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物理化学试题

内蒙古大学物理化学试题

试卷 第 1 页 (共 1 页) 考核

数__

__

_

_

考核班次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员_________ 出题教员签名________ 任课教研室主任签名___

_

__

_

日期

___

_

___

_

_

__

_

_

_

_

_

_

教学班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_

_

_

…………………………密………………………………封………………………………线……………………………………… 1、写出下列浓差电池的电池反应,计算在 298 K 时的电动势: Zn(s)│Zn 2+(a =0.004)‖Zn 2+(a =0.02)│Zn(s) Pb(s)│PbSO 4(s)│SO 42-(a =0.02)‖SO 42-(a =0.001)│PbSO 4(s)│Pb(s) 2、298 K 时,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为 E /V =0.160235+1.0023×10-3T /K -2.541×10-6(T /K)2 Ag(s)+AgCl(s)│HCl(1.0 mol ·kg -1, γ±=0.809)│H 2(p ?)│Pt 求 φ? (AgCl,Ag,Cl -)的值。 3、在 p ?压力、18℃下,白锡与灰锡处于平衡。 从白锡到灰锡的相变热为-2.01 kJ ·mol -1,请计算以下电池在 0℃和 25℃时的电动势。 Sn(s,白)│SnCl 2(aq)│Sn(s,灰) 4、一个原电池是由固态铝电极和固态的 Al- Zn 合金电极以及熔融的 AlCl 3- NaCl 混合物作电解质形成,当铝在合金电极中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0.38,电池电动势在653 K 时为 7.43 mV 试计算 Al(s) 在 Al - Zn(s) 合金中的活度。 5、在 298 K 时有下述电池: Pb(s)│Pb 2+(a =0.1)‖Ag +(a =0.1)│Ag(s) (a) 写出电极反应并计算其电极电势 (b) 计算电池的电动势和电池反应的 ?r G m 已知 φ? (Ag +,Ag) = 0.7991 V , φ? (Pb 2+,Pb) = -0.126 V 6、298 K 时,有如下两个反应: A 、 2Hg(l)+O 2(g)+2H 2O(l)=2Hg 2++4OH – B 、 2Hg(l)+O 2(水中溶解态)+2H 2O(l)=2Hg 2++4OH – 将反应A 、设计成电池,其E ?= - 0.453 V 。工业排放的废汞,可与水中溶解氧发生 如B 、所示的反应,设废液呈中性,在液面上O 2(g)分压为0.21×p ?,活度系数均为1。 ⑴ 写出反应A 、的电池表示式。 ⑵ 当废液中的[Hg 2+]为1×10-5 mol ·kg -1时,反应B 、能否自发进行? ⑶ [Hg 2+]在废液中浓度为多少时,不再与溶解O 2反应? 7、用电化学的方法计算2MnO 4 -+10I -+16H +→5I 2+2Mn 2++8H 2O 反应的平衡常数。已知下列两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为:

2MnO 4 -+16H ++10e -→2Mn 2++8H 2O 1E =$

1.515 V

5I 2+10e -→10I - 2E =$

0.536 V

8、298 K 时,下述电池的电动势为 4.55×10-2 V , Ag + AgCl(s)│HCl(aq)│Hg 2Cl 2(s) + Hg(l)其温度系数 (?E /?T)p = 3.38×10-4 V ·K -1。当有 1 mol 电子电量产生时,求电池反应的?r G m 、?r H m 、?r S m 值。 9、对半径为 R ' 的球形液滴,在温度 T 时,其表面张力为 γ ,表面积为 A ,试求 (?γ/?p )T , A 的表示式。 10、已知某电池的 E ?=0.058 V (298 K), 其电池反应为: Ag(s)+Cu 2+(a =0.48)+Br -(a =0.40)─→AgBr(s)+Cu +(a =0.32) (1) 写出两电极上发生的反应 (2) 写出电池的书面表达式 (3) 计算电池的电动势 11、下列电池在 298 K 时, 当溶液 pH= 3.98 时, E 1=0.228 V ; 当溶液为 pH x 时, E 2=0.3451V , 求 pH x 为多少? Sb │Sb 2O 3(s)┃H +(pH)‖KCl(饱和)│Hg 2Cl 2(s)│Hg(l) 12、电池 Pt │H 2(p ?)│HBr(0.100 mol ·kg -1)│AgBr(s)│Ag(s) 在298 K 时, 测得E = 0.200 V 。已知 φ? (Ag │AgBr │Br -)=0.071 V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并求所指浓度下的γ±(HBr) 。 13、电池: Pt │H 2(p ?)│HCl(0.01 mol ·kg -1)‖NaOH(0.01 mol ·kg -1)│H 2(p ?)│Pt 在 298 K 时的电动势为 -0.587 V ,求水的离子积。 (0.01 mol ·kg -1 水溶液中 ,HCl 和 NaOH 的平均活度系数为 0.904)

