降低运行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继电保护技术将引起电力行业有关部门的重视,成为变电站设计核心技术之一。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题库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题库 第一章判断题 1.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电压并列功能在母线合并单元中实现。 2.智能变电站内智能终端按双重化配置时,分别对应于两个跳闸线圈,具有分相跳闸功能;其合闸命令输出则并接至合闸线圈。 3.对于500kV智能变电站边断路器保护,当重合闸需要检同期功能时,采用母线电压合并单元接入相应间隔电压合并单元的方式接入母线电压,不考虑中断路器检同期。 4.任意两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超过4个交换机。当采用级联方式时,允许短时丢失数据。5.智能变电站内双重化配置的两套保护电压、电流采样值应分别取自相互独立的合并单元。 6.双重化配置保护使用的GOOSE(SV)网络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当一个网络异常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个网络的运行。 7.智能变电站要求光波长1310nm光纤的光纤发送功率为-20dBm ~-14dBm,光接收灵敏度为-31dBm ~-14dBm。8.智能变电站中GOOSE开入软压板除双母线和单母线接线外启动失灵、失灵联跳开入软压板既可设在接收端,也可设在发送端。 9.有些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由线路电流提供电源。这种互感器电源的建立需要在一次电流接通后迟延一定时间。此延时称为“唤醒时间”。在此延时期间,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为零。 10.唤醒电流是指唤醒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所需的最小一次电流方均根值。 11.温度变化将不会影响光电效应原理中互感器的准确度。 12.长期大功率激光供能影响光器件的寿命,从而影响罗氏线圈原理中电子式互感器的准确度。 13.合并单元的时钟输入只能是光信号。 14.用于双重化保护的电子式互感器,其两个采样系统应由不同的电源供电并与相应保护装置使用同一直流电源。 15.电子式互感器采样数据的品质标志应实时反映自检状态,不应附加任何延时或展宽。 16.现场检修工作时,SV采样值网络与GOOSE网络可以联调。 17.GOOSE跳闸必须采用点对点直接跳闸方式。 18.220kV智能变电站线路保护,用于检同期的母线电压一般由母线合并单元点对点通过间隔合并单元转接给各间隔保护装置。 19.智能变电站母线保护按双重化进行配置。各间隔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均采用双重化配置。 20.智能变电站采用分布式母线保护方案时,各间隔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以点对点方式接入对应母线保护子单元。 21.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重采样过程中,应正确处理采样值溢出情况。 22.与传统电磁感应式互感器相比,电子式互感器动作范围大,频率范围宽。

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标准设计

沈阳地区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标准设计浅谈 摘要:本文介绍了沈阳地区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标准设计的概况,阐述了二次设备的组合方式及10kV间隔保护的具体配置方案,统一端子排及编号的设计原则,对一些复杂的接线形式及连锁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供设计参考。 关键词: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统一原则 1 引言:沈阳地区由于历史原因一直存在配电网自动化水平不高,二次设计标准不统一,二次设备配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随着沈阳地区配电网改造步伐的加快,对电气二次设备可靠性,二次设备配置及接线合理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是配电网自动化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 将二10kV变电站次设计典型化,模块化是工程设计的方向。 2 总体思路 在对10kV变电站设计电气二次设计中我们发现,由于用户的需要不同主接线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电源,双电源,有不带母线、有单母线、分段母线等等,这样如果规定变电站主接线做总体的标准设计难度非常大。在设计中我们总结出无论哪种接线样式其间隔开关柜的样式都为确定,这样我们将标准设计分块化,既以间隔为标准,将固有的间隔电气二次回路设计成标准样式,不同的接线样式也是固有的间隔组成,这样根据间隔的标准设计完成整个变电站的设计工作。 3 保护的配置原则 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四点:即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和可靠性。按照工厂企业10KV供电系统和民用住宅的设计规范要求,在10KV的供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分段母线上一般应设置以下保护装置: (1) 10KV线路应配置的继电保护 10KV线路一般均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当过电流保护的时限不大于0.5s~0.7s,并没有保护配合上的要求时,可不装设电流速断保护;自重要的变配电所引出的线路应装设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当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不能满足选择性动作时,应装设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 (2)10KV配电变压器应配置的继电保护 1)当配电变压器容量小于400KV A时:一般采用高压熔断器保护; 2)当配电变压器容量为400~630KV A,高压侧采用断路器时,应装设过电流保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10k 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 摘要 继电保护是电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地有选择地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保证系统的其余部分快速恢复正常运行;当发生不正常工作情况时,迅速地有选择地发出报警信号,由运行人员手工切除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故障的电气设备。可见,继电保护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阻止故障的扩大和事故的发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合理配置继电保护装置,提高整定和校核工作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对于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是继电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同的部门其整定计算的目的是不同的。对于电网,进行整定计算的目的是对电网中已经配置安装好的各种继电保护装置,按照具体电力系统的参数和运行要求,通过计算分析给出所需的各项整定值,使全网的继电保护装置协调工作,正确地发挥作用。因此对电网继电保护进行快速、准确的整定计算是电网安全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短路电流,电路配置 目录 0摘要....................................................................第一章电网继电保护的配置...............................................21.1电网继电保护的作用..................................................21.2电网继电保护的配置和原理............................................21.335kV线路保护配置原则................................................3第二章3继电保护整定计算.................................................2.1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与基本任务及步骤..................................32.2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研究与发展状况....................................4第三章线路保护整定计算.................................................53.1设计的原始材料分析...................................................53.2参数计

