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常用参数.docx

建筑设计常用参数.docx
建筑设计常用参数.docx

建筑设计常用参数

(一)层高和室内净高

层高等于净高加上楼板层(或屋顶结构层)的高度,

1.房间净高:不应低于 2.2m ,一般取~ 3.0m ,教室净高一般取~ 3.6m ,商店营业厅底层层高~ 6.0m ,二层层高为~

5.1m

2.卧室、起居室净高不应低于 2.4m ,其局部 (不超过1/ 3 使用面积 )净高不应低于 2.1m ,利用坡顶空间作卧室、

起居室时,其一半面积室内净高不应低于 2.1m 。

3.厨房、卫生间室内净高不应低于 2.2m ;内排水横管下表面与楼、地面净距不得低于 1.9m ,且不得影响门窗扇

开启。

4. 室内外地面高差:一般建筑室外踏步不超过四级,室内外地面高差不大于0.6m ,为便于防潮,底层室内地面

一般高于室外地面0.3m或 0.3m以上;

(二)阳台

1.每套住宅应设阳台或平台。

2.阳台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3.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 1.05m ,中高层、高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 1.1m 。中高层、高层及寒冷、严寒地区住宅的阳台宜采用实体栏板。

4.阳台应设置晾、晒衣物的设施;顶层阳台应设雨罩。各套住宅之间毗连的阳台应设分户隔板。

5.阳台、雨罩应做有组织排水;雨罩应做防水,阳台宜做防水。

(三)套内走道、楼梯及贮藏空间

1.人口过道净宽不宜小于 1.2m ;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1lm ;通往厨房、卫生间、贮藏室的过

道净宽不应小于0.9m 。过道拐弯处的尺寸应便于搬运家具。

2.吊柜净高不应小于 0.4m ;壁柜净深不宜小于 0.5m 。

3.套内楼梯的梯段净宽:一边临空时不应小于0.75m ;两侧有墙时不应小于0.9m 。楼梯踏步宽不小于 0.22m ,高不大于 0.20m ,扇形踏步转角距扶手边0.2m 处宽度不应小于

0. 22m 。

(四)门窗

1、通常窗户上沿离地的高度应大于房间进深的一半。窗台高一般取~1m ,厕所浴室的窗台为 1.8m

2、外窗窗台距楼、地面净高小于0.9m 时,应有防人身坠落设施,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不受此限。底层外窗和阳台门、

下沿低于 2m 且紧邻走廊或公用上人屋面上的窗和门,应采取防卫措施。

2.面临走廊或凹口的窗应避免视线干扰;向走廊开启的窗扇不应妨碍交通。住宅户门应采用安全防卫门。向外

开启的户门不应妨碍交通。

0.9m ;卧室、起居室门0.9m ;厨房门0.8m ;卫生间、阳台门0.7m 。高度均不3.各部位门洞最小宽度:户门

小于 2m 。

窗台、栏杆高度一般为900~ 1000mm

门窗洞尺寸:一般1000mm 以内的洞尺度常用100mm的倍数,大于1000mm的洞口尺度常用300mm的倍数,

如 1200、 1500 、 1800 等;

门窗过梁常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矩形过梁:宽度一般与墙厚,高度按计算并配合块材规格,如120 、 180 、 240 等,两端渗入墙体不小于240mm ,也可配合窗套作成L 形,一般挑出 60mm, 厚 60,带窗楣板的窗挑出300 ~ 500mm ,厚 60mm

门的尺度:民用建筑高度不小于 2.1m ,如设亮子,门高~3m

单扇门~ 1m ,双扇门~ 1.8m ,折叠门 ;每扇 0.6m,浴室门~0.8m

窗的尺度:平开窗高 ~1.2m ,上下窗高~ 0.6m ,中悬窗高不大于 1.2m ,推拉窗宽高不大于 1.5m 。窗高与宽均常用扩大模

数 3M 为洞口标志尺寸。

(五)楼梯和电梯

1.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 1.1m 。 6 层及 6 层以下时,一侧设栏杆可不小于1m( 梯段净宽指墙面到扶手中心线的

水平距离 )。

2.楼梯踏步宽不小于0.26m ,高不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小于0.9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m 时,扶

手高度不应小于 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 时,必须采取防止儿

童攀滑的措施。

3.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 1.2m 。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通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住宅入口室内地坪应高于室外地坪不少于0.1m 。

4. 7 层及 7 层以上住宅或最高住户人口楼面距底层室内地面高度

1

16m以上住宅必须设置电梯。当中间层有直通

5. 12 层及 12 层以上住宅应设不少于 2 台电梯,其中一台宜为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6.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非每层设站时,不设站层数不应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

中布置。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

7.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最大轿厢深度,且不得小于 1.5m 。

楼梯的踏步步数一段通常不宜超过18 级,不少于 3 级,踏步高一般为150 ~ 170mm ,宽一般为300mm ,不窄于260mm,

楼梯段宽度一般为550 ~ 600mm ,长度为 L=b(N-1),b 为踏面水平投影步宽,N 为梯段踏面数。

折转楼梯平台宽度不小于1200mm ,

楼梯尺寸计算:

平行双跑楼梯:

( 1)根据层高 H 和初选步高h 定每层踢面数N,N=H/h 。N 为偶数,当求出为奇数或非整数,可反过来调整步高 h。

( 2)根据步数 N 和初选步宽 b 决定梯段水平投影长度L, L=(~ 1) b。

( 3)确定是否设梯井(梯段之间的空档),一般110mm

( 4)根据楼梯间开间净宽 A 和梯井 C 确定梯段宽度a, a=(A- C)/2 。

( 5)根据初选中间平台宽D1(D1 ≥ a)和楼梯平台 D2(D2 >a)以及梯段水平投影长度L检验楼梯间进深净长度B,D1+ L+ D2≤ B(当小于 B 时,可相应增大D2 值),如不能满足,可对L 值进行调整( b),在 B 值一定时,如尺寸有富裕,可加宽 b 或 D2,

台阶尺度:室外台阶踏步高一般在100 ~ 150mm ,宽 300~ 400mm ,入口平台深度不小于1m

(六)走廊和出人口

1.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栏杆的安全设计同阳台栏杆。

2.作主要通道的外廊宜做成封闭外廊,并设可开启的窗扇。走廊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 1.2m 。

3.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的下部时,应采取设置雨罩等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

全措施。

4.住宅的公共出入口处应有识别标志;可按户设置信报箱。高层住宅的公共出入口应设门厅、管理室及信报间。

5.设置电梯的住宅公共出入口,当室内外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及扶手。

雨棚设在房屋入口的上方,常用过梁悬挑板式,一般挑出台阶尺度:室外台阶踏步高一般在 100 ~ 150mm ,宽

0.6m

300~ 400mm ,入口平台深度不小于1m

(七)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1.住宅不应布置在地下室内。

2.地下室、半地下室作贮藏间、自行车库和设备用房使用时净高不得小于2m ;

3.地下室、半地下室应采取防水、防潮及通风措施;采光井应采取排水措施。

(八)墙体及细部构造

常用实心砖规格长240mm ,宽 115mm ,高 53mm, 砌砖灰缝 10mm ,常采用的砖墙 120、 240、 370mm

墙段尺寸:是指窗间墙、转角墙等部位墙体的长度。墙段由块材和灰缝组成,按砖的组合模数的墙段尺寸有:240 、370 、 490 、 620 、 740、 870 、 990 、 1120 、 1240mm 等数列

墙角构造:当室内地面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防潮层的位置应低于室内地面60mm ,并高于室外地面 150mm 防潮层常用做法:( 1)常用1:2 水泥砂浆加 3%~ 5%防水剂,厚度为 20 ~25mm ,或用防水砂浆 3 皮砖作防潮层;( 2)采用 60mm 厚细石混凝土带,配 3 根φ 6 钢筋;

勒脚构造:一般建筑常采用表面20 厚 1:3水泥砂浆抹面, 1: 2 水泥白石子浆水刷石抹面;

外墙周围排水:屋面有组织排水一般设明沟或暗沟,也可设散水,散水做法通常是素土夯实上铺三合土、混凝土

等厚度 60~ 70mm 。散水设3%排水坡,宽度为 600 ~ 1000mm

墙身加固:门垛长度一般为 120 或 240mm ,丁字形墙段的短边伸出尺度一般为130、250mm ,壁柱370 或 490mm;圈梁的截面不小于120mm × 240mm ,3 层设 1 道,4 层以上隔 1~ 2 层设 1 道,钢筋砼圈梁高度一般180、240mm 隔墙厚度由砌块尺寸而定,一般为90~ 120

踢脚线高度一般为150mm

(九)楼层及地面

楼面层:其厚度由楼板、结构层(常用25 厚水泥砂浆抹面)、顶棚(喷刷、抹灰、贴面等)及面层(水磨石)

构成,一般为 150mm

预应力空心板的跨度应与房屋的开间和进深尺寸一致,以 300 为倍数数,板厚一般在 120 ~ 300mm ,以 120mm 为常用,一般以100mm 的倍数

现浇楼板由板、次梁、主梁现浇而成,由设计决定。

地坪层由面层、结构层(常用25 厚水泥砂浆抹面)、垫层(常用C10 混凝土,厚 80 ~ 100)和素土夯实层(常

用 200mm )构成

平屋顶常用排水坡度为2%~ 3%,坡屋顶其坡度一般在10%以上,

挑檐排水沟挑出≥200mm ,深度≥ 120mm ,屋面宽度小于12m,雨水口布置距离在18~ 24m ,雨水管规格一般为直径 75~ 100MM 管道,阳台面积小于25 平面时可选50mm 水落管。