物理化学相图试卷

相平衡 一、选择题4 1、(本题2分)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相图说明的是()系统。 A.封闭系统 B.已达平衡的多相开放系统 C.非平衡开放系统 D.开放系统 B 2、(本题2分)在标准压强下,根据吉布斯相律,双组分平衡系统的最大条件自由度数为( )。4 A. 1 B.2 C. 3 D. 4 B 3、(本题2分)NH4HS(s)和任意量的NH3(g)及H2 S(g)达平衡时有( )。6 A.C=2,Φ(P)=2,?=2; B.C=1,Φ(P)=2,?=1; C.C=1,Φ(P)=3,?=2; D.C=1,Φ(P)=2,?=3。 A 4、(本题2分)二组分合金处于两相平衡时系统的条件自由度数?(F) 为( )。6 A.0; B.1; C. 2; D. 3。 B 5、(本题2分)I2在液态水和CCl4中达到分配平衡(无固态碘存在)则该系统的条件自由度数为( )。6 A.?’=1; B.?’=2; C.?’=0; D.?’=3。 D 6、(本题2分)对恒沸混合物的描写,下列各种叙述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 5 A.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 B.恒沸混合物的组成随压力的改变而改变; C.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 D.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B 7、(本题2分)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325 Pa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6 A.3种; B.2种; C.1种; D.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C 8、(本题2分)某系统存在C(s)、H2O(g)、CO(g)、CO2(g)、H2(g)五种物质,相互建立了下述三个平衡:H 2O(g)+C(s) H2(g) + CO(g);CO2(g)+H2(g) H2O + CO(g);CO 2(g) + C(s) 2CO(g)。则该系统的组分数C为( )。 6 A.3; B.2; C.1; D.4。 A 9、(本题2分)当水、冰、水蒸气三相平衡共存时,系统的自由度数为( )。4

物理化学选择题题库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物化试卷(一) 1.物质的量为n的纯理想气体,该气体在如下的哪一组物理量确定之后,其它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A) p (B) V (C) T,U (D) T, p 2. 下述说法哪一个正确? (A) 热是体系中微观粒子平均平动能的量度(B) 温度是体系所储存热量的量度 (C) 温度是体系中微观粒子平均能量的量度(D) 温度是体系中微观粒子平均平 动能的量度 3. 有一高压钢筒,打开活塞后气体喷出筒外,当筒内压力与筒外压力相等时关 闭活塞,此时筒内温度将: (A) 不变(B) 升高(C) 降低(D) 无法判定 4. 1 mol 373 K,标准压力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变成373 K,标准压力下的水气,(1) 等温等压可逆蒸发,(2) 真空蒸发这两个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A) |W1|> |W2| Q1> Q2(B) |W1|< |W2| Q1< Q2 (C) |W1|= |W2| Q1= Q2(D) |W1|> |W2| Q1< Q2 5. 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热力学能将: (A) 降低(B) 增加(C) 不变(D) 增加、减少不能确定 6. 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A) 一定产生热交换(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7. 一可逆热机与另一不可逆热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燃烧等量的燃料,则可逆热机拖动的列车运行的速度: (A) 较快(B) 较慢(C) 一样(D) 不一定 8. 始态完全相同(p1,V1,T1)的一个理想气体体系,和另一个范德华气体体系,分 别进行绝热恒外压(p0)膨胀。当膨胀相同体积之后, 下述哪一种说法正确?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复习课件.doc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B A. ΔU=Q V B. W=nRTln(p 2/p 1)(用到了pv=nRT) C. ΔU=dT C m ,V T T 2 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2. C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3. C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7. D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8. B

物化网络试题

、选择题( 10 小题,每题 2分,共 20 分) 1. 下列关于生成焓的叙述中 ,哪条是不正确的 ? A. 化合物的生成焓一定不为零 . B. 在 298K 的标准态下,任何单质的生成焓规定为零 . C. 不是所有化合物的生成焓都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定的 . D. 热力学数据表上所列某温度下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数据,实际上都是一种相对值 2. 在263K 和101325Pa 下,1mol 的过冷水结成冰,则过程中 3. 在讨论稀溶液的蒸气压降低规律时,溶质必须是 H 2O+HD=HDO+H 2 K p (3)=3.40 则 H 2O +D 2 = D 2O+H 2 的 K p 为 ( ) A. 3.06 B. 11.89 C. 35.36 D. 3.50 7. 电解AgNO 3水溶液时,当通过的电量为 2F 时,在阴极上析出 Cu 的量为() A. 0.5mol B. 1 mol C. 1.5mol D. 2mol 8. 一定体积的水,当聚成一个大水球或分散成许多水滴时,在同温度下,两种状态相 比,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有 A 表面能 B 表面张力 C 比表面 D 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9. 下面描述的平行反应(A kB B, A kc C)的特点,哪一点是不正确的 ?() A. k B 和 k C 比值不随温度而改变 B. 反应的总速率等于两个平行的反应速率之和 C. 反应产物 B 和 C 的量之比等于两个平行反应的速率比 D. 反应物消耗的速率主要决定于反应速率大的一个反应 10. 某反应物在一定时间内完全转化为产物, 则反应的级数为 A. △S 系 >0 B. △ S 环 <0 C.( △ S 系+ △ S 环)>0 D.( △ S 系 + △ S 环 )<0 A. 挥发性物质 B. 电解质 C. 非挥发性物质 D. 气体物质 4. 已知 373K 时,液体 A 的饱和蒸气压为 5 kPa ,液体B 的饱和蒸气压为 10kPa , A 和 B 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 当 A 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5 时,气相中 B 的物质的 量分数为 A. 1/1.5 B. 1/2 C. 1/2.5 D. 1/3 5.某系统存在 C(s)、H 2O(g)、CO(g)、 平衡: H 2O(g) + C(s) = H2(g) + CO(g) CO 2(g)、 H 2(g) 五种物质,相互建立了下述三个 CO 2(g) + H 2(g) = H 2O(g) + CO(g) 6. CO 2(g) + C(s) = 2CO(g) A. C=3 B. C=2 C. C=1 293K 时反应 H 2+D 2=2HD 则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 C 为: D. C=4 K p (1)=3.27 H 2O+D 2O=2HDO K p (2)=3.18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大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三、计算 1、测得300C时某蔗糖水溶液的渗透压为252KPa。求 (1)该溶液中蔗糖的质量摩尔浓度; (2)该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3)在大气压力下,该溶液的沸点升高值已知Kf =1.86K mol–1Kg–1 , Kb =0.513K mol–1Kg–1 ,△vapH0m=40662J mol–1 2、有理想气体反应2H2(g)+O2(g)=H2O(g),在2000K时,已知K0=1.55×107