220kV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 《发电厂电气设备》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220kV/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22班 学号: 123736211 学生姓名:孔祥林 指导教师:李春兰艾海提·塞买提 时间: 2015年12月

目录 概述 (1) 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1) 1.1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1) 2 主要电气器件选择汇总表 (2) 3短路电流的计算 (2) 3.1短路电流 (2) 3.1.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2) 3.2 各回路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3) 3.3短路电流计算点的确定 (3) 3.3.1 当K1点出现短路时 (5) 3.3.2当K2点出现短路时 (6) 4电保护分类及要求 (7) 5电力继电器继电保护 (8) 5.1电力变压器故障及不正常运行状态 (8) 5.2 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的配置原则 (8) 6选用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类型 (9) 7选用的母线继电保护装置类型 (9) 8各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 (10) 8.1变压器纵差保护整定计算及其校验 (10) 8.1.1差动继电器的选型 (10) 8.1.2纵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 (10) 8.1.3差动保护灵敏系数的校验 (11) 8.2变压器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12) 8.2.1 DL-21CE型电流继电器 (12) 8.2.2过电流保护整定原则 (12) 8.2.3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限器 (13) 8.2.4保护装置的灵敏校验 (13) 8.2.5过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13) 8.3过负荷保护 (15) 8.4变压器一次侧零序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15) 8.4.2 DS-26E型时间继电器 (15) 8.4.2零序电流的整定计算 (16) 9防雷保护 (17) 10心得体会 (17) 参考文献: (18)

某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继电保护)

1 继电保护相关理论知识 1.1 继电保护的概述 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因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主要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使之免遭损害,所以沿称继电保护。 1.2.1 继电保护的任务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工况时,在可能实现的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或发出信号由值班人员消除异常工况根源,以减轻或避免设备的损坏和对相邻地区供电的影响。 1.2.2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 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是起到反事故的自动装置的作用,必须正确地区分“正常”与“不正常”运行状态、被保护元件的“外部故障”与“内部故障”,以实现继电保护的功能。因此,通过检测各种状态下被保护元件所反映的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并予以鉴别。依据反映的物理量的不同,保护装置可以构成下述各种原理的保护:(1)反映电气量的保护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通常伴有电流增大、电压降低以及电流与电压的比值(阻抗)和它们之间的相位角改变等现象。因此,在被保护元件的一端装没的种种变换器可以检测、比较并鉴别出发生故障时这些基本参数与正常运行时的差别.就可以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装置。 例如:反映电流增大构成过电流保护; 反映电压降低(或升高)构成低电压(或过电压)保护; 反映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变化构成方向保护; 反映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的变化构成距离保护。 除此以外.还可根据在被保护元件内部和外部短路时,被保护元件两端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差别,分别构成差动保护、高频保护等。 同理,由于序分量保护灵敏度高,也得到广泛应用。 新出现的反映故障分量、突变量以及自适应原理的保护也在应用中。

发电厂厂用电保护配置及定值整定

发电厂厂用电保护配置及定值整定 【摘要】文章主要是以某发电有限公司继电保护的配置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例。整理分析了厂用电系统保护的配置和整定原则,同时在此基础上将关于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新思路提了出来,从而使得继电保护可靠、正确动作得到保障。 【关键词】发电厂厂用电;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引言 厂用电是发电厂总的耗电量的统称,而在电厂内部,厂用电系统拥有最高的供电级别。我们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对电厂设备运行产生直接影响。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停机事故的发生,致使人身伤害的发生。因此,针对可靠性、速动性与选择性之间的配合,厂用电继电保护有着很高的要求,这方面的要求该怎样满足还是一个难题。下面以本公司2台600MW火电机组的厂用电保护配置及存在的问题为例,来探讨关于其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新思路。 1 高、低压厂用变压器保护整定计算 因为厂用电系统往往都有电动机自启动情况存在。在过去的整定计算过程中,高压厂变分支低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动作电压按躲过电动机自启动最低残压计算;动作电流的计算主要是根据变压器分支额定电流,关于其动作时间的计算还要和低压厂变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进行配合,也可以与低压厂变限时速断保护动作时间配合。其时间大约会有1s钟,甚至有可能会超过2s。例如,有一个电厂为了配合低压变压器的限时速断保护动作时间,其分支复合电压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取的是1.1s。而就高压厂变分支负荷来看,其快速保护动作时间通常是0s。FC回路的动作时间通常不多于0.1s。假如保护配合的时间级差取的是0.3s,那么也就是说电厂的分支复合电压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就会超出0.7s 时间。一旦有短路故障发生,就一定会使设备的损坏程度加大,或者是扩大短路的范围扩大。如今就高压厂变分支复合电压过电流保护而言,通常整定方法有:根据躲过电动机自启动时的最低残压来计算低电压动作值;根据躲过正常运行时产生的不平衡电压来整定负序电压动作值;根据躲过对应分支额定电流来计算动作电流。以这样的整定原则为依据,高压厂变分支低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会产生较大的动作电流,其可以配合各馈线的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 2 FC回路保护的配置 因为真空接触器可以接通和开断的通常只有两种,一是电动机的启动电流;一是低压厂变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而针对短路电流并且超过其允许断开的电流值,是不能断开的。所以,假如短路电流比接触器许可的断开电流值还要大,那么高压熔断器就要将短路电流切除。因此,要求相配合的两部分时间,一是回路电流速断保护动作时间;一是熔断器的熔断时间,也就是说,短路电流要比真空接触器许可切断电流大或者至少相等。熔断器的熔断要比保护动作早。关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