屋顶结构由结构层(楼板一般120mm )、找平层(1: 3 水泥砂浆找平20mm )、结合层(冷底子油等)、防水

层(沥青油毛毡、一般二毡三油每层1~ 1.5mm )、保护层(不上人3~ 5mm 小石子,上人 30~ 40细石混凝土)构成。

常用实心砖规格长240mm ,宽 115mm ,高 53mm, 砌砖灰缝 10mm ,常采用的砖墙120、 240、 370mm

墙段尺寸:是指窗间墙、转角墙等部位墙体的长度。墙段由块材和灰缝组成,按砖的组合模数的墙段尺寸有:240 、370 、 490 、 620 、 740、 870 、 990 、 1120 、 1240mm 等数列

墙角构造:当室内地面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防潮层的位置应低于室内地面60mm ,并高于室外地面150mm 防潮层常用做法:( 1)常用 1:2 水泥砂浆加 3%~ 5%防水剂,厚度为20 ~25mm ,或用防水砂浆 3 皮砖作防潮层;( 2)采用 60mm 厚细石混凝土带,配 3 根φ 6 钢筋;

勒脚构造:一般建筑常采用表面20 厚 1: 3 水泥砂浆抹面, 1: 2 水泥白石子浆水刷石抹面;

外墙周围排水:屋面有组织排水一般设明沟或暗沟,也可设散水,散水做法通常是素土夯实上铺三合土、混凝土

等厚度 60~ 70mm 。散水设3%排水坡,宽度为 600 ~ 1000mm

墙身加固:门垛长度一般为120 或 240mm ,丁字形墙段的短边伸出尺度一般为130、250mm ,壁柱 370 或 490mm;圈梁的截面不小于120mm × 240mm ,3 层设 1 道,4 层以上隔 1~ 2 层设 1 道,钢筋砼圈梁高度一般180、240mm 隔墙厚度由砌块尺寸而定,一般为90~ 120

踢脚线高度一般为150mm

楼梯的踏步步数一段通常不宜超过18 级,不少于 3 级,踏步高一般为150 ~ 170mm ,宽一般为300mm ,不窄于260mm,

楼梯段宽度一般为550 ~ 600mm ,长度为 L=b(N-1),b 为踏面水平投影步宽,N 为梯段踏面数。

折转楼梯平台宽度不小于1200mm ,

楼梯尺寸计算:

平行双跑楼梯:

( 6)根据层高 H 和初选步高h 定每层踢面数 N,N=H/h 。N 为偶数,当求出为奇数或非整数,可反过来调整步高 h。

( 7)根据步数N 和初选步宽 b 决定梯段水平投影长度L, L=(~ 1) b。

( 8)确定是否设梯井(梯段之间的空档),一般为60~ 200mm

( 9)根据楼梯间开间净宽 A 和梯井 C 确定梯段宽度 a, a=(A- C)/2 。

( 10 )根据初选中间平台宽D1(D1≥ a)和楼梯平台 D2(D2 >a)以及梯段水平投影长度L检验楼梯间进深净长度B,D1+ L+ D2≤ B(当小于 B 时,可相应增大D2 值),如不能满足,可对L 值进行调整( b),在 B 值一定时,如尺寸有富裕,可加宽 b 或 D2,

楼梯段栏杆扶手水平长度超过500mm 时,临空高度小于24m 时,扶手高度不小于1050mm ,临空高度大于等于

24m时,扶手高度不小于1100mm

台阶尺度:室外台阶踏步高一般在100 ~ 150mm ,宽 300~ 400mm ,入口平台深度不小于1m 楼面层:其厚度由楼板、结构层(常用25 厚水泥砂浆抹面)、顶棚(喷刷、抹灰、贴面等)及面层(水磨石)150mm

预应力空心板的跨度应与房屋的开间和进深尺寸一致,以 300 为倍数数,板厚一般在120 ~ 300mm ,以 120mm 为常用,一般以100mm 的倍数

现浇楼板由板、次梁、主梁现浇而成,由设计决定。

地坪层由面层、结构层(常用25 厚水泥砂浆抹面)、垫层(常用C10 混凝土,厚80 ~ 100)和素土夯实层(常

用 200mm )构成

阳台栏杆一般高1200mm ,栏杆压顶宽一般120mm 。见下图,阳台设排水

雨棚设在房屋入口的上方,常用过梁悬挑板式,一般挑出0.6m

平屋顶常用排水坡度为2%~ 3%,坡屋顶其坡度一般在10%以上,

挑檐排水沟挑出≥200mm ,深度≥ 120mm ,屋面宽度小于12m,雨水口布置距离在18~ 24m ,雨水管规格一般

为直径75~ 100MM 管道,阳台面积小于25 平时可选50mm 水落管。

屋顶结构由结构层(楼板一般120mm )、找平层(1: 3 水泥砂浆找平20mm )、结合层(冷底子油等)、防水

层(沥青油毛毡、一般二毡三油每层1~ 1.5mm )、保护层(不上人3~ 5mm 小石子,上人30~ 40 细石混凝土)构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