1、计算 H2和O2分压各为1.00×10 4 Pa, 水蒸气分压为1.00×105 Pa的混合气体中,进行上述反应的△rGm,并判断反应自发进 行的方向。 2、当H2和O2分压仍然分别为1.00×10 4 Pa 时。欲使反应不能正向自发进行,水蒸气分 压最少需多大? △rGm=-1.6﹡105Jmol–1;正向自发;P (H2O)=1.24﹡107Pa。 装 订 线

在真空的容器中放入固态的NH4HS,于250C 下分解为NH3(g)与H2S(g), 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力为66.6kPa 。 (1)当放入NH4HS时容器中已有39.99kPa 的 H2S(g),求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力;(2)容器中已有6.666kPa的NH3(g),问需加多大压力的H2S(g),才能形成NH4HS 固体。 1)77.7kPa 2)P(H2S)大于166kPa。

4、已知250C时φ0(Fe3+/ Fe) =-0.036V,φ0(Fe3+/ Fe2+) =-0.770V 求250C时电极Fe2+|Fe的标准电极电势φ0(Fe2+/ Fe)。 答案: φ0(Fe2+/ Fe)= -0.439V 5、0.01mol dm-3醋酸水溶液在250C时的摩尔电导率为1.62×10-3S m2 mol–1,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为39.07×10-3S m2 mol–1 计算(1)醋酸水溶液在250C,0.01mol dm-3

物理化学试题与答案

物理化学试卷1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 共16题 30分 ) 1. 2 分 (4932) 用铜电极电解·kg-1的 CuCl2水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 ( B ) (A) 2Cl- ─→ Cl2+ 2e- (B) Cu ─→ Cu2++ 2e- (C) Cu ─→ Cu++ e- (D) 2OH-─→ H2O + 1 2 O2+ 2e- 2. 2 分 (4948) 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Na+ 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 这是由于: ( D ) (A) (Na+/ Na) < (H+/ H2) (B) (Na) < (H2) (C) (Na+/ Na) < (H+/ H2) (D) H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Na+/ Na) > (H+/ H2) 3. 2 分 (4869) 极谱分析中加入大量惰性电解质的目的是: ( C ) (A) 增加溶液电导 (B) 固定离子强度 (C) 消除迁移电流 (D) 上述几种都是 4. 2 分 (4889) 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 ( B ) (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

以石墨为阳极,电解 mol·kg-1 NaCl 溶液,在阳极上首先析出: ( A ) (A) Cl2 (B) O2 (C) Cl2与 O2混合气体 (D) 无气体析出 已知: (Cl2/Cl-)= V , (Cl2)= 0 V , (O2/OH-)= , (O2) = V 。 6. 2 分 (5154) 将铅蓄电池在 A 电流下充电 h,则 PbSO4分解的量为: (M r(PbSO4)= 303 ) ( B ) (A) kg (B) kg (C) kg (D) kg 7. 2 分 (5102) 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 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 D ) (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 8. 2 分 (4940) 25℃时, H2在锌上的超电势为 V, (Zn2+/Zn) = V,电解一含有 Zn2+(a= 的溶液,为了不使 H2析出,溶液的 pH值至少应控制在 ( A ) (A) pH > (B) pH > (C) pH > (D) pH > 9. 2 分 (4857) 298 K、 mol·dm-3的 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 V,电解此溶液 为: ( C ) 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 H2 (A) 大于 V (B) 等于 V (C) 小于 V (D) 不能判定

物理化学考试题库及答案(5)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二组分体系恒温时.可能同时存在的最大相数为 ( ) (A) Φ=2 (B) Φ=3 (C) Φ=4 2. 在α、β两项中都含有A 和B 两种物质,当达相平衡时,下列哪种情况正确 ( ) A B A A A B A B (A ) (C) (D) (B )αααβαβββμμμμμμμμ==== 3. 在101325Pa 下,水、冰和水蒸气平衡的系统中,自由度为 ( ) (A) 0 (B) 1 (C) 2 4. 在密闭容器中有食盐饱和溶液,并且存在着从溶液中析出的细小食盐结晶, 则系统的自由度是 ( ) (A) 0 (B) 1 (C) 2 (D) 3 5. 系统是N 2和O 2两种气体的混合物时,自由度应为 ( ) (A) 1 (B) 2 (C) 3 (D) 4 6. 在101325 Pa 下,水和水蒸气呈平衡的系统,其自由度f 为 ( ) (A) 0 (B) 1 (C) 2 (D) 3 7. NH 4Cl(s)在真空容器中分解达到平衡NH 4Cl(s) → HCl(g) + NH 3(g) ( ) (A) K =3, Φ=2, f =2 (B) K =2, Φ=2, f =1 (C) K =1, Φ=2, f =1 (D) K =4, Φ=2, f =1 8. 25 ℃及标准压力下,NaCl(s)与其水溶液平衡共存 ( ) (A) K =1, Φ=2, f =1 (B) K =2, Φ=2, f =1 (C) K =2, Φ=2, f =0 (D) K =4, Φ=2, f =1 9. 已知在318 K 时纯丙酮的的蒸气压为43.063 kPa ,今测得氯仿的摩尔分数为 0.30的丙酮-氯仿二元溶液上丙酮的蒸气压为26.77 kPa ,则此溶液: ( ) (A) 为理想液体混合物 (B) 对丙酮为负偏差 (C) 对丙酮为正偏差 (D) 无法确定 10. 苯(A)与甲苯(B)形成理想混合物,当把5 mol 苯与5 mol 甲苯混合形成溶液, 这时,与溶液相平衡的蒸汽中,苯(A)的摩尔分数是: ( ) (A) y A = 0.5 (B) y A < 0.5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题库(上下册)

一 化学热力学基础 1-1 判断题 1、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2、Q 和W 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Q+W 也由过程决定。(×) 3、焓的定义式H=U+pV 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压过程才有焓变。(×) 4、焓的增加量ΔH 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5、一个绝热过程Q=0,但体系的ΔT 不一定为零。(√) 6、对于一个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热力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7、某理想气体从始态经定温和定容两个过程达终态,这两个过程Q 、W 、ΔU 及ΔH 是相等的。(×) 8、任何物质的熵值是不可能为负值或零的。(×) 9、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10、不可逆过程的熵变是不可求的。(×) 11、任意过程中的热效应与温度相除,可以得到该过程的熵变。(×) 12、在孤立体系中,一自发过程由A B,但体系永远回不到原来状态。(√) 13、绝热过程Q=0,而T Q dS δ= ,所以dS=0。(×) 14、可以用一过程的熵变与热温商的大小关系判断其自发性。(√)

15、绝热过程Q=0,而ΔH=Q ,因此ΔH=0。(×) 16、按克劳修斯不等式,热是不可能从低温热源传给高温热源的。(×) 17、在一绝热体系中,水向真空蒸发为水蒸气(以水和水蒸气为体系),该过程W>0,ΔU>0。(×) 18、体系经过一不可逆循环过程,其体S ?>0。(×) 19、对于气态物质,C p -C V =nR 。(×) 20、在一绝热体系中有一隔板,两边分别是空气和真空,抽去隔板,空气向真空膨胀,此时Q=0,所以ΔS=0。(×) 21、高温物体所含的热量比低温物体的多,因此热从高温物体自动流向低温物体。(×) 22、处于两相平衡的1molH 2O (l )和1molH 2O (g ),由于两相物质的温度和压力相等,因此在相变过程中ΔU=0,ΔH=0。(×) 23、在标准压力下加热某物质,温度由T 1上升到T 2,则该物质吸收的 热量为?=21 T T p dT C Q ,在此条件下应存在ΔH=Q 的关系。 (√) 24、带有绝热活塞(无摩擦、无质量)的一个绝热气缸装有理想气体,内壁有电炉丝,将电阻丝通电后,气体慢慢膨胀。因为是一个恒压过程Q p =ΔH ,又因为是绝热体系Q p =0,所以ΔH=0。(×) 25、体系从状态I 变化到状态Ⅱ,若ΔT=0,则Q=0,无热量交换。(×) 26、公式Vdp SdT dG +-=只适用于可逆过程。 ( × ) 27、某一体系达到平衡时,熵最大,自由能最小。

内蒙古大学物理化学期末答案

一、计算(13小题,共100分) 1、写出下列浓差电池的电池反应,计算在 298 K 时的电动势: Zn(s)│Zn 2+(a =0.004)‖Zn 2+(a =0.02)│Zn(s) Pb(s)│PbSO 4(s)│SO 42 -(a =0.02)‖SO 42-(a =0.001)│PbSO 4(s)│Pb(s) 答案: (1) 电池反应 Zn 2+(a =0.02) ─→Zn 2+(a =0.004) E = -RT /2F ×ln(0.004/0.02) = 0.0207 V (2) 电池反应 SO 42 -(a =0.01) ─→ SO 42-(a =0.001) E = -RT /2 F ×ln(0.001/0.01) = 0.0296 V 2、298 K 时,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为 E /V =0.160235+1.0023×10-3T /K -2.541×10-6(T /K)2 Ag(s)+AgCl(s)│HCl(1.0 mol ·kg -1, γ±=0.809)│H 2(p ?)│Pt 求 φ? (AgCl,Ag,Cl -)的值。 答案:解: 电池反应 Ag(s)+HCl(1.0 mol ·kg -1)─→AgCl +12 H 2(p ?) E = 0.2333 V E =E ?-RT / F ×ln[1/(a +a -)] (a +a -=1×γ±2) E ?=φ? (AgCl,Ag,Cl -)=0.2224 V 3、在 p ?压力、18℃下,白锡与灰锡处于平衡。 从白锡到灰锡的相变热为-2.01 kJ ·mol -1,请计算以下电池在 0℃和 25℃时的电动势。 Sn(s,白)│SnCl 2(aq)│Sn(s,灰) 答案:电池反应: Sn(s,白) ─→ Sn(s,灰) 291 K 达平衡 ?G = ?G ?= 0 ?S ?= (?H ?- ?G ?)/T = -6.91 J ·K -1·mol -1 在 273 – 298 K 间视 ?H 为常数 273 K :?G ?= ?H ?- T ?S ?= -124 J ·mol -1 E ?= -?G ?/z F = 0.00064 V 298 K :?G ?= 49 J ·mol -1 E ?= -0.00025 V 4、一个原电池是由固态铝电极和固态的 Al- Zn 合金电极以及熔融的 AlCl 3- NaCl 混合物作电解质形成,当铝在合金电极中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0.38,电池电动势在653 K 时为 7.43 mV 试计算 Al(s) 在 Al - Zn(s) 合金中的活度。 答案:电池: Ag(s)│AlCl 3(在NaCl 中)│Al(s)(在Zn 中,x (Al)=0.38) 电池反应: Al(s) →Al(s) [x (Al)=0.38] E = -RT /3F × ln a (合金)/a (Al) a (Al) = 0.673 5、在 298 K 时有下述电池: Pb(s)│Pb 2+(a =0.1)‖Ag +(a =0.1)│Ag(s) (a) 写出电极反应并计算其电极电势 (b) 计算电池的电动势和电池反应的 ?r G m

物理化学试卷

成绩 物理化学(本科)试卷 试卷号:B260002 校名___________ 系名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页) 大题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成绩 一、填作图题。 ( 本大题2分) 用等边三角形表示出A,B,C三组分系统,在图中找出x A=0.30,x B=0.30,其余为C 的系统点P。 二、填空题。在题中“____”处填上答案。 (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分) 1、(本小题1分) 右图为两组分,具有最高恒沸点的相图,若有组成为x0 的溶液,经过精馏,则在塔顶得到__________,塔底得到 ___________。 2、(本小题1分) 热力学第三定律能斯特说法的数学表达式为????????????????。 3、(本小题1分) 理想气体节流膨胀时,[ () ] ? ? pV p H 0。(选填>,=,<) 三、填空题。在题中“____”处填上答案。 (本大题共8小题,总计16分) 1、(本小题2分) 当稀溶液中所含溶质为不挥发性溶质、以及凝固时析出纯溶剂,则此稀溶液的依数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本小题2分) 一系统经过一个不可逆循环后,环境的熵变 0,系统的熵变 0。 (选填< ,= ,>) 3、(本小题2分) 在一个温度恒定为100℃,体积恒定的容器中,装有2 mol ,100 kPa 的N 2( g )。若向其中注入100℃的水0.2 mol 并迅速达到平衡。设水蒸气为理想气体。此过程: (1)?S (H 2O ) ; (2)?G (H 2O ) ; (3)?A (H 2O ) ; (4)?G (N 2) 。 (选填> 0 , < 0 ,= 0或无法确定) 4、(本小题2分) 2 kg 空气与某恒温热源相接触,从1000 kPa 恒温可逆膨胀到200 kPa ,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M = 29 ? 10- 3 kg ·mol -1,且可视为理想气体,则 ?S (空气) = ,?S (热源) = 。 5、(本小题2分) 写出理想稀溶液中溶质B 的化学势表达式,其中B 的摩尔分数用x B 表示,μB =_______。 6、(本小题2分) 一般有机物可以用水蒸气蒸镏法提纯,当有机物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越大时,提纯一定质量有机物需用的水蒸气量越少,能量越节省。 7、(本小题2分) 2C(s) + O 2(g) == 2CO(g)反应的?r G 与温度关系为?r G =(- 232 600-167.8 T /K )J ·mol -1。据此式可求出反应在400 K 下的?r S 。(填入具体数值) 8、(本小题2分) 某气相反应A ==Y+ Z 是吸热反应, 在 25 ℃时其标准平衡常数K =1 , 则25 ℃时反 应的?r S ?????0,此反应在40 ℃时的K ?????25 ℃时的K 。 (选填 > ,=,<) 四、是非题。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本大题分5小题, 每小题1分, 共5分) 1、 恒沸混合物的恒沸温度与恒沸组成不随压力而改变。是不是?( ) 2、组成可变的均相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d G =-S d T +V d p +∑=1 B B μd n B ,既适用于 封闭系统也适用于敞开系统。 是不是? ( ) 3、 CO 2(g)的?f H (500 K) = ?f H (298 K) +C T p ,m 2K K (CO )d 298500? 。是不是? ( ) 4、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G > 0的过程一定不能进行。是不是? ( ) 5、 理想混合气体中任意组分B 的逸度~p B 就等于其分压力~p B 。是不是?( ) 五、问答题。请回答下列各题。 ( 本 大 题3分 ) 在真空绝热箱中,有互相接触的两个导体(如图),有热量自温度为T 1的物体传到温度为T 2的物体(T 1>T 2),若:

辽宁科技大学学术期刊分级暂行规定(2018年版)

综发〔2018〕29号附件 辽宁科技大学学术期刊分级暂行规定 (2018年版) 为进一步明确我校专业技术人员发表期刊论文的等级,特制定本规定,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内外学术期刊分类如下: 一、学术期刊分级 学术期刊分为A类、B类、C类和D类四类,《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2014版为准,CSSCI期刊以2017-2018版为准。具体如下: (一) A类期刊 A1系列: 位列SCI、SSCI分区1区的期刊。 A2系列: 1.位列SCI、SSCI分区2区的期刊; 2.《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光明日报》(理论版)《人民日 报》(理论版),求是; 3.人文社科类权威期刊(具体列表见附表2)。 A3系列: 1.位列SCI、SSCI分区3区的期刊;

2.CSSCI重点期刊论文(具体列表见附表2)。 A4系列: 1.位列SCI、SSCI分区4区的期刊; 2.A&HCI、EI期刊论文; 3.CSSCI重要期刊论文(具体列表见附表2)。 (二)B类期刊 1.自然科学类以《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各一级学科来源期刊的重点期刊论文(具体列表见附表1); 2.除A类之外的CSSCI期刊论文(具体列表见附表2); 3.《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文章。 (三) C类期刊 1.未列入A类和B类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的期刊论文(具体列表见附表1); 2.未列入A类和B类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以及《科学引文数据库》SCD的期刊论文; 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期刊论文; 4.《辽宁科技大学学报》重点论文(重点论文是指经《辽宁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初审符合重点论文投稿基本形式要求和重点论文认定标准(专家评分项目标准+编辑评分项目标准加权分值≥85分),按重点论文流程处理后发表的论文)。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 2分,共32分) 1、用Ag 电极电解AgNO 3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外加压力下,用希托夫法测定AgNO 3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阴极区Ag +量减少了0.605g ,阴极析出Ag 为1.15g ,则Ag +的迁移数为:( ) a 0.474 b 0.526 c 0.516 d 0.484 2、用Pt 电极电解CuSO 4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A ,经过15min 后,在阴极上析出铜为:( ) a 5.9克 b 2.95克 c 11.8克 d 8.2克 3、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是( ) a 欧姆(Ohm )定律 b 法拉第(Faraday )定律 c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d 能斯特(Nernst )定律 4、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m -3和0.1 mol.m -3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电阻分别为1000Ω及500Ω,则其摩尔电导之比( ) a 5:1 b 1:5 c 1:20 d 20:1 5、某反应速率常数k 为0.107min -1,则反应物浓度从1.0mol.L-1变到0.7 mol.L -1和浓度从0.01mol.L -1变到0.007mol.L -1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 a 10 b 100 c 1 d 0.01 6、0.1mol/kg 的CaCl 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γ±=0.219,则离子平均活度α±为( ) a 4 10476.3-? b 2 10964.6-? c 2 10 476.3-? d 2 10386.1-?

7、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43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21 所需时间的2倍,则反 应的级数为( ) a 零级 b 三级 c 二级 d 一级 8、已知25℃时NH 4Cl 、NaOH 、NaCl 的无限稀摩尔电导分别为: 12122210265.110487.210499.1-----??Ω???mol m 、、。则NH 4OH 的无限稀时的摩尔电 导:( ) a 277.0121210---?Ω?mol m b 251.5121210---?Ω?mol m c 253.2121210---?Ω?mol m d 721.21 21210---?Ω?mol m 9、.当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溶剂中产生的结果是:( ) a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正吸附; b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负吸附; c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负吸附; d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正吸附; 10、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少许水(水润湿玻璃),在毛细管中水平水柱的两端呈凹液面,当在右端水凹面处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向何端移动?( )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动; d 难以确定。 11、某反应的速度常数为4.62ⅹ10-2min -1,若其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1mol.L -1,则反应的半衰期t 1/2为( ) a 216min b 30min c 15min d 1.08min 12、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80kJ ·mol -1, 则反应温度由20℃增加到30℃时, 其反应速度常数约为原来的() a 2倍 b 5倍 c 4倍 d 3倍 13、胶体粒子处于等电态时,电泳电渗的速率:( ) a 必然为零 b 一定增加 c 一定减少 d 无法确定 14、已知某复合反应的反应历程为 A B ;B + D k 2 ? →?Z 则 B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d d B c t 是:( )。

大学物理化学5-相图课后习题及答案

相图 一、就是非题 下述各题中得说法就是否正确?正确得在题后括号内画“√”,错得画“?”。 1.相就是指系统处于平衡时,系统中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都均匀得部分。() 2.依据相律,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蒸气压应该就是定值。( ) 3.依据相律,恒沸温合物得沸点不随外压得改变而改变。() 二、选择题 选择正确答案得编号,填在各题题后得括号内。 1NH4HS(s)与任意量得NH3(g)及H2 S(g)达平衡时有:( )。 (A)C=2,φ=2,f =2;?(B) C=1,φ=2,f =1; (C)C=1,φ=3,f=2; (D) C=1,φ=2,f =3。 2已知硫可以有单斜硫,正交硫,液态硫与气态硫四种存在状态。硫得这四种状态____稳定共存。 (A)能够;??(B) 不能够;?(C)不一定。 3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 325Pa得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得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A) 3种; (B)2种;(C)1种;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4将固体NH4HCO3(s)放入真空容器中,恒温到400K,NH4HCO3按下式分解并达到平衡: NH4HCO3(s) ===NH3(g) +H2O(g)+ CO2(g)系统得组分数C与自由度数f 为:() (A)?C=2,f =2;? (B) C=2,f=2; (C)?C=2,f =0; ?(D) C=3,f =2。 5某系统存在C(s)、H2O(g)、CO(g)、CO2(g)、H2(g)五种物质,相互建立了下述三个平衡: H2O(g)+C(s) H2(g) + CO(g) CO2(g)+H2(g)H2O+CO(g) CO2(g)+C(s)2CO(g) 则该系统得独立组分数C为:(?)。 (A) 3; (B)2; ?(C)1;?(D)4。 三、计算题 习题1 A,B二组分在液态完全互溶,已知液体B在80?C下蒸气压力为101、325 kPa,汽化焓为30、76kJ·mol-1。组分A得正常沸点比组分B得正常沸点高10 ?C。在101、325kPa下将8mol A与2 mol B混合加热到60 ?C产生第一个气泡,其组成为y =0、4,继续在101、325kPa下恒压封闭加热到 B 70?C,剩下最后一滴溶液其组成为xB=0、1。将7mol B与3 mol A气体混合,在101、325kPa下冷却到65?C产生第一滴液体,其组成为x B=0、9,继续定压封闭冷却到55?C时剩下最后一个气泡,其组成为yB=0、6。 (1)画出此二组分系统在101、325kPa下得沸点一组成图,并标出各相区; (2) 8molB与2mol A得混合物在101、325 kPa,65?C时, ①求平衡气相得物质得量;

物理化学试题集选择题

、,反应:2H2(g)+O2(g)=2H2O(g),当ξ=1mol时, A. Q P-Q V=RT B. Q P-Q V=-RT C. Q P-Q V=R D. Q P-Q V=-R 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哪些式子成立 (A)(?U/?V)p=0 (B)(?H/?P)T=0 (C)(?H/?T)v=0 (D)(?C V/?V)p=0 在体系中,属于广度性质的物理量是: A.长度B.密度C.粘度D.温度 下列属于强度性质的状态函数是: A.P B.V C.U D.H 罐头食品能够长期保存的原因是因为罐头食品属于: A.敞开系统B.封闭系统C.孤立系统D.绝热系统某封闭系统以任意方式从A态变化到B态,系统的数值变化与途径无关的是: A. Q B. W C. Q+W D. Q-W

某体系发生变化后一定有⊿U=0的是 A.敞开体系 B.封闭体系C.孤立体系D.任意体系 某系统经某一过程从A态→B态,系统向环境放热Q,系统的焓变:A.△H=Q B.△H>Q C.△H<Q D.不能确定理想气体发生等温可逆膨胀过程后,系统的: A.P1V1=P2V2 B.P1V1γ=P2γV2C.P1γV1=P2γV2D.P1V1γ=P2 V2γ体系经一不可逆循环,其吸收的热Q与对外做的功W比较A.Q=W B.Q>W C.Q<W D.不能确定 在等压条件下,系统向环境放热为Q,系统的焓变为:A.△H=Q B.△H=-Q C.△H>Q D.△H<-Q 在等容条件下,系统向环境放热为Q,系统的热力学能改变:A.△U=Q B.△U=-Q C.△U>Q D.△U<-Q 理想气体的U、H只与以下什么状态函数有关: A.温度B.压力C.体积

物理化学练习题

计算、分析与证明题 *1. 设有300K的1mol理想气体做等温膨胀,起始压力为1500kPa,终态体积为10 dm3。试计算该过程的Q,W及气体的ΔU,ΔH。 2、在水的正常沸点(373.15K,101.325Kpa),有1molH2O(l)变为同温同压的H2O(g),已知水的 △Vap H=40.69kJ·mol-1,请计算该变化的Q、W、△U、△H各为多少? 3、已知下列反应在标准压力和298K时的反应焓为: (1)CH3COOH(l)+2O2==2CO2+2H2O(l) Δr H m(l)=-870.3 kJ·mol-1 (2)C(s)+O2(g) == CO2Δr H m(l)=-393.5 kJ·mol-1 O2(g) ==H2O(l) (3)H2+ 1 2 Δr H m(l)=-285.8 kJ·mol-1 试计算反应:(4)2C(s)+2H2(g)+O2== CH3COOH(l)的Δr H mθ(298K)。 4、在P及298K下,反应: (1) CuSO 4 (s) + 800H2O (l) ─→ CuSO4.800H2O,Δr H (1)=-68.74kJ.mol-1 (2) CuSO 4.5H2O (s) + 795H2O (l) —→ CuSO4.800H2O,Δr H (2)=10.13 kJ.mol-1 求反应: (3) CuSO 4(s) + 5H2O (l) ─→ CuSO4.5H2O的热效应Δr H(3)

*5、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在298K、1×106Pa下,绝热可逆膨胀到1×105Pa。计算系统在此过程中的W、Q、△U、△H。 6、在P下,把25g、273K 的冰加到200g、323K 的水中,假设系统与环境无能量交换,计算系统熵的增加。已知水的比热为4.18 kJ·kg-1.K-1,冰的熔化焓为333 kJ.kg-1,设它们为常数。 7、某化学反应在等温、等压下(298K,Pθ)进行,放热40.00kJ,若使该反应通过可逆电池来完成,则吸热4.00kJ。 (1)计算该化学反应的Δr S m; (2)当该反应自发进行时(即不做电功时),求环境的熵变及总熵变(即Δr S m,体+Δr S m,环); (3)计算系统可能做的最大电功为多少? 8、请计算1mol苯的过冷液体在-5℃,pθ下凝固的ΔS和ΔG。(已知:-5℃时,固态苯和液态苯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 2.25kPa和2.64kPa;-5℃,pθ时,苯的摩尔熔化焓为9.860 kJ·mol-1) *9、苯的正常沸点为353K,摩尔气化焓是Δvap H m=30.77 kJ·mol-1,今在353K ,pθ下,将1mol液态苯向真空等温气化为同温同压的苯蒸气(设为理想气体)。 (1)计算该过程中苯吸收的热量Q和做的功W; (2)求苯的摩尔气化自由能Δvap G m和摩尔气化熵Δvap S m; (3)求环境的熵变; (4)可以使用哪种判据判别上述过程可逆与否?并判别之。 10、已知298K下,CO2(g)、CH3COOH(l)、H2O(l)的标准生成焓

物理化学试卷及答案3套

三、计算题( 共5题60分) 21. 10 分(0824) 计算1mol He(理想气体) 在下列状态变化过程中的ΔH和ΔG。 He (101.325 kPa,473 K)??→He (101.325 kPa,673 K) 已知:C p, m [He(g)] = (5/2)R,473K 时S m$[He(g)] = 135.1 J·K-1·mol-1。 22. 15 分(1104) 某气体状态方程为pV = n(RT + Bp),始态为p1T1,该气体经绝热真空膨胀后终态压力为p2,试求该过程的Q,W及气体的ΔU,ΔH,ΔF,ΔG,ΔS。 23. 10 分(1809) 两液体A, B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在320 K,溶液I含3 mol A和1 mol B,总蒸气压为:5.33×104 Pa。再加入2 mol B 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II,总蒸气压为6.13×104 Pa。 (1) 计算纯液体的蒸气压p A*,p B*; (2) 理想液体混合物I的平衡气相组成y B; (3) 理想液体混合物I的混合过程自由能变化Δmix G m; (4) 若在理想液体混合物II中加入3 mol B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Ⅲ,总蒸气压为多少? 24. 15 分(2419) 固体CO2的蒸气压与温度间的经验式为: ln(p/Pa)=-3116 K/T + 27.537 已知熔化焓?fus H m= 8326 J·mol-1,三相点的温度为217 K。试求出液体CO2的蒸气压与温度的经验关系式。 25. 10 分(2965) 3H2+ N2= 2NH3在350℃的K p= 6.818×10-8(kPa)-2,并设与压力无关,从3:1的H2,N2混合物出发,在350℃下要获得物质的量分数为0.08 的NH3,压力至少要多大? 26. 13 分(0957) 4 g Ar(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摩尔质量M(Ar)=39.9 5 g·mol-1)在300 K时,压力为506. 6 kPa,今在等温下反抗202.6 kPa的恒定外压进行膨胀。试分别求下列两种过程的Q,W,ΔU,ΔH,ΔS,ΔF和ΔG。 (1)若变化为可逆过程; (2)若变化为不可逆过程。 27. 8 分(1822) 液体A和液体B形成理想混合物,含40%(摩尔分数)A的混合蒸气被密封在一带活塞的圆筒中,恒温T下慢慢压缩上述混合蒸气。已知T时两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为p A*=0.4p?,p B* =1.2p?。 (1) 求刚出现液体凝结时体系的总压p及液体的组成x A; (2) 求正常沸点为T时溶液的组成x'A。 28. 9 分(2491) 某物质的熔化热为4526 J?mol-1,其液态和固态的蒸气压方程分别为: ln(p i/p?) = A1/(T/K) +3.162 ln(p s /p?) = A2/(T/K)+5.676 求该物质三相点的温度及三相点的熔化熵。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2分,共32分) 1、用Ag 电极电解AgNO 3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外加压力下,用希托夫法测定AgNO 3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阴极区Ag +量减少了0.605g ,阴极析出Ag 为1.15g ,则Ag +的迁移数为:( ) a 0.474 b 0.526 c 0.516 d 0.484 2、用Pt 电极电解CuSO 4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A ,经过15min 后,在阴极上析出铜为:( ) a 5.9克 b 2.95克 c 11.8克 d 8.2克 3、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是( ) a 欧姆(Ohm )定律 b 法拉第(Faraday )定律 c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d 能斯特(Nernst )定律 4、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m -3和0.1 mol.m -3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电阻分别为1000Ω及500Ω,则其摩尔电导之比( ) a 5:1 b 1:5 c 1:20 d 20:1 5、某反应速率常数k 为0.107min -1,则反应物浓度从1.0mol.L-1变到0.7 mol.L -1和浓度从0.01mol.L -1变到0.007mol.L -1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 a 10 b 100 c 1 d 0.01 6、0.1mol/kg 的CaCl 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γ±=0.219,则离子平均活度α±为( ) a 4 10476.3-? b 2 10964.6-? c 2 10 476.3-? d 2 1038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